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笔记类○兰室谭丛
  
土乳
燕歧南有土山。土中有物黄而团。长如指。可三四寸。樵人掘而啖之。味若薯蓣。善疗饥。若采之稍久。一受风气。坚不可啖。按本草纲目。李时珍曰。土殷孽。即种乳之生于山崖土中者。一名土乳。意是物也。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1H 页
鹅洲丹穴
巨济府。有鹅洲故址。洲南有玉笋峰。峰西北连陆。南东临海。削立百丈。壁色皆赤。每东风至。石茸被之。土人从壁背悬囮而下采以为业。石壁上头砑绽尺许。丹砂突出其中。如茧如粟。辉光鉴人。如云母,真镜面,光明等砂也。摘后十许日。复往看则充溢如前。盖丹穴也。土人秘而不传。案产砂之所。水甚赤。烟雾薰蒸之气。亦赤黄色。尤能作瘴疠为人患。闻鹅洲海气甚毒。意即朱砂气也。
治蚕绵法
麻舜裳中朝人也。遵化总兵里光子。都督贵之孙。世袭指挥同知。故称同知云。父死于深河之役。舜裳被系在贼中六年而逃之中国。丁卯。督粮登州。遇风于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1L 页
庙岛。三日而至礼川。同舟二十九人溺死。舜裳独生。流离湖西。移寓光州以终。麻言中国养蚕种绵事甚详曰。南方养蚕者。六七月。多采桑叶乾之。积置室中。勿令湿气烟薰为损。翌年蚕出三眠后。浥水饲之。蚕盛而多。木绵有雌雄。叶多而茎粗者为雄。叶少而茎细者为雌。初生二寸许。拣去雄者。只留雌者。掐其中茎。茂盛多花云。
木绵
木绵产闽广交趾等处。其核大如杯。土人名曰吉具。松江人始种于乌泥泾。初无踏车推弓之制。用手剖去子。以竹弧线弦。振掉成制。其功甚艰。有崖州黄道婆者教以捍弹纺绩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织成被褥带帨。吴人竞相效之。及妪死。共立祠以祭。高丽末。因文益渐。我国又传其法。
烟叶
烟叶出自闽中。倭人所称淡巴菰也。边上人寒疾。非此不治。关外人至以匹马。易烟一觔。崇祯癸未禁之。法轻利重。民不奉诏。寻令犯者斩。不久因边军病寒。无治遂停。其来我国。在光海戊午年间。张溪谷最先嗜。后遂遍一国。壬戌。李显英赴燕。暹罗使者以为贽。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2H 页
叶大于盘。人皆传玩而不食。清人甚嗜之。我使之行。私商络续。尝因此失火。人多烧死。洪歹始一切禁断。移文责我。清人犹冒禁潜买。一握直百金。我东银货遂贱。有一商人潜遗以种。遍天下。银货不至。
咸阳上供茶
咸阳有上供茶。而不产于本郡。每岁赋之于民。民买诸全罗道。率米一斗。得茶一合。 成宗初。佔毕斋为郡守。尝阅三国史。见新罗时。大廉得茶种于唐。莳智异山。博询于父老。果得数丛于严川寺北竹林中。买民田。建圃于其地。种植之不数年。果蕃盛。可充上供。有志喜诗。
日本栗
高丽史忠烈王二年。献日本栗于元。先是赵良弼使日本。得栗种于义安。至是成实。按今之昌原府内之车衣上里。有古城址。土人谓之义安旧邑基。其地有栗杂于草场。每秋与草混刈。明春抽枝。当年结实。而其房小如榛子。霜时房亏实零。仅如大豆。味绝甘。土人传为倭栗。而不知其为赵良弼种也。徐公荣辅尝补昌原。得二十个。分之遗余。
丹心菊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2L 页
清阴在北馆。甲申始东还。有僧画丹心菊以遗之曰。老爷向君丹心。与这一般。清阴携返东国。屡传而今在金钟健家。而不知今尚存也。
李月沙书梅
月沙李文忠。雅与熊天使化相识。及公朝天。与化围棋赌 御赐宋元纲目而取之。化又撤卧内一古梅以副之。其种大播湖西。崇祯再丙辰。有好事者。为致一本于文忠后孙。书与梅离二百年而复合。
仙源梨
仙源当 宣庙末。宰安边府。列植梨东轩北。名其轩曰香雪。有仙源手书篆额。至今二百馀年。有故老传言食其实。其他列植庭墀者。皆其种也。仙源后孙有宰是府者重新之。清阴诗有曰。凭君有意封嘉树。莫忘前人手种时。即指是梨也。镂板尚在辟间。
石松
彰义门内。有人得一石。石上有苍松。枝叶甚敷。长才尺而根因嵌而秀。不假土偶。触物而碎。松根有水。水中有鱼。见日而死。
定方山城松
黄州定方山城成佛寺。有松不知几百年。一干两枝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3H 页
互相交附。状如虬龙。一枝柏叶。一枝老松叶。禽虫不敢侵近。盖异树也。干窍流津如油。试以小器承之。须臾满器。
