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文三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6H 页
遁村李公(章英)八十寿序
遁村李公。生于 英宗甲子。至今年癸未。寿八十。公尝仕于 朝矣。于法当进阶。遂拜通政大夫五卫将兼佥知中枢府事。是岁二月中。由上流至都。肃拜 恩命而归。韶颜华发。辉映绯玉。为升平贲饰之光。按诗曰。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此言圣人久于道而天下化成也。惟我 英考御极五十三年。朝野安乐。岁时礼登。 盛德至化。醲郁浸漉。虽农夫野老。至今讴歌不已。人之生于斯时者。亦皆膺受敷施之福。往往致遐耋而跻黄耇。公之得此寿。宜哉。然人各有自然之生。而受气笃者能寿。又不为物欲所戕而全其生者亦能寿。今夫富贵荣名酣逸。为人所羡慕者。鲜不反为其所戕。是故。高堂邃宇之爽。不如环堵之安也。姬妾数百之乐。不如綦缟之娱也。食前方丈之馔。不如蔬食之适也。绮罗文绣之侈。不如麻枲之便也。士欲舍全生之方。而就戕生之途者。何哉。公自少至老。无一日之不贫。然顾不以是而为戚。所至。辄乐其山水之閒适。逍遥自放。以耕稼为事。凡富贵荣名酣逸之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6L 页
所以为戕者。无以妨其乐其生也。既禀于鸿朗笃厚之运。而又自调养者如此。吾将见其益享遐祉。可齐彭聃之寿。翛然于物表。殆古之所称久视而不死者。其公矣乎。余尝入丹阳之峡。过玉笋之峰。舍人三仙之岩。龟岛二潭。皆有凌壶公之遗躅。窃想其高风逸韵。留连而不能去。然凌壶公不能久享其乐者。殆将遗之于公而使之饫也。公尽室隐居于清风忠原之间而不返者。亦所以述志也。古之祝孝子之嘏辞曰。
眉寿万年。勿替引之者有以夫。余亦生于 英宗庚辰。及睹其盛。故常有于戏不忘之思。又感先辈之所以裕后者甚至。故具书之云。
送岭南水军节度使吴侯(致寿)
士于缓急之际。得尽分于忠孝者。先定其心。苟不能定于心。而挠于死生之涂。汩于荣辱之机。狼狈颠倒者相随属。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余观吴侯之行甚笃。人所不可及者有三焉。由其心定故也。当辛未西贼之变。侯为顺川郡守。以左营兵入安州。贼方屯城外十里以窥之。节度使以下。聚坐百祥楼。规画破贼计策。于时火发于楼下所积焇(一作硝)药之堆。盖为贼和应者之为也。适有风驱之。火斜从楼外栏槛掠过而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7H 页
腾。楼上人得无事。然方其熛怒卒暴也。人皆披靡失次。侯安坐如故。人问之。答云。自变生初。已决一死于心。死于火与死于兵。等耳。此何足动为。夫义利之分。不定乎心。则能若是之勇乎。既战。自控马而驰。遂破贼于嘉山之多福洞。扫荡其巢穴。围定州四阅月而平之。功亦伟矣。顾乃不自言。同时效劳于战陈者。皆树斧钺。拥节旄。虽其他有尺寸之功。亦得奖拔。而侯独蹇连不振者。十有三年。始为竹涧郑尚书所知。得荐拜岭左之阃。得失之分。不定于心。则能若是之谦乎。侯既贫甚。依一老屋于北山之下。而凡于当世有势力。可依以致功名者。皆不识其门庭径路。居官以廉白自持。问闻不至于京师。贞渎之分。不定于心。而其洁能如是乎。余于侯。三世之交也。得以识其家世行谊之笃。始右尹公。与于辛壬诸公之党籍。晚而退休于德峰之村。休翁公亦早谢荣途。好以词翰自娱。有雅歌投壶之风。节度公有至行。余尝观其甘滑饘酏之味。皆有定品。兴居温凊之节。皆有定处。怡愉之色。常发于容。侯诚有所受矣。其勇若谦若洁也。皆由孝而推之。诗所称维其似之者。不其然乎。侯今莅莱海之镇。地接倭界。倭变诈不测。又象译通货财于馆。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7L 页
馆中倭逋负实多。而如红毛之夷舶。不时而至。言语不通。状貌怪骇。夫心定者。其虑必远。其计必审。凡事物之来。皆有以先其几而待之。如此则广之一国而有馀。于一阃乎何有。余所言侯之诸善者。皆侯之所不欲道者。夫善藏于躬而晦之可也。苟能知其善而不之言。则善遂不可见。善不可见。则善者不得享为善之荣。而不善者不知为不善之辱。此吾不顾侯之所不欲。而乃历言之。使闻之者。有足以相劝云。
送伊川府使李让而(得馨)
昔贞翼李公。返自锦州之军。深入安边之鹤浦。欲自废于世。 孝庙御极。方讲尊攘之义。遂起公掌三军之任。所以经营措置者甚密。 国史可按而考。然其不成则天也。今距其时将二百年。而四方安乐无事。尊攘之义。亦寥寥焉不闻矣。 正庙尝擢公祀孙得馨。为宣传官。以劝于世。然世之讲尊攘之义者常少。而不讲者常多。鲜能将顺 圣人之美。而君遂浮沈末位。今乃得伊川府使以去。余尝按图经。伊川在汉时介于乐浪,玄菟二郡之界。其东则濊国也。其南则貊国也。当其时。诸部相攻击不已。处既极奥。山峡险阻。林薄丛茂。其民必骁悍难制。今乃设置官府。刑法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8H 页
威仪。具有科条。其大吏多出自朝廷显爵。辄宣扬 圣人之化。民又柔其习俗。以醇朴称。夫醇朴者。易入于善。且君所至。多有异政。民益案堵而无忧乎。乐浪本箕于朝鲜县也。箕子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妇人贞信不淫。辟其田民。饮食以笾豆。伊之民。昔尝与其教矣。或有一二传之至今者欤。民知礼义而后。可以责亲上死长之分。顾当升平之时。尤宜存心而不置者也。夫天下之晦盲否塞者。久矣。乱则必治。一乱一治。亦理之常也。伊虽深僻幽晦。实据东北之形便。若燕,蓟之间云扰。则伊必先被其忧。其无以待之乎。君不徒拊民。而使之乐生而安业。且责之以敌忾而趍事。又以其暇。治粮饷。整器械。以尽阴雨之备。则可以不隳贞翼公之志矣。又自伊踰岭。去鹤浦不远。想公所欲自废之志。则其可以雪涕而悲。君之志逾益不懈矣乎。
送枫石徐学士之淮阳府使序
枫石徐公。屏居带水之上十有八年。为朝廷所录。擢为淮阳府使。记余从公周旋于内阁。公方妙岁蜚英。承家世文献之馀。而值儒学驰骋之会。扬茂实而著异采。著论吐词。委弃窾空。爬栉疵颣。纲维俱张。涯涘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8L 页
无际。镕铸坚凝。部分精严。凡有述作编摩。众辄推公为先。然每夜阑灯灺。与余陈说平生。以谓金貂轩驷钟鼎之贵。皆饫见于家庭。即外物也。不足为吾乐。而稼穑者。生人之本。国家之所取用也。吾将懋实而执业。购玄扈之书。讲齐民之术。治农于湍山之丙舍。易田畴。种秫稻。养鸡牧豕。办纳赋税。为乡里倡。以其馀。穷尽田圃之娱。则得失之分。荣辱之机。皆可以悠然相忘。优游卒岁。不亦可乐乎。余闻而伟之。无几何。公亦龃龉于世。遂得归耕于田。种绩于书。如夙昔之所期。顾忧虞疾苦。丧威贫困。互乘之故。公虽不以此改其乐。而世之惜公者。皆叹其蹇滞失所。然屈伸往来之理。固不可诬。则公今亦渐弛畏约。复就礼亨。而淮阳之 命降矣。夫淮阳即畿外之一下邑也。处东北都会之地。馆驿供具。不绝于境。斋厨萧然。无珍异之品。山峡重叠。无楼观之娱。又民业屡经凶荒。闾里萧瑟。征敛无艺。众瘼烦细。吏事既甚剧。而又无开郁纾忧之具。则余又叹公枉其材而莅是府。然公之心已随遇而安之。此岂足累公之所乐哉。夫乐有待乎外而发于中者。如得乎富贵而功名事业之乐。是也。然此在乎人。又系乎命而不专由乎己也。公之所不乐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9H 页
者存焉。乐有发于中而无待乎外者。如安乎耕田读书之乐。是也。此由乎己而不必在乎人。亦不必系乎命。公之所乐者存焉。公岂久于淮也。当复玉署金门之宿趼。然公亦皓首牢落。向时僚友跻峻而登崇。不可企及者有之。又有沦丧徂落而不可作者。栖迟而寡助。踽凉而鲜谐。亦复奚乐。反顾耒耜之趣。文词之娱。固不可一时而暂忘也。余亦衰谢无馀。以耕稼教授为事。益知公之所乐。当在此而不在彼也。公第行矣。淮之东。有枫岳一万二千峰。削立云际。怪奇伟丽。公于暇日。肩舆而往。寻仙真之迹。超尘𡏖之累。则斯乐也。虽不如耕读之安于心。亦足以开郁而纾忧。公在淮之乐。其亦以是矣乎。
仲弟鹏之六十一岁序
今甲申二月戊戌。君之周甲也。余长君四岁。记君始生也。先府君从使役。诣倭国未还。而先夫人春秋于时三十六岁。瘁于家政。气常未充。既㝃而血大下。颇困殆。余方蒙幼。不知为忧。从傍视君啼呱呱。指为嬉笑。君生而多病。先夫人常负君。步轩楹之间。忽从后而仰颠。先夫人惊甚。置君于怀。温之得苏。又从先府君于蔚珍任所。吾兄弟俱痘。君尤剧。先王考府君入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39L 页
视之曰。命也。毋忧。第且祷之。先夫人当寒。沐浴而祷之。得无事。君稍长。颇不羁。先夫人忧其纵逸。先府君曰。儿课业有常。终必有成。姑任之。余与君俱长。故儿时事。皆一一栖于怀。而不能忘也。君年七岁。出为叔父后。叔母方嫠居。得君甚驩。爱养周至。君既长而冠矣。娶而有子矣。又赴举而中进士矣。仕而为六品矣。拊君之勤。如幼少时。以至于老。叔母下世今五岁。而乃君周甲之岁届矣。每兄弟相对。感慕悲切。而家人顾以为驩庆。具酒食。招邀亲戚邻里。盈堂溢户。而诸子竞相称觞献寿。儿孙绕膝諠笑。可谓式燕且喜者也。夫立身扬名者。乃孝之终也。吾兄弟既不得以大有显荣于朝。以播先世之令名。又不能修身洁行。有闻于世。以发先世之茂实。徒能凭藉遗庥。年俱踰于六旬矣。夫老为达尊者。何也。以其阅历久而闻见多。能以善及人也。不然。徒陈人而止。何足贵哉。吾家世世以文学行谊相勉励。得不为人所菲薄。君无以老为。益笃家训。使诸子孙。恒兢惕而皆得为善。课僮仆。易田畴。使祀飨无阙。家众无饥。从今以往。致遐耋。享耇造。而恒持此则几矣。吾始陈劬劳之恩。而悲不能久。继以少壮之迹。而怅不能追。终之勉戒之辞。欲其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0H 页
老而逾益不渝尔。
逸民传序
