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x 页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卷一)
引
引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3H 页
引
玆所论者。法也。法而名之曰礼。何也。先王以礼而为国。以礼而道民。至礼之衰而法之名起焉。法非所以为国。非所以道民也。揆诸天理而合。错诸人情而协者。谓之礼。威之以所恐。迫之以所悲。使斯民兢兢然莫之敢干者。谓之法。先王以礼而为法。后王以法而为法。斯其所不同也。周公营周。居于洛邑。制法六篇。名之曰礼。岂其非礼而周公谓之礼哉。世俗言唐虞之治者曰尧与舜。皆拱手恭己。玄然默然。以端坐于茅茨之屋。而其德化之所渐被。若薰风之袭人。于是以熙熙为淳淳。以皞皞为蘧蘧。凡有施为动作。辄引唐虞以折之。谓韩非。商鞅之术。刻覈精深。实可以平治末俗。特以尧舜贤而嬴秦恶。故不得不以疏而缓者为是。密而急者为非云尔。以余观之。奋发兴作。使天下之人。骚骚扰扰。劳劳役役。曾不能谋一息之安者。尧舜是已。以余观之。综密严酷。使天下之人。夔夔遬遬。瞿瞿悚悚。曾不敢饰一毫之诈者。尧舜是已。天下莫勤于尧舜。诬之以无为。天下莫密于尧舜。诬之以疏迂。使人主每欲有为。必忆尧舜以自沮。此天下之所以日腐而不能新也。孔子谓舜无为者。谓舜得贤圣至二十二人。将又何为。其言洋溢抑扬。有足以得风神于言外者。今人专执此一言。谓舜拱默端坐。一指不动。而天下油油然化之。乃尧典皋陶谟。皆浩然忘之。岂不郁哉。易曰。天行健。明明尧舜。与天同健。曾不能有须臾之息。并其禹稷契益皋陶之等。亦奋迅猛烈。以作帝
玆所论者。法也。法而名之曰礼。何也。先王以礼而为国。以礼而道民。至礼之衰而法之名起焉。法非所以为国。非所以道民也。揆诸天理而合。错诸人情而协者。谓之礼。威之以所恐。迫之以所悲。使斯民兢兢然莫之敢干者。谓之法。先王以礼而为法。后王以法而为法。斯其所不同也。周公营周。居于洛邑。制法六篇。名之曰礼。岂其非礼而周公谓之礼哉。世俗言唐虞之治者曰尧与舜。皆拱手恭己。玄然默然。以端坐于茅茨之屋。而其德化之所渐被。若薰风之袭人。于是以熙熙为淳淳。以皞皞为蘧蘧。凡有施为动作。辄引唐虞以折之。谓韩非。商鞅之术。刻覈精深。实可以平治末俗。特以尧舜贤而嬴秦恶。故不得不以疏而缓者为是。密而急者为非云尔。以余观之。奋发兴作。使天下之人。骚骚扰扰。劳劳役役。曾不能谋一息之安者。尧舜是已。以余观之。综密严酷。使天下之人。夔夔遬遬。瞿瞿悚悚。曾不敢饰一毫之诈者。尧舜是已。天下莫勤于尧舜。诬之以无为。天下莫密于尧舜。诬之以疏迂。使人主每欲有为。必忆尧舜以自沮。此天下之所以日腐而不能新也。孔子谓舜无为者。谓舜得贤圣至二十二人。将又何为。其言洋溢抑扬。有足以得风神于言外者。今人专执此一言。谓舜拱默端坐。一指不动。而天下油油然化之。乃尧典皋陶谟。皆浩然忘之。岂不郁哉。易曰。天行健。明明尧舜。与天同健。曾不能有须臾之息。并其禹稷契益皋陶之等。亦奋迅猛烈。以作帝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3L 页
股肱耳目。而今居大臣之位者。方且得持大体三字。欲以了天下之万事。不亦过乎。曹参以清净居相位者。汉无德而兴。以承秦苛。少挠之则民将群起而为乱。其势不得不以烹鲜为法耳。陈平大奸也。以理阴阳顺四时。为大臣之职。以弥缝人短。魏相丙吉。又皆工谋而巧官(一作宦)。再执陈平之旧诀。以自掩其空疏之陋。而素食于潭潭之府。其视唐虞之际胼胝以奔秦(一作奏)者。顾诚何如。贾谊言之于可言之时。然以帝王兴衰之运。而欲有所制作。则可言之时也。以将相贤愚之品。而欲望其寅协。则不可言之时也。故得少年喜事之目。含幽愤而死。王安石饰清苦以厉其行。援经传以文其奸。其实二帝三王之道。未尝瞭然于胸中。徒以其一时之浅见。率天下而羁之以商贾之利。欲与元老大臣为万夫之望者战。虽空朝廷而莫之恤焉。斯其所以为天下僇也。周礼何尝言青苗保甲。以青苗保甲诬周礼。以王安石作殷鉴。凡言法可以小变者。群起而力击之。目之为王安石。而自居乎韩琦,司马光。斯则天下之巨病也。夏后氏之礼。非夏后氏之所独制也。即尧,舜,禹,稷,契,益,皋陶之等所聚精会神。竭诚殚(一作单)智。为万世立法程者也。其一条一例。岂人之所能易哉。然殷人代夏。不能不有所损益。周人代殷。不能不有所损益。何则。世道如江河之推移。一定而万世不动。非理之所能然也。秦人之法。是秦人之法。非千圣百王之所传流也。然而汉兴悉因秦故。曾不敢动其一毛。甚则以十月为岁首。以挟书为极律。以至百年得武帝以后。始微变其一二。若是者何也。殷周之人。哲谋睿圣。其才识所及。虽舜禹之所作为。能损益以合宜。汉人椎卤愚蠢。其才识所及。虽鞅斯之所作为。一冒之而不知脱。由是观之。法之不能改。制之不能变。一由夫本人之贤愚。非天地之理。原欲其无改无变也。洪唯我。 孝宗大王。改贡法为大同。亦唯我。 英宗大王。改奴婢法。改军布法。改翰林荐法。斯皆合天理而协人情。如四时之不能不变。然而当时集议之臣。发言盈庭。盛气力谏。至有以牵裾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4H 页
折槛自居者。及行之数百年。享其乐。受其赐而后。民志少定。若使 二祖。惑于浮议。荏苒而莫之改。则其利害得失。终亦不白于千古矣。 英宗之立均役也。有沮之者。 英宗曰。国虽亡。此法不可以不改。于乎。此大圣人之大言。时君世主。所不能黾勉出口者也。故改法修官。春秋贵之。其必以王安石而叱之者。庸夫之俗言。非明主之所宜恤也。今之沮事者。辄曰祖宗之法未可议。然祖宗之法。多作于创业之初。当此之时。天命有未及灼知。人心有未及大定。元勋将相。多粗豪武夫。百官士卒。多反侧奸人。各以其私。求其自利。小有不厌。必群起而作乱。是故。圣主贤臣。密谋于帷幄之中。而左瞻右顾。前拘后掣。终于无为以(一作而)后已。夫无为则因其故。因其故者。寡怨之道也。虽有未当。非我为也。故凡创业之初。不能改法。因循末俗。以为经法。此古今之通患也。故我邦之法。多因高丽之旧。至 世宗朝。小有损益。一自壬辰倭寇以后。百度堕坏。庶事抢攘。军门累增。 国用荡竭。田畴紊乱。赋敛偏辟。生财之源。尽力杜塞。费财之窦。随意穿凿。于是唯以革署减员。为救急之方。所益者升斗。而所损者丘陵。百官不备。正士无禄。贪风大作。生民憔悴。窃尝思之。盖一毛一发。无非病耳。及今不改。其必亡国而后已。斯岂忠臣志士所能袖手而傍观者哉。易曰。思不出其位。君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罪累之臣。其又敢议邦礼乎。曰然。虽然。磻溪柳馨远。议政法而无罪。其书刊行于国中。宁适不用。其言之者无罪也。其谓之草本者。何也。草之也者。有待乎修润之也。识浅焉智短焉。践历少焉。闻见陋焉。居处僻焉。书籍阙焉。虽圣人择焉。不能不使后者。修润之也。不能不修润之者。岂非草乎。唯限官于一百二十。使六曹。各领二十。斯不可易也。定官于九品。无正从之别。唯一品二品。乃有正从。斯不可易也。以户曹为教官。以六部为六卿(一作乡)。以存乡三物。教万民之面目。斯不可易也。严考绩之法。详考绩之条。以复唐虞之旧。斯不可易也。革三馆三荐之法。使新进勿分贵贱。斯不可易也。守 陵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4L 页
之官。勿为初仕。以塞侥倖之门。斯不可易也。合大小科。以为一取及第三十六人。三年大比。罢增广庭试节制之法。使取人有限。斯不可易也。文科武科。其额相同。使登科者。悉得补官。斯不可易也。于田十结。取一结以为公田。使农夫助而不税。斯不可易也。罢军布之法。修九赋之制。使民役大均。斯不可易也。立屯田之法。使京城数十里之内。皆作三军之田。以卫 王都。以减经费。使邑城数里之内。皆作牙兵之田。以护郡县。斯不可易也。定社仓之限。立常平之法。以杜奸滥。斯不可易也。铸中钱大钱。铸银钱金钱。辨九圜之等。以塞走燕之路。斯不可易也。定卿吏之额。禁世袭之法。以杜其奸猾。斯不可易也。开利用之监。议北学之法。以图其富国强兵。斯不可易也。凡如此类。诚愿其断而行之矣。若夫小小条例。琐琐名数。其或有掣碍而难通者。顾何敢胶守己见。谓不可易其一字乎。其有孤陋者。恕之焉。其有固滞者。平之焉。修之焉润之焉。或行之数十年。以验其便否焉。于是作为金石之典。以垂后世。斯不亦至愿大乐哉。以既攻之车。驾之于既熟之马。既轭既衡。犹复左拥右卫。前行数百步。试其调合。然后乃缚焉。乃驱焉。王者之立法驭世。何以异是。此草本之所以名也。嗟乎。斯岂非草本哉。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卷一)
天官吏曹(第一)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卷一)
天官吏曹(第一)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6H 页
前言
唯我 国家创业垂统馀四百年。纲弛纽解。庶事不振。宜改法修官。以昭祖烈。请 命三公三孤。弘敷六典。以诏六官。乃 命六官。修厥职事。分其属司。以佐 王平邦国。一曰。天官吏曹。其属二十。掌邦治。二曰。地官户曹。其属二十。掌邦教。三曰。春官礼曹。其属二十。掌邦礼。四曰。夏官兵曹。其属二十。掌邦政。五曰。秋官刑曹。其属二十。掌邦刑。六曰。冬官工曹。其属二十。掌邦事。凡六属之官。大事关于曹。小事专决之。
臣谨案。周礼六官。其属各皆六十。(小宰文。)郑注谓六官之属。三百六十。象天地四时日月星辰之度数。天道备焉。臣窃伏念。周礼。天子之礼。我 国家。藩国也。制度宜小。且考旧典。京官职司之数百有一十。或分而析之。或聚而合之。或增而补之。于是溯考古典。各以其类。分于六曹。六曹之属。各为二十。则其数一百二十。一百二十。亦天地度数之象也。〇臣伏念。国之庶事。纷纶错综。顾何必三百六十哉。然周公制礼。必以三百六十。定为大限。加减不得者。诚以物无定数。乱之本也。世道之嬗变无常。人主之逸欲无限。若于立法之初。破碎散漫。无天成铁铸之象。则不过数世。增之减之。废之兴之。纲纪紊乱。端绪莫寻。小有不察。必土崩而瓦解矣。今以六官之属。限之于一百二十者。非谓国之庶事。必于是加减不得也。为如是然后成法制也。制乡者曰五族为州。五州为党。五党为乡。其法制之斩截如是也。制军者曰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其法制之斩截如是也。制官者何独不然。制法之后。如有不得不变通者。宜于二十之内。或分而二之。以黜其一。或合而一之。以受其一。唯其大数不得加减。则于千万年。永为不刊之宪章矣。〇臣又按。周礼序官。或不满六十。(如天官。)或差过六十。(如地官。)必其中有合众而为一者。(如质人等七官。皆当合之于司市。)有分一而为众者。(如司会甸师之属。非必一官而已。)今不可详。当以天官小宰之文。为法制之大准也。
三公
三公之职。论道经邦。寅亮天工。议政府领议政公一人。左议政右议政公二人。都赞成孤一人。左赞成右赞成孤二人。舍人上士一人。检详中士二人。司录下士二人。〇录事庶下士六人。书吏十二人。皂隶三十人。
臣谨案。古制。皆三公三孤。 国制政府佐贰之臣。实古三孤之官。而今置四员。不与古合。又三孤之臣。尊于正卿。今左右参赞。与六曹判书同品。亦恐有差。臣谓赞成增一员。而左右参赞。减之似宜。〇又按。古制。必中士多于上士。下士多于中士。礼则然也。故曰舍人一员。检详二员。
唯我 国家创业垂统馀四百年。纲弛纽解。庶事不振。宜改法修官。以昭祖烈。请 命三公三孤。弘敷六典。以诏六官。乃 命六官。修厥职事。分其属司。以佐 王平邦国。一曰。天官吏曹。其属二十。掌邦治。二曰。地官户曹。其属二十。掌邦教。三曰。春官礼曹。其属二十。掌邦礼。四曰。夏官兵曹。其属二十。掌邦政。五曰。秋官刑曹。其属二十。掌邦刑。六曰。冬官工曹。其属二十。掌邦事。凡六属之官。大事关于曹。小事专决之。
臣谨案。周礼六官。其属各皆六十。(小宰文。)郑注谓六官之属。三百六十。象天地四时日月星辰之度数。天道备焉。臣窃伏念。周礼。天子之礼。我 国家。藩国也。制度宜小。且考旧典。京官职司之数百有一十。或分而析之。或聚而合之。或增而补之。于是溯考古典。各以其类。分于六曹。六曹之属。各为二十。则其数一百二十。一百二十。亦天地度数之象也。〇臣伏念。国之庶事。纷纶错综。顾何必三百六十哉。然周公制礼。必以三百六十。定为大限。加减不得者。诚以物无定数。乱之本也。世道之嬗变无常。人主之逸欲无限。若于立法之初。破碎散漫。无天成铁铸之象。则不过数世。增之减之。废之兴之。纲纪紊乱。端绪莫寻。小有不察。必土崩而瓦解矣。今以六官之属。限之于一百二十者。非谓国之庶事。必于是加减不得也。为如是然后成法制也。制乡者曰五族为州。五州为党。五党为乡。其法制之斩截如是也。制军者曰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其法制之斩截如是也。制官者何独不然。制法之后。如有不得不变通者。宜于二十之内。或分而二之。以黜其一。或合而一之。以受其一。唯其大数不得加减。则于千万年。永为不刊之宪章矣。〇臣又按。周礼序官。或不满六十。(如天官。)或差过六十。(如地官。)必其中有合众而为一者。(如质人等七官。皆当合之于司市。)有分一而为众者。(如司会甸师之属。非必一官而已。)今不可详。当以天官小宰之文。为法制之大准也。
三公
三公之职。论道经邦。寅亮天工。议政府领议政公一人。左议政右议政公二人。都赞成孤一人。左赞成右赞成孤二人。舍人上士一人。检详中士二人。司录下士二人。〇录事庶下士六人。书吏十二人。皂隶三十人。
臣谨案。古制。皆三公三孤。 国制政府佐贰之臣。实古三孤之官。而今置四员。不与古合。又三孤之臣。尊于正卿。今左右参赞。与六曹判书同品。亦恐有差。臣谓赞成增一员。而左右参赞。减之似宜。〇又按。古制。必中士多于上士。下士多于中士。礼则然也。故曰舍人一员。检详二员。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6L 页
治官之属吏曹
判书卿一人。参判中大夫一人。参议下大夫一人。正郎上士二人。佐郎中士四人。〇书吏十二人。皂隶二十四人。
臣谨案。官阶。宜止九品。无正从之别。唯一品二品。有正有从。于是三品以上。为大夫。四品以下为正士。(法见下。)则四品五品。上士也。六品七品。中士也。八品九品。下士也。然则正郎。本以五品。今升为四品(见下表。)上士也。佐郎本是六品。中士也。〇臣又按。原制。六曹郎官。其正郎佐郎员数相等。今考周礼。中士必倍于上士。下士必倍于中士。大抵贵少而贱多。尊少而卑多者。天地之常经也。今诸司员额之数。每存此意。故正郎二人。佐郎四人也。〇又按。原制。皂隶之数极少。而书吏之数或相倍蓰。斯亦仓卒定制。因循未改者也。周礼徒隶之数。什倍于府史。楚芋尹无宇之言曰。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儓。马有圉。牛有牧。(昭七年。)古之道也。今之书吏。即周之府史。今之皂隶。即周之徒隶。(史者。今之书写也。)然则吏多隶少。非制也。今正之。
承政院
都承旨中大夫二人。左右承旨下大夫四人。注书下士四人。〇书吏二十四人。皂隶六十人。
臣谨案。承政院者。古之纳言。后世之尚书省也。其官不必属于吏曹。然周礼太宰之下。即有宫正。宫正之职。专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察宫中之官府次舍。书其名版。(如今之省记。)发其政令。与今政院所职。十分相似。冢宰之职。本掌王宫之事。(即宫府一体之义。)则政院为天官之属。审矣。此之谓官
判书卿一人。参判中大夫一人。参议下大夫一人。正郎上士二人。佐郎中士四人。〇书吏十二人。皂隶二十四人。
臣谨案。官阶。宜止九品。无正从之别。唯一品二品。有正有从。于是三品以上。为大夫。四品以下为正士。(法见下。)则四品五品。上士也。六品七品。中士也。八品九品。下士也。然则正郎。本以五品。今升为四品(见下表。)上士也。佐郎本是六品。中士也。〇臣又按。原制。六曹郎官。其正郎佐郎员数相等。今考周礼。中士必倍于上士。下士必倍于中士。大抵贵少而贱多。尊少而卑多者。天地之常经也。今诸司员额之数。每存此意。故正郎二人。佐郎四人也。〇又按。原制。皂隶之数极少。而书吏之数或相倍蓰。斯亦仓卒定制。因循未改者也。周礼徒隶之数。什倍于府史。楚芋尹无宇之言曰。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儓。马有圉。牛有牧。(昭七年。)古之道也。今之书吏。即周之府史。今之皂隶。即周之徒隶。(史者。今之书写也。)然则吏多隶少。非制也。今正之。
承政院
都承旨中大夫二人。左右承旨下大夫四人。注书下士四人。〇书吏二十四人。皂隶六十人。
臣谨案。承政院者。古之纳言。后世之尚书省也。其官不必属于吏曹。然周礼太宰之下。即有宫正。宫正之职。专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察宫中之官府次舍。书其名版。(如今之省记。)发其政令。与今政院所职。十分相似。冢宰之职。本掌王宫之事。(即宫府一体之义。)则政院为天官之属。审矣。此之谓官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7H 页
联。〇臣又按。原制。都承旨一人。诸承旨五人。与周礼员额之例不同。且六承旨。其数人常以嘉善为之。故今拟中大夫二人也。既曰都矣。又可二乎。都总管有数人。都巡察有数人。不以是为嫌也。然则下四员当云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无同副之称也。〇臣又按。原制。注书有二员。然有所谓事变假注书已三员矣。下番翰林。常在后堂。(今所云堂后。)则四员也。今增一员。非无据也。注书之室。本谓之四仙阁。名不可不副也。〇又按。书吏皂隶之外。又有驱从之名。他司亦有库直,厅直诸名。不可殚述。此编姑略不言。如果施行此等。在所润色也。
臣谨按。虞之纳言。即今之谏官也。然则其职掌之内。宜以谏争之责。明示条例。〇又按。承旨之兼经筵官知制诰。当如原制。未可变也。(知制诰。宜作例兼。)
宗亲府
