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x 页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大东水经(其三)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3H 页
萨水(即清川。)淀水(即大宁水。)
萨水者。汉光武时蕃汉之界也。
 我邦萨水之目。总有三焉。其一。清州之清川。新罗将军实竹所战萨水之原是也。(详见獭水条。)其一。晋州之清川。以其旧有萨川部曲。故得有萨水之称也。(详见灆水条。)其一。安州之清川。今经所举是也。盖方言萨者。清凉之意。故清川。皆称萨水欤(一作也)
 
句丽史云。太武神王二十七年。(汉光武建武二十年)汉光武遣兵渡海。伐乐浪。取其地为郡县。萨水以南属汉。〇东国通鉴云。萨水以北属汉。〇安顺庵云。句丽在北。乐浪在南。故以萨水为界也。东国通鉴则未之审考。以意改易。〇𤲟案萨水者。安州之清川也。前汉四郡之地。北自今兴京之界。南限于洌水。后以玄菟临屯故地。合于乐浪。而真蕃之地。入于句丽。平帝之时。句丽南徙于国内城。今楚山府隔水之地也。则汉之疆土。渐以日蹙。及光武时。乐浪之주-D002徙于春川等处。犹属汉吏。至建武十三年。句丽竟灭乐浪。而汉地尽入句丽。故至二十주-D003。光武还取乐浪。复汉旧疆。画萨水为界。以南属汉。以北属句丽。越海遣吏以守之。当时渌水萨水之间。句丽梗之。所以越海也。自此以后。百有馀年。汉与句丽。界于萨水。南北相限。不见侵犯。经所云蕃汉之界。即此也。若通鉴之改南为北。直是臆料。顺庵驳之是矣。
 句丽史云。国祖王四年(汉光武中元元年。)秋。伐东沃沮。取土地。为城邑拓境。东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3L 页
至沧海。南至萨水。〇𤲟案东沃沮者。今咸境南道之地也。本属于乐浪东部都尉。建武六年。省都尉而弃其地。为土酋之所有。故句丽得以灭之。然其疆界尽于萨水之北而已。故萨水以南。终为乐浪之地。属于汉籍。至献帝建安时。公孙康分乐浪为二。而句丽之迹。稍及于萨水之南。及曹魏之时。句丽始徙平壤。则蕃汉之界萨水。恰过百有馀年也。
 三国遗事云。萨水或云。今大同江。(高丽僧无亟所撰。)〇安顺庵云。大同亦称萨水。〇𤲟案顺庵以实竹所保犬牙城。为三登县。执此以證遗事之说。并谬矣。详见獭水中。〇又按辽东。又有萨贺水之名。详在叆河中。
其源出江界府南薜罕岭之西。甲岘山谷中。
 长白山南走之大干。自黄草岭西北。为薜罕岭。又南为狼林山。而至铁瓮之山。此大干也。而狼林之西一支。为白山。为甲岘。为道汤岭及狄踰岭江界府之南境也。而狼林以南之水。注为浿水之源。以西之水。注为萨水之源。
西流径柔远堡南。未远狄踰岭之水。自北来注之。
 萨水西流至柔远堡。南亦称柔院堡。亦岭阨之戍也。置同佥节制使。管于江界府也。〇萨水。又右合竹田水。左合池莫水。竹田水。出于江界府南竹田岭南주-D004来合之。熙川东(一作北)百里。 〇萨水(池莫)。出宁远郡池莫山。北流来合之也。(熙川东九十里。)〇萨水。又西径凤丹城北。城在熙川郡东北八十里。古有名凤丹者居之。故名今废。只有遗址也。〇萨水。又右与狄踰水会。水出于狄踰岭。南流径柴院西。合白山之水。入于萨水。盖狄踰岭北谷之水。为神水。入于秃鲁水。其南谷之水。入于萨水也。
萨水。自此西南流。左会牲川之水。
 萨水。又西径长洞北。左合广城水熙川郡地也。长洞东北十里。有小峰孤耸。其状如锥。立于水澨。长三丈馀。称立石也。广城水。出于广城岭。西流入于萨水也。〇萨水西南流。左合牲川水。亦云栍川。出于栍川岭。西流至真仓。与妙香山东谷之水会。西北流入于萨水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4H 页
备考云。清川。源出江界之甲岘。西流至柔远镇。右过竹田川。左过池莫川。西流至凤丹城北。左过狄踰川。(案左过当作右过。)为龙釜渊。经立石。左过广城川。又西南流。为东江。左过栍川。
又南径熙川郡东。右受狗岘之水。径妙香山北。
 郡本高丽清塞镇也。高宗四年。改为威州防御使。后为熙州。我朝为熙川。置郡守也。〇狗岘水。出于江界之狗岘及熙川之白山。盖狗岘北谷之水。合于神水。而注于秃鲁。其南谷之水。注于萨水也。〇狗岘水。南流至岩回迁。与踰都幕岭之水。合入于萨水。盖踰都岭北谷之水。为潼水之源。其南谷之水。注于此也。〇妙香山。在宁边府。东一百三十里。亦熙川郡南界也。自狼林山西南。为咫幕广城之山。又经栍川同茂之岭。而为此山。山势雄峙。弥亘于数百里。大明一统志朝鲜篇云。香山在延州东南是也。牧隐李穑云。香山。在鸭渌水南平壤府之北。与辽阳为界。山之大莫之与比。而长白之所分也。地多香木冬青。(出润笔庵记。)信国中之胜赏也。故颐道者。往往归焉。在古称太白山。(亦作太伯山。)东史云。东方初无君长。唐尧二十五年。有神人降于太白山檀木下。国人立以为君。国号朝鲜。是檀君之迹也。而三国遗事。有桓因降灵熊坛祈化之语。妄诞鄙俚。不可复述。然其云太白者。即今妙香也。其谓之妙香者。以地多香木也。故檀君之称。亦所因是。然我邦所谓香檀叶必冬青。非真檀也。按句丽史。金蛙得女子柳花于太白山南优渤水。又东明王六年。(汉成帝建始元年。)命乌伊扶芬奴。伐太白山东南荇人国灭之。金富轼以太白山为未详。盖当时句丽小聚。在今兴京之北。其声迹无以及于渌水之南。斯其所以言未详也。胜览以荇人国。优渤水。系于宁边。以太白为妙香。盖不如金史之传疑也。且我邦太白山之名。古今多有荇人所国。优渤所出。俱不可知也。今妙香山之水。其东北者。入于牲川。其西北者。注为香水。并合于萨水。其南者入于矢梁水。流合于浿水也。
萨水。又西南径鱼川驿南。左受妙香西谷之水。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4L 页
萨水。又西南至獐领坡。右合宋串水。水出于楚山府棘城岭。东南流与牛岘车岭之水会。径西仓及楸岘。入于萨水。熙川郡西四十里地也。其棘城牛岘车岭三山之水。北者。合于潼水。南者。入于宋串水也。〇萨水。又西南径月林山下。至鱼주-D007驿南。即宁边府东六十里也。驿有察访一人以居之。〇萨水。又右合开平水。水出于宁边府东北开平洞。南流至鱼川馆。入주-D008萨水。傍有驿曰开平。属于鱼川道。宋宁宗嘉定九年。(高丽高宗三年。)契丹金山兵。寇高丽。屯于延州开平驿川边。高丽兵莫敢前。上将军金就砺。拔剑策马。与将军奇存靖。直冲贼围。出入旧击。贼兵大溃。追至开平驿。贼设伏于驿北。急击中军。就砺回军击之。又破之。贼奔入香山。官军追之。斩获二千馀人。溺死南江者。亦以千数。(高丽史。)南江者。指萨水也。〇萨水。又南香水入焉。水出于妙香山之西北谷。流入于萨水。胜览称香山川。经所云。妙香西谷之水也。
 备考云。清川。至熙川郡南。右过西川。(狗岘水。)至獐项。右过宋串浦。至月林山。为月林江南为鱼川。右过开平川。又过妙香之南川。(即香水。)
又西南至宁边府药山之前。
 萨水。又西南径东莱院。南为獐项(一作领)水。胜览云。獐项津。在宁边东十五里。亦价川郡北四十里地也。〇萨水于此。有花迁之名。胜览云。花迁江。在宁边东南二十里。其源有二。一出狄踰岭。东流至十里为鱼川。一出宁远(一作边)郡。西流至四十里。合流于熙川郡凤丹城。至宁边府东。为花迁江。其说粗疏。不可从也。〇萨水。又西南径宁边府南。府本抚州地也。古为云南郡。(一云古青山。)高丽成宗十四年。改为抚州防御使。元宗二年。徙居于渭州古城。我 太宗十三年。改为抚山县。 世宗十一年。又改为宁边大都护府。徙治于药山城。今日所在是也。其城险固。四面陡绝。故称铁瓮山城。古置平安道兵马节度使。营于此。仁祖二年。兵使李适以城反。其后遂罢之。以其险固之地。不可留兵以居重也。〇萨水。又西南径价川郡北界。左合釜水。水出于价川之谒日岭。西流由直洞。与白云山水及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5H 页
月峰山水合。径价川郡南。与姑射山水合。西北流径乾止山下。与深静山水合。为釜渊。入于萨水。胜览云。釜渊。在价川东二十里。源出卵结岘。深不可测。卵结岘者。谒日岭也。(方言卵曰谒。)〇萨水。又西南绕无骨洲而复合。即安州东三十里地也。
 三国史地理志云。萨水未详。〇高丽史地理志。安北(一作州)府。有清川江。古称萨水。即高句丽乙支文德。败隋兵百万之地。〇倪谦朝鲜纪事云。清川江。一名萨水。源出妙香山。与博川江合流。入于海。〇𤲟案水至安州。始有萨水之目。故诸书所言。皆据安州而说。(互详下。)
右会孔浦水。
 孔浦水出于云山郡柳洞岭。南流为委曲水。左与温水合。水出东林山及云台山。东南流入于孔浦。其傍郡(一作有)温井故名之也。〇孔浦。又南径砥岘下。左合平安水。水出于云山郡地竟岘。东流径白碧山。由城洞。入于孔浦。胜览所称平限川是也。〇孔浦。又西南径马郡台三岘。至延州古城东即(一作南)云山东四十里地也。其州本高丽密云郡。一云安州(一作朔)。 光宗二十一年。改为延州。(亦称迎州。)恭悯王十五年。升延山府。我 世宗时。合于宁边府。 世祖朝割之属于云山郡。按高丽史。恭悯王九年。红头贼来侵。王以安祐为都万户。李芳实为上万户。击之。战于咸从。擒伪元帅沈刺、黄志善。贼退保甑山县。芳实以精骑一千。追至延州江。安祐、金得培、金于珍。亦率精骑继至。贼窘渡江冰。陷死者殆数千。贼登岸作队。为抗拒状。주-D015军疑穷寇死战。敛兵不追。是夜贼遁。(安祐传。)所称延州江。即指此孔浦水也。胜览云。云山东川。一出理山郡境。一出碧潼郡境。至宁边府沙滩。亦指孔浦水也。〇孔浦。又西南径云山郡南。郡本高丽云中郡。(一云远化镇。)后为威化镇。成宗时。为云州。我朝为云山。置郡守也。〇孔浦。又西折而东。右合药水。水出蹄岭。东南流入于孔浦。其水甚冷。可以己疾。故名之也。〇孔浦。又东南流。左合沙水。水出于宁边仇头岭。西流入于孔浦。其合处曰沙滩。宁边北四十里也。〇孔浦。又东径柞岘及玉女山。至宁边府西。为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5L 页
