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二十四 (自动笺注)
硏經齋全集外集卷二十四
 例類
  
二十三史約例
  史記
  漢太史令司馬遷續其父談書
創爲義例
黃帝漢武獲麟之歲。
凡三千餘歲。
爲五十二萬六千五百言。
誹謗下獄死。
外孫楊惲祖述其書。
宣布焉。
景武紀,禮樂律書,三王世家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龜策,傅靳列傳十篇
元成間。
褚少孫追補
而武紀全寫封禪書
三王世家祖述封拜策書
二列傳皆猥雜
其餘六篇
景紀最䟽畧
禮樂書謄,荀子禮論,河間王樂紀,傅靳列傳
漢書同。
將相年表
鴻嘉末
未知何人所補。
裴駰書云班固常譏
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
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
貨殖則崇勢利羞貧賤。
後世者。
以此論爲不然
特感當世之所失。
憤其身所遇。
寓之於書。
有所激而爲此言云。
  帝紀十二卷
  五帝, , 殷, , , 始皇, 項羽, 漢高祖, 呂后, 孝文, 孝景, 孝武
  
年表十卷
  三代世表, 十二國諸侯年表, 六國年表, 秦楚之際月表,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惠景間侯者年表,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書八卷
  禮, 樂, 律, 曆, 天官, 封禪, 河渠, 平準
  世家三十卷
  
吳泰伯, 齊太公, 魯周公, 燕召公, 管蔡, 陳杞, 衛康叔, 宋微子, , 楚, 越, 鄭, 趙, , 韓, 田敬仲完, 孔子, 陳涉, 外戚,(呂后五后) 楚元王, 荊燕, 齊悼惠王, 蕭相國, 曺相國, 留侯, 陳丞相, 絳侯, 梁孝王, 五宗, 三王
  列傳七十卷
  伯夷一百二十人
 仲尼弟子, 刺客,(曹沫五人
) 南越,(尉陀等二人
) 東越, 朝鮮, 西南夷, 循吏,(孫叔敖五人
) 儒林,(申公六人
) 酷吏,(郅都十一人
) 
大宛,(大宛八國
) 游俠,(魯朱家二人
) 佞倖,(鄧通三人
) 滑稽,(淳于髡三人
) 日者, 龜策, 貨殖,(范蠡十二人
) 太史公自序
  前漢
  後漢尙書郞班固司馬遷史記撰。
史記太初以後缺而不錄
其後劉向父子賈逵馮商衛衡楊雄史岑
梁審肆仁。
晉馮段肅,金丹馮衍,韋融,蕭奮劉恂
頗或綴集時事
班彪以爲不敢前史
因作後傳六十五篇
子固又以父所作未詳
且譏漢氏百王之末。
劉項之列。
斷自高祖
終於王莾二百三十九年。
凡八十餘萬字
竇憲死。
書頗散亂
和帝令其妹曹世叔妻昭就東觀緝校。
八表天文志。
其所補也。
唐太宗子承乾。
顔師古衆說爲之注。
范曄王闕
盖亦不然
其贊多微文
讀者弗察耳。
知機又詆其古今人物表。
無益漢史
此論誠然
至謂受金鬻筆
諂附匪人
亦何至是歟。
識者書皆因舊文潤色之。
故其文章首尾皆善。
中間冗瑣
良由之才視數子微劣
自叙稱述者。
亦有所本歟。
  帝王一十三卷
