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x 页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卷二)
 尧典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48H 页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马本如西礼。作如初。〇姚方兴本作如西礼。〇伏本艺为祢。)
 梅云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自东岳南巡。五月至。〇郑云五月不言初者。以其文相近。(梅云初谓岱)八月十一日言初者。文相远故也。(公羊传隐八年疏)〇马云艺祢也。〇郑云艺祖文祖。犹周之明堂。巡守之归。其告止用特牲。则迎气之还。其祭亦不是过也。(周颂我将疏)〇郑云礼毕还归。每归。用特牛告于文祖。(公羊疏)〇镛案王制巡守礼毕。归格于祖祢。艺祢声相近。故马王诸人以艺为祢。史记亦然。(文见下)然是为尧祢乎。集传所云孝子不忍死其亲。出告反面之义。无所当矣。是为舜祢乎。史记云舜践天子位。载天子旗。以朝瞽叟。则此时舜初摄政。瞽叟未死。安有祢庙。郑训是也。
 〔考订〕梅云文祖之庙。言祖则考著。〇蔡云或曰艺祖。文祖之所自出。〇案文祖决是古圣帝之庙。(羲农轩喾等)何谓考著。(梅亦有顾于马氏祢庙之说。)文祖未明。何言乎所自出。且当阙疑。
 〔考證〕尧本纪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〇封禅书南岳衡山也。西岳华山也。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汉书郊祀志同)〇王制云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郑云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48L 页
假至也。特特牛也。祖下及祢皆一牛。)〇何休公羊传注引书曰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还至嵩。如初礼。归格于祢祖用特。(隐八年。 上文今删之)〇镛案唐虞命官。有四岳而无五岳。巡守之礼。宜亦四岳而止也。然封禅书公羊注皆多中岳字。所未晓也。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马云四面朝于方岳之下。〇郑云四朝。四季朝京师。(王肃与马同)郑云巡守之年。诸侯朝于方岳之下。其间四年。四方诸侯分来朝于京师。岁遍。(王制疏)〇梅云各朝于方岳之下。凡四处。〇蔡云巡守之明年。东方诸侯来朝。后三年南西北诸侯来朝。〇镛案梅注本马王之说。蔡注即郑玄之义也。然周礼大行人曰侯服岁一见。(王畿之外五百里。)甸服二岁一见。男服三岁一见。采服四岁一见。(卫服耍服五六岁一见。) 周制巡守之期。与虞制绝殊。(十二年一巡)旷然辽阔。而群后朝见之法。若是频数。况于尧舜之时。其考功奏绩。无异于今之守令。顾乃偃处踰年。一往一来。不恪修其侯度。有是理乎。群后于不巡之年。每年一朝。故谓之四朝。不是一往而一来。乃是君逸而臣劳也。 鲁语曹刿之言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也。(唐尚书云先王谓尧也。五载一巡守。诸侯四朝。)正是每年一朝之确證。
 王制曰诸侯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此是汉儒因时制宜之法。非所以释尧典也。〇王制云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郑注云虞夏之制。诸侯岁朝。废一时之祭。每年一朝。未尝非郑义也。(郑说至此凡三变。)
 梅云诸侯四朝。各使进治理之言。明试其言。以要其功。(疏云表显其人有才能可用。)〇镛案此二句。乃巡守之大义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敷奏以言也。(称述其所职之事。)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明试以功也。(巡察其所守之功。)敷奏以言。四朝时事也。明试以功。一巡时事也。注家若以二句皆作四朝时事。恐谬。 周礼五路之车。其樊缨有九就七就五就三就之等。六冕之服。有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差。随其功庸。加其命数。而章采有增。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49H 页
玆之谓车服以庸。〇论曰唐虞之治。考绩而已。京官三年一考。诸侯五年一考。五载一巡。良以是也。奏绩而后考绩。其法如试院考艺。诸生纳卷而主司为之考校优劣。定其黜陟也。然其奏绩之法。严密峻烈。不令以文字驰奏。不令以使价替奏。必令本身亲至面前。腼面相对。自口说道。此之谓敷奏以言也。当其敷奏之时。天子听之而已。史臣录之而已。及至巡守之年。按其所奏。验其实迹。曰田野辟诚如所奏乎。曰沟渎修诚如所奏乎。教化行乎。孤独养乎。封疆固乎。禄秩平乎。制度一乎。礼俗成乎。诚如所奏。车服以庸。有敢伪冒者。削地贬爵。此之谓明试以功也。此经有赏而无罚者。尧化既洽。万邦雍协。功赏者居多耳。(又详皋陶谟)〇今者不闻奏绩。但闻考绩。不知所考者何物。
 〔考异〕尧本纪遍告以言。明试以功。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书大传肇为兆。说文浚为䜭。)
 梅云肇始也。〇马云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见史注)梅云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蔡云分冀东恒山之地为并州。其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又分青之东北辽东等处为营州。而冀州止有河内之地。)〇梅云封大也。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蔡云如职方氏言扬州其镇山曰会稽之类。)〇郑云浚川。更为之定界。浚水害也。(见史注)〇梅云有流川则深之使通利。(吕氏云不言十二川。无大小皆浚也。)〇镛案肇者始也。九州之名。未详所始。而黄帝画野分州之时。定此九州。至颛至喾。止此九州。尧禅舜摄之际。北伐戎狄。大拓境宇。始置幽并营三州。故史臣铺张功德。书之曰肇。肇也者庆之也。若如前人之语。割冀为三。分青为二。则一时变通。何足云肇哉。幽并营三州。是于中国流来幅员之外。别开州牧。盖今燕蓟之北。辽沈之间。金州之海。契丹之界。即其旧疆。何尝于冀青境内。割肉以增饱哉。然此三州置之藩篱之外。不与九州同数。故虽封山为镇。与他同例。而浚川之役。不及三州。禹迹所及。亦止九州。故禹贡一篇。绝无幽并营之迹也。〇又按十二州建置之后。仍以九州为中邦。新建三州。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49L 页
唯建其牧立其监。而田赋贡纳。不束之以九州之例。故禹贡无三州之说。非此十二州暂设而旋罢之也。并详下论。
 〔考订〕梅云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疏云禹贡之时。犹为九州。今始为十二州。)〇蔡云此一节在禹治水之后。其次序不当在四罪之先(本吴棫之言)〇金仁山纲目舜受终初年。辑五瑞。二年巡守。四年窜三苗。八年禹平土告成功。(录禹贡于此)九年舜肇十有二州。浚川。〇辨曰此大误也。禹贡立制。是圣王继天造开天荒。立经陈纪。与天地更始之大法。必于是时。舜禹同德。而稷契皋益。一堂同会。相与都俞吁咈。以之定田等定赋等定贡额定贡路。立五服之制。修六府之政。皆以九州立制。天成铁铸。为此金石之典。而行之一年。即毁之坏之。改立一王之制曰建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天下其有是乎。浚川之功。禹既告成。而至厥明年。水害如故。依然浚川。安在其地平天成。告厥成功乎。先儒皆以此经退在禹贡之后者。命鲧治水。明在举舜之年。(古今说皆同)而九载绩用弗成。乃史家附见之笔。诸家误据此文。乃以鲧之弗绩。系乎举舜之前年。而又谓治水之事。不可一日停息。即以鲧去之明年。遂作禹治之初年。(斯则举舜之年)九年而告成。十三年而作贡。(据兖州之文)即帝舜摄政之八年也。以来后遥远之事。引之为初年之纪迫迮窘遁。无以疏理。至以十有二州。谓在禹贡之后。吾人之缠绕迷昧。本如是矣。 窃详鲧之受命。本与舜举同年。舜徵庸三年。遂受尧禅。其摄政六年。鲧之九载也。绩用弗成。弗绩之后。鲧则殛死。(耍在摄政六七年)禹未及嗣兴。舜以其间有此浚川之政。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者。初建三州之功纪也。浚川者。唯于九州之内。承鲧之敝而别起新役。开禹之路。而使建丕绩。此舜之大功德。急宜表章者也。原夫鲧禹所治者河患也。黄河汎滥。非人力所能堤防。乃鲧刚愎自用。堙鸿水障百川。以至于偾事。舜曰不然。川不可防。汝其浚之。始于浚河。凡江淮济漯长流之水。悉令疏浚。于是下流不壅。于是畎浍沟洫。悉可疏浚。而田作以兴。如是者十馀年。禹未及嗣兴。所使浚川者。意是稷益之等耳。至摄政二十馀年。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0H 页
(鲧之死近二十年)禹乃嗣兴。舜仍以浚川之役。委任责成于禹。九年而成功。其告成功之奏文。布在方册。顾人未之察耳。其告功之奏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六十三字)是禹告功之辞也曰何以知夫摄政二十馀年。禹乃嗣兴也。曰此禹告功之日。帝曰来。禹。汝亦昌言。帝者舜也。舜既称帝。则尧已崩矣。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而禹之告功。必在三考之后。则其受命治水。顾不在摄政二十年之际乎。曰洪水滔天。下民垫溺。鲧禹之间。十五六年。舜袖手而观之乎。曰舜何得袖手。经曰浚川。浚川者天荒以来。舜所创始之役。禹成厥功。不过受舜之成算耳。洪水者河患也。自尧至今四千二百年。河患未息。其时十馀年濡滞。何以病之。如前人之说则禹方治水之时。殛鲧于羽山。其于人情天理。必不当如是也。(又详论在下)〇又按十有二州之名。不见于尚书。不见于迁史。割冀为三。分青为二。亦意度之言。然尔雅九州之目。去青梁而加幽营。(注谓之殷制)周礼九州之目。去徐梁而加幽并。(职方氏)今若参互二文。存其所去。增其所加。则三州之为幽并营审矣。
 〔考异〕尧本纪肇十有二州。决川。(无封十有二山句。)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唯刑之恤哉。
 马云言咎繇制五常之刑。无犯之者。但有其象。无其人也。(见史注)〇梅云象。法也。(疏云象为傲法。故为法。)蔡云如天之垂象。(典常也)〇镛案周礼大司寇。正月之吉。布政于邦国。乃县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挟日而敛之。(象魏即门阙)又小司寇。正岁帅其属而观刑象。令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此帝舜象刑之遗法也。盖以刀锯钻笮之凶。劓刵剕墨之惨。图画形象。县之雉门。欲民之望而畏之。不敢经犯。此之谓象刑也。(愚民不晓文字。故图象贤于诏诰。)然此诸刑。不但县象而已。民有犯者。按其象而施其刑。下篇云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0L 页
皋陶方施象刑唯明。是也。盖象魏县法。本自象刑始。而周礼治象教象。皆县象魏。推而广之也。〇典。法律也。谓以刑象。为诸刑之法律也。
 〔考订〕书大传(唐传)云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公羊傅(一作传)襄廿九疏 犯墨者皂巾。(见酉阳杂俎)〇荀子曰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之属。澡缨艾韠。(艾苍色)菲用𦁊屦。(𦁊枲也。)杀赭衣不纯。(杀谓当杀者)〇班固白虎通云画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巾。犯劓者以赭著其衣。犯膑者以墨蒙其膑。象而画之。犯宫者厞。犯大辟者。布衣无领。〇汉书刑法志云汉文帝下诏曰(因太仓令淳于公事)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汉武帝亦诏曰昔在唐虞。象刑而民不犯。)〇任昉请刊改律令表曰。画衣象服。以致刑庴。草缨艾韠。民不能犯。〇周礼司圜注云(凡害人者。〇不使冠饰。既出三年不齿之注。)不使冠饰者著墨幪。若古之象刑。〇孝经纬云五帝画象。三王肉刑。画象者。上罪墨幪赭衣杂屦。中罪赭衣杂屦。下罪杂屦而已。(周礼司圜疏)〇案此说始于荀子。盛于纬家。而荀子斥其非理。(见刑法志)班固亦盛斥之。以为象刑唯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屦赭衣者哉。
 今详画衣菲屦。虽非象刑。然古者原有此法。礼曰垂緌五寸。惰游之士也。玄冠缟武。不齿之服也。(玉藻与司圜不齿之服。文相合也。)蒙巾截领。于经无文。幪一作𢄐(史记淮南王传如发蒙耳。韦昭云如蒙巾发之甚易。)墨幪者。纬书之文也。秦法既用赭衣。又竟杀之。故刑法志云赭衣塞路。〇总之学者仰圣人太高。故安于下愚。人主推唐虞太盛。故远于至治。岂可以画衣墨幪。驭天下之恶人。使之不犯于奸慝哉。皆迂陋之见也。
 马云流。放。宥。宽也。一曰幼少。二曰老耄。三曰惷愚。(马云三宥也)五刑墨劓剕宫大辟。(见史注)〇郑云三宥。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见史注)又云其轻者或流放之。四罪是也。〇梅云以流放之法。宽五刑。〇案马郑所引三赦三宥之法。是在眚灾肆赦之中。岂所以释此句乎。梅注是也。〇又按诸家皆以吕刑之五刑。训此经。固宜然也。但五刑之目。诸文不同。鲁语臧文仲。以甲兵(大刑也)斧钺刀钜(中刑也)钻笮(韦昭云钻膑也笮黥也)鞭扑(薄刑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1H 页
