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x 页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对策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0H 页
地理策(乾隆己酉闰五月。内阁亲试。 御批居首。)
王若曰坤作地势。高下有则。知广轮辨五物。此地理学所由自也。
 臣对。臣窃以为天下之不可穷者地理。而天下之所不可不明者。又莫如地理也。何则。臣尝观天文历法。自璿玑周髀而下。无虑数百馀家。其论日月五纬诸星之躔次度数甚详。其间虽不无抵捂差错之论。若其枢斡运动之妙。交食伏见之序。概亦有不可紊者。噫。莫高者天。范围之广大形体之窅远。有非智巧所可测者。而一举目之顷。辄得其一圜之半。则列曜之丽附。诸躔之位置。灿然可观。此历法家所资而明之者也。今地理则不然。跬步之外。非足履所到。莽苍之外。非目视所及。其间又岂无方域限界风涛险阻之患哉。则虽欲历览而周知。其势无繇也。设或有子长之游。张骞之聘。其所得而知者。不过乎山川道里之分。宫室服饰之制。若其民谣物俗之殊。关防货宝之别。卒无以周知。此臣所谓天下之不可穷者地理也。然而汉定天下。先收图籍。唐集一统。厥称考图。历代史家。各志地理。必欲辨其方域。考其物产。此其故何也。诚以御天下者。如御一家。堂奥宦窔。不可以不辨。厩库庖湢。不可以不识。苟不能然。无以定规模施号令。而条达一王之治理。此臣所谓天下之不可不明者。亦莫如地理也。今其事不可不明。乃其理终不可穷。将如何其可也。噫。务远忽近。古今之通患。惟我东为甚。虽声明文物。摹拟于中华。而图书纪载。宜明乎本国。与其探奇搜神于方域之外。欲穷其不可穷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0L 页
之理。曷若察迩覈实于方域之内。以明其不可不明之事哉。今我 主上殿下。丕发明问。历举天下之山川。继以东方之制置。下询数千百言。臣请略科规详实据。披沥而条论之。
 臣窃以为地者。万物之大舆。易所称地势坤者。特论其高下之形耳。高者为山岳丘陵。下者为坟衍原湿。地理分别之学。于是乎生焉。但东西随往易所。其施在广也。南北原有定极。其转似轮也。至若山泽之宜毛宜鳞。丘坟之宜覈宜荚。则动物之孳贕以殊也。植物之荣瘁以别也。周礼职方之掌。记之唯详。管子地员之篇。辨之亦明。古人之于地理之学。其致力如此矣。长国家而格物理者。可不绍述之为务乎。
曾子有地圆之训。则诸家之以地为方。何据也。朱子有馒头之譬。则四维之不满东西。何谓也。邛戎弇冀柱玄咸阳。并神为九州。而黄帝以后之九州。乃不出神州。广狭之相悬若是欤。泰远邠国濮铅祝栗。分界为四极。而二十八宿之度外。又更有四表。疆域之无限。至此欤。五岳为五方之镇。而广乘长离之属。亦谓之五岳者。著于道经。四海为四方之纪。而溟海瀚海之表。又有大瀛海者。见于洲记。其方位名目。今可历言欤。南北两戒之说。肇自一行。阴阳四列之论。创于康成。其从某至某。俱可详确欤。五经之首山。南曰招摇,西曰钱来,北曰单孤,东曰樕𧑤,中曰甘枣。则泰华衡恒。不足为五方之首山欤。四渎之寻源。江曰岷山,淮曰桐柏,济曰王屋,河曰昆崙。则昭稽赞皇。曷指为二水之自出欤。黄河九曲之山名星名。于何可考。青草五湖之一水五水。将谁适从欤。无热天孙。何山之异名。而出于何书。归墟天池。何水之别称。而始于何人欤。巨灵之手劈华山。共工之怒触不周。其事吊诡。河伯之授禹河图。庚辰之锁无支祈。其说荒唐。而尚传于载记何欤。五服九服虞周之殊制者何义。竖亥大章东西之异步者。何故欤。禹贡一篇。尽是千古舆地之宗。而梁岐在两州。沱潜非一解。左右碣石。疑案至今。大小积石。聚讼纷然。以及三江九江之彼此分合。九川九泽之实指汎论。尚未有明證而剖破之者。岂天下之地理。终不可穷欤。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1H 页
臣伏惟曾子地圆之训。其答单居离之问。有四角不掩之语。诸家地方之说。实本周髀经之末有天圆地方之语。虽然周髀。所以测量天地。而量地之法。非方不立。故姑喻以方。若其本体则固莫不圆也。朱子馒头之譬。以昆崙之脊。比之撚尖。此盖谓轮囷磅礴之中。昆崙尤突出也。若夫不满东西之说。只是井蛙之谭天。固奚足与论于是也。九州之说。昉于邹衍。而邛弇戎冀。未有实验之可證。则九域之疆界。不可详也。四极之说。见于尔雅。而东泰西邠。只是中国之幅员。则四表之广漠。固宜有也。至于二十八宿之各有分野者。全天宿度。非中国之所得专。则其说本不合理也。广乘长离。见于七签之书。而五岳为镇。本无定理。何山不可为五岳乎。邹衍大瀛流入十洲之记。而四海一体囿此地球。何处更多此大海乎。此等之说。皆荒诞不经。方位名目。有不足探究者矣。北戒自三危而东至秽貊。南戒自岷嶓而东达瓯闽。此以天象分南北而言之也。阴列自岍岐而次及西倾。阳列自岷山而次及嶓冢。此以地面四瓣而言之也。第其所论。局于方域。有不足详确者矣。五经首山。按山海经。或称桂机生于招狐。或称兽鳙生于枣樕。而经文本多诡诞。五岳之位。几不让矣。四渎寻源。按风俗通云济水出于赞皇。又按地志。昭稽山在平氏县而淮水自出。则二水之源。此其本也。黄河九曲。其说出河图绛象。山昆仑而星权势则地首一曲也。山龙门而星营石则地根四曲也。青草五湖。其说详张勃吴录。自菱皋而至胥游则通名震泽也。自射阳而至洮满则通名太湖也。一水之为五湖。何异乎黄河之有九曲哉。无热是阿耨达之别名。天孙是鲁泰山之异称。二说或出贝叶。或志博物。臣不敢具陈也。归墟尾闾。郑圃之微言也。天池南溟。庄园之寓言也。巨灵之劈华山。见水经注。共工之触不周。在淮南子。河神之授绿字。出晋书地理志。庚辰之锁无支祈。出岳渎经。章亥异步。出淮南子。(其言曰自东自北。其步各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此等诡论。率皆畔经倍道。不合正理。臣不敢细论也。五服九服之殊制者。甸服侯服之名。虞周之所不变。而绥与要荒。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1L 页
至周而为七。盖其幅员益广。制度有变也。梁岐之出入冀雍。或缘跨据而然。沱潜之派分江汉。或缘变迁之故。而孔郑班应之异释。梁荆巴蜀之发源。诚有不可定者。臣不敢妄论也。碣石之有左右者。按王应麟地理通释。以在遂城县者左碣石。以在平州府者为右碣石。积石之有大小者。按十道山川考。以在龙支县者为大积石。以在枹竿县者为小积石。夹行山右之注。一名唐述之说。顾何必多辨也。三江或以娄东松当之。或以岷嶓豫当之。或以为一流异名。九江或以沅渐辰酉等当之。或以乌鸟蚌箘等当之。或以为一流异曲。九川九泽。或似汎论九州之川泽。或似实指川泽之定数。此皆禹贡山川之异解者也。臣以为三江九江。恐合一之说近之。九川九泽。恐汎论之说得之也。然而大块绵邈。山川缭绕。其理固不可穷。况朱子大贤也。苏轼,归有光,王世贞皆大儒也。兼又生乎中国。尚未有归一之论。矧东儒哉。臣不敢以臆见之说。仰累明问也。
史志所载。足见历代因革之迹。而春秋以降。秦置四十郡县。汉置十三州部。唐有十五道。宋有十八路。元立十一省。明立十三司。其裂土之制。何者为便。而拓地之广。何代为盛欤。洛阳受敌于四面。金陵僻在于一隅。汴京滨河。常有冲决之患。燕都近胡。每多凭陵之虑。地利如此。犹得以控制天下者何欤。燉煌长掖。折入版图。而匈奴始衰。福馀泰宁。旋撤藩篱。而蒙古复炽。窥南国者必据全蜀。保江左者必守长淮。四代得失。并可以逐一条析欤。
 臣伏惟州县因革之制。代各不同。然戒在封建而强干弱支。无补豪桀之并起。吏虽循良而统辖失宜。不如连帅之旧制。则秦汉之事。固有未善。藩镇崛强。终召淄魏之患。措置柔弱。莫救靖康之祸。则唐宋之制。亦未尽矣。至若星罗棋列。环卫上国。则裂土之制。 皇明得之。南开北斥。统一区宇。则拓地之广。胡元最之。然其优劣之等。臣不敢妄议也。洛阳受敌。金陵处僻。汴河冲决。燕胡侵凌。而犹得以控天下者。臣以为大司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2H 页
马九畿之法。盖欲使九服诸邦。重重包裹。以拱王京。其卫护之严密。防御之层叠。非函谷之比也。班孟坚二都之赋。始之以地利之优劣。终之以德化之深浅。则东京之能致久长。非山河之力也。齐梁定鼎金陵而舆图不踰于江北。隋宋开基汴京而号令不及于河朔。皆不足谓控制天下。唯金元以来。每都燕京。以威夷狄。玆所谓守要害而据上头也。其所以控制四方。又何足疑乎。燉煌张掖。实为匈奴之右臂。福馀泰宁。足塞蒙古之咽喉。则其折其撤而或衰或炽者。固其势也。据蜀窥南。晋室得掎角之势。守淮保江。刘宋有控扼之策。而孙皓不暴则长江不可以飞渡也。肃墙有忧则一隅不可以偏安也。古人之言曰在德不在险。又曰地利不如人和。臣敢以是二说者。为殿下诵之。
以东方言之。一隅连陆。三面阻海。朝鲜之号。远自檀君。肃慎之名。载在周乘。汉帝分置四郡。唐宗仍设九府。其地其迹。皆可援古而證今欤。三韩分属。当主何说。三国定界。的是何境。黏蝉今隶何道。盖马果为何山欤。马韩秽貊高句丽有二。沃沮安市浿水有三。扶馀有四。带方有五。伽倻有六。国号地名。何其混淆无别。而可悉举其所在欤。罗封五岳九州。丽置四京十道。真兴之巡北境。功著辟土。景德之改邑名。意出变夷。亦可指其处而论其事欤。渤海旧疆。半入契丹。则丽祖统一。能无馀恨。耽罗孤岛。初有星主。则九韩居四。得不已僭欤。
 臣伏惟我东方负山环海。地利有险阻之固。用夏变夷。文物致焕烂之美。小华之号。洵其宜矣。朝鲜得名。已自箕圣之前。肃慎锡命。旧载孔壁之书。东方之见数于中国。厥唯久矣。汉帝之分置四郡者。臣以为四郡之中。唯真番一郡。在今邦域之外。其馀三郡。其地可历历然指證也。乐浪者。今平安黄海二道之地也。玄菟者。今咸镜南道千里之地也。临屯者。今潴水以南洌水以北京畿之北郊也。至昭帝始元五年。旋罢四郡。以为二府。于是以玄菟故地。为乐浪东部。以临屯故地。为乐浪南部。乃徙玄菟郡于真番故地。领高句丽等三县。今班固地理志。止有玄菟乐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2L 页
浪二郡以是也。真番者。今鸭水之北兴京之南皆其地也。臣谨按班固地志所谓镂方者。今之德川郡也。增地者今之甑山县也。海冥者海州也。黏蝉者延安也。带方者长湍也。列口者江华也。华丽不而者永兴咸兴之界内也。考之于汉志魏史。證之以水经通典。皆有确据。而体裁有限。臣不敢烦陈也。唐宗之仍设九府者。臣以为苏定方始灭百济。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其后刘仁轨留镇南原为带方州。其后李世绩又以平壤为安东都护府。与刘仁轨商量句丽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便宜分割。总隶安东府。所谓九府之名。昉于李绩。然其后所置州府。并为新罗所并。不如四郡之能久也。