明川萝葍
明川七宝山。有自生萝葍。湖南楸子岛。有自生菘莱。
退溪宅庭桧
退溪先生旧宅。在都下西门内。庭有老桧长数十丈。兵燹后故宅乔木荡然。独此树得全。人皆异之。及辛亥春。忽摧折。其夏。仁弘嗾朴汝梁,朴乾甲辈。丑诋退溪。折桧之变。枊(一作抑)其兆也欤。

中国产玉。旧称蓝田。而今亦无种。只用和阗玉材。今燕中玉器。皆阗出也。吴中有专诸村。玉工所居。刻镂之精。大不及阗匠。我国之玉。采之南阳,成川,端川者。并珷玞之类也。然玉未尝无种也。 成宗末。玉工金孝连等。进白玉四枚。得之果川县冠岳山西。 上命置本邑。又通津县常采玉。承旨请寝其役。 上为制笠饰。不许。
龙角
李尚书惟秀尝赴燕。有人持一块物以卖。非玉非石。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3L 页
尚书好古者。意其为宝。沽之以归而不知用也。后付译人。复售之燕。挂于市门。燕人亦莫识也。最后蜀人过曰。此龙角也。何所从来。咨嗟抚玩不已。我人遂复携归。以装佩刀。刀在尚书家。尚书既没。家事益落。归安尚书久行家。直为钱七百缗。今低至二百缗。然人无沽之者。有见之。青黑滢澈如玉。中有红光荧荧。如爝火云。
蓝浦石
蓝浦花草石。有梅竹兰蕨芭蕉之形。作砚为上品。坡州马山山城有一岩。劈出则片片皆粉竹。文如画。闻庆马铺院溪边杂石。多奇形异文。

今东国墨品。称海州为珍。而元人陆友仁墨史。载外国制墨。高丽贡墨。猛州为上。顺州次之。其文曰平卤城进贡。或曰顺川贡墨。或曰猛州贡墨。按平卤城今永柔县。顺州今顺川郡。猛州今孟山县。三邑并属关西。而今无贡墨。
制纸法
成宗六年。遣纸匠朴比曾。从谢恩使如京师。学制纸法。其法细剉生麻渍水。和石灰烂蒸。盛细布袋翻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4H 页
之。净去灰细磨。复盛比密竹筐。更洗净捞出。盛木桶和清水制。不用胶。其制奏本纸法。南方人刈竹笋。连皮寸截。洒水和石灰。纳桶中经六七日。煮既熟。盛竹筐洗净去灰。烂捣盛布袋复净。和滑涤水以制。滑石草名。椎碎其根干。浸水为胶。其制粉纸法。杂用稻秸少许。约一千丈。和粉一斤则色白品精。辽东东门外太子河边。有制纸所。法用生麻及生桑皮。和真木灰水石灰。熟蒸晒乾。以木椎打去粗皮及石灰。细剉盛竹筐。洗净细磨。和滑涤水以制。此例用纸也。
高丽墨
元人陆友仁墨史。载外国制墨。高丽墨猛州(今孟山)为上。顺州(今顺川)次之。其文曰平卤城进贡。或曰顺州贡墨。或曰猛州贡墨。李公择遗东坡墨半丸。其印文云张力刚得之高丽使者。魏泰道辅云。新罗墨有蝇饮其汁立死。常戒人和药。勿用新罗墨。日本墨遍肌印文如柿蒂形。陆子履奉使契丹得墨。铭曰阳岩镇造者。其国精品。滕子济有墨一大笏。为龙凤之文。面曰镇库万年不毁。又西域僧为苏太简言彼国有佳墨。中国不及。是鸡足山古松为之。金有刘法字彦矩常山人。自制墨。名曰栖神岩造。杨文秀金时以善墨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4L 页
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子彬传其法。以授耶律楚材。楚材授子。铸一万丸灯。曰玉泉万笏。
古历法
古历法。子午时皆十刻。馀皆八刻。故百刻。今清历时皆八刻。故昼夜共九十六刻。天本无度。而曰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者。以日所不及天者计之也。天亦无形。而指日月所经之二十八宿以为形。必三百六十五日三时而后日所躔。与往岁如一。则以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耳。天与日月五星。皆升于东。中于南。入于西。晦于北。而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者。主日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之作息。皆视乎日。故以日为主也。日出于东。故纪日行之宿。由苍龙始。天行速则日转而左。日行迟则日转而右。故纪日不及之度曰角一度角二度。皆自东而北而西而南而复东。所以纪日也。日之行天。每日一周而不及一度。则一岁而天之行较日多一周矣。月亦每日一周天而不及十三度有奇。则二十九日有奇。而不及日者。已一周而与日会。所谓玄枵星纪十二辰。每辰有三十度九十六分度之四十二。所以纪月也。一时为八分。一日九十六分。三时则二十四分。总之日从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5H 页