五刑。周礼大司寇。以野刑军刑乡刑官刑国刑为五刑。(案乡刑。即教刑也。)司刑则以吕刑所列为五刑。吕刑以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汉书刑法志用国语之目。(钻笮曰钻凿)扬子法言谓唐虞无肉刑。(法言云唐虞象刑唯明。夏后肉刑三千。)唐律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明律同)范蜀公释此经。以官教流赎贼为五刑。(王应麟考异)然流在五刑之目。则岂得云流宥五刑。范说非矣。五刑之目。当从吕刑。然康诰有截耳之刑。(劓刵人)周易有髡发之刑。(睽六三云其人天且劓。)此皆五刑之所脱也。周易噬嗑之词。何校灭耳与灭趾灭鼻。并列为文。古有截耳之刑。不既明乎。说者谓截耳者军刑也。大雅云攸馘安安。注云军法获而不服则杀而献其左耳者是也。(说文馘作馘。截耳则从耳旁。)然噬嗑本为刑岳(一作狱)之卦。何校又非战场之事。或者五刑之中。原有刵刑。而大辟不在数。又按周礼掌戮云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又似五刑之中。原有髡刑。而大辟不在数也。今不可详。(知远录)〇流宥者。三古之通法也。礼曰刑不上大夫。贾谊新书曰黥劓之辜。不及大夫。古之道也。伊训曰臣下不匡。其刑墨。此伪书也。商鞅黥太子傅。此乱邦也。驩兜、共工。罪无可原。而亦必流放而止者。刑不上大夫也。驩兜共工。于三赦三宥之法。一无所当。而亦必流放而止者。刑不上大夫也。
 周礼小司寇。有八议之法。议亲议贵议贤议能议功之等。其大者也。今人尚酷。一落文法。再无议宥之法。(知远录)
 〔考订〕王肃云言宥五刑则正五刑见矣。(又云谓君不忍刑杀。宥之以远方。)〇王应麟云大纪以墨劓剕宫大辟。为贼刑之科目。〇订曰经文无多少义例。但云流宥五刑而已。其必以驩兜、共工当之。其必云刑不上大夫者。亦拘滞多文之言也。舜大圣人也。其德至仁。凡万民之罹于五刑之科者。一以流放宥之。故史臣特书之曰流宥五刑。若罪在疑。赦而宥之。议在贵亲而宥之。仍是百王之恒典。何得概之曰流宥五刑乎。舜揭示五刑之象。使民知畏。(即象以典刑)而民有罹者。即以流而宥之。至其怙终而后乃施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1L 页
五刑。(即怙终贼刑)未必非正义也。
 
(鞭作官刑)马云为辨治官事者为刑。(见史注)〇郑云扑。槚楚也。扑为教官为刑。者。(见史注)〇疏云周礼条狼氏誓大夫曰敢不关鞭五百。(案此即孔子所云执鞭之士)左传鞭徒人费圉人荦。子玉使鞭七人。卫侯鞭师曹三百。学记云槚楚二物。收其威也。又大射乡射。皆云司马搢扑。〇案鞭至于五百三百。亦衰乱之世也。
 〔考證〕乡射礼疏。引尧典曰扑作教刑。(贾以为尧典)〇郑云正刑五。(句)加之流宥鞭扑赎刑。此之谓九刑。(见周礼司刑疏)〇案九刑之目。不齐整也。
 马云金黄金也。意善功恶。使出金赎罪。坐不戒慎者。(见史注)〇梅云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〇疏云此以为黄金。吕刑为黄铁。皆今之铜也。〇案禹贡之三品金。皆可以纳赎。不必一定。故经不言某金也。但物有贵贱。价或倍差。贵者寡输。贱者多算。宜有定率。(假如赤金六两为一锾。则黄金只二钱为一锾。黑金须二斤为一锾。馀仿此。)锾者𨫏也。𨫏者率也。吕刑不言铢两。必言几锾。盖以是也。梅注或言黄金。或言黄铁。谬矣。
 周礼职金受士之金罚货罚。入于司兵。(郑云货泉贝)以此观之。凡刀布贝玉之类。皆令价值相当。以充锾数。不必金银铜是徵也。
 〔考订〕梅云鞭扑虽轻。犹亏其体。亦容输赎。故后言之。〇蔡云五刑有流宥而无金赎。周礼秋官亦无其文。至吕刑乃有五等之罚。疑穆王始制之。(当刑而赎则失之轻。疑赦而赎则失之重。又使富者幸免。贫者受刑也。)〇镛案赎者续也。谓以货贝续其肉体之当断者也。古字本相通。故汉书缇萦上书云断者不可复续。史记须贾云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古文以赎为续者甚多。正唯五刑有赎。若鞭扑之续。是乃因五刑之赎。而附生于其后也。
 周礼秋官。有司圜之职。凡圜土之刑人也不亏体。其罚人也不亏财。亏体者。劓刖之谓也。亏财者。金赎之谓也。古唯亏体之刑而后。乃有亏财之罚。曷谓周礼无文哉。(贾疏云刑人不亏体。对五刑亏体者也。其罚人不亏财。对五刑疑。出金罚亏财者也。)且吕刑所异。在于科目。不在赎金也。周礼司刑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2H 页
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吕刑加减其目。墨罪千。劓罪千。剕罪五百。宫罪三百。大辟二百。司刑之时。五刑之属。二千五百。(五五二十五)吕刑之时。增为三千。然大辟减三百。宫罪减二百。钦恤之仁。未尝不增光祖宗。创出贪浊之新法。以乱仁清之旧章。匪所图也。吕刑不必轻訾。
 又凡赎刑之法。罪在疑赦。然后方许收赎。罪无可疑。则虽陶猗之富。必不幸免。罪在疑赦。则虽荣黔之贫。必不就赎。先王于此。必有以处之。不必过虑。且考周礼。或为罪隶。使服贱役。(见司隶)或囚圜土。以至三年。(见司圜)又以流放。待其疑赦之类。(如今之绝岛极边。)贫不能赎者。处之有术。律应收赎。乃或用刑。必无是理。岂可以经无细目。为玆閒虑。〇又按扑作教刑者。周礼之乡刑也。其罪大者。送于司寇。其小小罪愆。乡大夫党正之等。随施扑罚。(虽不孝不弟之科。其中容有小罪。)先儒但以为学校之刑。不思当时司徒为教官也。
 郑云眚灾。为人作患害者也。过失。虽有害则赦之。(见史注)怙其奸邪。终身以为残贼则用刑之。(见史注。)〇梅云肆缓。贼杀也。〇蔡云眚谓过误。灾谓不幸。怙 有恃。终谓再犯。〇案天灾流行。是不幸际也。人身亦有不幸而离法者。(今律谓之邂逅。俚言谓之数厄。)是眚灾也。怙者或倚势或挟财。以自恣横。不悛旧恶者。是怙终也。旧说疏矣。三赦三宥之法。宜以释此。
 〔考异〕尧本纪眚灾过赦。怙终贼刑。(节)唯刑之静哉。〇伏本恤作谧。(见史注)〇郑本亦作眚灾过赦。(见史注)〇案郑本作过赦。故郑注有过失有害之说。史记亦然。则真本皆然。以其难解之故。伪者改以肆赦也。然过赦。犹言疑赦。谓以过误赦之也。〇又按真本作谧哉。故史记训之为静。谧者静也。掌刑案狱者。宜安详静密。以尽服念之诚。伪者改之为恤。有何深味也。
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说文窜为𥨒。薛本作𥨒。孟子作杀。庄子作投。在宥篇。)
 马云幽洲。北裔也。(梅云水中可居曰洲。)〇梅云崇山南裔。(疏云盖在衡岭之南。)〇马云三苗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2L 页
国名也。缙云氏之后为诸侯。盖饕餮也。(王肃亦云。)三危西裔也。(禹贡雍州云三危既宅。三苗丕叙。)〇马云殛。诛也。羽山。东裔也。(徐州云蒙羽其艺。已上马注。并见史注。)
 〔考订〕梅云殛窜放流。皆诛也。异其文。述作之体。〇蔡云流遣之远去。如水之流也。放置之于此。不得他适也。窜则驱逐禁锢之。殛则拘囚困苦之。〇案窜本藏匿之意。(从鼠入穴中。)周语云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是也。三苗之君。与其臣民。党恶梗化。故执其君锄其党。徒之三危极远之地。使之藏身匿迹。毋得发现也。
 殛当读之如极之于其所往之极。(见孟子)蔡注是也。马融独以殛为诛者。盖殛死之文。见于洪范。见于祭法。见于鲁语。见于楚辞。(离骚云终然夭乎羽之野。)故马说如彼。然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三就者野市朝也。(见国语)三就之外。宜无他就。且观史克之言。既曰流四凶族。又曰投诸四裔。殛亦流放之类。非即杀之也。(太宰八柄。七曰废。郑云废犹放也。舜殛鲧于羽山是也。)朱子曰殛非杀也。洪范言殛死。犹今言贬死。
 
尧舜之法。五刑之流。谓之五流。流放窜殛。必是五流之四。梅乃一之。谓之述作之体。非矣。四凶当时。必令士师先议其当律。定其墨劓剕宫之名。然后乃以贵臣之故。流以宥之也。本律各殊。故流名不同。如今之徒流窜置。各有分别也。
 或曰流放窜殛蔡为五流。未知然否。蔡蔡叔。是周法。(知远录)
 〔考订〕郑云禹治水事毕。乃流四凶。〇王肃难云若待禹治水功成而后。以鲧为无功殛之。是舜用人子之功。而流放其父。则禹之勤劳。适足使父致殛。为舜失五典克从之义。禹陷三千莫大之罪。进退无据。亦甚迂哉。(见正义)〇订曰王子雍奋笔驳郑。辞则快矣。而于鲧禹废兴之本事。仍无考正之论。则宁舜禹二圣之为不仁不孝。而郑则不服矣。何也。自有尧典以来。诸家注经。皆以鲧治水九载弗绩之后。舜乃徵庸。而鲧败禹兴。事又相连。曾无数年之隔。(鲧九年禹九年。合之为十八年故。)则舜摄政六七年之际。正是禹告成功之年也。(金仁山纲目及他编年之史皆然。)乃视经文则殛鲧之下。即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3H 页
云帝乃殂落。殛鲧要在摄政十年之后。或在二十年之后。决非初年之事也。郑云禹治水事毕。乃流四凶。斯岂可驳之言乎。余固曰鲧之九载弗绩。是史家附见之笔。鲧与舜同时被荐而被用。舜三载底绩。厥明年摄帝。鲧六年再考。九载而被黜。正是摄政之六七年也。鲧已败事。禹未嗣兴。其间十馀年。舜有浚川之役。鲧有羽山之谪。及其贬死之后。禹始嗣兴。禹之受任。要在尧崩前八年。不然尧崩之后耳。(夏本纪禹之承命。在尧崩之后。)事实如此。而未有考正之论。但击康成之说。康成其伏乎。大抵鲧殛之后。容有禹兴之理。而禹兴之日。必无鲧殛之法。人情天理。古今无不同矣。(夏本纪明文也。全文见下禹作司空之节。)
 〔考异〕幽洲。尧本纪作幽陵。(楚词大招云北至幽陵。南交趾只。王逸云幽州也。)孟子作幽州。郑玄射义注作幽州。〇说文窜作𥨒。
 〔考證〕尧本纪驩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大戴礼五帝德篇流共工以下。与史文同。但云杀三苗于三危小异。)
 〔考證〕周语太子晋曰王无亦鉴于黎苗之王。不共神祗。蔑其五则。夷其宗庙。焚其彝器。(韦云三苗也)〇魏世家吴起曰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禹灭之。〇杜预云三苗地阙。不知其处。〇案舜窜之苗。禹灭之苗。容有不同。故杜云地阙。
 〔考證〕左传(文十八)鲁太史克曰昔帝鸿氏(即黄帝)有不才子(犹言不肖之子孙。)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即驩兜)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即共工)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崇伯鲧)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3L 页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即三苗之君)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节)四门穆穆。无凶人也。〇案史克之言。浮而无实。不足以徵信也。(贾逵云四裔之地。去王城四千里。)
 〔考證〕韩非子曰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〇案此真是齐东野人之说。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疏云舜受终之后。摄天子之事二十有八载。〇许慎云殂。往死也。(说文云)〇梅云百官(谓百姓)感德思慕。〇梅云遏绝。密静也。〇蔡云魂气归于天。故曰殂。体魄归于地。故曰落。〇蔡云仪礼圻内之民。为天子齐衰三月。圻外之民无服。〇疏云丧服。诸侯之大夫。为天子正服繐衰。既葬除之。〇镛案百姓非畿内之民。畿内之民。未必皆齐衰三月。(义见下)梅每以百姓训为百官。亦恐少差。当时人文始辟。众生蚩愚。唯帝系侯伯之裔。才能文明。通解法理。可以治民。可以居官任职。故当时最重氏族。然且有功有德而后得姓得氏。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又必居官而后才能得氏。若爽鸠氏祝鸠氏缙云氏青云氏重黎羲和之等。始有氏族。元凯之称十六族。轩裔之称十二族。某帝有才子几人。某帝有不才子几人。皆氏族之论也。世官世禄。子姓相承。百姓之训为百官。未为不可。但当时百姓云者。贵族之称。贵族之中。容有未官者。或以冑子入太学。或以游倅习道艺。无不如丧考妣。直云百官。亦非当时之实也。〇又按天子畿内之民。为天子齐衰三月。不见正经。正经但云庶人为国君齐衰三月。郑注以为庶人在官者。(经不云民。而云庶人者以此。)又云天子畿内之民亦如之。则国中畿内。凡在官者有服。是郑义也。夏畦氓隶之贱。何以制衰。〇周制百官为天子斩衰三年。括发(见聘礼)苴杖。居庐食粥。(见礼记)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4H 页
或自唐虞已然乎。其服固皆然矣。其哀之如丧考妣。唯尧而已。故史臣特书之。(畿内之民。无为尧斩衰之埋。百姓必非庶民。)
 〔考證〕尧本纪。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案丧是服丧之名。)〇王肃云徵用三载。其一在徵用之年。其馀二载与摄位二十八年。凡三十岁也。〇梅云尧年十六即位。七十载求禅。试舜三载。自正月上日。至崩二十八载尧死。寿一百一十七岁。(疏云唯有一百一十六。不得有七。)〇案尧生十五年(即位之年属之位)在帝位七十年(是年得舜)又帝位三年(舜底绩三年)舜摄后二十八年。(正月上日以后)其寿百十六也。
 〔考异〕孟子引尧典曰放勋乃殂落。(万章篇)〇说文云放勋乃殂落。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王肃云月正元日。犹言正月上日。变文耳。(礼云令月吉日。又变文言吉月令辰。此类也。)〇梅云舜服尧丧三年毕。将即政。故复至文祖庙告。〇蔡云春秋国君皆以遭丧之明年正月即位。此云丧毕之明年。不知何据。〇镛案梅之所据者孟子也。夏启以前。天下不必传子。何让乎尧之子矣。舜摄政二十有八载。既受终文祖矣。即巡守方岳矣。南面受诸侯朝。考五玉旅三帛。至是辟位南河。饰让者乎。要名者乎。春王正月。公即位。其源本在此。即位必于祖。月正元日者。告朔朝享毕。遂告即位。因于庙前。负扆受群臣朝。因以视朔礼也。孟子七篇。非皆孟子之手笔。何以舍经而从之。
 舜侧陋三十载。(舜生三十徵)徵庸三十载。(三载底绩。摄政二十八载。实为三十年。)在位五十载。考之经文。岁算完整。服丧三年。避位一年。其亦无隙而可插矣。月正元日者。尧崩之明年也。