 三韩分属之讼。臣按杜氏通典云马韩在西。其北与乐浪接。又曰辰韩在东。其北与濊貊接。又曰弁辰在辰韩之南。南与倭接。又曰弁辰与辰韩杂居。末云三韩为百济新罗所吞并。由是观之。马韩者。今湖西湖南之地。辰韩弁韩者。今岭南之地无可疑也。唯金富轼三国史。载崔致远上太帅状云马韩则高丽。卞韩则百济。辰韩则新罗。其以马韩为句丽者。箕准本自平壤南徙金马。而平壤竟为句丽。故言之如是。至于卞韩之为百济。考之华东诸史。未有明验。后汉书弁韩在辰韩之南。百济岂在新罗南乎。故户曹参议臣韩百谦以首露王所起金官驾洛为弁辰。此不易之定论也。三国定界之辨。臣以为新罗疆土。即今岭南之所管辖也。唯自奉化沿海以北。至于江陵。亦新罗故疆。又据三国史。今清州沃川永同黄涧青山报恩等六邑。本属新罗。意者秋风岭一路。山脉低微。故新罗之疆。稍有滥觞也。百济之界。本据汉北。后为句丽所逼。遂自汉水以南。南尽全罗之地而已。至于句丽之界。朱蒙立国之初。唯今苏子河以北。及其子琉璃王。始得鸭水以北。至东川王时。得浿水以北。至开土王时。得潴水以北。至长寿王时。得汉水以北。蚕食青丘。遂据其半。而沃沮之地。本自归服。溟东汉南。暂得旋失。具在史册。臣不必细陈也。黏蝉之今隶何道者。臣按班固之志。黏蝉属乐浪郡。而其吞列之注曰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3H 页
列水行八百二十里。西至黏蝉入海。列水者汉水也。黏蝉之迹。当在江华之旁。而今延安白川之旧号黏蝉。载于邑志。则黏蝉者今隶黄海道无疑也。盖马之果为何山者。臣按班固之志。有西盖马属于玄菟郡。据三国史。句丽太武神王亲征盖马国。以其地为郡县。西盖马者。今所云分水岭也。臣以为彼既云西盖马。理宜有东盖马。得非白头山为东盖马乎。通典云东沃沮在盖马大山之东。盖马者白头也。
 马韩有二者。臣以为马韩之亡。在王莽元年。明载百㴉(一作济)之史。而其后百馀年。当汉安帝之时。句丽国祖王。率马韩濊貊。进围玄菟城。通典又云晋武帝咸宁中。马韩王来朝。由是观之。马韩有前后二国也。𧴖貊有二者。臣以为濊貊者。北夫馀之本名也。其以江陵为濊。春川为貊者。中世之冒名也。盖昔北夫馀王解夫娄。东徙江陵。遂使江陵谬冒濊貊之名。汉史魏志。已成不刊之典。其以春川为貊者。未有明验。唯贾耽郡国志。以溟州为濊。朔州为貊。溟州者江陵也。朔州者春川也。然今考华东诸史。濊貊本非二种。何必分属于两邑乎。今春川有貊国古墟者。本是乐浪古国。谬指为貊也。高句丽有二者。臣按班固之志。高句丽本是玄菟县名。而高氏未得此县。已名句丽。所以云句丽有二也。
 沃沮有三者。其一曰北沃沮。汉成帝时。句丽东明王伐北沃沮灭之。以其地为城邑。魏明帝时。句丽王为王颀所逐。奔北沃沮者是也。其二曰东沃沮。后汉书所谓不耐濊是也。其三曰南沃沮。金富轼所谓南沃沮人西至斧壤。纳款于百济者是也。以今考之。北沃沮者。今之六镇是也。东沃沮者。铁关以北也。南沃沮者。铁岭以北也。乃一统志全不考覈。忽以今海城县为沃沮故地。此本辽史之谬义也。辽史误以渤海五京。列之于辽东。故亦以沃沮谓在辽东。不亦妄乎。以此言之。沃沮有四。非特三也。
 安市有三者。臣按班固之志。安市县本属辽东郡。又云辽水西至安市入海。辽史地理志云铁州建武军。本汉安市县。此安市之一也。又按盛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3L 页
京续志云辽阳东北间。有安市故城。此文虽若无凭。恐亦可信。今据唐书李绩既渡辽水。先拔盖牟城。又东拔沙卑城。又东拔辽东城。又东拔白岩城。始至安市城。若使安市果在盖牟之傍七十里。则及到白岩。已茫茫然二百里之外矣。李绩必欲勿攻建安。先攻安市者。畏安市之断其后也。苟使安市本在白岩之西。则虽不攻建安。而安市已议其后矣。安市之在白岩之东。不既明乎。以此言之。唐之安市。与汉之安市不同。此安市之二也。金富轼地理志云安市城一名丸都城。丸都者在今江界府北隔水之地也。句丽山上王时。尝迁都是城。此安市之三也。臣又按舆地书。谓龙冈县亦有安市故城。以此言之。安市有四。不特三也。
 浿水有三者。史记云卫满渡浿水。都王险。涉何(一作河)渡浿水。入汉塞。荀彘渡浿水。击右渠。此以鸭渌江为浿水也。汉书云浿水西至增地入海。通典以鸭水为马訾水。唐书云平壤城南临浿水。此皆以大同江为浿水也。一统志辽东之蓒芋泺。旧有浿水之称。高丽史平州之猪滩水。亦冒浿水之名。以此言之。浿水有四。不特三也。皇华集偏以鸭渌为浿。金富轼偏以大同为浿。非臣浅见所能剖决也。惟水经所载。明是今大同江也。扶馀有四者。其一曰北扶馀。即句丽百济之宗国也。后汉书及魏志皆云夫馀国在高句丽北。通典云其国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今盛京志所载开原县。是其故地。其二曰东扶馀。汉初北扶馀王解夫娄徙都东海之滨。其地曰迦叶原。迦叶者河西之声转。今之江陵。即其地也。其三曰卒本扶馀。句丽始祖初自北扶馀。逃于卒本。因以名之也。其四曰泗沘扶馀。百济文周王徙都熊津。居于泗沘水上。故因以名之。带方有五者。臣谨案汉书地志。乐浪属县有带方。又云带水西至带方入海。带水者今之临津。此带方之一也。汉末公孙康分屯有有盐。立带方郡。有盐者今之延安也。其后土酋据之为王。百济责稽王娶其王女。此带方之二也。汉质帝时。句丽袭辽东杀带方令。其后隋炀帝伐句丽。诏云右十二军。出黏蝉带方等道。会于鸭渌水西。或者辽东亦有带方。此带方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4H 页
之三也。李世绩制置州府。奏文云带方州本竹军城。竹军者今罗州之会津古县。于是带方之名。移于会津。此带方之四也。百济既平。新罗渐收其地。诏以刘仁轨为带方州刺史。留镇南原。以遏东犯。于是带方之名。移于南原。此带方之五也。然辽东本无带方。汉史是并举之辞。隋诏是虚夸之义。不足举也。臣又按高丽史云南原府。后汉建安中为带方郡。审如是也。金富轼百济史。何无此说乎。百济未亡。中国之迹。未尝及于洌水之南。岂遽以南原为汉郡哉。此必无之理也。伽邪有六者。臣以为六伽耶皆以金海为本。金海为金官伽耶。高灵为大伽耶。固城为小伽耶。星州为碧珍伽耶。咸安为阿那伽耶。咸昌为古宁伽耶者是也。然伽耶者弁辰也。魏志弁辰本十二国。而新罗史有所谓浦上八国。即今漆原熊川咸安固城之等也。若于伽耶六郡。合之以浦上八国。而去其重复。则弁辰十二。恰当其数也。
 新罗之封五岳九州者。北曰太白,南曰智异,东曰吐含,西曰鸡龙。并中岳而为五也。沙伐曰尚州。歃良曰良州。豆并曰全州。何瑟曰溟州。并五州而为九也。高丽之置四京十道者。臣按通考曰高丽王居蜀莫郡为上京。以新罗故都庆州。百济故都金马。箕子故都平壤。为东南西三京。所谓四京也。至成宗时。始定十道。关内中原河南岭南岭东山南江南海阳朔方。并开城府为十者是也。真兴之巡北境者。按真兴王十六年。巡狩北道。与句丽定界。其碑在咸兴府北草黄岭下者是也。景德之改邑名者。前所云沙伐为尚州。歃良为良州等是也。朝得暮失则辟土之功。不足多也。去俚就雅则易名之美。不可少也。
 渤海之半入契丹者。臣按丽济既亡。渤海继兴。至唐玄宗时。渤海王大祚荣。尽得夫馀沃沮朝鲜之地。地方数千里。贾耽郡国志云。渤海之地。东自泉井。(今德原)西至栅城。凡三十九驿。鸭河以北。疆土远斥。而辽灭渤海之后。鸭河以北。尽入经理。惟鸭江南保定二州。尚隶新罗。丽祖之不能复拓。诚可恨也。耽罗之九韩居四者。按三国遗事。安弘记九韩。其一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4L 页
曰日本,三曰吴越,五曰鹰游,七曰丹国,九曰濊貊。而乃以中华为第二。耽罗为第四。臣以为其义例荒杂。不足多辨也。大抵东方久染夷沬之俗。素无文献之徵。所传史籍。率多荒唐鄙俚之语。或称神人降于檀木。或称卵胎藏于漂壶。人神杂糅。事理乖舛。此臣所以深嘅乎东方之骛远。而窃有望于 圣朝之察迩者也。
惟我国家。受天休命。全有大东。分八道而州郡星罗。环四圉而镇堡棋错。经纬过数千里。休养且累百年。沃野膏壤。桑麻自足。深林大泽。货财日兴。南有筠簬漆丝之饶。北有蔘茸皮革之产。山有千章之材。水居千石之鱼。而民物之殷庶。风气之文明。庶乎其甲于外服矣。
 臣窃伏念天开地辟。人类肇生。则文章未备。礼义未明。鸿荒混沌。鸟兽同群。有圣人者出。然后受天明命。肇立人纪。文质互尚。礼乐始兴。此自然之势也。我东罗丽以来。日就文明。猗欤 圣朝。实当盛会。幅员之广大。制置之详密。皆 祖宗之宏猷也。物产之丰饶。风气之昭明。寔外服之所宗也。然而因循既久。彫弊滋甚。臣请就 圣策中赞美地利者。而不拘科格。逐一条论可乎。臣伏惟州郡之制。有未尽善。何者。八道区分。京畿疲弊。此于强干弱支之义。居重驭经之法。俱有未合。臣按禹贡。冀州独不言贡。盖以天子封内之地。不责贡篚。所以卫上国也。汉之京兆。以冯翊扶风。左右夹辅。其意亦以上国不可以不卫也。唐之长安。 皇明之顺天。其管辖之雄。盘据之广。俱非诸路诸省所敢比拟。则历代制置。概可知矣。今也不然。残县小邑。疲于奔命。山畬海篊。困于徵敛。而骊杨沃田。尽属豪门。桀黠四出。膏泽无遗。况府兵之制宿卫之法。皆赖畿内之有屯田。今京营屯田之在畿内者。比之私田。百不得一。舍近取远。事多不便。臣谓忠清初界及猪滩以南。割取十馀郡县。属之京畿。诸路所在五营屯田。并宜换以时价。移置京畿。使京城百里之地。兵农合一。以卫 王宫。则国势增重而兵力益强矣。至于镇堡之制。当时制置。必有可恃。今也不然。小镇残堡。所领民兵。不满百户者有之。此以之御穿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5H 页
窬之盗。力尚不给。矧足以当蒙真之铁骑耶。又其名号。或叠三四字。哇俚可骇。武臣出莅者。用作官衔。甚非待人之道。臣谓边堡或合而为一。或统而置领。以强其势。其官名亦依景德王改邑号故事。删复就简。悉为二字之号。则牧圉增重而俚俗益涤矣。
 臣伏惟桑麻之政。圣王之所重也。文王之制。孟子之学。其首先务者。不过曰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抑伏睹我 先大王考课守令。多以植桑。盖汉法也。故相臣李元翼曾任安州。课民种桑。恰过万株。西民赖之。至今谓之李公桑。亦古循吏之遗意也。今宜修明其法。令守令课民种桑。俾有实效。是亦敦本之一助也。宝货之兴。必在深山钜谷。我国岳麓雄巨。珍产丰溢。而其奈金砂银卝。俱有禁令。铜炉铁店。皆徵重税。富民畏削而不营。贫民败赀而迁徙。今宜别下明旨。凡诸路产铜之穴。许民鼓铸。诸山铁冶之店。宽其税法。则山泽之利日兴。而民国俱富矣。
