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传记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0H 页
食货议[上编]
我国偏于东。海包其三。地势岩险。多名山大川。檀君始为君长。教民以衣服饮食编发盖首之制。及箕子之东也。有八条之教。先之以礼义田蚕。平壤城西有箕子田。田有四区。区皆七十亩。界区之路广一亩。界田之路广三亩。凡十六田。总六十四区。区之外又有九亩之路。大路之内。横而见之。有四田八区。竖而见之。亦如之。其尖斜欹侧。不能方正者。或一二田。或二三区。皆因地而划。乡人称以馀田。此殷助法也。箕子既殁。教亦泯焉。夷俗好弓。民皆趍射猎。不事农业。故税随而轻。白圭欲二十取一。孟子以为貉道。貉今春川也。丽祖统合三韩。首正田制。定役分田。差人性行善恶功劳大小以给之。官阶不论也。景宗始定职官田柴科。紫衫以上十八品。丹衫以上十品。裶衫以上八品。绿衫以上十品。杂职诸品未及科者。皆给田亦差。以人不以官。穆宗以来。其制寝变。至成宗十一年。判公田租。上等一结。租四石七斗五升。中等一结。三石七斗五升。下等一结。二石七斗五升。旱田上等一结。租二石三斗七升五合。中等一结。一石十一斗二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0L 页
升五合。下等一结。一石三斗七升五合。文宗八年。判凡田品。不易之地为上。一易之地为中。再易之地为下。平田一结。准不易山田一结。一易田二结。再易田三结。又定量田步。六寸为一分。十分为一尺。六尺为一步。田一结方三十三步。二结方四十七步。三结方五十七步三分。四结方六十六步。五结方七十三步八分。六结方八十步八分。七结方八十七步四分。八结方九十步七分。九结方九十九步。十结方一百四步三分。又更定田柴科。自中书令,尚书令,门下待(一作侍)中。至军士闲人杂类。分为十八科。自一百结至十七结为差。六品以下七品以上无连立子孙者之妻。给口分田八结。八品以下战亡军人。通给妻五结。五品以上户夫妻皆死无男。而有女子未嫁者给八结。女子嫁。乃还官。公私贱口工商卖卜盲人巫觋倡妓僧尼等及其子孙。不许受田。其受田者。身殁纳之公。惟府兵二十始受田。六十而还。有子孙亲戚则遆田丁。无者籍监门卫。七十后给口分田。收馀田。国有定制。士庶安业。自是以降。闲人功荫投化入镇加给补给登科别赐之名。代有增益。掌田之官。不堪烦琐。授田收田之法。渐致隳弛。又毅,明失德。权臣柄国。诛求多端。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1H 页
庄处田柴外役军田。皆入私门。粢盛供上或不继。奸猾乘间欺蔽无穷。已仕已嫁者。尚食闲人之田。不践行伍者。冒授军田。父匿挟而私授子。子隐盗而不还公。士大夫之当职劳王事者。不得一亩。从军之士忘躯冒矢石者。无以资其产。彼无赖子弟。锦衣靡食以享其利。奸黠吏民托权要。妄变閒地。要取公牒。通书州员僚。凡人庐舍桑漆。皆夺而有之。一田之徵辄三四。民不堪苦。辛昌初。侍中赵浚言私田利于私门而无益于公。公田利于公室而便于民。当以畿田给士大夫。以卫王室。其馀私田。悉皆革去。于是令六道观察使各举副使判官。改量土田。浚又言非士非军。非执国役者勿授田。亦毋得私受严立禁。与民更始。私田若皆公收。朝臣必艰食。令半收租以充国用。从之。恭让王三年。都评议司定科田法。悉复文宗之旧。焚公私田籍于市街。火数日不灭。水田一结。始收糙米三十斗,白米二斗。旱田一结。始收杂谷三十斗,大豆二斗。而分田三等。以定尺之长短。上田尺二十指。中田尺二十五指。下田尺三十指。又立秋成损宲之制。凭礼歉分损宲率。十分损一分则减一分。损八分则全减。其捡田也。守令审之。监司定委官更审之。首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1L 页
官又审之。我 太祖二年。更其法。损二分则全收。三分以往。随损随减。始使敬差官周行验察。时 国家鼎新。大明经界。于是撤讲武场。许民耕垦。置东西籍田。以供粢盛。修筑堤堰。以备灌溉。分遣大臣而量田。以均赋税。蠲免被灾州郡税。以轸民苦。民于是乎大和。损实诚美制也。然大吏粗率。不能体 圣意。乡曲委官皆庸愚。捡田不以实。驺从供亿。驱驰阡陌。骚扰闾阎。农民争持酒食厚馈。干请费几常赋。 世宗十九䄵。令有司议行贡法。先定诸道土品。岭南湖西南为上等。京畿关东海西为中等。关西北二道为下等。又据田籍而第田品。定收租之数。上等道上等田每一结二十斗。中等田每一结十八斗。下等田每一结十六斗。中等道上等田每一结十八斗。中等田每一结十六斗。下等田每一结十四斗。下等道上等田每一结十六斗。中等田每一结十四斗。下等田每一结十二斗。济州田无等第。水田每一结赋十斗。此古者什一之法也。视 国初之税。又大轻矣。又就其陈者损者而免其税。川翻浦落者减其籍。行之下三道。三道便之。二十五年。置田制详定所。 世祖大王时在首阳邸。总其事。左赞成河演,户曹判书朴从愚,知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2H 页
中枢院事郑麟趾为提调。以定之田分六等年分九等。十分宲为上上年。九分为上中。八分为上下。七分为中上。六分为中中。五分为中下。四分为下上。三分为下中。二分为下下。随其礼歉。一分之年免其税。又更定结法。其制先授旧制五十七亩之结。审定每等所出之数。上上年一等田出皮谷八十石。二十而取一。其税三十斗。亩收五升二合六勺有奇。二等田出六十八石。其税二十五斗五升。亩收四升四合七勺有奇。三等田出五十六石。其税二十一斗。亩收三升六合八勺有奇。四等田出四十四石。其税十六斗五升。亩收二升六合九勺有奇。五等田出三十二石。其税十二斗。亩收二升一合有奇。六等田出二十石。其税七斗五升。亩收一升三合一勺有奇。据此而推计之。更以二十斗同科定结。一等田三十八亩。二等田四十四亩七分。三等田五十四亩二分。四等田六十九亩。五等田九十五亩。六等田一百五十二亩。上上年税二十斗。上中年十八斗。上下年十六斗。中上年十四斗。中中年十二斗。中下年十斗。下上年八斗。下中年六斗。下下年四斗。一等结积周尺二十二万八千尺。二等二十六万八千二百尺。三等二十三万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2L 页
千二百尺。四等四十一万四十尺。五等五十七万尺。六等九十一万二千尺。开方其数。百分取一。定为每等量尺之长。一等尺周尺四尺七寸七分五釐。二等五尺一寸七分九釐。三等五尺七寸三釐。四等六尺四寸三分四釐。五等七尺五寸五分。六等九尺五寸五分。尺有长短。皆以宲积。一尺为把。十把为束。十束为负。百负为结。十四负准中朝田一负。常耕者称正田。或耕或陈者称续田。二十七年。分遣演等。先量京畿田。其目有五。其一。所用周尺。计五步造。尺面刻十分。量田时步外馀数量用绳。每步著小标。每十步著大标。其二。以方五尺。积二十五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百亩为一顷。五顷为一字。馀不用。其三。山谷陵阪倾侧及水田之多塍者。于宲积减二十分之一。次多者减三十分之一。又次者减四十分之一。平地不在此限。其四。私处家舍区地及苧楮漆竹莞田果园。例他田量之。若公处及寺院。毋令并置。其五。一人所耕连伏者。虽会歧而分之。听其自愿。都量合录。三十年。始大定八道田结。以大臣为观察使。差敬差官七十馀人。先从湖南始。金淑滋以校书校理与焉。时敬差官等。希观察使旨。争冒其品第。民有遮道啼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3H 页
呼者。叔滋曰。朝廷不可欺。然民亦可负邪。询之父老。参之闻见。肥膏瘠埆。一从土性。民大说。自是一遵成制而不之改也。大抵我国。东北多山。湖岭多野。两西及畿服。山野相半。山宜黍稷梁麻菽麦。野宜粳稻之属。春秋他谷不书。麦禾不成则书。圣人于五谷。尤重麦禾。禾正阳之谷。麦纯阴之谷。故为诸谷之长。然阴道易成。故麦秋先登。是故后稷之教。麦农为先。思文之诗曰。贻我来牟。来大麦也。牟小麦也。中国惟荆扬间产禾。耕耨之功。陪他谷故甚珍之。非天子不得食。故书曰。惟辟王食。我三南之地。处下湿而多雨。故禾为土宜。贡税籴粜之入。五分居四。米被一国。舆儓军卒。皆贱食之。故三南为国之基。然岁旱三南凶。岁水东北凶。以偏萟故也。古有赈贷粜籴之令。高句丽故国川王制。自三月至七月。计民户口。发仓粟以给之。待冬还偿。 国朝因而广之。又储军粮于各邑。有事则饷兵。无事则给民。春散而冬取。每谷十斗。加取雀鼠耗。耗者古无是也。高丽文宗七年。三司奏旧制税米一石。收耗米一升。今十二仓米。累经水陆。欠耗宲多。输者苦被徵偿。请一斛增收耗米七升。制曰可。耗乃从税而籴。遂为定制。增至一斗五升。或归公谷。或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3L 页
作官用。其名滋繁。吏贪民巧。利小害多。法久而弊。固其势也。 国制以税奉祭享给俸禄。贡则随土宜供自邑。夏后任土之制。文王惟正之供。不是过也。至燕山时。用度侈张。常贡不足以供其需。于是加定以充用。列邑所贡。多非其产。有贡物主人。当不时之需。往责数倍于其邑。刁蹬之弊。日以炽滋。胥吏射利。而公用不加。民被其害。且租税甚轻。一岁之入。不能支出。每以宿储补用。府库空虚。壬辰之乱。经费不给。该曹急于需用。常税之外。巧作色目以加赋之。又设训鍊都监。兵食不足。创三手粮。三手者。炮手,杀手,射手也。三南海西关东五道。每结收二斗五升以充之。三十七年。改量京畿海西关东西北等五道之田。京畿田十万三百五十九结。海西田十万八千二百十一结。关北田十万八十结。关东田三万三千八百八十四结。关西田案散失。各于是起总数。加减收税。时新经兵火。捡田多不以制。又量垦弃陈后乃定税。田界不能相续。一字之田或至十里。或至十五里。间错他数三字。当是时。经界不明。主客相混。西崖创为陈告之法。田土之无凭者。人有告之。四分而给其一。至今以为常。又人民稀少。极目陈荒。王子翁主相继出閤。韩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4H 页