 〔考订〕孔颖达云此犹是尧之文祖。自此以后。舜当自立文祖之庙。尧之文祖。当迁于丹朱之国。〇朱子曰尧之庙。当立于丹朱之国。盖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故礼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祭法文)伊川以为可疑。〇议曰禅受者。官天下。传世者。家天下。其礼自不得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4L 页
相同。今以三王之礼。冒之五帝。其有合乎。文祖不知为谁。要之非轩则颛。非颛则喾。使其为轩。自当不迁。(舜亦轩之裔)使其为颛喾。亦颇难动。何者。舜摄天子时。受于文祖。践天子时。格于文祖。及其尧崩已远。爵位已固之后。毁其庙废其祀。出而迁之于丹朱之国。改立文祖之庙。以奉虞幕敬唐之等。其于情理。大不允协。
 且舜命官之初。伯禹已平水土。践于司空。进宅百揆。而商均依然不肖。舜之禅禹。其势已成。不过数十年之后。禹之文祖。来据新庙。舜之文祖。又将迁于商均之国。舜逆睹此事。如视掌纹。何为是纷纷变更哉。文祖必不迁矣。
 若云神弗歆非类者。族类之私祭也。(本指纪鄫言)帝王家公大礼。非所当引。故五帝之祀。周人举之。周礼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兆者坛域也)大司寇禋祀五帝。则莅誓百官。(大祭也)小司寇凡禋祀五帝实镬水。(又士师祀五帝。则沃尸六官。此文尚多。)其祀五帝。必夏商之旧章。三王之所不废。舜顾外之乎。郑玄酷信谶纬。每以霝威仰赤熛怒之说。交乱典章。(天有五帝者邪说也。)然犹以轩喾等五帝谓之配食。(大宗伯之注)其祀五帝一也。玆之谓禘。楚观射父云禘郊之事则有全烝此祭也。古之祭法。以德以功。德配上帝。功被下民。然后配食于郊禘。此百祭之源本也。此非一人一家之所得私报者。亦岂一人一家之所得擅废哉。宁武、狐突之语。(僖三十一)非所当于此礼也。社祭句龙。稷祭姬弃。百世之所不变。夫孰云非其类乎。
 五帝之视天位。如官署驿亭。立七庙于帝京。亦未可知。如其立之。必于商均之国。因其旧制。稍增其文。桥牛、瞽叟。虽有私庙。必不与郊禘祖宗之礼。等而同之。百辟卿士。骏奔走助祭者。必在乎郊禘祖宗之地。立七庙于帝京。似无是理。
 鲁语展禽谓有虞氏郊尧而宗舜。此商均、虞思之礼也。(韦注然)祭法谓郊喾而宗尧。此即帝舜在位五十年所行之礼也。
 古者庙制。一帝一庙。非如后世同堂异室之制。亦不必左昭右穆。如韦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5H 页
玄成所论。异姓诸帝。不害并祀。假如同堂共食。亦且无碍。今学宫之祀孔孟颜曾。同堂并食。而人不言非类。祖颛宗尧。何以异是。(知远录〇毛奇龄言舜宜立七庙。故上有七庙之说。)
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梅云广致众贤。视听于四方。(疏云多设取士之科。)〇镛案上云日觐四岳群牧者。在外藩者四人也。此云询于四岳及下云咨四岳者。在内朝统领外四岳者一人也。(尧咨四岳巽朕位者。亦在内者一人。)广贤路达视听。必询于四岳者。不限于在内之百姓。欲通血脉于四远。无有壅塞也。四目四聪。非指有形之耳目。则四门亦非雉门应门之类。昔下扃锁而今始启关也。摄政之年。非或因循。而正位之日。尤慎一初。以新天下之心。一曰广贤路。二曰察民隐。三曰开言路。舜一初之政。三者而已。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云十有二州之牧。〇王肃云能安远者。先能安近。(梅云当安远。乃能安近。)〇郑云能恣也。(大雅民劳疏)〇梅云任佞。难拒也。〇案此经训诂。蔡注备矣。(今略之)十二州肇建于摄政之初。此时禹平水土。九州之制已成。而十有二牧。依然受命者。幽并营三州。其田赋贡纳之制。不与九州同例。故不入禹贡之内。而建牧立监。固自若也。禹贡虽止九州。十二之制。至夏犹存也。舜咨十二牧。其首戒曰食。洪范之一曰食。亦此意也。足食之政。唯时宜察。孟子以不夺农时。为王政之首。亦此意也。
 〔考證〕吴越春秋。尧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金云禹治水成功而后。巡十二部。)〇案吴越春秋。虽异于正经。九州与十二州。并行而不相悖。可知也。
 〔考订〕王制二百一十国为州。一州一伯。八州八伯。(九州其一为帝都故只有八牧)伯者牧也。郑注八伯每帝都一州。不建牧伯。故止有八伯。虞制虽十有二州。若除冀州。十一牧也。此云十有二牧何也。或于公卿之中。立一牧。使牧冀州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5L 页
召陵之盟。管仲对楚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周亦九伯可知。以此观之。王制郑说。谓畿内无牧伯者非矣。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伏本皋陶作咎繇。)
 梅云言舜曰以别尧。(蔡云尧在时。舜未尝称帝。此后方称帝。)〇马云奋明。庸功也。(见史注)梅云奋起也。有能起发其功。广尧之事者。〇郑云载行也。(王云载成也)〇梅云使居百揆之官。〇镛案亮采。谓明于选择之术。惠畴。谓顺其畴类之心也。百揆者。周之大冢宰也。统率百僚。揆度百事。而以八法治官府。以八柄驭群臣。以八统驭万民。凡尊贤使能。进秩授职。皆太宰之职。必明于采择之术。绝去偏党之私。乃顺其畴类之心。帝所求者此人也。(前人每训采为事。以失经旨。)〇论曰奋庸二字。最要清省。尔雅鸡绝有力曰奋。羊绝有力曰奋。奋者奞也。奞与迅通。奋迅之意也。诗曰不能奋飞。易曰雷出地奋豫。史记苏秦传曰奋击百万。奋之字义。居可知也。余观开荒以来。奋发事功。莫如尧舜。历象日月。察其耕穫。选贤任职。平治水害。五载一巡。比年受朝。询事考言。天下既纷纷矣。重之以凿山瀹水。浚畎疏浍。立教明刑。制礼作乐。诛凶退佞。以至上下草木鸟兽鱼鳖。莫不择人援任。计功责成。其用心用力。可谓奋矣。后世言治道者。误解鲁论舜恭己无为一语。遂谓守成之法。莫如静镇。汉文躬修玄默。则自以为薄三王遵五帝。而酿成七国之乱。魏相丙吉。不亲细务。则自以为调二气顺四时。而瘝废三公之职。庸陋蔑裂之徒。号为镇安。戒在兴作。务持大体。自掩其短。以贾谊为少年。以王安石为殷鉴。惩羹而吹齑。因噎而废食。委靡颓堕。苟且淟涊。一毛一发。无不受病。而操药石者为妄人。一榱一桶。无不破坏。而谈绳者为喜事。诸如是者。请把有能奋庸一句。三复玩味。(知远录佥曰)梅云四岳同辞而对。(蔡云四岳所领诸侯有在朝者)禹代鲧为崇伯。(贾逵云禹代鲧为崇伯。入为天子司空。以其伯爵。故称伯禹。〇汝平水土)梅云称禹前功以命之。〇马云懋美也。(王肃云勉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6H 页
(汝往哉)郑云然其举得其人。汝往居此官。不听其所让也。(见史注)梅云敕使往宅百揆。〇镛案梅注本以四岳为羲和之四子。故云同辞以对。然尧咨四岳之时。师锡帝何也。彼之师锡。既非四子。则此之佥曰。亦是诸臣。四岳者一人也。
 〔考订〕郑云初尧冬官为共工。舜举禹治水。尧知其有圣德必成功。故改命司空。以官名宠异之。非常官也。至禹登百揆之任。舍司空之职。为共工与虞。故曰垂作共工。益作朕虞。(见周礼贾序)〇案郑以舜之举禹。谓在尧时。禹作司空。亦是尧命。而夏本纪不然。
 〔考證〕夏本纪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于是帝尧求人。更得舜。(谓鲧既败事之后舜始徵庸)舜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于是舜举鲧子禹。使续鲧之业。尧崩。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虞本纪云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汝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节)禹乃与益后稷奉帝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此下录禹贡)〇镛案史迁读此经。佥曰伯禹若作司空。可以熙帝之载。舜遂命禹曰汝其往平水土。禹乃推让。不获命。往而治水也。此读大误。舜之咨岳。本求百揆之材。不求治水之人。盖此时水害已平。畎浍既正。不复求治水之工也。然禹之奏绩。明在尧崩之后(义见前据皋陶谟)则禹之受命。虽在尧时。其作司空。必在奏绩之后。郑说不知何据。
 〔考订〕郑云时天下赖后稷之功。故以官名。(经不言让于弃契。而云让于稷契。故郑明之。)〇疏云独称官者。出自禹意耳。不必著义耳。〇案皋陶谟禹之奏绩。亦名益而官稷。
 〔考證〕大戴礼云舜使禹敷土。主明山川。(五帝德)〇案禹之治水。盖舜命也。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6L 页
郑云阻读曰俎。阻厄也。(见周颂思文疏。〇周颂释文云郑注尚书阻音刈。五盖反)尧初天官为稷。舜登用年。举弃为之。〇王云阻难也。〇郑云时读曰莳。始者洪水时。众民厄于饥。汝居稷官。种莳五谷。以救活之。(周颂思文疏。)〇梅云美其前功以勉之。〇王云播敷也。尧遭洪水。民不粒食。众民之难。在于饥。(谓追美其功。)〇镛案于禹追美其功。而继曰勉哉者。改命为百揆故也。于稷追美其功。而遂无勉语者。仍旧职也。
 〔考异〕阻饥。舜本纪作始饥。(周本纪亦始饥。)〇伏本作祖饥。(见史注)马本亦作祖饥。(马云祖始也。见周颂释文。)汉书食货志亦作祖饥。〇郑本或作艾饥。(艾音刈。见周颂释文。)
 〔考订〕孔颖达云吕刑云稷降播种。国语云稷为天官。单名为稷。尊而君之。谓之后稷。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郑云五品。父母兄弟子也。(见史注)王云五品五常也。(梅注同)〇马云五教五品之教。(见史注)郑云举八元。使布五教。(大雅生民疏)〇孔疏云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〇梅云逊顺也。(疏云谓不义不慈不友不恭不孝。)〇蔡云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〇案汉所据者。太史克也。蔡所据者。孟子也中庸也。(达道五)前人相传如是。无异论者。经云百姓不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虽有未尽。不可曰百姓不亲。经云五品不逊。君臣之义。朋友之信。又与不逊字不相应。不唯是也。康诰者。敷教之书。而父不字兄不友弟不恭子不孝。谓之民彝大泯乱。仍与旧说相合。大学者亲民之道。而孝弟慈三德。即五品皆逊。玆所以存彼而取此也。
 〔考證〕左传(文十八)鲁太史克曰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〇孟子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〇祭法云契为司徒而民成。
 〔考异〕舜本纪作五品不驯。书大传作不训。〇说文逊为逊。(许云逊顺也)
 〔考订〕孔疏云宽所以得民心。〇镛案旧注每遇百姓。训曰百官。(尧典中再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7H 页
见)今于此节。遂无皂白。孔疏直以民心为说。将此百姓。独可为万民乎。必不然矣。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即命契之遗法也。大司乐以六德教国子。即命夔之遗法也。冑子既为国子。则百姓岂非万民乎。曰不然。舜但云百姓不亲。何尝命契使教百姓乎。百姓不亲者。忧世之言也。孝弟之教。上行下效。而百官贵族。已不能亲其九族。况彼万民。将何以观感。使五品皆顺乎。汝作同徒。敷五教于万民。夔将典乐。教六德于冑子也。又冑子者。承家之子。虽贵族子弟。其冑子之外。并就司徒。古之制也。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大传猾为滑。奸为奸。史记宄为轨。)
 郑云猾夏。侵乱中国也。(见史注)强聚为寇。杀人为贼。由内为奸。由外为宄。(见周礼司刑疏。又见史注。)〇梅云攻劫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据左传)〇马云士。狱官之长。(见史注)郑云士。察也。主察狱讼之事。(周礼士师注)梅云士。理官也。(月令云命大理。左传云叙鱼摄理。)〇马云五刑。墨劓剕宫大辟。(见史注梅同)〇梅云服从也。言得轻重之中正。〇马云三就。谓大罪陈诸原野。次罪于市朝。同族适甸师氏。既服五刑。当就三处。(见史注〇正义云马郑王三家同。)〇梅云不忍加刑则流放之。若四凶也。郑云舜不刑此四人者。以为尧臣不忍刑之。〇马云谓在八议。(小司寇所云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宾议勤。)君不忍刑。宥之以远。(王肃同)五等之次。亦有三等之居。大罪投四裔。次九州之外。次中国之外。当明其罪。能使信服之。(见史注)〇郑云宅读曰咤。惩刈之器。谓五刑之流。皆有器惩刈。(刈艾同)五咤者。是五种之器。谓桎一梏二拲三。(当作二)三居。谓周之夷服镇服蕃服。(见王制疏)〇镛案奸宄之训。梅郑相反者。据左传也。左传长鱼矫之言。在外为奸。在内为轨。(成十七)梅所据也。又鲁语里革之言曰毁则者为贼。(则法也)掩贼者为臧。(通作赃)窃宝者为轨。用轨之财者为奸。(韦昭亦以奸为外)又左传史克之言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文十八)无一定之训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7L 页
〔考订〕孔疏云唐尧协和万邦。不应末年顿至于此。〇论曰俗儒推尊唐虞。太高太邈。使人主自画。此世道之大病也。尧之时。驩兜、共工作慝于内朝。三苗梗化于外藩。丹朱朋淫于家庭。瞽叟稔恶于戚里。象谋杀兄。有治栖之言。鲧败事以垫万民之命。今人唯执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二句。遂谓当时普天之下。都无一二恶人。岂不远于情乎。尧舜明明设五刑。以待天下之恶人。而皋陶以明允得名。当其明允之时。必不免发奸摘伏。引绳批律。若一直淳厚。天下必多冤狱。恶人必多倖逭。岂得为至治哉。今人过斥刑名。士大夫全不读律。亦一蔽也。(知远录)
