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x 页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疆域考(其一)
疆域考(其一)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0H 页
朝鲜考 주-D001
朝鲜之名。起于平壤。寔本箕子之所都也。
史记宋世家云。武王封箕子于朝鲜。〇伏生书大传云。武王释箕子之囚。箕子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见洪范疏。)〇汉书地理志云。箕子去之朝鲜。(节)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是以其民终不相盗。(节)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〇镛案今人多疑箕子朝鲜。或在辽东。然苏秦传、货殖传。朝鲜、辽东真番之等。皆别言之。不可混也。知朝鲜之名。必起于平壤者。地理志。乐浪郡属县二十五。朝鲜居首。当时卫满之都。实在平壤。其后乐浪之治。亦在平壤。而其首县为朝鲜。则朝鲜者。平壤之旧名也。易曰。箕子之明夷。谓箕子为君。而外夷文明也。若但辽东而止。岂遽夷哉。
明一统志云。平壤城在鸭绿江东。一名王险城。即箕子之故国。城外有箕子墓。汉为乐浪郡治。(见辽东都司古迹条。) 〇舆地胜览。箕子墓在平壤府北兔山。〇镛案史记索隐杜预云。梁国蒙县。有箕子冢。然箕子志决罔仆。道在明夷。无缘反葬于中国。今考一统志。蒙县无此文。
舆地胜览云。箕子井田。在平坏府(平壤府)南外城之内。〇镛案井田之迹。吾斯未信。箕子既画井制。奚独平坏(平壤)城南一片之土。是疆是理乎。李绩既克平坏(平壤)。开府留屯。今所存沟洫阡陌。即李绩屯田之遗址也。今南原城外。亦有井田。一如平坏(平壤)之制。此刘仁轨尝为带方州刺史。开府留屯之旧
朝鲜之名。起于平壤。寔本箕子之所都也。
史记宋世家云。武王封箕子于朝鲜。〇伏生书大传云。武王释箕子之囚。箕子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见洪范疏。)〇汉书地理志云。箕子去之朝鲜。(节)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是以其民终不相盗。(节)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〇镛案今人多疑箕子朝鲜。或在辽东。然苏秦传、货殖传。朝鲜、辽东真番之等。皆别言之。不可混也。知朝鲜之名。必起于平壤者。地理志。乐浪郡属县二十五。朝鲜居首。当时卫满之都。实在平壤。其后乐浪之治。亦在平壤。而其首县为朝鲜。则朝鲜者。平壤之旧名也。易曰。箕子之明夷。谓箕子为君。而外夷文明也。若但辽东而止。岂遽夷哉。
明一统志云。平壤城在鸭绿江东。一名王险城。即箕子之故国。城外有箕子墓。汉为乐浪郡治。(见辽东都司古迹条。) 〇舆地胜览。箕子墓在平壤府北兔山。〇镛案史记索隐杜预云。梁国蒙县。有箕子冢。然箕子志决罔仆。道在明夷。无缘反葬于中国。今考一统志。蒙县无此文。
舆地胜览云。箕子井田。在平坏府(平壤府)南外城之内。〇镛案井田之迹。吾斯未信。箕子既画井制。奚独平坏(平壤)城南一片之土。是疆是理乎。李绩既克平坏(平壤)。开府留屯。今所存沟洫阡陌。即李绩屯田之遗址也。今南原城外。亦有井田。一如平坏(平壤)之制。此刘仁轨尝为带方州刺史。开府留屯之旧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0L 页
田也。并与箕子无涉。
箕子当时其疆域。未必旷远。其后世嗣君。拓地恢廓。西过辽河。以与燕接。
鱼豢魏略曰。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以止之不攻。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舞阳祖。)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馀里。至满潘汗为界。朝鲜遂弱。唐书云。武德初。高祖曰。高丽接(一作虽)臣于隋。终拒炀帝。何臣之为。裴矩温彦博谏曰。辽东本箕子国。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 〇镛案今北京。距我义州二千一百里。若如魏略之说。遂失鸭江以西矣。宁复得以满潘汗为界哉。其说妄矣。然箕氏拓地。远过辽水。斯可验也。汉书。辽东郡属县。有文县。有番汗县。后汉书辽东郡属城。有汶县、番汗县。满潘汗者。汶番汗也。(汶满声相近。)魏书地形志。北平郡领县。有朝鲜县。注云。二汉晋属乐浪。后罢。延和元年。徙朝鲜民于肥。如复置县。〇明一统志云。朝鲜城。在永平府境内。相传箕子受封之地。后魏置县。属北平郡。北齐省入新昌县。〇镛案今之永平府。古之北平郡也。且据魏略。潘汗以西二千馀里。在古为箕氏之有。今自辽东而西。行二千馀里。正得永平府境一统志所言真有据也。
燕之既亡。箕氏黾勉事秦。汉兴。弥失其西鄙。唯以鸭水为界。
史记律书云。朝鲜自全秦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阨。选蠕观望。(陈武之言也。)〇魏略云。秦使蒙恬。筑长城。到辽东时。朝鲜王否。畏秦袭之。略服属秦。不肯朝会。否死。其子准立二十馀年。而陈、项起。天下乱。燕주-D007赵民愁苦。稍稍亡往准。准乃置之于西方。及汉。以卢绾为燕王。朝鲜与燕。界于浿水。〇镛案浿水有四。此云浿水者。今之鸭绿河也。(详见浿水考。)盛京志云。辽西之广宁县。在周为朝鲜界。辽东之海城县、盖平县及金州。皆箕子朝鲜地。〇镛案广宁县。在医无闾之下。医无闾者。幽州之镇山也。载于尔雅。箕子之地。安得远及此县。亦其后世拓地至此也。海城盖平。亦然。
平坏(平壤)。亦谓之王险。
箕子当时其疆域。未必旷远。其后世嗣君。拓地恢廓。西过辽河。以与燕接。
鱼豢魏略曰。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以止之不攻。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舞阳祖。)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馀里。至满潘汗为界。朝鲜遂弱。唐书云。武德初。高祖曰。高丽接(一作虽)臣于隋。终拒炀帝。何臣之为。裴矩温彦博谏曰。辽东本箕子国。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 〇镛案今北京。距我义州二千一百里。若如魏略之说。遂失鸭江以西矣。宁复得以满潘汗为界哉。其说妄矣。然箕氏拓地。远过辽水。斯可验也。汉书。辽东郡属县。有文县。有番汗县。后汉书辽东郡属城。有汶县、番汗县。满潘汗者。汶番汗也。(汶满声相近。)魏书地形志。北平郡领县。有朝鲜县。注云。二汉晋属乐浪。后罢。延和元年。徙朝鲜民于肥。如复置县。〇明一统志云。朝鲜城。在永平府境内。相传箕子受封之地。后魏置县。属北平郡。北齐省入新昌县。〇镛案今之永平府。古之北平郡也。且据魏略。潘汗以西二千馀里。在古为箕氏之有。今自辽东而西。行二千馀里。正得永平府境一统志所言真有据也。
燕之既亡。箕氏黾勉事秦。汉兴。弥失其西鄙。唯以鸭水为界。
史记律书云。朝鲜自全秦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阨。选蠕观望。(陈武之言也。)〇魏略云。秦使蒙恬。筑长城。到辽东时。朝鲜王否。畏秦袭之。略服属秦。不肯朝会。否死。其子准立二十馀年。而陈、项起。天下乱。燕주-D007赵民愁苦。稍稍亡往准。准乃置之于西方。及汉。以卢绾为燕王。朝鲜与燕。界于浿水。〇镛案浿水有四。此云浿水者。今之鸭绿河也。(详见浿水考。)盛京志云。辽西之广宁县。在周为朝鲜界。辽东之海城县、盖平县及金州。皆箕子朝鲜地。〇镛案广宁县。在医无闾之下。医无闾者。幽州之镇山也。载于尔雅。箕子之地。安得远及此县。亦其后世拓地至此也。海城盖平。亦然。
平坏(平壤)。亦谓之王险。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1H 页
史记朝鲜列传云。朝鲜王满。稍役属真番朝鲜。及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徐广云。昌黎有险渎县。〇应劭云。险渎。朝鲜王满都也。依水险故曰险渎。〇臣瓒云。王险城。在乐浪郡浿水之东。此是险渎也。)〇东国总目云。檀君名王俭。都平壤。后都白岳。(东国通鉴云。武丁八年。檀君入阿斯达山为神。)〇镛案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平壤之别名。王险。盖此义也。檀君之都于平壤。亦无信文。况姓名之为王俭。有谁知之。仙人王俭之说。遍载东人之笔。然改险为俭。既甚穿凿。且史记直云。王险(不云王险城。)明是地名。以之为檀君之名者妄也。〇又按险渎。既是辽东属县。安得为卫满所都。徐广、应劬(一作劭)、臣瓒之等。妄为之说耳。
通典高句丽说云。其王所居平壤城。即汉乐浪郡王险械(一作城) 亦曰长安城。又平壤城东北。有鲁阳山。鲁城在其上西南二十里。有苇山南临浿水。〇董越朝鲜赋曰。爰自有国。已高筑临水之维城。曾几何时。又近移北山之叠嶂也。平坏(平壤)城最古。箕子初封时。已有之。至高句丽。又病其不据险。复就城北。增筑一城。东瞰大同江。北接锦绣山。 〇镛案今之外城。即箕氏古城也。
四郡总考
四郡者。卫满朝鲜之所分也。
史记朝鲜列传云。元封二年。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击朝鲜。三年遂定朝鲜。为四郡。〇汉书武帝纪云。元年주-D001封三年。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〇五行志云。两将军征朝鲜。开三军。师古云。是西郡。而此云三盖。盖(一作传)写志者误。 〇镛案四郡。谓之三郡者。真番不在计也。师古之说。恐未必然。
茂陵书云。临屯郡治东暆县。去长安六千一百三十八里。十五县。真番郡治霅县。去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十五县。(出臣瓒汉书注。)〇纲目注云。乐浪郡治朝鲜县。(后汉书云。去洛阳五千里。)玄菟郡治沃沮城。(后汉书云。玄菟去洛阳四千里。)〇镛案玄菟之去洛阳。视乐浪却少千里者。谓辽东之玄菟耳。若武帝时玄菟郡治。即今之咸兴。岂不更远。览者详之。
四郡始分之初。惟鸭江以东。入于彊理。鸭江以西。辽东之地。不相混也。惟
通典高句丽说云。其王所居平壤城。即汉乐浪郡王险械(一作城) 亦曰长安城。又平壤城东北。有鲁阳山。鲁城在其上西南二十里。有苇山南临浿水。〇董越朝鲜赋曰。爰自有国。已高筑临水之维城。曾几何时。又近移北山之叠嶂也。平坏(平壤)城最古。箕子初封时。已有之。至高句丽。又病其不据险。复就城北。增筑一城。东瞰大同江。北接锦绣山。 〇镛案今之外城。即箕氏古城也。
四郡总考
四郡者。卫满朝鲜之所分也。
史记朝鲜列传云。元封二年。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击朝鲜。三年遂定朝鲜。为四郡。〇汉书武帝纪云。元年주-D001封三年。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〇五行志云。两将军征朝鲜。开三军。师古云。是西郡。而此云三盖。盖(一作传)写志者误。 〇镛案四郡。谓之三郡者。真番不在计也。师古之说。恐未必然。
茂陵书云。临屯郡治东暆县。去长安六千一百三十八里。十五县。真番郡治霅县。去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十五县。(出臣瓒汉书注。)〇纲目注云。乐浪郡治朝鲜县。(后汉书云。去洛阳五千里。)玄菟郡治沃沮城。(后汉书云。玄菟去洛阳四千里。)〇镛案玄菟之去洛阳。视乐浪却少千里者。谓辽东之玄菟耳。若武帝时玄菟郡治。即今之咸兴。岂不更远。览者详之。
四郡始分之初。惟鸭江以东。入于彊理。鸭江以西。辽东之地。不相混也。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1L 页
真番一郡。疑在今江界外徼。
汉书地理志。乐浪属县二十五。(详见下。)辽东属县十八。〇镛案今人多疑乐浪诸县。或在辽东。然汉书地理志。乐浪辽东。各为一郡。各领其县。不应乐浪之县。参错于辽东也。昭帝以后。乐浪玄菟郡县之名。多徙辽东。然亦但择其空地。新建邑落。(详见下。)非于辽东之故县。蒙以浪、菟之新名也。
四郡之变。厥为二府。疆域既移。名称随混。不可以不辨。
后汉书东夷传云。昭帝元始(始元)五年。(上去置郡。为二十六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〇文献备考。引郡国志云。以朝鲜旧地平那、玄菟等郡。为平州都督府。临屯、乐浪等郡。为东部都督府。〇洪万宗云。汉元帝时。二府为高句丽所并。〇镛案文献备备주-D004考。以平那为真番。殆不然也。且考郡国志。无此文。〇又按句丽之得平壤。在于曹魏之时。洪说非矣。
乐浪考
乐浪者。今平安黄海二道之地也。其属县之载于汉志者。临屯玄菟之地。咸增附焉。
汉书地理志。乐浪郡。(莽曰。乐鲜属幽州。)户六万二千八百一十二。属县二十五。朝鲜、(应劭云。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䛁邯、浿水、(水西至增地。入海。莽曰乐鲜亭。)舍资、(带水西至带方。入海。)黏蝉、(音提)遂成、增地(莽曰。增土。)带方、驷望、海冥、(莽曰。海桓。)列口、长岑、屯有、昭明、(南部都尉治。)镂方、提奚、运弥、吞列、 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入悔(一作海)行八百二十里 东暆、不而、(东部都尉治)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夫租。〇镛案乐浪郡治。本在朝鲜县。县即今之平壤也。浿水者。今大同江之沿地也。黏蝉者。今之延安、白川地也。(见东史或云幸州。)遂成者。遂城也。今义州、昌城之北。或其遗也。(东儒谓之遂安大谬矣。)增地者。东儒以为甑山若然。今之江西、龙冈。古者或与甑山。合为一县。为浿水之所入也。带方含资者。带水之沿地。今交河、长湍、麻田之地也。(又详带方考。)列口者。今之江华也。金富轼三国史。以江华为穴口县。穴列声相近也。列口者。洌口也。吞列者。疑今丰德、通津之
汉书地理志。乐浪属县二十五。(详见下。)辽东属县十八。〇镛案今人多疑乐浪诸县。或在辽东。然汉书地理志。乐浪辽东。各为一郡。各领其县。不应乐浪之县。参错于辽东也。昭帝以后。乐浪玄菟郡县之名。多徙辽东。然亦但择其空地。新建邑落。(详见下。)非于辽东之故县。蒙以浪、菟之新名也。
四郡之变。厥为二府。疆域既移。名称随混。不可以不辨。
后汉书东夷传云。昭帝元始(始元)五年。(上去置郡。为二十六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〇文献备考。引郡国志云。以朝鲜旧地平那、玄菟等郡。为平州都督府。临屯、乐浪等郡。为东部都督府。〇洪万宗云。汉元帝时。二府为高句丽所并。〇镛案文献备备주-D004考。以平那为真番。殆不然也。且考郡国志。无此文。〇又按句丽之得平壤。在于曹魏之时。洪说非矣。
乐浪考
乐浪者。今平安黄海二道之地也。其属县之载于汉志者。临屯玄菟之地。咸增附焉。
汉书地理志。乐浪郡。(莽曰。乐鲜属幽州。)户六万二千八百一十二。属县二十五。朝鲜、(应劭云。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䛁邯、浿水、(水西至增地。入海。莽曰乐鲜亭。)舍资、(带水西至带方。入海。)黏蝉、(音提)遂成、增地(莽曰。增土。)带方、驷望、海冥、(莽曰。海桓。)列口、长岑、屯有、昭明、(南部都尉治。)镂方、提奚、运弥、吞列、 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入悔(一作海)行八百二十里 东暆、不而、(东部都尉治)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夫租。〇镛案乐浪郡治。本在朝鲜县。县即今之平壤也。浿水者。今大同江之沿地也。黏蝉者。今之延安、白川地也。(见东史或云幸州。)遂成者。遂城也。今义州、昌城之北。或其遗也。(东儒谓之遂安大谬矣。)增地者。东儒以为甑山若然。今之江西、龙冈。古者或与甑山。合为一县。为浿水之所入也。带方含资者。带水之沿地。今交河、长湍、麻田之地也。(又详带方考。)列口者。今之江华也。金富轼三国史。以江华为穴口县。穴列声相近也。列口者。洌口也。吞列者。疑今丰德、通津之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2H 页
地。洌水之所入也。(洌水。今谓之汉水。)屯有者。临屯之故地。屯有之为临屯。如浿县之为临浿也。(详见临屯考。)镂方者。今之宁远德川也。(又详浿水考。)馀不可详。〇又按带方、含资、列口、吞列、屯有、东暆之等。皆在今京畿之西北。本以临屯属县。合于乐浪者也。不而华丽之等。本是玄菟属县。(不而即咸兴。)汉昭帝时。移其军于辽东。以其故地。合于乐浪也。
后汉书郡国志。乐浪郡(武帝置洛阳东北五千里。)十八城。朝鲜、䛁邯、浿水、贪资、占蝉、遂城、增地、带方、驷望、海冥、列口、(郭璞注山海经云。列水。在辽东。)长岑、屯有、昭明、镂方、提奚、浑弥、乐都。〇镛案前汉书。二十五县。至后汉书。为十八城者。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夫租。是本玄菟属县。为乐浪东部者也。吞列、东暆。是本临屯属县。为乐浪南部者也。除此二者。增一乐都。故为十八也。
晋书地理志。平州乐浪郡。统县六。朝鲜、屯有、浑弥、遂城、(秦筑长城之所起。)镂方、驷望。〇镛案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分乐浪郡为乐浪、带方二郡。故乐浪之十八城。又减为六县也。(带方、列口、南新、长岑、提奚、含资、海冥等七县。并属带方郡。)
太康地理志云。乐浪遂城县。有碣石山。长城所起。〇通典云。碣石山在汉乐浪郡遂城县。长城起于此山。今验长城。东截辽水而入高丽。遗址犹存。按尚书云。夹石(一作右)、碣石入于河右。碣石即河赴海处。在今北平郡南二十馀里。则高丽中为左碣石。 〇镛案若如通典之说。则遂城。当在今义州昌城之地。鸭水之界。不然。或在鸭水之西。今树栅东头之地也。
乐浪置郡之初。皆自中国遣吏。其后或以土酋为长。
后汉书云。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领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〇汉书薛宣传云。宣为乐浪都尉丞。〇魏志云。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〇又云。正始六年。(魏主芳之时。)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大守弓遵。兴师伐领东濊。〇镛案此时中国遣吏。皆越海而来。盖以辽沈之间。道路多梗也。其土酋与(一作兴)废。别为一考。(详见下。)
后汉书郡国志。乐浪郡(武帝置洛阳东北五千里。)十八城。朝鲜、䛁邯、浿水、贪资、占蝉、遂城、增地、带方、驷望、海冥、列口、(郭璞注山海经云。列水。在辽东。)长岑、屯有、昭明、镂方、提奚、浑弥、乐都。〇镛案前汉书。二十五县。至后汉书。为十八城者。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夫租。是本玄菟属县。为乐浪东部者也。吞列、东暆。是本临屯属县。为乐浪南部者也。除此二者。增一乐都。故为十八也。
晋书地理志。平州乐浪郡。统县六。朝鲜、屯有、浑弥、遂城、(秦筑长城之所起。)镂方、驷望。〇镛案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分乐浪郡为乐浪、带方二郡。故乐浪之十八城。又减为六县也。(带方、列口、南新、长岑、提奚、含资、海冥等七县。并属带方郡。)
太康地理志云。乐浪遂城县。有碣石山。长城所起。〇通典云。碣石山在汉乐浪郡遂城县。长城起于此山。今验长城。东截辽水而入高丽。遗址犹存。按尚书云。夹石(一作右)、碣石入于河右。碣石即河赴海处。在今北平郡南二十馀里。则高丽中为左碣石。 〇镛案若如通典之说。则遂城。当在今义州昌城之地。鸭水之界。不然。或在鸭水之西。今树栅东头之地也。
乐浪置郡之初。皆自中国遣吏。其后或以土酋为长。