班固之赞汉书。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二者皆短。然朝廷与山林。趣舍既殊。而处之者各从所好。则其势不得不然也。士何必志于隐遁哉。古者。明良契合。志得而道行。国因其施。民赖其泽。如皋陶稷契之伦。何尝求退哉。然观夫伊尹致政之辞。君奭告老之训。则有以见功成而不能退。力尽而不能去者。义有所不可耳。义有所不可。则心不能安。心不能安。则不可一日居也。且士之于仕也。岂苟而已乎哉。量材而受职。计能而莅事。得时而任官。循命而处位。不如是则亦不能安于心。然则树斧钺。罗旌麾。使荣耀耳目者。孰如追凉杂坐于茂林䕺薄之中。逍遥自适之乐也。高台峻宇。粉白黛绿。逞妖斗丽者。孰如听泉溜。观鱼鸟。上下林壑。偃仰自恣之乐也。倾山海之珍品。竭鼎俎之异味。以事酣乐者。孰如羹葵藿。服朮苓。适其饥饱。节其寒温之乐也。然则士将焉所处哉。是故。子真之耕田。加乎金张之贵。狂奴之垂钓。重乎邓贾之勋。于是乎有忘世之诮。绝俗之讥。行怪之议。然此岂区区荣利所可譬而同之哉。孔子尝曰。富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0L 页
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以其道得之。犹不去。况得之以其道乎。盖贫贱者。士之常分也。苟欲违之。必有乖于贞渎之分。悔吝之几。可不慎哉。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非有政教之发。而行乎百世之下。莫不兴起者。以其风之远也。究其风之所由立。即不降志。不辱身故也。余窃考后之隐遁者。虽不足与伯夷之清。较德而度义。苟有能闻其风而励廉耻者。亦足记也。考诸乘史。 国朝以来。得其义有不可而退者。与夫遭时不可出而处者。与欲求志而隐居者。凡若干人。为之著逸民传一卷。
东国泉品序
水之美者。无如春雨之水。秋露之水。与夫雪水。此皆不择地而降。然彼皆不能久蓄。其次菊花之水。玉井之水。然菊泉须根敷丛盛。灵液深注而后得。非卒乍可办也。至如玉。则又东方之所希有也。惟硫黄白矾之属最多。硫黄之泉温。白矾之水冷。皆处处有之。温泉气味虽恶。而可愈疾。第有一种砒霜。与硫黄相似。浴之有毒。若冷泉比温泉又下。非可以愈疾者也。东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1H 页
国之水。北方为最。以其天一之精。始发也。地又幽晦。城市稀阔。沟渠污秽。不得以汩乱。如白头之神湓。洪原之甘露。北青之甘泉。皆其美者。是以北方之人。健而少疾。其次五台之于筒。江陵之寒松。皆发自岭东西之灵区。亦称其美。夫人之生也。惟水谷之精是赖。而水之最忌者。渟滀不泄。令人生百疾。是故。欧阳公爱陆羽品泉。以谓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夫山水之为上者。发其精也。江水之为次者。流其恶也。井为下者。无所疏其浊也。余衰老多病。思饮甘泉。得以醒脏腑滞留之气。然甘泉苦未易得。遂考图经。品次国中之名泉。至北方及岭东西之水。徒想慕其爽豁。如浮屠之说。望梅酸而止渴者也。彼不能久蓄者。与夫不能猝乍之办者。及希有之物。非求之不力。特其势之难也。余尝种荷于竹谷之堤。颇茂盛。叶几盖池。待夏露之下。将取而饮之。欲已疾。顾安得久蓄而不变矣乎。东人品泉。以重为佳。实不然。乃轻者佳耳。荷露与雪水最轻。此其可验者。山水虽为上。至如深山穷谷之中。泉从木叶腐积而涌者不可饮。饮之生腹疾。瀑涌湍漱。亦不可饮。饮之生颈疾。品泉者。不可不识此。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1L 页
花谱小序
吾尝爱昌黎诗忘情学草木之句。夫情生于感。感生于境。人生于声色臭味之中。所遇之境万变。而感之者不同。则其有善有不善固也。是故。先儒有言。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防之于始耳。夫草木有秾丽之态。而人不足以与蛊也。有清远之韵。而人不足以与惑也。有芬郁之香。而人不足以与移也。方其玩也。足以寓吾之情。及其违也。不足以留吾之情。是故。其感不归于乱。且草木之花。发于中和之气。有足以薰吾性而长吾德。则所取非一槩耳。余之园圃稍广。颇欲种植花木以自娱。具书土宜之种。为之谱。
传笺异字序
汉书艺文志。有毛诗二十九卷。但称毛公。不著其名。后汉书儒林传。称毛长。隋唐经籍志。又称毛苌。然郑氏诗谱曰。鲁人。大毛公为训诂。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之。以小毛公为博士。毛公有大小。而未知苌与长。当属之谁也。吴时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云。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授鲁申。申授李克。克授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授荀卿。荀卿授毛亨。亨授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据此则作传者。乃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2H 页
毛亨。非毛苌也。后汉书诚不审。隋唐书袭而为之说也。诗因讽诵而传。故少有废阙。辄复失次。诸儒之相授者。亦鲜有竹帛之传。而独齐,鲁,韩,毛四家有述焉。毛之立学官最后。在西汉平帝时。至东汉时寝微。四家之学。孰非出于圣门。而传者殊歧。互相乖戾错迕。独毛氏去驳而存粹。舍瑕而就真。然往往简微邃奥。不可宄(一作究)解。此郑氏所以笺也。其六艺论云。毛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盖康成表识其傍。如后世之签记。积而成帙。故谓之笺也。夫专门之家。常恪守师说。不敢有异同。至有墨守废疾之名。玄则不亲授于毛。故杂引他书而申己见。有时排毛。然郑氏以博故多驳。不如毛之精。毛释关雎之逑。为匹者顺。而郑引左氏怨耦之文以别之。毛释草虫之觏。为遇者正。而郑引易传男女觏精之文以别之。毛释小星之裯。为禅被者得。而郑引汉时抱帐之制以别之。如此类者甚众。然则欲正彼之失而无或招己之讥邪。彊伸己见。诋排前人已定之论者。未知其为善也。然康成遇不合处。只改为某字而已。未尝径加刬削。此可见表识之体也。虽别生异义。辗转轇轕。于本文无害也。一自鸿都石经定五经同异之后。虽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2L 页
欲考古文而末由得焉。如郑笺之改字。只载其义而不改原本者。反不为善邪。余故摘郑之改毛处。以为传笺异字云。
渤海考序
泠斋柳公惠甫。尝捡中秘书。得渤海事。比唐书渤海传。益加详。编其世系,传记,地理等。为一卷。渤海太氏。起于粟末水。粟末。即今混同江也。太氏以区区之众。雄张于东北。能交聘邻国。文辞烂然。而职官品服。与夫州府建置。颇仿效唐制。五京十五府。其南京南海府。今南关也。其东京栅城府。今北关也。其西京鸭绿府。今关西之北境也。其馀二京十五府。亦皆在鸭绿豆满二江之外。与我境不远。是时。高丽新灭。唐虽建安东都护以镇之。然荒远不治。其民多徙江淮而地空。所以渤海渐侵牟自大者数百年。为契丹所灭。夫自肃慎以后。或称勿告。或称靺鞨。或称渤海。其部帐之盛衰兴灭。固不足道。方其忿鸷魁杰。负力怙气。屯结山林。互相倾夺。跳踉自恣。有足以考其得失之迹。而彊事进退。山川险阻。皆可为筹国者。所当宄(一作究)解。但贾耽郡国志。简而不备。脱脱辽史。又多缪误。金史虽详其山名水名。多茫然无徵。惠甫。素明于地理之学。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3H 页
其所援据辨核。皆秩然有序。如南海府定为咸兴。栅城府定为镜城。独以鸭绿府谓在江界东北二百里。鸭绿江北。余以其所领神桓诸州观之。在江南。而不在江北也。公之费精罢力。考校寻绎。为此书者。固出于好奇。非欲人知之。然人苟能详阅。得其开创设置之意。则有裨于经济之策者不细。而知者鲜少。顾漫弃之。可胜惜哉。
四郡志序
汉时定朝鲜为四郡。曰乐浪在今平壤府。玄菟在今咸兴府。临芚在今江陵府。皆在鸭绿之南。独真番未详界至。疑汉书辽东属县番汗也。昭帝时。罢真番郡。并临芚郡于乐浪。故班氏汉书。只载玄菟乐浪二郡。玄菟后徙勾丽西北。今兴京也。独乐浪保有平壤。又为勾丽所逼。徙郡渐南。或分散为一国。则称乐浪王。或保有馀地者。称乐浪太守。自中国威灵不振。东北诸夷种族。互相雄据为君长。及公孙度据辽东。乃能统理之。司马懿诛度孙渊。收其图籍以归。陈寿得之。为三国史地理书。而其界至始明。盖自汉水以南属韩。即新罗,百济也。以北属之朝鲜。朝鲜之始。其所统者甚广。凡夫馀,勾丽,东北沃沮,挹娄,濊皆属焉。今自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3L 页
关东。北迤至白头之北。而西至于辽阳开元铁岭。皆其地也。自乐浪南徙之后。高勾丽渤海迭据而雄张。既皆次第芟夷诛灭。而高丽始经略之。界于鸭绿江南。然北则为女真所据。仅以定平都连浦为境。至我朝威武远暨。开拓六镇。设置诸府。古之荒远之俗。今皆袭冠带之治。此乃东国舆地离合盈缩之迹也。国俗崇文抑武。汉水之南。多儒学之士。以北尚弓马之材。其仕宦氏族。皆不及于南。又或有文学阀阅可称者。不甚表异之。且当北路开拓也。南方世族得罪徙边者。与夫壬辰之乱避地奔窜者。皆底滞而不得自拔。其一派之在南。多显达。而莫得齿焉。此西北之人所以赍郁也。余尝与泠斋柳公惠甫。论勾丽将相。完颜部族之魁杰奇伟者。多产我境。今乃漫弃其土著。且慨东俗喜为齐谐之说。以彭吴为檀君臣。韩终为辰韩之王。虬髯客为泉盖苏文。薛仁贵生于积城之龙门。俱无所据。至于刘曜。为平壤府卒。载于晋书。王颀追勾丽至咸兴界。载三国志。而反不能详者。不明于舆地故也。相与撰次。为四郡志。藏之箧笥。今距惠甫之殁。十有九年。见草稿。想其考校涂乙。较得失。论臧否。以为笑乐者。历历如昨。遂感而书其卷首云。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4H 页