九龙水。汇而为渊。其名曰塔渊。下为决胜津。乃名孔浦。胜览云。夫伊塔渊。在宁边南十五里。即仇音浦支流。仇音浦者。孔浦也。〇孔浦。又东至无骨洲之北。入于萨水。胜览云。仇音浦。源出理山郡牛岭。经宁边府西。东流주-D016无骨岛。入清川是也。
又西南径安州城北。乃称萨水。
 州本高句丽息城郡也。新罗时为重盘郡。高丽初为彭原郡。后为安北府。又称宁州。我朝改为安州。又置平安道兵马节度使。营于此也。〇水至安州城北。为清川。乃古之萨水也。
 隋书炀帝纪云。大业八年。下诏伐高丽。即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三(三十四)年。 左十二军。右十二军。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其馈运者。倍之。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七月壬寅。宇文述等。败绩于萨水。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死之。九军并陷。〇又字(一作宇)文述传云。及征高丽。述与九军。至鸭渌水。粮尽。议欲班师。会高丽将乙支文德来诣其营。述先与于仲文。俱奉密旨。令诱执文德。既而缓纵。文德逃归。述与诸将。度水追之。文德见述军中多饥色。欲疲述众。每斗便北。述一日之中。七战皆捷。既恃骤胜。又内逼群议。于是遂进东济萨水。去平壤城三十里。因山为营。文德复遣使伪降。请述曰。若旋师者。当奉高元。(婴阳王之名。)朝行在所。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复战。又平壤险固。卒难致力。遂因其诈而还。众半济。贼击后军。于是大溃。不可禁止。九军败绩。一日一夜。还至鸭渌水。行四百五十里。初度辽九军三十万五千人。及还至辽东城。惟二千七百人。通典及高주-D019丽史皆与此大同。 〇𤲟案此文。萨水明在平壤之北。渌水之南。则安州之清川是也。
 大明一统志朝鲜篇云。清川江。在安州。(句)西南주-D020入海旧名萨水。〇董越朝鲜赋自注云。安州城。下瞰萨水。上有百祥楼。即隋师伐高丽时。败绩处。又名清川江城内。有安兴馆。〇胜览云。清川江。在安州西北。一云萨水。(赵浚清川江诗云。隋兵百万化为鱼。)〇备考云。清川江。古名萨水。在安州北城外。隋攻高(句)丽。乙支文德大破隋师三十万于此。〇𤲟案今清川北岸。有神祠。祀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6H 页
典载于小祀。春秋降香祝致祭。所以礼萨水之神也。(互见第一条。)
 博泉李沃七佛寺碑云。世传隋人。既次萨水。见七僧徒涉。意其浅而随之。丽人挤其后。隋人太半。没溺不得渡。遂大败遁去。句丽之捷。冥祐是赖。天顺四年。我 世祖大王。徇西土。询古迹于父老。命于江上。置梵宇。塑七佛而飨之。又命知兵曹事韩继禧。纪绩于钟。今安西节度营中。临江七佛寺是也。〇𤲟案今安州城北。有百祥楼。下临萨水。有滩曰误渡滩。中有七佛洲。桑柳茂密。水分二派。环洲而复合。是所谓七僧徒涉处也。故建寺以祀之。列置七石。以象七僧。君子曰。爰居之祀。圣人以为不知。七僧之说。荒诞不经。朝延(朝廷)姑且顺之耳。
 高丽史安祐传云。恭悯王八年。红贼入铁州。祐时为安州军民万户。将七十馀骑。登山息马。猝值贼帅毛贵扬兵大出。将士皆惧。祐谈笑自若。从容跨马。引兵直前。阻清江而阵。贼数骑豋(一作登)桥麾槊贾勇。兵马判官丁赞。奋剑大呼。先登桥。斩贼将一人。贼稍却。祐与大护军李芳实、将军李荫、李仁祐等。奋击大破之。〇𤲟案万历壬辰。日本大举寇我。已陷平壤。辽东副总兵祖承训来援。使宣沙佥使张佑成。造大定水浮桥。老江佥使闵继仲。造萨水浮桥。以渡天兵。既而承训攻平壤不利。引兵还至安州。急渡两水。驻军于控江亭。盖恐贼之追蹑。欲前阻二水也。嘉庆壬申。嘉山土贼洪景来等。反袭博川郡陷之。乘其未备。欲渡萨水时。又冰坚。节度使李海愚。登城戒严。郡县大震。会贼酋禹君则。占六壬。谓济水不吉。遂止之。既而为官军所败也。
 高丽史金就砺传云。高宗三年。金山兵入寇。就砺为金吾卫上将军。领五军。次于安州太祖滩。(益斋行军记作大枣滩。)战不利。贼气得驰突。就砺与文备仁谦逆击之。仁谦中流矢死。〇又赵冲传云。金山兵阑入北鄙。中军元帅郑邦辅等。耀兵盐州。贼遁去。五军元帅追贼于安州。行至太祖滩。遇雨而止。置酒宴乐。不设备。贼兵大至。五军大溃。贼追至宣义门。焚黄桥而退。〇𤲟案太祖滩。亦萨水之滩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6L 页
备考云。清川。经杏亭东莱之院南。为獐项之津。花迁之江。左过釜渊。至无骨岛。右过孔浦。为萨水。经安州城北。至七拂(一作佛)岛。播为二水。合而西南流。
萨水。又西南径古城堡南。右与淀水合。
 萨水。又右合二水。一曰新水。出于安州马头山。北流来合之。一曰文水。出于安州悟道山。亦北流来合之也。〇萨水。又西南径古城堡南。而大定水注之。堡古高丽安戎镇也。今置同佥节制使以守之。
 胜览云。清川。源出妙香山。经安州北城下。西流三十里。与博川江合。入海。麟坪大君云。晴川。源出江界狄踰岭。南与香岳水合流百馀里。为晴江。至广通院下。又与大定江合流百馀里。入于老江前洋。备考云。清川。西南流右过新川文川。至古城之镇(一作津)。为古城江。至海望之隅。为老江大宁江。自北来会。入于海。
未远至老江堡北。(句)入于海。
 
老江堡。在安州西六十五里。有水军佥节制使以守之。是海防也。昔海路朝天之时。或自萨水而发船。按槐院旧录。光海君辛酉以后。朝贡海路。自宣川宣沙浦发般(一作船)。至登州下陆。海路总三千七百六十里。然发船之处。亦非一定。丁卯以后。或从甑山之石多山。或从咸从之海。或从萨水入海之口。故龟沙权晔航海日录。明天启四年。(我 仁祖二年。)奉使朝天。自安州清川之碑寺岩下发船。历长朴滩。兰山、沙埠滩。老江堡城。至郎山为八十里。自此凡十有五日。下陆于登州。此萨水口发船之实也。
 备考云。甲岘、狄踰、狗岘、牛峙、(原派所受。)九阶、防墙(大宁水。)以南。天磨、青龙、吉祥以东。(大宁水。)乐林、广城、栍川以西。香山、谒日、姑射、马头、到云以北诸山之水入此。
 其沿水道里。则自주-D026岘始 西五十里柔远。 西南一百里熙川。 西南八十里鱼川。 西六十里宁边(一作远)。 西南六十里安州。 西南三十里古城。 西南三十五里老江。 已上凡四百一十五里。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7H 页
水道提纲云。青泉江二源。一东北出宁远城东北大山。与德川东北源。流入浿水者。只隔一山。西南曲曲流。经西川城南。주-D028(案即药山。)至安州东北。而北源来会。〇北源。出南源之北九十里。大山西南流合北来。一小水。又西曲曲而西南流。经西川城北境。又西南循诸山北麓耳山之后。(似指云山。)宁边城北境。折而西南。循岳山西麓而南会。(案即孔浦。)又西南经安州城北。又西南入海源流长五百里。〇两源自源至合处四百里中。只隔山二十馀里。
淀水
淀水。出于义州东北天磨山之东。
 此大定水也。亦云大宁水至博川郡。乃得其名焉。(详见下。)天磨山。在义州龟城朔州三邑之界。明一统志朝鲜篇。称云山在朔州西南者。即是也。是山之水。西者。为玉江水。南者。为古津水。东者。为大定水。其发源处。有垩(一作堡)曰天磨。(亦作天摩。)置同佥节制使以守之。管子朔州。亦所以防岭阨也。
东流。径古朔州。合其诸谷之水。
 大定水东流。为白吕水。胜览云。白吕子川。在朔州南五十里주-D002天磨山。南流入兄弟川是也。〇大定水。又东径大朔州南。即其古城也。高丽置州于此。我 世祖十二年。徙治于小朔州。今之朔州是也。(新旧朔州。相距六十五里。)〇大定水。又左合六条水。右合二条水。为兄弟水。备考云。大宁江。源出义州之天磨山。东流为白吕子川。经大朔州。北与五峰、龙头、大小防墙、界畔、幕岭之水会。南与青龙、剑隐之水会。为兄弟川。按朔州东南六十里。有五峰山龙头山。又西为幕岭。为界畔岭。而幕岭之东。有城长二千五百三十一步者。曰大防墙。其西有城长一千五百三十一步者。曰小防墙。缘山而筑。以截岭阨。故置兵马万户堡于幕岭以守之。管于朔州。是自龟城。达昌城之路也。水凡出于此岭脊之南者。皆南流入于大定水。是六条水也。龟城之北。有青龙山及剑隐山。水出于此两山者。北流入于大定水。是二条(一作水)也。胜览云。兄弟川。在朔州南六十八里。其源有二。一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7L 页
出天磨山。一出青龙山。至朔州南合流。以两水交流。故名兄弟也。〇大定水。又南得牲洞水。水出于其洞。北流来。合之朔州南百里地也。
又东南径九峰山下。北受古昌城诸谷之水。
 淐水。出碧潼郡西南九阶岭。盖岭北之水。入于渌水。岭南之水。为淐水也。〇淐水。南流径恃寨东。寨有同佥节制使以守之。管于昌城。亦以防岭阨也。备考云。昌城江。一名恃寨川。在昌城南一百里。即此。〇淐水。又东南径新仓。右合缓水。水出于昌城府缓项岭。东流来合之。盖是岭之水。北者。为自潺水。入于渌水。南者。为缓水也。〇淐水。又左合甫水。水出于碧潼郡南甫里岭。南流来合之。盖是岭以北之水。入于渌水以南之水。为甫水傍有温泉也。〇淐水。又南汇为龙渊。经(一作径)植松坪。出古昌城下。城周一万七千尺。西北距今治一百五十里。水贯其城中而南出也。〇淐水。又南至九峰山下。入于大定水。备考云。大宁江。右过牲洞川。东南流为院滩。北与昌城江会也。
