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x 页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序
  

   王氏耳谈者。古今鄙谚之萃也。经史所著。颇有脱漏。今复收录。石泉申承旨(绰)亦以十馀语采而助之。因念星翁百谚。即吾东鄙谚。而皆不叶韵。今取可韵者韵之。因又收其脱漏。先仲氏在玆山海中。亦以数十语寄之。今会通为编。名之曰耳谈续纂。嘉庆庚辰春。铁马山樵书。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中谚
  
中谚
人唯求旧。器非求旧。(尚书迟任之言。)
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酒诰〇监读作鉴。)
牝鸡之晨。唯家之索。(牧誓〇索尽也。)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梅氏旅獒。)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梅氏君陈。)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大雅烝民〇侮幼孤而避彊御。人之常情也。)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左传桓十年。)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2H 页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僖五年。)
心则不竞。何惮于病。(僖七年〇竞强也。)
报则倦矣。施者未厌。(僖二四〇怀恩易怠。责报无已。〇厌足也。)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僖三三〇造次不忘敬。)
敌惠敌怨。不在后嗣。(文六年〇敌犹对也。答恩不待子孙。答怨不及子孙。)
畏首畏尾。身其馀几。(文十七。)
蹊人之田。而夺之牛。(宣十一〇罪轻而罚重也。)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宣十五〇车上策马。仅及马臀。言势虽盛而不相及也。)
民之多幸。国之不幸。(宣十六。)
美服不称。必以恶终。(襄二四〇德薄而位高。鲜克有终。)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昭七年〇汲者小智也。为人守器。犹知不以借人。)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〇众共校力。呈示其力。其优劣自见。)
服难以勇。治乱以智。(战国策赵武灵王。)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燕王喜〇爱深者能容。虑周者徐察。)
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史记赵世家〇人皆背死。作如是想可矣。)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外戚世家补。)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管晏传)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苏秦传〇后儒或作鸡尸说非也。且不叶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传〇智者有所不能。愚者有所能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传)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蔡泽传)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蔡泽传)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邹阳传〇志睽则偕老而愈疏。意合则新逢而已密。)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邹阳传)