  高祖, 惠帝, 高后, 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宣帝, 元, 成帝, 哀帝, 平帝
  表九卷
  異姓諸侯王, 諸侯王, 王子侯, 高惠高后孝文功臣, 景武昭宣成哀功臣, 外戚恩澤侯, 百官公卿, 古今人。
  志十八卷
  律曆, 禮樂, 刑法, 食貨, 郊祀, 天文, 五行, 地理, 溝洫, 藝文
  列傳七十九卷
  陳勝一百六十七人
 高五王,(齊悼惠王等。
) 文三王,(梁孝王等。
) 景十三王,(河間獻王等。
) 武五子,(戾太子等。
) 宣元六王,(淮陽王等。
) 儒林,(丁寬二十七人
) 循吏,(文翁六人
) 酷吏,(郅都十二人
) 貨殖,(范蠡十三人
) 游俠,(朱家七人
) 佞幸,(鄧通八人
) 匈奴, 西南夷兩粤朝鮮, 西域,(婼羗等五十國。
) 外戚,(呂皇后等十三后妃
) 元后, 王莾, 叙傳
  後漢書
  
宋范瞱撰。
唐章懷太子
劉訥言希元等注。
初後漢明帝班固陳宗尹敏,孟冀作世祖本紀功臣傳。
後有劉珍李充作建武後至永初間紀傳
又命伏無忌黃景諸王王子恩澤侯
單于西羗傳及地理志。
邊韶崔湜朱穆曹壽皇后外戚傳,百官表,順帝功臣傳凡一百十四篇
號曰漢紀
又有謝承薛瑩司馬彪劉義慶華嶠謝沈袁山七家各有所著。
其前有馬日磾蔡邕楊彪盧植劉珍東觀記。
至瞱乃刪取衆書
一家之作
凡九十卷
曄與甥姪書。
自古體大而思精。
未有如此者。
又謂諸序論筆勢放縱
往往不减過秦論。
自負如此
然世多譏曄創爲皇后紀。
采風通中王喬抱朴子左慈詭譎事。
列之於傳。
至於論後有贊。
幾乎贅矣。
文辭佻巧
失史之體。
初曄令謝儼撰志未成。
而曄伏誅
悉蠟以覆車
梁劉昭晉司馬彪續漢書八志而爲之注。
尤詳於冠幘車服
凡三十卷
紀傳
自別爲一書
宋孫奭建議校勘
舘閣書目
乃直以百二十卷
傡稱曄撰非是
  
后紀十卷
  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殤帝, 安帝, 順帝, 冲帝, 質帝, 桓帝, 靈帝, 獻帝
 光武郭皇后, 光烈陰皇后, 明德馬皇后, 章德竇皇后, 和帝陰皇后, 和熹鄧皇后, 安思閻皇后, 順烈梁皇后, 孝崇匽皇后, 桓帝懿獻梁皇后, 桓帝鄧皇后, 桓思竇皇后, 孝仁皇后, 孝靈宋皇后, 靈思何皇后, 獻帝伏皇后, 獻穆曹皇后
  三十卷
  
律曆, 禮儀, 祭祀, 天文, 五行, 郡國, 百官, 輿服
  列傳九十卷
  劉玄二百十四人
 宗室四王三侯,(齊武王縯等。
) 光武十王,(東海恭王彊等。
) 明帝八王,(千乘王建等。
) 章帝八王,(千乘貞王伉等。
) 黨錮,(劉淑二十一人
) 循吏,(衛颯十二人
) 酷吏,(蕫宣等七人
) 宦者,(鄭衆九人
) 儒林,(劉昆四十二人
) 文苑,(杜篤二十二人
) 獨行,(譙玄二十四人
) 方術,(任文公三十四人
) 逸民,(野王二老十七人
) 列女,(鮑宣妻等十七人
) 東夷, 南蠻, 西南夷, 西羗, 西域, 
南匈奴, 烏桓, 鮮卑
  三國志
  晉陳壽撰。
魏衛凱,繆礱,韋誕,應據,主沈,阮籍孫該傅玄作魏史四十四卷
吳項峻,韋曜,周薛瑩撰吳書五十五卷
陳壽始作三國志
宋文帝嫌其畧。
裴松之魚豢魏畧,孫盛魏氏春秋王隱蜀略,張勃吳錄諸書
爲之補注
書初成。
時人稱其善叙事
張華尤善之。
不言曹操本生
而載夏侯惇及淵於諸曹傳中
見嵩夏侯之子