日。晨昏是也。月从月。弦望晦朔是也。岁时从天。四立二分二至是也。此三者。历之大法也。天有馀。日月不足。闰也者。补日月之不足。以从天之有馀。此圣人补相裁成之妙道也。先儒反谓日行迟月行速。又谓日一日一周天。月一月一周天。星一岁一周天。约算家捷法以为言。使人愈不明其理矣。
古今斗斛
礼记义疏曰。左传异义云北魏及齐。斗称于古。二而为一。北周及隋。斗称于古。三而为一。又唐六典。内外官司皆因隋制。大史,大常,大医用古制。故当时有大斗小斗大两小两之名。欧公集古录。得汉铜甬。铭曰容十斗。重四十斤。以今较之。容三斗。重十五斤。是斗则三而有馀。斤则三而不足。又王莽布长二寸五分。今一寸六分有奇。广一寸。今六分半。是后之大于古。量为最。权又次之。度又次之。又沈括云秦汉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三斤当今十三两。是宋之权量大于唐。元史云宋一石当今七斗。是元斗斛又大于宋。
亩尺
周礼匠人为沟洫。耟广五寸。二耟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圳。(古畎字。)盖三圳三伐。而六尺为步。步百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5L 页
为亩。亩法步法。互得其准。耕具亦称此。秩然不乱。故田野地面。已具周尺度数。为制产之本矣。亩法之坏。不知在何时。或云自秦孝公。或云自汉高祖。盖自商君兼并之时已变。而只行于关中。及汉初。始颁天下。谓之秦谓之汉者。二说皆通。步法之坏。亦未详缘起。然秦始皇本纪。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王制曰。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谯周论秦本纪之文曰。步以人足为数。非独秦制然也。然则自秦至东汉末。皆以六尺为步。而王祯论区田之制曰。旧说区田一亩阔一十五步。每步五尺。计七十五尺。王氏所谓旧说。除非泛胜之。即贾思协也。五尺为步。得不在于六朝时乎。然畸于尺之数而嬴于尺之长。故其为两足平移之一步。则六尺五尺一也。大抵亩法步法。虽有损益。而以尺制步。以步计亩则同。犹不畔于古也。我东则沟塍𤱶亩。皆无法度。而六等尺。又漫无统纪。易滋奸弊。同在一坪。而东边一结之面积。不能当西边一结之半。如是而安用周尺哉。高丽时。用农夫手指为度。二指计十。为上等田尺。二指计五。三指计五。为中等田尺。三指计十。为下等田尺。其卤莽无法如此。及我 世宗朝。罢之而命用周尺。改结负法。从顷亩法。而有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6H 页
司之臣。不能对扬。因陋就简。竟因结负旧法。略加增损。名虽用周尺。其实与不用等。至今以周尺四尺七寸七分五釐。为量尺之长。此俗所称不齐头之数也。既不成尺法。又不成步法。盖与胜国之农夫指尺所争。无几何矣。
京都钟
汉都景福宫光化门上有大钟。钟楼又有大钟。皆以鸣晨昏也。 神德王后贞陵在敦义门内。陵傍有兴天寺。陵移寺癈。而大钟犹在焉。圆觉寺在都中。寺癈而大钟亦在焉。 中庙朝。金安老为相。建议欲置两钟于东大门及南大门。安老被罪。钟遂不悬。委弃草莽。万历壬辰夏。倭寇陷都城。肆行焚荡。光化门之钟。钟楼之钟。皆为融烁。癸巳寇退。其冬。车驾还都。甲午秋。命悬南大门钟。以鸣晨昏。都人闻钟声。莫不悲且喜焉。丁酉冬。唐将杨镐来京。命移钟于明礼洞岘山。今之钟岘是也。
粉面鬼
俗传南怡之少也。尝过街上。有小女奚戴一裹物。粉面女鬼据其上。他人未之见也。怡怪而踵之。转入一朱门。俄有哭声从内出。传言小娘娘卒化。怡问其故。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6L 页
曰女奚进红柿一盘。才发缄。小娘娘遽取其一啖之。遂致宛转不起。怡请入省。主家初难之。强而后许之。怡入见。鬼据女腹。遽避。女少苏。怡出复绝。主家遂将女嫁怡。即权揽女也。今闾巷俗有遗食饮者。辄摘少许弃之后乃食。
得玉神
成川妓有得玉者。尝入麟坪宅。潜奸外人。麟坪笞杀之。麟坪后困病。巫言得玉守欲杀之。祈禳百端。终不瘳。独 孝庙临则少减。鬼盖慑 上威也。麟坪家人梦得玉见则必有祸。其家故多逆累。世言得玉为之祟也。宅中相传当霖雨。泥滑纵横。独得玉死所乾燥扬尘。至今指恶厉曰得玉神。