变古乱常。不死则亡。晁错传〇先玉(一作王)美法。变之则民受其害。必有天夭(一作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传〇我有实美。不求知而物自来求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2L 页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货殖传〇财多足以缓狱。)
明其为贼。敌乃可服。(汉书高帝纪。)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艺文志〇虽无药力。亦无药害。是中医也。)
不习为吏。视己成事。(贾谊传〇能善治私事者。吏事自亦能治。)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传〇莫之求而应之。莫之令而从之。是民情也。)
以莞(一作筦)窥天。以蠡测海。(东方朔传)
苛政不亲。烦苦伤恩。(薛宣传〇令民疴痒。民不亲矣。)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王嘉传〇为众所恶。菑害自及之也。)
两叶不去。将用斧柯。(太公兵法〇除害贵早。)
佐祭者尝。佐斗者伤。(国语一本祭作饔〇助善事者得福。助恶事者得害。)
彀弩射市。薄命先死。(射者不择。中者有厄。)
智如禹汤。不如常耕。(齐民要术)
越阡度陌。互为主客。(文选注〇境移则势换。不可据今以轻人。)
福至心灵。祸来神昧。(史炤疏〇善者天诱其衷。恶者天夺其魄。)
镜不自照。智不自料。(巫不能自禳。医不能自药。亦此意也。)
破车饶楔。矮人饶舌。(楔者用木绞绳。以固物也。补缀其破绽。如小人以奸言文过。)
孤犊触乳。骄子骂母。(谢承后汉书仇览传。)
狐死首丘。貉死首山。(微物亦能不忘本。)
富不学奢。贫不学俭。(续云贵不期骄。贱不期謟。)
经师易得。人师难得。(章句易通。德行难作模楷。)
淫乱之渐。其变为篡。(弑逆多起于淫乱。)
妇死腹悲。唯身自知。(应劭风俗通〇鳏夫饥苦。他人所不知。)
古人为室。不成三瓦。(龟策传云物安可全。天尚不全。故世为屋。不成三瓦而居之。)
吃食饱死。反怨主人。(不能自量。怨彼厚意。)
断而敢为。鬼神避之。(史记李斯传〇我志既壹。物莫能撄。)
烹龟不熟。移祸枯桑。与池鱼之夭(一作殃)同意。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3H 页
同道相怜。同艺相斗。(同所向故不妒。衒所能故有争。)
(一作目)见毫毛。不见其睫。(史记越世家〇疏远之咎易察。近习之奸难见。)
苍蝇点璧。马氂切玉。(淮南子云割而舍之。镆邪不断肉。执而不释。马氂能截玉。)
桀犬吠尧。蹠客刺舜。
千金买宅。八百买邻。(邻恶则第宅虽美。不可居也。)
百足之虫。至死不穷。
志士多忧。人老多愁。(有志则虑周。高年则多历。)
屋漏于上。知之在下。(为民上者。有污秽之政。下民必承而知之。)
仰天而唾。徒污其面。(小人欲污贤圣。只自污耳。)
命虽在天。判命在成(一作我)(荣辱祸福。无不自己召之者。)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鹰化为鸠。犹憎其目。(恶人虽已向善。犹有宿习未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秦二世本纪)
狼子野心。(宣四年〇种类本恶。终无向人之心。)
高下在心。(宣十五)
无过乱门。(昭十九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其戒同。)
不索何获。(昭廿七〇不为胡成。不求何获。亦此语。)
唯食忘忧。(昭廿八〇人生多忧苦。唯一饭之顷可忘。)
骄子不孝。(梁孝王世家补〇爱之不教。既长反受其殃。)
利令智昏。(平原君传〇鱼死于饵。虎死于阱。皆以贪也。)
舐糠及米。(欲随味进。犯自边入。)
犬吠屠人。(至愚之人。亦知害己者言貌积恶达于外也。)
甘瓜苦蒂。(先有苦艰。乃享福乐也。亦言甘乐尽而苦忧至。)
鹿死不择音。(文十七〇音荫通。鹿之将死。不能择庇荫之处。)
嫠不恤其纬。(昭廿四〇织者常患纬少。寡妇所当忧也。国之将亡。寡妇不暇忧其纬。)
一渊不两蛟。(两雄不据一城。)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3L 页
高才无贵士。(有德慧术知者。必存乎疢疾。不能宦达。)
室于怒。市于色。(昭二十〇东谚云受批钟路。流睨冰库。亦此意。)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〇彼之不幸。我以为鉴。)
欲投鼠而忌器。(贾谊传〇所恶倚于所敬。欲击恐其并中。)
时无赭。浇黄土。(赭朱土也。承乏则虽匪贤材。亦可代用。)
少所见。多所怪。(牟子〇孤陋之人。不信异闻。)
