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文三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48H 页
题欧阳公论逐路取人劄后
欧公论事。常务宲。不轻改祖宗旧法。此劄剖析甚快。夫产材不拘地。在教之所导与俗之所袭。宁可径为排比其取舍。材众则以其众而减其额。材寡则以其寡而增其数。不已猥杂缪滥乎。又其胪列举人。盛行怀挟。排门大噪。免冠突入。亏损士风。伤败善类者。正与今俗相类。良由举人甚众。亡赖子杂处。见主司者少不惬意。辄群聚叫欢。所司力不能制。若因循不革。则其流不徒为科场大患也。盖宋时之盛。无过仁英之际。然纪纲宽纵如此。此由五季之馀军卒作乱之旧习。而举人辈辄复仿效。禁约条制。可不预为之严乎。此固士风之坏。亦由在上之失。若能以公平慎重自持。岂其然乎。夫历代科制。莫宽于宋。莫严于 皇朝。然余尝见十数年前。备边司严科场议。引 皇朝初刘三吾事。以其行私。杀而剥其皮。以为主司之席。故有明三百年。主司无敢行私。言之怪异。何至是也。三吾名儒也。野史或言暴卒。然此非获罪也。夫场屋之严。以 高皇帝法禁之密也。岂必在剥人乎。此乃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48L 页
陋儒传说。出于憎主司之意。其可采乎。言不可不慎也。今见欧公议。振举纲条。为说甚剀正得中。感而书之。
题景阳井铭跋后
欧公跋景阳井铭。深叹炀帝躬自灭陈。目见陈叔宝事。又尝自铭以为戒如此。及身为淫乱则过之。欧公持论过恕。殆类乎见放饭流歠者。责不礼让也。炀帝之恶。岂止淫乱哉。为恶者。未尝不自知为恶。而必蹈之者。欲乘之也。使炀帝。捕弑父兄者。必诛之。烝父之妃妾者。必杀之。夺嫡而篡位者。必讨之。而皆身自为之。集天下之大恶者。何也。彼不胜一时之欲。终知其一败而犹为之者。苟冀侥倖焉已。如叔宝与张丽华等。浮词艳语。恣为淫佚沈湎。以致亡国者。特庸愚尔。及国亡投井。能自料得几时全哉。炀帝被弑江都也。以为帝王之死。自有其法。不可以兵刃相向。较之投井之愚。其差黠乎。
题奎章全韵后
祝芷塘德麟。清乾隆中诗人也。尝言东人不知古韵古体通转法。盖自齐周颙。以天子圣哲。分四声为切韵。梁沈约继之。宋祥符间。陈彭年邱雍脩广韵。其分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49H 页
韵尚存二百六部之旧例。 皇朝初重刻也。遵洪武正韵分合例。而部分颇乖。长洲顾炎武重刻之。以复旧观。毗陵邵长蘅。辑古今韵略。皆有据依。其古韵通叶。一宗宋吴才老之韵补一本。明杨升庵之转注古音略。平声如东,冬,江也。支,微,齐,佳,灰也。鱼,虞也。萧,肴,豪也。歌,麻也。庚,青,蒸也。阳,尤两部。则无通转。而真,文,元,寒,删,先六部。侵,覃,盐,咸四部之通。依郑庠本。博引毛诗,楚辞,汉,魏古乐府。及韩,杜两家诗。以證佐之。四声一律。上去入以此类推。条目不紊。上声本三十部。元阴时夫删證部。存二十九部。故蒸韵。独无上去二声。入声止十七部。无支,微,齐,佳,灰,鱼,虞,萧,肴,豪,歌,麻,尤十三韵之转音。分合源流。大槩如此。东国所行三韵通考。未知缘起。盖三格横看。而分入声。别置于下。非古法也。且所收至约。故我先王考与竹醉金公济谦。同编增补。为操觚之士所取准。然俗尚已痼。凡科体诗。不押入声。科赋不拘四声。随口通押。无所顾忌。曰嘴韵。至于增补中。如支韵之鲥狮等文。及他见于经传之文。本非隐僻而皆不敢押。虽娴于声律者。殊不知五七律绝格法严整。不许通转。五七古虽许通转。亦禁古叶。至如赋颂铭诔箴赞。则方可用之。东人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49L 页
又强称散韵。通押无法。如七言歌行。虽兴托不穷。迭用四声。每以平声隔别。李青庄德懋。尝奉 正庙命。撰此韵书。悉举其误。第格短解长。无以尽排。而欲其详载。故抄截古训。时涉戛涩。然今为蓺苑之悬法。虽或有不尽从者。要亦有裨于初学。公在壬子夏。屡日不食。辄早起排纂。用力甚苦。书成而公没。每见此。常悽然兴感云。
题方拱乾宁古塔志后
方拱乾。桐城人。清康熙时。坐事窜宁古塔。具记天时,土地,宫室,树畜,风俗,饮食。盖如荆楚岁时纪之类也。地处在荒僻。人皆朴陋。与我六镇人不异。相距不远故也。大抵民皆力作无閒人。而女子为最。如糊窗则搥布以代纸。烧灯则削麻肤糠以代膏。皆女子事也。且不碾而舂。舂无昼夜。一女子舂。不能供两男子食。至若稗之精者。五六舂。舂馀。即汲霜雪井溜。赤脚单衣。悲号者不可纪。皆中华富贵家后裔也。此似宋徽,钦播迁时。所从帝子王孙及高门仕族也。宋立国忠厚。当时诸公卿。亦皆好持名义。何故酷被俘掳。流离绝塞。至于后裔。受困苦如此。又云。宁古塔中黄瓦累累。无字可寻。惟一瓦有字。曰保高丽。岂或靺鞨服属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0H 页
高丽时。所燔也欤。
题倭本皇侃论语义疏后
论语。即皇侃疏。侃吴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梁武帝时。散骑常侍兼国子助教。大同十一年卒。其疏虽或鄙近。博极群书。颇补诸书之阙。宋国史志中兴书目。晁公武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皆有著录。及洛闽之学盛行。而侃疏自归遗佚。陈振孙书录解题。遂不著。今见纪匀辈所纂四库全书总目。以康熙九年日本国山井鼎等所作七经孟子考文。自称其国有是书。遂以为唐时旧本。流传海外。人以为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厚,蔡溪,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等十三家爵里。列于前。与中兴书目合。而江厚。作江淳。蔡溪。作蔡系。周怀。作周壤。诿之传写之误。又于经文。举一隅句下。添而示之三字。与文献通考所引石经论语合。又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句下。添已矣二字。与钱曾读书敏求记所引高丽古本合。遂信以为古本。至谓何氏集解异同中。以包氏为苞氏。以陈恒为陈桓者。为不可据。犹胜于明刻监本。倭人素好赝作。近又书籍寝盛。益滋其诈。皇侃疏流传海外者。诚亦无怪。彼与今何晏本异者。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0L 页
皆伪撰也。可谓之授受源流乎。十三家爵里之列于前者。既与中兴书目合。则何故改其字也。是欲示字有同异。以见其不袭而乱之也。通考所引石经论语。未知何本。石经本。不过汉,唐,宋诸石经而皆无。是敏求记所引高丽古本。尤可疑也。高丽何尝别有经乎。至若包为苞。恒为桓者。不识包咸之姓。陈恒之名者。岂理也哉。其狡诈不测乃如此。乃谓之真本乎。鲍廷博。以倭本古文孝经。信为真本。列于丛书。然考其窜乱者。如续莫大焉之续。改作绩。其纰缪若是者。剧多。七经孟子考文。亦言其伪皇疏。即是类也。
记元礼通宝
元礼通宝一枚。得于里中商贾家。盖宋神宗时钱也。用建初尺度之。广轮皆一寸二分。楷书郭内上元下礼。左通右宝。今距神宗时五百馀年。凡有形之物。多消铄无馀。钱常用者也。又易磨灭。而乃能至今存者。不亦异乎。是时。高丽虽臣事辽。屡以海路通中国。宋钱之东来。亦理也。但东货用布用银。为法不一。而我朝用钱。亦不过百馀年。宋钱既久不入用。而免于鼓鍊为器用者。尤可异也。钱虽至薄。不可得而坏之。可见用工之密。今之钱不过百年辄坏者。用工疏略故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1H 页
也。宁能至五百馀年之久乎。钱谱。又有元礼通宝。比此钱差大而篆书其面。想同时所铸。而何为异其范也。
题仁山金氏玄德说后
元时王柏云。孟子所引尧典。今皆载舜典。證孟子所读。未尝分。且玄德二字。六经无此语。仁山金履祥。其弟子也。引玄德之见淮南子。谓今姚方兴之本。非附会。然淮南子杂引传记。为说不粹。顾安得取准乎。玄之训深远也。诗之玄王桓拨。是也。既曰浚哲。则浚已带深远之意。何为复赘之乎。此乃后人剿取之。增为二十八字明甚。王氏虽好改易经文。然疑此句则得矣。金氏何为非之也。
题甫里先生传后
此传。相传唐陆龟蒙自为也。传云。嗜茶。南阳张又新。为水说七等。其二曰慧山寺石泉。其三曰虎丘四石井。其六曰淞江。然欧阳公常著大明水记以为又新所品水。与龟蒙所撰茶经不合。疑又新妄附益之。而记中又云。又新引刘伯刍说。亦非又新所定也。此传用又新说。不知为何人撰而假龟蒙名也。夫赝作者。顾无补于己而徒乱人耳。缪误非细。终古滔滔不绝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1L 页
者。何也。
题方氏本末记略后
此即明卢演所述也。具言正学抗命时。金陵魏泽。谪宁海卫。匿先生幼子德宗。年九岁。托于天台衿士余学夔。后走华亭。依先生门下士俞允。允德宗之舅也。仍冒余姓。传九世。有名采者。为南昌司训。王弇洲诸人。各有传略。万历己酉。南学使杨廷筠。为方氏。复姓建祠。牒嫡裔忠枝,忠奕,树节三人。归台州。 文皇革除之初。欲一民心。刑戮稍过。而草野之心。终不服。故私自记抄。以寓哀伤。然考其事宲。似不至若是之酷烈也。史称 文皇诛正学宗支外亲及朋友门生。以宲十族。然余允姻党也而免焉。得匿其孤。王稌门徒也而免焉。得辑遗文。据此则十族岂尽诛乎。以正学之忠义。得保其胤。亦天理之公也。且当时诸人。苦心爱护。即人情之常也。今文文山之后。避地东土。流离颠连。不绝如缕。余屡及于有力者。而冀或之拯。是天理之所存。而人情亦可以永其常也乎。
题尹师鲁墓志铭后
古之铭人。尊之则语简。惜之则语约。不以简则辞蔓。而其宲不足徵也。不以约则辞冗。而其情不可尽也。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2H 页
历观古铭辞。韩昌黎最善。而铭李观。不过百馀言而已悉之。当时未尝讥其简。欧阳公铭尹洙。过七百馀言。而当时已讥其简。夫铭辞之技。以谀故也。此足以观其俗也。尹洙以古文。倡于时。为欧公所善。然彼宲不及欧公。欧公好推诩善流。喜为叙述。故如洙所著息戍兵制等书。称其精密。盖文虽不及欧公。要亦当时文人之善论兵者也。当安乐无事之时。犯众谤而冒群诮。能逆睹于他日之成败。如符节者。岂易易乎哉。欧公亦喜论兵者。如论西凉南蛮。皆中窾要。所以取洙甚至也。此诚可为今日士大夫一诵之也。
赵镇汉传
赵镇汉。礼壤人。少有膂力。且善棋。其族党皆公卿大夫。方显达于时。而镇汉顾拘于俗。不得以科宦自奋。乃喜游狭邪。间见人不平。辄以身任之。有所发舒。人皆畏之。号曰赵拳。其故人有妻妾。妾骄甚。每詈辱其妻。妻不胜忿恚。往往啼泣。镇汉尝过其家。值其故人不在。室中有啼泣声。镇汉知其以妾故。故呼婢问谁泣也。婢笑而不言。会其妾出骂曰。客何为者。乃欲诘人室中事也。镇汉怒曰。若敢侮主耶。拳欧之。妾即仆地而毙。镇汉见其殊。亡去。妾家诉刑曹。方捡尸具狱。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2L 页
顾镇汉逃不可捕。乃囚其兄镇洙。使督镇汉出。镇汉自念以己罪。不可久困兄。乘昏黑。便衣佩长釰。瞰判刑曹家无人。入拜判刑曹。判刑曹惊问曰。若谁也。曰吾杀人者赵镇汉也。具言其打杀之由曰。公若当此。能不愤乎。血性男子。宁忍徒过不问乎。然杀人者死。王法则存。某方归死于公前。然某亦不徒死也。手抽釰置前。判刑曹见其状貌魁杰。心固怪骇。及闻其言。益怵畏。知不能制。即曰。子欲何为。曰。兄老而久系。请公放之。必以券契而信我。判刑曹不得不许。具为之约。且曰。狱体至重。非吾得擅断放释。君须亡匿过六七日。吾当筵白而后释君之兄。镇汉即起去曰。公有券契。某惟是之视。判刑曹翌日。访镇汉之显族。言镇汉不可使在京。公等有乡庄。可匿其所。镇汉遂亡匿水原。耕田种植以自给。其兄果释而狱遂不具。水原素多委巷富人。镇汉一朝以威力加其邻里。富人皆不便。欲其去而未有路。邻有流丐为人佣者。尝妄决镇汉田水而灌己田。镇汉笞之十馀下即毙。富人乃嘱里任告官。时日暮。官方候天明至捡所。镇汉计无以逃罪。素与同乡权生者相识。其人凡庸顺指。而家十里外。即遣信请权生来。权生始未知镇汉杀人。随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3H 页
