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尊攘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3H 页
南明书拟藁义例
  皇明正统。至 永历皇帝而绝。自崇祯十七年以后。当有 弘光,隆武,永历三皇帝纪年编。而张廷玉等撰次明史也。自以中华之人。有刑迹之嫌。阙而不书。元史出自脱脱之手。而尚有瀛国公一纪。于是乎廷玉等。于脱脱可愧者多矣。且廷玉等撰皇明史纲目。而止于崇祯之末。 三皇帝事宲。无以考据。又不如明史中列传之虽无正名。犹有徵信者矣。后有良史氏必釐改崇祯以后书法。余具一二芜见。以待其采。
崇祯十七年夏五月。福王即皇帝位。
 此非继世之主也。当书福邸旧号。而时方北京沦陷。中原板荡。不可一日无主。南都诸臣。累笺劝进。摄理神人。庸可迟乎。然时值危乱。诚宜择立神武不杀之可以拨乱扶衰者。而乃为马士英,刘孔昭等所误。 帝遂登大宝。殆 皇祚之将终矣。其如天何哉。
太学士史可法开府扬州。
 此 皇朝沦亡之几也。夫安有君子在外。小人在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3L 页
内。而其国得保无事者哉。史可法身佩安危。何可一步离都。且不能制马士英拥兵入觐之计。使霍光诸葛武侯当之。必不尔矣。
设淮杨,徐泗,凤寿,滁和四镇。
 是时山东诸寨义勇与原任诸官。杀闯贼所署伪官。所在响应。诚可乘之机也。四镇兵力亦精锐。何不督令前进。以图进取。而高杰,黄得功皆骁将也。徒事杀掠。以争淮扬。使清人得其情实。而遂即南下哉。
召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宗周辞不拜。
 
是时君子尚多在朝者。宗周以大仇未报。不受职者何哉。君子虽多。不能敌一小人。马士英方居中用事。不击去之。事无可为者。是故不拜也。不然当戮力职事。以湔仇雪雠为图。何为称草莽孤臣而辞之乎。
马士英奏荐钦案阮大铖。
 皇朝之运。于是乎讫矣。南都诸臣才略。虽未及王导,谢安之伦。其清议自持。不欲淟涊脂韦者。亦多有之。使马,阮不得用事。亦足全保江南。不至一朝覆亡若是之速矣。士英之言曰。魏忠贤之逆。非闯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4H 页
贼可比。士英亦知魏忠贤之为逆矣。既称之逆。则逆岂有大小哉。何为必欲进其党乎。一大铖进而群邪并用。岂一时清议所可遏哉。
弘光二年春正月。总兵许定国杀兴平伯高杰。叛降清。
 杰虽桀骜难制。其经略中原意方锐矣。布置诸将。亦颇可意。杰死而维杨遂虚矣。安能当清人长驱之势哉。
三月。王之明来。
 伪太子事。为弘光时一大案。然其为王之明则审矣。特马,阮持之而欲宄主。使其锻鍊及于东林。得以杀姜曰广,黄道周。故人心不服。谬指为真太子也。苟如真太子。则清人作明史。当直书之。何为曰驸马王炳侄孙之明耶。
故侍姬童氏来。
 童氏本周府宫人。逃难至蔚氏县。遇 帝于旅舍。生一子。而未尝以六礼而娶者也。 帝特蛊于内宠而不之顾。乃严刑考讯。使之庾死于锦衣狱中。故此亦为明末一疑案。然其非妃匹之敌则明矣。
夏四月。宁南伯左良玉。举兵九江以叛。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4L 页
良玉时据楚矣。清人南下。四镇诸将。或逃或降。史可法势甚危。马,阮与群宵小方挠国政。使良玉出兵中原。以恢复为己任。则清人固不敢动。设或不如是。但镇九江。以重上流之势。北顾中原。清人亦不得遽入维杨。如升虚邑。且马阮亦有顾忌。而乃反兴晋阳之甲。使 宗社忽焉倾覆。宄其罪首。则非良玉而何哉。
礼部尚书钱谦益。选进淑女三人。