巧诈不如拙诚。(诈者虽巧必绽。诚者虽拙必孚。)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〇闻者凭人口。见者由我目。)
雀夕瞽。鸮昼盲。朋(一作明)有时昏。察察不可恃也。
庇焉而纵寻斧焉。(文七年〇树木将荫己而放之不用。反自伐之也。)
杀老牛。莫之敢尸。(成十七〇凡伤人害物之事。虽于微贱。不可主其谋。)
老将至而耄及之。(昭元年〇老则知虑将周。而昏耄又及之。遂无可用之日。)
儿妇人口。不可用。(陈丞相世家〇孺子妇女虽有人口。其言不可听用。)
不知其人。视其友。(冯唐传〇志同意合。乃与为友。)
鬻棺者。欲岁之疫。(刑法志〇东语云积粜者。欲岁之饥。)
鱼不畏网而畏鹈。(民不畏国法。但畏贪虐之官。)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闵元年〇内省不疚。其贫不足忧也。)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八佾篇〇上交国君。不如下交权臣。)
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荀子〇倾绝。谓不恤其绝乏倾倒。以趋利。)
闻道百。自以为莫己若。(所闻尚少。已生骄心。)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檀弓〇我能动则思益人。不能动则思无害。)
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赵惠文王〇背人之厚意。不虞其破敝。)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中山君〇一物不可两获。并力庶几皆免。)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滑稽传补〇见其外貌。莫知其内德。)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粜。(货殖传〇利不能偿劳。)
曲学多谚辨。穷乡多异说。(见闻不广。所言多不中。)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4H 页
屠人餍蒸藜。鬻扇常苦暍。(东语云冶家无刀。)
严家无格奴。慈母有败子。(威不敢捍格。爱所由骄奢。)
婴儿伤于饱。贵臣伤于宠。(腹小而食多。德薄而官滥。)
打铗作门限。鬼见拍手笑。(防人。适足以自戕。)
才人无善配。美女归愚夫。(人世安排。率多乖迕。)
生无一日欢。死有万世名。(如禹稷逄干。)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向道者众。成德者少。)
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昭七年〇老成者难而能为。幼少者易而弗胜。)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缁衣篇〇于无恒之人。鬼神亦不能保其所为。)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子路篇〇于无恒之人。不可为之禳为之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传)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韦贤传)
人无所不至。唯天不容伪。(人之诈伪。无极不到。唯天道至诚。)
三世仕宦。方知著衣吃饭。(不仕宦者。不习于容体。)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庄三二〇不恤民。而作佛事崇巫觋。)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郑世家)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伍子胥传〇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〇溺爱者蔽私。贪得者怀妒。)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襄子〇士自爱其德。女自爱其色。)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佞幸传〇人力不及天贶。)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传〇无所容。物不附。)
救寒无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魏志)
