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x 页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梅氏书平[一]○序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88H 页
梅氏书平序
 昔余游学京师。窃闻师友往往疑梅氏尚书二十五篇。文体卑顺。心服其言。逮应讲 内阁。课至禹贡。遂遭大故。尚记乾隆壬子之春。入侍于熙政堂。诵禹贡讫。 睿奖隆洽。玉音谆复。时 圣上潜心经籍。博询时英。有尚书条问数百馀条。缕缕致意于今文古文之辨。而贱臣寝苫在家。未有条对。至今吞恨。何者。 圣人既没。无缘质问此謏闻也。窃以梅氏之书。荟萃群言。裒成一家。至言格训。诚亦不少。然其蒐辑之时。如兑命太誓之本标篇名者。以之为兑命太誓。谁曰不可。至于夏书周书之但标时代者。书曰书云之。原无标别者。分隶各篇。杂以伪言。苟成文理。以纂圣经之名。则凡慎思明辨者。在所研覈。故朱子曰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又曰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诸儒。皆未之见。可疑之甚。又曰书凡易读者皆古文。难读者皆今文。又曰伏生口授。如何偏记其所难。而其易者全不能记也。又曰岂有数百年壁中之物。不讹损一字者。(语类疑古文语。尚有四十馀条。今不尽录。)夫自汉唐以来。笃好古经。未有如朱子者。岂其起疑于无疑。欲毁无瑕之至宝哉。梅氏之书。诚有可疑。故朱子不得不疑之耳。况德不孤。必有邻。前乎朱子。有吴才老。(棫)后乎朱子。有吴幼清。(澄)皆另有成书。痛辨其伪。攻梅氏。岂唯朱子已哉。至萧山毛氏(奇龄)之书出。其侮嫚诟诋。无复馀地。乃云古文之冤。始于朱氏。而所著古文尚书冤词八卷。横说竖说。累千万言。自言曰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88L 页
我卫圣经。言既如是。亦何必苦口力战。以取毁经之骂哉。但其本意。非卫圣经。凡朱子所言。务欲抵排。以自立帜。名虽自鸣。志殊不正。凡秉心公平者。在所必辨。然其考据瑰谲。辩论豪快。非精研密核。未易折角。且凡议谳之法。贵在平允。汉人所为廷尉平是也。彼有何冤。欢噪喷薄。我本无事。应之以平。亦以逸待劳之义也。于是取朱子所以起疑之端。平心订议。名之曰梅氏书平。凡九卷。
总叙
{上甲一}古今尚书之学。总有三本。其一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经二十八篇。书序一篇。)出于汉文帝时者也。其二孔安国所献古文尚书四十六卷。(与伏本同者二十九卷。增多者十六篇。伪太誓一篇。)出于汉武帝时者也。其三梅赜所奏称孔安国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与孔本同者三十三篇。增多者二十五篇。)出于东晋时者也。伏生今文之学。亡于晋怀帝永嘉之乱。(见隋书)孔氏古文之学。中坠厥绪。官学旋废。建武之际。杜林传之贾逵、马融、郑玄之等。作为训传。为世所宗。至唐而亡。(后汉书、隋书、唐书。)梅氏所自言古文之学。晋元帝时。首立学官。(晋书荀崧传)唐太宗时。孔颖达作正义。南宋之时。蔡沈作集传。今所行世者是也。又汉成帝时。张霸伪造尚书一百二篇。(所谓百两篇。)献于朝廷。当时随即见黜。(汉书儒林传。)此其大略也。乃孔氏正义。蔡氏集传。调护为说。不辨真伪。学者既无以分别源委。乃毛氏冤词。澒洞错乱。眩惑多端。观者迷焉。今取三本源流。疏理如左。
伏生所传今文尚书第一
{上甲二}史记儒林传云伏生。济南人也。(伏生名胜。)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掌故晁错往受之。 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节)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教千乘儿宽。(又见晁错传。)
 镛案二十九篇者。经二十八篇。书序一篇。(当时书序。别为一篇。未尝分冠于各篇。)后人或疑一篇是伪太誓者。非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89H 页
{上甲三}汉书艺文志云易曰河出图。雒出书。故书之所起远矣。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
 镛案百篇之序。伏壁原有之。故班固录之如此。后儒不察。每云百篇之序。孔本独有。亦疏矣。(伏生有百篇之序。故帝告九共嘉禾之等。伏生书大传。历历言之。)
{上甲四}汉书儒林传云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于倪宽。
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也。事伏生。授倪宽。宽又受业孔安国。(案孔安国本亦治今文。)宽授欧阳生子。世传至曾孙高。高孙地馀为博士。由是尚书世有欧阳氏学。夏侯胜其先夏侯都尉。从济南张生受尚书。以传族子始昌。始昌传胜。胜又事东郡简卿。简卿者倪宽门人。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由是尚书有大小夏侯之学。(武帝立五经博士。初书唯有欧阳。至宣帝时。复立大小夏侯尚书。)
 镛案两汉儒林之传。其传伏生之学者。支分派裂。不可尽纪(一作记)。皆出于欧阳、大小夏侯三家。今并略之。
{上甲五}汉书艺文志。尚书经二十九卷。(师古曰此伏生传授者。)传四十一篇。(即伏生之传。)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后汉书又有牟氏章句四十五万馀言。)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大夏侯胜。小夏侯建。)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卷。(孝宣时。三家并立学官。)欧阳说义二篇。(又刘向五行传记十一卷。许商五行传记一篇。)
 镛案后汉末。蔡邕所勒石经。是伏生今文。(见孔氏正义。)
{上甲六}隋书经籍志云永嘉之乱。(晋怀帝之末。)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又云济南伏生之传。唯刘向父子所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戾。)
 镛案东京以降。大小夏侯已微。唯牟融习大夏侯。(又有吴良、张驯等。)王良习小夏侯。而欧阳氏寝亦不振。光武之时。朱普、桓荣。皆习牟氏章句。其后荣子郁典及杨震、张奂之等。绵绵不绝。(并见后汉书。)至东汉之末。马郑古文之学大盛。而三家皆废。故至晋而遂亡。
孔安国所献古文尚书第二
{上甲七}史记儒林传云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节)是后鲁周霸、孔安国、洛阳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89L 页
贾嘉。(谊之孙)颇能言尚书事。(皆伏学)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馀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
 镛案孔安国本亦伏生门徒。故伏生殁后。儿宽受业于安国也。逸书十馀篇。即所谓增多十六篇。
{上甲八}汉书艺文志。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汩作、九共等。)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一。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馀。脱字数十。
 镛案论衡云孝景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教授堂。得百篇尚书于墙壁中。(正说篇)参考五宗世家。则武帝之末。鲁共王卒已久矣。论衡以为景帝时似长。(琴瑟钟磬之说。亦史记所无。)四十六卷者。与伏生今文同者二十九篇。增多者十六篇。伪太誓一篇。(当时盛行。故附入古文中。决非壁中本有伪太誓。)合之为四十六卷也。班固自注曰五十七篇者。孔氏古文。盘庚分为三篇。顾命分为二篇。(为康王之诰。)九共本是九篇。细剖其数则五十七篇也。(本经二十八篇。盘庚分出者二篇。顾命分出者一篇。增多二十四篇。伪太誓一篇。序一篇。皆未及分。)又按先儒皆以古文为仓颉古文。(见孔氏正义。)则中古文者。史籀之大篆也。(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中古者。西周也。)古文今文。邈然辽绝。乃取中古之篆文。上视古文。下视今文。参伍译解。乃知其同异也。〇又按刘向所校不过二十九篇。二十九篇。仅以伏氏经文。校雠同异。馀十六篇。津梁既断。无缘比对。故当时无所讨论也。
{上甲九}荀悦汉纪云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多十六篇。武帝末。孔安国家献之。会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刘向别录云古文书十六篇。(详见左传序正义。)马融书序云逸十六篇。绝无师说。(见孔氏正义。)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0H 页
朱竹垞(彝尊)云孔子世家。言安国蚤卒。(为武帝博士。至临淮太守卒。)安国传称安国受书于伏生。(伏生年九十馀。安国虽最幼。年已十五六。)天汉之后。改元太始。年已七十二。征和二年。巫蛊事发。安国年七十七矣。尚得谓之蚤卒乎。当依汉纪增家字为是。(荀纪云孝成帝三年。刘向典校经传。云武帝时安国家献之。则知安国已逝。而其家献之也。)〇镛案十六篇者。汩作、九共等。增多于伏本者也。文字辽绝。无可梯接。所以无师说也。〇又按汉书云鲁人高堂生。为汉博士。传仪礼十七篇。是今文也。(今所行仪礼。)武帝之末。鲁共王坏孔子宅。得仪礼五十六篇。皆以篆书。是古文也。古文十七篇。与高生所传者同。而字多不同。其馀三十九篇。绝无师说。秘在于馆。(见士冠礼疏。)尚书十六篇之绝无师说。如仪礼三十九篇之绝无师说。欲辨今文古文之源委者。宜与仪礼比对也。
{上甲十}家语云孔腾字子襄。以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语于夫子旧堂壁中。(颜师古注汉纪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〇孔颖达云太常蓼侯孔臧。即安国之从兄。与安国书云旧书潜于屋壁。𣤛尔复出。古训再申。臧闻尚书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何图乃复有百篇耶。(太誓疏)
 镛案孔丛子亦以孔鲋(襄兄字子鱼。)为藏书之人。录其与陈馀(成安君)问答之言。殊不合理。岂有畏祸藏书之人。先以宣泄外人之理。孔臧之书。亦孔丛子所载也。百篇之序。伏亦有之。故汉书艺文志明云孔子作百篇之序。而伏生壁藏之。(上甲三)百篇之序。不自安国始也。今孔臧之书。有若安国之前。都无百篇之名。此岂西京人所言哉。孔丛子者。东晋时赝书也。(家语亦王肃门徒之所修润。非信书也。)本与梅书并出。以为梅书之外援。朱子谓同出一手。诚哉言也。
{上乙一}汉书刘歆传云歆欲建立古文尚书。列于学官。移书博士曰伏生尚书。初出屋壁。朽折散绝。太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古文尚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臧于秘府。伏而未发。哀帝时歆欲建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诸博士或不肯。歆移书责之曰。鲁恭玉(一作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 孝成皇帝乃发秘臧。校理旧文。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传问民间则有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闷。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缀学之士。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0L 页
不思废绝之阙。以尚书为备。岂不哀哉。古文旧书。皆有徵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 书入。诸儒皆怨。光禄大夫龚胜恶之。愿乞骸骨罢。大司空师丹亦大怒。奏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上曰歆欲广道术。亦何以为非毁哉。歆由是为众儒所讪。惧诛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
 镛案孔氏所献。本四十五篇。(艺文志并计伪太誓一篇。故云四十六卷。)此云十六篇者。藏于秘府。伏而不发者十六篇。馀则布在于人间也。〇又按经或脱简者。尚书逸礼之谓也。(酒诰召诰有脱简。见上。)传或间编者。诗传左传之谓也。(当时无书传。)详观全文可知也。