 臣伏惟筠簬之产。亦有国之重宝也。故司马迁货殖传中屡言之。自古战伐之世。矢尽城陷者。率由竹箭之不给。今南郡之产。不为不饶。而我俗事事虚伪。无镞之箭。家家盈箙。不亦异哉。古者用矢。未有无镞。故参连白矢之类。皆能贯革。礼射犹然。况武艺乎。无镞之说。仅见于颜之推家训。江南人谓之博射。我国所用。遵何法哉。至于试射之箭。亦皆火熁剥皮。易于摧折。不耐雨湿。而操弓之人。唯以平直为善。不以缓急存心。甚可惜也。臣谓询于武臣。详其利害。公私所藏。严禁无镞及剥皮之类。庶几缓急可恃也。至于蔘茸之弊。庙堂之讲劘已久。列邑之呼吁未息。然而釐革无望。凋瘵莫救。诚可悯也。臣尝闻江界户口之增减。一视蔘政之宽虐。盖其地利足以厚生。故民以为乐土。剥割甚于他邑。故迁徙无定居。臣愿 圣明于此。别加轸虑。遥施照察。使之敛其诛求。招徕安集。则不但蔘茸之政渐至宽平。疆场咽喉之地。生聚日蕃。而国有捍御之助矣。
 臣伏惟古者先王之制。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周礼林衡泽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5L 页
虞。掌植材木养鱼鳖。诗云彼茁者葭。一发五豝。吁嗟乎驺虞。先儒或以为驺虞官名。而诗人叹美其草木禽兽之盛者。不为无据。可见山林川泽之政。有国所重。虞命司空。周设虞衡。皆以此也。今也不然。黄肠所封之山及 寝园之外。未尝有植养之政。诸山童濯。材木绝稀。今宜修明旧制。旁考月令之文。别差官人。专掌是事。则宫室棺椁之用。庶乎有赖矣。臣尝闻沿海居人之言。盖自均役之设。不但鱼篊太半撤去。大抵鱼族之就捕。不及前日。臣恐民赋重而王泽竭。今若稍宽其税。俾有馀利。则合浦还珠之异。恐不专美于古也。
奈之何挽近以来。人不知地理之为政本。关防多疏虞之叹。城池无修饰之效。畿辅兵阃。庙议之进退靡常。江都统御。众论之臧否不一。郁陵,损竹。久弃为空岛。闾延茂昌。逖未复故郡。以至于朝无榷利之政而鱼盐转贵。道无采卝之使而金银渐竭。则人才之递降。习俗之浇漓。盖不待言而知。凡此数者所以便宜矫救之策。不于子大夫而于何咨询欤。
 
臣伏惟 圣策始言地理。终之以地利。历举忧虞之端。俯徵狂瞽之说。此圣人询荛之意。臣虽空疏。敢不竭论其所闻哉。关防之疏虞。诚如 圣虑。臣闻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易曰惕号。莫夜有戎。勿恤。夫齿能嚼刚而砂砾和在饭飧则齿为或觖。足能超坑而污坎跌于莫夜则足为或折。不意故也。我邦三面邻敌。西海所忧者海贼也。昔李坫田霖赵元纪等往征之。其事不在于征讨录。未知颠末如何。盖小岛耳。倭患则自元兵攻马岛结怨。至 国朝中叶而愈酷。不独南徼。或东或西。在在为患。至于壬辰而极矣。虽然事既已矣。苟御之有术。或将妥帖也。所不可不虑者。西北二路。我国兵力。中古尚强。尝征建州卫矣。征尼麻车矣。今也升平日久。人心狃安。风声鹤唳。捧头鼠窜。以此兵备。苟欲为缓急之用。则扼关防固城池。诚为今日之急务也。铜仙青石。号为西路之大防。鸟岭竹岭。亦称南道之险关。或筑小城。或闭重门。虽然以臣愚浅。常窃笑之何者。常人之论。率多亡羊而补牢。锲舟而求剑。丙子敌由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6H 页
青石。遂以青石为关防。不知他日出奇入神之兵。由他道直驱。则青石一路。虽忘之可也。壬辰敌由鸟岭。遂以鸟岭为关防。不知他日乘虚袭无之兵。由他道突入。则鸟岭一关。虽弃之可也。臣谓西路则白峙之宜守。甚于青石。南路则秋风之可忧。切于鸟岭。今宜察其形便。审其利害。白峙城堡。益加修葺。亟于秋风岭上。筑城置堡。一如鸟岭之为。则庶乎不倍于击柝待暴之义也。至于城池之制。尤有可议。罗丽以前。我邦兵力之强。甲于天下。夫以隋唐之黩武。尚不能如刀破竹。此其故何哉。臣尝行诸路。路旁高山。辄见城址宛然。问之。曰倭城。其实此非倭城。乃三国分据之时。所筑山城也。按舆地书远出倭寇之前。而诸郡古迹所载山城者。不可胜数。盖三国之时。兵革相仍。故并筑山城。无事则下来耕垦。有警则敛入城中。此所谓清野而固垒也。彼攻城者。持久则无以支粮。急逼则畏其下攻。所以兵不交刃。敌必自退者也。今通邑大都。无城无关。散处大野。重以粟米日衍。仓廪岁实。脱有缓急。势将拱手而奉献。吁可闷也。今宜令诸路守令。查报古城形便。择其高平多石水泉不涸之处。修其城堞。若系关防之地。或徙其邑治。或徙其仓粟军器。又徙邑中豪富十馀家。令居城中。则缓急有归。而无藉寇赍盗之患矣。
 臣伏惟畿内兵阃之制。今之制置。不必改作也。臣窃观唐宋之时。宰相多兼节度使之职。或以六部尚书。兼为诸路之使相。或以内翰学士。兼为诸州之守臣。我国之守御总戎。何以异是。议者曰兵阃不当在王城之内。宰相不当兼外藩之职。或谓总戎宜属江都。或谓守御宜出广州。发言盈庭。卒无利害。臣不敢助澜于其间也。第臣闻丙子之时。南汉城中蓄粟。不过万石。不能为五日之粮。其后增画。多至十五万石。今又岁减月缩。不过四五万石。而其折半。又常分放于民间。其实城中所贮。不过为二万石。粮储如此。其何以守城。今若加画则本州痼弊。仓谷为最。不可加霜。臣尝见南汉东门水口之外。叠山包裹。水至三十里。始入大川。川流十馀里。入于大江。臣谓移画军饷于沿江诸邑。别设一仓于水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6L 页
口入川之处。令船运出纳。则广民无偏枯之患。军粮无速匮之患矣。且其水口险隘无比。数雉横塞。一夫可当。天梯石栈。如蚁运粮。又无劫夺而遮绝者矣。至于江都之统辖。专赖乔桐之声援。或移而合之。或别而设之。议论多岐。制置屡变。臣谓今之复乔桐便矣。第臣闻江华险阻。专由三面壁立。一面泥泞。虽有舟楫。无以下陆故也。今闻泥泞之地。尽铺砖石。千车万马。无虑并驰。苟如是也。海中孤岛。无非保障之地。奚取乎江华哉。臣谓亟撤砖石。常以笆子通道。或值不虞。天堑之险。乃可恃也。
 臣伏惟郁陵损竹之弃为空岛非计也。郁陵者。于山古国。新罗智證王所伐取也。竹箭貂鼠之皮。奇木珍饵之产。多于㴉(一作济)州。且其水路近接日本。如有黠倭潜来而先据之。国之大忧也。今宜募民入居。设为镇堡。不可缓也。或曰当时空弃。出于约信。不可渝也。此言过于愿悫。非所以谋国也。损竹小岛。且无隐忧。虽舍之无害也。至于废四郡之复设。臣以为国之大计。无有急于是者也。鸭河西横。是名天堑。而四郡之地。河流如带。数十年以来。沿河杂种。褰裳相涉。或巢居以经岁。或穴处以踰时。掘蔘为菜。捕鹿为殽。甚则张弓荷鋋。与我人接战。小镇残堡。莫敢谁何。守臣道臣。匿不以闻。方来之忧。有大于是。臣谓亟询庙堂。及今复设。以巩祖宗之疆土。以清亭障之氛𡏖。不可缓也。
 臣伏惟鱼盐之利。专属下民。所谓均役之征税者。比之江浙之间。至轻薄也。然民不乐业。物不继食者。县令之税。倍于公赋。吏校之威。高于官帖也。臣谓按廉节目中。申明此条。使渔庄鹾户之民。不困侵虐。则为之者众。而国中之鱼盐如土矣。至于金银之政。臣读新罗古史。岁贡黄金。其数不鲜。可见采金之卝。自古有之也。今唯江界之银坡洞。许其铸银。而诸路诸山。并禁炉冶。臣未知其何法也。及其用之也。一番燕使。包银数万。象胥潜赍。不知几千。而燕京所贸。不过绫缎锦绣易坏之物。夫金银亘古今而不锈。绫缎阅时月而飞尘。毕竟我国之银货尽输。而彼国之绫缎无限。不可惜乎。臣闻燕市银价。悉以六解。自今国中。亦依此法。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7H 页
悉以六解。则象胥之辈。贸此迁彼。不足偿帐。其势必不赍科外之银。而国中之银货小裕矣。
且予闻之。星野所占。坤舆所载。名山支山之分。出水受水之所。眉列掌示。图胪表识。然后物土宜而知利害。可以厚生。可以修教。故志地理者。代有其书。迄齐梁至数百馀家。陆澄,任昉。先后集为一部。名曰地理书。及夫隋唐。图史散佚。陆任所纂。已不可问。而别集自行者。犹五十馀家。则后此而出者。其富可知也。独我东儒者。最疏于名物之学。所传地理书。不过胜览备考一二种而已。此岂足为经世博闻之一助乎。抑草野之间。人各有枕中鸿宝。而特秘阁未之收欤。亦愿子大夫之为余扬扢。而并著于篇。予将亲览焉。
 臣伏惟地理之学。儒者之所必务。王者之所必需。星野所占。坤舆所载。莫不别其疆域。纪其风俗。故名山支山之脉。郭璞著之为山海之传。出水受水之路。管子纪之为地数之篇。(管子云东西南北。各二万六千里。出水受水。各八千里。)降及齐梁。下逮隋唐。前者虽逸。后者继兴。霞蔚鹊起。汗牛充栋。以之理民。达其利害。以之宣化。察其谣诵。所以声明文物。为四方之宗国也。唯是我东儒者。艰于考检。理多疏暗。普天之下。逖矣姑舍。方域之内。茫然不辨。金太师地理之志。其有确据者。皆云未详。郑麟趾高丽之志。其有纰缪者。不可胜数。舆地胜览。不载沿革之事实。文献备考。却多遗漏之名论。每有编纂。杂以朋比之见。潜逞取舍之私。玆所以地理书一部。尚无名世之编也。臣闻难得者时。易失者机。今 圣明临御。文治蔼蔚。至化之所陶镕。风云之所感召。荐绅大夫之文理综明者。接武朝行。此千载或有之会也。今宜别降 明旨。令博雅赡敏为众人所推服者。总裁编书之役。另选数人。为之副倅。取大明一统志。仿其义例。正其疏失。纂成一书。疆域彼此之分。旌其丝发。沿革古今之制。详其事实。于山则纪其脉络。于水则别其源派。于古事则凡战伐攻守之迹。最宜该载。而孝烈人物。非卓绝纯正为一世所共知者。概从删略。至于题咏之诗。去百存一。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7L 页
以严规例。再选好奇博物之士。又仿桑钦之经。郦道元之注。撰次东国水经一部。并付剞劂。上之秘府。藏之名山。颁之八方。则疆域本小。采拮无遗。痛涤千岁之陋。载新一代之作。亦 殿下文治之一助也。审如是也。我东方山川风俗关防物产之异。及 圣朝谟猷功烈措置制作之盛。将一举目而瞭然。岂不诚美哉。语曰惟其作之。是以有之。惟 殿下念哉。臣谨对。
十三经策(庚戌冬内阁 亲试。)
王若曰书目总经之类。十三经居其首焉。寔道德之橐籥。文艺之渊海也。其传授之源流。笺注之得失。皆可详言欤。
 臣对。臣窃伏念释经之法有三。一曰传闻。二曰师承。三曰意解。意解者。虽生于千百岁之下。而有能超据乎千百岁之上。如朱子之于大学。直断之曰经一章孔子之言。而传十章曾子之意。是截然不资乎传闻师承之旧。而俨然以己意决之者。是固无与于时世之古今。而若夫传闻与师承者。不得不以近古为宗何者。风谣俗习之相近。虽得于街巷鄙俚之间。犹之有稽也。授受讲劘之亲切。虽记其游谈謦欬之末。犹之有徵也。夫谓汉儒之胜于魏晋。而魏晋之胜于隋唐者。非以古人之皆贤而今人皆不肖也。其于远近亲疏之分。有不能相敌。而其相距以夐矣。然则究十三经之原义者。舍注疏何以哉。故朱子之为诗书集传及论孟集注。其于义理之条路。道学之脉络。固不无以意超据。与注疏出入者。而其字义诂训章句笺释。未尝不纯用注疏。朱子之意。非欲以一人一家之言。武胜而易天下可知也。嗟乎。今之学者。徒知有七书大全。不知有十三经注疏。虽以春秋三礼之照耀天地。而不列乎七书之目。则废之而不讲。外之而不内。此诚斯文之大患。世教之急务也。今幸 清问及之。臣敢不以口耳之所得。悉陈以俟教哉。
