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x 页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序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0H 页
小学珠串序
蜀之童。得瑟瑟之珠数千。见而悦之。或怀之或襭之。或含之以口。或握之以手。东适洛。以求其售。既行劳而披则怀者落。涉而頫则襭者迸。见可喜而笑。可言而言则含者出。猝遇蜂虿虺蜴害身之物。欲有以卫其患则握者释。未至半而瑟瑟尽矣。怅然而反。以告其老贾。贾曰嗟乎惜哉。盍蚤来问。夫致瑟瑟有法。园客之丝以为线。幺豱之毛以为箴。碧者串之为碧串。赤者串之为赤串。绀玄紫黄。串串而串之。吴犀之革。椟而藏之。此致瑟瑟之法也。今子虽得瑟瑟万斛。无串以串之。何适不失。今夫学问之法犹是也。凡九经九流百家之书。其名物数目。皆瑟瑟也。不有串以串之。无亦随得而随失乎。谪居无事。有童子数人。从而问业。患不能强志。余老贾也。谈瑟瑟珠以喻之。于是蒐辑古经以来名物数目。选其有补于实学者。共得三百条。名之曰小学珠串以授之。有一童子跃然喜曰先生之书。有本矣。昔者夫子谓子贡曰赐。尔以吾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者也。先生之书有本矣。余曰否。一贯之学。非尔所及。先斯学也。及其进也。吾与尔勉之。
嘉庆十六年辛未季春。洌水丁镛序。
书于茶山东庵。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一之类(凡十条)
  
一人
一人者。天子也。君临四海。至尊无对。此之谓一人也。
 一人之名。出周书。(其义见曲礼。)
一食
一食者。天子之饭礼也。位尊德盛。食不再告。(一告饱。)此之谓一食也。
 一食之名。出礼器。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2H 页
一就
一就者。大辂之缨饰也。(五采备曰就。)祭天所乘。采不三匝。此之谓一就也。
 
一就之名。出礼器。
一相
一相者。诸侯之佐也。三公不备。一卿为政。此之谓一相也。
 一相之名。出韩诗外传。(韩云天子三公。诸侯一相。)
一军
一军者。小国之兵制也。(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田赋既少。五师是具。(二千五百人为师。)此之谓一军也。
 一军之名。出周礼。(大司马序官。)
一命
一命者。诸侯之士仪也。(天子锡仪文曰命。)车旗衣服。以一为节。此之谓一命也。
 一命之名。出周礼。(典命云公侯伯之士一命。子男之大夫亦一命。)
一庙
一庙者。朝士之祭法也。(上士,中士,下士也。)位卑禄薄。祭不踰祢。此之谓一庙也。
 一庙之名。出礼记。礼器(一作记)王制文。주-D002祭法云适士二庙。官师一庙。
一献
一献者。小祀之爵数也。(爵。酒器。)鬼小礼薄。酒不三酌。此之谓一献也。
 一献之名。出礼器(一作记)
一鼎
一鼎者。牲荐之薄品也。羊豕不用。(大曰豕。)特豚是升。(小曰豚。)此之谓一鼎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2L 页
一鼎之名。出士冠礼。
一章
一章者。命服之卑秩也。粉藻不备。惟裳刺黻。(刺。绣也。)此之谓一章也。
 一章之名。出周礼注。(司服注。)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二之类(凡十条)
  
二仪
二仪者。太极之所分也。(仪。象也。)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此之谓二仪也。
 二仪之名。出易大传。
二气
二气者。刚柔之相感也。舒而明者曰阳。蹙而暗者曰阴。此之谓二气也。
 二气之名。出彖传。(咸之彖。)
二曜
二曜者。水火之精也。(曜。光也。)日曰太阳。月曰太阴。此之谓二曜也。
 二曜之名。出宋赋。(孝武帝拟作李夫人赋。白虎通以日月星为三光。)
二人
二人者。恩爱之至也。父兮生我。母兮育我。此之谓二人也。
 二人之名。出小雅。(小宛篇)
二老
二老者。殷季之耆德也。伯夷居北海之滨。太公居东海之滨。此之谓二老也。
 二老之名。出孟子。(离娄篇)
二伯
二伯者。天子之所与分治也。陕左曰东伯。陕右曰西伯。此之谓二伯也。
 二伯之名。出王制。(分左分右。见公羊传。)
二京
二京者。周汉之王都也。长安曰西京。洛阳曰东京。此之谓二京也。
 二京之名。出后汉书。(张衡传)
二舞
二舞者。学宫之所习也。羽籥曰文舞。干戚曰武舞。(亦谓之籥舞万舞。)此之谓二舞也。
 二舞之目。见礼记。(文王世子。又见公羊传。)
二簋
二簋者。饎爨之薄品也。黍曰芗合。稷曰明粢。此之谓二簋也。(饎音炽。)
 二簋之名。出周易。(损之彖。其目见特牲礼。)
二生
二生者。人臣之挚物也。卿挚执羔。大夫执雁。此之谓二生也。(挚贽通。)
 二生之名。出虞书。(其目见曲礼。)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三之类(六十条)
  
三才
三才者。万物之初也。(才。质也初也。)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此之谓三才也。
 三才之名。出易大传。
三纲
三纲者。人道之纪也。纲者。总网(一作纲)之大绳。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此之谓三纲也。
 三纲之名。出白虎通。(礼记哀公问篇。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谓之三正。)
三皇
三皇者。太古之君也。(皇。大也。)一曰伏羲。(礼纬作虙戏。)二曰燧人。(钻木取火曰燧。)三曰神农。此之谓三皇也。
 三皇之名。出礼纬。(春秋纬云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又天皇,地皇,人皇。亦春秋纬说。)
三王
三王者。中古之君也。夏后尚忠。殷人尚质。周人尚文。此之谓三王也。
 三王之名。出中庸。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3H 页
三正
三正者。三王之岁纪也。(正者。岁之始。)夏正寅月。(今正月。)殷正丑月。(十二月。)周正子月。(十一月。)此之谓三正也。
 三正之名。出董仲舒春秋繁露。(甘誓曰怠弃三正。未详所指。)
三社
三社者。三王之所以祭后土也。(后土官名。昔共工氏之子句龙尝为后土。故祭之于社。)夏后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树于社。)此之谓三社也。
 三社之目。见论语。
三学
三学者。三王之学宫也。(受师教曰学。)夏学曰校。(校。教也。)殷学曰序。(序。射也。射以序贤。)周曰庠。(庠。养也。所以养老。)此之谓三学也。
 三学之目。见孟子。
三雍
三雍者。先王行礼之所也。(雍。和也。)一曰辟雍。(养国老。)二曰明堂。(会诸侯。)三曰灵台。(望氛祲)此之谓三雍也。
 三雍之名。出汉书。(河间献王传)
三易
三易者。三王之筮书也。(蓍曰筮。)夏曰连山。(重艮也。夏易首艮。)殷曰归藏。(藏者。坤德也。)周曰周易。此之谓三易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3L 页
三易之名。出周礼。(春官太卜文。又龟书有三兆。夏曰玉兆。殷曰瓦兆。周曰原兆。)
三家
三家者。诗学之分门也。辕固曰齐诗。(传夏侯始昌。)申培曰鲁诗。(传王臧。)韩婴曰韩诗。(本燕人。传于赵子。)此之谓三家也。
 三家之名。出汉书儒林传。(又欧阳生,大夏侯,小夏侯为书学三家。传伏生今文。)
三仓
三仓者。古文之训义也。李斯作仓颉篇。扬雄作仓颉训纂。(杜林亦作之。)贾鲂作仓颉滂喜。(后汉人)此之谓三仓也。
 三仓之名。出隋书经籍志。(三仓三卷。郭璞注。)
三尊
三尊者。民生之所事也。父以生之。师以教之。君以食之。此之谓三尊也。(食嗣)
 三尊之名。出白虎通。(国语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又孟子齿一爵一德一。为三达尊。)
三丧
三丧者。所以致哀于三尊也。亲曰致丧。(致至也。人所自尽。)君曰方丧。(方比也。比于亲丧。)师曰心丧。(心如丧父而无服。)此之谓三丧也。
 三丧之名。出礼记。(檀弓上)
三族
三旅(一作族)者。门内之亲也。(族。聚也。)父族曰诸父。(父及其昆弟。)己族曰昆弟。(昆。兄也。)子族曰诸子。(己子及昆弟之子。)此之谓三族也。
 三族之名。出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郑玄云三族谓父子孙。或以本族母族妻族。为三族。非也。)
三从
三从者。妇人之义也。(从。顺也。)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此之谓三从也。(从平声。)
 三从之名。出丧服传。(春秋隐二年谷梁传。亦有之。)
三公
三公者。天子之大臣也。太师教以道。(师。率也。)太傅傅以德。(傅。相也。)太保保其体。(保。安也。)此之谓三公也。
 三公之名。出周礼。(朝士辨三公之位。其目见大戴礼。)
三孤
三孤者。三公之贰也。(孤。特也。)少师导文学。少傅节礼制。少保察服食。此之谓三孤也。
 三孤之名。出周礼。(义详大戴礼。)
三礼
三礼者。祭祀之秩也。上祭天神。(郊祡望。)下祭地祇。(社山川。)中祭人鬼。(宗庙也。)此之谓三礼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4H 页
三礼之名。出帝典。(其目见书传。)
三德
三德者。天下之达德也。知道曰智。(知五伦之道。)行道曰仁。(行五伦之道。)勉行曰勇。(勇所以成功。)此之谓三德也。
 三德之名。出中庸。洪范以正直刚克柔充(一作克)。为三德。
三事
三事者。王者之大政也。一曰正德。(敷五教。)二曰利用。(制器用。)三曰厚生。(裕衣食。)此之谓三事也。
 三事之名。出今大禹谟。(义见左传郤缺之言。周书立政。又以任人准夫牧夫为三事。)
三望
三望者。王侯之祭也。(望视而祭之。)祭星曰布。(布牲肉于地。)祭山曰庪县。(或埋而或县。)祭川曰浮沈。(或浮而或沈。)此之谓三望也。(庪音诡。县音玄。)
 三望之名。出春秋传。(祭牲之法。见尔雅。)
三牲
三牲者。祭祀之牢品也。既卜吉日주-D001牲。 牛曰大武。(足迹大。)羊曰柔毛。豕曰刚鬣。此之谓三牲也。
 三牲之名。出仪礼。(公食大夫礼。牲号见曲礼。)
三臛
三臛者。肉羹之珍品也。牛臛曰膷。(有香气。)羊臛曰臐。(薰亦香。)豕臛曰膮。(肥美也。)此之谓三臛也。
 三臛之目。见仪礼。(公食大夫礼。)
三酒
三酒者。酒正之所供也。一曰事酒。(有事而饮者。)二曰昔酒。(无事而饮者。)三曰清酒。(祭祀之所用。)此之谓三酒也。
 三酒之名。出周礼。(酒正文)
三雅
三雅者。刘表之酒器也。大曰伯雅。(受七升。)次曰仲雅。(受五升。)三曰季雅。(受三升。)此之谓三雅也。
 三雅之名。出魏文帝典论。
三农
三农者。稼穑之别也。平地曰田农。(耕田也。)硗地曰山农。(硗多石。)湿地曰泽农。(下湿地。)此之谓三农也。
 三农之名。出周礼。(大宰九职。其一曰三农。)
三灾
三灾者。农家之害也。谷不熟为饥。(熟。成也。)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此之谓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4L 页
三灾也。
 三灾之目。见尔雅。(释天文。谷梁传曰一谷不升谓之歉。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荒。)
三宝
三宝者。国中之珍也。剑产于越。(刀两刃曰剑。)珠产于江。(蚌精也。)玉产于昆山。(昆崙在荒服。)此之谓三宝也。
 三宝之名。出刘向新序。(又史记赵世家。以代马,胡犬,昆玉为三宝。又六韬曰大农,大工,大商。是为三宝。又老子曰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又货殖传曰商不出则三宝绝。)
三加
三加者。冠礼也。(加冠于首。)始加以缁布冠。(三襞积也。)再加以皮弁。(白鹿皮为之。)三加以爵弁。(帛如雀头色者。以为冠也。)此之谓三加也。(弁周冠也。)
 三加之名。出士冠礼。
三侯
三侯者。天子之射帿也。一曰虎侯。二曰熊侯。三曰豹侯。此之谓三侯也。
 三侯之目。见周礼。(司裘文。诸侯无虎侯。大夫射麋侯。)
三田
三田者。天子之畋义也。一则为乾豆。(祭祀之腊兽。)二则为宾客。(燕享亦用兽。)三则为充庖。(供王膳。)此之谓三田也。(为去声。)
 