典签上士一人。典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宗亲府,忠勋府,仪宾府,敦宁府,中枢府。谓之五上司。不属于六曹。然先王之法。百工庶官。皆属六官。唯三公在六官之上。王者立法。宜严简如是也。周礼都宗人,家宗人。皆属春官。都司马,家司马。皆属夏官。都者。王子弟之所宅也。家者。先王子弟之家也。(见郑注。)然则五上司虽尊。其郎官之属。于吏曹。抑又何害。〇臣又按。故事。典签。必有亲王子然后差除。故有时乎一典簿而已。郎官宜具二人。故典簿增一员。〇又按。典签本是四品。固为上士。而典簿本是五品。五品非中士。故降之为六品。(见下表。)〇又按录事员额。视王子多少。以时增减。玆不著也。
仪宾府
经历上士一人。都事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宗亲府,忠勋府,仪宾府诸大夫。(今谓之堂上。)其数时众时寡。若值茂盛之时。其书吏皂隶量宜加出。此所定员额。虽极少之时。不可减也。〇又按。录事员额。视驸马多少。以时增减。玆不著也。
敦宁府
知事卿一人。同知事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参奉下士二人。〇录事二人。书吏六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按。虞之纳言。即今之谏官也。然则其职掌之内。宜以谏争之责。明示条例。〇又按。承旨之兼经筵官知制诰。当如原制。未可变也。(知制诰。宜作例兼。)
宗亲府
典签上士一人。典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宗亲府,忠勋府,仪宾府,敦宁府,中枢府。谓之五上司。不属于六曹。然先王之法。百工庶官。皆属六官。唯三公在六官之上。王者立法。宜严简如是也。周礼都宗人,家宗人。皆属春官。都司马,家司马。皆属夏官。都者。王子弟之所宅也。家者。先王子弟之家也。(见郑注。)然则五上司虽尊。其郎官之属。于吏曹。抑又何害。〇臣又按。故事。典签。必有亲王子然后差除。故有时乎一典簿而已。郎官宜具二人。故典簿增一员。〇又按。典签本是四品。固为上士。而典簿本是五品。五品非中士。故降之为六品。(见下表。)〇又按录事员额。视王子多少。以时增减。玆不著也。
仪宾府
经历上士一人。都事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宗亲府,忠勋府,仪宾府诸大夫。(今谓之堂上。)其数时众时寡。若值茂盛之时。其书吏皂隶量宜加出。此所定员额。虽极少之时。不可减也。〇又按。录事员额。视驸马多少。以时增减。玆不著也。
敦宁府
知事卿一人。同知事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参奉下士二人。〇录事二人。书吏六人。皂隶十六人。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7L 页
臣谨案。原编。敦宁府。有领事一员。(正一品。)判事一员。(从一品。)然故事国舅有数人。则数人皆授领事。其从一品者有数人。则数人皆授判事。然则领事,判事。本无定额。且一品贵臣。不可属之于六官。故不在序官之数也。〇又按。忠勋府,中枢府。当属兵曹。故不序于此。
司饔院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十人。卑(一作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周礼。内饔,外饔,膳夫,庖人。皆属天官冢宰。亦宫府一体之义也。原典。司饔院。亦属吏曹。今因之。今拟提调一员。吏曹判书例兼。其中大夫二员。都承旨例兼。其下大夫四员。左右承旨例兼。〇臣又按。原制。都提调一员。大臣为之。然三公论道。无以察饔膳。宜减之。
司䆃寺
提调卿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臣谨案。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馈食,六谷。臣故以司䆃寺属之吏曹。(原典属户曹。)〇又按。原制。大司称书吏。小司称书员。此无义之等级也。周礼大官小官。通称府史。此等处宜简而不宜烦也。又米布衙门。必有库直。今所不详。后皆仿此。
内资寺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臣谨案。周礼。凡内供米面酒浆之官。皆属天官。臣故以内资寺。属于吏曹。(原典属户曹。)〇又按。原制。主簿,直长,奉事各有一人。则中士二人。下士一人也。非周礼贵少贱多之义。故减中而增下。后皆仿此。
内赡寺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臣谨按。内赡寺。本供酒醴。今供油醋。周礼此等之官。皆属天官。故今亦依之。(原典属户曹。)〇臣又按。今诸司提调。上大夫中大夫。错杂为之。凡错杂者。乱之本也。王者立法。宜画一不动。然后虽奸臣用事。不能大乱。何必
司饔院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十人。卑(一作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周礼。内饔,外饔,膳夫,庖人。皆属天官冢宰。亦宫府一体之义也。原典。司饔院。亦属吏曹。今因之。今拟提调一员。吏曹判书例兼。其中大夫二员。都承旨例兼。其下大夫四员。左右承旨例兼。〇臣又按。原制。都提调一员。大臣为之。然三公论道。无以察饔膳。宜减之。
司䆃寺
提调卿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臣谨案。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馈食,六谷。臣故以司䆃寺属之吏曹。(原典属户曹。)〇又按。原制。大司称书吏。小司称书员。此无义之等级也。周礼大官小官。通称府史。此等处宜简而不宜烦也。又米布衙门。必有库直。今所不详。后皆仿此。
内资寺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臣谨案。周礼。凡内供米面酒浆之官。皆属天官。臣故以内资寺。属于吏曹。(原典属户曹。)〇又按。原制。主簿,直长,奉事各有一人。则中士二人。下士一人也。非周礼贵少贱多之义。故减中而增下。后皆仿此。
内赡寺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臣谨按。内赡寺。本供酒醴。今供油醋。周礼此等之官。皆属天官。故今亦依之。(原典属户曹。)〇臣又按。今诸司提调。上大夫中大夫。错杂为之。凡错杂者。乱之本也。王者立法。宜画一不动。然后虽奸臣用事。不能大乱。何必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8H 页
错乱是务哉。
司膳监(即司宰监)
提调卿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司膳监者。司宰监也。〇臣谨按。周礼。天官渔人。辨鱼物。盐人。掌盐。皆以共王之膳羞。臣故以司宰监。改之曰司膳监。属之于吏曹。(原典属户曹。)
义盈库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义盈库。掌油蜜黄蜡。周礼此等之官。皆属天官。今亦依之。(原典属户曹。)
淩人署(即冰库)
提调中大夫一人。别提中士二人。别检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按。周礼。淩人之职。本属天官。盖王之膳羞。皆冢宰照管。故献冰之官。亦属天官也。今亦依之。〇臣又按。东冰库。在豆毛浦。西冰库。在汉江之上。凡冰库财费。皆伐冰输冰之有不便故也。臣谓禁苑中。有水泉清洌。地气阴凝之处。凿之为大窌。四面砌石。灰缝其罅。至大寒后十日之内。必有数日狞寒。乘此时。令淩人汲洌泉。注于窌中。洒一盆。则冻一盆。洒二盆则冻二盆。顷刻之间。一窌为全冰矣。此冰无破碎相加之罅隙。外风不入。故春夏日暖。亦不融解。冰之极美者也。臣尝任谷山府。其邑藏冰有民弊。故试用此法。厥明年夏。全冰如石。用斧乃破。诚良法也。冰既实窌。乃苫屋也。其民间所用。宜于南山之阴。择一水泉清冽之处。藏冰如上法。(北山则向阳易融。)使冰库吏隶。发卖以自赡。而京城之内。凡为私冰者。一切严禁。则不出数年。冰库为腴司矣。 国家岁减数万缗经费。亦不可曰无补也。(今藏冰之费。不下数万缗。)
宗簿寺
提调宗卿一人。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原典云。有亲王子。则为都提调。不然则无都提调。唯宗大夫一
司膳监(即司宰监)
提调卿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二人。
司膳监者。司宰监也。〇臣谨按。周礼。天官渔人。辨鱼物。盐人。掌盐。皆以共王之膳羞。臣故以司宰监。改之曰司膳监。属之于吏曹。(原典属户曹。)
义盈库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义盈库。掌油蜜黄蜡。周礼此等之官。皆属天官。今亦依之。(原典属户曹。)
淩人署(即冰库)
提调中大夫一人。别提中士二人。别检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按。周礼。淩人之职。本属天官。盖王之膳羞。皆冢宰照管。故献冰之官。亦属天官也。今亦依之。〇臣又按。东冰库。在豆毛浦。西冰库。在汉江之上。凡冰库财费。皆伐冰输冰之有不便故也。臣谓禁苑中。有水泉清洌。地气阴凝之处。凿之为大窌。四面砌石。灰缝其罅。至大寒后十日之内。必有数日狞寒。乘此时。令淩人汲洌泉。注于窌中。洒一盆。则冻一盆。洒二盆则冻二盆。顷刻之间。一窌为全冰矣。此冰无破碎相加之罅隙。外风不入。故春夏日暖。亦不融解。冰之极美者也。臣尝任谷山府。其邑藏冰有民弊。故试用此法。厥明年夏。全冰如石。用斧乃破。诚良法也。冰既实窌。乃苫屋也。其民间所用。宜于南山之阴。择一水泉清冽之处。藏冰如上法。(北山则向阳易融。)使冰库吏隶。发卖以自赡。而京城之内。凡为私冰者。一切严禁。则不出数年。冰库为腴司矣。 国家岁减数万缗经费。亦不可曰无补也。(今藏冰之费。不下数万缗。)
宗簿寺
提调宗卿一人。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原典云。有亲王子。则为都提调。不然则无都提调。唯宗大夫一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8L 页
人。为提调其一员。文卿为之也。〇臣又按。周礼。太宰八统。亲亲为首。太宰九两。宗法居中。亲亲敦宗。固太宰之职。故宗亲府,宗簿寺。皆属天官。
观象监(天文学合言)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副正艺上士二人。主簿中士四人。奉事下士六人。〇书吏十二人。皂隶二十四人。〇天文学教授中士四人。训导下士八人。习读诸生十人。禁漏官三十人。
臣谨案。原编。观象监有领事一员。领议政例兼。盖谓三公有理阴阳。顺四时之责也。此说臣尝疑之。(义见尚书说。)臣谓领事一员。减之似宜。〇又按。周礼冯相氏。掌岁月日星之序事。保章氏掌星辰日月之变动。为春官宗伯之所属。则观像监当属礼曹。然五帝之时。凡治历之官。皆为天官。(义详尚书说。)故司马迁序天文历法。而直名曰天官书。治历明时者。天官之本职也。冯相氏,保章氏。唯察其气候。辨其妖祥。非治历之官也。周礼天官。未满六十。或者此等官名。不无脱落也。臣故以观象监。属之于天官。〇臣又按。治历明时。神圣之所务也。古者。颛喾尧舜。皆明此术。我邦贵族。视为鄙事。唯官师诸族。乃习此艺。亦弊俗也。臣谓文臣年少者。令习治历诸书。能算七改交食凌犯之数者。许为观象监都正。一授此职。凡清要无碍。则不出十年。缙绅大夫。必有能治历者矣。臣故增都正一员。〇臣又按。原典。观象监有正而无副正。然凡正皆堂下三品之官也。今拟三品无堂下官。故凡正或升之为都正。或降之为副正。他皆仿此。〇又按艺士者。以一艺仕者也。与适士不同。他皆仿此。
臣谨按。周礼。有族葬之法。(墓大夫。)则周公不令百姓。观风水以葬亲也。王制曰。为时日以疑众者。杀孤虚旺相之说。先儒皆斥之为左道。今设官分职。为置地理学命课学。非制也。臣谓地理学命课学。自今停罢。不复选取。其历书之内。凡所谓宜祭祀。宜婚烟(一作姻)。不宜出行。不宜针刺诸文。并行汰削。乃取夏小正月令。选其王政之善者。按节编入。又取古今农书本草。凡九谷百果诸药。宜种宜莳宜采之说。考其节气。别其南北。详注于本日之下。如今之宜忌诸文。则代天理物。敬授人时。无以踰于是矣。
观象监(天文学合言)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副正艺上士二人。主簿中士四人。奉事下士六人。〇书吏十二人。皂隶二十四人。〇天文学教授中士四人。训导下士八人。习读诸生十人。禁漏官三十人。
臣谨案。原编。观象监有领事一员。领议政例兼。盖谓三公有理阴阳。顺四时之责也。此说臣尝疑之。(义见尚书说。)臣谓领事一员。减之似宜。〇又按。周礼冯相氏。掌岁月日星之序事。保章氏掌星辰日月之变动。为春官宗伯之所属。则观像监当属礼曹。然五帝之时。凡治历之官。皆为天官。(义详尚书说。)故司马迁序天文历法。而直名曰天官书。治历明时者。天官之本职也。冯相氏,保章氏。唯察其气候。辨其妖祥。非治历之官也。周礼天官。未满六十。或者此等官名。不无脱落也。臣故以观象监。属之于天官。〇臣又按。治历明时。神圣之所务也。古者。颛喾尧舜。皆明此术。我邦贵族。视为鄙事。唯官师诸族。乃习此艺。亦弊俗也。臣谓文臣年少者。令习治历诸书。能算七改交食凌犯之数者。许为观象监都正。一授此职。凡清要无碍。则不出十年。缙绅大夫。必有能治历者矣。臣故增都正一员。〇臣又按。原典。观象监有正而无副正。然凡正皆堂下三品之官也。今拟三品无堂下官。故凡正或升之为都正。或降之为副正。他皆仿此。〇又按艺士者。以一艺仕者也。与适士不同。他皆仿此。
臣谨按。周礼。有族葬之法。(墓大夫。)则周公不令百姓。观风水以葬亲也。王制曰。为时日以疑众者。杀孤虚旺相之说。先儒皆斥之为左道。今设官分职。为置地理学命课学。非制也。臣谓地理学命课学。自今停罢。不复选取。其历书之内。凡所谓宜祭祀。宜婚烟(一作姻)。不宜出行。不宜针刺诸文。并行汰削。乃取夏小正月令。选其王政之善者。按节编入。又取古今农书本草。凡九谷百果诸药。宜种宜莳宜采之说。考其节气。别其南北。详注于本日之下。如今之宜忌诸文。则代天理物。敬授人时。无以踰于是矣。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9H 页
昔皇明学士解缙上疏。论历一如臣说。其疏见名臣疏议。可按而知也。夫阴阳拘忌之说。妨功害事。为害甚钜。今为葬而择日者。或云。月德不吉。而全弃一月。或云。年运不合。而全弃一年。其害可胜言哉。今历书第二张。有所谓年神方位之图。篇末有天恩天赦一张。皆邪说也。臣谓去此二张。代补二张。开列八道布政司。节气时刻。日月交食时刻。日出入时刻。使遐外之民。咸知正时。亦王政之大者也。(男学渊。按 正庙朝已有刊布。)
内医院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中大夫二人。副正艺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奉事下士四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故事。副提调一员。都承旨例兼。今都承旨二人。则提调亦二人也。〇又按。主簿二人者。其一直长也。奉事四人者。其二参奉也。后多仿此。〇又按。观象监,三医司。皆无皂隶。不成体貌。今减其吏额。以为皂隶。
典医监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佥正艺上士二人。主簿中士四人。奉事下士四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〇医学教授艺中士一人。训导下士二人。习读诸生三十人。
臣谨案。典医监,惠民署。周礼之疾医疡医也。唯其公署。贫薄无财。不成模样如是也。故亦不能修其职掌。遂使至要之官。反成无实之名。岂不嗟哉。臣窃伏念。周礼九赋之法。邦中之赋。居其首焉。今百肆坐市之民。皆有赋役。唯独卖药之市。不徵其赋。斯亦不均之政也。虽其操业清雅。其为商贾则一也。乌得无徵。今拟六部卖药之铺。(五部今六部)分之为三等。上等岁徵三缗。中等徵二缗。下等徵一缗。东三部。属之于典医监。西三部。属之于惠民署。以供油薪之费。以给吏隶之料。不可已也。
惠民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艺中士二人。奉事下士六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〇医学教授艺中士一人。训导下士一人。
臣谨按。右所谓三医司也。医学者有国之大政。今拟修明其法。使名实相称。不可一任其凋弊也。
命妇司
其内命妇之女御。上二级女御四人。中二级女御八人。下二级女
内医院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中大夫二人。副正艺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奉事下士四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故事。副提调一员。都承旨例兼。今都承旨二人。则提调亦二人也。〇又按。主簿二人者。其一直长也。奉事四人者。其二参奉也。后多仿此。〇又按。观象监,三医司。皆无皂隶。不成体貌。今减其吏额。以为皂隶。