淀水。又南径泰川县东。
 县本高丽光化县也。(一云宁朔。一云连朔。)后为泰州。我朝为泰川县也。〇大宁水。又左合松林水。水出于泰川之牛蹄岭。西流入于大宁水也。〇大宁水。又南为花赤水。径乌知迁下。迁者。古方言水厓石路也。胜览云。乌知川。在泰川东十里。其源有三。一出昌城府青山。(指昌水。)一出朔州府。(指原派。)一出古龟州八岭(指龟水。)者。即此。
西受龟城之水。号曰沧浪。
 龟水。出龟城府西八营山。南流为皇华水。过其府东。府本高丽万年郡也。后为龟州。我朝为龟城。升都护府也。府之西北。有清凉、青龙、龙藏、窟岩等山。而此山之水。皆南入于龟水也。〇龟水。又东屈而南。右合丘林水。水出于天剑山。东流来合之。胜览云。仇林川。源出检山是也。〇龟水。又屈而东。径泰川县南。左合玉浦、甫同之水。水俱出于安泰山。南流入于龟水也。〇龟水。又东北流至夹水台下。入于大宁水也。〇大宁水。又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8H 页
南为沧浪之水。径斗尾坡。有镇江之目。胜览云。镇江。在宁边府西四十八里。源出朔州。至泰川。南流三十里。经宁边西者是也。〇大宁水。又右合塔岘水。左合抚州水。其塔岘之水。出于泰川之林泉山。东流来合之。抚州之水。出于宁边之五峰山。西流来合之。按高丽抚州。恭悯王时。属于泰州。今属于宁边。在于此水之源、故有斯目也。备考云。大宁江。至泰川之北。左过松林川。南流由乌知迁。至夹水台。龟城江。自西来会为沧浪之水。经斗尾为镇江。右过塔岘川。左过抚州川。
又南径博川郡西。(句)受其郡前之水。
 郡本高丽博陵也。(一云古德昌。)后为博州。我朝为博川郡。而淀水径其郡之西。亦嘉山郡东境也。明一统志朝鲜篇云。大定江。在博州城西。倪谦使朝鲜录云。大定江。在嘉山郡东十五里。古称大宁江。一名博川江。皆指此也。今人以此水。为句丽东明王之所渡。甚无据也。〇长平水。出于三汉岘。九龙水。出于卧龙山。俱西流入于淀水。经所举郡前之水。即指是也。
 后汉书夫馀传云。初北夷索离国王出行。其待(一作侍)儿妊身曰。天上有气。大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后遂生男。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徙于马兰。马亦如之。王以为神。乃听母收养。名曰东明。长而善射。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奔走。南至掩㴲水。以弓击水。鱼鳖皆聚浮水上。东明乘之。得渡。因至夫馀而王之。(魏略、梁书、魏书、隋书、北史。并大同。)〇魏书高句丽传云。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馀王妻。为日所照。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其母以物裹之。有一男。破壳而出。字曰朱蒙。善射。命之养马。后夫馀之臣谋杀之。朱蒙乃与乌引、乌违等二人。弃夫馀。东南走。中道遇一大水。欲济无梁。夫馀人追之甚急。朱蒙告水曰。我是日子。河伯外孙。今日逃走。追兵垂及。如何得济。于是鱼鳖并浮。为之成桥。朱蒙得渡。鱼鳖乃解。朱蒙遂至纥升骨城居焉。(北史隋书并大同。)〇句丽史云。始祖东明圣王讳朱蒙。(节)夫馀人谋杀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8L 页
之。乃行至淹㴲水。鱼鳖成桥。乃至卒本都焉。〇𤲟案日子、卵孕、豕嘘、鳖桥之说。鄙俚妄诞。不可称述。而诸史所记。参错不同。后汉书及魏略梁书。并谓东明。自北夷而南走。乘鳖桥而至夫馀。魏书谓朱蒙。自夫馀而南走。乘鳖桥而至卒本。北史隋书。则别而二之。以朱蒙之鳖桥。属于句丽始祖。东明之鳖桥。属于百济始祖。至金富轼之作三国史。总以属于句丽。东明朱蒙。合为一人。盖其说都是夸诞。然第当就论耳。夫馀者。今之开原县也。卒本者。今之兴京界也。据后汉书。则鳖桥之水。当在开原之北。今威远门外。辽河上流。或乌喇西界。易屯河上流。必其所渡也。据魏书。则鳖桥之水。当在开原之南。兴京之北。今开原之清河。或盛京之浑河。必其所渡也。盖朱蒙之始起。其迹不得踰渌水南一步地。则所谓鳖桥所渡之水。明明与我国疆界。毫不相涉也。
 唐李贤注后汉书云。今高丽中。有盖斯水。疑此水。是掩㴲水也。〇金富轼云。淹㴲水。一名盖斯水。在今鸭渌东北。(句丽史。)〇星湖僿说云。朱蒙所渡淹㴲水。恐亦鸭渌之源也。〇安顺庵云。㴲音斯。金富轼云。在鸭绿东北。以鸭渌上流源出处言也。〇𤲟案淹㴲二字。诸本不同。后汉书。作掩㴲水。魏略。作施掩水。梁书北史。作淹滞水。隋书。单称淹水。句丽史。作淹㴲水。转译之殊也。但唐时句丽。据有辽东。章怀所称盖斯水。必指清河若浑河也。金富轼所云。在鸭渌东北者。亦甚不核。然明非我国之地也。前人或已知之矣。〇又按高丽史世家。宣宗五年。遣使于辽。请罢榷场表曰。自天皇鹤柱之城。西收彼岸。限日子鳖桥之水。东割我疆。此直以鸭渌水。为淹㴲。误甚矣。董越朝鲜赋云。自新安而度大定。自注云。大定江。在博川郡。即古朱蒙南奔到此。鱼鳖成桥处。又名博川江。〇胜览云。大宁江。在嘉山东二十里。古称盖泗江。又名博川江。俗传朱蒙自北扶馀南奔到此。鱼鳖成桥。因之利涉故名。〇备考云。大宁江。一名大定。古称盖泗(一作斯)江。〇𤲟案胜览之云。盖泗者。以与盖斯声近也。然句丽之始起也。其疆界不出于渌水以北。而今平安一道。终为中国之所管辖。至其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9H 页
太武神王之时。渐得汉地乐浪诸县。半得疆理。故其末年。(汉建武二十年。)与汉为界。始以萨水以南属汉。以北属句丽。上距朱蒙建国之时。已八十一年矣。然则朱蒙未尝梦到于博川。安有所谓鱼鳖成桥之事乎。况卒本者。今之兴京界也。自博川而到兴京。则是北走也。非南走也。乌可乎哉。此皆绝无考据。而凭空为说。断不可信也。
淀水。又西南径嘉山郡东未远。入于萨水。
 郡本高丽信都郡也。后为嘉州。又称抚宁。我朝为嘉山郡。而淀水径其东北。亦博川郡界也。嘉庆辛未冬之末。土贼洪景来、禹君则、李禧著、郑敬行等。聚党于多福洞。夜袭嘉山郡。郡守郑蓍死之。分兵行掠。郡县守令。或降或走。壬申正月。咸从府使尹郁烈等。仓卒起兵击贼。至博川津头。贼走保定州城。义州人金见臣、许沆、崔致纶等。起义助官军。 朝廷遣巡抚副使朴基丰。寻罢。更遣柳孝源。贼坚守不下。时或出兵袭之。官军多死。城固难拔。诸将合议。乃凿穴至北将台。实火药于穴中。从以火之。城乃崩。诸军乘而入。五月。贼党悉平。〇胜览云。博川江。源出昌城府浮云山。过泰川县。合于安州之老江。备考云。大宁江。经沙土岘。为博川江。右过佳之川。左过长坪川、九龙川。至老江之海望隅。东与清川会。
 水道提纲云。大定江。东北出青泉江北源之西隔山。(案即淐水。)西南流合北来一水。(案即正源。)折而西又西南。经博川城南白碧山。南合北来云山之水。又西南合北来龟城东北山水。又西南流受北来一水。南循大山北麓。经嘉山城南境。安州城西北境西南入海。此水源流长四百馀里。〇海口东南与青泉江。相去二十里。自源及流。与青泉江。过不(不过)隔山。
浿水一(辨说、宁远、德川、价川、顺川、慈山、殷山、江东。)
古经曰。浿水。出乐浪镂方县东。(句)南过于临浿县东。(句)入于海。
 此桑钦水经文也。浿水。今大同河也。乐浪郡名。今平壤府也。镂方县。汉时属于乐浪郡。今德川、价川等地也。临浿县。即浿水县。亦属于乐浪郡。今甑山江西等地也。大同水。始出西南流。中屈而南。终之以西南。故此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79L 页
经记之以南流也。
 郦道元注云。许慎云。浿水。出镂方东。入海。一曰。出浿水县。(见说文。)十三州志曰。浿水县。在乐浪东北。镂方县。在郡东。(阚骃著。)盖出其县而径镂方也。昔燕人卫满。自浿水而至朝鲜。朝鲜。故箕子国也。汉武帝元封二年。遣杨仆荀彘。讨右渠。破渠于浿水。遂灭之。若浿水东流。无渡浿之理。其地今高句丽之国治。余访蕃使言。城在浿水之阳。其水西流。径故乐浪朝鲜县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地县。入海。又汉兴。以朝鲜为远。循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考之今古。于事差谬。盖经误證也。〇先生云。浿水者。平壤之大同江也。桑钦之经。本无差谬。而郦道元枉生疑惑。经曰。泗水。出鲁卞县北。沔水。出武都氐县东。汝水。出梁县沔乡西。湿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若是者。不可胜数。浿水之头一句。即此文例也。经曰。沔水。东径武侯垒南。泗水。南过平阳县西。又南过高平县西。又南过方舆县东。潍水。北过平昌县东。又北过高密县西。又北过淳于县东。若是者。不可胜数。浿水之次一句。即此文例也。经曰。湘水。北至巴丘山。入于江。夏水。东至云杜县。入于沔。若是者。不可胜数。浿水之末一句。即此文例也。经曰。沮水。南至枝江县北。(句)入于江。经曰。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本绝台(一作句)。 南过安陆。入于涢。若是者。尤其文例之酷肖者也。桑钦何尝以浿水为东流哉。今平壤之大同江。明出德川县东。(出德川东北二百馀里狼林山。)南过于甑山县东。(江西甑山本一县。)入于海。汉书所谓浿水。西至增地入海者。此也。虽其下流微近西南。平壤以前。本是南流。直云南流。未为不可。郦道元一反其师说。乃谓之西北流。抑何以哉。蕃使虽荒。必无是言。且卫满荀彘。本不渡大同江。(见下文。)执此迹而求此水。将亦终年而不得矣。〇𤲟案两汉及晋魏地志。并无临浿县之目。此即浿水县也。许叔重之云。出浿水县者。巳是传闻之误。而郦善长乃谓出其县而径镂方。则显与经背。不可从也。阚骃之说。亦是传闻也。