 臣伏念经有十三。冠冕群书。盖观象设教。以达吉凶之情。诵诗读礼。以徵治乱之迹。三经之所以载道也。节文仪则。以穷天人之用。建邦设位。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8H 页
以成一王之制。三礼之所以立教也。发挥衮钺。以惧乱贼。则左氏公谷之羽翼春秋也。开示宫墙。辨析义利。则鲁论邹书之星日斯文也。以至孝经之演释要道。尔雅之博识形名。莫非圣贤之遗训。学问之宗旨。是故传道授统。接洙泗之真源者。必于是归依。左笺右释。济学海之津梁者。必于是用力。信为德性之炉韛。艺术之府库也。窃慨夫人情好新而厌旧。世道易污而难隆。门分户裂。师说有岐。党同伐异。蔀惑多端。虽经之文仅存如线。而经之教凛乎缀旒。操世教者。奈何不忧。先博而后约。会通而归极。是诚今日之所望也。
易为生民之府。书为长民之府。诗为成民之府。春秋为藏民之府。分属之义何居。仪礼为礼之根本。礼记为礼之枝叶。尔雅为诗书之襟带。论语为六经之菁华。取譬之义安在。秦炬之焰。易独免焉。而连山归藏。竟泯其传。孔壁之藏。诗不与焉。而国风雅颂。不失其所者何欤。舜典之篇。后出于大航。则安知为安国之旧本。考工之记。晚购于河间。则果不悖周官之遗制欤。
 臣伏维四经之分为四府者。臣按邵康节观物篇。以皇帝王霸。分配于春夏秋冬。而其言以为易始于三皇。书始于二帝。诗始于三王。春秋始于五霸。则四府之义。不过取象于四时者也。然邵子之学。偏于象数。不无牵合。臣不敢妄议也。二礼尔语之各有取譬者。臣以为仪礼者。当时所用一王之仪文。如今仪注笏记者也。礼记者。演释仪文之本旨奥义。如今笺注衍义者也。聘礼燕礼。为聘义燕义之根本。射义昏义。为射礼昏礼之枝叶。至于丧祭之礼。莫不皆然。故朱子答黄直卿书。立经分传。根条森整。练字篇之取譬。诚为精切。至于襟带菁华之云。不过润饬光辉之意。不足疑也。连山归藏之竟泯其传者。臣按杜子春周礼注。连山伏羲之易。归藏黄帝之易。又世谱等书。神农一曰连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则此固羲农黄帝之易也。而说者又以为夏易首艮。故谓之连山。商易首坤。故谓之归藏。艮则为山。坤则为藏也。左转(一作传)穆姜之筮遇艮之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8L 页
八。此连山也。礼运孔子之言宋得坤乾。此归藏也。春秋之末。两易犹存。则其遭焚灭。必入项羽之火中。至若丛书所载。只是赝作也。国风雅颂之不失其所者。臣以为尚书之传。不须孔壁之藏。只一伏生赖以不坠。诗亦然矣。当时治诗者。若齐鲁韩三家。并有师承。未或间断。况其讽诵。又在管纭所被。不唯竹帛是赖。其无残觖之祸。不足疑也。舜典之未必为孔本者。臣以为梅赜上书之时。其云亡舜典一篇者。谓亡孔传。非亡经文也。梅赜舜典。只是尧典之截取其半者。西京以来。尧典不亡。则舜典斯存。岂必安国之旧本。方为古经乎。至于姚方兴所上二十八字。此是方兴赝作。后儒虽引王延寿王粲之文。以證姚真。臣未之信也。郑玄所注杜林漆书既亡。则五十八篇。都非孔壁之真面。不但舜典非孔本也。考工之或悖周官者。臣以为周礼五篇。虽非周公手笔。断非刘歆伪造。冬官一篇。景帝时以千金购之不获。不得已以考工记补其阙遗。故特详于匠氏之事。而他皆不备。然其为先秦古文则无疑。不必如宋儒之诋斥也。朱子亦尝曰周家法度在里许。又曰周礼模规。皆是周公做。则六篇之文。皆不当妄议也。
鲁论齐论。并传于孔门。而问王之篇。见删于张侯之论。内书外书。同出于孟氏。而性善之篇。独漏于赵岐之注。经传之或传或泯。抑有数存欤。公谷二传。盛行于西京。而至于晋魏。其说寝微。左氏之书。始出于张苍。而逮乎唐宋。乃立学官。传注之一显一晦。固有时在欤。
 问王篇之见删于张侯者。臣以为论语有三。而问王知道二篇。唯齐论有之。按经籍志。张禹合齐鲁二书。删其烦惑。除其滥伪。及乎古论之出。果与鲁论相合。则问王之见删。必有当时之的据。不必嗟惜其泯没也。性善篇之独漏于赵岐者。臣按外书四篇。即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正等四篇也。赵台卿以为文不弘深。语多依放。则当时之弃而不顾。必有由矣。然荀子所载先攻邪心之训。杨子所载有意不至之说。俱非七篇之文。而亦足以警发后人。故先儒亦或以此而惜之矣。公谷左氏之一显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9H 页
一晦者。臣以为经传之废兴盛衰。专由时君之好恶。注家之工拙。故景帝好公羊则胡母仲舒之义立。宣帝善谷梁则千秋刘向之道起。仲舒才辩而江翁性讷则公羊兴而谷梁寝。荣广博洽而眭孟穷屈则谷梁兴而公羊寝。至若左氏则始出张家。本无传者。至文帝时。贾谊为训诂。授赵人贯公。其后刘歆考正之。欲立于学。诸儒莫应。至建武以后。韩歆陈元李封之徒。皆主左氏而不能行之。至贾逵服虔杜预之伦。传相训解。始克盛行于魏晋之间。自隋唐以来。遂夺公谷。然于经旨之发明。则二传贤于左氏。今不必偏废也。
尚书之今文古文。真赝无徵。毛诗之大序小序。从违莫决。春王正月之改时改月。至今为不决之公案。属衽钩边之合缝覆缝。从古称辩说之多岐。果有旁引曲證。足破千古之疑者欤。
 尚书之古文今文。臣以为其说甚繁。不暇悉陈。然仲虺诰之兼弱攻昧。反窃左传之句。大禹谟之释玆在玆。殊异信壹之义。疮疣不掩。破碎有迹。故朱子曰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臣不敢异议也。毛诗之大序小序。臣以为其说亦长。不暇悉陈。然小序之不无𩥫駮。诚如朱子之说。但其必出于卫宏之手。未有明据。大小毛公之际。灼有传授之脉。恐不可全然屏黜也。春王正月之至今不决者。臣不敢妄有剖决。胡传以为以夏时冠周月。臣所未晓。主时月不改之论者。动以豳风七月诗及伊训十二月之文及史本纪冬十月之文为口实。然毛诗周礼之多用夏正。尚书春秋之并用周正。其證甚多。其说虽起于阳明。不可少也。若夫庄七年秋无麦。桓八年冬雨雪。隐九年三月震电。桓十四年春无冰。定元年十月陨霜之类。律之以夏时则雨顺风调。不得为灾异。唯夏四月。郑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魏了翁正朔考。以为夏正之明验。臣不能难也。属衽钩边之辨说多岐者。臣以为属者续也。深衣蔽体欲深。故衣身之旁。又续一幅曰续衽也。钩者袧也。袧者襞积也。深衣之裳。前虽六幅。既交衽则前三也。后虽六幅。除边幅则后四也。两边二幅。入于两腋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69L 页
之下。而唯此二幅。特有襞积。如今之直领。故谓之钩边也。郑康成曲裾乌喙之制。杨信斋合缝覆缝之法。臣未知其何说也。
周礼建官之制。较周官而多违。邹圣分田之论。稽王制而不合。同出于经。而有此参商者何欤。辟雍之误称学名。既有杨升庵之明徵。郊禘之不自伯禽。亦有方合山之的据。虽见于经而亦不可尽信欤。王介甫之辨左氏有十一明验。林孝存之驳周礼有十论七难。皆可以一一历举。而反复讨议欤。
 周礼之多违周官者。臣以为司空本掌邦土。而今治百工。三公三孤。亦有职任。而不在六官。是所谓有违周官者也。然冬官本是补阙。不必相合。公孤既非有司。何必并列。且攻周礼者。必兼诋周官。其同异之辩。不必烦也。孟子之不合王制者。臣按孟子答北宫锜之问曰诸侯恶其害己。皆去其籍。然而尝闻其略。然则孟子之言。不无未备可知也。据卢植云汉文帝令博士诸生作王制。其言本多纰缪。师受传闻之各异。无怪其言之或殊也。辟痈(一作廱)之误称学名者。臣以为辟痈(一作廱)之为灵台。本出左氏说。谓在太庙之中。壅以灵沼。故谓之辟痈(一作廱)也。至汉遂以灵台辟痈(一作廱)合而为一。然韩诗说以痈(一作廱)为和。则灵台自是望氛祲者。辟雍自是学名。蔡邕明堂论。历叙太庙学宫通合之制。而辟雍仍是学名。若庄子之称乐名。不过乐以学名。不足为疑。然则杨慎之言。自有所诎矣。郊禘之不自伯禽者。臣以为鲁之所郊。只是祈谷上帝。故家语孔子答定公之问。直云鲁无冬至之大郊。又春秋书郊凡有九。皆在夏四月。不在春正月。其非子月长至之郊明矣。若成十七年则在秋九月。此乃周颂秋报之祭。并非僭用天子者也。鲁之所禘。亦是吉禘时禘。春秋闵二年。吉禘于庄公。即王制所云春礿夏禘。祭义所云春禘秋尝是也。然特于周公。有郊有禘。故祭统明堂位。皆云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赐以重祭。故祭所自出。立出王庙者。见于左传。但群公杂用。便属非礼。故礼运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者此也。然则郊禘未尝不始于伯禽。而其杂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0H 页
用群公之庙。则始于僖公也。方合山之说。诚有未备矣。王介甫之辩左氏者。臣以为左氏解一卷。专辨左氏为六国时人。然陈氏已辨其非。荆公所作其所谓十一明验。虽未历考。不过如韩魏智伯之事。赵襄子之谥及秦庶长之官。虞不腊矣之文。并在左氏。故谓之六国时人也。然刘向,刘歆,杜预之伦。皆言丘明与孔子。观鲁史而作春秋。则其说有不必多辨也。林孝存之驳周礼者。臣以为林硕字孝存。在汉世未有名闻。特以攻周礼得名。以周礼为末世渎乱不验之书。其所谓十论七难。并无所传。唯贾公彦释义载其数段。皆卤莽无据。不足述也。
文言彖象之汇次卦下。始于何人。春秋经传之分附以年。肇于何时。淹中逸礼之至今相传者。戴记中何篇。壁里古文之比今增衍者。孝经中何章。驹骊之立国。在于汉元帝之后。而安国之注。豫举其号。庶长之建官。始于秦孝公之时。而丘明之传。先道其名者何欤。
 文言彖象之汇次卦下者。臣以为易自商瞿受于孔子。六传至田何。其后有焦赣,费直。至汉末田焦之学微绝。而唯费氏独存。东京荀刘马郑。皆传费学。故文言彖象之参入卦中。虽自王弼。王弼亦费学。则其本出于费氏者也。春秋经传之分附以年者。臣以为公羊谷梁。本是笺注之体。当时已搀入正经。不曾别出。唯左氏经自经而传自传。至元凯始析左传附之经文各年之后。即元凯自序曰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今不足疑也。淹中逸礼之至今尚传者。臣按礼古经之出于鲁淹中者本五十九篇。而其中十七篇。与汉初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不殊。故至宣帝时后仓最明于十七篇之业。乃为曲台记。以授梁人戴德戴圣及沛人庆普。汉末郑玄传小戴之学。以古经校之作注。今之仪礼十七篇是已。其丧服一篇。子夏先传之。诸儒多为注解。本自别行。然则淹中逸礼之至今尚传者。即仪礼十七篇也。此真是小戴礼。而世只以礼记为小戴之记者。自是袭谬。又如论衡所云河内女子坏老屋。得逸礼一篇者。非是之谓也。古文孝经之比今增衍者。臣按孝经本与尚书。同出孔壁。而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0L 页