典医监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佥正艺上士二人。主簿中士四人。奉事下士四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〇医学教授艺中士一人。训导下士二人。习读诸生三十人。
臣谨案。典医监,惠民署。周礼之疾医疡医也。唯其公署。贫薄无财。不成模样如是也。故亦不能修其职掌。遂使至要之官。反成无实之名。岂不嗟哉。臣窃伏念。周礼九赋之法。邦中之赋。居其首焉。今百肆坐市之民。皆有赋役。唯独卖药之市。不徵其赋。斯亦不均之政也。虽其操业清雅。其为商贾则一也。乌得无徵。今拟六部卖药之铺。(五部今六部)分之为三等。上等岁徵三缗。中等徵二缗。下等徵一缗。东三部。属之于典医监。西三部。属之于惠民署。以供油薪之费。以给吏隶之料。不可已也。
惠民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艺中士二人。奉事下士六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〇医学教授艺中士一人。训导下士一人。
臣谨按。右所谓三医司也。医学者有国之大政。今拟修明其法。使名实相称。不可一任其凋弊也。
命妇司
其内命妇之女御。上二级女御四人。中二级女御八人。下二级女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9L 页
御十六人。〇世子宫内命妇之女御。中二级女御四人。下二级女御四人。
臣谨案。原典。嫔正一品也。贵人从一品也。昭仪正二品也。淑仪从二品也。昭容正三品也。其下又有淑容(从三品。)昭媛(正四品。)叔媛(从四品。)等三级。臣以为内命妇。宜止于三品。若淑容,昭媛,淑媛之名。减之似宜也。〇臣又按。原典。尚宫为正五品。下至从九品。其级为十二层。其名有二十七。臣以为女御卑微之伦。设此多名。将何为哉。今就二十七名之中。择其善者。四品曰尚宫。五品曰尚寝。品各二人。六品曰典衣。七品曰典膳。品各四人。八品曰典药。九品曰典灯。品各八人。通共二十四人。蔑不足矣。〇臣又按。原典。世子宫命妇。良娣二品也。良媛三品也。承徽四品也。昭训五品也。今当因之。〇臣又按。原典。世子宫女御。守闺为六品。下至九品。其名有九。今就九命之中。择其善者。六品曰守闺。七品曰守藏。八品曰掌缝。九品曰掌馔。品各二人。共八人也。并详下表。〇总之。周礼九嫔女御。有所谓女祝四人。女史八人。女奚十六人。属于天官。亦宫府一体之义也。原典亦然。今因之。
臣又按。外命妇。但有阶品。本无员额。并详官阶之末。
内需司
典需奄上士一人。典会中士二人。典货下士四人。〇书题奄二十人。〇书吏八人。
臣谨案。原典。内需之官。有别座(一作坐)别提之名。盖典需称别座(一作坐)。典会称别提也。
内侍府
尚膳奄三品四人。尚帑奄上士八人。尚烛中士十六人。尚阍下士三十二人。习读奄四十人。
臣谨案。周礼。内小臣阍人,寺人之等。皆奄人也。属于天官冢宰。亦宫府一体之义也。今亦依之。〇又按。原典。尚膳二员。从二品也。尚酝,尚茶各一员。正三品也。其下又有尚药,尚传,尚册,尚弧,尚帑,尚洗,尚烛,尚烜,尚设,尚除,尚门,尚更,苑(一作尚)苑。自同(一作正)三品。至从九品。通共五十九人。今就其中。择其善名。分为六级。尚帑八人。则其四人典帑也。尚烛十六人。则其八
臣谨案。原典。嫔正一品也。贵人从一品也。昭仪正二品也。淑仪从二品也。昭容正三品也。其下又有淑容(从三品。)昭媛(正四品。)叔媛(从四品。)等三级。臣以为内命妇。宜止于三品。若淑容,昭媛,淑媛之名。减之似宜也。〇臣又按。原典。尚宫为正五品。下至从九品。其级为十二层。其名有二十七。臣以为女御卑微之伦。设此多名。将何为哉。今就二十七名之中。择其善者。四品曰尚宫。五品曰尚寝。品各二人。六品曰典衣。七品曰典膳。品各四人。八品曰典药。九品曰典灯。品各八人。通共二十四人。蔑不足矣。〇臣又按。原典。世子宫命妇。良娣二品也。良媛三品也。承徽四品也。昭训五品也。今当因之。〇臣又按。原典。世子宫女御。守闺为六品。下至九品。其名有九。今就九命之中。择其善者。六品曰守闺。七品曰守藏。八品曰掌缝。九品曰掌馔。品各二人。共八人也。并详下表。〇总之。周礼九嫔女御。有所谓女祝四人。女史八人。女奚十六人。属于天官。亦宫府一体之义也。原典亦然。今因之。
臣又按。外命妇。但有阶品。本无员额。并详官阶之末。
内需司
典需奄上士一人。典会中士二人。典货下士四人。〇书题奄二十人。〇书吏八人。
臣谨案。原典。内需之官。有别座(一作坐)别提之名。盖典需称别座(一作坐)。典会称别提也。
内侍府
尚膳奄三品四人。尚帑奄上士八人。尚烛中士十六人。尚阍下士三十二人。习读奄四十人。
臣谨案。周礼。内小臣阍人,寺人之等。皆奄人也。属于天官冢宰。亦宫府一体之义也。今亦依之。〇又按。原典。尚膳二员。从二品也。尚酝,尚茶各一员。正三品也。其下又有尚药,尚传,尚册,尚弧,尚帑,尚洗,尚烛,尚烜,尚设,尚除,尚门,尚更,苑(一作尚)苑。自同(一作正)三品。至从九品。通共五十九人。今就其中。择其善名。分为六级。尚帑八人。则其四人典帑也。尚烛十六人。则其八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0H 页
人典烛也。尚阍三十二人。则其十六人。典阍也。(例见前。)通共六十人。与原典。所差未远也。〇臣又按。奄人之职。原典不过从二品。而近例或踰定制。恐非礼也。周礼奄人之职。不过上士。此篇姑存三品官四人。然非周公之旧也。
掖庭署
提调中大夫二人。司谒庶中士八人。司案下士二十人。
臣谨案。司谒八人。则其四人司钥也。(六七品。)司案二十人。则其十人司扫也。(八九品。)例见前。〇又按。 国法。外朝不得与内侍接语。内侍之无提调可也。掖庭虽贱。阮(一作既)与朝士接语。则何必无提调乎。今拟都承旨二人。例兼掖庭署提调。抑所宜也。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卷一)
地官户曹(第二)
教官之属
户曹判书卿一人。参判中大夫一人。参议下大夫一人。正郎上士二人。佐郎中士四人。〇书吏二十人。皂隶四十人。
臣谨案。原典。书吏六十人。臣伏念。户曹虽事务烦剧。书吏之额。不必至此。周礼。天子之礼也。大司徒府史之数。不过十八。况小邦乎。此盖本曹利禄丰厚。故稍稍增益。以至此耳。旧典三十八。而续典为六十。斯可知也。况今经田版籍。多别立衙门。其书吏皆自户曹分出也。今拟书吏止二十人。库直又当为二十人。皂隶四十人。推移给料庶相当也。
汉城府
判尹卿一人。左尹中大夫一人。右尹下大夫一人。庶尹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十人。皂隶四十人。
臣谨案。汉城府者。汉之京兆尹也。周礼无此官。然此为乡遂之总官。则当属地官也。〇又按庶尹二人。则其一判官也。例见前。
六部(五部。分之为六)
其部令每部中士一人。教官每部下士二人。〇书吏每部四人。皂隶每部八人。
臣谨按。古者。王国之制。九分其国。如井田之形。王宫居中。百官公署在前。一区百肆。市廛在后。一区左右。六卿(一作乡)两两相向。先王之法也。我 国营建之初。虽不能如此。其部分之数。宜六而不宜五也。今拟五部分之
掖庭署
提调中大夫二人。司谒庶中士八人。司案下士二十人。
臣谨案。司谒八人。则其四人司钥也。(六七品。)司案二十人。则其十人司扫也。(八九品。)例见前。〇又按。 国法。外朝不得与内侍接语。内侍之无提调可也。掖庭虽贱。阮(一作既)与朝士接语。则何必无提调乎。今拟都承旨二人。例兼掖庭署提调。抑所宜也。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卷一)
地官户曹(第二)
教官之属
户曹判书卿一人。参判中大夫一人。参议下大夫一人。正郎上士二人。佐郎中士四人。〇书吏二十人。皂隶四十人。
臣谨案。原典。书吏六十人。臣伏念。户曹虽事务烦剧。书吏之额。不必至此。周礼。天子之礼也。大司徒府史之数。不过十八。况小邦乎。此盖本曹利禄丰厚。故稍稍增益。以至此耳。旧典三十八。而续典为六十。斯可知也。况今经田版籍。多别立衙门。其书吏皆自户曹分出也。今拟书吏止二十人。库直又当为二十人。皂隶四十人。推移给料庶相当也。
汉城府
判尹卿一人。左尹中大夫一人。右尹下大夫一人。庶尹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十人。皂隶四十人。
臣谨案。汉城府者。汉之京兆尹也。周礼无此官。然此为乡遂之总官。则当属地官也。〇又按庶尹二人。则其一判官也。例见前。
六部(五部。分之为六)
其部令每部中士一人。教官每部下士二人。〇书吏每部四人。皂隶每部八人。
臣谨按。古者。王国之制。九分其国。如井田之形。王宫居中。百官公署在前。一区百肆。市廛在后。一区左右。六卿(一作乡)两两相向。先王之法也。我 国营建之初。虽不能如此。其部分之数。宜六而不宜五也。今拟五部分之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0L 页
为六部。东北曰东一部。正东曰东二部。东南曰东三部。西北曰西一部。正西曰西二部。西南曰西三部。以六部当六乡。以遵先王之法。未可已也。〇臣又按。古者。大司徒之职。专掌教人。所谓乡三物。教万民也。后世。户部专掌财赋。唯以聚敛为职事。于是百官星罗。而教人之职。无一人焉。于是伦常斁绝。风俗坏败。后世之治。虽汉文帝,唐太宗。终不能得三古之髣髴者。凡以是也。周礼乡老,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之等。皆教人之官也。今拟六部,六学。专以教人为职。不唯词讼是听也。故都事。改之曰教官。
六学(四学增二学)
其乡大夫每学二人。教授每学中士一人。训导每学下士一人。童蒙教官每学下士一人。〇书吏每学四人。皂隶每学八人。
臣谨案。古者。党有庠。州有序。(五党为州。)乡有校。(五州为乡。)国有学。(六乡为国。)此孟子所谓庠序学校也。然则今之四学。即古之所谓乡校。(古有四门小学。专习字学。今人误以四学。为四门小学。)既是乡校。则宜六而不宜四也。既是乡校。则宜考古乡老,乡大夫,州长,党正之职。勉而行之。不可但以诗赋为戏。以塞其职也。然则其名位宜尊。宜于六部。各选大夫之有名德者二人。以为六部之乡大夫。使六学教授。凡教人罚人。皆禀命于乡大夫。未可已也。周礼乡大夫每乡卿一人。今必二人者。彼时上有乡老。(每二乡公一人。)下有州长,党正。虽一卿有馀也。今不能然。则宜有二人也。其一人以正卿为之。其一人以中下大夫为之。若本部之内。本无正卿。则中大夫下大夫各一人可也。若又无中大夫。则以邻部之卿大夫。代领其职。靡不可也。〇臣又按。凡制官之法。虽一员。不可使无所统率。今所谓童蒙教官。独无所属。自为一官。非制也。古者。乡学之外。别有小学。在公宫之南。(见王制。)北魏孝文。迁都洛阳。建四门小学。今之四学。即乡学。亦四门学也。然则童蒙教官。宜为四学之正官。何为而游于虚旷。不知其所止泊也。臣谓既设六学。又于每学。各置童蒙教官一人。俾修其职。未可已也。
典粢署(原典有籍田令)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
六学(四学增二学)
其乡大夫每学二人。教授每学中士一人。训导每学下士一人。童蒙教官每学下士一人。〇书吏每学四人。皂隶每学八人。
臣谨案。古者。党有庠。州有序。(五党为州。)乡有校。(五州为乡。)国有学。(六乡为国。)此孟子所谓庠序学校也。然则今之四学。即古之所谓乡校。(古有四门小学。专习字学。今人误以四学。为四门小学。)既是乡校。则宜六而不宜四也。既是乡校。则宜考古乡老,乡大夫,州长,党正之职。勉而行之。不可但以诗赋为戏。以塞其职也。然则其名位宜尊。宜于六部。各选大夫之有名德者二人。以为六部之乡大夫。使六学教授。凡教人罚人。皆禀命于乡大夫。未可已也。周礼乡大夫每乡卿一人。今必二人者。彼时上有乡老。(每二乡公一人。)下有州长,党正。虽一卿有馀也。今不能然。则宜有二人也。其一人以正卿为之。其一人以中下大夫为之。若本部之内。本无正卿。则中大夫下大夫各一人可也。若又无中大夫。则以邻部之卿大夫。代领其职。靡不可也。〇臣又按。凡制官之法。虽一员。不可使无所统率。今所谓童蒙教官。独无所属。自为一官。非制也。古者。乡学之外。别有小学。在公宫之南。(见王制。)北魏孝文。迁都洛阳。建四门小学。今之四学。即乡学。亦四门学也。然则童蒙教官。宜为四学之正官。何为而游于虚旷。不知其所止泊也。臣谓既设六学。又于每学。各置童蒙教官一人。俾修其职。未可已也。
典粢署(原典有籍田令)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1H 页
人。
臣谨案。周礼地官。有舂人,饎人。以供粢盛。原典无典粢之官。唯东郊有籍田数区。借民耕耨。及其穫也。户曹郎官监刈。今并与郎官监刈之法而废之。盖阙典之大者也。臣谓宜于东郊。益置籍田。临其田。起一公署。令郎官监耕焉。监种焉。监移焉。监耘监穫监舂监糳。奉而藏之。每到祭时。纳于祭所。如典牲之官。未可已也。〇臣又按。原按(一作典)。亲耕则有籍田令。宜以典粢之郎。兼此职也。
典牲署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人。
臣谨案。周礼。典牲之官序。在财赋诸官之上。(牧人充人等。)重祭祀也。今亦依之。
司畜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牧人二十人。
臣谨按。续典。犹有此署。则其革罢未久矣。臣窃伏念。有畜牧而后。可有牺牲。去牧官而存牲官。难继之道也。中国之人曰。朝鲜无羊。非无羊也。不牧羊也。 国俗家家牧牛。牛可得也。村村牧豕。豕可得也。独羊不可得也。唯外邑仓庭。各养十馀头。令仓奴自养之。主官不考其勤慢。监司不问其衰殖。一羊滋蕃。为仓奴一年之害。二羊滋蕃。为仓奴二年之害。羊其蕃殖乎。今宜复设司畜之署。增置牧人数十人。分遣近郊。专意牧羊。如栗岛,(在龙山。)典岛,青罗岛,(在富平。)弥法岛。(在江华。)诸处。皆设苙牧羊。令岁终奏其功状。自本署。考其勤慢。报于户曹。其有功者。令得西班末职。则不出十年。朝鲜之羊。其濈濈矣。若其料布财费。宜以司畜署贡物。还属本署。(今属于户曹。)又冰库藏冰之法。如用臣言。则岁得钱数万缗。以其半移画于司畜署。不患其不给矣。〇广州之棠亭洲。亦可以牧羊。
平市署
提调卿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人。
臣谨案。周礼地官。有舂人,饎人。以供粢盛。原典无典粢之官。唯东郊有籍田数区。借民耕耨。及其穫也。户曹郎官监刈。今并与郎官监刈之法而废之。盖阙典之大者也。臣谓宜于东郊。益置籍田。临其田。起一公署。令郎官监耕焉。监种焉。监移焉。监耘监穫监舂监糳。奉而藏之。每到祭时。纳于祭所。如典牲之官。未可已也。〇臣又按。原按(一作典)。亲耕则有籍田令。宜以典粢之郎。兼此职也。
典牲署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人。
臣谨案。周礼。典牲之官序。在财赋诸官之上。(牧人充人等。)重祭祀也。今亦依之。
司畜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牧人二十人。
臣谨按。续典。犹有此署。则其革罢未久矣。臣窃伏念。有畜牧而后。可有牺牲。去牧官而存牲官。难继之道也。中国之人曰。朝鲜无羊。非无羊也。不牧羊也。 国俗家家牧牛。牛可得也。村村牧豕。豕可得也。独羊不可得也。唯外邑仓庭。各养十馀头。令仓奴自养之。主官不考其勤慢。监司不问其衰殖。一羊滋蕃。为仓奴一年之害。二羊滋蕃。为仓奴二年之害。羊其蕃殖乎。今宜复设司畜之署。增置牧人数十人。分遣近郊。专意牧羊。如栗岛,(在龙山。)典岛,青罗岛,(在富平。)弥法岛。(在江华。)诸处。皆设苙牧羊。令岁终奏其功状。自本署。考其勤慢。报于户曹。其有功者。令得西班末职。则不出十年。朝鲜之羊。其濈濈矣。若其料布财费。宜以司畜署贡物。还属本署。(今属于户曹。)又冰库藏冰之法。如用臣言。则岁得钱数万缗。以其半移画于司畜署。不患其不给矣。〇广州之棠亭洲。亦可以牧羊。
平市署
提调卿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人。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1L 页
臣谨案。周礼司市。属于地官。故今亦依之。
司禄仓(即广兴仓)
提调中大夫一人。副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二人。
司禄仓者。广兴仓也。〇臣谨案。广兴仓者。百官班禄之府也。周礼地官。有司禄之官。其职掌虽阙。(经文缺。)其名不可泯也。〇臣又按。原典。广兴仓独无提调。不知何故。若以关于户曹。而不立提调。则他司亦多然矣。宜令户曹参判例兼。
司饩仓(即军资监)
提调下大夫一人。副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司饩仓者。军资监也。〇臣谨案。军资监。专掌吏隶之饩。虽亦有军需。其所重在饩也。故曰司饩仓。〇又按。续典。军资监提调。令户曹判书例兼。臣窃伏念。六官之有三大夫。非独为观美也。盖将以分其职务。共济国事也。我国唯吏,兵,刑三曹。其参判,参议。犹有职掌。户,礼,工三曹。其参判,参议。全无所事。纯作冗官。亦立法之过也。今拟司饩仓提。令户曹参议例兼。
司饷仓(即龙山别营,粮饷厅。合焉)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〇内饷库书吏一人。
司饷仓者。龙山别营也〇臣谨案。龙山别营。即军饷之所司也。今制户曹佐郎例兼。郎官本以剧务。又兼此职。本以腴司。又兼此俸。皆不均也。今宜别设一司。其提调。户曹判书例兼。其郎官。别立二人。其吏隶。以户曹所减。移画为便也。〇内饷库者。粮饷厅也。在苧洞。例与别营。相为表里也。
职贡司(即宣惠厅)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副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人。