物胜权而衡殆。形过镜而照穷。(力弱不能任重。知小不能虑远。)
果蓏失地不生。蛟龙失地不灵。(不得其地。物莫得伸。)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效善者不及。效恶者必过。)
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大人有变化。小人有限量。)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4L 页
何知仁义。已向其利者。为有德。(游侠传〇恩重则名归之。)
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国语〇自成而自毁之。何能有成。)
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外求不如内修。)
人情之所不能已者。圣人不废。(礼出于情非法所拘。)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隐十一。)
非其地树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日者传补。)
一人乡隅而悲泣。一堂皆为之不乐。(刑法志)
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路温舒传)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刘辅传)
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事一君。
阳翟憎无瘿之人。秦人忘无鼻之丑。
事者难成而易败。名者难立而易隳。
无丧而戚。忧必雠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僖五年)
虽有知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公孙丑)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吴传)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商君传)
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釐不伐。将用斧柯。(苏秦传)
积羽沈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张仪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行不骑衡。(袁盎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货殖传)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食货志)
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列子)
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慎子〇公谓家翁。)
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孔丛子)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5H 页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
论至道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与人善言。煖如布帛。伤人以言。深如戈戟。
田中之涝。入于东海。附耳之言。闻于千里。
见兔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〇楚襄王)
骐骥之衰。驽马先之。孟贲之倦。弱女胜之。(战国策)
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韩长孺)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叔孙通)
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韩安国)
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者。不达事之变。(赵世家)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榱之(之榱)。非一木之枝。(叔孙通)