后汉书云。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领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〇汉书薛宣传云。宣为乐浪都尉丞。〇魏志云。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〇又云。正始六年。(魏主芳之时。)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大守弓遵。兴师伐领东濊。〇镛案此时中国遣吏。皆越海而来。盖以辽沈之间。道路多梗也。其土酋与(一作兴)废。别为一考。(详见下。)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2L 页
土酋为侯。自相世袭。乃弃平壤。邑于春川。灭而复兴。皆称乐浪。是乐浪有二也。
别有考
鸭水以西。本非乐浪。而东儒不覈。或谓辽东亦有乐浪。是乐浪有三也。
后汉书云。质桓之间。高句骊复犯辽东西安平。杀带方令。(郡国志云。西安平带方县。并属辽东郡。)掠得乐浪太守妻子。〇魏志云。顺桓之间。高句丽复犯辽东。又攻西安平。于道上。杀带方令。略得乐浪太守妻子。(金富轼史云。句丽国祖王九十四年。秋遣将袭辽东。杀带方令。掠得乐浪太守妻子。)〇或曰。汉光武时。虽以萨水已南属汉(详别考。)此时句丽日强月盛。汉则越凔海而遥制。其势不能不寝失。故未久浿水以北。复为句丽所得。而浿水以南。百济得之。乐浪故地。非复汉地。故汉又置乐浪郡于辽东。以存武帝之旧迹也。不然。乐浪太守妻子。安得在辽东乎。(即文献备考之意。)〇洪名汉云。(市林洪判书。)汉史盖谓蛮夷出兵无常。既犯西安平。又掠乐浪太守妻子也。带方乐浪。非必在辽东。〇镛案西安平者。今我义州玉江堡隔江之地也。唐书地理志云。营州南至鸭渌江。北泊灼城七百里。自注曰。泊灼城。古之安平县。由是观之。安平虽属辽东。切近鸭江。非今辽阳近地也。当时汉地。西自辽东。东至鸭江。血脉相连。以达于萨水平壤。(句丽东川王。始得平壤。在蜀汉之末。)则带方令。乐浪太守妻子。本自辽东。东赴乐浪。路由安平。(泊灼城。)为句丽所杀掠。事理当然。乃文献备考。却云乐浪带方。并在辽东。岂不谬哉。洪判书谓句丽西犯辽东。南抢带乐。亦不知西安平。即泊灼城故也。
通典云。辽东郡。东通乐浪。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校尉居襄平。晋咸宁二年。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本出晋书地理志。)以慕容廆。为刺史。〇镛案当时五郡。皆隶平州。而平州以辽东襄平为治。岂五郡之地。皆在辽东之界内乎。无是理也。鸭水之西。乐浪、带方之迹。不可求也。
别有考
鸭水以西。本非乐浪。而东儒不覈。或谓辽东亦有乐浪。是乐浪有三也。
后汉书云。质桓之间。高句骊复犯辽东西安平。杀带方令。(郡国志云。西安平带方县。并属辽东郡。)掠得乐浪太守妻子。〇魏志云。顺桓之间。高句丽复犯辽东。又攻西安平。于道上。杀带方令。略得乐浪太守妻子。(金富轼史云。句丽国祖王九十四年。秋遣将袭辽东。杀带方令。掠得乐浪太守妻子。)〇或曰。汉光武时。虽以萨水已南属汉(详别考。)此时句丽日强月盛。汉则越凔海而遥制。其势不能不寝失。故未久浿水以北。复为句丽所得。而浿水以南。百济得之。乐浪故地。非复汉地。故汉又置乐浪郡于辽东。以存武帝之旧迹也。不然。乐浪太守妻子。安得在辽东乎。(即文献备考之意。)〇洪名汉云。(市林洪判书。)汉史盖谓蛮夷出兵无常。既犯西安平。又掠乐浪太守妻子也。带方乐浪。非必在辽东。〇镛案西安平者。今我义州玉江堡隔江之地也。唐书地理志云。营州南至鸭渌江。北泊灼城七百里。自注曰。泊灼城。古之安平县。由是观之。安平虽属辽东。切近鸭江。非今辽阳近地也。当时汉地。西自辽东。东至鸭江。血脉相连。以达于萨水平壤。(句丽东川王。始得平壤。在蜀汉之末。)则带方令。乐浪太守妻子。本自辽东。东赴乐浪。路由安平。(泊灼城。)为句丽所杀掠。事理当然。乃文献备考。却云乐浪带方。并在辽东。岂不谬哉。洪判书谓句丽西犯辽东。南抢带乐。亦不知西安平。即泊灼城故也。
通典云。辽东郡。东通乐浪。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校尉居襄平。晋咸宁二年。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本出晋书地理志。)以慕容廆。为刺史。〇镛案当时五郡。皆隶平州。而平州以辽东襄平为治。岂五郡之地。皆在辽东之界内乎。无是理也。鸭水之西。乐浪、带方之迹。不可求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3H 页
下至元魏之世。乐浪带方。犹自中国越海遥领。
魏书地形志。营州乐良(乐浪)郡。(汉晋曰。乐浪后改罢。正光末复。〇治连城。)领县二永洛、(正光末置。〇有鸟山。)带方。(本属带方后罢。正光末复属。)〇又南营州。孝昌中。营州陷。永熙三(一作二)年置。 营丘郡。领县三富平永安带方。(元象中置。)虽良郡。领县一永洛。〇镛案金富轼百济史云。盖卤王十八年。遣带方司马张茂等上表曰。乐浪诸郡。怀首丘之心。(详乐浪别考。)此拓跋魏孝文帝延兴二年事也。此时乐浪、带方之吏。皆在百济之境。则地形志所云。乐浪、带方。亦在我邦域之内。魏人越海而遥领。非在鸭水之西也。
隋书地理志。上谷郡统县六。遂城、(有龙山。)永乐。(旧曰北平。)〇镛案汉书地理志。遂城本乐浪属县。元魏之制。永乐亦乐良(乐浪)属县。今乃属之于上谷者。高句丽横据鸭水之南。乐浪旧疆。截为三段。遂城、永乐。本在鸭水之西。不能越句丽。而属于乐浪。故移属上谷。其势然也。
隋书云。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凕(一作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踏顿、肃慎、碣石、东暆、带方、襄平等道。络绎引途。皆会于鸭渌水西。〇镛案东儒或执此文。遂疑二十四道。皆在鸭渌水西。大谬也。其所列地名。皆出汉书。而汉书辽东十八县。惟襄平候城二县。列于此目。其馀多是乐浪属县。将谓乐浪诸县。并在辽东乎。隋炀帝二十四军之诏。但欲夸耀焜煌。全无实践。不可据也。隋唐之伐句丽。惟有辽东一路。安得二十四军分道各出。大无理矣。
盛京志云。海城县。本古南沃沮国。汉属元菟。后改属乐浪都尉。〇镛案海城者。句丽之沙卑城也。距今龙湾。为六百馀里。安得为乐浪都尉所治乎。亦谬矣。
新罗诸王。或封乐浪郡公。非以庆州为乐浪也。
唐书新罗传云。新罗。弁韩苗裔也。居汉乐浪地。横千里。纵三千里。〇又云。武德四年。新罗王真平遣使者入朝。高祖诏封乐浪郡王。(金富轼三国史。新罗
魏书地形志。营州乐良(乐浪)郡。(汉晋曰。乐浪后改罢。正光末复。〇治连城。)领县二永洛、(正光末置。〇有鸟山。)带方。(本属带方后罢。正光末复属。)〇又南营州。孝昌中。营州陷。永熙三(一作二)年置。 营丘郡。领县三富平永安带方。(元象中置。)虽良郡。领县一永洛。〇镛案金富轼百济史云。盖卤王十八年。遣带方司马张茂等上表曰。乐浪诸郡。怀首丘之心。(详乐浪别考。)此拓跋魏孝文帝延兴二年事也。此时乐浪、带方之吏。皆在百济之境。则地形志所云。乐浪、带方。亦在我邦域之内。魏人越海而遥领。非在鸭水之西也。
隋书地理志。上谷郡统县六。遂城、(有龙山。)永乐。(旧曰北平。)〇镛案汉书地理志。遂城本乐浪属县。元魏之制。永乐亦乐良(乐浪)属县。今乃属之于上谷者。高句丽横据鸭水之南。乐浪旧疆。截为三段。遂城、永乐。本在鸭水之西。不能越句丽。而属于乐浪。故移属上谷。其势然也。
隋书云。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凕(一作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踏顿、肃慎、碣石、东暆、带方、襄平等道。络绎引途。皆会于鸭渌水西。〇镛案东儒或执此文。遂疑二十四道。皆在鸭渌水西。大谬也。其所列地名。皆出汉书。而汉书辽东十八县。惟襄平候城二县。列于此目。其馀多是乐浪属县。将谓乐浪诸县。并在辽东乎。隋炀帝二十四军之诏。但欲夸耀焜煌。全无实践。不可据也。隋唐之伐句丽。惟有辽东一路。安得二十四军分道各出。大无理矣。
盛京志云。海城县。本古南沃沮国。汉属元菟。后改属乐浪都尉。〇镛案海城者。句丽之沙卑城也。距今龙湾。为六百馀里。安得为乐浪都尉所治乎。亦谬矣。
新罗诸王。或封乐浪郡公。非以庆州为乐浪也。
唐书新罗传云。新罗。弁韩苗裔也。居汉乐浪地。横千里。纵三千里。〇又云。武德四年。新罗王真平遣使者入朝。高祖诏封乐浪郡王。(金富轼三国史。新罗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3L 页
王多封乐浪郡公。)〇镛案中国之视我邦。荒远不明。任取一郡。以名其王。不可以此求其疆域也。(郑麟趾地志云。辛祦时。移使营于鸡林。别号乐浪。)
南药泉九万答李世龟书云。三韩之名。出于前后朝鲜皆亡之后。马韩。箕准汎海逃去立国之地。今益山。号金马郡是也。辰韩。新罗始祖所生之地。史称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为六村。是为辰韩六部。今庆州是也。卞韩。或称卞辰。以其近于辰韩也。且称最近倭国。饮食衣服。多与倭同。似是首露王之国。今金海等地是也。然则三韩。只在两南。或略及于忠清道。自京畿以上。元不相及。而孤云阳村胜览诸说。皆欲以罗丽济三国。分排于三韩以此。其说。皆不通。唯近时韩百谦久庵之说稍胜。其说在其文集。可考也。
玄菟考
玄菟者。本沃沮故地。今咸镜南道之地也。
后汉书云。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长白山正干之东。)东滨大海。(详见沃沮考。)又云。武帝灭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魏志东夷传亦云。)〇洪万宗云。玄菟。即东沃沮地。或云。邑治在咸兴府。洪名汉云。武帝初置玄菟郡。于今北道永与(一作兴)等地。 〇镛案四郡之初。沃沮城为治东部之时。不耐城为治。今咸兴、永兴。当是二城之遗地也。
始元之年。玄菟北徙。以其故地。属于乐浪。名既随迁。疆域以晦。
后汉书云。武帝以沃沮地。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于高句骊西北。更以沃沮为县。属乐浪东部都尉。(沃沮传。)〇又濊传云。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后徙居句丽。自单大岭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岭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岭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〇魏志云。武帝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军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岭之东。分治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别主。领东七县。汉光武六年。省边郡都尉。由此罢。其后皆
南药泉九万答李世龟书云。三韩之名。出于前后朝鲜皆亡之后。马韩。箕准汎海逃去立国之地。今益山。号金马郡是也。辰韩。新罗始祖所生之地。史称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为六村。是为辰韩六部。今庆州是也。卞韩。或称卞辰。以其近于辰韩也。且称最近倭国。饮食衣服。多与倭同。似是首露王之国。今金海等地是也。然则三韩。只在两南。或略及于忠清道。自京畿以上。元不相及。而孤云阳村胜览诸说。皆欲以罗丽济三国。分排于三韩以此。其说。皆不通。唯近时韩百谦久庵之说稍胜。其说在其文集。可考也。
玄菟考
玄菟者。本沃沮故地。今咸镜南道之地也。
后汉书云。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长白山正干之东。)东滨大海。(详见沃沮考。)又云。武帝灭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魏志东夷传亦云。)〇洪万宗云。玄菟。即东沃沮地。或云。邑治在咸兴府。洪名汉云。武帝初置玄菟郡。于今北道永与(一作兴)等地。 〇镛案四郡之初。沃沮城为治东部之时。不耐城为治。今咸兴、永兴。当是二城之遗地也。
始元之年。玄菟北徙。以其故地。属于乐浪。名既随迁。疆域以晦。
后汉书云。武帝以沃沮地。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于高句骊西北。更以沃沮为县。属乐浪东部都尉。(沃沮传。)〇又濊传云。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后徙居句丽。自单大岭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岭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岭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〇魏志云。武帝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军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岭之东。分治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别主。领东七县。汉光武六年。省边郡都尉。由此罢。其后皆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4H 页
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不耐、华丽、沃沮诸县。皆为侯国。〇镛案汉书地理志。乐浪属县。有不而、(东部都尉治。)蚕台、华丽、邪头昧(句、)前莫(句)夫租等六县。此明是玄菟故地。在今咸镜道者。说文。魵鱼、鮸鱼。出秽(一作濊)邪头国。邪头者。邪头昧县也。光武时。以岭东七县。为侯国。故称邪头国也。邪头之国。既属于秽(一作濊)。则汉志六县之并在岭东。可知也。 始元移郡之后。六县为乐浪东部。故班固撰志之时。入于乐浪之属县也。本止六县。今谓之岭东七县者。始元之制。又以沃沮为县。故六得为七也。〇又按单单大岭者。今我咸镜道之薛罕岭也。单音蝉。华音蝉、薛相近。东音谓大曰罕。(亦曰韩。)单大岭者。薛罕岭也。舆地胜览薛列罕岭。(谓之薛列者。薛用其初中声。列用其中终声。)在咸兴府西二百八十里。江界府东南三百六里。汉所谓岭东七县。非即咸兴永兴等地乎。不耐华丽等县。明在单大岭之东。则武帝之时。本属玄菟。昭帝之后。乃属乐浪。又焯然矣。
玄菟既徙厥属三县。其所谓高句骊者。当于今兴京西北百里之地求之。
汉书昭帝纪云。元凤六年。春募郡国。徙筑辽东玄菟城。〇又地理志。玄菟郡属县三。高句骊、(班固云。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隧。入大辽水。)上殷台、(句)西盖马。(班固云。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〇水经云。玄菟高句骊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隧县。入于大辽水。〇镛案玄菟北徙之地。远过辽东之界。汉书谓之辽东玄菟者。谓在辽水之东。且为辽水之所出也。〇又按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等三县。其在咸镜界内。本无此名。始元移郡之后。始取高句骊。为玄菟属县。遂以为玄菟郡治。而班固撰志之时。直录始元之制。后之读汉书者。遂谓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之为玄菟属县。原是武帝之制。则大失真矣。东儒但知玄菟为我咸镜。不知高句骊等三县。非我邦域之内。则大失真矣。〇又按东儒谓武帝玄菟。其后移辽东襄平北二百里。以高句骊为治所。(亦据后汉书。)襄平者。明之辽东都司也。(今云辽阳州。)都司之北二百里。为小辽水之所出者。不过是今之所谓尖顶山、铁背山之近地也。(盛京志尖顶山。在兴京西北九十里。铁背山。在兴京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界蕃城。)小辽水者。今之浑河也〇又按后汉书、北史等书。皆云武帝置玄菟郡。以高句骊为属县。
玄菟既徙厥属三县。其所谓高句骊者。当于今兴京西北百里之地求之。
汉书昭帝纪云。元凤六年。春募郡国。徙筑辽东玄菟城。〇又地理志。玄菟郡属县三。高句骊、(班固云。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隧。入大辽水。)上殷台、(句)西盖马。(班固云。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〇水经云。玄菟高句骊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隧县。入于大辽水。〇镛案玄菟北徙之地。远过辽东之界。汉书谓之辽东玄菟者。谓在辽水之东。且为辽水之所出也。〇又按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等三县。其在咸镜界内。本无此名。始元移郡之后。始取高句骊。为玄菟属县。遂以为玄菟郡治。而班固撰志之时。直录始元之制。后之读汉书者。遂谓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之为玄菟属县。原是武帝之制。则大失真矣。东儒但知玄菟为我咸镜。不知高句骊等三县。非我邦域之内。则大失真矣。〇又按东儒谓武帝玄菟。其后移辽东襄平北二百里。以高句骊为治所。(亦据后汉书。)襄平者。明之辽东都司也。(今云辽阳州。)都司之北二百里。为小辽水之所出者。不过是今之所谓尖顶山、铁背山之近地也。(盛京志尖顶山。在兴京西北九十里。铁背山。在兴京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界蕃城。)小辽水者。今之浑河也〇又按后汉书、北史等书。皆云武帝置玄菟郡。以高句骊为属县。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4L 页
皆误读班志。以为武帝之制也。其实班志所载。皆昭帝始元之制。孔安国书传。豫举驹骊之号。岂非梅赜伪案乎。
其所谓西盖马者。疑是真番之故地。当于今佟家江之左右。鸭绿江之北求之。
后汉书云。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注云。盖马县名。属玄菟郡。其山在今平壤城西。)〇镛案范所指者白头山也。(后汉书。范晔所作。)注所云者。西盖马也。如云不然。其山在平壤城西。何谓也。白头山明在平壤东北。安得在西乎。其指西盖马。可知也。若然。西盖马县。应在今平安道之西。鸭绿江之北。婆猪江之左右。亦无疑也。昔在 内阁。与一二学士论地志。尝以盖马大山。为白头山。诚以盖之初声。实与奚同。而东音谓白曰奚。谓马曰摩尼。谓头亦曰摩尼。盖马者。奚摩尼也。奚摩尼者。白头也。西盖马者。白头之西。又一大山。可与白头争雄。故谓之西盖马也。今婆猪江之西北。有分水岭等大山。此恐是西盖马也。(一统志。以白头山。为长白山。盛京志亦然。)又按昭帝。以四郡为二府。而临屯合于乐浪。真番合于玄菟。(后汉书见上。)则真番之迹。当在玄菟。西盖马其一也。真番郡治。本是霅县。(臣瓒注。)霅既胡甲切(合。)盖又胡腊切。盖马者。霅县也。
金富轼三国史云。句丽太武神王九年(汉光武建武二年。)冬十月。王亲征盖马国。杀其王。以其地为郡县。十二月。句荼国王。闻马盖(盖马)灭。举国来降。 〇镛案此云。盖马国者。西盖马也。昭帝时。虽以为县。其地荒僻。遂为夷貊所据。故谓之盖马国也。其与(一作兴)废如此。故光武弃之。〇又按隋炀帝伐句丽诏云。左十二军。出盖马等道。此是夸说。不足据也。已见前。
其元封旧县。惟华丽、不耐二城。久而有名。
魏志秽(一作濊)传云。光武省东部都尉。封其渠帅为侯。今不耐秽(一作濊)。皆其种也。魏正始六年。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以岭东秽(一作濊)属句丽。兴师伐之。不耐侯等举邑降。其八年。诣阙朝贡。诏更拜不耐濊王。〇金富轼三国史云。新罗儒理王十七年。(汉光武十六年。)华丽不耐二县人连谋。率骑兵。犯新
其所谓西盖马者。疑是真番之故地。当于今佟家江之左右。鸭绿江之北求之。
后汉书云。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注云。盖马县名。属玄菟郡。其山在今平壤城西。)〇镛案范所指者白头山也。(后汉书。范晔所作。)注所云者。西盖马也。如云不然。其山在平壤城西。何谓也。白头山明在平壤东北。安得在西乎。其指西盖马。可知也。若然。西盖马县。应在今平安道之西。鸭绿江之北。婆猪江之左右。亦无疑也。昔在 内阁。与一二学士论地志。尝以盖马大山。为白头山。诚以盖之初声。实与奚同。而东音谓白曰奚。谓马曰摩尼。谓头亦曰摩尼。盖马者。奚摩尼也。奚摩尼者。白头也。西盖马者。白头之西。又一大山。可与白头争雄。故谓之西盖马也。今婆猪江之西北。有分水岭等大山。此恐是西盖马也。(一统志。以白头山。为长白山。盛京志亦然。)又按昭帝。以四郡为二府。而临屯合于乐浪。真番合于玄菟。(后汉书见上。)则真番之迹。当在玄菟。西盖马其一也。真番郡治。本是霅县。(臣瓒注。)霅既胡甲切(合。)盖又胡腊切。盖马者。霅县也。