信至。既夕饭讫。闻邻里竞喧。传明方具杀狱。惧其及欲返。镇汉挽不得起。胁俱之死者家。伏后牖下。死者妻方哭骂已。俟哭少止。即作鬼神啸呼声。时夜深无人。死者妻独坐尸傍。惧甚。往请邻家媪同宿。媪不即来。镇汉与权生。潜入其室。用所持藁篅裹尸。负权生曰。投水火若埋置。必秘之。任君所为。权生既同镇汉往。事泄当俱被罪。即负而走。镇汉卧尸处。死者妻果与邻媪来。妻复哭骂不已。镇汉佯作死者复苏状。而起曰。若骂谁乎。吾今虽得生。畏彼复困我。不如早自避去。遂排户出去。还卧其家。方鼾睡。死者妻甚愕然。媪亦还曰。喜君夫之不遂死也。翌日官具威仪。从吏卒而至。欲捡尸。尸不在。乃怒里任之瞒告。痛加笞杖而去。富人辈固无如之何。而计镇汉必恶怒。将不得奠居。即相率诣镇汉曰。佣人妻甚无状。嗾里任至此。小人等不能挽止。累于公。乞笞某等而惩之。镇汉曰。吾何为治若等。富人等不退。自具梃。竞相笞于镇汉门外而后已。镇汉虽幸亡事。终恐发觉见辱。移之骊州之北。邻里多闲游者。竞就镇汉棋。镇汉随其工拙而为之敌。每胜不过一二子。故闲游者。谓其术不甚高特。己偶为之输耳。每赌。辄杀鸡豚狗犊。用以饱啜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3L 页
而终不令觉其术也。既又念乡里不可以久处。还之都下。晚节渐就敛约。得优游以终。昔孔子叹不得中行之士而思狂狷者。狂狷者。岂可尽取法哉。特以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耳。是故。曾点当季氏之丧。倚门而歌。子路冠雄鸡佩猳豚。而见孔子。孔子皆诱进之。若乡愿则甚斥之。至谓之德之贼。今之所称雍容都雅。以自媚于人者。往往而是其可斥者。又当在乡愿之后乎。盖气强者。往往易流于乱。然揉而入于善。则其所以成就者。亦能过人。使镇汉得及圣人之门。则必摧刚为柔而有以进于德矣。岂非狂狷之类乎。
尹节妇传
节妇姓韩氏。察访在中女也。年十四。归于尹必基。辛酉八月。夫兄某逮于诏狱。又株连于其夫。亦被逮。节妇曰。我虽弱女子。岂坐而视乎。遂刺臂。血书其情。欲走诉于当路者。为家人所持。未果。即以小刀刺吭。误刺不死。犹裹疮。缝夫衣。既而夫流配于庆兴府。庆兴北关绝塞。编谪之薮也。府中例择居民主谪者。其俗朴陋且悍。遇之多无状。至令入山采薪。责厮役之事。地不产稻。只粟粝饭。又无盐菜。必基素嬴弱善病。益不胜其悴。节妇忧之。为营一小屋。与一婢居。缝衣受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4H 页
直。磨面以贾。磨者稍倦。即身自负硙磨。家人每见一篅麦。一夜磨尽。惊问谁所磨而乃能如此。节妇竟不言。恐伤父母昆弟之心也。益储钱。制衣衾。以寄其夫。北人贵疏比,油帽,摺扇,硾纸,药丸,烟杯,䌽之属。节妇必求之。以款其夫所寓主。取其馀。令换滋味以供夫。主人始稍稍厚遇其夫。饮膳亦足。甲子冬。夫病死。讣至。节妇绝食欲死。既而曰。生而供给。死而葬祭。并吾责也。吾不可死也。复食。议返其柩于先垄。计程乃二千馀里。力不能给。其夫之从祖叔父光昌。为金井察访。即出襁钱三百。得取柩还。启之。襚以手缝衣一称。凡殡奠窀穸之事。必亲捡之。因遂不出户。不见人。益缝衣贾面。得其直以上食。节妇自夫谪。虽冱寒。衣不絮不浣。一袷衣三年。尘垢褴缕。姻戚妇人。或执其衣而泣。节妇辄太息曰。我岂事容饰者哉。祭之日。只洁其里衣曰。祭神。不可不致敬也。蔡景文者。北关人也。尝从其夫学。及大祥。来与祭。节妇取新衣。衣蔡。为制一裳。赠其妻。以酬其义。祭之日。节妇言自若。无戚容。凡假贷于人者。计偿如不及。见者异之。其日夜饮药死。故锁户灭炉火。人不得救。得遗书于壁间。曰。吾至今不死者。为三年祭也。今三年毕。归见夫地下。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4L 页
亦乐哉。夫谪死。何忍以华鲜加我哉。敛我以绵布。只每年冷节中秋。以酒一盏。灌吾夫妇坟。亦乐享之矣。闻者皆悲之。余与韩氏家熟。故识节妇之行。又得儒州柳本学伯教所录。益知其详。余尝观妇人之烈。辄取办于夫死不远之日。而节妇能忍其哀。至过三年而后始成其志者。欲尽吾分也。将殁。又从容如此。不亦伤哉。余又惧其久则无徵也。著之如右。
朴烈妇传
烈妇朴氏。永平白鹭洲村人也。其远祖孝达。殉于李施爱之乱。烈妇嫁于抱川人李源。源诚宁大君后裔也。 正宗庚申七月十四日。源诣白鹭洲妇家。时大雨川暴涨。源欲渡川而归。即渰死。烈妇闻之。不饮食者四日。手缝袭具。以待及湍杀沙平。而尸终不可得。族党议欲招魂以葬。烈妇号痛几绝。遂决死暗祷曰。今日雨霔川涨。吾可从夫死。果大雨。是日夕烈妇潜出门。为家人所觉。不得死。即谓家人曰。吾有女六岁。子三岁。抚养之。得以长成。宗事有托。吾之责塞矣。家人无疑吾死。吾诚知死无益也。且索粥饮而啜之曰。吾今可生矣。且分遗其子女食之。家人遂少懈。烈妇乘间出至川上。稚子随而啼。烈妇乳之。乳讫。即投水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5H 页
死。川距夫死之地二十里。烈妇尸至其所而止。
外史氏曰。妇人之德。以柔顺为正。然一于柔顺。则临祸衅而类多不能决烈果断者。是故。论妇人之德。以贞淑为美。贞淑者。当闺门安乐之际。能尽其道。如有祸衅椓丧。而又能尽其分。余观乡人举烈妇之德曰。在儿时。性行贞淑。所以办此者也。
某烈妇传
某烈妇。永平民家之豫妇也。民俗子弱而取女壮者。蓄之家。待子壮而嫁之。故谓豫妇。豫妇未成妇也。烈妇年十七。至某家一岁。而子死。烈妇貌不甚戚。既殡于野。即求归其家。哀而许之。已而烈妇之父至。问女安在。其家甚怪骇。具告其宲。而已其家将葬子。诣其殡。殡有开发之迹。及启之。烈妇抱其尸而死已久。握固不能开。颜貌如生。其父哭而开之。得合葬。按礼之曾子问。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婿免丧。女之父母。使人请。婿弗取而后嫁之。礼也。此圣人就时俗而论之也。今国俗。妇女贞信。既纳币而结信誓。即可从一而终。因遂不嫁者。亦理也。圣人若论今之俗。窃未知为训如何。然此从纳币而言之。纳币则渐妇道矣。彼烈妇非有纳币之礼。而不唯不嫁也。仍从之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5L 页
死。彼以为许嫁而见畜于其家。已妇道也。妇当从夫死。其彝性之发。不待勉强而能决烈如此。余观乡里贱人。往往办人之所不能者。以其无外诱故也。永平之山水僻而秀。产于中者固多奇特如烈妇者也。
湖南二烈妇传
金堤烈妇朴氏。班族也。嫁于同郡李氏。生一女而其夫死。其姑李亦同时嫠居。朴氏尝言当从夫死。为姑老而不忍也。日事织纴为养。乡里举其孝。朴氏家无婢使。乘昏汲水。邻有无赖赵万同者。潜迹朴氏后。手抚其腋。朴氏愤甚。哭还家。脱褚袄而裂之曰。此凶人所执也。何用污身。其姑亦愤甚。即奔诣万同。以草鞋批颊而归。万同随入朴氏室。碎织机。捽曳朴氏髻。其姻戚宗党。闻汹汹声。竞至欲救解。赵升岩者老病不能救。但责万同悖恶。被踢几窒。万同亦逸去。朴氏挽姑入房曰。遭此丑辱。何颜立于世。抱其女而卧。鸡鸣如厕。久不还。姑令人觅之。乃于其夫灵座前。解麻绞带。自缢死。时年二十六。事闻。朴氏㫌闾。万同论如法。扶安金女民家妇也。其夫病将死。裂指血灌口。得苏二日。又断指血灌口。得苏三日。既嫠居。事姑以孝闻。尝戴溺盆注之田。金尚右者。僧而长发者也。见金女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6H 页
独行。欲奸之。以腰带缚其两手。翻之地。扪其体。金女奋力相诘。带绝而樵夫适至。遂得脱。至家言吾将死。家人素知金女决烈。恐自裁。迭相守之。夜深潜出。投前浦水以死。
余尝阅湖南杀狱案。得二人节行。诚可敬也。夫召南之教。如彼其盛。而考行露之诗。乃妇人拒男子之词也。岂其化男子者。不及女子之盛。女子能操贞节如此。男子独不能以礼自敕。乃速之狱乎。槩女子性多专壹。故易于决烈。能办一死而不难。男子多不之及也。今之俗虽薄。乃有节行如二妇者。不亦奇哉。
记圃隐录事
沈光世海东乐府。有云。圃隐先生。自 太祖邸而还也。櫜鞬武夫。冲前而过。先生顾录事。令勿从。答曰。小人从公。何可他往。再三呵止不从。先生遇害。录事抱持同死。其姓名不得传。崧阳人。立碑善竹桥傍。称录事碑。一称泣碑。近又从故家蠹简。得珍岛金氏世谱。嘉靖癸未所开雕者。有曰。庆祚官录事。从郑文忠遇害。父曰九周。恭悯朝侍中。崧阳人。又立碑旧碑傍。夫忠义必有类从之。此圣人所称德不孤者也。若位下而名微者。常多附人而显。然亦往往有不能附者。如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6L 页
杜门洞七十二家。皆不传。传者独曹林孟三姓。诚亦不幸矣。以录事之节。不见于诸公记述。而独见于沈氏乐府者。岂非幸欤。忠义必久而后显。当圃隐之受祸也。我 太祖麾下士。上疏籍其家。当仓猝危迫之会。孰肯为录事彰其节。乃于数百年之后。卒能不归湮没如此。可不谓之幸欤。案慵斋丛话。权梅轩遇随圃隐。顾曰。君可速去。梅轩犹随之。怒呵曰。何不听余言。梅轩不得已辞归。俄闻侍中遇害。梅轩退而录事不退。其节若是。天岂肯泯之乎。录事之传于后。乃理也。不可谓幸也。录事之为后世之尊慕。不系其名之存不存也。何必以旷远之后。得其名为益奇哉。吾先祖怡轩公。家在善竹桥傍。距圃隐毕命之地不远。相传圃隐欲就怡轩公议事。而不及云。桥上石有圃隐血迹。至今不没。意亦录事之血。同沁于桥石乎。
记洞阴黄公事
黄公讳檍。字伯寿。父学生应时。昌原人。家居京城之东。素饶于财。公好行善。竭于赒恤。产遂中落。无所依赖。移居永平之邑东邻我外氏而家焉。我外王母。即公之女兄也。公性孝友。笃于奉先。每当祀祭。濯溉陈设。务从蠲洁。一依古先礼经。前期一日。与我外王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7H 页
及女弟金氏妇。坐厅事。相对致斋。祭辄哭达晓。公又无子。姻党念治远之具。敛钱求息。贸绵布几疋䌷几疋。付公长女掌之以待。邑南南氏。老素相好也。家贫不能输籴。官禁其子以督之。南氏言困窘状。公搜长女之藏。出䌷与绵布尽与之。姻党皆咎公。公亦夷然也。公素习于礼。不欲以文辞自喜。通卜筮及青乌术。时为故人谈吉凶。且教导愚民以仁义。县中人莫不得其驩然。盈其座者。皆邑中之贤俊也。公以 正宗乙巳卒。寿八十三岁。晚有所后子。亦早没。公墓在永平邑治之北蓝伊谷之原。先君子宰渭原时。具墓田一区。托外家人守护。余观人之所称行其德。多在于受报者。此乃有所为而为之也。不足谓之德。公之所行德。在于不受报者。此乃无所为而为之也。可谓之德。然老益穷困。后嗣又零丁。此天道之不可知者也。公之行或笑其迂。公诚以迂不得保其产。然财货不常。有聚则有散。亦理也。与其博奕饮酒渔色无赖而败。无宁行善而败业之为得。观今之人。营利自私。竞为人害。风薄俗恶。如公之迂。虽欲见而不可得也。
记獐子岛事
獐子岛。一名马鞍岛。即鸭江入海处。周文郁破孔有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7L 页
德之地也。此在我东为海防之重。素饶虾利。彼人集焉。嘉庆中尝有贼匪。匿不得。或云在獐子岛。沈阳将军协我。大搜而无有。仅捕捕虾者二汉人以去。因托我岁岁搜讨。我以龙川府使,薪岛佥使管之。甲子年间。梁文李相公为关西伯。薪岛佥使李存敬入岛。见汉人捕虾者七人。即缚取。以报庙堂。庙堂当咨于该部。公虑彼七人无罪而缘我致之死。诚可伤。而且以边禁不严。凤城将等皆被罪。又当为我边境之忧。方待回咨之来。姑留赍咨官于义州。以待之。咨文下来。果于首句。有犯越人之语。犯越者罪当诛。自草一本。以为搜讨。时有汉人七人。失舟楫而泊岛。既经搜讨之地。故具此驰咨。以报备局而送其本。遂得无事。此宲关边情而无知者。故录之如此。尹义州者。尤当留心而不可忽也。