职贡司者。宣惠厅也。〇臣谨案。宣惠厅都提调三员。三公例兼。盖以创设之初。令大臣照管。其后因循不改也。今法制既立。令大臣领仓曹。差
司禄仓(即广兴仓)
提调中大夫一人。副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二人。
司禄仓者。广兴仓也。〇臣谨案。广兴仓者。百官班禄之府也。周礼地官。有司禄之官。其职掌虽阙。(经文缺。)其名不可泯也。〇臣又按。原典。广兴仓独无提调。不知何故。若以关于户曹。而不立提调。则他司亦多然矣。宜令户曹参判例兼。
司饩仓(即军资监)
提调下大夫一人。副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一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司饩仓者。军资监也。〇臣谨案。军资监。专掌吏隶之饩。虽亦有军需。其所重在饩也。故曰司饩仓。〇又按。续典。军资监提调。令户曹判书例兼。臣窃伏念。六官之有三大夫。非独为观美也。盖将以分其职务。共济国事也。我国唯吏,兵,刑三曹。其参判,参议。犹有职掌。户,礼,工三曹。其参判,参议。全无所事。纯作冗官。亦立法之过也。今拟司饩仓提。令户曹参议例兼。
司饷仓(即龙山别营,粮饷厅。合焉)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〇内饷库书吏一人。
司饷仓者。龙山别营也〇臣谨案。龙山别营。即军饷之所司也。今制户曹佐郎例兼。郎官本以剧务。又兼此职。本以腴司。又兼此俸。皆不均也。今宜别设一司。其提调。户曹判书例兼。其郎官。别立二人。其吏隶。以户曹所减。移画为便也。〇内饷库者。粮饷厅也。在苧洞。例与别营。相为表里也。
职贡司(即宣惠厅)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副正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人。
职贡司者。宣惠厅也。〇臣谨案。宣惠厅都提调三员。三公例兼。盖以创设之初。令大臣照管。其后因循不改也。今法制既立。令大臣领仓曹。差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2H 页
除吏隶。考察斗斛。恐妨事体。减之似宜。〇臣又按。宣惠创设之初。不知大同之法。能永久遵行。故其郎官不名曰判官主簿。权称郎厅。以军职受禄。今大同之法。建立既久。行之无弊。又何以权设为名哉。庶事草创。皆如是也。今宜郎官。皆编为正官。不令散漫而无纪也。〇臣又按。宣惠厅郎官。本是五员。今拟均役厅,常平厅。皆别为一官。故郎官减二员也。
常平仓(即常赈厅)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宣惠厅中。有所谓常平厅,赈恤厅。常平厅者。 国初之所设。今其名徒存耳。诸道还上之谷。原初皆是常,赈二厅之谷。以其耗谷有不利。故有司之臣。岁减月削。今外邑常,赈之谷。多者三四石。少者三四斗。苟存其名。以寓存羊之义。臣窃伏念。常平者。三代之经法也。孟子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此谓丰年。粒米狼戾。而不知平物价以敛之也。曰。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此谓凶年。谷粟如金。而不知平物价以散之也。先王之法。本自如此。斯岂耿寿昌之所创乎。王制以国无三年之蓄。为危亡之兆。若非常平之法。安所得三年之蓄乎。今拟常平厅之在城内者。别为衙门。以为内司。又于江上。择地建仓。以为外司。每当丰年之秋。增价以籴之。乃于凶年之春。减价以粜之。使物价常平。此之谓常平也。常平者。荒政也。赈恤之政。宜附常平之官。常平厅,赈恤厅。原不相离。以是也。然若值赈恤之年。常平厅提调。宜增五人。其郎官宜增四人。令分掌六部以监赈也。
平赋司(即均役厅)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二人。下大夫二人。佥正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平赋司者。均役厅也。〇臣谨案。禹贡有田有赋。赋者。周人之九赋也。周礼天官冢宰。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주-D001大府掌九赋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四郊之赋。以待稍秣。家削之赋。以待匪颁。邦
常平仓(即常赈厅)
提调卿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宣惠厅中。有所谓常平厅,赈恤厅。常平厅者。 国初之所设。今其名徒存耳。诸道还上之谷。原初皆是常,赈二厅之谷。以其耗谷有不利。故有司之臣。岁减月削。今外邑常,赈之谷。多者三四石。少者三四斗。苟存其名。以寓存羊之义。臣窃伏念。常平者。三代之经法也。孟子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此谓丰年。粒米狼戾。而不知平物价以敛之也。曰。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此谓凶年。谷粟如金。而不知平物价以散之也。先王之法。本自如此。斯岂耿寿昌之所创乎。王制以国无三年之蓄。为危亡之兆。若非常平之法。安所得三年之蓄乎。今拟常平厅之在城内者。别为衙门。以为内司。又于江上。择地建仓。以为外司。每当丰年之秋。增价以籴之。乃于凶年之春。减价以粜之。使物价常平。此之谓常平也。常平者。荒政也。赈恤之政。宜附常平之官。常平厅,赈恤厅。原不相离。以是也。然若值赈恤之年。常平厅提调。宜增五人。其郎官宜增四人。令分掌六部以监赈也。
平赋司(即均役厅)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二人。下大夫二人。佥正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平赋司者。均役厅也。〇臣谨案。禹贡有田有赋。赋者。周人之九赋也。周礼天官冢宰。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주-D001大府掌九赋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四郊之赋。以待稍秣。家削之赋。以待匪颁。邦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2L 页
甸之赋。以待工事。邦县之赋。以待币帛。邦都之赋。以待祭祀。山泽之赋。以待丧纪。币馀之赋。以待赐予。司会以九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地官载师。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以时徵其赋。闾师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时徵其赋。县师。掌郊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辇之稽。(休不耕曰莱。)以岁时徵野之赋贡。遂人。掌邦之野。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及其六畜车辇。辨其老幼废疾。以令贡赋。里宰。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以岁时徵敛其财赋。赋者。尧舜三王之法。非后世聚敛之臣所自创也。我 国本无赋法。所谓田税。亦近貊法。国用官用。自然不足。于是无名之赋。日增月衍。皆以田结徵之。古之貊法。今桀法也。试论南方之情。水田种十斗。槩得谷二十苞。其十苞。输于田主。二苞入于种税。二苞入于还上。二苞入于杂赋。(琐琐名色。今不可殚述。)佃夫之所自食。极不过三四苞。先王什一。今什七八。民何以聊生乎。峨舸则舶。岁得羡数千缗。盐盆鱼篊。岁得羡数百缗。徵赋于此。何谓虐乎。世俗称洪启禧创均役厅。以至覆亡。殆不然也。苟以立法之未善。必取天殃。则军布创立之人。将无孑遗矣。斯皆立法之初。船人渔人乡吏之等。煽动浮言。而士大夫之无识者。从而和之耳。臣伏读均役节目。我 英考创建时传教。其至诚笃志。有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其英断大言。有万夫莫夺之勇。王者气象。于斯为盛。真大有为之主也。然当其时也。有司之臣。方且惴惴慄慄。唯恐民怨归已。所立条例。皆破碎弥缝。不成法制。口钱宅税。既不敢生心。又如松田竹田漆林楮林果园六畜。都不敢议到。诸邑隐结之查覈者。亦挂一漏百。有名无实。今宜上考禹贡,周礼之本法。下稽汉,唐,宋,明之遗制。定为九赋。以平民役。断不可已也。臣故曰均役厅。宜别立衙门。名之曰平赋司。其提调户曹三大夫例兼之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3H 页
外。中大夫下大夫各一人。极选通明之人。使之平赋宜矣。
版籍司(分出于户曹)
提调卿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版籍司。宜别立一官。其提调。户曹判书例兼。其书吏。取于户曹。臣窃伏念。井田之世。民唯恐户口之或漏。其势然也。井田既废。徭役日繁。民唯以欺隐户口。作为家计。苟非别立一司。专治籍事。则率无以有成效矣。〇臣又按。周礼小司寇。及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而秋官司民。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则版籍者。秋官所掌。然地官今名户曹。户者。户口之所统也。故版籍司。不得不属之于户曹。
经田司(原典有敬差官)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二人。下大夫二人。副正上士二人。奉事中士四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八人。
臣谨案。今日 国家最急者。即田政也。臣久处田间。目见田政之紊乱。诚欲流涕者屡矣。康津一县。其漏结最称薄小。而原田六千馀结。漏田殆二千结。则公家取四之三。县吏取四之一。虽鲁之季氏四分公室。何以加矣。海南比康津。壤地偏小。而漏结更多。罗州则漏结多于原结。天下其有是乎。虽然。别取几结。名之曰漏结。则其害未甚。今也不然。通执一县之田。择其豪民饶户之纳税无虑者。执之为漏结。私徵钱米。谓之防结。县吏邸吏。乘时射利。于是取成川覆沙旧陈今陈之类。及流离丐乞。鳏寡孤独。疲癃残疾。剥肤椎髓。无可奈何之类。以充原结之数。于是县吏邸吏之等。冬末春初。徵敛已毕。载之大舶。或送之于岭南。或送之于京江。以食其赢羡。而公家之税所收。不满百石。于是悍吏猾校。纵于民间。名之曰检督。徵邻徵里。徵族徵姻。搜房掘地。悬首缚臂。摘其锜釜。攘其犊豚。一村骚然。哭声震天。伤天地之和气。惨人烟之萧瑟。此行所
版籍司(分出于户曹)
提调卿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版籍司。宜别立一官。其提调。户曹判书例兼。其书吏。取于户曹。臣窃伏念。井田之世。民唯恐户口之或漏。其势然也。井田既废。徭役日繁。民唯以欺隐户口。作为家计。苟非别立一司。专治籍事。则率无以有成效矣。〇臣又按。周礼小司寇。及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而秋官司民。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则版籍者。秋官所掌。然地官今名户曹。户者。户口之所统也。故版籍司。不得不属之于户曹。
经田司(原典有敬差官)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二人。下大夫二人。副正上士二人。奉事中士四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八人。
臣谨案。今日 国家最急者。即田政也。臣久处田间。目见田政之紊乱。诚欲流涕者屡矣。康津一县。其漏结最称薄小。而原田六千馀结。漏田殆二千结。则公家取四之三。县吏取四之一。虽鲁之季氏四分公室。何以加矣。海南比康津。壤地偏小。而漏结更多。罗州则漏结多于原结。天下其有是乎。虽然。别取几结。名之曰漏结。则其害未甚。今也不然。通执一县之田。择其豪民饶户之纳税无虑者。执之为漏结。私徵钱米。谓之防结。县吏邸吏。乘时射利。于是取成川覆沙旧陈今陈之类。及流离丐乞。鳏寡孤独。疲癃残疾。剥肤椎髓。无可奈何之类。以充原结之数。于是县吏邸吏之等。冬末春初。徵敛已毕。载之大舶。或送之于岭南。或送之于京江。以食其赢羡。而公家之税所收。不满百石。于是悍吏猾校。纵于民间。名之曰检督。徵邻徵里。徵族徵姻。搜房掘地。悬首缚臂。摘其锜釜。攘其犊豚。一村骚然。哭声震天。伤天地之和气。惨人烟之萧瑟。此行所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3L 页
过。十室九空。崩檐败壁。窗户欹倾。而检督所攘。又未尝一粒入官。所谓葛伯食之。又不以祭也。于是京江漕船。以舟系杙。经春阅夏。于是县令县吏。从而喻之曰。既不满载。等是不归。舟中之米。鬻于岭南。我食其利。汝亦有分。及秋而登。可以填补。于是空船阁沙。以待秋至。于是有司之臣。奏于朝堂曰。民俗巧诈。观望为事。飞关切责。束民愈严。其实民之纳税而死。已有月矣。嗟呼。岂不冤哉。 国家岁入。常年不过十二万石。若值凶年。输于京江者。每不过数万石。国之经费。将焉出矣。 国制凡一结收田税四斗。三手米二斗二升。大同米十二斗。船价出于其中。一结所收不过十八斗二升。及其太仓之班禄。宣惠厅之颁贡价也。其所云十五斗。以至小之斗。不过为十一二斗。则一结所收之当国用者。极不过十五斗。而方其敛之于民间也。以如斛之斗。敛三十四斗。解之以京斗。则小不下四十五斗。是又民输者三。而公受其一也。上而削国。下而剥民。于其中央所肥者。贪官猾吏。嗟呼。岂不冤哉。古之圣人。知其然也。制井田之法。逆杜其奸。今人有言。井田之法者。指为迂阔。不切事情。然则圣人迂阔。而今人多智。圣人昧事。而今人识务。岂理也哉。但古唯旱田。今多水田。又我 邦地势。山林多而原湿少。井田诚不可为也。然有一法焉。无井田之形。而有井田之实。不亦善乎。每田十结。以其一结为公田。以附近九结。为私田。令九结佃夫。同治公田一结。以当王税。其私田九结。不税不赋。悉入其家。则于是乎井田也。臣谓亟立一官。名之曰经田司。以治公田之法。不可缓也。〇提调五员。其三员。户曹之三大夫为之。其二员。别选文理密察之人。使之专管。其副正二人。以玉堂学士之综明者为之。出于诸道则为经田御史。入于 王城则为经田司副正。其主簿四人。以曾经守令之有治绩者为之。于是先遣经田御史。暗行出没。差官量田。覈其隐漏。查其陈荒。以此有馀。补彼不足。又以其馀。编于原籍。于是尽出公府军门及诸道封留之钱。买取私田。以为公田。原帐四百结则买四十结。原帐五百结则买五十结。什一之法。于是乎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4H 页
建立。斯独非井田乎。井田九一。而此云什一。何也。九一即什一也。(义见孟子说。)过于什一者。桀之道也。不及什一者。貊之道也。什一者。天下之中也。(春秋传。)方公田之创立也。一国其骚骚矣。愚民可与享成。不可与虑始。一国其骚骚矣。然人主一心。为万化之本。诚使 圣断。赫然如 英考之于均役。则何患不成。 英考之言曰。国虽亡。均役不可不为。呜呼。此王者之大言也。帝曰。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奋者。奋发也。奋迅也。鸡绝有力曰奋。羊绝有力曰奋。(尔雅文。)在下之臣有能奋发。协赞而后。公田之法可立也。其规模节目。尚须细密。使条理森爽。然后乃可以行之无弊。并详下篇。
漕运司(原典有海运判官,水运判官。)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监察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臣谨案。我 国漕路。其危险难踰之地。其在西南海沿。有七山,安兴数处而已。然而臭载之患。岁不下十馀艘者。一船制未善也。二守令有添载也。三船人有故破也。然而故破之患。十居七八。臣谓设一官。名之曰漕运司。其提调。户曹大夫兼之。其佥正二人。以曾经宪府者为之。在内则为本司佥正。出外则为西南道转运御史。使之暗行出没。禁其奸恶。又凡公田之米。有或夤缘为奸。不即装发者。覈而罪之。又或诸路漕运之官。(如法圣佥使牙山县监等。)有领船不实。及沿路守令。有护送不谨者。并行斥黜。则比之唐,宋之转运使。弊省而功多矣。其监察二员。亦潜行畿沿。覈治如法。或潜行于忠,骊江上。覈治如法。则其效必著显矣。〇其监察职衔曰。宣务郎,漕运司都事,检校,监察院副御史。
司圃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别提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周礼场人之职。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属于地官。今亦依之。〇又按。树艺之政。亦所以裕国用而助民产也。凤山,黄州之梨。加平,杨州之栗。青山,报恩之枣。丰基,淳昌之柹。康津,长兴之橘,柚,栀子。皆宜设法。以劝种。其或有广植成林。能致千树万树者。许报司圃署。覈其虚实。