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将文者且朴。(东语云跼而后能跳。)
力田不如遇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剌(一作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商君传)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东谚
  
已下东谚(或不叶韵。亦古法也。)
三岁之习。至于八十。(言幼眇时事。终为恶习。老而不改。)
鸠生一年。飞不踰巅。(言年浅者。不能成大事。)
一日之狗。不知畏虎。(言蒙騃者。不畏大人。)
狗尾三期。不成貂皮。(言本质不美。终莫能善变。)
乌声十二。无一妩媚。(言恶人一言一动。皆可憎。)
鸢踰三纪。乃获一雉。(喻无能之人。久或有成。)
蟹子虽纤。螯已知钳。(言恶种所生。自幼而害人。)
乌之方飞。有陨其梨。(言事既巧凑。不得而逃其责。)
可憎之犬。鼻不离癣。(言为人所憎者。恒受创伤。)
穷人之事。翻亦破鼻。(言数奇者。多意外之灾。)
人饥三日。无计不出。(言穷无所不为。)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5L 页
尔逢尔仇。独木桥头。(言事必巧凑。厄无幸逭。)
竿头苟延。或至三年。(言忍耐逆境。勿惮其久。)
舌下有斨。人用自戕。(戒言之招祸。)
由惜一瓦。梁摧大厦。(言惜小费而丧大器。)
植松求亭。人寿几龄。(言食效迟者。不必营为。)
在灶之盐。擩之乃咸。(言物采虽具。人功宜急。)
百家之里。必有悖子。(言物众则不能尽善。)
欲制细君。须及红裙。(言妻之始来。宜立法制悍。)
灌顶之水。必流于趾。(喻恶事必有源流所从受也。)
语牛则灭。语妻则泄。(戒告人之言必泄。)
昼言雀听。夜言鼠聆。(戒慎言也。)
一污莴圃。终疑此狗。(言一有污秽场之行。终身受疑也。)
十斫之木。罔不颠覆。(喻谗言屡至。其人终不支也。)
蔬之将善。两叶可辨。(言人之俊者。自幼小而有异也。)
盐所不腌。岂畏豉咸。(言不挫于大事。难屈以小事。)
孩儿之言。宜纳耳门。(言纳言之聪。宜及幼小。)
爪芒思擢。心蛆罔觉。(言人知目前之小患。不知隐微之大害。)
由酒一盏。或泪厥眼。(言饮食不可不均也。)
咎在我瞽。沟汝何怒。(言曲在我。当自怨吾病而恕彼恶。)
匪尔牛角。我墙何崩。(言尔虽曰非我有咎。非尔无此患也。)
我豉适涸。宾又辞臛。(言我方厌之。而尔又不肯。)
盗冤竟雪。淫诬难灭。(言有赃故可證。无迹故难暴。)
我厌其餐。予狗则悭。(言在我无用。犹不肯施人。)
无赠弟物。有赠盗物。(言吝于所亲。而难辞贼夺。)
妇子手阔。譬彼春涝。(言先多施泄。而不适于用。)
颊批钟路。眼睨冰库。(言受辱于此。而报怨于彼。)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6H 页
妻驱虽弄。恒受则痛。(言虽相爱者。数困则不悦。)
歌曲虽艳。恒听斯厌。(言虽好言。不可支离。)
彼苦者梨。尚或味之。(言物虽可厌。当徐察而安之也。)
既乘其马。又思牵者。(言人之愿欲难充也。)
我腹既饱。不察奴饥。(言己享福乐者。不知人窘苦。)
十指遍齰。畴不予戚。(言慈下之情。无厚薄于彼此。)
我歌将放。婚家先唱。(言我当咎汝。汝反咎我。)
始用升授。乃以斗受。(言驱骂人者轻施。而受重报。)
视此藁屦。安有菊絇。(言质贱而文贵。不相当也。)
缓驱缓驱。牡牛之步。(言大人之事。徐而有进也。)
妇无可短。踵如鸡卵。(言求过于无疵也。)
妇老为姑。靡不效尤。(言自下位而居上。不念旧日之苦。而虐其在下者。)
唯笥无藏。是以锦裳。(言所蓄不富。故用奢于当俭之地。)
索绹为罟。尚或捕虎。(言谋事若疏。冀获大利。〇尚或一作安能。)
予所畜犬。乃噬我腨。(言我所豢养者反害我。)
灶苟不燃。突岂生烟。(言虽浮谤。皆有以自取之。)
晓月之觏。岂自昏候。(言不可为杳茫之事。致劳太早。)
肤烂之救。吾先儿后。(言爱子虽切。终不如爱己。)
窃针不休。终必窃牛。(言养小恶。必成大恶。)
甘言之家。豉味不嘉。(言尚口者无实德。)
厥靮太演。终受一践。(言为恶不悛。终有一败。)
鴳效鹳步。载裂厥胯。(言贫寒者学豪门。必败乃家。)
积功之塔。终古不塌。(言作事牢固。不易坏也。)
投石石来。掷饼饼回。(言人之报我。唯视我之所施。)
荞饼赛祖。安用二鼓。(言力本不逮。而欲为浮文。)
瑟人蹲蹲。荷校随欣。(言豪家欢乐者。歆动可笑之甚。〇校者械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6L 页