浿水者。平壤之水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0H 页
古今浿水之说。总有五家。其一。以鸭渌河为浿水。史记朝鲜传所载是也。其一。以大同河为浿水。桑氏水经及班氏地志。所言是也。其一。以潴滩水。为浿水。丽史地志及胜览所言是也。其一。以蓒芉泺(蓒芋泺)。为浿水。辽史地志及一统志所言是也。其一。以清川水为浿水。韩久庵地志所言是也。诸书之中。桑氏水经。最得其正。故此经特云平壤之水者。从桑氏之经也。
 史记朝鲜传云。全燕时。尝明(一作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谓燕署长吏使治朝鲜。)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卫满也。)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稍役属真番朝鲜。王之。都王险。(汉书朝鲜传同。)〇先生云。史记明以今鸭渌河。谬指为浿水。按燕与朝鲜。画浿为界。若以大同江。当此浿水。岂复有朝鲜乎。王险者。平壤也。卫满既渡大同。自不得复都平壤。浿水之为鸭渌。不既明乎。今人或执此文。又以巨流河。(大辽水。)为浿水。尤大谬也。汉兴。复修辽东故塞。则既度辽矣。既度辽宁。复得以辽水为界乎。辽河渌水之间。更无大水。浿水者。鸭渌也。
 史记又云。元封二年。涉何诱谕右渠。终不奉诏。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裨王(送何者。)即渡驰入塞。其秋。楼船将军杨仆。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楼船将军先至王险。右渠击楼船。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复聚。左将军击浿水西军。(汉书同。)〇先生云。右渠宫城。在浿水之西。直临浿水。涉何安得去至界而临浿水。又安得渡浿水而驰入塞乎。浿水者。鸭渌也。又云左将军出辽东。尚在鸭渌之西。而杨仆败于平壤。逃自山中。还出海口。从椴(一作椵)岛前洋。西至窟窿山下(在凤城南二百里。)下陆。与@@@左将军相会也。若云浿水。是大同주-D005以解矣。
 史记又云。卫山往谕石渠。右渠遣太子。方渡浿水。疑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节)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汉书同。)〇先生云。右渠出师军于鸭渌河西北。此所谓浿水上军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0L 页
也。(前所云。浿水西军。)既破此军。乃进围平壤城之西北也。
 魏略云。朝鲜王否死。其子准立。及汉以卢绾。为燕王朝鲜。与燕界于浿水及绾反卫满东渡浿水诣准降。〇臣瓒汉书注云。王险城。在乐浪郡浿水之东。(地理志。)〇𤲟案鱼豢辥瓒之说。亦以鸭渌河。为浿水者也。(师古亦以瓒说为是。)
 胜览云。汉兴。修辽东古塞。至浿水为界。卫满亡命。东渡浿水都王险则以鸭渌江。为浿水也。〇备考云。鸭渌。即马訾也。马訾与浿水。同时分见于乐浪、玄菟二郡。(谓汉志。)鸭渌之非浿주-D006明甚。〇安顺庵云。舆地胜览及吴沄。东史纂要。疑卫满之渡浿。而以鸭渌江当之。后人亦多从之。误矣。浿水马訾。若为一水则汉志。何分言之耶。大同称浿之说。最为明白。史记曰辽东外徼。曰燕筑障塞。曰古秦空地。似今海西之地也。今之汉阳。亦有平壤之名。据三国史。新罗金宪昌之子立。都于平壤。百济近肖古王。取高句丽。南平壤都之。皆指今汉阳也。意者。战国之末。箕氏失之(一作地)。东迁于今之汉阳。而遂称旧号耳。然则卫满所都之平壤。亦今汉阳也。浿水之为大同江信然矣。又云。列口即今江华之地。而史记。杨仆先至王险。及定朝鲜。帝以仆至别(一作列)口。擅先纵失亡。多赎为庶人。上云。先至王险。下云。至列口。则其不远可知。〇先王云。杨仆先至王险。而罪之以先至列口。则顺庵以汉阳为王险。而谓司马迁不错认浿水。其说有据。然今黄海京畿之地。本以临屯。后为乐浪南部。若如顺庵之义。则今之平壤。当为乐浪北部。无缘以汉阳为南部也。毕竟是司马迁错认。不可立新(一作斯)义也。〇𤲟案顺庵专据平壤之称。以汉阳为卫满所都。然平壤之名。起于曹魏之时。在汉但称王险而已。不可以此證之也。况武帝之置四郡。以右渠所都为乐浪郡。故其治曰朝鲜县也。而今黄海京畿之地。后属于乐浪南部。今若以汉阳为乐浪。则其南部当在于忠清全罗之道。乌可乎哉。列口者。今之江华也。江华椒岛。不过一帆风之间。(大同江。入海之口。有椒岛。)杨仆。自青州发船。风势少差。误至列口。不是异事也。班固之志。始知其谬。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1H 页
马訾浿水分而二之。此正文也。〇又按陈琳檄吴将文云。若使水而可恃。则朝鲜之叠(一作垒)不刊。南越之旌不拔。此谓右渠恃浿水以为固也。则是鸭渌河也。皇华集。亦以鸭渌为浿水。盖从史记也。
     右辨渌水。非浿水。
 汉书地理志。乐浪郡属县。有浿水。自注云。水西至增地入海。莽曰。乐鲜亭。(后汉书郡国志。乐浪属县。亦有浿水。)又西盖马县。自注云。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〇先生云。班固撰地志。始正史记之谬。大同曰浿水。鸭渌曰马訾水。增地者。今之甑山县也。(高丽时。甑山江。西合为一县。)班固于朝鲜列传。纯用史记之文。无所改正。至撰地理志。始别二水。盖其学术。与桑钦渊源本同。故其详核胜前人也。〇𤲟案王莽之改浿水县。为乐鲜亭者。以近于乐浪朝鲜县也。则其县当与今平壤接界。
 北史高句丽传云。其王都平壤城。随山屈曲。南临浿水。(隋书唐书同。)〇隋书来护儿传云。辽东之役。护儿时为右翊卫大将军。率楼船指沧海。入自浿水。去平壤城六十里。与高丽相遇。〇唐书苏定方传云。定方破高丽众于浿江。奋(一作夺)马邑山为营。遂围平壤。〇明一统志云。大通江。在平壤城东。旧名浿水。〇𤲟案自桑氏水经及班氏地志。以后史传所记。皆以大同河。为浿水。更无异论。隋、唐之书所记甚多。今不复提论也。(互详下平壤条。)
 张守节주-D012正义云。浿水出辽东塞外。西南至乐浪县西入海。(颜师古汉书注云。浿水在乐浪县。)〇𤲟案唐时。皆以大同江为浿水。则张说正指大同江也。
 新罗史云。文武王十年。(唐高宗咸亨元年。)句丽水临城人。年岑大兄。收合残民。自穷牟城。至浿江南。杀唐官人。〇宣德王二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发使安抚浿江南州县三年。巡幸汉山州。移民户于浿江镇。〇元圣王元年。(唐德宗贞元元年。)浿江镇进赤乌。〇宪德王十八年。(唐敬宗末年。)命牛岑(即牛峰今合于金川。)太守白永。徵汉山北诸州郡人一万。筑浿江长城三百里。〇孝恭王二年。(唐昭宗光和元年。)弓裔取浿西道。八年浿江道十馀州县。降于弓裔。〇弓裔传云。圣册元年。(其年号。)分定浿西十三镇。平壤城主黔用降。〇东国总目云。新罗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1L 页
圣德王丙子。(其三十五年。)帝敕赐浿江以南。(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〇𤲟案新罗史所称浿水。皆大同江也。若句丽百济史所记浿水。是上流之能成江也。详在㴰水中。
 甄萱与高丽太祖书云。挂弓平壤楼。饮马浿江头。〇金富轼云。浿水。大同江也。何以知之。唐书云。平壤城。汉乐浪郡也。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浿水。(高丽传。)又志云。登州东北海行。南傍海壖。过浿江口椒岛。(在今丰川北。)得新罗西北。(地理志。)又隋炀帝东征诏曰。沧海道军。舟舻千里。横绝浿江。遥造平壤。(隋书作横断浿江径造平壤。)以此言之。今大同江为浿水明矣。〇𤲟案浿水者。大同江之正名。
     右辨大同河。为浿水之正。
 高丽史地理志。平州有猪浅。一云浿江。〇𤲟案胜览及安顺庵说。并以潴滩水。为浿水谬矣。详见潴水中。
     右办(一作辨)潴水。非浿水。
 
辽史地理志。东京道辽阳县。本汉浿水县。浿水。亦曰泥河。一曰蓒芋泺水。多蓒芋草。〇大明一统志云。清河。源出盖州卫分岭。西南流经城南。又西流合泥河。入于海。泥河。一名浿水。又曰。蓒芉泺水(蓒芋泺水)。多蓒芋之草。(见辽东都司。)〇盛京通志云。淤泥河。在海城县西南六十五里。接辽史。辽阳县。在汉浿水县北。浿水亦曰淤河。一曰蓒芋泺。明一统志。从之。乃又以朝鲜大通江。为浿水。今淤泥河。源出圣水山。流至迷真山西散漫。则此河即辽之蓒芋泺。其与朝鲜界内浿江。不同也。〇备考云。燕略朝鲜。置吏筑鄣。而汉以其远难守。筑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见史记)则燕之置吏。至于浿水之南明矣。燕秦经理。未尝及于鸭江。则浿水。乃在鸭江之北。辽东之南者。而泥河之为浿水。是矣。自唐以来。皆以大同江为浿水。而其实非汉县之浿水也。又云。增地县。是浿水入海。则当在今海城县之迷真山西。〇安顺庵云。汉志。辽东郡西安平县。有马訾水入海处。则鸭渌以北。皆属辽东。乐浪诸县。何以搀入其间耶。大抵辽史地志。多不可信。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2H 页