{上乙二}汉书儒林传云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馀篇。(袭用史记文。)安国授都尉朝。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 都尉朝授胶东庸生。(即庸谭。见后汉书。)庸生授清河胡常。(字少子)常授虢徐敖。敖授王璜、(字子中)平陵涂恽。(字子真)恽授河南桑钦。(字君长)王莽时诸学皆立。刘歆为国师。璜恽等皆贵显。乃莽废官学。仍不行。(又赞云平帝时为立古文尚书。)
 镛案以今文字读之者二十九篇。(与伏本同者。)馀十六篇。既无今文。不能读也。因以起家者。文字异者七百有馀。且其论道释义。自成一家。与伏氏门户不同。故谓之起家。公谷邹左。非有别篇之春秋。齐鲁韩毛。非有增数之雅颂也。〇又按司马迁十岁诵古文。从安国问书。(此时孔书未及献。)而其为古文说者。止于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则仍是二十八篇之文而已。(唯所言汤诰。在十六篇内。又汤征在十六篇外。)即所谓十六篇者。安国当时。亦不能读。若其平易可读。如今说命太誓。则安国必能尽读。司马迁亦必载之于史记矣。
{上乙三}后汉书儒林传云光武初。尹敏(字幼季)初习欧阳尚书。既而受古文。汝南周防。(字伟公)师事徐州刺史盖豫。受古文尚书。撰尚书杂记三十二篇四十万言。至肃宗朝。有诏高才生能受古文尚书者。鲁国孔僖。(字仲和)自安国以下。世世传古文不绝。拜郎中。 陈留杨伦。(字仲理)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讲学大泽中。弟子至千馀人。阳嘉二年。拜大中大夫。与将军梁商不合。以病免。(又孙期字仲彧。济阴人也。少习京氏易、古文尚书。 又周磐少游京师。学古文尚书、洪范五行。)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1H 页
镛案尹敏周防之学。不知渊源。大抵璜恽之支流也。孔僖家传之学。亦不过属读分章而已。诚若有论撰文字。刘歆传问民间之时。何无一个孔氏献其家学。而使胶东庸生。独擅其名乎。〇又按孔僖者。安国之血胤也。肃宗崇慕古文。博访高才。孔僖既应是举。至拜郎中。诚使乃祖真有书传。藏之巾衍。传子孙孙。(梅书大序文。)献之朝廷。列于学官。此其时也。鸿毛遇顺。翼彼天衢。何惮而不为也。
{上乙四}隋书经籍志云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下文即书梅氏事。)
 镛案秘府所存。即前刘歆所言。藏于秘府。伏而未发者也。(上乙一)民间讲习。皆今字翻写之本。其孔氏本所献古篆原经之出于壁中者。犹藏秘府。至隋而无传也。(亡失之)故史官特书之。以见梅赜之书。无所考校而相徵也。
别书杜林传古文尚书事第三
{上乙五}后汉书杜林传云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光武徵拜侍御史。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艰困。握持不离身。出以示东海卫宏、济南徐巡曰。林流离兵乱。常恐斯经遂绝。何意复能传之。是道竟不坠地。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宏、巡益重之。于是古文遂行。(又云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从外氏张竦受学。博学多闻。时称通儒。)〇儒林传云卫宏从杜林受古文尚书。作训旨。光武以为议郎。(时济南徐巡师事宏。后从林受学。)
 镛案汉书艺文志。有杜林苍颉训纂一篇。苍颉故一篇。(西溪丛话云杜邺尤长小学。邺子林好古。其正文字过于邺。故言小学者宗杜林。)盖其所学。深于古文。故上溯苍颉。为之训诂。虽入于小学家流。其实古文尚书释文也。其所得漆书亦古文。未献之前。依其字样。漆写于缯帛。仓(一作苍)颉文 以存本面者。故爱之宝之。犹恐坠失。若是今字传誊之本。何至珍惜如是。〇又按杜林尚书之学。其师友渊源。即张竦、贾徽、刘歆、郑兴、卫宏之等。(见本传及儒林传。)直抵于王璜、涂恽。乃都尉朝、胶东庸生之嫡传也。其传卫、徐两生之语。悽婉感慨。半宣半吞。是其中别有隐痛可知。其云前于西州得之者。隐其来路也。璜、恽贵显之时。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1L 页
得于西京。今王莽既诛。光武龙飞。敢云得之于璜、恽乎。官学既废。(事见前)旧游零落。璜、恽古文之学。便作禁方。唯玆漆书一卷。异于篇简之粗。(卷者捲团也。缯纸为卷。)频年困阨。不忘握抱之诚。其云流离兵乱。常恐斯经遂绝者。渊源既污。宗绪易坠也。其云不合时务。无悔所学者。璜、恽之学。为世所摈。进无所用。退无所讲。苟非好古卫道之人。鲜不改悔也。上下数十馀言。其哀怆沈郁之情。溢于辞表。其书之出于璜、恽无疑也。(后汉书恽作惮)
{上乙六}后汉书儒林传云贾徽受古文尚书于涂恽。逵悉传父业。肃宗(章帝)特好古文尚书。建初元年。诏逵入讲北宫。 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孔疏亦云孔所传者。胶东庸生。刘歆、贾逵、马融等所传是也。) 郑玄从东郡张恭祖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卢植事扶风马融。后注尚书。(节)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
 镛案贾逵之学。本出涂恽。而乃为杜林漆书作训。则杜林漆书之本出涂恽又明甚。涂恽者。都尉朝之嫡传也。乃卫宏训旨。贾逵书训。马融书传。集大成于郑玄。则杜林古文之为世所宗久矣。其为孔安国之嫡统。又何疑哉。
{上乙七}后汉书卢植传曰植(字子干)涿郡人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熹平后(灵帝时)作尚书章句。时始立太学石经。以正五经文字。植乃上书曰臣愿得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专心精研。合尚书章句。刊正碑文。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压抑流俗。降在小学。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说之。宜置博士。为立学官。(会南夷叛。植出为庐江太守。)
 镛案孔氏古文。曾于平帝元始三年。莽奏立博士。每经各五人。逸礼古书通知其义者。皆诣公车。(王莽传)莽诛而官学亦废。其后光武以卫宏能治古文之故。召拜议郎。而官学未复。至是(熹平时)已一百五十馀年。而范阳卢植。始复请立学官。又未施行。
{上乙八}陈寿魏志王朗传云(王肃父)王肃(东海郡人字子雍。)初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异同。为尚书解。(节)皆列于学官。〇晋书荀崧传云元帝时。修学校。简省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2H 页
博士。置周易王氏。(句)尚书郑氏。(句)古文尚书孔氏。(即梅氏所上。)博士各一人。(荀崧为太常时置博士。即太兴四年。)
 镛案王肃书注。虽与郑玄不同。既善贾马之学。则仍是杜林之本。即孔氏古文。至曹魏之时。再立官学矣。至于郑玄之注。其立学官。似在西晋之时。元帝时乃简省员数。非创置也。此时梅书已行。岂有创立郑学之理。特以旧立之故。许其并存耳。然且郑氏单称尚书。孔氏乃称古文尚书。(即梅书)新间旧贱妨贵。势已成矣。
{上乙九}隋书经籍志马融注尚书十一卷。郑玄注尚书九卷。王肃注尚书十一卷。〇又云后汉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马融郑玄。为之作传注。然其所传。唯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谓伏本)非孔旧本。(节)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代唯传郑义。至隋孔郑并行。(孔即梅氏也。)而郑氏甚微。
 镛案杜林之书。本为都尉朝之嫡传。而马郑之学。接于杜林。则是孔安国主鬯之孙也。隋书病其所传唯二十九篇。然孔氏之书。能有师说者。本不过二十九篇。安国所读二十九篇。汉书艺文志所论二十九篇。刘歆校书之时。校之以欧阳夏侯二十九篇。二十九篇非马郑之过也。馀十六篇。安国之所不读。刘歆之所不校。故马融书序曰逸十六篇。绝无师说。今以二十九篇。疵马瑕郑。不亦难乎。(史记汉书。皆云安国得古文。以今文读之。馀十六篇。既无伏生今文。安国自不能读。)隋书撰定之时。梅书之行于世。已二百馀年。增多二十五篇。眼惯耳熟。反执真实无伪之书。病其路少。〇又按隋书病其经字杂以今文。此又不通之论也。郑玄注经之法。本取今文古文。从其善者。故仪礼十七篇。其高堂生所传者。谓之今文。其孔安国所献者。谓之古文。而郑玄通执二文。择其善者。或从或违。士冠礼布席闑西之注曰古文闑为槷。此从今而存古者也。其孝友时格之注曰今文格为嘏。此从古而存今者也。(十七篇皆用此例。)彼此两备。优劣胥显。注经之法。莫此为良。其注尚书。亦必主之以古文。参之以今文。舍短取长。如于仪礼。而今乃病之曰杂以今文。非孔旧本。岂公言乎。仪礼之注。参用高堂。而后之读礼者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2L 页
未尝云参以今文。非孔旧本。何独于尚书之注。以此为病乎。尚书仪礼。今古出没。情同理均。毫无差殊。而于彼则宗之。于此则病之。将唯梅氏之书。是孔旧本乎。失之远矣。(世方信之曰是孔旧本。故玆乃斥之曰非孔旧本。自此以前。皆以杜林漆书。为孔旧本。又可推也。)
梅赜所奏孔传尚书第四
{上乙十}晋书曰晋太保公郑冲。以古文授扶风苏愉。(字休预)愉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即皇甫谧外弟也。柳授城阳臧曹。(字彦始)曹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赜为豫章内史。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施行焉。
 镛案孔颖达正义。引晋书如此。然今考晋书。无此文。〇朱氏(彝尊)曰郑冲在高贵乡公之时。已拜司空讲尚书。与郑小同。(玄之孙)俱被赐使。得孔氏增多之书。何难上进。其后官至太傅。几杖安居。备极荣遇。与孔邕、曹羲、荀顗、何晏。其集论语训注。奏之于朝。何独孔书。秘而不进。(高贵乡公。即魏主髦。)
{上丙一}晋书皆(一作皇)甫谧传云谧从姑子外弟梁柳。得古文尚书。故作帝王世纪。往往载孔传五十八篇之书。
 
镛案孔氏正义。引晋书如此。然今考晋书。无此文。(皇甫谧传无此语。)〇朱氏(彝尊)曰孔传谓尧死寿百十七岁。世纪则云尧年百十八岁。孔传谓舜寿百十二岁。世纪则云舜年百岁。(案中间历试即位等事。皆不相合。今略之。)孔传释文命。谓外布文德教命。世纪则云足文履己。故名文命。(字高密)孔传释伯禹。谓禹代鲧为崇伯。世纪则云尧封为夏伯。故谓之伯禹。所述多不相符。窃意谧亦未见孔氏古文者也。(案世纪所述。或与梅书相符。则是又梅书之所擸取。不必云士安见梅书。且梅书太甲嗣汤。而世纪则外丙仲壬之后。太甲乃立。亦不合。)
{上丙二}隋书经籍志云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节)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孔安国之传奏之。(左传襄三十一年。疏云东晋元帝时。梅赜献书。)〇又志古文尚书十三卷。今字尚书十四卷。〇 又云汉武帝时。坏孔子宅。得其末孙惠所藏之书。(家语称孔襄。汉纪称孔鲋。此又称孔惠。)孔安国得古文。以今文校之。得二十五篇。其泰誓与河内女子所献不同。安国并依古文。开其篇第。以隶古字写之。合成五十八篇作传。会巫蛊起。不得奏上。安国遂私传其业于都尉朝。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3H 页
朝授胶东庸生。生授胡常。谓之尚书古文之学。
 镛案孔安国以考今文。得多十六篇。(累见前)诸文历然。今忽云得增二十五篇。何据矣。古文尚书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昭载汉艺文志。今忽云五十八篇。何据矣。两汉诸史。皆无安国作传之语。诸史皆云安国献之。(荀纪云安国家献之。)今忽云作传而不得奏上。何据矣。都尉朝。胶东庸生之嫡传。下抵于涂恽、(已见前)杜林、贾逵寔得其宗。公诸一世。无所隐秘。今忽云私传其业。何据矣。胶东庸生。诚有所受之孔传。刘向、刘歆传问民间之时。(成帝时)庸生何不献之。此皆悠悠之说。不可立也。
{上丙三}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梅赜上孔氏传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以续孔传。〇孔疏云梅赜上孔氏传。犹阙舜典。多用王范之注补之。而皆以慎徽以下。为舜典之初。(玄德升闻下。)
 镛案梅氏割分尧典。以作二篇。所以充郑玄本五十八篇之数也。(郑本三十四篇。又逸书二十四篇。)既又思量。故缺一篇。以应艺文志五十七篇之文。(班固自注。)必缺此舜典者。尧典一部。浑然天成。文理接续。分则分之。而未易取信。(时无二十八字。)于是模糊漫漶。阙其传注。以作然疑之案。其计至密。其机至巧也。〇又按取王注补之者。晋元帝太兴四年。梅氏之书始立学官。(上乙八)其博士等取以补之也。范宁又是晋末人。其取范注。似在萧齐时。姚方兴二十八字补入之后也。今所行汲古阁本。肆类上帝之节。有马云王云之注。此系陆氏绎(一作释)文误刊在此。又非前人所补。
建武舜典考第五