升粟之匮。嗜此尺饵。(言不量其力。而好为侈大。)
农夫饿死。枕厥种子。(言愚吝者。不知身死而财且无用。)
灵龟之脊。草蜭载螫。(言恃小力而犯大势。不能有害。)
诸狗趁后。必顾疯狗。(言人于恶人。不能不畏其患而顾藉之。)
相彼蚯蚓。践之则蠢。(言虽微贱之物。不能无怨于凌踏。)
鸟之所止。有羽其委。(言人数有迁徙。必有零损。)
山下卜宅。舂杵难获。(言物于所产之地。反或稀贵。)
饕饕之食。必咽其嗓。(言贪进疾骤者。必致跲败。)
些些之食。可放纤矢。(言徐徐进取。得以善消受。)
衣视其体。名视其貌。(言物当相称也。)
先视尔褥。乃展厥足。(言先度处地。方行其志也。)
闻则是病。不闻是药。(言拂心之言。不如不闻也。)
虽卧马粪。此生可愿。(言虽苦辱。犹善于死也。)
戏嬲之瓮。风必来中。(言般乐必招灾也。)
讳伴出粻。不算其粮。(言计算不明。徒费而无功也。)
暗中眴目。谁知约束。(言见志于人所不睹。亦无益也。)
终夜驰奔。不入其门。(言积诚而无功也。)
啖梨之美。兼以濯齿。(言因便而利物。遂获两利。)
勿见三公。护我一躬。(言徇物不如反己也。)
褴褛褴褛。犹然锦缕。(言物之本美者。虽败而犹见旧美。)
虽有忙心。线不系针。(言事虽急。不可违礼而错乱。)
缘我事急。野碓先蹋。(言彼妨我路。不得不助彼功而开其路。)
我刀他鞘。既插难掉。(言虽己物。既为人有。不可追也。)
留子之谷。虎亦顾复。(言虽恶人亦有顾藉于其子之所托。)
西瓜外舐。不识内美。(言人不可以外貌知也。)
瞽非不瞽。谓瞽则怒。(言人之短处。不可斥言之。)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7H 页
狗贷虎狼。岂望报偿。(言贪虐之人。无信于财贿也。)
五月炙火。犹惜退坐。(言人情吝于释物。)
巫不自祈。瞽昧终期。(言人不能自谋。亦自暗于祸几也。)
宗族之斗。不异狗斗。(言人而不睦。亦一禽兽也。)
未有涉川而后乘船。(言事有次序。不可踰粤。)
蛙惟跼矣。乃能跃矣。(言事虽急。宜宽晷刻。令得周旋。)
乌狗之浴。不变其黑。(言恶人终未改过也。)
盲人之睡。如寤如寐。(言事不别白也。)
虽曰无猜。喜观邻灾。(言常人之情。未有不倖人之灾。)
半菽孔硕。他人所获。(言羡起于妒。莫知其苗之硕。亦此意。)
难升之木。无然仰瞩。(言匪分之福。不宜生心。)
经夜无怨。历日无恩。(言恩怨皆易忘。〇怨平声雠也。)
渠所习狃。不以予狗。(言恶习难弃。)
膳传愈减。言传愈滥。(言可欲者易犯。可张者易增。)
瞬目不亟。或丧厥鼻。(言世俗之险。不可须臾忘祸难。)
盗之就拿。厥足自麻。(言为恶者不可逭也。)
盗以后捉。不以前捉。(言论人。当执实赃。〇后者赃之所负。前其面目也。)
饥无可悭。疋锦一餐。(言天下之物。莫急于食。)
赤裸之躯。难佩绣箶。(言凡百不称。不如俭素。)
善往之愿。反受雷震。(言虽立善功。有时乎反速尤也。)
宰牛无赃。剥栗难藏。(言事有大而易掩。恶有小而难欺。剥栗者有壳。)
行潦之聚。亦于硬土。(言非俭啬。家货不集。)
牛耳诵经。何能谛听。(言卤下者不足与谈理。)
驷马所载。难任蚤背。(犹言蚊不可负山。)
视彼徒者。见我骑马。(言人穷则卑贱者皆慢侮也。〇徒步行也。)
虎之方睡。莫触其鼻。(言不可挑祸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7L 页
谈虎虎至。谈人人至。(言不可以其人之不在而议其人。)
既丧其马。乃葺厥厩。(犹言亡羊而补牢也。)
他人之宴。曰梨曰柹。(言不在其位。枉有干涉。)
我所珍庋。竟归人屎。(言吝惜之物。多归虚也。)
岂有沟渎。可弃奴仆。(言僮虽不慧。皆可用也。)
数舂之臼。尚或纳手。(言虽抢攘之中。亦可以相几行善。)
妻妾之战。石佛反面。(言虽无情之物。不能无妒心。)
瞽者嗜臡。自攘厥鸡。(言愚昧贪得者。有时乎自戕。)
孩谁向背。趋其所爱。(言爱之则悦。人性然也。)
饼固饼矣。盒兮尤美。(言物有善美。其所牵连者皆美。)
驹之方鬣。左右难占。(言人之善恶。不可辨之于幼时。)
村鸡入县。厥目先眩。(言野人不习于繁华之地。)
恃为良材。乃发黴苔。(言所信之人。反露其丑。)
贫家之赒。天子其忧。(言才给旋乏。力不可继。)
善攀者落。善泅者溺。(言人必死于其所能。)
发怒蹴石。我足其坼。(言逆境不顺受。适以自伤。)
羹之方沸。罔知厥味。(言人于急境。不知其利害。)
釜底铛底。煤不胥诋。(言彼此同丑。不可互讥。)
活人之嗓。蛛不布网。(言人虽贫。亦或得食。)
绿虽异织。终是一色。(言同类必相附。)
彼眇者子。乃孝厥妣。(言人于其所不仗。反或受报。)
有鸢其腾。我视作鹰。(言错以不肖为贤。)
冽彼阴冈。尚或回阳。(言荣悴有变。)
天之方蹶。牛出有穴。(言虽大难。亦或有生路。)
一夜之宿。长城或筑。(言虽暂时之须。不宜无备。)