金富轼三国史云。句丽太武神王九年(汉光武建武二年。)冬十月。王亲征盖马国。杀其王。以其地为郡县。十二月。句荼国王。闻马盖(盖马)灭。举国来降。 〇镛案此云。盖马国者。西盖马也。昭帝时。虽以为县。其地荒僻。遂为夷貊所据。故谓之盖马国也。其与(一作兴)废如此。故光武弃之。〇又按隋炀帝伐句丽诏云。左十二军。出盖马等道。此是夸说。不足据也。已见前。
其元封旧县。惟华丽、不耐二城。久而有名。
魏志秽(一作濊)传云。光武省东部都尉。封其渠帅为侯。今不耐秽(一作濊)。皆其种也。魏正始六年。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以岭东秽(一作濊)属句丽。兴师伐之。不耐侯等举邑降。其八年。诣阙朝贡。诏更拜不耐濊王。〇金富轼三国史云。新罗儒理王十七年。(汉光武十六年。)华丽不耐二县人连谋。率骑兵。犯新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5H 页
罗北境。貊国渠帅。以兵要曲河西败之。〇镛案光武省尉之前。岭东七县。已为酋长所据。故得连谋南伐也。金富轼误以尉那岩城。为不而城。(详见国内考。)故读其史者。每以不耐。为在鸭水之北。大不通矣。若使二县在于鸭水之北。当云句丽伐我。何谓二县连谋哉。(此时句丽国都。在国内城。)况此时百济方彊。(多娄王)横据汉山。二县之人。又何以越百济而远侵新罗之北境哉。二县之在薛罕岭之东审矣。
魏志云。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毋丘俭。登丸都。(今江界之北。隔江之地。)屠句丽所都。(详见丸都考。)六年。复征之。句丽王宫。遂奔买沟。(北沃沮。)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辽东之玄菟。)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〇金富轼三国史云。东川王二十年。毋丘俭来侵。(魏正始七年。)铭不耐城而归。〇镛案南沃沮者。今之咸兴诸邑也。铭功不耐者。刻于咸兴之石也。其云过沃沮千有馀里者。谓过南沃沮也。其云至肃慎南界者。谓至豆满江边也。并详(一作见)丸都考。
鸭水之北。俨有二城。又冒不而、华丽之名。
金富轼句丽史云。琉璃王二十二年。(汉平帝三年。)王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〇括地志云。不耐城。即国内城也。城累石为之。〇金富轼云。国内城。或云不而城。汉书乐浪郡属县。有不而。〇镛案国内城。宜在今楚山江北。(详见国内考。)此云不而者。冒名也。乃金富轼专据括地志。但知国内为不耐。不知不耐故地。宜求于咸兴。故并以班志所载。引之为證。不亦谬乎。国内城者。句丽人薛支逐豖。入山。始破天荒。与汉志何干。
后汉书句丽传云。安帝元初五年。句丽复与濊貊。寇玄菟。攻华丽城。(三国史亦云。)〇镛案始元徙郡之初。不立华丽新县。故班固地志。只于乐浪东部。载华丽旧县。至东汉之时。新开一县。冒之以华丽旧名。览者详之。
王莽之时。玄菟郡治已为句丽之所得。及至东汉。玄菟再徙辽东。
金富轼三国史云。朱蒙之子琉璃王末年。(王莽时)进兵袭取句(一作汉)高句丽县。〇又云太武神王九年。(汉光武二年)王亲征盖马国。杀其王。以其地为郡县。
魏志云。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毋丘俭。登丸都。(今江界之北。隔江之地。)屠句丽所都。(详见丸都考。)六年。复征之。句丽王宫。遂奔买沟。(北沃沮。)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辽东之玄菟。)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〇金富轼三国史云。东川王二十年。毋丘俭来侵。(魏正始七年。)铭不耐城而归。〇镛案南沃沮者。今之咸兴诸邑也。铭功不耐者。刻于咸兴之石也。其云过沃沮千有馀里者。谓过南沃沮也。其云至肃慎南界者。谓至豆满江边也。并详(一作见)丸都考。
鸭水之北。俨有二城。又冒不而、华丽之名。
金富轼句丽史云。琉璃王二十二年。(汉平帝三年。)王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〇括地志云。不耐城。即国内城也。城累石为之。〇金富轼云。国内城。或云不而城。汉书乐浪郡属县。有不而。〇镛案国内城。宜在今楚山江北。(详见国内考。)此云不而者。冒名也。乃金富轼专据括地志。但知国内为不耐。不知不耐故地。宜求于咸兴。故并以班志所载。引之为證。不亦谬乎。国内城者。句丽人薛支逐豖。入山。始破天荒。与汉志何干。
后汉书句丽传云。安帝元初五年。句丽复与濊貊。寇玄菟。攻华丽城。(三国史亦云。)〇镛案始元徙郡之初。不立华丽新县。故班固地志。只于乐浪东部。载华丽旧县。至东汉之时。新开一县。冒之以华丽旧名。览者详之。
王莽之时。玄菟郡治已为句丽之所得。及至东汉。玄菟再徙辽东。
金富轼三国史云。朱蒙之子琉璃王末年。(王莽时)进兵袭取句(一作汉)高句丽县。〇又云太武神王九年。(汉光武二年)王亲征盖马国。杀其王。以其地为郡县。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5L 页
〇镛案琉璃王。既取高句丽县。以为国号。则玄菟之根本拔矣。其不内移乎。太武王又取西盖马地。以为郡县。则玄菟之属邑亡矣。(惟上殷台无下落。)其有旧观乎。汉魏以来。句丽屡侵玄菟。玄菟之再徙于辽沈之地。可知也。
后汉书云。安帝初。以辽东之高显、候城、辽阳三县。属玄菟。〇后汉书郡国志。玄菟郡六城。(洛阳东北四千里。〇其辽东郡云。洛阳东北三千六百里。)高句骊、(辽水出)西盖马、上殷台、(因旧制)高显、候城、辽阳(故属辽东。〇东观书云。安帝即位之年。分三县来属。)〇镛案玄菟。既徙辽东。分此三县。使之成聚。非明文乎。〇又按今之辽阳。即古之襄平。古之辽阳。别自有县。应在辽水之北。古者。水北曰阳〇又按句丽之攻玄菟华丽城。在安帝中年。(元初五年事。)则华丽设县。亦在三县移属之时矣。(安帝永初七年之明年。改元曰元初。)〇又按西玄菟。切近辽水。(见下条)则其距辽东郡治。必不满四百里。郡国志注。其距洛阳。差四百里者。疑即北玄菟之道里。因以书之也。
晋书地理志。平州玄菟郡。统县三。高句丽、望平、高显。〇镛案高句丽者。朱蒙立国之初基也。乃后汉书晋书。俨有高句丽县。载于版籍。此亦徙其地而冒其名者也。〇金富轼三国史云。宝臧王四年。(贞观十九年。)李世绩自通定。济辽水至玄菟。我城邑大骇。皆闭门自守。世绩进攻盖牟城。(今盖平。)又进攻辽东城(今辽阳。)又进攻白岩城。(在今石城山。)〇镛案李世绩才济辽水。便至玄菟。则玄菟之郡。必在辽东之初界也。盖牟、辽城、白岩、安市。皆自玄菟而进。则玄菟者。辽东之初界也。
盛京志云。海城县。汉属元菟。后改属乐浪都尉。盖平县。
汉元菟郡。隋为高丽。盖牟城、凤凰城、汉属元菟郡。金州。汉属元菟郡。〇又云。海城县有古辽隧县。汉置元菟郡。公孙渊遣将拒司马懿。即此。按水经。小辽水。西南至辽隧县。入大辽水。则古辽隧。在今三汊河牛庄之地。〇洪名汉云。盛京志。以今海城盖平等地。谓属玄菟。则辽东十八县。何处开列耶。误矣。〇镛案洪公坚以玄菟。谓在襄平北二百里。故其说
后汉书云。安帝初。以辽东之高显、候城、辽阳三县。属玄菟。〇后汉书郡国志。玄菟郡六城。(洛阳东北四千里。〇其辽东郡云。洛阳东北三千六百里。)高句骊、(辽水出)西盖马、上殷台、(因旧制)高显、候城、辽阳(故属辽东。〇东观书云。安帝即位之年。分三县来属。)〇镛案玄菟。既徙辽东。分此三县。使之成聚。非明文乎。〇又按今之辽阳。即古之襄平。古之辽阳。别自有县。应在辽水之北。古者。水北曰阳〇又按句丽之攻玄菟华丽城。在安帝中年。(元初五年事。)则华丽设县。亦在三县移属之时矣。(安帝永初七年之明年。改元曰元初。)〇又按西玄菟。切近辽水。(见下条)则其距辽东郡治。必不满四百里。郡国志注。其距洛阳。差四百里者。疑即北玄菟之道里。因以书之也。
晋书地理志。平州玄菟郡。统县三。高句丽、望平、高显。〇镛案高句丽者。朱蒙立国之初基也。乃后汉书晋书。俨有高句丽县。载于版籍。此亦徙其地而冒其名者也。〇金富轼三国史云。宝臧王四年。(贞观十九年。)李世绩自通定。济辽水至玄菟。我城邑大骇。皆闭门自守。世绩进攻盖牟城。(今盖平。)又进攻辽东城(今辽阳。)又进攻白岩城。(在今石城山。)〇镛案李世绩才济辽水。便至玄菟。则玄菟之郡。必在辽东之初界也。盖牟、辽城、白岩、安市。皆自玄菟而进。则玄菟者。辽东之初界也。
盛京志云。海城县。汉属元菟。后改属乐浪都尉。盖平县。
汉元菟郡。隋为高丽。盖牟城、凤凰城、汉属元菟郡。金州。汉属元菟郡。〇又云。海城县有古辽隧县。汉置元菟郡。公孙渊遣将拒司马懿。即此。按水经。小辽水。西南至辽隧县。入大辽水。则古辽隧。在今三汊河牛庄之地。〇洪名汉云。盛京志。以今海城盖平等地。谓属玄菟。则辽东十八县。何处开列耶。误矣。〇镛案洪公坚以玄菟。谓在襄平北二百里。故其说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6H 页
如是。然玄菟。既失句骊之县。(王莽时)不得复在襄平北二百里。其再徙辽东。无可疑也。岂可胶守前见乎。盛京志。所论固多纰缪。然辽阳辽队(一作隧)之移属玄菟。既载于后汉书。海城、盖平之不远玄菟。又验于三国史也。(李世绩之事。)则辽东诸县之半入玄菟。不可诬也。唯金州地尽坤。维凤城天限巽方。若此二城。又属玄菟。则无辽东矣。而可为说乎。东人但知辽东为地名。不知辽东为郡名。故文献备考。一从盛京志立说。不复考覈。此洪公之所叹也。余谓东汉以来。玄菟再徙。辽、菟二郡。邻比相依。分领诸县。与元封始元之制。大相不同。今不可考也。〇又按今之海城县。在辽河东岸。李世绩才渡辽水。即践玄菟之地者。必此县也。然盛京志乃云。此县在汉时初属玄菟。后属乐浪都尉。则不稽之言也。此于玄菟沿革。乐浪兴废。全不考覈。何以取信于人哉。
总之玄菟有三。其一在沃沮故地。(今咸兴。)宜谓之东玄菟也。其二在句丽古县。(小辽水所出。)宜谓之北玄菟也。其三在辽河东岸。海城辽队(一作隧)地。 宜谓之西玄菟也。
汉书霍光传云。霍光兄子云为玄菟太守。〇又石显传云。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〇镛案此二人。皆北玄菟时太守也。西京之时。北玄菟未移也。
汉安帝以后。凡史策(一作册)之称玄菟者。皆是西玄菟。与我邦无涉。
后汉书云。安帝永初五年。句丽王宫。遣使贡献。求属玄菟。元初五年。复与濊貊。寇玄菟。攻华丽城。(已见上。)建光元年十二月。句丽王宫。围玄菟。州郡讨破之。宫死。〇又云。建光元年。玄菟太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等。将兵出塞。击句丽。句丽王潜遣三千人。攻玄菟辽东。焚城郭。秋宫又率马韩秽(一作濊)貊数千骑。围玄菟。(三国史亦云。)〇又云。延光元年。辽东都尉庞奋承。伪诏斩玄菟太守姚光。〇又云。顺帝阳嘉元年。置玄菟郡屯田六部。〇又云。桓帝永康元年春。夫馀王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孙域。击破之。又云。夫馀本属玄菟。献帝时。其王求属辽东。(魏志云。夫馀本属玄菟。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王尉仇台。更属辽东。)〇又云。灵帝建宁二年。玄菟太守耿临。讨句丽。其王伯固降服。
总之玄菟有三。其一在沃沮故地。(今咸兴。)宜谓之东玄菟也。其二在句丽古县。(小辽水所出。)宜谓之北玄菟也。其三在辽河东岸。海城辽队(一作隧)地。 宜谓之西玄菟也。
汉书霍光传云。霍光兄子云为玄菟太守。〇又石显传云。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〇镛案此二人。皆北玄菟时太守也。西京之时。北玄菟未移也。
汉安帝以后。凡史策(一作册)之称玄菟者。皆是西玄菟。与我邦无涉。
后汉书云。安帝永初五年。句丽王宫。遣使贡献。求属玄菟。元初五年。复与濊貊。寇玄菟。攻华丽城。(已见上。)建光元年十二月。句丽王宫。围玄菟。州郡讨破之。宫死。〇又云。建光元年。玄菟太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等。将兵出塞。击句丽。句丽王潜遣三千人。攻玄菟辽东。焚城郭。秋宫又率马韩秽(一作濊)貊数千骑。围玄菟。(三国史亦云。)〇又云。延光元年。辽东都尉庞奋承。伪诏斩玄菟太守姚光。〇又云。顺帝阳嘉元年。置玄菟郡屯田六部。〇又云。桓帝永康元年春。夫馀王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孙域。击破之。又云。夫馀本属玄菟。献帝时。其王求属辽东。(魏志云。夫馀本属玄菟。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王尉仇台。更属辽东。)〇又云。灵帝建宁二年。玄菟太守耿临。讨句丽。其王伯固降服。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6L 页
乞属玄菟。(魏志云。熹平中伯固。乞属玄菟。)〇三国史云。句丽新大王五年。王遣大加优居、王簿然人等。将兵助汉。玄菟太守公孙度。讨富山贼。(魏志亦云。)〇镛案此云玄菟주-D015。皆西玄菟也。
魏志云。明帝青龙元年。吴主权遣太常张弥。将兵万人。乘海授燕公孙渊。分散其兵。置辽东诸县。执中使秦旦等六十人。置玄菟郡。旦等皆走。行数日。得达句骊。因宣权诏于其王位宫。(此时。句丽东川王都丸都。)〇又云。魏主睿景初二年。司马懿克辽东。斩公孙渊。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皆平。(注云汉带方县。属乐浪郡。公孙氏分立郡。)〇又云。正始中。毋丘俭讨句丽。遣玄菟太守王顽。诣夫馀。使供军粮。(又云。遣王颀。追王至南沃沮。)〇三国史云。句丽美川王三年。(晋惠帝大安元年。)秋九月。王率兵三万。侵玄菟郡。虏获八千人。移之平壤。十六年春二月。攻破玄菟城。杀获甚众〇晋书云。悯帝建兴元年。裴嶷之兄武。为玄菟太守。(嶷。慕容廆之谋主。)卒以其丧归。〇又云。成帝咸康四年。赵王虎击燕。玄菟太守刘佩。请出击之。〇北史云。晋孝武太元十年。句丽攻辽东、玄菟郡。后燕慕容垂。遣其弟农。伐句丽。复二郡。〇又云。拓拔魏延和元年。魏伐燕。徙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六郡民三万家于幽州。〇镛案此云。玄菟皆西玄菟也。
陈隋之际。西玄菟。竟为句丽所得。
北史云。高句丽有三京。复有辽东玄菟等数十城。〇一统志云。辽东昌黎等五郡。为慕容廆所据。后魏仍为辽东郡。隋初又为高句丽所据。唐征高丽。复其地。〇镛案魏志云。汉时。赐句骊鼓吹伎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北史亦云。)盖当时句丽夫馀等国。或属玄菟。或属遵东。凡其命服恩例。皆从所属之郡而受之也。
临屯考
临屯之地。虽不可详。要与乐浪相接。在洌水以北。今之京畿西郊是也。
汉书地理志注(一作注)云。临屯郡治东暆县。去长安六千一百三十八里。(臣瓒注引
魏志云。明帝青龙元年。吴主权遣太常张弥。将兵万人。乘海授燕公孙渊。分散其兵。置辽东诸县。执中使秦旦等六十人。置玄菟郡。旦等皆走。行数日。得达句骊。因宣权诏于其王位宫。(此时。句丽东川王都丸都。)〇又云。魏主睿景初二年。司马懿克辽东。斩公孙渊。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皆平。(注云汉带方县。属乐浪郡。公孙氏分立郡。)〇又云。正始中。毋丘俭讨句丽。遣玄菟太守王顽。诣夫馀。使供军粮。(又云。遣王颀。追王至南沃沮。)〇三国史云。句丽美川王三年。(晋惠帝大安元年。)秋九月。王率兵三万。侵玄菟郡。虏获八千人。移之平壤。十六年春二月。攻破玄菟城。杀获甚众〇晋书云。悯帝建兴元年。裴嶷之兄武。为玄菟太守。(嶷。慕容廆之谋主。)卒以其丧归。〇又云。成帝咸康四年。赵王虎击燕。玄菟太守刘佩。请出击之。〇北史云。晋孝武太元十年。句丽攻辽东、玄菟郡。后燕慕容垂。遣其弟农。伐句丽。复二郡。〇又云。拓拔魏延和元年。魏伐燕。徙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六郡民三万家于幽州。〇镛案此云。玄菟皆西玄菟也。
陈隋之际。西玄菟。竟为句丽所得。
北史云。高句丽有三京。复有辽东玄菟等数十城。〇一统志云。辽东昌黎等五郡。为慕容廆所据。后魏仍为辽东郡。隋初又为高句丽所据。唐征高丽。复其地。〇镛案魏志云。汉时。赐句骊鼓吹伎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北史亦云。)盖当时句丽夫馀等国。或属玄菟。或属遵东。凡其命服恩例。皆从所属之郡而受之也。
临屯考
临屯之地。虽不可详。要与乐浪相接。在洌水以北。今之京畿西郊是也。
汉书地理志注(一作注)云。临屯郡治东暆县。去长安六千一百三十八里。(臣瓒注引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7H 页
茂陵书。)〇镛案始元之制。临屯合于乐浪。则临屯之迹。宜于乐浪求之。汉书地志。带方、东暆、列口、吞列。皆为乐浪之属县。则是数县者。岂非临屯之故地也乎。带方者。带水之所经。今之长湍是也。列口者。列水之所入。今之江华是也。临屯之地。岂可外求乎。且据臣瓒之注。西自长安。东至辽东。(相去四千三百五十里。)又自辽东。东至临屯。计其道里。则临屯者。距辽东一千七百八十八里之地也。今之临津。非即临屯乎。(在今坡州西十里。)据郑麟趾高丽史。临津县。本高句丽临城县。(一名乌阿忽。)高丽恭悯王。尝于临津。营建宫室。谓之新京。斯盖临屯之故地也。〇又按扬子方言每云。朝鲜列水间。语音如此。其云朝鲜者。乐浪诸县也。其云列水者。列口吞列之地也。壤地相接。谣俗大同。临屯之迹。不可以他求也。
乃东儒忽执江陵。谓之东暆。谓之临屯。其实无稽之言也。
郑鳞趾高丽史云。凕(一作溟)州。本濊国。汉武帝定四郡时。为临屯。句丽称河西良。(舆地胜览亦云。)〇洪万宗曰。临屯。即濊国。以东暆县为治。今江陵府。(东史略亦云。)〇镛案此大谬也。据后汉书濊传明云。玄菟复徙句丽。自单大岭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后分岭高(一作东)七县。置东部都尉。江陵之濊。其在四郡之时。本属玄菟。不既明甚乎。江陵襄阳。自古以来。与咸兴同部。下至高丽。其制皆然。(见郑志。)今欲别之为临屯可乎。东儒见东暆二字。便以东表日出之地当之。而柰与后汉书茂陵书。都不相合何哉。汉书地理志。别有乐浪南部。列口、吞列等县。皆在乐浪之南。则临屯之迹。当于是乎求之也。〇又按说文云。乐浪东暆县。出鰅鱼。皮有文。神爵四年初。捕收输考工。(洪兴祖楚辞补注云。鰅鱐状如犁牛。)今江陵江华之海都。无此鱼。然详观说文。盖非恒有之物也。
屯有县。亦必临屯之所属。即今长湍沿水之地也。
魏志云。汉献帝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〇镛案带水者。古之七重河。今之临津江。带方者。带水之沿邑也。(详见带方考。)屯有、临屯。当于此乎求之也。
乃东儒忽执江陵。谓之东暆。谓之临屯。其实无稽之言也。
郑鳞趾高丽史云。凕(一作溟)州。本濊国。汉武帝定四郡时。为临屯。句丽称河西良。(舆地胜览亦云。)〇洪万宗曰。临屯。即濊国。以东暆县为治。今江陵府。(东史略亦云。)〇镛案此大谬也。据后汉书濊传明云。玄菟复徙句丽。自单大岭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后分岭高(一作东)七县。置东部都尉。江陵之濊。其在四郡之时。本属玄菟。不既明甚乎。江陵襄阳。自古以来。与咸兴同部。下至高丽。其制皆然。(见郑志。)今欲别之为临屯可乎。东儒见东暆二字。便以东表日出之地当之。而柰与后汉书茂陵书。都不相合何哉。汉书地理志。别有乐浪南部。列口、吞列等县。皆在乐浪之南。则临屯之迹。当于是乎求之也。〇又按说文云。乐浪东暆县。出鰅鱼。皮有文。神爵四年初。捕收输考工。(洪兴祖楚辞补注云。鰅鱐状如犁牛。)今江陵江华之海都。无此鱼。然详观说文。盖非恒有之物也。
屯有县。亦必临屯之所属。即今长湍沿水之地也。
魏志云。汉献帝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〇镛案带水者。古之七重河。今之临津江。带方者。带水之沿邑也。(详见带方考。)屯有、临屯。当于此乎求之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7L 页
真番考
真番之地。虽不可详。要在今兴京之南。佟家江之左右。