 是时清人渡淮。扬州甚急。君臣上下宜宄心防御。而谦益素自诩以清流者也。选进淑女。以中 帝欲。 帝虽有命。当力争以止之。乃反逢其恶乎。谦益无人心者哉。盖谦益尝主立潞王之议。及 帝之立。乃惧及祸。为此鄙夫之行。真夫子所称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也。
清人入扬州。大学士史可法死之。
 诸将王之纲,李成栋。岂甘心叛国家哉。彼见马,阮坏乱国政。知其必亡。乃遽降清。可法手下忠志雄勇之士。亦岂无哉。 皇纲既而解纽。无以复振。只相率而靡锋刃矣。可胜痛哉。
五月。清人入南京。 帝如芜湖。寻北狩。靖国公黄得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5H 页
功死之。
 皇朝之沦亡。乃叛将之所为也。刘良佐请擒 帝赎罪。清人何尝劳一卒而得之哉。彼平日无功。而拥节镇耽富贵。临乱乃如此。忠义之委身草莽。与国偕亡者。独何人哉。
隆武元年夏五月。清人弑帝。
 清人即满洲一部族也。屡受 皇朝之恩封。至龙虎将军。史可法书中贵国夙膺封号。载在盟府者是也。今乃乘闯贼之乱。窃据燕都。又从而行弑。何其不忍之甚哉。昔元之待宋瀛国公。甚有恩礼。得终其天年。彼独不知乎此哉。
闰六月。唐王即皇帝位。
 是时诸大臣多言监国名正。待出关而建号未迟。擢立者各图翊戴功。遂定位号。然 皇统已绝。无以系士民之望。则出关建号之议非不正也。恐不得行矣。
秋八月。靖江王亨嘉称监国。广西巡抚瞿式耟讨诛之。
 皇朝土地。惟闽越而止。凡朱氏子孙。宜同心一力以图恢复。而乃萌心大位。互相争夺。亨嘉见隆武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5L 页
语而犹倔强桂林者。安得免于诛哉。
兵部尚书张国维等。奉鲁王以海于绍兴。
 是时隆武称制于福州矣。国维何复奉鲁王哉。终成水火。互相杀使。遂至俱败。此岂惟天哉。抑人谋不臧也。
清人入浙东。巡抚祁彪佳,左都御史刘宗周,太学士高弘图死之。
 皇朝诸臣多以名义自任。当马,阮秉政时。谢事退归。及当倾覆。皆损生取义。此岂非 皇朝敦尚节烈故耶。自南都以后。不唯朝绅能有树立。虽贱夫小儿。亦多决烈者。是孰使之然哉。
以何腾蛟为东阁太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督师。
 李自成既死。其众归于腾蛟。腾置十三镇。以规取江西。闯贼倾覆 宗社。 帝后以崩。为明臣子者。孰不冤愤。必欲剪灭之哉。然力既不能。且将藉其力以抗虏人。腾蛟安得拒之而不抚其众乎。然长沙之败。而卒皆溃散。彼盗贼之靡也。且气已缩朒。不可复用。腾蛟岂不知此。然不抚纳之。则彼皆为吾敌。故忍而受之耳。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6H 页
大学士黄道周督师。与清人战。败绩死之。
 道周岂能以朽钝之甲。当南牧之众乎。其心只欲为国家办一死耳。清人亦岂果于杀乎。使其不死。江南忠义之士。必有以作后图。是故杀之而慑其他耳。举兵而为清人所杀者甚众。皆能不愧于心而负天下之望。能以一身屹然为名义之砥柱。如道周者亦鲜矣。
秋八月。 帝幸赣州。清人及之。弑 帝及皇后曾氏。
 
 帝之所凭恃而为国者。特郑芝龙耳。芝龙既遁。而安能为国。必因忠志材略之士。如芝龙好利倾危者。复何为哉。 帝之幸赣。特晷刻之少延耳。其十月。赣州亦破矣。
右佥都御史揭重熙复抚州。
 时 隆武皇帝已崩。 永历皇帝未立。 皇朝威灵未振。而人心汹惧未定。重熙以区区之众。东西纠合。得有复城之功者。以金声桓有叛清之志。不欲悉力捍御故也。
冬十月。清人陷赣州。大学士杨廷麟,巡抚万元吉死之。
 赣州之役。援兵四至。声势足以有为。而卒不能救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6L 页