高貴鄕公書卒。
而載司馬昭之奏。
則見公之不得其死
他皆類此
然以魏爲紀。
而稱漢吳曰傳。
又改漢曰蜀。
又啣諸葛亮髡父。
而爲貶辭求丁氏之米不獲
不立儀廙傳之類。
難乎免物議矣。
  魏書五卷
  武帝, 文帝, 明帝, 齊王, 高貴鄕公, 陳留王,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帝郭皇后
  列傳二十卷
  蕫卓等一百四十七人
 四夷(烏丸三國。)
  
蜀書列傳十五卷
  二牧,(劉焉劉璋
) 先主, 後主, 甘后等四后
 劉永三人
 諸葛亮五十六人
  吳書列傳二十卷
  孫堅, 孫策, 吳主孫權, 孫亮, 孫休, 孫皓, 妃嬪,(孫破虜吳夫人等十后妃
) 宗室,(孫靜七人
) 劉繇六十七人
  晉書
  唐房喬等撰。
古者修書出於一人之手。
成於一家之學
班,馬之徒是也
至唐始用衆手。
,隋二書是也
貞觀中
以何法盛十八家
晉史未善。
褚遂良許敬宗
再加撰次
乃據臧榮緖增損之。
後又命李淳風李義甫李延壽十三人
分掌著述
敬播四人考正類例
天文律曆淳風專之。
宣武紀,陸機王羲之傳。
論上所自爲。
故曰制旨。
又総題御撰。
叢冗最甚
至於沈約誕誣之說。
語林世說,幽明錄搜神記
詭異謬妄甚多
夾漈鄭氏謂其高古今
未爲通論
  帝紀十卷
  
高祖宣帝, 世宗景帝, 太祖文帝, 世祖武帝, 孝惠帝, 孝懷帝, 孝愍帝, 中宗, 肅宗明帝, 顯宗成帝, 康帝, 孝宗穆帝, 哀帝, 廢帝海西公, 太宗簡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
  志二十卷
  天文, 地理, 律曆, 禮, 樂, 職官, 輿服, 食貨, 五行, 刑法
  列傳七十卷
  后妃,(宣穆張皇后等二十四后妃
) 王祥二百十二人
 宗室,(安平獻王孚八人
) 宣五王,(平原王幹等。
) 文六王,(齊獻王攸等。
) 武十三王,(毗陵王軌等
) 元四王,(琅琊王哀等。
) 簡文三王,(會稽思世子道生等。
) 孝友,(李密十四人
) 忠義,(嵇紹二十五人
) 良吏,(魯芝十二人
) 儒林,(范平十八人
) 文苑,(應貞十七人
) 外戚,(羊秀十三人
) 隱逸,(孫登三十八人
) 藝術,(陳訓二十四人
) 烈女,(羊耽妻辛氏等三十六人
) 四夷,(東夷四國
) 王敦十七人
  載紀三十卷
  劉元海, 劉聡, 劉曜, 石勒, 石季龍, 慕容廆, 慕容僬, 慕容暐, 苻洪, 苻健, 苻
生, 苻堅, 苻丕, 苻登, 姚弋仲, 姚襄, 姚萇, 姚興, 姚弘, 李特, 李流, 李雄, 李班, 李期, 李壽, 李勢, 呂光, 呂纂, 呂隆, 慕容垂, 慕容寶, 慕容盛, 慕容煕, 慕容雲, 乞伏國仁, 乞伏乾歸, 乞伏熾磐, 馮跋, 禿髮烏孤, 禿髮利鹿孤, 禿髮傉檀, 慕容德, 慕容超, 慕容鍾, 沮渠蒙遜, 赫連勃勃
  宋書
  梁沈約撰。
何承天山謙之蘇寶生所撰。
徐爰勒爲一史
義煕大明
自永光以來闕而不錄
齊永明中
奉詔爲是書。
何承天書爲本。
旁采徐爰之說。
頗爲精詳
本志兼載
失於限斷
其所符瑞一志
不經無益
其贅甚矣。
王邵謂其喜造奇說。
以誣前代
琅琊王妃通小吏牛金
中宗孝武於路。
太后寢息時。
人多有異議之類是也
梁武帝知而不以爲非。
嘉祐中
北齊周書
舛繆亡缺