三田之名。出王制。(诸侯亦三田。)
三益
三益者。交友之道也。(以辅益吾德。)友直则闻过。(能责善。)友谅则诚身。(谅。信也。效其诚信。)友多闻则进学。(资其识也。)此之谓三益也。
 三益之名。出论语。(季氏篇)
三损
三损者。交友之戒也。(损。害也。)友便辟则陷。(便。顺也。辟。邪也。友之则陷于不义。)友善柔则骄。(以其受媚悦。)友便佞则孤陋。(习于口辨。无闻见之实。)此之谓三损也。
 三损之名。出论语。(季氏篇)
三愆
三愆者。弟子之过也。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急进也。)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匿其情。)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能察颜色。)此之谓三愆也。
 三愆之名。出论语。(季氏篇)
三戒
三戒者。所以持志也。少也戒之在色。(以血气未定。)壮也戒之在斗。(以血气方刚。)老也戒之在得。血气得(一作既)衰。必贪既(一作得)。 此之谓三戒也。
 三戒之名。出论语。(季氏篇)
三畏
三畏者。君子之慎也。畏天命。天所赋曰주-D001命。 畏大人。(当世之王公。)畏圣人之言。(往哲之训戒。)此之谓三畏也。
 三畏之名。出论语。(季氏篇)
三变
三变者。君子之威仪也。(变。化也。)望之俨然。(威可畏。)即之也温。(即。就也。)听其言也厉。(诲之也更严。)此之谓三变也。
 三变之名。出论语。(子张篇)
三乐
三乐者。君子之所悦也。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所行无自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三乐之名。出孟子。(尽心篇。论语季氏篇。又有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三赦
三赦者。先王赦罪之法也。(赦。释也。)一曰幼弱。(年未满八岁。)二曰老耄。(年八十以上。)三曰憃愚。(生而痴騃者。)此之谓三赦也。
 三赦之名。出周礼。(秋官司刺文)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5H 页
三宥
三宥者。先王宥过之法也。(宥宽也减等。)一曰不识。(仇雠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者。)二曰过失。举刃(一作刀)欲斫木。而轶中人。 三曰遗忘。(间帷薄不知有人。投兵刃中之者。)此之谓三宥也。
 三宥之名。出周礼。(秋官司刺文)
三绝
三绝者。郑虔之文艺也。(超绝于凡流。)一曰诗绝。二曰书绝。(笔艺也。)三曰画绝。(图绘也。)此之谓三绝也。
 三绝之名。出唐书。(郑虔传。又宋之问父令文富文工书有力。谓之三绝。又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世称三绝。又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三端
三端者。君子之所兢畏也。一文士笔端。(畏讥贬。)二武士锋端。(畏触刺。)三辩士舌端。(畏谗毁。)此之谓三端也。
 三端之名。出韩诗外传。
三仁
三仁者。殷末之忠臣也。微子去之。(重绝祀。)箕子为奴。(佯狂。故被囚。)比干谏而死之。此之谓三仁也。
 三仁之名。出论语。(微子篇)
三良
三良者。秦穆公之殉臣也。(从而葬曰殉。)长曰奄息。次曰仲行。季曰针虎。此之谓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5L 页
三良也。
 三良之名。出春秋传。(又见黄鸟诗序。又左传管仲之言。以叔詹堵叔师叔。为郑三良。)
三杰
三杰者。汉家佐命之臣也。文成侯张良。(封于留。)文终侯萧何。(封于酂。)淮阴侯韩信。(本封楚。)此之谓三杰也。
 三杰之名。出汉书。(高祖纪)
三党
三党者。宋人朋比之别也。(即元祐三党。)一曰洛党。(程颐贾易等。)二曰蜀党。(苏轼吕陶等。)三曰朔党。(刘挚等。)此之谓三党也。
 三党之名。出小学绀珠。
三孝
三孝者。孝道之差等也。大孝尊亲。(舜周公)其次弗辱。(弗贻患。)其下能养。(奉口体。)此之谓三孝也。
 三孝之名。出祭义。(又用力用劳不匮为三孝。)
三教
三教者。道术之分也。(术道也。)儒教尚仁义。(尊孔子。)道教尚虚无。(尊老子。)佛教尚寂灭。(尊释迦如来。)此之谓三教也。
 
三教之名。出唐书。(李适传)
三鉴
三鉴者。人主之至宝也。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此之谓三鉴也。
 三鉴之名。出唐书。(魏徵传。荀子曰君子有三鉴。前惟顺鉴。人惟贤鉴。镜惟明鉴。太宗之言。盖本于此。)
三馀
三馀者。勤学之时也。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雨者时之馀。此之谓三馀也。
 三馀之名。出魏略。(董遇所以教弟子。)
三条
三条者。中国之山脉也。岍岐曰北条。(为太行王屋。)西倾曰中条。(为太华陪尾。)嶓冢曰南条。(为荆山大别。)此之谓三条也。
 三条之名。出禹贡注。(马融说)
三江
三江者。南纪之大浸也。一曰浙江。二曰浦阳江。三曰剡江。此之谓三江也。
 三江之名。出吴越春秋。(又见韦昭国语注。地理志以南江,中江,北江为三江。庾仲初吴都赋注。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郭璞说以岷江,浙江,吴江为三江。又一说以吴江,松江,钱唐江为三江。又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汉志以乌江。蚌江,乌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6H 页
白江,嘉靡江,畎江,源江,廪江,提江,箘江为九江。)
三山
三山者。所谓神仙之居也。一曰蓬莱。(亦名曰蓬壶。)二曰方丈。(亦名曰方壶。)三曰瀛洲。(亦名曰瀛壶。)此之谓三山也。(云在渤海中。)
 三山之名。出史记封禅书。
三辅
三辅者。西汉之京邑也。(车之两旁木曰辅。)右曰扶风。(在西偏。)左曰冯翊。(在东偏。)中曰京兆。此之谓三辅也。
 三辅之名。出汉书百官表。
三都
三都者。汉末之三国也。曹操都魏。(即邺下。)孙权都吴。(即金陵。)刘备都蜀。(即成都。)此之谓三都也。
 三都之名。出左思三都赋。
三桓
三桓者。鲁国之公族也。(桓公三子之族也。)孟曰仲孙。(仲庆父之族。)次曰叔孙。(公子牙之族。)次曰季孙。(公子友之族。)此之谓三桓也。
 三桓之名。出论语。
三晋
三晋者。强臣之窃国者也。一曰魏斯。(毕万后)二曰赵籍。(赵衰后)三曰韩虔。(韩万后)此之谓三晋也。
 三晋之名。出战国策。
三韩
三韩者。我邦之中古也。(韩大也。方言谓大曰韩。)一曰辰韩。(今之庆尚道)二曰马韩。(今湖西湖南)三曰弁辰。(古之迦罗国)此之谓三韩也。
 三韩之名。出后汉书。(东夷传)
三国
三国者。三韩之继也。东南曰新罗。(今之庆尚道。)西南曰百济。(今京畿,忠清,全罗。)西北曰高句丽。(今黄海,平安。西至辽东。)此之谓三国也。
 三国之名。出金富轼三国史。
三司
三司者。我朝之言官也。司谏曰薇院。司宪曰柏府。弘文曰瀛馆。(即玉堂)此之谓三司也。
 三司之名。出国朝宝鉴。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四之类(四十条)
  