{上丙四}隋书经籍志云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又阙舜典一篇。(节)齐建武舜典。姚方兴于大桁市。(建康地名。)得其书奏上。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〇孔疏云齐萧鸾建武四年。吴兴姚方兴。于大航头得孔氏传古文舜典。亦类太康中书。乃表上之。事未施行。方兴以罪致戮。至隋开皇初。购求遗典始得之。
 镛案当时之人。号此舜典曰建武舜典。所以别之于孔壁所出十六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3L 页
中舜典也。于市得之者。讳其根也。万人聚市。不知谁出也。不荒唐乎。〇又按类太康中书者。谓字画典雅。签带华丽。或似晋武帝太康年间内府所藏书籍样子。非谓太康中书本。有孔氏传古文尚书也。〇又按梅氏孔传。本是伪撰。缺者故缺。非有脱失。姚氏孔传。又自伪撰。非果得梅之所失也。萧齐时其书遂亡。今所行舜典之传。仍是王范之注。补缀成篇者。非姚之所献。(王范本作尧典注。)姚之所献。今不过二十八字。(自晋元帝初年。至萧鸾建武四年。已一百八十年。梅氏遗篇。何以存矣。此是另作一篇。非梅之所失。)今所行二十八字之注。(华谓文德。玄谓幽潜。等四段。共计六十一字。)又是隋人所补。
{上丙四}陆氏释文云齐建武中。姚方兴采马王之注。造孔传舜典一篇。言于大航头买得上之。梁武时为博士。议曰孔序称伏生误合五篇。皆文相承接。(舜典益稷。盘庚中下。康王之诰。为五篇。)所以致误。舜典首曰若稽古。伏生虽昏耄。何用合之。遂不行用。
 镛案此论一出。虽蒙士亦可悟矣。方兴虽不被诛。二十八字其不立矣。
河内泰誓考第六
{上丙五}汉书艺文志云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
 镛案四十六卷者。二十九篇(其一篇书序。)十六篇(增多者)太誓一篇也。安国既得壁书。又取伪太誓时行者。以古文写之。附入其中。故班固并录如此。晋李颙尚书集注。于伪太誓。每引孔安国之说。(见孔氏太誓疏。)以此观之。伪太誓之附入古经。本安国所为。而司马迁亦而信而录之于周本纪也。
{上丙六}刘向别录云武帝末。民有得泰誓于壁内者献之。与博士使读说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刘歆移书太常博士曰太誓后得。)〇马融书序云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灵。(引古书所引太誓五事。以明其伪。见太誓论。)郑玄书论云民间得泰誓。(孔本大誓一篇。郑本太誓三篇。)王肃云泰誓近得。非其本经。(陆氏释文云泰誓本非伏书。司马迁以武帝之世。见泰誓之出而得行。因入于伏生所传之内。)
 镛案武帝之前。早有泰誓。故伏生书大传。称八百诸侯。俱至盟津。白鱼入舟。又董仲舒引书曰白鱼入于王舟。伪太誓之行。盖已久矣。(或云伏生董生引伪太誓。如墨子孟子引古太誓。今不见全文。民间太誓。如梅氏太誓。得依此以造全篇。)然则孔安国所说太誓。即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4H 页
伏生所说艺文志所载卷数。或系都尉朝以下后学之所增也。(先儒称安国蚤卒。则武帝末太誓。非安国所能收也。)
{上丙七}后汉纪云(献帝建安十四年。黄门侍郎房宏等所说。)宣帝泰和元帝。(泰和。当是本始。)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古文泰誓三篇。(论衡云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而尚书二十九篇始定矣。又云泰誓掘地所得。)
 镛案泰誓总有五本。古经真本。久已亡灭者一。(左传墨子孟子之所引。)伏生孔安国所尝论说者二。(白鱼入舟事。)武帝末得之民间者三。(此太誓只是一篇。附入于孔氏古文。)宣帝时河内女子所得者四。(此太誓方是三篇。郑玄本乃此物。)梅氏所献今世所行者五。(古经多入此中。)其二其三其四。总谓之伪太誓。而实非一本。伏孔所说。若是此物武帝末所得。何至博士读之数月。宣帝时所得。若是同本。何必下示博士。而坏屋掘地。神异其事乎。(史记书有三篇者。皆言三篇太誓。则不云三篇。当时只一篇也。)汉书律历志郊祀志刑法志平当传终军传及两汉诸书。其引伪太誓之文。略为蒐辑。以资考辨。今并略之。〇总之郑玄之本。句引伪太誓而作部。梅赜之本。蒐采真太誓而成编。(左传国语礼记孟子管子墨子荀子等所引。)遂使一伪废众真。小善掩大恶。而珷璞既幻。雄雌误决。此尚书兴废之大端也。君子容一小人。而终致覆局之祸。奸人饰其外貌。而反窃睟面之名。〇岂不嗟哉。
{上丙八}隋书云伏生口授二十八篇。又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此云一篇者。统举篇额。不细剖也。)
 镛案隋书之意。欲以河内太誓一篇。充伏壁二十九篇之额。大非也。(宣帝时新书。无以充文帝时旧额。)二十九篇者。书序一篇。列其额也。
张霸伪书考第七
{上丙九}汉书儒林传云世所传百两篇者。出自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真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霸辞受父。父有弟子尉氏樊并。时太中大夫平当。侍御史周敞。劝上存之。后樊并谋反。乃黜其书。
 镛案汉成帝时。孔氏古文既在秘府。(安国家所献。)而更求真古文于民间。则孔氏之书。不见容于诸博士可知。(时只有伏氏今文。博士党同伐异已甚。)或其文字古奥。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4L 页
无以悉通。故更求别本也。张霸之书。当时随即见黜。一字不播于人间。而今人误读孔疏。乃以孔壁十六篇。为张霸所作。(见下篇)谬甚。(张霸有二。后汉书又有一张霸。字伯饶。数岁知孝让。号张曾子。永元中为会稽太守。郡中争厉志节。道路但闻诵声。与造伪之张霸不同也。)
{上丙十}春秋说云书凡百二十篇。〇尚书纬云(璿玑钤)孔子定书百二十篇。(郑玄云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为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并见孔氏正义。)
 镛案百二篇。应是自昔流传之名。经文百篇。书序二篇也。(周易十翼。上彖下彖。分为二篇。书序二篇。亦犹是也。)纬家之说。有若经文为百二篇。而张霸依之。可咍也。
伏生今文尚书篇目
{上丁一}尧典(今之舜典合为一)、皋陶谟(今之益稷合为一)、禹贡、甘誓、汤誓、盘庚(三篇合一。有若德明哉 汤任父言卑应言等句)、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有王曰封。唯曰若圭璧等句)、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毋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合一)、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已上二十八篇)、书序一篇(不分冠名篇。)共二十九篇。
 镛案伏生尚书大传。引书有九共、帝告等篇。(九共篇。引书曰矛辩下上。使民平平。使民无傲。帝告篇。引书曰施章乃服明上下。)大传之序。有嘉禾、掩诰等篇。(王应麟考异。)则伏生之书。不止二十八篇。伏生亦有壁藏。乱定而还。亡其书数十篇。其中或有数句之记忆者。载之大传也。(书大传所言学校之制。及它说多不雅驯。未可尊信。)大传说尧典为唐传。引九共为虞传。帝告为毁(一作殷)传。则尧典曰唐书。皋陶谟曰虞书。商书曰殷书。又可知也。(尧典皋陶谟皆称曰若稽古。尧典之末书舜死。则明系夏史所作。其可曰唐书乎。诗云商颂则书曰殷书乎。某书某书。疑非夫子所定。故二家各殊。)
史记所载尚书篇目
{上丁二}尧典(如丧考妣以上。入尧本纪。格于文祖以下。入舜本纪)、禹贡、皋陶谟(帝曰来以下不分。)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已上夏本纪。)。〇帝诰、汤征、女鸠、女房、汤誓、典宝、夏社、仲虺之诰、汤诰、咸有一德(作于汤时。序次与梅异)、明居、伊训、肆命、徂后、太甲训三篇、沃丁、咸艾、太戊、原命、盘庚三篇(小有文)、说命(有事实无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5H 页
高宗肜日、高宗之训、西伯戡黎(已上殷本纪)、微子(宋世家。)。〇太誓(齐世家)、牧誓、武成(有事实。似经文。无律历志所载诸文)、分殷之器物(即分器)、鸿范(宋世家)金縢、大诰(已上鲁世家)、微子之命(宋世家)、归禾、嘉禾(已上鲁世家)、康诰、酒诰、梓材(已上卫世家)、召诰、洛诰、多士(鲁世家)、毋逸(鲁世家)、君奭(燕世家)、多方、周官(鲁世家)、立政(鲁世家)、贿息慎之命、顾命、康诰(即康王之诰)、囧命、甫刑(已上诸篇。皆入周本纪。或有序无文。或详略不同。唯君奭立政。不见于周本纪中)、文侯之命(晋世家)、肸誓(鲁世家)、秦誓(秦本纪)。〇凡六十四篇。其有序有文者十三篇。(甘誓、汤征、汤誓、汤诰、高宗肜日、太誓、洪范、多士、毋逸、君奭、甫刑、文侯之命、肸誓)其有文无序者八篇。(尧典、禹贡、皋陶谟、西伯戡黎、微子、牧誓、金縢、秦誓)。有序无文者四十一篇。(五子之歌、胤征、帝诰、女鸠、女房、典宝、夏社、仲虺之诰、咸有一德、明居、伊训、肆命、徂后、太甲训三篇、沃丁、咸艾、太戊、原命、盘庚三篇、高宗之训、分殷之器物、大诰、微子之命、归禾、嘉禾、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周官、立政、贿息慎之命、顾命、康诰、囧命。)有事实而有序无文者一篇。(即武成)有事实而无序无文者一篇。(即说命)
 镛案史记。盘庚分为三篇。顾命分为二篇。此孔安国之学也。(其太戊一篇。亦见书大传。)又凡三篇者。必云三篇。太甲训三篇。盘庚三篇是也。太誓只是一篇。故不言三篇。艺文志亦然。(四十六卷者。太誓只一卷故也。)至河内女子献书之后。太誓始为三篇。
郑玄所注古文尚书篇目
{上丁三}尧典(今之舜典不分)、舜典(非今之舜典也。古别自一篇)、汩作、九共九篇、稿饫、大禹谟、皋陶谟(今之益稷不分)、禹贡、甘誓、弃稷(非今之益稷也。古别自一篇)、五子之歌、胤征。〇已上虞夏书二十篇 孔颖达云马融郑玄王肃别题。皆云虞夏书。以虞夏同科。虽虞事亦迎(一作连)夏。
 镛案郑本弃稷序在甘誓之下。弃稷者。太康时书也。周语云及夏之衰。弃稷弗务。不窋用失其官。史记亦载是说。夏(一作周)本纪 弃稷之戒。自一篇也。梅本截取皋陶谟下半。改之为益稷。并改其序文合之曰大禹、皋陶谟、益稷。(弃稷本序。遂灭无存。孔氏正义。亦不概及。)序在禹贡之上。乱经大矣。今人谓弃名稷官。不宜连称。遂以梅书为近理。(张华大司农箴云弃稷弗修。不籍千亩。此本诸书序而作。)
{上丁四}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夏社、疑至、臣扈、汤誓、仲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5L 页
虺之诰(十)、汤诰、咸有一德、明居、典宝、伊训、肆命、徂后、太甲三篇(廿)、沃丁、咸乂四篇、伊陟、原命、仲丁、河亶甲、祖乙(卅)、盘庚三篇、说命三篇、高宗肜日、高宗之训、西伯戡黎、微子。〇已上商书四十篇。
 镛案商书序次。梅本益多变乱。(汤誓在夏社之上。典宝在虺诰之上。咸有一德在太甲之下。)汤既克夏。还亳作诰。以戒万邦。其大义有二。一为民上者。务树功德。(将以考实绩。)二安民居者。乃为功德。(将以奠斯民。)于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见史记)以申原诰之义。梅氏倒乱如此。则汤拯民水火之意泯矣。伊所言曰伊训。高宗所言曰高宗之训。则太甲训者。(史记作太甲训。)太甲之所言也。太甲修德之后。垂训后嗣者也。今亦作伊所训可乎。
{上丁五}泰誓三篇(非梅本泰誓。即河内女子所献)、牧誓、武成、洪范、分器、旅獒、旅巢命、金縢、大诰、微子之命、归禾、嘉禾、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成王正、将薄姑、多方、周官、立政、贿息慎之命、亳姑、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君牙、囧命、蔡仲之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〇已上周书四十篇。(孔氏正义云百篇次第。孔郑不同。汤誓郑以为在臣扈后第二十九。咸有一德在汤诰后第三十二。蔡仲之命在费誓前第九十六。周官在立政前第八十六。费誓在吕刑前第九十七。)
 镛案郑注尚书。本之以孔壁古文。参之以伏生今文。两汉两家之说。集大成于郑本。今已亡矣。唯据孔疏所记序次如右。其文字异同。今不可详。
{上丁六}百篇之内。郑所注释者三十四篇。(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三篇、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泰誓三篇、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此隋书所谓郑玄作注不过二十九篇。
 镛案伏本二十九篇。包函书序一篇。郑之书序。外于百篇。则郑玄作注。实不过二十八篇。隋书误矣。(前儒以伪太誓一篇。误充二十九篇之数。故隋书云然耳。)二十八篇。盘庚二篇。康王之诰一篇。伪太誓三篇。共三十四篇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6H 页