蔘议
中国之蔘。惟太行之麓产焉。上党为最。根纤长。根下垂及一尺馀。或十歧者。土人得一窠。则置板上。以新䌽绒饰之。其产潞州紫团山者。紫色稍扁。尤称佳品。他如沁州,辽州,泽州,箕州,平州,易州,檀州,幽州,妫州,并州。亦并产蔘。皆与太行相连。其他沙州及江淮间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8H 页
所产。皆沙蔘,荠苞之类也。味薄不堪用。上党民以蔘为地方害。不复采。中国所用者。辽产也。陈嘉谟本草蒙荃曰。百济蔘。白坚且圆。名白条蔘。俗名羊角蔘。辽东蔘。黄润纤长有须。俗名黄蔘。独胜高丽蔘。近紫体虚。新罗蔘。亚黄味薄。肖人形者神。其类鸡腿者力洪。百济蔘。即罗蔘也。辽东蔘。即吉林蔘也。高丽蔘。即北蔘也。新罗蔘。即岭南蔘也。今人萎弱百病。皆责于蔘。又挟之而货诸燕中者。法不能禁。且国家给倭者。甚多。蔘种渐稀。药铺多卖家蔘。家蔘。比山蔘力缓。价减三之一。服药者便之。盖岭南人。喜种之。渐及湖西,关东,畿辅。其法谷雨节。取阴谷中落叶销化黝色土。而筛下细嫩宲盆。或田种。盆者。聚土为台形。陷其中而安盆。打盆底。通地气。田种者。聚土为台。以石片或砖甓。四围而成方盆。毋令客水盈汩。春种可一钱重。秋可得二三钱重。开花结子。复种之。一年已比针。山蔘之移种者。过三年始长。亦称家蔘。岭南人种于田。与菜无异。凡御供蔘。贡于内局者。旧制岭南罗蔘。春秋各二斤。关东江蔘。春三十斤。秋二十斤。腊十斤。 列朝屡行蠲减。且为之通变其条法以便民。即今岭南,关东京贡及岭南,海西大同蔘。江界户蔘。凡三十七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8L 页
斤十三两七钱。江界之四郡。旷废屡百年。素称产蔘。胡中人窃采之。我虽设苗丹黄三把以防之。自 英宗庚辰辛巳以后。采胡渐盛。盖吉林蔘。亦耗故也。胡自知犯境。罪当诛。不过沿江近地。朝越夕还而已。近时入山经宿。帐具甚盛。我防军乃苦其役。反多逃亡。无以禁之。先革把守军采蔘法。江界府及楸坡等四镇。仅调六十把。间十里一列苗把亦废。夫一国之产。上供内局者。甚略。又挟蔘货燕者。多用家蔘。蔘种宜若不至匮乏。而最不可支者。即给倭也。凡年例使倭及大小别差倭所给者。谓之单蔘者三十斤十四两。补缩蔘为九两二钱六分二釐五毫。又岛主退休。若死若承袭。关白立储。若生子孙。若退休。若死若承袭。若贺等事。辄有差倭。皆与之蔘。重者至五十斤。地部之蔘。常不足。别贸于江界。或北关。又如通信使于倭。则必预令江界办纳者。谓之信蔘。江界民力未纾。故移贸于关西诸邑镇及北路关东。其数槩不下二百斤内外。每当信使之行。中外绎骚。惕斋李公为度支长也。议以家蔘给之。然象译辈不利也。交结当路者挠之。诿以倭人通晓蔘性。家种与山产者。早已觉之。然彼潜市于倭者。皆家种也。若严督象译。使之方便。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9H 页
即可谐矣。且国中皆宜蔘。但人户稠密。烧畬屡及者。不可也。诚用禁黄肠之法。拣深峡燥土。封为蔘田。禁民窃采。别置官长以管之。过百十年必不胜其利。此不过一号令事也。何难之有。不然则其产有限。其用无穷。将何以给之哉。
贡举私议
自学校之政废。科甲之法行。而上之所以取材者。下之所以进身者。举皆由之。其为法不可不慎也。历代之制不一。而我 朝则最号至公。凡八路之士。咸聚京师。试其材而取之。又念主司或行私。为之糊名。又为之誊录而考之。其所以防之者甚悉。又念诸路士之远地閒关。每式年。各于其路。分遣主试官。设围于本道之邑而取之。又虑其猥杂谬滥也。京外皆令讲小学而考其材与不材。中格者。始许赴举。其条法未尝不密。然法制渐弛。而士风日就坏乱。夫四民之中。惟士最多。凡游惰无赖。不之商不之工不之农者。统谓之士。皆欲以科第进。科第之额。既有定。不可以增减。有力者或交通主司。以图私号而中格。有钱者或连结掌吏。以图换名而得选。交穿奸窦。其状不一。为主司者。亦往往济私。每榜出。一世喧传丑诋之。夫八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59L 页
路之士。咸造于场屋。是宜示之以至公如衡平。无私如鉴照。而后可得制伏其心。虽被黜落。自以为当而不敢怨。今乃不然。诚见其心之非恨。失者固勿论。得者亦不服。且主司材短者。又取侮于举人。诚亦不少。夫怨与侮者。皆彼所谓秀杰人之所为也。朝廷之举措。独不可慎乎。考其失则文体之乖也。举人之不精也。主司之不择也。具举于下。其或为议者之所取乎。文体者。诚足以考其世也。自汉之贾,晁,董,刘之为对策。学博而识厚。故所发者皆敦厚恺悌。往往参诸六经而无愧。故西京之俗。可以继三代。自唐以后。用声律取士而轻薄浮华之习渐长。对策虽以一日之所制。不可悉其平日之学。犹有询事考言之意。而声律者。顾何取于学者哉。我朝科举之学益卑陋。所称笺表策论之体。尚诿以用之馆阁所需。疑义考其问学所长。而至若诗与赋也。顾安所用哉。既科之后。不啻弁髦之弃矣。虽善于鸣者。秪益羞耳。乃为操觚者所取准。矻矻而不之止者。何哉。此犹小成者也。至若举人之明经者。每式年所取甚多。彼一朝释褐。则皆任国事而践华显者也。其所称明经者。徒知谚释与句读之为重。唯恐少违其旨。谚释与句读。虽出一时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0H 页
儒之手。往往校对不精。其缪误乖戾。固可摘也。而奉之若金石。至若经旨。则茫然不之宄(一作究)也。读易而不知程传本义所取为何。读诗而未知小序与旧说为何。读书而不知古文今文为何。其浅易者如此。况其奥辞微旨乎。主司者亦皆详知经义者哉。拈出其艰棘难通以试之。举子亦预宄(一作究)其当问者。已习而待之。互相窥觇其短。夫无用之学。不急之务。不当重劳而习之。况复窥觇其短。以乖心术哉。夫经明则必学博。学博则必言和。言和则必行笃。夫彼移诵读之工。而探赜精义。移讲劘之业。而究理宲学。则工省而义明。业约而学笃。顾其不然者。荣利先诱于心。故急于躁竞。视古经所论精义宲学。如悬空一物而不附着于己。以为茫然不可及。秪欲其顺口而不碍。夫心与经合。行与经符。而后方可为得。乃无得于心。而欲得于口者。其可乎。夫学博而德礼者。必通贯经文。根据众说。发而为言谈则畅而缓。吐而为文章则烨而舒。其得失断可知矣。是故。程明道熙宁之议。朱子学校贡举私议。具悉其方。议者虽知其美。辄以古今异宜。因循不行。无宁就其易行者而行之。今之丙年别试之制是已。其始试其论,策,表,赋。复试三经四书。复试论策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0L 页
表赋等诸体。其取之甚精。而第今之所以取之者。多踰古法。亦惟句读是详。而经义皆遗之。诚见今年别试所取者。皆治经生之徒习句读者也。试之以文艺。而格之以句读。不已背戾乎。莫若脩明旧制。凡试策论也。只取典雅该洽有识者。凡浮浪虚伪持论乖僻者。并从黜落。至如表赋。亦务取宲。而骋巧偶逞浮辞者。并归裁抑。且考讲也。并试三经四书而略其句读。专取通贯经义者。而古注及诸说。并许详陈。以明洛闽取舍之义。则斯得矣。式年明经。亦用此例。使明经与制作。毋得以歧之。凡欲赴试者。皆得以通经义而精史学。孰如取无用之学。不急之务。徒广其额哉。至若小科者。乡曲之儒得之。亦足以荣。夫彼用平生之力而不已者。不过欲一博此名也。诗赋苟不可以猝罢。经义,书疑。亦必取根据。功令,诗赋。亦禁其艳誇之辞。俳优之习。使士志预有所定。而有以自重。则文体不期变而自变。可以之大雅矣。
今人之所重者。唯科举也。宜其取之精。选之慎。而缪滥猥杂。莫科举若也。他若有初试与会试者。尚可谓之有条法。至若 国家有庆。咸聚多士于京师。即日考券而唱第者尤淆乱。余尝见京都公卿子弟。终年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1H 页
未尝读一字书。惟悠泛以度日月。及当科试。豢善文者。使之制。又多聚无赖以自卫。及榜出而中格者。皆此曹也。乡里少年辄慕之。不识鱼鲁者。徒能倾家财办试具。随所称善文者。丐其馀以就试。然亦往往中格。故从而冀倖中者甚众。又卖文而为生活者。预求富人。多受货财而应之。凡诵经史工记问者。将欲贱售其技也。举今之士。读书工文而应试者。能几人哉。夫读书工文而应试者。其心固亦不免于利之也。况具此诸丑行哉。是故。每当场屋举子辈。见主司少不惬意。竞起纷挐。沙石相击。坏开棘围。与堂上诸主试官及围中吏卒。滚滚错乱。亏损士风。伤败国体。诚非细故。夫议者。动称乡举里选不可行。此俗见也。设令三代之治。复作于今。不过用今之士设教而治耳。今人每言俗异风殊。古法拘格难用。然今之人。岂尽不善哉。特善者少耳。古之人岂皆善哉。特不善者少耳。宄(一作究)其所由分者。即教异而俗不同耳。古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国之俊选。莫不与焉。习礼乐而讲道德。名闻于邻里。行达于乡党。而后擢其秀而为秀士。又峻其选而为选士。又拔其俊而为俊士。又取其甚秀而为进士。自秀士至进士者。历五拣而始官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1L 页
之。其慎且密如此。今之设乡校者。何哉。岂欲使诸生相聚叫嚷。分朋而争。醉饱而嬉者哉。诚宜立学制。唯读书饬行者得游焉。复择一邑中宿儒可为师长者。月朔考其业。又荒郡僻乡无可者。就其邻傍学校而业焉。各定其高下。其高者。以报府赴科。次者。以报府。待业成而赴后科。最下而不可成材者。归之农。俾不乱其业。每当式年。录当赴诸生。各诣其邑。考其娴经。审其善文。而后赴营门。复以经义及时文就试得中。而始许赴大小科。则一乡所报者已约。一邑所选者又精。各道所取者又审。然则八路赴举之士诚无多。不必各道设围。今并就京师。而自营邑各赍行具。无至匮乏艰苦。京都则自公卿子侄以下。并令童蒙教官。考其行而试其艺。如外邑制。以报四学而试之。又报成均馆而试之。皆中格然后始许赴科。则阶级既多。不材者。诚不得猥选。有不材者厕焉。则自主司以及内而馆学之长。外而营邑之长。皆以用情律绳之。又可虑其滥乎。今人每患士大夫不读书。若是则安得不读书。又叹童蒙教官为冗职。若是则安得为冗官哉。国朝中叶以后。科狱屡兴。犯者同赃律。故场屋少清。今亦不可见矣。且六经者。学者之门路也。今之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2H 页
执国命者。总科甲人也。不学而能处其位者。以国朝典章政法。皆有成制。不过凭一吏之考据。案而行之。至若事涉久远。或出常格者。茫然不知所为。坏乱亏损极矣。苟能学有馀而心有定。则天下之事。虽万变。岂不能应之沛然有馀裕哉。
文体诚雅矣。诸生诚选矣。无师儒者之宿德伟材。精于鉴别而掌之。则亦不可为也。儒生设有疑义而质之。不能难诘以发之。设有合作而应之。不能裁量而取之。则顾何以为望乎。朝廷诚虑试官之用情。每临科。辄有差拟为试官者。往往以考试之任。不可屡据。每主试则辄济其私。其所以防之者。乃所以益之也。且既任之主试。又可疑之。置台谏而伺之乎。所称秘封。即行私之囮也。夫人相对而谈。则其善不善。立可辨也。又明知其不素善。则亦不能就十目所视之中而取之。此虽前古所行。即可破也。夫主试。大事也。古之任是职者。自有其人。如唐之陆宣公。宋之欧阳文忠。是也。我朝亦月沙诸公主文任时。每榜出。得人最多。今若拣意公而学邃者。付之主试之任。则心公故不妄举。学邃故不失人。不亦善乎。夫良法美制。非创之之难。即守之难。此非尽变易国制也。即多修明之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2L 页
也。何惮而不为哉。其不为者。特为子弟之营私也。亲密之图嘱也。设令营私图嘱而得之。其所得为几何。孰如敦学而致荣。饬躬而获利者哉。
读论语