漕运司(原典有海运判官,水运判官。)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监察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臣谨案。我 国漕路。其危险难踰之地。其在西南海沿。有七山,安兴数处而已。然而臭载之患。岁不下十馀艘者。一船制未善也。二守令有添载也。三船人有故破也。然而故破之患。十居七八。臣谓设一官。名之曰漕运司。其提调。户曹大夫兼之。其佥正二人。以曾经宪府者为之。在内则为本司佥正。出外则为西南道转运御史。使之暗行出没。禁其奸恶。又凡公田之米。有或夤缘为奸。不即装发者。覈而罪之。又或诸路漕运之官。(如法圣佥使牙山县监等。)有领船不实。及沿路守令。有护送不谨者。并行斥黜。则比之唐,宋之转运使。弊省而功多矣。其监察二员。亦潜行畿沿。覈治如法。或潜行于忠,骊江上。覈治如法。则其效必著显矣。〇其监察职衔曰。宣务郎,漕运司都事,检校,监察院副御史。
司圃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别提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周礼场人之职。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属于地官。今亦依之。〇又按。树艺之政。亦所以裕国用而助民产也。凤山,黄州之梨。加平,杨州之栗。青山,报恩之枣。丰基,淳昌之柹。康津,长兴之橘,柚,栀子。皆宜设法。以劝种。其或有广植成林。能致千树万树者。许报司圃署。覈其虚实。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4L 页
荐补西班末职。庙堂召而试之。诚能晓解农书。辨其土宜。有农圃之经济者。升补司圃之职。则不出十年。国中珍果。有足以贩卖于邻国。以厚其财用者矣。
司矿署(原有银色郎)
提调中大夫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臣谨案。周礼卝人之职。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属于地官。今亦依之。卝者。矿也。原典。户曹郎官。有银色。今当别之为此官。〇臣窃伏念。我 邦山岳雄钜。金银铜铁。处处皆产。江界之银坡洞。遂安之笏谷店。特其偶显者耳。公家设禁以自防。奸民盗采以犯法。皆非宜也。臣谓凡产金银铜之穴。皆官出财以采之。其或私采者。与盗铸钱同律。唯铁冶许民私采。抑所宜也。然且铸铜之法。宜自利用。监北学,中国。以诏于司卝署。
六保署(即活人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别提中士二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六保署者。活人署也。〇臣谨案。周礼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我 邦活人之官。掌救活都城病人。其职掌未备也。然当属地官无疑。〇安富之政。唯存心而已。无所用力。今拟救疫。以克六保之数。盖宽疾者。掌聋盲躄哑之类。救疫者。专救疫疠痲疹之等也。
算学署
提调卿一人。教授中士二人。训导下士四人。〇皂隶四人。
臣谨案。一艺仕者。皆各有其署。唯算学隶于户曹。律学隶于刑曹。义未均也。今玆别之。然其提调则户曹判书。宜例兼也。〇臣又按。训导四人。其二人筹士也。例见前。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卷一)
春官礼曹(第三)
礼官之属
礼曹判书卿一人。参判中大夫一人。参议下大夫一人。正郎上士二人。佐郎中士四人。〇书吏二十人。皂隶二十八人。
司矿署(原有银色郎)
提调中大夫一人。判官上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臣谨案。周礼卝人之职。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属于地官。今亦依之。卝者。矿也。原典。户曹郎官。有银色。今当别之为此官。〇臣窃伏念。我 邦山岳雄钜。金银铜铁。处处皆产。江界之银坡洞。遂安之笏谷店。特其偶显者耳。公家设禁以自防。奸民盗采以犯法。皆非宜也。臣谓凡产金银铜之穴。皆官出财以采之。其或私采者。与盗铸钱同律。唯铁冶许民私采。抑所宜也。然且铸铜之法。宜自利用。监北学,中国。以诏于司卝署。
六保署(即活人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别提中士二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六保署者。活人署也。〇臣谨案。周礼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我 邦活人之官。掌救活都城病人。其职掌未备也。然当属地官无疑。〇安富之政。唯存心而已。无所用力。今拟救疫。以克六保之数。盖宽疾者。掌聋盲躄哑之类。救疫者。专救疫疠痲疹之等也。
算学署
提调卿一人。教授中士二人。训导下士四人。〇皂隶四人。
臣谨案。一艺仕者。皆各有其署。唯算学隶于户曹。律学隶于刑曹。义未均也。今玆别之。然其提调则户曹判书。宜例兼也。〇臣又按。训导四人。其二人筹士也。例见前。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卷一)
春官礼曹(第三)
礼官之属
礼曹判书卿一人。参判中大夫一人。参议下大夫一人。正郎上士二人。佐郎中士四人。〇书吏二十人。皂隶二十八人。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5H 页
臣谨案。周礼春官之长。为宗伯。宗伯者。有虞氏之秩宗。宗者。神示之所宅也。故秩宗典三礼。三礼者。天神地示人鬼之礼。周礼大宗伯之职。亦首言三礼。以是也。今按。原编礼典。首之以科举。次之以生徒。祭礼在第十条。当时编辑之臣。不考先王之典章。有是差误也。
太常寺(即奉常寺)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供奉下士四人。〇书吏十六人。皂隶三十人。饪夫六十人。
臣谨案。 国朝祭礼。专任太常。况议谥进宴。所掌皆系尊重。而政格太常之官。必以有庶名者差除。抑何故也。政格之区别嫡庶。本是谬典。非谓有庶名者。不合此官。不知无庶名者。何以不屑。此官今拟太常之官。皆以玉堂为之。
臣谨案。周礼小史。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不知何时。小史之职。移于太常也。
通礼院
提调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二人。相礼上士二人。赞仪中士二人。引仪中士四人。下士十人。〇书吏八人。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通礼院。古之鸿胪卿也。在周礼为秋官朝士之职。其职掌甚烦。而本署贫薄。吏隶极少。不可不增。每外官除拜。例以礼物。送于本院。以补公用。抑所宜也。〇又按提调一人。礼曹判书宜例兼。
典壝司(即社稷暑)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令中士二人。参奉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人。守仆四人。
典壝司者。社稷署也。〇臣谨案。职官之制。宜咸有统率。若网在纲。如衣挈领。乃可以寅亮天工。社稷固有官矣。厉坛,城隍坛,雩坛,禜坛,风云雷雨坛,山川北郊诸坛。又谁尸之。若云咸隶礼曹。则社稷亦不必有官矣。今拟中士二人。兼掌诸坛之在南北者。下士二人。兼掌诸坛之在东西者。春秋审视。凡有崩塌之患。随报礼曹。以请修补未可已也。
典庙司(即宗庙署)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令中士二人。参奉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守仆四人。〇诸宫诸殿。承护官。或以中士。或以上士。随时增减。为
太常寺(即奉常寺)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主簿中士二人。供奉下士四人。〇书吏十六人。皂隶三十人。饪夫六十人。
臣谨案。 国朝祭礼。专任太常。况议谥进宴。所掌皆系尊重。而政格太常之官。必以有庶名者差除。抑何故也。政格之区别嫡庶。本是谬典。非谓有庶名者。不合此官。不知无庶名者。何以不屑。此官今拟太常之官。皆以玉堂为之。
臣谨案。周礼小史。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不知何时。小史之职。移于太常也。
通礼院
提调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二人。相礼上士二人。赞仪中士二人。引仪中士四人。下士十人。〇书吏八人。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通礼院。古之鸿胪卿也。在周礼为秋官朝士之职。其职掌甚烦。而本署贫薄。吏隶极少。不可不增。每外官除拜。例以礼物。送于本院。以补公用。抑所宜也。〇又按提调一人。礼曹判书宜例兼。
典壝司(即社稷暑)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令中士二人。参奉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人。守仆四人。
典壝司者。社稷署也。〇臣谨案。职官之制。宜咸有统率。若网在纲。如衣挈领。乃可以寅亮天工。社稷固有官矣。厉坛,城隍坛,雩坛,禜坛,风云雷雨坛,山川北郊诸坛。又谁尸之。若云咸隶礼曹。则社稷亦不必有官矣。今拟中士二人。兼掌诸坛之在南北者。下士二人。兼掌诸坛之在东西者。春秋审视。凡有崩塌之患。随报礼曹。以请修补未可已也。
典庙司(即宗庙署)
提调公一人。卿一人。令中士二人。参奉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守仆四人。〇诸宫诸殿。承护官。或以中士。或以上士。随时增减。为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5L 页
本司之员外郎。
臣谨案。宗庙之有诸殿诸宫。犹社稷之有诸坛也。今拟永禧殿,景慕宫其守官。并以典庙司员外郎。派差分守。不宜别立衙门。又如璿源殿,肇庆庙,庆基殿。皆以本地朝官之落职閒居者。为承护官。六年而递。不复迁转。恐合事宜。其或特迁者。不必六年。〇又如储庆宫,毓祥宫,宣禧宫,文孝庙。虽令内官守直。亦令本司郎官。各掌一宫。以时奉审。凡有毁损。皆自本司。报于礼曹。以请修补。抑所宜也。
永禧殿。其承护官二人。职衔曰宣务郎。典庙司员外郎。分差永禧殿承护官。〇景慕宫。其承护官二人。职衔曰宣务郎。典庙司员外郎。分差景慕宫承护官。馀皆仿此。〇华宁殿守官。例以 健陵令兼之。其职衔曰宣务郎。〇주-D001陵司员外郎。分差 健陵令。兼华宁殿承护官。
臣窃伏念。职官之制。宜上应天道。下考人文。限之于三百六十。或限之于一百二十。立法之初。规制一定。虽传至百世。必加减不得。移易不得。然后方可曰制度。臣伏惟诸 殿诸宫之作。皆起于 列圣之孝思。群下之忠恳。 国祚绵远。至百至千。则宫庙陵园之数。亦从而增益。每一孝思立一衙门。又其守直之官。皆作初仕之窠。则倖门日广。官方日紊。必至于莫可收拾。臣故曰诸坛诸祀。一并属之于社稷。诸殿诸宫。一并属之于宗庙。诸园诸墓。一并属之于守陵司。宜矣。且凡守坛守庙守陵之官。唯洒扫之外。皆无职务词讼。非新进初仕之人。试才习政之地。宜令落仕閒居者。来居此职。以沾官禄。恐合事宜。
守陵司(即诸陵之总暑)
提调卿一人。佥正주-D001士一人。参奉下士二人。令每陵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守仆每陵四人。
臣谨案。陵官。既是内职。宜有衙门。令在京之日。会同有所。集议有地。今也不然。当番则各出其陵。下番则各归其家。不相统属。无所击(一作系)著。非制也。臣谓宗庙之傍。设一小署。名之曰守陵司。其提调。礼曹判书例兼。其郎官别立三人。令总理诸陵之事。凡有毁损及该奏事情。诸陵报于本
臣谨案。宗庙之有诸殿诸宫。犹社稷之有诸坛也。今拟永禧殿,景慕宫其守官。并以典庙司员外郎。派差分守。不宜别立衙门。又如璿源殿,肇庆庙,庆基殿。皆以本地朝官之落职閒居者。为承护官。六年而递。不复迁转。恐合事宜。其或特迁者。不必六年。〇又如储庆宫,毓祥宫,宣禧宫,文孝庙。虽令内官守直。亦令本司郎官。各掌一宫。以时奉审。凡有毁损。皆自本司。报于礼曹。以请修补。抑所宜也。
永禧殿。其承护官二人。职衔曰宣务郎。典庙司员外郎。分差永禧殿承护官。〇景慕宫。其承护官二人。职衔曰宣务郎。典庙司员外郎。分差景慕宫承护官。馀皆仿此。〇华宁殿守官。例以 健陵令兼之。其职衔曰宣务郎。〇주-D001陵司员外郎。分差 健陵令。兼华宁殿承护官。
臣窃伏念。职官之制。宜上应天道。下考人文。限之于三百六十。或限之于一百二十。立法之初。规制一定。虽传至百世。必加减不得。移易不得。然后方可曰制度。臣伏惟诸 殿诸宫之作。皆起于 列圣之孝思。群下之忠恳。 国祚绵远。至百至千。则宫庙陵园之数。亦从而增益。每一孝思立一衙门。又其守直之官。皆作初仕之窠。则倖门日广。官方日紊。必至于莫可收拾。臣故曰诸坛诸祀。一并属之于社稷。诸殿诸宫。一并属之于宗庙。诸园诸墓。一并属之于守陵司。宜矣。且凡守坛守庙守陵之官。唯洒扫之外。皆无职务词讼。非新进初仕之人。试才习政之地。宜令落仕閒居者。来居此职。以沾官禄。恐合事宜。
守陵司(即诸陵之总暑)
提调卿一人。佥正주-D001士一人。参奉下士二人。令每陵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守仆每陵四人。
臣谨案。陵官。既是内职。宜有衙门。令在京之日。会同有所。集议有地。今也不然。当番则各出其陵。下番则各归其家。不相统属。无所击(一作系)著。非制也。臣谓宗庙之傍。设一小署。名之曰守陵司。其提调。礼曹判书例兼。其郎官别立三人。令总理诸陵之事。凡有毁损及该奏事情。诸陵报于本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6H 页
司。本司报于礼曹。以请奏达。朝廷欲有知委于诸陵。亦下于本司。使之传通。又或朝廷有吉凶大事。自本司知委诸陵。俾即通知。则诸陵如外邑。本司如邸舍。斯不可已也。〇若以增官为难。则两陵之在于同域者。其守官。宜合两而为一。如禧,孝陵。宣,靖陵。康,泰陵。恭,顺陵。皆宜然也。若是者。禧陵置一官。孝陵置一官。上半月。禧陵之官兼守孝陵。下半月。孝陵之官。兼守禧陵。他皆仿此。恐合事宜。〇又自诸陵岁输薪百束。以补公用。或取诸陵所属之远方寺刹。移属本司。亦所宜也。
健元陵令。职衔曰通德郎。守陵司员外郎。分差健元陵令。诸陵皆仿此。〇显隆园令。职衔曰宣务郎。守陵司员外郎。分差显隆园令。诸园守奉官。亦同。〇诸墓之守卫官。亦与诸园同。〇凡诸园诸墓之官。亦皆以落仕閒居人为之。但诸陵及显隆园。以上士中士为之。(四五六七品。)诸园诸墓。以下士之落仕者为之。(八九品。)皆六年而递。无迁转之法。(其或特迁者。不必六年。)
齐礼监(新立之)
提调中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主事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者。先王之所以驭万民也。周礼春官齐民以礼者。其职非一。今拟别立一司。名之曰齐礼监。凡冠婚丧祭。有不以礼者。执而治之。其或庶人用士礼。三士用大夫礼。亦执而治之。其或大夫。用王侯之礼者。报于宪府。请其覈治。亦至要之官也。立后之法。今亦太滥。宜令此官。颁其限节。掌其奏闻。
司谏院
大司谏下大夫一人。献纳上士二人。正言中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周礼地官。有司谏之职。然此非谏官。乃纠万民之德。而察其德行道艺者。又有保氏之职。掌谏王恶。然是亦教国子之职。非谏官也。然则先王之世。无谏官乎。非无谏官。无人而非谏官也。三公谏官也。三孤谏官也。六官之卿大夫。皆谏官也。左右仆御之臣。皆谏官也。其别设一官。使之专掌谏议者。自汉而始。此非开言路。乃塞言路而狭之也。 国
健元陵令。职衔曰通德郎。守陵司员外郎。分差健元陵令。诸陵皆仿此。〇显隆园令。职衔曰宣务郎。守陵司员外郎。分差显隆园令。诸园守奉官。亦同。〇诸墓之守卫官。亦与诸园同。〇凡诸园诸墓之官。亦皆以落仕閒居人为之。但诸陵及显隆园。以上士中士为之。(四五六七品。)诸园诸墓。以下士之落仕者为之。(八九品。)皆六年而递。无迁转之法。(其或特迁者。不必六年。)
齐礼监(新立之)
提调中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主事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者。先王之所以驭万民也。周礼春官齐民以礼者。其职非一。今拟别立一司。名之曰齐礼监。凡冠婚丧祭。有不以礼者。执而治之。其或庶人用士礼。三士用大夫礼。亦执而治之。其或大夫。用王侯之礼者。报于宪府。请其覈治。亦至要之官也。立后之法。今亦太滥。宜令此官。颁其限节。掌其奏闻。
司谏院
大司谏下大夫一人。献纳上士二人。正言中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人。
臣谨案。周礼地官。有司谏之职。然此非谏官。乃纠万民之德。而察其德行道艺者。又有保氏之职。掌谏王恶。然是亦教国子之职。非谏官也。然则先王之世。无谏官乎。非无谏官。无人而非谏官也。三公谏官也。三孤谏官也。六官之卿大夫。皆谏官也。左右仆御之臣。皆谏官也。其别设一官。使之专掌谏议者。自汉而始。此非开言路。乃塞言路而狭之也。 国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6L 页