汉书地理志注云。真番郡治霅县。去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臣瓒注引茂陵书。)〇镛案平壤以南。虽南至东莱。无可以当七千六百里者。惟鸭水之北乌喇之界。东极沧海(一作溟)。地势荒远。奚但七千里而已。(盛京东至海四千三百里。)臣瓒所指。盖此地耳。但所谓霅县。必在兴京之南白山之西。苟在距辽东三千里之地。(距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则距辽东三千二百九十里。)则燕人无以通贾于真番。而玄菟无以合郡于真番矣。真番既合玄菟。则真番之迹。宜于玄菟求之。班志所云。玄菟属县西盖马者。得非真番之故地乎。(已见前。)若然。真番之地。宜在兴京之南。婆猪江之左右。与古乐浪、玄菟之地。密相连接也。
秦汉之时。真番与辽东朝鲜。每相连。称以其壤地相接也。
史记朝鲜列传云。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卫满东走出塞。居秦故空地。稍役属真番朝鲜。又云。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傍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至孙右渠。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汉书云。真番辰国。欲上书见天子。)〇太史公自序曰。厥聚海东。以集真藩。(番作藩。)〇货殖传云。燕北邻乌桓扶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汉书地理志亦载是语。)〇郑克后历年通考云。汉书曰。燕东贾真番之利。则真番在辽东之东。可知。必是咸镜以北。藩胡所居之地。〇镛案兴京之南。鸭水以北。今叆河以东。(叆河即狄江。)婆猪江之左右。沿江千里之地。(沿鸭水。)既非辽东。又非朝鲜必古之真番也。东儒谓在咸镜以北。恐不然也。汉魏之时。豆满河以北。声迹不通。盖以长白山之脉。纵横千里。阻塞重叠也。燕人安得远贾此地。玄菟之西盖马。必本真番之霅县。(已见玄菟考。)其在长白山之西审矣。(文献备考云。高句丽二千里地。岂可只为一县哉。是必为真番也。〇案此论明确。不可易也。)
乐浪别考 주-D001
始元合郡之后。乐浪之迹。不见汉史。唯金富轼三国史时。有纪载。与东
真番之地。虽不可详。要在今兴京之南。佟家江之左右。
汉书地理志注云。真番郡治霅县。去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臣瓒注引茂陵书。)〇镛案平壤以南。虽南至东莱。无可以当七千六百里者。惟鸭水之北乌喇之界。东极沧海(一作溟)。地势荒远。奚但七千里而已。(盛京东至海四千三百里。)臣瓒所指。盖此地耳。但所谓霅县。必在兴京之南白山之西。苟在距辽东三千里之地。(距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则距辽东三千二百九十里。)则燕人无以通贾于真番。而玄菟无以合郡于真番矣。真番既合玄菟。则真番之迹。宜于玄菟求之。班志所云。玄菟属县西盖马者。得非真番之故地乎。(已见前。)若然。真番之地。宜在兴京之南。婆猪江之左右。与古乐浪、玄菟之地。密相连接也。
秦汉之时。真番与辽东朝鲜。每相连。称以其壤地相接也。
史记朝鲜列传云。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卫满东走出塞。居秦故空地。稍役属真番朝鲜。又云。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傍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至孙右渠。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汉书云。真番辰国。欲上书见天子。)〇太史公自序曰。厥聚海东。以集真藩。(番作藩。)〇货殖传云。燕北邻乌桓扶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汉书地理志亦载是语。)〇郑克后历年通考云。汉书曰。燕东贾真番之利。则真番在辽东之东。可知。必是咸镜以北。藩胡所居之地。〇镛案兴京之南。鸭水以北。今叆河以东。(叆河即狄江。)婆猪江之左右。沿江千里之地。(沿鸭水。)既非辽东。又非朝鲜必古之真番也。东儒谓在咸镜以北。恐不然也。汉魏之时。豆满河以北。声迹不通。盖以长白山之脉。纵横千里。阻塞重叠也。燕人安得远贾此地。玄菟之西盖马。必本真番之霅县。(已见玄菟考。)其在长白山之西审矣。(文献备考云。高句丽二千里地。岂可只为一县哉。是必为真番也。〇案此论明确。不可易也。)
乐浪别考 주-D001
始元合郡之后。乐浪之迹。不见汉史。唯金富轼三国史时。有纪载。与东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8H 页
京曹魏之史。宜相勘合。玆别为一考。
始元合郡之初。虽自汉廷遣使(一作吏)。其后寝以土酋为长。至汉成帝河平元年。其迹始显。上距始元五年。已五十四年矣。
新罗史云。赫居世三十年。(汉成帝河平元年。)乐浪人将兵来侵。见边人夜户不扃。露积被野。曰。此有道之国。乃引还。其后瓠公。聘于马韩曰。我国自二圣肇兴。卞韩、乐浪。无不畏怀。
若其位号。或似国君。或似郡守。又其都邑。不在平壤。却在春川。斯皆不可以详验也。
镛谓始元合郡之后。汉廷命吏。来治平壤。或遣土酋。分治春川。其后土酋遂据春川以自雄。别为一国也。东儒皆以春川为貊国。疑此乐浪立国者。原是貊人。故遂以春川为貊国也。详见秽(一作秽)貊考。
后十三年。百济与乐浪修好。〇后四年。又与失和。
百济史云。温祚王四年。(汉武帝永始二年。)秋八月。追使乐浪。修好。〇八年秋。筑马首城。竖瓶山栅。乐浪太守。使告曰。顷者聘问结好。意同一家。今逼我疆造立城栅。或者其有蚕食之谋乎。若不渝旧好。隳城破栅。则无所猜疑。苟或不然。请一战以决。王不听。由是与乐浪失和。〇镛案马首城。瓶山栅。今未详其地。然要在今加平以东春川以西也。(或曰。抱川古之马忽。〇马忽者。马城也。)其称太守者。土酋自署为太守。如公孙度自署为平州牧也。若是汉廷之太守。则其责百济之辞。宜凭藉天朝。岂但曰逼我疆域哉。
后三年。乐浪侵百济。〇越二年。百济徙都汉南。以避乐浪之患。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一年。(汉绥和元年。)夏四月。乐浪使靺鞨。破瓶山栅。杀掠一百馀人。秋七月。设秃山、狗川两栅。以塞乐浪之路。〇十三年夏五月。王谓臣下曰。国家东有乐浪。北有靺鞨。侵轶疆境。小有宁日。余观汉水之南。土壤膏腴。宜都于彼。以图久安。〇镛案此时。百济国都在于汉水之北。(即尉礼城。在今京城东北惠化门外。详见慰礼考。)故徙都汉南。若然。乐浪之国。明亦在汉水之北也。温祚之言曰。东有乐浪、当时百济之东。岂非春川等数县乎。
始元合郡之初。虽自汉廷遣使(一作吏)。其后寝以土酋为长。至汉成帝河平元年。其迹始显。上距始元五年。已五十四年矣。
新罗史云。赫居世三十年。(汉成帝河平元年。)乐浪人将兵来侵。见边人夜户不扃。露积被野。曰。此有道之国。乃引还。其后瓠公。聘于马韩曰。我国自二圣肇兴。卞韩、乐浪。无不畏怀。
若其位号。或似国君。或似郡守。又其都邑。不在平壤。却在春川。斯皆不可以详验也。
镛谓始元合郡之后。汉廷命吏。来治平壤。或遣土酋。分治春川。其后土酋遂据春川以自雄。别为一国也。东儒皆以春川为貊国。疑此乐浪立国者。原是貊人。故遂以春川为貊国也。详见秽(一作秽)貊考。
后十三年。百济与乐浪修好。〇后四年。又与失和。
百济史云。温祚王四年。(汉武帝永始二年。)秋八月。追使乐浪。修好。〇八年秋。筑马首城。竖瓶山栅。乐浪太守。使告曰。顷者聘问结好。意同一家。今逼我疆造立城栅。或者其有蚕食之谋乎。若不渝旧好。隳城破栅。则无所猜疑。苟或不然。请一战以决。王不听。由是与乐浪失和。〇镛案马首城。瓶山栅。今未详其地。然要在今加平以东春川以西也。(或曰。抱川古之马忽。〇马忽者。马城也。)其称太守者。土酋自署为太守。如公孙度自署为平州牧也。若是汉廷之太守。则其责百济之辞。宜凭藉天朝。岂但曰逼我疆域哉。
后三年。乐浪侵百济。〇越二年。百济徙都汉南。以避乐浪之患。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一年。(汉绥和元年。)夏四月。乐浪使靺鞨。破瓶山栅。杀掠一百馀人。秋七月。设秃山、狗川两栅。以塞乐浪之路。〇十三年夏五月。王谓臣下曰。国家东有乐浪。北有靺鞨。侵轶疆境。小有宁日。余观汉水之南。土壤膏腴。宜都于彼。以图久安。〇镛案此时。百济国都在于汉水之北。(即尉礼城。在今京城东北惠化门外。详见慰礼考。)故徙都汉南。若然。乐浪之国。明亦在汉水之北也。温祚之言曰。东有乐浪、当时百济之东。岂非春川等数县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8L 页
若云。乐浪是平壤。必当曰西有乐浪矣。且云。乐浪使韎(一作靺)鞨杀掠。乐浪之为当时彊国。可知也。
后四年。乐浪侵百济。〇越明年。百济袭乐浪。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七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春。乐浪来侵。焚慰礼城。〇十八年冬十一月。王欲袭乐浪牛头山城。至臼谷。遇大雪。乃还。〇镛案今之春川。本名牛首州。一名牛头州。(见地志。)汉武帝。使彭吴。通牛首州。即此地(一作州)也。(晋书孝悯帝纪。论五岳三涂。并皆沦寇、龙川、牛首。故以立君。又南史徐孝嗣传。绕黄山款牛首。乃盛汉事。今江南未广。愿陛下少更留神。)今昭阳江两水合衿之处。有大村曰牛头。其里面。有所谓貊国古墟。此即古乐浪国之遗墟也。又详秽(一作秽)貊考。 又春川南界水村。有曰方牙兀者。译之以文。即臼谷也。
时(一作后)四年。乐浪侵新罗。〇后十年。乐浪又侵新罗。
数(一作新)罗史云。南解王元年。(汉平帝元始四年。)秋。乐浪兵至。围金城数重。俄而退归。〇十一年。(王莽天凤元年。)乐浪谓内虚。(时以六部。劲兵御倭寇。)来攻金城甚急。(金城。即宫城。)夜有流星。坠于贼营。众惧而退。〇镛案乐浪当时。西威百济。南侵新罗。其负险恃强。为东裔之雄。可知也。后数年。辰韩廉斯错(一作鑡)。降于乐浪郡。时亦汉郡也。详见辰韩考。
后十六年。汉光武遣乐浪太守王遵。杀土酋王调。
后汉书光武纪云。建武六年。初。乐浪人王调。据郡不服。秋。遣乐浪太守王遵击之。郡吏杀调降。秋九月。赦乐浪谋反大逆殊死已下。〇又王景传云。景父闳为乐浪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决曹吏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徵之。道病卒。〇镛案廉斯鑡之降。乐浪击辰韩。在王莽地皇之时。(详见辰韩考。)而犹以降汉为名。则此时土首犹奉汉诏。王调之据郡不服。不过数年之恶也。
后二年。高句丽侵乐浪下之。
句丽史云。太武神王十五年。(汉光武建汉八年)夏四月。王子好童。游于沃沮。乐浪王崔理。出行见之。遂同归。以女妻之。后好童还国。潜遣人告崔氏女。
后四年。乐浪侵百济。〇越明年。百济袭乐浪。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七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春。乐浪来侵。焚慰礼城。〇十八年冬十一月。王欲袭乐浪牛头山城。至臼谷。遇大雪。乃还。〇镛案今之春川。本名牛首州。一名牛头州。(见地志。)汉武帝。使彭吴。通牛首州。即此地(一作州)也。(晋书孝悯帝纪。论五岳三涂。并皆沦寇、龙川、牛首。故以立君。又南史徐孝嗣传。绕黄山款牛首。乃盛汉事。今江南未广。愿陛下少更留神。)今昭阳江两水合衿之处。有大村曰牛头。其里面。有所谓貊国古墟。此即古乐浪国之遗墟也。又详秽(一作秽)貊考。 又春川南界水村。有曰方牙兀者。译之以文。即臼谷也。
时(一作后)四年。乐浪侵新罗。〇后十年。乐浪又侵新罗。
数(一作新)罗史云。南解王元年。(汉平帝元始四年。)秋。乐浪兵至。围金城数重。俄而退归。〇十一年。(王莽天凤元年。)乐浪谓内虚。(时以六部。劲兵御倭寇。)来攻金城甚急。(金城。即宫城。)夜有流星。坠于贼营。众惧而退。〇镛案乐浪当时。西威百济。南侵新罗。其负险恃强。为东裔之雄。可知也。后数年。辰韩廉斯错(一作鑡)。降于乐浪郡。时亦汉郡也。详见辰韩考。
后十六年。汉光武遣乐浪太守王遵。杀土酋王调。
后汉书光武纪云。建武六年。初。乐浪人王调。据郡不服。秋。遣乐浪太守王遵击之。郡吏杀调降。秋九月。赦乐浪谋反大逆殊死已下。〇又王景传云。景父闳为乐浪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决曹吏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徵之。道病卒。〇镛案廉斯鑡之降。乐浪击辰韩。在王莽地皇之时。(详见辰韩考。)而犹以降汉为名。则此时土首犹奉汉诏。王调之据郡不服。不过数年之恶也。
后二年。高句丽侵乐浪下之。
句丽史云。太武神王十五年。(汉光武建汉八年)夏四月。王子好童。游于沃沮。乐浪王崔理。出行见之。遂同归。以女妻之。后好童还国。潜遣人告崔氏女。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9H 页
使为内应。劝王袭乐浪。崔理杀女子出降。(有鼓角割破之说。今略之。)〇镛案沃沮者。南沃沮也。今安边淮阳。即古南沃沮之地。王子好童之游于沃沮者。疑以金刚山之登览也。乐浪前称太守。今乃称王。又著其姓名。盖本在平壤时。据汉郡而自署。故犹称太守。及其徙居春川。与汉隔绝既久。遂自称王也。
后四年。乐浪侵新罗。〇越明年。句丽灭乐浪。
新罗史云。儒理王十三年。(汉光武建武十二年。)秋。乐浪犯北边。攻陷朵山城。〇句丽史云。太武王二十年。(建武十三年。)袭乐浪灭之。其国人五千。南投新罗。分居六部。(此时。句丽国。都在国内城。)〇镛案此云灭之者。灭崔氏也。此后乐浪之迹。犹然不绝。可见乐浪之人。复立郡长也。〇又按此时。高句丽都于国内城。(即尉那岩城。)其城在鸭绿水以北。(李绩奏文云。)
后七年。汉光武伐乐浪取之。以为郡县。
句丽史云。太武神王二十七年。(建武二十年。)秋九月。汉光武遣兵渡海。伐乐浪。取其地为郡县。萨水已南属汉。〇镛案萨水者。今安州之清川也。建武十三年。句丽灭乐浪而取其地。汉光武以为乐浪者。吾祖武帝之所开。是不可失也。于是越海伐乐浪故地。(此时属句丽。)复以为郡也。然始元四郡之制。东自临屯。西至辽东。壤地相连。不小间断。而光武反以萨水已南属汉者。此时句丽强盛。据尉那之城。(在鸭水之北。)雄视辽浿之间。苟非动天下之兵。亦无以尽复四郡。故姑以萨水以北。割与句丽。唯平壤一城。复其旧疆。遂以萨水已南属汉也。若然。乐浪之国。中虽移于春川。本自平壤而起迹。故平壤安州。犹为乐浪国之所管。至乐浪既灭。(崔氏亡。)句丽始取平壤为己地。故汉光武闻而发兵也。
后汉书光武纪云。建武二十年秋。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〇镛案汉家版籍。本自鸭水南北。又南界于洌水。以为四郡。至是句丽强盛。故萨水以北。不复疆理。而三韩稍弱。故洌水以南。却令归附。然其所谓内附者。不过羁縻贡献而已。汉吏符节。未尝踰洌水一步也。
后四年。乐浪侵新罗。〇越明年。句丽灭乐浪。
新罗史云。儒理王十三年。(汉光武建武十二年。)秋。乐浪犯北边。攻陷朵山城。〇句丽史云。太武王二十年。(建武十三年。)袭乐浪灭之。其国人五千。南投新罗。分居六部。(此时。句丽国。都在国内城。)〇镛案此云灭之者。灭崔氏也。此后乐浪之迹。犹然不绝。可见乐浪之人。复立郡长也。〇又按此时。高句丽都于国内城。(即尉那岩城。)其城在鸭绿水以北。(李绩奏文云。)
后七年。汉光武伐乐浪取之。以为郡县。
句丽史云。太武神王二十七年。(建武二十年。)秋九月。汉光武遣兵渡海。伐乐浪。取其地为郡县。萨水已南属汉。〇镛案萨水者。今安州之清川也。建武十三年。句丽灭乐浪而取其地。汉光武以为乐浪者。吾祖武帝之所开。是不可失也。于是越海伐乐浪故地。(此时属句丽。)复以为郡也。然始元四郡之制。东自临屯。西至辽东。壤地相连。不小间断。而光武反以萨水已南属汉者。此时句丽强盛。据尉那之城。(在鸭水之北。)雄视辽浿之间。苟非动天下之兵。亦无以尽复四郡。故姑以萨水以北。割与句丽。唯平壤一城。复其旧疆。遂以萨水已南属汉也。若然。乐浪之国。中虽移于春川。本自平壤而起迹。故平壤安州。犹为乐浪国之所管。至乐浪既灭。(崔氏亡。)句丽始取平壤为己地。故汉光武闻而发兵也。
后汉书光武纪云。建武二十年秋。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〇镛案汉家版籍。本自鸭水南北。又南界于洌水。以为四郡。至是句丽强盛。故萨水以北。不复疆理。而三韩稍弱。故洌水以南。却令归附。然其所谓内附者。不过羁縻贡献而已。汉吏符节。未尝踰洌水一步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39L 页
后三年。高句丽蚕支落部。诣乐浪投汉。
后汉书光武纪云。建武二十三年冬。高句丽率种人。诣乐浪内附。〇又高句丽传云。建武二十三年冬。句丽蚕支落주-D010大加戴升等万馀口。诣乐浪内属。〇句丽史云。闵中王四年冬十月。蚕支落部、大家戴升等一万馀家。诣乐浪投汉。〇镛案汉书地理志。乐浪属县。有蚕台县。(在东部都尉所属。疑今咸镜之地。)此恐是蚕支落部也。此时萨水以南为汉。故南渡而投汉也。自是以后。乐浪之迹。绝然无闻。
后四十二年。乐浪郡县。犹遣汉吏。
后汉书崔骃传云。窦宪出击匈奴。骃为主簿。指切长短。宪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和帝永光元年。窦宪击北匈奴而还。)〇镛案长岑、屯有。乐浪南部之属县也。小县之长。犹遣汉吏。则其郡守可知矣。
后二十七年。乐浪犹为汉郡。
后汉书五行志云。安帝元初三年。汝南乐浪冬雷。〇镛案此时。乐浪犹遣汉吏。故阴晴灾祥。得以上闻于天朝也。
后三十一年。句丽掠得乐浪太守妻子。
句丽史云。国祖王九十四年。(汉质帝本初元年。)秋。遣将袭汉辽东。杀带方令。掠得乐浪太守妻子。(后汉书魏志亦云。)〇镛案文献备考。据此以为辽东。亦有乐浪。非也。史臣列书。句丽之三罪。袭辽东一事也。杀带方令一事也。掠乐浪太守妻子一事也。详检魏志。可知也。(见原考。)
后五十馀年。公孙度雄视辽东。而乐浪诸部。悉皆服属。
后汉书云。献帝初平元年。(上距本初。为四十四年。)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东伐句丽。建安九年。(上距初平十四年。)度卒。子康袭行郡事。分屯有县。为带方郡。〇镛案公孙氏既伐句丽。以拓东土。又分乐浪。以作带方。则乐浪之为公孙氏之所辖。明矣。
后三十馀年。魏明帝密遣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乐浪郡。
后汉书光武纪云。建武二十三年冬。高句丽率种人。诣乐浪内附。〇又高句丽传云。建武二十三年冬。句丽蚕支落주-D010大加戴升等万馀口。诣乐浪内属。〇句丽史云。闵中王四年冬十月。蚕支落部、大家戴升等一万馀家。诣乐浪投汉。〇镛案汉书地理志。乐浪属县。有蚕台县。(在东部都尉所属。疑今咸镜之地。)此恐是蚕支落部也。此时萨水以南为汉。故南渡而投汉也。自是以后。乐浪之迹。绝然无闻。
后四十二年。乐浪郡县。犹遣汉吏。
后汉书崔骃传云。窦宪出击匈奴。骃为主簿。指切长短。宪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和帝永光元年。窦宪击北匈奴而还。)〇镛案长岑、屯有。乐浪南部之属县也。小县之长。犹遣汉吏。则其郡守可知矣。
后二十七年。乐浪犹为汉郡。
后汉书五行志云。安帝元初三年。汝南乐浪冬雷。〇镛案此时。乐浪犹遣汉吏。故阴晴灾祥。得以上闻于天朝也。
后三十一年。句丽掠得乐浪太守妻子。
句丽史云。国祖王九十四年。(汉质帝本初元年。)秋。遣将袭汉辽东。杀带方令。掠得乐浪太守妻子。(后汉书魏志亦云。)〇镛案文献备考。据此以为辽东。亦有乐浪。非也。史臣列书。句丽之三罪。袭辽东一事也。杀带方令一事也。掠乐浪太守妻子一事也。详检魏志。可知也。(见原考。)
后五十馀年。公孙度雄视辽东。而乐浪诸部。悉皆服属。
后汉书云。献帝初平元年。(上距本初。为四十四年。)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东伐句丽。建安九年。(上距初平十四年。)度卒。子康袭行郡事。分屯有县。为带方郡。〇镛案公孙氏既伐句丽。以拓东土。又分乐浪。以作带方。则乐浪之为公孙氏之所辖。明矣。
后三十馀年。魏明帝密遣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乐浪郡。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0H 页
魏志云。明帝青龙元年。封公孙渊为乐浪公。景初二年。司马懿灭公孙洲(一作渊)。 景初中。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〇镛案此时二君。虽有酋长。兵力不竞。其疆土多为新罗百济之所侵。故魏主越海遣吏。使之抚定也。
后七年。魏主芳(一作髣)正始元年。 乐浪太守刘茂。与幽州刺史毋丘俭。夹攻句丽。〇越明年。复征句丽。