何哉。盖彼援师徒以节义相感激。而杂错蛮兵及海盗。皆无纪律。故畏缩不欲战。辄见崩溃。良由当事诸人忠有馀而才不及也。
永明王即皇帝位。
 大臣瞿式耟等。岂不知一隅区区之众。不能恢复中原。几特欲存 皇朝一脉之正统。如宋末主之定号于崖海也。然得以支十七年。使无洪承畴,吴三桂等诸反逆。倒戈而攻之。安知不益久且远乎。
太学士苏观生等。奉 思文皇帝弟聿𨮁于广州。
 国家当乏主之际。必有拥立者。欲以靖人心一众力耳。苟不以雪仇湔羞为心。反欲干大位。则萧墙之祸已迫。何暇及于外御哉。观生等既知 帝即大宝。何为别立主哉。作计若是乖缪。安得不败哉。
以王肇基为司礼大监。
 国之将亡。小人阉竖必秉政。彼其投间抵隙。百计蠹败者。欲专其利也。王肇基之坏乱南都。国人之所知也。 思文皇帝尝逐之矣。而肇▣(一作基)诸臣何为容忍也。
十二月。清人陷广州。杀监国及周王,益王等二十四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7H 页
苏观生等。不能与瞿式耟,何腾蛟协谋捍虏。乃自主一方。又无城守备。徒使 皇朝诸王膏于草野。夫才短器窘者。忘欲有为。岂能成乎。
永历二年。 帝自西峡幸桂林。
 是时楚蜀诸镇。不至沦没。尚可收也。特慑于叛将李成栋。 车驾屡致播越。使得早从瞿式耟之言。死守肇庆。岂至颠沛若是哉。
夏四月。 帝幸武冈。
 瞿式耟之言曰。 陛下在粤存。去越而粤危。我进一步则人亦进一步。我去速一日则人来亦速一日。诚哉是言也。式耟守桂林而能却强虏。 帝误听王肇基之言。赴刘承胤于武岗。竟亦何益之有哉。
五月。清人围桂林。瞿式耟拒却之。
 此援将焦琏之力也。当时如琏等辈固多其人。而未闻有建功者。由统御之不得其方也。顾式耟统御有方。遽已树功如此。不患无义勇。而患无统御之才也。
秋八月。清人入武冈。 帝幸柳州。
 帝以刘承胤可仗。入武冈而承胤降清。以柳州可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7L 页
居。而柳州复乱。瞿式耟乞还桂林之议。宲中机宜。而乃违之何哉。
九月。清人陷清远。东阁太学士陈子壮,兵科给事陈邦彦死之。
 子壮等屡经败衄。志节不挫。纠合蜒户番。百计绸缪。鬼冀或有济。使彼握重兵膺重藩。其能有所树立。尤岂不磊落哉。是时李成栋已有反正之意。何苦为清出力。芟刈忠良。若是之甚也。
广信巡抚张家玉。与清人战。败绩死之。
 是时中国之人以为 明统已坠。 永历虽存。视以僭伪。并事清人而尽力。独东南若干忠臣烈士。不忘本朝之恩。决意殉难者相续。何人心之不侔如此哉。
清人寇全州。何腾蛟等击走之。 帝还桂林。
 瞿式耟疏中。三百年土地。仅存粤西一线。且山川形胜。兵马糗粮。俱有可恃。据此所陈。桂林一步不可离也。是时诸帅分防任汛。筹画得宜。能破佟养甲百战强寇。成败之数。岂难辨乎。
永历三年春二月。清金声桓,王得仁等。以南昌来归。
 来归者喜之也。然声桓等效力于清。毒害忠良。涂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8H 页
炭生灵。靡有纪极。其叛清也。亦由觖望之故。方是时。朝廷方困窘矣。声桓之来。宥其罪而责其力。亦足以当一面。庸非幸乎。
二月。 帝如南宁。清人寇桂林。何腾蛟,瞿式耟击走之。
 帝之播迁。无定筹也。凡兴国之人皆和睦。乱国之人皆乖迕。是时诸帅杂错相恶。不见虏而先自溃决。倘无何,瞿控制之力。与夫胡一青,焦琏奔走之劳。桂林已不守矣。
夏五月。鲁监国收复福建诸州。
 
金声桓等据南昌。郑成功据南澳。清人势有所分。监国得以其间收复。然幅裂之势不可为也。是故旅得旅失之也。
六月。清李成栋,佟养甲,杜永和来归。
 是时粤东之沦丧。此曹之为也。 皇朝之势。泮涣无馀。此曹若能尽搏噬之力。其有遗黎乎。然相率反正者。天欲存十数年 皇统。然彼本出盗贼之类。反覆无常。故卒于无成也。