四时
四时者。天气之变也。春曰青阳。(阳始舒。)夏曰朱明。(火之色)秋曰白藏。(收敛也。)冬曰玄英。(英清也。)此之谓四时也。
 四时之名。出尔雅。(释天文)
四天
四天者。四时之天也。春曰苍天。夏曰昊天。(气广大。)秋曰旻天。(旻悯也。悯万物凋落。)冬曰上天。(寒天高。)此之谓四天也。
 四天之目。见尔雅。(释天文)
四祭
四祭者。王公之庙事也。春祭曰祠。(饲也。用食礼。)夏祭曰礿。(汋菜也。薄祭。)秋祭曰尝。(尝新谷。)冬祭曰烝。(众也。众物皆荐。)此之谓四祭也。
 四祭之目。见尔雅。(释天文。春夏二祭之目。见周礼。王制春秋传者。皆参错不同。)
四荐
四荐者。庶人之礼也。(祭无牲曰荐。)春荐韭。(辅以卵。)夏荐麦。(辅以鱼。)秋荐黍。(辅以豚。)冬荐稻。(辅以雁。)此之谓四荐也。
 四荐之目。见王制。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6L 页
四畋
四畋者。所以习戎事也。春田曰蒐。(择也。择其不孕者。)夏田曰苗。(为田苗除害。)秋田曰狝。(杀也。顺时以杀。)冬田曰狩。(围守也。)此之谓四畋也。
 四畋之目。见尔雅。(释天文。左传隐五年亦云。)
四见
四见者。朝会之礼也。(诸侯朝于王。)春见曰朝。(其来早。)夏见曰宗。(宗尊也。)秋见曰觐。(觐勤也。)冬见曰遇。(不为期。)此之谓四见也。
 四见之目。见周礼。
四术
四术者。乐正之教法也。春学乐。秋学礼。(顺天气。)冬读书。夏读诗。此之谓四术也。
 四术之名。出王制。
四隅
四隅者。室中之廉角也。西南曰奥。(深隐处。)西北曰屋漏。(漏隐也。)东北曰宧。(人之所颐养。)东南曰窔。(明暗交。)此之谓四隅也。
 四隅之目。见尔雅。(释宫文)
四宅
四宅者。羲和之所居也。东曰旸谷。(羲仲宅)西曰昧谷。(和仲宅)南曰明都。(羲叔宅)北曰幽都。(和叔宅)此之谓四宅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7H 页
四宅之目。见尧典。
四极
四极者。中国之疆域也。(极所至。)东至泰远。西至邠国。南至濮铅。北至祝栗。此之谓四极也。
 四极之名。出尔雅。(释地文)
四荒
四荒者。荒远之地也。(在四极之外。)东曰日下。(东海上)西曰王母。(即弇山。)南曰北户。(在日南。故户北向。)北曰觚竹。(在辽西。)此之谓四荒也。
 四荒之名。出尔雅。(释地文)
四夷
四夷者。四海之外藩也。(在四荒之外。)东曰九夷。(夷。抵也。)西曰七戎。(戎。凶也。)南曰六蛮。(蛮。慢也。)北曰八狄。(狄。辟也。)此之谓四夷也。
 四夷之名。出尔雅。(释地文)
四至
四至者。大瀛之外地也。(至于尽。)南戴日曰丹穴。(其人智。)北戴斗极曰空桐。(其人武。)东至日出曰太平。(其人仁。)西至日入曰大蒙。(即蒙汜也。其人信。)此之谓四至也。
 四至之目。见尔雅。(释地文)
四译
四译者。方言之递传也。(译。驿也。如驿递然。)东方曰寄。(寓风俗之异。)南方曰象。(仿风俗之异。)西方曰狄鞮。(别服饰之异。)北方曰译。(辨言语之异。)此之谓四译也。
 四译之目。见王制。
四德
四德者。君子所行也。体仁曰元。(善之长。)合礼曰亨。(嘉之会。)和义曰利。(物之遂。)干事曰贞。(事之固。)此之谓四德也。
 四德之名。出周易。(乾文言)
四端
四端者。心之感发也。(端。绪也。)恻隐之心。仁之端。(隐者痛之深。)羞恶之心。义之端。(羞者耻己之不善。)辞让之心。礼之端。(让者推与人。)是非之心。知之端。(是者知其善。)此之谓四端也。
 四端之名。出孟子。(公孙丑上)
四礼
四礼者。私家之礼也。冠礼以成人。昏礼以合姓。(行礼在昏时。)丧礼以慎终。祭礼以追远。此之谓四礼也。
 四礼之名。出朱子家礼。(本出于王制六礼。)
四乐
四乐者。蕃国之乐也。东方曰靺。(持矛舞。)南方曰任。(持弓舞。)西方曰侏离。(持钺舞。)北方曰禁。(持楯舞。)此之谓四乐也。
 四乐之名。出周礼。(鞮鞻氏所掌也。其目见郑注。)
四库
四库者。书籍之藏也。载道曰经。纪事曰史。垂教曰子。(诸子之所作。)聚文曰集。此之谓四库也。
 四库之名。出唐书。(艺文志。后人以经史子集。为四部。非也。四部者。甲乙丙丁部也。)
四始
四始者。时(一作诗)教之本也。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三颂之始。此之谓四始也。
 四始之名。出诗大序。(卫宏之所传。)
四兆
四兆者。龟书之部分也。(灼龟而坼曰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兆。(郑云方功义弓之义未闻。)此之谓四兆也。
 四兆之名。出周礼。(卜师文)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7L 页
四勿
四勿者。克己之戒也。(勿禁止之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之谓四勿也。
 四勿之目。见论语。(颜渊篇。程子作四勿箴。)
四维
四维者。立国之纲纪也。礼不踰节。(下不僭。)义不自进。(士待荐。)廉不蔽恶。(清者恶人浊。)耻不从枉。(直者羞人曲。)此之谓四维也。
 四维之名。出管子。(牧民篇)
四科
四科者。孔门之教法也。(科。程也。)一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二曰言语。(宰我,子贡。)三曰政事。(冉有,季路。)四曰文学。(子游,子夏。)此之谓四科也。
 四科之名。出论语疏。(先进篇。又汉官仪。以四科辟士。宋史以四科取士。与此不同。)
四教
四教者。妇人之学也。贞顺曰妇德。和柔曰妇言。婉娩曰妇容。(娩。顺也。)丝麻曰妇功。(蚕所吐曰丝。)此之谓四教也。
 四教之名。出昏义。(又文行忠信。为孔门四教。)
四邻
四邻者。天子之佐也。在前曰疑。(有疑则问之。)在后曰丞。(丞佐也。)在左曰辅。(如车有旁木。)在右曰弼。(正弓弼弼。正君之乖戾。)此之谓四邻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8H 页
四邻之名。出虞书。(其目见书大传。又文王世子。以师保疑丞为四辅。)
四监
四监者。掌材木禽兽之官也。一曰山虞。二曰泽虞。(虞备也。)三曰林衡。四曰川衡。(衡平也。)此之谓四监也。
 四监之名。出月令。(其目见郑注。)
四民
四民者。黎民之分业也。学道曰士。(居间燕。)治地曰农。(居田野。)制器曰工。(居官府。)通货曰商。(居市井。)此之谓四民也。
 四民之名。出管子。(又见齐语及周官注。)
四友
四友者。文房之相须也。纸曰楮生。(会稽公)笔曰毛颖。(管城子)墨曰陈玄。(松滋侯)砚曰陶泓。(石虚中)此之谓四友也。
 四友之名。出谢翱文集。(文房四友序)
四凶
四凶者。唐虞之小人也。流者共工。(即穷奇。)放者驩兜。(即浑敦)窜者三苗。(即饕餮。)殛者伯鲧。(即梼杌。)此之谓四凶也。
 四凶之名。出春秋传。(鲁史克之言。本出舜典。)
四臣
四臣者。文王之股肱也。一曰疏附。(使远者来附。)二曰先后。(导迪也。)三曰奔奏。(使人趋承之。)四曰御侮。(效武力。)此之谓四臣也。
 四臣之目。见大雅。(绵卒章。其名出书传。)
四皓
四皓者。秦汉之隐士也。(谓须眉皓白。)一曰东园公。(唐宜明)二曰绮里季。三曰夏黄公。(崔少通)四曰角주-D001里先生。(周元道)此之谓四皓也。
 四皓之名。出汉书。(张良传。其姓名见陶靖节集陈留记。)
四豪
四豪者。战国之权臣也。齐有孟尝。(即田文。)赵有平原。(即赵胜。)魏有信陵。(即公子无忌。)楚有春申。(即黄歇。)此之谓四豪也。
 四豪之名。出汉书。(游侠传)
四杰
四杰者。俪文之才子也。王勃为首。杨烱次之。卢照邻次之。骆宾王次之。此之谓四杰也。
 四杰之名。出唐书。(王勃传)
四穷
四穷者。下民之无告者也。老而无妻曰鳏。(鱼名。夜不能眠者。)老而无夫曰寡。(与者少。)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8L 页
幼而无父曰孤。(孑立也。)老而无子曰独。(单身也。)此之谓四穷也。
 四穷之名。出孟子。(梁惠王下)
四灵
四灵者。昆虫之长也。麟长毛虫。(一角兽。)凤长羽虫。(五彩鸟。)龟长介虫。(灼以卜。)龙长鳞虫。(兴云雨。)此之谓四灵也。
 四灵之名。出礼运。
四载
四载者。夏禹治水之所乘也。(受人乘曰载。)山行乘樏。(一作輂。)泥行乘橇。(一作蕝。)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此之谓四载也。(樏音蔂。橇音绝。)
 四载之名。出虞书。(其目见河渠书沟洫志。樏橇二字。诸本不同。今略之。)
四宝
四宝者。中国之奇珍也。周有砥厄。(美玉名)宋有结绿。(青黄色)梁有悬黎。(玄玉也)楚有和璞。(和氏玉)此之谓四宝也。
 
四宝之名。出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四渎
四渎者。发源注海之水也。(渎浊也。)江出岷山。(在梁州。)河出昆崙。(在西蕃。)淮出胎簪。(在南阳。)济出王屋。(在河东。)此之谓四渎也。
 四渎之名。出尔雅。(释水文)
四郡
四郡者。卫满朝鲜之所分也。一曰乐浪。(今之平安道。)二曰玄菟。(今之咸镜道。)三曰临屯。(今浿南洌北之地。)四曰真番。(今鸭水之北。)此之谓四郡也。
 四郡之名。出史记。(朝鲜列传。东人以玄菟,临屯。谓在今邦域之外。非也。又闾延,茂昌,虞芮,慈城。为江界之废四郡。又丹阳,清风,堤川,永春。山水绝胜。亦名四郡。)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五之类(四十条)
  
五教
五教者。天伦之彝典也。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承以孝。此之谓五教也。
 五教之名。出虞书。(其目见春秋传。汉儒以此为五。亦名五典。书集传以五伦为五教。又父母兄弟妻子。谓之六亲。见春秋传。)
五伦
五伦者。人纪之达道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配耦一定。不相乱。)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之谓五伦也。
 五伦之目。见孟子。(滕文公上。礼运去朋友而加兄弟。谓之十义。)
五礼
五礼者。邦国之仪文也。祭祀曰吉礼。(其别有十二。)丧荒曰凶礼。(荒谓饥馑疠疫。)朝觐曰宾礼。(其别有八。)师旅曰军礼。(其别有五。)冠昏饮射曰嘉礼。(其别有六。)此之谓五礼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9H 页
五礼之目。见周礼。(大宗伯)
五刑
五刑者。讨罪之用也。黥面曰墨。割鼻曰劓。刖足曰剕。去势曰宫。(即腐刑。)死曰大辟。此之谓五刑也。
 五刑之名。出虞书。(其目见吕刑。国语以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为五刑。大司寇以野刑军刑乡刑官刑国刑。为五刑。唐律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
五射
五射者。国子之所习也。一曰白矢。(其镞白。)二曰参连。(三矢连续去。)三曰剡注。(剡杀也。羽高镞低。)四曰襄尺。(臣与君射。让一尺。)五曰井仪。(四矢贯帿。如井形。)此之谓五射也。
 五射之名。出周礼。(保氏文。其目见先郑注。)
五御
五御者。国子之所习也。一鸣和鸾。(和。铃也。鸾鸣和应。)二逐水曲。(随水势。)三过君表。(军旅立门臬曰表。)四舞交衢。(车在交道。应舞节。)五逐禽左。(驱兽使左。君射之。)此之谓五御也。
 五御之名。出周礼。(保氏文。其目见先郑注。)
五行
五行者。厚生之本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之谓五行也。
 
五行之名。出洪范。
五声
五声者。乐音之别也。宫以为君。(声至浊。)商以为臣。(声次浊。)角以为民。(声半清半浊。)徵以为事。(声稍清。)羽以为物。(声至清。)此之谓五声也。
 五声之名。出虞书。(其目见乐记。)
五色
五色者。物采之辨也。东方曰青。南方曰赤。西方曰白。北方曰墨(一作黑)。中央曰黄。此之谓五色也。
 五色之名。出虞书。(其目见考工记。)
五臭
五臭者。芗泽之别也。羊臭曰膻。炒气曰焦。芬芳曰香。鱼臭曰腥。腐臭曰朽。此之谓五臭也。
 五臭之目。见月令。
五味
五味者。精液之滋也。酢味曰酸。(酢醋同。)荼味曰苦。蜜味曰甘。辣味曰辛。卤味曰咸。此之谓五味也。
 五味之目。见洪范。
五脏
五脏者。血气之所藏也。(脏藏也。)肝通于目。心通于舌。脾通于口。肺通于鼻。肾通于耳。此之谓五脏也。
 五脏之名。出黄帝素问。
五官
五官者。心君之所治也。(官职也。)耳曰司聪。目曰司视。鼻以嗅气。口以出言。形以运动。此之谓五官也。
 五官之名。出荀子。(陈浩学记注。以耳目口鼻心为五官。非也。)
五金
五金者。矿采之品也。黄金曰金。白金曰银。赤金曰铜。青金曰铅。黑金曰铁。此之谓五金也。
 五金之目。见汉书注。贪(一作食)货志颜师古注。
五玉
五玉者。诸侯之贽也。公执桓圭。(正方如宫形。)侯执信圭。(信直也。)伯执躬圭。(人身象。)子执谷璧。(象养人。)男执蒲璧。(象安人。)此之谓五玉也。
 五玉之名。出虞书。(其目见大宗伯。)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49L 页
五火
五火者。四时之改燧也。春取榆柳。(榆枌也。)夏取枣杏。(枣棘也。)夏秋之交取桑柘。(山桑也。)秋取柞槱。(柞栎也。槱刚木也。)冬取槐檀。(香木也。)此之谓五火也。
 五火之目。见周礼注。(郑玄司爟注。本邹衍之说。)
五地
五地者。生物之原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小山也。)四曰坟衍。(坟高起也。衍广阔也。)五曰原隰。(高平曰原。下平曰隰。)此之谓五地也。
 五地之名。出周礼。(大司徒)
五岳
五岳者。中国之镇山也。(岳山宗。)东曰泰山。(即岱宗。)西曰华山。(一作华。)南曰霍山。(即衡山。)北曰恒山。(即常山。)中曰嵩高。(即大室。)此之谓五岳也。
 五岳之名。出周礼。(大宗伯。其目见尔雅。)
五谷
五谷者。禾稼之美也。黍有秬芑。(黑曰秬。白曰芑。)稷有穄秫。(黏曰秫。不黏曰穄。)稻有粳糯(黏曰糯。不黏曰粳。)菽曰大豆。麦曰来牟。此之谓五谷也。
 五谷之名。出谷梁传。(其目见周礼职方注。太宰注以黍稷秫稻麻二豆二麦。为九谷。)
五果
五果者。木实之美也。桃曰句鼻。(句曲也。)杏曰扁核。(扁匾同。)李曰龙耳。枣曰鸡心。栗曰黄玉。此之谓五果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0H 页
五果之名。出黄帝素问。
五辂
五辂者。天子之法驾也。一曰玉路。(祭所乘。)二曰金路。(封同姓。)三曰象路。(封异姓。)四曰革路。(封四卫。)五曰木路。(封蕃国。)此之谓五辂也。
 五辂之名。出周礼。(巾车文。又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为王后五辂。)
五兵
五兵者。戎车之所建也。平头曰戈。无刃曰殳。三锋曰戟。有钩曰酋矛。(二十尺)其长者夷矛。(二十四尺)此之谓五兵也。
 五兵之名。出周礼。(司兵文。其目见考工记。)
五服
五服者。丧纪之精粗也。一曰斩衰。(为君父。)二曰齐衰。(有三年。有期。)三曰大功。(九月也。殇服七月。)四曰小功。(五月也。女红曰功。)五曰缌麻。(三月也。)此之谓五服也。
 五服之名。出学记。(其目见仪礼丧服。)
五纪
五纪者。天时之大经也。岁有寒暑。月有晦朔。日有昼夜。星辰有次。(十二次)历数有步。(推占也。)此之谓五纪也。
 五纪之名。出洪范。
五徵
五徵者。君德之类应。(徵验也。)肃则时雨。(貌曰恭作肃。)乂则时旸。(言曰从作乂。)哲则时燠。(视曰明作哲。)谋则时寒。(听曰聪作谋。)圣则时风。(思曰睿作圣。)此之谓五徵也。
 五徵之目。见洪范。
五福
五福者。庶民之吉禄也。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乐其善。)五曰考终。(得令终。)此之谓五福也。
 五福之名。出洪范。
五谏
五谏者。忠臣之义也。一曰谲谏。(以诡言悟主。)二曰戆谏。(愚而朴。)三曰降谏。(下其气。)四曰直谏。(无所讳。)五曰讽谏。(风动之。)此之谓五谏也。
 五谏之名。出家语。(白虎通。又以讽谏窥谏顺谏指谏陷谏。为五谏。)
五听
五听者。所以察狱讼也。一曰辞听。(不直则言烦。)二曰色听。(不直则色赧。)三曰气听。(不直则息喘。)四曰耳听。(不直则聆惑。)五曰目听。(不直则视眊。)此之谓五听也。
 五听之名。出周礼。(小司寇)
五守
五守者。先王之所以待刑人也。墨者守门。劓者守关。宫者守内。刖者守囿。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0L 页
髡者守积。(仓廪也。)此之谓五守也。
 五守之目。见周礼。(掌戮文。祭统以煇胞翟阍。为四守。)
五帝
五帝者。上古之神圣也。伏羲曰太昊。(配于春。)神农曰炎帝。(配于夏。)轩辕曰黄帝。(配中央。)金天曰少昊。(配于秋。)高阳曰颛顼。(配于冬。)此之谓五帝也。
 五帝之目。见月令。
五佐
五佐者。上古之贤臣也。句芒司春。(少昊之子重。)祝融司夏。颛贫(一作顼)之子黎。 后土居中。(共工子句龙。)蓐收司秋。(少昊之子该。)玄冥司冬。(少昊之子熙。)此之谓五佐也。
 五佐之目。见月令。
五圣
五圣者。百世之师也。孔子曰至圣。(字仲尼)颜子曰复圣。(回字渊)曾子曰宗圣。参子(一作字)舆 子思曰述圣。(伋)孟子曰亚圣。(轲)此之谓五圣也。
 五圣之名。出大明会典。
五贤
五贤者。东国之先师也。寒暄金公。(名宏弼)一蠹郑公。(名汝昌)静庵赵公。(名光祖)晦斋李公。(名彦迪)退溪李公。(名滉字景浩)此之谓五贤也。
 