魏志云。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毋丘俭。以步骑万人。出玄菟讨句丽。句丽王宫单。将妻子逃窜。俭引军还。(宫者。国祖王之名也。魏史误。)六年。复征之。宫奔买沟。俭刻石纪功。〇句丽史云。东川王二十年秋八月。魏幽州刺史毋丘俭。与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伐高句丽。(句丽史弓遵误作王遵。)〇镛案魏志。以刻石纪功。为正始六年事。金富轼以为正始七年事。未知孰是。
是年。百济袭乐浪。太守刘茂。怒将讨之。百济乞和。
百济史云。古尔王十三年。(即正始七年。)百济乘虚。遣左将真忠。袭取乐浪边民。茂闻之怒。百济恐见侵讨。还其民口。〇镛案汉光武以来。萨水以北已属句丽。所谓乐浪。即萨水以南带水以北。春川以西之地也。乐浪太守。自东蹙之。幽州刺史。自西击之。所谓夹攻也。乐浪举军而西赴。故百济乘虚而袭边也。
是时。乐浪太守刘茂。又伐辰韩灭之。
魏志云。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部从事。太守之幕僚也。)臣智激韩忿。(臣智。韩国邑长之称。)攻带方郡崎离营。(军垒名。)时带方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〇镛案魏志。刘茂、弓遵。以正始六年。伐岭东濊不耐侯等。则其灭韩之役。当在七年八年之间也。〇又按此时乐浪、带方。自有君长。与曹魏天子。越海相通。故魏主每遣二太守。使之镇抚二郡也。不然。夺取辰韩八国。以与乐浪者。何谓也。百济乘虚袭取乐浪边民。亦以乐浪自有君长。故得相侵掠也。刘茂本欲镇抚乐浪。故闻而恕之。乐浪之酋。狐假虎威也。带方亦然。
后七年。魏主芳(一作髣)正始元年。 乐浪太守刘茂。与幽州刺史毋丘俭。夹攻句丽。〇越明年。复征句丽。
魏志云。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毋丘俭。以步骑万人。出玄菟讨句丽。句丽王宫单。将妻子逃窜。俭引军还。(宫者。国祖王之名也。魏史误。)六年。复征之。宫奔买沟。俭刻石纪功。〇句丽史云。东川王二十年秋八月。魏幽州刺史毋丘俭。与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伐高句丽。(句丽史弓遵误作王遵。)〇镛案魏志。以刻石纪功。为正始六年事。金富轼以为正始七年事。未知孰是。
是年。百济袭乐浪。太守刘茂。怒将讨之。百济乞和。
百济史云。古尔王十三年。(即正始七年。)百济乘虚。遣左将真忠。袭取乐浪边民。茂闻之怒。百济恐见侵讨。还其民口。〇镛案汉光武以来。萨水以北已属句丽。所谓乐浪。即萨水以南带水以北。春川以西之地也。乐浪太守。自东蹙之。幽州刺史。自西击之。所谓夹攻也。乐浪举军而西赴。故百济乘虚而袭边也。
是时。乐浪太守刘茂。又伐辰韩灭之。
魏志云。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部从事。太守之幕僚也。)臣智激韩忿。(臣智。韩国邑长之称。)攻带方郡崎离营。(军垒名。)时带方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〇镛案魏志。刘茂、弓遵。以正始六年。伐岭东濊不耐侯等。则其灭韩之役。当在七年八年之间也。〇又按此时乐浪、带方。自有君长。与曹魏天子。越海相通。故魏主每遣二太守。使之镇抚二郡也。不然。夺取辰韩八国。以与乐浪者。何谓也。百济乘虚袭取乐浪边民。亦以乐浪自有君长。故得相侵掠也。刘茂本欲镇抚乐浪。故闻而恕之。乐浪之酋。狐假虎威也。带方亦然。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0L 页
越明年。乐浪竟失平壤。为句丽所得。
句丽史云。东川王二十一年。句丽筑平壤城。遂移庙社。(魏正始八年。)〇镛案魏志谓正始六年。刘茂伐岭东濊。(今北道。)其八年。不耐侯等诣阙朝贡。(四时诣乐浪、带方二郡。朝谒。)刘茂方强(一作彊)不应。同年遽失平壤。或者平壤之为句丽所得。已在汉末。而刘茂不能复也。
后七年。乐浪犹为中国之所管辖。
魏志夏侯尚传云。嘉平六年。李丰、夏侯玄、张缉、乐敦、刘贤等。皆夷三族。其馀亲属。徙乐浪郡。(又云。中领军高阳许允。与丰玄亲善。后丰等事觉。以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道死。)〇镛주-D014罪人流徙。必在内服之地。则此时平壤。虽属句丽。乐浪郡之依然内服。可知也。前此正始中。曹爽诛夏侯霸亡入蜀。霸子渊以旧勋赦。徙乐浪郡。(见夏侯渊传。)
后十二年。乐浪灾祥。犹记中国之史。
宋书符瑞志云。晋武帝泰始二年春。白虎见辽东乐浪。〇镛案先儒以白虎。为驺虞之属。此时乐浪犹用晋吏。故灾祥报闻于史官也。
后二十七年。亦然。
宋书五行志云。晋惠帝元康二年九月。带方、含资、提奚、南新、长岑、海冥、列口。虫食禾叶荡尽。〇镛案此诸县。皆浿水以南。洌水以北之地也。
后八年。乐浪带方。服属于新罗。
新罗史云。基临王三年(晋惠帝永康元年。)春。巡幸比列忽。(今安边。)至牛头州。(今春川。)望祭太白山。乐浪带方。两国归服于新罗。〇镛案前此新罗柰解王时。(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百济兵入牛头州。伊伐餐(新罗之官名。)忠萱。将兵拒(一作距)之。至熊谷败还。由是观之。春川已自蜀汉之时。为新罗之北鄙。至是巡幸。及于安边而回。至春川。则崔氏既灭之后。牛头城不复为乐浪所有。而刘茂以来。其疆域所分。虽不远于春川。要之与温祚王时。乐浪微有不同。故春川为新罗州郡也。
后四年。百济袭乐浪。〇是年。乐浪太守。遣刺客。杀百济王。
句丽史云。东川王二十一年。句丽筑平壤城。遂移庙社。(魏正始八年。)〇镛案魏志谓正始六年。刘茂伐岭东濊。(今北道。)其八年。不耐侯等诣阙朝贡。(四时诣乐浪、带方二郡。朝谒。)刘茂方强(一作彊)不应。同年遽失平壤。或者平壤之为句丽所得。已在汉末。而刘茂不能复也。
后七年。乐浪犹为中国之所管辖。
魏志夏侯尚传云。嘉平六年。李丰、夏侯玄、张缉、乐敦、刘贤等。皆夷三族。其馀亲属。徙乐浪郡。(又云。中领军高阳许允。与丰玄亲善。后丰等事觉。以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道死。)〇镛주-D014罪人流徙。必在内服之地。则此时平壤。虽属句丽。乐浪郡之依然内服。可知也。前此正始中。曹爽诛夏侯霸亡入蜀。霸子渊以旧勋赦。徙乐浪郡。(见夏侯渊传。)
后十二年。乐浪灾祥。犹记中国之史。
宋书符瑞志云。晋武帝泰始二年春。白虎见辽东乐浪。〇镛案先儒以白虎。为驺虞之属。此时乐浪犹用晋吏。故灾祥报闻于史官也。
后二十七年。亦然。
宋书五行志云。晋惠帝元康二年九月。带方、含资、提奚、南新、长岑、海冥、列口。虫食禾叶荡尽。〇镛案此诸县。皆浿水以南。洌水以北之地也。
后八年。乐浪带方。服属于新罗。
新罗史云。基临王三年(晋惠帝永康元年。)春。巡幸比列忽。(今安边。)至牛头州。(今春川。)望祭太白山。乐浪带方。两国归服于新罗。〇镛案前此新罗柰解王时。(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百济兵入牛头州。伊伐餐(新罗之官名。)忠萱。将兵拒(一作距)之。至熊谷败还。由是观之。春川已自蜀汉之时。为新罗之北鄙。至是巡幸。及于安边而回。至春川。则崔氏既灭之后。牛头城不复为乐浪所有。而刘茂以来。其疆域所分。虽不远于春川。要之与温祚王时。乐浪微有不同。故春川为新罗州郡也。
后四年。百济袭乐浪。〇是年。乐浪太守。遣刺客。杀百济王。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1H 页
百济史云。汾西王七年(晋惠帝永兴元年。)春二月。百济潜师。袭取乐浪西县。〇冬十月。百济汾西王。为乐浪太守所遣刺客所杀。〇镛案此时。句丽已都平壤。平壤以西。非百济之鞭所能及也。乐浪在百济之东。故袭取其西县。则所谓乐浪者。虽非春川。去春川不远矣。
后九年。高句丽侵乐浪。
句丽史云。美川王十四年。晋悯주-D016元年。 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馀口。
其后百馀年。乐浪竟为高台(一作句)丽所吞。
百济史云。盖卤王十八年。(蹠拔魏文帝延兴二年。)遣驸马都尉馀礼。带方太守司马张茂等。朝魏上表曰。高句丽王琏。(即长寿王巨琏也。)罪盈恶积。民庶崩离。冯族士马。有鸟畜之恋。乐浪诸郡。怀首丘之心。〇镛案蹠拔魏太延四年。句丽王琏。杀燕王冯弘。上距晋悯帝元年。(美川王十四年。)已百二十五年矣。乐浪之亡。亦在此时。故百济之表。冯族乐浪。得以双举也。乐浪新亡。东土士女。被虏至句丽。而当时郡县。皆有怀旧恋本之心。故曰乐浪诸郡。怀首丘之心也。(此时冯弘被杀。不过三十四年。则乐浪之亡。亦当未久。)〇总之乐浪之迹。起于始元(汉昭帝)中。绝于东汉之世。(崔氏亡。)再起于曹魏之时。以至蹠拔氏之世。首尾五百馀年。虽夷秽(一作濊)之迹。不足传示于后世。而文献无徵。亦足悲矣。
带方考
带方者。乐浪之属县。即今临津江入海之处也。
汉书地理志。乐浪郡属县。有带方县。〇又含资县自注云。带水西至带方。入海。〇镛案带水者。古之七重河。(见金富轼史。)今之临津江也。临津江入海处。南曰交河。北曰丰德。西与延安、白川。隔水相望。古乐浪南部。临屯之故地也。带方之迹。宜于今丰德、开城之地求之。
武帝四郡之初。带方本属临屯。至始元合郡。移属乐浪。
镛谓含资、带方、屯有、吞列。本皆临屯之地。(已见乐浪考。)
至成帝鸿嘉三年。带方南界。为百济温祚所据。
北史云。东明之后。有仇台(东史作优台。)初立国于带方故地。汉辽东太守公
后九年。高句丽侵乐浪。
句丽史云。美川王十四年。晋悯주-D016元年。 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馀口。
其后百馀年。乐浪竟为高台(一作句)丽所吞。
百济史云。盖卤王十八年。(蹠拔魏文帝延兴二年。)遣驸马都尉馀礼。带方太守司马张茂等。朝魏上表曰。高句丽王琏。(即长寿王巨琏也。)罪盈恶积。民庶崩离。冯族士马。有鸟畜之恋。乐浪诸郡。怀首丘之心。〇镛案蹠拔魏太延四年。句丽王琏。杀燕王冯弘。上距晋悯帝元年。(美川王十四年。)已百二十五年矣。乐浪之亡。亦在此时。故百济之表。冯族乐浪。得以双举也。乐浪新亡。东土士女。被虏至句丽。而当时郡县。皆有怀旧恋本之心。故曰乐浪诸郡。怀首丘之心也。(此时冯弘被杀。不过三十四年。则乐浪之亡。亦当未久。)〇总之乐浪之迹。起于始元(汉昭帝)中。绝于东汉之世。(崔氏亡。)再起于曹魏之时。以至蹠拔氏之世。首尾五百馀年。虽夷秽(一作濊)之迹。不足传示于后世。而文献无徵。亦足悲矣。
带方考
带方者。乐浪之属县。即今临津江入海之处也。
汉书地理志。乐浪郡属县。有带方县。〇又含资县自注云。带水西至带方。入海。〇镛案带水者。古之七重河。(见金富轼史。)今之临津江也。临津江入海处。南曰交河。北曰丰德。西与延安、白川。隔水相望。古乐浪南部。临屯之故地也。带方之迹。宜于今丰德、开城之地求之。
武帝四郡之初。带方本属临屯。至始元合郡。移属乐浪。
镛谓含资、带方、屯有、吞列。本皆临屯之地。(已见乐浪考。)
至成帝鸿嘉三年。带方南界。为百济温祚所据。
北史云。东明之后。有仇台(东史作优台。)初立国于带方故地。汉辽东太守公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1L 页
孙度。以女妻之。遂为东夷强国。〇百济史云。沸流、温祚(二人。即仇台之子。)奉母南游。(母名召西奴。前夫仇台。再嫁朱蒙。)渡浿、带二水至弥邹忽(今仁川。)以居之。温祚都慰礼城。〇镛案温祚始都之地。即今惠化门外汉阳古城也。(即慰礼。)浿水者。今平壤之大同河也。以此言之。其云带水者。必在浿水之南。汉水之北。若非猪滩。(在金川。)必是临津。(在坡州。)猪滩之水。发源不远。且高丽以前。青石谷之路未开。自平壤而之杨州者。自祥原、遂安、新溪、兔山。由安峡、朔宁、麻田、积城。以达杨州。若然。猪滩之水。不过微涉。其上流与溪涧等耳。不足与浿水并称。唯临津上流。其在积城者。当时谓之七重河。(见百济本纪。)温祚之渡。浿、带二水者。谓度大同河及七重河也。则所谓带方者。为长湍、丰德无疑矣。〇又按温祚立国。即今汉阳之地。而谓之带方故地。则洌水以北。皆古乐浪南部临屯之地也。
百济史云。温祚王三十七年。(王莽时。)汉水东北部落饥荒。亡入句丽者一千馀户。浿、带之间。空无居人。越明年春。王巡抚东至走壤。(在今春川地。)北至浿河。(大同河。)五旬而反。〇镛案汉水之东北部落。岂非铁原、伊川、安峡、新溪、遂安等地乎。带水之为七重河(即临津上流)无疑。而当时带方之地。已无令长。皆属百济。又明甚矣。
光武之时。伐乐浪。以为郡县。则带方之县。亦自汉廷遣吏。
句丽史云。萨水以南属汉。(已见乐浪考。)〇镛案王莽之时。百济王巡至浿河。(大同江。)光武之初。句丽王灭取乐浪。(已见上。)浿、带之间。无异弈棋。至是复为汉郡县矣。
质桓之间。句丽南抢杀带方令。
后汉书魏志。句丽史已见乐浪考。〇镛案东儒据此谓辽东。亦有带方非矣。已见前。
至献帝建安年间。公孙康始分乐浪南部。立带方郡。此带方郡建置之始也。
魏志云。建安中公孙康。(公孙度之子。)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
百济史云。温祚王三十七年。(王莽时。)汉水东北部落饥荒。亡入句丽者一千馀户。浿、带之间。空无居人。越明年春。王巡抚东至走壤。(在今春川地。)北至浿河。(大同河。)五旬而反。〇镛案汉水之东北部落。岂非铁原、伊川、安峡、新溪、遂安等地乎。带水之为七重河(即临津上流)无疑。而当时带方之地。已无令长。皆属百济。又明甚矣。
光武之时。伐乐浪。以为郡县。则带方之县。亦自汉廷遣吏。
句丽史云。萨水以南属汉。(已见乐浪考。)〇镛案王莽之时。百济王巡至浿河。(大同江。)光武之初。句丽王灭取乐浪。(已见上。)浿、带之间。无异弈棋。至是复为汉郡县矣。
质桓之间。句丽南抢杀带方令。
后汉书魏志。句丽史已见乐浪考。〇镛案东儒据此谓辽东。亦有带方非矣。已见前。
至献帝建安年间。公孙康始分乐浪南部。立带方郡。此带方郡建置之始也。
魏志云。建安中公孙康。(公孙度之子。)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2H 页
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伐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〇晋书地理志云。带方郡公孙度。置统县七带方、列口、南新、长岑、提奚、含资、海冥。〇通典云。公孙康分屯有、有盐县。为带方郡。(注云。屯有、有盐。并汉辽东属县。今并为东夷所据。)〇镛案屯有者。汉书所载乐浪属县也。有盐者。今之延安也。延安。在高丽时。为盐州。在三国时。为鼓盐城。(见郑麟趾史。)在古为黏蝉县。(黏盐声相近。)谓之南荒者。当时中国之迹。仅及于乐浪南部。而延安、丰德。皆直临海口。以其声威所极。而谓之南荒也。韩者。新罗百济也。濊者。不耐人也。(金富轼谓之靺鞨。)当时乐浪之人。多被抢掠。入于韩濊。故讨还而收集也。倭、韩。皆属带方者。当时外夷必属边郡。朝谒贡献。皆诣所属之郡也。(倭者。日本也。)〇又接通典自注。以屯有有盐。谓汉辽东属县。此不稽之言也。中国之人。视我邦荒远。不欲细剖。多此类也。
后三十馀年。魏司马懿灭公孙氏。而乐浪、带方。乃属曹魏。
魏志云。景初二年。司马懿斩公孙渊。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皆平。(注云汉带方县。属乐浪郡。公孙氏分立郡。)〇镛案建安九年。公孙度卒。子康代之。其后三十四年。(魏景初二年。)公孙乃亡。其间乐浪、带方。为公孙氏之所辖也。此时句丽尚都丸都。(今江界北边隔江之地。)则公孙氏之东辖带方。直自辽、浿之地。驿亭相连。以至带方。非仅越海而苟通也。至魏正始八年。句丽乃都平壤。(东川王二十一年。)
于是魏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已见前。)
魏志云。臣智激韩忿。攻带方郡崎离营。时带方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〇镛案公孙虽灭。句丽旁狺。故必越海而遣吏也。〇又按弓遵代韩。此是正始七年事也。不然。遵既战死安得。正始六年。又伐不耐侯哉。
魏志云。正始六年。带方太守弓遵。以岭东濊属句丽。兴师伐之。不耐侯等举邑降。(不耐。今咸兴。)
曹魏之制。带方太守。又掌倭人之朝献。
后三十馀年。魏司马懿灭公孙氏。而乐浪、带方。乃属曹魏。
魏志云。景初二年。司马懿斩公孙渊。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皆平。(注云汉带方县。属乐浪郡。公孙氏分立郡。)〇镛案建安九年。公孙度卒。子康代之。其后三十四年。(魏景初二年。)公孙乃亡。其间乐浪、带方。为公孙氏之所辖也。此时句丽尚都丸都。(今江界北边隔江之地。)则公孙氏之东辖带方。直自辽、浿之地。驿亭相连。以至带方。非仅越海而苟通也。至魏正始八年。句丽乃都平壤。(东川王二十一年。)
于是魏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已见前。)
魏志云。臣智激韩忿。攻带方郡崎离营。时带方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〇镛案公孙虽灭。句丽旁狺。故必越海而遣吏也。〇又按弓遵代韩。此是正始七年事也。不然。遵既战死安得。正始六年。又伐不耐侯哉。
魏志云。正始六年。带方太守弓遵。以岭东濊属句丽。兴师伐之。不耐侯等举邑降。(不耐。今咸兴。)
曹魏之制。带方太守。又掌倭人之朝献。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2L 页
魏志倭人列传云。倭人在带方南大海之中。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带方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师。〇又云。正始元年。带方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拜假倭王。〇又云。正始八年。倭女王。与男王不和。遣人诣郡说相攻击状。带方太守王颀。遣塞曹掾史张政等。赍诏书黄幢。告喻之。(晋书云。宣帝之平公孙氏也。其女王遣使。至带方朝见。)
刘昕。弓遵之后。名宦无闻。而土酋袭位。如汉时乐浪之事。至晋武帝时。其验乃显。
百济史云。责稽王元年。(晋武帝太康七年。)高句丽伐带方。带方请救于我。先是。王娶带方王女宝果。为夫人。故曰带方我舅甥之国。不可不副其请。遂出师救之。高句丽怨。王虑其侵寇。修阿且城、(今京畿有峨嵯山。)蛇城。备之。〇镛案晋太康七年丙午。上距魏正始七年丙寅。四十一年也。魏、晋之际。中国多事。不能越海。遣吏远事荒服。土酋得以其间。承袭称王也。〇又按此文知带方之国。必在乎临津以北也。将谓辽东。有带方乎。百济之北。辽东之南。句丽间之。(此时句丽都平壤。)越句丽而救带方。非百济之攸能也。且百济之宅此汉南。已三百有六年矣。又安得远娶辽东之女也哉。
后十四年。(晋惠帝永康元年。)带方与乐浪国。归服于新罗。
新罗史云。基临王三年春。巡幸比列匆。(今安边。)至牛头州。(今春川。)两国归服。〇镛案此云。归服者。新罗之夸语也。
后十四年。句丽侵带方。
句丽史云。美川王十二年。袭取辽东西安平。十四年。侵乐浪郡。十五年(晋悯帝二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〇镛案此时。句丽国都已在平壤。(东川王二十一年。已移庙社民口。)南侵带方者。谓浿水之南带方也。特云南侵。明非辽东也。此时带方。犹别自为国。故谓侵带方。若已亡矣。则必云侵百济矣。
后七十一年。带方王佐。救燕之辽东。
句丽史云。故国壤王二年。(晋孝武太元十年。)夏六月。王出兵四万。袭辽东。先是。
刘昕。弓遵之后。名宦无闻。而土酋袭位。如汉时乐浪之事。至晋武帝时。其验乃显。
百济史云。责稽王元年。(晋武帝太康七年。)高句丽伐带方。带方请救于我。先是。王娶带方王女宝果。为夫人。故曰带方我舅甥之国。不可不副其请。遂出师救之。高句丽怨。王虑其侵寇。修阿且城、(今京畿有峨嵯山。)蛇城。备之。〇镛案晋太康七年丙午。上距魏正始七年丙寅。四十一年也。魏、晋之际。中国多事。不能越海。遣吏远事荒服。土酋得以其间。承袭称王也。〇又按此文知带方之国。必在乎临津以北也。将谓辽东。有带方乎。百济之北。辽东之南。句丽间之。(此时句丽都平壤。)越句丽而救带方。非百济之攸能也。且百济之宅此汉南。已三百有六年矣。又安得远娶辽东之女也哉。
后十四年。(晋惠帝永康元年。)带方与乐浪国。归服于新罗。
新罗史云。基临王三年春。巡幸比列匆。(今安边。)至牛头州。(今春川。)两国归服。〇镛案此云。归服者。新罗之夸语也。
后十四年。句丽侵带方。
句丽史云。美川王十二年。袭取辽东西安平。十四年。侵乐浪郡。十五年(晋悯帝二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〇镛案此时。句丽国都已在平壤。(东川王二十一年。已移庙社民口。)南侵带方者。谓浿水之南带方也。特云南侵。明非辽东也。此时带方。犹别自为国。故谓侵带方。若已亡矣。则必云侵百济矣。