四年。清人陷南昌。太学士姜曰广,昌国公金声桓,新喻侯王得仁等死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8L 页
胡澹疾趍建业之说。诚奇策也。赣州虽固。直自守之虏也。且又声桓自守南昌。独遣得仁。亦足以成功。而乃专力于赣。自挫其锐。作计若是愦愦。安得不败乎。
清人陷湘潭。督师定兴伯何腾蛟死之。
 腾蛟死而 皇朝之亡决矣。腾蛟之锐意恢复。只凭闯贼之馀众。而一有不平。辄杀掠溃乱。湘潭之失。由此故也。腾蛟虽以死封疆之义。不离湘潭而死。然桂林方危矣。何不须臾无死。以为后图耶。
二月。惠国公李成栋与清人战败死。
 
粤东之反正。诚若有为也。卒之无成何也。其锋锐已丧于赣州之役。而清人新得武昌。以其乘胜之气临之。成栋气已摄矣。所以不能振也。不然彼其所当者。皆等夷也。岂遽逊其才智乎。
夏四月。孙可望请封亲王。不许。
 可望剧贼也。其归附 皇朝也。欲藉之而制其下。岂出忠诚哉。是时 皇朝方危急。苟有裨益。何惜封号哉。且爵赏之猥甚矣。严起恒等乃引祖制。独于可望而靳之。岂欲以高必正等残众当之耶。必正亦不可信者。何其不达时务也。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9H 页
五年春正月。 帝如梧州。
 是时警少急则 驾辄动。虽有瞿式耟请留之疏。亦无及矣。南宋之奔迸。亦不若是之烦矣。
冬十一月。清人陷桂林。督师临桂伯瞿式耟,总督张同敞死之。
 式耟之必死于桂林者。知 皇祚之不可复恢。而宁死于封疆也。盖其勋帅骄溢。兵饷俱绌。虽欲为之后图。诚亦无如之何矣。唯一死而酬其志。不亦烈哉。
十二月。清人陷广州。 帝如南宁。
 
广州之陷。陈邦传之为也。邦传及高必正。皆劲旅也。苟能协力援救。则广州不可破。且杜永和良将也。自捍御而不能者。由两帅之心失和也。以孔有德之庸材。而破广州无难也。不亦惜乎。
六年春二月。孙可望杀太学士严起,▣▣书杨廷和等。
 闯贼与献贼。罪固等耳。及其死也。其党皆归 皇朝者亦异矣。然李赤心,高必正则尚能联络其众。欲捍御清人。孙可望则凶悖贼杀如此。向无李定国。则 永历皇帝先被弑于可望也。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69L 页
秋九月。帝如广南。
 时陈邦传叛。降于耿仲明。 帝又不能安于南宁矣。孙可望诚凶逆。而诛杀邦传者。亦快矣哉。
清人入舟山。东阁大学士张肯堂等死之。鲁监国入南海。
 舟山之势。宲倚郑成功。而成功屡与清人战不利。闽中所复州县。相继俱失。亦其势也。
总督揭重熙,侍读学士傅鼎铨。与清人战败死。
 重熙等屡踬屡起。苦心兴恢。凡诸义师中能摧破清人者。当推重熙等为首。故能转战湖山间。久而后能以一死殉国。重熙等死。而义旅亦尽矣。鼎铨弘光时。在从逆案五等应徒拟赎十人中。以彼之烈。岂肯朝见闯贼者哉。特南北阻绝。传闻不宲。所定逆案。亦多未可信者。
七年春二月。 帝迁于安龙府。
 帝之动静。不得自由。一从孙可望之所威胁。如隋皇泰主之在王世充。唐昭宗之在朱全忠。威灵其能振乎。
秋七月。西宁王李定国复桂林。诛孔有德。
 定国之为 王室效力。诚明季一段生气。时清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0H 页
既取湖南。又定两粤。有德张其势而入黔。其跳踉唐突之状。谁得以御之。定国乃扼其项而杀之甚易。其雄勇可知。谁谓献贼之徒。能树忠义若是哉。
冬十一月。西宁王李定国。与清亲王尼堪战于衡州斩之。
 自弘光以后。能与虏战而诛戮虏将者。唯定国是也。君子当宽其过而奖其功也。刘国能,李万庆。皆剧贼也。终能为 皇朝树节。定国何让于彼也。
九年。郑成功弑鲁监国。
 鲁监国虽未定位号。尝主福建之众。而为海上民人之所归附。则成功何敢遽弑之也。成功之为 皇朝者诈也。然鲁监国亦不思之甚矣。安有投身强臣而能保无事者哉。魏孝武之投宇文泰。燕冯弘之投高向(一作句)丽。可鉴也已。