{上丁七}其自出壁之初。绝无师说。郑亦不注者二十四篇。(舜典、汩作、九共九篇、大禹谟、弃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命。)此汉书所谓十六篇也。(九共九篇故得增八算。)
 镛案此二十四篇之目。出于郑注书序。(见正义)此中唯伊训武成。见于刘歆三统历。馀皆散亡。
{上丁八}其有序无文。或但有篇名之注者。四十二篇。(稿饫、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夏社、疑至、臣扈、仲虺之诰、明居、徂后、太甲三篇、沃丁、咸乂四篇、伊陟、仲丁、河亶甲、祖乙、说命三篇、高宗之训、分器、旅巢命、微子之命、归禾、嘉禾、成王正、将薄姑、周官、贿息慎之命、亳姑、君陈、毕命、君牙、蔡仲之命。)
 镛案此诸篇序文。多载史记。而马郑篇名之注。或见于陆氏释文。犹是孔壁之真面也。其中太甲、说命、毕命、君陈数章。或为诸经所引。馀无遗影矣。
 平曰古今尚书诸本。先后异同。真伪虚实。如右所列。史乘儒籍。昭布万目。而孔颖达以若精识。迫于诏命。俛首于梅氏之伪书。疏解唯谨。蔡仲默以若通敏。疏于考检。谬背于朱子之正论。集传以成。举世蒙冒。莫之解脱。而吴才老吴幼清之苦心论辨。又皆湮晦而不章。唯朱子数语。为学者所诵而已。朱子疑而舍之。不及是正。深为后学之恨。而萧山毛氏反谓朱子非圣毁经。漫骂罔状。舞弄唯意。颠倒文句。变幻数目。一唯梅氏之书是护是掩。世且眩感而莫之决。呜呼。亦斯文之蔀障也。余今谪居南荒。书籍鲜少。无以折其角。唯据理剖析。亦无不可晓者。先从大序。次及乎正义集传。所以疏其源也。若毛氏冤词。则所致力借一者也。并详下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梅氏书平[二]○大序
  
大序一(伏生失其全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百篇之义。世莫得闻。 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皆科斗文字。)
{上丁九}大序者。伪者所作也。伏生未尝失其全经。史记唯云亡数十篇。(上甲二)刘歆谓初出屋壁。朽折散绝。(上乙一)何谓失其全经。口以传授乎。藉失其全经。伏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6L 页
生诚能诵之。当书之竹帛。以成简编。何至遂无文字。一生口授乎。口授之说。起于卫宏。光武诏定古文官书。卫宏承诏作序。有使女传言之语。(序云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也。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颖川异。错所不知者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〇见正义)原宏之意。非谓伏生都无简编。谓解说其义旨。教授其句读。使其女代言耳。(此亦孔学人诋訾伏学之言。本出于党同伐异。)文帝本令晁错往受义旨。非唯简编是索也。伪者误看卫序。遂唱口授之说。嗣玆以降。传相循袭。隋书曰口授。(上丙八)释文曰口授。(陆德明)朱子曰口授。(朱子云出其女口授。有齐音不可晓者。是用卫宏说。非袭大序文。)蔡氏曰背诵。(集传序录云背文暗诵。)前此司马迁、班固、刘歆之笔。无口授二字。口授者卫宏以后之人所言。
{上丁十}百篇之义。世莫得闻。又何言也。班固艺文志直云百篇之序。孔子作之。伏生藏之。(上甲三)安国少时。受业于伏生。亲见今文。(上甲七)何得云伏生之书。无百篇之义乎。安国必无此言。言此者伪也。
{上戊一}史记五宗世家云鲁共王以景帝前三年。徙为鲁王。(本是淮阳王。)又二十六年而卒。则武帝即位之十二年也。(即元光六年。)武帝之末。墓木已拱。安得治宫。班固谓武帝之末。鲁王得书。(上甲八)本是传闻之误。司马迁生并一世。亲受书于安国。(上乙二)而坏屋得书之说。不见史记。安得百年之后。倒能详知乎。伪者据艺文志。同声吠影。是岂安国之手笔哉。琴瑟钟磬之说。本自难信。伪自改之。为金石丝竹。则管籥之音。又何据矣。
古文无科斗之名。科斗非西京口气。许慎说文云秦有八体。一曲(一作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王莽之时。始定六体。(一曰古文。二曰奇字。三曰小篆。程邈所作。四曰佐书。即秦之隶书。五曰缪篆。六曰鸟虫书。使甄丰校定。)而科斗之名。不见小学。自郑玄卢植以来。始有此称。郑云书出屋壁。皆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本论杜林漆书。见正义。)卢植云古文科斗。降在小学。(上乙七)晋书卫恒传云鲁共王得尚书。时人谓之科斗。(郑所云今者。汉末也。此云鲁共王时人谓之科斗。非也。)束晰传云汲郡人盗发魏安釐王冢。冢中得漆书数十章。皆科斗字。(又云嵩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束晰曰此汉明帝陵册文。)苏轼石鼓歌称籀史变科斗。皆后世所言。孔安国西京人。何以云科斗。〇西京杂记云滕公至东都门。得石椁有铭。文字古异。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西京杂记者。晋人葛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7H 页
洪作。言皆诞妄。不足据者。渊泉洪声伯云西京杂记今所传者。又是吴均赝本。非葛洪作也。清人所纂四库书目。辩證甚明。)日本旧有孔安国孝经传。(亦有皇侃论语疏。日本人太宰纯。以此二书。传于中国。见录于鲍氏丛书。)其孔序云鲁共王得古文孝经。字皆科斗。(此孔序。亦或梅氏所为。又或好事者效梅而为之。)皆非信书。不足为伪序之声援也。
大序二(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 以竹简写之。增多二十五篇。 伏生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云云。 并序凡五十九篇。四十六卷。)
{上戊二}所闻伏生之书。何谓也。谓伏生竟无简编。可闻而不可见耶。隶古定。何谓也。隶者。程邈之所作。(与今所云八分相近。)古者仓颉之所作。隶则非古。古则非隶。何以写之于竹简也。史记云孔氏有古文。安国以今文读之。(上甲七)伪者依此为说。然若如此说。孔壁古文。世无知者。唯以所闻于伏生者。择其可知者而定之。(定之为言。吞疑凭臆之辞。)而又翻之以隶书。则是孔本尚书。乃伏本尚书之翻身换面者而已。岂复能自立耶。
{上戊三}孔氏增多之篇。本止十六。艺文志(上甲八)荀悦汉纪、刘向别录、马融书序。(上甲九)传至郑玄。篇目历然。(上丁七)猝增多二十五篇。将谁信之。将彼班固、荀悦、刘向、刘歆、马融、郑玄之等。相传相授之学。皆拥虚簿乎。且此增多之篇。出壁以来。绝无师说。(上甲九)若使安国之传。果传于都尉朝。(上丙二)则两汉以来。何至于绝无师说耶。伪者始欲作十六篇而止。因太甲说命太誓之等。其在先秦古籍。多有可采。(左传、礼记、墨子、孟子、荀子等。)故不得不汎滥至二十五篇。而终于十六篇中。多取至十篇耳。(舜典、大禹模、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伊训、武成、旅獒、囧命。)然汤诰、咸有一德。不收史记之所载。(上丁四)伊训、武成。不收律历志所载。(又伊训二句载孚在亳。征是三朡。为郑注所引。)此其疏脱处。
{上戊四}尧典自尧典。伏生未尝取舜典合之也。孟子引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非今舜典之文乎。孟子生于伏生二百年之前。焉能逆知其牵合。而预题曰尧典耶。是其合之也。明在孟子之前。伏生抑冤矣。 且使安国真有是传。真有是序。公而传之于都尉朝。(上丙二)私而传之于孔僖。(上乙三)则两汉诸人。一何蒙昧。坚以舜典为尧典耶。汉书王莽传云尧典十有二州。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7L 页
后汉书张纯奏宜遵唐尧之典。以二月东巡狩。又陈宠言唐尧著典。眚灾肆赦。晋幽州秀才张髦上疏。引尧典云肆类于上帝。禋于大宗。(毛氏所辑)凡称尧典。皆在慎徽五典之下。何无一人剽闻其绪论耶。
{上戊五}书有弃稷。本无益稷。(上丁三)虽弃名稷官。不宜连称。(见正义)弃稷之解。明在周语。(上丁三)何谓弃名。古书之分一为二者。总有三例。其一任取篇首二字以名之。如既夕有司彻之类是也。其二总括宗义以名之。如康王之诰是也。其三不别立名标以弟次。如盘庚太甲之类是也。今此皋陶谟下段。皋夔禹益。迭相都俞。而益稷二字。不在篇首。则于三例。都无所当。名曰益稷。岂古法耶。弃稷本作于太康之时。与五子之歌。相连为篇。(上丁三)不可改也。
{上戊六}五十九篇者。依于郑也。四十六卷者。依于班也。郑之所注。五十八篇。(丁六七)增一书序。八可九也。班之所志四十六卷。(上甲八)以序为卷。(见正义)数可合也。又见班志有五十七篇之注。(上甲八)于是故缺一篇。(今所云舜典。)欲以遍合于诸文。所合者唯数目耳。羊质虎皮。鹊巢鸠居。虽多亦奚以为。
大序三(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 书序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
{上戊七}汉武帝无此诏也。班马二史。刘向别录。凡经籍显晦。关由朝廷者。书之唯谨。况此圣裔儒宗。承诏作传。许大好事。顾乃遗之乎。安国少时。及见伏生。(家语附录云安国受书于伏生。)而倪宽受业于安国。(上甲四)则文帝末年。已游学矣。孔子世家云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则武帝之初年也。此时安国本以伏生之学。为今文博士。与周霸、贾嘉并名。何遽为古文尚书。承诏作传乎。若夫武帝晚年。则安国已古人矣。(上甲九)
{上戊八}陆氏释文云马郑之徒。百篇之序。总为一卷。孔以各冠其编首。而亡篇之序。即随其次第(一作篇)。居见存者之间。(汩作等十一篇。其文皆亡。而序与百篇之序同编。故存见汩作序下。)原陆氏笔意。亦谓伪者就马郑百篇之序而取之。分冠于各篇也。由是观之。孔作正义。陆作释文。非不知其伪。而一心尊信者也。(陆氏盖率口而发。)夫易传彖象。自成一篇。先儒分而隶之。春秋经传。各纪年月。先儒分而隶之诸书可。然书序则不可。何者。事实颠末。览书自明。以序冠首。只成架叠。如甘誓洪范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8H 页
类。以序冠首。何益矣。
大序四(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 传子孙孙。以贻后代。若好古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
{上戊九}巫蛊者。征和三年戾太子事也。(武帝即位之四十年。)文帝之末。年近二十。故能游学济南。其后历景帝十六年。以至武帝之四十年。则其年恰过七十。司马迁何云蚤卒。献书之在安国既没之后明矣。藉使安国身献其书。躬承帝诏。则巫蛊之年(一作平)。虽未复命。事定时平。庶政无滞。又何以自画自沮。戚戚然以私传为意耶。人臣事君。有命必复。委君命于草莽者。春秋诛之。故归父奔齐。坛帷复命。(宣十八)贞子道死。将以尸入。(哀十五)苏武反节。寔祭武陵。有命必复。在礼则然。今也承诏作传。私自传家。有是理乎。(汉书谓献书而遭巫蛊。未列于学。此云会巫蛊事未献。亦不合。)
{上戊十}且使不幸而未献。亦当公诸一世。朝暮遇之。何为此遥遥延延。千秋百岁之遐想乎。堂堂中国。虞夏殷周之书。贤圣训谟之言。非比痈疽马医之方。青囊秘诀。一子单传。又何必传子孙孙。以贻后代哉。司马迁切友也。不以示之。都尉朝嫡传也。不以授之。后世子云。其何以待之。今详其意。传子孙孙。以贻后代者。暗指汉章帝时孔僖也。博雅同志。亦所不隐者。暗指皇甫谧梁柳之等也。彼见后汉书。有孔僖自安国以下。世世传古文不绝之语。(上乙三)遂云传子孙孙。又恐传子孙孙。则皇甫谧梁柳之等。无由得见。故继云博雅同志。亦所不隐。肺肝如见。何以匿矣。安国不能前知数百年后事。何以逆睹如此。陈敬仲之筮词曰五世其昌。莫之与京。毕万之筮词曰公侯之孙。必复其始。朱子以此知左传有三晋后作。今执大序之末语。知大序为东晋人作。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梅氏书平[二]○正义
  
正义一(序云古文则两汉亦所不行。安国注之。寔遭巫蛊。遂寝而不用。历及魏晋。方始称兴。故马郑诸儒。莫睹其学。所注经传。时或异同。晋世皇甫谧。独得其书。载于帝纪。)
{上巳一}国子祭酒弘文馆学士孔颖达字冲远。(或云仲达。)五经之大儒也。其邃学精识。贯穿今古。孔书梅书之废兴本末。真伪虚实。他人容或不明。孔祭酒岂有不知者乎。窃惜夫以若弘博。屈首解此虚伪之书。凡有破绽。皆曲为之弥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8L 页
缝。心知马郑之学。乃孔安国之嫡嗣。而每深抑而暗压之。嗟乎。斯何故也。一时议横生。诏旨严重。有不敢沮贰也。一家世燀奕。祖德弥章。有不必打破也。非斯二者。孔祭酒岂有是哉。古文虽于前汉。不列于学官。司马迁载之于史册。刘向校之于秘阁。(上甲八)刘歆移书博士。诏许以欲广道术。(上乙一)涂恽幸遇平帝。躬见其建立官学。(上乙二)虽缘王莽之乱。事不光鲜。不可曰全晦也。光武龙兴。首奖古文。卫宏甫作训旨。召拜议郎。(上乙五)肃宗善继。崇慕古文。孔僖仅守世业。即拜郎中。(上乙三)于是孔氏古文之学。蔚然大兴。撰书至三十馀篇。聚徒至一千馀人。孔祭酒岂皆不知。遂谓两汉之所不行乎。魏之所建。王肃注也。晋之所建。郑与孔也。(上乙八)不分泾渭。模糊言之曰历及魏晋。方始稍兴。其前后盛衰之迹。果不知而言之乎。注经之时。或异同者如尧典九族之注。伏学云母族妻族。孔学云九世之族是也。原经之外。新撰二十五篇。又于原经之内。变乱唯意。(舜典益稷等。)是可云时或异同耶。经本绝异。注奚求同。蔡九峰集传。虽未昭奸。是不察之过。于自己诚意之学。无所愧焉。孔则不然。古今真伪。如视掌纹。而上诬古人。下欺后学。乃至于此。
