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x 页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序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3H 页
古训蒐略序说
 五经之中。尚书最受残缺。其幸而不亡者。唯二十八篇。乃伏壁今文。有欧阳、夏侯三家之说。孔壁古文。有马融、郑玄二子之注。而伏学亡于永嘉。孔学亡于唐代。今所行孔安国之传。即梅氏赝书。虽其诂训。或有所本。既是赝物。何以笃信。每念隋唐之际。废郑立梅之事。未尝不叹息痛恨。顾时移世邈。百驷难及。唯孔颖达正义及他经注疏。其或引欧阳、夏侯、马郑之说者。时见一斑。则周鼎殷彝。蕤光粲然。玆与一二文友。采掇惟亟。又如史记、说文凡载尚书之文句。搜剔附合。以考同异。而左传、国语、礼记、论、孟之中。有或引书者。(引二十八篇者)因亦采录。按次编列。间附己见。表示取舍之意。合而名之曰古训蒐略。凡六卷。余惟欧阳、夏侯、马郑之说。未必皆深中经旨。䮞驳纯缪者。固亦不少。然信而好古。圣人之义也。今者虽工。不如古拙。况窃神器而自王。盗府库以为富者。夫人之所扼腕者哉。虽其既逸既灭者。无可奈何。而举一反三。犹可以想见髣髴。非敢是古而非今。只欲存亡而继绝。览者恕之。(嘉庆庚午秋。在茶山。)
尚书知远录序说
 余惟读书之法。必先明诂训。诂训者字义也。字义通而后句可解。句义通而后章可析。章义通而后篇之大义斯见。诸经尽然。而书为甚。余所以先致力于诂训者此也。(谓先蒐古训)后世谈经之士。字义未了。议论先起。微言愈长。圣旨弥晦。毫釐既差。燕越遂分。此经术之大蔀也。欧阳、夏侯、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3L 页
马郑之说。未必皆深中经旨。余之必穷搜极觅。荟萃而章显之者。岂徒然哉。书者古籍也。其奇者险句。戟口刺喉。二京名儒。尽力咀嚼。仅别其辛甘之味。虽人殊其释。家异其训。莫适乎所从。然其功不可泯也。后世解经。不得不依据古训。而自成一家之后。必扫荡前古。其善者皆移其美而掩其名。其未善者又灭去佥谋。孤存己见。后生末学。但知天荒以来。便有此解。而其源流本末。鲜有知者。不可叹矣乎。余执梅蔡二家之说。与古训所残。考其同异。反复详覈。或是古而非今。或舍故而取新。其或诸说。皆未当意者。时附己见。馀并阙疑。以遵夫子之戒。书粗成。名之曰尚书知远录。其谓之知远者何。书之为教。知远而已。(见经解)诂字训句。归知远古帝王之事而已。知之奈何。将以施诸今也。其有不合者奈何。曰不知之故不合。如其知之。今犹古也。如考绩之类是也。凡七卷。(辛未春。在茶山谪中。时既赦而未还。)
尚书古训知远录合编序说
 
昔在茶山。余读尚书。执梅赜伪案。有所论著曰梅氏书平。凡九卷。继而反求乎壁中真本二十八篇。蒐辑欧阳夏侯马郑之说者曰古训蒐略。继而执梅蔡二家之说。校比乎古训。间附以己见者曰知远录。顾此三部。皆于谪中编纂。书籍既少。遗漏甚多。且新得一脔之味。沾沾自喜所辨讼。其辞气多暴慢不恭。如今二十有四年矣。每一披阅。怵焉内疚。恤焉自伤。悼言行之无素也。所著六经四书之说。无不然者。其尤甚者书说也。今取梅书之平。删去佻薄之词。乃取知远之录。条条扯裂。附入于古训之编。合为一部。而其浮辞悖言。概行锄拔。其或未甚。间亦存之。俾后人知余之为如是人而已。书虽两合。仍名之曰尚书古训。盖新说虽附。犹以古训为主也。今年七十有三岁矣。精力衰耗。无以自奋。死亡无日。其克讫业。未敢自信。后之人尚知余有是志。起是工而未卒也。(道光甲午春。在洌上山房。)
尚书古训凡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4H 页
一百篇之序。虽本孔子所作。今经梅赜变乱。非皆原本。然自郑玄以来。似已分冠各篇。不可黜之在下。但分冠各篇则益多枘凿。今还作一篇。弁之为首卷。其或字句翻弄。明知为梅所窜改者。亦不得不仍用梅本。(如皋陶谟益稷)唯其序次。一遵郑本。(依孔颖达正义中所列。)所以存古也。
 一。序文经文。虽皆不得不仍用梅本。若所谓虞书夏书。是梅氏所定。零畸不整。今一遵郑本。虞夏书二十篇。商书四十篇。周书四十篇。按次编列。以存旧观。不嫌其内相牴牾也。
 一。经文中非伏非孔。特被梅氏改窜者。明知伏本郑本原作某字。而经文存者。既唯梅本而已。则不得不纯用梅本。唯于考异之下。论其是非。不敢擅易一字。以从古本。(如多方须夏之子孙。)
 一。伏孔梅三家源委。并详于梅氏书平。第一第二卷诸条。原有甲乙字标。今此古训之篇。不能叠述。或有引据之端。但指前编随注字标。
 一。凡古训之采于本经之正义者。不标其所出。其取之于他经注疏他书杂家者。皆注所出。
 一。尚书古训。但辑汉儒之零文。知远录兼论梅蔡之义。今既合编。又或近世儒说有可采录者。不免滥觞。或另自立论者。亦多附见。
 一。文字异者。标曰考异。义旨误者。标曰考误。援为證者曰考證。平相议者曰考订。交相讼者曰考办。又所著异于案说者。或称论曰。或称订曰。随文发例。无定式也。又或因文生义。不关经旨者。标曰衍义。书例杂沓可愧也。
 一。是编之作。为存古也。非释经也。故字句训诂。或有全缺。义理是非。亦无全释者。概以蔡注为善也。蔡注或有错误。方有论辨。或有卓异。方有表章。馀皆不录。为方行世也。梅注虽多迂僻。皆不细论。为非时俗所用也。至于古训。虽蔽冒弇陋。百无可取。悉录之。为本意在于存古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尚书序
  
尚书序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4L 页
马融云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〇郑玄云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又郑书赞云孔子乃尊而名之曰尚书。)
 孔颖达正义云此序。郑玄、马融、王肃。并云孔子所作。〇镛案汉书艺文志云孔子纂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济南伏生独壁藏之。(上甲三)则伏本郑本。皆有此序。但伏氏孔氏。皆同百篇。而盘庚一篇。孔本分为三篇。顾命一篇。孔本分为二篇。则伏本百篇之内。必有孔本所无之三篇。乃满百额。经既如是。则序亦小殊。不知何本是孔子所撰之真本。况今中经梅颐(一作赜)变乱。破碎移动。非伏非孔者甚多。虽孔子所作。今如古器之破坏者。为可恨也。馀有书序之说。曰是曰非。并详前编。(上辛四。冤词三十三十四七八。遗议二。)今不复架叠也。(前编。谓梅氏书平。)
虞夏书二十篇。(薜季宣书古文训。虞作𠈌。夏作夏。)
 郑序以为虞夏书二十篇。商书四十篇。周书四十篇。(正义云郑赞云三科之条。五科之教。是虞夏同科也。)〇镛案左传引尧典曰虞书。(文十八)引皋陶谟曰夏书。(僖廿七)或者春秋之时。虞夏书不同科。又伏生书大传。每称唐传、虞传、夏传、殷传。则其经篇。尧典曰唐书。舜典曰虞书。禹谟曰夏书。商书曰殷书。又可知也。孔氏古文之学。本虞夏书同科。故司马迁作伯夷传。厥引尧舜之事。称虞夏之文可知。杨子法言曰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即杜预注左传传。引夏书而注曰虞夏书。(僖廿七)汉晋儒者。皆从古文之学明矣。盖孔子删诗书。诗必三百篇。(除笙诗六篇。商颂五篇。则适满三百也。)书必百篇。则又于其中。虞夏书二十篇。商周书各四十篇。数目完整。不可增减。于义为长。今梅氏之书。变乱唯意。四代书额皆零畸不整。可恨也已。(郑于王制注。引虞书曰五流有宅。则亦于其中。自有分别。)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第一)
 郑云书以尧为始。独于昔在。使若无先之典然也。(又云舜之美事。在于尧时。)〇镛案慎徽五典以下。亦本尧典。故序文如此。若如梅本则尧典之内。无逊让于舜之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5H 页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第二)
 郑云入麓伐木。(虞书疏〇盖以为诸难之一。)〇梅云试以治民之难事。(五典百揆四门等事。)〇镛案揆以史体则尧典所载。当是舜初年之事。舜典所载。应为舜晚年之事。而详此序意。则历试诸难。必系初年。逊位让德。应在其后。况舜之陟死。并载尧典之末。舜典之专纪初年事明矣。即家难诸事及五典百揆四门大麓诸事。并宜详载。(尧典先叙其大纲。尧典详之。)今不可考。
 〔考證〕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节)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〇赵岐云尚书逸书。有舜典之叙。亡失其文。孟子诸所言舜事。皆逸书所载。
 〔考證〕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损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唯玆臣庶。汝其于予治。〇镛案孟子于万章诸问。唯尧瞍北面之说。斥之曰齐东野语。其馀酬酢如响。司马迁舜本纪。亦载涂廪穿井之说。或是逸书所载。如赵岐之言。但当时臣庶。是帝命所卑。子哙不得与人燕。舜何得与之象。如此者不可曰逸书文。(史记作尔其庶矣。或臣庶字有误。)
 〔考證〕万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节)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〇赵云常常以下。皆尚书逸篇之辞。〇镛案孟子引古书。以證今言。故结之曰此之谓也。
 〔考證〕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节)瞽瞍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节)孟子曰此齐东野人之语也。(节)书曰祗载见瞽瞍。(史云载天子旗往)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〇史云舜之践天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瞍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5L 页
为诸侯。〇赵云书尚书逸篇。〇镛案祗载见一节。于书百篇。无处可入。则古舜典文也。若然家难诸事。亦或有载。未敢知也。
 〔考證〕舜本纪云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若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〇镛案近世毛氏作舜典补亡一篇。以耕稼陶渔。成聚成都。及家难孝友诸事为首。继之以受终文祖。谬妄极矣。己(一作已)见前编。(冤词三十九。)
 〔考订〕宋书礼志。魏明帝时。高堂隆建议改朔。引尚书文曰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建皇授政改朔。〇已见前编。(冤词二十)今略之。
 孔颖达云郑注尚书。以为别有舜典之篇。将此为尧典。(郊特牲注。引书曰岁二月东巡守。疏曰云云。)〇镛案孔冲远之戴梅书。非其真情。故周颂时迈之疏。引岁二月之节。为尧典。周颂我将之疏。引归格艺祖之节。为尧典。何但孔然。周礼贾公彦之序。引伯禹司空之节而谓之尧典。春官序官之疏。引协时月正日之节而谓之尧典。何但疏家然矣。郑司农周礼注。引典朕三礼之节而谓之尧典。(大宗伯之注)梅之舜典。既为尧典。则郑之舜典。自当别有。斯岂一人一家之所能诬蔽者哉。(又详上戊四)
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编、槁饫。(郑第三第四至第十二第十三〇汩音骨。)
 马云釐。赐也理也。(梅云言舜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〇生姓也。别其姓族。分其类。使相从。)梅云汩。治也。作。兴也。(言其治民之功兴。)马云共。法也。(共音恭)梅云槁。劳也。饫。赐也。(孔云左传言犒师者。以师枯槁。用酒食劳之。是槁得为劳也。左 云将赏为之加膳则饫。赐。是饫得为赐也。)〇镛案尔雅释诂云淈。治也。郭注云淈。书序作汩。音同耳。又槁与犒通。(集韵犒槁䐧同)劳其槁曰犒。(亦作𩝝)犒者槁也。(字从高)然则槁饫之槁。当从木部。不当从禾。如禾槁之槁。
 〔考订〕罗喻义云膏饫。燕享乐歌也。(膏劳也。饫私也。国语王公立饫。)〇镛案士丧礼槁车之注。槁潦相通。又潦涝相通。此槁之所以为劳也。毛诗常棣传云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此饫之所以为私也。总属强解。姑识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6H 页
陆德明云下土绝句。一读至方字绝句。(见释文)〇王应麟云禹敷下土方。(商颂句)外大国是疆。朱文公亦以方字绝句。云楚辞天问。禹降省下土方。
 〔考订〕书大传九共篇。(在虞传)引书曰予辨下上(一作土)。使民平平。使民无傲。(王应麟考异)〇镛案予辨下上(一作土)。与序所云别生分类之义相合。此恐是真古文。九共之义。虽不可详。要之九州攸共(古之供字)。各为一篇。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郑第十四十五〇益稷二字。是梅氏伪增者。)
 梅云矢。陈也。申。重也。(大禹谋九功。皋陶谋九德。)〇镛案夏本纪录禹贡。锡玄圭告厥成功之下。即接(一作按)皋陶谟曰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而已。无益稷之说。若如史文则禹成厥功。当为首句。何得以皋陶为首句乎。且帝舜申之。于义无当。唯今之益稷。以帝曰来。为首句。(此已上。无帝舜语。)梅氏既割帝曰来以下为益稷。乃插帝舜申之一句。以为益稷之援引。昭昭然也。大抵此序。全是伪者变乱。非复壁书之旧也。伪者变乱。皆有私计。至若割此谟而灭弃稷。于自己家计。了无利害。何苦为此。
 〔考證〕书大传云书标七观。孔子曰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诚。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见文心雕龙)〇孔丛子云帝典观美。大禹谟禹贡观事。皋陶谟益稷观政。秦誓观义。(王应麟考异)〇镛案造梅书者。仍造孔丛子。昭昭然也。(朱子云同出一手。)大禹谟本在孔壁十六篇中。(有文难读)伪者造伪。自此起工。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郑第十六)
 郑云任土。谓定其肥硗之所生。(梅云任其士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〇孔云此序不言作禹贡。百篇之序。此类有三。微子作诰。仲虺作诰。不言作。与此篇也。
 〔考證〕史记河渠书云禹抑洪水。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〇汉书云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〇镛案此序为河渠书所引。真也。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郑第十七)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6L 页