 〔考订〕梅云大罪于原野。大夫于朝。士于市。〇蔡云旧说不知何据。窃恐唯大辟弃之于市。宫辟则下于蚕室。馀刑亦就屏处。不欲使风中其疮。误而至死。〇镛案梅所据者。国语也论语也。(此篇非梅注也。乃王肃之注。)鲁语臧文仲曰刑五而已。无有隐者。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隐也。(三次即三就)论语云吾力犹能肆诸市朝。旧注云大夫于朝。士于市。(见周礼乡士疏)应劭云大夫已上于朝。士已下于市。(见论语公伯寮疏)非无据也。朝者百官府署之所聚。(朱子云)考工记云面朝后市是也。甸师氏者。天官甸师之署。(甸师云王之同族有罪则死刑焉。)非考工所谓朝乎。然其行刑之法。又于屋中为之。故易曰鼎折足。其刑剭。(今作渥)剭者屋诛也。国语谓之无隐。礼记谓之隐者。(公族之刑。见文王世子。)语若不合。然甸师亦公署也。不于私屋。而必于公署者。无隐之义也。
 马郑之注。乃以市朝合作一处。又以甸师别为一处。其义非也。 虞制司马、司寇合作一官。则臧文仲以甲兵斧钺。列为五刑。而原野为三就之一。斯则可矣。文仲之言。又以鞭扑为五刑之末。则仍与此经不合。鞭扑岂有就有流乎。诸家以彼三陈。解此三就。未必是正义。蔡九峰云唯大辟弃于市者。犁然有契于中也。凡肆于市朝者。皆是大辟。劓刖宫墨之行于市朝。无明文也。王制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弃市。死刑也。)掌戮云刑盗于市。(掌戮者主于杀)掌囚云凡刑杀适市。(郑云庶姓无爵者。皆刑杀于市。)掌戮云杀人者踣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8H 页
诸市。(踣谓僵其尸)左传云晋人尸雍子与叔鱼于市。(昭十四)劓刖之行于市。其有据乎。
 又王之同族及爵为大夫者。其刑杀不于市。故掌囚掌戮。皆云凡有爵者与王之同族。奉而适甸师氏。虽小司寇及文王世子。但举同族。不言有爵。而大凡死罪赴公朝。宫墨之行于朝。其有證乎。(小司寇云凡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〇文王世子云公族有死罪则磬于甸人。〇郑云磬。缢杀之。)经既云五刑有服。五服三就。则必墨劓剕宫。均有三就之法。然后方云五服三就。岂得以大辟之三陈。遂当五刑之三就乎。 窃谓服者。吕刑所谓上服下服。谓审其情之轻重。而定其上下之律也。(读之如牛马服轭之服。)既服于某刑。(五之一)即又以三就而成之。三就者。一曰行刑。二曰流宥。三曰金赎。不必以罪在五刑。而尽行斩截也。五流有宅者。其五刑之流宥者。各有配宅。(读之如宅嵎夷宅南交之宅。)三居者。一曰大辟流之居。(最远恶)二曰宫流之居。(次远恶)三曰劓剕墨之居。(亦蕃外)不可混五刑而言之曰大罪小罪也。虽无引据。但以本经之文。体究精思。其必如斯矣。
 〔考订〕郑玄云三处者。自九州之外。至于四海。三分其地。远近若周之夷镇蕃也。(见正义)〇案郑康成三咤之器。欲于流宥之后。复施桎梏拲之械。行不得之政也。今又三宅之处。欲于臣服之外。任遣流放窜之人。亦行不得之政也。九州之外。朝贡之所不至。声教之所不及。何以发遣哉。(周礼九畿之制。是拟议而未行者。不必引也。)
 〔考异〕舜本纪寇贼奸轨。汝作士。(节)五流有度。五度三居。(今文宅嵎夷。宅作度。五流有度。亦今文。)维明能信。〇郑本宄作轨。(王制注引虞书曰五流有宅。五宅三居。)
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马云谓主百工之官。(释畴若予工。见史注。)〇梅云谁能顺我百工事者。〇马云为司空。共理百工之事。(见史注)〇梅云谐和。〇蔡云垂有巧思。庄子曰攦工倕之指。即此也。殳(句)斨伯与三臣名。(梅云二臣名)殳以积竹为兵建兵车者。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8L 页
斨方巩斧也。古者多以其所能为名。〇镛案上古之世。开物成务。制器利用。须明于物理。通于数理。审曲面势。以诏百工者。可居此职。若夫手自操器。攻金攻木者。所谓贱工。岂足以授大官哉。
 〔考异〕舜本纪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
 〔考證〕书大传郑注云(夏书传)所谓六卿者。一后稷二司徒三秩宗四司马五作士六共工。〇孔疏云尧典传云共工官称。(共工二字为官名)上云予工今命此人云汝共工。明是帝谓此人供此职。非是官名为共工也。〇案共工之称。远自邃古。祭法云共工之子。能平水土。即舜初年。流共工于幽洲。冲远皆忘之耶。梅注云供其职事。自是错误。伏与郑何失焉。郑以作士。列数若官名。斯则误矣。作士为官名。则汝作司徒。汝作秩宗。又将何解。黄帝六相。北方曰李。李者士也。(本刑官)孟子曰管仲举于士。(自囚而为相)士本一字官名。汉儒又以朕虞为官名。非不知之。为便于举称耳。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
 马云上谓原。下谓隰。(见史注)梅云上谓山。下谓泽。〇马云虞掌山泽之官名。(见史注)郑云言朕虞。重鸟兽草木。(疏云汉书王莽立予虞之官。)〇梅云朱虎熊罴。二臣名。(蔡云四臣名)垂益所让四人。皆在元凯之中。(疏云文十八年左传。八元之内。有叔虎仲熊是也。益是皋陶之子。在八凯之内。)〇镛案后稷司徒。不言朕。虞独言朕。岂彼二官为帝所重。不若鸟兽草木乎。郑之弇陋。往往如此。
 〔考异〕舜本纪舜曰谁能驯予。(节)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节)遂以朱虎熊罴为佐。
 〔考异〕马郑本佥曰益哉。作禹曰益哉。(王肃本亦然。)〇汉书百官表𠍳作朕虞。(益为𠍳。)〇案史记云皆曰益可。则旧本原有作佥曰者。非伪者擅改之也。特欲与马郑本相异。故改从别本耳。阎潜丘云盖禹同治水者二人。曰益曰稷。禹深知其才。习于草木鸟兽。故特荐之。(止此)此言有味。
 〔考證〕陆德明音义云益即皋陶之子。〇阎云此说自曹大家注列女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9H 页
传。高诱注吕氏春秋及郑玄诗谱中来。(孔颖达正义亦有此言。)今姑略之。
 〔考證〕郑语史伯云嬴。伯翳之后也。(韦昭云伯翳。舜虞官。少皞之后伯益也。)〇秦本纪云大费佐舜。调驯鸟兽。是为伯翳。(司马贞云尚书谓之伯益。)〇王应麟云陈杞世家谓伯翳之后。封为秦。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则伯翳非伯益矣。
 〔考證〕孟子曰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〇大戴礼云舜使益行火。以辟山莱。(五帝德)〇汉书扬雄传云禹任益虞。而上下和屮木茂。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马云三礼。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见史注)郑云天事地事人事之礼。(见史注)〇郑云秩宗。主次秩尊卑。〇蔡云夙早。寅敬也。敬以直内则其心洁清。可以交神明。〇案周礼大宗伯。其天神之礼。曰昊天上帝。曰日月星辰。(明神之司其转运者是祭之。)曰司中司命。(亦天之明神。)曰风师雨师。(明神之司其宣发者。)其地示之礼。曰社稷(明神之司土司谷者。)五祀。(司水火金木土者。)曰五岳。曰山林川泽。(皆有明神。司之以养人。)其云地示。亦天之明神。蓐收者所谓金神。(五祀之一)而史嚚之言曰蓐收者天之明神。(见国语)地示之亦本天神明矣。
 〔考订〕蔡云宗。祖庙也。〇案蔡注梅氏周官之篇。其训宗伯曰春于四序为长。故谓之宗。其义非也。周之宗伯。即虞之秩宗。此训为庙。彼训为长可乎。梅训宗为尊亦误。
 〔考證〕舜本纪夙夜惟敬。直哉维静洁。〇郑语史伯曰姜。伯夷之后也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〇大戴礼云虞史伯夷曰明孟也。幽幼也。〇案禹为崇伯。故曰伯禹。则伯夷亦或侯伯之仕于帝廷者也。吕刑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者。礼与刑。皆所以齐民也。齐之以刑。不如齐之以礼。而伯夷掌礼。能使民节性以合轨。故大戴礼云伯夷主礼。以节天下。(五帝德)舜本纪云伯夷主礼。上下咸让。盖不独三礼是典也。
 〔考订〕金履祥云史记叙齐世家。系出四岳。及其叙十一国则又曰伯夷之后。周封于齐。岂伯夷四岳之子与。若是则岳为能内举矣。〇案史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59L 页
伯之言。不云四岳。东西捏合。追定大伦。不可也。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马云冑长也。教长天下之子弟。〇郑云冑子。国子也。(见史注王肃同)梅云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疏云教世适长子)
 马云正直而色温和。宽大而敬谨战栗也。〇梅云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〇马云歌所以长言诗之意。(见史注)〇郑云声之曲折。又依长言。声中律。乃为和也。(见史注)〇梅云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伦理也。〇郑云祖考来格。群后德让。其一隅也。(神人以和见史注)〇郑云百兽。服不氏所养者也。率舞。言音和也。(见史注)〇镛案此经约含三大义。一太学教冑之法。二中和育德之理。三诗歌习乐之规。三古教化之源本在此。谨取三大义。疏理如左。
 
〔考订〕蔡云冑长也。自天子至卿大夫之适子。(用孔疏之义)〇案冑子之解。凡有三等。孔疏只取世适。梅注博取贵族。马融尽取天下之子弟。将谁适从。虞制无徵。今以周制言之可乎。虞之冑子。周之所谓国子也。古者教人之法。原有二涂。一是教万民。司徒主之。一是教国子。典乐主之。契教万民。是为乡学。夔教冑子。是为太学。此法历夏殷周。犹然不变。周礼大司徒教万民。而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之所教。司谏司救之所纠。皆此属也。大司乐教国子。而乐师学正大胥小胥之所教。师氏保氏之所养。皆此属也。
 天子邦君之子。适庶皆入太学。唯所谓游倅者。乃公卿大夫之庶子。(倅贰也)虽亦受教于师氏。领籍于诸子。(夏官有诸子)而仍与适子有别。至于凡民之俊秀者。自乡学而宾兴之。乃升太学。乡(一作卿)大夫有其文也。(亦见大司徒)王制曰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书大传大同)王制者。汉文时博士所论也。自汉而降。爵不世袭。才不族选。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0H 页
故其学校之政。一变古制。凡民庶姓。咸造太学。而乡学宾兴之法废。此古今之异也。 或曰舜之命契。先言百姓不亲。百姓者贵族也。虞制贵族子弟。咸隶司徒。唯其适子。承世之胤。乃入太学。故虞曰冑子。周曰国子。(冑字严。国字博。)未知然否。
 〔考订〕蔡云直欲温宽欲栗。虑其偏而辅翼之。刚欲无虐。简欲无傲。防其过而戒禁之。〇案此中庸之源也。周礼大司乐。以六德教国子。曰中和祗庸孝友六德者。中庸大学之书所祖述也。中和祗庸之义。演之为中庸。(戒慎恐惧祗也。须臾不离庸也。)孝友慈顺之义。演之为大学。其源本在是也。大抵养德之要。在于中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者。中和之德也。皋陶九德之目。中和之细列也。典乐四言之戒。中和之要领也。凡人养德。皆失其要领。故及其成也。必其所短起于所长。所病生于所能。直者不温。宽者不栗。(栗者。坚也密也严也。聘义云缜密以栗。大雅云实颖实栗。豳风云二之日栗烈。)刚者易虐。简者易傲。守其所长。矫其所短。存其所能。去其所病。则中和之全德也。彰厥有常。能于久中。则中庸之成德也。冑子者。将以承父之统。治国家而平天下者也。道之大源。起于尧舜。历夏与殷。流于周礼。终于孔门。为中庸大学二书而止。读尧典而逢此大源。为之太息而欷歔也。
 〔考订〕蔡云黄钟为宫则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〇案歌乐以教人者。所以养其中和之德也。上悦神示。下悦人心。乐之用也。谯诃叱喝。不足以导人为善。禁人为恶。于是作为诗歌之法。风赋比兴。谓之风言。大雅小雅。谓之正言。以美以刺。以著其善恶。其善者感发人之善心。其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人主听之。学者习之。皆以养其中和之德。此亦尧舜之法。惜乎。虞夏殷周之诗。荡然皆轶。今所存者。多晚周之所采耳。
 诗言志者。谓诗即言也。(自言其内志)歌永言者。恒言不足以动人。故引而长之。以永其所言。所谓咏也。声依永者。宫商角徵羽。其清浊高下之音。依于永言之曲折。使有抑扬沈激之变也。(古法每诗一章之内。必五音再周。故音十曰章。宋元以来。歌声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0L 页
曲折之谱。所谓侐仩伬仜𠆾。即其流法。)律和声者。八音诸器。其大小长短厚薄之度。不中比例。则虽歌者善歌。而八音不谐矣。律者乐器制造之时。其剂量比例之度数也。黄钟之瑟。其额几寸。其颈几寸。〇太蔟之琴。其额几寸。其颈几寸。(钟磬笙籥皆仿此)此之谓律。汉儒误看周礼圜钟为宫一章。及礼运旋相为宫一章。遂以六律配之于五声。千言万语。愈辩愈乱。遂至二千年长夜。大梦未寤。所谓六律六同。今为不可究诘之物。即玆律和声一句。亦何以解矣。(并详余乐书考订)周礼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乐器。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据此一文。其为铸造乐器之尺度审矣。舜曰律和声。汉儒曰律配声。孟子曰以六律正五音。汉儒曰以六律作五音。尚何言哉。律以制器。乃可和声。故律和声之下。继之曰八音克谐。八音者器也。
 〔考订〕苏轼云舜方命九官。济济相让。无缘夔于此独言其功。此益稷之文。简编脱误。复见于此。(谓击石等十二字)〇案此说亦好。然石声难谐。兽性难化。而帝德所感。已能咸和。则承上神人以和之喻。称扬帝德。未为不可。古经何以轻疑之。史记亦有此十二字。
 〔考异〕郑玄王制注。命女典乐。(汝作女)〇舜本纪。教稚子。(史注云尚书作冑子。稚冑声相近。)诗言意。歌长言。〇说文冑子作育子。克谐作克谐。(薛本同)汉书艺文志引书曰哥咏言。(或云马本一作歌长言。)礼乐志引书曰直而温。宽而栗