五贤之名。出文苑黼黻。
五霸
五霸者。诸侯之盟主也。(霸伯也。)齐有桓公。(名小白姜姓)晋有文公。(名重耳姬姓)秦有穆公。(名任好嬴姓)宋有襄公。(名玆父子姓)楚有庄王。(名旅芈姓)此之谓五霸也。
 五霸之名。出孟子。(其目见集注。左传注云。五伯者。夏伯曰昆吾。殷伯曰大彭,豕韦。周伯曰齐桓,晋文。未知孰是。)
五胡
五胡者。晋末之乱华者也。胡者刘渊。羯者石勒。(羯上党地名匈奴别部入居之。)氐者苻坚。(羌别种)羌者姚弋仲。(西戎也。)慕容廆起于鲜卑。(东胡名)此之谓五胡也。
 五胡之名。出晋书。
五季
五季者。唐宋之僭主也。一曰朱梁。(朱全忠)二曰后唐。(李克用)三曰石晋。石敬塘(一作瑭) 四曰后汉。(刘知远)五曰柴周。(郭威传柴荣)此之谓五季也。
 五季之名。出五代史。
五虫
五虫者。动物之族也。鸟曰羽虫。兽曰毛虫。鱼曰鳞虫。被甲曰介虫。(蟹鳖类)露体曰裸虫。(蚕蚓类)此之谓五虫也。
 五虫之名。出月令。本出大戴礼。考工记又以脂者膏者嬴(一作裸)者羽者鳞者。为五兽。
五方
五方者。异物之所产也。比目之鱼出东方。(其名鲽)比翼之鸟出南方。(名鹣鹣)比肩之兽出西方。(其名蟨)比肩之民出北方。(迭望而迭食。)轵首之蛇出中国。(名弩弦)此之谓五方也。
 五方之名。出尔雅。(释地文)
五卫
五卫者。我邦之军制也。(国初之制也。今废。)中卫曰义兴。左卫曰龙骧。(左青龙)右卫曰虎贲。(右白虎)前卫曰忠佐。后卫曰忠武。此之谓五卫也。
 五卫之名。出经国大典。
五部
五部者。我邦京邑之制也。一曰中部。二曰东部。三曰西部。四曰南部。五曰北部。此之谓五部也。
 五部之名。出舆地胜览。(此本高句丽之制也。后汉书云高句骊有五部。即内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也。其内部一名黄部。其四部一名左右前后部。)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六之类(四十条)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1H 页
六经
六经者。先圣载道之器也。(经常也。)易以道化。(主乎变。)书以道事。(述正事。)诗以达意。(言其志。)礼以节人。(不相踰。)乐以发和。(宣其郁。)春秋以道义。(正伦义。)此之谓六经也。
 六经之目。见经解。(又详史记自序传。乐书亡不传。故汉时只有五经博士。)
六诗
六诗者。诗体之别也。讽咏曰风。敷陈曰赋。譬喻曰比。起感曰兴。正言曰雅。容状曰颂。(形容其盛德。)此之谓六诗也。
 六诗之名。出周礼。(太师文)
六体
六体者。书体之别也。垂法曰典。矢谋曰谟。(矢陈也。)喻告曰诰。教戒曰训。军旅曰誓。封爵曰命。此之谓六体也。
 六体之名。出蔡沈书传。(孔颖达并计贡歌征范。为十例。周礼大祝。以祠命诰会祷诔。为六辞。)
六书
六书者。文字之法也。一曰象形。(日月类)二曰会意。(武信类)三曰转注。(考老类)四曰处事。(上下类)五曰假借。(令长类。一字两用。)六曰谐声。(江河类。左形右声。)此之谓六书也。
 六书之名。出周礼。(地官保氏文。其目见郑注。)
六礼
六礼者。婚姻之仪节也。一曰纳采。(采择也。)二曰问名。(问女名。将卜吉凶。)三曰纳吉。(卜而告吉兆。)四曰纳徵。(徵成也。即今之纳币。)五曰请期。(告期日。)六曰亲迎。(即日迎而归。)此之谓六礼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1L 页
也。
 六礼之目。见士昏礼。(王制又以冠昏丧祭乡相见。为六礼。)
六乐
六乐者。帝王象德之舞也。黄帝曰云门。(即大卷。)尧曰咸池。(即大章。)舜曰大韶。(即大㲈)禹曰大夏。(韶绍也。夏大也。)汤曰大濩。(或作頀。)周曰大武。(武王乐)此之谓六乐也。
 六乐之名。出周礼。(大司乐)
六舞
六舞者。国子幼年之所习也。全羽曰帗舞。(玄云析采缯。)析羽曰羽舞。冒羽曰皇舞。(皇䍿同)执氂曰旄舞。(旄牛尾)执干曰干舞。(此武舞)无所执曰人舞。(以手袖)此之谓六舞也。
 六舞之名。出周礼。(乐师文)
六术
六术者。丧服之义理也。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为君服。)三曰贵名。(从父从母类)四曰出入。(女适人男为人后。)五曰长幼。(三殇服。)六曰从服。(属从徒从等。)此之谓六术也。
 六术之名。出礼大传。
六艺
六艺者。国子之所肄习也。礼有节文。乐有章族。(族奏也。)射以中鹄。御以调马。书别偏旁。数别乘除。此之谓六艺也。
 六艺之名。出周礼。(保氏文。又见大司徒。史记汉书。以六经为六艺。)
六德
六德者。国子之所自修也。明事曰知。爱人曰仁。通事曰圣。制宜曰义。实心曰忠。平志曰和。此之谓六德也。
 六德之名。出周礼。(大司徒)
六行
六行者。国子之所服行也。善于父母曰孝。善于兄弟曰友。亲于九族曰睦。厚于姻戚曰姻。(姻音因。)信于朋友曰任。周于贫困曰恤。此之谓六行也。
 六行之名。出周礼。(大司徒)
六容
六容者。国子所学之威仪也。祭祀之容尚穆穆。(严而和。)宾客之容尚肃肃。(恪而敬。)朝廷之容尚济济。(整而敏。)丧纪之容尚累累。(羸惫貌。)军旅之容尚暨暨。(果毅貌。)车马之容尚翼翼。(闲整貌。)此之谓六容也。
 六容之名。出周礼。(保氏文。散见于玉藻少仪。)
六官
六官者。王者之佐卿也。冢宰曰天官。(掌邦治。)司徒曰地官。(掌邦教。)宗伯曰春官。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2H 页
(掌邦礼。)司马曰夏官。(掌邦政。)司寇曰秋官。(掌邦刑。)司空曰冬官。(掌邦事。)此之谓六官也。
 六官之名。出周礼。(小宰职。我邦以吏户礼兵刑工。为六曹。)
六工
六工者。攻治六材之人也。抟埴曰土工。(陶人瓬人等。)锻冶曰金工。(其别六)刮摩曰石工。(玉人磬人等)梓匠曰木工。(其别七)鞄韗曰兽工。(攻皮者。)画缋曰草工。(取蓝茜以染。)此之谓六工也。
 六工之名。出曲礼。(考工记有木金皮土设色刮摩等六工。即此六工也。考工记筑治凫栗段桃。为攻金六工。)
六功
六功者。邦国记功之法也。王功曰勋。(辅成王业若周公。)国功曰功。(保全国家若伊尹。)民功曰庸。(法施于民若后稷。)事功曰劳。(以劳定国若大禹。)治功曰力。制法成治住(一作若)皋陶。 战功曰多。(克敌出奇若吕尚。)此之谓六功也。
 六功之目。见周礼。(司勋文)
六宗
六宗者。天子之小祀也。一曰泰昭。(祭四时。)二曰坎坛。(祭寒暑。)三曰王宫。(祭日也。)四曰夜明。(祭月也。)五曰幽宗。(祭星也。)六曰雩宗。(祭水旱。)此之谓六宗也。
 