应寅掌地部。田土不能给。礼宾寺有田焉。供百官宣饭及倭野人接待者也。应寅乃以是与之。时人善其通变。然此折受之所由起也。光海之际。权臣乱政。田制又大坏矣。 仁祖登极。命掊克聚敛之类。一切革去。民田之被夺内司者并还之。十二年。改量三南田。湖西田二十五万八千四百六十结。湖南田三十三万五千五百七十七结。岭南田三十万一千八百十九结。仍减三手米。每结一斗。三南则自上下至下中结数无加减。依分等收税。其馀皆以下下为定。五道则只有下下一等而已。 世宗朝年分九等。上下其税之法。至是遂罢。是时行大同法。大同者始于栗谷。继于西崖。成于梧里,潜谷。初栗谷欲革防纳之弊。进东湖问答。请行收米法。及经壬辰之乱。贡法尤坏。西崖申栗谷之议。一从土产增损未就。有沮者遂止。然贡物作米之议始此。光海初。韩久庵为户曹参议。疏论贡物之弊。请行作米之法。梧里为领议政。覆奏请设大同。详定条式。先试之京畿。民皆悦。及 仁祖二年。梧里复言大同便。请行之八道。巨室豪吏百端沮挠。只令关东仿畿甸行之。户曹句管。始名以大同厅。设局仁庆宫。 孝宗三年。因潜谷劄。复行之湖西。合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4L 页
大同厅于宣惠厅。九年。又行之湖南沿海郡县二十七邑。 显宗三年。又行之湖南山郡二十六邑。七年。行详定法于关北。 肃宗三年。行大同法于岭南。三十四年。行详定法于海西。 英宗三十年。追行详定法于关东。于是贡案所载京司贡物之分定于京畿关东湖西南岭南五道者。及五道各营邑所需之出自民役者皆作米。通水田旱田。每一结收米十二斗。山郡作绵布。米必精凿。布必正五升。准三十五尺。广七寸。宣惠厅计京师一年贡物价。收之诸道。分等给贡人以当之。又计各营邑一年之用。视多寡以给。储其馀米于各郡县。以备不时之用。山陵及诏使外。一切徭役。更不烦民。海西详定法。仿大同制。每一结收米十五斗。为营邑一年之需。其进供价米纳宣惠厅。贡物价米纳户曹。亦储置馀米。阙北正田续田。赋麻布米。应京司贡物价及进供物种贸易之需。贡物价之纳京师者。并以麻布。又正田赋米豆杂物。以应其营邑之需。行之至今。牢不可破。至 英宗二十七年。既减良布一疋。国用大乏。内而各衙门。外而各营镇需用。省减五十馀万。两军需之不可阙者。尚为四十馀万。而以渔盐船税钱选武军官布及隐馀结合十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5H 页
数万两以当之而不足。就京畿关东三南海西六道之田。每一结收米二斗。或钱五十。计可为三十馀万两。要令给代。其数略相当。四十五年。计田税之至户曹者。米十万一千一百五十石。小米三千七百二十四石。黄豆四万三千八百八十五石。绵布五万九千八百二十六疋。麻布七千三百五十七疋。钱十五万九百六十七两。以十五斗为一石。升斗皆倍于中国。岭南米一万八千石给倭。宣郭米七千石给方物。关西北以边防之重无上纳。凡有国之初。祭祀少仪文简。赐与节制度寡而民力作。故国有馀财。民有馀力。赋税略而经用足。及历年久。则 陵寝多宗亲众勋戚盛。故国用益繁。有司辄责之民。赋安得不增。民安得不困也。说者常曰宜复井田。井田复。民产平而国用裕。然我国异于中土。为井宲难。中国山川广衍。原野平均。地宜产物。千里而同。故井可分也。我国则不然。夷险肥瘠之异。或咫尺相悬。虽使禹分田。稷相土。亦难乎其均之也。且计口分井。田亦不足。何以知其然也。夫一夫百亩。为今一结六十负。八道时垦田八十万一千三百七十七结。略绰计民户一百五十一万一千馀。口六百六十七万二千五百馀。一口才得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5L 页
十三负有奇。然陈田及一易再易之田居其半。公田及卿大夫之采地不与焉。然则井之不可行明矣。古之为民。兴利为先。今之为民。除害为先。害不去。利亦不兴。今之弊患。游食者众而陈田多税也。夫游食之最。我国之班户也。盖无职无位。而田园擅山泽之饶。丧祭用大夫之制。居则使仆妾。出则具骑从。男不知耕而饶其食。女不知织而华其衣。国之役一无所与。习俗已痼而莫之变改。耗财害民。此为甚焉。陈田之弊。由于量田之不善。庙堂严其科。恐比总之或缩。郡邑衒其能。惟加辟之是报。重以奸吏豪民。弄法轻重。尺量罔而等第错。是故斥卤硗确之田。类以多赋废。或树木成林而犹责其税。良田之出。尽入之而不足。因以流离。于是有邻族之徵。然税籍则未尝减。有司者惟责逋之为急。不得不族而之邻。邻而之洞矣。今地益荒而民益散。由此故也。惟京畿山郡七邑。不耕不税。故地瘠而民安业。苟以此制尽行之一国。仁政莫先于斯。然而有司以经用之缩难之。传不云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宜先量田。定衍卤町原堤。均租赋耕而后税之。不数年田尽辟。而谷出益多。国入益殖。是失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6H 页
小而得大也。乌可以数年之害。捐万岁之利乎。夫然后参古今之俗。别士农之职。塞兼并之路。定士庶之礼。以导之十年。民志可定而大平可致也。语曰。五帝不同礼而治。三王不同乐而化。故圣人因时而制法。因地而制宜。要之安民而已。
食货议[下编]
凡货利用之器也。然好恶在民。贵贱在时。用舍轻重在上。是故王者执其权而用其中。故曰货犹称也。不适则废。周官有九府法。然王道以农为本。霸道以货为权。犹农商本末之分也。是故太公治齐。理财为先。管仲修之以霸天下。周作大钱。秦用金钱。汉屡易其铸。而五铢为当嗣。后弊为常主。我国风气之辟。后于中国。檀君之立。当唐尧甲辰。始教民衣服。所谓岛夷卉服者也。周武王己卯。箕子封朝鲜。蚕桑之利始兴。然嗣而王者。石渠,朱蒙之类也。惟攻剽畋猎之为务。民俗粗疏椎鄙。不耐为修饰工巧。绩布为裳。缝皮为衣。苟以掩身而已。三国鼎立。始与中国通。渐知懋迁之利。新罗之俗。妇女贸贩。炤智王初。开京师市肆。置东市典。设官以监之。此廛肆之所由起也。新罗大武神王十三年。沃沮臣属高句丽。丽人复置其中大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6L 页
为使者。以相监领。责其租税鱼盐。千里担负致之。此鱼盐之所由起也。东俗不知铸钱。中国所予钱。藏之府库。时出传玩而已。崇宁初。始学鼓铸。有海东通宝重宝三韩通宝三种钱。此钱货之所由起也。且扶馀之黄金。鸡林福州之绫罗䌷布。皆天下之珍宝也。自新罗以来。中国之工匠方技。从海舶来。坌集于湖岭之地。刺绣织罽。冶金鍊银。益精工侈丽。辇输之中国。由是东国之巧。中国莫不闻。东俗不便用钱。成,穆以来。或用或不用。肃宗六年。从侍中尹瓘议。设官铸教民用。以一万五千贯。分赐宰枢文武两班军人。以为权舆钱。且以用钱告于太庙。置京城左右酒务。又于衢街两傍。置店铺以兴使钱之利。是岁又用银瓶为货。其制铸银一斤。像东国地形。俗名阔口。用与钱通。银瓶遂盛。钱则格而不行。绢布匹度。旧以十寻为一疋。新罗文武王改以长七尺广二尺为一疋。高丽睿宗三司又改定折计法。大绢一疋折米一石七斗。丝绵小绢各一疋折七斗。小平布一疋折六斗五升五合。大绫一疋折四石。中绢一疋折一石。绵䌷一疋折六斗。常平纹罗一疋折一石七斗五升。大纹罗一疋折二石五斗。又文益渐奉使如元。得木绵种归。属其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7H 页
舅郑天翼种之。三年遂大蕃衍。又创取子车,缫丝车。大行于世。盐税古有定额。高丽忠宣王置诸道盐仓盐户。将内库常积仓都监院安国社及诸宫院内外寺社所有盐盆。尽行入官估价。银一斤六十四石。银一两四石。布一疋二石以为例。令用盐者。皆赴义盐仓和买。郡县人皆从本管官司纳布受盐。令郡县发民为盐户。令营置盐仓。民皆苦之。丽制无定赋。国有大事。用度不敷。则临时科敛。以支其费。毅,明以来。阴阳秘祝之说盛。每聚僧道数百人。常设斋醮。辄累十万。又忠烈以下。臣事元朝。世降公主。宫掖之费为多。或朝燕京。留侍都下。使者络绎于道。元朝大臣诛求多端。自诸王宰枢。至坊里小民。敛银一斤至一两有差。名曰盘缠色。且嬖佞用事。府藏殚竭。科外徵敛。不可胜计。至我 太祖大王建邦立国。首蠲民徭。减 御膳以裕国用。 太宗,世宗克昭俭德。宫室覆茅。器皿禁用金银。罢户布以劝农桑。寝盐场易米之法。不与民争利。置市廛。平斗斛丈尺。禁不得低昂物货。国以殷富。卉布一疋。买䌷一疋。换米八九斗。米一升直青鱼二十尾。时银瓶与布疋。子母相权。后因法弊。银瓶不行。专用五综布为货。女工劳而民用不便。输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7L 页
则牛汗。积之则鼠耗。商贾不行。政丞何崙议作楮货。与布并行。布一疋准常布二疋。常布一疋准楮货二十张。楮货一张准米一升。楮注纸则长一尺六寸。广一尺四寸。楮常纸长一尺一寸。广一尺以上计。令行用。禁至薄罅漏者。楮货亦中废不行。专用常木绵布。又定布帛尺。加周尺五寸七分。三十五尺为一疋。五十疋为一同。䌷苧亦如之。至燕山时。用度侈张。于是加定贡案。以充其用。钜邑小府。颁物不均。细分名色。繁若牛尾。又筑瑞葱台。为荒游之所。三道军民应役输布浩繁。民不能堪。坼衣中败絮。再织成布。色熏而尺短。由是绵布之觕恶者。谓之瑞葱台布。粟(一作栗)谷始创收米之议。西崖,梧里继言其便。遂行大同法。此贡制之变也。壬辰之乱既平。诸王子翁主新归城中。无以资赖。户曹请权给渔盐场税。 上从之。诸宫家之折受渔箭盐盆始此。 孝宗初。禁用觕布。时木花连岁不登。女工日恶。单丝挂箴。稀织裁为囊橐。豆菽漏出。缝作帷帐。蚊虻透入。故晓谕中外村家日用常布。准三十尺。前日觕布尽改织。犯者绳重律。时田税作布者。准三十五尺。巫女税奴婢贡布,岭南火田税布,海西芦田税布,两南匠税布。准四十尺。 肃宗四年。大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8H 页
臣言国无通货。专用银。银非国产。非人人所得有也。出银狭用银广。故诈造银弊极矣。钱即天下通货。独我国不行。货乃不通。请徇人情行钱。 上从之。命地部及常平厅。设垆铸鍮铜镴锡以成。其文曰常平通宝。重二钱五分。百文为两。十两为贯。关西之江边七邑。关西之端川以北。禁不得用钱。盗铸者罪至死。钱货由是大行。 英宗二十六年。减良役。初国制土地贡赋之外。无他财用。放番收布以资养兵久矣。各衙门巧为名目。称以良军。收布二疋。遂作经用。其名滋繁。日益滥觞。良役收布。至是为五十万疋。西北两道则不赋。六道应役之民。不过十馀万。而出五十万疋。于是有白骨徵布黄口签丁之法。 上闷之。命减良役一疋。国用大窘。遂就六道田结。每结收米二斗。或钱五十。又征渔盐船税。收选武军官布。捧隐馀结以充之。是所谓均役者也。大抵我国之财。稻为上。鱼盐次之。牛畜又其次也。稻田自百济始。湖南之上田。或种稻一升。得一石。故湖岭多万石之富。京商之贸谷者。多于漕船。是故京外谷价。贱不下十。贵不上千。夫海利惟鱼盐为上。三面之海。各异其产。而莫贵于鳆。莫贱于青鱼。所获之难易然也。沿海州郡。有渔条有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8L 页