马云有扈。姒姓之国。为无道者。(正义云马郑王。皆言有扈与夏同姓。)甘。有扈氏南郊地名。(孔云京兆鄠县。即有扈之国。)马云军旅曰誓。会同曰诰。俱是号令之辞。
 〔考證〕夏本纪。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〇吕氏春秋云夏后相。(启之孙)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是吾德薄。而不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服。〇说苑云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案夏本纪云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杞氏缯氏。则有扈即禹之子孙。今云禹与扈战。非矣。)〇庄子云禹攻有扈国为虚厉。〇楚辞天问云该秉季德。厥父是臧。(洪注云少皞氏四叔曰重该修熙。该为蓐收。世不失职。)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王逸云有扈。浇国名也。浇灭夏后相。相之遗腹子曰少康。后为有仍牧正。典主牛羊。遂攻杀浇。灭有扈。复禹旧迹。祀夏配天也。)又云有扈牧竖。云何而逢。(王逸云有扈本收竖之人耳。因何逢遇而得为诸侯乎。)击床先出。其命何从。(王逸云言启攻有扈之时。亲于其床上击而杀之。其先人失国之原。何所从出乎。)〇淮南子云有扈氏为义而亡。(注云有扈。夏启之庶兄。以尧舜与贤。启独与子。故伐启。启亡之。)〇冯衍赋云讯夏启于甘泽兮。𥏫帝典之首倾。(𥏫音商。伤也。谓二帝禅受之令典。夏启首毁之也。)〇镛案远古之事。传述多讹舛也。
弃稷。(郑第十八。有文无解。)并序皆亡。
 孔颖达益稷疏云马郑王所据书序。此篇名为弃稷。弃稷一人。不宜言名。又言官是彼误耳。又合此篇于皋陶谟。谓其别有弃稷之篇。皆由不见古文。妄为说耳。〇镛案弃稷本编。在甘誓之下五子之歌上。此时后稷之谟。何以追述。名官叠称。非所疑也。弃稷之序。必有太康不窋之语。马郑之注必有废务失官之解。冲远之时。此序此注。未及亡灭。冲远必见之矣。冲远于他篇之序。屡引马郑之注。而独于此篇之序。灭其序不言。灭其注不引。只字片言。不令传示于后世。佯为不知者。而难之曰弃名稷官。不宜连称。岂真不知而难之乎。此序不灭则梅伪莫掩。故不得不如是。独不内愧于心乎。周语周本纪一句。冲远其真不见乎。呜呼惜哉。
 〔考證〕周语祭公谋父曰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7H 页
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韦昭云弃废也。启子太康。废稷不复务农。夏书序曰太康失国。)〇周本纪曰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案韦昭云不窋为夏启之后稷。)去稷不务。不窟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索隐云国语弃稷。此云去稷者。太史公恐弃是后稷之名。故变文也。)〇镛案弃稷与五子之歌相连。其为太康时作明矣。(张华大司农箴云弃稷弗修。不籍千亩。)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郑第十九。夏本纪同。)
 梅云太康。启子也。(太康五弟。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〇马云须止也。〇郑云避乱于洛汭。(见史注)〇镛案太康失国之事。史无详载。唯据楚辞数句。知其荒娱自纵而已。然史策之可徵夏殷者。犹莫如左传国语。若如楚士亹赵孟之言则太康五弟。(即五子)即倡乱伤义之人。非恻怛忠孝之子。其不合一也。若据魏绛之言。则羿之所距。乃是夏后相。(杜预注亦然)不是太康。其不合二也。畋游不反。又是夏后羿之事。(羿竟为寒浞所杀。)太康之畋于有洛。却无明文。其不合三也。然则五子之歌。或系国人所作。责以大义曰汝之昆弟五人。独非先王之冑子乎。王虽失德。汝其可乘时作乱乎。其歌之意。恐或如此。断不与梅氏之歌同声矣
 〔考證〕楚语士亹曰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元德也而有奸子。(韦昭云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观河汭之地。书序曰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〇左传赵孟曰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昭元年)〇离骚云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而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王逸云书序五子之歌。佚篇也。)〇馀见前编。(左传襄四年文及诸夏书句。)
 〔考订〕孔云太康以游畋弃民。为羿所逐。失其邦国。其未失国之前。畋于洛表。昆弟五人。从太康畋猎。与其母待太康。太康为羿所距。不得反国。五人并怨太康。各自作歌。〇镛案以序观之。明于失国之后。昆弟须之。孔乃云未失国之前。一误也。昆弟五人。既与从猎。并其太母。亦在从行之中。同浴而讥。可谓忠乎。二误也。经云畋于洛表。十旬不反。(伪者望序文中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7L 页
一须字。乃作十旬不反句。)昆弟相须。应在此时。而乃云为羿所距。不得反国。三误也。(序首句言已失国。故不得不如此。)为羿所距。而怨其不反。则太不恕矣。怨亦晚矣。四误也。伪人作伪歌叙伪事。左戾右乖。悉不中理。(五弟从畋。本梅注。)孔虽欲修饰其伪。弥缝其绽。而可得乎。
 〔考订〕阎若璩云凯风七子之诗。诗止四章。仍出一人手。岂有五子排排作歌。以应篇名。如后世之分题授简。人限一诗乎。〇姚际恒(立方)云因五子称子。凭空撰出一母。(阎云子者有亲之称。是时父启已逝。特插人御母句。)彷佛与凯风七子相似。本意为用此一怨字。(五子咸怨字。)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郑第二十)
 梅云废天时乱甲乙。〇郑云胤。臣名。(梅云胤国之君。受王命往征之。)〇镛案羲和本是四人。分宅四方。四人一时湎淫。似无是理。一帅并征四国。亦无是例。当时羲和遂为官名。且其罪戾。由于本职。(废乱其时日)举其职以彰其罪。斯云羲和。若其所征则嵎夷柳谷之中。宜止一方也。胤非国名。当是臣名。(从郑义)已见前编。
 〔考订〕大衍历议云新历仲康五年。癸巳岁九月庚戌朔。日蚀在房二度。(王应麟云按皇极经世仲康元年壬戌征羲和。五年丙寅。与历不同。)〇阎云夏书日食。未知的在何王之世。故刘歆三统历不载。后造大同历者。始推之为仲康元年。唐傅仁均等又以为五年癸巳。疑皆因伪书傅会为此。(又云伪者略知历法。当仲康即位初。有九月日食之事。遂撰胤征。)〇镛案日食者。月掩日也。须日月目(人目也)参直无斜势然后乃见。日食非真太阳有蚀。普天皆同也。夏后氏都于安邑。(属平阳)羲和所宅。不知何邑。而书序既云胤往征之。则羲和非京官之在安邑者。今于三千年之后。(唐宋人)追算日食。而乃以我坐之地(长安临安等)经纬之度。而通算普天率土之日食可乎。藉使算之以安邑之度。亦是枉劳心力。何者。羲和所宅。嵎夷乎昧谷乎。所宅之地。尚未论定。先算其地之日食。岂不迂哉。撰伪者随手信笔写季秋月朔。以冒左传所引夏书之上。(昭十七)谓人莫察。愚弄千古。而迂儒笃信不疑。辛苦打算。考年计月。系之以日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8H 页
以趁伪步。岂不嗟哉。仲康元年。都无明文。而手执肇位二字。以求其元年九月。惑之甚矣。
     已上虞夏书二十篇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告釐沃。(郑第二十一。第十二二。〇梅以为夏书。告音工毒反。釐音力之反。)
 郑云契本封商。国在太华之阳。又云亳。今河南偃师县有汤亭。(臣瓒云今济阴亳县。有汤冢伊尹冢。)〇孔云商颂云帝立子生商。世本云昭明居砥石。左传云相土居商丘。今汤居亳。有此四迁。其馀未闻。〇梅云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孔云帝告不知告谁。或当告帝喾。)
 〔考异〕殷本纪云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告作诰)〇史注云诰一作俈。上云从先王居。故作帝俈。(司马贞索隐)〇镛案帝告当读之为帝喾。按三代世表。喾俈本通字。史注有据也。汤之迁亳。必称引帝喾之德。以明从先王之意。故孔子作序。必称从先王居也。梅注亦称帝喾。必古训之流下者。(陆氏释文。告亦工毒反。盖以为喾。)
 〔考订〕陆德明云此五亡篇。(谓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旧解是夏书。(梅氏本)马郑之徒以为商书。〇孔云汤以诸侯之国而得数迁者。盖以时王命之使迁。(又云若是诸侯迁都。则不得史录其事。以为商书之首。是将欲为王时事。史乃追录之。)〇镛案此护梅之言也。禹贡作于尧时。梅以为夏书。帝告作于夏时。梅不以为商书。义例不乖反乎。(帝告以下。必系汤为王之后。追录之笔。)彼所据者。西伯戡黎之为商书耳。然西伯诸侯之称。祖伊商王之臣。录之以殷史之笔。其为商书当然。汤之迁亳。为王业之肇基。不曰伯而曰汤。其可为夏书乎。
 〔考證〕书大传帝告篇。引书曰施章乃服。明上下。(见殷传王应麟考异。)〇镛案帝告之说。在殷传中。伏生之书亦以此五篇为商书矣。何苦乱之。
 〔考订〕梅云治沃土。〇镛案此釐沃之解也。既无经据。不如阙疑。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作汤征。(郑第二十三)
 梅云为夏方伯。得专征伐。(金履祥云葛今应天府宁陵县。)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8L 页
〔考證〕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又孟子云唯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汤事葛)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一作遣)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节)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不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〇镛案葛伯仇饷四字。明是古汤征文。伪者取之。用于仲虺之诰。与徯我后。通为一章。而东征西怨以下。又以孟子语为虺语。
 〔考證〕殷本纪云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〇金履祥云汤征之书。今亡矣。史迁载汤征之辞而不类。盖非汤征之旧也。孟子引亳众往耕之事。疑出此书。〇镛案史记此节。非序非经。或汤将始征伐之日。与伊尹讲论如此。史录其语也。但汤征全亡。亦不入于十六篇之中。不知史迁何从得之也。
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汝方。(郑第二十四第二十五)
 梅云汤进(伊尹)于桀。(孔云此时未有伐桀之意。故贡伊尹使补之。)丑恶其政。故退还。〇金履祥云汝鸠汝方之书。今亡矣。五就汤桀之事。意者于鸠方之书得之也。(谓孟子)〇镛案遇之时同。遇之地同。其所与语之义同。不应其文分作二篇。余于百篇之额。不能无疑者。若太誓三篇及此二篇之类。是也。
 〔考异〕殷本纪云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方。(汝作女)
 〔考證〕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节)汤三使往聘之。故就汤而说之。又曰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大纪云伊尹自毫(一作亳)凡五适夏。告以尧舜之道。 〇新序云桀作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9H 页
瑶台。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伊尹举觞而告曰君王不听臣之言。亡无日矣。桀哑然而笑曰子何妖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于是伊尹按履而趋。遂适商就汤。〇镛案伊尹就汤之后。适夏就桀。史传所载明矣。(殷本纪亦云)但伊尹圣人。一见可知。未必五就五退。未决其去就也。(孙武子反间篇云商之兴也。伊尹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见孔疏。)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郑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〇梅氏本此序退在汤誓之下。殷本纪此序退在汤誓典宝之下。)
 郑云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以其时。而早暵水溢。则娈置社稷。(孟子意)当汤伐桀之时。大旱致灾。明法以荐。而犹旱至七年。(正义引此云既置其礼祀。明德以荐而犹早至七年。)故汤迁社。而以周弃代之。欲迁句龙而无可继之者。于是故止。其旱在夏之时验也。(周礼大宗伯疏)〇贾逵、马融等。以社为句龙。(正义云)〇马云圣人不可自专。复用二臣自明也。(正义云疑至与臣扈相类。当是二臣名。)〇镛案此序既在汤誓之上。春秋外传亦云及夏之衰。周弃继之。(文见左)社稷变置之事。应在夏桀革命之前。而序云胜夏者。始伐而克之。未及放桀之时也。岂必一战而革命乎。(商颂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并言之如列国。)故云其旱在夏之时验也。迁稷而不迁社。故注家皆以句龙为言。
 〔考證〕左传云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生为后土之官。死社祀。)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已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昭二十九)〇祭法云厉山氏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〇鲁语与祭法同。(鲁展禽之言。)〇镛案左传、祭法、文虽小殊。意实两通何也。社稷之祀。不唯王国有之。侯伯之国。州县之聚。莫不有社稷。(子羔为费宰。子路称有社稷。)汤欲迁夏社者。欲于亳邑之社。有攸迁改。(既迁柱。欲并迁句龙。)非欲徒桀都之社。建于亳邑也。胜国之社。古皆屋之。又何迁矣。其谓之夏社者。犹言夏郊。但言夏郊。则其祭鲧可知。(晋语云晋平公有疾。议举夏郊。)若言夏社则其祭句龙可知。皆王者所定之邦礼。故称夏社也。若然左传云自夏以上祀柱。自商以来祀弃可也。祭法云夏之衰也。周弃继之。亦可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9L 页