朝置司谏院。掌谏诤论驳。大司谏一员。堂下官四员。(司谏一。献纳一。正言二。)中叶以前。选举颇清。任是官者。犹有能举其职者。近世官方日淆。玉堂之官。无不兜揽。于是苟取寒微畸孤阘茸之人。以充其额。于是凡为谏官者。前顾后瞻。莫敢开口。论驳犹难。况于谏乎。唯于狼狈之人。推渊下石。以为职耳。然且朝除夕递。如波滚沙。鲜有能三日行公者。然且一言一动。承旨察推。避嫌退待。引义违召。小小体面。密如牛毛。琐琐廉义。细如蚊睫。虽有大德之人。一入此地。鲜有能保其身名者。天下之戏剧无实。未有甚于是者。大抵谏之为职。非可以专责一司者。古者左辅右弼。前疑后丞。皆是谏诤之臣。而亵御有箴。旅贲有规。史有记。瞽有诵。风赋比兴。小雅大雅。或以风喻。或以正言。被之管弦。以究王讻。六律五声。播之八音。纳五言。以察治乱。先王之开言路。若是其广。今也以萧萧饥饿之数人。专任此事。其欲闻过而然乎。今拟革罢谏院。以其职掌。播诸公卿大夫之尊重密迩者。以广言路。然恐时俗之人。识见浅短。不知先王之法。但云罢去谏院。訑訑拒人。其言可畏。姑此存之。然凡任谏院之职者。宜兼任太常,太仆等诸有司之职。以变其耳目。又凡承政院,弘文馆,侍讲院,太史院,国子监,司宪府及六曹之卿大夫。皆于职掌。诏以谏争之事。使出入人主之前者。咸知谏争之责。各在其身。一正末俗之弊。诚不可已也。〇臣又思之。违召之法。大不敬也。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礼也。安有以纳牌不进。著之为式者乎。自今有遭䍦(一作罹)者。凡有召命。宜即趋进。徐以其情。申告于三公九卿。于是三公九卿。集议可否。或请其出仕。或请其许递。如今所谓处置之法。庶乎其风少息矣。
大司谏。职衔曰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兼经筵参赞官,太常寺都正。(不必是太常。)〇正言。职衔曰宣务郎司谏院正言兼经筵侍读官,宗簿寺主簿。他皆仿此。〇自今谏院,宪府之官。皆自玉堂选而通之。庶乎此路复清也。中国之制。凡及第出身者。先为翰林。后为谏官。此其所宜法者也。
弘文馆(艺文馆合焉)
大提学卿一人。提学中大夫一人。副提学下大夫二人。校理上士
大司谏。职衔曰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兼经筵参赞官,太常寺都正。(不必是太常。)〇正言。职衔曰宣务郎司谏院正言兼经筵侍读官,宗簿寺主簿。他皆仿此。〇自今谏院,宪府之官。皆自玉堂选而通之。庶乎此路复清也。中国之制。凡及第出身者。先为翰林。后为谏官。此其所宜法者也。
弘文馆(艺文馆合焉)
大提学卿一人。提学中大夫一人。副提学下大夫二人。校理上士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7H 页
四人。修撰中士四人。正字下士六人。〇书吏十八人。皂隶三十六人。〇检书官中士四人。
臣谨案。原典。弘文馆领事。唯领议政兼之。恐不必然。今拟三公皆兼之。左右相为监事。〇又按。原典。弘文馆十八学士。大提学不在其中。恐不必然。今拟并大提学。为十八。〇又按。原典。有直提学,典翰,应教,副应教,博士,著作诸名。其注拟新通之时。争竞纷兴。其迁徙升降之时。格式易眩。此皆党论之所由起。官方之所由乱。今拟校理四人为东壁。修撰四人为西壁。正字六人。为南床。无用纷纷然多名也。〇又按。校理四人。则其二人副校理也。修撰四人。则其二人副修撰也。正字六人。则其四人副正字也。例见前。〇又按。南床。不必为极望。凡以下士之品。而入为玉堂者。例为正字。自此升迁。以为修撰校理。无直拜修撰之法。以抑奔竞。以平物情。抑所宜也。〇又按玉堂之臣。例兼经筵官。大提学为知事。中大夫为同知事。下大夫为参赞官。上士为侍讲官。中士为侍读官。下士为检讨官。皆如原制。〇又按。玉堂之臣。上自文衡。下至正字。皆兼知制诰。不必别选别差而后。为知制诰也。制诰二字。不必为僭。必谓之知制教。亦恐无义。〇又按。春秋馆。当别为一职。今之玉堂。实未尝一窥史策。而皆兼春秋之名。名实不副也。凡名实不副者。百工之所由惰也。自今玉堂职衔。宜去春秋之号。唯实兼是职。而实参史事者。乃书其衔。
臣谨案。艺文馆。于今实为冗官。原典云。掌制撰辞命。然制撰辞命者。唯提学一人。而弘文提学。亦未尝不为制撰。顾何必别有此馆哉。今拟艺文馆诸职掌。悉归于弘文馆。而艺文之名。自今停罢。宜矣。中国之制。翰林谓之玉堂。乃吾东分而二之。弘文馆称玉堂。艺文馆称翰林。臣尝以印石一颗。付之朝京之使。要刻九世玉堂五世翰林八字刻。人怪之曰玉堂翰林。有以异乎。盖笑之也。弘文,艺文之不必两存。不其然乎。然且艺文馆。本无公署。因无直宿。虚名无实。莫此若也。其罢之无疑。〇臣窃伏念。王者设官分职。代理天工。三公六卿百执事之臣。皆所以辅君德
臣谨案。原典。弘文馆领事。唯领议政兼之。恐不必然。今拟三公皆兼之。左右相为监事。〇又按。原典。弘文馆十八学士。大提学不在其中。恐不必然。今拟并大提学。为十八。〇又按。原典。有直提学,典翰,应教,副应教,博士,著作诸名。其注拟新通之时。争竞纷兴。其迁徙升降之时。格式易眩。此皆党论之所由起。官方之所由乱。今拟校理四人为东壁。修撰四人为西壁。正字六人。为南床。无用纷纷然多名也。〇又按。校理四人。则其二人副校理也。修撰四人。则其二人副修撰也。正字六人。则其四人副正字也。例见前。〇又按。南床。不必为极望。凡以下士之品。而入为玉堂者。例为正字。自此升迁。以为修撰校理。无直拜修撰之法。以抑奔竞。以平物情。抑所宜也。〇又按玉堂之臣。例兼经筵官。大提学为知事。中大夫为同知事。下大夫为参赞官。上士为侍讲官。中士为侍读官。下士为检讨官。皆如原制。〇又按。玉堂之臣。上自文衡。下至正字。皆兼知制诰。不必别选别差而后。为知制诰也。制诰二字。不必为僭。必谓之知制教。亦恐无义。〇又按。春秋馆。当别为一职。今之玉堂。实未尝一窥史策。而皆兼春秋之名。名实不副也。凡名实不副者。百工之所由惰也。自今玉堂职衔。宜去春秋之号。唯实兼是职。而实参史事者。乃书其衔。
臣谨案。艺文馆。于今实为冗官。原典云。掌制撰辞命。然制撰辞命者。唯提学一人。而弘文提学。亦未尝不为制撰。顾何必别有此馆哉。今拟艺文馆诸职掌。悉归于弘文馆。而艺文之名。自今停罢。宜矣。中国之制。翰林谓之玉堂。乃吾东分而二之。弘文馆称玉堂。艺文馆称翰林。臣尝以印石一颗。付之朝京之使。要刻九世玉堂五世翰林八字刻。人怪之曰玉堂翰林。有以异乎。盖笑之也。弘文,艺文之不必两存。不其然乎。然且艺文馆。本无公署。因无直宿。虚名无实。莫此若也。其罢之无疑。〇臣窃伏念。王者设官分职。代理天工。三公六卿百执事之臣。皆所以辅君德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7L 页
立人纪。以至礼乐刑改(一作政)。财赋甲兵。其真实急切之务。在所尽心。其文词浮浅之技。清华超绝之职。皆足以病世道而瘝国政。不过使居是职者。荣其姓名。泽其子孙而已。比士大夫之小利。而国家之深害也。四方遐外之人。以清华宥密之臣指之。然人主之私人而自居以疏逖。所失非细。然且践历清华。为人之所不能为者。骄傲自尊。慢其侪流。受人憎恶。终不能保其令名者。亦项背相望。此亦君子之所宜念也。虞制,周制。皆无清职。如今馆阁之官者。至汉亦然。唐太宗始置弘文馆。其后变而为翰林院。自宋以后。馆职,院职,殿职,阁职。纷然并兴。而治日益衰。世日益皂。三代仁孝之俗。二京忠厚之风。不可复见。由是言之。并此玉堂之职。亦不如改其名号。以遵周汉之制。特以经筵日讲。或者有辅于君德。不敢轻议。而艺文馆,奎章阁。多设华职。直提学,应教,直阁,待教。多设华名。湖堂读书。内阁应制。月课旬试。多设文词之荣。上下恬嬉。蠹国病民。不知穷蔀有何苦。不知边圉有何忧。百度隳废。庶绩不兴。皆非国家之福。臣谓此等清华之职。并行停罢。于是虑实事而建实职。怀实心而行实政。奋发事功。以成虞,周之治。不亦善乎。今人有问。尧,舜,文,武与唐太宗,宋仁宗孰贤。莫不大嗔。顾于设官分职。必欲舍虞,周而取唐,宋。其亦惑之甚矣。
臣谨案。奎章阁者。御制之所藏。顾其职。岂不重矣。因此而别起衙门。恐非古意。宋制。每一帝。有御制。辄起一阁。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徽猷阁显谟阁。相继以起。元人效之。又设奎章阁。我 世祖时。议置奎章阁。不果。我先大王孝思渊穆。光昭 祖烈。遂建此阁。此 盛德事也。然其职太清。其名太华。自玆以后。玉堂遂皂。选举多滥。其势然也。且伏念 列圣御制。既藏之名山。其在内苑者。又藏之于奉谟堂。别有守者。则学士之奎章阁。亦名实不副矣。日省录与时政记。不甚相远。所藏书籍。与弘文馆别无所异。抄启劝课之政。亦未必有实效。臣谓奎章阁。不必别立衙门。唯弘文馆副提学兼奉谟堂直学士。弘文馆首校理一人。兼奉
臣谨案。奎章阁者。御制之所藏。顾其职。岂不重矣。因此而别起衙门。恐非古意。宋制。每一帝。有御制。辄起一阁。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徽猷阁显谟阁。相继以起。元人效之。又设奎章阁。我 世祖时。议置奎章阁。不果。我先大王孝思渊穆。光昭 祖烈。遂建此阁。此 盛德事也。然其职太清。其名太华。自玆以后。玉堂遂皂。选举多滥。其势然也。且伏念 列圣御制。既藏之名山。其在内苑者。又藏之于奉谟堂。别有守者。则学士之奎章阁。亦名实不副矣。日省录与时政记。不甚相远。所藏书籍。与弘文馆别无所异。抄启劝课之政。亦未必有实效。臣谓奎章阁。不必别立衙门。唯弘文馆副提学兼奉谟堂直学士。弘文馆首校理一人。兼奉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8H 页
谟堂佥学士。其首正字一人。兼奉谟堂待教。以时奉审。以时曝晒。亦未为阙事也。(检书官四人。本修御制及日省录。其二人。宜留玉堂。以修御制。其二人宜送史局。以助史役。)
臣谨案。湖堂赐暇。内阁抄启。亦 昭代之盛事也。然国之所以制选举之法者。欲择其贤而选之。知其能而举之也。既授之科。既授之官。既宅之于清华之地。于是试之。于是考之。斯岂待贤能之道乎。后世无实之文。即俳优杂戏。雕虫小技。以此游宴。或近于君臣相谑。则湖堂制述。固未尽善。况抄启之法。广选新进之士。慧钝相杂。工拙胥显。不足以待有德。且虽聪慧之人。 御前咫尺。背讲群经。有时颠蹶。惶汗沾背。或捶罚加身。丑拙毕露。击之如童蒙。束之如生徒。凡一经此选者。意气沮蹙。不敢抗颜论事。终身媕婀。便作人主之私人。此又法制之未善者也。人臣之通籍金闺者。凡有所蕴。或上疏而论事。或戏(一作献)议以辅政。无所不可。顾何屈必(必屈)之为举子。以试其所蕴哉。臣谓抄启课试之法。自今停罢。宜矣。臣谨案。弘文馆十八学士。皆宜兼谏官。其职掌之内。宜备言条例。使居是官者。咸知谏争之责。担著在身。无徒诿之于谏院。庶乎其有补矣。
侍讲院(倍讲院附焉)
太师太傅太保公三人。少师少傅少保孤三人。宾客卿二人。副宾客中大夫二人。辅德下大夫二人。弼善上士二人。司书中士二人。说书下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四人。
臣谨案。三公之为师傅保。此是三代以来。不易之典。但古者三公。为人主之师。后世君道益亢。降之为世子之师耳。然原制有师傅而无保。有少师而无少傅,少保。皆不知何义。今拟右议政。为太保三。赞成为三少。参赞之名。遂以减除。庶乎其近古也。〇臣又按。原编。有赞善,进善,咨议等三员。以待山林之士。臣窃伏念。山林之士。不宜异其官名。其为赞善者。可以为辅德。其为进善者。可以为弼善。其为咨议者。可以为说书。何必别异其名。绝于流俗。然后方可以待贤哉。曩在宪府。则持平,掌令。与之同号。转入吏曹。则参议参判。与之同称。独于侍讲院。必别立一名。恐无义也。古者职官之制。但有曹名。本无官名。如宫正曰上士二人。中士
臣谨案。湖堂赐暇。内阁抄启。亦 昭代之盛事也。然国之所以制选举之法者。欲择其贤而选之。知其能而举之也。既授之科。既授之官。既宅之于清华之地。于是试之。于是考之。斯岂待贤能之道乎。后世无实之文。即俳优杂戏。雕虫小技。以此游宴。或近于君臣相谑。则湖堂制述。固未尽善。况抄启之法。广选新进之士。慧钝相杂。工拙胥显。不足以待有德。且虽聪慧之人。 御前咫尺。背讲群经。有时颠蹶。惶汗沾背。或捶罚加身。丑拙毕露。击之如童蒙。束之如生徒。凡一经此选者。意气沮蹙。不敢抗颜论事。终身媕婀。便作人主之私人。此又法制之未善者也。人臣之通籍金闺者。凡有所蕴。或上疏而论事。或戏(一作献)议以辅政。无所不可。顾何屈必(必屈)之为举子。以试其所蕴哉。臣谓抄启课试之法。自今停罢。宜矣。臣谨案。弘文馆十八学士。皆宜兼谏官。其职掌之内。宜备言条例。使居是官者。咸知谏争之责。担著在身。无徒诿之于谏院。庶乎其有补矣。
侍讲院(倍讲院附焉)
太师太傅太保公三人。少师少傅少保孤三人。宾客卿二人。副宾客中大夫二人。辅德下大夫二人。弼善上士二人。司书中士二人。说书下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二十四人。
臣谨案。三公之为师傅保。此是三代以来。不易之典。但古者三公。为人主之师。后世君道益亢。降之为世子之师耳。然原制有师傅而无保。有少师而无少傅,少保。皆不知何义。今拟右议政。为太保三。赞成为三少。参赞之名。遂以减除。庶乎其近古也。〇臣又按。原编。有赞善,进善,咨议等三员。以待山林之士。臣窃伏念。山林之士。不宜异其官名。其为赞善者。可以为辅德。其为进善者。可以为弼善。其为咨议者。可以为说书。何必别异其名。绝于流俗。然后方可以待贤哉。曩在宪府。则持平,掌令。与之同号。转入吏曹。则参议参判。与之同称。独于侍讲院。必别立一名。恐无义也。古者职官之制。但有曹名。本无官名。如宫正曰上士二人。中士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8L 页
四人。下士八人。膳夫曰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宫正,膳夫。是曹署之名。非官员之称。后世实德渐衰。文靡益长。每一建官。饰之以清华之名。徒使受之者。长其骄溢之气。瞻之者。发其歆羡之心。皆病世之法也。〇又案。文学二字。不成官名。减之似宜。
世孙陪讲院。师,傅,保孤三人。谕善中大夫二人。翊善下大夫二人。劝读上士二人。赞读中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六人。〇臣谨案。礼曰。有适子者无适孙。若有世子则世孙之司。为陪讲院。若无世子。则世孙之司。为侍讲院。国制本然也。〇臣又案。原制。有师傅而无保。今拟三孤。仍为世孙之师傅保。〇又按。陪讲院。乃时有时无之官。不可别立衙门。当与侍讲院合之为一司。旧称讲书院。今改之曰陪讲院。
太史院(即春秋馆)
领事公一人。监事公二人。知事卿二人。同知事中大夫二人。修撰官下大夫二人。编修官上士二人。记注官中士二人。记事官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太史院者。春秋馆也。吾东国史不名春秋。则不必称春秋馆也。周礼春官。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皆史官也。其掌吏事者。小史,外史。而总隶太史。则太史其长官也。汉代史官。直谓之太史令。宋制谓之国史院。 国制艺文馆。谓之翰林。翰林实掌国史。然春秋馆,艺文馆。皆无公署。唯以虚名谓之史官。其实检阅新入者一人。独掌史事。寓于承政院注书之室。其苟且因循如是也。万历壬辰。倭寇大至。焚景福宫。今所御昌德宫。制度草创。馆宇未备。意者。景福宫旧制。不如是之凋弊也。宜于阙内。别起衙门。以为史局。不唯时政是记。凡东国旧史。悉皆修正。 国朝野史。旁搜而谨藏之。皆其职也。〇若其差除。则弘文馆。侍讲院。不得不时兼此职。然备三望。差除出于政目者。以史局为主职。而以玉堂,春坊。为兼衔。其不然者。毋得以史局。为例兼之衔。如今之有名无实。宜矣。〇史局之臣。仍带玉堂。则其官衔曰通训大夫。太史院编修官检校,弘文馆校理。兼经筵侍讲官,知制诰。
世孙陪讲院。师,傅,保孤三人。谕善中大夫二人。翊善下大夫二人。劝读上士二人。赞读中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十六人。〇臣谨案。礼曰。有适子者无适孙。若有世子则世孙之司。为陪讲院。若无世子。则世孙之司。为侍讲院。国制本然也。〇臣又案。原制。有师傅而无保。今拟三孤。仍为世孙之师傅保。〇又按。陪讲院。乃时有时无之官。不可别立衙门。当与侍讲院合之为一司。旧称讲书院。今改之曰陪讲院。
太史院(即春秋馆)
领事公一人。监事公二人。知事卿二人。同知事中大夫二人。修撰官下大夫二人。编修官上士二人。记注官中士二人。记事官下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太史院者。春秋馆也。吾东国史不名春秋。则不必称春秋馆也。周礼春官。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皆史官也。其掌吏事者。小史,外史。而总隶太史。则太史其长官也。汉代史官。直谓之太史令。宋制谓之国史院。 国制艺文馆。谓之翰林。翰林实掌国史。然春秋馆,艺文馆。皆无公署。唯以虚名谓之史官。其实检阅新入者一人。独掌史事。寓于承政院注书之室。其苟且因循如是也。万历壬辰。倭寇大至。焚景福宫。今所御昌德宫。制度草创。馆宇未备。意者。景福宫旧制。不如是之凋弊也。宜于阙内。别起衙门。以为史局。不唯时政是记。凡东国旧史。悉皆修正。 国朝野史。旁搜而谨藏之。皆其职也。〇若其差除。则弘文馆。侍讲院。不得不时兼此职。然备三望。差除出于政目者。以史局为主职。而以玉堂,春坊。为兼衔。其不然者。毋得以史局。为例兼之衔。如今之有名无实。宜矣。〇史局之臣。仍带玉堂。则其官衔曰通训大夫。太史院编修官检校,弘文馆校理。兼经筵侍讲官,知制诰。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9H 页