始詔館職讐校
曾鞏等以秘閣所藏多誤。
不足以是正。
請詔天下藏書之家。
上異
公元1144年
本。
久之始集
治平中
校定南齊梁陳二書上之。
劉如等上後魏書。
王安國上周書。
政和中始畢。
頒之學官
未幾靖康之變。
書幾亡。
紹興十四年
井憲孟爲四川漕。
始檄諸州學官。
當日所頒本。
四川被兵
頗有在者。
往往亡缺不全
收合補綴
獨少後魏十許卷。
最後得宇文季蒙家本。
偶有少者。
於是七史遂全。
因命看山刊行
  帝紀十卷
  武帝, 少帝, 文帝, 孝武帝, 前廢帝, 明帝, 後廢帝, 順帝
  志三十卷
  志序, 曆, 禮, 樂, 天文, 符瑞, 五行, 州郡, 百官
  列傳六十卷
  后妃,(孝穆趙皇后等十六后妃
) 劉穆之一百十七人
 宗室,(長沙景王道憐三人
) 武三王,(廬陵孝獻王義眞等。
) 武二王,(彭城王義康等。
) 文九王,(南平穆王鑠等。
) 文五王,(竟陵王誕等。
) 孝武十四王,(豫章王子尙等。
) 明四王,(邵陵殤王友等。
) 孝義,(龔穎十三人
) 良吏,(王鎭之七人
) 隱逸,(戴顒十八人
) 恩
倖,(戴法興十人
) 索虜, 鮮卑, 吐谷渾, 夷蠻(南夷扶南國
 西南夷阿羅羅京等六國
 東夷高句麗三國
 荊雝州蠻。
 豫州蠻。
) 氐胡,(胡大沮渠蒙遜二國
) 二凶,(元凶劭等。
) 自序
  南齊書
  梁蕭子顯撰。
江淹作志。
沈約撰紀。
子顯自表武帝
爲此書。
天文但紀災祥
州郡不著戶口
祥瑞多載圖讖
宋趙彦若曾鞏等校其訛謬
  本紀八卷
  高帝, 武帝, 欝林王, 海陵王, 明帝, 東昏侯, 和帝
  志十一卷
  禮, 樂, 天文, 州郡, 百官, 輿服, 祥瑞, 五行
  列傳四十卷
  皇后,(宣孝陳皇后, 高昭劉皇后, 文安王皇后, 欝林王何妃, 海陵王王妃, 明敬劉皇后, 東昏侯褚皇后, 和帝王皇后
) 文惠太子, 豫章文獻王, 褚淵六十六人
 高祖十三王,(臨川獻王映等。
) 武帝十七王,(竟陵文宣王子良等。
) 宗室,(衡陽文王道度等。
) 文三王,(巴陵王昭秀等。
) 明七王,(巴陵隱王寶義等。
) 文學,(丘靈
鞠等十人
) 良政(傅琰七人
) 高逸,(褚伯玉十二人
) 孝義,(崔懷愼十六人
) 倖臣,(紀僧眞五人
) 魏虜, 蠻, 東南夷, 芮芮虜, 河南氐羗
  梁書
公元629年
  唐姚思廉撰。
貞觀三年
思廉魏徵撰。
思廉推其父察意。
又採謝吳等所記。
以成此書。
唯著総論而已
  本紀六卷
  武帝, 簡文帝, 元帝, 敬帝
  列傳五十卷
  
皇后,(太祖張皇后六后妃。
) 昭明太子統, 哀太子大器, 愍懷太子方矩, 王茂一百十一人
 世祖五王,(臨川王宏等。
) 長沙嗣王業等四人
 高祖三王,(南康王績等。
) 太宗十三王,(尋陽王大心等。
) 世祖二子,(忠壯太子方等
) 孝行,(縢曇恭等十四人
) 儒林,(伏曼容十三人
) 文學,(到沆二十四人
) 處士,(何點十二人
) 止足,(顧憲之三人
) 良吏,(庾鞏等七人
) 諸夷,(東南諸國林邑九國
 東夷高句麗七國
 西北諸戎河南十六國
) 豫章王綜四人
 侯景
  陳書
  
唐姚思廉撰。
思廉父察在陳
刪撰陳事未成陳亡。
隋文帝問之。
以所論載
一篇成。
輒上之。
未訖而且死。
思廉繼其業。
貞觀中
梁書同時上。
  本紀六卷
  高祖, 世祖, 廢帝, 宣帝, 後主