后七十一年。带方王佐。救燕之辽东。
句丽史云。故国壤王二年。(晋孝武太元十年。)夏六月。王出兵四万。袭辽东。先是。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3H 页
燕王慕容垂。命带方王佐。(佐。疑亦慕容氏也。封建为王。)镇龙城。佐闻我军袭辽东。遣司马郝景。将兵救之。我军击败之。遂陷辽东、玄菟。虏男女一万口而还。〇镛案东儒。又据此文。谓辽东。亦有带方。然若使带方。果在辽东佐也。当躬擐甲冑。以救门前之寇。何得替遣其司马哉。带方太守。本有司马。故百济盖卤王。上表元魏。亦遣带方太守司马。(详见下。)未可以此。为辽东有带方之确證也。但龙城不知何地。或者佐也。虚縻带方之职名。实作龙城之镇帅也。〇又按北史云。晋太元十年。慕容宝(慕容垂之子。)以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当时带方、乐浪之等。虚縻职名。有如是也。
后四十馀年。带方郡为燕王冯弘所辖。至拓跋魏延和元年。(燕冯弘太兴二年。)为魏军所拔。(晋太元十年之后四十七年。)
北史云。魏太武延和元年。魏主伐燕。八月。燕王使数万人。出战。魏击破之。攻羌胡固、带方、建德、冀阳郡。皆拔주-D001(注云。通鉴燕尚书高绍。帅万馀家保羌胡固。辛巳魏主攻绍斩之。平东将军贺多罗。攻带方而拔之。)〇镛案此文。带方疑在辽东。然魏主当时。别遣平东将军贺多罗。越海伐带方。非即带方果在辽东也。带方一郡。久为冯弘所辖。故百济盖卤王。上表元魏。乐浪诸郡。冯族士马(一作女)。得以双举。带方者。长湍之带方。非有他也。
后四十年。带方太守。遣司马朝魏。百济王。因亦上表。
百济史云。盖卤王十八年。拓拔魏文帝宏延与(一作兴)二年。 遣驸马都尉馀礼。带方太守司马张茂等。朝魏上表曰。高句丽王琏。罪盈恶积。民庶崩离。冯族士马。有鸟畜之恋。乐浪诸郡。怀首立(一作丘)之心。〇镛案此时。带方太守。即元魏之命吏也。南睦百济。北拒句丽。故遣其司马。与百济驸马。偕行朝魏也。冯弘既为句丽王所杀。(魏太延四年事。)其旧族遗民。犹在带方。故其词如是。若使带方。果在辽东。百济王安得连谋如是哉。
其后带方之地。遂入百济。百济既亡。又属新罗。至唐高宗时。为唐兵所侵。
新罗史金庾信传云。初法敏王(文武王)纳高句丽叛众。又据百济故地。有
后四十馀年。带方郡为燕王冯弘所辖。至拓跋魏延和元年。(燕冯弘太兴二年。)为魏军所拔。(晋太元十年之后四十七年。)
北史云。魏太武延和元年。魏主伐燕。八月。燕王使数万人。出战。魏击破之。攻羌胡固、带方、建德、冀阳郡。皆拔주-D001(注云。通鉴燕尚书高绍。帅万馀家保羌胡固。辛巳魏主攻绍斩之。平东将军贺多罗。攻带方而拔之。)〇镛案此文。带方疑在辽东。然魏主当时。别遣平东将军贺多罗。越海伐带方。非即带方果在辽东也。带方一郡。久为冯弘所辖。故百济盖卤王。上表元魏。乐浪诸郡。冯族士马(一作女)。得以双举。带方者。长湍之带方。非有他也。
后四十年。带方太守。遣司马朝魏。百济王。因亦上表。
百济史云。盖卤王十八年。拓拔魏文帝宏延与(一作兴)二年。 遣驸马都尉馀礼。带方太守司马张茂等。朝魏上表曰。高句丽王琏。罪盈恶积。民庶崩离。冯族士马。有鸟畜之恋。乐浪诸郡。怀首立(一作丘)之心。〇镛案此时。带方太守。即元魏之命吏也。南睦百济。北拒句丽。故遣其司马。与百济驸马。偕行朝魏也。冯弘既为句丽王所杀。(魏太延四年事。)其旧族遗民。犹在带方。故其词如是。若使带方。果在辽东。百济王安得连谋如是哉。
其后带方之地。遂入百济。百济既亡。又属新罗。至唐高宗时。为唐兵所侵。
新罗史金庾信传云。初法敏王(文武王)纳高句丽叛众。又据百济故地。有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3L 页
之。唐高宗大怒。遣师来讨。(咸享二年秋九月。)唐将军高侃等。率蕃兵四万。到平壤。深沟高垒。侵带方。唐军与靺鞨。营于石门之野。王遣将军义福、春长等御之。营于带方之野。新罗人大败走。出芜荑岭。(文武王十一年。)〇镛案军于平壤。以侵带方。则带方者。平壤之南。临津以北。是其地也。
总之带方有四。其一上所论者是也。其二辽东云有带方。此谬义也。
隋炀帝伐高句丽诏云。右十二军。出临屯、带方等道。会于鸭渌水西。〇镛案此夸耀之言也。(已见前。)又魏志北史。或有带方在辽东之證。其实皆误看而错解也。(已见前。)又按隋书地理志。辽西郡柳城县。有带方山。(注云。后魏置营州领乐浪、营丘等郡。带方柳城等县。后齐惟留永乐、带方等县。大业初。置辽西郡。有带方山。)盖后魏后齐以来。于辽东辽西诸县。或借乐浪带方之名。权以为名。遂于山名。亦或冒称。皆乍建乍废。不足述也。
其三罗州之会津古县。尝以带方州。拟名也。
句丽史云。唐高宗时。(总章二年。)李世绩既平句丽。与泉男生、(盖苏文之子。)刘仁轨。商量句丽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奉敕便宜。分割。总隶安东都护府。其奏文目录云。带方州本竹军城。领县六。至留县、(本知留。)军那县、(本屈柰。)徒山县、(本抽山。)半那县、(本半柰夫里。)竹军县、(本豆肸。)布贤县。(本巴老弥。)〇镛案此云。带方州。即李、刘诸公。便宜立名。非因其地之本名而名之也。今考地志。军那者。咸平也。半那者。潘南也。豆肸者。会津也。(今皆合属于罗州。)而豆肸。为竹军之本名。则所谓带方州者。今之罗州之会津古县也。然不过十数年之后。百济故地。皆주-D005新罗之郡县。唐人不复经理。即李英公之奏文。亦空言之。未及施行者耳。
其四。今之南原府。尝为带方州。刺史刘仁轨所驻。遂以南原为带方。其实亦冒名也。
百济史云。唐高宗显庆五年。百济既亡。命郎将刘仁愿守都城。(今扶馀。)扶馀丰(义慈子。)围都城。诏起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以救仁愿。〇镛案百济在汉北时。立国于带方故地。故及其南迁之后。(威德王。已都南扶馀。)犹封带方
总之带方有四。其一上所论者是也。其二辽东云有带方。此谬义也。
隋炀帝伐高句丽诏云。右十二军。出临屯、带方等道。会于鸭渌水西。〇镛案此夸耀之言也。(已见前。)又魏志北史。或有带方在辽东之證。其实皆误看而错解也。(已见前。)又按隋书地理志。辽西郡柳城县。有带方山。(注云。后魏置营州领乐浪、营丘等郡。带方柳城等县。后齐惟留永乐、带方等县。大业初。置辽西郡。有带方山。)盖后魏后齐以来。于辽东辽西诸县。或借乐浪带方之名。权以为名。遂于山名。亦或冒称。皆乍建乍废。不足述也。
其三罗州之会津古县。尝以带方州。拟名也。
句丽史云。唐高宗时。(总章二年。)李世绩既平句丽。与泉男生、(盖苏文之子。)刘仁轨。商量句丽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奉敕便宜。分割。总隶安东都护府。其奏文目录云。带方州本竹军城。领县六。至留县、(本知留。)军那县、(本屈柰。)徒山县、(本抽山。)半那县、(本半柰夫里。)竹军县、(本豆肸。)布贤县。(本巴老弥。)〇镛案此云。带方州。即李、刘诸公。便宜立名。非因其地之本名而名之也。今考地志。军那者。咸平也。半那者。潘南也。豆肸者。会津也。(今皆合属于罗州。)而豆肸。为竹军之本名。则所谓带方州者。今之罗州之会津古县也。然不过十数年之后。百济故地。皆주-D005新罗之郡县。唐人不复经理。即李英公之奏文。亦空言之。未及施行者耳。
其四。今之南原府。尝为带方州。刺史刘仁轨所驻。遂以南原为带方。其实亦冒名也。
百济史云。唐高宗显庆五年。百济既亡。命郎将刘仁愿守都城。(今扶馀。)扶馀丰(义慈子。)围都城。诏起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以救仁愿。〇镛案百济在汉北时。立国于带方故地。故及其南迁之后。(威德王。已都南扶馀。)犹封带方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4H 页
郡公。隋文帝时。封百济威德王。为带方郡公。(北齐后主时。已封爵为带方郡公。)其后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唐高祖时封。)义慈王为带方郡王。(太宗时。)扶馀隆为带方郡王。(百济既亡后。)带方之号。既为百济之一名。故及其既灭之后。留镇其地者。又称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带方刺史。既为仁轨之爵号。故及其移镇之后。(仁轨移守南原府。)不改带方之名。此南原所以得带方之名也。据史刘仁轨既平扶馀丰之难。乃移镇南原小京。(今南原。尚有井田遗址。此刘仁轨之所为也。)以防新罗之西侵。仁轨以带方州刺史。尝守南原。故遂以南原为带方也。然所谓带方州者。百济国之变名。(总称也。)非一郡一县之所得专也。据金富轼地志云。南原小京。本百济之古龙郡。新罗并之。(神文王五年初置小京。)何尝云带方哉。〇又按新罗诸王。皆封乐浪郡公。或封乐浪郡王。(见本纪)未必庆州是乐浪也。百济诸王之封号带方。何以异是。中国之视我邦。杳茫荒远。任取一名城。以为封号。未尝考核其疆域所在。不可以此而取准也。李绩之以竹军。而勒称带方。亦是此法。故奏文虽然。而当时实未赏称呼(一作号)也。
郑麟趾高丽史云。南原府。本百济古龙郡。后汉建安中。为带方郡。曹魏时。为南带方郡。新罗并百济。唐高宗诏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景德王改南原。高丽忠宣王二年。复为带方郡。〇镛案公孙康以南荒地。为带方郡。(文见上。)慕容垂使带方王。镇龙城。(文见上。)郑公瞥据此文。遂谓后汉曹魏之时。已以南原为带方也。不亦谬乎。我人虽以南原为南荒。华人实以浿黏为南荒。况龙城之名。在处有之。辽有(一作东)黄龙城。 岂必南原为龙城哉。当时事实。珠贯璧缀。条列在上。有公眼者。一览瞭然。不必争也。金富轼之地志。都无影响。岂可白撰如是。
三韩总考
秦、汉之际。洌水以北。谓之朝鲜。即武帝四郡之地也。洌水以南。谓之韩国。亦谓之辰国。即东方三韩之地也。
后汉书云。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馀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
郑麟趾高丽史云。南原府。本百济古龙郡。后汉建安中。为带方郡。曹魏时。为南带方郡。新罗并百济。唐高宗诏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景德王改南原。高丽忠宣王二年。复为带方郡。〇镛案公孙康以南荒地。为带方郡。(文见上。)慕容垂使带方王。镇龙城。(文见上。)郑公瞥据此文。遂谓后汉曹魏之时。已以南原为带方也。不亦谬乎。我人虽以南原为南荒。华人实以浿黏为南荒。况龙城之名。在处有之。辽有(一作东)黄龙城。 岂必南原为龙城哉。当时事实。珠贯璧缀。条列在上。有公眼者。一览瞭然。不必争也。金富轼之地志。都无影响。岂可白撰如是。
三韩总考
秦、汉之际。洌水以北。谓之朝鲜。即武帝四郡之地也。洌水以南。谓之韩国。亦谓之辰国。即东方三韩之地也。
后汉书云。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馀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4L 页
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马韩种人焉。(魏志云。三曰弁韩。)〇魏志云。韩在带方之南。又曰。辰韩者。古之辰国也。(目支皆作月支。)〇镛案孔安国书传。夫馀馯貊。谓之东夷。馯者。韩也。东儒或谓中国韩人之东徙者。殆不然也。余谓韩者。大也。方言凡大者。谓之韩奴。谓其主曰韩物。犹中国之言大人也。洌水以北。近于中国。文明差早。洌水以南。益复荒远。共推其酋豪。谓之为韩。此韩之所以得名也。〇又按辰者。臣也。当时远闻秦王。为中国大君。遂谓其酋长曰臣王。其后中国之人。译之曰辰王。亦谓之辰国也。
马韩五十四国。即今京畿南道(即洌水以南。)及忠清、全罗之地也。其部落通谓之韩国。其总王通谓之辰王。其后岭南别居者。名曰辰韩。而西韩谓之马韩。
后汉书云。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晋书云。五十六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大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节)伯济是其一国焉。〇魏志云。马韩。有爰襄国、牟水国、桑外国、小石索国、大石索国、优休牟涿国、臣濆活国、伯济国、速卢不斯国、日华国、古诞者国、古离国、怒蓝国、月支国、咨离牟卢国、素谓乾国、古爰国、莫卢国、卑离国、占离卑国、臣衅国、支侵国、狗卢国、卑弥国、监奚卑离国、古蒲国、致利鞠国、冉路国、儿林国、驷卢国、内卑离国、感奚国、万卢国、辟卑离国、臼斯乌旦国、一离国、不弥国、支半国、狗素国、捷卢国、牟卢卑离国、臣苏涂国、古腊国、临素半国、臣云新国、如来卑离国、楚山涂卑离国、一难国、狗奚国、不云国、不斯濆邪国、爰池国、乾马国、楚离国。凡五十馀国。总十馀万户。〇镛案五十四国者。五十四县也。古者。中国五十里三十里。皆称为国。如江黄、蓼六之类是也。今日本之法。亦以县为国。世袭如诸侯。马韩五十四国。亦此类也。〇又按伯济者。百济也。当时臣服马韩。东史亦有證也。(详见马韩考。)
岭南之地。西北阻山。东南际海。别为一局。谣俗特殊。故居此地者。谓之辰韩。辰韩之中。又分二种。其小者曰弁辰。
马韩五十四国。即今京畿南道(即洌水以南。)及忠清、全罗之地也。其部落通谓之韩国。其总王通谓之辰王。其后岭南别居者。名曰辰韩。而西韩谓之马韩。
后汉书云。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晋书云。五十六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大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节)伯济是其一国焉。〇魏志云。马韩。有爰襄国、牟水国、桑外国、小石索国、大石索国、优休牟涿国、臣濆活国、伯济国、速卢不斯国、日华国、古诞者国、古离国、怒蓝国、月支国、咨离牟卢国、素谓乾国、古爰国、莫卢国、卑离国、占离卑国、臣衅国、支侵国、狗卢国、卑弥国、监奚卑离国、古蒲国、致利鞠国、冉路国、儿林国、驷卢国、内卑离国、感奚国、万卢国、辟卑离国、臼斯乌旦国、一离国、不弥国、支半国、狗素国、捷卢国、牟卢卑离国、臣苏涂国、古腊国、临素半国、臣云新国、如来卑离国、楚山涂卑离国、一难国、狗奚国、不云国、不斯濆邪国、爰池国、乾马国、楚离国。凡五十馀国。总十馀万户。〇镛案五十四国者。五十四县也。古者。中国五十里三十里。皆称为国。如江黄、蓼六之类是也。今日本之法。亦以县为国。世袭如诸侯。马韩五十四国。亦此类也。〇又按伯济者。百济也。当时臣服马韩。东史亦有證也。(详见马韩考。)
岭南之地。西北阻山。东南际海。别为一局。谣俗特殊。故居此地者。谓之辰韩。辰韩之中。又分二种。其小者曰弁辰。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5H 页
后汉书云。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与倭接。(魏志云。辰韩在马韩之东。)〇魏志云。辰韩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国。弁辰亦十二国。有己柢国、不斯国、弁辰弥离弥冻国、弁辰接涂国、勤耆国、难弥离弥冻国、弁辰古资弥冻国、弁辰古淳是国、冉奚国、弁辰半路国、弁辰乐奴国、军弥国、弁辰军弥国、弁辰弥乌邪马国、如湛国、弁辰甘路国、户路国、州鲜国、马延国、弁辰狗邪国、弁辰走漕马国、弁辰安邪国、马延国、弁辰渎卢国、斯卢国、优中国、弁辰韩合二十四国。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〇魏书云。其渎卢国。与倭接界。十二国。亦有王。〇镛案渎卢国者。今之巨济府也。(本裳郡。方言裳曰斗娄技。与渎卢声近。)斯卢国者。今之庆州也。金富轼云。新罗本称斯罗。斯罗者。斯卢也。〇又按弁辰。亦辰韩也。其壤地相错。人民杂居。不可以从某至某。分而二之。故魏志。亦错杂书之。唯于弁辰诸国。标(一作摽)以弁辰二字。其杂居可知也。特其总王所居。辰韩稍北。弁辰稍南。故后汉书谓弁辰在辰韩之南。南与倭接也。
若其君长废立。皆自马韩主之。马韩者。三韩之霸国也。
魏志云。辰韩十二国。属辰王。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魏略云。明其为流离之人。故为马韩所制。)〇晋书云。弁辰亦十二国。合四五万户。各有渠帅。皆属于辰韩。〇金富轼云。辰韩常用马韩人为主。虽世世相承。而不得自立。常制于马韩。〇镛案我邦之地。西北荒寒。东道险窄。岭南僻远。京畿北邑。亦土瘠民贫。唯洌水以南。马韩故地。风气温和。土壤肥沃。此东国之中国也。故马韩当时。得主霸于三国(三韩)也。
秦、汉之际。已有君长。能远通中国。或为朝鲜人所阻。
汉书云。孝惠高后时。约卫满。为外臣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至孙右渠。真番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弗通。(师古云。辰谓辰韩之国。)〇镛案汉惠帝时。已有辰国之名矣。
其后马韩五十四国。并为百济所吞。辰韩弁辰。并为新罗所统。
若其君长废立。皆自马韩主之。马韩者。三韩之霸国也。
魏志云。辰韩十二国。属辰王。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魏略云。明其为流离之人。故为马韩所制。)〇晋书云。弁辰亦十二国。合四五万户。各有渠帅。皆属于辰韩。〇金富轼云。辰韩常用马韩人为主。虽世世相承。而不得自立。常制于马韩。〇镛案我邦之地。西北荒寒。东道险窄。岭南僻远。京畿北邑。亦土瘠民贫。唯洌水以南。马韩故地。风气温和。土壤肥沃。此东国之中国也。故马韩当时。得主霸于三国(三韩)也。
秦、汉之际。已有君长。能远通中国。或为朝鲜人所阻。
汉书云。孝惠高后时。约卫满。为外臣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至孙右渠。真番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弗通。(师古云。辰谓辰韩之国。)〇镛案汉惠帝时。已有辰国之名矣。
其后马韩五十四国。并为百济所吞。辰韩弁辰。并为新罗所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5L 页
镛谓洌水以北。本非三韩之地。东儒每以三韩。分配三国。此其所以七藤八葛。而弥失其真也。并详下考。
马韩考
马韩者。今之益山郡。是其总王之所都也。
金富轼地理志云。金马郡。本百济金马渚郡。〇郑麟趾地理志云。金马郡。本马韩国。(后朝鲜王箕准。避卫满之乱。浮海而南至韩地。开国号马韩。)百济始祖温祚王。并之。自后号金马渚。有弥勒山石城。(谚传。箕准始筑。故谓之箕准城。)又有后朝鲜武康王及妃陵。(俗号未通大王陵。一云百济武王。小名薯童。)〇镛案汉史。所谓目支国。疑即益山也。马韩本自有国。箕准特来袭。取旋复灭绝。东儒每云。箕准南来。始开其国。不亦谬乎。(弥勒山。或谓之龙华山。)
秦汉以前。马韩之迹。史册无文。至箕准南迁。马韩乃显。
后汉书云。初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馀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〇魏志云。准为卫满所攻。将其左右宫人。走入海。居韩地。自号韩王。〇魏略云。准王海中。不与朝鲜相往来〇镛案马韩本自有国。非箕准破荒也。
箕氏既灭。土酋复立为王。马韩。非箕氏也。
后汉书云。准后灭绝。马韩人复。自立为辰王。〇魏志云。准后灭绝。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〇镛案箕准之为马韩王。止于本身。未尝传世而历久也。(东史。或以罗济史所载。马韩王。为箕氏大非也。)
至汉成帝鸿嘉元年。新罗王赫居世。遣使聘于马韩。
金富轼新罗史云。赫居世三十八年。遣瓠公。聘于马韩。马韩王让瓠公曰。辰、卞二韩。为我属国。比年不输职贡事大之礼。其若是乎。对曰。我国自二圣肇兴。辰韩遣(一作遗)民。以至卞韩乐浪倭人。无不畏怀。而吾王谦虚。遣臣脩(一作修)聘。过于礼矣。大王赫怒。劫之以兵。何耶。王欲杀之。左右谏。乃许归。前此。中国之人。苦秦乱东来者。众多处马韩。东与辰韩杂居。至是寝盛。故马韩忌之。有责焉。 〇镛案辰、卞二韩。同在岭南。壤地相错。故马韩王。并数辰卞。责其旷礼也。
越明年。新罗聘于马韩。
马韩考
马韩者。今之益山郡。是其总王之所都也。