京疠将军
朴持平蓍寿。以戊午十月之晦。尝梦出彰义门。见百姓奔窜问之。则曰有物至可怕。俄而物渐近。鬼卒四人舆至。其状如碑。窸窣有声。当中书京疠将军。填之以朱。其大塞彰义门而入。迫而视之。即木而㓒者也。后有吴在臣从之。既觉而异之。至十二月。而病气甚炽。从辽而南。两西死者如麻。弥满八路。大臣死者三人。藩臣死者四人。八座死者十一人。宰列死者十四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7H 页
人。八路死亡以万计。及在臣为造纸别提。而病乃息。
脂烛
何薳春渚记闻云与许师正。过平江村。村人坎鼓群集。为赛神之会。神号龙太保者。实傍村陆氏子。固无恙也。每有所召则其神往。谓之生魂。神既就享。村人问疾。虽数百里。皆能即至其家。回语患人状。师正之室。归霅川省母得疾。师正祷神往视。神应祷而去。须臾还曰。我至汝妇家。方洁斋请僧。诵法华经施戒。诸神满前。皆合掌致肃敬。我不得入。顷刻邻人妇来观。前炳二烛。乃是牛脂。但闻血腥迎鼻。而诸神惊散。我始敢前。病人能啜少粥。自此安矣。验之果然。今人享先。戒用脂烛。盖有由也。
东方年号
新罗法兴王二十三年。即梁武帝大同二年。始建年号。称建元元年。真兴王十二年。即简文帝太宝二年。而改元建国元年。建国十八年。即陈文帝光大二年。而改元大曰(一作昌)元年。大昌五年。即陈宣帝大建四年。而改元鸿济元年。真平王六年。即陈后主至德二年。而改元建福元年。善德主二年。即唐太宗贞观八年。而改元仁平元年。真德主二年。即贞观二十一年。而改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7L 页
元太和元年。长安国王宪昌。以父周元是武烈王之孙而不得王。据溟州。国号长安。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宪德王十四年。建元庆云元年。其岁亡。泰封王弓裔叛。自称王于唐昭宗天祐元年。考恭王八年。国号摩震。建元武泰元年。二年改元圣册元年。后梁朱全忠乾化元年。改国号泰封。改元水德万岁元年。四年改元政开元年。五年亡。高丽太祖王建于后梁瑱贞明五年。景明王三年。建元天授。后奉后唐年号。
宋十五朝御押
(太祖押。)(太祖元押。)(太宗押。)(太宗押。○真宗元押。)(仁宗押。)(英宗押。)(神宗押。)(哲宗押。)(徽宗押。)(钦宗押。)(高宗押。)(孝宗押。○光宗押。)(宁宗押。)(理宗押。)(度宗押。)
唐明皇髑髅
晏元献守长安。有村中富民异财。云素事一玉髑髅。因大富。今兄弟异居。欲分为数段。元献取而观之。自额骨左右皆玉也。瑰异非常。公曰。此岂得于华州蒲城县唐明皇陵乎。民言其祖实于彼得之。元献仍谓僚属。唐玄宗为上皇。迁西内。李辅国令刺客夜携铁椎。击其脑。玄宗卧未起。中其脑作磬声。上皇惊骇谓刺者曰。我固知命尽汝手。然叶法善曾劝我服玉。今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8H 页
我脑骨皆成玉。且法善劝我服金丹。今有丹。在昔固自难死。汝可破脑取丹。我可乃死矣。刺客如其言取丹乃死。孙光宪续通录云玄宗将死。云上帝命我作孔升真人。𤒺然有声。视之崩矣。此微意也。然则此乃玄宗之真髑髅也。因潜廛泰陵。肃宗之罪著矣。或云肃宗如武乙之死。可验其非虚矣。
户口
仁祖戊子。式京外户四十四万一千三百二十一。口一百五十三万一千三百六十五。 孝宗丁酉。式户六十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二百二十九万八十三。 显宗己酉。式户一百三十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三。口五百一万八千六百四十四。 肃宗戊午。式户一百三十四万二千四百二十八。口五百二十四万六千九百。 景宗癸卯。式户一百五十七万四千六十六。口六百八十六万五千二百八十六。 英宗丙午。式户一百五十七万六千五百九十八。口七百三万二千四百二十五。 当宁乙卯。式户一百七十三万六千五百九十二。口七百三十四万七千三百八十八。近日守宰不能详摘户口。但任吏胥。吏胥厌其烦絮。且畏上官之督其缩也。辄将新籍较旧籍。增六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8L 页
七户或十馀户以报营。营上之朝以为常。苟有悉心爬栉者。盈缩加减。当以岁而异也。
其人