{上巳二}皇甫谧言行无玷。粹洁之人也。宁有是也。帝纪中所载。有类伪书者。是伪者用帝纪。(或后人追撺于世纪中。以作伪书之声援。)非帝纪用伪书也。况两书乖舛者多。(上丙一)岂可疑之。
正义二(大序疏云伏生二十九篇。自是计卷。若计篇则三十四。去泰誓犹有三十一。今之泰誓。非初伏生所得。)
{上巳三}计篇而为三十一者。孔壁之真本。加之以书序一篇。伪太誓一篇。则三十三篇也。加之以增多二十四篇。则五十七篇也。(上甲八)计篇而为三十四者。郑氏之新本。序在额外。(序不在百篇内。)而伪太誓三篇也。加之以增多二十四篇。则五十八篇也。(郑氏时二十四篇已亡。是虚簿也。)若伏生之本二十九篇。(其一篇书序。)本无分出。何又计卷。孔祭酒非不知也。计将以郑注尚书。医(一作翳)然归之于伏氏之学。故诬之如是。岂不惜哉。
{上巳四}伏氏书中。本无泰誓。书大传中虽有泰誓之说。百(一作白)鱼入舟等。 书大传亦有帝告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9H 页
九共诸说。(上丁一)其亦有经文本篇而言之乎。孔祭酒非不知之。犹以泰誓拟议于伏生者。亦唯郑玄之本。指之为伏学耳。郑固可忌。伏有何罪。胸中怀一伪物。其害于政如此。
正义三(书传有白鱼入舟之事。不知伏生先为此说。不知泰誓出后。后人加增此语。 司马迁时已得太誓。并归于伏生不得。云宣帝时始出。 武帝纪载今文泰誓末篇。)
{上巳五}书传白鱼之说。虽为伏生之手笔。不足以累伏生也。当时周书。种类甚多。(艺文志有周书七十一篇。)伏生皆能言之。故书大传所载。未必皆二十八篇之事。又何尝以白鱼入舟。为泰誓文乎。伏生杂论周书。偶及白鱼之说。于是伪造泰誓者。遂取白鱼之说。入于泰誓也。譬如郑玄注书。偶有科斗之说。于是伪造大序者。遂取科斗之说。入于大序。
{上巳六}汉书艺文志。载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其一卷明是伪泰誓一篇。(上甲八)若去伪泰誓一篇。无可以当此额者。正见汉代史家以伪泰誓并归于孔氏。司马迁作史。多用孔安国之义。而白鱼之说。载于周本纪。何云并归于伏生。〇伪泰誓明有多本。(上丙七)周本纪所载。艺文志所计。(上甲八)明止一篇。(此所云民间得者。)河内女所掘。郑玄本所列。乃为三篇。(上丁六)孔疏混言之。亦谬。
{上巳七}司马迁不作武帝纪。武帝纪者。褚先生之所补也。且考武帝纪。无今文泰誓末篇。(其必谓之今文泰誓者。专为清脱孔安国。以郑玄本伪泰誓。归之于伏生今文之学。)唯有附下罔上者死以下四五句。是或伪太誓末篇中语。〇后儒之欲诋伏本者。必云伏本之内。原有泰誓。(谓伏本无书序。以泰誓当一篇。)不知伏既负累。孔亦同归。何则二十九篇。刘向既相校雠。(上甲八)凡有瑕颣。伏生无独当之理也。(孔书出壁之后。以今文校之。其二十九篇。与伏本同。若云入于二十九篇之中。则伏本孔本。俱有此伪太誓矣。)刘歆移书博士。明云伏书先出。泰誓后得。(上乙一)何以诬之。
正义四(此云四十六卷者。不见安国明说。盖以同序者同卷。异序者异卷。故五十八篇。为四十六卷。 太甲、盘庚、说命、泰誓皆三篇共卷。减其八。 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又三篇同序共卷。其康诰、酒诰梓材。亦三篇同序共卷。又减四。 以五十八。减十二。非四十六卷而何。其康王之诰。乃与顾命别卷。以别序故也。〇大序疏。)
{上巳八}艺文志所载四十六卷。明有额数。不可移动。(上甲八)与伏本同者二十九卷。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199L 页
伪泰誓一卷。增多者十六卷。(分之则五十七篇。)伪者换其骨而蒙其皮。坏其实而冒其名。赵壁汉帜。圆凿方枘。造谋作奸。靡所不至。然其五十八之所以为四十六。不过曰以卷包篇。其数目分合。梅亦不言。孔祭酒辛苦打算。巧合如此。然太甲说命。其在孔壁真本。本不入于二十九篇之内。亦不入于十六篇之中。(十六篇其篇目见正义。)大禹谟益稷。虽在十六篇之中。而益稷本是弃稷。事在太康之时。必不与皋陶谟同序。(上丁三)泰誓不过一篇。计在四十六卷之中。(上丙七)又安得更数三篇。(上丙七)凡此簿领。载在班志。(上甲八)载在荀纪。载在刘录。(上甲九)载在郑序。(丁六七)万目所睹。千岁不泐。今欲以幺贝十朋。当壮贝十朋。则数目虽同。贾值相悬。泉府旧掌。管籥尚严。岂奸胥之所能窃哉。此疏一出。无人驳正。或攻梅如吴幼清者。或讼梅如毛大可者。皆祖述此说。蔀惑滋甚。不可以不辨。
正义五(马融郑玄王肃。皆曰虞夏书。 孔于禹贡注云夏书之首。则以上为虞书十六篇。又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于郑玄为商书。而孔并于胤征之下。或以为夏事。)
{上巳九}余谓虞夏书二十篇。都是夏史所作。夫以唐尧之史官。记唐尧之事实。何谓之曰若稽古。以虞舜之史官。记皋陶之谟猷。何谓之曰若稽古。曰若稽古者。时代已迁。声迹寝远。或稽之往牒。或稽之遗迹。以成追述之史。故谨严其笔。先书云曰若稽古也。乃梅氏孔传曰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其注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皆云顺考古道。)此以稽古二字。为帝尧之尊号也。既又推演此义。其造周官之篇曰唐虞稽古。建官唯百。则尧之稽古。已不刊矣。(蔡氏注尧典曰史臣将叙尧事。先言考古。此谓尧典。乃虞史所作。斯固然矣。曰若稽古帝舜。又何故也。不如皆作夏史所作。)顾炎武云尧典亦夏书。
{上巳十}左传引尧典则曰虞书。引皋陶谟则曰夏书。据史克之言。举慎徽五典。纳于百揆之节而谓之虞书。(文十八)则古之尧典文也。赵衰之言。举赋纳以言。明试以功之节而谓之夏书。(僖廿七)则古之皋陶谟也。司马迁。汉史也。能作尧本纪舜本纪。何必夏史不能作虞书。既以夏史。并作虞夏之书。则其谓之虞夏书。又何不可乎。(伏生之唐传虞传。未有经据。马郑所不取也。)故司马迁于伯夷传。实引尧典。而通称虞夏之文。正是安国之法。(史迁本孔学。)乃伪者忽执皋陶谟。升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0H 页
为虞书。于是蒐辑左传国语吕览之等。得其称夏书者八九条。以饰大禹谟一篇。(详见下本篇。)亦称虞书其所依靠者。唯赵衰引夏书一节也。(赵衰所言夏书既入虞书。他所引夏书。亦可同例。)苏东坡云春秋传引虞书。皆云夏书。安知非作于夏时乎。
{上庚一}郑玄之本虞夏书二十篇。商书周书各四十篇。井井合度。真有删正成部之意。不可乱也。帝告等五篇。不唯郑玄以为商书。抑亦司马迁载之于殷本纪。(上丁二)此亦问之于安国者。(上乙二)今录为夏书可乎。
正义六(前汉诸儒。知孔本有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于郑注之外。伪造尚书凡二十四篇。以足郑注三十四篇为五十八篇。〇毛奇龄云颖达不晓漆书。作此不通语。张霸西汉成帝朝人。乃伪造二十四篇。以足东汉郑注书不足之数。其人在梦中。)
{上庚二}毛西河误看孔疏。讥切万端。细看孔疏。殊不然也。郑玄之为汉献帝时人。孔岂忘之。但三十四篇。既不欲名之为孔壁古文。则无以名之。第谓之郑注。(谓郑之所注。)其云张霸之徒。犹言张霸之类。非直云张姓霸名者伪造此二十四篇。(孔疏上文云张霸之徒。伪造太誓。亦谓张霸之类。)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岂必展季之兄盗蹠。闻鸡而兴。可以比例看。
{上庚三}虽然孔疏之言。竟是诬毁。孔安国献书之初。蚤有此二十四篇。(甲七八)既献一百五十年之后。班固作艺文志。始题古文经五十七篇。(上甲八)乃云张霸之徒伪造二十四篇。以充其额。岂不诬哉。其意欲以此二十四篇。为生于东汉之时也。然此二十四篇。不自天降。不由地涌。西京史册。记载已久。史记之云十馀篇。(上甲七)刘歆之云十六篇。汉书之云十六篇。荀悦之云十六篇。(甲八九)皆是此物。岂可归之于东汉人之追足乎。天下书皆伪。此十六篇必非伪。何者。自古造伪之人。务为美词。令人倾信。故伪书之文。无不易读。民间太誓。河内太誓。以至近世之子贡诗传。申培诗说。莫不皆然。而此古文十六篇。越自安国之初。绝无师说。(马融云)盖其古文奇句。瑰怪险奥。人莫能知。又无伏生今文。可以梯接。故有文无注。藏于秘府。(上乙一)以此为伪可乎。辛苦造伪。以示当世。世无知者。造将何为。〇孔疏必以此为伪者。此二十四篇之中。舜典等十一篇。(舜典、大禹谟、弃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伊训、武成、旅獒、囧命。)今有梅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0L 页
赜新本。故斥之如此。盗憎主人。后妻妒前妻。此之谓矣。
正义七(艺文志云古文又多十六篇。即是伪书二十四篇也。刘向、班固、刘歆不见孔传。贾逵、马融、服虔、杜预皆不见之。 郑玄亦不见之。故注书序。舜典云入麓伐木。五子之歌云避乱于洛汭。胤征云胤征臣名。旅獒云獒读曰豪。是不见古文也。)
{上庚四}奉一赝以诋百真。所谓诐辞知其所蔽也。艺文志所载十六篇为伪书。则梅内史所献二十五篇为真经乎。窃尝论之。孔安国得书之后。其生并一世。耳提面命者司马迁。其造门执贽。亲受句读者都尉朝。其嫡传直下。尸厥匕鬯者胶东庸生。校雠同异。考验完缺者刘向。(上甲八)移书博士。图列学官。衷悃幽愤。溢于辞表者刘歆。(上乙一)详记本末。纤悉数目。尊而冠之于伏生今文之上者班固。(艺文志首载古文。次录今文。)曾孙是若。弘阐祖猷。玷污名节。莫之知避者王璜、涂恽。(上乙二)流于末而有名者桑钦。广辑师说者周防。世冑血胤。守其青毡者孔僖。大放厥声者杨伦。悽词哀婉。呜咽而传其业者杜林。(上乙五)亲受真诠。再续坠绪者卫宏、徐巡。溯考苍籀。剖析今古。以辨两家之同异者许慎。(详说文)承涂恽之嫡统。受庭诲而作训者贾逵。传者马融。注者郑玄。以郑玄之注为未善而更注之者王肃。(见正义)博考典籍。具载史册者荀悦范晔。习于书教。羽翼斯文者赵岐、包咸、服虔、杜预、韦昭、高诱之伦也。若使孔壁古文。真有二十五篇之经。而安国当时真有五十八篇之传。凡此诸儒。理当祖之为府库。归之为渊薮。引据取重。咸以为宗。而考其所为则赵岐注孟子。包咸注论语。服虔杜预注左传。(孔疏云服杜注乱其纪纲。并云夏桀时。)韦昭注国语。高诱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每遇二十五篇之文。蒙然未悟。注云逸书。荀悦为汉纪。范晔为后汉书。唯十六篇。伏而未发者。是载是详。而二十五篇五十八传。不少概见。是此诸人。皆不见孔安国之传也。王肃注书。有弃稷而无益稷。(见孔疏)郑玄注书。胤征曰臣名。旅獒曰酋豪。(又仲虺之诰太甲说命等。见在而云亡。)马融书序云经传所引太誓。太誓并无此文。(谓河内太誓无此文。)贾逵奏尚书疏云火流为乌。(见孔疏)是此诸人。皆不见孔安国之传也。许慎作说文。自序云书主孔氏。夷考其书。仅有二十八篇中字。而二十五篇中字。无一偶及。(唯若药不瞑眩一句。为说命。然许所引者孟子也。)是许慎亦不见孔安国之传也。马郑之注。本于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1H 页
卫徐。卫徐之学。本之杜林。而马郑所注。仍止二十九篇。则是杜林、卫宏、徐巡之等。皆不见孔安国之传也。孔僖位跻郎中。杨伦徒至千人。(上乙三)鸿毛之遇顺风。何郁不伸。而祖师遗藁。秘之不宣。有是理乎。郑玄笺诗。上戴毛传。杜注春秋。不废服虔。汝南周防撰尚书杂记三十二篇四十万言。何不以孔安国之传为之冠冕。(上乙三)是周防、孔僖、杨伦之等。皆不见孔安国之传也。孔传禹贡曰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而桑钦之为水经曰漾水出氐道县嶓冢山。沔水出沮县狼谷中。祖一其源。孙乃二之。(若是者甚多。姑举其一。)是何故也。是嫡传桑钦。亦不见孔安国之传也。王莽虽为乱逆。雅尚儒术。以刘歆为国师。王璜、涂恽左右作翼。(上乙二)当此之时。苟欲建立。虽疝痹嚏梦稗官之说。犹莫之夭阏。况于堂堂先师孔安国之书传乎。既立其经。不立其传。岂不拗哉。刘向校书之时。博问民间。广求古文。唯胶东庸生寔传孔学。(上乙一)当此之时。胶东庸生如有所受于都尉朝。(隋书谓孔安国私传都尉朝。上丙二。)则抱书往天禄阁上。以伸巫蛊以来幽郁之情。天理则然。而寂寥残经。无所增多。是都尉朝、胶东庸生、王璜、涂恽之等。皆不见孔安国之传也。刘向、刘歆、班固之等所知者二十九篇。所见者十六篇。而二十五篇思议不到。(疏云刘歆作三统历。论武王伐纣。引今文泰誓云丙午逮师。又引武成越若来三月五日甲子。咸刘商王受。并不与孔同。)是班固、刘向、刘歆之等。皆不见孔安国之传也。司马迁为史记。其用安国之说者。不过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等数篇。(上乙二)其或诠录经文。不出二十九篇之外。而皋陶谟仍连益稷。太誓不言三篇。是司马迁亦不见孔安国之传也。论语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尧曰篇)此赫赫汤诰文也。(今梅本汤诰。)乃孔安国注之曰墨子引汤誓。其词若此。以誓为诰。援墨證儒。不亦劳乎。则是孔安国亦不见孔安国之传也。天下其有是乎。夫所谓孔安国之传。是何神物。后学不得窥。名儒不得引。嫡传不得受。而传之史官。不得采而录之。血胤不得藏于家。切友不得闻其说。并其本身不得见其文。所谓孔安国之传。委是何物。神诃鬼护。天悭地閟。谲怪幽阴。垂四百年。必待豫章内史梅赜而后始出人间。岂不奇哉。孔祭酒博学精识。超越古今。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1L 页