十一年。晋王李定国奉 帝入滇。
 定国于 皇朝。能左右折冲。不为孙可望所残灭者。其功亦伟矣。在唐则李克用如之。
十二年。孙可望反。晋王李定国讨之。可望降清。
 刘文秀,白文选。皆可望之徒也。不直可望之所为皆诣定国。将士亦大呼迎晋王。而可望军大溃。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0L 页
顺之分。人无不知。特迫于欲耳。苟能驱之有道。虽剧贼。何化之难哉。
十三年春正月。清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等入寇黔中。
 承畴,三桂。皆 皇朝尊宠臣也。乃反欲贼害皇绪。以媚于虏。 永历皇帝寄寓滇中之一隅。岂能夺清人之天下哉。然必剿绝之而不遗。可谓罪通于天矣。三桂,可喜后叛清。乱流之鲜终如是夫。独承畴安享富贵以终天年。天道悠悠不可知也。
冬十二月。清三路兵寇滇。晋王李定国败绩。 帝如永昌。
 犯滇之议。宲自吴三桂发之。三桂己欲据滇黔而有之。其心亦岂为清人哉。槩以 永历皇帝在滇。则己不得遂其志矣。 明季之逆。无加于三桂矣。
十四年春二月。巩昌王白文选。与清人战败绩。晋王李定国奔孟艮。 帝如缅甸。
 缅人拒定国无得入玉龙关者。诚恐定国夺 帝也。缅人留 帝何为哉。已饱三桂之贿而欲图之也。 帝乃不知而赴之。岂非天哉。
秋七月。郑成功进兵金陵。与清人战败绩。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1H 页
成功出师之盛。近古未之有也。取瓜洲而已扼金陵之喉。且江南义勇云集。清人之势。凛凛乎危矣。一下金陵。则江北可指掌收矣。惜乎将骄卒惰。坐失垂成之势矣。
十六年夏五月。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与缅人战败之。张国用劫文选降清。
 文选苦心护驾。诚亦王臣之义。而独柰执德不固。为吴三桂所诱而降清。何其不承权舆也。定国当皇朝运讫。遣人入车里,暹罗诸国乞师。以图兴复而不克有成。临卒谓其子曰。宁死荒徼无降清。定国而不死。 永历皇帝虽崩。岂无朱氏之贤者乎。事固未可知也。
十二月。清吴三桂使缅人执 帝以归而弑之。
 帝之被弑。虽清人之为。而宲三桂之所嗾也。是时帝与后太子俱崩于三桂军中。骨弃于郊滇中。父老相向悲泣。虽三桂军亦然。三桂独能忍之乎。
明季忠逆案
  旌忠祠(在都城。 弘光时建。)
  正祀文臣二十四人
工部尚书兼东阁太学士赠太傅谥文贞范景文,(字梦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1L 页
章。吴桥人。) 经筵日讲官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倪元璐,(字玉汝。上虞人。) 左都御史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邦华,(字孟闇。吉水人。) 户部右侍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王家彦,(字开美。莆田人。) 刑部右侍郎赠刑部尚书谥忠贞孟兆祥,(字允吉。山西泽州人。) 左副都御史赠大子少保左都御史谥忠介施邦曜,(字尔韬。馀姚人。) 大理卿赠刑部尚书谥忠清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人。) 左庶子赠礼部右侍郎谥文忠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 太常少卿赠兵部右侍郎谥忠节吴麟徵,(字圣生。海盐人。) 