丽祖统一三韩。以土豪为户长。设乡职。使诸郡吏之子孙为其人。分番侍卫。即古质子之意。逮至于后。视为贱隶。使之甚苦。番上时多敛布货。盈橐溢包。富商大贾。受其直而代其役。其直六朔为四十五疋。以供薪而以其馀为利。盖剥民膏血。以供京师游手。甚无谓也。议者多言不便。及设大同。此弊遂祛。
奉使太监
明初奉使东来朝鲜。皆大监也。至成化四年。我 世祖大王升遐也赐谥。遣大监郑同,崔安。册封世子既行。辽东巡按御史侯英奏曰。同,安俱朝鲜人。坟墓宗族皆在。见其国王。不免屈节。殊亵中国体。乞寝成命。或翰林或给事中及行人内。推选一员往使为便。自是赏赍遣内臣。其册封正副使。选廷臣有学行者以送。
高力士
高力士。岭南酋长冯盎曾孙。岭南讨捕使上二阉。曰力士。曰金刚。中人高延福养力士为子。故冒其姓。
台湾人铜铃
鸡笼山即台湾也。永乐中。郑和编历东西洋。靡不献琛。独东番远避不至。和恶之。家贻一铜铃。俾挂诸项。盖拟之狗国也。其后人反宝之。富者至掇数枚曰此祖宗所遗。冷斋检书。尝入热河。见台湾生。番冠左右。悬小铜铃各三行。即是也。
交阯讳李字
交阯讳李字。李姓皆以阮易之。出曹庄谰言长语。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9H 页
鄂罗斯
今蒙古以西居胡南鄂罗斯。意唐书所谓点戛斯也。其种皆赤发。晢面绿瞳。尝见金人所录。黄头女真皆山居。号合苏馆女真。黄头女真。意即鄂罗斯也。今鄂罗斯朝贡于清。自杀虎口。虽与我国稍阔。其部族即蒙古也。蒙古之地接开铁。去我只隔满洲。高丽时。蒙古数为边境患者有以也。又辽史国语解曰。合苏馆女真别部名。又作曷苏馆。曷苏馆在辽阳界。与黄头女真部族甚远。此辽史误也。
琉球国
海中诸国。惟琉球国最近于我。自高丽以来。信使相续。今不复通。只漂人或相往还。 录其见闻者。今具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79L 页
载之。 世祖元年。济州人梁成等。漂至琉球国得还。初梁等漂至琉球国仍弥岛。岛城中有百馀家。皆我人及华人也。王城凡三重。外城有仓厩。中城有卫士二百馀户。内城有三层阁。其王择吉日来住。覆以板。板上鋈以镴。上层藏珍宝。下层置酒食。王居中层。侍女百馀人掌传命。其地中狭而南北阔。如鼓腰形。岛各置郡县。里各有长。家舍制如一字㨾。覆以茅。日候常暖。冬无霜雪。草木不凋落。衣不绵。夏日在正北。元日。左绹稿悬门上。又束剖木。竖积沙中。中加饼器。插松柯于束木上。至五日乃止。俗谓之祈祷。置酒相娱。七月十五日。上佛寺。书其父母姓名。置之案。又奠米于床。用竹叶渍水洒地。使僧徒读经而膜拜。使奴婢则不避族党。亦或有女人国来遗者。工匠只有金工木工。菅席并市之中国。男女服如我国制。但男服如直领而袖广。色尚黑。君臣上下男女。皆不冠巾而徒跣。宰牛马。辄纳皮于官以造甲。食用薍筋。妇人行骑马。必踞垂脚。如坐床椅。用钱货而不知铸。皆资于中国。中国人来教铸。十文准米一升。商贾在沿海诸处。日本及女人国来市谷。升则容十合。斗则或容五升。或容十升。或容三十斗。刻木为漏器。置阙南门。体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0H 页
虚其中。穿其腹。量水注之。以水尽为度。谓之一更。遂击鼓。鼓如更之数焉。每晨夕辄击鼓。凡朝会远方邑长。择吉日。宴于阙庭。国王坐层阁。群臣列于庭食饮。无音乐无酬酢。中国诏敕及我国书契抵国。设旗纛。军皆具介冑。迎置舆轿。左右击鼓铮吹太平箫入王宫。玉服绛袍着冠。拜而坐。读既讫。下庭拜如礼。王薨。臣民麻衣冠。哭尽哀。二七日而除。凡民丧父母。族亲聚而吊。孝子穿白衣。三日后食肉。七日而不杀牲畜鸟兽。国王之葬。凿岩为圹。圹四周竖编板。既下棺。锁板门。两傍搆屋。以处守墓人。环墓筑石城。城有一门。凡民之葬。凿圹窆棺同其制。但不搆屋筑城。无祀享。凡婚姻。男家先媒妁选日。偕其族迎新妇。还至家行礼。两家聚族饮达夜乃散。在位者每荐举人。官给奴婢庄舍军器。不胜任则黜之。并收所给物。宫中治事者百馀人。以五日而递。其中四五人长直。而若数出入则黜其人。其就直时。皆受公廪。国无盗贼。日本卖来人往往窃财。即捕鞫之。大则戮。小则流他岛。其刑无笞杖。但地置两板。挟罪人脚。结其两端。分使六人压之。五犯而后斩。衣用苧。苧长二丈许。一年三刈。旱田水田。不用耒耟。手治之。地不产金银。市于南蛮诸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0L 页