独于是弃智塞聪。奉承唯谨。必其时势。有不敢不然而然矣。今正义所列。无非所以昭奸之确證。而不令湮没。论著如此。抑其中有微意存焉。若无此正义。今人将何据而知之。孔祭酒其有微意夫。
正义八(郑玄书赞云我先师棘下生子安国。亦好此学。卫贾马二三君子之业。则雅才好博。既宣之矣。又云欧阳氏失其本义。今疾此蔽冒。 是郑意师祖孔学。传授胶东庸生、刘歆、贾逵、马融等学。而贱夏侯欧阳等何意。郑注尚书。亡逸并与孔异。篇数与三家同。)
{上庚五}棘下生者。齐人语也。郑玄齐人。(高密人)郑志曰张逸问赞云我先师棘下生何时人。郑答云齐田氏时。善学者所会处。齐人号之棘下生。无常人也。(见水经淄水注。)子安国者。尊师之称。〇孔疏此节。又所以予郑玄以孔安国之嫡统。不欲抹摋주-D001没于千载之下也。
{上庚六}郑注亡逸并与孔异者。谓仲虺之诰、太甲、说命等篇。见在而云亡。其汩作、典宝之等十三篇。见亡而云逸也。(见正义)二十四篇。除梅氏本所存十一篇。(舜典、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伊训、武成、旅獒、囧命共十一。)则馀者十三篇。其实五篇而已。(汩作、典宝、肆命、原命、九共而已。)二十四篇。孔疏虽斥之为伪书。而梅氏造伪之初。本欲按簿填阙。翕合而无爽。故十六而填至十一。竟缘太甲、太誓遗文极多。遂不免滥及额外耳。 然郑于此十六篇之序。曰逸曰亡。所注均平。梅之所有。不必曰亡。梅之所无。不必曰逸。正义所言。有若郑于其中有所差殊以别之者。非矣。郑未前知。二十四篇。宁有爱憎。
{上庚七}篇数与三家同者。谓与欧阳、大夏侯、小夏侯。同止二十九篇而已。此欲以马郑之本。隐然归之于伏生今文之学。然史记云孔氏有古文。安国以今文读之。(上甲七)汉书云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唯有脱简异字。馀无不同。(上甲八)孔安国自以今文读之。刘更生亦以今文校之。而其为古文之学自如。奚独郑注之本。病其与三家同也。篇数不与三家同者。非孔氏之真本也。(唯盘庚、顾命有所分出。)
正义九(又刘歆、贾逵、马融之等。并传孔学。云十六篇逸。与安国不同者。良由孔注之后。其书散逸。传注不行。以庸生、贾、马之等。唯传经文三十三篇。故郑与三家同。)
{上庚八}书传传授之法。厥有三条。传之子孙一也。传之后学一也。藏之秘府一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2H 页
所谓孔注传之子孙。则孔僖被召之日。必献不疑。(上乙三)传之后学。则庸谭承问之日。必献不吝。(上乙一)藏之秘府。则刘向校书之日。必发无秘。(上甲八)又何故而散逸不行。既散逸不行。豫章内史梅赜。何以于四百年之后。忽然得之。
{上庚九}经文之与伏本同。不可病也。齐鲁韩毛。其三百篇则一也。公谷邹夹。其二百四十年则一也。欧阳夏侯卫贾马郑。其二十九篇则一也。经之欲殊者。造伪之兆也。
正义十(至晋王肃注书。始似窃见孔传。故注乱其纪纲为太康时。〇左传哀六年。引夏书曰唯彼陶唐。孔氏正义云贾服孙杜。皆不见古文。解为夏桀之时。唯王肃云太康时也。王肃注尚书。其言多是孔传。疑肃见古文。匿之而不言也。〇又云皇甫谧云云。)
{上庚十}不是王肃窃见孔传。当是梅赜窃取王说。主客不难辨也。不是皇甫采取孔传。当是梅赜依靠世纪。先后不难辨也。贾服孙杜。但谓有夏之亡。应是夏桀。注之曰夏桀时。王肃渊然沈思曰夏桀之恶。应在商书。此既夏书。则其唯太康时乎。国不遂亡。犹有撰书。以为戒者。是太康时也。于是注之为太康时。善改之注也。于是造伪者。取王肃之意。以作五子之歌。其馀凡与伪经相近者。其情皆如此。〇王肃之学。本善贾马。(上乙八)故虞书曰虞夏书。益稷曰弃稷。(见正义)我其试哉曰试之以官。(孔壁本无帝曰二字。故马郑王皆云试以职事。)王肃何曾梦见梅本。(窃见而还匿之。何言也。以为至宝而私之乎。以为神物而閟之乎。于情于理。百无所当。)
皇甫谧亦无得见之明验。不可疑也。已见前。(上丙一。正义一。)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梅氏书平[二]○集传
  
集传一(自序云二典禹谟。先生盖尝是正。)
{上辛一}朱子释二典。至大禹谟正月朔日。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而绝笔焉。斯岂偶然意倦而止之乎。大禹谟中征苗一节。最不合理。朱子于此。盖尝反覆纡思。而深觉其伪。故弛然掩卷而罢耳。若金縢说、召诰洛诰解、武成日月谱。此是平日试笔。非于禹谟绝笔之后。又作此注也。
集传二(大序注云伏生求其书。独得二十九篇。陆氏曰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 孔颖达曰泰誓本非伏生所传。武帝之世始出。史因以入于伏生所传之内。故二十九篇。)
{上辛二}陆氏释文、孔氏正义。皆欲以马郑尚书。翳然归之于伏生今文之学。故所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2L 页
言如是。而班马荀范之史。其源委本领。孔疏陆释。每讳之不言。故吴才老、吴幼清虽慧眼如曙星。而终有一重之纱罩。蔡九峰录朱子大序之注。而亦本孔陆之说。殊与平日议论不类。
{上辛三}伪泰誓既于武帝时始出。则撺入孔本之中。以作三十三篇可也。伏生则已于文帝时以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武帝时所出。何得入于伏生二十九篇之中乎。此亦孔祭酒阴挤郑玄。归于伏学之言。朱子未及照检而采录之也。
集传三(百篇之序。艺文志以为孔子为之。然以今考之。其见存之篇。虽颇依文立义。而无所发明。如康诰酒诰梓材之属。则与经文有自相戾者。其于已亡之篇。则伊阿简略。尤无所补。其非孔子所作明甚。然相承已久。今亦未敢轻议。)
{上辛四}朱子眼力。于经典真伪。照烛如神。但当遵承。然于百篇之序。亦私自有议。诚以伏氏百篇之序。今无存者。其序次文句。无以考验。若云郑本百篇之序。即亦伏本所有。则不但郑本今亦亡灭。虽尚完存。必与伏本大殊何也。盘庚分出之二篇。顾命分出之一篇。伪泰誓加出之二篇。吏(一作史)记泰誓只一篇。 共五篇之额。是伏本所殊。则伏本百篇之内。必别有五篇代居此额。如所云太戊、掩诰之等。(太戊见史记、掩诰见王氏考异。)应亦有序。彼序为孔子所作。则此序非孔子所作。二者之中。必有一私撰者矣。况주-D002梅氏之书。变置易树。唯意所欲。其又与郑本诸序。汩乱差舛。可胜言哉。虽本孔子所作。今离披衰敝。不可复知也。
{上辛五}窃当思之。祖训、大训、先王之训。皆所以遗诲后世者。则太甲训。是太甲成德之后。训其后嗣也。高宗之训。是武丁致治之后。训其后嗣也。书序太甲曰伊尹训王。高宗之训曰祖己训王。此以伊训例之也。若然圣王哲辟。曾不得一言垂后。唯听训于臣佐已乎。 微子之命、蔡仲之命、文侯之命、毕命、囧命。既皆君命臣之辞。则奚独说命为臣戒君之词。傅说举于版筑。天下未信。宜有命词以诏于群下也。(此皆书序之异义。不敢质言。)
集传四(训诰皆当时号令之本语。其间多有方言及古语。当时人所共晓。而于今反为难知。誓命是当时史官所撰。檃栝润色。粗有体制。故在今日。亦不难晓耳。)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3H 页
{上辛六}此朱子调护梅书。曲为之商度者也。其奈伊训、汤诰。平易如此。汤誓、费誓、顾命、文侯之命。古奇如彼。岂可解也。平日议论。只以今文古文。疑其顺涩。为不易之论也。(朱子曰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伏生偏得其所难。安国专得其所易。皆不可晓。)
集传五 今按此序。不类西京文字。疑或后人所托(一作托)。然无所据。未敢必也。亦朱子说。
{上辛七}朱子曰书序恐不是安国做。汉文粗技(一作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又云只是魏晋人文字。陈同父亦如此说。〇又云书注决非孔安国所注。文字固善。不是西汉人文章。但有太粗处。决不如此困善也。亦非后汉文。〇乂(一作又)云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此毛公传如此高简。大段争事。汉儒训释文字。多是如此。有疑则阙。今此却尽释之。 朱子但据孔疏一通。以听此讼。而其神明烛物之光如此。若于班马荀范之史。考验其簿籍。沿溯其源流。则梅氏之书。其不立于后世矣。
集传六(朱子曰尚书孔传。是魏晋间人作。托孔安国为名耳。又云孔传并序。皆不类西汉文字气象。与孔丛子。同是一手伪书。盖其言多相表里。而训诂亦多出小尔雅。)
{上辛八}伪书必有声援。伪者造此二十五篇五十八传。乃造孔丛子。以为外援。又取皇甫谧帝王世纪。撺入数条。至唐又有人撰马融忠经。多用梅书之义。乃郑志赵商之问答。俨有周官篇内之说。今文都能辨别。此一种灵慧之识。其源皆出于朱子。朱子知诗序之伪。疑左传有追撺。疑孝经有伪端。疑梅氏之书是伪书。盖择善固守之志诚于中。而慎思明辨之功著于外。非浅学所能逮也。
集传七(吴才老棫云增多之书。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诘曲聱牙。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定为二体。其亦难言矣。)
{上辛九}梅氏之书。自东晋之初。列于官学。下逮陈隋。无一人敢枝梧者。孔颖达正义。始与马郑王本参互商议。虽外若尊信。而衷悃有可见者。至宋吴才老著书裨传八篇。(总要书序。君辨臣辨。考异诂训。差牙孔传。)共十三卷。专斥二十五篇五十八传之可疑。唯其一条为吴幼清所引。(见永乐大全。)馀不可见。然独见独悟于千岁相承之馀。非豪杰之士。恶能然矣。伟哉。
集传八(吴幼清澄云孔壁真古文书不传。后有张霸伪作舜典汩作等二十四篇。目为古文书。辞义芜鄙。不足取重于世。以售其欺。及梅赜二十五篇之书出。则凡传记所引书语。注家指为逸书者。收拾无遗。既有證验。而其言率依于礼。比张霸伪书辽绝矣。世遂以为真孔壁所藏也。唐初诸儒从而为之疏义。自是尚书止有二十九篇者。废不复行。唯此五十八篇。孤行于世。窃尝读二十五篇。体制如出一手。采集补缀。虽无一字无所本。而平缓卑弱。殊不类先汉以前之文。夫千年古书。最晚乃出。而字画略无脱误。文势略无龃龉。不亦大可疑乎。下引吴才老朱仲晦说云澄断断然不敢信此二十五篇。是非之心。不可得而昧也。见集传大全。)
{上辛十}吴草庐撰诗书易纂言若干卷。其中多名义格言。其尚书叙录所论如右。遂取二十九篇。疏释文义。而梅氏二十五篇。别为一部。附之编末。快哉。此举可谓成朱子未卒之志也。但其所论。犹据孔氏正义。以知其源流本末。而班马荀范之史。未或稽验。故差谬非一。孔壁真本。即郑注古文。而首云孔壁真古文书不传。一误也。二十四篇。即十六篇。出壁之初。则有此书。两汉诸史记载详悉。乃信孔疏之诬斥。遂云张霸伪造此篇。二误也。伏氏之学。亡于永嘉之乱。至唐儒撰疏之后。而废不复行者。郑氏古文之学也。乃云欧阳夏侯今文之学。至唐而亡。(本文今有删。)三误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3L 页
集传九(蔡云今文伏生所授。马郑等所注。〇见尧典篇题。)
{上壬一}九峰误看陆氏释文。遂认马郑所注为伏本也。(释文云伏生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陆意盖云彼二十九篇。即此二十九篇。非谓马郑直就伏书而注之也。伏学孔学。门户既别。源流绝殊。乃孔疏陆释。极意贸乱。遂使孔学之嫡孙。移入伏学之别谱。可胜欢哉。于是今文古文皆无者。题之曰今文无古文有。其名实之不相副如是。梅于其间。得怡怡然偃息矣。
集传十(舜典云今文古文皆有。今文合于尧典。无篇首二十八字。梅赜既失孔传舜典。故亦不知有此二十八字。而慎徽五典以下。固具于伏生之书。〇 取王范注补之。)
{上壬二}先儒唯见孔疏。故孔安国、都尉朝。以传于王璜、涂恽、杜林、贾逵、马融、郑玄之书。三十四篇真古文。全然未闻。又据梅氏大序。深信伏生误以舜典上合于尧典。遂信姚方兴二十八字为不可无之虞夏人手笔。然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一节。真若介居于两间。伏生虽好合古篇。决不能胶之漆之。此梁武帝之所能悟。而吾儒犹多听莹。岂不嗟哉。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梅氏书平[三]○冤词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4H 页
冤词一(李塨曰梅氏上古文。晋史无有何也。予曰旧史十八家有之。 官府所藏。名为中古文。汉晋皆存。而民间授受者。名为外学。故刘歆校书。名为中外相应。)
萧山毛奇龄字大可。(又名甡。字老晴。)所著经说数百卷。一反宋儒之学。辞气暴慢。可惊可恶。然理苟是也。其是者是之已矣。乃其礼学则一节一文。无不错解。所撰丧礼吾说篇。祭礼通俗谱。尨杂纰缪。不可疏理。其为易学。则不知爻变。胶固木强。而十二辟推移之外。自创子母易之法。义例喎戾。无一中理。所谓古文尚书冤词八卷。专欲背驰朱子。曲护梅氏。噫其博闻强识。足以辨伏孔之门户。昭郑梅之真伪。而褊心未平。遁辞横出。有不堪闷塞者矣。夫梅氏献书之事。漏于晋书。(上乙十)亦一疑端。虽孔疏明白。而或系刘焯、刘炫等道听涂说之言。今指旧史十八家。何异乎问诸水滨。
中古文者。中古之篆文也。艺文志云刘向以中古文。校施孟梁丘之易。又以中古文。校欧阳夏侯之书。(上甲八)盖以费氏之易。孔氏之书。皆古文奇字。人莫能知。故用中古史籀之文。上下梯接。使得翻写也。毛氏见颜师古之注。(师古云中者天子之书也。言中以别于外。)以中古文为中秘书。谬矣。刘向别录云臣向谨与长社卫杜。参校中秘书。(汉书注)张霸献百两篇。以中书校之。(上丙九)字句异例。不相混也。〇刘向以中古文校书(上甲八)之后。刘陶推三家尚书及古文。是正文字三百馀事。名曰中文尚书。(后汉书)班固、范晔。各有论著。以为今文古文之别。
冤词二(唯不立学官。世多未见。又令甲森严。立学者称官书。不立学者称逸书。)