丝棼或解。绳乱弗解。(言小事易平。大事难治。)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8H 页
不知何云。终雨其云。(言事之未形。不可逆度。)
贡以串输。赂用驮驱。(言吏胥之权重也。)
馄饨之饵。安有表里。(讥微贱之人。严于适庶之分。)
岂与狗争。而往溷圊。(谓狂悖之人。不足相较。)
十人之守。难敌一寇。(言守者易于忘忧。寇者精于伺机。)
本不结交。安有绝交。(言本无缘起。亦无所究竟。)
昔以甘茹。今乃苦吐。(言人情巧于自利也。)
全椒不末。吞不知辣。(言不剖析者。不知里面。)
莫以狗子。监此曲豉。(言任非其人。必监守而自盗。)
已下巽庵所辑
累累者石。铦者多触。(喻刚愎者。多受伤害。)
我涕三尺。何知尔戚。(犹言我躬弗阅。遑恤我后。)
醓醢之市。嗟尔佛子。(喻匪分之物。不宜留目。)
酥地插木。灰栳建椓。(犹言柔则茹之。)
位思其崇。志思其恭。(言位弥高而志宜卑。)
雉之未捕。鸡可备数。(喻承乏则不肖者亦可充位。)
全痴誇妻。半痴誇儿。(戒溺爱者不明。)
夫妇之訾。如刀割水。(言好合之情。离开不得。)
惊纹裂石。鸣声破瓮。(言先声者。后必有实。)
县宰生活。雇工生活。(言居官者斥罢出于不意。)
十饭一匙。还成一饭。(言众人出力。费小而惠大。)
未有瓦雀。虚过碓阁。(喻多欲者不能见利而勇退。)
婢为主浣。亦白其骭。(喻令人作劳。不可使无私利。)
既终夜哭。问谁不禄。(喻由其事而不知其故。愚痴之甚。)
未有雠怼。由不称贷。(言始虽简薄。终无逋财之督迫也。)
我谒县宰。兼受赈贷。(喻外托虚忠。实以求利。)
观美之饵。啖之亦美。(喻实美者外貌亦美也。)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8L 页
梨腐予女。栗朽予妇。(一句双韵〇喻心不均一。必厚女而薄妇。)
他人之饵。聊乐岁始。(喻因人成事。)
不啼之儿。其谁㝅之。(㝅那斗反〇喻不求者。不易施也。)
予所憎儿。先抱之怀。(喻所恶之人。宜先修外面。)
匪我孤苦。岂父继父。(喻承乏而苟充也。)
电光索索。霹雳之兆。(喻兆眹屡见。终必有验也。)
妇家情笃。拜厥马杙。(戒爱妻者。过恭于妻家。)
才食一匙。不救腹饥。(喻初学者。不可求速成。)
过火之燄。我食可饪。(喻因利乘便。以成吾事。)
屝既草纬。亦愿草经。(喻身贱者。不求贵匹。)
猫则真殪。鼠犹佯毙。(犹言死诸葛。走生仲达。)
莫仰莫俯。此筵难舞。(喻令出无常。又多是非。莫适所从。)
上圊而归。心异去时。(喻人心变于俄顷。)
岭踰越嵚。川涉越深。(喻愈往而愈遭逆境。)
诱彼幼子。窃其庋饵。(喻巧者欺愚也。)
赶鸡之犬。徒仰屋檼。(喻同学竞进。其友先升。)
未有洼沟而产神虬。(喻微贱之家。豪俊未易出。)
我有良货。乃求善价。(喻先求诸己。后求诸人。)
我有美女。乃择佳婿。(言先度己美。乃求其匹。)
谓不再绠。污此旧井。(戒勿以高迁。轻弃旧邻。)
黏手之饭。鲜不自咽。(犹言近墨者黑。)
老马在厩。犹不辞豆。(喻贪得之心。老犹不减。)
如有僮仆。本无玆辱。(喻受侮之人。不宜自恨其孤单。)
既夭之子。胡算其齿。(喻既误之事。毋庸嗟惜。)
匪伊腹疾。媳妇何病。(喻有一大恶。足蔽全身。不可指之为小疵。)
虽则乞丐。犹然耻拜。(喻人虽困穷。亦恶卑屈以媚人。)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四卷○耳谈续纂 第 539H 页
彼劓者妇。尚贽厥舅。(喻冒耻求进。亦或一道。〇东俗妇有淫行。辄割其鼻。)
輶彼薄楮。尚欲对举。(言虽小事。宜图戮力。)
哀彼春雉。自鸣以死。(言隐伏之罪。以其自辨之。故至于陷刑。)
一马之背。两鞍难载。(喻一人不可两任。)
既燔之螯。亦去其𩪋。(喻除害务尽。不可略除而忘忧。)
儿之将啼。又批其腮。(戒挑祸也。)
毋将社酒。以悦吾友。(戒不损己物。因他以沽恩。)
篘有糯饭。尚或覆之。(喻薄命者得厚禄。不能保。)
蒙此铁锜。入于潭水。(喻行恶者自陷祸罟。)
我欲捉蟹。并丧吾箄。(喻贪得外物。并失己之本有。)
逐彼山豕。并失家彘。(喻舍本而趋外。并失彼此。)
毋趁走麇。执此落㕙。(言毋贪难得之巨货。先取自到之小利。)
夏豉踰墙。厥味奚尝。(喻必不弃而见弃。则其人可知。不必再问。)
妻迂财入。譬彼甑汲。(言才入旋泄。无以储蓄。)
只掌难鸣。一股难行。(喻事不可独成。)
瘸者易踢。僵僧易击。(言侮此孤弱。不可为武。)
山不驯雉。池不养蟹。言拘人于必走之地。意(一作竟)无存者。
惟杖无将。(言刑威之下。无不屈伏。〇二字句叶韵。用宁爵无勺例。)
鲸斗虾死。(喻大官相倾。其门生故吏无不受伤。)
虽小唯椒。(番椒也一名辣茹。以喻短小精悍之人。如番椒之辛辣。)
宁测十丈水深。难测一丈人心。(言无形者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