场有鱼基。从鱼之上。立防竹排薪帘。设衽桶以受鱼。或截洋而渔。谓之箭。鱼队自大洋辐辏而至。其路如条。放船邀之。设网而获。谓之场。地势宜打渔者。谓之基。湖南之鱼利为最。岭南次之。湖西次之。海西次之。京畿次之。关北次之。关东次之。关西为下。南之浦项。北之元山。海上之都会也。远近商贾皆聚。赍多者至数十万。西海之盐。有井有田。弦而煮。东南海之盐。杂用铁盆土盆。煮无时。往时海无公税。三南虽税亦轻。缘海守令私以为利。豪富之家役利细民。均役之法既立。税尽归之国。于海民便矣。然鱼盐反贵。渔户日散。盖渔网盐釜。非数十浦氓所能办也。必也藉官力而成。郡邑亦厚与之财。多责其利。故所获常多。今则少干。辄罹禁网。故官民不得相藉。用力薄而得利鲜。且国税一定。州郡不得纵舍。故海滨近益困敝。夫以东国之鱼盐。不能使官民俱赡。诚经国者之耻也。古者牛服而止。今用以耕田。故六畜惟牛功为大。然国俗贵马而贱牛。三南尤然。京乡一日所屠。殆至数千匹。间又经疫。而道途阡陌之间。犹牝牡成群。济州古耽罗国也。天驷照之。故产良马。元世祖放大宛马种。明兴。屡遣使求之。故济州马名于天下。其俗以马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9H 页
货。富者或以谷数。绝影岛亦产良马。边海宜水草。皆有牧官属于太仆。岁取其良。然亦无千里之驹。率皆短小。银铁种种山出。户曹掌其税。东方故多银矿。丽末被中国需索。民不堪命。我 朝初年。敷奏免贡。遂禁采银。象译赴燕。如有私赍。罪至诛。壬辰之乱。中国之颁赐我国与夫军粮军赏并用银。以此银货大编。市井买卖之徒。不畜他货。惟用银为高下。度支经费。上国奏请。尤为浩穰。银乃翔贵。闾阎间废举子母者。仍以牟大利。官爵除拜。刑狱宥免。俱以是为绍介。及钱货出。而银亦寝不行。关东西北岭南等郡。银脉断绝。地部亦枵然矣。黄金亦土产也。三国贡献赏赐多用金。高丽亦然。元主尝因叛人指告。差官往洪州等处。淘金计七十日。用工一万一千四百四十六。才得金七两九分。我 朝既免金银贡。亦遂不复采。慈山虽有店。废不用。珠玉水晶璊瑚龟贝玳瑁皆出于南。又有竹箭谷漆之饶。名果橘柚异木豫樟榧榴越海而来贡。棺椁必以松。东南诸山。封黄肠木以供椑材。又多海松子。中国所谓五鬣松也。咸关以北肃慎氏之地。古有楛矢之利。深山巨谷。多虎豹豺狼熊豕獐羚羊。水出犀牛。且貂鼠之皮。鹿之茸。快马俊鹰。皆北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09L 页
地产也。法捕虎满品者给资。以除民害。以其皮给。南北币土宜麻。纤丽比绉縠。产紫草。可堪䌷帛。华人尝称东国善染紫者此也。女子喜冶容。发长有垂地者。剪以为剃。输之京。京华豪富妇女。非此无以为首饰。人蔘八道皆出。而品佳者称岭南。长白山之阴。有废四郡。土肥衍宜百谷。产蔘最多。每岁丹黄节。江界之民入采之。是故江界蔘利为一国最。西北边胡。胡地多蔘。故常有犯越戕杀之患。边禁甚严。犯者必死。然亦莫能止也。倭馆岁币三十九斤八两。倭有土疾。非蔘不治。故潜商者辄售重利。南草始自倭出。倭所称淡巴菰者也。性烈味辛。不宜人。然人嗜之。如中国之茶。西关之产。香烈异常。非权贵者不得吸。公私所需。纸为最多。南原之竹清雪华羽丝镜光。斧壤之雪霜。平壤之藁精等纸。皆天下之佳品也。三南之纸。殆遍一国。纸署所造。惟给方物。夫物各有所用。苟得其用。虽微为上货。不得其用。虽宝亦贱。夫货宲无用之物也。寒不可衣。饥不可食。然执有用之权。统衣食之利。是故先王之制货也。虚者宲之。小者大之。顺万物之生。使天下百姓日用而不知。智者用货亦然。故天下无不可富之国。然我国俗粗率。珍宝夥然而不知用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0H 页
也。地产铜锡而不能吹鍊。辄重市之倭馆。寰海有蔘鱼。中国人采而胶锦。而我则只用充食。䌷纻麻绵布此四者。坚厚精致。而国俗反贱之。往沽之中国者。率纤薄缟纱诸易损之物。故货益以贵。民俗皆呰窳偷生。无一二年之蓄。惟通邑大都宜积货。有甲乙之富。然古所称陶朱,猗顿之财。槩未之见也。松都高丽之遗也。地连西北之利。道途平易。故其民多弃本业而趍末利。丽朝既革。 太祖迁都汉阳。顽民矢死不从。或尽室入杜门洞。 太祖命阏之百年。仕宦不得通。嫁娶无所售。乃殖财货以资生。入则居市井。出则为商贾。逐利南北。不择远近夷险。或数十年不归家。是故松都多富商贾。蓄货至累千万。汉阳犹中国之洛邑也。道里中。西近海南带江。是故四方之财常辐辏。命都既久。地窄人众。习文饰仰机利。率游食之徒也。大抵东俗纤薄好利。而汉阳为甚。俗日偷百奸生。高者慕权势。畀者弄贩易。角力以自养。平壤北近义州。南接松都。箕子初都之。句骊氏振之以武力。民俗好气槩重然诺。丈夫相聚。辄悲歌慷慨。驰逐射猎。然工于交易。通异国之财。挟资产为饶。湖之全州。岭之永川。又一都会也。岭南之人尚礼让重信义。不苟于取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0L 页
予。爱土著而贱行贾。犹有先贤之遗风。是故永少南贾。而主货者多松都人。湖南土肥足衣食。故民俗浮巧饰技艺。攀援权贵。以主气势。全又甄萱故都也。易世虽久。民犹伉悍侮上。号称难治。良场浦出姜茜。商贾聚之。然地饶无遗利。江海之边多贫民。功速者害必亟。利大者用必迟。财之重者。惟王者及巨室司其权。故千乘之国。必有万金之富。万室之都。必有千金之货。湖中俗好儒备于礼。颇有桑麻之业枣栗之利。地产纻布。洁净不下吴产。是故士大夫多居之。豪门贵族蟠居郡邑。殆半于编氓。或谈义理事诗书。以取仕宦于朝。或连车骑饰冠带。横于闾里。其小民率皆龊龊而无积聚。夫水久蓄则腐。钱久储则销。善者利道之。日夜不已。我国之货。北逾关南过岭。周行不过数千里。得利最少。只可以食。不可以富。故称国中之货。率十分以数。千万钱亦足罄其一。如是而尚可为国乎。天地之间。为人为物。皆有分限。分限之外。不可过求。亦不可过用。夫十年聚之而不足者。一朝散之而有馀。我国之弊。奢侈与倖民为最。今之豪富。宫室踰制度。婢仆厌刍豢。一饮食之费。几倾十家之产。一台榭之资。几倾千家之资。贫窭者慕之。必欲跂及。徒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1H 页
步者骑。褐衣者纻。皆不安其分。由是财日竭而国日贫。且昔之奢也寡而俭者多。今之奢也众而俭者少。虽人乌氏而户程郑。吾见其日不足矣。故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易不云乎。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斯言尽之矣。古者四民各专其业。故国能富强。民用繁殖。今之人不之农不之商不之工者。以其劳且贱也。只托名事儒业。而终年不读书不做文。日事漫浪。每有科。辄随众波荡。或有时乎中第。故通都鄙兼上下。皆倖心也。倖心长而俗岂不坏。风岂不浇乎。若是者殆居国之半。皆驱而之南亩。使得自力于耕作。则谷不可胜食。且又志定业专。民皆安其分矣。夫惮劳而就逸。舍苦而求甘。人之情也。然使民知劳而后方逸。知苦而后始甘。而争夺乃息。然则当其少壮时。宁可一日而惰其心怠其力哉。论语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夫一变之机。亦岂难哉。诚在柄国者一转移之间矣。
丧礼掌故
  国恤中私丧祭祀。古经之言甚明。我东先儒之言有异同。玆用详录。以备礼家之所裁择云。
礼记曾子问曰。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之矣。而有君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1L 页
服焉。其除之也如之何。孔子曰。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服。又何除焉。于是乎有过时而弗除也。君之丧服除而后后殷祭礼也。
  郑康成曰。私丧。家之丧也。丧服四制曰。门外之治义断恩。又何除焉者。重喻轻也。(孔疏。成服为始为重。除服为末为轻。在亲始重尚不获伸。况轻末时乎。)君丧服除而后殷祭。谓主人也。(孔疏。主人谓嫡子仕宦者。)支子则否。
  徐师曾曰。必君服除而后。行宗庙之殷祭。则不复除丧之祭可知。
  案孔疏以为殷祭。谓小大祥祭也。小大二祥。变除之大祭。故谓之殷。禘祫亦谓之殷祭。但此论大夫士不应有禘祫。此殷见释除之祭。然小记言祭不为除丧。孔氏言孝子丧亲。岁序改易。随时感伤。故一期练祭。是孝子存亲之心。非以除服而有祭。乃服因祭而除耳。服虽不除。一期再期。何能不感。而小祥大祥之祭。何可不行乎。此殷是新主初入庙之祭也。大夫士虽无大禘祫。而干祫及其高祖。则因旧主合祭新主初入故曰殷。殷者众大之称。若二祥不可谓殷祭也。殷祭乃吉祭之大。有君服于身。不可行。故必除君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2H 页
丧而行也。若适子不任官。则庶子虽有君丧。殷祭行矣。庶子不主祭故也。故郑云支子则否。我东儒者之言。惟炭谷权氏说得此意。
  又案庾蔚之云。今月除君服。明月可小祥。又明月可大祥。若小祥后有君服。则但行大祥。此胶于殷祭谓二祥之说也。后儒多引此说。然服至三年而已。若或以君丧加至四年。至五六年而未除。则其未殷祭之前。号擗衰斩之哀。一如在丧时也。如是有违于前圣过制之戒矣。且明月小祥。又明月大祥者。恐无稽于经训矣。
  
又案古今之礼不同。古虽有父母丧。庶子在官者。而今则无论嫡子庶子。皆解官而持服。则不可以郑注通之矣。
曾子问曰。父母之丧。弗除可乎。孔子曰。先王制礼。过时弗举礼也。非不能勿除也。患其过于制也。故君子过时不祭礼也。
  郑康成曰。弗除可乎。以有终身之忧也。孔子言制礼以为民中。过则不成礼。
  彭廉夫曰。孔子语以过时。弗除之变礼。曾子隆于孝。遂欲致其终身之忧。故孔子又语以此礼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2L 页
之不可过。若先所谓过时不除者。乃压于君尊。不然则不可也。君子加厚于亲。皆欲勿除。患其过制耳。
  案详玩郑注。则不除可乎者。指父母之丧。因君丧而遂弗除。不亦可乎。孔子辨之云笃于亲之情虽无穷。而制则有限。有君丧而亲丧弗除。亦以不敢私服之义则然。不可以此为例而谓亲丧可弗除也。陈浩集说以为庶子虽除君服。不复追祭。是终身弗除父母之丧矣。可乎。后儒从而为之说。似与注意异矣。
曰。君未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归殡反于君所。有殷事则归。朝夕否。大夫室老行事。士则子孙行事。
  卢植曰。归殡反于君所者。人君五日而殡。故可以归殡父母而往殡君也。