安国为传。又隋经籍志云河间人颜芝所藏。汉初芝子贞出之。刘向以颜本比古文。除其烦惑。而安国之本。亡于梁。至隋河间刘炫。购于人间。转上朝廷。儒者皆云炫伪造。此所谓古文也。然其所增多。不过乎闺门一章二十四字及闲字坐字参字子曰字而已。然则刘向之所删。宜不出此。岂可直断为炫伪乎。臣谓今文古文并存而参究之为得也。安国之豫举驹骊者。(臧)按贿肃慎之命。孔注云东海驹骊扶馀馯貊之属。武王皆通焉。后儒以为驹骊主朱蒙。以汉元帝建昭二年始建国号。安国承诏作书传。尚未相通。况武王之时乎。臣以为此妄也。我东国号。本因地名。则朱蒙建国。虽在元帝之时。驹骊地名。当在安国之前。曷为豫举乎。按通考云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骊为县。即汉书亦称玄菟乐浪。武帝时置之。故地理志玄菟郡属县。明有句骊。句骊之名。实在武帝之前。不可以此为古文虚伪之确證也。丘明之先道庶长者。臣按左传有不更女父秦庶长鲍庶长武。后儒以为秦至孝公时。立赏级之爵。乃有不更庶长之号。则左氏当是秦孝后人。臣以为此亦妄也。秦自周孝王时。非子受国。则春秋之前。未尝无国。有国则有官。有官则有官名。特不更庶长之著于纪载者。适在孝公之时也。然则王稽之前。秦无谒者。赵高之前。秦无中车府令乎。此不足为左氏有二之證也。
尔雅果是周公之所述。则风雨之释。曷为引楚辞之句。孝经苟为仲尼之所著。则首章之文。何故称曾子之号欤。公羊之疏。不著撰人。而或指为徐彦者。何所据也。邹传之书。始在儒家。而进列于经类者。谁所为欤。
 尔雅之引楚辞者。臣以为陆氏释文。称尔雅为周公所作者。唯释诂一篇。其说盖本于魏张楫所上广雅表。其馀或言仲尼子夏所增。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即郭璞序亦但称兴于中古。隆于汉氏。而不著撰人。则释天之篇。非周公作也。然蜺为挈贰。冻雨洒尘。本是郭注之文。则不可以此而疑之也。孝经之称曾子者。臣按汉艺文志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不可以此为孔子所著。唯何休称孔子曰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1H 页
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信斯言也。孝经乃孔子自著者。然春秋自是鲁史之名。而孔子因以名书。孝经亦安知无古来相传之书。而曾子之徒。因以名书乎。首章之称曾子。不必疑也。公羊疏之或指为徐彦者。臣按崇文总目。亦不著撰人名氏。何休以后。历代儒林传。亦并无徐彦二字。唯广川藏书志云世传徐彦。不知何代。陈氏之意在贞元长庆之后者。亦臆度之言也。孟子之进列经类者。臣以为孟子之免于秦火。本以其杂于诸子。至汉孝文。与论语并置博士。然仍是诸子。故称传记博士。至后汉赵岐始为注解。然两汉以来艺文志。皆论语入经类。孟子入儒家类。而梁隋之际。始以论孟庸学。合称小经。故直斋陈氏书录解题。仍以论孟同入经类。至宋渐益尊尚。跻配颜曾而享于太学。此孟子显晦之颠末也。
先儒以为九师兴而易道隐。五传作而春秋散。大戴小戴出而礼残。齐鲁韩毛起而诗微。然则传注之无益而有损。乃如是耶。馆中之无对。殿中之无双。井大春之纷纶。周宣光之纵横。艳称于当世。而后世无传。王氏浸淫于老庄。范氏或涉于谶纬。郑康成之注。间相予(一作矛)盾。孔颖达之疏。不无谬冗。而至于今悠久不替者何欤。
 至若先儒之说。臣以为秦火以后。六经灰烬。残编剩简。杂出人间。苟非齐鲁群儒各述所闻。为之笺释。则千载之下。尚何以得其髣髴乎。王勃益州庙碑曰九师争大易之门。五传裂春秋之幅。此固所不免之讥。而亦岂可一笔句断曰隐曰散曰残曰微乎。此皆心粗气豪之人。妄毁先哲之言。臣不以为然也。四儒臣之后世无传者。臣按北史陆乂最精五经。时称馆中之无对。后汉丁鸿论定五经于白虎观。时称殿中之无双。井丹周举博洽经传善于谈论。至起京师之谣诵。此皆一时才辩之所衒。而无著述传后之功。故今遂无称也。四注家之悠久不替者。臣以为王范或涉于左道。而戴圣之赃污。不害于传礼。京房之术数。不害于传易。则不必以左道而斥之也。郑孔未免于𩥫駮。而千言万语之或相予(一作矛)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1L 页
盾。毫分缕析之不无冗杂。势所必至。则不可以此而轻斥先儒也。
大抵经天纬地之谓经。圣作贤述之谓经。亘古今弥宇宙之谓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汪濊浑灏。经之文也。简易渊邃。经之义也。光大贞明。经之教也。通明知化。尽精微之蕴。开物成务。极繁赜之几。优优乎大矣哉。彼区区于形名度数之间。而欲涉于津筏者。不亦浅浅乎知经乎哉。然其火于秦。逸于汉也。断简阙文。稽之无徵。而独赖邹鲁齐梁之间。颇有诗礼春秋之师。掇遗拾沈。补漏苴缺。瓒享谱承。跨晋越唐。而十三经之传疏笺解始备。欧阳子所谓诸儒章句之学。转相讲述。圣道粗明者也。其言虽未必尽醇。而其功有不可泯者欤。逮乎有宋诸君子出。而继洙泗不传之绪。扫汉唐穿凿之陋。拔庸学于礼记之中。进孟子以配论语。而鼓一世以心性道器之说。于是乎儒林道学。岐焉为二。而两汉以来训诂名物之学。几乎熄矣。
 臣窃伏惟十三经之全体大用。渊灏辉赫。参之天地。亘诸宇宙。其文则星辉日粲。其富则地负海涵。精义入神。妙契为道。信非记诵之儒所得以窥其涯涘者也。火秦逸汉而烂简不泯。弦齐诵鲁而遗芬尚传。诚以抱道穷经者。代有其人也。其或有金中之铁。米中之糠者。功可掩过而君子恕之。逮夫有宋诸君子出。又可以一变其道。至朱夫子集大成而会通之。大一统而重创之。将以驾轶千古。范围八纮。然其年代寝远。事实无徵。虽以朱子之博古。犹未免存信而阙疑。始甲而终乙。惜乎。其不出于汉代求书之初。而使孔郑刘董之伦。莫得以容其术也。
一自 皇明永乐中。颁四书五经于学宫之后。免园之儒。下帷之生。童而习之。白首纷如者。要不离乎胡广解缙之大全。而试问以孔郑以来相传之说。马王诸家同异之辩。则瞪目拄腭。莫之置对。夫如是而欲求其章一代教学之功。继千古儒林之统。不亦戛戛乎其难哉。今欲溯经传之源。订俗学之舛。毋骛大而忽小。毋师今而非古。孙志博学。先河后海。使夫十三经之旨。支分节解。昭如日星。则其道何由。子大夫穷经学古。亦尝有平日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2H 页
之素讲者乎。须各破脱程式。悉心敷对。予方临轩而俟之。
 及夫大明御世。文明迈越。则又尊信朱子。禁止异说。四书三经。班之学宫。胡广解缙撰次大全。使天下学者。皆得以弃智绝意。一其趋尚。于是乎两汉以来诸家之说。遂不免束阁而废卷矣。其为正百家之统。救一世之失。诚有所补。然其流弊。不无矫枉之过。末流蒙士。阘茸荒芜。初不知异同有讼。新旧有本。唯成说是遵。唯俗学是尚。认为天造。自塞聪明。溯古以探本者。指之为好新。援经以證传者。诮之为尚奇。仪礼为废物。周礼为僻书。公羊谷梁。便归异端。尔雅孝经。视如符箓。马融郑玄名字亦疏。孔疏贾释面目不见。卤莽灭裂。无复承藉。斯文之晦塞。又莫如今日也。于戏。天下之事。始于一理。中散为万殊。末复合于一理。故博而后约。圣门传法。今经典之说。纷纶错综。散无纲纪。苟非精选博采。会其极而归其极。则经之道。几乎熄矣。夫楂梨橙橘之异味。而并列于盘。则筵者自择。金贝珠玉之异宝。而并列于肆。则求者自择。苟使博洽之士。广蒐书籍。兼令鉴识之人。任其拣选。乃于经文之下。考其世代。载其笺注。而删其繁衍。汰其重复。上自秦汉。下至 皇明。一切新发之说。可备一义者。皆取其精义。凡诸党同伐异之游词漫说。并行删节。使读书之士。开卷瞭然。知某说之起于何人。某义之昉于何书。而其取舍从违之权。听学者自择。不使牵强而勉从焉。则淹贯博雅之士。稍出其间。足以贲圣朝文明之化。而发圣门渊微之旨矣。岂不诚美哉。且在我东。十三经尚未入梓。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谷雾波沙。不必尽付剖劂。今若以一部刊汰之书。另行印布。则涂人耳目。久自熟习。其于经学。必有时雨之化矣。虽然明经之科设而经旨不明。学究之讥出而儒品日卑。今宜稍迁其制。使经术之士。毋徒屑屑于音读唯俞之间。则亦庶乎尊经之一助也。惟 殿下懋哉。臣谨对。
文体策(今删不录。只录 御批一节。)
 殿下圣学崇明。经术文章。迈越千古。即帝王家无论。虽穷而在下者。鲜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2L 页
有能几及其阃阈。宜其鉴别峻截。取舍严覈。诐辞诡言。莫能遁藏于日月之明。而窃观其所为奖诩而甄别者。则顾乃含垢纳污。不择精粗。有若真个悦豫。无甚高论者。然臣固知 大圣人教育之术。优游不迫。姑且涵容以徐。伸其道也。虽然臣窃以为世道如江河之推移。一开其道。愈往愈下。涓涓不塞。终至怀襄。不如及今湮绝疏通。大道之犹可容力也。传曰惟仁者。为能恶人。奚特用人为然。以 殿下之文章。独不能恶近世之文体耶。阳舒阴惨。化权在手。 殿下何惮而不为也。
人才策(今删不录。只录 御批一节。)
 臣尝以朋党之祸。比之饮食之讼。愆在乾糇。而其辞则曰长幼不齿也。争在爵禄。而其辞则曰义理不讲也。即其修饰之辞。不为无据。而考其缘起。盖惟爵禄焉而已。噫。争之判力也。力之不足。援至焉。援之至党也。故爱党之心。出于望援。望援之心。出于合力。合力之心。出于争食。由是观之。朋党之所由发。亦孔之丑也。今 殿下惕然自警。思以荡平之政。一洗偏党之习。而臣愚死罪。窃以为日月之明。犹有所未烛于朋党圈套之外者何则。西北之民。闾巷之贱。未尝有党比之罪。而犹不能举论于荡平之政。臣所谓有所未烛者此也。
论语策(今删不录。只录 御批一节。)
 齐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古论分子张为二篇。臣以为齐论杂而古论伪也。据经籍志。张禹合齐鲁二书。删其烦惑。除其滥伪。则于鲁论旧本。不无出人。安有孔壁古书。而章句烦省。一无所异者乎。分一为二。即不过劈帝典为尧舜二典之手法。愈显其欲巧之拙也。孔郑之参考为注。陈何之一遵师说。诚可慨矣。
孟子策(今删不录。只录 御批一节。)