〇先生云。我邦之振威县。有清淮。又涟川县。谓之临漳。岂即为淮水漳水乎。名称偶同。不足辨也。〇𤲟案乐浪属县。不得在于辽东。辽史之说。非也。泥河小流。不足为界。备考之说。非也。苏秦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朝鲜者。渌水以南也。治(一作始)皇本纪曰。东至海暨朝鲜。而魏略云。箕否服属于秦。则燕、秦疆域。踰渌水而南矣。何苦觅浿水于渌水之北乎。
     右辨蓒芋泺。非浿水。
 韩久庵百谦云。秦、汉皆以浿水为朝鲜北界。其非大同江明甚矣。又马訾水。出西盖马。入西安平。则此当为鸭渌江。而清川江。在鸭渌大同之间。恐此为浿水。唐书以为平壤城南涯浿水者。非是。盖隋、唐之间。朝鲜郡县。废之已久。邑号地名。皆悬闻错传多失真。今当以汉书。为正。〇又云。清川江。至永柔甑山之间。入海。甑增相类。当与浿水。入增地。互相参验。〇𤲟案秦汉所界者。鸭渌也。清川者。萨水也。非浿水也。平壤之涯浿水。是信笔。非悬录也。久庵说误甚矣。
     
右辨萨水非浿水
 李芝峰云。我国浿水有三。(鸭绿大同猪水也。)战国策。朝射东莒。夕发浿丘。盖指我国浿水而言。〇𤲟案楚国策缴雁者之言。有浿丘一节。其下即云夜加即墨。则泰山之北举矣。此指齐地。非指我国也。左传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杜预注云。贝丘。齐地也。乐安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庄九年。)水经注。博昌县南。近渑水。有地名贝丘。在齐西北四十里。(文止此。)其字或加水作浿。故楚国策。有浿丘之文。史记楚世家。亦作浿丘括地志云。浿丘在青州临淄县西北。此明是齐地。非所拟于我国也。
 南药泉云。汉志。辽东番汗县。有沛水。沛浿字虽异。而音既同。似是一水。〇安顺庵云。沛浿虽云相混。史、漠(一作汉)二书。皆称浿。而终不言沛。则岂皆误耶。〇𤲟案沛水。非浿水。药泉以意言之也。但今人주-D017或以大还河(大辽河)。为浿水。亦非也。朴楚亭齐家青石岭诗曰。今之巨流古之浿。玆山恰在箕封内。(又有浿上绝句。亦辽河上作。)盖水经称浿水。出镂方县。而盛京通志。引辽史云。紫蒙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2L 页
县。本汉镂方县。在今开原界内。故遂有此疑也。然汉志。镂方县。本属乐浪。乐浪诸县。皆在渌水之南。岂可远引北夫馀之地。以为属县乎。辽制郡县之名。本于新地。冒以旧名。句丽、渤海之迹。因此多乱。而撰辽史者。不辨本末。多致纰缪。有此眩晦也。(或疑史记所载浿水。为辽河。亦谬。见上文。)
 唐书高丽传云。已平百济。诸将出沮江辽东平壤道。讨高丽。〇𤲟案沮江者。浿江之形误也。魏略。燕界浿水。今本多作浿水。亦形误也。又佩文韵府。浿水下。录唐书高丽传之文。而别录浿水。非也。浿(一作沮)是浿字之误也。又唐书地理志。贝江口椒岛。亦浿字之省也。
     右辨浿水杂说
其源出宁远郡东北狼林山。合其左右诸谷之水。
 狼林山。亦云乐林山。在宁远东北一百七十里。辥罕岭之南干也。跨据咸镜平安两道之界。有内外山之别。浿水。出于内山。其发源处。有宁城堡。置佥节制使。以防岭阨。即宁远东北一百一十里地也。〇狼林山南大干。为三剑山、(上中下)马踰岭、横天岭。而此干以西之水。皆西北入于浿水。此左谷诸水也。狼林山西南一麓。为咫幕山、广城岭。而此麓以南之水。皆东南入于浿水。此右谷诸水也。备考云。大同江。源出宁远内乐林之白山。南流至乐仓。右过箕隐川。左过小龙川。西南流至黑仓。左过剑山川。右过池莫之川。(即咫幕山水。)为黑渊。经新仓。西北流为仇非津。左过宁城川。至古仓。右过广城川。折而南流经长迁。胜览云。黑渊之源。一出狼林山。一出池莫山。合而南流。天旱祷雨。
南流过其郡西。又西南至今(一作金)城山。
 郡本汉镂方县界也。高丽为宁远镇。我 太祖时。合于永清县。为永宁。 世祖时。别之为宁远郡。〇金城山。在德川郡东二十里。三面绝壁。頫临浿水。上有金城。周三千一百二十尺。我 太祖时所筑。今废。
屈而北流。左合漠水。
 漠水。亦云瘼滩。出孟山县北安都山。西流径德林。至其县北。县本高丽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3H 页
铁瓮县。后为孟州。我朝为孟山县也。〇漠水。又西南至北仓。左合二条水。一出于巨双岭曰东川。一出于朴达山。绕孟山县之南曰南川。俱北入于漠水也。〇漠水。又北流径独将岭。入于浿水。胜览云。大川。在孟山北二十里。朴达豆无安都(都安)里山之水。合而为一。西流至德川郡东。为瘼滩。
浿水。又屈而西。径德川郡南。
 浿水。又西北为三滩。以宁远、(原派水。)孟山、(漠水出。)德川(长林水。)三邑之水。合于此故名。(德川东十五里。)滩边有窟。窟中为渊。深不可测。世传天旱。沈虎头则雨。〇浿水。又右合长林水。水出于德川北检山东。南入于浿水也。〇浿水。又西流径德川郡南。郡本汉镂方县地也。高丽为辽原郡。(一云长德镇。)后称德州。我朝为德川郡。〇浿水。又西至大德山南。右合矢梁水。水出价川郡谒日岭。东流与妙香山南之水合。又与顿山水合。南入于浿水也。
 备考云。大同江。至宁远郡西。为仇渊。又西南流至金城山。北流左过瘼滩。右过长林川。西流为凝江。经德川郡。南至大德山。右过矢梁川。
又南汇为龙屿。
 浿水。又南左合月浦水。水出顺川郡东。弥勒岭之北石穴为月浦。北流径龙岩。岩有腾龙之迹故名。顺川东八十里地也。月浦水。又北径古顺川郡城。即今郡东一百五里地也。月浦水。又北流合天将、玉井、琴勿之水。入于浿水天将水。亦谓之釜渊。在古顺川北山谷中。旱不渴。冬不冰。流至三里。渗入于月浦也。〇龙屿。在古顺川北。周四百馀尺。屿北七里。有湫。周亦四百馀尺。流入于浿水也。黄江。汉景源云。顺江之东。其洲曰卧龙之洲。洲南十步。为葭潭潭之上。为峰者七。在洲内。皆削奇石。以为壁。舟由葭潭行壁下。七峰之影。见于水。又西二里。为露潭。潭之右为峰者五。在洲外。亦削奇石以为壁。舟由露潭。行壁下。五峰之影。见于水。自洲以北。溯洄之。入于凝江。自洲以西。溯游之。出于横溪洲。四面皆临澄江。而一面可泊舟者。谓之东津。东津者。晏平津也。(秋水亭记。)卧龙洲者。即龙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3L 页
屿也。
折而西流。径无尽台。
 浿水。又西径狸岾(一作站)。至无尽台。按胜览。安平津、豆音津、蚕墅津、狸岾(一作站)滩。俱在顺川郡东一百十里。又有广泉。南流入安平津。皆此浿水之渡也。〇浿水。又西径价川县南。县本高丽安水镇。后为连州。又주-D024阳镇又为翼州。 改为价州。我朝为价川也。
浿水。又南径顺川郡东。右受九曲之水。
 浿水。又南为静戎江。径顺川郡东。郡本高丽静戎郡。后为顺州。我朝为顺川也。黄江。汉景源云。浿水。东出狼林山。西流五百三十里为顺北江。上有斜滩。下有歧滩。其南流为城岩津。入禹渊。顺之为郡处。顺江歧滩之阳。其东曰龙驻之山。其西曰凤栖之山。由浿水逆流而上者。顺流而下者。风帆相属。皆出于两山之间。(清远楼记)顺江者。静戎江也。〇浿水。又左得贵出水。按浿水至顺川东。为斜滩。为城岩津。而其东三十里。石壁之下有穴。周围数十尺。飞泉泻出。流入于城岩津。是贵出水也。〇浿水。又南左与锦溪水合。溪出于顺川江。栖山之石穴。南流径新仓。为长善浦。西流与崇化山水。合入于浿水也。〇浿水。又右合九曲水。水出安州悟道山。东南流径金谷院。为金水。入于浿水。胜览云。金川。在顺川西南十里。源出安州检山。入城岩津是也。
 备考云。大同江南流为三月江。左过古城川。(月浦水。)汇为龙岛。折而西流。주-D025狸岾(一作站)渊。经无尽台。南流为静戎江。经顺川郡东。为斜滩城岩之津。左过锦溪。为歧滩。右过金川。
浿水。又南径慈山府东。
 府本高丽文城郡。后为太安州。复改为慈州。我朝为慈山府。浿水径府东。为禹家渊。
屈而东流。至殷山县南。(句)受其县北之水。
 县本高丽兴德郡。(一云同昌。)后为殷州。我朝为殷山也。其县北之水。出于卧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4H 页
龙山。西南流与天圣山水合。径其县之西北。入于浿水。
浿水。又南未远。至义波曲降仙水。从东来注之。
 义波曲在江东县东北三十里。亦云义派滩。胜览。称杂派滩也。〇降仙水。俗称沸流江。自成川府来注也。
 备考云。大同江南流为禹家渊。右过清水川。东流为义波河。东与沸流江会。
浿水。又南径阅波亭。径古江东县前。