〔考订〕梅云汤有惭德。故革命创制。改正易服。变置社稷。而后世无及句龙者。故不可而止。〇孔云(驳郑注)谓汤即位之后。七年大旱。方始变之。何当系之胜夏。况在汤誓前乎。且礼记云夏之衰也。周弃继之。商兴七年乃变。安得以夏衰为言也。若商革命。犹七年祀柱。左传亦不得断为自商已来祀弃也。由此而言。孔称(以梅为孔称)改正朔而变置社稷。所言得其旨也。〇镛案梅氏据延陵季子一语。(谓穫有惭德)遂定汤为逆天纂国之主。既作仲虺之诰。以慰解其惭愧之心。又于此注。直云逆取顺守而有惭德。乃为之改正易服。变置社稷。此何言也。汤行逆取之事。犹有良心不泯。忸然内惭。而又为之文过遂非。变革旧章。以掩其愧羞之心。而一新天下之耳目。是岂圣王之事哉。诬圣侮圣之罪大矣。郑义本以旱暵迁社。皆在革命之前。则冲远驳郑。非郑之所受也。
 〔考异〕殷本纪云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无疑至臣扈字。在汤誓典宝之下。已见上。)〇孔云郑玄等注此序。乃在汤誓之上。若在作誓之前。不得云既胜夏也。〇镛案殷本纪典宝之下。始有夏社。斯则可矣。梅以夏社插于典宝之上。此又何义。典宝序曰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梅云桀走保三朡)俘厥宝玉。汤誓典宝之间。军机时急。间不容发。奚暇迁夏社乎。藉使夏社之篇。作于革命之后。则先夏社而后典宝。(梅也)先夏社而后汤誓。(郑也)其失毫无差等。冲远必赦梅而击郑何也。(伪者瞥见既胜夏三字。欣然以为郑本可压。急急移插。仅移汤誓之下。而不检典宝之序。不知两篇之间。无隙可插耳。)大抵百篇次第。概从时世。若考其事实。不无参错。其势然也。尧典序曰让于虞舜。舜典序曰虞舜侧微。禅让之事。后于侧微。而序文若彼。将亦郑玄误之乎。况此夏社之事。虽在革命之前。亦无不通。唯当谨守管钥。何苦乱之。〇又接(一作按)孔氏虞书之疏云郑注咸有一德云伊陟、臣扈。曰(以释咸有一德)则臣扈之事。应有可考。孔以疑至谓亦臣名者。盖读之如疑丞之疑也。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郑第二十九。〇梅本序在汝鸠汝方之下。殷本纪女鸠女方下。有鲜网事。承以汤誓。)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0H 页
马云俗儒以汤为谥。或为号。号者似非其意。言谥近之。然不在谥法。故无闻焉。(禹俗儒以为名。帝系禹名文命。王侯世本汤名天乙。推此言之。禹岂复非谥乎。亦不在谥法。故疑焉)〇梅云桀都安邑。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陑在河曲之南。鸣条在安邑之西。)郑云鸣条。东夷地名。孟子云舜卒于鸣条。东夷之地。(或云陈留平丘县今有鸣条亭是也)〇皇甫谧云伊训曰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于义不得在陈留与东夷也。今安邑见有鸣条陌。〇镛安鸣条之在安邑是矣。伊训曰造攻自鸣条。谁氏之伊训也。始作伪者皇甫谧。不然造伪者。追撰谧言。呜(一作鸣)条有二。一在东。一在西。已见前编六。
 〔考證〕周语内史过引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韦昭云汤誓。伐桀之书也。今汤誓无此言则已散亡矣。)〇论语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节)〇已见前编。
 〔考證〕墨子尚贤篇引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案此节今入于所谓汤诰之中。承敢用玄牡之下。)〇墨子兼爱篇引汤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末(一作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详前编)〇吕氏春秋云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〇阎云墨子引此。未云汤誓。孔安国以为墨子引汤誓者。内史过远在墨子之前。业已称为汤誓矣。〇镛案桑林祷雨。不得有誓。桑林祷雨。身自为牺。不得有玄牡。墨说有误。(阎云汤誓或有二篇。今汤誓首尾完好。绝无讹阙。)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郑第三十。〇梅本在夏社、典宝之下。)
 梅云大坰。地名。(疏云当是定陶向亳之路。)仲虺为汤左相。奚仲之后。(定元年。左传云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为夏车正。仲虺居薛。为汤左相。是也。)〇赵岐云莱朱。汤贤臣。一曰仲虺。(孟子伊尹莱朱注。)
 〔考异〕殷本纪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汤归至于泰卷陶。中𤳹作诰。(索隐云邹诞生卷作饷。又作洞则卷当为坰。与尚书同。其下陶字是衍耳。)〇镛案正义疑大坰是定陶者。据泰卷陶而言之也。(纲目前编注云大坰即荣泽。在卫州界。)
 〔考异〕大戴礼作仲傀之诰。史记作中𤳹。(音垒)荀子作中蘬之言。(尧问篇)左传作仲虺之志、(襄三十)仲虺之言。(襄十四)〇镛案诗云虺虺其雷。虺之为𤳹以是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0L 页
〔考證〕墨子引仲虺之告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于下。帝式是增。用爽厥师。(非命上中下三篇。皆引此章。字句小异。今录其下篇。)〇阎云丧师阙师(上篇作丧厥师。中篇作用阙师。)爽师。岂吉祥善事。而伪者易之曰式商受命。用爽厥师。(梅云爽明也。)夫以墨子引之之复如此。释之之确如此。(墨云桀执有命。汤特非之曰丧师。)而可易之乎。
 〔考證〕荀子引中蘬之言曰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尧问篇)〇镛案荀子之时。古史犹存。仲虺之言。岂唯大坰之诰而已。古籍凡有仲虺之名者。悉蒐为此诰可乎。又如左傅(一作传)三条。已见前编。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郑第三十一。〇此篇在孔壁十六篇中。)
 〔考异〕殷本纪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因录其文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咸有德民之意)勤力乃事。(此下疑残缺)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咸有德之意)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明居之意)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咸有德之意。〇立一作土。)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使不得安居。)帝乃弗予有状。(案古者功有功状。罪有罪状。谓蚩尤有罪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索隐云又诫诸侯云汝为不道。我则无令汝之在国。)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〇镛案汤诰者。汤与天下更始也。诸侯来会。同伐桀黜之。乃正天子之位。改封诸侯。俾受命于商。乃罢遣归国。申明两条大义。一曰崇德以考功。二曰明居以安民。帝旨既颁。二臣对扬其义。又作二篇。
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郑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梅本明居在汤诰下伊训上。咸有一德退在太甲三篇之下。目录第四十。商书第八。)
 梅云君臣皆有纯一之德。〇郝敬云咸有一德。犹言各擅一长。今言皆有纯一意。则伊尹不合自矜与汤咸有此一。〇阎云咸有一德。本在汤朝。则为君臣同德之助。在太甲朝。则为矜功伐善。非人臣对君之言。追述与其祖为一德。得无鞅鞅非少主臣乎。〇又云君前臣名。礼也。太甲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1H 页
既稽首于伊尹矣。伊尹又自称其字于太甲。一日(一作曰)惟尹躬暨汤。一曰惟尹躬先见。 岂不君臣交相失乎。伊尹字尹而名挚。
 〔考證〕礼记缁衣篇引尹告曰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郑云尹告。伊尹之诰也。书序以为咸有一德。今亡。)〇镛案伊尹告于诸侯曰不唯友邦诸君。各自勉励。懋修一德。以安斯民。唯我与我王。亦当修德。俾能咸有一德。(本文宜然。今已断章。不可考。)郑注此篇之序。引伊陟、臣扈之言。(见孔疏)今亦亡矣。
 马云咎单。汤司空也。明居民之法。(梅云咎单。主土地之官。)路史云咎单。皋陶之后。咎读作皋。〇镛案此二篇。本与汤诰同序。故伊尹咎单之上。皆无盖头之辞。凡书序其无盖头之辞者。皆伪者变乱之迹也。今按殷本纪载古汤诰之文。而其文皆咸有德居民之义。即又结之曰二臣作二篇。则此二篇其本与汤诰同序。又昭昭然矣。嗟呼。此二篇之义。源远而流长。请试言之。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皋陶进九德之谟。则选德官人之义也。禹稷奏畎浍之绩。则劝农安民之义也。周公作立政、无逸二篇。立政者选德官人之法也。无逸者稼穑安民之戒也。孔门大学之书。先于诚意之训。预言平天下之效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乃于平天下章。昭二大义。一曰用贤。二曰利民。三翻四转。戒之以天命。此盖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一作公)相传相承。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不可不阐明者也。用贤则朝廷正而君子之心平。利民则野聚安而小人之心平。此之谓天下平也。然则伊尹。咎单之二篇。既亡其经。并其序而扯裂。使后人无蹊路之可寻。呜呼惜哉。
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郑第三十四。〇史记在汤誓后夏社之上。梅本在夏社后虺诰之上。〇朡子公反。)
 梅云三朡。国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疏云安邑在洛阳西北。定陶在洛阳东南。汤缓追之不迫。遂奔南巢。)疏云桀载宝而行。弃于三朡。〇镛案殷本纪汤誓之下。即承以典宝。盖以当时军机迅烈。厥自鸣条。遂伐三朡。间不容发。战功次序。本自如此。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1L 页
然郑本书序。却在汤诰明居之下者。既遣诸侯。使各安民。乃陈宝玉。事理宜然。今此典宝之篇。即汤归亳之后。命官典守之时所作。故序在此也。序云夏师败绩。遂伐三朡者。追叙俘获之本事也。梅本但据殷本纪。移插如此。然金縢之作。若据鲁世家。风雷偃禾之异。明在周公既薨之后。而多士、无逸、周官立政。皆叙在上。梅本又何不移插也。
 蔡云俘厥宝玉。恐非圣人所急。典宝详见逸周书。然不可信。〇镛案古者征伐所获宝玉之器。留作宗器。顾命所陈天球弘璧琬琰夷玉。左传所云夏璜繁弱鞶鉴阙巩之类是也。凡宝玉之器。以之祭上帝。以之礼明神。以之朝聘。以之享宾。所用重矣。武王克殷。分殷之器物。亦作书一篇。周礼春官。特设典庸器之职。以典此物。今此谊伯、仲伯。亦作典宝之官。遂作典宝之篇。不可曰非圣人所急也。(典者官守之名也。)
 〔考异〕殷本纪。夏师败绩。遂伐三㚇。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
 〔考證〕郑注典宝。引伊训曰载孚在亳。又云征是三朡。(虞书疏)〇镛案孔疏以此为郑不见伊训之證。然真本伊训残章缺句。必有此二句。(伊训在十六篇中。)未可议也。(载孚之孚。或与俘字通。)
 〔考證〕郭璞尔雅注引书曰俘厥宝玉。(释诂注)〇镛案郭氏所见。似亦伊训之残句。非引此序也。(直引云书曰)若然伊训当云征是三朡。俘厥宝玉。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郑第三十五六七)
 梅云太丁未立而卒。及汤没而太甲立。称元年。〇镛案序云成汤既没。太甲元年者。帝告、釐沃以下十四篇。皆汤在时作。伊训以下。乃为汤没后作。故特书之如此。以别疆界。非谓成汤崩年。即太甲元年也。梅本于此。疮疣百出。辨析颇详。并见前编。不再述。
 〔考證〕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弟外丙即位三年崩。弟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郑云肆命者。陈政教所当为也。(案郑以肆为陈。)徂后者。言汤之法度也。(案徂后似言既徂之先后)〇梅云陈天命以戒亡。陈往古明君以戒亡。〇镛案孔氏真古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2H 页
伊训肆命在十六篇之内。徂后本亡。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郑第三十八九四十。)
 梅云不明居丧之礼。〇郑云桐。地名。有王离宫焉。(梅云汤葬地也。〇史注云尸乡南有古城。)〇镛案书序史记。皆但云不明。(史又云暴虐)梅注必云不明于丧礼者。新撰之书。成汤新崩。崩年即放。未及行政。唯有不善居丧之罪。可蚤显也。即位未久。虐政未著。遽放而黜之乎。
 〔考證〕殷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〇镛案史明云既立三年被放。则梅氏之经。已尽坏矣。但放桐三年。即居桐三年。伊尹摄政。亦此三年。不可复算也。且据史记帝太甲反善修德之后。伊尹嘉之。乃作三篇。书序亦然。思庸复位之后。乃作三篇。嗟呼。圣人之望于人。唯悔过迁善而已。既悔既迁之后。胪陈旧恶。揄扬己美。一则曰不惠于阿衡。二则曰王唯庸罔念闻。三则曰王未克变。四则曰玆乃不义。习与性成。五则曰予弗狎于弗顺。其间自赞自扬之言。令人代赧。曾谓伊尹作此三篇。即以献之于帝前乎。抑私閟之巾衍乎。虽史臣秘牒。必不至是。自晋以来。读梅书者何限。而不悟伊尹之义。必不当如此。欺世亦易易也。
 〔考證〕孟子曰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〇阎云太甲被放三年。始悔过。又三年。伪者只作三年。不合于孟子。〇镛案阎义非也。被放三年。太甲不悔不怨。无思无虑。虚送此三年。忽自第四年。猝发圣改过。三年孜孜。如梦之方觉乎。孟子再言三年。上三年是先言被放之年数。下三年是申言悔过之积力。岂可作六年看乎。但太甲即位三年之后。始乃被放。殷本纪甚明。伪者谓被放三年。即居丧三年。是其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2L 页
误处。(凡丧为天王斩衰。太甲于仲壬之丧。亦当服三年。梅必以为服汤之三年。一拗也。汤年百岁而崩。若中壬生甫四年。则汤九十七生中壬。又一拗也。)
 〔考订〕阎潜丘云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中月而禫。郑玄以中月为间月。王肃以中月为月中。则二十六月可即吉。王肃以前无是说也。今梅氏太甲唯三祀十有二月朔。释曰汤以元年十一月崩。至此二十六月。三年服阕。用王肃之说。(孔颖达云王肃始窃见梅氏之书。乃梅窃王。非王窃梅也。)〇镛案伪者果王学而抑郑者也。潜丘慧眼看破也。郑王分门。其流之害。竟有梅赜伪书出于王裔。朱陆分门。其流之害。竟有毛甡冤词出于陆裔。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郑四十一)