国。畜有牛马猪鸡犬。禽有燕莺雅鹊鸠雀。国俗好玩鹦鹉。多市中国。虫有龟蛇蟾蛙蚊蝇蝙蝠蜂蝶螳螂蜈蚣蚯蚓萤蟹。果有橘柚柑。军卒百馀人。更日而直。用铁片薄如纸者附甲领。如护项㨾。又着铁假面。刀釰楯枪火筒。同我国制。铸铁为四枝刃。其形屈曲。柄可二丈许。俗谓之钩。以斩重因。斲桑为弓。绹苧为弦。矢或竹镞。其国自中国因东南风舟行七日乃到。自日本顺西风舟行十八日乃到。又济州人肖得诚等。漂至琉球国弥阿槐岛。时二月。大麦已收。小麦方熟。瓜茄结子。城与门如我国制。城纡回如曲水。三重城相距。才展一匹布。朝会及鞫囚。卫士皆穿甲。铁兜如鹿角。鋈金银。脚束铁行縢。国王有子四人。并在他岛。长子出入。从者十馀人。国王之行。卫士约三百馀人。国王或乘轿或乘马。卫士唱歌曲。俚质如农讴。国王燕居时。用红白黑绡裹头。每五日一朝会。左右各竖一大旗。无他仪仗。朝士入庭。合掌而拜者三。其日人民纳酒桶生苧。国中聚落稠密。比屋连𡓜。街路甚狭。人家好桓松棕二种树。衣裳一如倭制。不着裤。服用缎子纱绡纻布。男女同其制。好佩大小二刀。上下男女。皆徒跣而行。但在城外则穿鞋。入城内则不穿。虽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1H 页
在城外。见长者则脱。凡椎髻。男子撮头左。女子撮脑后。不戴巾。朝士禄俸。每五日一颁。船舰常苦蛆食。贮海口草舍。菜有葱蒜韭芋萝葍莴苣。药有蘘荷薯蓣芭蕉。果有梨栗桃橡橘。材有松棕。 成宗八年。济州人金非衣等。漂至琉球国获还。初非衣等往楸子岛。值东风大起西流。第六日。海水澄碧。第七第八日。水浊如泔。第九日。又遭西风。向南而漂。水更澄碧。第十四日。泊一小岛。岛名闰伊是么。方言谓岛是么。其俗穿耳。缀小青珠。垂二三寸许。又绕项三四匝。垂一尺许。男女偕老则否。男子绞发屈而叠之。束以苧绳。撮髻于项边。不着网巾。或须长过脐。绞而绕髻至数匝。妇人发亦长。立有垂及跟者。短者乃及膝。抟土为鼎。𣌑日乾之。熏稿火炊饭。五六日辄坏。稻米甚贱。有粟而不喜种。盛饭竹笥。抟为丸大如拳。每食用小木几各置前。妇人操笥分与人一丸。人掌木叶受而食之。其叶如莲叶。尽一丸。又分一丸。以三丸为度。健饭者不计丸。无盐豉。用海水和菜作羹。器用瓠。或刳木为之。酒有浊无清。水渍米。使女嚼为糜。不用曲蘖。酿之木桶。三四日便熟。味甚淡。久则酸。多饮则微醺。捣渍米抟为饼。裹棕叶束稿熟食之。其居率作一室。无房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1L 页
奥户牖。前面稍畅豁。后面檐垂地。盖用茅。寝用床。无衾褥。藉用蒲席。室前别立楼库。贮百谷。俗无冠裳。暑则着棕叶笠。状如我国僧笠。无麻绵。不养蚕。惟织苧布。衣如直领而无领及襞积。袖短而阔。染用蓝用白。布三幅为裙。绕系于臀。妇人服同其制。但内青裳而无中裙。家畜牛鸡猫。牛鸡死辄埋之。非衣等教之食。岛人嗤之。有铁工而不造耒耟。用小锸剔田去草以种粟。十二月间。播种水田。正月移秧。不锄草。二月稻方茂。高一尺许。四月始熟。四月收早稻。五月收晚稻。穫馀根复秀比于初。八九月之交。复穫焉。未穫则人皆戒令。不厉声语。不蹙口啸。既穫。乃吹小管。其声甚微。俗无盗贼。道不拾遗。不相喧斗。国王之母出游。乘柒辇。四角垂帘。舁者二十人。卫者操刀釰佩弓矢。前后几百馀人。吹双角大平箫。放火炮。美妇四五人。衣锦缎以侍。非衣等伏谒道傍。国母驻辇。以髹器酌镴瓶酒与之。国人云君薨国君幼。母后临朝。非衣等乘风发船九昼夜。泊盐浦。 显宗四年。海南县民金丽辉等。漂至琉球国获还。辛丑。湖南大饥。丽辉等二十九人。流入济州。壬寅九月。发别刀浦。中流遇西北风。漂流南洋六日。海色如墨。又行四日。水更白。过黑海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2H 页
时望见。有物如岛屿。渐近谛视之。乃大鳌也。色微黄间青。举头开眼。乍沈乍浮。舟人散掷米。祈而过。船中水竭。煮海水取液而饮。其法釜中盛海水。置空器。仰釜盖盖之。又盛水其上而煮。少顷甘液凝结如露。滴器中。泊于琉球国时。丽辉等甚饥。岛人与牛毛菜。皮赤肉白。味如薯蓣。宜久饥。同船有渴死者。掘地丈许。尽解敛衣。坐尸坎中。周以衣衾。覆长桶。令丽辉等举哀即止。填土既平。又令举哀。不封土。但竖一石。墓各异色。又列种缁带草于前。其草叶长。背有刺。色正翠。袅袅如孔雀翎。国俗淳厚无争竞。服饰则剪顶心发。敛馀发作髻于右。插银簪。贫者用竹。以长巾裹头。鬓毛髭须。皆剪而独留髯。衣长裌。束两重带。左佩大小二刀。不袜不裤。但以绵布数尺。从股间互缠于腰。女子则顶上作髻。不施朱铅。着裌衣袭单衣。以单裳十馀幅。环裹腰上。引边幅从腰间前掩而上。扱于裳带。嫁则黥手背。男女皆着草鞋。舞则丛立一处。蹈而不旋。垂手反覆。各弄十指。微声细语。自相注目。一人拍手。百人应之。歌则类缁徒诵食经状。有三弦琵琶,二弦嵇琴。局戏则围棋双陆。民丧父母。一哭而止。不变服。人居皆板屋而无突。俗尚释教而无寺刹。书籍惟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2L 页