皛堂记
宜宁南子舜可。以皛堂名其居。谓余曰。吾家在白岳山下。墓在杨根之白莲山下。吾素慕白乐天。皛者三白也。盍为吾记诸。余复之曰。白莲山吾虽未之游。然知为子世世衣冠之葬。冈麓必高朗雄深。宜其毓祥储祉。而余既未能详焉。则固不可妄论也。乐天之文章直节。固足为有唐名臣。且早谢荣利。退居于洛。晚节尤可称也。然士欲尚友千古。则自皋夔伊吕。皆可慕也。奚止乐天为哉。余尝家都下。每朝暮瞻望白岳。元气渟滀蟠结。为 王都之镇。而最喜其挺拔千仞。上干云霄。然气像尊而不抗。峻而不厉。峭而可攀。高而可阶。不比乎白头之灵邃。金刚之怪伟。智异之幽晦。偏以一奇名也。是故。古之名硕。取而长其德性之美。多环山而宅。白云紫霞之洞。幽兰之谷。清风之溪。林壑萧散閒僻。而遗躅所存。岩石草木。至今衣被其光荣。顾世守之者亦鲜。往往有易主而处焉。独子之里。自参判公始居之。至九世而不徙。苟不以堂搆之责相传授。则岂能如是乎。此可为士大夫所当师法也。余又睹子材气高迈。好读经史。妙年英誉。已足为王国之珍。出为世用。何适不宜。然不欲与人竞进取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4L 页
务。杜门息交。以事为己之学。其志固已大矣。夫志大者。不就卑近。故其质厚。其质厚。故其文不可掩。礼云。甘受和。白受采。语云。绘事后素。皆言质而后始文之也。然以子之才。终当骞翔荣途。笙镛黼黻。备极 清朝文章之观。夫文盛则亦反乎质。易云。白贲无咎。是也。以白为贲。则敦朴尚实。华美之习。不足以累之。何咎之有。是故。古之名硕。虽享高位。历膴仕。而未尝不归身于林壑萧散之趣。然则乐天池上之乐。可足述也。夫其琴桥,书库,太湖,石华,亭鹤之属。皆供其清玩。而啸咏其中。不亦可娱乎。子布衣也。已有志于斯。他日得志。其不磷缁。可知矣。余又考礼云。君子乐其所自生。进而仕于 朝。则必处閒僻之地。退而隐于乡。则必依丘墓之下。处閒僻者。贞也。依丘墓者。仁也。是皆子之志也。白莲之山。吾虽未能详。可以述其义。且以世之轩驷钟鼎。所以累人而终始者。皆不足以损吾质。故具以易礼及语所论者而足之。如此云。
澹园书屋记
道德经云。道之出口。澹乎其无味。南华经云。虚静恬澹。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淮南子云。澹泊明志。澹之为义。自诸子发。而又详言之。六经则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5H 页
之及焉。余尝谓无欲而后。始能尽澹之义。圣人所以昭示治心之道。莫先于去欲。而乃反不及于澹。何欤。岂吾儒之说。崇尚实理。诸子之说。专归虚无。故所好固同在于无欲。而所由入之途殊也。然易传曰。虚受人。语曰。有若无。实若虚。虚与无也。吾儒之所时取。然则其说不及于澹者。非遗之也。特其名言之详。不如诸子也。且人之始生。常澹然无欲。仁义之性发焉。既壮而物欲荡汩。则混然失其常。若水之搅浊。无以见澄清之性。及至于晚暮嗜好消歇。又未尝不归于澹。如贲之为卦。至于上六。终之以白贲。澹也者。人之终始也。清浦赵君士玄。自幼少时。与余游。今至于老白首。盖其劬学。将为父母荣。既举进士而成名矣。又能南游于湖南。北游于关北。以尽东土之观。仍从节使游燕。以观中国。穷极天下之奇。然知荣利芬华之为吾欲者。皆可屏而去之。营一区丙舍于故居之南。扁之曰澹园书屋。有田数亩。躬耕而食之。教授子孙以为乐。盖自少壮驰骋掉厉之时。已志于澹。不待乎晚。暮之际嗜欲消歇。而始为澹也。可谓全其性而不失者也。余尝望水源之山。每晴朝或夕曛时。白云映带林麓。皎无滓秽。萦纡往来。无所拘掣。以为士之处世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5L 页
若是而澹乎无求。则晚节益可保。悠悠然不能忘。君之室当山下。而以澹园名之。足以发吾志。故具以语之。且喜其书屋。覆以茅。朴而不华。又可称澹园之义。其扁则中国人刘大观笔。士玄游燕时所得者。大观时方为宁远知府。笔亦恬澹可爱云。
妙德庵遗墟记
由抱川县北十五里曰王方山。山东麓。即我怡轩先生衣履之藏也。先生当我 太祖康献大王开国之初。由汉阳之南。即东入抱川。搆妙德庵于山之奥。以居之。今过四百馀年。毁坏已久。榛莽芜没。然览其树础之迹。可数十馀楹。夫鼎革之际。君子死生之分。惟义之视。苟能佩宗社安危之责。及其危而不能救。则不得不死。不死则伤于忠。又尝身居大臣之重。而付畀专。委任久。则虽无职守。不得不死。不死则失于媮。又若不在其位。无宗社安危之责。与夫付畀之专。委任之久。则可守其志。不必皆死。苟或不得其所而死。则拘于勇。窃观夫胜国之季。佩宗社安危之责而殉者。郑圃隐。是也。以付畀之专。委任之久。而卒以身殉者。李牧隐。是也。不在其位。故守志而不之殉者。我怡轩先生。是也。当是时。天命已有所归。人心已有所属。圃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6H 页
隐固知之。秪欲以一死报主也。不然。知我 太祖之邸。武士如林而旁伺。何故躬自觇之也。牧隐方屏弃黄骊。而麟斋兄弟。皆被杀。 本朝功臣等。视若敌国然而防之。虽欲与圃隐并命。得乎。终以去就之分。不为 圣朝所容。则其志可知也。维我怡轩先生。释位已久。无宗社安危之责。閒居自靖。无付畀委任之重。则无缘去撄于赵,郑之锋以自靡尔。然守志不渝。终始为旧主全节。去就甚从容。昔孔子赞三仁者。各得其天理之正。合乎人心之安不耳。不必以一死而轻重焉。惟我怡轩先生。与夫圃,牧之所以处者。得不近是乎。庵前有峰。曰杜门。先生每登焉。望松岳而哭者也。海应尝过之。鸟兽灌木。及泉声岳色。尚悽怆悲哀。有足以感人者。先生之遗风馀韵。其百世而不沫矣乎。或言我朝政府之案。有以先生名。题其首曰检校政丞。然先生于丽末。已谢事。至我 定宗二年。始置议政府左右政丞。先生何以得检校政丞乎。夫称扬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后孙之心也。有善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明与仁之实。惟孝而有力者当之。古者必有论撰之。铭于钟鼎彝器之属。以为宝用之具。今则无之。惟有金石之刻。以垂无穷。人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6L 页
孰无称扬之诚。而不能者。坐无力耳。况吾宗久贫约不振。是墟之树勒铭之碑。设尸祝之祠。其有时乎。余窃有望焉。
竹谷赏荷记
余喜赏荷花。故屡为之记。荷托乎污秽而不染。逡巡居百花之后而始开。花秀洁而无妖丽之色。又能穿陆地。奋迅而生。能具知让贞勇四德者。故余之喜之也。非以其荣而以其德也。余好栽花卉。往往识其性。夫根而茁。茁而茎。茎而枝。枝而叶。叶而花。花而实。是自然之理。然苟或失其种植之法与非土宜。则憔悴夭阏。多不能遂其性。以自然之理。值其不能遂其性之会者。亦多矣。是故。名花佳卉之能致繁盛敷大者。固知其难得。既得之。则其能达天理之公而遂物性之美者。又可喜也。余尝凿小方池于堂下。栽荷数三本。欲赏其花。而旋苦灌注之难。且惜荷渐敷而池不能容。移栽竹谷之池。池阔水渟。无壅阏沮抑之患。不数岁。果茂甚。已被池之半。花又抽百许本。余亦未期其若是之速也。夫物之如期而就者。固足为幸。况又速乎。癸未杪秋。缘堤畔小径。坐屿上。秋香清远。悠然相对。涤烦恼。忘幽忧。如薰君子之德而不自知也。不亦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7H 页
可喜乎。记余四十年前见是池。荷花弥满。忽已消灭。无一个存者。只蒲稗之属塞塘。不可开。今乃复见荷之盛。盛衰兴废之相寻于前者。固不足道。荷与蒲稗。美恶既殊。势不得俱存。常欲饬堤傍人。除蒲稗。务去其本。俾无以更滋。然后荷得以不坏。夫白黑不分者。乱之源也。邪正杂糅者。危之本也。观夫一花之盛衰兴废。而亦知其几也。况一身公私义利之界乎。其自治者。宜如何哉。余又惕然而警也。
始愚谷幽居记
由青城县之南可二十里。背花峰之麓而有洞焉。村中人称曰时雨。未详其所从始。尚书郑公。治第于洞之奥而居之。改其名曰始愚。公盖谦抑自托于愚。而其谷之愚之也。自公而始云。古者仕者。年至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乡饮射礼所称遵。是也。遵者。言其可遵法也。尊之不与乡人齿。人皆观礼于斯。考德于斯。薰陶染习。无不淑之乡。至孔子时。尝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夫择里而处仁。则其有不仁之里。而择之不可不审者。可知也。盖致仕大夫之不行教学于乡者。久矣。三代以后。虽无淑乡之法。固亦有君子之饬躬而美其俗者。夫道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7L 页
行于时者。广而易渝。教行于乡者。专而难变。是故。遗风馀烈。入人者深。往往以有德之称。易其乡名。而致想慕之深。如郑子真以姓名其谷。郑康成亦以姓名其乡。王烈之居。称君子乡。荀氏之闾。称高阳里。夫彼一时想慕者之称。犹传诵不衰。若君子自为之命名焉。则人之追其意而溯其风者。又宜如何也。今之公卿大夫。当迟暮之际。岂不思乡里优閒之乐。而顾其居养之贵。不能甘寂寞安淡泊。虽有乡里可归而不能归。或有勇决而归者。不以尊严自持。则必烂漫无节。若是者。诚亦无补于教学矣。公则不然。年未及至而欲退休于乡里。丙舍十数间。无榱题之华。又有花木之坞。桑麻之圃。以备幽居之趣。屏车马之饰。罕仆从之盛。日辄步诣先大夫衣履之藏。躬自种植松柏。芟除蕃芜。萧然隐几。以书籍自娱。时与洞中耆宿。逍遥于墟曲之中。蓬荜之陋而乐焉。葵藿之苦而甘焉。见者不知其尝为卿大夫。乡人皆慕其行谊。想其高逸。当用是而化其俗。公虽不必如古之遵者教学之事。而教学之实。自不可掩矣。夫君子盛德。未尝自言。而人归之者。谦抑故也。苟有喣渝之仁而曰我仁矣。机变之知而曰我知矣。人其许之乎。是故。君子多以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8H 页