  列傳三十卷
  皇后,(高祖章皇后五后
) 杜僧明七十一人
 衡陽獻王昌二人
 宗室,(陳擬三人
) 世祖九王,(始興王伯茂等。
) 高宗二十九王,(豫章王叔英等。
) 後主諸子,(皇太子深等十一人
) 孝行,(殷不害四人
) 儒林,(沈文阿九人
) 文學
(杜之偉十三人
) 熊曇朗四人
 始興王叔陵二人
  魏書
  北齊魏收撰。
始魏初。
鄧彦海撰代記十餘卷
其後崔浩興史爲編年軆
李彪始分作紀,表,志,傳。
魏末。
山偉,綦雋更主國書。
二十餘年事迹蕩肰。
北齊文宣時
始詔撰次
悉焚舊書
書多諂諱不平
爾朱榮子金故减其惡。
夙有怨者。
多沒其善。
初得陽休之助。
因謝曰無以報德
當爲
卿立佳傳
時人號爲穢史
劉知幾謂其生絶胤嗣
死逢剖斲
陰慝所致
隋文帝魏澹等。
更撰魏書九十二卷
今皆不傳獨行
中興書目
謂所闕太宗紀以補之
闕志以太素書補之
二書旣亡。
惟此紀志獨存。
不知何據
  帝紀十二卷
  序紀, 太祖元帝, 太宗明元帝, 世祖太武帝, 高宗文成帝, 顯祖獻文帝, 高祖孝文帝, 世宗宣武帝, 肅宗孝明帝, 敬宗孝莊帝, 前廢帝廣陵王, 後廢帝安定王, 出帝平陽王, 孝靜帝
  志二十卷
  天象, 地形, 律曆, 禮, 樂, 食貨, 刑罰, 靈徵, 官氏, 釋老
  列傳九十二卷
  后妃,(神元皇后竇氏等二十七后妃
) 神元平文帝子孫,(上谷公紇羅二十人
) 昭成子孫,(寔君等七人
) 道武七王,(淸河王紹等。
) 明元六王,(樂平王丕等。
) 太武五王,(晉王伏羅等。
) 景穆十二王,(陽平王新成等。
) 文成五王,(安樂王長樂等。
) 獻文六王,(咸陽王禧等。
) 孝文五王,(廢太子恂等。
) 衛操
二百二十二人
 外戚,(賀訥十三人
) 儒林,(梁越等十七人
) 文苑,(袁躍八人
) 孝感,(趙琰十四人
) 節義,(于什門二十一人
) 良吏,(張恂十二人
) 酷吏,(于洛侯九人
) 逸士,(眭夸四人
) 術藝,(晁崇十三人
) 列女,(崔覽妻封氏等十七人
) 恩倖,(王叡九人
) 閹官,(宗愛二十五人
) 匈奴劉聡,(父淵子粲等。
) 羯胡石勒,(子大雅等。
) 鐵弗劉虎,(子務桓等。
)徒河慕容廆,(子元眞等。
) 臨河氐符健,(父洪子生等。
) 羗姚萇,(父弋仲兄襄等。
) 略陽呂光,(子等。
) 僭晉司馬叡(子等。
) 賨李雄,(父特叔父流等。
) 島夷桓玄, 馮跋,(弟文通
) 劉裕,(子義符等。
) 蕭道成,(子頤等。
) 蕭衍, 私署凉州張寔,(父軌弟茂等。
) 鮮卑乞伏國仁,(子熾磐等。
) 鮮卑禿髮烏孤,(弟利鹿孤等。
) 私署凉王李暠,(子歆等。
) 盧水胡沮渠蒙遜,(子牧犍。
) 高句麗, 百濟, 勿吉, 失韋, 豆莫婁, 地豆于, 庫莫奚, 契丹, 烏洛侯, 氐楊難敵, 吐谷渾, 宕昌羗, 高昌, 鄧至, 蠻, 獠, 西域,(鄯善等六十一國。
) 蠕蠕, 匈奴宇父莫, 徒河段就六眷, 高車,(吐突隣等八部
) 序傳
  北齊書
  唐李百藥撰。
百藥父德林在齊
撰著紀傳
觀初。
詔分修諸史
百藥因父書續成以獻。
書今亡闕不完。
百藥避唐名諱
不書世祖世宗
例旣不一
議者少之。
  本紀八卷
  神武, 文襄, 文宣, 廢帝, 孝昭, 武成, 後主, 幼主
  列傳四十二卷
  神武婁后等八后。
 高祖十一王,(永安簡平王浚等。