 〔考證〕左传云(昭廿八)昔有仍氏生女。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〇吕氏春秋云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〇乐记云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又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案声字似误)舞。动其容也。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梅云堲疾。殄绝。震动也。我疾谗说绝君子之行。〇郑云所谓色取仁而行违。是惊动我之众臣。使之疑惑。(见史注)〇梅云欲遏绝之。〇镛案火塾曰堲。四周无罅之圹。谓之堲周。(见檀弓)堲者杜塞之意也。当时亦有书奏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1H 页
如今之疏启。其中容有谗说。故令纳言杜塞之也。人方致力于功行。而弹驳忽起。则事功中绝。帝之所忧也。纳言者。汉之尚书令也。朝臣章奏。司其出纳。而帝之诏令。亦有所中格勿颁。故下节戒之。
 〔考订〕梅云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〇蔡云敷奏复逆。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入。〇陈栎云君命当者出之。否者纳之。(如后世批敕审覆之官。)〇案陈说极是。孔子对哀公之问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其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知远录)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马云稷契皋陶皆居官。久有成功。但述而美之。无所复敕。禹及垂以下。皆初命凡六人。与上十二牧四岳。凡二十二人。(见史注)〇郑云皆格于文祖时所敕命也。(见史注)正义云郑以二十二人。数殳、斨、伯与、朱、虎、熊、罴。不数四岳。〇梅注用马义。〇蔡云四岳九官十二牧。〇案梅书自慎徽五典以下。本无注解。当时杂取诸家注补之。(上丙三)今所用。盖马融之说也。马必以四岳为四人。故不数稷、契、皋陶。即此验之。四岳之为一人。亦明矣。春秋传曰许大岳之胤。大岳者正是四岳之总领。止有一人者也。(日觐四岳。是四人在外者。帝咨四岳。是一人在内者。)此经当以蔡义为正。
 〔考异〕舜本纪。敬哉。惟时相天事。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大传考为考)
 梅云九岁则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疏云明者升之。闇者退之。)众功皆广。〇镛案黜而降之则其人幽晦。如幽洲崇山。岂非幽地乎。陟而升之则其人明显。如司空百揆。岂非明扬乎。熙明也。
 〔考订〕蔡云考。核实也。〇论曰后世考绩。唯执微官小吏残卑可怜之人。第其高下。舜之考绩。虽元勋大臣。莫之饶焉。四岳者。周之二伯之类也。十二牧者。周之八伯也。百揆者。大冢宰也。后稷者。汉之大司农也。司徒、司马、司寇、秩宗。周之六卿也。共工、朕虞。后世合之为司空者也。典乐。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1L 页
周之大司乐也。纳言。汉之尚书令也。此皆大臣上卿之职。何况稷契皆先帝之懿亲。禹益皆平水之元勋。其尊重硕大何如也。何况此数十人者。皆神圣大智。学问纯粹。功绩茂著。人主但当信而任之。其在礼遇之义。不宜稽其臧否。察其勤慢。以伤敬大臣之体。然犹三载必考。三考必黜陟。曾无丝发之宽假者。抑何以哉。诚以天工不可以瘝旷也。民事不可使纵弛也。
 吾东之法。大官姑舍。凡京官三品以上称为下大夫者。都不考绩。外官如观察使节度使者。亦无考绩之法。贪虐唯意。荒淫无度。而人莫之谁何。遂使百度废坏。万姓颠连。而无药可救。无法可施。其视唐虞之制。岂不疏哉。三公久已尊重。未可轻议。六卿以下。不宜然也。〇周礼百官群吏。皆有会计。而六官之长。太宰小宰之等。皆无考绩之法。汉法虽不可详。丙吉传称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则大臣无考绩之法。唯永光元年。大鸿胪卿野王能行第一。则九卿有考绩矣。唐高宗时。滕王元婴为全州刺史。帝自书下下考。则刺史有考绩矣。至肃宗乾元二年。御制郭子仪、李光弼、苗进卿、李辅国考辞。则元勋重臣有考绩矣。(郭子仪称二十四考中书门下。则宰相有考绩矣。)鲧之治水。其一考再考之时。其成败之机。必有著见。然必三考而后始行黜陟。其间民生昏垫。事力糜费。疾苦呼痛。必日急一日。然法一定。虽大利害。莫之挠焉。圣人立法定制。其牢确坚贞如此。
 禹亦三考而成功。据禹贡冀州曰覃怀底绩。梁州曰和夷底绩。雍州曰原隰底绩。其曰底绩者。谓治水至此地。一考其绩也。凡三次底绩。九州治平。其文历然。 考綪(一作绩)巡守。相须以成制。非考绩不必巡守。非巡守不能考绩。故虞制十有二牧领诸侯。又以四岳领十有二牧。(不必令一岳各领三牧。冀与豳并营。宜并属北岳。)然其巡守之礼。王必亲之。(岳牧无巡方之法)夏法亦然。故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周法亦然。故时迈为巡守柴望之时。般为巡守祀岳之诗。昭王南巡。穆王西巡。是礼也本因考绩而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2H 页
生。诸侯四朝而述职。天子一巡以考功。执其所奏而考其虚实也。若无巡守之法。必有伪冒之绩。所谓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也。
 东西二伯。亦有巡行之法。故燕世家云召公巡行乡邑。(秦穰侯东行郡邑。是自巡其私邑。)至汉唯郡守刺史有行部之例。而天王巡守之礼。遂寥寥焉。此古今之变也。主势益尊。民隐益郁。而唐虞之治。不可复矣。 周制十二年一巡守。而考绩则每年一考。三考黜陟。故天官太宰云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计功之籍书)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后世皆用周法。唯晋杜预请以六岁为期。定其优劣。宋文帝时。守宰以六期为断。(宋末乃以三年为断。谓之小满。)唐代宗时。吏部奏州县官三考一替。周世宗授官。亦以三周年为限。宋法亦然。真宗景德元年。令京外官三年。方得磨勘迁官。亦或有六期而迁者。故高宗绍兴十四年。李涧言今知县再任六考。乃升通判。
 总之古人以事功为重。事功非久任不凝。故必待九年。后人以调用为急。调用以数迁为利。故或止三年。或止数月。此虚实之分也。(晋唐以来。盖小官六考。秩高者三考。) 唐虞考绩之法。必分九等。何以知其然也。禹贡之田法赋法。皆分九等。皋陶定选举之法。其科目必以九德。而九德六德三德。又分为三等。考绩亦宜然也。
 周法虽不可详。其考医师之绩。上下二第。而中等有三。明上下亦各三等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差之为等。)汉法虽不可详。萧育为茂陵令。(望之子)课在第六。而人谓之裁可自脱。(谓仅免下等)其亦九等可知也。魏晋以降。虽不可详。后魏孝文帝太和诏曰五品以上。朕将亲与公卿论其善恶。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本任。其亦九等可知也。唐法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无最而有二善者为中上。无最而有一善者为中中。职事粗理。善最不闻。为中下。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为下上。背公向私。职务废阙。为下中。居官谄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则亦九等也。至宋真宗景德元年。始令转运使考所部官吏为三等。神宗立考课县令之法。亦分三等。至高宗时。舒清国请考课分为三等。每等又为三等。盖欲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2L 页
复九等之法也。考绩之粗分三等。盖衰乱之法。唐虞必不然矣。(已上并本知远录。)
 〔考异〕舜本纪三岁一考功。三考黜陟远近。众功皆兴。分北三苗
分北三苗。(旧读皆连上节。〇释文云北如字。又音佩。)
 郑云北犹别也。(见吴志虞翻传注)所窜三苗。为西裔诸侯者犹为恶、乃复分析流之。〇虞翻云北古别字。郑训北犹别也。若此之类。诚可怪也。〇王肃云三苗之民。有赦宥者。复不从化。不令相从。分北流之。〇孔疏云北背也。(郑以为流四凶者。卿为伯子。大夫为男。降其位耳。犹为国君。故以三苗为西裔诸侯犹为恶。)〇镛案禹贡云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则窜其君时。容有带其民以去者。非封为诸侯也。(郑说非)
 〔考订〕梅云三苗幽闇。〇疏云分北三苗。即是黜幽之事。(王氏云黜幽止于三苗。黜者寡矣。)〇夏撰云分北三苗。不与上文相连。不可曲为之说。(北如字。三苗在南。迁之于北。如周之迁顽民。)〇案此一节与考绩黜陟之事。绝不相涉。夏说是也。但北字之诂。宜从郑义。(北古作象。相背之形。)苗君既窜之后。馀民相聚作乱。故分析以弱之也。此亦舜之大政。而原篇不载。故史臣别录于篇末。与考绩何干。
舜生三十。(句)徵庸三十。(句)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郑云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三十。谓历试三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为五十年。舜年一百岁也。〇案郑以舜生三十为句。又以徵庸三十为句。其义极是。但其下所言迷乱。(徵庸三十。忽以为二十。或其经本有误。)不可晓也。(孔疏移述或有误。)舜生三十而被荐。其历试三载。(底可绩)摄政二十有八载。正合徵用三十之数。尧崩后践帝位五十载乃死。舜年百十岁也。
 〔考订〕舜本纪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守。崩于苍梧之野。〇梅云三十徵庸。三十在位。服丧三年。(其一在三十之数。)为天子五十年。凡寿百一十二岁。〇镛案梅之句读虽误。解年差胜于康成。唯于经文之外。私增二年。以遵辟位之说。大误也。唯蔡注极是。(史记正义云徵庸三十。郑本作二十。〇写误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3H 页
〔考證〕大戴礼云舜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五帝德)〇案荒矣。
 梅云方道也。(云升道南方)〇蔡云陟升也。谓升天也。〇毛云陟方。犹言巡方省方。〇案竹书纪年。帝王之死。皆曰陟。蔡注有据。然舜南巡守。崩于苍梧。葬于零陵。不唯史载明的。诸书多證。不可违也。(孟子云舜卒于鸣条者。别是一说。)然则陟方者。陟于方岳也。
 〔考异〕竹书纪年云五十载陟。(无方乃死三字。)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卷二)
 皋陶谟
  
皋陶谟(说文引皋陶谟皆称虞书。薛本作咎繇谟。)
 夏本纪帝舜朝。禹、伯夷、(当作益)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〇许慎云谟。议谋也。(说文云)
曰若稽古。(句)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玆。禹拜昌言曰俞。(郑本励为厉。〇汉书皆作咎繇。)
 梅云顺考古道。(若稽古)郑云以皋陶下属为句。〇郑云厉作也。以众贤明作辅翼之臣。〇王云以众贤明。为砥砺为羽翼。〇梅云众庶皆明教而自勉励。翼戴上命。〇郑云次序九族而亲之。以众明作羽翼之臣。此政由近可以及远。(见史注)〇案蔡注校明。
 〔考订〕蔡云身修家齐国治而天下平。〇论曰皋陶谟一篇。大学中庸之本源。汉儒溺于训诂。不省大义。至朱子始发之也。允迪厥德者。明明德也。谟明弼谐者。一国兴仁而佐治者众也。皋陶约言之。待禹之问而详说之。慎厥身修者。诚意以修身也。(大学慎独以诚意。即此慎字。)思永者。恒思修身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则永远之虑也。惇叙九族者。孝弟慈之齐家也。上孝父祖。旁睦兄弟。下慈子孙。于是乎惇叙也。九族既睦。百姓昭明。庶明者。昭明之百官也。既昭明矣。其谟明矣。既励翼矣。其弼谐矣。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迩可远者。身可天下。此万世道学之渊源也。(知远录)
 〔考异〕夏本纪皋陶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帝曰然。如何。皋陶曰于。慎其身修。思长。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近可远在己。禹拜美言曰俞。〇案玆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3L 页
者己也。左传(襄廿一)引夏书曰念玆在玆。释玆在玆。名言玆在玆。允出玆在玆。又仲尼再引在玆之句。(襄廿三哀六年)皆反己由己之义。史云迩可远在己。是古训之可贵者。
 〔考异〕吴澄云今文无曰若稽古四字。〇不知所出。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唯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梅云帝尧亦以为难。哲智也。〇马云禹为父隐。故不言鲧。(郑说同见史注)〇梅云孔甚也。甚佞如此。尧畏其乱政。故迁放之。〇案孔壬当别有一人。何忧乎何迁乎何畏乎。词例酷肖。结语必是人名。
 〔考订〕陈大猷云君道在知人安民。〇论曰知人安民者。大学一篇之宗旨。亦大学一篇之结局。其渊源在此经。遥遥其远矣。原夫太学之道。即治国平天下之道也。古唯冑子入太学。冑子者天子之元子众子。(众子将受封)卿大夫之适子。(将袭其父位)将躬膺大位。或佐天子出治。或分封为列侯。无一非身任治平之责者也。故诚意正心。以先修身。而其毕竟结局在于治平。非如今世匹庶之子。聊读其书。以知治平之道。而怃然退息者也。故其书诚意正心。以至家国。皆略略提挈。至平天下节。乃把知人安民两大义。起之为两峰。流之为两派。三翻四覆。皆以天命结之。知人以宝仁贤为要务。安民以薄赋敛为要旨。其源头所发。非即此经乎。其书间架井井。似若易知。而伏机发弩。又有文草家手法。其引周颂烈文之诗。忽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斯则平天下之大论。预伏机牙者也。(淇奥诸侯之诗。下应治国章。烈文天子之诗。下应平天下。)