臣谨案。左史记动。右史记言。古之义也。今制。大朝会。注书二人。翰林二人。为左右史。今拟弘文正字六人之中。其右僚二人。为翰林。为太史院记事官。以史局为主职。玉堂为兼衔。恐合事宜。
臣谨案。今制。有兼春秋数人。以西北人之为六曹郎官者兼之。又有所谓别史(一作兼)春秋。以曾经翰林之升品者为之。皆苟且弥缝之法也。今拟编修官,记注官。勿拘时任。曾经以玉堂差除使为实官。(时任玉堂则玉堂为兼衔。)则为堂堂史臣。何必曰别兼春秋哉。
校书监(写字官附焉)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校理上士二人。正字下士十二人。司准庶下士十人。〇书吏十人。皂隶十六人。〇写字官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二十八人。
臣谨案。周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疏曰正其名字。使四方知而读之。校书之官。即此遗也。刘向校书天禄阁。或以今文校古文。或以中古文校古文。脱字误字。是校是正。此是外史达书名之类。今唯七书。自京司校正。误字虽少。讹音极多。宜选文学之士。授以校书之官。使之校正。十三经注疏。亦付此监校正开板。未可已也。〇臣又按今制。有朔书考试之法。篆书楷字。逐月试取。本监既掌印篆。宜主是事。乃自承文院主之。亦恐不宜。臣谓校书监提调。宜以明于六书者为之。以掌此事。亦达书名之义也。〇又按。原典。凡祭祀香祝。皆令校书监主之。亦恐不宜。或借成均馆诸郎。代行直宿。又令忠义卫三人。写其祝版。皆苟且纰缪之法也。臣谓自今香祝。皆令大常主之。其祝版则自本监。送写字官书之。恐合事宜。
臣谨案。校书之官。古之清职也。今新及第分馆之法。承文院为首。成均馆次之。校书馆最卑。承文以待贵族。成均以待西北之人。校书以待庶流贱族。法之不善。莫此若也。王者。立贤无方。不问道艺之高下。不揆才谞之长短。唯其族之贵贱。地之遐迩。是考是校。以分其仕路。是果遵何法哉。物情之不平。人才之不兴。国脉之斲丧。仕路之隘塞。皆由于此。其
臣谨案。今制。有兼春秋数人。以西北人之为六曹郎官者兼之。又有所谓别史(一作兼)春秋。以曾经翰林之升品者为之。皆苟且弥缝之法也。今拟编修官,记注官。勿拘时任。曾经以玉堂差除使为实官。(时任玉堂则玉堂为兼衔。)则为堂堂史臣。何必曰别兼春秋哉。
校书监(写字官附焉)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校理上士二人。正字下士十二人。司准庶下士十人。〇书吏十人。皂隶十六人。〇写字官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二十八人。
臣谨案。周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疏曰正其名字。使四方知而读之。校书之官。即此遗也。刘向校书天禄阁。或以今文校古文。或以中古文校古文。脱字误字。是校是正。此是外史达书名之类。今唯七书。自京司校正。误字虽少。讹音极多。宜选文学之士。授以校书之官。使之校正。十三经注疏。亦付此监校正开板。未可已也。〇臣又按今制。有朔书考试之法。篆书楷字。逐月试取。本监既掌印篆。宜主是事。乃自承文院主之。亦恐不宜。臣谓校书监提调。宜以明于六书者为之。以掌此事。亦达书名之义也。〇又按。原典。凡祭祀香祝。皆令校书监主之。亦恐不宜。或借成均馆诸郎。代行直宿。又令忠义卫三人。写其祝版。皆苟且纰缪之法也。臣谓自今香祝。皆令大常主之。其祝版则自本监。送写字官书之。恐合事宜。
臣谨案。校书之官。古之清职也。今新及第分馆之法。承文院为首。成均馆次之。校书馆最卑。承文以待贵族。成均以待西北之人。校书以待庶流贱族。法之不善。莫此若也。王者。立贤无方。不问道艺之高下。不揆才谞之长短。唯其族之贵贱。地之遐迩。是考是校。以分其仕路。是果遵何法哉。物情之不平。人才之不兴。国脉之斲丧。仕路之隘塞。皆由于此。其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19L 页
得之者。意气骄溢。不修其才行。其失之者。悲歌慷慨。不修其才行。于焉之间。受害者国也。受病者世道也。臣谓每大比之年。取及第三十六人。(见科制。)于是九卿三院。(弘文馆,太史院,贡举院。)会议都堂。其文学超等者取十二人。属之校书监。其经术超等者取十二人。属之国子监。其才谞超等者取十二人。属之承文监。以付初仕。贵族贱族。不令岐分。至后三年大比之日。取此三十六人。又会议于都堂。三监。各选四人。纳之于弘文馆。其馀二十四人。仍自三监。次次升迁。转授他司之职。其或才行益进。功绩茂著者。或大臣荐奏。或 人主擢拔。以通清华之路。庶乎其有补矣。
臣谨案。写字之官。宜别立一署。而校书。即是写字。写字。即是校书。与户曹之算学。刑曹之律学。大有不同。玆所以属之于本监。不立衙门也。〇又按。原典写字官。本属于承文院。亦恐不宜。
国子监(即成均馆宗学合焉)
知事卿一人。同知事中大夫一人。大司成下大夫一人。司艺上士二人。典籍中士四人。正字下士十二人。〇书吏十六人。皂隶三十二人。守仆四十人。
国子监者。成均馆也。〇臣谨案。古者太学。教人以乐。故名之曰成均。今太学不习乐。成均为虚名。不可袭也。国子者。王子公侯之适子。公卿大夫之适子也。今太学不必国子居之。则其亦名实相舛。然犹为近之。故改之曰国子监。〇臣窃伏念。古者。教人之法。原有二路。其国子则教之于太学。而大司乐主之。其万民则教之于乡学。而太(一作大)司徒主之。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此太学之教国子也。帝曰。契。百姓不亲。汝作司徒。敬敷五教。此乡学之教万民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六德。教国子。此命夔之遗法也。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此命契之遗法也。二帝三王之法。确然双立。历然可见者。唯此一法。今也不知国子为何物。成均为何事。匹庶之产。自称国子。俳优之词。以当成均。岂不谬哉。王制汉法也。王制以来。国子,万民。同入太学。垂二千年古制。不可复也。虽然。冑子国子。遂无教法。斯则非矣。 国制有宗学。以教宗室子弟。(详见下。)今
臣谨案。写字之官。宜别立一署。而校书。即是写字。写字。即是校书。与户曹之算学。刑曹之律学。大有不同。玆所以属之于本监。不立衙门也。〇又按。原典写字官。本属于承文院。亦恐不宜。
国子监(即成均馆宗学合焉)
知事卿一人。同知事中大夫一人。大司成下大夫一人。司艺上士二人。典籍中士四人。正字下士十二人。〇书吏十六人。皂隶三十二人。守仆四十人。
国子监者。成均馆也。〇臣谨案。古者太学。教人以乐。故名之曰成均。今太学不习乐。成均为虚名。不可袭也。国子者。王子公侯之适子。公卿大夫之适子也。今太学不必国子居之。则其亦名实相舛。然犹为近之。故改之曰国子监。〇臣窃伏念。古者。教人之法。原有二路。其国子则教之于太学。而大司乐主之。其万民则教之于乡学。而太(一作大)司徒主之。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此太学之教国子也。帝曰。契。百姓不亲。汝作司徒。敬敷五教。此乡学之教万民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六德。教国子。此命夔之遗法也。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此命契之遗法也。二帝三王之法。确然双立。历然可见者。唯此一法。今也不知国子为何物。成均为何事。匹庶之产。自称国子。俳优之词。以当成均。岂不谬哉。王制汉法也。王制以来。国子,万民。同入太学。垂二千年古制。不可复也。虽然。冑子国子。遂无教法。斯则非矣。 国制有宗学。以教宗室子弟。(详见下。)今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20H 页
复革矣。堂堂太学。是宗室子弟。所教之地。而无故让之于庶姓。萧萧然别立一学。谓之宗学。已属冤抑。今也并其名而革之。不可叹乎。臣谓就今太学之中。以明伦堂为宗学之署。于其两庑。处宗室子弟及公卿之适子。(宗室子弟。处东斋。公卿子弟。处西斋。)若世子入学。遂于明伦堂。行序齿之礼。以存太学之旧法。以丕阐堂。为万民之学。别起两庑。以处进士。若 世子入学。不敢混入于序齿之列。以存乡学之旧法。恐合事宜。〇今东斋。西斋。屋宇之制。陋恶无比。庭高于轩。轩高于室。不可以此处国子。宜毁而新之。东斋,西斋。各无过九室。以其旧材。移设于丕阐堂之东西庭。东西二斋。各为三十六室。令视旧弘敞。其丕阐堂改之曰敬敷堂。恐合事宜。
宗学博士卿一人。祭酒下大夫一人。司业上士一人。导善中士二人。司诲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十人。〇臣谨案。宗学之置博士。为 世子入学时。授经之师也。大提学例兼。〇又案。原典。宗学之官。有导善一员。(正四品。)典训一员。(正五品。)司诲二员。(正六品。)皆以司成以下典籍以上兼之。臣恐待宗学太薄也。故以祭酒,司业之等。属之宗学。〇又按。原典。有大君傅,王子傅,王孙傅。皆以从九品为之。亦恐卑薄。今拟祭酒为王子傅。(大君同。)司业为王孙傅。导善为宗室子弟之师。司诲为公卿之子之师。庶乎其合理也。〇又按宗学诸官。皆当以山林之士。参错为之。不可但以科目出身者居之。
掌乐院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协律中士二人。教官下士二人。典律庶中士十人。典声下士三十六人。乐生二百人。乐工四百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虞之典乐。周曰大司乐。东周曰大司成。(见文王世子。)古以太学为掌乐之司。乐既亡。学校之制。遂亦不明。臣谓古乐虽不可复作。掌乐院宜移设于太学之中。令大司成。为掌乐院都正。知成均。同成均。为提调。以治乐事。庶乎其近古矣。〇又按。今之乐师。皆是贱流。典乐之称。屑越甚矣。元典。有典乐,典律,典音,典声。今唯存典律,典声二名。〇又按。典律十
宗学博士卿一人。祭酒下大夫一人。司业上士一人。导善中士二人。司诲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十人。〇臣谨案。宗学之置博士。为 世子入学时。授经之师也。大提学例兼。〇又案。原典。宗学之官。有导善一员。(正四品。)典训一员。(正五品。)司诲二员。(正六品。)皆以司成以下典籍以上兼之。臣恐待宗学太薄也。故以祭酒,司业之等。属之宗学。〇又按。原典。有大君傅,王子傅,王孙傅。皆以从九品为之。亦恐卑薄。今拟祭酒为王子傅。(大君同。)司业为王孙傅。导善为宗室子弟之师。司诲为公卿之子之师。庶乎其合理也。〇又按宗学诸官。皆当以山林之士。参错为之。不可但以科目出身者居之。
掌乐院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二人。协律中士二人。教官下士二人。典律庶中士十人。典声下士三十六人。乐生二百人。乐工四百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虞之典乐。周曰大司乐。东周曰大司成。(见文王世子。)古以太学为掌乐之司。乐既亡。学校之制。遂亦不明。臣谓古乐虽不可复作。掌乐院宜移设于太学之中。令大司成。为掌乐院都正。知成均。同成均。为提调。以治乐事。庶乎其近古矣。〇又按。今之乐师。皆是贱流。典乐之称。屑越甚矣。元典。有典乐,典律,典音,典声。今唯存典律,典声二名。〇又按。典律十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20L 页
人。则其六人副典律也。典声三十六人。则其十八人副典声也。(例见前。)〇又按周礼乐官之属。有乐师,典同,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磬师,钟师,笙师,镈师,韎师,旄人,籥师,籥章,瞽矇,视瞭诸名。今拟典律,典声之中。八音诸师。歌舞诸工。各各分掌。使之专治。乃有成效。不可如今之混同相杂也。今试分如左。
律师二人。正士之协律郎为之。(掌六律六吕。)钟师四人。典律为之。(凡金音皆任之。)琴师六人。副典律为之。(凡弦乐皆任之。)歌师八人。舞师八人。典声为之。笙师四人。磬师四人。籥师六人。(凡竹音皆任之。)鼓师二人。埙师二人。祝师二人。副典声为之。每乐师一人。领乐工十二人。则乐师四十八人。领乐工五百七十六人。馀二十四人。谓之馀工。以供杂事。
承文监
提调公三人。卿六人。中大夫八人。下大夫八人。校理上士二人。校检中士二人。正字下士十二人。〇制述官中士二人。吏文学官下士二人。吏文习读官庶下士二十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原典。正字四人。然今新及第分馆者。皆授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其数无定。今限之于十二人者。三年大比。新及第三十六人。分于三馆。其数各十二也。〇又按。正字十二人。则其八人副正字也。例见前方。其分馆之初。文学经术才谞。分为三科。又于三科之中。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四人。先付副正字。既三日升为正字。中下等八人。乃付副正字。以至三年。或入弘文馆。或于本司升迁。
贡举院(新立之)
提举卿二人。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副正上士一人。主事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卿二人者。礼曹判书其一也。大提学其一也。中大夫以下。当其时也。三公九卿。会议都堂。极选文学之士十有二人。奏荐受命。〇臣窃伏念。科举之无法。至吾东而极矣。科举之大乱。至今日而极矣。选举之法。莫尚于皋陶九德之目。此是严密综核之法。然德行本无形迹。末俗不禁私意。九德之选。今不可复。然周汉之制。犹可考也。玆采录如左。
律师二人。正士之协律郎为之。(掌六律六吕。)钟师四人。典律为之。(凡金音皆任之。)琴师六人。副典律为之。(凡弦乐皆任之。)歌师八人。舞师八人。典声为之。笙师四人。磬师四人。籥师六人。(凡竹音皆任之。)鼓师二人。埙师二人。祝师二人。副典声为之。每乐师一人。领乐工十二人。则乐师四十八人。领乐工五百七十六人。馀二十四人。谓之馀工。以供杂事。
承文监
提调公三人。卿六人。中大夫八人。下大夫八人。校理上士二人。校检中士二人。正字下士十二人。〇制述官中士二人。吏文学官下士二人。吏文习读官庶下士二十人。〇书吏八人。皂隶十六人。
臣谨案。原典。正字四人。然今新及第分馆者。皆授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其数无定。今限之于十二人者。三年大比。新及第三十六人。分于三馆。其数各十二也。〇又按。正字十二人。则其八人副正字也。例见前方。其分馆之初。文学经术才谞。分为三科。又于三科之中。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四人。先付副正字。既三日升为正字。中下等八人。乃付副正字。以至三年。或入弘文馆。或于本司升迁。
贡举院(新立之)
提举卿二人。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副正上士一人。主事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卿二人者。礼曹判书其一也。大提学其一也。中大夫以下。当其时也。三公九卿。会议都堂。极选文学之士十有二人。奏荐受命。〇臣窃伏念。科举之无法。至吾东而极矣。科举之大乱。至今日而极矣。选举之法。莫尚于皋陶九德之目。此是严密综核之法。然德行本无形迹。末俗不禁私意。九德之选。今不可复。然周汉之制。犹可考也。玆采录如左。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21H 页
周礼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
汉文帝十五年。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〇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考(一作孝)廉各一人。〇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〇元朔元年。制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接(一作按)章覆주-D003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才任三辅县令。〇昭帝元始(始元)五年。诏举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〇平帝元始二年。诏举武勇有节。明兵法郡一人。〇章帝元和二年。令郡国上明经者。〇臣谨案。自玆以上。有举而无试也。
汉顺帝永嘉元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法。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胡广驳之。诏从雄议。〇魏文帝黄初三年。诏曰。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试而后用之。)有司纠故不以实者。〇东晋元帝时。以天下丧乱。务在慰勉远方。孝秀。不复策试。到即除署。既经略粗定。乃诏试经。有不中科。刺史太守免官。其后。孝秀莫敢应命。送至京师。皆以疾辞。〇宋制。大郡岁举二人。馀郡各一人。凡州秀才郡孝廉。至皆策试。天子或亲临之。〇北齐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〇臣谨案。举人策试。自左雄始也。然无诗赋取士之法。不著令甲。