六宗之名。出虞书。(其目见祭法。马融郑玄等所论六宗之名。不止一二。今并略之。)
六号
六号者。祭祀之称名也。一曰神号。(若昊天上帝。)二曰鬼号。(若皇祖伯某。)三曰示号。(若后土。)四曰牲号。(若柔毛刚鬣。)五曰齍号。(若香合明粢。)六曰币号。(若嘉玉量币。)此之谓六号也。
 六号之名。出周礼。(大祝文)
六顺
六顺者。人道之循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之谓六顺也。
 六顺之名。出春秋传。(石碏之所言。)
六逆
六逆者。人道之反常也。贱妨贵。(惎间之。)少陵长。(侵侮之。)远间亲。(介隔之。)新间旧。(不循序。)小加大。(不量力。)淫破义。(不度德。)此之谓六逆也。
 六逆之名。出春秋传。(同上)
六冕
六冕者。王公之元服也。一曰裘冕。(祀上帝。)二曰衮冕。(享先王。)三曰鷩冕。(衣绘雉。)四曰毳冕。(绘虎蜼。)五曰希冕。(刺粉米。)六曰玄冕。(裳刺黻。)此之谓六冕也。(希音絺。)
 六冕之名。出周礼。(司服文。裘冕唯天子有之。)
六服
六服者。王后之礼服也。一曰祎(一作袆)衣。(祭先王。)二曰揄狄。(祭先公。)三曰阙狄。(画翟羽。)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2L 页
曰鞠衣。(曲黄色。)五曰展衣。(白色袒。)六曰褖衣。(黑色以御王。)此之谓六服也。
 六服之名。出周礼。(内司服)
六器
六器者。天子之礼玉也。一曰苍璧。(以礼天。)二曰黄琮。(以礼地。)三曰青圭。(礼东方。)四曰赤璋。(礼南方。)五曰白虎。(礼西方。)六曰玄璜。(礼北方。)此之谓六器也。
 六器之名。出周礼。(大宗伯文。又见聘礼。又小行人六币之目曰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
六挚
六挚者。人臣礼见之物也。孤执皮帛。(虎豹皮。)卿执羔。(小羊也。)大夫执雁。(行有序。)士执雉。(介有节。)庶人执鹜。(不飞迁。)工商执鸡。(随时动。)此之谓六挚也。
 六挚之名。出周礼。(大宗伯)
六节
六节者。使臣行道之信也。(诸侯之所用。)山国用虎节。(铸虎象。)土国用人节。(平地人所居。)泽国用龙节。(水有龙。)道路用旌节。(析羽者。)门关用符节。(分竹者。)都鄙用管节。(亦如符。)此之谓六节也。
 六节之名。出周礼。(小行人。又掌节有玉节,角节,金节,符节,玺节,旌节。亦六节也。金节有二。即龙节虎节。)
六彝
六彝者。郁鬯之尊也。(彝法也。)一曰鸡彝。(夏后制)二曰鸟彝。(刻鸟形。)三曰斝彝。(殷人制。)四曰黄彝。(周黄目。)五曰虎彝。(刻虎形。)六曰蜼彝。(蜼似狝猴刻之。取其孝。)此之谓六彝也。
 六彝之名。出周礼。(司尊彝)
六尊
六尊者。酒醴之彝也。一曰献尊。(献或作牺。并音莎。)二曰象尊。(饰象形。)三曰壶尊。(匏也。太古制。)四曰著尊。(无足而著地。)五曰泰尊。(瓦尊也。虞制。)六曰山尊。(刻山形。夏制。)此之谓六尊也。
 六尊之名。出周礼。(司尊彝)
六饮
六饮者。王膳之清者也。清涤曰水。(无所和。)米汁曰浆。(有醋味。)甜酒曰醴。(不用曲。)水酒曰䣼。(一说云寒粥。)梅浆曰医。(一名醷。)黍粥曰酏。(其味甘。)此之谓六饮也。
 六饮之名。出周礼。(浆人文。又膳夫谓之六清。)
六畜
六畜者。禽兽之受养者也。马以驾车。牛以服轭。羊曰柔毛。豕曰刚鬣。犬使守门。鸡使司晨。此之谓六畜也。
 六畜之名。出周礼。(庖人文。膳夫谓之六牲。)
六兽
六兽者。王庖之野腊也。一曰麋。二曰鹿。三曰熊。(玄云当用狼。)四曰麇。(獐)五曰豕。(即山猪。)六曰兔。(八窍兽。)此之谓六兽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3H 页
六兽之名。出周礼。(庖人先郑注。先郑又以雁鹑鴳雉鸠鸽。为六禽。)
六马
六马者。校人之所养也。一曰种马。(即母马。)二曰戎马。(驾戎辂。)三曰齐马。(驾金辂。)四曰道马。(驾象辂。)五曰田马。(驾田辂。)六曰驽马。(给宫中之役。)此之谓六马也。
 六马之名。出周礼。(校人文。)
六材
六材者。所以为弓也。干以为远。(桑柘等。)角以为疾。(用牛角。)筋以为深。(用兽筋。)胶以为和。(鹿角鱼之胶。)丝以为固。(弦用丝。)漆以受霜露。(漆其外。)此之谓六材也。
 六材之名。出考工记。(弓人文。又夏官司弓矢。有六弓之目。曰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大弓。)
六气
六气者。天地之变候也。阴以蹙之。阳以舒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晦则为夜。明则为昼。此之谓六气也。
 六气之名。出汉书。(律历志)
六腑
六腑者。津液之所聚也。化食曰胃。销恶曰胆。分水曰小肠。分谷曰大肠。腐水曰脬。(即膀胱。)腐谷曰膲。(即三焦。)此之谓六腑也。
 六腑之名。出内经。
六极
六极者。庶民之菑祸也。短折曰凶。多病曰疾。劳心曰忧。财匮曰贫。德薄曰恶。懦孱曰弱。此之谓六极也。
 六极之名。出洪范。
六韬
六韬者。太公之兵法也。一曰文韬。(十二篇)二曰武韬。(凡五篇)三曰龙韬。(十三篇)四曰虎韬。(十二篇)五曰豹韬。(凡八篇)六曰犬韬。(凡十篇)此之谓六韬也。
 六韬之名。出陈寿蜀志。(刘先主传。隋书经籍志亦录之。)
六国
六国者。战国之僭主也。燕都蓟城。齐都临菑(一作淄)。姜忘(一作亡)而田代。 楚都郢邑。韩都平阳。(后徙郑。)魏都大梁。赵都邯郸。此之谓六国也。
 六国之名。出战国策。
六卿
六卿者。晋国之世臣也。一曰赵氏。(赵衰后。)二曰范氏。(随会始封范。)三曰荀氏。(荀息后。)四曰智氏。(亦荀氏也。荀首后。)五曰魏氏。(毕万后。)六曰韩氏。(韩万后。)此之谓六卿也。
 六卿之名。出春秋提要。(又子产,子齹等。为郑六卿。皇缓,乐茷等。为宋六卿。)
六朝
六朝者。江南之帝者也。一曰孙吴。(孙权也。)二曰东晋。(司马氏)三曰刘宋。(刘裕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3L 页
曰萧齐。(萧道成)五曰萧梁。(萧衍也)六曰陈氏。(陈霸先)此之谓六朝也。
 六朝之名。出隋书。
六贤
六贤者。有宋之先正也。一濂溪先生。(周敦颐茂叔)二横渠先生。(张载字子厚)三明道先生。(程颢字伯淳)四伊川先生。(程颐字正叔)五康节先生。(邵雍字尧夫)六晦庵夫子。(朱文公元晦)此之谓六贤也。
 六贤之名。出宋史。(儒林传。朱子以五贤及司马温公。为六君子。)
六部
六部者。新罗京邑之制也。一曰梁部。(本阳山)二曰沙梁。(本高垆)三曰牟梁。(本大树)四六(一作曰)本彼。(本于珍)五曰汉祗。(本加利)六曰习比。(本明活)此之谓六部也。
 六部之名。出金富轼三国史。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七之类(二十条)
  
七教
七教者。先王所以兴民德也。一曰父子。二曰兄弟。三曰夫妇。四曰君臣。五曰长幼。六曰朋友。七曰宾客。此之谓七教也。
 七教之名。出王制。
七情
七情者。人心之感发也。悦豫曰喜。愤盈曰怒。悲戚曰哀。恐怯曰惧。怜慕曰爱。憎疾曰恶。贪愿曰欲。此之谓七情也。
 七情之名。出礼运。(左传子产之言。以哀乐喜怒好恶为六志。)
七曜
七曜者。精光之丽天也。日曰朱明。月曰水精。金星曰太白。(即长庚。)火星曰荧惑。水星曰辰星。木星曰岁星。土星曰填星。此之谓七曜也。
 七曜之名。出谷梁传。
七略
七略者。群书之总数也。一曰六艺。(即六经。)二曰诸子。(荀子庄子等)三曰诗赋。四曰兵书。五曰术数。(历象卜算类)六曰方技。(医药神仙类)七曰辑略。(诸书之总类)此之谓七略也。
 七略之名。出艺文志。(七略本刘向之所辑。)
七纬
七纬者。经典之演义也。易有六纬。(乾凿度之等)书有四纬。(考灵曜之等)诗有三纬。(纪历枢之等)礼有三纬。(含文嘉之等)乐有三纬。(叶图徵之等)孝经有二纬。(援神契之等)春秋有十三纬。(元命包之等)此之谓七纬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4H 页
七纬之名。出隋书。(经籍志)
七庙
七庙者。天子之祭法也。一曰考庙。(即祢庙)二曰王考。三曰皇考。(即曾祖。)四曰显考。(即高祖。)五曰穆祧。(如周之武王。)六曰昭祧。(如周之文王。)七曰祖庙。(即太祖。)此之谓七庙也。
 七庙之名。出祭法。(与王制不同。)
七祀
七祀者。天子之小祀也。一曰司命。(宫中神。或云星。)二曰中霤。(屋中央。)三曰国门。(都城门。)四曰国行。(行道神。)五曰泰厉。(帝王无后者。)六曰户。(室之户。)七曰灶。(主饮食。)此之谓七祀也。
 七祀之目。见祭法。(月令以户灶中霤门行。为五祀。先儒以此为正。)
七贡
七贡者。诸候(一作侯)之方物也。侯服贡祀物。(助王祭。)甸服贡嫔物。(丝枲等)男服贡器物。(尊彝等)采服贡服物。(玄纁等)卫服贡材物。(金木等)要服贡货物。(龟贝等)蕃国贡宝物。(各以其所贵。)此之谓七贡也。
 七贡之名。出周礼。(大行人。天官太宰。加币贡游贡。谓之九贡。彼云物贡。即此宝物也。)
七策
七策者。海内之玉币也。一曰阴山之碝珉。(石次玉。)二曰紫山之白金。(亦燕山。)三曰朝鲜之文皮。(虎豹皮)四曰汝汉之黄金。(出石衢。)五曰江阳之明珠。六曰泰山之曾青。(如朱砂。可以鍊丹。)七曰边山之美玉。(出禺氏。)此之谓七策也。
 七策之名。出管子。(轻重篇)
七宝
七宝者。装饰之珍品也。一曰车𤦲。(即大贝。)二曰璊瑚。(即珊瑚。)三曰琥珀。(即松脂所化。)四曰玛瑙。(石次玉。)五曰火齐。(珠也。似云母。)六曰良玉。(出于山。)七曰真珠。出于冰(一作水)。 此之谓七宝也。
 七宝之名。出云笈七签。
七工
七工者。攻木之艺人也。一曰轮人。(斲轮者。)二曰舆人。(造舆者。)三曰车人。(造车者。)四曰弓人。(造弓者。)五曰庐人。(造兵器。)六曰匠人。(造宫室者。)七曰梓人。(造器物。)此之谓七工也。
 七工之名。出考工记。
七书
七书者。武学之经传也。一曰孙子。(吴孙武所著。)二曰吴子。(吴起著。)三曰六韬。(太公法。)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4L 页
四曰三略。(黄石公所传。)五曰司马法。(齐武王时作。)六曰尉缭子。(梁惠王时人。)七曰李卫公。(李靖著。)此之谓七书也。
 七书之名。出晁公武读书志。(宋元丰中。始定武学七书。国制以易诗书论孟中庸大学。为七书。)
七贵
七贵者。汉室之外戚也。一曰吕氏。(产禄等)二曰霍氏。(霍光家)三曰上官。(桀之家)四曰丁氏。(哀帝母丁姬之家)五曰赵氏。(飞燕家)六曰傅氏。(元帝傅昭仪之家)七曰王氏。(王商等)此之谓七贵也。
 七贵之名。出潘岳西征赋。(其目见六臣注。)
七子
七子者。曹魏之文士也。一建安曹植。(字子建)二东平刘桢。(字公干)三北海徐干。(字伟长)四广陵陈琳。(字孔璋)五陈留阮瑀。(字元瑜)六汝南应玚(字德琏)七山阳王粲。(字仲宣)此之谓七子也。
 七子之名。出魏志。(王粲传)
七贤
七贤者。晋初之酒豪也。一步兵校尉阮籍。(字嗣宗)二中散大夫嵇康。(字叔夜)三吏部尚书山涛。(字巨源)四建武参军刘伶。(字伯伦)五始平太守阮咸。(字仲容)六散骑常侍向秀。(字子期)七司徒王戎。(字浚仲)此之谓七贤也。
 七贤之名。出陶渊明群辅录。(又见晋书。魏末七人。游于竹林。号曰竹林七贤。)
七行
七行者。乐府之平调也。一曰长歌。(言芳华不久。)二曰短歌。(魏文帝所作。言及时行乐。)三曰猛虎。(陆机所作。言从役不改节。)四曰君子。(远嫌疑之义。)五曰燕歌。(妇人思行役。)六曰从军。(车旅之劳苦。)七曰鞠歌。(言鞠室之哀。)此之谓七行也。
 七行之名。出古今乐录。(宋大明中。王僧虔录平调七曲。为七歌行。)
七曲
七曲者。江南之乐府也。其一曰江南弄。(本沈约所作。)二曰龙笛。三曰采莲。四曰凤笙。五曰采菱。六曰游女。七曰朝云。此之谓七曲也。
 七曲之名。出古今乐录。(梁武帝改沈约四曲。制江南弄七曲。)
七部
七部者。隋代之伎乐也。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玆伎。七曰文康伎。此之谓七部也。
 七部之名。出隋书音乐志。(隋开皇初。置七部乐。)
七去
七去者。妇人之所以出也。不顺父母去。(为逆德。)无子去。(为绝世。)淫去。(为乱族。)妒去。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5H 页
(为乱家。)有恶疾去。(不可共粢盛。)多言去。(为离亲。)窃盗去。(为反义。)此之谓七去也。
 七去之名。出大戴礼。(本命篇。又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七事
七事者。守令考绩之目也。一曰农桑盛。二曰户口增。三曰学校兴。四曰军政修。五曰赋役均。六曰词讼简。七曰奸猾息。此之谓七事也。
 七事之名。出国朝宝鉴。(本)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八之类(二十条)
  