 梅云沃丁。太甲子。伊尹既致仕老终。以三公礼葬。(史注云洛州偃师县有伊尹墓。薛云夷丘西北有伊尹坟。去亳十里。)殷本纪同。
 〔考异〕世纪云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有馀岁。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孔疏云晋文请隧。襄王不许。不当以天子礼葬也。)〇镛案杜预左传后序称汲冢书云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立其子伊陟伊奋。盖齐晋野人之言也。若信书序。岂有惑哉。
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郑四十二三四五。〇殷本纪不云三篇。复有太戊一篇。)
 梅云伊陟。伊尹子。〇马云太戊。太甲子。〇梅云祥。妖怪。〇孔疏云谷。楮也。〇郑云两手扼之曰拱。生七日而见其大。满两手也。(五行传注。引郑玄书大传注。)梅云二木合生。七日大拱。不恭之罚。(疏云朝非生木之处。)〇马云巫。男巫也。名咸。殷之巫也。(梅云赞告也)郑云巫咸。谓之巫官。(疏云案君奭咸贤父子。并为大臣。必不世作巫官。孔言巫氏是也。)马云乂。治也。〇镛案共生之共。或本拱字。故因有大拱之说也。朝者百官府署之处也。(考工记面朝后市。)赞巫咸者。辅助巫咸。使之祈禳而告王修德也。咸乂者。巫咸治此事也。马云男巫已是后世之言。古不贱巫。何称男巫。郑疑其亵。解为巫官。孔冲远又以巫官为卑。解作巫氏。皆非也。屈原离骚。亟称巫咸者。谓巫咸能承天接人。导达衷情也。据楚观射父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3H 页
言。古之巫祝。必择精神不贰。衷情齐肃之人。使居其职。其圣也。宣朗。其明也光照。以能事上帝明神。凡有灾祥。使之祈禳。巫之为职。岂贱卑如后世乎。巫咸正居是职。故遇玆妖祥。俾之祈禳。用能格天。消灭其妖。不必讳之为巫氏也
 〔考异〕殷本纪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节)伊陟曰妖不胜德。帝其修德。太戊从之。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马云艾治也)作太戊。〇镛案古今百篇之目。都无太戊。而唯史记有之。或此咸乂四篇。其一篇当为太戊也。又巫咸所治。明是祈禳之事。而史以为王室之治政。诚如是也。书序何以祥桑谷起首也。
 〔考异〕书大传云武丁之时。先王道亏。刑罚犯(缺。)桑谷俱生于朝。武丁问诸祖己。〇汉五行志。刘向以为殷道既衰。高宗承敝而起。怠于政事。故桑谷之异见。〇王应麟云刘向盖袭大传之误。〇镛案汉志引书大传原有二岐。书大传之荒杂。本自如此。
 汉书五行志引书序曰伊陟相太武。亳有祥桑谷共生。传曰(书大传)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伊陟戒以修德而木枯。(郑注已见上)〇镛案此盖郑玄所修润以文。书大传之误者。伏生一人之笔。不得颠倒如此。
 〔考异〕韩诗外传云谷生汤之廷。三日而大拱。汤问伊尹。〇后汉书天文志云汤有巫咸(不云太戊臣)
 〔考證〕周书君奭篇。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史记封禅书云伊陟赞巫咸。巫或之兴。自此始。〇纲目注云言天者。谓殷宣夜之法。巫咸为之。)〇镛案殷本纪称巫咸乂王家。盖本于君奭之文。(皇甫谧世纪称太戊占之曰野木生朝。凶亦自撰也。)
太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命。(郑四十六七)
 马云原。臣名。命原以禹汤之道。我所修也。(见史注)〇梅云告以改过自新。(赞训为告。)〇案不知太戊有何失德。今乃改过自新。(史云太戊之时。殷复兴。故称中宗。)
 〔考异〕殷本纪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〇镛案赞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3L 页
者身自下之。协助以将事。不以臣礼待之也。若如史文。本无伊陟之篇。只有原命一篇而已。若然原命之原。当读之如韩愈原道之原与。(百篇之目。有不敢十分全信。)
仲丁迁于嚣。作仲丁。(郑第四十八)
 梅云仲丁。太戊子去亳。〇李颙云嚣。在陈留浚仪县。(皇甫谧云在河北。)〇镛案李颙尚书集注。每引孔安国之说。(见孔疏)亦晋代名家也。
 〔考异〕殷本纪帝仲丁迁十隞。(皇甫谧云或云河南敖仓是。)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节)仲丁书阙不具。〇镛案史迁之时。三篇皆亡。而独称仲丁书阙可疑。
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祖乙圮于耿。作祖乙。(郑第四十九五十)
 梅云(河亶甲)仲丁弟。(祖乙)亶甲子相在河北。(疏云魏郡有相县)河水所毁曰圮。〇马云圮毁也。〇郑云祖乙又去相居耿。而国为水所毁。于是修德而御之。不复徙也。录此篇者善其国圮毁。改政而不徙。(纲目注耿在河中龙门县。)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郑第五十一二三)
 马云盘庚。祖乙曾孙。祖丁之子。不言盘庚诰何。非但录其诰也。取其徙而立功。故以盘庚名篇。〇郑云盘庚。汤十世孙。祖乙之曾孙。又云祖乙居耿。后奢侈踰礼。土地迫近山川。尝圮焉。至阳甲立。盘庚为之臣。(阳甲弟)乃谋徙居汤旧都。(又注大传云民居耿久。奢淫成俗。故不乐徙。)又云治于亳之殷地。商家自此徙而改号曰殷。(见史注)又云上篇是盘庚为臣时事。(又正义云亳。郑以为偃师。)〇镛案周书曰在祖乙时。有若巫贤(君奭文)祖乙贤主也。奢淫踰礼。不知所据。今详三篇之辞。别有大事。巨室旧族。胥动浮言。协比谗言。或者兄崩弟及之际。有不悦者。今不可考。下篇有荡析离居一句。亦未尝明言水灾。盘庚之徙。未必由河患也。
 〔考證〕殷本纪帝阳甲之时殷衰。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诸侯莫朝。帝阳甲崩。弟盘庚立。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正义云汤自南亳还西亳。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4H 页
仲丁迁敖。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居西亳。是五迁也。)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乃遂涉河南治亳。(即西亳)行汤之政。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〇镛案史迁多蒐古籍。以作殷纪。其废适立庶。诸侯不朝等语。必有古据。且云盘庚既崩之后。撰此三篇。亦必有徵。盖当时告谕之辞。书在史册。而录之为诰。在崩后也。
 〔考證〕王肃云自祖乙五世至盘庚。元兄阳甲。宫室奢侈。下民邑居垫隘。水泉泻卤。不可以行政化。故徙都于殷。(疏云祖辛以来。民皆奢侈。郑玄既言君奢。又言民奢。王肃专谓君奢。皇甫谧专谓民奢。不必为奢也。)〇镛案历观三篇。无戒奢之意。
 〔考异〕束晰云尚书序。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旧说以为居亳。孔子壁中尚书云将始宅殷。(疏云亳字摩灭。容或为宅。治皆作乱。与始不类。)〇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疏云盖谓祖乙圮于耿迁于奄。)〇镛案束晰所云孔子壁中尚书者。庸谭涂恽等所传孔壁真本也。郑玄之法。通执伏本孔本。取其所长。将治亳殷。必是今文之学。而梅氏自称孔壁真本。乃与束晰所见。字字违舛。此又伪迹之彰彰者。孔疏强合亳殷为一。(详正义)而亳与殷之间。河为鸿沟。束晰所见者是也。(古篆治乱互用。未必有乱而无治。孔说非矣。)大抵殷邑是新卜之地。故诰中每称新邑。若是成汤之旧都。曷云新邑。诰中又岂无此意。而反云器非求旧维新。以明新邑之为新器乎。截然自盘庚以后。改商为殷。此序之文。当以将始宅殷为正。
 〔考异〕书太传引盘庚云若德明哉。汤任父言卑应言。(王应麟云皆古文所无)〇镛案刘向校书之时。此条无所论。
 〔考證〕左传云宋灾。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襄八年)殷本纪云武王封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〇张衡西京赋云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士。盘庚作诰。帅人以苦。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郑五十四五六〇殷本纪无作说命之文。礼记皆作兑命。)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4L 页
郑云说命。殷高宗之臣傅说之所作。(文王世子注)又云殷高宗之臣傅说作书。以命高宗。(缁衣注)又云高宗梦傅说。求而得之。作说命三篇。在尚书。今亡。(学记注)〇镛案若据书序。高宗命说曰说命。(上命下)若据郑说。傅说命王曰说命。(缁衣注)伪者习见郑注。撰书为傅说命王之言。然命之为言。上命下也。天命君命。皆以下施。臣命其君。有是礼乎。肆命、原命。虽未可详。毕命、囧命、微子之命、息慎之命、蔡仲之命、文侯之命。皆自上授官之命。奚独说命为臣命君之词乎。
 〔考异〕说文录书序。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无诸野二字。)〇殷本纪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乃使百官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今名圣人窟)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无作说命句。)〇杨慎曰武丁尝居民间。己知说之贤矣。一朝欲举而加之臣民之上。人未必帖然以听也。故徵之于梦。盖商俗质而信鬼。因民之所信而导之。是圣人所以成务之几也。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郑第五十七五十八〇汉书五行志引书序飞作蜚。)
 刘歆云鼎三足。三公象也。而以耳行。野鸟居鼎耳。是小人将居公位。败宗庙之祀也。(汉书五行志)〇郑云鼎三公象也。又用耳行。雉升鼎耳而鸣。象视不明。天意若云当任三公之谋以为政。(梅云耳不聪之异。)〇镛案五行传休咎之占。皆附会不经。详著于洪范说。
 〔考證〕殷本纪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乃训王。(比下录经文)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帝武丁崩。子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定世祀不迁曰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〇蔡云盖祭祢庙也。序言汤庙者非是。〇金云盖高宗之庙。肜祭之日。有雉雊之异。序言汤庙者非是。按史记则祖己述高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5H 页
宗之事。为祖庚作也。高宗名臣多称甘盘、傅说。无曰祖己者。又凡书之本叙。多称其君之名。或曰王。未有以庙号称者。而此曰高宗肜日。果若追书之者。史记之言是也。然绎祭。绎之于庙门之外。君不亲也。(以士行)君既不亲矣。而曰高宗。且以庙号称之。又曰典祀无丰于昵。详味其辞。又安知非祖庚之时。绎于高宗之庙。而有雊雉之异乎。则二书祖己以训祖庚明矣。太史公博极古书。系之祖庚之纪。当必有据。后又为孔安国所误。重取而无所择云。(阎潜丘亦从金说。)〇镛案仁山此论。明核中理。不可难也。书序虽本孔子所作。伏氏孔氏两家之学。分门立户。党同伐异。梅氏之前。出壁之初。己多变乱。改字易句。所不无也。高宗祭成汤五字。锄铻不安。直如经文书之曰高宗肜日。不亦顺乎。余谓此篇虽作于祖庚之时。亦不必特书庙号。其云高宗。犹言高庙。宗者庙也。字(一作宗)从宀从示 高宗之庙。肜祭之日。越有雊雉。故曰高宗肜日。若高宗祭成汤之日。越有雊雉。则不得云高宗肜日。此易知也。〇又按高宗之训。其文虽亡。祖己以训高宗则不得云高宗之训。必此祖己追述高宗之诲言。用训今王。乃可曰高宗之训。
 〔考證〕郑云高宗欲废祖庚立祖甲。祖甲以为不义。逃于民间。故云不义唯王。旧为小人。(无逸注)〇镛案高宗圣君。欲有废立则祖庚盖不肖也。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郑第五十九。大传戡黎作𢦟耆。〇薛本作卤伯𢦟𨛫。)
 马云咎周者。为周所咎。受读曰纣。或曰受妇人之言。故号曰受。〇郑云咎恶也。纣闻文王断虞芮之讼。后又三伐皆胜。而始畏恶之。拘于羑里。(诗文王篇疏又礼疏)乘胜也。纣得散宜生等所献宝而释文王。文王释而伐黎。明年伐崇。(大雅文王疏)又云纣。帝乙之小子名辛。帝乙爱而欲立焉。号曰爱德。时人传声转作纣也。史掌书知其本。故曰受。(梅云乘胜也。戡亦胜也。)〇梅云(祖伊)祖己后。〇镛案戡者。刺也杀也。克也取也。恐与胜不同。
 〔考异〕殷本纪西伯伐饥国灭之。(注云饥一作阻。又作耆。)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5L 页
周。恐奔告纣。(此下录经文。)〇宋世家西伯灭𨸔国。(注云𨸔音耆。耆即黎也。)〇说文戡黎作𢦟𨛫(许云𢦟杀也。𨛫殷诸侯国。〇𨛫音黎)尔雅注作堪黎。(释诂云堪胜也。郭引书序。)
 〔考證〕书大传云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邘。(一云伐鬼方)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〇周本纪云西伯出自羑里。三年败耆国。祖伊告纣。(宋世家亦云)
 〔考订〕蔡云或曰西伯。武王也。(或问陈少南、吕伯恭、薛季隆以为武王。吴才老亦曰乘黎恐是伐纣时事。朱子曰此等无證据。可且缺之。)〇金云西伯。武王也。自史迁以文王伐耆为戡黎。于是传注皆以为文王失之矣。孔子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是为至德。而传称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纣。则戡黎之役。文王岂遽称兵天子之畿乎。文王固尝伐邘伐祟伐密须矣。奚独难于伐黎。文王献洛西之地。纣赐弓矢斧钺。得专征伐。则西诸侯之失道者。文王得专讨之。自关河以东诸侯。非文王之所得讨。况畿内之诸侯乎。孔子称文王为至德。独以其不伐纣耳。诚如是也。则观兵王疆。文王已有无商之心矣。(昔者商纣有黎之蒐。则黎济恶之国也。)〇镛案此论亦好。然文王值时差早。得全大德。若年寿益延。纣恶益甚。其终无燮伐乎。若文王绝无此志。唯武王周公始有此心。即三圣所秉义理有不同。何得云继志述事哉。(朱子亦尝言文王只是不伐纣耳。其他事都做了。)一无古据。未可立也。
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郑第六十)