  贺循曰。君不厌臣。故君殡而父母丧有归之义。案殡必有奠。子既殡父母。则虽君未殡。可以与其奠矣。
  又殷事。郑玄以为朔月月半荐新之奠也。然则君在殡。而亦归与于殷事矣。然此乃大夫士有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3H 页
官者之礼。非庶人不仕者之礼也。庶人为国君齐衰三月而已。国君五月而葬。则庶人服已除矣。又何不可祀之有哉。是故朱子许国丧葬前。行昏礼乎。
国朝五礼仪。 国恤卒哭前。大中小祀停废。
  案此指国家祀典。非谓私家祭也。然丧礼备要曰。国制 国恤卒哭后。大小祀皆许行之。私丧二祥。未知其必不可行。续疑礼问解。崔硕儒问庶子居官而行君服。嫡子在家。自依行亲丧之礼。从古礼则无官者可以行祭。而国制卒哭后始许行之。若此类当何从。答当从时王之制。是故沙溪之小祥。值 仁穆大妃国恤。只略设祭需而行事。国葬后择日行事。夫汉文短丧之后。臣之服君遂轻。以日易月。则无三年之制。我国能上自公卿大夫。下至士庶。皆白衣冠以终三年。固可谓得。但士庶之同于公卿大夫。似无等矣。考备要之义。私丧二祥置之未决者。似以国制通公私而言之也。夫公卿大夫既不如古礼之君丧在君所。则私丧二祥不可废也。况士庶乎。然古之礼则三年而后始祭。今礼则卒哭后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3L 页
行祀。在国典。诚亦不得乎轻重之分矣。夫三年之丧废祭者。以敬存乎彼则哀减于此矣。卒哭后行祀。不已遽乎。然先贤岂以国家停祀。臣子之行祀。有所不安于心。而亦于卒哭后行之欤。但慎斋通籍于朝。与士庶异矣。国俗则大夫与士庶无所分别而遂成典礼。今恐不得不遵也。
退溪答人书。国恤卒哭前。士大夫于其私家时祭不可行。忌祭墓祭等可行。又曰。卒哭前未可上墓。其就庙如节祀之礼。有官者恐不可行。
  案退溪所云士大夫。似指士庶而非大夫也。古之殷祭唯时祭也。忌墓祭乃后代礼也。是故不见于经。卒哭前时祭不可行者。似有据乎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之义。又如忌墓祭可行者。似有据乎反于君所。有殷事则归之义。又如有官当废节祀者。似有据乎礼疏所谓庶子居官而行君服之义。然今则君之服既疏略。而祭礼又繁缛。其所援据。虽出经旨。似多拘掣。今若反故之礼。先从君服釐正。在内官者皆衰绖而在君所。在外官者皆衰绖而莅官居。士庶则齐衰三月。白衣冠以终三年。而有官者有私丧。则虞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4H 页
卒哭二祥皆令行之。时祭则服除而行。士庶葬祭必不拘于此。则允合事宜。第念居君服而与私祭者。以其所急者在乎亲。而不可不躬之也。若后之忌墓祭者。皆追远之义也。其果一例在所急之中乎。此又可疑也。
  又案退溪以上墓为不安。行于斋舍。斋舍岂所谓坟庵耶。坟庵古无是制。且恐当祭则上墓矣。不当祭则亦不必行于坟庵。然退溪之行祭坟庵者。似在无官时。不然则既云有官者不可行矣。而反行之欤。窃意古之大夫既致仕则民也。是故为旧君服齐衰三月。同于民也。今之无官者虽不任职。其名之在朝籍。与在官等耳。似不必以无官有官等之也。
栗谷答牛溪书曰。卒哭(国哀)前祭祀可行与否。无礼文可考。墓祭忌祭虽无分别。但忌祭一年一度。其日恝然无事。是所不可忍也。墓祭则卒哭后亦有节日。故不必行也。如珥则卒哭前忌墓两祭俱废矣。如兄则无衰服。略设一奠。不备殷礼无妨也。又曰。卒哭前朔望参则非祭礼也。依常例行之何妨。又曰。节祀略设奠于墓前无妨。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4L 页
芝村曰。栗谷有官无官之论。今有不可行者。其时则从国制。堂上前衔以袍帽麻带成服。此即服衰故谓之有官而当废。堂上正三品前衔以下至儒生。只以白衣冠终三年。故谓之无官而当行。今则自公卿大夫士至儒生。一体服斩。前衔既衰绖。儒生亦麻带。皆可谓服衰。有官无官之论。虽使先生当之。必不更举矣。
  案先生此书。在万历乙亥 仁顺王后升遐时。而先生方为副提学故有官也。牛溪时方在堂下而在坡州故无官也。是故先生不行忌墓两祭于国哀卒哭前。而劝牛溪以略设一奠也。孔子曰。外丧齐衰之祭也。尸入三饭不侑。酳不酢而已。大功酢而已。小功缌。室中之事而已。据此则有丧而减损祀典。古之礼也。略设一奠。即此义也。
  又按口口答尹子仁曰。栗谷答牛溪有官无官之说。即汝中得之坡山糊壁者。今载续集。曾誊示尤翁。辄疑其赝书。
  又按尤庵曰。国葬前祭祀。朱子于此未有商定。本朝先贤互有异同之论。亦有先后自相参差。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5H 页
后学莫适所从。然朔望参不废之意。则无不相符。(止此)且考有殷事则归之文。则虽在君未殡时。亦许其归视朔望。而朔望参又礼之轻者。先贤所以许之欤。
  又案君之丧。天地社稷之祀不废。废者唯宗庙之祭。以祖先同此哀戚故也。后之丧记不明。礼节随之而轻。至于卒哭后则行祭如旧。然又未得乎本末之分。礼云君之祖父母。君之父母。小君世子。皆从君而服。故为齐衰不杖期。盖父母长子君皆服三年。祖父母。父卒则三年。妻亦有三年之义。故臣皆降一等而服斯服也。从服比大丧差轻。故臣下居处之节。具在礼经。栗谷持仁顺王后之服。而卒哭前不行忌墓祭。则与 大王丧同。岂尤庵所云自臣子言之。难以等次者欤。
朴南溪曰。曾子问。既有父母丧既引及涂。闻君薨遂之之文。已与大夫之祭。鼎俎既陈。闻君薨废之说不同。而朔日月半之殷事。亦且互举。则其以在先轻之丧。必待其君五月之葬而后乃葬者。似无其理。既行其葬而不行虞卒。亦知其必不然也。盖丧服小记。虽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5L 页
有既葬而不报虞。及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其丧服斩衰之文。恐非如此之类。
  此南溪问尤翁之文也。尤翁答云。今日 主上虽以内丧之故。 国家大中小祀。一皆举行。而自为臣子者言之。方持齐衰之服。而 梓宫在殡。一用常时祭祀之礼。窃恐有所未安也。盖以曾子问言之。则君丧如彼其重也。后世虽不能如此。岂可不略示其变乎。(止此)尤翁之答。从国制而言之也。然南溪所引曾子问二条。谓其不同然。窃疑引凶事也。丧事有进而无退故遂之。祭吉礼也。吉凶不可错杂故废之。至若葬不待君葬。则诚以葬事先轻之义。而小记宲无不赴虞之文。盖言报虞三月而后卒哭也。若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者。不徒祭事先重也。以所急者在于葬父。故不暇及虞祔之节。南溪所云恐非此类者。岂或在是乎。
肃宗辛巳 仁显王后升遐时。领议政崔锡鼎启言国恤时士夫家大小祥节次。须有 朝家之定式。以礼记言之。曾子问君服中私丧变除。孔子以除服不当过时答之。礼意甚明。郑注亦不误。而疏说以行祭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6H 页
于君服除后误解之。本朝礼文则无他援据。而五礼仪。有卒哭前大中小祀停废之文。故据以为例。近世士夫多行祭于卒哭后。而所谓大中小祀。乃 国家祀典。非指士夫家祭祀也。以义理言之。国恤中士夫家时祭可废。忌墓祭犹可略行。况练祥虞卒哭。是丧中之祭。本无吉凶相袭之嫌。且念今日在丧士夫无服君丧之事。而仍服过限之私丧。非但不合于礼经本意。亦不合于疏说之义。我东儒先所论。亦多可据。而近世先正臣朴世采所论。颇为明白。自朝家定制。使之依礼经行祭除服也。 上曰。大臣所达是矣。依此定式。使之遵行。
司直李凤徵疏曰。大臣以士大夫私丧未除者。当除于卒哭前。引礼经證之。此尤讶惑者也。曾子问曰。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之矣。而有君服。其除之也如何。孔子曰。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服。又何除焉。于是乎有过时而不除也。君之丧服除之后殷祭礼也。此谓君服在身。则虽有私亦不敢服。则除不除非所敢论也。必待君丧服除之后。殷祭则然后乃可除也。殷祭备三献诸文。即二祥之祭也。君丧在先。私丧在后。则不敢服私服之当服者。其可除私丧已服之服于君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6L 页
丧未除之前乎。又其下疏曰。假如此月除君服。即次月行小祥之祭。又次月行大祥之祭。若亲丧小祥后遭君丧。则他时君服除后行大祥。非误解也。所重在于上而乃后。君臣上下之分。截然难犯也。古今异宜。虽不可待君服之除。而未卒哭前除私服。大段不安。若今日改一节。明日改一节。事之如此。则大防渐坏。将至于人不知国有丧。非细虑也。大臣以除服不当过时等语。为孔子答曾子之问。此则见于何经耶。臣见识浅狭。未能博考。而至于曾子问此条。所尝熟讲者。不得不论卞其不然也。当此邦国有丧。上下哀遑。百司废务。则为人臣者。其何敢备行私礼。欲伸孝心如平常之日乎。东儒以为国恤葬前。忌祀则可以杀礼行之。此亦义起者。古礼亦无明白可證。况此大小二祥。是人家变凶即吉。受服替序之大节文也。其可略而行之乎。以单酌设行。则所谓不成之祭也。其可撤几筵变服色。晏然如常日乎。朝令虽如此。大夫士苟有好礼者。亦当引经据义而慎行之不可也。
领议政劄曰。伏以臣伏见司直李凤徵疏本。其下一款。因臣向日筵白私丧变除事。大加诋斥。臣于此不得不据其所论而卞之也。礼曾子问曰。大夫士有私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7H 页
丧可以除之矣。有君服焉。其除之也如之何。孔子曰。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服。又何除焉。于是乎有过时而不除也。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祀。曾子问曰。父父母之丧不除可乎。孔子曰。先生制礼。过时不举礼也。非不能勿除也。患其过于制也。故君子过时不祭礼也。按古者卿大夫私丧将除而遭君服。则服君服而朝夕在君所。无兼服私丧之事。故当其除服之日。更无事于变除。有所过时而不行变除之节者。殷祭时祭也。待君服除后行时祭。以申孝心。此孔子初答之意也。曾子疑此言有若终无除脱之事。后问亲丧何可无变除乎。孔子后以不当过时之义晓之。盖当君丧之初。虽不得备礼除衰。而自除于当除之日。此先王制礼而有过时不举之训也。其所以不复变除于君服之除后者。非有所牵畏难而不能除也。其勿复变除者。患其过于先王之制也。此则孔子再答之意也。孔疏乃以殷祭作二祥看。虽有是月除君服。次月行祥祭等语。依疏说解殷祭为二祥。则是过时而祭也。是过于先王之制也。此非误解乎。上章文理乍看。诚若可疑。而以下章患其过制等语通观而熟玩。则其义自晓然矣。今凤徵执误解之疏说。据以为言。则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7L 页