东宫讲官谕德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节周凤翔,(字仪伯。浙江山海人。) 东宫讲官右谕德赠詹事谥文正刘理顺,(字复礼。杞县人。) 东宫讲官翰林检讨赠少詹事谥文烈汪伟,(字叔度。休宁人。) 户科都给事中赠大常卿谥忠节吴甘来,(字和受。江西新昌人。) 御史赠大理寺卿谥忠烈王章,(字汉臣。武进人。) 御史赠太仆卿谥恭悯陈良谟,(字士亮。鄞人。) 御史督畿辅学政赠太仆卿谥恭节陈纯德,(字静生。零陵人。) 太仆丞赠太仆少卿谥节悯申佳允,(字孔嘉。永平人。) 武库主事赠光禄卿谥忠毅成德,(字元升。霍州人。) 考功员外郎赠太仆卿谥忠节许直,(字若鲁。如皋人。) 兵部主事赠太仆少卿谥忠节金铉,(字伯玉。武进人。) 大同巡抚卫景瑗,(字仲玉。韩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2H 页
城人。) 宣府巡抚朱之冯,(字乐三。大兴人。) 布衣汤文琼,(字兆鳌。石埭人。) 诸生许琰。(字玉仲。吴县人。)
  正祀武臣七人
新乐侯刘文炳, 惠安伯张庆臻, 襄城伯李国桢, 驸马都尉巩永固, 左都督刘文耀, 山西总兵官周遇吉, 辽东总兵官吴襄。
  正祀内臣一人
大监王承恩。
  正祀妇人九人
成德母张氏, 金铉母章氏, 汪伟妻耿氏, 刘理顺妻万氏,妾李氏, 马世奇妾朱氏,李氏, 陈良谟妾时氏, 吴襄妻祖氏。
  附祀文臣七人
进士赠河南道御史谥节悯孟章明,(字纲宜。兆祥子。) 郎中赠太仆少卿徐有声,(字闻复。金坛人。) 给事中顾鋐, 给事中彭琯, 御史俞志虞, 总督赠兵部尚书徐标,(字准明。济宁人。) 副使赠右副都御史朱廷焕。▣▣▣(字中白)。单县人。
  附祀武臣十五人
成国公朱纯臣, 镇远侯顾肇迹, 定远侯邓文明, 武定侯郭培民, 阳武侯薛濂, 永康侯徐锡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2L 页
 西宁侯宋裕德, 怀宁侯孙维藩, 新(一作彭)武伯杨崇猷, 宣城伯卫时春, 清平伯吴遵周, 新建伯王先通, 安乡伯张光灿, 右都督方履泰, 锦衣卫千户李国禄。
  附祀内臣六人
太监李凤翔, 太监王之心, 太监高时明, 太监褚宪章, 太监方正化, 大监张国元。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崇祯皇帝殉社稷。太学士范景文等。皆从而殉难。 弘光皇帝立南京。并予赠谥立祠。有司春秋致祭。然顾鋐,彭琯,俞志虞辈。特为贼拷死。诸侯伯亦太半以兵死。而郎中周之茂,员外郎宁承烈,宋天显,署丞于腾云,兵马指挥姚成,知州马象乾。皆以不屈死。顾未邀赠恤。至若御史冯垣登,兵部员外郑逢兰,行人谢于宣皆拷死。郎中李逢申拷掠久之。逼令缢死。与鋐,琯,志皋(一作虞)。皆获赠太常少卿。垣登,于宣至谥忠节。行取知县邹逢吉拷死。赠太仆寺丞。时南北阻绝。未能核实。之茂字松如。黄麻人。承烈字养纯。大兴人。天显松江华亭人。腾云顺天人。成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3H 页
字孝威。馀姚人。象乾京师人。
  六等从逆案
  一等应磔十一人
吏部员外郎宋企郊, 举人牛金星, 平阳知府张嶙然, 太仆少卿曹钦程, 御史李振声, 御史喻上猷, 山西提学参议黎志升, 陕西左布政使陆之祺, 兵部给事中高翔汉, 潼关道佥事杨王休, 翰林院检讨刘世芳。
  二等应斩秋决四人
刑科给事中光时亨, 河南提学佥事巩煜, 庶吉士周钟, 兵部主事方允昌。
  三等应绞拟赎七人
翰林修撰兼户工二科都给事中陈名夏, 户科给事中杨枝起, 户科给事中廖国遴, 襄阳知府王承曾, 天津兵备副使原毓宗, 庶吉士何孕光, 少詹事项煜。
  四等应戍拟赎十五人