 马云错。废也。(梅云错乱也)〇郑云微子启。纣同母庶兄。纣之母本帝乙妾。生启及衍。后立为后生受。(大雅大明疏)又云微与箕。俱在畿内。〇镛案此序疑有残缺。
 〔考證〕宋世家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殷本纪云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〇镛案父师是箕子。(见郑注)少师是比干。(家语云比干官则少师。)
 〔考證〕书大传云礼致仕之臣。教于州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朝夕坐门塾。而教出入之子弟。〇镛案此周礼六乡之教。乡老为师之法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6H 页
(不可解此经)箕子、比干皆是王师。岂乡塾之师乎。
    已上商书四十篇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郑第六十一二三)
 梅云受命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毕。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与诸侯期而共伐纣。〇镛案此序上半用旧序。(律历志所载)下半用武成旧序。(亦载律历志)破碎牵合。以趁其伪撰之书。今不可徵也。
 〔考證〕周本纪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〇汉书律历志惟十有一年。武王伐纣。大誓八百诸侯。(大誓之序)一月戊午。师度于孟津。(武成之序)班固云武王伐纣克殷。十三年也。〇镛案太誓者。太公之誓也。伊所训曰伊训。召所诰曰召诰。太公所誓曰太誓。无异例也。(详见下)总之太誓。多本太公所誓。当日真本其一也。伏壁书出之后。伏生书大传。又有白鱼入舟之说。故或疑伏生之时。已有此伪太誓其二也。刘向别录称武帝末。民有献太誓者。马融所谓太誓后得。其文浅露者其三也。(止一篇)宣帝本始间。河内女子坏屋所得其四也。(始三篇)东晋初梅赜所献。荟萃书传所引。撰成三篇。今所行世者其五也。一真既亡。四伪交乱。上自伏生、孔安国、司马迁、班固、刘向、刘歆、下逮马融、郑玄。皆被惑于三伪之书。孔冲远、蔡仲默又被眩于梅氏之伪。于是武王伐纣之事。上自殷周本纪。下逮汉唐儒说。无可以真确徵信者。可胜恨哉。并详前编。今不再述。
 〔考證〕齐世家武王即位九年。东伐至盟津。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武王还师。与太公作太誓。〇镛案太誓之义。谈者不同。或云大道以誓众。(王肃云)或云推义以见大会。(注疏云)或云取泰卦义。(晁氏云)或云与大诰同(王应麟)今按齐世家太誓者。太公之誓也。然齐世家亦言武王还师。仍是观兵之说。(其云武王即位之九年。其义平正。)
 〔考證〕楚世家楚武王曰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6L 页
〇左传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宣三年)〇阎云观政观兵。皆咄咄逼周。同一无君举动。以拟武王。非其伦矣。国语云先王耀德不观兵。(观示也)又云且观之兵。(亦示也)史记东观兵至于盟津。左传观兵于东夷。(僖四年)肆予小子发。观政于商。非即观兵之说乎。〇又云文王无九年受命称王改元事。欧阳永叔泰誓论出。而文王之冤始白。伊川谓武王无观兵。而武王之冤始白。〇镛案伪经伪传。厚诬我文王武王。并详前编。今略之。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郑第六十四〇孔壁旧本在十六篇中。)
 梅云兵车百夫长所载。(一车步卒七十人。凡二万一千人举全数。)勇士若虎贲兽。言其猛也皆百夫长。(疏云周礼虎贲氏之官。其属有虎士八百人。)〇郑云牧野。纣南郊地名。(大雅大明疏)又云纣近郊三十里名牧。(周礼肆师疏)
 〔考證〕鲁世家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周本纪九年观兵。居二年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土四万五千人。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渡盟律。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〇孟子曰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考异〕说文牧作坶。(许云朝歌南七十里地。武王与纣战于坶野。〇字林音母。)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郑第六十五)
 梅云归马牛于华山桃林之牧地。(疏云尔雅有释兽释畜。在野自生为兽。人家养之为畜。归马放牛。使之自生自死若野兽然。故谓之兽。)〇镛案乐记之言。散马散牛。原不合理。王者用兵。其戎马辎牛。皆丘甸所出。战罢还属丘甸。各归其家而已。牧地不驯之马。不服之牛。无以猝用于军旅。则原初所用。必皆既驯既服之物也。既驯既服则必皆有主喂之人。今虽克殷而罢兵。以既驯既服之畜。放诸山林之牧地。使之自生自死。同于野兽。(孔疏云)为天下弃物。得非暴殄天物乎。马牛为物。用于军旅。而馀无所用。圣王尚不当如此。以备不虞。况服牛乘马。岂亶军旅之事哉。诚若如此。与始皇之销兵铸人。将无同矣。玆是秦汉俗儒之笔。(谓乐记)伪者用解此序。因撰伪经。以为乐记之源。其迹昭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7H 页
昭然矣。然野曰兽家曰畜。诚如孔疏之言。设如当时真有散马牛之事。孔子撰序。必不云归兽。冲远疑注之有误。毕竟饰词以掩疵。可嗟也。余谓归兽者。馈兽也。蒐狩之礼也。(归音馈)左太冲魏都赋云武人归兽而去战。本用此书序之文。而六臣注此以归兽为止猎。不至指马牛而为兽也。周本纪宜考。
 〔考證〕周本纪(告天革命。封禄父释箕子表商容。散财发粟之下。)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此下分殷之器物)〇镛案序有归兽之句者。以罢兵西归之路。又行蒐狩之礼。此古振旅之恒礼也。行狩之末。必有归兽之节。(读作馈)而武成本经。亦载是事。故序提之。非即散马牛之事也。识其政事者。封武庚禄父。释箕子。表商容。封比干墓。散财发粟诸事。独无散马牛一语。(本记无此言)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郑第六十六)
 梅云不放而杀。纣自焚也。(疏云殷本纪纣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武王遂斩纣头。悬之太白旗。)〇郑云武庚字禄父。
 
〔考證〕周本纪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〇汉书律历志云武王克殷。以箕子归。作洪范。〇宋世家云武王访问箕子。乃封箕子于朝鲜。
 〔考异〕书大传云武王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武王因其朝而问洪范。(孔疏云朝鲜去周。路将万里。闻其所在。然后封之。受封乃朝。必历年矣。不得仍在十三祀也。)〇班固曰玄菟乐浪。本箕子所封。昔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为民设禁八条。〇后汉书云昔箕子遭衰殷之运。避地朝鲜。施八条之约。〇郑玄书大传注云诛我君而释己。嫌苟免也。(谓箕子于释囚之日。走之朝鲜。)〇镛案书大传以下诸说。与右序及宋世家律历志不合。窃尝思之。书大传之义。未可非也。箕子自走朝鲜。则是孔子居夷之意。鲁仲连蹈海之志。武王因而封之可也。纣以暴虐。囚之为奴。乃武王释之使出可也。以箕子归。于理未安。俘之如虏。则非释囚之本意。(以箕子归。其文法如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7L 页
俘获然。)尊之如师则非体谅之庸礼。诛其君亡其国。乃于凯还之路。要与偕行。为我师傅。教我以天道乎。箕子腼然被牵而去曰我将传道于彼王。后车之载。有未能辞焉乎。彼殷之故家巨室。父老遗民。目送其行。谓箕子何如人哉。人情天理。古今不殊。武王此行。宁俘而去。必不可以礼而同载也。文王爱命九年十一年十三年之说。原是汉儒迂僻之邪论。而洪范之十有三祀。必欲引重以为援。故史记书序皆谓之以箕子归。不可以古籍而敦信也。旦纣既自焚。业已为天下除残贼。武王何苦身诣纣死处。奋剑疾视。斩其既死之头。悬之太白旗。以为快哉。项羽之所不施于秦婴。刘聪之所不忍于晋悯。而武王为之乎。玆皆野人相传之鄙说。而孔安国司马迁辈载之经史。以惑万世。皆不足信也。此序首言武王杀受。决非孔子之笔。上句既然。下句之以箕子归。又何足凭矣。伏生当时自有百篇之序。(上甲三)其序意不然。故谓箕子自朝鲜来朝。乃陈洪范也。周本纪固己云武王既克殷二年。问箕子以天道。(文见上)必有所据(孔疏以路远为说非矣。)
 〔考订〕刘歆云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〇班固云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武王亲虚己而问焉。(五行志)〇镛案河图洛书。分配于卦象。洪范始于刘歆。并详洪范本篇。今略之。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第郑六十七)
 郑云宗彝。宗庙樽也。(周礼司尊彝。郑注云彝亦尊也。郁鬯曰彝。彝法也。)作分器。著王之命及受物。(见史注)〇疏云古字邦封同。(康诰疏)
 〔考异〕周本纪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直接武成之次。)〇镛案宗彝非殷之庙器也。司尊彝所掌彝罍圭瓒之属。所以共王之颁赐者也。天子于诸侯。本有赐圭瓒锡彝卣之例。故有司掌之。今既天位西移。则凡天子所以颁赐之物。理当移来。非如杂霸之国。伐人国而获胜。则其宝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8H 页
玉彝器。悉被俘获。又以分之于功臣也。汤之典宝。亦其圭瑞之属。以待班赐者。必当随天位之所在而迁之焉。非贪其宝玉也。读典宝分器之序者。宜知如此意。勿以为俘获一例也。
 〔考證〕左传祝鮀之言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茂、旃旌、大吕。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姑洗。(定四年)楚灵王云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昭十二)〇镛案此又庸器之分。与宗器不同。
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郑第六十八)
 马云獒作豪。酋豪也。〇郑云獒读曰豪。西戎无君名。强大有政为酋豪。国人遣其酋豪来献。见于周。(孔疏云郑不见古文。妄为此说。)〇阎云(潜丘疏證)汉书赵充国传孟康曰豪。帅长也。传中先零豪名封煎。䍐开豪名靡当儿。又有大豪中豪下豪之别。乃知羌戎称豪。迄汉犹然。〇镛案曲礼云效犬者左牵。则献犬有其礼也。书序既云献獒。则以獒为犬。自应合理。不可以梅而斥之也。郑既云西戎无君。强大者为酋豪。则酋豪之上。更无主国之人。其献豪者何人耶。将云小民来献耶。小民以其豪充方物。而其为豪者甘为小民所贡而来。两不合理。梅训为犬。大胜于古训。但讨其撰书之罪可矣。何得再立郑义。
 梅云西戎远国贡大犬。(尔雅释畜犬高四尺曰獒。)〇毛奇龄云汲冢周书王会解。渠搜以䶂犬。匈奴以狡犬。则外国原有贡犬之事。〇镛案中国亦有獒。故晋灵公嗾獒躇阶。欲害赵宣。(见左传)尔雅有獒名。西旅贡犬明矣。穆天子传云𪃋韩之人献良犬七千。(又云劳用守犬)汉书西域传赞云巨象猛犬。食于外囿。则汉代亦有西戎之贡犬也。但因此伪造圣言则非矣。
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郑第六十九)
 郑云巢。南方诸侯世一见者。以武王即位来朝。(小雅蓼萧疏)梅云殷之诸侯。武王克商。慕义来朝。〇梅云芮伯周同姓。圻内之国。为卿大夫。(疏云世本云芮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8L 页
伯姬姓。杜预云冯翊芮乡是也。)陈威德以命巢。(训旅为陈)〇镛案旅獒。旅巢。或云皆当读之如宾旅之旅。彼云西旅而不言国名者。荒远益甚。不受中国之爵命。未有国名。但知为西土之宾旅也。巢伯虽受爵命。不在岁聘之列。待之以宾旅。故亦称旅巢。理或然也。梅本于彼训旅为国名。于此训旅为陈。(陈威德之义。不得包含于一旅字。)恐不然也。旅巢命三字。不成文理。〇周礼大行人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此郑所据也。然巢有二。春秋云楚人围巢。此近南之巢也。楚辞云至南巢而一息。此远南之巢也。(详见前仲虺之诰)今此巢伯。当是远巢之君与。
 〔考證〕竹书纪年云周武王十三年。巢伯来朝。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郑第七十〇周书第十。案此序疑有阙文。)
 郑云縢。束也。凡藏秘书。藏之于匮。必以金缄其表。
 〔考异〕马融本武王有疾不豫。(多不豫二字)
 〔考證〕周本纪克殷后二年。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无周公作金縢语。)〇鲁世家(卜吉发书之下。)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戒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考订〕金云周礼占人注。郑康成谓卜筮史必书其命龟之事及兆于册藏焉。是则金縢之匮。周家藏卜书之常器。世谓周公始为此匮。以为异日自验之地。陋矣。〇辨曰金縢一篇。可疑者甚多。不唯藏匮为卜人之常典而已。序曰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而已。流言居东之事。作诗贻王之事。风雷感应之事。序中绝无影响。得非经文有追演乎。经曰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公先归而卜人等纳之。)王翼日乃瘳。自此以上。是金縢篇原本。伏壁孔壁之所同。自武王既丧。管叔流言以下。后人追演之笔。必系古文家所为。而亦非孔安国之所知也。何以知其然也。序语但云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若唯上一半(翼日乃瘳已上)为经文。则经与序合。其宜然者一也。周本纪所载只此上半。(翼乃瘳已上)而武王既丧以下。了无所录。若孔安国真本。具此下半。史迁何得删之。汉书儒林传称司马迁从安国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9H 页