伪太誓三篇。自东晋以前。未尝为官书。(郑注立学之时。始得并立。)然以其脍炙人间之故。汉魏注经之家。莫不引用。小雅鸿雁之笺。周颂思文之注。周礼大祝之注。大司马之注。皆明引太誓。节录其文。(馀不可胜数。)若使梅氏二十五篇。亦果流行于人间。虽不立学。岂不引用如此乎。儒林注书之法。虽庄列杨墨之流。谶纬方技之说。苟可以宣明经旨。则无不引用。奚独于二帝三王之遗书。必以其不立学官。而不敢引用。畏约兢慎。如犯大禁。知其书名。而不敢发口。知其篇名。而不敢题目。唯仅指为逸书乎。此遁辞也。
且孔氏之书。虽未早立于官学。人主之宠遇荣赉。冠绝古今。(上巳一)周防作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4L 页
笺注四十万言。杨伦聚弟子千有馀人。而御史莫之劾。廷尉莫之执。毛每云令甲森严何据矣。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先访儒雅。四方学士。云会京师。而郑兴、杜林、卫宏与焉。(后汉儒林传。)肃宗初立。特好古文尚书。诏贾逵入讲北宫白虎观。逵数为帝言古文尚书。诏令撰尚书古文同异。逵集为三卷。帝善之。八年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左氏春秋古文尚书。(贾逵传)令甲森严者。何据矣。
冤词三 经文在外者。自都尉朝至桑钦。尹敏至杨伦。太保郑冲至梅赜。皆历有授受。彼我传述。并无伪学。 老师宿儒。不可轻为谤讪。况古先贤垩(一作圣)之册。二禅三代之迹。
此段诈甚矣。都尉朝、桑钦。虽是嫡传。一字不传于后世。尹敏、杨伦。虽亦大鸣。片言不流于后学。唯贾逵、马融、郑玄之学。有传有训。有注有赞。毛氏何不并举。依草附木。托于幽阴之地。而阳明昭朗。布示万目者。终不免讳恶。岂非彼直我曲。彼实我虚。自视欿然。不能不沮蹙耶。
挟天子以威天下。欲用魏武之术乎。彼所挟者真天子。毛所尊者假帝王。其威亦相悬矣。窃尝思之。其位弥尊。其篡之者弥恶无耻。愚氓修其先谱。假窃官封。其罪未甚。若有人追尊匹庶。僭窃王爵。罪犯莫逭于诛殛。理有然也。今梅氏之书。伪舜假禹。赝汤诈武。议其章程。死有馀罪。今反以斥伪昭奸者。谓之侮先圣。若然诛莽操者。为侮帝王。辟老佛者为诬圣贤。一窃其号。唯屈躬服事而后。方为忠顺之人。天下宁有斯义哉。
冤词四(伏书二十九篇。武帝时外间疑泰誓为伪。遂去此篇。于是有谓泰誓非伏生书者。两汉诸儒。皆造言出处。而俱不得合。〇太誓只一篇也。二十九篇去一篇。故二十八宿。〇伏生自作大传。直用白鱼明明。伏书何必曲讳。〇马融有曰今文太誓。都无此语。直加以今文之名。何等明快。)
外间疑伪之事。马史班史荀史范史。都无影响。何据而为此说也。梅氏之新撰太誓。欲以为孔本。则郑氏之旧注太誓。斥之为伪书。斯名正言顺矣。何必曰伏氏之书。原有太誓乎。伏氏二十九篇。其一明是书序。故梅氏大序曰宜相附近。各冠篇首。明伏本别为一篇也。(毛氏每云伏本无百篇之序。而艺文志厥有明文。上甲三。)既别一篇。自入于二十九篇之中。白鱼之誓。无额可填。且书大传所言。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5H 页
非皆二十九篇中说、帝告、九共、嘉禾、太戊。伏氏无所不言。岂以其偶谈白鱼。而遂冒之以造伪誓之大罪乎。且梅之敌郑也。伏生之书。已属先天。何苦诬之乎。太誓之说。虽若多端。汉宣帝以前。绝无三篇之说。史记所载。亦止一篇。(史记书凡三篇者。必言三篇。太誓则不训三篇。)太誓凡有三篇者。皆伪书也。太誓三篇。亦梅氏之伪案。而毛反奉之为宗器。唯恐其分美耶。
马融之说。舞文也。马融虽亦孔学。未尝见梅书。执梅之太誓。击伏之太誓。马所弗能。马云今文者。通指尚书而言也。古文出壁。安国以今文读之。(上甲七)孔本胡独无今文乎。设令伏本亦有太誓。自来漆书。不无太誓。马融亦桼(一作漆)书之学。 疵病既均。理当相恕。必不能赦我漆书。单击伏本也。孔祭酒前以马融此语。为马融不见梅书之證。(见正义)毛反以此为马融窃见之證耶。
冤词五(王肃云古文太誓伐纣时事。圣人取以为尚书。今文太誓观兵时事。当别录之。以为周书。见孔氏正义。)
王肃必无此言。毛乃引之。余始大惊。今检本文。(太誓疏)又舞文矣。孔疏引王肃语不过八字。(太誓近得。非其本经。止八字。)继引马融引娄敬引董仲舒引李颙集注。于是通执两太誓。断以已见曰。(孔颖达已见。)古文太誓。伐纣时事。(谓梅本)今文太誓。观兵时事。(谓郑本)毛氏并作王肃语读之。非舞文乎。夫王肃魏人。李颙晋人。王肃不得引李颙明矣。何以舞之。孔疏误云王肃似窃见孔传。余既辨之矣。(上庚十)特其注义。多与郑异。又未及大行。故伪者屡窃王注。以作孔传。唐儒反疑王注。出于梅书。毛氏亦依唐儒之言。舞文如是。
李颙集注尚书。于伪太誓篇。每引孔安国曰云云。(李颙者。晋李充之子。父子皆以文学名。)孔疏云安国必不为彼伪书作传。不知颙何由为此言。〇镛谓安国当时。布满朝野者。即白鱼火乌之邪说。一时名儒伏生、董仲舒、司马迁之等。无不尊信称引。以为王谶。安国亦安能超然独免。必取白鱼火乌之文。有所论说。传其支流。故李颙得引之也。(李颙之时。周防杂记。马郑传注。布在人间。此皆安国之支流。必有流来之师说。为李颙所引。)况孔书四十六卷。(艺文志所言。)其一卷明是太誓。(上甲八)不可讳也。孔祭酒每欲推堕孔本之太誓。归之伏学。故其言如此。
冤词六(以二十五篇。加所分舜典、益稷、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共五篇。又亡舜典一篇。为二十九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5L 页
艺文志云安国得其书。以考伏氏之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上甲八)今梅书二十五篇。既伏生今文之所无。则自不得为二十九之二十五。是特特新增之二十五篇。毛乃欲和糠和米。以饰二十九篇一部。岂不拗哉。〇今当正之曰梅氏尚书。与郑本同者三十三篇。郑本三十四篇之内。梅氏去伪太誓三篇。增舜典益稷一(一作二)篇。故为三十三篇。 增多者二十五篇。〇孔本梅本。头面既换。节目顿变。虽尽力推移。极意翻弄。其篇目之奇偶。万不相合。何为是枉劳也。
从来二十九篇。是原本之名。此于宫室。犹正寝也。于树木犹宗干也。其馀增多之数。或称十六。或称二十四。此于宫室犹廊庑也。于树木犹枝叶也。今取增多之篇。欲篡原本之额。凡情欲所发。无复顾畏如此。
冤词七(四十六篇者。有数篇合一序者。今此五十八篇。共四十六序一序作一卷。)
此孔疏之说。(上巳八)亦伪者之本意。非毛之所创言也。然吾之所不晓者。梅本之有序无文者四十二篇。厥既引序。各冠篇首。而亡篇之序。随其篇次。介居存者之间。(上戊八)乃其法例。必一序一卷。则此当奈何。盘庚三篇为一卷。大禹、皋陶谟、益稷为一卷。咎单作明居五字为一卷。祖乙圯于耿作祖乙。八字为一卷。(如是者尚多。)或大轴如牛腰。或小简如蚊翼。岂可以为模样耶。梅序孔疏。于此一事。未有措处。毛亦未之思耶。
冤词八(颜师古注汉志五十七篇。大序五十八篇。引郑玄叙赞云后又亡其一篇。故五十七。其所亡一篇。指舜典言。)
伪者既撰二十五篇五十九传。故缺其所谓舜典之注。以合乎艺文志五十七篇之额。(上戊六)于是孔疏以下。皆云梅本亡舜典一篇。然三千年来。尧典不亡。则梅氏之舜典自在。何谓亡之。郑玄之云又亡一篇者。武成之谓也。孔壁十六篇中。原有武成一篇。(其残章破句。为刘歆三统历所引。见汉书律历志。)其后亡之。故郑玄云武成逸书。建武之际亡。(见武成正义。孔又斥之为伪武成。)毛又舞文。欲借郑玄之口。以證梅氏之亡篇。其当于理乎。
余于毛氏冤词。屡见舞文之迹。乃清儒王民皞之言曰毛奇龄萧山县人也。其地多书。吏善舞文。故明眼人目毛曰萧气未除。(又云毛甡平生。自认知我罪我。在驳朱。毛之逐字驳朱。这是天性不畏王法。驳朱合处少拗处多。其合处未必有功于儒门。其拗处乃反有害于世道。又云毛氏今人称雷公。又称猬公。谓其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6H 页
遍身都是刺也。王氏号鹄汀。见朴公趾源热河日记。)其先觉之矣。
冤词九(桓谭曰古文尚书。旧有四十六卷。为十八篇。又去大禹谟太誓二篇。为十六篇。〇正义谓张霸补二十四篇。而张霸无此事。又马融云十六篇绝无师说。皆不深考。)
今考桓谭新论云古文尚书。旧有四十五卷十八篇。其云四十五卷者。或不数书序。或不数伪太誓也。其云十八篇者。十六篇之讹。(或五十八篇落五字。)皆不可知。今欲因此舞文。以證梅书。又非理也。桓谭。光武时人。(本与扬雄刘歆同辈人。)安知梅书之篇数乎。梅书之中。多收古训可诵可悦者。大禹谟太誓也。今又无故去之何也。(太誓只数一篇。亦可怪。)夫郑本梅本。多少顿殊。有无相形。其篇目卷额。万不相合。乃毛氏之词。见郑本旧籍。有云五十七则饰出五十七。有云四十六则饰出四十六。有云十六则曰我亦十六。有云十八则曰我亦十八。凡西京以来诸史百家。称古文尚书几卷几篇者。一以是二十五篇加减当之。或演而长之。或削而小之。或裂而分之。或束而合之。或以序乱之。或以类附之。或佯云亡之。或勒云去之。胡叫乱嚷。恬不知耻。顾梅赜何人。曲护至此。总由本源心术。疾视朱子。凡朱子所言。必欲背驰。故猖狂至此耳。
孔疏未尝云张霸补二十四篇。是毛之误看。(已见前上庚二。)马融谓十六篇。绝无师说。又何云不深考。将云大禹谟等十一篇。有所谓孔传耶。谓古人不能答。而任加之以诬罔。岂可忍耶。
冤词十(百篇之名。不始孔子。墨翟曰昔周公旦朝读书百篇。扬雄曰昔之说书者序以百。〇郑康成百篇。其次第不同。以汤誓次臣扈后。咸有一德次汤诰后。〇伏书不分尧典皋陶谟顾命。则于百篇之名。皆属谬戾。孔传以三谟属虞书。禹贡为夏书之首。亦非。)
以余所见。周公朝读书六十篇而已。何者。百篇之内。周书四十。周公无以读矣。以彼百篇。诋此百篇。则谓孔子未尝删书也。不亦过乎。况墨翟、扬雄。皆是孔子后人。何云百篇之名。不始孔子。
郑注夏社疑。至臣扈之序曰汤伐桀之时大旱。既置其礼祀。明德以荐。而犹旱至七年。故更置社稷。(见正义)此用孟子变置社稷意也。序唯曰汤既胜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6L 页
夏。欲迁其社。则若汤初年之事。郑又引之为七年后事。而犹不敢徙。而降之于汤誓之下者。必此百篇序次。自古如此。有不敢擅自移易。如梅氏之为也。此似颠错而真色著外。彼似整齐而伪迹在里。何不悟矣。皋陶谟禹曰洪水滔天。万邦作乂。此节明是玄圭告功后所奏。而序在禹贡之上。书例异于编年之史。不可拘也。
汤诰者。汤与天下更始。约束诸侯。厥有二戒。一曰进贤以德。一曰安民以惠。此义上接下传。继往开来。皋陶曰知人则哲。安民则惠。大学治平之道。不外乎进贤惠民。此尧舜以来相传之大训也。殷本纪有古文汤诰一段。其大意盖云后牧之臣。宜咸有功德。居民之法。在抚绥安辑。于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以申明汤诰之义。(殷本纪宜检。)即此二篇。生于汤诰。如两仪生于太极。所以书序于此二篇。不叙事实。以汤诰在上。其义自明也。二篇之于汤诰。如鸟两翼。合成一体。而伪者妄取一篇。移插太甲之下。(即咸有一德。)则三篇俱亡。而用贤惠民之大义至戒。无地可问矣。
伏生百篇之目。未有传者。(亡于永嘉之乱。)二十八篇之外。其七十二篇之为甲为乙。皆不可知。何以谓之谬戾。孟子不分尧典。(上戊四)将云孟子之学。亦谬戾耶。
所云孔传三谟。其于春秋内外传。吕氏春秋。引之为夏书者。今并为虞书。(上巳十)其谬不可掩。故不得不微贬之。以自附于公论。然此缌小功之察耳。说文引尧典皋陶谟。皆称虞书。(唯五品不逊。称唐书。)梅所据者此也。
冤词十一(薛士龙作书古文训。其序引子夏学书于孔子。有云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六誓五诰甫刑云云。)
书大传。孔子曰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诚。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文心雕龙云书标七观。)
乃孔丛子续貂为说云帝典观美。大禹谟、禹贡观事。皋陶谟、益稷观政。秦誓观义。(见王应麟考异。)薛士龙檃栝二文。称说如此。皆是梅书之后援。不足取重。何苦引之。书大传所载孔子之言。无大禹谟益稷。(薛士龙古文训。称孔安国隶古真本。其中多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7H 页
文诡字。亦梅氏之学也。)
冤词十二(令甲所在。不敢踰越。故安国注论语。凡引经如君陈太誓类。皆不注篇名。至予小子履。敢用玄牡节。不注汤诰。而注云此墨子引汤誓辞。〇正义谓汉儒皆不见古文。予谓刘向刘歆校中书极悉。而孔氏诬之以不见。)
毛氏令甲之说。本是遁辞。原夫令甲。莫尊于诏旨。大序既云承诏作传。则又何禁令。别揭于象魏之上乎。金科玉条。不出诏令之外。既已降诏。许其作传。则虽未及建官立学。其注论语。又何不明注篇名。敢用玄牡之注。斯乃梅氏造伪之铁案。虽仪衍复生。无以有辞。查审到此。庶几悟之。执迷遂非。将何益矣。
刘向校书。其脱简脱字及相异之字。七百有馀。录之纤悉。(上甲八)顾独于奕奕煌煌大禹谟等二十五篇。掩而匿之。不言其增多乎。刘歆移书博士。亦唯十六篇是提。(上乙一)平帝之时。孔书立学。而歆为国师。璜、恽皆贵。(上乙二)恽以是传之贾徽。徽以是传之逵。逵以是傅(一作传)之马融郑玄。(上乙六)而郑玄之书。仍与梅殊。谓汉儒不见梅书。岂诬乎哉。非诬而曰诬者。诬也。
冤词十三(若贾马郑三人所受者。为杜林本。其不见孔壁古文。断有然者。〇又徐仲山曰马融作忠经。引大禹谟曰唯精唯一。允执厥中。此非古文乎。)
杜林漆书之为孔壁真本。唯贾逵一人。寔居枢要。为之确證何也。贾逵之学亲接涂恽。而杜林漆书。贾乃作训。(上乙六)则虽欲诬漆书为别本。其说不立矣。涂恽之为安国嫡传。(上乙二)虽贲育不能夺矣。〇孔颖达云郑玄师祖孔学。传授胶东庸生、刘歆、贾逵、马融等学。(上庚五)此时郑书犹存。亲目阅视。故不得诬之。