柳宗元论尧曰篇曰。论语之大莫大乎是也。是乃孔子常常讽道之辞。上言尧舜之不遭。而禅不及己。下之无汤之势。而己不得为天吏。圣人之志。虽未敢测。如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之叹。叹其不得遇盛时而行道也。岂以彼瑞应为己言之哉。尧舜之官天下。圣人特当其时而不得辞也。未尝以禅授为意。汤之征伐。又圣人之不幸也。天吏之职。夫岂所愿哉。生民之涂炭虽急。圣人之拯救。自有其道。岂其必焉。又岂其戚焉。柳氏之说。诚肤矣哉。盖尧曰篇。出自古论。孔子之门人。常以帝王传统之重。有所传诵。遂杂入记问之辞。盖鲁论,齐论,古论。互相杂出。至何氏而始定。然考今见行论语。尚多错简。何氏亦有未尽是正者欤。
读晏子春秋
晏子当无道之世。能忠谏景公。得令安其位以殁。盖亦贤矣。然其所陈。多战国纵横之习。意后来人蒐辑。而谓晏子所撰也。余尝怪庄公之被弑也。晏子以为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3H 页
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大臣之责。常谏君过失。不至危亡则社稷安矣。苟言不行则斯去矣。岂复视君之死亡而不之从哉。晏子立其朝。使君蹈危而不之救。处难而不之止。曰。从而死亡。即私昵也。使君不得奉社稷。是谁之责哉。晏子此言。为后之逃难自全者启也。
读孔丛子
史记称。孔甲从陈涉。死于陈。孔甲者。孔鲋子鱼也。然李濂云。涉聘鲋。为博士。鲋辞退而著书。既辞退。则何为从涉而死也。朱子尝谓是书文气缓弱。不类西京。槩其义不深。辞太易。类唐,宋以下所撰也。然间亦有可采者。岂或有采取孔氏之训。而窜乱者欤。子鱼名重当世。岂不能逆知陈涉之无成而就之乎。
偶书
客有谈西土之俗者。安州卖酒姬。有姿首。当垆与少年调笑。不甚句捡。致资产甚众。其夫死。常言欲从之死。将葬夫而穿傍穴。期与之俱葬。人固不信也。姬果死于其夫之祥日。如其志以葬。又官妓侍营中客。产子。后从至夫家。卑抑自持。婉顺而惠。女君视之甚挚。以贤妾闻。然方其未脱籍也。他客招之。虽甚狎昵。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3L 页
能拒。余尝问其状。则卖酒姬虽若无节。常有峭厉之色。官妓虽甚婉顺。直柔耳。此乃失身之由也。余每叹皇朝之末。如孙临。纵情酒色。人所鄙秽。然能殉身于国难。如项煜。以文章名节自持。为复社之杰。乃失节于闯贼。而卒为乡人所杀。若是者。何由豫知其贞渎乎。知人不亦难乎。国俗置官妓。导人以淫亵。妓流亦岂尽纵欲自恣乎。盖其中欲有守节者。而不能耐笞挞之苦。系囚之困。则其节易隳。士大夫欲自全名节者。能于风霜震剥之中。经百艰而不挫而后。始不失身。不然。跬步一误。万事瓦裂。是故。洪范六极中。弱居一也。
书赠安州李君士衡
君尝久馆于吾。文艺翩翩可喜。然屡见黜于有司而归。前秋及今春。访我者再。即随计故也。不至京都十数年。而鬓发遽已苍凉。顿改旧观矣。自言当关西辛未之乱。募义勇。赍粮械。欲从戎于定州城下。不幸以疾沉绵屡旬。而贼已败矣。深恨其不能为 国家一效力。余素知生谨愿。而不意勇决奋发。乃如是也。夫彼悖逆无耻之类。虽至愚者。辄愤怒呵骂。往往欲手剪之。苟能充是心。则孰非亲上死长之民乎哉。然或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4H 页
不能尽然者。殆有所感忿触激者也。今关西之士。每恨京都士大夫。设畦畛。存城府。不与之俱齿。然关西之士。游京都者多有所求。必赍持𧶅赂。广穿径窦。用为权利豪横。彼固有所取侮者存。不必专咎于京都士大夫也。若能敦尚文学。砥砺行捡。以自重其身。若是者。人将趍慕之不暇。虽有赵孟之富。不可得以加之。其可以轻侮之乎。古之鲜于遁庵之学。黄公胤后之廉白。京都之士常诵之。又见李参奉集中。与田桂诸子交好礼际。宲有故旧之谊。人之侮不侮。顾不在乎己者哉。今闻关西。多读书饬躬之士。文明之运。其将在西乎。宁边之少林。即李公膺举之村也。公以笃行。受知 正庙。而擢至正卿。遗风未泯。村人亦皆笃于行。足以警游惰而去偷薄。关西之士。盍皆取法于斯乎。夫声伎之娱。货财之权。虽足自豪。殆诗所谓彼醉不臧。不醉反耻者也。君之游京洛。非有求也。故可以语此。且因之以告关西之诸君子。
书赠孙儿骏命
汝今年五岁。读小四书。余问何语为好。儿曰。秩叙五典。扶持三纲。君臣以立。父子以匡。最好。儿方颛蒙。岂能知五典三纲之条目。及要领为如何哉。盖其心灵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4L 页
所发。虽不知。而能怡然顺口而发。苟能循是而行之。吾其无忧乎。夫古今人有所树立者。皆能夙就。以吾家内所闻见徵之。五代祖参奉府君。七岁。赋金沙寺落日诗曰。虞渊日欲落。碧海成金柱。为当时钜公长者及椵岛天将所叹异。又书鍊武堂额。甚壮丽。后百馀年。未有能易者。王考府君六岁。赋磨石诗曰。石磨如天地。回回复回回。人皆以远大之器推之。又筹戚氏新书。以究御倭法。十二赋马史古诗。三渊金先生见而叹曰。东人不知作古诗。兴之者是子乎。先府君六岁。有诗曰。负禾烟中入。满庭黄金色。七八岁发言成章。李公匡德读之曰。吾不能及也。十一二岁所著述。皆可入作家。汝能过数三岁而追祖先之踵武乎。然吾家学。以词章著闻。自王考府君。用经术为本。先府君。又深于易及论语。尝有训曰。读书不以圣贤为归。如无读也。发言不以风教为主。如无发也。不肖惟是奉承。常恐失坠。观今之塾师。辄课儿曰。曾氏史及少微通鉴等书。惜其知思始发之初。枉用工夫于不急之书。吾家教儿。异于是。先教论语。次孟子。次大学。次中庸。次诗传。次礼记仪礼。次书传。次春秋三传。次孝经。次周易。然汉儒之注。宋儒之记。互相参校。俾考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5H 页
得失之分。朱子纲目。著力披阅。以提其要。资二十三代全史。以达其枝。又用管氏,荀氏,杨氏,王氏等诸子及杜氏通典,郑氏通志,马氏通考。以博其识。夫经者道也。能舍道而行乎。史者鉴也。能背鉴而照乎。有质而后有文。唯文之是尚。则鲜不归于浮华无宲。如欲寻文章径路。不如先开识解西京恺悌之文。用以为本。以韩,欧,曾三家典雅之体。佐之。洛闽之训。嗜如茶饭。稗官小品。避如粪秽。庶乎几矣。具书其程式。为后子孙楷法。
读书式
读书。须先知本末源委。次乃演绎精义。次又考證古今而后始有得。故具书经史之要。俾先发蒙。
四书之学。自宋儒始。然论语,孟子。自汉时立博士。(孟子据赵岐注。立学官。)以其旋罢之故。史不著。中庸说二篇。见汉书艺文志。戴颙中庸传二卷。梁武帝中庸讲疏一卷。见隋书经籍志。惟大学。自唐以前。无他本。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司马温公大学广义一卷。中庸广义一卷。盖在洛闽之先。而特论说之详。不及程朱。朱子注大学。不尽从古本注。中庸亦不从郑注分节。故谓之章句。论语,孟子。融会诸家说。故谓之集注。大抵平生精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5L 页
力。殚此四书。以接先圣之统。而日星乎昏衢。宋元以来。学者皆依附之。陈栎门人倪士毅。以栎所著四书发明。及胡氏炳文四书通。二书合而为一。颇有删正。名曰四书辑释。 皇明成祖永乐年中。胡广等取之。改作大全。盖士毅为科举学者也。广等以夙所诵习。剽剟成编。遂行之天下。今之读四书者。宜从朱子定本。详细玩绎。次阅何晏论语注。赵岐孟子注。郑玄庸学注。以识其取舍之分。次考张吕诸家说。以达归趣。斯为得之。
诗有四家。曰齐,鲁,韩,毛。而齐,鲁,韩三家。盛行于汉。毛最后立之学。至东汉末。郑玄为之笺。笺复大行。三家诗遂废。然毛,郑之说。间亦有异同。自魏王肃以来。或排毛而申郑。或驳郑而右毛。及诗序之说。纷如聚讼。而门户遂判。朱子初从吕东莱说。多从小序。及与郑樵相问难。遂斥小序。仍为定论。及永乐中胡广等。取刘瑾诗传通释。作为大全。著之令典。瑾即朱子学也。为科举学者。不知毛郑为何书。小序为何语。而漫然攻之。殊不知朱子所排者。即小序之错缪者。若传笺之善者。未尝不从之也。今之读诗者。先读集传。以发六义之旨。次观传笺。以资辨析。而孔子论诗以为多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6H 页
识于草木鸟兽之名。盖兴比群怨之义。多资于是。如陆玑之毛诗疏。许谦之名物钞。亦不可忽也。
三礼。即仪礼,周礼,小戴记三书。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虽郑玄之博。犹多强解。小戴记。辑自汉儒。某增某减。具有主名。亦无庸聚讼。独相抗而求胜。是非终不决者。周礼是已。然观其条目纤悉。纲纪弘大。内外俱举。本末兼得者。非圣人。不能作也。间经焚坑。实多错戾缺讹。然不考乎此。则仪礼及小戴记。间有不可通处。不必以零琐之疑。断为赝作。至若仪礼。有三本。一戴德本。一戴圣本。一刘向别录本。郑玄以谓二戴所序。尊卑吉凶。错乱不明。不若从别录之次第伦序。用以为注。然经文亦有二本。高堂生所传者。谓之今文。鲁恭王所得孔子宅五十六篇。皆古篆。故谓之古文。玄又合同二本。或从古文。或从今文。自 皇朝以来。刻本舛讹。至若万历北监本。尤缺误不堪读。赖开成石经。可以考證。小戴记杂出诸家。粹驳不一。然古经之奥辞微旨。多有发明。自朱子家礼之行。鲜有读古礼者。且古今殊俗。凡宫室器用衣服之制。皆不同。欲仿而行之。多有龃龉不合者。然礼之大本。不可不知。今若读三礼。宜会通其训诂。以析蕴奥。朱子经传通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6L 页
解。卫湜敖继公诸集说。互详辨核。以通古今之变。斯可矣。
书以道政事。儒者无异辞也。小序之依托。五行传之傅会。论亦已定。而诸家之门户有四端。曰今文古文也。自汉以来。未尝辨此。吴棫,朱子始疑古文之伪。而至吴澄。举而删之。曰错简也。刘向记酒诰,召诰脱简仅三。而后儒之摘。已过数十。改定武成。自刘敞而始。程子,朱子,曾巩,王安石,归有光,王守仁。皆有改定本。自孟子已疑武成。况其日月缪戾。事实错出。其改定者固也。洪范错简。苏轼,叶梦得,张九成,洪迈皆言之。王柏则并全经而移易。补缀之。曰。禹贡山水也。禹迹多在中州。而宋儒之训。在南渡之后。故往往于北条多误。考校异同。亦穷格之事。然程大昌,傅寅,毛晃之所辨。特经生考證之资。究无补于经旨。曰。洪范畴数也。班固索洪范于洛书。而后儒并及河图。支离轇轕。此不析乎义。而流于数之故也。蔡氏传最平顺简易。虽殷盘周诰之艰棘者。必求其解。学者喜其易通。永乐中。胡广等取为大全。行之中外。然言性言学。自尧舜以来所传授。而皋,夔吁咈之谟。汤,武征讨之烈。伊,傅训戒之辞。皆在于是。今之读书者。即此而穷之。以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7H 页
致修齐治平之极工。不必役志于他。以相攻击耳。
春秋三传。互立门户。左传主事迹。公,谷主义理。汉则公,谷盛而左氏微。晋,唐以来。左氏胜而公谷泯。自孙复刘敞诸儒。倡弃传从经之训。而三传并行。然左氏尚辞之故。凡荒怪不经之辞。多错焉。公,谷主义之故。凡怪僻偏系之义。多附焉。彼皆出于圣人之传。而闻见异辞。圣人之旨。在乎尊周。则岂以王正月。为王鲁哉。此公羊之害教也。圣人绝笔于获麟者。以鲁史之阙而未及修之也。以获麟。为成文所致者。此谷梁之附会也。圣人之记事。宁或改易国君之母之姓哉。以尹氏。为君氏者。此左氏之臆断也。昔朱子曰。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而善恶自见。斯尽之矣。后儒乃一一求之于例。夫诸侯之书卒书葬。及诸侯灭同姓。则书名。及天王无出之类。固可求之于例。如弑逆之类。或书名。或书人。或书公子。或不书公子。弑君之贼。不再见而或再见之类。固不可求之于例。圣人笔削之旨。其广大者。虽末学浅见皆知之。其精微者。虽通儒宿士。未易测之也。宋之胡安国。因三传而去取之。自为一书。其言平易易通。元之汪克宽宗之。为春秋胡传附录纂疏。永乐中。胡广修春秋大全。取为蓝本。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7L 页