其讶惑于臣言。固无足怪也。而上下二条。明是一意串成。今凤徵截去下款。只取上一款。以为论卞之资。而以过时不举。诘其见于何经。何其素所熟讲。而数行之间。犹未能看悉也。凤徵既以疏说为主。则当以除丧于君服除后为说。如此然后。方能直截而无屈曲矣。今乃曰古今异宜。不可待君服之除。臣未知此礼见于何经耶。此则凤徵亦知其义理事势必不可行。故以意迁就以为辞耳。岂其可乎。夫古之君子并有君亲丧者。服君服而不敢兼服私丧。不悖于君亲轻重之义。今之君子不服应服之君丧。反着当除之私服。是近于先贤所谓有父子而无君臣。而臣所尝慨然者。寔在于此。今凤徵反以国恤中除服。为坏君臣上下之分。噫。人之所见。若是其辽远也。虽然今人居丧。恒着私服。既无服君服朝夕君所之事。则于其私丧。亦不可全无变除之节。此等节目。诚非容易裁定者。先正臣文纯公李滉答人书曰。国恤卒哭前。士大夫于其私家时祭不可行。忌祭墓祭等可行。文简公成浑曰。时祭吉祭也。虽非朝官。服衰者固不敢行也。至于朔望参忌祭。亦可略奠设行家。慕祭亦可仿此。文穆公郑逑曰。卒哭前大中小祀皆停。则私家时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8H 页
事之类俱难举。唯忌日则亦丧之类。略具暂设何妨。以此观之。则忌墓二祭。虽与吉祭有间。是平常无故所行。而先贤犹许其略行而不废。则虞卒练祥之为丧中之祭者。其不废而当行可知也。文成公李珥答成浑书曰。季涵之祥祭略行云者。只为卒哭前不敢举殷礼也。季涵即故相臣郑澈。而当其除服之日。劝其略设而行之故云然。名儒宋翼弼答郑澈曰。小君国君虽有轻重。同是国服。且今国法卒哭前不得行祭。如曰卜日行祥。又有未稳。则祥日告以不备三献之意。设奠脱衰为宜。以此观之。则朝官之国恤中变除。已有诸儒所论。前辈所行可知也。至于近世文纯公朴世采往复书中。有曰其为卒哭前。不敢举殷礼者。似原于曾子问注疏。以殷祭二祥看者。然曲礼丧事先远日注。丧事为葬与二祥。又解虞卒哭祔练祥禫。并隶于丧礼。则其以祥祭定为吉礼者。未知何如也。又曰。诸贤所见。皆泥于注疏中以二祥有殷祭之文。不察其经文所谓殷祭乃吉祭之礼。既知殷祭本非指丧祭而言。则二祥虽在乎卒哭前。恐无不可行之义。又论国恤葬祭诸礼曰。国有大殡。时祭既不可行矣。陵寝废祭。则臣子不可独举节祀矣。忌祭虽行。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8L 页
亦不过于一酌矣。至于凶礼。如葬如练祥。固有岁月定限。著于礼法。又非吉礼之比。恐无不行之义。盖葬在卒哭后。则以匹夫而行天子之礼矣。练祥在卒哭之后。则惑有数年不脱衰之患矣。其可乎哉。可乎哉。今以累条论说观之。其于公私轻重之衷。变除节目之详。庶可得其体要矣。第以朝家无明白勘定之事。故国恤时士夫家葬祭之礼。疑于所行者颇多。宜早定制。使有持循。乃于筵中。固言白许葬而并举此事。礼节既尔繁絮。筵奏又难支蔓。略提其要而得蒙允可。臣固自讼其轻遽。恨不以博询为请也。今凤徵所论。固甚疏谬。无足多卞。而事关礼义。亦不容轻省其辞。倘蒙圣明澄神财省。则以圣学之高明。又有不待言说而缕解的破者矣。
赞善权尚夏议云。先师文正公臣宋时烈于前后国恤之时。答士大夫家葬祭疑节之问。不止一二。其答李世龟之问曰。国丧未葬前。私家祭祀自有先贤定论。今不容更议。而唯是今日则以内丧之故。论议多歧。然鄙意则 梓宫在殡。期制在身。臣民自不敢遽同于国家。且以人情言之。初期再期之日。略设庶羞。以伸情礼。而于国葬后择日行二祥。用意宛转。公私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9H 页
无憾。何必于疑文难断之中。遽自处于其薄乎。盖古者丧期无数。虽加数月。何害于义。馈奠之又加数月。亦是伸情之一端也。其答崔奎瑞之问曰。国丧未葬前。何可行祥祭乎。若曰略设则不成祥祭。记昔沙溪老先生小祥。适值 仁穆王后国恤。只于是日。略设祭需。哭而行事。国葬后择日行练事。此酌古商今。可以通行而无疑矣。其答闵镇长之问曰。虞盖为神灵飘散无依。故欲安于神主之祭也。故曰虞之为言安也。若是则墓而不虞。诚人子之所不忍者。而第国恤初丧。大小祀不举。而独行殷祭。亦所不安。或云当略设以行三虞。以存不敢殷祭之义。而卒哭则必俟国葬后择日行之云。此似略得其宜。而第无明文。不敢质言。惟卒哭必待国葬后行之者。礼有渴葬报虞。而卒哭则退行之文。此为可据也。其答李敏章之问曰。国恤中士大夫葬事。既无禁令。于礼意亦无所害。而但葬后例有殷祭。此则正当 宗庙山陵停享之时。臣子之心。亦所难安。因此而葬后废虞。于人子之情。亦有所不忍。此便是难处者。虽行虞祭而降杀行之。如退溪忌祭之说。则或以无妨。观于此数说。则私家殷祭之不敢行于国恤卒哭前者可知矣。盖臣师早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19L 页
游文元公金长生之门。习闻先辈诸贤之言议。其所参量古今。折衷于天理人情者。有非俗儒一时之见所及。故臣常讲服而无疑矣。至于曾子问所论。则其句语之间。尽有难晦处。注疏所释。未知其果得其本旨。而亦必有十分明證然后。可破其说之非。如此等处。疑以传疑可也。今此大臣所解。以臣愚见未敢信其必然。与其强凿疑文。曲成义理。无宁近从先正定论之为无弊也耶。 命以依赞善议施行。
 案崔相国所引礼经虽详。国制已成则今不可悉从。权遂庵议引尤翁。尤翁参以国制及臣子之情而言之也。恐不可不行。然今制国葬卒哭前。士庶往往葬其父母。而亦许行虞祭矣。
北关军制
国初军制。皆用五卫。及至壬辰。始变为束伍。独北关仍行不罢。邑守称卫将。佥使万户称部将。当是时也。只有武学甲士骑步兵。有厅军,烽军,日守等名。通称卫军。及至 仁庙乙酉。北兵使金汝水状罢五卫。始设三营将。团束各邑镇堡之卫军而统之。称束伍军。卫军束伍军虽异称。宲则一也。逮至 肃庙戊午。观察使李元禄,北兵使柳斐然请于朝。又罢束伍。更设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0H 页
五卫。镜城,明川,吉州束伍三千馀名仍之。加定卫军三千六百馀名。并与兵营旧属二千馀名。以备一营之制。六镇诸邑。罢束伍复五卫。加设二千馀名。皆是海夫,沙工,土奴,雇工诸工匠也。 英宗丁卯。观察使李宗城上疏言自吉州至庆兴十邑守宰。分为南北。各称卫将。而佥万户部将之称则无存焉。五卫之法。卫将部将之下。有统将,领将,旅帅,队正,伍长,伍卒之称。而今只有千总,把总,哨官,百总,旗总,队长之名。本道五卫之规甚疏。观于制胜方略可知。今之复旧者。阵法,队伍,形命,号令。皆用束伍。所改者只营将之为卫将而已。尚可曰军有定制耶。五卫束伍名目。各有所当。今卫军束伍两存之。兵使既统卫将。诸卫军莫非所管。乃别设一营。仍存既罢之军。又何所据耶。镜,明,吉三邑之仍存束伍。固状请也。六镇尽罢之邑。又何以两存而不罢耶。束伍之两存。尚云不可。又何以加定卫军。至于二千名之多耶。今以甲子军案。比之甲寅。则卫军诸名所加。几半万矣。尚可曰兵有定额耶。且所增之数。俱是有厅武学窠也。一转而兼司仆。再转而为司果。仍得永除卒伍之藉。而骑保甲士之分隶于营邑者。或排番而执贱役。或作保官属。以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0L 页
诛求。不能聊生。虽卖牛马雇妻子。得麻布四五十疋。皆充其欲。次第升补。由是武学之窠日增。骑甲之额日空。磨天以北。人民本鲜。而频年饥疠死。七十郡之户。不足当三南一大州。吉州稳城之间。世代乡族有荫后裔。举皆不免充丁。其愁冤足以干天和。良役之币。八路通同。不能矫革者。以纳布之额无以减也。关西尚有一疋之役。独关北寸缕粒米不关于经费者。徒以军制之无章。兵额之无定耳。治军之道。莫先于明分数。北关之卫军则称岁抄军。束伍则称团束军。卫军之中。有营军焉属于兵营。有军厅军焉属于各邑。卫军束伍。固多兼役。而寺奴之全数。内奴之三分一。以公贱也。故不入卫军。则固当尽归于束伍。而多方谋免。且所谓岁抄之币无穷。逃故之代定。新旧之出入。皆费情债。自本邑至营门。又至于该曹。一人付标。纳布一端。又计路需。别为徵索。正军之岁末付标。诸路皆然。而三千里之费。视他路倍筛焉。今之道尽罢卫军束伍名目。每邑各定马步兵几哨。平时赴操。临乱御敌。又定营属邑属各几人。平时使唤供给。临乱则为亲兵。又乡品闲散并团束于城丁。罢付标京司之规。岁末代定。兵使主之。式年成案上送兵曹。则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1H 页
奸弊可一扫去之。各邑守令亲按户籍。以今有厅军武学作马兵。以骑步中内寺奴作步兵。以营军属之兵营。以军厅军属之各邑。其馀土兵日守工匠烽军海夫之属。各依其旧。而此外馀数。皆为城丁。岂不简易而易行也。且兵营私属。刱自壬午。四十年来。数已三千五百矣。每年岁抄时。同录于正案。若欲革罢则称以作队正军。使不得动挠。此路不防则北边良丁殆无遗者。又启言北兵使自 祖宗朝。为委寄而倚恃者。然凋弊特甚。不成貌㨾。宿兵治军。并皆阙然。言念边备。实为寒心。请区划定制。其一。兵营所属南北十卫邑堡卫军之外。有抄选军二十哨。行营本营分属十哨。每年五哨入番营下。此柳斐然请存镜明吉三邑束伍军。别作一营者。而屡次换易。为通十邑签代之卒者也。既已团束作队。以为亲兵。朝家又以十哨一朔之料。划给元会谷。则所当逐岁行操。使之鍊习。而镜城五哨之番。每于七月尽数入直。随率书记旗队长外。二百十六名则各捧烧木一百五十束。一百六十名则各捧炭十四石。四十名则各捧谷草四十五束,郊草五十束。三十五名则各捧沙铁二十四斗。七十名则使之二十五日吹铁。所谓入番只此而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1L 页
已。不但操鍊之无可论。列邑远居之兵。留一朔于营下。办纳柴炭。种种弊端。不可尽举。以此之故。人备十馀疋麻布。并与朝家划给粮米。防役于营下而归。其为冤苦。又当如何。行营则一年五哨分排七朔。使之入番。而每番三十日。先望则各捧烧木六十束炭四石。后望则行操。而先望之内。自不能备纳。转输往来。又费多日。行操不过六七日而止。然行营军则炭木之价。以南关三手布。人给二疋。其于鍊兵。虽极疏虞。其白地徵督。剥割军卒。不至如镜城军之甚矣。臣到镜城。与判官臣权赅及邑中解事者。数日讲磨。以本府续田三千九百结之不与元田输纳柴草杂役者。每结捧柴五束。又以本府一年馀柴。属之兵营。以代军卒所捧烧木之用。其馀草炭吹铁。则通五哨每朔十日轮回责应。二十日则逐日操鍊。行营则抄选军柴炭之役。一并罢去。以前所捧城丁柴与今番所罢定额外。杂色四百名。各捧三十束。又以钟城府行营附近一社户柴。属之兵营。而前日所给三手布。则以为军需赏格之用。其一。北兵营春秋习操。四等都试赏格无出处。曾于甲戌年间。请得关西木二百同。殖利取用。初则分授于营下人。称以军需差人。使之贸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2H 页