马融忠经引梅氏伪书凡有三四处。不唯精一执中之句而已。然今考隋唐书艺文志。无所谓马融忠经者。独宋史艺文志有之。此非新出之伪书乎。(申石泉绰云朱子之后。疑古文者多。故右古文者作此。多引梅书。以證其真。)忠经称有郑注。而马郑本传。并无忠经之说。(宋史艺文志又有王向忠经。海鹏忠经。乃有人假托马氏。又作一忠经。)马氏若见大禹谟。何云十六篇绝无师说。
冤词十四(晋范宁为古文尚书作解。犹不得舜典。〇隋经籍志云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谓但无传注之人。〇案范宁不得舜典者。孔疏之文。)
范宁晋末人。生于梅赜之后。其所谓不得舜典。即梅所言。不足为梅书之实證。况慎徽五典以下。本用王范之注补之。(上丙三)范宁不得舜典。何以有注。为人之所取用也。毛说多荒唐如此。(范所不得云者。盖梅氏之孔传也。)
隋志所云。盖谓孔壁古经。至晋犹存。后亦无传。而梅本乃出也。孟子曰桓文之事。后世无传。岂谓后人不注桓文之书哉。隋书云今者即撰隋书之时也。此时梅氏孔传大行。何得云今无有传者。(毛氏每云梅赜上传不上经。故今又舞文以传流之。传看作传注之传。以为梅氏只上孔传之證。而可得乎。)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7L 页
冤词十五(隋志云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〇梅赜所上孔传。非经文也。乃不善读书者。共言梅赜上伪古文经。冤哉。请世间人。各开眼观之。)
言经不能包传。而言传可以包经。何者。注经之法。逐句立决(一作训)(自宋以后始分章。)经之不存。注将焉傅(一作传)。言毛传则诗之经在是也。言左传则春秋之经在是也。传既奏上则经亦随上。未有不奏其经。而单奏其传者。孔颖达以郑注尚书。名之曰郑注。(上庚二)将郑玄之本。有注无经乎。(毛氏执一固传字。舞文为说。以明梅所云孔氏古经。自古有之。非今所献。)隋志之称孔传。亦犹是也。何以舞之。
冤词十六(尧典舜典。原有二篇。伏生误合为一。安国分而出之。 但不知其分在何处。且失篇首一截。秪以二典之序。冠尧典之首。而其文则仍合为一。)
尧典之误合为一者。孟子也。非伏生也。(上戊四)梅氏奏上之时。谓阙舜典一篇。(丙三四)而慎徽以下。补以王范之注。则帝曰钦哉之为鸿沟以东。慎徽五典之为鸿沟以西。瞭然明白。而毛氏忽欲漫其经界。公然掉头曰但不知其分在何处。何其诈也。盖知孟子未易摧压。故别生一计也。孟子之文不泐。则伏氏得大国之援。梅氏遇勍师之敌。毛为是闷。欲弥缝其间。泯其罅舋。直欲复合为一。亦唯大序难灭。(大序非毁伏生。病其合一。)进退维谷。将若之何。于是合其所分。(毛复以慎徽五典。合于上文。)分其所合。(毛欲以月正元日以下。为舜典。)欲以匡救梅恶。不已劳乎。
冤词十七(此二十八字。在王肃注古文尚书十一卷。范宁注古文舜典一卷。皆有其文。〇正义云梅赜上孔传时。犹阙舜典。二十八字世所不传。多用王范之注补之。)
此又舞文也。今详孔疏。(在玄德升闻下。)其云犹阙舜典者。谓孔传缺也。其云二十八字世所不传者。谓姚氏之前。无攸闻也。其云多用王范之注补之者。谓补孔传慎徽以下之缺也。(晋元帝太兴四年。立学之时所补。上丙三。)毛氏据此欲以王范之注。證此二十八字。岂不诈哉。(其意盖云王范之本。原有二十八字。故得以其注移而补之。)〇于是堂堂书之曰魏王肃注古文尚书十一卷。晋范宁注古文舜典一卷。皆有其文。有若亲手执书。亲目睹文者然。不可笑矣乎。范宁在梅赜之后。(范晋末人。上距梅赜七十馀年。)犹之可也。王肃之本。何得有此二十八字。二十八字出于萧齐之时。(鸾建武四年。)则范宁之本。亦不能有之矣。王范之本。孔祭酒皆能见之。(王肃注十一卷。见隋志。)诚若有之。何云二十八字世所不传。(虞书疏云晋范宁为解时。已不得舜典一篇。毛氏才说此事。即云范宁舜典注。)舞文弄法。一至是乎。朱子日(一作曰)梅赜既失舜典。故亦不知有此二十八字。而慎徽五典以下。固具于伏生之书。故传者用王范之注补之。 王范本注。旧本尧典而已。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8H 页
冤词十八(阮孝绪七录。亦有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十二字。)
陆氏释文云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十二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无。院孝绪七录亦云。不(一作见)注疏。 〇按此释文之意。谓此十二字。是姚所上。非孔所有。阮孝绪七录亦云是姚非孔。如我所云也。乃毛氏舞文。堂堂书之曰阮孝绪七录。亦有此十二字。有若姚方兴献书之前。有大儒阮孝绪者预言此十二字载在七录者然。呜呼。一至是哉。〇阮孝绪字士宗。萧梁逸士也。居鹿林精舍。著七录一百一卷。(见南史)其人在姚方兴献书之后。设有经本。何足引重耶。(佛祖通载云普通四年。阮孝绪著七录。前五曰内篇。后二曰外篇。即佛录仙录也。内外图书。总四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卷云。)此数句应在古经真本。不必崎岖然作劳也。孔壁增多之篇。原有舜典。则其首句云曰若稽古帝舜。无可疑也。史记云帝尧曰放勋。虞舜者重华。以此推之。帝舜曰重华。无可疑也。唯协于帝三字。未有可据。
冤词十九(释文云姚方兴所上。只十二字。更有四句。出之王注。〇案隋志此二十八字。一齐并出。从无方兴十二字。王注十六字之别。)
今案释文本无二十八字。出之王注之说。(释文云十二字。是姚方兴所上。然方兴本或此下更有十六字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8L 页
异。聊皆出之于王注无施也。)陆意盖云上十二字。固姚所献。亦姚他本。并有下四句。(浚哲至以位。)两本有异。聊皆著之。但此二十八字。既古所无。则王注无所施也。(谓王肃未见此二十八字。则王注无所用于二十八字。)陆意如此。本无可怒。一时齐出。未足荣也。两本差殊。未足羞也。
然此下四句。并是剽袭王延寿灵光殿赋。云粤若稽古。帝汉祖宗。浚哲钦明。王粲七释云浚哲文明。允恭玄塞。(毛引此二文云汉末人。引用如此。必孔传旧本原有此文。故彼此袭用之。方兴十六字非伪。)不是王赋袭用舜典。当是姚经窃取王赋。(七释亦然。)不唯是也。班固东巡颂云曰若稽古。若(一作在)汉迪哲。潘岳碑云允恭克让。宣哲清明。(郑司空碑。)后汉书颂明帝之德曰聪明渊塞。(章帝纪)晋书赞元帝之德曰钦明聪哲。(元帝纪)蔡邕碑铭曰聪明睿哲。(胡太傅碑。)庾信圜丘歌曰于焉允塞。若此之类。不可胜数。如云此人皆见孔传。孔传太烂漫矣。或在梅先。或在梅后。无不顺口吐词。随手成文。岂或沾丐于姚方兴而为之乎。商颂曰浚哲维商。易传曰天下文明。商颂曰温恭朝夕。大雅曰王猷允塞。既皆奕奕然经句也。城门之轨。众马所践。离披腐烂。万口同诵。何必姚方兴是据乎。(何晏景福殿赋云钦先王之允塞。悦重华之无为。详味此句。亦非袭用今舜典文者也。)
玄德。非吾家口气。老子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庄子曰若愚若昏。是谓玄德。舜孝亲友弟。进贤黜邪。五典四门。功绩可考。何以谓之玄德。汉文躬修玄默。晋儒雅善玄谈。东都赋曰嗟嗟玄德。蔡邕碑曰明德通玄。(郭有道碑。)后汉法真号曰玄德。蜀汉刘备字曰玄德。皆老庄以后之事。岂虞史所能知哉。幽潜之训。不知所本。(孔疏直引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淮南子云舜口不说言。手不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〇伪者依淮南子。或淮南此段。是后人所增也。
毛氏每云帝乃殂落以前。都是尧典。(畏孟子)既然如此。二十八字。原无所用。胡乃缕缕如此。〇毛氏四书说。至孟子咸丘蒙之节。乃曰伏生尚书。原只尧典一篇。以旧别有舜典。而其时已亡。姚方兴始分尧典为二。(梅之大序自云分尧典。今乃归罪于姚方兴。亦不可矣。)以慎徽五典至末。谓之舜典。而加二十八字于其中。伪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9H 页
书也。自伪书一出。而群然从改。则是古书一篇。而今误分之。非古书二篇。而今误合之也。(文止此)此毛西河之真情也。心知则如此。冤词则如彼。一人之言乎。二人之言乎。
冤词二十(宋书礼志魏明帝时。高堂隆建议改朔。引尚书文曰曰若稽古舜典曰重华建皇授政改朔。)
高堂隆所引。此必孔壁十六篇中舜典之首节也。余每云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九字。不是伪文。理宜然也。孔壁舜典文字古奥。绝无师说。而曰若稽古帝舜曰授政朔十字。皆在尧典中。古文可以译解。唯重华建皇改五字。散见诸篇。当费力也。高堂隆所引。岂无所本乎。(但刘歆三统历。应引此句而不引之。是可疑。)
冤词二十一(古文之冤。始于朱氏。〇朱氏以臆见断之曰此必假书。以注属之门人。从前不分今古文者。特为分之。)
古文之冤。不自朱子始也。其见于书史者。在齐梁时有萧衍。在唐有孔颖达。在宋有吴棫。其私议燕谭而罢。不能著显者。又几人矣。萧衍之见。迢迈出群。(上丙四)孔冲远虽迫于皇诏。怵于时议。为梅书作疏。然其博学精识。终不忍自欺。凡所以證梅之伪。发梅之奸者。靡不搜罗剔决。载之正义。顾余孤陋僻居。何以知郑梅真伪。唯据孔氏正义以知之耳。 吴才老书裨传一部。专斥梅书之伪。(上辛九)朱子数语。谨厚朴实。又多调停之论。(如训诰体裁。异于誓命之类。)何云古文之冤。始于朱氏。譬如一等奸宄。见囚王狱。诸臣审理。朱子察其面目。知非正人。孔颖达考检文案。稽验年月。执其差舛。发其隐伏。胪列罪目。条开赃物。特其结语漫漶。傅之生路。以顺时议而已。吴才老既听以辞色。复考其文案。特考之未达其源委耳。(尧典虞书等。正义一按。可知梅伪。)
孔颖达缁衣之疏曰(引君奭之节。)卫贾马所注者。元从壁中所出之古文。即郑注尚书是也。(释郑注今古文之辨。)孔虽迫于皇诏。迫于时议。勉疏梅本。其真性真情。发见如此。何谓古文之冤。始于朱氏。
至若集传所注今文古文之别。失之太宽。何以谓冤。其称今文古文皆有。犹之可也。其称今文无古文有。违于实矣。今文者伏本也。古文者孔本也。二十五篇固伏所无。岂孔所有。必书之曰今文古文皆无。然后名实始允。不然书之曰孔本无梅本有。方是中理。然而怨之人。苦不知足矣。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09L 页
冤词二十二(古文何尝自东晋出也。伏生今文立学。几及百年。而后出于壁。出甫四年。又遭巫蛊。 其在官书则科斗原文。见藏秘府。而私学则都尉朝、桑钦、刘歆。以至孔僖、杨伦。 王肃、皇甫谧、郑冲。以至梅赜。安国之传。东晋始行。古文之经。非东晋始出也。不学之徒。妄云梅赜上古文。)
鲁共王卒于元光六年。(上戊一)上距文帝中年。(伏生授书时。)不过四十馀年。下距征和巫蛊之狱。三十八年。毛乃云伏生立学百年而后。出于壁。出壁四年而顿遭巫蛊之祸。何说也。胡嚷如此。何以中理。
科斗原文。见藏秘府。桑刘诸学。传自都尉。官书私学。上下辉映。则毛每云令甲森严。见谓逸书。又何说也。刘向、刘歆。接于涂恽。而卫、贾、马、郑出于涂恽。历数诸人。必拔涂恽以下卫、贾、马、郑。何故也。桑钦、孔僖、丁鸿、杨伦之等。虽曰孔学。其片言只字。后世无传。则佯尊之为梅氏之渊源。卫、贾、马、郑。有训有传。有注有释。则强斥之为孔氏之别派。王肃、皇甫谧。为梅传之所凭依。则直戴之为郑冲之同队。搏沙作饭。鍊铁为金。奸心细如蚕丝。巧计密于蛛网。呜呼一何至此。
毛氏不通。每云梅赜上传不上经。死中求生。何计不生。而大禹谟等二十五篇。不载迁史。不载班志。不载刘录。不载郑序。篇目都舛。数额皆溢。将何以汉代所献孔壁真本。幻化为晋代所献梅家赝物耶。
冤词二十三(汉代功令最严。其所极重者。莫如学官。出此者即谓之逸。 今文立学称尚书。古文不立学。即称逸书。〇洪迈云孔安国尚书。自汉以来。不立于学官。故左氏所引。杜氏辄注为逸书。)
班固在东汉初。撰国史。其作艺文志。首载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上甲八)此即孔安国之真本也。国史事体。极严至重。非比草茅寒士私作笺注。彼于穷蔀之中。犹复兢兢栗栗。谨书之曰逸书。况此煌煌国史。上纪祖宗。下列勋庸。法令所禁。于是乎观。顾乃肆然书之曰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乎。丁鸿、杨伦。于光武初年。聚弟子千有馀人。以讲逸书。御史何以无言。孔氏之尚书。左氏之春秋传。立则同立。废则同废。显晦皆同。而汉魏诸儒。其注经籍。遇凡左传所载。皆直书云左传。不名曰逸传。奚独大禹谟诸篇。禁令如霜耶。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九卷○梅氏书平 第 210H 页
毛氏极斥宋儒。凡宋儒所言。以白为黑。乃容斋一言。不足取重。何苦引之。左传引诗曰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庄廿二)又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成九年)又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襄五年)又如河水茅鸱。祈招辔之柔矣之类。考之毛诗韩诗。并无其文。故注曰逸诗。其或引书者。考之孔书伏书。(时今文已衰。)并无其文。故注曰逸书。于诗于书。无二例也。岂河水茅鸱之类。亦以其不立学官。而注曰逸诗乎。诗若不然。书亦不然。
冤词二十四(刘歆作三统历。所引太誓。与古文不合。〇杜钦议婚礼。以关雎为兴刺之作。不必不见毛诗。)
三统历不与梅书合。岂唯太誓而已哉。伊训武成。并有差舛。梅之汤诰。不合于殷本纪。梅之胤征。不合于郑所引。将云先见者皆误。后出者独真乎。杜钦见毛诗。犹以关雎为兴刺之作。容或有之。杜钦见毛诗以交交黄鸟。为关雎之诗。无是理也。刘歆既见梅书。犹以白鱼入舟。为太誓。有是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