)文襄六王,(河南康舒王孝瑜等。
) 文宣四王,(太原王昭德等。
) 孝昭六王,(樂陵王百年等。
) 武成十二王,(南陽王綽等。
) 趙郡王琛等九人
 竇泰一百二十人
 儒林,(李鉉十五人
) 文苑,(祖鴻勳六人
) 循吏,(張華原八人
) 酷吏,(邱珍等四人
) 外戚,(趙猛七人
) 方伎,(由吾道榮十三人
) 恩倖。
(郭秀六人。)
  周書
公元1102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
初周蚪,隋牛弘各有撰次
卛多牴牾
武德中
德棻建言近代正史
德棻及諸臣論譔歷年
不能就罷之。
貞觀二年
復詔撰次
議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書。
五家史當立。
德棻岑文本周史
李百藥次齊史。
姚思廉次梁陳史。
魏徵次隋史。
房玄齡緫監
撰之原。
德棻而發。
宋仁宗時
太淸樓本。
史舘秘閣本。
又募天下書。
而取夏竦李巽家本。
下舘閣正文字
其後林希王安國等上。
  本紀八卷
  文帝, 孝閔帝, 明帝, 武帝, 宣武, 靜帝
  列傳四十二卷
  皇后, 邵惠公顥等六人
 文閔武宣諸子
 賀拔勝一百四十七人
 儒林,(盧誕六人) 孝義,(李棠七人
) 藝術,(冀儁六人
) 蕭詧, 異域
(高麗等二十一國。)
  隋書
  唐魏徵等撰紀傳
長孫無忌撰志。
太宗顔師古孔穎達修纂
捴其事。
序論自作。
後又詔于志寧李淳風韋安仁李延壽同修
高宗時無忌等上。
以其総,周之事。
俗號五代志。
天文律曆五行三志淳風作。
  帝紀五卷
  高祖, 煬帝, 恭帝
  志三十卷
  
禮儀, 音樂, 律曆, 天文, 五行, 食貨, 刑法, 百官, 地理, 經籍
  列傳五十卷
  后妃(文獻獨孤皇后四后妃。
) 李穆一百五十二人
 文四子,(房陵王勇等) 煬四子,(元德太子昭等。
) 誠節,(劉弘十一人
) 孝義,(陸孝師十四人
) 循吏,(梁彦光十人
) 酷吏,(庫狄士文等七人
) 儒林,(劉善七人
) 文學,(劉臻十一人
) 隱逸,(李士謙四人
) 藝術,(庾季才十二人
) 外戚,(獨孤羅二人
) 列女,(蘭陵公主十五人
) 東夷,(高麗六國
) 南蠻,(林邑四國
) 西域,(吐谷渾等二十三國。
) 北狄
(突厥五國
) 宇文化及二人
  南北史
  唐李延壽撰。
延壽百藥甞謂,建,,隋分隔南北
南謂北爲索虜
北謂南爲島夷
改正吳越春秋編年
未就而卒。
延壽後預修晉隋書
究悉舊事
更依馬遷體。
總序八代
北起魏盡隋二百四十二年。
南起宋盡陳百七十年爲二史
刪繁補闕
過本史遠甚。
唐高宗自爲之序今闕。
涑水司馬以爲近世佳史。
雖於禨祥詼嘲小事無所不載。
叙事簡經。
陳壽之後
延壽
可以亞之
  南史本紀十卷
  宋紀三卷, 齊二卷, 梁三卷, 陳二卷
  列傳七十卷
  后妃(宋孝穆趙皇后等十六后妃
 齊宣孝陳皇后等八后妃
 梁文獻張皇后等八后妃
 武宣章皇后五后
) 宗室諸王(長沙景王道憐三人
) 武帝諸子(廬陵孝獻王義眞五人
) 文帝諸子(元凶邵等十六人
) 孝武諸子(豫章王子尙十五人
) 明帝諸子(邵郡殤王友四人
) 劉穆之八十二人
 宗室(衡陽元王道度九人
) 齊高帝諸子(豫章文獻王嶷等十三王。
) 齊武帝諸子(文惠太子長懋十八人
) 文惠諸子(巴陵王昭秀二人