办。周年什一之利。何患落本。而所谓差人长在营下。自兵使虞候。以至幕属。日用百需之非北路土产者。莫不使之先为责应。追给其价。而价不相当。故一为差人。九族败家。营下难支。则又定各邑富宲人。亦名差人。分力担当。各邑差人。又不能支堪。分定社里。轮回策应。其间监色之凭藉侵虐。罔有纪极。故吉州以北五六邑。如在涂炭。怨苦彻天。昨年审理使书启。首论其弊。请罢军需差人。以本营外军官旗牌官武学三班之作队者。除番徵布。人纳一疋。以代军需之用。备局覆启许施矣。前兵使张泰绍又请除各邑差人里社轮回之法。只令营下将校依前料理。备局又许施矣。今则差人虽罢。殖利自如。殖利自如。而三班除番徵布。又以前日 庙堂所许。仍行不罢。一疋之捧。又变为二疋矣。事之无当。莫此为甚。臣于今行。三班除番布则罢之。如有有故而不赴番者。依古例纳米一斗于军器。以为修缮器械之用。殖利之法。既不永罢。则日后差人之弊。必将复作。乞令庙堂严立科条。其一。北兵营军制。本营属步兵十五哨中。抄选军十哨,营军五哨。营军者臣疏中所论自卫军中割属兵营者也。马兵十四哨中。武学五哨作队外。军官五哨,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2L 页
旗牌官四哨。行营属则步兵二十哨中。抄选军十哨,营军五哨。输城驿作队军五哨。马兵十三哨中。武学五哨,作队外军官五哨,旗牌官三哨。合为步兵一营三部七哨之制。马军则分为左右。而每当习操之时。并与亲骑卫当为子壁者。合为三十五哨。恰与外垒步军之数相同。故只以元马兵十哨作为子壁。而外军官,旗牌官,亲骑卫则各自为一阵。不成军制。若曰旗牌官外军官。今虽作队。本是大将栏后之兵。初不当入于子壁云。则栏后亲兵之数。又岂至于十七哨之多耶。北路军兵之啚升。有厅武学之弊。臣已备论于疏中。马兵之猥多。皆由于此。而虽称马兵。宲不能备马。故每当场操。百计借乘。而不能得则上年行营之操。武学无以借马。至于自缢而毙。此辈既以作队。录于军案。今不可更与未录案之类。一并汰定。而亦不可不稍加变通以成军制。今以本营属外军官五哨中。三哨则仍作马兵。一哨则变作步军。武学五哨内。三哨仍作马兵。二哨则变作步兵。并计元步兵十五哨。合为二十哨。为一营二部四司之制。马兵九哨为子壁。行营则外军五哨中。三哨仍作马兵。二哨变作步兵。旗牌官三哨中。二哨仍作马兵。一哨变作步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3H 页
兵。武学五哨内。三哨仍作马军。二哨变作步兵。并计元步兵二十哨。合为二十五哨。而输城作队军五哨。割属于察访。专守岭阨则亦当为二十哨。为一营二部四司之制。马兵八哨为子壁。如此然后。可不参差杂乱。行营本营。各行操鍊。亦无分裂之患。其一。南北兵使之春秋习操。固是应行之典。而南关则十朔之内。三次行操。北关则自庆兴至吉州千有馀里。其间十邑二十九镇堡。各为设操。早春发巡。必犯方农。初冬始操。必至于岁。南关三𨒇道里之远。不减于六镇。而徵发聚待。险阻艰难。殆有甚者。况毕操后试射。赏格及犒馈所受。数甚夥然。残营亦无以营办。元户零星。实有月减岁缩之虑。关西之兵使巡历。春南秋北。岁一行之。边地诘戎。西北无异。今依西关例。六镇三甲。行之于二月。其馀邑镇。行之于十月。而兵使不行操之时。则各营将卫将。别为巡点。似合便宜。其一。六镇诸镇堡之罢主镇合守。各自独守事。因审理使书启。庙堂覆奏许施矣。诸镇之中。土卒多小不齐。或未满哨。不成军制。独臣以此病之。未满哨处不过数三堡。而其馀诸镇。率皆人户完聚。城械备具。或守贼路当岭阨。其尽领土率。往赴府城。两本堡之城池饷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3L 页
械。洞岭要险。弃之如遗者。宲是失计之大者。故相闵鼎重,故相李端夏。皆主镇堡独守之议。审理使之论启。庙堂之许施。俱为得宜。列镇中抚夷一堡。只设守城四部将。而馀则虽兵未满一哨者。皆设守城场操。两般将校如把总,哨官,旗牌,教鍊之属。无异大营。邑所馀土卒。半不及将校之数者。往往有之。此谚所称十人乡徒。九人座上者也。乞令帅臣。潼关,高岭等大镇四五处外。场操之规。尽为革罢。新设将校名目。大行汰减。其一。豆满江水势岁渐南迁。崩岸噬野。在在皆然。庆兴邑基之后。几尽荡析。极力防筑。仅得泥生。而虽以鹿屯岛言之。在于造生咫尺之地。 宣庙癸未。设为屯田。以供军需。忠武公李舜臣以造山万户。击破虏兵。载舆地志。鹿屯岛之为我地明甚。而百年之内。水失古道。鹿屯造山之间。遂成大江。彼我交界。以江为限。故江北之地。遂非国家之有。庆源有古浴岛在于训戎镇前。而与彼地后春相对。甲寅年。府使李秞石标记。有曰丙子以后。训戎镇上流分作枝派。横流南边。侵割民田。到本府上守护。始与原派合流。两水间广袤八里许。变为岛屿。荒芜废耕。民生失业。故与监司臣南九万相议会宁开市时。使通官张孝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4H 页
礼等言于彼人。防筑其枝流。水行古道。境界以正。耕土如旧。边民始粒。以此见之。则古浴岛本是民田。不如何故今成废地。为帅臣行猎之所。枝流堤防。几尽陵夷。若不修筑。一朝为彼地如鹿屯岛者无疑也。今依甲寅古事。许民耕食。而使其田夫渐次堤防。储其税。以应清差而除民敛。其一。前因审理使书启。端川案付北兵营炭草军八百六十八名。有移送南关各邑之 命。而前监司在任时。二百五十四名。已为分派于定平以南六邑。其馀六百十四名。派定无处。尚未移送。臣亲到本府。细加究覈。则民少军多。定军之类。半是儒生。良丁之难。邑邑同然。二百五十四名之移额。六邑之民。尚今称冤。今又更添以六百馀名。则儒生之不免。亦将与端川无异。故抄集一乡。十分开谕。北兵营所送身布。则以前定者备纳。改其称曰炭草生。以别于军伍之贱。依本道烽武士例。炭草军六百十四名。勿载兵营。炭草生案。留置臣营。随其有关。自端川代定。无欠于入送北兵营之数。政院奉 上旨曰。凡事商礭。务归至当。况国事乎。且古人云磨砺当如百鍊金。昔金宗瑞为咸吉道观察使。开拓六镇也。我 英庙累下谕书询问非一。若此然后。处事无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4L 页
弊。其臣能展才。顷以西北事。托于西阃北伯。往者虽在静摄之中。有下教者。今状闻陈章。可谓不负予矣。既有可从者从之。有拘碍者。亦为询问之教。循例下备局。虚过时月。则非特有欠诚实。何事可做。于昨日面谕大臣。即命商礭面禀。予与大臣。莫晓北关事势之便否。今者请陈关系军制。故即问曾经南北阃任之臣。更自详量。大抵京外弊端之生。专由于法制之数为更张。此等更张之际。亦不无民心之骚动者。此则其不至此。而去卫军之制。取束伍之名。若此之际。或不无避苦趋歇之弊。下询之际。或曰古法难以更张云。亦非臆说。以曾经北阃之人。素知其弊者。其陈若此。予则曰尽有意见。道臣之意。其亦有可对者乎。此事不可草率为之。此诚前谕中所论有拘碍者则当更问者也。日值初庚。虽有眩气国事。更为下谕状闻中军制一节悉陈馀蕴之意。六月。宗城再疏言。帅臣之状请变制也。只知增兵之可喜。不念其生弊之可忧。庙堂之覆奏许施也。只见五卫之可复而并听其束伍之仍存。又不能定为名额。明示科条。边臣不职。慢不省察。悠悠泛泛。承讹袭谬。及至今日。认以为当然之法制。牢守而不知变则其亦惑矣。噫。法制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5H 页
数更张。即是弊端之所以生。 圣谕所及。至为允当。今不必别引他事。即以本道之弊观之。可知也。覆辙在前。改弦有戒。朝议之慎重。固其宜也。而独奈百弊滋兴。如人之倒悬不解则死。是岂可已而已者哉。至于民心之动。则北民之无愚智而日夜𥷋望。在于罢岁抄一军政。臣行之入北也。士子之有识。老校之习兵者。一口陈弊。皆愿矫革。若以臣疏之见行。或虑民心骚动。则臣敢保其必不然也。至若去卫军之制。取束伍之名。或不无避苦趋歇之弊。亦有可以仰覆者矣。臣之疏意。正以卫军束伍并置而两存。役有苦歇。人争趋避。故革去两般名目。以截其苦歇之所由生。夫岂以此而反启趋避之弊哉。今玆变通。亦可谓一路之大政。而反覆思惟。终未有掣肘难便。生别弊而贻后害者。而但以该曹岁抄之请罢。为不敢耳。或曰古法难以更张云者。 圣教虽许以尽有意见。臣则以为说者实不能溯究来历。深知弊源。但自附于难慎之意。承问而仰对而已。苟古法也。臣虽不肖。岂敢轻议下手。而惟其非古法非朝令。徒贻无限之弊。故敢有矫革之论矣。谋之欲众。断之欲独。实是做事之要诀。谋之既已众矣。今日所望。只在于 睿筹之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5L 页
独断耳。备边司启。观此咸镜监司李宗城状启。则盛言北兵营凋弊。宿兵治军。并皆阙然之状。仍付庆源,端川一二事宜。乞令庙堂即速禀旨。俾于秋前奉行。其一。镜城续田柴。以代军卒所捧。又以钟城附近一社户柴。属之行营。而前日所给三手布。作为军需事也。北兵营之入番军兵。不以操鍊为事。专责办纳柴炭等杂役者。其不能养兵而即戎。乃友厉民而贾怨。诚如所论。续田之划给捧柴。若可以救目前之弊。而早晚如有陈荒之患。则必不无白徵之冤。续田之割与兵营事面稍异。不可容易变通。至于钟城一社户柴之移属。其数果能当三手布所纳。则可谓两便。而若或有不足之患。则许多将士过冬之需。亦不可不念。远外事势。宲难遥度。分付帅臣。商礭便否。斯速状闻后禀处。其二。永罢军需差人。又罢三斑除番布。而如有不赴番者。纳米一斗事也。军需差人之弊。诚如所论。故昨年因审理使书启。自庙堂既已革罢。若有日后仍循谬习。贻害军民之患。则当该帅臣从重论责之意。严明申饬。三班徵布。盖从审理使之议也。既罢军需差人之后。四等都试赏格。亦无出处。则除其米三斗。代纳五升一疋。出于两便之策。而道臣之又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6H 页