金富轼地理志云。金马郡。本百济金马渚郡。〇郑麟趾地理志云。金马郡。本马韩国。(后朝鲜王箕准。避卫满之乱。浮海而南至韩地。开国号马韩。)百济始祖温祚王。并之。自后号金马渚。有弥勒山石城。(谚传。箕准始筑。故谓之箕准城。)又有后朝鲜武康王及妃陵。(俗号未通大王陵。一云百济武王。小名薯童。)〇镛案汉史。所谓目支国。疑即益山也。马韩本自有国。箕准特来袭。取旋复灭绝。东儒每云。箕准南来。始开其国。不亦谬乎。(弥勒山。或谓之龙华山。)
秦汉以前。马韩之迹。史册无文。至箕准南迁。马韩乃显。
后汉书云。初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馀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〇魏志云。准为卫满所攻。将其左右宫人。走入海。居韩地。自号韩王。〇魏略云。准王海中。不与朝鲜相往来〇镛案马韩本自有国。非箕准破荒也。
箕氏既灭。土酋复立为王。马韩。非箕氏也。
后汉书云。准后灭绝。马韩人复。自立为辰王。〇魏志云。准后灭绝。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〇镛案箕准之为马韩王。止于本身。未尝传世而历久也。(东史。或以罗济史所载。马韩王。为箕氏大非也。)
至汉成帝鸿嘉元年。新罗王赫居世。遣使聘于马韩。
金富轼新罗史云。赫居世三十八年。遣瓠公。聘于马韩。马韩王让瓠公曰。辰、卞二韩。为我属国。比年不输职贡事大之礼。其若是乎。对曰。我国自二圣肇兴。辰韩遣(一作遗)民。以至卞韩乐浪倭人。无不畏怀。而吾王谦虚。遣臣脩(一作修)聘。过于礼矣。大王赫怒。劫之以兵。何耶。王欲杀之。左右谏。乃许归。前此。中国之人。苦秦乱东来者。众多处马韩。东与辰韩杂居。至是寝盛。故马韩忌之。有责焉。 〇镛案辰、卞二韩。同在岭南。壤地相错。故马韩王。并数辰卞。责其旷礼也。
越明年。新罗聘于马韩。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6H 页
新罗史云。马韩王薨。或说上(赫居世)曰。西韩王前辱我使。今当其丧。征之其国。不足平也。上曰。幸人之灾。不仁也。不从。乃遣使吊慰。〇镛案赫居世初年。不过是斯卢国之酋长。及其晚年。已为辰韩之总王。故聘吊皆得主之也。
后十年。百济王献鹿于马韩。〇后三年。百济迁都汉南。告于马韩〇后五年。百济王献俘于马韩。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年(汉成帝元延四年。)秋。王出猎获神鹿以送马韩〇十三年秋七月。就汉山下立栅。移慰礼城民户。八月。遣使马韩。告迁都。遂画定疆场。北至浿河。南限熊川。(今公州锦水。)西穷大海。东极走壤。(今春川)〇十八年(汉哀帝元寿二年。)冬。靺鞨掩至。王逆战。虏获酋长素牟。送马韩。〇镛案百济此时。虽以浿河为北界。至光武之时。洌水以北。萨水以南。复为汉郡也。(已见乐浪考。)
后六年百济王。作熊川栅。马韩王坏之。
百济史云。温祚王二十四年。(王莽居摄元年。)秋。王作熊川栅。(今公州。)马韩王遣使责让曰。王初渡河。无所容足。吾割东北一百里之地安之。其待王不为不厚。宜思有以报之。今以国完民聚。谓莫与我敌。大设城池。侵犯我封疆。其如义何。王惭遂坏其栅。〇镛案百济之于马韩。猎而献其禽。战而献其俘。迁邑而告其故。立栅而奉令旋坏之。当时百济之臣属马韩。可知也。马韩者。三韩之霸主也。
后二年。百济灭马韩。唯圆山、锦岘二城。固守不下。〇越明年。二城降于百济。马韩遂亡。
百济史云。温祚王二十六年(王莽居摄三年)冬十月。王出师阳言田猎。潜袭马韩。遂并其国邑。唯圆山、锦岘二城。固守不下。〇二十七年。二城降。移其民于汉山之北。马韩遂灭。〇镛案当时。马韩幅员最广。北自熊津。南极海堧。而百济立国不过二十馀年。庶事草创。安得五十四国吞灭若是。史文明有疏略。不可徵也。
后七年。百济讨马韩旧将周勤。
后十年。百济王献鹿于马韩。〇后三年。百济迁都汉南。告于马韩〇后五年。百济王献俘于马韩。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年(汉成帝元延四年。)秋。王出猎获神鹿以送马韩〇十三年秋七月。就汉山下立栅。移慰礼城民户。八月。遣使马韩。告迁都。遂画定疆场。北至浿河。南限熊川。(今公州锦水。)西穷大海。东极走壤。(今春川)〇十八年(汉哀帝元寿二年。)冬。靺鞨掩至。王逆战。虏获酋长素牟。送马韩。〇镛案百济此时。虽以浿河为北界。至光武之时。洌水以北。萨水以南。复为汉郡也。(已见乐浪考。)
后六年百济王。作熊川栅。马韩王坏之。
百济史云。温祚王二十四年。(王莽居摄元年。)秋。王作熊川栅。(今公州。)马韩王遣使责让曰。王初渡河。无所容足。吾割东北一百里之地安之。其待王不为不厚。宜思有以报之。今以国完民聚。谓莫与我敌。大设城池。侵犯我封疆。其如义何。王惭遂坏其栅。〇镛案百济之于马韩。猎而献其禽。战而献其俘。迁邑而告其故。立栅而奉令旋坏之。当时百济之臣属马韩。可知也。马韩者。三韩之霸主也。
后二年。百济灭马韩。唯圆山、锦岘二城。固守不下。〇越明年。二城降于百济。马韩遂亡。
百济史云。温祚王二十六年(王莽居摄三年)冬十月。王出师阳言田猎。潜袭马韩。遂并其国邑。唯圆山、锦岘二城。固守不下。〇二十七年。二城降。移其民于汉山之北。马韩遂灭。〇镛案当时。马韩幅员最广。北自熊津。南极海堧。而百济立国不过二十馀年。庶事草创。安得五十四国吞灭若是。史文明有疏略。不可徵也。
后七年。百济讨马韩旧将周勤。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6L 页
百济史云。三十四年(王莽天凤三年)冬。马韩旧将周勤。据牛谷城叛。王躬帅兵五千。讨之。周勤自经。腰斩其尸。并诛其妻子。〇三十六年。脩葺圆山锦岘二城。筑古沙夫里城。(今古阜。)〇镛案锦岘者。或是今罗州也。故与古沙夫里。并举也。
后二十八年。马韩人苏马諟等。诣乐浪贡献。
后汉书云。建武二十年。韩人、廉斯人苏马韩(一作諟)等。(廉斯地名。)诣乐浪贡献。光武封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〇镛案此百济多娄王十七年也。(温祚王之子。)温祚末年。马韩总王之。国虽亡。其所属诸国。未尽统一。故苏马諟等。得以躬诣韩郡。(诣平壤。)脩(一作修)其贡献也。金富轼之史。何可尽信哉。
后十七年。马韩将孟召。降于新罗。
新罗史云。脱解王五年。(汉明帝永平四年。)马韩将孟召。以覆岩城降。〇镛案覆岩城。不知所在。疑今黄涧永同之地也。马韩之亡。今已五十有三年矣。乃云马韩之将。以城降人可乎。据此知金马郡虽灭。而马韩遗裔。复立国以图恢复也。
晋武帝太康年间。马韩王遣使入贡。此是百济非古之马韩也。
晋书马韩传云。武帝太康元年(古尔王四十五年。)二年。其主频遣使。入贡方物。七年(责稽王元年)八年十年。又频至。〇又云。太熙元年。诣东夷校尉何龛。上献。(又云。咸宁三年。复来。明年又请内附。)〇通典云。晋武帝咸宁中。马韩王来朝。自是无闻三韩。盖为百济新罗所吞并。〇镛案太熙。当作永熙。(晋惠帝年号。)据金富轼之史。马韩之亡。已在王莽之时。下距太康近三百年。其云韩人遣使者。百济之谓也。(通典咸宁之说。误据晋书也。马韩百济之王。无躬朝之事。)
晋书云。张华为安北将军。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历世未附者。二十馀国。并遣使朝献。(张华传。)镛案新弥不知何国。要之西晋之时。马韩诸国。百济犹未统一。故二十馀国。各自朝献也。后汉书云。马韩五十四国。伯济是其一国。(梁书亦云。)范晔撰史之时。百济犹未统一也。(北史亦云。百济之国。盖马韩之
后二十八年。马韩人苏马諟等。诣乐浪贡献。
后汉书云。建武二十年。韩人、廉斯人苏马韩(一作諟)等。(廉斯地名。)诣乐浪贡献。光武封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〇镛案此百济多娄王十七年也。(温祚王之子。)温祚末年。马韩总王之。国虽亡。其所属诸国。未尽统一。故苏马諟等。得以躬诣韩郡。(诣平壤。)脩(一作修)其贡献也。金富轼之史。何可尽信哉。
后十七年。马韩将孟召。降于新罗。
新罗史云。脱解王五年。(汉明帝永平四年。)马韩将孟召。以覆岩城降。〇镛案覆岩城。不知所在。疑今黄涧永同之地也。马韩之亡。今已五十有三年矣。乃云马韩之将。以城降人可乎。据此知金马郡虽灭。而马韩遗裔。复立国以图恢复也。
晋武帝太康年间。马韩王遣使入贡。此是百济非古之马韩也。
晋书马韩传云。武帝太康元年(古尔王四十五年。)二年。其主频遣使。入贡方物。七年(责稽王元年)八年十年。又频至。〇又云。太熙元年。诣东夷校尉何龛。上献。(又云。咸宁三年。复来。明年又请内附。)〇通典云。晋武帝咸宁中。马韩王来朝。自是无闻三韩。盖为百济新罗所吞并。〇镛案太熙。当作永熙。(晋惠帝年号。)据金富轼之史。马韩之亡。已在王莽之时。下距太康近三百年。其云韩人遣使者。百济之谓也。(通典咸宁之说。误据晋书也。马韩百济之王。无躬朝之事。)
晋书云。张华为安北将军。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历世未附者。二十馀国。并遣使朝献。(张华传。)镛案新弥不知何国。要之西晋之时。马韩诸国。百济犹未统一。故二十馀国。各自朝献也。后汉书云。马韩五十四国。伯济是其一国。(梁书亦云。)范晔撰史之时。百济犹未统一也。(北史亦云。百济之国。盖马韩之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7H 页
属也。出自索离国。)
至唐高宗之时。(显庆五年。)苏定方既平百济。析置五都督府。以金马渚郡。为马韩都督府。
镛谓马韩之国。越自秦汉之时。下至王莽之世。雄视三邦。号令四邻者。二百馀年矣。虽草昧荒远。文物未备。其间节义谋略。无一传世。悲夫。
箕准既迁。其子姓宗族。犹在平壤。自成一部。此西土所以有马韩之名也。
魏略云。准子及亲留在国者。因冒姓韩氏。〇魏志云。准后灭绝。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〇李廷龟崇仁殿碑略云。马韩末。有孱孙三人。曰亲。其后为韩氏。曰平。为奇氏。曰谅。入龙岗乌石山。其后为鲜于氏。(韵书曰。鲜于子姓。周封箕子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于。因氏以鲜于。纲目称箕子封于朝鲜。其子食采于于。因姓鲜于。赵孟頫赠鲜于枢诗曰。箕子之后多髯翁。鲜于之为箕子后。不既明矣乎。洪武间有鲜于京者。为中领别将。其七代孙寔自泰川来居殿侧。遂以寔为箕子后。世为崇仁殿监。)〇洪名汉云。崇仁殿碑说。未知出于何书。荷潭日录。奇自献不言为箕子后。近世奇氏谱。得于石函中。箕子以下五六十代名谥皆详。其为伪书无疑。〇镛案箕准南奔之初。卫满虎视平壤。箕准之子姓宗族。安得留在故国。右渠既亡。乐浪置郡之初。箕氏之窜伏民间者。始敢出头。自作一部。而箕准尝为韩王。故冒姓韩氏。遂奉箕氏之祭祀也。〇又按准子及亲者。谓嗣子及亲属也。崇仁殿碑。以亲为孱孙之名。其实袭鱼豢之说也。箕准南迁。明云灭绝。安得有孱孙三人哉。
东汉安帝之时。箕氏之在西土者。犹称马韩。
句丽史云。太祖王六十九年。(汉安帝建光元年。)王率马韩秽(一作濊)貊一万骑。进围玄菟城。〇七十年。王与马韩秽(一作濊)貊。侵辽东。〇金富轼云。马韩以百济温祚王二十七年灭。今与丽王行兵者。盖灭而复兴者欤。〇镛案马韩之亡。于今一百一十有四年矣。灭而复兴。亦非其时。且马韩国邑。本在熊津之南。(今益山。)安得越百济之境。而从征于玄菟辽东之役哉。箕氏之留在西土者。自称马韩。此魏略所谓留在国者。冒姓韩氏也。
句丽既亡。马韩遗族。投托渤海。渤海既衰。别自立国号曰定安。
至唐高宗之时。(显庆五年。)苏定方既平百济。析置五都督府。以金马渚郡。为马韩都督府。
镛谓马韩之国。越自秦汉之时。下至王莽之世。雄视三邦。号令四邻者。二百馀年矣。虽草昧荒远。文物未备。其间节义谋略。无一传世。悲夫。
箕准既迁。其子姓宗族。犹在平壤。自成一部。此西土所以有马韩之名也。
魏略云。准子及亲留在国者。因冒姓韩氏。〇魏志云。准后灭绝。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〇李廷龟崇仁殿碑略云。马韩末。有孱孙三人。曰亲。其后为韩氏。曰平。为奇氏。曰谅。入龙岗乌石山。其后为鲜于氏。(韵书曰。鲜于子姓。周封箕子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于。因氏以鲜于。纲目称箕子封于朝鲜。其子食采于于。因姓鲜于。赵孟頫赠鲜于枢诗曰。箕子之后多髯翁。鲜于之为箕子后。不既明矣乎。洪武间有鲜于京者。为中领别将。其七代孙寔自泰川来居殿侧。遂以寔为箕子后。世为崇仁殿监。)〇洪名汉云。崇仁殿碑说。未知出于何书。荷潭日录。奇自献不言为箕子后。近世奇氏谱。得于石函中。箕子以下五六十代名谥皆详。其为伪书无疑。〇镛案箕准南奔之初。卫满虎视平壤。箕准之子姓宗族。安得留在故国。右渠既亡。乐浪置郡之初。箕氏之窜伏民间者。始敢出头。自作一部。而箕准尝为韩王。故冒姓韩氏。遂奉箕氏之祭祀也。〇又按准子及亲者。谓嗣子及亲属也。崇仁殿碑。以亲为孱孙之名。其实袭鱼豢之说也。箕准南迁。明云灭绝。安得有孱孙三人哉。
东汉安帝之时。箕氏之在西土者。犹称马韩。
句丽史云。太祖王六十九年。(汉安帝建光元年。)王率马韩秽(一作濊)貊一万骑。进围玄菟城。〇七十年。王与马韩秽(一作濊)貊。侵辽东。〇金富轼云。马韩以百济温祚王二十七年灭。今与丽王行兵者。盖灭而复兴者欤。〇镛案马韩之亡。于今一百一十有四年矣。灭而复兴。亦非其时。且马韩国邑。本在熊津之南。(今益山。)安得越百济之境。而从征于玄菟辽东之役哉。箕氏之留在西土者。自称马韩。此魏略所谓留在国者。冒姓韩氏也。
句丽既亡。马韩遗族。投托渤海。渤海既衰。别自立国号曰定安。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7L 页
通考云。定安本马韩之种。为契丹所破。其酋帅纠合馀众。保于西鄙。建国改元。自称定安国。宋开宝三年。其王烈万华。因女真遣使入朝。乃附表贡献。〇又云。太平兴国六年。女真遣使朝贡。路由本国。乃附表来上云。定安国王臣乌玄明言。臣本以高丽旧壤。渤海遗黎。保据方隅。涉历星纪。顷者。契丹入寇境土。臣祖考守节不降。(节)又夫馀府昨背契丹。并归本国。灾祸将生。莫大于此。其末题曰。元兴六年。〇又云。淳化二年。其王子大元。因女真上表。其后不复至。〇镛案句丽诸部之中。本有马韩一族。自成一党。其终为定安也。
辰韩考
辰韩者。秦韩也。秦人之东走者也。
后汉书云。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别为徙。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魏志云。其言语不与马韩同名。弓为弧。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斋(一作齐)之名物也。 〇镛案秦人初来。凡君长皆谓之臣王。谓中国别有君王也。其初三韩通称臣王。而其终唯岭南为臣韩者。秦人居之也。辰者臣也。
右渠之时。臣民逃难。亦至岭南。故东史谓之朝鲜遗民。
魏略云。初右渠未破时。朝鲜相历溪卿以谏。右渠不用。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馀户。亦与朝鲜贡蕃。不相往来〇魏志云。辰韩人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馀人。〇新罗史云。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为六村。一曰阏川杨山村。二曰突山高墟村。三曰觜山珍支村。四曰茂山大树村。五曰金山加利村。六曰明活山高耶村。是为辰韩六部。〇镛案辰韩六部。皆在庆州界内。盖其羁旅之迹。不敢分散。密相依附。及其强大之后。分处诸县也。〇又按六部之名。亦有沿革。其在地志者。一曰梁部。(本杨山。)二曰沙梁部。(本高墟。)三曰牟梁部。(本大树。)四曰本彼部。(本于珍。)五曰汉祗部。(本加利。)六曰习比部。(本明活。)至高丽。又改之。
至汉宣帝五凤元年。杨山村人赫居世。立为君长。未建国号。寔为辰韩之
辰韩考
辰韩者。秦韩也。秦人之东走者也。
后汉书云。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别为徙。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魏志云。其言语不与马韩同名。弓为弧。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斋(一作齐)之名物也。 〇镛案秦人初来。凡君长皆谓之臣王。谓中国别有君王也。其初三韩通称臣王。而其终唯岭南为臣韩者。秦人居之也。辰者臣也。
右渠之时。臣民逃难。亦至岭南。故东史谓之朝鲜遗民。
魏略云。初右渠未破时。朝鲜相历溪卿以谏。右渠不用。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馀户。亦与朝鲜贡蕃。不相往来〇魏志云。辰韩人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馀人。〇新罗史云。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为六村。一曰阏川杨山村。二曰突山高墟村。三曰觜山珍支村。四曰茂山大树村。五曰金山加利村。六曰明活山高耶村。是为辰韩六部。〇镛案辰韩六部。皆在庆州界内。盖其羁旅之迹。不敢分散。密相依附。及其强大之后。分处诸县也。〇又按六部之名。亦有沿革。其在地志者。一曰梁部。(本杨山。)二曰沙梁部。(本高墟。)三曰牟梁部。(本大树。)四曰本彼部。(本于珍。)五曰汉祗部。(本加利。)六曰习比部。(本明活。)至高丽。又改之。
至汉宣帝五凤元年。杨山村人赫居世。立为君长。未建国号。寔为辰韩之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8H 页
总王。
北史云。新罗者。其先本辰韩种也。地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地。辰韩之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即其一也。〇又云。新罗亦曰斯罗。(隋书云。新罗亦曰斯罗。〇通典云。新罗国。魏时新卢国焉。初曰新卢。宋时曰新罗。或曰斯罗。)〇通典云。新罗其先。本辰韩种。其国在百济高丽二国东주-D002。주-D003滨大海。〇镛案北史谓新罗居乐浪地者。新罗自基临王时。(晋惠帝之时。)已得春川安边。(详见乐浪别考。)故撰北史者。书之如此。其国都之不离鸡林。有未及详也。〇又按始有六国者。六部之谓也。六部各有酋长。故谓之六国。〇又按新罗立国之初。未有国号。亦未称王。(始称居西干、麻立干。又称尼斯今。)至智證王时。(梁武帝初年。)始称新罗。(见罗史。)亦始称王。凡中国文字。其在梁武帝以前。名曰辰韩者。皆指新罗而言也。
其始臣属马韩。受其节制。修其职贡。马韩既亡。乃能自立。
新罗史云。马韩王让瓠公曰。辰、弁二韩。为我属国。比年不修职贡。事大之礼。其若是乎。(上详马韩考。)〇镛案马韩谓之西韩。(见本考。)辰韩谓之南韩。故沃沮使者。献马新罗。则曰南韩有圣人。(赫居世。)大辅陜父。奔投新罗。则曰去之南韩。(见句丽本纪。)由是言之。赫居世当时。只是辰韩君长。非如后世革世改命者之截然为新国也。(其后。朴昔金三姓。参错为君。仍是本法。)〇又按新罗本纪。记脱解王之事。谓卵椟浮海。至辰韩阿珍浦口。则当时自称辰韩。无他名也。
王莽地皇之时。辰韩右渠帅。廉斯鑡者。诣乐浪降汉。
魏略云。王莽地皇时。廉斯鑡。为辰韩右渠帅。闻乐浪土地美人民饶乐。亡欲来降。出其邑落。见田中驱雀男子一人。其语非韩人。问之。男子曰。我等汉人。名户来。我等辈。千五百人。伐材木。为韩所击得。皆断发为奴。积三年矣。鑡曰。我当降汉乐浪。汝欲去不。户来曰可。辰鑡因将户来。来出诣舍县。县言郡。郡即以鑡为译。从芩中乘大船入辰韩。逆取户来降伴辈。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鑡时晓谓辰韩。汝。还五百人。若不者。乐浪当遣万兵。乘船来击汝。辰韩曰。五百人已死。我当出赎直耳。乃出辰
北史云。新罗者。其先本辰韩种也。地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地。辰韩之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即其一也。〇又云。新罗亦曰斯罗。(隋书云。新罗亦曰斯罗。〇通典云。新罗国。魏时新卢国焉。初曰新卢。宋时曰新罗。或曰斯罗。)〇通典云。新罗其先。本辰韩种。其国在百济高丽二国东주-D002。주-D003滨大海。〇镛案北史谓新罗居乐浪地者。新罗自基临王时。(晋惠帝之时。)已得春川安边。(详见乐浪别考。)故撰北史者。书之如此。其国都之不离鸡林。有未及详也。〇又按始有六国者。六部之谓也。六部各有酋长。故谓之六国。〇又按新罗立国之初。未有国号。亦未称王。(始称居西干、麻立干。又称尼斯今。)至智證王时。(梁武帝初年。)始称新罗。(见罗史。)亦始称王。凡中国文字。其在梁武帝以前。名曰辰韩者。皆指新罗而言也。
其始臣属马韩。受其节制。修其职贡。马韩既亡。乃能自立。