愚自称。非谓其德可居也。特谦抑而自托尔。如子羔之愚。宁武子之愚。百里奚之愚。岂皆止于愚者乎。是为记。
养鱼小记
童子有捕二小鱼于川上而观之。余惜其可活而不遂活也。储水于木瓢。可数升。放鱼其中。置梅盆之下。鱼乃掉尾鼓鬐而乐之。若游于江湖。已而。其一跳出于盆外而死。其一能经冬得活。然春气方至。万物皆苏。余又恐鱼渐煖而在于瓢。不得遂其性。令童子放于前涧。而叹曰。以彼至细而凭勺水灌注之微。可谓甚艰。然能自全保者幸也。又当前冬之极寒。百川皆涸。虽鲂鲤鰋鱮之脩且广者。多不得全。而鱼不冻死者。幸之尤者也。然彼不能备鼎俎之用。故吾之力得以施焉。若能肥美而可备烹饪。则吾之力亦不得施焉。既放于前涧。其能据窟宅之邃。而为盈车之大。则人窥伺而欲捕。必网罗之。钓钩之。不遗馀力。终归于烹饪。夫物微细。不能随遇而安。稍自奋其力而有所动作。则不免于死。又能处深渊而用以为乐。若为人所羡慕。则亦不得自救其死。凡物之生。微欲其长。细欲其大。然既长大则为患又如此。将安所处哉。夫天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8L 页
地之德。以生为主。人与物。俱受气于天地。宜并体其仁。而乃反相贼害不已者。何也。
花峰小记
注叶之北枝。萦绕于广野之中。界石浦而止。起为一峰。妍妙如将发之花。故谓之花峰。盖抱之望也。文忠李公之院。在其阳。余过其下者。不知其几。未尝登其上而游焉。夫登高之乐。在于宽豁通畅。而玆山之观。南限于石岭。东限于水源。北至于半月。西至于桧岩。通计不满百里之远。固不足拓余怀。且余之少也。有远游之志。思欲拄杖于神湓之顶。振衣于枫岳之脊。顾亦藐玆山而不之登也。及夫衰暮之境。艰于登陟。虽其藐视之者。亦有漠然不可攀之势。反悔前日之不早登焉。夫一邑之望。必能尽一邑之大。推此以往。一国与天下莫不然。是故。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也。不能尽其大而先言其小。可乎。余方俟春气益畅。携弟侄辈。登其绝顶。煮蔬糕花。逍遥偃仰。以尽玆山之乐。而预志其悔焉尔。
石经说
经之名。古无是也。始见于小戴记经解篇。盖汉儒之所定也。诗,书,乐,易,礼,春秋。谓之六经。汉之乐。用河间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9H 页
王所献乐及窦公乐书。然河间乐书。即今小戴乐记。而逸其十二篇。窦公乐书。今在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礼乐之用。通而为一。故小戴及周官。皆不别焉。然则六经实五经也。然后汉之五经。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而易不与焉。唐之九经。易,诗,书,三礼,春秋三传。而论语不与焉。宋咸平中。邢炳疏孝经论语尔雅。孙奭疏孟子。而十三经之目始立。余尝怪孝经与诗易礼。最先出。汉文帝时。与论语,孟子,尔雅置博士。武帝时。何故罢之。至宋时。始复入经类邪。又周礼,仪礼。可谓之古经。若小戴记。即汉儒所荟萃而杂以杜撰。孔颖达何故取之。反疑二礼非周公书。而不之疏邪。又春秋之三传。其训义也。乃与经而并行焉。则易之九师。诗之四家。胡不偕登经邪。然则十三经者。乃因一时之所尚也而遂尊之。非谓出自圣人之本旨。皆得其取舍之正也。古之经籍。皆传写以行。不能无讹。故西汉时。刘向父子校之。后汉时。蔡邕等校之。唐则郑覃等校之。宋则邢炳等。校之。皆能考核得失。辨析醇醨。使后之学者。有所依据。又古之字体不一。鱼鲁帝虎之混。不胜其纷纭。故汉熹平中。蔡邕写五经而刻之石。此所谓一字石经也。魏正始中。邯郸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49L 页
淳又书石经。而立汉碑之西。此所谓三字石经也。唐开成中。刻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此所谓开成石经也。孟蜀广政中。镌易。至宋仁宗皇祐初。刻公羊传。而工始讫。此所谓石室十三经也。仁宗又命杨南仲。书刻篆,隶二体。而仅孝经,尚书,论语毕工。此所谓嘉祐石经也。自汉以来。刻石经者四。而熹平石经。只有零字流传。其馀皆已湮灭。独开成石经。无所遗失。故至今为学者之所准。然孟子七篇。在 皇朝嘉靖乙卯地震。石碑倒损。西安府学生员王尧惠等。集缺字。别刻小石碑。以便摹补。王士禛又以为清时贾汉复所刻。未详孰是。然考之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则不言孟子字数。窃疑炎武未尝见小碑刻本也。然则士禛所称清人所刻者。其或是也欤。然汉唐宋石经。以天子之尊而崇奖如此。故卒能奏工。不然者。虽有志。力绵而不能就也。是故。后唐明宗时。令国子监。校正九经。刻板印卖。至周广顺三年而板成。是故。虽当乱时。而经籍之道不息。孰谓明宗夷主而不学哉。自汉儒掇拾于焚坑之后。力追古圣人述作之旨。为之章句焉。训诂焉。又恐其讹误也。为之考校刊正。又恐其字体之不能一也。为之石刻而印行。又恐其传布之不广也。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0H 页
为之板刻。使各以其力之多寡。自相移摹而梓之。其所以用力者。可谓勤矣。然石本刊刻之后。古之经文。一定而不可易。余读汉书及诸子所引经文。往往与今之石经绝异。其精义。又多迥出于杜,马,郑,王诸儒之上。是知五经同异考定之时。多所釐改也。夫圣经之旨甚广。虽汉儒之力于探赜。不能尽之。况可决其同异。遽加釐改乎。且其宫室衣服与凡仪章制度。多以汉时之法解之。由是而得古人之法者。余未之信也。夫汉时距周末不甚辽远。而犹且如此。况其逾下而至于数千载之后乎。独人之所赋性命之道。及彝伦之常。自古及今一也。是故。宋儒之学。得其肯綮。与其模索于遗脱之馀。不得其十之一。终亦易归于舛午。岂若讲劘于己所固有之理。追乎古圣人之所诏诱者哉。此宋儒之所以尊四书也。操之而得其要。存之而用其约。虽不中。亦不远矣。然空说心性而反忽日用之行。欲蹈高远而不践问学之工。则又江西之学。见斥于吾儒之正学者。此皆不可不念也。云石学士。得开成石经。具为之装池。朝夕赏玩不能忘。故余乃溯本而言之如此。欲其得乎博约之中而不失也。
与安进士(洪永)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0L 页
抱之与横。不过数百里也。地非阔远。自念平日有慕贤之意。亦不后于人。宜若踵及岩扃。道寒暄。问起居。以竭平素蕴结之怀。人事好乖而不能焉。徒阅家中旧籍。得见先丈于先人所以相与之深。而风流文采。慨莫之逮焉。窃闻执事怀抱旧业。隐居读书。耕稼自给。凡荣利芬华。无得以挠其心。此古道也。每引领想望于山泽之际。而有愧乎嵇吕千里命驾之义也。某亦少小时。尝有意于隐居笃学。而间为时文所累。又出没仕宦。奔走三十馀年。竟无所成。抚躬自念。只有失路之悲。及今急景徘徊。纵欲追理先业。神精销亡。都不记有。或有尺寸之得。茫然四顾。又少就质而磨砻者。则尤致恨于门屏之贻阻尔。某尝得闻先辈绪论。士之所致力者。莫先于经史。经门路也。史炯鉴也。然史固杂错。凡编年及纪传之外。稗正多端。记述异例。矻矻穷讨。其归之身心而有用。见于事物而适宜者。又莫及于经。然去圣人数千载之下。其精微之义。深奥之旨。不可以区区之见。谓足以窥测。是故。汉儒传注之学。宋儒穷格之学。要当如轮翼之不可偏废。然每考王郑之说。则多从汉制而况之。夫义疏问辨音释章句之学。如谱承而不可绝也。若谓之一一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1H 页
乎初而反乎古。则有未可知也。至如性命之理。天所以与乎我也。以不能推明之故。迷不知觉。苟能推明之。随其浅深。可为圣为哲。此宋儒之急于四书也。某窃尝有意于经。而未得其藩篱。且念求之于形器之末。无宁求之于性命之固有者。然顾今晼晚摧颓。性又驽下。虽于未死之前。策力勉励。恐无及矣。不审高明。于何著力。深造实践。而幸垂俯教。得开茅塞。区区之望也。阳和蔼然。林壑有趣。悠悠之思。何日可忘。千万自重。
朴上舍(和哲)哀辞
当宁癸亥。余知阴城县。识上舍朴惠之于县中。惠之。故吾世好也。一见。知其为恺悌君子人也。既又叩其学。则纚纚然不止。盖其贯穿古今。出入经史。不欲以一萟名也。思欲晨夕过从。相与讲劘讨论。为晚暮之益。然惠之家都下。不能以时会。及余解官归田里。惠之又尽室下乡。恨其不相值。越十五年之辛巳冬。惠之跨蹇驴。中薄寒。驰三百馀里来。观其故旧葬于青城县北。仍访余香积山中。相与携酒。就梅花下。谈笑。至夜分未已。纵及经礼疑难。且言薄俗不可苟合。欲读书自适。有终老田间之志。仍自诵其所为文。复索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1L 页
余所著述。互相考质曰。此可乐也。余亦自幸前日之所不能得而蕴结者。得之于一宵之顷。虽卒卒未罄所怀。然喜其学逾博。志逾固。行逾确。惠之少余十有馀岁。为学之日。比余尤长。会待他日秉烛相对。考校进修。几许丽泽之助。又不浅鲜。方用是为期。殊不以卒卒未罄为恨。今年秋惠之之讣。遽已至矣。人事倏忽。乃如是邪。夫士之贫贱困阨常耳。然中有毅然不可屈者。以是自重而无失义之诮。余尝叹今之俗。重科甲而慕仕宦。少有丝毫蹊径。可以夤缘钻刺。即已轻身而趍之。士岂若是乎哉。惠之材学可居人上。少而举进士。苟欲钩取名誉。骞翔荣途。即易易。而乃退处乡里。悠然忘情乎得失之分。好读书求志。不出丘园以没。真可谓知轻重者也。人生百年之间。顾无几何。而以穷达贵贱搅扰不定。以为趍舍去就之阶。夫达不以道。虽荣而辱。穷不失道。虽歉而礼。苟志于斯。则斯可了矣。以此尤叹惠之之志。不于小而于大也。惜乎。天不假之以寿。使其志于大者。逾益充满无阙。俾臻于高明之域也。余屏伏乡里。不得抚榇而一哭。仅以文辞。道余之所欲述者与子之所常勉者。虽幽明殊涂。灵或有知。其犁然于斯者乎。辞曰。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2H 页