行之天下。我国初有刊本。称四传。春秋胡传。遂与三传并行。今之读春秋者。先究圣人正名之旨。与夫尊攘之义。而于三传各取所长而舍其短。不可立先门户之见而互相梗也。
孝经出于汉初。文帝时立博士。武帝建元五年罢。经之盛衰。宲由人主之所尚。故汉时治孝经者。不过四五家。东汉则马融,郑众,郑玄也。魏则王肃,苏林,何晏,刘劭也。吴则韦昭,徐整也。晋立孝经博士。学复大行。谢万,杨泓,袁宏,虞槃,佑殷,仲文,车胤,荀昶,孔光,何承天,释慧琳,王玄载,明僧绍。皆有注。皇侃撰义疏。唐开元御注成。而始刻石经。孝经之学。遂益明。盖孝经有今文。称郑玄注。有古文。称孔安国注。而御注主今文。然受授无绪。故陈骙,王应辰。皆疑其伪。观其文体。与二戴所录为近。要当为孔门之遗书也。若与礼记之儒行缁衣等篇俱行。后人宁有异辞。惟其孤行。别为一经。故谓孔子所作。及朱子取古文。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而未及为之诠解。董鼎续成之。今见行本是也。虽遣辞未免稍冗。发挥明畅。于初学不为无益。读孝经者。既不能远寻孔氏之古文。则只从经中格训而从事。以勉夫日用之常。则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8H 页
可矣。至若闺门一章。今文之所不载也。熊禾辈谓司马贞为玄宗而讳之者。误也。
易即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也。伏羲画卦。所以赞神明之德。降及商季。以尚鬼之故。文王欲因其俗。晓愚民以趋善。然以修齐治平之学。日夕教诲之。民其解之乎。故假其时所睹之物而晓之。言阳德则以天以日以马等类。言阴功则以地以月以牛虎之类。而通上下之情。明得失之分。又不如卜筮。故易遂为卜筮之书。为其切于民用也。周公为之象。以尽其变。其聱牙之辞。乃当时文体即然也。孔子已虑后世之拘于象而归于杂也。系彖之辞。专以人事之吉凶为言。而未尝及于象。至汉时。禨祥之流。飞伏之说兴焉。流而入于谶纬。泛而归于术数。魏王弼。晋韩康伯。乘其敝而攻之。弼注上下经。康伯注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皆排弃汉学。自标新学。阐明义理。其功不细。但其训颇涉老庄。为后儒之讥。及至程子易传。从王弼而未及成书而卒。杨龟山得之。乃始校正。去其重复。踰年而始完。自费直之徒。割传附经。而彖上下经及十翼之旧本。已不可复见。而唐李鼎祚。又以序卦传。散缀于六十四卦之首。而尤益坏乱。吕东莱始以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8L 页
文,周之彖象。分为上经下经。孔子之辞。分为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为十二篇。朱子之作本义。用此本。与程子之传。取例迥殊。然观群圣会通之旨。程子所从之例为得。欲观文,周立言之本。则朱子所从之例为宜。然二书不可合而一之也。宋董楷割本义而附传。永乐中。胡广因之作大全。又多删改朱子所定之古文。淆乱无序。今之读易者。宜用传义。各为一本。读传以考其义之精。读义以考其理之博。则斯几矣。先以象数之学。汩其趍向。鲜不归于杂学。此邵尧夫不教章惇以先天图者也。
资治通鉴纲目。继春秋而作。春秋以其远也。其旨难测。纲目以其近也。其旨易见。历代盛衰治乱之大略。毕具于此。学者不得此。则无以镜考其得失。但其目多出于门人赵师渊之手。详简不无可议。且钞录传刊。校对不精。不得不取十七代全史。以相参核。且纲目编年也。全史纪传也。考事之本末。编年为最详。人之始终。纪传为得。亦宜会通融合。以明观惩之旨。然古之修史。专出一家。司马迁之史记。班固范晔之前后汉书。陈寿之三国志。沈约之宋书。萧子显之南齐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9H 页
书。姚思廉之梁陈书。魏收之魏书。李百药之北齐书。李延寿之南北史。刘煦之旧唐书。欧阳修之五代史。是也。唐时。乃用众手。设局分撰。房玄龄等纂晋史。令狐德棻等撰周史。魏徵等撰隋史。宋时曾公亮等删定唐书。元时脱脱等撰宋史辽史金史。 皇明时宋濂等撰元史。清时张廷玉等撰 皇明史。文之佳者司马迁班固欧阳修为之首。其次范晔陈寿李延寿。其馀皆粹駮互见。而文之芜者。脱脱宋濂为最。盖其排纂期限甚迫。不能审细裁择。然观史者。先考事宲之详简。不必拘于著作之体裁云尔。
诸子之书甚多。凡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以来。至于今。充栋汗牛者。皆是也。此不过传奇之类。好事者有时披阅。以为考證之资。然诚不急之务也。如管子之书。宜佐经济大略。荀杨之书。虽有不精不详之讥。其谈说仁义者。不可轻也。王氏中说。亦其造道之深者。皆宜详阅究其理致。夫观史者。常先于事迹而略于志表。杜氏通典,郑氏通志,马氏通考。多搜索于全史之外。有裨乎治平之学。诚宜著意肆力。无或浏览泛过云。
文章句法。自左传而始。国语,国策次之。然先秦之文。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69L 页
多涉纵横。至贾谊董仲舒刘向之文。始舂容博大。盖西京俗厚气昌。故凡上之诏敕。下之章奏。外之簿牒。无不成章。虽零琐断烂。皆可楷法。自东汉以后。文气衰弱。至唐而昌黎之雄奇始振之。六一之典雅。南礼之醇正。斯为轨范。馀当以柳州,荆公,三苏,放翁之文。资其意匠。 明之宋金华,方逊志,王阳明,归震川之文。亦宜观省。长其华藻。
洛闽之训。亚于经者。如二程全书,朱子大全,近思录,性理大全等书。皆日用常行之不可阙者也。朝夕常目。则心不放而志不肆。体不惰而貌不颓。至若稗官小品。余不能悉也。竹下金稚奎。尝言水浒传之善于海阳罗公。公曰。天下可读之书甚多。何必阅盗贼之书乎。余甚味其言。夫洛闽之训。导于理也。稗官之说。导于欲也。理欲之界。于是乎判。学者可不审乎。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文三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1H 页
送痘神文
天地之气乖而为疾。痘其一也。人之赋形。有厚薄。禀质有虚宲。故疾亦随之而轻重。痘则必在于稚弱蒙昧之际。盖其胎热不得不一泄。然或质薄而形虚者。亦能善痘。若有所主张而使之轻。然此乃明神不随乖气。而自行吉祥者非耶。夫人之命。固定乎天赋之初。若疾病猝暴。而药饵或有不适。致人事之未能尽其道。则不可专归之命。而不有明神而济之。则顾安能疗之哉。稚孙年六岁。见形似厚而忧乎湿。质似粹而虑乎痰。故当村中之痘也。宲未之释念。及其痘而瘢之发也。胀之起也。脓之贯也。黡之收也。皆先期一日。而药物未试。食饮如常。自能顺而调焉。获此吉庆者。非明神之所佑乎。第神之莅斯。势不得以底滞。又当转之他所。幸推此而广其善也。所至皆轻。其證候如𥠧孙者。则家家颂祷。不胜其享。夫民之欢欣怡悦。而神之心亦必喜。民之痛恨詈骂。而神之心亦必戚焉。行善道而无已。遏乖气而不作者。宲区区之愿也。酒洁于樽。饭精于瓯。无曰菲薄。其歆其尝。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1L 页
记三韩国大夫人吴氏墓事
高丽三韩国大夫人吴氏。总郎公配也。总郎公葬昌宁。夫人葬长湍龙渊天斋宫村北。虚白堂兄弟。寻谷中石碑。知其为夫人墓。始得省拜。后又迷失之。 显庙癸卯。我五世祖参奉公兄弟。复访其域。灌莽无际。不可复识。暮宿村家。梦青衣。传夫人语召公。公随入。夫人坐锦帐中。使之前。有喜色。公觉而语少公。悽咽久之。主人问其故。为言墓田被土豪所夺。所谓龙渊。亦塞而田焉。洞中父老。秘不传。天明。果至其所。有三墓。墓地华贵合格。墓前田中井。亦似龙渊旧迹。但未得石碑。不知夫人墓何者为是。邻舍翁又言旧碣在墓傍。明日掘而得之。前书三韩国大夫人同福吴氏。后书男府院君三兄弟讳及女尹承礼。夫人墓在前。而后二墓。孙中郎将石璠公夫妇陪葬也。村人至今称碑立洞云。夫易墓非古也。然崇饰象设。广治茔域。亦孝子之情。不得不然也。然后裔以其寝远也。故或省旷而拜疏。则辄已失之。象设从而毁坏。茔域从而芜废。独可恃此而谓之得保于无穷欤。我成氏多发源于怡轩公。而胚德脤功。则惟夫人也。既显而复隐。诚后孙之责也。长湍距此百有馀里。海应尚不能一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2H 页
往省焉。方自责之不暇。何咎乎他哉。书此遗后孙。俾各以为先之诚。相勉励也。
记张良守赐第牒
余年八岁。从先君子蔚珍任所。县中有张氏。自言张枢密良守之裔。而枢密入宋朝中第。有赐牒试。展之。字体非篆非隶。若竹叶密排。多剥落不可辨。安朱印数颗。亦销蚀。后署泰和五年乙丑四月。即金章宗年号也。牒末有参知政事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崔奇崔凡五人。似是知贡举人也。盖高丽用金源号。良守。中高丽科也。是时。宋朝远在钱塘。虽可以海舶由明州以达。而海路艰险。难以岁贡。▦宋哲▦▦高丽▦许高丽。▦应▦▦。而不闻其时有中科者。齐东之谚。固可破也。
书朱子年谱后
朱子六十七岁。遭伪学之禁。胡纮以脱粟饭之憾。草疏托沈继祖上之。其所论极纤琐可笑。又有余哲者继论尤刻。至请极律。年谱中只载继祖事。而不言哲者。何也。是时。台谏汹汹。争欲倾陷我大贤。乡曲射利者。多撰造事迹。投合言者。余历观史传。权凶柄国。开利门而网罗一世。则人皆遑遑若狂。苟非秉执甚牢。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2L 页
鲜不与之俱化。此朱子易篑(一作箦)时。以做坚固工夫。须牢固著脚。勉诸生者也。夫君子之心虽确。然不能择之精。而一有苟焉。则其所称确者。亦不可保。韩侂胄以名臣之裔。既饫于威福。而又举复雠之师以为名。当时之士以名之美而从之。又被其党与之谤。苟非审于取舍。明于几微。岂能与于此哉。
书欧阳公洛阳牧丹记后
君子虽閒漫之笔。未尝不引人于善。洛之俗尚。好赏牧丹。然特一时骚人韵士所为者也。未必为知道者所取。而观欧公制记之意。深欲时俗之开迷。以为此元气之偏。而非中和之气。非中和之气。则斯为妖矣。妖岂可爱重乎。夫地之气。以阴阳向背高燥上下疏密清浊之不同。物之产者。皆随其性而色香臭味之善恶。万变矣。余尝叹牧丹艳而过于富。非贞也。缛而过于脆。非洁也。虽草木之微。贞如梅花。洁如菊花。岂妖也欤。然则欧公之戒深矣。
书苏长公司马温公神道碑后
长公制温公碑。自寓其感。末乃引齐神武唐太宗事而结之。深颂神宗之德。然余尝谓慕容绍宗不过一椎卤武夫。李绩非忠臣也。以况于温公。岂理也哉。夫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3H 页
此二君。不贵绍宗与绩也者。特因权谋术数也。绍宗虽败侯景。旋为王思政所杀。岂其知也欤。绩虽有征伐之勋。即以陛下家事之说。几亡唐国。岂其忠也欤。使温公而有知。宁不以得此词为羞乎。长公文气汪洋。震曜当时。读者鲜以为过。后之操觚者。辄指为奇文。而欲学者多。君子之发言。不亦可慎乎。
书裴晋公寄李翱书后
欧阳公论唐文。以昌黎为俊。黜柳子厚而右李习之。盖习之长于识也。刘煦旧唐书。深斥昌黎恃才肆意。戾孔孟之旨。如柳州罗池庙碑。信南人妄言。宲其为神。讳辩。不当为李贺作。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昌黎固多滑稽之作。好以谐调自遣。然其见道明而斥异严者。岂煦所能识哉。然晋公亦怪昌黎好作文为戏。特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此在晋公浅知之时也。昌黎气盛学邃。自唐至宋。未有知者。独欧阳公好之甚。昌黎之文。遂彰著于世。为操觚之士所模范。物皆有所待而然者。士之著书以待者。亦有由矣。