新罗史云。马韩王让瓠公曰。辰、弁二韩。为我属国。比年不修职贡。事大之礼。其若是乎。(上详马韩考。)〇镛案马韩谓之西韩。(见本考。)辰韩谓之南韩。故沃沮使者。献马新罗。则曰南韩有圣人。(赫居世。)大辅陜父。奔投新罗。则曰去之南韩。(见句丽本纪。)由是言之。赫居世当时。只是辰韩君长。非如后世革世改命者之截然为新国也。(其后。朴昔金三姓。参错为君。仍是本法。)〇又按新罗本纪。记脱解王之事。谓卵椟浮海。至辰韩阿珍浦口。则当时自称辰韩。无他名也。
王莽地皇之时。辰韩右渠帅。廉斯鑡者。诣乐浪降汉。
魏略云。王莽地皇时。廉斯鑡。为辰韩右渠帅。闻乐浪土地美人民饶乐。亡欲来降。出其邑落。见田中驱雀男子一人。其语非韩人。问之。男子曰。我等汉人。名户来。我等辈。千五百人。伐材木。为韩所击得。皆断发为奴。积三年矣。鑡曰。我当降汉乐浪。汝欲去不。户来曰可。辰鑡因将户来。来出诣舍县。县言郡。郡即以鑡为译。从芩中乘大船入辰韩。逆取户来降伴辈。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鑡时晓谓辰韩。汝。还五百人。若不者。乐浪当遣万兵。乘船来击汝。辰韩曰。五百人已死。我当出赎直耳。乃出辰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8L 页
韩万五千人。弁韩布万五千匹。鑡收取直还郡。表鑡功义。赐冠帻田宅。子孙数世。至安帝延光四年时。故受复除。〇镛案金富轼之史。王莽天凤元年。乐浪南攻金城。(庆州之都城。)天凤六年之明年。实为地皇。则辰鑡之以乐浪而威胁。于理为允。但此时乐浪之长俨。自称王。实非汉吏。乃春川之土酋也。
曹魏正始之年。乐浪南部从事吴林。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
魏志云。正始中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详见乐浪考。)二郡遂灭韩。(详见乐浪考。)〇镛案魏文帝黄初三年。(新罗奈解王二十七年。)百济兵入牛头州。伊伐飧(伊伐餐新罗之大官。)忠萱。将兵拒之。(已见乐浪考。)由是观之。新罗之得春川久矣。(牛头。即春川。)吴林所割辰韩八国。即鸟岭以北忠州、原州、春川之类。岭南郡县。非吴林之所能割。亦非乐浪之所能受也。(黄初至正始二十馀年。)〇又按此云。灭韩者。鸟岭以北。辰韩之一。渠帅为二太守所灭也。鸡林之韩。二郡何以灭之。
至晋武帝太康元年。辰韩王遣使献方物。二年。复修朝贡。七年又朝。
事见晋书东夷列传。〇镛案元年、二年、七年之说。与上马韩朝贡之期。不相参差。不应两国之使。年年同发。北史云。新罗王初附庸于百济。其后强盛。因袭百济。其云附庸者。谓百济朝贡之时。新罗附献其贡也。以此言之。其所云元年、二年、七年之朝于晋者。乃百济新罗之事。而晋书谓之马韩、辰韩也。
梁武帝天监二年。纂(一作篡)国之明年。 新罗智證王。定国号曰新罗。(智證王四年。)自此以后。不名辰韩。
事见新罗史。〇镛案梁武帝以前。既无新罗之名。则凡后汉书、魏志、魏略、晋书、北史等所载辰韩之说。是皆新罗之实迹。其可徵可信。胜于金仁问、金富轼涂听之说。马韩百济。亦然。乃东儒撰史。每以三韩。认作三国之前代。归之渺茫之世。不亦误乎。两汉、魏、晋之际。与我三韩之国。时代实同。故撰彼史者。每立三韩之传。唯班固之时。洌水以南之事。未及
曹魏正始之年。乐浪南部从事吴林。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
魏志云。正始中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详见乐浪考。)二郡遂灭韩。(详见乐浪考。)〇镛案魏文帝黄初三年。(新罗奈解王二十七年。)百济兵入牛头州。伊伐飧(伊伐餐新罗之大官。)忠萱。将兵拒之。(已见乐浪考。)由是观之。新罗之得春川久矣。(牛头。即春川。)吴林所割辰韩八国。即鸟岭以北忠州、原州、春川之类。岭南郡县。非吴林之所能割。亦非乐浪之所能受也。(黄初至正始二十馀年。)〇又按此云。灭韩者。鸟岭以北。辰韩之一。渠帅为二太守所灭也。鸡林之韩。二郡何以灭之。
至晋武帝太康元年。辰韩王遣使献方物。二年。复修朝贡。七年又朝。
事见晋书东夷列传。〇镛案元年、二年、七年之说。与上马韩朝贡之期。不相参差。不应两国之使。年年同发。北史云。新罗王初附庸于百济。其后强盛。因袭百济。其云附庸者。谓百济朝贡之时。新罗附献其贡也。以此言之。其所云元年、二年、七年之朝于晋者。乃百济新罗之事。而晋书谓之马韩、辰韩也。
梁武帝天监二年。纂(一作篡)国之明年。 新罗智證王。定国号曰新罗。(智證王四年。)自此以后。不名辰韩。
事见新罗史。〇镛案梁武帝以前。既无新罗之名。则凡后汉书、魏志、魏略、晋书、北史等所载辰韩之说。是皆新罗之实迹。其可徵可信。胜于金仁问、金富轼涂听之说。马韩百济。亦然。乃东儒撰史。每以三韩。认作三国之前代。归之渺茫之世。不亦误乎。两汉、魏、晋之际。与我三韩之国。时代实同。故撰彼史者。每立三韩之传。唯班固之时。洌水以南之事。未及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9H 页
传闻故前汉书有四郡。而无三韩。此又三韩晚出之明验也。东儒但执新罗、百济之定名。遂以三韩属之邃古。此史家之大梦也。夫夷裔荒服之外。前代已亡之国。中国撰史之人。何为立传哉。请一思之。
弁辰考
弁辰者。金海、巨济、咸安、固城等沿海之地也。
后汉书云。弁辰与辰韩杂居。城郭亦服皆同。言语风俗有异。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〇魏书云。其渎卢国。与倭接界。十二国。亦有王。(节)施灶皆在户西。〇镛案三韩国邑。莫详于后汉书。后汉书既以弁辰。谓在辰韩之南。则弁辰者。辰韩之南邻也。渎卢者。巨济也。
其称弁辰者。或其顶戴之帻。异于辰韩。遂以得名也。
韩百谦云。首露王所起。(即金海。)乃弁韩之地也。〇镛案弁者。驾洛也。驾洛者。伽耶也。东俗凡冠帻之尖顶者。通谓之弁。亦谓之驾那。今禁府皂隶。(称罗将)及郡县侍奴。(称及唱)犹戴尖顶之帻。名之曰驾那。亦谓之金驾那。方言流传。必有所本也。新罗之时。惊洛国在今金海府。或称加罗。或称伽耶。此乃弁辰之总王也。必其巾帻。特为尖顶之制。故号之曰驾罗国。而中国之人。译之以文。则谓之弁辰也。及其末王仇亥。投降新罗之后。名其国曰金官。金官者。金冠也。(声之转。)金冠者。金驾那也。驾那之为弁辰。尚足疑乎。咸安为阿那伽耶。亦名阿尸良在金海四(一作西)。 固城为小伽耶。(亦名古自县。)弁辰在辰韩之南。南与倭接者。非是之谓乎。高灵为大伽耶。星州为碧珍伽耶。(亦名曰本彼。)咸昌为古宁伽耶。(亦名曰古冬揽。)陜川有伽耶山。此皆弁辰之属。故名之曰伽耶也。魏志有弁辰古资国。古资者。固城之旧名也。(东史作古自。)弁辰非伽耶乎。大抵汉、魏之际。新罗、驾洛。同居岭南四五百年。至梁武帝中大通四年。仇亥始降新罗。(又陈文帝天嘉三年。异斯夫灭伽耶。)驾洛者。新罗之耦国也。新罗既为辰韩。则惊(一作驾)洛自为。弁辰无用崎岖。然辨论也。汉史魏志。弁辰与辰韩杂居。罗史丽志。惊(一作驾)洛与新罗杂居。其差北差南。差强差弱。东史所记与华史所载。毫发不爽。情形悉合。惊(一作驾)洛之为弁辰。无可疑也。韩久庵以首
弁辰考
弁辰者。金海、巨济、咸安、固城等沿海之地也。
后汉书云。弁辰与辰韩杂居。城郭亦服皆同。言语风俗有异。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〇魏书云。其渎卢国。与倭接界。十二国。亦有王。(节)施灶皆在户西。〇镛案三韩国邑。莫详于后汉书。后汉书既以弁辰。谓在辰韩之南。则弁辰者。辰韩之南邻也。渎卢者。巨济也。
其称弁辰者。或其顶戴之帻。异于辰韩。遂以得名也。
韩百谦云。首露王所起。(即金海。)乃弁韩之地也。〇镛案弁者。驾洛也。驾洛者。伽耶也。东俗凡冠帻之尖顶者。通谓之弁。亦谓之驾那。今禁府皂隶。(称罗将)及郡县侍奴。(称及唱)犹戴尖顶之帻。名之曰驾那。亦谓之金驾那。方言流传。必有所本也。新罗之时。惊洛国在今金海府。或称加罗。或称伽耶。此乃弁辰之总王也。必其巾帻。特为尖顶之制。故号之曰驾罗国。而中国之人。译之以文。则谓之弁辰也。及其末王仇亥。投降新罗之后。名其国曰金官。金官者。金冠也。(声之转。)金冠者。金驾那也。驾那之为弁辰。尚足疑乎。咸安为阿那伽耶。亦名阿尸良在金海四(一作西)。 固城为小伽耶。(亦名古自县。)弁辰在辰韩之南。南与倭接者。非是之谓乎。高灵为大伽耶。星州为碧珍伽耶。(亦名曰本彼。)咸昌为古宁伽耶。(亦名曰古冬揽。)陜川有伽耶山。此皆弁辰之属。故名之曰伽耶也。魏志有弁辰古资国。古资者。固城之旧名也。(东史作古自。)弁辰非伽耶乎。大抵汉、魏之际。新罗、驾洛。同居岭南四五百年。至梁武帝中大通四年。仇亥始降新罗。(又陈文帝天嘉三年。异斯夫灭伽耶。)驾洛者。新罗之耦国也。新罗既为辰韩。则惊(一作驾)洛自为。弁辰无用崎岖。然辨论也。汉史魏志。弁辰与辰韩杂居。罗史丽志。惊(一作驾)洛与新罗杂居。其差北差南。差强差弱。东史所记与华史所载。毫发不爽。情形悉合。惊(一作驾)洛之为弁辰。无可疑也。韩久庵以首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49L 页
露所起为弁辰。岂非卓见乎。如云不然。弁辰非可食之物。请一思之。
弁辰十二国。竟为新罗所吞。
新罗史云。赫居世十九年。(汉元帝永光五年。)卞韩以国来降。〇镛案弁辰十二国。不应一时顿降。或其一国来降。不然。史家臆说耳。据赫居世三十八年。瓠公之对马韩曰。卞韩乐浪。无不畏怀。(详见马韩考。)苟于是年。早已亡灭。谁将畏怀。其不亡可知也。降者。服也。降而不亡。亦无怪也。且弁辰十二国。犹载于后汉书、魏晋史。则不得于前汉之时。献国于新罗也。此云来降者。来相服属。非谓并国土而献之也。韩(一作当)时都无弁韩之名。 〇又按新罗之史。智證王时。取小伽耶。(今固城。)法兴王时。取金官伽耶。(今金海。)真兴王时。取大伽耶。(今高灵。)此方是新罗吞灭弁辰之宗(一作实)迹也。(并详别考。)
乃东俗蒙昧。忽以三韩配于三国。马配句丽。弁配百济。七藤八葛。悉违古典。
崔致远上太师侍中状云。东海之外有三国。其名马韩、卞韩、辰韩。马韩则高丽。卞韩则百济。辰韩则新罗也。〇甄萱传云。萱西巡至完山州。谓左右曰。吾原三国之始。马韩先起后。赫世勃兴。(谓新罗。)故辰卞从之而兴。于是百济开国。〇高丽史云。王隆(高丽太祖王建父。)说弓裔曰。大王若欲王朝鲜、肃慎、卞韩之地。莫如先城松岳。裔从之。〇舆地胜览云。扶安边山。或云卞山。卞韩之得名以此。〇镛案崔孤云久游中国。反昧本乡之事。深溺佛典。好为诞妄之说。其所作佛家碑志。无非怪谈。虽其时代较古。文词精巧。其言未必皆信文也。箕氏之留在平壤者。冒姓韩氏。(见魏略。)从征句丽。(见东史。)马韩之为句丽。犹有影响。百济之为弁韩。抑何据也。百济始都广州。(河南城。)中徙公州。(即熊津。)终于扶馀。(即泗沘。)皆在庆州之北。北极出地。当差数度。而犹为弁韩。则汉史所谓弁辰。在辰韩之南。南与倭接者。是梦呓之言乎。秦汉之际。洌水以北。谓之朝鲜。洌水以南。谓之韩国。其后朝鲜为句丽。韩国为新罗、百济。今乃以三韩。配三国。其不锄铻乎。孤云之说。不可从也。〇又按甄萱、王隆之说。皆是大略粗谈。不足理会。至于
弁辰十二国。竟为新罗所吞。
新罗史云。赫居世十九年。(汉元帝永光五年。)卞韩以国来降。〇镛案弁辰十二国。不应一时顿降。或其一国来降。不然。史家臆说耳。据赫居世三十八年。瓠公之对马韩曰。卞韩乐浪。无不畏怀。(详见马韩考。)苟于是年。早已亡灭。谁将畏怀。其不亡可知也。降者。服也。降而不亡。亦无怪也。且弁辰十二国。犹载于后汉书、魏晋史。则不得于前汉之时。献国于新罗也。此云来降者。来相服属。非谓并国土而献之也。韩(一作当)时都无弁韩之名。 〇又按新罗之史。智證王时。取小伽耶。(今固城。)法兴王时。取金官伽耶。(今金海。)真兴王时。取大伽耶。(今高灵。)此方是新罗吞灭弁辰之宗(一作实)迹也。(并详别考。)
乃东俗蒙昧。忽以三韩配于三国。马配句丽。弁配百济。七藤八葛。悉违古典。
崔致远上太师侍中状云。东海之外有三国。其名马韩、卞韩、辰韩。马韩则高丽。卞韩则百济。辰韩则新罗也。〇甄萱传云。萱西巡至完山州。谓左右曰。吾原三国之始。马韩先起后。赫世勃兴。(谓新罗。)故辰卞从之而兴。于是百济开国。〇高丽史云。王隆(高丽太祖王建父。)说弓裔曰。大王若欲王朝鲜、肃慎、卞韩之地。莫如先城松岳。裔从之。〇舆地胜览云。扶安边山。或云卞山。卞韩之得名以此。〇镛案崔孤云久游中国。反昧本乡之事。深溺佛典。好为诞妄之说。其所作佛家碑志。无非怪谈。虽其时代较古。文词精巧。其言未必皆信文也。箕氏之留在平壤者。冒姓韩氏。(见魏略。)从征句丽。(见东史。)马韩之为句丽。犹有影响。百济之为弁韩。抑何据也。百济始都广州。(河南城。)中徙公州。(即熊津。)终于扶馀。(即泗沘。)皆在庆州之北。北极出地。当差数度。而犹为弁韩。则汉史所谓弁辰。在辰韩之南。南与倭接者。是梦呓之言乎。秦汉之际。洌水以北。谓之朝鲜。洌水以南。谓之韩国。其后朝鲜为句丽。韩国为新罗、百济。今乃以三韩。配三国。其不锄铻乎。孤云之说。不可从也。〇又按甄萱、王隆之说。皆是大略粗谈。不足理会。至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50H 页
扶安边山之说。此乃童騃嬉戏之谈。不足辨也。诚若边山为弁韩。将无麻田为马韩。信川为辰韩乎。〇又按古有弁辰。未有卞韩。东儒离开弁辰二字。以作卞韩。则弁辰可移于北方。可移于西方。此其受病之源也。
又或误据唐书闲漫之笔。遂疑弁辰(一作韩)在北方。
唐书渤海传云。大祚荣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东史同。)〇句丽史云。泉男生既降。(男生盖苏文之子。)帝召入。进右卫大将军卞国公。〇镛案东儒又执此文。以为男生句丽之人。而号曰卞国渤海北蕃之国。而尽得弁韩。则句丽亦可为卞韩。然当时封号。多不以实。故新罗诸王。皆封乐浪郡公。岂即庆州为乐浪乎。此不足为据。又如大祚荣既得朝鲜。又得弁韩。其云朝鲜。正是今平安道之地。句丽故疆也。岂得复以卞韩。为句丽哉。此皆闲漫不核之笔。无足据者。
又或误读唐书。遂疑弁韩苗裔。实居平壤。
唐书新罗传云。新罗。弁韩苗裔也。居汉乐浪地。横千里纵三千里。〇金富轼云。唐书旧唐书。皆云卞韩苗裔。后在乐浪之地。此皆传闻悬说。非实录也。〇镛案唐书弁韩。必是辰韩之讹。盖谓新罗。即辰韩之后孙也。其云居汉乐浪地者。谓新得春川汉城等地也。(即汉乐浪南部地。)金富轼忽去新罗二字。发此疑语。遂使百喙争鸣。靡所底定。不可叹乎。(北史云。新罗其先。本辰韩种也。隋书云。新罗居汉时。乐浪之地。唐书袭用此文。)
至撰舆地胜览。其定马韩、弁辰之疆域。皆指越为燕。以齐待蜀。而三韩旧界。不可复问。
舆地胜览云。京都黄海道。古朝鲜。马韩之域。忠清道。古马韩之域。全罗道。本卞韩之地。〇又云。(臣)按马韩为高句丽。辰韩为新罗。卞韩为百济。崔致远已有定论。此非致远创为之说。自三国初。相传之说也。高丽金富轼地理志。亦以致远之论为是。至其中叶。始有以金马山在百济之境。平那山在高句丽之境。平与卞。声相近。遂疑马韩为百济。卞韩为高句丽。然而未有昌言指之者。〇及金敬叔编周官六翼叙三韩。则云高
又或误据唐书闲漫之笔。遂疑弁辰(一作韩)在北方。
唐书渤海传云。大祚荣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东史同。)〇句丽史云。泉男生既降。(男生盖苏文之子。)帝召入。进右卫大将军卞国公。〇镛案东儒又执此文。以为男生句丽之人。而号曰卞国渤海北蕃之国。而尽得弁韩。则句丽亦可为卞韩。然当时封号。多不以实。故新罗诸王。皆封乐浪郡公。岂即庆州为乐浪乎。此不足为据。又如大祚荣既得朝鲜。又得弁韩。其云朝鲜。正是今平安道之地。句丽故疆也。岂得复以卞韩。为句丽哉。此皆闲漫不核之笔。无足据者。
又或误读唐书。遂疑弁韩苗裔。实居平壤。
唐书新罗传云。新罗。弁韩苗裔也。居汉乐浪地。横千里纵三千里。〇金富轼云。唐书旧唐书。皆云卞韩苗裔。后在乐浪之地。此皆传闻悬说。非实录也。〇镛案唐书弁韩。必是辰韩之讹。盖谓新罗。即辰韩之后孙也。其云居汉乐浪地者。谓新得春川汉城等地也。(即汉乐浪南部地。)金富轼忽去新罗二字。发此疑语。遂使百喙争鸣。靡所底定。不可叹乎。(北史云。新罗其先。本辰韩种也。隋书云。新罗居汉时。乐浪之地。唐书袭用此文。)
至撰舆地胜览。其定马韩、弁辰之疆域。皆指越为燕。以齐待蜀。而三韩旧界。不可复问。
舆地胜览云。京都黄海道。古朝鲜。马韩之域。忠清道。古马韩之域。全罗道。本卞韩之地。〇又云。(臣)按马韩为高句丽。辰韩为新罗。卞韩为百济。崔致远已有定论。此非致远创为之说。自三国初。相传之说也。高丽金富轼地理志。亦以致远之论为是。至其中叶。始有以金马山在百济之境。平那山在高句丽之境。平与卞。声相近。遂疑马韩为百济。卞韩为高句丽。然而未有昌言指之者。〇及金敬叔编周官六翼叙三韩。则云高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50L 页
丽。并乐浪卞韩。百济。并马韩带方。至叙三国。则直以高句丽为马韩。百济为卞韩。一人之言。自相矛盾。何足道哉。〇逮于本朝。吉昌君权近。与李詹等。修东国史略。乃断然以马韩为百济。卞韩为高句丽。近乃近世大儒。东人拟之蓍蔡。而亦为是论。以错乱千载已定之说。未知何谓也。〇(臣)反覆考中国及东史。三韩之时。马韩最大。统五十四国。辰、卞二韩。各统十二国。则今益山以南。无地可容五十四国矣。意者。马韩王都。其南密近于卞韩。而东北则与乐浪、靺鞨、沃沮等。封疆相接。其后高句丽东明王。起于乐浪。而尽有马韩东北之地。后人称丽为马韩者。盖以此也。〇后汉书。载弁辰在辰韩之南。南与倭接。又曰。弁辰与辰韩杂居。衣服居处。言语风俗同。不曰弁韩。而曰弁辰。是虽悬闻之称。亦可以知二韩之相邻附也。新罗赫居世十九年。卞韩以其国来降。其后百济既灭马韩。兵力强盛。蚕食新罗卞韩旧地。智异山以西。尽为所并。后人称济为卞韩者。盖以此也。〇柰之何近惑于金马平那之说。谓马韩在百济封域之中。遂以为百济乎。且唐书所云。卞韩苗裔。在乐浪之地者。盖言卞韩之系。出自乐浪耳。金富轼犹谓非实录。近之论。顾引以为證。而乃去苗裔二字。直云卞韩在乐浪之地。何也。〇又其言曰。后汉书谓卞韩在南者。盖自汉界辽东之地。而云尔。非谓卞韩在辰、马二韩之南。信如是则其所云马韩在西者。亦可谓在辽东之西乎。〇周官六翼。记高丽世祖说弓裔之言。大王若欲王朝鲜、肃慎、卞韩之地。莫如先占松岳。注云。今西京古之卞那京。故曰卞韩。此尤谬妄。以卞韩为西京。则朝鲜更指何地。后日裔之用兵。自罗州始。则世祖所谓卞韩。指百济也。审矣。〇三国遗事。谓丽地自有马邑山。故名马韩。济地自有卞山。故云卞韩。今平壤府。有马邑山。扶安县有边山。则遗事之云。恐或有徵。是书未知谁作。亦出于高丽中叶以后。其所纪载。皆荒诞不经。不足取信。然于辨三韩之说。则證据甚明。欲志东方地理者。固宜参观。〇(臣)故谨因致远旧说。以京畿忠清黄海等道。系于马韩旧域。以全罗道。系于卞韩旧域云。
第六集地理集第一卷○疆域考 第 251H 页
〇镛案汉魏诸史。武帝四郡之地。不至于洌水以南。而辰国南韩。每在四郡之外。则既为朝鲜之地。又为马韩之域。万无是理。今乃于京都黄海之地。书之曰朝鲜。马韩之域。则首鼠两端。拖泥带水。其蒙昧不核。一何至此。既以句丽定为马韩。而平安不举马韩。既以全罗定为卞韩。而益山犹谓马韩。其纠绕狼狈。一何至此。若云益山以南。无地可容五十四国。则今全罗一道。恰为五十三邑。何况洌水以南畿甸忠清之地。将设百国。奚但五十四而已哉。将谓五十四国。皆如晋、楚、齐、秦之广大乎。此过虑也。又云。句丽东明。起于乐浪。此又何说也。东明所据。只卒本而已。降及曹魏之时。句丽始得平壤。何况马韩。(东儒误以今成川。为卒本。故其言如是。)只句丽史一通。不曾梦见。径主大论可乎。至论卞韩之事。既云卞韩。降于新罗。卒以百济。号为卞韩。抑何武断。吾闻百济先亡。刘府寻撤智异山以西南原诸郡。皆入新罗之疆理。终为新罗之罪案。未闻新罗献其所得弁韩之地于百济也。卞韩之系。出自乐浪。又何说也。唐书本论新罗世德。出于辰弁(一作卞)。金富轼割去新罗二字。权阳村割去苗裔二字于是乎弁(一作卞)韩在乐浪矣。夫唐书一部。本非枕中鸿宝。何至迷昧如此。诸家纷纷。总属不根。究其病祟。都坐三韩三国。必欲分配。故七藤八葛。百孔千疮。皆由此而发也。
总之三韩之讼。亦当以中国史册。决之。
北史云。百济盖马韩之属。〇通典云。三韩。盖为百济新罗所并吞。〇镛案天下之辨是非决嫌疑者。当先揆本末。不探其本唯末是趋者。未有不缠绕而迷昧也。东国当时。本无文字。安有史策。尼斯今麻立干以为王号。徐耶火音汁伐以为地名。当时无文。不可讳也。故我邦史册。皆据汉、魏、晋诸史。点缀成文。其或收拾于本国之传记者。皆虚荒诞妄。不根之说。卵剖椟汎。鸡鸣鹊噪。下俚诖言。可愧之甚。今乃轻违中国之信史。自立委巷之野言。其可曰揆其本乎。中国撰史之家。皆知句丽无涉于三韩。故北史通典之笔。明核如是也。吾家谱牒。反逊他家之藏。愧甚矣。
总之三韩之讼。亦当以中国史册。决之。
北史云。百济盖马韩之属。〇通典云。三韩。盖为百济新罗所并吞。〇镛案天下之辨是非决嫌疑者。当先揆本末。不探其本唯末是趋者。未有不缠绕而迷昧也。东国当时。本无文字。安有史策。尼斯今麻立干以为王号。徐耶火音汁伐以为地名。当时无文。不可讳也。故我邦史册。皆据汉、魏、晋诸史。点缀成文。其或收拾于本国之传记者。皆虚荒诞妄。不根之说。卵剖椟汎。鸡鸣鹊噪。下俚诖言。可愧之甚。今乃轻违中国之信史。自立委巷之野言。其可曰揆其本乎。中国撰史之家。皆知句丽无涉于三韩。故北史通典之笔。明核如是也。吾家谱牒。反逊他家之藏。愧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