礼部主事王孙蕙, 翰林院检讨梁兆阳, 大理寺正钱位坤, 总督侍郎侯恂, 山西副使王秉鉴, 御史陈羽白, 御史裴希度, 御史张懋爵, 礼部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3L 页
郎中刘大巩, 吏部员外郎郭万象, 给事中申芝芳, 给事中金汝励, 举人吴达, 修撰杨廷鉴, 黄继祖。
  五等应徒拟赎十人
通政司参议宋学显, 谕德方拱乾, 工部主事缪沅, 给事中吕兆龙, 给事中傅振铎, 进士吴刚思, 检讨方以智, 检讨傅鼎铨, 庶吉士张家玉, 沈元龙。
  六等应杖拟赎八人
工部员外郎潘同春, 礼部员外郎吴泰来, 主事张琦, 行人王于曜, 行取知县周寿明, 进士徐家麟, 向列星, 李棡。
  留北俟后定夺十九人
少詹事何瑞徵, 少詹事杨观光, 太仆少卿张若麒, 副使方大猷, 户部侍郎党崇雅, 吏部侍郎熊文举, 太仆卿叶初春, 给事中龚鼎孳, 给事中戴明说, 给事中孙承泽, 给事中刘昌, 御史涂必泓, 御史张鸣骏, 司业薛所蕴, 通政参议赵京仕, 编修高尔俨, 户部郎中卫周祚, 黄纪,孙襄。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4H 页
另存再议二十八人
给事中翁元益, 给事中郭充, 庶吉士鲁㮚, 庶吉士吴尔埙,庶吉士史可程, 庶吉士王自超, 庶吉士白孕谦, 庶吉士梁清标, 庶吉士杨栖鹗, 庶吉士张元琳, 庶吉士吕崇烈, 庶吉士李化麟, 庶吉士朱积, 庶吉士赵颎, 庶吉士刘廷琮, 吏部郎中侯佐, 员外郎左懋泰, 礼部郎中吴之琦, 兵部员外郎邹明魁, 行人许作梅, 进士胡显, 太常博士龚懋熙, 王之牧, 王皋, 梅鹗, 姬琨, 朱国寿, 吴嵩孕。
  
奉旨录用十人
兵部尚书张缙彦, 给事中时敏, 谕德卫孕文, 谕德韩四维, 御史苏京, 行取知县黄国琦, 行取知县施凤仪, 兵部郎中张正声, 内阁中书舍人顾大成, 姜荃林。
   弘光元年十二月。刑部尚书解学龙治从贼狱。仿唐制六等定罪既上。有旨周钟等不当缓决。陈名夏等未蔽厥辜。侯恂,宋学显,吴刚思,方以智,潘同春等。拟罪未合。新榜进士。尽污伪命。不当玷班联。令再议。惟方拱乾结纳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4L 页
马,阮。特旨免罪。明年正月。学龙奉诏拟周钟,光时亨等各加一等。潘同春诸臣。皆侯补小臣。受伪命无据。仍执前律。是时。马,阮必欲杀周钟。学龙欲缓其死。谋之次辅王铎。乘士英注籍上之。且请停刑。铎即拟俞旨。褒以平允。士英闻之大怒。保国公朱国弼等。劾学龙削籍。学龙既去。杀钟,时亨。即传旨二等罪斩者。谪充云南金齿军。三等罪绞者。充广西边卫等。四等以下俱为民。永不叙用。然学龙所定案。亦多漏网。所拟一等诸犯。皆随贼西行。实未正刑辟。
   甲申三月十九日丁未。李自成既陷京师。 崇祯皇帝崩。自成以宫扉载出。盛柳棺置东华门外。百姓过者皆掩泣。自成令三日朝见诸臣。己酉昧爽。成国公朱纯臣,太学士魏藻德。率文武百官入贺。自成不出。群贼争戏侮。为椎背脱帽。或举足加颈。顾相笑乐。百官慑伏不敢动。太监王德化叱诸臣曰。国亡君丧。若曹不思殡 先帝。乃在此耶。因哭。内侍数十人皆哭。藻德等亦哭。自成改殓 帝后。用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第 75H 页
衮冕袆翟。加苇厂云。太学士陈演劝进不许。自成南向坐。即见百官。以次呼名。分三等授职。自四品以下少詹事梁绍阳,杨观光等。无不污伪命。三品以上。独用故侍郎侯恂。其馀勋戚文武诸臣。周奎,朱纯臣,陈演,魏藻德等共八百馀人。送刘宗敏军中。拷掠责赇。灼肉折胫。备诸惨毒。大者降者十七。刑者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