佛经而已。长吏载我人于两船。使种田市兵卫(官名也。)古见与人。(船人号也。)领船护送日本。遂得还。
戊申贼
英宗戊申。贼犯清州。阴之距清九十里耳。人心波荡。县监朴震亮不知所为。屏家孥于奉鹤谷。贼倅又至据官衙。招县民分粜。震亮问计于县之望金进士重白及其弟重吕,朴公元瑞。皆曰。公宜急发兵。赴忠州阵。不然罪将及。会县民丁▣▣者欲射贼倅。贼倅逃去。震亮遂从吏奴兵守忠州。有慰抚使过之。震亮拒不辄纳。由是知名。是时李泰坐事谪阴城。闻贼起。自请隶束伍哨官。而其母在金公宅。往辞而拜于庭下。母欲挽之。即拂衣去之。闻贼破而止。
倭国年号
倭国僭有年号久矣。而不敢显书于关通我国文书中。自丙子后。遽以为尔国既奉清国年号。我之年号。我之年号岂下于清哉。遂肆然书送。朝议或以为不可受。而崔相鸣吉以为我既有诎。不必与彼较。遂受之。
蛮种
猺,(八蛮之属。)獞,(五岭以南蛮人。)狆,(苗人名。)狑,(犬名。)獠,(八蛮遗种。)𤝕,(兽名。)獚,(黄犬。)狼,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3H 页
(豺属。)狪,(状如豕。有珠。)犵狫狇,(蛮也。)𤝎,(广西苗种。)𤠈,(西南苗人名。)猓,(猓然兽名。)𤞀,(猰也。)貘,(俗貘字。)𤠍狐,(五溪蛮。盘瓠之种。)𤝳,(獠姓。)𤡊,𤣞,猡,𤠫,𤞏,𦍕。皆广西蛮种也。蛮皆盘瓠之后。故皆从犬。广志云獠民皆七月生。盖兽种也。
西洋舶
孝宗四年癸巳。洋舶漂至大静县。仍留不还。洋人皆碧眼赤髭。高鼻长身。剪发长覆肩。戴羊毛毡笠。穿高后皮鞋。衣杂色。长至髀。禁袖俱为连。一引缩而众齐脱。袜至膝。结之裤内。拜则去冠履。手据地长跪而垂头。歌类汉人音调。泣而无哭。不知饭。惟吃酒肉糕面。亦能食蛇。其谚字略似胡书。而横写为行。从左而起。凡数目字如数画之。但十字作。五字作。自六以上。则又于字之下。随数加画。语音文字俱不可通。试以倭语。举西洋吉利是段而呼之。众皆欢喜曰邪邪。邪邪者犹是是也。使之各书名字年岁而译以谚。为首者白鸡也。音斯伊隐。馀人名亦多斯伊隐之称。斯伊隐者。盖如中国之姓氏也。牧使李元镇以闻于 朝。备局遣朴延者来看。延亦西洋人也。十数年前。漂海而来。隶训局。本名胡吞万。改朴延。延之见漂蛮也。戒勿先言。以观其所为。漂蛮熟视延曰。是与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3L 页
我如兄弟者也。始相对垂泪。蛮人等曰。我国商船。多往日本。若送我日本。可得归。延曰。日本独郎可朔其开市。而商船例不得下陆。皆于舶上交易。且日本法。虽其国人。从他国漂还。辄杀之。况顷年。因邪罗宗门入朝鲜。朝鲜送于对马岛。岛主尽屠而夺其货。今送日本。必无全理。且我来此。隶于训鍊都监。身逸而食足。汝等从我至京可乎。蛮人曰诺。翌年送至京。分隶中外诸营。蛮人多技术。最精历法医方。其巧匠良治。多死于船。只有解星历者一人。解拳法者二人。善鸟铳者一人。解大炮者十馀人。其放炮。必安炮车上而放之。以便周旋低仰。且炮之发也。轮自退转。杀其后蹙势。免致筒裂。大炮藏药八斤。中炮六斤。差小炮四斤。鸟铳九钱。铅丸重八钱。以铁丝连缀二三丸以发之。中辄洞穴。船中物凡五十馀种。颇有异货奇器。龙脑数十斤。倭银六百两。琉璃漏一架。两瓶接口。中有流沙测晷圆器。以熟铜悬环之。枢活动转移。能左右前后。准中国制少差。又有测晷尺,千里镜,琉璃镜,云母窗。器皿多用铜锡白金。兵器皆输武库。鸟铳以周尺尺之。长五尺七寸。围本六寸。梢四寸。口经一寸。耳广一寸五分。耳有盖有障。共为一枢。皆可离合。火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4H 页
向内而点铁标之在梢者。小如菉豆。在本者中割横铁。从割痕而窥之。其制甚巧。而今无妆筒不可考。长釰似倭制。枪干不知何木。而轻韧不折。库藏五十馀年。亦不蠹损。收其妆船铁。至万馀斤。布帆阔过四十六寻。漂蛮皆丁壮。亦有数儿年可十馀岁。自言行贾至中国者三。至日本者七。

虏中有兽焉曰貔。其状如大鼠。极肥腯。甚畏日。隙光射即死。性能糜肉。一鼎之肉。以貔一脔投之。即糜烂。虏人不甚贵。出陆游家世旧闻云。其先祖楚公甸使虏。尝携至京中。
牛岛马