问书。故迁史载金縢诸篇。多古文说。(上乙二)以今观之。安在其多古文说也。此下一半。必系后人之所增。确是孔本之所无。其宜然者二也。至撰鲁世家翼瘳之下。有流言弗避等数节。乃于诛管蔡封微子馈禾嘉禾之后。忽以鸱鸮诗贻王。召诰、洛诰还政成王之后。又忽有藏册发书之事。称其为成王祷疾。(史云成王少时病。周公自揃其爪。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祷书。乃泣反周公。)又于无逸、周官之下。周公既卒之后。因不遵遗命。葬于毕茔。始有风雷偃禾之变。始开金縢。略与今轻之下数节相似。此虽事实颠倒。若系古文之说。犹可云经之脱简。而葬毕之故。致玆风雷。原系伏生书大传之说。(鲁世家书大传。并当详见于本篇本章。)不是史迁采得于安国之书者也。夫孔安国古文尚书。史迁见其全部。若金縢翼瘳之下。有下一半如今郑梅之本。则其撰鲁世家。胡不依孔本以载之。必取书大传以附之乎。既于古文家无此说。而说则新奇。故聊书以传疑耳。将云伏经之所有耶。书大传所载。皆经文之所无。而得于传闻者。如白鱼赤乌黄钟佩玉之类。岂皆经文乎。金縢之下一半。两家真本之所皆无。昭昭然。其宜然者三也。鸱鸮之诗。本以哀管蔡也。既取我子。毋毁我室者。指武庚而恶之曰汝乃鸱号之性。既杀我二叔。毋毁我国家也。以此诗贻成王。但当恻然致哀于二叔而已。由此而未敢诮公。别无确据。其不合理一也。风雷拔木。恐惧修省之政。不一而足。何必金縢之匮。是启是视乎。若知周公别有秘藏之书。则方其疑公诮公之时。成王蚤已启视。若周公循例付之于卜人。卜人循例藏之于匮中。虽风霆震天。何必此匮此书。急求而启之乎。其不合理二也。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何说也。将云筑木乎。风偃之木。千人并力。始可起立。馀禾尽伤矣。将云筑禾乎。既残既烂之苗。何得一一筑之。虽筑之何以活矣。(注家训筑为拾。又令人闷塞。)其不合理三也。玆是齐东野人说。伏生偶以载之于大传。今文家遂有增演其经者。古文家恐以此见贬。又为之增衍其经。而稍变其事实。以相诋斥。此汉代俗儒之恒习也。并在司马迁撰史之后。伏孔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19L 页
真本所皆无者也。岂敢曰然。姑识所疑。〇刘向校书之日。两家真本。彼此有无。簿领具存。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一。记之唯谨。(上甲八)若金滕之下一半。此有彼无。则刘向何不言之。若云两家皆有则周本纪何无影响。鲁世家何在葬后。两本之所皆无昭昭然矣。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郑第七十一。〇周书第十一。〇陆氏释文诰或作𢍎。)
 郑云三监。管、蔡、霍。(梅云三监管蔡商)黜。贬退也。(梅云黜绝也)〇梅云淮夷徐奄之属皆叛周。相谓摄政。〇镛案监有二等。一以国君为监。一以监制者为监。(即三监)周礼天官。太宰施典于邦国。建其牧立其监。郑注谓公侯伯子男各监其国。(引梓材之王启监。)梓材云王启监。厥乱为民。郑以康叔为连属之监。(酒诰疏)是也。(应劭风俗通亦云卫康叔为连属之监。后以为氏。)此以国君为监者也。王制曰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自王朝出监察之)燕礼注云牧有三监是也。(九牧之中。王所都之州不立牧伯。故八牧之监。共二十四人。)此以监官为监者也。此序之解。郑玄主王制之义。故三监不数武庚。为不可自封而自监也。其额有缺故辛苦取霍叔以填之也。梅本主周礼之注。故三监并数武庚。似知霍叔之有冤也。然余以为三监者。管蔡两人而已。三监者官名。建官之初。本以三人之故。名曰三监。既名三监之后。不必三人也。(三公本三人也。而官不必备。或缺。)汉壶关三老董公。未必是三人。尧之四岳。未必是四人。秦之五大夫赵婴。未必是五人。奚独妹邦之三监。必求三人。(已见前编)伏生犹知此义。其作书大传。始言管蔡二人监殷。终云禄父与三监叛。彼本以二人为三监可知也。伪者本据郑玄之说。其作蔡仲之命。囚霍叔于夷裔之地。今于此序之解。又令霍叔还以武庚填代。天下无自封而自监者。武王既封武庚于殷土。又令武庚自监而自制之。有是理乎。若云监民。管蔡又何监也。〇监牧之义。因可讲也。周礼之立其监。梓材之王启监。皆是王制之三监。何以知之。古者诸侯之国。星罗棋布。弥满域中。自黄帝以来。世守封疆。非有大罪。天王亦未尝废置。非天官太宰所能建立者。唯八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0H 页
牧三监。有改有更耳。九州既分。唯王都所在。(如冀州)不建牧伯。其馀八州。各建一牧。王制所云八伯也。(尧舜之时。王都所在。亦置州牧。故舜曰咨十有二牧。)虽亦以诸侯为之。既以时更代。则太宰之臣。佐王黜陟。斯谓之建其牧也。诸侯各于其国。作威作福。使得恣肆横行。而人莫敢矫其非。则邦国以乱。而民受其害。乃自王朝。差遣大夫之臣。使之监制。而太宰之臣。诏王派差。斯谓之立其监也。梓材之王启监。亦此三监。按酒诰之戒康叔。亟称太史友、内史友。而戒其刚制。所谓太史友、内史友。既是王朝重臣。而为康叔宝友者。则此非三监而何。酒诰、梓材。本是连续之文。王启监厥乱为民者。周公言王朝所以遣监之意。为乱此民也。下云监罔攸辟者。言汝能引恬。虽监汝者无所施法也。下云监唯曰欲至于万年唯王者。言监汝者亦将曰汝受命于王国。与王国同休无疆也。不必云公侯伯子男。又名曰监。监也者三监也。〇王制唯方伯之国有三监。而周制馀国若有事情。亦置三监。故武庚非方伯之国。而当时亦置三监。盖殷顽未格。奸宄可虑故也。
 〔考订〕卫世家云武王克殷。封纣子武庚为诸侯。奉其先祀。为武庚未集。恐有侧心。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之。〇汉书地理志云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邶鄘卫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孔疏云先儒多同此说。唯郑玄以三监为管蔡霍。)〇郑玄诗谱云(邶鄘卫)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〇镛案郑玄诗谱。其源出于汉书。但知武庚不可自侯而自监之。又谓三监阙一不可。故执霍叔以填其缺。然管蔡于此。亦无封邑。不独霍叔无分地也。据周本纪武成。分器之下。即叙分封之事。尚父封齐。周公封鲁。召公封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业已受封。又何以鄘卫分之乎。管蔡监殷。略似汉代诸侯王傅相。自天朝派遣。是宾旅之官。曷尝有分地乎。卫世家宜从。
 〔考證〕鲁世家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0L 页
作大诰。〇周本纪周公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节)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谓鲁世家)〇镛案史记诸篇。都无霍叔之说。
 〔考订〕蔡云周公避位居东。后成王悟。迎周公归。三叔惧。遂与武庚叛。成王命周公东征。〇镛案居东即东征。无二事也。周公无避位退居之日。并详金縢篇。
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郑第七十二〇史记启作开。避景帝讳。)
 郑云黜殷命。谓杀武庚也。微采地名。微子启。纣同母庶兄也。(此本吕览之说)武王投之于宋。因命之封为宋公。代殷后承汤祀。(周颂有客疏)〇梅云启知纣必亡而奔。周命为宋公。(疏云武王既克纣。微子乃归之。非去纣而奔周也。)〇镛案郑康成投宋之说。盖本乐记。而乐记所言。不知何说。(乐记云武王克殷。既下车。投殷之后于宋。)若左传、宋世家微子出降之说。亦不合理。至于梅注所言。是诬仁贤而背圣言。非细失也。伊尹旅人也。五就汤五就桀。无所不可。而微子王室至亲。义无他适。知纣之必亡。先己奔周。于义可然乎。于史于经。了无一證。白诬之如是乎。孔子曰微子去之。明殷未亡而先去也。即微子篇中微子、箕子讲磨时义。己有发出往。遁荒野之语。其入深山或入海岛。今不可考。岂有奔周之理乎。孔疏于此。亦不得不违之。
 〔考辨〕左传(僖六年)许僖公面缚衔璧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而命之。使复其所。〇宋世家云武王克殷。微子启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疏云缚手于后。故口衔其璧。又安得左牵羊右把茅也。〇后人云微子原有四手。俳语也。)〇金云武王业已伐商。无复拘。废昏立明。何不即以处微子。而首以处武庚也。武王不亦失人乎。故谓面缚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1H 页
衔璧必武庚也。若微子则遁于荒野。一时武王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百尔恩礼。举行悉遍。而未及微子。以微子遁野。未之获也。迨武庚再叛。卒于就戮。始求微子。以代殷后。微子于此义。始不可辞尔。前日奔周之说。毋乃躁谬。(谓梅注)〇镛案微子面缚之说。甚不合理。虽在遁荒之中。闻变赴难。于义似可。而既不能倡义却敌。以存王室。乃于国破君亡之后。为此有腼之举。以丐当死之命。为公者乎。为私者乎。微子非领军守城之将臣。非统众主国之君牧。何为乞降于军门乎。我罔为臣仆。义理素讲。助祭以宾恪。典礼本然。(虞夏之奉祀者。皆宾而弗臣。)何为而作此态耶。藉使微子狂而为是。武王亦当有殊异之礼。顾当复其所而止。不与箕子、比干同其表扬乎。仁山之论。翕然中理。盖于武庚既诛之后。求诸遁荒之中。而封之以宋也。
 〔考异〕周本纪周公奉成王命。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作微子之命。
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郑第七十三〇鲁世家归作馈。)
 梅云唐叔。成王母弟。(案唐叔即叔虞。晋之始封君。)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拔而贡之。(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东征未还。故命唐叔以禾归周公。
 〔考證〕鲁世家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本纪云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以归于兵所。)〇书大传云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民得而上诸成王。
 〔考辨〕史记唐有乱。周公诛灭唐。遂封叔虞。(注云成王灭唐。迁之于杜。又详左传子产之言。)又云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曰以此封若。(史佚成之)遂封叔虞于唐。〇镛案唐叔受封。明在幼年。故奉命归禾。在周公东征之年。(旧史皆云成王三年封唐叔。)而武庚诛灭之后。大路、密须之鼓、阙巩、姑洗之分。唐叔与焉。(祠鮀云)乃金仁山纲目。以唐叔受封。系之于成王九年。当时太不信书序。有此错误。
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郑第七十四)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1L 页
梅云遂陈归禾之命。作书告天下。(案旅者胪陈也。)
 〔考證〕鲁世家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周本纪云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〇案旅鲁通。故禾旅生曰稆。)〇镛案后汉光武纪云嘉谷旅生。旅者稆也。
 〔考證〕书大传序有嘉禾、掩诰。(王应麟考异)〇镛案伏氏百篇之内。或有掩诰。(掩似当作奄)
 〔考辨〕汉书(王莽传)引书逸嘉禾篇曰周公奉鬯。立于阼阶。延登赞曰假王莅政。勤和天下。〇阎云此必王莽时伪作。莽欲居摄。故有周公假王之说。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郑第七十五六七)
 郑云唯言伐管叔蔡叔。不言霍叔者。盖赦之也。(诗谱见邶风疏)〇梅云灭三监。以三监之民国康叔。(疏云古字邦封同。故此亦云邦康叔。若分器序云邦诸侯也。)〇郑云康谥也。(世家云生康伯故也。)王云康国名。在千里之畿内。既灭管蔡。更封为卫侯。(诗谱邶风疏)梅云康圻内国名。(疏云马融亦云国名。)〇郑云初封于卫。至子孙而并邶鄘也。〇镛案霍叔非三监。已见前。(康国名)
 〔考證〕卫世家周公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节)周公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〇镛案康叔之封。成王时也。
 〔考證〕左传祝鮀告苌弘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分康叔以殷民七族。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定四年)〇镛案康叔之封。成王时也。
 〔考辨〕蔡云武王诰命为卫侯。(蔡以为武王时封之者。其义多端。宜详看。)〇辨曰此说本起于吴才老(棫)胡五峰(宏)。而朱子亦不以为不然。(朱子曰小序之言。不足深信。)今详九峰之言。专据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卫叔封布玆席一段。谓康叔之封。在武王之时。然周本纪此节。亟称武王。将武王此时己谥为武王乎。鲁世家曰周公奉成王命。诛管叔杀武庚。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卫世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2H 页
家曰周公以成王命。杀武庚。管叔。以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同一史迁之笔。奚独周本纪是据乎。然且周本纪一篇。亦未尝卒览耳。不过数策之后。即曰周公奉成王命诛武庚管叔。收殷馀民。以封少弟封为卫康叔。斯独非周本纪乎。若云一家之言。不可专信。则春秋传祝鮀之言曰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伯禽亦逸书篇名。)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殷民七族。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定四年)祝鮀卫人。其国之故。不容误认。不唯是也。卫成公欲祀夏后相。(帝丘本夏虐)宁武子曰不可以间成王周公命祀。(僖卅一)宁亦卫人。亦以封卫为成王周公之命。今岂可尽扫诸文。追定古事乎。且武王克商。仍以其地授之武庚。厥命管蔡使之监制。更有何地插此康叔。不揆本末。但执周本纪追号之文。遂定四十八字为洛诰脱简。(维三月哉生魄之章。)遂定书序为非孔子所作。遂定康诰、酒诰、梓材等篇当在金縢之前。而可乎。(蔡又引汲冢周书克殷篇。亦与周本纪同。不足辨。)
 〔考辨〕逸周书。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蔡叔自作殷之监。又曰武王既胜殷。庶邦不服者。分师俘之。侯来命伐靡集于陈。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弇以虎贲誓命伐卫。告以馘俘。(节)乙巳陈本新荒至。告擒霍侯。〇金云按逸周书武王之封诸弟。盖以次受封也。先管叔、蔡叔使监殷。其后殷畿内诸侯不服者。分师俘之。甲申百弇俘卫而后。以卫封康叔。乙巳擒霍侯而后。以霍封叔处。凡封于殷墟者。皆监殷者也。其后独管蔡霍三人叛。故止曰三监叛。其实康叔亦监也。故史记曰康叔爵命之时。未至成人。后捍禄父之乱。汉书亦曰周公善康叔不从管蔡之乱。宜以康诰之书。附于监殷之下。〇镛案逸周书本非信史。然且逸周书不言其随俘而随封之。何必今日受俘。而明日分封耶。且云封于殷墟者皆监殷者。是何言也。管蔡所封。皆非殷墟。又何以首命监殷也。据史注郑州管城县。即古管叔所封。豫州上蔡县。即古蔡叔所封。此非殷墟。何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2L 页