书五代史六臣传后
欧公撰唐六臣传。深痛其卖国图利于己。且恨裴枢等以海内名士。为柳璨等所杀。唐遂以亡。然枢本因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3L 页
朱温而进。其出处已不得其正。乃惜太常卿于张廷范。受温疑而及于祸。未知其心。果欲排温党而为此耶。抑以吾本亲温。不必以一官。故忤其意而为此耶。盖彼为温所杀。故谓唐之忠臣。若当温篡夺之际。则果能毅然殉难者耶。若司空表圣。则隐居王官谷者。知时之不可为也。其入朝时。阳堕笏而趣意野耄者。不欲与柳璨辈同朝也。及温篡位。徵之不起。闻哀帝弑。不食卒。欲不事贰姓也。考唐末之忠。在官者。唯张承业。在士。唯表圣也。耿耿乎烈哉。
书范缜神灭论后
范缜之为此论。主形神为一。盖神非形。无以栖焉。形非神。无以运焉。殆理气之不相离也。似闷释教之害而作也。其言曰。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又曰。竭财而赴僧。破产以趍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此切中时病。夫福田之说。诚其𧗱之粗浅者。顾愚民之趍之也。以此。虽一时儒者之攻斥者。亦在此。然彼诚利诱也。苟有明于理者。即可破此。而明于理者固难得。风坏俗败日益甚。将如之何哉。
书明道先生斥佛训语后
先生云。学者于释氏说。直须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4H 页
尔。骎骎然入于其中。先生心中尝无妓矣。然此成德以后事也。后学之学先生。当如鲁人之学柳下惠也。淫声美色。孰不知其邪淫而难近。然戒慎恐惧之存于心者。苟或一失权度。少有逾滥。则于是乎留。留焉而不即决去。则于是乎沉。沉焉而不则自拔。则于是乎惑。惑焉而不止。则遂不可救矣。夫佛之说。元无是理。特为文人才子所粉饰。似有零琐灵慧之境。好新者爱奇而忘缪。喜巧而遗妄。此所以迷涂之辙。不能正也。余尝观佛书。非为玩其辞而耽之也。只欲窥其舛而斥之也。第欲其熟而不免乎近之也。是夕梦披缁剃发而行。神其戒之也。夫遵正道。戒驾而行。则斯已矣。恶荆棘之芜而欲芟夷之。不能不犯其幽险也。昔魏叔子尝言。欲狎一妓。易堂诸子言。梦冰叔与豕伴宿。叔子遂著说以自饬。夫微不得不显。隐不得不现。且亲爱之切。则心灵自通。告戒之切如此。此岂非诚者耶。
书朱子释氏论后
论云。孟子言尽心知性。存心养性。而释氏之学。以识心见性为本。儒佛之所以不同。正以是一言耳。盖心在乎吾。而不假他求。故尽之存之而已。如欲识心。则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4L 页
必别立一心而识之。性在乎吾。而亦不假他求。故知之养之而已。如欲见性。必假自外之照而见之。此岂可乎哉。为此说者。见孟子训而不得心性之体用。又恶袭其说而自立己见。不知其说之舛午矣。盖心则虚。性则宲。虚故具众理。宲故应万事。佛氏未尝识性。故以为见闻作用。此情也。非性也。说心则曰灵明不昧。此似指神也。夫神也者。即心之所运行也。是故。于善恶俱有之。善用之则妙万物者也。恶用之则盗之意室中之藏。是也。佛氏虽未能知性。而略知心之神。故其为说如此。此吾儒亦不得而遗之也。
书佛经后
佛说有云。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谓之一劫。此说袭邹衍之说耳。衍之说荒缪无所徵。庄子云。亦合之外。圣人存而勿论者。以其难穷也。而衍能穷之乎。佛说较又过矣。至若一成一败者。因孟子一治一乱之训而演之也。夫成败者。理之所不能逃也。治乱者。势之所不能免也。彼所云大火大水大风之灾。所谓乱也。一切除去而更生人。又归淳朴。所谓治也。其所剽窃者如此。
佛之说曰。天竺中多诸外道。并事水火毒龙。而善诸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5H 页
变幻。释迦之苦行也。诸邪道并来。嬲恼以乱其心而不能得。及佛道成。尽皆摧伏。并为弟子。此仿吾儒治心之说。而第其言诡谲。不可师法。昔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夫克己者。祛私蔽也。祛私蔽者。儒与佛同时。其本领殊耳。
释迦说法。以人之性识根业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说。此窃取吾儒尧舜性之。汤武反之之等之训。然此因气质之性而发也。性则本善而已。佛家不识性。故性识根业。混言之而不能分也。
释迦牟尼佛所说四十二章。经一卷。即汉明帝时首到中国者。其后千经万言。不出于此。然其中如言弹琴。弦急则绝。慢则不响。不急不慢乃是。夫琴者。中国之乐也。是时西夷之乐。恐未必有此。
金刚经要处。只九个梵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华言一觉字耳。陈了翁曰。其字九。其物一。物是至诚无物之物。一是一以贯之一。此佛氏偷取儒者之学而约之也。然诚者。宲理也。佛氏之诚。果宲理乎。一者。忠恕也。佛氏之一。果忠恕乎。唯其意之是取而丧其本。唯其语之是仿。而失其旨。可乎哉。
书南忠景在,南忠简智官教跋后。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5L 页
南药泉集中。载忠景忠简官教文。一曰 王旨。南在为纯忠奋义同德开国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宜宁府院君,修文殿大提学,世子傅者。永乐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安朝鲜国王之印。一曰教旨。南智为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中枢院事者。景泰三年十月初一日。安施命之宝。纸长不过方尺。厚不过纨素云。朝鲜国王之印。即 大明高皇帝颁赐我 太祖康献大王者也。凡官僚除拜。皆用之。后改施命之宝。用于教命教旨。且古称 王旨。改为教旨。亦不知在何时也。我国家当 皇朝永乐之时。民庶繁富。资用不至匮乏。而所给之纸。若是薄劣。又恭阅 仁显王后抵戚里谚札。皆薄纸而甚短。今之寒士。亦不欲用此劣品。而当日宫中所供若是。虽 圣母俭德。可为典则。即中外节用之习。亦可知也。今之纸品甚厚。而又有力人辄恣用之。无所爱惜。近于暴矣。纸之用甚广。而安得继之也。
题道州文牒后
道州。即清道郡一称也。竹下金稚奎为守时文牒。蒐为一卷。余尝披阅矣。竹下素脱略时务。好以诗酒自娱。疑若疏于吏事。然其剖决皆中窾要。深得乎循良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6H 页
之治。读书之效。不可诬也。最是闵氏奴万石之案。伸其冤郁。洞快人心。细究此案。朴氏未尝被金祖述之点污。特因祖述之诬。不胜其冤。而办一死。为守者痛治祖述之罪而流窜之。朴氏可无死也。祖述亦不至被极律。而乃以行货之故。有罪者欲免其罪。有冤者益结其冤。可以无死而必死。夫刑政一失其中。狱乃辗转至此。欲为祖述地者。反重其罪。不亦可叹哉。余尝因岭人之诵。记朴氏烈行。今见其案。益得祖述之奸。祖述在囚。扬言朴氏憾其舅家族鼎显。劝令罢为后子。故鼎显买毒药。胁致之死。欲以此乱狱情而卒不得。又朴氏兄时亮。窜慈仁。舅凤朝囚安东狱。赖万石鸣冤跸路。见释。此皆前文所不载者。夫使童子操刃。未有不胡乱斫人者也。为守而不明。何以异此哉。
书经解目录后
经解一千七百八十三卷。清大学士徐乾学所蒐辑。而义门何焯手勘其目。北平翁方纲。锓之济南。窃考乾学所蒐。皆世所稀有之本。而至若易之李鼎祚集解。诗之欧阳修苏辙说。书之苏轼传。皆不载。岂以彼皆锓行。故不取欤。又如春秋名号归一图。春秋类对赋之属。皆浅近无足采。而反载之者。何也。盖其学徒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6L 页
务博之故。粹驳互见。精粗并蒐。而于宲学无得也。唐宋以前。经生皆恪守前说。纵或立论。皆有所援据傅会。而若其蒐罗前说。使编纂富盛者。不过鼎祚及房审权数人而已。若是者。虽于宲学无得。苟有所考徵者。诚亦不可阙者。及南宋以后。注解渐盛。而前人述作之迹。反致蒙蔽隐晦。亦无补于考徵。经解中所载诸书。大抵皆此类也。
题欧阳子送徐无党序后
欧阳子以文章名。然文章者。乃艺也。非德也。是故。欧阳子深蹈其敝。晚始觉悟。为此序而警徐无党。而亦以自警也。夫孔门四科。从其所著见者。说也。子贡宰我之于言语。季路冉有之于政事。子游子夏之于文学。岂不能以德行将之。而徒专于彼三科者哉。独颜渊闵子骞仲弓之德行。卓于诸子。故举其长而目之也。序曰。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三者能不朽。又曰。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见于言者。又有能有不能。夫脩于其身而后。可以施于事。又可以见于言。不修其身。则事何由立而言其得不得乎。其得者幸也。言何由文而言其能不能乎。其能者偶耳。此岂圣贤之所欲哉。欧阳子尝撰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7H 页
唐纪。有曰。三代以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三代以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读此则知前说之不允矣。朱夫子以为治出于一云者。自荀杨以下。皆不能及。而韩子亦未有闻焉。而独叹其终身之言。与行事之宲。未免乎韩氏之徒。裂道与文。以为两物。而轻重本末之分。未免倒置之病。盖其学不由格致诚正而入。故敏有时而几于道而未及焉。明有时而独于道而未继焉。惜哉。
书朱子禘祫议后
大传曰。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祖配之。赵匡曰。不王不禘。明诸侯不得有也。朱子曰。以始祖配之。而不及群庙之主。不敢亵也。此古之禘礼也。至若王制祭统。皆曰春礿夏禘。祭义郊特牲。皆曰春禘秋尝。或言夏。或言春。夫禘大祭也。岂降从烝尝之礼乎。此非古之禘礼也。然考之春秋。则闵公二年夏五月。吉禘于庄公。传云。速也。是时庄公之丧未除。故春秋之书。讥其丧祭也。僖公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春秋之书。讥其致哀姜也。孔子尝不欲观禘矣。何为只书二祭而讥之也。讥其失礼而又失礼也。又昭公十五年春二月癸酉。有事武宫。传云。禘于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7L 页
武宫。定公八年。从祀。传云。禘于僖公。此孔子未尝言禘。而左氏辄以禘解之也。今考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吕览云。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王使史甬往鲁。公止之路。史谓止之。是周不与之也。鲁自是以来。僭天子之礼乐。犹不敢用周天子之礼。而杂以虞夏以来之器。且用建未之月者。避周天子四月之祀也。其曰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者。假禘礼而祀之耳。苟不然者。当曰禘周公于太庙。岂可曰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乎。后之君。遂因假而真矣。然禘礼渐紊。有丧未毕之禘。有致夫人之禘。皆非先王之定制。苟用古禘之礼。则只于始祖之庙祀之。安得丧未毕而禘。又焉能致夫人乎。小戴杂采大戴书而不曾辨析之。禘祫之制益乱。至唐时赵伯循乃言之也。夫周祖后稷。而帝喾所自出也。稷固居第一庙矣。喾则无庙。于何乎置其主哉。至宋绍熙祔礼时。朱子曰。设虚位而祀之。又曰。只是祔于始祖之庙。盖未决之论也。宰相赵汝愚主许及之等议。迁僖祖宣祖而奉太祖。居第一室者。窃意其以太祖为受命之始祖。而僖祖无与也。朱子以为僖祖乃帝者。始祖百世不迁之庙。合仍旧居第一室。议不得行而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8H 页