济州即东国之屈产也。州之东境。有牛岛周五十里。产此者最良乘。岛西南有窦。可容一小舡。稍进则可藏船五六艘。其上大石如屋。如有日光浮耀。星芒灿列。气甚寒凉。毛发竦然。俗称神龙藏处。七八月间。不可往。往则大风雷雨拔木损禾。有官济州者。获马于此。首低腹广。状似鲤。性甚悍。蹄齧不可近。遂复放之岛。盖龙种云。
鹁鸠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4L 页
京师俗养鹁鸠。以八目为贵。其一全身白曰全白。其二身白尾黑。头戴黑点曰点乌。其三身赤尾白曰紫丹。其四身白头颈黑曰黑虚头。其五身白头颈紫曰紫虚头。其六身白颈赤。翎端有二层赤点曰天仰白。其七身黑尾白者曰黑层。其八褐色而翎端有二层金色点曰僧。

孔子曰。弊盖不弃。为埋狗也。此指田犬守犬也。若食犬则传所称羹献也。夫田犬所以备猎也。守犬所以警盗也。以其有功于人也。故不食之。然鲁叔孙豹自晋归。杀吠犬与馆吏食之。此守犬也。与此异也。余尝考礼经。牺牲所以备祀享也。不用为服。服牛所以备耕作也。不用为牺。今人既以牛耕作而竭其力。又从而杀食之。甚可叹也。然余亦有是。盖借其气以补衰病。不得不尔。古人多不食牛肉者。良由气禀甚壮。余不能然。又可愧也。
龙潭马
本朝 英庙时。龙潭县产马。其高九尺。神骏无比。 英庙以献于 成宗皇帝。帝曰。朝鲜国王爱我。得神驹。不自乘而送于我。曾棨诗所云朝鲜得之不敢骑。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5H 页
来献赤墀弄神姿者是也。
杨禾尺
杨禾尺者。高丽太祖攻甄萱时。难制之遗种也。多居云中道。李义旼子至荣。为朔州将军。以禾尺等无赋役。属于率妓紫云仙徵贡。至荣死。崔忠献又取紫云仙为妾。徵剥日甚。禾尺等大怨。及高宗中。降于契丹。遗种金始,金山等。为其乡导。又诈作假倭形。始于关东。延及岭南。至遣将讨平。 国家悯其不齿齐民。改称白丁。以变旧号。属之军伍。以开仕路。而遗俗不变。自相婚嫁。无贯籍。或屠牛。或编柳器为业。至今屠者称白丁。编柳器者。称古里白丁。古里者柳器之俗称也。贱之甚于屠者。州县有死囚。辄使刑之。且馆妓称杨禾尺。此沿旧俗而少讹者也。
云仙
清州妓云仙。选入尚方。为针线婢。颇有才艺。一时公卿大夫及狭邪少年。多以缠头相遗。装束颇新鲜。乙卯庆辰。 上陪慈宫。诣华城行宫。将进馔。云仙以女伶从。自矜其艳。顾眄意得。蔑视同队。及乐作。 上特命云仙作处容舞。处容即木假面而状甚狞。着者人贱之。于是云仙气色顿沮。改着弊衣而前。竟其舞。观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5L 页
者无不快之。时南直阁公辙叹曰。骄之为害立至如此。士夫宁不鉴戒乎。仍为余道之如是。

东国俗以朱书聻字。贴门楣。案字汇音积。相传人死为鬼。人见惧之。鬼死为聻。鬼见惧之。篆书此字于门楣。百鬼远离。其说未知何出。而聻音贱。俗谓之辟邪符。即鬼名。

我国以水田为畓。音沓。东人所刱。日本以耕麦地为畠。其贵有畠山殿之号。世谓日本刱造。

法苑珠林。叙佛之初生。云开卐字于胸前。摄千轮于目下。楞严经要解。佛胸有卐字。表吉祥万德所集。华严经音义。卐本非字。周长寿二年。则天后权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万。(中国音宛。东国音晚。)六书精蕴。卐数之穷也。古人取一二字鼓动之。始自一起。反一而终。循环无穷。往复相通。明诗综。项佩字吹聆。秀水人。处士吴统持之室。有诗(此下题诗。)夫子书屋落成。阑干皆用卐。(案卐字取吉祥之义。与福寿字并行。凡器玩锦绣之类。此用卐字雕绘。)遂名卐斋。属赋四十字。(题止此。)曰。夫子爱奇字。回阑缭绕之。一时齐作卐。三点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第 86H 页
不成∴。(∴即伊字。)树色春浮并。斋居绣佛宜。定知人载酒。送喜有刍尼。(朱彝尊曰。诗俱从梵夹出。)字汇。补字注曰万字如来胸。有吉祥文。即此。(与卐。字异义同。)夷坚丁志。言蔡京死后四十二年迁葬。皮肉消脱已尽。独心胸上隐起一卐字。高二分许。如镌刻所就。

我国以容酒四杯之器。为一大也。字或是匜字之讹欤。亦称一钐。钐字字书无之。高丽史世家。忠宣王三年。遣左常侍金之兼如元。贺皇太子诞日。献金钐二。盖自高丽。已用钐字。俗亦以盥洗盘称大也。与酒器名同而大小悬殊。

丹铅录曰。古昆陵志。有汉司农刘夫人碑文。许劭所制。存者仅百十字中。有𠈦迲二字。不知何音义。我国州县。以铁索束柴以量之曰一迲二迲。舆地胜览。杆城一号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