 贤贤亲亲。非官人之德乎。乐乐利利。非惠民之德乎。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唯斯二者。故大学以此而结局也。治平之术。九经八统。其目甚广。奚必斯二者之为大乎。(先朝阁讲。每以是下问讲官。无一人能对者。)原夫生民有欲。其大欲有二。一曰富二曰贵。凡君子之族。仕于王朝者。其所欲在贵。小人之族。耕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4H 页
于王野者。其所欲在富。官人失其宜则怨诅兴于贵族。惠民有不周则怨诅兴于小民。二者皆足以失国。默思人国之所以治乱兴亡。人心之所以向背去就。不出此二者之外。信乎圣人之言。皆自慎思明辨中出来。非众人粗心者之所能知也。公选举薄赋敛。为祈天永命之本。(先朝每论治道。以去党惩贪四字为要旨。盖此一是官人之要。一是安民之要。)故大学四转之末。皆以天命结之。此经皋陶奏九德之谟。以赞官人之哲。伯禹奏乃粒之功。以赞安民之惠。始乃结之曰天其申命用休。正是一样文法。(知远录)
 〔考异〕夏本纪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咸若时。云皆若是。)〇汉书哲作悊。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释文云行下孟反。)
 梅云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〇梅云采事也。称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为验。(蔡义同)〇镛案采选择也。采采者。选之又选也。官人惠民之谟。上既两陈之矣。遂奏知人之要曰。九德以为选举之目。则可以知人。可以官人。凡欲选举以进人者。先以九德观之。虽未必全备。或六或三。必言其有德。然后始可曰(载始也)选之选之也。
 〔考异〕夏本纪云乃言曰始事事。
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泰。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彰厥有常。吉哉。(玉篇扰为𢺕。)
 郑云凡人之性有异。有其上者不必有下。有其下者不必有上。上下相协。乃成其德。〇郑云人能明其德。所行使有常则成善人矣。〇王云明其有常则善也。〇蔡云而。转语辞也。正言而反应者。所以明其德之不偏。(皆指其成德之自然。非以彼济此之谓。)又始终有常。其吉士哉。〇镛案此九德。即中和之成德也。不偏不孤如此。而又能有常。则中和祗庸之人也。中庸之大源也。
 直而温宽而栗。前已详论。柔而立扰而毅。其旨易通。今且详言之。愿悫者过于质直则不恭。(侗则伉)治理者过于通练则不敬。(遇事而无畏)驯扰者自任娴熟则不毅。(随众而不自守)简率者不拘细节则不廉。(脱略不屑为圭角)外刚不如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4L 页
中刚。所贵在塞也。(中实者)强勇而不揆义则乱。所比在义也。(中庸所云南方之强)九德皆欲执中而不偏。所谓中和之教也。若如注疏之义。则字字各自为德。是为十八德。岂得为九德哉。窃详其观人之法。细入秋毫。执此绳尺。先以自修。又以择人。无丝发之或舛矣。
 易曰能久中。又曰常德行。(坎大象)实心为善者。其德行有常。假饰伪冒者。不能期月。今日象恭者。明日不掩其滔天之骄。今日色庄者。明日必露其内荏之慢。有常无常。其心之真伪著焉。此又养德之首戒。观人之要法也。
 中庸曰道不可须臾离。庸也。曰民鲜能久矣。能久则庸也。曰不能期月守。能久则庸也。曰得一善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庸也。通观上下。皆以有常为持德之要。其大源在是也。 皋陶中庸之学。历夏殷而不坠。洪范曰皇建其有极。极者中也。曰无偏无陂。无党无偏。建中于乃心也。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中和之矫也。
 
皋陶中庸之学。传至周公。其作立政之戒曰惟有夏。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历论宅俊之法。(宅后即官人)而末乃结之曰其唯克用常人。(谓常德之人)中庸之学。传至孔子。乃溯其本而述之曰尧曰咨尔舜。允执其中。曰舜亦以命禹。中庸之学。传至子思。乃作中庸之书。源远矣哉。(知远录)
 〔考异〕夏本纪愿而共。治而敬。刚而实。(馀皆同)章其有常。吉哉。〇说文塞作㥶。(许云㥶实也。〇与塞同)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释文云僚又作寮。说文怃(一作抚)为𨑟。
 郑云三德六德。皆乱而敬以下之文。(见正义)〇梅云三德。九德之中有其三。能日日布行三德。可以为卿大夫。(卿大大称家)日日敬行六德。以信治事。则可以为诸侯。(蔡义同)〇镛案日宣日严。先言其日。复日如是者。庸也有常也。日严祗敬者。大司乐中和祗庸之教也。(一字半句。皆中庸之学。)皋陶立选举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5H 页
之法。(即官人)别有科目为九等。七八九为上等。四五六为中等。一二三为下等。(孔疏云一德二德。即可以为土。)三德者下之上也。六德者中之上也。(疏云三德是九德之内。课有其三也。〇六亦然。)浚者抒取之也。凡有日宣三德之人。当早夜求取。以之明登高位。(卿大夫)凡有日严六德之人。当明昭采拔。使为邦君也。
 马云浚大也。(梅云须也。)亮信。采事也。〇案采者。选择也。
 梅云翕合也。合受三六之德而用之。以布施政教。〇马云千人曰俊。百人曰乂。(郑云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乂。)〇梅云师师。相师法百官抚顺五行之时。〇马云凝定也。(王肃同)郑云凝成也。〇案唐虞三代。但有四时。至秦吕不韦著月令。始于夏秋之交。搀入中央土一节。皋陶于二千年前。预言五时乎。窃谓五辰者。五纬之大星也。(星者列宿也。辰者五纬也。已见前。)天地万物草木百谷之生成。禽兽昆虫之字育。五金八石之凝聚。皆由于风雨霜露之发施。其含嘘感应之妙。专系乎日月五纬。而日月君后之象。五纬卿士之象。列星庶民之众。斯云百工抚于五辰。五辰施气而万化以疑。百工施德而庶绩以凝。亶相类也。
 〔考异〕夏本纪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严振敬六德。亮采有国。翕受普施。(节)百吏肃谨。〇汉书谷永传俊乂。作俊艾。
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汉书几为机。)
 马云一日二日。犹日日也。〇梅云几微也。〇镛案中和祗庸之教。此章是祗畏也。无旷庶官者。知人则哲。能官人也。(王肃云天不自下治之。故人代天居之。不可不得其人。)
 〔考證〕夏本纪。毋教邪淫奇谋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〇汉书王嘉封事云咎繇戒舜曰亡敖佚欲有国。一日二日万机。〇又孔光策免诏。引书云毋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师古云位非其人。是为空官。又律历志引书曰天功人其代之。)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马本有典作五典。有庸作五庸。)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5L 页
疏云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蔡云君臣父子兄第(一作弟)夫妇朋友之伦。 〇郑云五礼。天子也诸侯也卿大夫也士也庶民也。〇王云五礼。谓王公卿大夫士。〇梅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真西山云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品秩。)〇镛案此经五典五礼五服五刑。各为一事。不相联属。五礼不必为五典之礼。且五典之解。證以康诰。终是古训为得。不可违也。天叙者彝伦攸叙也。天秩者秩宗攸名也。(礼之用。在乎次序节级。)郑说王说梅说真说。俱未翕然。周礼大宗伯既以吉凶宾军嘉。为众礼之宏纲。不必他解。
 五典仁也。五刑义也。五礼礼也。五服智也。(古人以知人为智。故孟子曰智足以知圣人。)五典亲亲也。五礼尊尊也。五服善善也。五刑恶恶也。此四者。足以竭天下之情。此尧舜所以平天下之大法也。五典之教。五礼之修。其职在辅臣。故戒之曰同寅协恭。五服之赏。五刑之罚。其权在人主。故戒之曰政事懋哉。各有妙旨也。和衷哉者。中和之德。懋哉懋哉者。庸久之戒也。片言只字。皆自中庸学问中出来。(知远录)
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后汉书梁统传用为庸 尔雅注懋作茂)
 郑云五章。十二也九也七也五也三也。(周礼小宗伯疏)〇梅云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〇蔡云自九章至一章。〇镛案古训非也。郑于春官司服之注。以三章为末。(郑云玄冕之服。裳刺黻而已。)故此五服并数天子。(十二章)然天子六服。王后六服。皆除其第一。唯以下五服为公侯以下五等之服。(见司服)典命亦自九命下至一命。而车旗服缨。各视其命之数。则一命者一章。奚至三章而止乎。
 总之五服五刑。赏罚之具也。天子之服。何与于是。当从蔡传。(知远录)
 〔考證〕汉书董仲舒对策。引书云茂哉茂哉。彊勉之谓也。〇尔雅释诂云茂勉也。郭注引书曰茂哉茂哉。〇案夏本纪录此经。只录天讨五刑二句。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6H 页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马本畏作威。〇蔡云古文威作畏。)
 郑云天之所谓聪明有德者。由民也。言天所善恶。与民同。(大雅烝民疏)〇梅云天视听人君之行。用民为聪明。又云天明可畏。〇梅云天所赏罚。唯善恶所在。不避贵贱。(释达于上下。)〇蔡云上下。上天下民也。〇镛案明畏者。赏罚之名也。陟则为明。黜则为幽。凡升而显之者。时谓之明。若明明扬侧陋。浚明有家之类是也。威畏者。黜罚也。中庸之学。本之于天命。持之以戒慎恐惧。成之以恒久不息。古所谓祗庸之教也。皋陶之学。纯粹无杂。九德有常。既陈中庸之说。乃曰兢兢业业。以代天工。言教则曰天叙。言礼则曰天秩。赏曰天命。罚曰天讨。至是直云天之视听。自我下民。又云天之赏罚。无间于贵贱。以起人主之敬。此今之所谓戒慎恐惧。古之所谓祗庸之德。源远矣哉。(知远录)达于上下。宜如注疏。文理乃顺。(谓天之赏罚。无碍于上下尊卑也。)
 〔考异〕马本威作畏。〇王应麟云古文民明畏。今文作威。盖卫包所改。当从古。〇案今文谓今字。
 〔考异〕周礼乡大夫。郑注引书曰天明威。自我民明威。〇案释文则曰马本畏作威。王应麟则曰马本威作畏。今据周礼注。畏作威也。马郑不必殊也。
皋陶曰朕言惠。可底行。禹曰俞。乃言底可绩。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蔡云思曰之曰当作日)
 马云襄因也。(蔡云襄成也)〇郑云赞明也。襄之言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郑以予未有知思为一句)徒赞明帝德。扬我忠言而已。谦也。〇王云赞赞犹赞奏也(顾云襄上也)
 〔考异〕夏本纪吾言底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绩行。皋陶曰余未有知。(句)思赞道哉。〇案似有脱误。
 〔考订〕梅云用汝言致可以立功。〇论曰尧将禅舜曰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底可绩者。已成功而考绩之辞。非将成功而论理之言也。舜禹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6L 页
皋夔。此日此会。非寻常燕閒之席。乃是元勋大臣。九载三考之大朝会也。其询事考言之法。亲于帝前。两人胥考。禹考皋绩。皋考禹绩。若是者何也。皋禹两人。爵位最尊。德望最隆。更有何人敢考此绩。此所以亲于帝前。两人胥考也。
 乃此日此会。本为伯禹九载成功之后。入朝奏绩之日。皋陶亦当同日奏绩。乃皋陶未及奏绩。先自述谟。而其嘉言大猷。超越古今。可以辅君德。可以立世教。可以迓天命。可以泽民生。禹于是考之曰不须他绩。即今日所奏。底可绩矣。(即考绩之辞。)皋陶谦言曰予未有知。常自思之曰辅助以成之而已。
 原夫大臣建绩。异于卑位。小官或陈格言嘉谋。以匡人主之心术。或创良法美制。以作邦国之彝典。方是茂绩。其考绩之法。亦与典一器司一禁者。大有不同也。
 皋陶是日奏迪德治平之戒。奏官人安民之戒。奏九德选举之法。奏万机逸欲之箴。奏天叙天秩天命天讨之法。奏天聪天威之戒。反复敷陈。真得古大臣之体。为国家尽忠立绩。孰大于是。许之以底可绩。不亦可乎。且其言虽若陈勉于方来。实皆躬行于既往。不是图功。乃为奏绩。故禹于帝前。考定其功曰乃言底可绩。(知远录)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
 此一节。即禹奏绩之言。先明大义。次及诂训。用特例也。当时考绩之法。非如后世之疏略。必令本人亲至上前。当面自口说道。其恶者容不得饰诈。其善者容不得谦晦。既奏。有考言之法。考言者考绩也。今逐句解之。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谦让不肯奏绩。故帝呼之至前。使之昌言。(禹曰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7H 页
禹羞涩不忍自扬。谦云予何言也。只大纲粗说曰予思日孜孜而已。(皋陶曰吁。如何。)皋陶心以为不可。故吁以责之也。曰考绩之法至严。岂敢如是。其所云孜孜之状如何。
 
(禹曰洪水滔天。至万邦作乂。)禹逃遁不得。含羞冒耻。说尽自己功劳。唯插入益稷之名。不掩人功。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俞者许其实然之辞。汝今昌言不讳。以遵成法。其事可法也(师法也)