八卦
八卦者。万物之象也。乾有父道。坤有母道。震为长男。(下连者。)巽为长女。(下绝者。)坎为中男。(中连者。)离为中女。(中绝者。)艮为少男。(上连者。)兑为少女。(上绝者。)此之谓八卦也。
 八卦之名。出易大传。
八音
八音者。乐器之别也。金曰钟鑮。石曰球磬。丝曰琴瑟。竹曰箫管。匏曰笙簧。(列管于匏中。)土曰埙嘂。(与叫同。)革曰鼓鼗。木曰柷敔。此之谓八音也。
 八音之名。出周礼。(大师文)
八风
八风者。大块之噫气也。正东曰明庶风。(一名曰谷风。)东南曰清明风。正南曰景风。(一名曰凯风。)西南曰凉风。正西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正北曰广莫风。(一名曰广末。)东北曰条风。(一名曰融风。)此之谓八风也。
 八风之名。出左传。(其目见史记律书。其注一名者。杜预说也。吕氏春秋。又以猋风,滔风,熏风,巨风,凄风,飂风,厉风,寒风。为八风。起于东北。终于正北。)
八纮
八纮者。中国之荒外也。(纮纲也。如网之有大纲。)东北曰荒土。正东曰桑野。东南曰众安。正南曰反户。(即北户。)西南曰火土。正西曰沃野。西北曰河所。正北曰委羽。此之谓八纮也。
 八纮之名。出淮南子。(九州之外。有八埏。八埏之外。有八纮。上文以大泽,无通,大渚,少海,昃区,玄泽,大梦,浩泽,渚资,丹泽。为八綖。)
八蛮
八蛮者。南方之蕃国也。一曰天竺。二曰咳首。三曰焦侥。四曰跂踵。五曰穿胸。六曰儋耳。七曰狗轵。八曰旁脊。此之谓八蛮也。
 八蛮之名。出国语。(其目见尔雅疏李巡说。)
八蜡
八蜡者。岁终之索飨也。(蜡索也。)一曰先啬。(神农也。)二曰司啬。(古农官。)三曰先农。(古田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5L 页
畯。)四曰邮表畷。(田官之所居。)五曰猫虎。(食田鼠田豕。故报其功。)六曰水坊。(以蓄水。)七曰水庸。(以泄水。)八曰昆虫。(螟蝗属。)此之谓八蜡也。
 八蜡之名。出郊特牲。(其目见经文。然先儒以猫虎合一。恐非也。又昆虫不当祭。)
八统
八统者。人主所以驭万民也。一曰亲亲。(亲九族。)二曰敬故。(礼旧人。)三曰进贤。(在尊位。)四曰使能。(在卑职。)五曰保庸。(安有功。)六曰尊贵。(敬大臣。)七曰达史。(察勤劳。)八曰礼宾。(怀诸侯。)此之谓八统也。
 八统之名。出周礼。(小宰文。小司寇八仪之辟。其目与此同。)
八政
八政者。有国之大务也。一曰食。(谓粟米。)二曰货。(泉布类。)三曰祀。(以事神。)四曰司空。(掌山泽。)五曰司徒。(教万民。)六曰司寇。(主刑狱。)七曰宾。(礼诸侯。)八曰师。(除残暴。)此之谓八政也。
 八政之名。出洪范。(王制又以衣食度量数制事为异。别为八政。)
八刑
八刑者。人主所以纠万民也。有不孝之刑。有不弟之刑。(不顺于兄长。)有不睦之刑。(不亲其九族。)有不姻之刑。(不亲其姻戚。)有不任之刑。(不信于朋友。)有不恤之刑。(不救忧贫者。)有造言之刑。(以讹言惑众。)有乱民之刑。(乱名以改作。)此之谓八刑也。
 八刑之名。出周礼。(大司徒)
八成
八成者。士师断狱之法也。一曰邦汋。(酌探国家之密事。)二曰邦贼。(为逆乱。)三曰邦谍。为异주-D001反间。 四曰犯令。(干法禁。)五曰挢令。(诈上命。)六曰邦盗。(窃宝藏。)七曰邦朋。(为朋党。)八曰邦诬。(诬君臣。)此之谓八成也。
 八成之名。出周礼。(士师文)
八珍
八珍者。养老之膳羞也。一曰淳熬。(煎醢以加稻。)二曰淳母。(煎醢以加黍。)三曰炮豚。(实枣以烧豚。)四曰炮牂。(实枣以烧羊。)五曰捣珍。(捶肉去其筋。)六曰渍肉。(切肉以渍酒。)七曰乾熬。(捶肉而屑姜桂。)八曰肝膋。(狗肝炙以膋。)此之谓八珍也。
 八珍之目。见内则。后世以龙肝,凤髓,兔胎,鲤尾,鸮(一作鹗)炙,猩唇,熊掌,禾酪蝉。为八珍。
八阵
八阵者。诸葛武侯布军之法也。一曰天圆。二曰地方。三曰风锐。四曰云垂。五曰龙飞。六曰虎踞。七曰蛇蟠。八曰鸟翔。此之谓八阵也。
 八阵之名。出蜀志。(其目见李筌兵书。杂兵书又以方圆,牝牡,冲阵,轮阵,浮沮阵,雁行阵。为八阵。)
八母
八母者。慈恩之辨名也。一曰嫡母。二曰继母。三曰慈母。(妾无子。妾子无母。而父命之为子。)四曰养母。(遗弃子受养。)五曰出母。(被父黜。)六曰嫁母。(父亡而改嫁。)七曰庶母。八曰乳母。此之谓八母也。
 八母之名。出元典章。
八体
八体者。文字之变也。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此之谓八体也。
 八体之名。出许慎说文。(张怀瓘书断。又以篆籀,八分,隶书,章草,草书,飞白,行书。为八体。汉书艺文志。又以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为六体。)
八家
八家者。唐宋文章之选也。一韩昌黎。(愈)二柳柳州。(名宗元)三欧阳修。(字永叔)四苏老泉。(洵)五苏东坡。(轼)六苏栾城。(辙)七王荆公。(名安石)八曾南丰。(巩)此之谓八家也。
 八家之名。出茅坤鹿门集。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6H 页
八绝
八绝者。吴人之方技也。吴范相风。知风侯(一作候)。 刘惇占气。(察云气。)赵达算术。皇象书法。严昭弈棋。宋寿占梦。曹丕兴之画。(为孙权画屏。因点为蝇。)孤城郑姥之相。(知王粲终为太傅。)此之谓八绝也。
 八绝之名。出张勃吴录。(又见陶渊明群辅录。)
八矢
八矢者。诸射之所用也。一曰枉矢。(矫而直。)二曰絜矢。(筋束之。)三曰杀矢。(中则死。)四曰鍭矢。(以射侯。)五曰矰矢。(以弋禽。)六曰茀矢。(亦弋矢。)七曰恒矢。(常所用。)八曰庳矢。(其行卑。)此之谓八矢也。
 八矢之名。出周礼。(司弓矢)
八骏
八骏者。周穆王之名马也。一曰绝地。(足不践土者。)二曰翻羽。(行越飞禽者。)三曰奔宵(一作霄)(夜行万里者。)四曰超影。(逐日而行者。)五曰踰辉。(毛色炳耀者。)六曰超光。(一形十影者。)七曰腾雾。(乘云而行者。)八曰挟翼。(身有肉翅者。)此之谓八骏也。
 八骏之目。见拾遗记。
八道
八道者。我邦之诸藩也。中曰京畿。次南曰忠清。(古百济)又南曰全罗。东南曰庆尚。(古新罗)正东曰江原。次西曰黄海。西北曰平安。(古句丽)正北曰咸镜。(南北道即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6L 页
古南北沃沮。)此之谓八道也。
 八道之名。出大明一统志。(其目见武备志。)
八门
八门者。我邦之都门也。正东曰兴仁。东南曰光熙。(水口门)正南曰崇礼。正西曰昭义。(西小门)又西曰敦义。(即新门)西北曰彰义。(北汉路)正北曰肃清。(闭不用。)东北曰惠化。(东小门)此之谓八门也。
 八门之名。出舆地胜览。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九之类(二十条)
  