以监殷。三监之官。本是三窠。(王制云国三人)官不必备。或止两人。霍叔本非三监。康叔又增一监乎。武王之时。康叔虽已受封。正封于康邑。(古训康亦国名)封卫何据矣。后封于卫。仍称卫康叔。犹召公初封于召。后封于燕。仍称燕召公也。虽未及封卫。东征之役。可以捍乱。虽未及封卫。群弟之中。不与流言。则史记、汉书可以称贤。皆不足为武王时封卫之證也。
 〔考辨〕逸周书王子禄父北奔。(败而奔)管叔霍叔缢。乃囚蔡叔于郭邻。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殷献民迁于九里。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注云霍叔缢。必传闻之误。康叔宇于殷。盖益封而徙居之。)〇金云康叔受封。在武王之世。至是伐管蔡。以其民益封康叔。书序盖误以此事。加之康诰之上。〇镛案逸周书者。梅氏之声援。霍叔之充为三监。蔡叔之囚于郭邻。皆同声相应之伪言。不足取重。然且逸周书。亦以封卫在诛武庚之后。仁山何据而定书序之误也。管蔡皆客官。殷土一片。殷民一户。本无管蔡之所辖。仁山谓伐管蔡以封康叔。是终以三监。为三邦之君牧也。岂不误哉。
酒诰 梓材
 〔考异〕书大传引酒诰曰王曰封。唯曰若圭璧。(今本无此句)〇镛案刘向校书之时。原称酒诰脱简一。(上甲八)则古文所无之句。伏生引之。无足疑者。
 〔考订〕扬子法言云昔之说书者。序以百。而酒诰之篇俄空焉。今亡。〇案此不知何说。杨(一作扬)雄之时。酒诰未尝亡。
 〔考异〕书大传周公命伯禽以梓材。(又云桥木高而仰。父道也。梓木晋而俯。子道也。)金云梓材之书。本出伏生今文。而伏生大传。以为周公命伯禽之书。孔安国乃以为成王命康叔之书。故王介甫、(首疑之)吴才老、朱子、蔡仲默皆疑之。吴才老断自王其效邦君以下。非康叔之诰。似洛诰之文。(遂以康诰首章。为洛诰之叙。乃以梓材全篇。为宅洛之诰。)然则篇首王曰封何也。曰此非梓材之本文。以伏生之传知之也。夫梓材之书。为周公道王德意。以诰诸侯之书。故伏生误以为周公命伯禽之书。则篇首当有周公曰之语。无王曰封之语矣。(其说甚长。今略之。)〇镛案既见书序。而不信梓材为康叔之诰。又见书大传。而不信梓材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3H 页
为伯禽之诰。乃于千载之下。割裂经典。唯凭己见。其义何以立矣。但梓材下半为周公道王德义。以诰诸侯之辞则明矣。(吴才老金仁山看得极是。)既见到此。亦可以悟而不悟矣。周公摄行天子事。凡有诰命。上戴王曰。以明成王之在位。下陈己辞。以告自己之心志。此摄政时定例也。(如今之仪注)康诰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例也。梓材首称王曰封而下云今王唯曰先王。(节)肆王唯德用。亦此例也。首称王曰者。明成王在位也。下称王德者。周公道王德意。以诰康叔也。此例不明。故伏生疑之。欲以为伯禽之诰。此例不明。故金仁山疑之。欲以为洛诰之文。此例既明。则仍以为康叔之诰。有何不可哉。刘向校书之日。今古文相差舛者。记之唯详。(上甲八)而梓材无所举论。则书大传所言。是伏生起疑之说。非伏壁之本。真系伯禽也。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郑第七十八)
 郑云欲择土中建王国。使召公在前视所居者。王与周公将自后往也。(诗王城谱疏)〇梅云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欲以为都。故成王居焉。
 〔考證〕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〇论曰武王周公之必欲宅洛。非仅为四方道里均平。抑丰镐之地。迫近戎狄。西北甸卫。薄如蝉翼。即邦畿千里。犹未疆理。何况侯服甸服。安所施设。幽王之祸。朝暮可待。此所以既得天下。其大计在洛也。洛阳山川平衍。险阻无恃。故后世短之。若于成周之时。得设九畿之制。则侯甸男采。层层包裹。虽夷狄侵侮。寇贼并兴。祸止边鄙。不犯心腹。必不如后世郡县之制。零碎委靡。一败涂地。宅洛者万年之长策也。(一壳虽破。一壳犹坚。首尾相救。腹背相持。如常山蛇势。)惜乎。周召既没。周道遂衰。营洛之事。草创未成。荏冉优柔。仍遭犬戎之祸。狼狈奔逃。遂失千里之制。不亡如亡。委靡自尽如彼耳。据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求地中。乃建王国。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此与大司马国畿千里。同是洛邑之制。则营洛之初。其有千里之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3L 页
制可知也。然周召当时。竟无千里。故郑玄王城谱云周之东都。畿内方六百里。方六百里则小于齐矣。何以王矣。汉书地理志谓洛邑宗周。短长相覆。(志云东西长而南北短。)通共千里。韦昭亦云二封之地。通共千里。臣瓒谓西周方八百里。东周方六百里。八八六十四。六六三十六。合之为方百里者百也。既失八百。馀者六百。何以王矣。当时若以丰镐之地。分封诸子。直于洛邑。疆理千里。如周礼之所区画。则赫赫宗周。岂一褒姒所能灭哉。周公召公非不知矣。其所以不能然者。殷顽未服。周泽未深。遽舍根本之地。全就旅寓之乡。终有所不敢。亦其势然也。康王以降。王泽既洽。人心既固。考周公己定之制。成宁考未卒之业。此其时也。不此之为。以至幽王。余谓亡宗周者非幽王也。康王昭王之等。有不能辞其咎者矣。(知远录)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郑第七十九)
 郑云居摄七年。天下太平。而此邑成。乃名曰成周。(公羊传宣十六年疏)〇孔疏云召公相洛邑。亦相成周。周公营成周。亦营洛邑。各举其一。互以相明。〇镛案新邑有二。一曰王城。王城者郏鄏也。及周之末。谓之西周。(昭廿二年王子猛入于王成。自号曰西周。)汉志谓之河南。即武王迁鼎。召公营宅。平王东迁之地也。(召诰序所云洛邑。)二曰下都。下都者成周也。及周之末。谓之东周(考王封其弟于河南。号东周公。其后东周之内。又分东西。)汉志谓之洛阳。即周公营邑。以迁殷顽之地也。(洛诰序所云成周)洛诰初卜瀍水西者。王城也。次卜瀍水东者。下都也。其相距十有八里。(史渐云)恐人混之不分。故孔疏明其为互文也。(通谓之洛邑。其成周则别称。亦非互文。)
 〔考證〕书大传洛诰传曰天下诸侯入来。进受命于周。退见文武之户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注云八州。州立二百二十国。畿内九十三国。〇周礼大司徒疏。)〇案经文不知何节。与此传相须也。
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郑第八十)
 梅云(成周)洛阳下都。〇郑云(顽民)此皆士也。周谓之顽民。民无知之称(诗王城谱疏)〇镛案多士一篇。周本纪以为牖殷顽。鲁世家以为刺王淫。盖经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4H 页
历举夏商嗣王之淫泆。以明天命兴废之无常。晓喻顽民。要以孚格其不服之心。与刺讥者不同。
 〔考證〕周本纪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无佚。(鲁世家之文见无逸。)
 〔考订〕汉书地理志及贾逵左传注。皆云迁邶鄘之民于成周。分卫民为三国。(孔疏云三国俱是从叛。何以独迁邶鄘。邶鄘在殷畿三分有二。其民众矣。非一邑能容。)〇镛案祝鮀之言可考也。
 〔考證〕书大传云(多士传)百里之国二十里之郊。七十里之国九里之郊。五十里之国三里之郊。(王制注)〇又云(多士传)天子堂广九雉。三分其广。以二为内。五分其内。以一为高。东房西房北堂皆三雉。(明堂位疏)〇又云(多士传)古者后夫人将侍君。前息烛后举烛。至于房中。释朝服袭燕服。然后入御于君。鸡鸣。太史奏鸡鸣于阶下。然后夫人鸣佩玉于房中告去。(周礼内司服及召南小星疏)〇案此皆经文之衍义。
 
〔考订〕蔡云周公黜殷之后。殷民即迁于洛。则召诰攻位之庶殷。其已迁之民。不然受都(今卫州)洛邑。相去四百馀里。安得舍近而役远。书序以为成周既成。迁殷顽民者谬矣。吾固以为非孔子所作。(引吴氏说)〇镛案殷顽之迁。不必一时顿迁。虽以经文考之。周公来自奄。即移尔遐逖。然其下继之曰朕作大邑于玆洛。然后乃言曰今尔惟时宅尔邑。岂非先成邑而后迁民乎。何谓书序非孔子所作。〇辨曰洛邑有二。一是王城。一是下都。(已见前)成周者下都也。武庚既诛。殷民即迁。故召诰云厥命殷庶。庶殷丕作。既云庶殷。则其徒寔繁。然皆庐旅寄寓。姑接王城。王城既治。又治下都。下都既成。乃以室迁。故序之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书序其有误乎。书序非如诗序。既出于伏壁。(上甲三)又出于孔壁。两相比勘。传授有统。史记汉书。并皆尊信而无异辞。何得遽谓之伪文。特梅氏浊乱之后。破裂移捍。多失其真耳。庶殷者。小民也卑官也。成邑而乃迁者。大家也贵族也。大家贵族。亦未必尽迁洛邑。陶施繁锜樊饥终葵。其顽未甚。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4L 页
故仍留妹邦。以封康叔。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帅其宗族。将其类丑。从于伯禽。使为鲁民。(定四年)以其馀民。迁于成周。此其最顽者也。故其迁亦最后。于理然也。何谓书序有误。
周公作无逸。(郑第八十一〇伏本作毋逸。〇史作无佚。书大传作毋逸。)
 梅云成王即政。恐其逸豫。故以所戒名篇。〇镛案序无起语者。蒙上多士之序也。如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蒙上汤诰之序。故亦无起语也。据周本纪鲁世家。多士、无逸。本皆同序。史迁亲见书序。不容有误。然则周公二子。明是梅氏所加。马郑以前。序不分冠。作多士作无逸。唯以一周公蒙之。梅氏分冠之时。作无逸三字。无以为序。故乃加周公二字。周官、立政亦然。破碎如此。疑非孔子所作。不亦宜乎。
 〔考證〕鲁世家周公奔楚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作多士作毋逸。〇镛按周本纪疑是孔氏古文之说。鲁世家疑是伏氏今文之说。(彼作无佚。此作毋逸。)二篇同序。两家之攸同。而序语似不相合。甚可疑也。若以周本纪为多士之序。鲁世家为无逸之序。则翕然中理。两篇原不可同序也。或者两家之本。各失其一序。各为之同序。而史迁亦并存之。欲以鲁周二史。彼此互备也。留侯知者。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郑第八十二)
 马云保氏师氏。皆大夫官。(地官师氏中大夫一人。保氏下大夫一人。)马云分陜为二伯。东为左西为右。(见正议)召公以周公既摄政致太平。功配文武。不宜复列在臣位。故不悦。以为周公苟贪宠也。(见史注)〇郑说王说同。(见正义)〇郑云奭。召公名也。(梅云尊之曰君)孔疏云左传富辰之言。(僖廿四)文王之子十六国。无名奭者。则召公必非文王之子。燕世家云召公奭。与周同姓姬氏。(谯周云周之支族。皇甫谧云文王之子。并原丰为十六国。〇召公不在中。)
 〔考辨〕郑玄周礼注云(地官师氏注)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保安也。以道安人者也。书序曰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成王为左右。圣贤兼此官也。(贾疏云郑志赵商问案成王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玆唯三公。三公之号。自有师保之名。成王周官。是周公摄政三年事。此周礼。是周公摄政六年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5H 页
时。则三公自名师保。起之在前何也。郑答曰周公左召公右。兼师保。初时然矣。)〇孔颖达云郑玄不见周官之篇。(谓梅书)言此师保。为周礼师氏保氏。大夫之职。言贤圣兼此官亦谬。〇镛案马郑此解。虽若谬义。不可忽也。郑虽不见梅氏之周官。亦读召诰。亦读顾命。当知召公为太保。既知有太保。当知有太师。亦读大戴礼贾谊新书。当知太师太保为三公。亦读燕世家。当知召公于成王时为三公。亦读周礼。当知三公位列三槐。职兼三老。(即六乡之老)乃云上公之尊。兼治中大夫下太夫之职。师弟相传。暋不觉悟。(此本贾逵之义。见前编。)一何耄荒至此。〇辨曰地官师氏保氏者。教国子之职也。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故司徒谓之教官。舜命契为司徒。教以五教。原是石典。周公已平殷乱。己营洛师。作多士以牖民顽。作无逸以勉王德。今唯教国子以敦伦义。斯为致太平之本。若唯大统是集。都邑是奠。遂无兴教化一节。其于汉唐杂霸之得天下。奚择焉。杜林贾逵以来。释此书序。必以师保为地官教人之师氏保氏。亦以左右为周召分治之陜左陜右。以为周公致太平之本。故马郑王三家所论如一。今人眠惯耳熟。但知太师太保侍王左右。不闻师氏保氏分治左右。故愕然大骇。指为耄荒。今详经文曰往来玆迪彝教。曰蔑德降于国人。曰命汝作汝民极。终之曰往敬用治。(结语非使之辅成王德。)皆是教迪万民之意。古训岂可轻扫之乎。〇按所谓郑志其赵商问答。是齐梁以后。梅书行世之时。伪撰之物。郑玄何曾梦见周官。
 〔考證〕大戴礼(保传篇)云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此三公之职也。(贾谊新书同)〇案此童孩之所皆知。马郑非不知也。
 〔考證〕燕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阼。召公疑之。作君奭。〇列子引扬(一作杨)朱之言曰武王终成王幼。周公摄天子之政。召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仅免其身。(案此尤是胡叫嚷)〇孔疏云周公留在臣职。当时人皆怪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5L 页
之。〇蔡云唐孔氏葛氏。皆为序文所误。召公自以盛满。欲避权位。退老厥邑。周公留之。(本东坡之言)〇镛案召公自以盛满。欲避权位。非召公不说乎。序但云不悦而已。于是史迁解之曰周公践阼。故召公不悦。马融解之曰周公贪宠。故召公不悦。蔡氏解之曰自以盛满。故召公不悦。其所以不悦虽殊。其毕竟为召公不悦则等耳。何以咎序也。咎在解者。序何咎也。蔡氏无故疑序。其所瑖疵皆如此。〇篇末结之曰往敬用治。此周公令召公勉治厥职也。以此观之。毋论何事。召公不肯。而周公勉治也。左右师保之职。召公不肯。而周公勉治也。(若但留辅成王而已。则召公又何敢不肯左右敷教之义。恐不可轻斥。)
 〔考辨〕金云君奭之书。当在成王初年。明證有七。(称宁王一也。不言传说二也。曰冲子曰罔不能厥初。皆幼年也。)〇镛案燕世家以为周公摄政时事。原是大谬。不可述也。所谓七證。皆未必然。经云罔不能厥初。唯其终。谓我二人。协心共贞。可谓能善于厥初。今若有始而无终。何以为德。正是复政后。多年之所言。今反以此为初年之證可乎。但见初字。不见终字。径立其义可乎。(胡氏金氏之史。系之于成王元年。)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郑第八十三〇马本政作正〇梅氏本蔡仲之命。升在此序之上。以承君奭。)