美质之挺。其非天邪。摧折揠挫。复孰使然。考子之茂行。惧义之少愆。操励维确。被服维蠲。衡泌之乐。以送岁年。胡离乎恒干。宅彼九泉。子之清修。踵武前贤。俯视淟涊。何去之悬。用是为慰。复孰尤旃。
金元博哀辞
金元博之殁。月已易矣。其将日以益远乎。凡哭友也。有以亲爱之笃。而杯酒殷勤之好。不可复。则哭之。又有志行之善。可以范物长民。而不可作。则哭之。又有材学之茂。而蹭蹬蹇连。不能试。则哭之。夫哭亲爱者。未必皆具志行。哭志行者。未必皆具材学。苟能有此三者。则其悲伤恸惜。宜如何哉。此吾所以哭元博也。元博为人质厚。而重与人交。必择贤豪长者。故能久而弥笃。遇不可者。虽争难反复。而不数数然。故人亦不厌之。余与元博游。自年少角逐嬉戏之时。至于老白首。观其终始。无所媮变。未见则辄黯然而思。既见则又驩然而乐。然亦未尝诩诩握手倾倒无馀。如世之以金石胶漆之交自许者比。则可谓亲爱之切。最其居家而则。事父母必怡愉。处兄弟必慈友。在亲戚必和乐。与姻娅必敦睦。且其志不欲拘于一行。故必取古人言行而为之法。务为笃实和顺。虽以病不能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2L 页
肆力进修。然其所造则深矣。可谓志行之善。余又睹元博。少不待父兄之教。而能自勤苦读书。攻功令业。得以成名。旋复通仕籍。骞于荫途。然其为文。不作轻薄巧靡之语。以沽取名誉。辄取经史。浸灌磨砻。铨曹从舆诵而举之。其仕也。虽浮沉末位。常欲循循然后于人。可谓材学之茂者也。元博既好自韬晦。又不肯俯仰以徇俗。故世少知者。虽或有知者。亦不能推挽。遂以殁。惜哉。余昔与元博。俱在湖县。多识其美政。槩其守法确而律己严。明于察奸。审于折狱。一邑不足以尽其才。然一试而止。余尝谓今之长吏。多贪污之故。民庶困悴。胥隶奸黠。纪纲不振。风俗益坏。当路者亦以是为忧。然苟使元博一为之政。则百室之命。必苏其槁乾。一方之俗。必革其错缪。此岂小补乎哉。夫哭亲爱者。哀在乎己。哭志行者。悼在乎彼。哭材学者。与人同其悲。不能使人同其泽。而使之同其悲。吾尤致其感切嗟惜者此也。然士之自宝者。不在乎此。元博虽不见试于世。其志不可屈。其行不可玷。其不见试者。乃所以见其长也。又何憾哉。余尝校 正宗大王御制。大臣以为有劳。令铨曹拟职。时适有宰相与元博亲者。方欲为元博周旋。得被甄用。元博以余故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3H 页
辞之。此可以警世之相倾者。然此乃元博细行也。辞曰。
凡人之生。悲莫悲于身辱。荣莫荣于行修。君子将焉由哉。子诚不负其天赋矣。优优焉夫复与俦。
洪生(履仁)哀辞
洪生幼安。以壬午之岁得奇疾。翌年秋卒不起。君有美质且好学。余所以著字序而勉之者也。君神清气秀。似不能寿。然生于遐寿之门。不应遽尔短折。故尝以其筱丛之寿祝之。今闻其讣。乃二十七岁而止矣。惜哉。余于乡里姻党交游之际。哭其有材无命者多矣。夫天赋人以材。必有标见于世者。或策名于朝籍。或发解于场屋。或流名于当世。或有子而传其业。苟如是则虽短折无命。然差可慰逝者之冤。而君于此。又无一焉。吾之为君悲者。安得不切也哉。君年十许岁。已能留心于学。虽务功令业。其志常在乎功令之外。盖欲博而文约而精者也。余尝从竹谷群少年而见之。乃雍容都雅。秀出乎其班。诗亦陆离可诵。君之大人。方纵令力学。冀得一者成名。以为门户荣。君从舍弟游。距其家可五里许。虽大风雨寒暑不避也。必满课而返。以为常。此可见君之志与行也。昔张曲江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3L 页
铭徐孺子曰。醴泉无源。灵芝无根。然物安得无源与根而生乎哉。盖清淑之气。不能如混秽丛杂之盛且滋。故比黄河浊流之源。则醴泉短而似无源矣。喻樗栎恶木之根。则灵芝脆而似无根矣。天岂欲助秽而抑清。扶污而黜洁哉。特从人事而裁制之耳。余见寒素之家。往往有奇材。而由其不能达。故多夭阏不寿。其故何也。材而不能达。则重被沮抑。积困挫压。惟有折耳。然此特言天人报施之乖。而至若志矣而不得遂。行矣而不得就。学矣而不能进者。又有命之说。行于其间者也。君其如命何哉。呜呼哀哉。辞曰。
自邃古以来。称寿者。惟篯彭矣。篯彭安得至今而生乎。人之生世。譬如起灭之云。往来之鸟。而须臾之顷矣。然则天不足为短。寿不足为永乎。夫声讫而息响。形晦而灭影焉。则殃庆礼歉。千变而不定兮。不必为之欣戚。聊以此诘九原之魂魄。
李时和哀辞
余少而拙朴。不敢求友于人。而人亦少友余者。友岂徒然乎哉。凡友也者。不必握手吐情好。倾倒输泻。如胶漆之合者也。要之澹然而无忤。冲然而相合。有善则喜。有过则规。亲而不加之狎。远而不以之疏者。可谓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4H 页
之友矣。斯道也。吾求之于世好中。如净墅李子时和是已。昔我先王考读书怀道。不见知于人。而尝客于松岩李公之宅。因以尽识其党内诸公。最为翕斋公所知。相与之深。世世无隳。及子之身四世矣。各以所受于家庭者。待之而不懈。所以若是之笃也。记余二十年前游宦湖中。谒海阳罗公于黄溪之上。入犁湖。访竹下金稚奎。复取道锦上。候子之尊公于晶峰之下。退而与子从容谈笑。是时。罗公俨然在坐。景先兄弟皆侍侧。怡愉如也。余屡从竹下而诣之。侧听绪言。皆足以消鄙吝而去褊隘。有时觞咏相属。风流文采。辉映湖海。又从公两世。讨论经史。考校典籍。觉其淹博不可及。而高风逸轨。尤难追也。诸子孙诵读。洋洋满耳。竹石花木池沼丘园。位置皆可意。辄徘徊不能去。古之衡门泌水之乐。无以踰此。自幸菲薄。不为君子所弃。得以厕从游之列者。以先谊之故也。是故。每良辰美景。意至辄往。其清泉茂林之中。屡与上下追逐。窃以为斯乐也。不徒平生之旧。朋友之恩。而以其善之及人也。凡世所称势利末事。不得以挠其中。而真意烂然相照。然聚散盛衰。理之不能无者也。自余在湖。已哭海阳公于馆。而景先之没。亦已十许岁矣。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4L 页
竹下又殁于西原者且二年。而今又哭子。其间几何。而君子凋落沦丧如此。不亦可哀乎。子为人清修岂弟。复刻苦于进修之业。家世好著书。故其排纂编摩者。已袖然而取裁必精。皆可传也。盖其少也。有当世之志。而中岁以后。蹭蹬不遂。遂以殁。抑命矣。尊公平善在堂。子之目其瞑矣哉。先君子尝有湖右志感之诗。一梦公,松岩公,坯窝公,海阳公。皆有属。而竹下景先与子。并克绍家业者也。今虽摧挫沮抑。罹于闵匈。终有望于后承之振发。独松岩之嗣屡绝。悲夫。辞曰。
吁嗟乎时和。质厚而才良。然天之所俾者。不于礼而于凉。不于禔而于殃。善人之不获佑。何待今而始详哉。然则天之所佑者果何人。而乃反使之乐且康哉。
柳生(在渊)哀辞
余尝观于人。爱好人伦。固鲜矣。爱好人伦。而有终有始者。尤鲜矣。有终有始者。必其势利不能扰其心。荣辱不能渎其操故也。余从竹下游。仍得与柳子景禹相知。其为人豪迈劲正。不好面谀。少服事坯窝先生。得其书法。而先生言行动静。一一记于心。每于谈说之际。慕恋之不已。菱濠罗景先兄弟。竹下之故人也。净墅李时和。竹下之妹婿也。以竹下之故。亦与之交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5H 页
好也。每相对谈笑。款曲淋漓。意或有不可者。亦能切劘讥诮之。以尽其直谅之义。其爱好人伦如此。余始觏竹下于梨湖也。竹下方屏迹于世。世亦少相念恤者。门庭冷落。仆从疏稀。子独左右之先后之。凡有裨益于竹下者。靡不尽力焉。及竹下履礼而处泰。骞于荫途。出为腴邑。而子又从之。至及箱箧碎细之助。皆为之甚悉。及竹下殁于京邸。故时宾客皆散。而家众无所依。子独守柩不去。归葬于西原之麓。护其家。归于梨湖旧居。方其亨也。不以之加。方其穷也。不以之损。而一是心也。所以有终有始也。此岂势利得以扰其心。荣辱得以渎其操者乎。世方乐软熟。喜婉㜻。而子不好面谀。故常患贫困不振。今又竹下没矣。益知其无所依矣。前年冬。殁于林川之旅舍。悲夫。余之觏子。于今才二纪馀。而计其间存没之感。菱濠兄弟先逝。竹下次之。今又闻净墅之丧。而子亦不起。诸公虽无恙于世。皆已衰老。聚罕而散多。会寡而离久。抚念少壮。从游之盛。已足伤叹。况作幽明之别乎。为之辞曰。
士之常分。在乎贱与贫。而巧为之避。则屈志而抑身。考子之才之珍也。达而不苟援也。困而不苟捐也。可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5L 页
不谓之贤乎。诸公之迹。今皆与之俱泯。漠然向湖海之滨。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者。可复得乎。寥廓幽嘿。谁知余戚。
三从弟海宗祭文
吾家自祖先以来。清慎饬行。廉介立教。贫未尝求诸人。困未尝附于势。不以文学从事。则必以农作为归。以是相传。及于吾与君者。已六世矣。吾曾祖考兄弟四派。第二房之孙。至 英宗庚寅而没。而祀遂绝。第四房之孙。至 正宗己酉而没。而祀遂绝。独君主长房之祀。吾主第三房之祀。然君零丁孤弱。依于先墓之下禁樵牧。植松柏。莲城人常言。当甲乙之歉。邑中贵家大姓。皆斩伐邱木以自济。君虽屡日饥卧。未尝取邱木一枝以为食。是故。苍翠蔚然。望之者皆称君守护之勤。又先世文墨之迹。堆溢箱簏。君皆谨收之。无所遗失。葺旧舍。治薄田。粗能立家计。然君既困于贫。而不能自力于学问。故托子于吾而教之。儿虽绵弱。颇有才性。窃冀其将就而重吾宗焉。今年六月。猝闻君重婴疾病。谓以暑湿所祟。终当痊可。乃于经旬。猝以赴至。继闻儿病复剧。然念君既无以得罪于天。则不应斩艾剿绝。使无遗馀。故亦谓以天理所不然。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6H 页
不能不冀万一之苏。乃以腊月而赴至。夫人事之不幸者。辄徵之于天。然天实生之。而不管其夭寿。任其受气之厚薄。而自底脩短邪。又或孤弱畸穷者。天实厌之。故偏降祸罚。而不之顾邪。不然。君何受祸之酷。而又以其馀及一孤儿邪。吾先祖观察公。尝有言曰。古人云。活千人。子孙必兴。吾当乱世。活人累万。吾后世不绝。遗庥之隆如此。而康翎之宗。既在海曲。无以振发。君又如此。先祖之荫。安所徵乎。仲季二族祖之宗。乃继祖也。于宗法不重。故虽伤其无后。而其不得继者。亦固也。至若君乃继高祖之宗也。虽于椓丧之馀。不可无继。方议诸宗而图为之后。其迟速未可知也。孀妇幼女。将何以自保。且墓门之松柏。虽摧而谁能呵止。旧箧之文墨。虽散而谁能收储。天虽不可谌。而遂折焉而止则斯已矣。不然则安知不于为后者有所望邪。此言诚切悲矣。君其知也否。