九州
九州者。中国之区分也。河内曰冀州。济河曰兖州。海岱曰青州。淮岱曰徐州。淮海曰扬州。衡阳曰荆州。荆河曰豫州。华阳曰梁州。西河曰雍州。此之谓九州也。
 九州之名。出禹贡。(此夏制也。殷制无青梁。加幽营。见尔雅。周制无徐梁。加幽并。见职方氏。舜典注以禹贡九州及幽,并,营为十二州。)
九山
九山者。九州之重镇也。扬曰会稽。荆曰衡山。豫曰华山。青曰沂山。兖曰岱山。雍曰岳山。幽曰医无闾。冀曰霍山。并曰恒山。此之谓九山也。
 九山之目。见见주-D001周礼职方。
九河
九河者。黄河之末流也。一曰徒骇。二曰太史。三曰马颊。四曰覆釜。(釜)五曰胡苏。六曰简河。七曰絜河。八曰钩盘。九曰鬲津。此之谓九河也。
 九河之名。出禹贡。(其目见尔雅释水。蔡沈以简絜合一。以河之经流。当其一。)
九服
九服者。周室藩屏之制也。王畿千里。(方千里)其外曰侯服甸服。(一千里)其外曰男服采服。(二千里)其外曰卫服蛮服。(三千里)其外曰夷服镇服。(四千里)最外曰蕃服。(四千五百里)此之谓九服也。
 九服之名。出周礼职方。(大司马谓之九畿。)
九夷
九夷者。东方之蕃国也。一曰畎夷。二曰于夷。三曰方夷。四曰黄夷。五曰白夷。六曰赤夷。七曰玄夷。八曰风夷。九曰阳夷。此之谓九夷也。
 九夷之名。出国语。(其目见后汉书东夷传。尔雅疏又以玄菟,乐浪,高俪,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为九夷。)
九经
九经者。治天下之大法也。一曰修身。(动以礼。)二曰尊贤。(去谗远货色。)三曰亲亲。(同好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7H 页
恶。)四曰敬大臣。(备小官。)五曰体群臣。(重其禄。)六曰子庶民。(时使而薄敛。)七曰来百工。(饩廪称其事。)八曰柔远人。(嘉善矜不能。)九曰怀诸侯。(厚往而薄来。)此之谓九经也。
 九经之名。出中庸。(陆游初学记。以三经,三礼,春秋三传。为九经。大传以治亲,报功,举贤,使能,存爱。为五经。)
九德
九德者。虞夏选举之科目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愿悫也。)乱而敬。(乱治也。)扰而毅。(扰顺也。)直而温。简而廉。删而塞。(塞实也。)彊而义。此之谓九德也。
 九德之名。出虞书。
九惠
九惠者。国家之善政也。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养盲哑之等。)五曰合独。(合鳏寡。)六曰问疾。(医治之。)七曰通穷。(救贫乏。)八曰振困。(救饥荒。)九曰接绝。(死事者祠之。)此之谓九惠也。
 九惠之名。出管子。(入国篇)
九容
九容者。君子之威仪也。足容重。(先立基。)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言有序。)头容直。气容肃。利(一作和)而严。 立容德。(山立然。)色容庄。此之谓九容也。
 九容之目。见玉藻。
九思
九思者。君子所以检身也。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思后患。)见得思义。(审取舍。)此之谓九思也。
 九思之名。出论语。(季氏篇)
九式
九式者。财赋节用之法也。一曰祭祀。(牢鼎有多少。)二曰宾客。(饔饩有多少。)三曰丧荒。(用凶礼。)四曰羞服。(羞王膳。)五曰工事。(作器物。)六曰币帛。(宾礼之所用。)七曰刍秣。(养牛马。)八曰匪颁。(匪分也。)九曰好用。(燕好所赐予。)此之谓九式也。
 九式之名。出周礼太宰。(九式之财。出于九赋。九赋者。甸服五等之赋及城邑关市山泽币馀之赋也。)
九府
九府者。名山之所产也。一医无闾之珣玗琪。(在辽东。)二会稽之竹箭。(在越州。)三梁山之犀象。(皆山兽。)四华山之金石。(太室山)五霍山之珠玉。(在冀州。)六昆崙之璆琳琅玕。(在西蕃。)七幽都之筋角。(多野牛。)八斥山之文皮。(东北方)九岱岳之五谷鱼盐。(在齐地。)此之谓九府也。
 九府之名。出尔雅。(释地文)
九命
九命者。天子之锡有位也。一命受职。(王朝之下士。)再命受服。(中士受爵弁。)三命受位。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7L 页
(上士及列国之卿。)四命受器。(赐祭器。)五命赐则。(受采地。)六命赐官。(备官司。)七命赐国。(王之卿。)八命作牧。(九州牧。)九命作伯。(即东西二伯。)此之谓九命也。
 九命之名。出周礼。(大宗伯。后世遵礼纬含文嘉之文。以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秬鬯。为九锡。)
九旗
九旗者。军旅之所建也。日月为常。(王所建。)交龙为旂。(诸侯之所建。)通帛为旃。(孤卿之所建。)杂帛为物。(大夫士所建。)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鸟隼为旟。(州里之所建。)龟蛇为旐。(县鄙之所建。)全羽为旞。(道车之所建。)析羽为旌。(斿车之所载。)此之谓九旗也。
 九旗之名。出周礼。(司常文)
九夏
九夏者。奏乐章以节容止也。一曰王夏。(王出入奏之。)二曰肆夏。(尸出入奏之。)三曰昭夏。(牲出入奏之。)四曰纳夏。(四方宾来奏之。)五曰章夏。(臣有功奏之。)六曰齐夏。(夫人祭奏之。)七曰族夏。(族人侍奏之。)八曰祴夏。(即陔夏客醉而出奏之。)九曰鳌夏。(公出入奏之。)此之谓九夏也。
 九夏之名。出周礼。(钟师文)
九拜
九拜者。吉凶诸拜之分也。一曰稽首。(头至地留久。)二曰顿首。(头叩地。)三曰空首。(头至手。)四曰振动。(两手举。)五曰吉拜。(似顿首。)六曰凶拜。(稽颡而后拜。)七曰奇拜。(一拜也。)八曰褒拜。(持节拜。)九曰肃拜。(俯下手。)此之谓九拜也。
 九拜之名。出周礼。(大祝文)
九数
九数者。算术之诸法也。一曰方田。(量田畴。)二曰粟布。(平度量。)三曰衰分。(乘除法。)四曰少广。(测积羃。)五曰商功。(计功程。)六曰均输。(制赋役。)七曰盈朒。(度盈缩。)八曰方程。(絜隅角。)九曰句服(一作股)(测高深广远。)此之谓九数也。
 九数之名。出周礼。(其目见九章算术。)
九家
九家者。传易之先儒也。京房,马融,郑玄,宋衷,虞翻,陆绩,姚信,翟子玄,荀爽。此之谓九家也。
 九家之目。见陆德明经传释文。(荀爽集九家易十卷)
九卿
九卿者。汉家卿佐之制也。太常卿,光禄勋,卫尉卿,大仆卿,廷尉卿,鸿胪卿,宗正卿,司农卿,少府卿。此之谓九卿也。
 九乡(一作卿)之名。出汉书。(其目见汉官仪。)
九达
九达者。道路大小之别也。一达曰道路。二达曰岐旁。三达曰剧旁。四达曰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8H 页
衢。五达曰康。六达曰庄。七达曰剧骖。八达曰崇期。九达曰逵。此之谓九达也。
 九达之目。见尔雅。(释宫文)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十之类(凡十条)
  
十伦
十伦者。祭祀之大义也。事鬼神之道。(铺几筵。)君臣之义。(不迎尸。)父子之伦。(敬皇尸。)贵贱之等。(爵有等。)亲疏之杀。(别昭穆。)爵赏之施。(赏于祖。)夫妇之别。(夫人荐。)政事之均。(分骨均。)长幼之序。(序以齿。)上下之际。(惠四守。)皆于祭见。此之谓十伦也。
 十伦之名。出祭统。
十干
十干者。纪日之天干也。甲曰阏逢。(史记作焉逢。)乙曰旃蒙。(史记作端蒙。)丙曰柔兆。(史记作游兆。)丁曰强圉。(史记作彊梧。)戊曰著雍。(史记作徒维。)己曰屠维。(史记作祝犁。)庚曰上章。(史记作商横。)辛曰重光。(史记作昭阳。)壬曰玄黓。(史记作横艾。)癸曰昭阳。(史记作尚章。)此之谓十干也。
 十干之目。见尔雅。(释天文。十干。左传谓之十日。律书谓之十母。尔雅谓之岁阳。十二支。律书谓之十二子。天官书谓之岁阴。其谓之天干地支者。出皇极经世书。)
十时
十时者。画(一作昼)夜早晚之候也。一鸡鸣。(当士位。)二平旦。(当卿位。)三食时。(当公位。)四日中。(当王位。)五日昳。(台)六晡时。(仆)七日入。(僚)八黄昏。(隶)九人定。(舆)十夜半。(皂)此之谓十时也。
 十时之名。出左传。(其目见杜注。淮南子以晨明,胐明,旦明,早食,晏食,隅中,正中,小还,晡时,大还,高舂,下舂,县车,黄昏,定昏。为十五时。)
十纪
十纪者。医家运气之数也。甲曰敦阜。(土过而湿流。)乙曰从革。(金衰而火盛。)丙曰漫衍。(水过而寒流。)丁曰委和。(木衰而燥盛。)戊曰赫曦。(火过而暑流。)己曰卑监。(土衰而风盛。)庚曰坚成。(金过而燥流。)辛曰涸流。(水衰而湿盛。)壬曰发生。(木过而风流。)癸曰伏明。(火衰而寒盛。)此之谓十纪也。
 十纪之目。见三因方。(陈无择著。)
十煇
十煇者。太阳之氛祲也。(煇晕也。)一曰祲。(阴阳气相侵。)二曰象。(如赤乌。)三曰鑴。(日旁气刺日。)四曰监。(赤云在旁如冠珥。)五曰闇。(日月食。)六曰瞢。(日月无光者。)七曰弥。(云气贯日者。)八曰叙。云有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8L 页
(一作次)序在次(一作日)上。 九曰隮。(虹气也。)十曰想。(杂气可形想。)此之谓十煇也。
 十煇之名。出周礼。(视祲文)
十薮
十薮者。中国之大泽也。鲁有大野。(属徐州。)晋有大陆。(属冀州。)秦有杨陓。(属雍州。)宋有孟诸。(属豫州。)楚有云梦。(属荆州。)吴有具区。(属扬州。)齐有海隅。(属营州。)燕有昭余祁。(属并州。)郑有圃田。(属豫州。)周有焦护。(在岐西。)此之谓十薮也。
 十薮之名。出尔雅。释地文。周礼职方。以具区,云瞢(一作梦),圃田,望诸,大野,弦蒲,貕养,扬纡,昭馀祁。为九泽。又以五湖,颖湛,波溠,沂沐,卢维,渭洛,菑时,汾涝(一作潞),涞易。为九浸。
十乱
十乱者。周武王之良佐也。(治乱曰乱。)周公朝,(讳)召公奭,太公望,毕公高,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或以为邑姜。)此之谓十乱也。
 十乱之名。出论语。(其目见马融注。)
十哲
十哲者。孔门之高弟也。费公闵损。(子骞)薛公冉雍。(仲弓)黎公端木赐。(子贡)卫公仲由。(子路)魏公卜商。(子夏)郓公冉耕。(伯牛)齐公宰予。(子我)徐公冉求。(子有)吴公言偃。(子游)颍川侯颛孙师。(子张)此之谓十哲也。
 
十哲之名。出唐书。(玄宗时。以四科十人。为十哲。其后升颜子为亚圣。以曾子代之。至宋又升曾子。以子张代之。今因之。)
十道
十道者。高丽之诸藩也。一曰关内。(今京畿黄海。)二曰中原。(今忠清左道。)三曰河南。(今公洪等地。)四曰江南。(今全罗上道。)五曰岭南。(今尚州,安东等地。)六曰岭东。(今庆州,金海等地。)七曰山南。(晋州,咸阳等。)八曰海阳。(今全罗下道。)九曰朔方。(今北道。)十曰浿西。(今平安。)此之谓十道也。
 十道之名。出郑麟趾高丽史。(地理志)
十宝
十宝者。我邦之 御印也。一曰大宝。(用于事大文书者。)二曰以德宝。(用于日本通信者。)三曰施命之宝。(用于教旨者。)四曰谕书之宝。(用于谕书者。)五曰科举之宝。(用于红白牌。)六曰宣赐之记。七曰宣贶端辅。八曰同文之宝。(并用于颁赐书籍。)九曰奎章之宝。(用于卫制钤识。)十曰浚哲之宝。(用于阁臣教旨。)此之谓十宝也。
 十宝之目。见大典通编。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十二之类(凡十条)
  