 浿水。又南径区芝坡。右合蛇水。水出慈山府态草山(熊草山)。东流入于浿水。备考。所称蛇川也。唐书高宗纪云。龙朔二年。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及高丽战于蛇水死之。又高丽传云。龙朔元年。苏定方破虏兵于浿江。遂围平壤。明年庞孝泰。以岭南兵壁蛇水。盖苏文攻之。举军没。定方解而归。皆此蛇水也。辽史本纪。开泰七年。诏东平郡王箫排押。为都统。复伐高丽。(高丽显宗九年。)十二月。萧排押等。至开京纵兵俘掠而还。济茶陀二河。高丽追兵至。诸将皆欲使敌渡两河击之。独耶律八哥以为不可曰。敌若渡两河。必殊死战。乃危道也。不若击之于二河之间。排押从之。战于二河之间。敌夹射。辽军失利。排押委甲仗走。天云、右皮室二军。没溺者众。天云军详稳、海里遥辈帐。详稳、阿果达、容省使酌古渤海。详稳高清明等。皆没于阵。清一统志云。蛇水在平壤西境。契丹伐高丽。战于蛇陀二水。败还。旧志二水。俱在平壤西北。(朝鲜篇。)盖蛇茶声近。故蛇水亦称茶河也。又三国史。新罗文武王八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发兵赴唐军营。秋总管文颖等。遇句丽兵于蛇川之原。对战大破之。冬。以大幢少监。本得蛇川。战功第一。授位一吉餐。汉山州少监金相京。蛇川战死。赠一吉餐。(句)牙述沙餐。(句)求律蛇川之战。就桥下涉水。出与贼斗。大胜。以无军令。自入危道。功虽第一。而不录。愤恨欲经死。亦指此蛇水也。〇浿水。又南径阅波亭。至江东县西。县本주-D028丽所置我朝因之也。县西二十里水滨。有大冢。周四百十尺。世传为檀君之葬。〇江东古县。在今县西二十二里。城依进士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4L 页
峰而筑之。俯临浿水。按元史高丽传云。太祖十一年。契丹入。金山元帅六哥等。领众九万馀。窜入其国。十二年九月。攻拔江东城。据之。十三年。帝遣哈只吉劄刺等。领兵征之。高丽史高宗三年。(蒙古太祖十一年)契丹遗种金山金始二王子。自称大辽收国王来寇。王遣上将军金就砺讨之。贼势穷入保江东城。依水为险。蒙古将哈真及札剌。与东真万奴所遣完颜子渊兵来讨。会天大雪。饷道不继。哈真患之。使人请粮于高丽。王使赵冲金就砺。领十将军兵及神骑、大角内厢精卒。往会之。去城三百步而至。哈真自城南门至。东南门凿池。西门以北。委之子渊。东门以北。委之就砺。皆令凿隍。贼魁𠿑舍王子。自缢死。其所署伪平章以下官人军卒五万馀人。开门出降。贼党悉平。今其城临水。而俗称水曰西江。水中有石桥。广七八尺。高十三尺。长七十馀步。桥上水深五六尺。人不可渡。俗谓之龙桥。此或哈真等之所为也。按胜览云。西江。源出高原县豆无山。与三登县能成江合。其说甚疏矣。
屈而西流未远。左与㴰水会。
 浿水。又南左合水晶川。亦云水精川。出于成川府九龙山。西流入于浿水也。〇浿水。又屈而西。为马滩。是平壤府东北四十里也。高丽史。显宗九年。契丹萧逊宁来侵兵。号十万。直趋京城。侍即(一作郎)赵元。击于马滩。斩首万馀级。(见姜邯赞传。)仁宗十三年。僧妙清等据西京反。遣金富轼讨之。以金良秀。将后军守大同江。贼选卒练兵以拒之。富轼虑后军寡弱。夜密送步骑一千以益之。贼不知。黎明渡马滩紫浦直冲。后军烧营。突进僧寇。宣应募从军。擐甲荷斧。先出击贼。杀十数人。官军乘胜大破之。贼皆蹂躏。赴江溺死。(出金富轼传。)高宗八年。马滩边大石自移。(五行志)四十年。蒙古引兵来侵。涉大同江下马滩。指古和州。주-D030皆指此浿水也。〇浿水。又西流而㴰水从三登县来注之。是能成江也。
 备考云。大同江南流。经区地为钱浦。右过蛇川、神识川、经阅波亭。至古江东之城。为西江。右过水晶川。西折而为马滩。东与能成江会。为王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5H 页
滩。
 水道提纲浿水。今曰大同江。即大通江也。有南北二大源。南源有二。一东出文川城西北百六十里大山西麓(案即沸江也)山源。一西流。一西北流而合。又西北合东北来。一水西流稍北百馀里。有一水。北自德阳(案即阳德)之东南大山。西南流百数十里来会。(案即草川)又西流。是为浿水。至成川城东南境。其南源。(案能成水。)东南自谷山城西北百馀里大山。西北流合南来一水。又曲曲西北流。共二百里来会。又西经谷山城南。(案此似误)西流百数十里。经三登城大木山(案大朴山)南。经祥原城北境。而北源来会。〇北源有三。一东北出阳德县北之遇仙山西麓。(案即锦溪。)西流与东北出孟山城东南山者合而西。稍南曲曲二百里。至殷山城北境。而自北来一水合焉。又北一源。(案即瘼滩。)出定平城西北鼻白山西麓。西流经孟山城北境。又西合北一小水。西南流经德川城南境。又西南至价川城东北境正北。一源。(案此原派。)出宁远城东北百馀里大山。南流经宁远城东境。德川城西境。又南至价川城东北境。二源既合。又南数十里而前源自东来会。〇稍西折而南。经殷山城西南境。又西南流。经燕山(案慈山也)城东境。又南折而西。经江东城西北境。又南数十里。至祥原北境。而南源来会。〇西流百里。经中和城东北境。折而南流。经平壤城之东。又折而西。经城南。自平壤城南西稍北数十里。折西南流百三十里。曰大同江。过江西龙冈二城之东南。至三和城之东南。而黄州北之黑河。自东西流合南来。安岳水西北流来会。〇大同江既合南水。又西南入海。此水源流八百里。国西北巨川也。
浿水。又西南径龙塘。
 龙塘。在平壤府东北二十里。浿水至此。有王城江之目。以近于平壤之城也。高丽妙清之难。金富轼于顺化县(今顺安。)王城江。各筑小城。数日而毕。峙兵积谷。闭门休士。涉夏至秋。与贼相持者此也。中有浅滩。旱则徒涉。明万历二十年。(我 宣祖二十六年。)日本大举来寇。我 宣祖出幸平坏(平壤)府。未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5L 页
几敌兵到浿水之南。 宣祖复出幸义州。以左议政尹斗寿。都元帅金命元。巡察使李元翼。留守平壤。既而敌兵知此有浅滩。徒涉而入。遂陷平壤。西厓柳成龙云。贼至大同江。结阵于江东岸上。将渡江。时久不雨。江水日缩。曾遣宰臣祷雨于檀君箕子东明王庙。犹不雨。贼乃分兵。作十馀屯。结草为幕。既累日不得渡。警备颇怠。金命元等。自城上望见以为可乘夜掩袭。抄择精兵。使高彦伯等领之。从浮碧楼下绫罗岛。潜以船渡军。初约三更举事而失时刻。既渡已昧爽矣。见诸幕中贼。犹未起。遂前突第一阵。贼惊扰。我军多射杀。土兵任旭景居先力战。为贼所害。夺贼马三百馀匹。俄而列屯贼。悉起大至。我军退走登船。船上人见贼已迫中流。不敢舣船。溺死者甚众。馀军又从王城滩乱流而渡。贼始知水浅可涉。是日暮。举众由滩以渡。我军守滩者。皆散走。贼既渡。疑城中有备。迟徊不前。是夜尹斗寿金命元等。沈军器火炮于风月楼池水中。由普通门而出走顺安。明日贼至城外。豋(一作登)牡丹峰。良久观望。知城空无人。乃入。
浿水二(平壤、中和、江西)
주-D001
 浿水。又西南径二岩下。即平壤东北十里地也。一曰。酒岩。世传酒尝流出于岩间。遗痕尚存。故名。一曰。德岩。亦云衣岩。在于大同门外。屹然能捍水。府人德之故名。〇浿水。又右与合掌浦水合。水出慈山府熊草山。南流入于浿水也。〇浿水。又西南径锦绣山下。为白银滩。即平壤东城外也。滩南有绫罗屿。周回十二里。背负锦绣山。山顶有乙密台。亦称四虚亭。石壁临水曰青琉壁。壁尽有浮碧楼。高丽废王祦十四年。如大同江。张胡乐于浮碧楼。我 世祖十八年。驾幸于西京。登临此楼。亲题宸章。命群臣和进。又每岁。平安道观察使登此楼。观落火戏也。自楼而西。有永明寺。寺中有九梯宫。世所称句丽东明王之旧宫也。宫内有麒麟窟。窟内有朝天石。又有青云、白云二桥。自然天成。世所称东明王时梯也。高丽史地志云。乙密台下层厓之旁。有永明寺。即东明王九梯。宫内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6H 页
有麟赞窟。窟南白银滩。有岩出没朝水。名曰朝天。胜览云。东明王养麒麟马于窟中。后人立石志之。世传王乘麒麟马入窟。从地中出朝天。其马迹至今在石上。而金克已(金克己)诗曰。朱蒙驾驭欲朝真。朱蒙者。东明也。然句丽始祖东明王。始建国于卒本。今之兴京地也。其后嗣王。又徙国内城。又徙丸都城。皆渌水以北之地也。至东川王二十一年。始徙平坏(平壤)。上距东明之时。已二百八十馀年矣。已传九世矣。则东明未尝梦到于平壤。安有所谓旧宫与马窟乎。何况麟马朝天之说。荒怪妄诞。不可传述。而东儒不考史籍。不验实理。顺口辄言。认为故实。谬之甚矣。明唐皋练光亭记曰。练光亭前。为德岩。岩倚江。可以冲流。城中居民。咸德之。故名。其左三四里许。为锦绣山。山之颠。有乙密台。甚平敞。上有四虚亭。在山复有峰岿然。号牡丹峰。山椒有浮碧楼。亦凭江。下有麒麟窟。东明王养马处。又有朝天石。世传王于此。乘马朝天。前有绫罗岛。岛连白银滩。东北又十馀里。有酒岩。谓尝有酒从岩中出。皆聚于亭之在(一作左)也。其右为挹灏楼。在城东门上。又南去五里许。有井田之制存焉。则亭之右也。(又有史道诗。)董越朝鲜赋云锦绣峰。远接龙山之兀兀。浮碧楼。下瞰浿水之滔滔。麒麟尚馀乎。石窟。驼羊半弃于山腰。自注云。大同江。即古之浿水。麒麟石。在浮碧楼下。世传东明王。乘麟马入此窟。从地中出。朝天石上升。今马迹尚存。(又云。旧时石马铜驼。皆在荆棘。)麟马朝天之说。中国人亦述之。此盖传闻于东人。因以言之。不复深考耳。〇浿水。又西南至平壤府南府。即三朝鲜及高句丽之古都也。东方初无君长。唐尧二十五载。有神人降于太白山檀木下。国人立以为君。号曰檀君。都于朝鲜。因为国号。即今之平壤。是前朝鲜也。周武王元年。封箕子于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施八条之约。是后朝鲜也。箕子之后四十馀世。至朝鲜侯准。当秦、汉之际。而自称王。及汉惠帝元年。燕人卫满。亡命东走。袭准而灭之。都于王险城。即今之平壤。是卫满朝鲜也。至满孙右渠。不奉汉诏。武帝元封二年。遣杨仆荀彘。讨灭之。置四郡。以王险城。为乐浪郡。其治曰朝鲜县。至曹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6L 页