金元博祭文
维岁癸未之三月丁丑。金子元博长逝。越三日己卯讣至。其友昌山成海应哭之曰。余与子游。于今殆五十年。自少小嬉游之时。业同而志偕。联游于泮。俱登于庠。胥仕于院。比宦于湖。平生苦乐悲驩。浮沈荣悴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6L 页
之际。未尝不与之上下。则可谓交游之盛。然余之迂也。赖子而不甚迂。余之愚也。赖子而不甚愚。余之拙也。赖子而不甚拙。方其反复争难也。不能无苦口而辩说。及其烂熳同归。辄怡然畅豁。契合而神融。则不徒以交游之盛为幸。其切磋讲劘之益。亦可乐也。及夫同就迟暮。意想衰落。故旧凋零。无复存者。独与子吟呻相望。则不徒切磋讲劘之益。为不可忘。情爱之笃。益觉其缠绵难释。而今乃作千古之诀。玄木闭矣。丹旌植矣。寝门之哀。将以堪之乎。前冬闻子疾甚。恐不复见。驰书省问。答云。疾虽癃痼。岂不能忍而相待。余果趁春中。入都问疾。子虽气惫。力困。犹能强起。劳苦如平日。越五日又问疾。则能知余之来。略相酬酢。不失常度。且嘻笑曰。死何必大事也。盖自知其期之促。越四日又问疾。则已不能省。其所以忍而相待者。止于是矣。呜呼痛哉。夫天之生材之笃。固将以用之也。材有大小。故用由之而礼杀。余尝观子之材。不止于宰十室莅百里。然一试而不复焉。则用之者固狭矣。夫自修而及人者。固圣学也。然人而不知。则惟当尽自修之实而已。然则用之狭不狭。固不足道也。子虽困穷落拓。一言不及于求知。真可谓俯仰无怍者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7H 页
也。修短之理。苦其不相齐。则余之后子者。不知几何岁月。而慨良友之缅邈。怅馀生之踽凉。反究乎聚散离合之理。虽有达观旷怀。安得无悠悠之感哉。既叙其交游之盛与夫讲劘之乐。情爱之笃。且痛其忍待之不能久。与夫施用之不能礼。然切至之哀。缱绻之情。不能悉于言辞。亦岂言辞之所可悉也哉。呜呼哀哉。
柳戚叔质甫(文锡)祭文
岁之癸未。月之癸亥。日之戊戌。柳公质甫。即远之辰也。前三日。戚侄昌山成海应。病不能哭其榇。使孙骏祥。操菲薄之奠饯之曰。余维髫龀。及公游于王考之门。每见晨夕。与其群从兄弟。列侍左右。恭趍教训。无或少愆。貌和而悫。言恳而信。间以道古。或赋诗以宣郁。历历如昨日事。而俯仰之感。遽已六十馀年。盛衰存亡。人事万变。而独与公及从氏。时时相对谈说故事。以慰岁暮之怀。公今逝矣。乡里姻娅之所依以为情好者。无一存焉。反顾余身。如何不悲且感哉。王考教人。各因其材而笃之。故公虽不以文学闻。独受丧礼及法律之书。每邻里有丧。辄相其含敛殡葬之节。皆能秩然无憾。记昔王考考终。先君子在蔚珍官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7L 页
公能驰八百里。冲冒疠疫。触犯风雪。扶护先君子。得返庐次。又于壬子之夏。先妣下世。人皆疑于染。公能不慑不惮。凡于敛棺若归葬也。所以效劳者甚多。此其为德之大者。他馀不能悉举也。公既习于法律。故官府之利害。民情之得失。凡细瘼微疵。皆已洞察。又严于律身。虽在芬华财货之所。未有毫毛自利。故所至人皆称之。是故。从先君子。南至于兴海。北至于北青。西至于渭原。皆极边穷荒之地。不徒视膳食适起居之为得。凡于政令之际。亦有裨益。其材之众而行之忠如此。纵欲相忘。得乎。夫天之赋福于人。有礼有歉。或礼于始而歉于终。或歉于始而礼于终。与其礼于始。无宁礼于终。公少治农为亲养。间又从人。以其得具甘旨甚宜。可谓礼矣。及其衰暮也。丧其螟儿。又哭其贤妻。饥无以为餐。寒无以为衣。零丁困苦者。十数年矣。又何其歉乎。余每悲其穷而无以相助。得酬平生之愿。则又不惟恨公之穷。亦自恨其贫。吾之所以感公者。可知。玄木将归于地。抚念平昔。泪安得不迸。心安得不摧乎。香积之麓。土厚气吉。惟公之魂。庶几安此乎否。呜呼哀哉。尚飨。
李时和祭文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8H 页
余之哭亲友多矣。为生者而戚。未有如哭公之切者。为逝者而伤。亦未有如哭公之恸者。生而无以自济。其戚不亦切乎。逝而不得终养。其伤不亦恸乎。余尝宦于湖。屡觏公于净溪之上。公事亲愉愉如也。教子弟怡怡如也。环堵之室。荜门之中。常有和气栖之。且能养鸡牧豕。以为甘旨之具。种植佳果。以为祀飨之需。凿治沼渠。以为杖屦之游。具储图籍。以为讲读之勤。其所以干蛊而承家经营措办者甚至。公今一朝违弃如遗矣。老亲婴齐斩之重。而无以慰焉。诸孤罹苫块之哀。而靡所庇焉。至其所以干蛊而承家经营措办者。举而无可畀矣。则家众皆皇皇焉恤恤焉。如涉海茫然而无津筏。惨毒痛割。安有如哭公之切者乎。公生于长德之门。承不食之馀。被服礼义。薰陶德性。又能优游于萟林之中。可得以扬茂实而播芳润。以增门户之光。以荣牲鼎之享。亦其理也。顾乃蹇连不振。年过五纪。不能一举于乡。穷居州里。秪得种禾黍。治丝麻。以是为孝养者。已足为识公之深者。与夫为世惜材者所共悼叹。而今乃摧折之陨背之。并与其穷居为孝养者而废之。何也。其嗟惜悱恻。又安有如哭公之恸者乎。然修礼于己者。必报裕于后。施啬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8L 页
于先者。必享优于裔。观公一弟二胤。并皆敦尚学问。敕励行检。可以踵武而绳誉焉。则他日必有所树立。得公之所未得者。差以是慰长逝之冤。且观公之所尝为养者。真所谓菽水而尽驩者也。岂可以苟得为养而不能驩者比哉。然则在公而无憾。在公而无憾。生者亦可得以自慰。夫何道哉。自余之不复诣净溪者。十有八年。公一顾于乡庐。再枉于京寓。年纪渐多。荣华不凋。窃谓天之所以悭其荣达者。将以寿而报焉。自夫数岁以来。乃以痎疟为苦。然冀其渐有以复天和也。且近书又有差可之喜。谓当诣都畅叙。欣然发缄。如得以接眉宇而承清诲。今乃承讣车矣。脩短命也。歉亨时也。恸如之何哉。自念故旧零落无馀。孑然若风旌之靡泊。悠悠之感。不徒为哭公而恸也。缄情蓄哀。文不能尽。呜呼恸哉。
题曾南礼南齐书目录序后
南礼此书。指史家得失。非指南齐书得失也。萧子显所撰。虽繁芜不择。备书当时政令。俾考得失。余常叹史家琢磨字句。淘洗文法。必欲追步迁固。而反有不详之病。此诚不可不知也。夫历代之治也。必自离而合。其乱也。必自合而离。离合之际。非有聪明仁厚拔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9H 页
乎萃而为神人之所归者。固不足以定之。然往往以力。妄干天位而得之。如南齐者有之。自魏晋以后。争夺纷纷。然皆能夤缘事会。奋力乘势。如刘宋定桓玄之乱。且能外克燕秦而得之。梁又定东昏之乱而得之。陈因梁之不能自定而得之。独南齐。外而蔑折冲之劳。内而乏靖乱之功。徒因宋主幼弱。乃杀戮忠良。广树党援。以一时之权。钳而夺之。是故。其祚不永。才传数世而殄。夫逆取顺守。诚汉儒之陋见。然其守之也。必有名臣硕辅以导之。与夫良法美制以绥之。深仁厚泽以结之。故能维持之而不失。不有是焉。则周宣汉光。其何以中兴乎。南齐则不然。当时将相皆庸材。而其所称政令。皆循宋时苟简之法。又况可及于深仁厚泽者乎。世乱则如此类者。皆能窃大位而据之。徒糜生灵而止。悲夫。余惜南礼之不及此。为之书。
题柳于于寡妇诗后
柳于于。当昏朝时。与逆臣李尔瞻不相得。退居金刚山之榆站寺者七年。及 仁祖反正。又不入城中。直返杨州之西山。作寡妇诗以取祸。盖其心非敢薄汤武也。直以臣事昏朝之故。欲为之守志。然世道更化。朝著清明。而独自讴吟累欷。去就之分。为人所疑。宁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59L 页
不取祸乎。然其心切可悲也。夫西山。即柳氏坟墓之乡也。特以其名偶同于伯夷采薇之山。而谓之有伯夷不食周粟之志者。宁不过乎。前乎于于而有金时习焉。不仕于 光庙朝。不闻当时以此罪之者。比乎于于而有金坽焉。不起于 仁庙朝。不闻当路以此罪之者。于于何独被诛剭哉。此功臣等之指。非 圣祖意也。 正宗时 赠吏曹判书。 赐谥义贞。
题南华经人间世篇后
壬午冬十一月大雪。飞走皆绝。上下林壑皎洁。独坐一室。晃朗虚明。意者天欲人洗垢涤污。使自励操饬躬。得亭亭于尘埃之表。人反自出没于欲浪之中。遂为外物所夺。遇此奇境而迷不能省也。苟能省焉。则人皆追轨夷齐。踵武三闾。而俗安得不清。风安得不美哉。南华经人间世之篇曰。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夫己欲去则心虚。心虚则明生焉。是中庸所谓自明诚也。欲不去则心不虚。心不虚则明无由生焉。今夫扰水而浊。使滓秽充溢而求鉴人形。得乎。庄生虽寓言放浪。有时至论。为君子之所取者如此。
题汉旧仪后
汉旧仪。汉卫敬仲所撰。隋志四卷。今本止存三卷。叔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0H 页
孙通秦博士也。乌睹周时礼哉。特杂采秦仪。为绵蕝之礼。是故。汉时礼卤莽灭裂。河间王及贾谊董仲舒刘向之说。常惓惓于兴礼乐。卒以当时流俗之见。未能行。至若宗庙之制。尤乖缪。每帝即位。辄立一庙。不止于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毁。至元帝时。匡衡贡禹等。始建议请从典礼。得行迭毁之制。旋又以帝寝疾而皆复。今观诸书所引汉旧仪者。有曰宗庙。三年大祫祭。子孙诸帝以昭穆坐于高庙。诸隳庙神皆合食。此诚大祫制也。然宗庙之制。即越席也。乃绣絪厚一尺。著以絮四百斤者。实无所据。又牺牲之陈肩臂膊胉。皆有定品。而乃每牢中分之。左辨上帝。右辨上后。俎馀委肉。积于前数千斤者。大失陈设之法。又盥洗于堂下。而必以堂深者。欲其不浅污也。乃皇帝上堂盥。亦涉乖异。至若嘏祝之节以仿周礼而率多草略。九卮虽上。未见天子与皇后递献焉。则只天子行九卮矣。且太祖之尸在户西南面。其主在右。昭在东。穆在西。主各在其右。此堂事也。于朝践之礼行之。延尸复入室。则太祖东面。昭南面。穆北面。此室事也。于接祭之礼行之。考此汉仪。高祖一于南面。群昭一于西面。群穆一于东面。以堂事终始焉。殊失前后方向之次。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0L 页