 郑云奄国在淮夷之北。(梅云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〇马云践藉也。(书大传同)郑云践读为剪。剪灭也。
 〔考订〕郑云此伐淮夷与践奄。是摄政三年伐管蔡时事。其编篇于此未闻。〇孔疏云费誓王伐淮夷。鲁伐徐戎。明是成王即政之年。复重叛也。多方之篇。责殷臣云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若唯摄政三年一叛。安得至于三乎。知是又叛也。〇镛案周本纪序次甚明。郑说误矣。但编次之在此。直云其义未闻。而谨守管篇籥。不敢擅自移动。如蔡仲之命。孔疏奚取焉。
 〔考證〕周本纪(多士无佚之下)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〇案此可知伐管蔡后多年之后。淮奄又叛也。(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八字。是君奭之序。在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6H 页
此间者。烂脱未全故也。)
 〔考證〕孟子曰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赵岐云武王伐纣。至于孟津还归。二年复伐。前后三年也。)
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马本作薄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郑第八十四〇周本纪见右。)
 郑曰奄盖在淮夷之地。〇马云薄姑。齐地名。(见史注)梅云近中国教化之。
 〔考證〕左传(昭九年)王曰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杜云博昌县北。有蒲姑城。)又晏子曰古人居此地者。有蒲姑氏。(昭二十)〇阚骃汉书注云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周公灭之。以封太公。(阚骃元魏人一食三升)〇服虔云蒲姑商奄。滨东海者也。(左传注)
 〔考异〕书大传云武王杀纣立武庚。继公子禄父。使管叔蔡叔监禄父。(案伏生以武庚禄父为两人。)武王死。成王幼。管蔡疑周公而流言。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成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一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奄君导之。禄父遂与三监叛。(注云或疑蒲姑齐地。非奄君名。)〇镛案周本纪亦似以蒲姑为奄君名。(见上条)书大传又如此。或奄君既迁之后。遂以名其地也。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郑第八十五)
 梅云还至镐京。〇镛案淮奄之数叛。不是海隅小丑萑蒲之警也。自洛以东。庶邦群牧。皆与殷顽大族。同心合谋。思复殷命。其必淮奄数反者。将以灭鲁。以雠周公。鲁灭而殷可复也。故自奄而归。必诰庶邦。
 〔考證〕周本纪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郑第八十六〇梅氏本多方之下。〇承以立政。而周官退在其下。〇史云周公作周官。〇正义云郑本周官在立政前第八十六。)
 郑云黜殷命。谓诛武庚。(国风邶谱疏)梅云黜殷。在周公东征时。灭淮夷。在成王即政后。(事相因。故连言之。)
 〔考證〕鱼(一作鲁)世家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6L 页
官。官别其宜。作立政。(周本纪云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〇镛案鲁世家周官立政。本是同序之篇。又皆周公所作。梅本不知何故抽取立政篇。升之为上卷。落下周官篇。别之为下卷。其意盖以所撰周官与立政。所论说全不相当。故宁别之为各部。不相附属耳。变乱一至是哉。
周公作立政。(郑第八十七〇梅本立政在上周官在下。〇周公二字。是伪者所增。)
 梅云周公既致政。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吕云无逸立政。相为经纬。)〇镛案序无起语者。蒙上周官之序。如鲁世家之文也。今既移之在上。犹无起语。何以为序哀哉。其必移之而在上者。所撰周官。纯袭周礼。而立政所举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之等。无一相合。不可曰官别其宜。故分而二之。以掩其迹。巧矣哉。〇辨曰立政者。周官之训义也。据鲁世家周公既作周官。随作立政。以别其宜。则伏孔真本二篇。必然同序。抑亦周官在上。立政在后。乃伪者剽窃周礼。以作伪篇。既又观之。以此立政。训彼周官。则燕说郢话。锄铻不合。于是拽之扦之。唯意所欲。官制职掌。都无影响。但云周公戒其怠忽。隐然上附于无逸之篇。使与无逸双行耦立。而远别于周官之篇。毋得相联。盗之巧者也。果有吕氏之伦。堕其术中。曰无逸、立政为经纬。
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郑第八十八〇马本肃作息俾作办)
 马云息慎。北夷也。〇郑云息慎或谓之肃慎。东北夷。(舜本纪注)〇马云荣伯。周同姓。畿内诸侯为卿大夫。(见史注〇梅注同。又云荣国名。)〇梅云海东诸夷驹丽、扶馀、馯貊之属。武王克商。皆通道焉。成王即政而叛。王伐而服之。故肃慎氏来贺。(又云王使荣伯为命书。以币贿赐肃慎。)〇疏云晋语云周、召、毕、荣。未知此荣伯。是彼荣公。或其子孙也。〇镛案肃慎者。今宁古塔之东南。豆满河之北。是其地也。汉曰挹娄。陈隋曰靺鞨。唐曰渤海。宋曰女真。明曰野人。择周成王时。箕子方都平壤。所伐东夷。必系辽沈之间。北夫馀、句丽、貊之属。(孔疏以馯为韩。韩在朝鲜之南。非成王所伐。)然句丽立国。在汉元帝之时。非孔安国所得闻。此又伪迹之彰彰者。(昔我 先大王策问内阁月课之臣。其问十三经尚书之讼曰。驹丽立国。在于汉元帝之后。而安国之注。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7H 页
预举其号何欤。正是此序之注。余于对策。亦以为伪案。)
 〔考證〕鲁语仲尼曰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肃慎氏贡楛矢石砮。〇左传(昭九年)王曰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郑第八十九〇梅本亳姑读之如薄姑。)
 梅云周公徙奄君于亳姑。因告柩以葬毕之义。(使近文武之墓)斥及奄君。已定亳姑。(言功成)〇案亳姑之义未闻。
 〔考證〕鲁世家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亦言亳姑之说。)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郑第九十)
 郑云君陈。盖周公之子伯禽弟也。(坊记注)天子之国。五十里为近郊。(一云周之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阳。相去则然。(聘礼疏及鲁颂疏)〇孔疏云周公迁殷顽民于下都。观自监之。周公既没。命君陈代之。〇镛案周召二公。其太子侯于鲁燕。其次子留辅天子。为畿内诸侯。周公阅召伯虎。皆其后也。故郑疑君陈为周公之子。(王氏但据伪经。谓非周公之子。未必然。)又按周公末年。无居洛监殷之事。鲁世家所记甚明。(没于丰)周公末年。成王在洛。周公在丰。遂没于丰。孔乃云周公没而君陈代之非矣。序云周公既没。分正东郊者。周公逝矣。民心易溃。别遣重臣。分治成周。(即东郊)使之威镇抚绥之也。(蔡氏吴氏谓周公留洛七年而薨。亦误。)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郑第九十一)
 马云成王将崩。顾命康王。命召公、毕公。率诸侯辅相之。〇郑云回首曰顾。顾是将去之意。(说文云顾还视也)又云临终出命。故谓之顾。(见史注)
 〔考證〕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中。申告文王武王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
康王既尸天子。(马本此句上。更有成王崩三字。)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郑第九十二〇伏氏本与上顾命连为一篇。不别为二。〇马郑王本。此篇自王若曰已下。始为康王之诰。)
 马云与顾命差异叙。欧阳大小夏侯。同为顾命。〇梅云尸。主也。(主。天子之正号。)
 〔考异〕疏云伏生以此篇合于顾命。共为一篇。(后人知其不可分而为二。)马郑王本此篇。自高祖寡命已上。内于顾命之篇。王若曰已下。始为康王之诰。诸侯告王。王报诸侯。而使告报异篇。失其义也。〇镛案分割之从某至某。孰是孰非。姑舍是。伏本既止一篇。则此篇之序。伏所无也。伏亦百篇。则此篇之缺。定有本额。亦自有序矣。彼序既存。此序何出。书序虽本孔子所作。伏变为孔。郑变为梅。其沿革破补。诚有不可问者矣。
 〔考證〕周本纪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〇案史序每与本序大同。而此序又绝不相似。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7L 页
康王命作册。(句)(史云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郑第九十三)
 梅云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成东周郊境。(梅以作册毕句。)〇镛案此序。疑有脱字。不但公一字而已。郊上宜有东字。自撰经曰旌别淑慝。自注序曰异其善恶。亦何难之有。作册毕为句。又何以读矣。
 〔考證〕周本纪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郑第九十四〇疏云君牙或作君雅。)
 郑注礼记云雅书序作牙。假借字也。君雅。周穆王司徒。作尚书篇名。(缁衣注)〇案史记无君牙之说。
穆王命伯囧为周太仆正。作囧命。(郑第九十五史记作臩命)
 梅云太仆长。(疏云正长也)大御中大夫。(疏云大驭下。有戎仆齐仆道仆田仆。大驭最为长。)〇镛案史注录应劭之说。亦与梅注同。(应劭云太仆。周穆王所置。盖太驭众仆之中长大夫也。)盖自东京以来。相传如此。郑注周礼。亦以太驭为驭之最尊。郑既以太驭为最尊。则其注囧命之序。亦必与梅同。此义大谬。已详于前编。今不再述。
 〔考證〕周本纪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申诫太仆。国之政。作臩命复宁。〇案周本纪此段。似有缺脱。然太仆若是太驭之类。何足云文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8H 页
武道缺。以此救之。其职任之重且要。非比太驭矣。(并详于前编)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郑第九十六〇梅氏本序在君奭之下。盖自此超越十三篇而升之。)
 梅云父卒命子。罪不相及。(疏云蔡叔身尚不死。明其罪轻。)
 〔考證〕管蔡世家云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胡改行率德。周公闻之。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言于成王。复封于蔡。以奉蔡叔之祀。〇左传(定四年)祝鮀曰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其子蔡仲。改行帅德。周公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蔡。〇镛案蔡仲之命。宜系成王周公之世。误编在此。而马郑诸人。谨守管钥。不敢擅自移动。典经者当如是也。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郑第九十七。梅氏本降而下之九十九。在秦誓之上。〇马本开作辟。)
 郑注礼记云伯禽封于鲁。徐戎作难。丧卒哭而征之。急王事也。征之作费誓。(曾子问之注)
 
〔考异〕费誓。伏本作鲜誓。(书大传)说文作粊誓。(许慎云今本作费。薛本同。)史记作肸誓。(鲁世家)史注作狝誓作显誓。(徐广云)裴注作柴誓。〇颜师古刋谬正俗(东郊不开)作东郊不𨵓。(古之辟字也。马本作辟。)
 〔考證〕鲁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
 〔考订〕梅云诸侯之事。而连帝王。孔子序书。以鲁有治戎征讨之备。秦有悔过自誓之戒。足为世法。故录以备王事。犹诗录商鲁之颂。〇镛案此其所以降置秦誓之上也。邶鄘卫郑。在王风之上。何必费誓不能在吕刑之上。变乱经籍。妄为排比之论罪也。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郑第九十八〇梅本第九十七)
 郑云吕侯受王命。入为三公。(疏云郑意当以三公领司寇)书说云周穆王以吕侯为相。(书说即书纬)〇梅云吕侯见。命为天子司寇。(释吕命二字)吕侯以穆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〇镛案若如周纪之文。则吕命者。犹吕告也。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一卷○尚书古训序例 第 28L 页
〔考證〕周本纪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穆王。作修刑辟。命曰甫刑。孝经、表记、缁衣。并作甫刑。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郑第九十九)
 马本王锡作王赐。(无平字)〇王肃云幽王既灭。平王东迁。晋文侯、郑武公夹辅王室。为大国功重。故平王命为侯伯。(疏云太子宜臼奔申。晋文侯郑武公迎立之。是为平王。)
 〔考误〕晋世家晋文公作王宫于践土。献楚俘于周天子。命晋侯为伯。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羲和云云。)〇司马贞云文侯之命。是平王命文侯仇之语。襄王文公。代数悬隔。太史公疏谬。(平王至襄王七代。仇至重耳十一代。)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郑第一百)
 郑云秦穆公伐郑。为晋所败于殽。还誓其群臣。故作此篇。(大学引秦誓曰注)〇杜预云殽在弘农渑池县西。(秦伐郑事。在僖三十三年。)〇梅云晋舍三帅还归。(疏云嫌穆公身还。故辨之。)穆公悔过作誓。〇镛案还归之义。当与周官序意同。
 〔考證〕秦本纪穆公将伐郑。(三十三年)东更晋地。晋襄公遮秦兵于殽。大破秦军。(三十六年)复伐晋。大破晋人。以报殽之役。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乃誓于军。
 〔考订〕陈云商书终于西伯戡黎。周书终于秦誓。其旨一也。(董云夫子之微意。)〇订曰此谓夫子前知也。然秦二世而亡。夫子意其与宗周比隆。岂足为前知。夫子苟以秦谓当继周而兴。其作春秋。又何以夷狄之。辙环天下。而迹未尝涉秦。又何也。夏书终于胤征。而胤侯不能代夏。周雅卒于召旻。而燕不能代周。何于是无夫子之微意耶。秦誓之见录也。贵其能悔也。安排逆探。非圣人之攸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