欲革罢。只徵一斗米者。虽为便民之意。其所捧之数。果当关西木二百同什一之利。而赏格之费。器械之需。亦无不足之患乎。亦令帅臣参量利害。状闻后禀处。各邑差人。虽已革罢。前兵使张泰绍备陈不得已之势。状请只令营下将校依前料理。而本司覆启许施。今此道臣状启。则并与此营下将校料理而革罢之意乎。殊欠分晓。关西木料理。专为亲骑卫都试赏格之资。三班徵布。专为军器修补而设。则似不当混举而移易。此一款。令道臣更为论列状闻。其三。升降马步军。以合部司之制事也。此则既有筵中别谕。姑待道臣更为论启而禀处。其四。南北兵使春秋习操。依关西春南秋北之例。六镇三甲。行于二月。其馀邑镇。行于十月。而兵使不行操之时。则各营将别行巡点事也。春巡必犯方农。冬操至于岁末。民时之夺。时堕指之苦。不言可想。残营营办之艰。零星元会之缩。诚如状辞。似合变通。而春秋操鍊。自是应行不易之典。关西之春南秋北。虽未知缘何刱始。而本道六镇关防之设。视关西江边。尤为别焉。今不可以一二弊端。猝改莫重诘戎之政。至于营将卫将巡点事。兵使春秋习操轮行之请。既不许施。则无不行操之时。营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6L 页
卫将巡点。非所可论置之。其五。备论诸镇堡并设守城场操之弊。潼关,高岭等大镇四五处外。革罢场操之规。汰减新设将校事也。将校哨官之属。无异大营。而土卒之反不及其数者。事之无当。莫此为甚。厘正定制。断不可已。依所请施行之意。分付帅臣。其六。古浴岛许民耕食事也。古浴岛则边界猎场。不可轻许起垦。故筵中既有特寝之命。今无可论。 教曰。习操依关西春南秋北之例为之事。今者覆启。盖由重其事。然南北道停操。比比有之。亦岂不虚疏。且关西七邑。北道六镇。岂有轻重之分。而予常曰诘戎之政。八道为同然也。关西清南清北之制。意在便民之政。则既许关西。靳许关北。若违农时。是岂王者使民以时之意哉。而隆冬动军。若至堕指。亦岂王政之所忍。其所更法。予之所慎者。状闻中此条。最以为便。依状请施行。若是更法之后。非大歉难行者。道臣不敢轻请停操。备局亦勿寻常许施。而其非习操时。则营将卫将点视。亦依状请许施。汰减将校事。道臣状闻。今者覆启。虽皆为是。噫。将校汰滥。非徒渠等之冒滥。此亦帅臣之不察挟私。而彼虽无据。亦一边地之武士开滥门。在下汰其数请上。此乃道臣一号令间事。何烦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7H 页
状闻。其既登闻。今虽许施。道臣推考沙汰之际。必也渐次。俾无遐方武士称冤之弊事。一体分付道臣。七月十四日。领议政金▣▣曰。北伯明言其济民困从民愿。又无虑于别生弊端。则朝家只当从之。但马兵之降为步军。恐为民怨。终不无趍避之患。武将之曾经北道者以为虽向所谓不能备焉备资装。至于自死者。使为步兵则不愿云。臣意只马兵中自愿为步军者。改作步军。且多减其马兵额数则似便。工曹判书金若鲁曰。北道马兵步军。有良贱之别。尽罢马兵。并作步军。民情必不便之。北路虽多险阻。不宜于用马。以军制言之。则只置步军。而专废马兵恐不当。今虽量减马兵之数。移定步军。马兵亦不当尽革。卫军则自甲士正兵。为流来良役。而束伍则公私则并入之。故北人视以贱役。今若罢卫军而为束伍。则良丁必不愿入而谋避。此亦不可不详。礼曹参判洪象汉曰。欲便民情则或不无窒碍于军制。欲利军制则亦有咈于民情。使监司兵使相议讲定。归一后许施似好矣。 上曰。依所陈。令道臣与帅臣商确。为先讲定节目以闻。若鲁曰。岁抄磨勘于兵曹果古法。而近来殆同文具。虽许道臣之请。诚无所妨。 上曰。岁抄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7L 页
依所请许施。八月。宗城与兵使联名状闻曰。臣谨与吉州等列宰。或面议成文牒。讲定节目。岁抄军既革。而卫军,束伍军,团束军,营军,厅军亦罢。马兵则称武学。步兵称壮炮。亦分营属邑属镇属。北路战卒有马者。或称马兵。或称武学。武学者五卫时名也。马兵者五卫时骑兵之换称也。武学本良人。而品官参错。马兵则尽下贱也。今以马兵定号。前日武学必羞之。故以武学定号。岁抄军元额。合为三万四千六百二十二名。束伍军元额。合为三万二千七百十五名。今罢岁抄军。则所罢之数。固当为束伍军外剩数。而所谓岁抄者。有名无宲。物故百年而名在案中者有之。逃亡过限而亦不代定者有之。空伍阙额。既居其半。见存之人则又皆兼役于束伍。盖岁抄军之为文且久矣。岁末磨勘之后。则束之高阁。不复开见。邑镇行用。别有团束军案。团束者束伍与岁抄军兼役者之总名也。是以兵使防御使习阵时。岁抄军则元不参操。只以伍卫旧规为营邑使唤之役而已。以此之故。计除逃故未充定与兼役者。则所馀通十邑。将不过半万矣。臣等亦怪其馀数之太寡。意必有别般奸弊。试取十邑今式年男丁总数参验。则人口决无分排于两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8H 页
色军总。又就岁抄束伍两都案。考准其姓名年疤。目见两案叠录者。什之八九然后。始觉其宲状馀数之不多。此其势然也。以此论之。岁抄军之无宲用如此。而别无名色开苦歇趍避之道。启磨勘情债之弊。使一方军民。倾家破产。宛转涂炭者。七十馀年矣。今幸圣断赫然。明见万里。德音一下。阴谷回春。其鼓舞颂祝之状。足可以导延和气。迓续景命。一营军之增加。既甚猥多。镇军之多寡。亦且不均。固当大行厘正。以为之制。行之既久。自不无妨掣之端。并以即今见存宲数为额。使不得有所加减。一马兵之降步。曾经阃臣之意。多以为必致骚怨。虽以庙堂之私书往复者见之。亦以是为虑。臣等博采众议。且察群情。独有以为不然者。马兵之中。穷残而不能备马者。固亦有自愿降步者。虽其不愿者。本是下贱。侥倖啚升。今又还降。不过还其本分而已。其所冤苦。不可比论于自儒品汰军伍之类。又况步军之必欲升补于武学者。盖以岁抄军至贱极苦之役。有以驱之也。今则岁抄既罢。更无后虑。参以事势。听于舆论。保不至于兴怨。仰烦庙堂之虑。一臣等之必以马步军合计于本邑之军总。又就其中派分于营邑镇三处者。盖以兵营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8L 页
定役于各邑者。初不关由于本官。故代颐纷然。为弊不赀。名数之日增。亦由于是。今则既以时方见存者。以为定额。每邑此数之外。若有加定者。则当该守令自当覆难而不从。营门直定之弊。庶可除祛。其所合计于本邑军总者此也。北路之有营军邑军镇军之名者。今垂百年。故每当新定之时。必寻其本属子枝以代之。故渠辈亦视以世传之役。习熟见闻。有同典例。今若以镇属之裔。充定于邑军之代。邑军之裔。充定于营军之代。则虽加之以威刑。死不肯从。为其官长者。亦不能异易互换者。其来已久矣。此实国内所未有之习俗。而先王之政。修其教而不易其俗。势将许其仍习而行之而已。就其军总之中。必为派分于营邑镇三处者此也。一兵营属军兵。盖有七般名目。而鱼鳞合哨多寡不同。故每邑营军之数。以哨计之。固有过不及之数。其中营军士为名一千五百六人。一年之内。分作六番。立役营下。而不入番者。则收其身布。以其分番之故。或有名系于彼邑而身在于此邑者。有阙代定。亦以此邑之阙。充定于彼邑。其颐其代。本官不得与知。中间奸弊。不可胜言。今则一以身在邑时存数定额。所谓名系则永为革罢。一营军子枝。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9H 页
代颐收布。自兵营出送该邑。首甲不由于本官而私自为之。所谓首甲者。即营军士中为头者之称。其为弊之端。槩论于上。今当亟行矫革。三处军役之世传。亦已陈列于上矣。营军根派。非营军则无以详悉。首甲代定之规。固不可变通。而又何可专不关由于本官。使不知其来也。自今以后。首甲杪得当代之人。告于本官后。自本官捧招牒报于兵营。随阙即代。无待岁末。代颐文书。付拨上送。以除营门监色操纵之弊。收布实数。亦令首甲受陈省。持纳于营门。使收布无废。前规使本邑知其宲数。一每邑每名。虽为定额。定额之中。颐免多数。则其弊自及于本官。盖营军之子枝有限。而一境之代定无节。则其势必至于侵及他民矣。从今以后。物故逃亡。自本官论报之外。营门颐下则一切申禁。又为邑军节目。一伍卫之制。有番上于京中者。则所谓永安道亲近卫。无异于内三厅者。番上之外。则分属于营邑镇。平时则为铃下之使唤。临乱则为行间之战卒。上段所论卫军旧规服役于官门者此也。是以营邑镇衙前,知印,罗将,皂隶。皆是岁抄之军。而岁抄军有名无宲之后。又改兼团束军。一身三役之苦。诚可矜恻。岁抄今虽革罢。团束官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29L 页
役。尚为叠役。每当习阵之时。则旗手,吹手外许多吏隶。既不能矣。其官长进赴阵头。故或官为募得。或私自雇立。以为仅仅经过之地。而为主将者。亦知其如此。故不甚为核实之举。即今事势。许多各邑之官属。既难责其一时新定。设有可以新定者。海氓山伧。亦何能应对服役于官长之前哉。今此岁抄罢后馀军剩数。不不能为半万。除其老弱癃废外。择定于团束缺额。以代官属叠役之数。则正军官属分而为二。正军则自无阙伍之患。官属则亦与各邑奴属之曾已作队名为牙兵者。一体团束。定为一案。以作邑倅之拦后亲兵事甚便当。臣营则相去既远。无由申饬。全委帅臣。俾得另加蕫饬。即为就绪。八月。备边启言北兵使郑▣▣状启。则以为续结虽添五束之柴。犹不及于元结之三分一税。钟城之古色一社所纳柴。总计各项一年应下之数。斟酌分排。推移换炭。则亦可继用无乏。将校除番。道臣所请罢其布而复其米者。尽有所执。番布虽罢。殖布犹存。则在营亦无所失。春秋分操。既有 成命。则新划耗米。庶可补赏格军器之用。古礼山等十四镇堡。既罢场操。则零星马军。置之无益。换作步军为便云。镜城续田之税比元田。苦歇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0H 页
悬殊。虽加五束之柴。果无陈废之虑。而只为纳柴于兵营。而不必划给土地则似为便当。钟城一社之柴。亦可以总计分排。又从以推移换炭。则无厉民之患。有养兵之益。并依所请施行。至于责什一之殖。收除番之布者。赏格之资两存。将校之设叠徵。诚如所论。军需木分授营校事。依前兵使张泰绍状请施行。收布一款。今姑革罢。使之依前纳米。各镇之零星马军。不当仍置。于城操变通之后。则换作步军。以为有用之军。诚有意见。而马步之名。既有等分。移定之际。果无愁冤乎。军制民情。贵乎并察。不宜偏废。请更令帅臣十分审度状闻后禀处。 上允之。九月二十一日。领议政金▣▣启言以为今此诸镇堡马兵元额。多不过十数名。小至四五名。或二三名。而疲残特甚。马步之间。元无等分。故私贱居多。良人绝少。私贱则毋论马步。其贱自如。良人则旗牌官等任。各随相当填差。反有胜于与私贱同遍马兵之时。而凡此贫残马兵。每当操鍊。贳马路穷。甚至自缢。则换定之举。非徒无冤。必将乐赴云。其处民情如此。则请依前状请施行之意分付。 上曰依为之。备边司又启言此军制变通节目。道帅臣烂熳商确。有此变通。许多名目。一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0L 页