且无尸。此盖叔孙不徒杂采秦仪。又多凭臆见而草创之。其讹缪若是。又因高帝严于议宗庙之律。后之儒者。不敢言其得失。故遂胶固相守欤。
题虬髯客传后
虬髯客传。乃唐时人所撰。或云张说撰。然乃好奇者寓言。非实有是人也。盖当危乱之世。固多卓荦奇杰之士。藏于草泽以俟时。然定天下者。必神武勇智不杀。而观夫虬髯客。斩负心人以为快。即一侠少者流。安得定天下乎。读李药师告华岳神庙文。其志欲佐帝王安天下而已。非有争王伯之志矣。当汾阳对棋之时。已知唐太宗为非常之主。则何故发晋阳举义之谋于长安。使卫文升辈。早为之备。几被高祖所诛乎。且杨素既死之后几年。其子玄感起兵。事不成而死。盗贼始纵横。素与靖方其相对语也。何得遽言天下方乱。英雄竞起。是时如魏先生徐洪客辈。固多隐而不见。岂有奇士。乃眩技艺逞气力。而不自韬晦。如虬髯客者哉。传中所说。殆不可信也。
题陈注纠误后
小戴之学。在汉则郑康成。而康成之注简奥。在唐则孔颖达。而颖达之疏典赡。在宋则卫湜。而湜之说繁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1H 页
富。至若云庄陈浩之说极浅显。用之蒙训则有馀。求之经学则不足。第浩父大猷。师饶鲁。鲁师黄干。干为朱子婿。故遂藉师门之馀荫。为时所重。 皇朝初立之学官。我朝行之场屋。然注中考据实疏。注学记术有序。则引周礼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周礼乡大夫。实无此文。注檀弓五十以伯仲。则引贾公彦仪礼疏。实孔颖达礼记疏。正与贾疏相反。如此类。为学者所论。朱彝尊谓之兔园册子者。固也。余尝取吴澄礼记纂言中诸说。补其阙遗。纠其缪戾。为二卷。澄所引者固精确。独其移易篇章。为可议也。夫礼有古今之殊。自康成亦有不得其制者。往往训以未闻。况其后乎。器章名物度数之舛讹者。安得一一追识之也。至若诸说之自相牴牾者。不得不辩。盖摘不可苛。苛则归于惑。纠不可疏。疏则归于荒。要之。摘不苛而纠不疏。则可矣。
题修山集拟与金节斋书后
修山李种徽。素有志乎东国地界之学。以谓鱼有沼伐满洲也。不能具奏。 天朝遂复高丽旧境。自宽奠东属白山。而北。出黑图啊喇。然此未得本末之论也。方是时。 天子建都于燕。而自御北胡。为中国捍蔽。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1L 页
故置辽东都指挥。分置义州开元铁岭等诸大镇。以控制之。分置野人部众。为酋长而列于徼外。岂肯捐之归属国乎。又有拟呈节斋书。深慨其不能并有豆江之外。然考之东国舆地胜览。如江外之先春岭公险镇等地。皆列我境。盖节斋经略。未尝不及于豆江之外。而特以北界洪荒之故。略之。不复治。旋得旋失。而至 成宗时。只存此耳。此岂致咎于节斋哉。窃尝观西北经略之迹。西缩而北广者。盖亦有由焉。 天朝虽视属国如内服。深恶其与野人相通。尝得我 朝所给中枢院制。信于野人酋长者。诮责备至。故四郡之废。非为野人之纵掠。实以 天朝故也。至若关北则迤开于白头之东北。距辽东稍远。而凡措置区划之事。不能相接。故节斋得以发舒也。且前乎节斋而青海伯李豆兰。亦尝招安江外之女真。是故。 太祖时设北平馆于东部兴盛坊。以待野人之来贡者。至 世宗时。不复经理。故节斋所以开拓也。今则并与节斋尝开拓之馀。如先春岭公险镇。而皆失之。可胜叹哉。今人患国势削弱。然西则熟女真之所窟宅也。北则生女真之所盘据也。东北之胡。莫强于女真。而我乃兼有之。不知奖劝之抚绥之。乃反慕境外之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2H 页
旷地哉。苟能奖劝之抚绥之。粘没兀朮等。魁杰之材。安知不产于北界。为我用也哉。
题花谱小序后
记云。天地絪缊。万物化生。而草木之类。非有牝牡之感。各于其根株枝叶之间。阴阳二气。自能潜滋元精。密布有外施内受之形。精英发而为花有萼有蕊。蕊又为阳为牡。萼又为阴为牝。方其房坼而敷。气浓而殢。若歆歆然。黍禾呈祥于玄窍。敷为一粒之实。此仙家身中夫妇化成金丹之妙。然余观春花皆浓艳芬郁。阳之舒为胜。秋花多清闲澹泊。阴之施为胜。服食者采春秋之花以酿酒。春花补阴。秋花补阳。以交济之故也。参同契曰。男女相胥含吐以滋。此义也。余又闻之金坯窝云。
题欧阳公朋党论后
欧公著论。欲破夏竦王拱辰辈。假朋党之说。欲倾韩范杜富故也。岂真以朋党为可取哉。孔子于和同比周之类。辨之详矣。盖君子小人殊类。如阴阳之分。而若使阴得从阳。则亦足为成物之功。君子之化小人亦如是。苟使君子操柄而治。即能之耳。夫治世岂必皆君子哉。尧舜之时。八元八凯为最。而其馀则未闻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2L 页
如八元八凯之才且贤者也。特元凯操柄。故众皆从之为贤。周之十乱亦然。下至汉唐之世。莫不皆然。彼岂以相党比阿好为得哉。要以公平为心。则虽极治之世。不过六七人者足矣。但人主不惑于小人所进朋党说。欲害君子者之计。则斯可也。
题欧阳公内制集后
宋时翰林学士所撰内制。如青词朱表。疏文斋文。导引歌辞之体。多仙佛之言。祈禳秘祝之文。且其教坊乐语。所谓口号及勾合曲。小儿女童致语等属。又近于优伶杂剧。使谈诗说礼之学士制作者。岂可乎哉。然如欧阳公等一时儒学之士。无不为之。良以处近密掌制诰。则不得不应旨制作。然处人主迩密之职。当用道义规切。而乃陈谀佞卑下之词。以为荣乎。司马温公以不娴四六。辞翰林学士者。岂亦为是哉。欧阳公独以规谏有名。盖其仁义之言。发于中。故能蔼然感发。随遇而得正也。昔东晋太极殿成。谢安石欲使王子敬书版而不肯。乃引韦诞事而喻之。答云。魏祚所以不长。晋时士大夫如此。故虽远寄江南。不甚萎弱。宋之风气。终有愧于晋。然苟如欧阳公。则何必讥诮哉。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3H 页
独谷集跋
独谷集二卷。即成文景公讳石磷所著也。我怡轩公有四子。长独谷。次桧谷。次桑谷。次中郎将。 康献大王宴庆会楼。怡轩公以龙潜之旧与焉。因乞为故主全节。且献三子。退归王方山中以终。王方者。王氏之方也。独谷公早事高丽。已升宰辅。及事 康献大王。遂为上相。事在国史。然公所著勋伐。多在高丽时。如革私田,兴义仓,破倭贼之类。是已。又罹牧隐之狱。与桧谷公几陷不测。今考金连枝所撰行状。只书公值杨伯渊被诛。以谗言。贬于咸安。盖为公讳之也。公岂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者与。不然。为 本朝柄用。何其无磊落可书者与。公素以词翰名。今考遗集。舂容博大。有治世之音。发于学术者。故正也。公生于开城独谷坊。晚释政柄。归老于抱川县北独谷村。以独谷为号者。其终始也。村西可十里越一冈。即王方山。山下有溪流村。怡轩公所隐也。独谷遗集二卷。亦连枝所刻。在景泰七年。
奴婢议
论者。每以东国奴婢之法。为自箕子始。八条之中。固曰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3L 页
五十万。虽免为民。俗犹羞之。嫁娶无所雠。其俗至今犹有存者。然窃意其没入为奴婢者。耻之而已。非锢其子孙并为奴婢也。今之并子孙为奴婢者。非箕子旧制。乃夷狄俗也。夷狄好略人男女为奴婢。又当金元乱华之际。俘略士民。无问贵贱。并其子女。遂为己有。与牛马财货并。而制其生死。任其买卖。而不之禁。靖康之难。帝子王孙。与夫高门仕族。陷于金虏。尽为奴婢。使供作务。只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为米。只得一斗八升。岁支麻五把。令缉为裘。男子不能缉。则终岁裸体。病寒而死。今之人不恤奴婢。薄与之资而厚为之役。亦往往有如此者。在高丽靖宗时。始令奴婢从母役。而并及良产。未详何时所创。然我朝仍之。 显宗己酉。改从良役。 肃宗乙卯。还贱役。辛酉又从良役。己巳还贱役。而已从良役者勿论。盖朝论分歧良贱之议。各从其党。 英宗庚戌。又从良役。辛巳因驿隶之凋敝。议复推良产。寻寝之。东俗以富称者。必数奴婢。余见故家遗券。其数无节。其贡无艺。奴婢亦蓄愤蕴毒。戕害其主者。相续也。至今若不行从良法。则国中丁壮几尽入于私。而公家之役。殆少供给之者。朝议之得失。断可见矣。昔当壬辰倭乱之馀。议罢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4H 页
私贱。白沙李文忠倡议。罢奴婢则士大夫子女。躬任汲水采薪之劳则可。议遂止。然余见乡里士女之贫者。固已亲扶戴炊爨。而独于大都雄邑。人众稠密之处。则不然。人众稠密。则虽不躬执劳苦。而亦有雇人而为之代者。且役其身而止。则雇丁与私贱等耳。贫贱者。岂不欲营衣食而为之代乎。彼夷狄之俗。何苦守之不改也。余具著奴婢之制。以告乎世之掌教者。
官奴婢者。自殷时有之。箕子佯狂为奴。是也。周官有酒人之奚。即从坐男女没入县官者。如秋官之罪隶也。又征伐四夷。以其俘为奴婢。即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至汉武帝时。赦吴楚七国帑输在官者。元帝时贡禹言。官奴婢十馀万人。游戏无事。税良民以给之。宜免为庶人。光武十二年。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后周武帝天和元年。诏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者。放免。其公私奴婢年七十以外者。所在官私赎。为庶人。然则帑输官口者。有时赦之矣。游戏无事者。有议罢之矣。被略自讼者。有时免之矣。七十以外者。有时赎之矣。历代之制。皆有宽典。未尝一切拘系之。又未见其并子女。皆奴婢之矣。窃见国制。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4L 页