 自夫七书大全之单行。生斯世者。童习白纷。不出乎五十卷圈套之中。一点半画。认为天造。只字片句。看作铁案。自锁灵明。不敢思议。先儒注疏。已成奇僻。后儒辩駮。咸驱乱贼。尤可笑者。三年大比之科。其所荐拔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3H 页
于明经之科者。诚何人哉。谚文传习。作为家计。淫话标签。号称醒令。混沌未凿。哇吹徒聒。臣未知朝廷之上。得此人何所补。失此人何所减耶。
中庸策
王若曰中庸。子思之书也。千圣相传之心法而全体大用备矣。其精微蕴奥。可得而闻欤。
 臣对曰。臣窃尝以为中庸一书。与乡党篇实相表里。何者。乡党。就圣人文章之著于外者而言之。中庸就圣人道德之充乎内者而言之。欲知圣人之内蕴者。舍是书何以哉。盖门人之所得而见者。不过威仪动作之间。若子思则本之家庭之学。接乎宗嫡之统。其所得而知之者。乃其精髓蕴奥之秘。子贡所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见。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者此也。苟使学者。读乡党之篇而得其文章之表。读中庸之书而发其道德之蕴。何患乎学孔子也。(第二节删。)
天命之性。开卷第一义。而人物之五常同异。为大疑案。戒慎恐惧。为学大头脑。而动静之通贯与否。作一争端何欤。性也道也教也即三纲。而第二节独言道字。喜怒哀乐爱恶주-D001即七情。而第四节只举四者何欤。未发则性。已发则情。统之者心。中者大本。和者达道。发之者气。而经文不言心不论气何欤。
 臣对曰。人物之五常同异者。臣以为天命之性。物虽各得。此之言性。只是人性。人性而后。方具五常。不当以物性混之也。戒惧之通贯动静者。臣以为思想揣摩之间。罔非神目之所烛。造次颠沛之时。尤当此心之提警。宜乎其通贯动静也。第二节之独言道字者。臣以为道一字。上承乎性。下接乎教。即成己成物之枢纽。则宜其抽缕而立纲也。第四节之只举四情者。臣以为七情之说。昉于礼运。而情之可举者。不止于七。如愧悔忮恨。明有异发。而无所归属。则七情未必统括人情。而此之四情。不必疑也。经文之不言心不论气者。臣以为一个人性。以禀赋则谓之性。以运用则谓之心。此篇本之天命。则只以禀赋而言之者固宜也。一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3L 页
个人性。以理义则谓之理发。以形气则谓之气发。此篇本之天理。则只举中和而言之者固宜也。
致中致和。工夫也。位焉育焉。功效也。自家之一身一心。何与于天地万物。而其几微相关之妙。乃如是欤。舜言执中而不言庸。孔称中庸而不言和。子思合言何欤。君子犹有待于时中。最难者时字欤。小人亦自以为中庸。不必补反字欤。中之义。章章发挥。庸之义。庸德庸言之外。无所概见何欤。达道则节节必举。大本则独于天下之大本再言之何欤。
 自家身心之与万化相关者。臣以为圣人极中和之工。与天道相合。则天人之际。交相感格。方成位育之功。位也育也。虽是造化宰制之力。而中和之工。有以格之。则虽谓圣人之极致亦可也。子思之论。与舜孔有异者。臣以为执有持守之意。则舜之说固已及庸字。而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则孔子之训。与子思亦未尝不同矣。君子之中庸者。臣以为事物当然之则。随时各异。如衡载物。随物轻重。各有安锤之处。则中庸之所以难能。即不过时中也。小人之反中庸者。臣以为王肃之本。未知何据。而小人之恣行。罔不依据乎一部义理。以为口实。则不补反字。固未尝不通矣。庸字之义。不少概见者。臣以为庸者。常也久也。道不可须臾离。民鲜能久矣。不能期月守。皆庸字之演义也。大本之止于再言者。臣以为大本也非别件。只是中字之美名。则中字之重言复说。便是大本之解也。
中庸自是恰好底道理。似无所择。而谓之择乎。中体本无一定之方向。非可倚著。而谓之依乎。智愚属知。贤不肖属行。而今皆相反者。何故欤。知仁勇可能。中庸不可能。而大舜之知。在于用中。颜渊之仁。在于择中者何说欤。费隐是理。而鸢鱼飞跃是气。则以气喻理。得无龃龉。鬼神是气。而德之为言是理。则为德二字。能不囫囵欤。一贯即是忠恕。则违道不远。却从学者事言之。五伦初非高远。则登高自卑。惟以夫妇兄弟言之何欤。曾氏大学。与相表里。而诚身诚意不同。其九经一章。载在家语。而文体繁简不类。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4H 页
此皆不足疑欤。
 中庸之谓之择乎者。臣以为此非谓中庸之内。拣择而去取也。臣按诚者不勉而中。诚之者择善而执。盖择者。学而知勉而行之类也。故颜子学焉者也。故孔子许之以择善。若圣人则自然以中庸为用。不待乎择。大舜之用其中是也。中体之不可依著者。臣以为中体虽无一定。每事必有上等义理。在圣人眼中。条路分明。如匠人本具绳尺。随物广长。即定其物之中。依此而行。不至偏曲是也。智贤行明之互换者。臣以为不明故不行。则不行之责。自归于智者之过。不行故不明。则不明之责。自归于贤者之过。此知行兼进之意也。舜颜知仁之在于中庸者。臣以为知仁勇天下之达德。既能乎是。则中庸亦可能也。然臣谓第九章三句。本非三德之解。盖辞爵禄一句。不必为仁也。鸢鱼之以气喻理者。臣以为君子之道。大之则散为万殊。小之则敛藏于密。夫妇之与知能行属费。圣人之不知不能属隐。鸢鱼之喻。是隐字之咏叹。而极言其高妙渊微之象。不必以理气言也。鬼神之以理论气者。臣以为鬼神是无形之品。其本体不带著一些形质。则不可属之于气。为德二字。恐无可疑者也。忠恕之违道不远者。臣以为一贯即忠恕。强恕以求仁。学者之所勉。勉此岂高远难行之事乎。先儒谈一贯。太宏阔太玄妙。臣未敢悦服也。五伦之初非高远者。臣以为夫妇兄弟。卑迩者也。鬼神微显。高远者也。故此段之下。即以鬼神承之也。诚身之与大学不同者。臣以为大学从诚之下手处说。此篇从诚之反己处说。所以不同也。九经之与家语不同者。臣以为家语者。王肃之所补足也。哀公问一章。不过数节。而家语并取下节。以作问答之语。不可为信文也。
自诚明之性。与天命之性。同欤异欤。自明诚之教。与修道之教。一欤二欤。王道人道。何为错综言之。无息不息。何为互换说去。博厚高明。并言天地。而末独言天命。三千三百。极于至小。而首先称大哉何欤。尊德性道问学。践履在穷格之先。极高明道中庸。篇名入条目之列。皆可指其旨欤。祖述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4L 页
宪章。夫子之道统也。上律下袭。夫子之德行也。至此而专赞夫子。抑何以欤。小德大德。是甚名目。至诚至圣。有甚分别。一篇之中。两称仲尼。引诗之际。错言云曰。亦皆有意欤。或作六大节。或作四大节。读法与章句。当何适从。自里说出外。自外说入里。末章与首章。孰为最密欤。不显作幽深之解。则诗义不须苟同。声臭形斯道之妙。则无极实由此道欤。(以下一段缺。)
 二节删〇并言天地而独言天命者。臣以为高明配天之天。是苍苍有形之天。维天于穆之天。是灵明主宰之天。是故列序天地山水之广大。而赞叹功化于主宰之天。犹郊社之不言后土。寔以上古无事地之礼也。
 二节删〇中庸之混入条目者。臣以为此段十条。惟此一句。如九畴之皇极。上四段是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之事也。下四段是威仪三千。待人而行之事也。乃此一句。为一篇之关键。不当以条目言之也。
 七节删〇无声无臭之同于无极者。臣以为无声无臭。是形容上天不言不动之功化也。无极太极。不过以一团元气。从无物中凝成之谓也。以臣溲学。诚无以勘合也。〇以下一段删。
奈何世级渐降。学术不明。索隐行怪者有之。同流合污者有之。为子莫之执中。为胡广之中庸。视先圣大本达道。不翅若郢书之燕说。异端固不足道。而吾儒之从事斯学者。诵孔思之言。反孔思之训。天人性命之原。虽说得天花乱坠。夷考其所为。与夫卷中义理。无几相合。事物未来之时。不知存养为何物。隐微幽独之地。不知省察为何事。静而昏昧。有顽石不劈之状。动而放纵。有悍马不羁之势。天理日消。人欲日滋。大本不立。达道不行。甚至为小人之无忌惮。今欲痛去旧习。实心看读。终底于择善固执。修德凝道。用不负前圣后圣为人之苦心。则其道何由。
 奈之何后之学者。急其知而不勉其行。寻其迹而不求其心。其所谓对越之工则奉其心而为上帝。其所谓诚意之工则见君子而掩不善。宜其北辕而求越。郢书而喻燕。卒无以成其功也。夫中庸之全体大用。不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5H 页
可枚举。而就其中拈出其枢纽机括之会。则诚一字是已。而诚字之用工。又不外乎戒慎恐惧四字。用力乎此则中庸之道。斯可复矣。何者。民之所以胥匡以生。不相残害者。以其君牧者理之耳。不如是。显相仇灭。公肆攘夺。天下之乱。无日矣。然其心内之隐疣。幽处之暗慝。明君之所未及察。良牧之所未能烛。刑法之所未惩。毁谤之所不攻。潜滋暗萌。密布紧束者。人莫之禁遏焉。此曷故焉。人心愚顽。以为天地之间。并无烛理之能。所以放恣无惮。阳善而阴恶也。诚使学者。真心戒慎。实心恐惧。窥天人性命之原。追圣贤对越之工。孜孜惴惴。罔或逸肆。则静而无顽石之昏。动而无悍马之躁。有以遏人欲之私。存天理之公。而中庸之大本达道。庶可以回既倒而续既绝矣。不亦为斯文之大幸乎。虽然戒惧之心。亦未必悬空注白。听命而发。必也先之以穷格。次之以体验。览物理而究其本。道问学而溯其原。直穷到底。无遗馀力。则淑慝之分。皦列心目。祥殃之招。瞭如指掌。莫之惴而戒慎。莫之詟而恐惧。自底乎天理流行之域。岂不诚休哉。臣谨对。
孟子策
王若曰孟子。孔子后一人。而孟子七篇。孟子之道所载也。
 臣对曰。臣尝谓圣贤之统。上焉而止于武王。下焉而止于孟子。故其气象。亦大概相近。今若因孟子之书。而求武王之道。则亦庶乎其无悖矣。孟子之平生拳拳。即百里兴王之道。而其事则不过曰五亩之宅。树以桑。鸡豚之畜无失时。谨庠序之教。申孝弟之义。数句语而已。以今观之。何其至平易至浅近。而当时诸侯。听我藐藐。卒不能摆脱于坚甲利兵之功。斯所以武王之后。王道遂熄。而末受命三字。终为千古志士之恨者也。昔孔子谓韶为尽美尽善。谓武为未尽善。后学之于孔孟。固不能无韶武之分。而抵排异端。洞辨心性之原。诚乎神圣之亚也。不幸诽毁之论。始作于荀卿子非十二之说。而啄之噆之者。代有绍述。今圣学蓁莽。异说纵横。孟子之道。急于阐扬。而 清问适及。臣敢不披沥而对扬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5L 页
哉。(第二节删)
或以为历聘不遇。退而著书。或以为没后门人追记其言。二说何者为是欤。论语只说仁字。而孟子并言四德。春秋独尊周室。而孟子劝行王道。所愿学孔。而若相反者然何欤。善养浩气。诚有发前未发之功。而只道性善。得无论气不备之嫌欤。好说诗书。独不引周易之辞。优入圣域。而犹未免战国之习何欤。把定绳墨而有千仞自在之象。剪出䌽花而乏造化无迹之功何欤。