 若云此节不是奏绩。请问人臣进言。有此法否。不勉君德。不达民隐。唯满口自说自己之功劳。天下有如是廉义乎。当时立法。苟有一分阔狭。禹本谦抑。岂肯为此。乃其仪式严峭栗烈。一无游移。不许以文字驰奏。不许以僚官替奏。但令本人亲至帝前。当面直说。一毫毋敢过实。一毫毋敢隐美。但得老实敷奏。于是大臣考之。天子考之。大行黜陟。以判幽明。此尧舜所以做尧舜之治也。周道既衰。典章夷灭。春秋以降。绝无考绩之说。汉高祖崛起为天子。傲睨辅弼。猜忌勋旧。于是萧曹以下。尸位旅进。莫敢一言。瘝废天工。苟全性命。魏相丙吉之等。自称理阴阳顺四时。一指不动。万钟徒飨。而人主亦乐与此辈。般乐怠敖。名之曰敬礼。无所督责。于是百度解弛。万瘼纷兴。而为大臣者方且内省不疚。曰我有何罪。其视唐虞之际。斯果何如人也。凡欲为天下国家者。宜观此经。(知远录)
 王云帝在上。皋陶陈谋于下。已备矣。我复何所言乎。〇梅云四载。谓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〇梅云随行山林。刊槎其木。开通道路。〇马云鲜生也。〇梅云鸟兽新杀曰鲜。(仪礼祭每用鲜腊鲜兽。)槎木穫鸟兽。民以进食。〇镛案暨益奏鲜食以上。治洪水之事也。予决九川以下。浚畎浍之事也。原夫洪水者河患也。凡河道所经。即有怀襄之灾。其非所经。无水灾也。禹之治水。顺水之性而疏决之。不过一年而平。奚至九年哉。(鲧堙洪水。宜至九年。禹必不然。)其至十三年在外者。浚畎浍之役也。既于河道所经。浚百川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7L 页
而注河。浚畎浍以距川。以正经界。以畇井地。乃舜命之曰岂唯河道所经。凡九州之内。悉行疏浚。悉行疆理。以再造此天荒以来芜秽之水土。于是禹稷两人。承命同出。以既厥事。此两事也。予决九川。九川者。九州之流水也。苟非淫两(一作雨)弥年。九川必不同溢。世岂有二十馀年淫雨乎。(知远录)
 〔考异〕夏本纪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节)下民皆服于水。予(节)泥行乘橇。(梅作楯)山行乘檋(梅作樏)行山刊木。(汉书地理志说文玉篇。薛本皆作刊木。禹贡同。)与益予众庶稻鲜食。〇河渠书。引夏书曰禹湮洪水。十三年。三过家不入门。(节)泥行蹈橇。(音蕝一作毳)山行即桥。(徐云一作輂。即辕车也。)〇汉书沟洫志云泥行乘毳。(形如箕。擿行泥上。)山行则梮。(如淳云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〇尸子云山行乘樏。泥行乘蕝。〇说文云山行乘欙。泥行乘輣。〇孔疏云古篆变形。字体改易。未知孰是。
 
梅云距至也。(疏云距者。相抵之名。)〇郑云畎浍。田间沟也。(见史注)
 梅云一亩之间。广尺深尺曰畎。方百里之间。广二寻深二仞曰浍。〇郑云禹复与稷。教民种泽物菜蔬难厄之食。授以水之众鲜食。谓鱼鳖也。(周颂思文疏)稷功在于种谷。不主种菜蔬也。(见正义)〇梅云勉劝天下。徙有之无。鱼盐徙山。林木徙川泽。交易其所居积。〇王云易居者不得空去。当满而去。当满而来也〇郑云粒米也。众民乃复粒食。万国作相养之礼。(周颂思文疏)〇镛案田间水道。遂大于畎。(广二尺)沟大于遂。(广四尺)洫大于沟。(广八尺)浍大于洫。(广二寻)经云畎浍。举两端以包之也。原夫畎浍之制。起于井地。一横一从。以画正方之区。使得三三开方。以成一井。末乃十十开方。以为一成。非仅疏水以远害也。(见考工记沟洫志。)然则禹自言浚畎浍距川者。是井地之役。非洪水之故。九州之川。不皆为洪水。则九州之民。不皆为鲜食。而此云烝民乃粒。万邦作乂者。沿河之地。垫于洪水。不沿河之地。困于畎浍之役。毕竟九州会同。地平天成而后。民得安居而耕作。半是天降之灾。半是人作之役。今人但谓银何倒泻。九州皆渰。而禹以只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8H 页
拯溺。不复知尧舜禹大事业。全在畎浍之役。则大不可矣。原夫天之造物。本皆赐之以朴。其裁成辅相。听人之自图。玉不琢不成器。木不斲不成宇。地不经理。不成井地。故尧舜合谋。爰始浚川之工。(在摄政初年)舜禹合谋。以既畎浍之役。夫然后中邦之田。悉为井地。而经界大正矣。曰天下之田。皆九区以为井乎。曰否。唯衍沃之地。画之如井。其馀不必皆九区。或百亩正方。或四百亩正方。以至一𤲪一畸之田。无不辨方正位。以直南东之经纬也。(直子午之线。)奚以悉画如井字哉。另有全论。今略之。(知远录)
 〔考證〕夏本纪。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句)调有馀补不足。(史以鲜食为食少。)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
 〔考异〕说文浚作䜭。畎浍作浍。(薛本同)〇马本艰食作根食。(马云根生之食。谓百谷。)〇郑本鲜作鲜。〇汉书懋作楙。(食货志)〇释文昌言或作谠言。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郑云安汝之所止。无妄动。动则扰民。(见史注)〇梅云帝先安所止。动则天下大应之。以待帝志。〇郑云天将重命汝以美应。谓符瑞。(见史注)〇案符瑞之说陋矣。溺于谶纬。一至于此。(此章乃大学之源。知人安民之末。必结之以天命。)
 〔考异〕夏本纪安尔志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
 郑云臣哉。汝当为我邻哉。邻哉。汝当为我臣哉。反覆言此。欲其志心入禹。〇梅云邻巡也。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
 郑云动作视听。皆由臣也。〇马云我欲左右助民。汝当翼成我。(见史注)〇案左右者手之事也。(字象左右手。)宣力者股之事也。易曰以左右民。(史云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8L 页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说文会为绘)
 蔡云上衣下裳之制。创自黄帝。〇梅云日月星为三辰。华象草华。(案梅以华与虫为二物。)虫雉也。(孔疏云雉五色象草华。)〇郑云会读为绘。(书大传作绘)〇郑云宗彝谓宗庙之郁鬯樽也。故虞夏以上。盖取虎彝蜼彝而已。粉米白米也。絺读为黹。黹紩也。自日月至黼黻。为十二章。天子以饰祭服。凡画者为绘。刺者为绣。此绣与绘。各有六。衣用绘。裳用绣。至周而变之。以三辰为旂旗。谓龙为衮。宗彝为毳。或损益上下。更其等差。〇王云舜时三辰。即画于旌旗。不在衣也。天子山龙华虫耳。〇梅云粉若粟冰。米若聚米。〇郑云性曰采。施曰色。〇郑云作服者此十二章为五服。天子备有焉。公自山龙而下。侯伯自华虫而下。子男自藻火而下。卿大夫自粉米而下。〇镛案古人之象。未易解也。岂上古之人。身有此象乎。若上古之人。衣有此象。即此作服。不过一有司之事。如周官司服者。考其制而共之而已。日月山龙之等。胡乃历举如是。十二章之服。明是舜所创制。而其言若此。或者上古之人。天质斐烨。自然有文采与。(大戴礼云黄帝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扆云。以顺天地之气。)辰者五纬之大星。古以火星为大辰。其实五纬皆大辰也。春秋传以日月所会谓之辰。故汉儒皆从而谓之十二次。然十二次不可绘画。则辰者大星也。大小虽殊。星则一也。故日月星辰。乃为三章。非四章也。〇又按梅注华与虫为二。(正义中又或以虎与蜼为二。)粉与米为二。则章数太羡。十二章之目。当以蔡注为正。〇又按郑以毳冕之故。训宗彝曰虎蜼。然虎蜼本是二物。(有虎彝蜼彝)蔡注直以宗彝为虎蜼差矣。又郑一注云宗彝虎也。(见正义)则毳者何物。
 〔考订〕梅云汝明制之。(疏云作尊卑之服。汝当分明制之。令勿僭滥。)〇辨曰汝明者。汝作朕目。监造衣裳。是尚衣小臣之职。安足云作人主之目。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则五采五等之服。(一三五七九)命德之器也。命德之器。宜授贤者。而朕深居九重。目视不明。贤邪淑慝。无由辨别。是朕虽以五采作服。其实目不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9H 页
辨五色。当此之时。汝作朕目可矣。盖五采五色。所以表其人之有德。若以此服误授无德之人。则是人主不辨五色。(杨龟山之言如此。)
 〔考异〕大传藻为璪。说文藻火粉米。作璪火黺𪓋。(许云璪玉饰。如水藻之文。黺画粉也。𪓋绣衣如聚米。)〇释文藻或作藻。米徐本作䋛。(说文或作䋛)
 〔考證〕郑云周礼有衮冕鷩冕虫冕。其衮鷩毳者。名是其服章首所画。举其首章以名服耳。衮是衮龙也。衮冕九章。以龙为首。鷩是华虫也。鷩冕七章。以华虫为首。毳是虎蜼也。毳冕五章。以虎蜼为首。虎毛浅。蜼毛深。故以毳言之。毳乱毛也。(左传昭廿五年疏)
 〔考异〕周礼司服郑注。引书绘作缋。絺作希。〇案郑此注。其论十二章之制最详。又明堂位山火龙章之注。亦多可徵。今姑略之。又左传(昭廿五)子大叔九文之注。杜云华若草华。粉米白米。(疏云华也虫也粉米也。)则梅注出于杜也。(华与虫为二)孔安国必不见杜注。则梅之伪案又著矣。虫一字无以为雉。何苦窃之。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梅云欲以声音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又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〇郑云曶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君亦有焉。以出纳政教于五官。〇疏云五声与五德相协。(律历志云角为仁。商为义。徵为礼。羽为智。宫为信。)
 〔考异〕在治忽。伏氏本作采政忽。(见史注〇刘伯庄云听诸侯能为政及忽怠者。)夏本纪作来始滑。(注云来采字相近。滑忽声相乱。始与治又相似。)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详见下)郑本忽作曶。(忽者笏也。)
 〔考订〕蔡云五言者。诗歌之协于五声者也。〇案卓哉斯注也。梅以为五德之言。绝无可据。后人或以为鬻子之五声。亦未中理。(鬻子云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以义者击钟教以事者振铎教以忧者击磬语以狱讼者挥昭。)帝前命夔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此又云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以察治否。岂是他说。必诗歌无疑也。但五言者。六诗之五也。风赋比兴者。讽谏之体。雅者正言之体。唯颂非所以谏君。故不在五言中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69L 页
原夫谏君实难。逆耳之言。何以入矣。采此诗歌。被之管弦。五音六律。疏缓铿訇。以奏人主之前。而美刺怨慕之旨。隐然以章。则其善者可以感发善心。其恶者足以惩创逸志。默有导迪迁改之效。而外面则歌瑟为乐而已。此圣人之良法也。炎黄以来。早有歌乐。而其制为常宪。疑自舜始也。
 出纳者。其诗有或出于邪僻之志。而不足有裨于劝惩者黜之。唯其出于性情之正而可辅君德者纳之也。
 汝听者。朕深居至尊之位。凡政事之有治忽。施措之有愆违者。无由得闻。又四方歌谣之作。虽有善者。无由得闻。与聋聩者无别。汝作朕耳。使朕得闻过失。得闻五言。呜呼其至矣。(知远录)
 乐记曰审乐以知政。五藻曰御瞽几声之上下。(以知政令之得失。)左传屠蒯谓师旷曰女为君耳。将司聪也。(昭九年)几声审乐者。兼有纳言之责。有如是矣。(下文云工以纳言。即此。)
 
〔考證〕汉书律历志引书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以出纳五言。汝听。(班固以天地人四时之始为七始。不知何说。)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梅注钦四邻。为下章首句)
 伏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其爵视卿。其禄视次国之君。(书大传)〇郑云四邻。左辅右弼前疑后丞。〇蔡云尔不可不敬尔邻之职。〇案弼者正弓弩之器。所以正其彆戾也。辅者车之两翼也。
 〔考證〕夏本纪。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谀。退而谤予。敬四辅臣。
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庸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梅云谗说之人。若所行不在于是。当行射侯之礼。以明善恶。〇蔡云挞之使记而不忘。录其过恶。以识于册。三者之教。启其愤悱。使之迁改。欲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0H 页
其并生于天地之间也。乐官以其所纳之言。观其改过与否。格改过也。承荐也。〇案蔡注极备。宜全考之。工以纳言者。乐官于其所纳诗歌之中。选其劝善惩恶之词。飏言于庶顽之前。使之感发孚格也。(即所云有耻且格)格则荐用无碍。终于不改则威罚乃行。
 〔考异〕说文挞为𨘈。(古达字薛本同)〇夏本纪云众谗嬖臣。(节)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左传庶为试)
 梅云苍苍然生草木。(黎献)黎民之贤者。〇案晋书王衍传曰误天下苍生。谢安传曰将如苍生何。汉魏诸家必有以苍生为民者矣。(蔡注作苍苍视远之意。此义甚好。)黎民之黎。梅训为庶。蔡训为黑。(尧典注)今此黎献。似指众庶之贤者。〇论曰大哉。禹之言也。当时用人。概用世族。稷契者喾子尧弟。八元八恺皆是帝裔。二十有二人。谁非奕阀。既善教之于庠学。遂以进用于朝著。庶绩咸熙。天下既太平矣。帝舜是日。亦唯在朝之臣邻。是勉是戒。未有加广之谕。乃禹飏声大奏曰帝照如太阳中天。无物不烛。无远不到。彼蓁蓁海隅之民。林林黎庶之秀。孰非帝臣。广求贤俊。举而用之。唯帝之意。然今用人之法。已有成规。必先使之敷奏。后验其功绩。夫然后赐之以车服。宠之以爵禄。凡今日在朝之臣。谁敢不推让以逊位乎。苟不能然。唯玆贵冑世族。是奖是用。必将比周而敷同。日奏欺罔之功矣。帝所忧。在乎谗说。而禹所忧在乎敷同。大公至正之论也。昔在盛际。(谓我朝)公卿大臣馆阁迩臣。多自荒远之乡。而今用人不出于京辇。敷同罔功之奏。何以免矣。(知远录)
 〔考證〕左传(僖廿七)赵衰引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杜云虞夏书)〇夏本纪禹曰然。帝即不时。布同善恶则毋功。