婢。 国初皆给功臣家。尝见 世祖实录。当时忠义之家男女。皆籍其名而与之。故李润源之妾。属之李澄石。其叔父也。权完之女。属之申叔舟。即 端庙后宫也。嗣后逆家子孙。皆属之边远。然其稚弱不能离其母者。皆许随母而居。近时虽稚弱者。不许随母而居。且妇人女子一经没入。则或有守志者。或有失身者。夫彼平日以礼法自持。出入必待拥蔽。动止必须傅姆者。一朝堕落贱籍。毁弃名义。此诚可恤者也。唐制凡反逆家没为奴婢。男年十四以下。配司农。十五以上者。以年长。令远京师。配岭南为城奴。一免为审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皆因赦宥所及。则免之。虽恶逆丑类。亦无不登赦之法。至若女子。则没入掖庭。亦能厕宫属之列。不至失节于贱流。 皇朝则又设浣衣局而处之。其所以待之者。使得全其节。今之逆家子女。不令近京师者。盖有深虑者存。然既贳其命而不诛。则宜全保其生。不至于离绝残毁。亦仁政之所宜有也。况女子蒙騃柔弱。无所知识者乎。诚宜如唐时三免为良人之例。使赦宥之恩。亦有所及。至若女子。则亦刑曹掌之。勿令远配。置院如浣衣局者而属之。有枝属则可依以为命。亦能全保其身。不归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5H 页
淫秽之薮。外则属之本邑。听其所住。如有大恩泽。则亦免之。 国家深仁厚德。不亦洋溢乎。其他官奴婢。亦除其世役之法。凡有罪者。皆属之官为奴婢。则有罪者息。而官亦不窘乎。胥隶婢妓之属。供给驱使。宁或有阙乎。
私奴婢者。古无是也。汉高祖有民得卖子之法。董仲舒陈去奴婢专杀之威之议。汉光武发炙灼奴婢。论如律之令。汉成帝刱亲属近臣。多蓄奴婢。被服绮縠之禁。唐宪宗著不得以良口饷遗贩易之饬。唐昭宗有俘掳百姓男女。给内库银绢。赎还父母之命。盖饿寒所驱。不惟卖子。兼又卖妻。不惟卖妻。兼亦自卖其身。法虽当禁。而终不能息者。既无仁政得以一一庇覆之。则其迫于饥寒者。势亦不可任其之死也。夫奴婢固贱矣。而主操其命。有专杀而立威者。有炙灼而肆虐者。然俗尚恬然。不之为怪。故驱杀刲割如牛马。夫生杀之权。不在乎君上。而在乎主。其可乎哉。凡多蓄奴婢者。必其有势力者。而被服绮纨者。其势力之尤者。是故。欲禁而终不得禁。至若良口之饷遗贩易者。岭南接近蛮獠。掠其土人如俘掳。故辄以是遗人而易货。然此边界之所当禁。非可行之于国中者。且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5L 页
俘掳妇女为婢妾。兵戈之世。抢攘之际。则有之。非平常无事时之可防也。若夫放良寄上等诸缪法。胡元时所设也。高丽时浸淫乎其法。历至于今而不之改也。且陈告落漏之赏。逃亡许接之律。与夫纳物免役之禁。皆猥琐不可理。大率奴婢之贱。及其子孙。故法痼而弊滋。多其条目而防之。广其刑章而齐之。徒增其纷纠耳。夫强拂其所不欲。而欲民之从。其可得乎。若奴婢之贱。不及其子孙。则厌避者少。厌避者少。则推刷者易。推刷者易。则归附者众矣。或谓如是。则士大夫家遂无奴婢之可备供役者。然余观今之奴婢。虽世执其役。主若贫贱。则弃之如遗。辄附富贵有势力者而为之役。士大夫当处奴婢。不欲反之地则可矣。不然则虽僮指千百。无以联属之。且今之奴婢。若一赎而之良。则便能匿迹而通仕籍。变名而与科围。若是者太无渐矣。此下逼乎上者也。又闾巷之人。有财货者。多置僮客女奴。制其死生之命。其贱等而乃反据高而临之者。得无乖乎。此以类而自相蹈藉耳。皆王政之所当禁者也。
驿奴婢者。亦官奴婢之一也。有驿吏驿女驿奴驿婢四者。吏与女。即其良也。故时良人。往往避丁役而投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6H 页
驿属者。苟不入于奴与婢。即可无世世为贱故也。昔先王为念驿路之凋弊。如有物故老除。不得充其额。则以属公奴婢及强盗妻子充之。又念其阶级之不可不存也。严吏与奴之限。无得妄为升移。又为两西之孔道。不可有阙也。虽良人。亦充定之。凡驿属之顾恤者。无所不至。然驿属日就涣散者。凡其使役也不均。其升降也不节。或因请嘱而免焉。或因贿货而免焉。察访职轻。无以制用情之吏。则无怪其如是之紊矣。欲苏驿弊。无若先重察访之职与任。斯可矣。
内奴婢寺奴婢者。皆属内库所用。故宦寺主之。若遣差推刷。则奴婢所居之闾里。皆不得宁。或强令输其实。则针肤以威之。或督令徵其产。则摩乳以验之。女子至不得嫁。而其族党邻比竞逐之不容。至白首行乞于市者。 先王恻然。初元即罢推刷法。又欲矫革之。 当宁初元。皆罢之。内奴婢凡三万六千九百七十四。寺奴婢二万九千九十三。悉焚其籍于敦化门外。今则内奴婢寺奴婢。并无其名。此岂非导天和迓景命之一助乎。夫六万六千馀人之贡。一朝蠲除。内库之用。不闻以此窘乏。则裕国之道。在于节用。而不在于生财者。可知也。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6L 页
丸都议
丸都。今江界也。江界。古时高句丽国都。而渤海时为桓州。属鸭绿府。高丽时。始称江界。其山川险阨。与吉林乌喇。彊事相接。特鸭绿一带界之而已。缘江上下。虽设镇堡。然贼路径捷。错互凑于江界。当丁卯丙子时寇乱。独能免抢掠杀戮者。清人方在沈阳。取路龙湾。其由兴京者。皆出昌城。故不复迂入江界。然江界之四郡。以饶蔘之故。胡人越境来采者甚众。江界府发丁壮以把守。楸坡等八镇。亦如之。四五月之交。蔘苗始抽而把守者。谓之苗把。五六月之交。蔘子色丹而把守。谓之丹把。六七月之交。蔘叶向黄而把守。谓之黄把。采苗不如采丹。采丹不如采黄。故苗把颇疏。丹则稍密。黄则尤密。方其赴把也。下令犯禁。诛其身。妻子没为奴婢。条目甚纤悉。然江路上下千馀里。树木蓊蔚。冈峦重复。将士列立。如晨星之疏。中把军倍其数。中把者。江界及八镇调坊户。入山采蔘。以应税者也。胡人虽艳我之蔘而阑入。我人亦伺隙。出江外入吉林之山采蔘者。尤不可禁。夫宝藏之兴。彼我之所共忧也。近又饕守利之。弛我之防。宽彼之禁。收聚蔘稏。盈包溢橐。民不聊生。尝见百馀年前为府使者。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7H 页
多捐廪而设库。割俸而除瘼。其惠固可数也。挽近以来。征敛无萟而最切者。蔘弊也。且奸民无赖。欲勾取彼货。潜相引入。不然。江界府中人。何以餍彼货哉。今又移设上土镇于昆长坪。而江界民多流入。江界渐至空虚。彼人乃踰我境。至及府治近地。庙堂诚忧之。每差送有声绩人。为守而镇安之。然余观有声绩人。未必真有实心实政者也。多眩耀以为能。苛核以为严。若人者类。皆以贿赂沽取声绩者也。使之镇安于玆。则何异于扬汤而止沸哉。夫彼江民之离散。岂由他哉。不过困剥割也。剥割者。用以求官也。若能知官不可以贿而致。则剥割者息。纵或有剥割者。不如是之甚也。执国柄者。一有廉辨贞洁。其利之博。宜如何也。然则无患江民之离析。而先患自治之不严。无患边禁之荡弛。而先患墨守之未惩。无患众瘼之絮起。而先患奸民之未逐。无患四郡之复辟。而先患抚绥之未至。则斯几矣。终古彊事之坏。何尝不由于墨守之贿遗。而失于纵奸细侵牟。为良民患者哉。
髻议
周礼副编次三等之制。副者。覆也。编发为之。如步摇。乃最盛之服。非王后诸侯夫人。不可服。编者。亦编列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7L 页
发为之。如假紒。非孤妻不可服。次者。次第发长短为之。所谓髲剃也。卿大夫士妻。皆得服之。制虽有等。其为髻制则一也。髻之为言结也。急就篇曰。结发纽。是也。颜师古云。纽。结之䰎也。凡结之可解者。曰纽。王应麟曰䰎。屈发也。髻之为义。尽于此耳。然其制不一。以见于传记者论之。杂记所称鬈首者。处女之髻也。即所谓总角也。如都人士篇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虿者。尾末上曲。又曰。发则有旟。旟扬起也。汉制大手髻者。宫人之髻也。聂崇义三礼图云。同合己发絜为紒者。盖中狭而上广。其形如手者也。说文云。䰉卧髻也。卧髻即盘桓髻也。北齐礼服志注云。四垂短发。仅覆眉目。顶心长发。绕为卧髻者也。后髻者。贱者之髻。后汉书梁鸿传。德曜更为椎髻。操作而前。椎髻。即后髻之类也。贱者。恒任戴。苟不后髻。何以任戴乎。髽者。露紒也。吉时以纚韬发。凶则去纚露髻。孔子诲南容之妻髽曰。无纵纵。无扈扈。想其不太高不太广而不为容也。后之人欲从便之故。其状屡变。不能尽追古制。而东俗又以侈靡相尚。编发而加诸首者。无有纪极。重而不可戴。则使婢侍挟持之。不已过乎。古之妇人发稠美者。必假剃而为饰。诗云。鬒发如云。不屑剃也者。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8H 页
是已。孤妻始可服编。故今之命妇髻制。亦类乎编。以摄盛之故。士妻以下。昏因时亦许服之。然士妻以下常服则次也。凡假髻。如今之所谓顶板者。又绾本发而结之者。皆可谓之次。故虽氓庶。亦通服而不之禁也。又东俗素浸染于夷俗。故次皆用辫发之法。夫华制只屈发而不辫发。华夷之分在此。昔赵重峰东还封事。道逢鞑女。一如东国妇女。请禁辫发而从华制。议竟不行。至 正宗时。禁高剃而用髻制。然以习尚之故。不能悉从华制。夫髻状与男子束发略相似。屈氏。 皇朝故宫人也。从 孝庙东来。传 皇朝髻制。故谓之唐髻。其法分额前发为两界。绕后交敛。左右而上。顶中留发少许同束。复以小𢄼束之。仍编小剃而为髻。尤庵宋文正公得之。传于湖。余又从骊上。睹一髻制。以铜锡等铁为材。衣以黑缯而蔽髻。俭而易办。意尹尚书汲所购于燕。而宋公文钦所疑𩭲髻。其始似出古之发鼓也。夫古髻。即屈发结纽而可解。顾唐髻无纽焉。则非古制也。𩭲髻亦然。但今之所患者。即用剃多耳。如唐髻𩭲髻。不得多剃。乃去奢之一端也。且不得以辫发。所以可行也。至若鬈首也。大手髻也。卧髻也。后髻也。皆任之随其老少尊卑而为之。纚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七 第 468L 页
之不行久矣。虽不得复乎古。皆不辫发则得矣。且妇人无冠。盖用纚笄为饰也。古今注称。魏文帝时。始许妇人冠子。今之华冠。老峰闵公所购于燕者也。夫髻而加小剃。则已为饰耳。何以冠为。又如俗所称簇头里者。即胡女饰也。诚不雅。反不如婢妓之属所戴遮头者。妇人不合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