十二律
十二律者。合乐之法则也。黄钟。(子月律)大吕。(丑月律)大簇。(寅月律)夹钟。(卯月律)姑洗。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9H 页
(辰月律)仲吕。(巳月律)蕤宾。(五月律)林钟。(六月律)夷则。(七月律)南吕。(八月律)无射。(九月律)应钟。(十月律)此之谓十二律也。
 十二律之目。见月令。
十二辟
十二辟者。大衍五十之本也。(辟君也。)一阳曰复。(子月卦)二阳曰临。(丑月卦)三阳曰泰。(寅月卦)四阳曰大壮。(卯月卦)五阳曰夬。(辰月卦)六阳曰乾。(巳月卦)一阴曰姤。(五月卦)二阴曰遁。(六月卦)三阴曰否。(七月卦)四阴曰观。(八月卦)五阴曰剥。(九月卦)六阴曰坤。(十月卦)此之谓十二辟卦也。
 十二辟卦之名。出荀氏九家易。(或除乾坤。加中孚,小过。为十二辟卦。)
十二支
十二支者。纪日之地枝也。子曰困敦。丑曰赤奋若。寅曰摄提格。卯曰单阏。辰曰执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曰协洽。申曰涒滩。酉曰作噩。戌曰阉茂。亥曰大渊献。此之谓十二支也。
 十二支之目。见尔雅。(释天文。蠡海集以鼠配子。牛配丑等。为十二肖。)
十二配
十二配者。以日配月之名也。甲在正月曰毕陬。乙在二月曰橘如。丙在三月曰修寎。丁在四月曰圉余。戊在五月曰厉皋。己在六月曰则且。庚在七月曰窒相。辛在八月曰塞壮。壬在九月曰终玄。癸在十月曰极阳。甲在子月曰毕辜。乙在丑月曰橘涂。此之谓十二配也。
 十二配之目。见尔雅释天。(正月得丙曰修陬。得戊则曰厉陬。馀仿此。)
十二次
十二次者。日躔之所舍也。冬至所躔曰星纪。大寒曰玄枵。雨水曰娵訾。春分曰降娄。谷雨曰大梁。小满曰实沈。夏至曰鹑首。大暑曰鹑火。处暑曰鹑尾。秋分曰寿星。霜降曰大火。小雪曰析木。此之谓十二次也。
 十二次之名。出汉书律历志。
十二水
十二水者。四时之水候也。正月解冻水。二月白蘋水。三月桃花水。四月黄麦水。五月瓜蔓水。六月山矾水。七月豆花水。八月荻苗水。九月霜降水。十月复艚水。十一月走凌水。十二月蹙凌水。此之谓十二水也。
 十二水之名。出阚骃九州志。(又风有十二。如五月曰舶趠风。九月曰鲤鱼风之类是也。)
十二章
十二章者。天子之衣裳也。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为衣。宗彝燥(一作藻)火粉米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59L 页
黼黻绣之为裳。此之谓十二章也。
 十二章之目。见虞书。(上公九章。自山龙以下也。)
十二政
十二政者。先王之所以救饥荒也。一散利。(贷种食。)二薄政。(轻租税。)三缓刑。(恤其羸。)四弛力。(息徭役。)五舍禁。(弛山泽。)六去几。(关市皆不几。)七眚礼。(省吉礼。)八杀哀。(省凶礼。)九蕃乐。(闭乐器。)十多昏。(不备礼而娶。)十一索鬼神。(修废祀。)十二除盗贼。(急其刑。)此之谓十二政也。
 十二政之名。出周礼大司徒。
十二体
十二体者。文辞之制裁也。制体诰体诏体表体露布体檄文体箴体铭体记体赞体颂体序体。此之谓十二体也。
 十二体之名。出小学绀珠。
十二操
十二操者。古时之琴曲也。一将归操。(孔子作。)二猗兰操。(孔子作。)三龟山操。(孔子作。)四越裳操。(周公作。)五拘幽操。(文王作。)六岐山操。(周公作。)七履霜操。(伯奇作。)八朝飞操。(牧犊子五十无妻作。)九别鹤操。(商陵牧子作。)十残刑操。(曾子作。)十一水仙操。(伯牙作。)十二襄陵操。(夏禹作。)此之谓十二操也。
 十二操之名。出乐府诗集。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十一十三至二十八(二十条)
  
十一会
十一会者。齐桓衣裳之会也。一北杏。(庄十三)二三两鄄。(庄十四十五)四五两幽。(庄十六廿七)六柽。(僖元年)七贯。(僖二年)八阳谷。(僖三年)九首止。(僖五年)十宁母。(僖七年)十一葵丘。(僖九年)此之谓十一会也。
 十一会之名。出苏轼春秋提要。(去贯及阳谷则为九合。)
十三经
十三经者。圣贤道义之府也。易书诗(已上三经。)周礼仪礼礼记(已上三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已上三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此之谓十三经也。
 十三经之目。见崇文总目。
十三省
十三省者。中国管辖之制也。山西省。(古冀州)山东省。(青兖地)河南省。(古洛阳)陕西省。(古长安)浙江省。(古扬州)江西省。(荆扬等)湖广省。(荆豫梁等地)四川省。(梁扬地)福建省。(古闽越)广东省。(古南越)广西省。(百越地)云南省。(古梁州)贵州省。(西南夷)此之谓十三省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60H 页
十三省之名。出大明一统志。
十四类
十四类者。道术方技之别也。儒家,农家,(野老祭癸等。)法家,(商君,申,韩等。)名家,(公孙龙,邓析等。)墨家,(尹佚我子等。)纵横家,(苏,张,庞煖等。)杂家,(吕览,淮南等。)道家,(老,庄,长卢等。)小说家,(伊尹,鬻子等。)兵法家,(孙,吴,尉缭等。)天文家,(秦壹常从等。)历数家,(耿昌,傅周等。)五行家,(风鼓羡门等。)医方家。(扁鹊,白氏等。)此之谓十四类也。
 十四类之名。出唐六典。(丙部为子库。其类十四也。汉艺文志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小说。为九流。)
十五气
十五气者。山川风气之别也。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岚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此之谓十五气也。
 十五气之目。见淮南子。
十六族
十六族者。帝舜之良佐也。高阳氏有子八人。苍野(一作舒),隤敱,(伯益子)梼戭,(以浅反)大临,厖(一作尨)降,庭坚,(皋陶字)仲容,叔达。天下谓之八恺。高辛氏有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皆稷契朱虎熊罴之类。)天下谓之八元。此之谓十六族也。
 十六族之名。出左传。(鲁史克之言)
十六国
十六国者。晋末之僭伪也。前赵,(即刘渊)后赵,(即石勒)前燕,(慕容廆)后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北燕,(即冯跋)前秦,(即苻洪)后秦,(即姚苌)西秦,(即乞伏国仁)前凉,(即张轨)后凉,(即吕光)南凉,(即秃发乌孤)西凉,(即李皓)北凉。(即段业)大夏,(即赫连勃勃)后蜀。(即李特)此之谓十六国也。
 十六国之名。出北史。(崔鸿撰十六国春秋。)
十七篇
十七篇者。仪礼今文之数也。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士丧礼下篇)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士祭礼)少牢馈食礼,(大夫礼)有司彻。(少牢之下篇)此之谓十七篇也。
 十七篇之目。见刘向别录。(今郑本不同。)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者。唐太宗之经幄也。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通,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此之谓十八学士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60L 页
十八学士之名。出唐书。
十九章
十九章者。汉郊祀之乐歌也。一练时日。二帝临。三青阳。四朱明。五西颢。六玄冥。(已上四章邹子乐。)七惟泰元。八天地。九日出入。十天马。(有二章)十一天门。十二景星。十三齐房。十四皇后。十五华烨。十六五神。(五帝也)十七朝陇首。十八象载瑜。十九赤蛟。此之谓十九章也。
 十九章之名。出汉书礼乐志。
二十级
二十级者。秦汉之官制也。爵一级曰公士。二曰上造。三曰簪袅。(以组饰马者。)四曰不更。(不豫践更者。)五曰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大夫之尊者。)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此之谓二十级也。
 二十级之目。见汉书百官表。
二十一史
二十一史者。历代之记载也。史记(司马迁著。)汉书(班固著。)后汉书(范晔著。)三国志(陈寿著。)晋书(唐太宗时撰。)宋书(沈约著。)南齐书(萧子显著。)梁书(姚思廉著。)陈书(姚思廉著。)魏书(魏收著。)北齐书(李百药著。)周书 令孤(一作狐)德𣏰(一作棻)著。 隋书(魏徵著。)南史(李延寿著。)北史(李延寿著。)新唐书 欧阳修宋주-D003著。 五代史(欧阳修著。)宋史(脱脱著。)辽史(脱脱著。)金史(脱脱著。)元史。(宋濂著。)此之谓二十一史也。
 二十一史之目。见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加明史旧唐书则为二十三史。)
二十二人
二十二人者。帝舜之命官也。禹作司空。주-D001作后稷。契作司徒。皋陶作士。垂作共工。益作朕虞。伯夷典礼。夔作典乐。龙作纳言。岳者一人。牧者十二。此之谓二十二人也。
 二十二人之名。出虞书。
二十三字母
二十三字母者。文字音韵之别也。见溪群疑。谓之牙音。(겨켸큔이)端透定泥。音出舌头。(둰딩데)帮滂并明。谓之重唇。(방팡뼝밍)精清从心邪。出齿头。(징칭쭝심쎠)晓匣影喻。谓之喉音。(힝유)来日二字。半舌半齿。(래이)此之谓二十三字母也。
 二十三字母之目。见李嘉绍韵法横图。(西域蕃僧神琪之所传也。又知彻澄娘为舌上之音。非敷奉微为轻唇之音。照穿状心禅为正齿之音。合之为三十六母。凡韵母用其初声。不用其中终声。)
二十四气
二十四气者。四时之节候也。立春,惊蛰,雨水,春分,(今雨水惊蛰序次相易。)谷雨,清明,(今清明谷雨序次相易。)立夏,小满,(谓阳气小盛。)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之谓二十四气也。
 二十四气之目。见汉书律历志。(又春有二十四风。始于梅花。终于楝花。)
二十五县
二十五县者。朝鲜之故疆也。朝鲜,(箕子所封地。)䛁邯,(音男酣)浿水,(至增地入海。)含资,(有带水。)黏蝉,(田黎切)遂城,增地,(即增土。)带方,驷望,海溟,(即海桓。)列주-D001,(即穴口。)长岑,屯有,昭明,(南部都尉治。)镂方,提奚,浑弥,吞列,(洌水之所分。)东暆,(弋支切)不而,(东部都尉治。)蚕台,华丽,(与不而相近。)邪头昧,(三字名)前莫,夫租。此之谓二十五县也。
 二十五县之名。出汉书地理志。(汉武帝灭卫满。以其地为四郡。其乐浪县二十五。馀多未详。)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61H 页
二十六豆
二十六豆者。天子之盛馔也。韭菹,醓醢,(醓肉汁。)昌本,(菖蒲根)麋臡,(音泥。有骨醢。)菁菹,鹿臡,茆菹,(水草也。)麇臡。(麋麇同。)谓之朝事之豆。葵菹,蠃醢,(蠃蜗同。)脾析,(牛百叶)螷醢,(螷音裨。蛤也。)蜃醢,(大蛤也。)蚳醢,(蚳音迟。蚁卵。)豚拍,(豚胁也。)鱼醢。谓之馈食之豆。芹菹,兔醢,深蒲,(蒲始生水者。)醓醢,箈菹,(即苔也。)雁醢,笋菹,鱼醢。谓之加豆。酏食,(以酒为饼者。)糁食。(米与肉合煎。)谓之羞豆。此之谓二十六豆也。
 二十六豆之名。出礼器。(其目见周礼。醢入鱼醢醓醢叠用之。)
二十七脉
二十七脉者。手腕跳动之候也。浮沈虚实。长短滑涩。(即涩也。)迟数缓紧。洪大微细。(数有力曰紧。)弦芤伏动。(芤葱也。按之中空。)散结濡促。(软无力曰濡。)牢弱代脉。(更代也。)此之谓二十七脉也。
 二十七脉之名。出李梴医学入门。
二十八将
二十八将者。汉光武佐命之勋臣也。邓禹,(字仲华)马成,(字君迁)吴汉,(字子颜)王梁,(字君严)贾复,(字君文)陈俊,(字子昭)耿弇,(字伯昭)杜茂,(字诸公)寇恂,(字子翼)傅俊,(字子卫)岑彭,(字君然)坚镡,(字子伋)冯夷(一作异)(字公孙)王霸,(字元伯)朱祐,(字仲先)任光,(字伯卿)祭遵,(字弟孙)李忠,(字仲都)景丹,(字孙卿)万脩,(字君游)盖延,(字巨卿)邳肜,(字伟君)姚期,(字况兄)刘植,(字伯先)耿纯,(字伯山)臧宫,(字君翁)马武,(字子张)刘隆。(字元伯)此之谓二十八将也。
 二十八将之名。出后汉书。(又见陶渊明群辅录。汉书高惠功臣表。以萧何等十八人。为十八侯。)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者。列曜之界别也。角曰苍龙。亢曰疏庙。氐曰天根。房曰天驷。心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小学珠串 第 561L 页
曰大火。尾曰九子。箕曰天津。斗曰天机。牛曰何鼓。女曰天孙。虚曰玄武。危曰盖屋。室曰定星。壁曰东壁。奎曰封豨。娄曰聚众。胃曰天仓。昴曰旄头。毕曰罕车。觜曰虎首。参曰白虎。井曰水衡。鬼曰天目。柳曰朱鸟。星曰天都。张曰鸟嗉。翼曰羽翮。轸曰车辖。此之谓二十八宿也。
 二十八宿之目。见天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