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夏本纪。章首有帝曰字。下章首有禹曰字〇又游作游。)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0L 页
梅云额额无休息。〇郑云丹朱见洪水时人乘舟。今水已治。犹居舟中。额额使人推行之。〇郑云朋淫。淫门内。(见史注)〇梅云群淫于家妻妾乱。用是绝世不得嗣。〇蔡云尧以天下与舜而不与朱。故曰殄世。
 〔考异〕丹朱说文作丹絑。(许云絑纯赤也)薛季宣书云古文训亦作丹絑。〇说文傲作奡。(许云奡嫚也。引虞书丹絑奡。论语奡荡舟。)朋淫作堋淫。(薛本同)〇王应麟云书有罔水行舟之语。奡荡舟者。恐即丹朱。〇镛案管子(宙合篇)若敖之在尧也。毋访于佞。(房玄龄注云丹朱慢而不恭。故曰敖。书曰无若丹朱敖。)以朱为敖有据。
 〔考异〕夏本纪帝曰毋若丹朱傲。(节)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娶涂山。〇案举朱以戒舜。太不称停。故史迁加此帝曰。俾作恭逊之言。其义非也。
 〔考證〕汉书律历志云尧让舜。使子朱处于丹渊为诸侯。(班固云丹是国也)〇书大传云舜入唐郊。以丹朱为尸。(曲礼抱孙疏)〇路史云帝尧之子十。长曰监明先死。(其后有刘累)生朱鷔媢。帝使出就丹。夏后封之唐。庶子九人。传铸冀郇栎函高唐上唐唐杜皆其后。〇案殄世非绝嗣。
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去声)惟荒度土功。(说文涂为嵞薛本同)
 梅云创惩也。〇郑云登用之年。始娶于涂山氏。三宿而为帝所命治水。〇梅云不暇子名之。(郑读子为字)〇郑云荒奄也。奄大九州四海之土。(商颂殷武疏)
 〔考异〕夏本纪禹辛壬娶涂山。癸甲生启。(索隐云盖今文尚书。)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〇吕氏春秋云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〇楚辞天问云禹之力献功。(句)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王逸云禹治水道。娶涂山氏之女。而通夫妇之道于台桑之地。)〇案史记云癸甲生启。似有讹误。(史注云盖今文脱陋。太史公取以为言。)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1H 页
弼成五服。至于五千。(说文弼为𨚍。薛本同。)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白虎通方为旁。)
 梅云五服。侯甸绥要荒服。(见禹贡)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治洪水辅成之。(又云一州用三万人功。九州用二十七万庸。)
 马云面五千里。为方万里。〇郑云五服已五千。又弼成为万里。州十有二师。二千五百人为师。(郑云师长也)〇镛案五服。绕匝王城。则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王畿千里)四向皆二千五百里。已是不核之言。况云方万里乎。今按蔡注大全之首。有尧制五服图禹弼五服图二首。皆直角正方。状如棋局。此又不通之法也。若如此图。凡五服诸侯。其在子午卯酉之方者。其距王都道里。当如禹贡所列。其在乾坤艮巽之方者。其距王都道里。视本制悬远。何得云五百里甸服。五百里绥服乎。荒服在四角者。距王都奚但五千里哉。此于句股弦测量之法。茫昧无分。而欲以议舜禹立制之大事难矣。凡经理田畴。虽用方量之法。至于五服论定之日。必度圜绕之势。唯以道里远近。为内服外服之差。方量如棋局。万万无此理也。
 州十有二师者。舜于摄政之初。肇建十有二州。草创未成。禹今平水之后。九州则疆理如法。其馀三州。(幽并营)亦从宜顺俗立制以完聚也。师者。众之所聚也。因其旧聚而州之。故曰州十有二师。(郑梅之义。皆非也。)弼成之讼。因可讲也。
 〔考订〕欧阳、夏候说云中国方五千里。〇古尚书说云五服旁五千里。相距万里。(见五经异义)〇许慎云谨案以今汉地考之。自黑水至东海衡山之阳。至于朔方。经略万里。(郑无驳与许同)〇郑云禹弼成五服。去王城五百里曰甸服。其弼当侯服。去王城千里。(谓禹之甸弼。当尧之侯服。)其外五百里为侯服当甸服。去王城一千五百里。其弼当男服。去王城二千里。(男服是周制)又其外五百里为绥服当采服。去王城二千五百里。其弼当卫服。去王城三千里。(采服卫服。皆周制。)又其外五百里为要服。与周要服相当。去王城三千五百里。(两要服同名。)四面相距为七千里。又云要服之弼。当其夷服。去王城当四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1L 页
千里。又其外五百里曰荒服。当镇服。其弼当蕃服。去王城五千里。(夷镇蕃服皆周制)四面相距。为方万里也。(已上并见王制疏)〇郑又云禹贡云五百里甸服。每言五百里一服者。是尧旧服。每服之外。更言三百里二百里者。是禹所弼之残数也。尧之五服。服五百里耳。禹平水土之后。每服更以五百里辅之。是五服服别千里。故一面而为差。至于五千也。(商颂殷武疏)〇镛案郑玄弼成之法。忽取周礼九畿之制。捏合于舜禹五服之文。以战今文家。旧说原夫九畿之制。是周初拟议之言。在镐在洛。未尝一试。虽载在经典。本是纸上之空言。郑所据非空言乎。唐虞九州之地。本自狭小。王制曰东不尽东海。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四海。犹言四荒。)平阳蒲阪北走千里。已属胡漠之地。从何处展得五千。欲得荒寒不毛之地。犹不可得。况欲建邦立侯。画野经田。以与雍豫荆扬之地。比而同之。不亦难乎。并此五服之法。凡王畿之外。五百里为侯服。若遂地尽。仍无绥服。若地不尽展至要荒。西南或备。东北多觖。非能四向均平正方如棋局也。况于方万里云乎。亦甚迂哉。(知远录)
 〔考订〕郑云尧初制五服。服各五百里。要服之内。方四千里曰九州。其外荒服曰四海。此禹所受。地记书曰昆崙山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者。禹弼五服之残数。亦每服者合五百里。故有万里之界。万国之封焉。
 犹用要服之内为九州。州更方七千里。(案本不过方三千里。)七七四十九。得方千里者四十九。其一以为畿内。馀四十八。八州分而各有六。(六八四十八)
 春秋传禹朝群臣于会稽。(鲁语文)执玉帛者万国。(左传文)言九州之内诸侯也。其制特置牧。以诸侯贤者为之师。盖百国一师。州十有二师。则州千二百国也。(甚矣迂哉)八州凡九千六百国。(迂甚)其馀四百国。在圻内。(孔云地势平原者甚少。山川所在。不啻居半。岂以不食之地。亦封建国乎。王圻千里。封五十里之国四百。则圻内尽以封人。王城宫室无建立之处。言不顾实。何至此也。)与王制之法八州通率。封公侯百里之国者一。伯七十里之国二。子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2H 页
男五十里之国四方百里者三。封国七有畸。至于圻内则子男而已。(小雅蓼萧疏)〇辨曰州十有二师者。建十有二州也。上句有九州字。继之曰州有二师。则当训之为每州十二师。此经上无九州字。何以云每州几国。每州几师乎。九州幅员。各有大小。平原巨岳。各有夷险。何得均分一率如数棋子乎。迂闇如此。而今人护郑为宗。令毋得微违之难矣。孔于蓼萧之疏。一遵郑义。今于此经之疏。细吹郑毛。是又移忠于梅注也。呜呼惜哉。
 〔考订〕(五长)梅云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疏云王制云五国以为属。属有长。)〇蔡云四海每方。各建五人以为长。〇案梅说有据。属有长也。但方伯非属长。又大误。
 〔考订〕蔡云苗顽弗率。则皋陶方施象刑。〇案梅注皋陶之刑。普施于四方。五服其义非也。此云象刑以治苗顽也。刑而弗格。又分北也。
 〔考订〕郑云归美于二臣。(正义云郑以此经为帝语。)〇案夏纪梅注。皆以皋陶方祗以下为史臣叙事。其义非也。(并删之)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郑本镛为庸。见周礼疏。大传格为假。)
 此一节。亦夔奏绩之辞。(并下节)盖皋禹二臣。奏绩既毕。乃禹陈戒于上。而帝责功于下。禹又陈戒。帝乃奖功。上下酬酢。无容他人奏绩。既毕而奏。乃于是也。若非奏绩。何至自扬如是。今人认夔如后世之伶官大误。其中和祗庸孝友之德。有足以表率一世。故畀之以太学教冑之职。人既大德。而有自伐乎。(知远录)
 马云戛。栎也。(正义云郑玄以戛击鸣球三者。皆总下乐擽击此四器也。乐器唯敔当擽耳。四器不擽。郑言非也。)〇伏云以韦为鼓。谓之搏拊。(书大传)梅云实之以糠。所以节乐。〇马云此是舜除瞽瞍之丧。祭宗庙之乐。〇梅云丹朱称宾。〇疏云此堂上之乐。〇镛案堂上之始。戛敔击柷。乃鸣玉磬。(唯磬为乐音)又拊韦鼓。乃进琴瑟诗歌。(正义云)古训然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2L 页
〔考订〕疏云不知舜父之丧在何时。〇案祖考二字。不必分作两人。祭法王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其最尊曰祖考庙。祖考非二人。(太祖即祖考)丰年诗曰烝畀祖妣。将亦乃祖乃母。当有二人乎。(毛西河以考为瞽叟。)陈浩云宗祀瞽瞍以配帝。(祭法注)鲧犹可矣。天下岂有瞽瞍配帝之理。唯哲王配天。屡见周公之言。岂可以后世之眼。上测先古乎。大抵舜才践位。禹已荐天。禅受之事。非朝则夕。舜智虑深远。不应建立七庙于京师。使百辟卿士骏奔走瞽瞍之庙。如于轩颛也。
 且据鲁语。其在商均虞思之世。亦必禘黄帝而祖颛。郊尧而宗舜。(展禽云)未闻其追尊瞽叟。如夏人之郊鲧。彼以诸侯之邦。传子传孙。犹不必私尊。况于天子之时。以天下为公器。视天位如传舍。其必为是乎。
 金仁山云说者曰祖考来格。此有虞祭颛报幕。以至瞽瞍者也。祖颛报幕。一家之私亲也。禘黄宗尧。天下之公义也。(谓并行不悖)然韶之为乐。正以绍尧而得名。则祖考来格者。即文祖艺祖之谓。而虞宾在位者。安知非丹朱之在尸位乎。此义甚正。不可易也。(知远录)
 〔考證〕明堂位云拊搏玉磬。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律有三等)四代之乐器也。(郑云拊搏以韦为之。充之以糠。形如小鼓。揩击谓柷敔。皆所以节乐。)
 〔考异〕汉书戛击。作桔隔。杨(一作扬)雄长杨赋桔隔鸣球。
 蔡云鼗鼓。如鼓而小。有柄。〇郑云柷状如漆筒而有椎。合之者。投椎其中而撞之。敔状如木虎。背有刻。所以鼓之以止乐。(周礼小师疏)〇马云柷所以作乐。敔所以止乐。〇马云鸟兽笋簴也。〇梅云鸟兽化德而舞。
 〔考订〕郑云庸即大射颂一也。(周礼视瞭疏)大射礼西阶颂磬之注云成功曰颂。古文颂为庸。(疏引书云笙庸以间。庸亦功也。)〇蔡云颂钟。即镛也。(乡饮酒礼歌鹿鸣笙南陔。或其遗也。)〇周礼疏云(大司乐六律六同疏)东方之乐谓之笙。笙生也。(东生长之方)西方之乐谓之镛。庸功也。(西方物熟有成功)亦谓之颂。是颂其成功也。以间者。堂上堂下。间代而作。〇论曰笙镛以间。直当读之曰笙颂以间。无可疑也。(本颂字)窃谓笙者以笙而吹诗也。颂者以歌而咏诗也。据燕礼及乡饮礼。皆先歌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3H 页
鹿鸣之三。次笙南陔之三。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嘉鱼笙崇丘。歌南山笙由仪。然后合乐周南。即笙庸以间之遗法也。笙者在下。歌者在上。贾所谓上下间作是也。梅以为大钟谬矣。镛古本多作庸。庸者颂也。颂钟谓之镛。故后人误以为通字也。
 叶少蕴曰钟与笙相应者曰笙。钟与歌相应者曰颂。钟故颂。或谓之镛。诗云贲鼓维镛是也。上言以咏。此言以间。盖咏与笙迭奏也。
 余谓金石在东曰笙钟笙磬。在西曰颂钟颂磬。镛者颂钟也。然此经明是笙颂以间。不可作颂钟说也。笙者在东而吹诗。颂者在西而咏诗。此之谓笙颂以间也。(知远录)叶说亦未备。
 郑云箫韶。舜所制乐。乐备作谓之成。(公羊传哀十四年疏)成犹终也。〇郑云仪匹也。箫韶作九备。而凤皇乃来仪。谓止巢而孕乘匹。(大雅卷阿疏、周礼大司乐及公羊哀十四年疏)〇案吴棫书裨传以凤皇来仪。为箫声之和。(艾轩亦云制器尚象。)是不信有凤鸟也。若然召公作卷阿诗。仲尼叹凤鸟不至。皆不可信与。将谓天人本无感通之理与。(梅云仪有容仪也)
 〔考异〕说苑跄跄作鸧鸧。(辨物篇)说文跄跄作牄牄。(许云鸟兽来食声薛本同)郑注大司乐引书亦作牄牄。〇说文箫韶作箾韶。(许云虞舜乐)左传延陵季子语作韶箾。(襄廿九)古文作箾磬。(王应麟)〇王应麟云古文箾磬。今文作箫。诸儒误以箫管解之。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郑云石磬也。百兽。服不氏所养者。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焉。(公羊哀十四年疏)〇梅云(庶尹)众正官之长。
 〔考證〕周礼大司乐注引虞书云夔曰戛击(至)庶尹允谐。(又卷阿疏引皋陶谟云凤皇来仪。)〇案卷阿疏。不以为益稷。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
 梅云敕。正也。大言而疾曰飏。〇郑云(念哉)使群臣念帝之戒。(梅云承歌以戒帝)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三卷○尚书古训 第 73L 页
蔡云乐于兴事者。易至于纷更。故深戒之。数考其成。则有覈实之效。
 〔考證〕夏本纪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以下同)
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说文脞为𥉢。)
 梅云赓续。载成也。(正义云郑以载为始。说文以赓为古绩字。)〇马云丛总也。脞小也。〇郑云总聚小小之事。以乱大政。〇梅云丛脞。细碎无大略。〇镛案帝拜之拜字。是后世之所不见也。太甲之于伊尹。成王之于周公。犹之可也。舜于皋陶。非有师保之名。顾托之重。而拜受嘉言。不有九五之尊。圣帝之谦恭求益。有如是矣。自秦以来。全以尊主卑臣。为驭世之长策。则君道日亢。士趋日卑。而二帝三王之治。不可复见矣。
 〔考證〕夏本纪。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节)舜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节)〇镛案史记又歌曰之上。有舜字。似系传写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