礼官请为别庙以奉之。夫别庙者。特鲁之炀宫武宫之类也。我朝之永宁殿。在 世宗时所建。而礼官引宋别庙制而建请也。然宋之别庙。一时并奉僖宣二祖。 永宁殿。只奉 穆祖而 翼度桓三祖。后以迁祧而奉矣。盖周礼先公之祧主。藏于后稷之庙。先王之祧主。穆藏于文王之室。昭藏于武王之室。然此指太庙而言也。我 朝则既有 永宁殿。故 祧主并随 穆祖而迁矣。 肃庙癸卯。诸臣议宗庙之礼。一则曰合为都宫。各为寝庙。 太祖昭穆序以其位。二曰一依朱子所定。以 穆祖为太庙第一室。而自 翼祖以下。藏于太庙西夹室也。三曰 永宁殿。只奉四祖迁主。而 恭靖以下迁主。移奉 太庙西夹。然朱子欲革去同堂异室之制。而一从古制。其云僖祖仍居第一室者。特因群议之难故也。观乎四时常享之仪。则岂以此为合义者哉。且如 恭靖以下迁主之移奉 太庙西夹室者。亦有未允者。盖 穆祖既非特庙。而国制以迁主皆从而奉之矣。今若改祧于太庙。则于古无当。于今有违也。夫庙制一乖。因循传袭。亦其势然也。今以一朝之议。欲破千古胶固之制。不已难乎。然得有以行庙制。则当从第一说矣。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8L 页
列圣宝文帖跋
宣文章武。神圣显显。明义正伦大王之宝。 英宗十六年庚申。加上 孝宗尊号曰明义正伦。以尊攘之义也。
明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之宝。英宗四十八年壬辰。 上以 显宗守成毓庆。定世室。追上尊号曰。昭休衍庆。敦德绥成。
显烈禧仁。贞献文德。明圣王后之宝。 英宗四十八年壬辰。追上 显宗尊号。同时上 王后尊号曰禧仁。
光烈宣穆。惠圣孝庄。明显仁敬王后之宝。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追上 肃宗尊号。同时上 王后尊号曰惠圣。
孝敬淑圣。庄纯懿烈。贞穆仁显王后之宝。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同时追上 王后尊号曰庄纯。
惠顺慈敬。献烈光宣。显翼大王大妃之宝。 英宗十六年庚申。百官宗臣。以 上功德。请尊号。 上欲先上 大妃尊号。元景夏言宋仁宗天圣二年。受尊号。乃上太后号。 上入奏 慈殿。遂上尊号曰显翼。
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王宝。 英宗十六年庚申。上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9H 页
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连极。
神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王之宝。 英宗四十八年壬辰。追上 显宗尊号。 正宗时在春邸。请 上尊号。群臣继而迭请。盖其翌年 圣寿八旬也。遂上尊号曰大成广运。开泰基永。 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连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乾健坤宁。王宝。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 王世孙上疏请之。遂上尊号曰尧明舜哲。乾健坤宁。
惠敬王妃之宝。 英宗十六年庚申。同时上 惠敬庄慎。康宣恭翼。贞圣王后之宝。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同时上 睿顺王妃之宝。 英宗四十八年壬辰。同时上 睿顺圣哲王妃之宝。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同时上孝章承统世子之印。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 上所定也。
孝孙八十三书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 御笔制银印赐。 正宗每动驾时。以此前导。法筵时。忠义负之。当殿而立。
敬惠裕德仁嫔之印。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因 上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79L 页
上尊号。复进谥于储庆宫曰裕德。
和敬徽德。安纯淑嫔之印。 英宗五十二年丙申。因上上尊号。特教加上毓祥宫谥曰安纯。
右列圣朝及 圣母宝文。又 春邸及二嫔印文。凡十七纸。得之光山金箕书。箕书故大臣相福子也。故大臣当 英宗朝。追上 列圣徽号时。多与其役。故具得移榻之本。皆朱文而缪篆。但大小或不等。岂以字之多寡故欤。尊号虽出于季世。若功德叶于天人。治化洽于遐迩。同声合辞。以劝以达。则顾安得以拂之。且扬徽于玉牒。铺藻于金绳。以追 先王之休烈者。又是 圣孝之光也。此 英庙朝所以屡举盛典也。唯我 英庙盛德大业。齐天地之大。而譬日月之明也。虽集千圣之美。揽百王之善而谕之。未见其过耳。是故。虽闾里匹庶。皆思慕之不已。往往讴歌而流涕。况士大夫之所尝逮事于其时者。考圣德之所榆扬而致于戏之慕。诵至善之所表准而寓乌号之思。宜如何哉。然 列朝徽号。记于史牒。藏在名山。而流布于无穷。又为掌故家所纪载。而法亦不禁也。至若宝文奉于 太庙各室。琬琰之章。非人人所可瞻望。则尤宜爱护珍藏。其在京华卿相世禄之室犹然。况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0H 页
在深山穷谷闾里之间乎。臣之子孙。宜永世葆藏。日夕恒若。望 清光而承 厚泽。相勉以尘刹之报云。
题新唐书后
唐书。有石晋时宰相刘煦所编。煦文章甚陋。故其记事无华。专取前人所记载而增损之。繁简不均。校之宲录。多所阙漏。又其是非失宲。如以韩愈文章。为大纰缪者。是也。宋仁宗时。命曾公亮等删定。而欧阳修撰纪志表。宋庠撰传。而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时。以新书多删改。反援旧书。夫史者所以存鉴戒也。诏令章疏不妨。俱收以存故宲。若以己意乱之。不无汾阴▦鼎之讥。此史家之所忌也。今考宋氏之传。好以艰深之词文。浅易之说。棘涩难读。夫史莫先于春秋。顾坦易易见。而义则深。旨则奥。后人不能学其深义奥旨。乃欲艰难其言以掩之。其可乎哉。欧公纪传不然。简而明。整而悉。不为求异于人。此其所以难也。及署名于奏御也。以景文功深日久。不可掩其名夺其功。凡纪志表书公名。而列传书景文名。似若推让。宲不欲以己文错宋文而浑为名也。
书曾子易箦章后
箦者。郑玄以为床笫。许慎以为床栈。皆若附于床而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0L 页
成者。张横渠疑其为簟。陈氏浩。直断为簟。然史记范雎传云。卷以箦。置厕中。司马贞索隐。以箦为苇荻之薄。此又似认公食记加萑席之文而为之也。然此乃燕私之具也。夫燕私之具。以其便也。故尊卑有时乎不嫌其同。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皆用深衣者。是也。箦之为物也。固未详其制。然观士丧记袒笫之训。则郑许之注似是。盖去席而袒露者。欲其盝水便也。盝水便则其非席类明矣。季孙之所赐者。既绘画而华矣。既刮削而睆矣。盖大夫之所设也。曾子之受。岂或以燕私之具。于俗无拘。于义无害欤。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手。启予足。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其戒慎也如此。若其不可于礼。则岂待童子之言而易之哉。然童子诚见曾子平日贫素俭约。而恐于正终之际。有毫末之有所憾也。故言其侈者再。而曾子遽命举扶而易之。此尤见曾子之难也。
题古本大学后
古之六经。掇拾于灰烬之馀。其断烂不相续者。亦宜然也。汉后诸儒荟萃是正。得不归于荒芜者。其功诚大矣。且又专门之学甚盛。恪守师说。虽或有不惬意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1H 页
者。未敢径加论说者。从古然也。独东汉郑康成。好改经文。然彼马融之徒也。就融所未释者。始抒己见。故周礼及论语等经文。玄无所释焉。彼欲会前圣之精义。而屏沿袭之见。以抉经籍之蕴。非欲故为纷纭以掩前说也。特其为说甚精。故历代人主好之。群儒归之。自能金石于百世。是故。诗之三家皆废。独郑笺行焉。礼之后徐皆绝。而独郑义行焉。今中庸大学以古本参今本。其篇章叙次多不同。而大学尤多互易。自康诰曰。克明德。至止于信。一百四十四字。古本则在没世不忘之下。程伯子移之于古之欲明明德之上。自诗云瞻彼淇奥以下一百十七字。及子曰听讼以下二十六字。古本则在君子必诚其意之下。程伯子合两章。而移于诗云节彼南山之下。终古移易者。此三章也。古本序次。则脉络不甚相贯。谓之错简可也。程伯子移易之意。虽不敢妄测。窃意诗书所引诸经。明上章三节。故引其类而序之。又如节彼南山者。戒有国者慎而不辟。慎而不辟。即学及修身。故引卫武及周文武之诗。使慎其德也。又将起德本财末之义。故引子曰听讼之训以为知本。而程叔子又移克明德至止于信一节于知之至也下。又移子曰听讼一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1L 页
节于未之有也之下。诗云瞻彼淇奥节。仍伯子移易。朱子因之。而但移此章于止于信之下。分经一章传十章。以尽其精义奥旨。又于诚意章前。补完格物致知一传。盖自程伯叔子至朱子而始定。则其商度裁量。亦已久矣。夫彼一种之徒。乃归正经文知止以下至则近道矣。于子曰听讼之右为传四章。以释致知格物。谓大学原无阙文。以讥斥朱子之补传。董氏槐,叶氏梦鼎,王氏柏,车氏鼎臣。皆主之。金华宋氏濂。故醇儒也亦疑。于是欲取朱子之意。补第四章。正学方氏孝儒。断以为然。以听讼释本末。律以前后之例。为大类。夫明德新民止至善三节。虽举大纲。其枢纽亦在于本末。若如正学所言。本末之释。于何乎见之哉。盖圣人之牖迷。务欲开诱。则必反复而讽之。以兴起其善。如首章之喻明德新民。是也。又欲简而约。民可以易喻。则只举其槩。不归支蔓。如听讼章之举本而识其末。是也。四书之精奥。洛闽诸先生费力讲劘。凡脉络之贯通。条例之明晢。固已悉之。一有不满者。未尝载焉。如程叔子之火中庸解者是已。夫以良知之解攻集注。如王守仁者。窜入于异学固也。至若方氏之所欲学。即朱子也。乃有此疑者。诚因识不及也。安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2H 页
得不惜哉。
书公孙弘对策后