 自著追记之有二说者。臣以为主自著之说者曰。庄周自称庄子。晏婴自称晏子。则篇中之自称孟子。不足为追记之證也。主追记之说者曰。膝(一作滕)文梁襄之薨。皆在后时。则不当预举其谥。公都乐正之伦。皆尝执贽。则不当尊称为子。二说皆近之。然赵岐尝于外书四篇。以其文不弘深。不类孟子。删而不注。则当时传习之皆以为自著可知也。并举四德之异于论语者。臣以为四德本无二致。故孟子以事亲从兄。为四德之实。而孔子以孝弟为仁之本。由是言之。则孟子以四德合而为仁义。孔子又以仁义合而为仁。固未尝有二也。劝行王政之异于春秋者。臣以为孔子之辙环天下。其为尊王欤。抑为行王欤。尝答哀公之问。规模节目。粲然一王之制。而一言未及于尊王。则夫子平日之志。概可知也。春秋之大书特书。诚以其文则史也。或以为孟子之时。周衰益甚。故劝诸候(一作侯)行王者。臣未之信也。既说养气。而只道性善者。臣以为孟子言性。主于天命。故固未尝兼包气质。而气质之说。亦有窒碍。臣未敢以孟子为未备也。说诗书而不引周易者。臣以为论语礼记及先秦诸子。从未见援引易词。如引诗书者。唯左传国语。时有引述。斯不足疑也。入圣域而犹近战国者。臣以为圣人不必一套。尧舜汤武。气象悬殊。恐不可以词气之遒逸。议论之顿挫。便谓战国之馀习也。壁立千仞。以其气象之峻截也。剪出䌽花。以其光辉之有迹也。然此等议论。苟非亲炙之人。不当妄有评品也。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6H 页
或谓学之则无可依据而用力。或谓读而后始知王道之易行。先儒之论。各有牴牾何欤。始置博士。昉于何代。请为学科。出自何人。高宗手书屏风。可谓之笃好。希宪号称孟子。可谓之善学欤。钱唐以死直谏。而先有节文之撰修。温公起疑成书。而又有 言之诋讥。皆可历指详言欤。(此下缺)
 学之无可依据者。以其英气发越。不见践履之工也。读而始知王道者。以其所言平易。不似权谋之说也。始置博士者。臣按汉文帝时。始置传记博士。与论语并列。而尚隶儒家。至梁隋之际。始进经类。时代固可考也。请为学科者。臣按赵岐陆善经注解之作。肇于炎汉。而自是诸经通义。得引孟子以明事。谓之博文。则立科之论。当在是后也。高宗之手书屏风。臣以为宋帝御屏之书。有契乎义利之辨。王霸之分。而说而不绎。不足多也。希宪之号称孟子。臣以为廉善甫虽有魁伟之姿。元世祖之号称孟子。不过一时之奖诩。此不足述也。钱唐之以死直谏。臣以为孟子草芥之说。盖本于抚我虐我之文。亦以为儆戒时君而发也。然词气太激。终欠于敦厚劝忠之义。则 高皇之直射祠版。钱唐之开腹受矢。臣不敢容喙于其间也。温公之起疑成书。臣以为司马光疑孟十一篇。盖疑七篇之文。非孟子自著也。然建安余允文又作尊孟辩七卷。其中李泰伯常语郑厚叔折衷王充论衡之刺孟语及苏东坡论语说中与孟异者。皆辨之极详。此为遵圣之正义。臣以是为归也。
自汉以来。已与论语庸学。并列于经。或以为兼经。或以为小经。(庸学不入小经。当更考。)学者知尊信矣。暨乎程朱。为之句分章析。明其指归。遵是路而溯洙泗者。庶乎无沿洄断港之患。奈之何此书愈明。斯文愈晦。良知之学。传法于告子。涂听之说。太半是乡愿。(此下缺。)今欲使真知立言之旨。见诸行事之间。为居安宅行正路之阶梯。则其道何由。
 上节删〇噫。圣远言湮。薰声俱歇。而其或有一斑之可窥者。唯圣经耳。自夫七书大全之单行独擅。生斯世者。童习自粉。不出乎五十册圈套之中。一点半画。认为天造。只字片句。看作铁案。自锁灵明。不敢思议。先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6L 页
儒注疏。已成奇僻。后儒辩驳。咸归乱贼。不唯是也。三年大比。其所荐拔于明经之科者。诚何人哉。土书传习。作为家计。淫话标签。号称醒令。混沌未凿。哇吹徒聒。臣未知朝廷之上。得此人何所补。失此人何所减耶。至于异端之害。后来唯老佛为首。然我国本无道教。惟佛教盛于罗丽。遗毒馀烈。至今未泯。宏宫邃宇。盘据名山。梵书贝文。充塞栋宇。庐居火书之令。已矣莫闻。而 诸陵守护之寺。诸宫发愿之堂。在在相望。出出愈新。此臣所以中夜愤痛。不能无疑于 大圣人操道之柄。或不能坚确无移也。抑将以为祸福多门。姑存疑以侥侥。如汉武帝羁縻方士。冀遇其真之为也。诗云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殿下圣学高明。度越千古。岂不知祸福之原本。而眩惑若是哉。今欲读孟子之书。而阐孟子之道。则亦不外乎明圣经以卫正学。熄异端以绝邪志。然臣尝思之。圣经之不明。由不专也。异端之不熄。由不明也。盖矇瞍精于耳。聋聩精于目。以其志一而力会也。故箕裘代袭。轮舆世传。斯汉氏所以责之以专门也。何况理有所不明。语有所不详。而禁民勿效。民志愈惑。诚使愚夫愚妇。皆知释迦观音之为悖妄。轮回因果之为幻诞。则虽日挞而求其弃亲绝嗜。髡而拜牛豕。将不从也。今宜丕降 明命。创置五经博士。蒐罗古今经说。会通而辩明之。其馀经传。各立学科。以责专治之效。另立一科。专治辟佛之法。辩说明覈。议论剀切者。置之高第。采其精粹。裒成一帙。刊布八方。使各开其蔀惑。克反正轨。则邹孟氏平生苦心。得以展布于后世。而其于阐扬大道。蔑以加矣。(下节删)
文体策(己酉十一月 亲试)
王若曰文有一代之体。而与世道相污隆。谈其文。可以论其世也。
 臣对曰。臣陶铸中一物耳。于 圣人之教。未尝不拳拳服膺。无所不悦。冀以答菁莪乐育之念。而独于文词 导率之方。不能无小人之疑。盖尝求其说而不得。此其故何也。诚以 殿下圣学崇明。经术文章。迈越千古。即帝王家无论。虽穷而在下者。鲜有能几及其阃阈。宜其鉴别峻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7H 页
截。取舍严覈。诐辞诡言。莫能遁藏于日月之明。而窃观其所为奖诩而甄别者。则顾乃含垢纳污。不择精粗。有若真个悦豫。无甚高论者然。臣固知大圣人教育之术。优游不迫。姑且涵容以徐伸其道也。虽然臣窃以为世道如江河之推移。一开其道。愈往愈下。涓涓不塞。终至怀襄。不如及今湮绝。疏通大道之犹可容力也。传曰惟仁者。为能恶人。奚特用人为然。以 殿下之文章。独不能恶近世之文体耶。阳舒阴惨。化权在手。 殿下何惮而不为也。臣以为天地间大文章。莫如物态人情。善观乎物态人情之变。则文体之变。可得而言也。何则。臣尝观物态矣。甲者坼蛰者蠢。蕴隆者舒散。郁伏者风扬。芸芸濈濈。千态万状。而求其故则总不外冷煖二情。臣尝观人情矣。廉者顽恬者欲。柔懦者鸷发。淡泊者热沸。纷纷穰穰。千态万状。而求其故则总不外利害两端。资于物态。发于人情。顾文体奚独不然。醇者醨朴者斲。平易者奇诡。敦实者浅薄。典雅者鄙俚。舒缓者促急。形形色色。千变万化。而求其故则不出于得失二字。夫冷焉则物不趋之。害焉则人不向之。失焉则文体可得而变也。欲汤之沧。百人飏之无益。莫如去薪而绝火。苟使诐诡之文。不见售于大圣人之世。则齐变而鲁。鲁变而道。特转移间事耳。昔董仲舒有言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然后统纪一法度明。而民知所从。臣抱玆耿耿。思欲一陈者久矣。今 殿下之问及此。十行谆谆。莫非回世道辟文风之要旨。则臣所为小人之疑者。可得而释然。而一斑之见。可得而披沥也。臣请略近规遵圣言以陈之。(第二节删。)
周道降而策士纵横。汉业弘而西京尔雅。之文之体。孰使之然欤。二陆回映之词。珠流璧合。六朝绮丽之唱。鸟过花飘。世乱则同。而文体之异何欤。长江秋注。千里一道。而不能回既倒之澜。轻缣素练。窘于边幅。而不害为明时之辅。抑亦文体之得失。不关世道之盛衰欤。欲革浮华而大诰是作。黜去险怪而学体丕变。牖俗之方。本不在于言语。而正趋之要。亶不外于取舍欤。俚之而有宫体俳体之讥。诡之而有时学时文之诮。是将气格之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7L 页
随人而莫之可矫欤。无或奖进之失宜。而转而成习欤。(此下缺)
 臣对曰。周德衰而纵横起。汉治崇而尔雅作。噫。气节相尚。词命为能。则战国文章。犹有可取。禨祥是信。傅会成风。则西京学术。诚一弊俗。臣以为导不以正。反不如任之之为愈也。机云得珠璧之赞。齐陈贻绮丽之讥。噫藻绘之巧。实是权舆。则朗月重岩。岂非晋史之溢誉。靡曼之病。自有源委。则飞花过鸟。适是欧公之尚论。臣以为二者无优劣之别矣。昌黎莫挽于狂澜。曲江只饰于边幅。噫南窜西征。文权不归。则进学训士。竟属空言。炳几逆诈。蔚有见识。则文人相斥。何足准信。臣以为执迹而论。俱不必厌薄矣。宇文能作大诰。欧阳一变学体。噫回淳反朴。自非后世之能及。黜险取易。不过一时之成效。臣以为其功不足多也。至若简文徐摛之好为宫体。建安诸子之创立俳体。金陵小儒之别作时体。或出于淫巧细技。或由于执拗病国。臣以为俱不足屑屑论也。
近来文风渐变。其所谓操觚之士。不本乎六艺之文。埋头用心。反在于稗家小品。发而为诗文骈俪之作。笔未落地。气已索然。譬如昏睡之人。时作谵呓。自以为极其巧透其妙。而不成葫芦之画。殆同迷藏之戏。用之乡党。而反不如学究陈言。用之朝廷。而无以行大小词命。予为是闷。每对筵臣。未尝不以变文体之说。反复申戒。而听我藐藐。成效漠然。如欲一洗啁啾之陋。咸归醇正之域。以成一代之体。俾新八方之观。其道何由。
 一节删〇稗家小品之弊。大小词命之作。臣于平日。窃有所慨然者。玆不敢隐也。臣以为彗孛虹霾。谓之天灾。旱涝崩渴。谓之地灾。稗官杂书。是人灾之大者也。淫词丑话。骀荡人之心灵。邪情魅迹。迷惑人之智识。荒诞怪诡之谈。以骋人之骄气。靡曼破碎之章。以消人之壮气。子弟业此而笆篱经史之工。宰相业此而弁髦庙堂之事。妇女业此而织纴组紃之功遂废矣。天地间灾害。孰甚于此。臣谓始自今。国中所行。悉聚而焚之。燕市贸来者。断以重律。则庶乎邪说少熄。而文体一振矣。噫词命之用骈俪非古也。虽然事大交邻。已成式例。今不可猝变。但臣窃观唐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8H 页
宋间俪文。平仄相间。一如律诗之法。至我朝近日。亦有此体。湖堂月课。或有以此应者。谓之律表。其实中国俪文。无古无今。本来如此。不拘平仄者。惟我东有之。此亦僻陋之一端。臣尝观燕京贺表贺笺等文字。一一皆然。我国表笺之见笑于彼人必矣。不亦可耻之甚乎。臣谓始自今。此等文字。一以律表为式。而国中所用颁教颁赦等文。亦用此法。则亦为正讹之一端矣。〇呜呼。文风之不雅。莫我东若也。文体之日丧。莫近日若也。天运循环。无往不复。乃 殿下惕然思惧。思所以一变其道。此正杜邪径启正路之会也。苟 殿下欲之。何患乎文体之不变也。虽然君子主张世道。所以行之者劝惩。劝惩之要。惟在取舍之权。昔洪武间高皇帝诏正文体。若曰惟务直述。不尚文藻。其后又有正文体之议。杨元祥李廷机等。具有献议。若曰明示天下以所取舍。使人望表而趋。噫锦绣珠玉之美。苟人主之严禁。而衣之者见弃。佩之者抵辟。则必将相率而毁弃之。矧虚文假饰。本非作者之所乐为哉。夫周鼎商彝之器。贵于庭则淫巧之工弃矣。黄钟大吕之音。作于堂则倡优之乐废矣。诚能本之以礼乐。齐之以取舍。使一世之文。明白如日月。正大如山岳。浑乎如大圭。冲乎如大羹玄酒。而其和平雅畅。如奏韶濩于清庙明堂之上。则彼决裂零琐。若击湿鼓叩腐木。罗萤燐列饾饤者。皆将不期灭而自灭矣。臣以为始自今。凡于馆阁应制。黉痒(一作庠)试艺之文。莫不以是为准。严其取舍。而场屋文字。不拘定式。杂试各体。则曩所谓业散文者。亦将霞蔚而鹊起矣。何患乎文体之不变也。