魏正始八年。句丽东川王。(其二十一年。)始筑平壤城。自丸都而移居之。盖平壤之称。肇于是也。至故国原王时。还移于丸都甫。二年。又还平壤之东。黄城及长寿王十五年。又移于平壤城。当元魏太武帝光始四年也。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句丽宝藏王二十七年。)遣李绩。灭句丽。置安东都护府于此以统之。寻入于新罗。至高丽为西京。复称镐京。元宗十年。城附于蒙古。蒙古置东宁府于此。주-D005画岊岭为界。元史地理志。东宁路寻还之。及我朝为平壤府。又置平安道观察使。营于此。而城临浿水以为固。汉书地理志云。乐浪郡。武帝元封三年开。莽曰。乐鲜属幽州。应劭曰。故朝鲜国也。北史高句丽传云。王都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城内惟积仓储器。备寇贼至日。方入固守。王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通典高句丽说云。其王所居平壤城。即汉乐浪郡王险城。亦曰长安城李贤注。后汉书云。平壤城。即王险城。(括地志云。平壤城。本汉乐浪郡王险城。)明一统志云。平壤城。在鸭渌江东。一名王险城。即箕子之故国城外。有箕子墓。汉为乐浪郡治。(见辽东都司。)董越朝鲜赋云。惟彼西京。寔曰平壤。爰自有国。己高筑临水之维城。曾几何时。又近移北山之叠嶂也。自注云。平壤城最古。箕子初封时。已有之。至高句丽。又病其不据险。复就城北增筑一城。东瞰大同江。北接锦绣山。盖其城历주-D006而外城。乃箕氏旧址也。故人物繁庶。货财委输。李重焕择里志。论国中可居之地。以平壤外城。为第一。可见其佳丽也。有井田。世传箕子所画。田中有井。世称箕子井。按明王圻三才图会朝鲜篇云。井田在平壤府外城内。箕子区画井田。遣(一作遗)迹宛然。董越赋自注云。平壤旧城内。箕子所画井田形制。尚有存者。如直路之类是也。高丽史地理志云。平壤府有古城基二。一箕子时所筑。城内区画用井田制。一高丽成宗时所筑。胜览云。箕子井田。在平壤府南外城之内。其说之流传尚矣。故韩久庵百谦。欲究其制。考殷周尺寸之差。逐亩打算。计其区画。遂作井田说。以明殷、周制之不同。其说曰。其所区画皆为田字形。分为四区。区皆七十亩。界区之路。其广一亩。界田之路。其广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7H 页
三亩。大路之内。横而见之。有四田八区。竖而见之。亦有四田八区。凡十六田。总六十四区。(即所谓每区七十亩。各为小界限。而纵横皆八通计六十四区。为一大界限者也。)六十四区之三傍。又有九亩之路。由城门达之江上。其尖斜欹侧。不能成方处。或一二区。或二三区。随其地势而为之。乡人至今传之为馀田。亦皆七十亩。而皆正正方方。遗迹宛然。延袤数里。含毬正阳两门之间。益分明。乃作图以记之。至乾隆时。洪趾海为平安道观察使。以沟洫之间。陈废可惜。遂漫其经界。近有一人。按旧迹而修复之。乾隆末。敕使来求井田说。盖 皇旨也。遂以久庵说及柳磻溪馨远诸说进之。先生云。孟子所言夏、殷、周分田多少之数。本据龙子之说。徵诸实理。不能吻合。久庵乃云。殷、周尺寸有差。以立其义。然百亩可以开方。(十十百也可开方。)七十亩。不可以开方。(八八六十四也。开方剩者六。)尺寸长短。不足争也。况井田本是九区。今乃曰四田八区。八八六十四。为一大限。天下有如是井田乎。一区七十亩。则其形不能正方。今乃云七十亩。皆正正方方。有是理乎。昔在唐时。李绩镇平壤。刘仁愿镇南原。皆为屯田。屯田之法。亦有沟洫道涂。以防敌人之冲突。此吴玠所谓地网也。箕子井田之说。吾斯之未敢信也。井田之傍。有咏归亭。枕浿水而结构。其水曰唐浦。(亦云南浦。)下有长兴寺故基。浿水分为二派。绕寺而复合也。
 通典云。平壤城东北。有鲁阳山。鲁城在其上。西南二十里。有苇山。南临浿水。〇𤲟案鲁阳山者。今之龙山也。亦称九龙山。在锦绣山之北。
 董越赋云。东有箕祠。礼设木主。题曰。朝鲜后代始祖。盖尊檀君。为其建邦启土。宜以箕子。为其继世传绪也。墓在兔山维城乾隅。自注云。檀君庙在箕子祠东。箕子墓在城西北隅之兔山。去城不半里。〇清一说志(一统志)云。箕子墓。在平壤城西北三里。小山环绕其前。为箕子祠。有参奉二人。世守其祠。即箕子裔。又大同江岸。有柴树林可十里许。干似松。叶似榆。土人常藉以疗饥。相传其始。即箕子所植云。〇𤲟案史记索隐杜预云。梁国蒙县。有箕子冢。然箕子志。决罔仆。道在明夷。不应反葬于中国。杜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7L 页
预之见非也。今七星门外。有兔山。或称王荇山。嘉靖丙午四月。大雨雹。兔山树木。尽被摧折。而环箕子墓松杉。无一所损。人皆异之。万历癸巳。倭人碎折碑碣。掘其墓。及圹有声。惧而止。后改封域树碣。以铁钉。穿附旧石于新碑。石峰韩濩。书箕子墓三字。
 月沙李廷龟崇仁殿碑云。马韩末。有孱孙三人。曰亲。其后为韩氏。曰平。为奇氏。曰谅。入龙冈乌石山。以传鲜于世系。韵书曰。鲜于子姓。周封箕子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于。因氏鲜于。纲目。称箕子封于朝鲜。其子食采于于。因姓鲜于。赵孟頫赠鲜于枢诗曰。箕子之后多髯翁。鲜于之为箕子后。不既章明较著矣乎。洪武间。有鲜于景者。为中领别将。其七世孙寔。自泰川来。居殿侧。请立箕子祀。今壬子春。命揭殿号曰崇仁。官鲜于。寔为殿监。子孙世授焉。〇𤲟案国初。未有箕子之祀。光海君四年。因儒生曹三省等上疏。始立其祠。明年赐号曰崇仁。是月沙碑之所记也。今其殿有令有监。以鲜于氏世袭焉。又箕子宫。在正阳门外井田之侧。 英宗乙巳。观察使李廷济状闻于朝。缭以周垣宫之南。有井曰箕子井。水味清洌特异。吴祥为观察使时。素患渴。喜饮之。汲者惮其远。易以他水。祥辄辨焉。诘之果服也。
 高丽史地志云。东明王墓。在平壤府东南中和境龙山谷。号真珠墓。又仁里坊。有祠宇。世传东明圣帝祠。〇𤲟案礼志。肃宗十三年。睿宗十一年。忠烈王四年。俱遣使于西京。祭东明王祠。然句丽始祖。都于卒本。葬于卒本。在渌水之北。则与平壤。毫无所涉。曰祠曰墓。何为纷纷也。今时东明之庙曰崇灵殿。有参奉二员以掌之。
名之曰大同江。
 明一统志曰。大通江。在平壤城东。旧名浿水。中有朝天石。苏定方破虏兵于浿江即此。高丽史地志云。平壤府有大同江。即浿江。又名王城江。江之下流。为九津溺水。崔滋西京赋云。众水所汇。名为大同。
 高丽史乐志。有大同江曲。周武王封殷太师箕子于朝鲜。施八条之教。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8H 页
以兴礼俗。朝野无事。人民欢悦。以大同江。比黄河。永明岭。比嵩山。颂祷其君。此入高丽以后所作也。
 崔豹古今注云。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授(一作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悽怆。曲终。亦投河주-D010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掩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其歌曰。公无渡河。公终渡河。公堕而死。将奈公河。)〇𤲟案朝鲜县者。乐浪郡之所治。即今之平壤府也。则朝鲜津者。大同河也。然唐李白诗。有公无渡河之歌。首叙大禹之治河。此以黄河当之也。与崔说异矣。
 北史高句丽传云。每年初。聚戏浿水上。王乘腰舆。列羽仪观之。事毕。王以衣入水。分为左右二部。以水石相溅掷。諠呼驰逐。再三而止。〇高丽史云。靖宗七年。幸镐京。驾至大同江。留守使参知政事皇甫颖。奉迎江头。王御龙舟。赐宴辅臣。命将军承恺等射。右拾遗金尚宾。谏乃止。又文宗七年。御大同江楼船。东望江岸。命将军郑会等八人射。即(一作郎)将惟现矢过江。王嘉奖之。(又仁宗毅宗。皆幸西京。为大同江之游。)
 唐书高宗纪云。显庆五年。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〇𤲟案唐人之伐句丽也。每水陆并进。其云平壤道总管。自陆路来者也。其云浿江道总管自海路来者也。龙朔元年。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总管。总章元年。刘仁轨兼浿江道行军总管。(亦出高宗纪。)皆此之谓也。(又详下。)
 高丽史妙清传云。仁宗十年。幸西京。僧妙清日者白寿翰等。密作大饼。空其中。穿一孔。盛熟油。沈于大同江。油渐出浮水面。望之若五色。因言曰。神龙吐涎。作五色云。此嘉瑞也。请百官表贺。又说王曰。神龙吐涎。千载罕逢。请上应天心。下顺人望。以压金国。王遣大臣文公仁及李俊阳等。审视之。时有业油韂者言。熟油浮水。则有异色。使善泅者。索得大饼。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8L 页
乃知其诈。元敱上书请戮妙清等。不报。〇又金富轼传云。仁宗十三年。妙清赵匡等叛。以富轼为元帅讨之。命中军屯川德部。左军屯兴福寺。右军屯重兴寺。又以大同江。为往来之冲。使金良秀等。将兵屯守。号后军。明年。富轼分兵为三道。将军公直。以所领兵。入石浦道。将军良孟(一作猛)。入唐浦道。