切删去。但以武营壮炮。定为马步之名。役无苦歇。而趍避之路可塞。营邑镇各有定额。而私募之门且杜。请并依节目许施。 允之。十月。宗城又状启曰。马军降壮炮者及前在步军合计。则总数四十哨内。旗队,长火,袱直及抄选军之自各其邑受鸟铳者二十哨计除。则自臣营颁铳者。元军炮手一千八百名。牙兵炮手二百四十名。合为二千四十名。而军器所在鸟铳。只是一千三百二十七柄。比诸炮手。不足为六百九十三柄。边上待变之卒所执器械。不可一日不备。六百九十馀柄鸟铳。势将依前例。自备局下送。窃伏念本道素称弓马之乡。今此降步之类。举皆学习射艺。而至于鸟铳及药丸等物。军器所在之外。元无私储。常时不能鍊习。故全昧装放之法。且以兵法论之。古则杀手四哨。鸟铳一哨。而今则专为铳手。若当风雨。药湿火灭。则尽抱无用之器。殊非兼备之道。此固臣心常窃忧者。今此降步十哨中。二哨属之炮手。则见存鸟铳。可以分排。其馀八哨。从其长技。且依古法。定为射手。置之各司中哨。而名之曰步武学。则每司各一哨。恰相称当。而在残营。无药丸加下之费。在备局。无鸟铳下送之弊。在渠等亦不失武学之名。 上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1H 页
亦从之。
  我国精兵。唯北关是也。平日不尽拊恤之道。则岂曰阴雨之备乎。女真满万。天下无敌。今之北关。皆女真之所尝据也。我乃有之而反漫弃之。徒任营镇之剥割。李相之区划甚精。不知今尚行之而无毁坏乎。
华城军制
  卫阵
轩辕始创阵制。而武侯用以八门。李靖变以六花。至我 朝。折衷斯二者。以五卫定军法。骑步综错。衡轴相包。互生送出。循环无穷。若其或因地形。或因兵势。前锐后曲。左直右方。以象五行生剋之义者。专系中权之节制。诚战阵之良法美制也。一自镇管罢而卫部废。用束伍而刱军营。此制之不讲久矣。今华城军制。因时制宜。试复五卫旧法。三分其军。一为驻统。一为战统。一为游军。布阵而骑在两层之间。行营而步为骑兵之配。分一卫而有单营之例。合五象而成大阅之制。而汉北军属内营。汉南军属外营。表里相关。呼吸相须。俾作辅车之势。又于秋后。更番迭代。递相休息。以示兵农相寓之义。此其大略也。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1L 页
作统
五人置伍长。二伍置队正。此虽卫制古法。病在领多兵寡。难于挨次承接。今乃参互戚法。每队以十人为例。而改队长之名。作队正。每统以三队为例。而改旗总之名。作统长。每部以三统为例。而部长领之。以作平时之钤束。若值操鍊。则一依古制。部以领统。统以领队。第一第二统。分作步战统,步驻统。各其统长。专听部将号令进止。第三统作游军。以备大将之握奇。而分其军为三。以其一分隶。各为游军。骑兵则用李卫公骑五成队之法。每统以五骑为例。每部置二统。临阵观机。如欲变用戚法。则游军每统还属各部。骑兵每统还属本番。一号令之间。俨成五司五哨之阵。若军额夥多。则每统虽一二十队。亦无所不可。此在主将制权。非要执此为正法。
  骑步相配
兵法有之曰参伍综错。又曰伍承弥缝。此古昔车步骑相配之法也。我 朝卫制。以步以骑。专尚战驻之制。山泽险阻。平原易地。各适其长。若行阵则先承后缝。井井方方。下营则隅落钩连。如堵如林。交锋而有节短之势。追北而得雷击之迅。从古兵家不以骑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2H 页
步相济。则何以取全胜也哉。
  握奇
马军不拘名数。别将及该将领在子壁外。与游军专听主将号令。而无论骑步。各该领将,统长,队正。以本部本领仍差。而军数勿拘三队之例。又如各卫游军。则以其各该领将所领。属之卫将。俾得兼铳。至于远近侦探。行营斥候。凡他缓急出用填阙等事。以握奇马军游军。临机调度。
  形名
总旗所以威目也。金鼓所以威耳也。我 国专尚戚法。今至二百馀年。旗帜点磨之法。金鼓进退之节。肄课已久。熟习见闻。今于形名。纯用卫制。则平日濡染者。既难猝变。益昡乱。故参互戚卫。略加存减。务适便宜。以五方定分数。以五色定五方。俾得以一号令齐勇怯而已。形名存减之数。条列于下。
 认旗。大将以下至统长。各立信地。以要认辨。若大将旗磨则卫将驰赴。麾则散回。卫将以下。俱挨次照行。盖红心黄边。而有双黄带者。大将旗也。心随本方。边应大将。带随黄色者。卫将旗也。心随本方。边应本卫。带应大将者。部将旗也。心应本部。边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2L 页
本卫者。统将旗也。不用边带。色应本部者。队正旗也。边带俱黄。而心属前者。别将旗也。心随本方。边应别将者。番将旗也。心应本番。边应别将者。正之旗也。色应本番。领之旗也。此乃戚法之所有。而卫制之所无也。卫制各将领所用。通称摽(一作标)旗。今从戚法。悉以认旗代之。
大将旗。用以应交龙旗。凡指挥点磨。接上令下。俱听主将号令。坐纛俱载于卫制戚法。而行则在后。以其重且大也。止则在左。所以象天道也。
五方大旗。立表则竖在正面。操习则以令五卫。若止一旗点。则该面卫听候。若五旗合磨。则四卫来合中卫。随所指之方而成五行之阵。若某色旗与黄大旗并点。则该面卫就合于中卫。别旗不动。向某方招点者。要随指而往。下营后磨黄旗。是要樵汲。闭营后竖黑旗。是夜营之昼习也。
高招旗。立表则竖在子层。操习则以令各部。行营时立几面。是欲分合路也。入夜后悬灯点。是欲下暗营也。
大标旗立在中军。用以双止游军将。立而向某方指点。则听候游军俱向某方。鸣金仆旗则俱听令而止。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3H 页
挥则星散。立则还聚。又或出奇设伏。不拘常例。
有旒中旗。游军将用之。以进止游军领将。凡起立动止。一后大标旗。以承上而令下。
有旒小旗。游兵领将用之。以进止游军。凡旗之有旒者。戚法之所无。而独载卫制。所以用游军者也。
神旗画以神。而别将,卫将用之。以令部将。而别将则置蓝黄白三面。卫将则有五色。用以代卫制之招摇。所以取其简而去其烦也。
门旗立以表外垒之门。非有主将号令。而有闯出擅入者。以军法从事。又以主将亲随二名。日夜把守每门下。
角旗立表则在四角。行阵则在正旗后。取其奇正相生也。外垒八门之制。发旗立标之法。照旗抢营之式。并据戚氏之法。而卫制独无此段。恐阙文也。
候旗用以报前路有事。戚氏所谓的当知彀官。持五色旗先行者是也。戚法则用高招。而今用候旗者。所以存旧制也。
炮鼓金铎喇角。即号令之用。号笛哱啰细乐。亦军营乐器。并不可阙。其施用承应。俱据戚氏指南施行。至若鼙鼗小角点子等器。无甚紧关。徒致烦乱。故今并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3L 页
不论。
  器械
一二名防牌。三四名长枪。五六名镋钯。七八九十名鸟铳。此所谓参互授器者也。然临阵威远。莫良于铳筒弓矢火箭。而什伍俱前。两相厮杀。则势有所短。且值阴雨狞风。则不可恃以为长。然则兼授之法。在所讲定。牌手非狼筅。难责前进。非长枪。不得出杀。非镋钯。无以防长枪。进七二戚法中。前层先用远器之法。深得其妙。贼在百步之内。则步军战驻统合就外垒具举。佛狼威远等。炮手弩劲弩等。具藏铺于驻队之前。先铳弓而放之射之。及短兵相接之时。驻队收拾器械。按列不动。战统铳手弃铳。而用刀筅以救牌。枪以救筅。钯以防枪。骑兵则原授弓刀枪棍。而兼授铳矢。以之长短相伤。循环不穷者。卫制戚法。并行不悖。备北备南。各得其宜矣。
  约束
兵法曰。令不肃则民玩。令不一则民疑。况统众出师。为三军司命者乎。故大将受命誓师。必三令五申。若或与敌潜通。漏泄军机。闻鼓不进。闻金不止。举旗不兴。偃旗不伏。或侵凌民人。逼夺妇女。窃人财货。夺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4H 页
首级。窃听将谋。揭言于外。或托鬼神。或凭梦寐。流言惑众者。俱治以军法。又或出军行路。搀前越后。疏密不一。断绝不凑。道路挤塞。言语喧哗。临战而弓弩绝弦。箭无羽簇。釰戟不利。旗纛凋弊。号召慢应。往复愆期。刁斗不振。声呼不明。诡托伤病。避害取便。主颁犒赏。阿私不均。不谨火乱饮酒。更铺失候。出宿他舍者。皆从轻重。军法从事。凡行营之时。遇衣服器械不同者。答号不同者。皆即采之。队伍已定。不许马军入步队。步军入马队。如临阵混战。失本队而入别队者。勿拘凡能。卫架炮者。务依暸望。有灰尘扫起。或人马往来。遇事乱报。不许顷刻慢误。行军则先行军修理桥梁。开拓窄路。后行军捍后 收拾遗失。量其军额。为护辎重。又令游军骑分行左右。搜讨幽隐。
  赏罚
赏一人而有功者劝。罚一人而有罪者惩。此其激励之机。不可一日废者也。故将有五德而赏罚为之主。赏罚不明。武备废弛。有手获功级而为人攘夺者。亦有丧师败衄而冒受赏秩者。屡建奇功而反罹于辜者。或浮降以邀功。诱虏以违令。甚至必罚而反受赏。必赏而反受罪焉。是故中军另择差官。详察某人斩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4L 页
获几首。某人身犯何罪。第其等次。毋有作冒。毋有幸逭。
  阵法
五卫之阵有三。其一曰奇方阵。兵之所贵。分合是尔。行营之际。猝遇警急。抢成方营。而不能随时相地。拘于正奇之制。则必致临急偾误。故参互于武备志梅花阵及戚氏四奇之营。外四卫各居四角。各布战驻统。中卫居中。以游军分作左右厢。以亲军卫作选锋队。居前以栏。后军居后。各在正面。是谓奇方阵。其二曰万全阵。今骑步作统。取仿于五卫联阵。而如蒺藜拒马威远佛狼大将军箭床子弩等具。间十步相承䌤缝。则排置之坚。位次之整。沕合于宋朝万全阵。故取而名之。又以架子拒马抢环列子壁外。我有万全之势。敌无袭搏之虑。此真攻守兼备。况贼在数百步外。火器弓弩迭相攻打。先夺敌气。此兵法所云可胜在彼。不可胜在我者也。其三曰长蛇阵。武侯之八阵。即常山蛇盘之势也。其说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击首尾至。击尾首至。击中则首尾俱至。第其阵形不可得以详。近所摸仿。非蚯伊蚓。全没生动之意。何以屈曲伸缩。尽其势也哉。今参互心书及王鸣鹤所撰次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第 235H 页
者。另成图式于下。或庶几首尾中救应之法。亦便于遇警抢营之制矣。
 正庙时设置华城。令备堂及将臣撰进军制。多采五卫旧法及戚氏书。余尝闻其纂次。多有润色。而惜其漫弃。移写一本以藏。而若其图式则未及誊出故阙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