 抑臣未敢知 殿下之所尝反复申戒者谁欤。其听之藐藐而使成效漠然者谁欤。自古帝王之图大事成大功者。未尝无一二良辅以左右之也。尧非夔。无以作大章。武王非太公。无以治军旅。高帝非叔孙。无以起朝仪。唐非陆贽。宋非欧阳脩。无以知贡举变文体也。今人才虽曰杳然。历数 殿下之廷。亦岂无尧一夔也。是说也。臣诚为 殿下诵之。臣谨对。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8L 页
人才策
王若曰。人才之难。自昔已然。而况于兼人之才乎。今有一人之身。而文学也钱谷也甲兵也。无试而不可。则又不特兼人之才而已。是岂理也欤。
 臣对曰。臣窃伏睹 殿下之廷。育才之政疏。而用人则广。拣才之法粗。而责人则博。妄窃以为 殿下之心。亦未尝以人才为忧。及此时平世泰。惟以充位备员而已。今十行 圣策。谆谆恳至。而其大意总归两端。曰众务之不可兼责也。杂岐之不可偏废也。臣奉读以还。感戢钦叹。有以知大圣人隐忧深虑。未尝不耿耿宵旰。而因循至今。将不得已也。虽然臣敢近取诸身。援以为譬。则是其两端者。顾 殿下又不得不任其责焉耳何者。人禀天地之精。其形躯所须。顾何难兼总众务。妙用不穷。而五官之司六藏之用。顾皆专而不总。泥而不通。耳不能司明。目不能司聪。手不能蹈。足不能握。肝不能消食。胃不能藏血。此其故何哉。诚以精专于一。力分于两。举斯加彼。未免有龃龉之患耳。然顾是百体之用。又皆有培养之移习用之迁。而善恶以分。闻正言听正音。耳司之养善也。而淫哇之词郑卫之声。汨之则移。视正事观正色。目司之习善也。而邪僻之书淫巧之技。眩之则迁。类皆然矣。而是又非外来者。袭而夺之也。人之所以运用此百体者。以有灵明不昧者。主宰而翕张之。臣愚死罪。窃以为 殿下之于兆民。犹夫灵宰之于百体。臣请得以取譬于前者。一一勘合可乎。文不能鍊戎。武不能敦礼。五司之不相通也。而 殿下之官方淆杂。迁转无常。则人才之兼责众务如是。教之以礼乐。风之以孝廉。百体之习以正也。而 殿下之导率失宜。躁竞成俗。则人才之不能培养如是。搜罗遗逸。各奏厥功。五官之不可废也。而 殿下之举用不遍。才杰沈屈。则人才之未免偏弃如是。岂不惜哉。主张人才。随意所使。神权化把。以时翕张者。顾 殿下是已。则臣所谓不得不任其咎者。诚切至也。今 殿下惕然自省。有玆下询。臣敢不披沥而对扬之乎。
皋作士而夔典乐。夷掌礼而稷播种。皋非不讲于礼。稷非专眛于乐。特以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9H 页
优于彼而逊于此。舍其短而取其长也。假使夷总士师。稷兼乐正。后世岂以舜为知人。而夷与稷为礼让也。汉唐以来。用人之法。无复先王之制。而观于史氏所载。概亦终世而止于一官者多。设官分职之义。犹有不泯者矣。夫何国家近俗。一切反是。既通铨部。而又长风宪。朝管太农而暮窥本兵。司寇春官。视若例带。筹司水部。便作轮窠。据文苑而傍听戎务。极清华而历按雄藩。兼衔或过八九。滥竽不止一二。是岂 祖宗朝慎惜之意。而器安得不溢。事安得不偾也。
 一节删〇臣窃尝以为古昔帝王之所以设官分职。不特为士大夫侈其践华其衔而已尔。噫铨地所以举用贤才。而其任之也。不曰某人有鉴识秉公心。而曰某人曾经某官。其资历足任也。宪职所以纠正弹压。而其任之也。不曰某人有风裁轻强圉。而曰某人今升某品。其物望足任也。至若太农数迁。而岁入之几何多。经费之几何少。有司莫得以知之也。本兵递授而戎务之孰可先。武弁之孰可用。宰相莫得以记之也。决讼于前尹。而翻案于后尹。则司寇之数迁。而狱讼多冤也。定式于昔日。而昧例于今日。则春官之递授。而仪轨莫徵也。筹司例兼也。庙堂之谟不张。水部暂历也。山泽之利不兴。据文苑而理戎务者。岂皆是禁中颇牧。极清华而按雄藩者。岂尽合出入将相乎。提举或兼八九。则胥吏簿书。谨署之而已矣。滥竽不止一二。则士偶痴聋。备位焉而已矣。用人如此。才安得不难。国安得不误乎。臣窃尝观朝野所记。昔在盛时。朋比不痼。习俗未坏。有言某贤人入铨地。世道之幸也。有言某奸人入台地。世道之忧也。噫此盛时也。苟如今也。某贤人入铨地。安能补世道。某奸人入台地。又安能败世道也。臣故知 祖宗朝用人之法。必不如是也。噫专治之工蔑而肄习不精。久任之法废而绩用不成。如是也。故我国之士大夫。卑扬清显。崇都权要。而漫不知何事者。滔滔皆是。惟吏胥之法。既专且久。体例娴习。举行练熟。则虽刚明干识之士。不能不就问焉。故权力既重。奸伪日滋。世称吏胥之国者。诚以是也。今宜稍变官制。内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79L 页
而小司卑官。汰冗置一。使之专治。文武长官。亦各选委一人。久任责成。外而监司守令。亦择其有声绩者。宽其瓜限。则人才不乏。而民蒙其利矣。
是故用之虽若不偏。取之每患太溢。荫武也庶流也。委巷之卑微也。草野之疏逖也。怀宝掩珍。黄馘枯项。曾不一展其所抱也。天之生才。岂其然乎。推是以往。则相水土之宜。占旱涝之效。不惰其四肢。不畏乎凶年者。老农其智也。辨山泽之利。审贵贱之机。默运于千里。奋发于鸷鸟者。商贾其勇也。依龟揲蓍。坐于都市。则贤者之自托卜筮也。济札交神。列于周礼。则圣人之不废医巫也。至于僧尼之流。实为异端之最。而戒行之苦。人或难及。向善之心。彼亦同得。用适其处。物岂终弃。
 臣以为臣科目中人。 殿下之所举而用之者也。虽然臣窃自量度。固空空如也。以之临民制治。曾荫路末官之不如也。以之练戎挽强。曾编伍小卒之不如也。贱流之才学绝伦。草野之行谊超等。其不可与臣同日而论者。又蔚然也。臣所为凌轶而自负者。不过曰科目出身四字而已。此何理也。夫科举之制。昉于隋炀。盛于唐宋。而极于 大明。世主固以是为周氏宾德行。汉家策贤良之遗意。而行此之制。坚如金石。后之论者。犹恐其制之不立而法之不密也。然以臣观之。自隋唐以来。人才日丧。礼教日崩。天下日入于坏乱而莫之救者。非异道也。谛观其制。实始于汉灵鸿都之事。后主不省。遂以是为经国之大猷。欲轶周汉而并驾。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其鸿都诸生之事。蔡伯喈固已论之矣。有志世道者。宁不掩卷太息于斯也。噫以此发身者。朝廷举而用之。不以此发身者。朝廷弃而委之。抑何故也。山林遗逸之无碍于铨曹台阁。昉于宣庙以后。而一出世路。嗤骂随之。故率皆逊避不安。终无实效。今宜令科甲之外。别开登崇之路。荫官之以廉干著名者。稍升宰列。参闻庙谟。乡举道荐之士。各其本道大邑。别置训导丞佐等官员。如国初遗制。随窠补代。以佐守令。考其仕绩。入授京官。则才略不屈而遗逸稍振矣。至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80H 页
于武弁之路。虽未尽历扬清华。亦足以展布志业。今必变革也。庶流之枳塞。考诸史册。绝无凭据。臣尝观宋人之世类。韩琦之母。青州之婢也。范仲淹随母改嫁。冒其继父之姓。及为翰林。表请复姓。邵康节昆第(一作弟)三人。各一其姓。若使有宋之法。亦如吾东之俗。则韩范之勋劳事业。卒无所施。而邵氏经世之学。亦不得与于斯文矣。官方之及时变通。诚未可已也。至如闾巷卑微之伦。西北沈屈之士。亦宜别讲便宜之策。各启振发之路。使朝廷之内。立贤无方。则我 殿下建极之治。庶可以徯志也。臣又思之。伊尹起于畎亩而汤用以王。范蠡长于商贾而越用以霸。农商之贱。固未尝无经世之士也。昔严君平逃于卜筮。蒯彻逃于巫世。所称贤者而避世。义士而污身者。以臣观之。天汉牛女之说。作为荒诞。以诳愚俗。君平固非好人。相背利害之说。劝人叛逆。忠义扫地。蒯生亦非吉人。至如僧尼之属。自古以来。符咒惑众。伤风败俗者。辄起此流。至我国朝。壬癸之乱。称西山法师者。谓能噀水救火。呼风唤雨。臣谓此等邪术。皆藉魔力。假立奇门遁甲等名目。以惊愚俗。明理者烛之。了无神奇。西山之术。亦不外是。如此之类。 朝家一或崇奖。则百姓靡然。易惑难晓。惟当严辞斥绝。大辟昏蒙。乃 殿下以为戒行之苦。人或难及。向善之心。彼亦同得。用适其处。物岂终弃。臣窃不胜其慨惜之至。恭惟我 殿下御极之初。即令驱出巫觋。拒绝僧尼。式至今日。尚不许混入城闉。此帝王之盛德。史策之光辉也。诚能守之勿挠。慎终如始。则 国家之福也。至如医药之技。固尝列之于周官。济夭疗疾。寿民保生。是固吾人之切务。 国家之大政。近世此法。绝无师承。无耻贱徒。捏造方文。不识病源。不辨药性。妄行疗治。十杀七八。非细忧也。噫察脏腑脉络之隐理。分温凉补泻之妙用。虽明达博识精思密察之士。犹不能以毕穷。今之医者率皆鱼鲁莫分。椎卤无识。文不足以通书牍。识不足以数一二。遽以生杀人之大权。付之此辈可乎。臣谓别讲矫救之策。旁求正经之书。使明达之士。合同肄习。以祝宝筹。以寿民生。臣之愿也。
第一集诗文集第八卷○文集 第 180L 页
大抵王者用人。如天地之遂万品。林林葱葱。俾各得所。其覆也无偏。其载也无私。以至齐七政熙庶绩。自今观之。偏欤不偏欤。私欤不私欤。用人之道。若是偏且私。而国其能为国乎。诚欲法虞命官。效周立政。量才授职。专任责功。京而庶类各岐。乡而抱才草野者。咸与陶铸。永贻悠久之谟。子大夫细陈矫救之策。
 今此 圣问。深以偏私为戒。此奉三无私。建五皇极之圣德至意也。虽然朋党未袪。则 殿下之志。必不能遂也。臣尝以朋党之祸。比之饮食之讼何者。今有宴集于此。十人共一盘。不以礼让。惟以贪争。则必有讼焉。其讼也。必不曰尔食多于我。尔饮数于我也。必将曰长幼不齿。尔胡无礼。放饭流歠。尔胡不敬。即其修饰之谈。不为无据。而考其缘故。盖唯饮食焉而已。朋党亦然。其讼也。必不曰尔爵尊于我。尔禄丰于我也。必将曰负君误国。尔胡不忠。党逆循私。尔胡不顺。即其修饰之谈。不为无据。而考其缘故。盖惟爵禄焉而已。噫争之判力也。力之不足。援至焉。援之至党也。故爱党之心。出于望援。望援之心。出于合力。合力之心。出于争食。由是观之。朋党之所由发。亦孔之丑也。今 殿下惕然自警。思以荡平之政。一洗偏党之习。而臣愚死罪。窃以为日月之明。犹有所未烛于朋党圈套之外者何则。西北之民。闾巷之贱。未尝有党比之罪。而犹不能举论于荡平之政。臣所谓有所未烛者此也。今若益加恢张。痛革偏私。则人才始可以毕举。而国家之幸。莫大于是也。(下一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