 柳西厓云。万历壬辰四月。日本入寇。五月陷京城。 车驾入平壤。谍报贼已至凤山。余谓左相尹斗寿曰。贼之斥候。应己至大同江外矣。此间咏归楼下。江水歧而为二水。浅可涉。贼若暗渡。则城危矣。乃遣李镒守之。镒至万项台下。距城才十馀里。望见江南岸。贼兵来聚者。已数百。江中小岛居民。惊呼奔散。而贼已在水中。镒急令武士射之。贼退。镒乃守渡口。六月。 车驾出平壤。左相尹斗寿。元帅金命元。巡察使李元翼。与余在练光亭。本道监司宋言慎。守大同城门楼。兵使李润德。守浮碧楼以上江滩。慈山郡守尹裕后。守长庆门城中。士卒合三四千。分配城堞而部伍不明。散挂衣服于乙密台松树间。名曰疑兵。隔江望贼兵。不甚多。东大院岸上。排作一字阵。列竖红白旗。又出十馀骑。向羊角岛。入江中。水没马腹。皆按辔列立。示将渡江之状。其馀往来江岸者。或一二。或三四。荷大剑。日光下射。闪闪如电。或云。剑以木为之。沃以白镴。以眩人眼。又有六七贼。持鸟铳到江边。向城放之。声甚壮。丸过江入城。远者入大同馆。散落瓦上。几千馀步。或中楼柱。深入数寸。有红衣贼。见练光亭上诸公会坐。挟鸟铳。邪睨渐进。至沙渚上。放丸。中亭上二人。然远故不重伤。余令军官姜士益。以片箭射之。矢及沙上。贼逡巡而退。后贼从王城滩而渡。遂入城中。(详见下。)癸巳正月。提督李如松来援。进攻平壤。贼乘冰过江遁去。(惩毖录。)〇𤲟案癸巳。平壤之战。官军填土攻城。贼极力守御。侍郎叶梦熊。计用水攻。相城东北岸卑下处。筑堤千二百馀丈。没(一作决)大坝水。浸城八九丈。都司胡世显。所筑堤埂冲壤。斩以徇。再筑灌。城东西二面崩百馀丈。贼始大惧。仍乘势。以复之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9H 页
清一统志云。大通江。在平壤城东。亦曰大同江。明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援朝鲜。至平壤。倭悉力拒守。如松度地形。东南并临江。西枕山陡。立惟迤北。牡丹峰高耸。最要害。如松乃遣将攻牡丹峰。督兵四面登城。遂克之。既而如松驻开城。别将杨元。军平壤。扼大同江。以通饷馈是也。
 备考云。大同江西南流至龙塘。右过长水川。经衣岩酒岩。右过合掌浦。经绫罗岛。朝天石。为银滩。至平壤之南。为大同江。
浿水。又西未远。右受发芦之水。
 浿水。又西南为梯渊。在平壤府南三里。高丽宣宗四年。幸此渊。御楼船置酒。溯流至大同江。观射。肃宗七年。又幸此渊。命善泅禁军。寻旧梯基。禁军奏云。去水十尺。有梯基石云。渊之傍。有狸岩。下有羊角屿。董越风月楼记云。自狸岩乱浿水。登东门楼是也。〇浿水。又为九津溺水。在平壤西南十里。一名麻屯津。其岸有岩曰猿头。每春秋。降香以祭也。〇浿水。又左合燕浦水。水出中和府灵鹫山。西北流径栽松院。为永济浦。入于浿水。胜览云。燕浦(燕浦)。源出平壤东唐洞召池。入于九津溺水。〇浿水。又西南至豆老屿。屿周二十里。傍有豆丹屿。周六里。(亦称豆段岛。)平壤西南十里地也。其下。又有秃钵屿。周十九里。(平壤西南十二里。)伊老屿。周二十三里。平壤西南三十十(下十字。疑衍字。)五里。 碧枳屿。周二十二里。(平壤西南二十五里。)皆在浿水中者也。〇浿水。又右合发芦水。水出慈山郡玆(一作慈)母山。西流为门岩水。与岩赤水会。水出于顺安县法弘山。东南流与黑龙山之合掌水合。入于发芦水。倪谦使朝鲜录云。岩赤川。在顺安县北十五里。东南流入平壤江是也。〇发芦水。又西至王山。又(一作右)合灵溪水。水出葛坡岭。南流入于发芦水也。〇发芦水。又东南屈径顺安县西。县本高丽顺和县。我朝徙治于安定站。为顺安也。〇发芦水。又屈而东。左合紫始水。水出星州岘。西流入于发芦水也。〇发芦水。又南屈至秃隅。为长鼓水。径鹫岩。至平壤府西为西江。由普通门外。入于浿水。而亦称平壤江。胜览曰。平壤江。源出顺安县。经普通门外。与九津溺水合。句丽史。宝藏王十九年。平壤河水赤如血。三日乃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89L 页
止者。此也。又唐书高丽传云。总章二年。高丽大长钳牟岑反。诏高侃东州道。李谨行燕山道。并为行军总管。讨之。侃破叛兵于泉山。俘新罗援兵二千。谨行破之于发卢河。再战俘馘万计。谨行留妻刘守伐卢城。虏攻之。刘擐甲勒兵守。贼引去。帝嘉之。封燕郡夫人。明一统志云。发卢河。在平壤城西。唐李谨行破新罗兵于此。余按伐卢与发卢。声近。伐卢城。当在发卢水之滨。疑今之顺安县也。清一统志云。或曰伐奴城。在营州境内者。非矣。〇浿水。又有扬命浦之称。亦云扬名。在平壤城西五里。高丽史金富轼传云。仁宗十三年。妙清赵匡等反。富轼讨之。西人沿江筑城。自宣耀门至多景楼。凡一千七百三十四门(一作间)。置六门以拒之。富轼命诸将起土山。先于扬命浦山上。竖栅列营。移前军据之。发西南界州县卒二万三千二百。僧徒五百五十。负石集材木。令诸军就(一作聚)前军屯。所起土山。跨扬命浦。抵贼城西南隅。昼夜督役。贼惊骸(一作骇)。于城头设弓弩炮石。尽力御之。官军随宜捍礼(一作御)。鼓噪攻城。有侨人赵彦。献计制炮机。置土山上。其制高大。飞石重数百斤。撞城楼靡碎。继投火毬。焚之。贼不敢近。土山高八丈。长七十馀丈。广十八丈。去贼城数丈。又五行志云。康宗二年。西京扬命浦水中。石大如瓮。自出陆。移一百二十尺许。高宗六年。有石出西京长命浦水中登陆。向北转行一百六十七尺。又有二石。出多庆楼渊中。转沙石间。宛然成蹊。始则并行百步许。终则一石向北行八十三步。一石向东南行八十三步。元宗二年。西京羊皿浦石。出水陆行。其云长命浦、羊皿浦。皆扬命浦之声转也。旧于此浦上对岸。筑石架楼。其上楼下。可通舟揖(一作楫)。名多庆楼。亦云万景台。今楼颓。存遣(一作遗)址。是赵匡等筑城之所也。其西。有凤凰台。祀典以浿水为西渎。祭其神于此。其下曰石浦。西岸有大石故名。是将军公直所入之道也。〇浿水。又右合狄桥水。水出江西县舞鹤山。北流至斑石里。与抄道洞水合。屈而东南流。径沙岘至龙岳下。为广济水。至万景台下。入于浿水。
西南至江西县东。(句)受其县前之水。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90H 页
浿水。又径中和府西北境。府本句丽加火押。新罗为唐岳县。高丽为中和府。我朝因之也。〇浿水。又西南径保山。南至江西县东。县本高丽仁宗所置。我朝因之也。
 浿水。又右合鹤水。水出咸从府检岩山及牙善山。东流径华表山。为勿古浦、菁山浦。至江西县南。为云川。入于浿水。经所举县前之水。指此鹤水也。〇浿水。又西南为朔氏津。左合观仙水。水出中和府游郎山(淤郎山)。北流径其府西。至万里桥。西北流为昆阳津。入于浿水。〇浿水。又东南屈为官津。又为梨津。中和府西四十里也。〇浿水。又左合黑桥水。水出黄州高井山。西北流入于浿水。按胜览。马井在中和西二十里。周五十尺。深不可测。井水溢出为小川。西流入大同江下流。此亦合于梨津者也。
 备考云。大同江至狸岩羊角之岛。为九津溺水。左过燕浦(燕浦)。经豆老、豆丹之岛。右过发芦川。经凤凰、万景之台。右过狄桥川之保山。右过鹤川、观仙川。(此当云。左过观仙川。)东南流为官津梨津。左过黑桥川。
浿水。又南至黄州西界。为急水门。注于绝瀼海。
 急水门。在平安黄海两道之界。是黄州西三十里。龙冈县东南九十里也。备考云。急水门。即大同江与绝瀼海会处。水口稍隘。水势悍急。故名。舟行甚难。比之瞿塘。隋炀帝、唐太宗之征高句丽。舟师皆由此入焉。〇绝瀼。亦云济众(一作梁)渤海。一曲陡入如熨斗。间于平安黄海二道。为小海。而浿水注入于此。挟绝瀼海而为界者。北则曰三和府。曰龙冈县。东则曰黄州。曰凤山郡。南则曰载宁郡。曰安岳郡。曰长连县也。魏书高句丽传云。世祖时。遣散骑侍郎李敖。至平壤城。访其方事云。南至小海。北至旧夫馀。明一统志云。西大海。在黄州长命镇。东流入大通江。董越朝鲜赋云。大同既渡。山渐崔嵬。望波涛于海上。识洪量之恢恢。其所称海。皆指绝瀼海也。备考云。海在凤山安岳之间者。名绝瀼。广三十里。北流与大同江合。为急水门。西流至三和县南为大津。入于海。
 隋书炀帝纪。讨高丽。诏曰。追奔遂北。径踰浿水沧海。舟楫冲贼腹心。又
第六集地理集第七卷○大东水经 第 390L 页
周法尚传云。辽东之役。以舟师指朝鲜道。〇纲目云。隋大业八年。亲击高丽。将军来护儿帅江淮水军。舳舻数百里。浮海先进。入自浿水。去平坏(一作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大破之。护儿欲乘胜趣其城。副总管周法尚止之。请俟诸军俱进。护儿不听。直造城下。高丽兵伏郭内出兵。与战而伪败。护儿逐之入城。纵兵俘掠。无复部伍伏发。大败而还。高丽追至船所。周法尚整阵待之。高丽乃退。〇唐书高丽传云。贞观十八年。将伐高丽。以冉仁德、张文干、庞孝泰、程名振。为总管。帅江吴兵凡四万。吴艘五百。汎海趋平壤。二十一年。牛进达李海岸。自莱州渡海。乾封二年。郭侍(一作待)封。以舟师济海趋平壤。〇𤲟案隋唐之伐。高(一作句)丽其舟师。每自淄青渡海。直冲平壤。凡此皆自绝瀼海。由急水门。入浿水者也。
 高丽史金富轼传云。仁宗十三年。讨妙清。王遣内侍祗候郑袭明等。往西京西南岛会。弓手水手四千六百馀人。以战舰百四十艘。入顺化县南江。以御贼船。又遣上将军李禄千。大将军金台寿等。自西海。领舟师五十艘助讨。禄千至铁岛。欲径趣西京。会日暮潮退。袭明曰。水道狭浅。宜乘潮而发。禄千不听。行至半涂。水浅舟胶。西人以小船十馀艘。载薪灌油火之。随潮而放。先于路傍丛薄间。伏弩数百。约以火发。同时齐举。及火船相迫。延烧战舰。众弩俱发。禄千狼狈。不知所图。士卒溺没殆尽。台寿死。禄千蹈积尸登岸。仅以身免。〇𤲟案铁岛。在黄州西三十里绝瀼海中。周回四十里。
 胜览云。大同江。一名浿江。其源有二。一出宁远郡加幕洞。南流至孟山县北。又折而西流至德川郡界。与三滩合。而南流至价川郡界。为顺川江。至顺川郡界。为城岩津。至慈山郡界。为禹家渊。自此而주-D030流至江东县界。为杂派滩。一出阳德县北文音山。西南流至成川府界。为沸流江。又折而南流至江东县界。与杂派滩合流。为西津。至平壤城东北。为马滩。至城东为白银滩。又为大同江。自此而西。为九津溺水。下与平壤江。合流至中和县西。为梨津。至龙冈县东。出急水门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