汉灵帝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士。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至千人焉〇隋侍御史李谔上书曰。自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浮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
汉文帝十五年。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〇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考(一作孝)廉各一人。〇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〇元朔元年。制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接(一作按)章覆주-D003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才任三辅县令。〇昭帝元始(始元)五年。诏举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〇平帝元始二年。诏举武勇有节。明兵法郡一人。〇章帝元和二年。令郡国上明经者。〇臣谨案。自玆以上。有举而无试也。
汉顺帝永嘉元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法。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胡广驳之。诏从雄议。〇魏文帝黄初三年。诏曰。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试而后用之。)有司纠故不以实者。〇东晋元帝时。以天下丧乱。务在慰勉远方。孝秀。不复策试。到即除署。既经略粗定。乃诏试经。有不中科。刺史太守免官。其后。孝秀莫敢应命。送至京师。皆以疾辞。〇宋制。大郡岁举二人。馀郡各一人。凡州秀才郡孝廉。至皆策试。天子或亲临之。〇北齐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〇臣谨案。举人策试。自左雄始也。然无诗赋取士之法。不著令甲。
汉灵帝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士。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至千人焉〇隋侍御史李谔上书曰。自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浮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21L 页
相高。朝廷据玆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角。未窥六甲。先制五言。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浇漓愈扇。〇臣谨案。诗赋取士之法。盖自汉灵帝鸿都始也。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〇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凡明经。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凡开元礼。问大义百条。策三道。凡三传科。左氏传。问大义五十条。策三道。凡史科。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〇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凡明法试。律七令三条。凡书学试。说文字林二十条。凡算学试。九章三条。〇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
开元二十五年。敕曰。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怗(一作帖)诵为功。罕穷旨趣。自今明经。间(一作问)大义十条。对时务策三首。进士试。大经十怗(一作帖)。〇臣谨案。唐高宗永徽二年以后。罢秀才科。唯取进士数十人。其多少。岁各不同。大约多不过三十五六人。
文献通考曰。唐之盛时。每年礼部所放进士及诸科。未有及五七十人者。与昌黎所言不合。又开元十七年。限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又太和。敕进士及第。不得过四十人。明经不过百一十人。〇臣谨案。其数之每年不同者。其文词。中选则取之。不苟充也。
宋登科总目云。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十九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一百九人。真宗咸平元年。进士五十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二百人。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二百人。〇臣谨案。自此以上。皆每年取士。
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二百五十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二百九十五人。哲宗元祐三年。进士五百二十三人。徽宗崇宁二年。进士五百三十八人。〇臣谨案。宋英宗治平二年。始诏三岁一科举。故进士多至五百馀人。至宋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九百八十七人。世愈衰而科弥多。如是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〇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凡明经。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凡开元礼。问大义百条。策三道。凡三传科。左氏传。问大义五十条。策三道。凡史科。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〇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凡明法试。律七令三条。凡书学试。说文字林二十条。凡算学试。九章三条。〇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
开元二十五年。敕曰。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怗(一作帖)诵为功。罕穷旨趣。自今明经。间(一作问)大义十条。对时务策三首。进士试。大经十怗(一作帖)。〇臣谨案。唐高宗永徽二年以后。罢秀才科。唯取进士数十人。其多少。岁各不同。大约多不过三十五六人。
文献通考曰。唐之盛时。每年礼部所放进士及诸科。未有及五七十人者。与昌黎所言不合。又开元十七年。限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又太和。敕进士及第。不得过四十人。明经不过百一十人。〇臣谨案。其数之每年不同者。其文词。中选则取之。不苟充也。
宋登科总目云。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十九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一百九人。真宗咸平元年。进士五十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二百人。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二百人。〇臣谨案。自此以上。皆每年取士。
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二百五十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二百九十五人。哲宗元祐三年。进士五百二十三人。徽宗崇宁二年。进士五百三十八人。〇臣谨案。宋英宗治平二年。始诏三岁一科举。故进士多至五百馀人。至宋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九百八十七人。世愈衰而科弥多。如是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22H 页
也。〇臣又按。进士明经。不宜各取。唯会通其法。定为法制。然后乃可以行之无弊。并详下篇。
朴趾源热河日记。载北京试院之制曰。试院墙周几五里。塼筑如城。滑如斤削。高二丈馀。上加荆棘。中置大院宇。四周为一间。屋数千区。一屋相距半间。左右为疏窗以纳明。前为板扉。中为小温炕。庖湢毕具。外面塼筑没檐。无一区壤堕。外内洁净。虽欲穿窬作奸。墙壁坚如铁城。其势末由也。昨见落第举人试券。长二尺馀。广六尺。行用册纸也。朱印井间。楷字细字。可容千馀言。上首朱印礼部二字。下为封弥。似是礼部印札试纸。以班应举者也。其考阅之迹。如批评八家文。下方批曰本房具衔姓。有数行评语。又列书诸考官衔与姓。具为评目。皆朱书一井一字。无上中下次外更等第。虽在黜落之科。题品谆复。使作者。晓然知黜落之所以然。丁宁剀切。蔼然有师弟子训诲之意。可见大国场屋之简严。考试之详谨。为举业者。足以不恨。
臣谨案。吾东无试院。权以礼曹及丕阐堂。为一所二所。苟且甚矣。国之大政。无以踰于贡举。而其草创如此。他尚何说。今拟东城之内。择一閒旷之地。创建试院。地方百五十三间。前面当中三间。以为门。其中门。试官由之。其左右夹门。举子由之。后面当中一间。以为门。令举子纳卷(一作券)而出。就其中心。起高屋以处试官。方十二间。皆四向为轩。以临举屋。唯每面四间。内向为房。以处吏隶。以居厨人。其考试之室。在于南方。使之南向。东西北三面。为诸试官寝息之所。又每一面。坐监察一人。试院之外。离一二间。周以缭垣。高二丈。缭垣之外。又一监察。昼夜巡行。以察奸细。其馀规式。皆照礼部则例。为之宜矣。
臣谨案。试院主事二人。虽非科时。宜直宿此院。凡有颓毁。以时修补。凡有事关科举。该奏该谕。皆自本院主之。如今之四馆所。宜矣。馀详职掌。
尚衣院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薄(一作簿)中士二人。参奉下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十八人。
朴趾源热河日记。载北京试院之制曰。试院墙周几五里。塼筑如城。滑如斤削。高二丈馀。上加荆棘。中置大院宇。四周为一间。屋数千区。一屋相距半间。左右为疏窗以纳明。前为板扉。中为小温炕。庖湢毕具。外面塼筑没檐。无一区壤堕。外内洁净。虽欲穿窬作奸。墙壁坚如铁城。其势末由也。昨见落第举人试券。长二尺馀。广六尺。行用册纸也。朱印井间。楷字细字。可容千馀言。上首朱印礼部二字。下为封弥。似是礼部印札试纸。以班应举者也。其考阅之迹。如批评八家文。下方批曰本房具衔姓。有数行评语。又列书诸考官衔与姓。具为评目。皆朱书一井一字。无上中下次外更等第。虽在黜落之科。题品谆复。使作者。晓然知黜落之所以然。丁宁剀切。蔼然有师弟子训诲之意。可见大国场屋之简严。考试之详谨。为举业者。足以不恨。
臣谨案。吾东无试院。权以礼曹及丕阐堂。为一所二所。苟且甚矣。国之大政。无以踰于贡举。而其草创如此。他尚何说。今拟东城之内。择一閒旷之地。创建试院。地方百五十三间。前面当中三间。以为门。其中门。试官由之。其左右夹门。举子由之。后面当中一间。以为门。令举子纳卷(一作券)而出。就其中心。起高屋以处试官。方十二间。皆四向为轩。以临举屋。唯每面四间。内向为房。以处吏隶。以居厨人。其考试之室。在于南方。使之南向。东西北三面。为诸试官寝息之所。又每一面。坐监察一人。试院之外。离一二间。周以缭垣。高二丈。缭垣之外。又一监察。昼夜巡行。以察奸细。其馀规式。皆照礼部则例。为之宜矣。
臣谨案。试院主事二人。虽非科时。宜直宿此院。凡有颓毁。以时修补。凡有事关科举。该奏该谕。皆自本院主之。如今之四馆所。宜矣。馀详职掌。
尚衣院
提调卿一人。中大夫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佥正上士一人。主薄(一作簿)中士二人。参奉下士二人。〇书吏十人。皂隶十八人。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22L 页
臣谨案。原编云。尚衣院都正。唯 世子冠礼时差出。
尚瑞院
提调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尚瑞院者。周官之掌节也。汉官之符玺郎也。然周礼春官。有典瑞之职。今也以玺为瑞。故属之礼曹。〇其都正。兵房承旨例兼。(原典。都承旨例兼。)
养老司(即耆老所)
国老上大夫几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臣谨案。养老司者。今之耆老所也。 国制。公卿年七十者。入于耆社。图画其象于灵寿阁。 主上圣寿至六十。亦入耆社。此盛典也。臣窃伏念。春享耆老。秋食孤子。先王之礼也。然养老之礼。本在太学。王制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凡天子视学。必行养老之礼。(并详大学说。)臣谓养老司。宜移设于太学。以遵古制。未可已也。〇臣又按。原编云。耆老所郎官。以槐院,国子参外为之。国子则可矣。槐院何当。臣谓郎官二人。皆当以国子郎为之也。
养贤库
提调下大夫一人。主薄(一作簿)中士一人。别检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
臣谨案。提调一人。大司成宜例兼。(原典无提调。)〇臣又按。原典郎官三人。皆以国子郎兼差。今亦因之。〇臣又按。恤孤之政。亦古太学之事也。所谓孤子。即死于王事者之子也。每于春分之日。宜自养贤库。召而享之。其在外邑者。令乡校为之。
哀荣署(即归厚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古者。朝臣之丧。国君之致哀致恤。其礼极厚。周礼春官。职丧。掌大夫士之丧。凡公有司之所共者。职丧。皆令之趣事。如商祝,夏祝之等。已自设饰之时。奔走相事。于是。甸人为坄。管人汲水。隶人涅厕。冢人物土。筮人占宅。遂人纳车。百工来助。罔敢或后。此皆古昔圣王以礼使臣。终始不替之深恩厚泽也。后世鞠躬盖瘁。服劳王事。死之日。一介之使。
尚瑞院
提调卿一人。都正下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奉事下士二人。〇书吏六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尚瑞院者。周官之掌节也。汉官之符玺郎也。然周礼春官。有典瑞之职。今也以玺为瑞。故属之礼曹。〇其都正。兵房承旨例兼。(原典。都承旨例兼。)
养老司(即耆老所)
国老上大夫几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六人。
臣谨案。养老司者。今之耆老所也。 国制。公卿年七十者。入于耆社。图画其象于灵寿阁。 主上圣寿至六十。亦入耆社。此盛典也。臣窃伏念。春享耆老。秋食孤子。先王之礼也。然养老之礼。本在太学。王制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凡天子视学。必行养老之礼。(并详大学说。)臣谓养老司。宜移设于太学。以遵古制。未可已也。〇臣又按。原编云。耆老所郎官。以槐院,国子参外为之。国子则可矣。槐院何当。臣谓郎官二人。皆当以国子郎为之也。
养贤库
提调下大夫一人。主薄(一作簿)中士一人。别检下士二人。〇书吏二人。皂隶四人。
臣谨案。提调一人。大司成宜例兼。(原典无提调。)〇臣又按。原典郎官三人。皆以国子郎兼差。今亦因之。〇臣又按。恤孤之政。亦古太学之事也。所谓孤子。即死于王事者之子也。每于春分之日。宜自养贤库。召而享之。其在外邑者。令乡校为之。
哀荣署(即归厚署)
提调中大夫一人。主簿中士二人。〇书吏四人。皂隶八人。
臣谨案。古者。朝臣之丧。国君之致哀致恤。其礼极厚。周礼春官。职丧。掌大夫士之丧。凡公有司之所共者。职丧。皆令之趣事。如商祝,夏祝之等。已自设饰之时。奔走相事。于是。甸人为坄。管人汲水。隶人涅厕。冢人物土。筮人占宅。遂人纳车。百工来助。罔敢或后。此皆古昔圣王以礼使臣。终始不替之深恩厚泽也。后世鞠躬盖瘁。服劳王事。死之日。一介之使。
第五集政法集第一卷○经世遗表 第 23H 页
不及其门。而惟盖之报。曾不逮乎犬马。如之何其劝忠而励善也。 国制有归厚署。以掌礼葬之事。今也并此署而革之。岂不恨哉。臣所谓哀荣司。非敢创建一官。唯归厚署是复也。自今凡宗室戚里大臣之丧。其礼葬仪节。皆自哀荣司主之。以至卿大失(一作夫)侍从之丧。其吊祭致赙。亦自哀荣司主之。虽下士之丧。亦使哀荣司郎官往吊。其大敛。赙之以一匹之布。未可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