韩文公作原道。以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此语诚有疵。然圣道亏坏之后。人不知仁与义为何说。而文公独能拈出仁之爱义之宜者。其有功于斯文。无与敌矣。然公孙弘对策有曰。仁者爱也。义者宜也。盖古来有此说矣。但文公说已有认体为用之诮。况弘则又有甚焉者。仁固爱也。只以爱训之。则差偏矣。义固宜也。只以宜释之。则少倚矣。文公有慨于此。而至曰仁则博爱之谓也。义则行而宜之之谓也。此从其已发而论也。是故。朱子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心之制事之宜释义。若是而后。仁义有体有用矣。且弘之言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若是则仁乃墨翟之仁。义乃名家之义也。于道逾远矣。
道家说
易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圣王之道。坦夷正方。人其由之。然及其末。殊歧百端。况方伎术数诸凡不经之书。怪妄诐淫者乎。顾其所以缘饰傅会。未尝不本于圣人之道。如道家之说。亦本乎黄帝老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2L 页
子者。以其术在清净无为矣。黄帝当鸿荒新辟之馀。作干戈。制律历。后之所以仿用者。皆于是乎创始。则疑与道家所本清净无为之学。舛矣。又如老聃。即周室之史也。其为人也多闻博识。观其与孔子问答之辞。笃宲该洽。必欲人开迷导惑。亦与道家所本清净无为之学。异矣。自孔子没后。弟子散居列国。其所授既远。往往归于异端。如卜子夏一转而为庄周者也。周所称引黄帝老子。皆寓言也。黄帝之事。悠久冲漠。视之而不见其迹。老子疑别有其人。非老聃也。其言谲诡。其迹荒忽。是故。马迁之作史。传老子也。广取老莱子周太史儋以续之者。疑之也。夫清净无为者。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际。吾儒亦何尝去之哉。周公之颂文王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孔子曰。天下何思何虑。由此观之。圣人之旨。可见矣。然吾儒之学。自格致而入。故其学宲。道家之学。无阶级次第。而徒取其语。欲得一朝无为而自化。故其学虚。此易之艮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者也。夫心者。静虚而应万事者也。苟知止之止而废其应物之用。其精者。为枯槁无用之学。下则不顾事理。顽然悍然而已。未有理不得而心安者。艮限列夤。所以必至于危而熏心也。正学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3H 页
既已榛芜。而战国之士。聘其才智。各私己见。如申,韩取黄,老之说。为刑名之学。庄,列取黄,老之说。为荒缪之学。又其无理之说。见斥于圣人之门。而不归杨墨之说。衍奭之辩者。皆胥归于道家。邹衍观阴阳消息。作怪迂之变。而禨祥之说兆矣。秦文梦黄蛇而立鄜畤之祠。而符谶之说始矣。若是者。又混沦而为说。竞相唱和。然不过方士私自谈说而神之。齐威燕昭楚怀之徒。虽崇信。而其教自行于一方。及秦始皇妄欲长生不死。而阿谀苟合之类。争言之。于是乎遣徐韨。采药而服食之说盛矣。汉武帝向用文成五利之说。而天下遂靡然从之。武帝晚虽有悔。此风不坠。谷永具言其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欺罔世主。又如刘向以淮南枕中。鸿宝铸黄金而不成。尝获罪者也。其为七略也。虽立神仙十家。杂采伏羲神农岐伯等篇。多按摩服饵之说。为医家所宗。非专出于道家也。盖道家之说。互相传授。未有荟稡自成一家。至桓帝时。襄楷始上太平经一百七十卷。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盖托道术而求媚。遂以违背经谊。假托神灵被劾。此又房中秘术之滥觞也。然自佛说行而道教不能与之抗。盖其互争者即利也。顾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3L 页
中国之士。好新奇之说。盖道家未必专出于道德五千之文。特方士辈。借其名以自重。其事多端。其辞不深。而浮屠之说。较之似益捷。且后出者愈奇。故灵慧之徒。多鼓异说而粉饰之。其学尤盛。如葛洪,陶弘景,魏伯阳,司马承祯之类。往往独行道家。然皆遁迹林泉。务为养性。其说较稳。不甚至于贼世教。至李唐时。自称老子之后。尊老子曰玄元皇帝。而其教颇行。然俗尚专趍于佛。故其道亦孤独。其君上有耽惑者。虽曰谈道涤烦。宲蛊惑于淫亵之为。又以金石助其毒。故宪宗,武宗。皆以是戕其生矣。盖浮屠与神仙家。势虽不敌。魏太武因崔浩。计为道家而锄浮屠。唐武宗因赵归真。右道家而灭浮屠。其互相仇雠如此。儒者之论不然。谓以火其书人其人。则何尝诛灭无遗。以快其心者哉。吾道阳也。阳主生。异端阴也。阴主杀。学者将何所取乎。且所称仙方。皆化而后为仙。至谓之以药化者。以兵化者。化者。死也。人之神气一散。则魂升于天。魄降于地。虽凡人皆然。岂必修道而后然乎哉。其身化之后。孰能见其事乎。乃反指升天之魂。谓之长生久视。其所讹谬。不言而可知矣。然当人生离乱事变错出之馀。有时善用清净无为之意。则亦能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4H 页
镇人心而休养生息。此则非浮屠说之所可方也。如汉文之御邦。曹参之治齐。是也。至若我国箕子八条之教。固已先之民人。皆知礼法。俗尚醇厚。自卫满以后。专事侵掠战伐。箕子之教泯矣。唐时丹学先至于东。如金可纪者最深于道。然传之不久。罗丽之交。亦为浮屠学所掩而不振。浮屠学于时大行。其权至使国君师事。卿相家有披缁者而后以为荣。及我 朝儒学盛而浮屠之学又大衰。昔之跨王公者。今乃妇孺皆贱之不与齿。为浮屠者。亦自以为当然。卑约守分。盖静,退,栗,牛诸贤之功。不可诬矣。欧阳公所言佛乘吾道之隙而牵之。民不得不从。礼义者。胜佛之本。其信矣哉。
释氏说
释教之盛于中国。乃中国才子之为者。先儒固已言之。释教在西域之中。言语衣服。不与中国通。不有以牵之者。岂能犯险阻。易岁月。历数万里。而浸淫于中国。为吾道蝥贼哉。汉明帝遣侍中蔡情。所求佛经四十二章。质略浅俗。水心业氏谓天竺未测汉事。采摘大意。颇用华言以复命。此善喻也。然则浮屠之本书。初非尝东来。而至于晋代以后。诞妄之徒。聘其才辩。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4L 页
为之演译。务为神奇。朱子谓以剽窃老,列意思。变换以文者。大贤之言。岂欺余哉。自孔子之道渐远。异端迭兴。如天人性命之说。虽布在方策。而无所讲磨。为异端者。窃取近似而缘饰之。盖其浮屠之说。宲无本领。而又其剽剥者。亦于本旨。无所取焉。特欺诳之术也。间有一二识其术者。其才辩灵慧。又无敌彼者。故六朝以来。任其滋蔓而已。及韩文公痛斥之。其辞严。其义正。人始稍稍识其伪。而宋欧阳公。又著本论。明其受害之源。然二公宲未知其方术。故不能剖析隐微。特因其祸福之说而辨之。欲其销灭。夫祸福之说。乃浮屠教之粗略者也。至程,朱之说。洞然指陈。示以诞妄无足法。而后人始明知邪正之辨与从违之分。然其邪闇之徒。往往不能祛其蒙蔽。其浮薄之徒。痼于耽惑而不能自拔。又其所称儒者。虽知其教之当斥。爱其零琐之慧悟而阴用之。夫邪闇之徒。终未能祛其蒙蔽。是不率教者斯斥而远之而已。浮薄之徒。不能自拔。是无勇也。斯教之而牖迷也。所谓儒者阴用之者。是不明乎学也。斯进之而益抉其蔽。复于正而已。且春秋之治恶。先治其党与。然则以中国之人。张其夷狄之教。独不被党与之诛乎。余素不习浮屠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5H 页
学。故凡其因果之说。皆所不信。而观先儒所说及浮屠所自言。多见其舛午乖缪。而为之说如此云。
杂识
易之文言曰。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夫居上之道。岂止于不骄乎。而乃以不骄盖之乎。为下之道。岂止于不忧。而乃以不忧盖之乎。骄者。气盈故也。气盈者。充而自足乎己。张而陵驾乎人。凭凭焉肆而已。得得焉欲而已。如是则善言无由而入。善言无由而入。则恶闯而作者。亦势也。夫善日远而恶日兴。则宜如何也。善莫善于舜。而明四目达四聪者。欲一善之不遗。是故。圣益圣焉。夫学而至于舜。则斯至矣。舜心常有若歉而不足于善者。乃舜之所以不可及也。不善者反是。夫己之恶彰著显露。人无不言。而及乎前。则皆謏(一作谀)佞其辞。欲其无拂逆也。或有一人爱而警戒之。则辄奋怒而思欲塞其口。忿悁而思欲祸其身。此乃厌湿而就下。避热而附火者也。何由而息其恶乎。夫善之当从。恶之当去。彼宁不知哉。然而其行背是者。欲为之蔽而私为之壅也。究其所由则骄也。骄者必有挟者也。人之畏之者。畏其挟也。忧者。气弱者也。葸而常缩乎己。惧而屈抑乎人。惴惴焉沮而已。戚戚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5L 页
焉惧而已。如是者。善言无由而提。善言无由而提。则恶亦从而兴者。亦势也。夫善不能提而恶亦从而作。则宜如何也。善莫善于颜渊。箪瓢而在陋巷。何困如之。然不以为困而存其乐。故贤益贤焉。夫学而至于颜渊。则斯优矣。然颜渊之心。常戒有怍而不抵于悔者。乃颜渊之所以不可及也。不善者反是。夫己之恶虽潜藏隐伏。人无有知。而及乎行事。为缁磷所切。而不能自拔。则虽有一人援而兴起之。辄熸息而不能作。缩朒而不能劝。此犹鴳之栖枝。蛙之处井者也。何由而发之乎。夫善之当从。恶之当去。彼宁不知。然而其行反是者。材有所屈而志有所挠也。究其所由。则忧也。忧者。必内有疚者也。人之厌之者。厌其疚也。夫气盈而至于骄。则虽在下之人。皆可以招灾。况居上乎。气弱而至于忧。则虽在上之人。皆可以招咎。况在下乎。是故。骄之医。莫如自修。自修则气下而自存于谦。抑忧之医。莫如不疚。不疚则气充而自归于舒泰。然则何二者之为患乎。夫骄者。恶德也。在上者。尤所戒之者。以其妨于治也。忧者。悖德也。在下者。尤所戒之者。以其妨于学也。
原悔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6H 页
悔者。觉吾非而转而之善之机也。是故。恶之深者。不能悔。恶之浅者。始能悔。恶之深而不能悔者。末如之何也已。恶之浅而始能悔者。可引而之善也。崔杼弑其君光。而太史书之。杼杀其三人者。恶其名也。恶其名。则知其悖于义也。苟能推是心而早发于悔。则无是恶矣。然如崔杼者。恶已稔矣。岂能发于悔乎。唐朱泚之乱。蒋镇以清名为当时所重。然不能从德宗于奉天。而污泚伪爵。常恨其失节。欲自裁而不果。卒为唐所诛。是知悔而不能自拔于恶。其悔与不悔等耳。又如樊系为泚所迫。撰其册文。即仰药死。此知悔而恨其不能早。其心固知名义之重。而办一死矣。然则何为撰其册文耶。死不过争晷刻耳。使系不撰册文而死。则固唐之纯臣也。既撰册文而死。非唐之纯臣也。此虽悔而失其正也。又如 皇明末李万庆刘国能之伦。皆流寇也。贼害生灵。屠略都邑。可谓恶之重者。然终乃背流寇而归 皇朝。反捍御闯献。闯献虽诱之万端而不从。从而殉节。此可谓悔而反于正者也。恶莫甚于流寇。悔而自底于正。则当恕其恶。而许其忠矣。夫悔而不能自拔于恶者。悔而不能早者。悔而反于正者。其悔一也。气弱则不能达于善。故悔而
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二 第 286L 页
不能拔于恶。志闇则不能敏于善。故悔而不能早。才强则速于从善。故悔而归于正。弱与闇者。发于柔。柔者。阴也。强者。发于刚。刚者。阳也。阴阳之分。乃如是矣。夫悔者。自怨自艾。革其旧染之污。如风斯发。其不留于己。如雪见睍。故能去之速。此岂濡忍不决者之所能及哉。程子曰。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若是者惑。惑则欲改而不能改。反循其旧。如知其不善。则斯改其不善而之善而已。又何用尽乎。此子路之可为百世之师。冉有之从季氏。为聚敛之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