) 明帝諸子(巴陵隱王寶義七人
) 王敬則三十二人
 宗室(吳平侯景等十人
) 梁武帝諸子(昭明太子統六人
) 梁簡文帝諸子(哀太子大器十七人
) 元帝諸子(忠烈世子方等四人
) 王茂五十人
 陳宗諸子(永修侯擬等五人
)陳文帝諸子(始興王伯茂九人
) 宣帝諸子(始興王叔陵三十人
) 後主諸子(太子深等十一人
) 杜僧明四十二人 循吏(吉翰十四人
) 儒林(伏曼容十九人
) 文學(丘靈鞠二十五人
) 孝義(龔穎五十七人
) 隱逸(陶潛三十一人
) 恩倖(戴法興十四人
) 夷貊(海南二國
 西南夷十三國。
 東夷七國
 西戎
國。
 諸蠻十一族。
 北狄一國
) 賊臣(侯景六人。)
  北史本紀十二卷
  魏紀五卷, 齊紀三卷, 周紀二卷, 隋二卷
  列傳八十八卷
  后妃(魏神元皇后竇氏等二十后妃
 齊武皇后婁氏等十五后妃
 周文皇后元氏等十二后妃
 隋文獻皇后獨孤氏等四后妃。
) 諸宗室(上谷公紇羅十四人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
 景穆十二王。
 文成五王
 獻文六王
 孝文六王
) 衛操二百二十五人
 宗室諸王(趙郡王琛等八人
 神武諸子
 文襄諸子
 文宣諸子
 孝昭諸子
 孝成諸子
 後主諸子
) 万俟普六十七人
 周宗室(邵惠公顥等六人
) 周宗室諸王(文帝十三王。
 孝閔帝一王
 明帝三王
 武帝六王
 宣帝二王
) 冦洛一百一人
 宗室諸子(蔡景王整七人
 文帝四子
 煬帝四子
) 高熲七十五人
 外戚(賀訥十四人
) 儒林(越等四十人
) 文苑(溫子昇二十二人
) 孝行(長孫慮二十五人
) 節義(手什門三十四人
) 循吏(張膺十九人
) 酷吏(于洛侯十人
) 隱逸(眭夸六人
) 藝術(晁崇四十三人
) 烈女(崔覽妻等三十四人
) 恩倖(王叡三十七人
) 僭僞附庸(夏國等三十九國。
) 序傳
  舊唐書
  石晉劉昫撰。
吳兢韋述芳,令狐峘崔龜從
諸人紀載增損之。
繁略不均
校之實錄
多所闕漏
又是失實
至以韓愈文爲大紕繆
宋仁宗特爲刪改
司馬光資治通鑑
新書所載詔令奏議之類。
皆被宋祁刊削
失實多。
舊書原文
舊書旣不列正史
世代寢遠
漸就湮滅
 皇明世宗朝。
姚江聞人詮視學江南
徧訪遺籍
紀志於吳中王氏。
列傳吳中張氏。
殘編斷管。
彙而成帙。
然志多闕略
表全散帙
紀志文多前後譌舛
不能復還其舊也。
  本紀二十
  
高祖, 太宗, 高宗, 則天皇后, 中宗, 睿宗, 玄宗, 肅宗, 代宗, 德宗, 順宗, 憲宗,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懿宗, 僖宗, 昭宗, 哀帝
  志三十
  禮儀, 音樂, 曆, 天文, 五行, 地理, 職官, 輿服, 經籍, 食貨, 刑法
  列傳一百五十
  后妃(高祖穆皇后竇氏等二十三后。
) 李密六百三十三人
 宗室(永安王孝基十王
) 高祖二十二子(隱太子建成等。)
 太宗諸子(恒山王承乾十三人
) 高宗中宗諸子(燕王忠十人
) 睿宗諸子(讓皇帝憲五人
) 玄宗諸子(靖德太子琮等二十二人
) 肅宗代宗諸子(越王係等三十二人
) 德宗順宗諸子(舒王誼三十二人
) 憲宗二十五子(惠昭太子寧等。
穆宗宣宗本紀
) 穆宗五子(懷懿太子湊等。
敬宗文宗武宗本紀
) 敬宗五子(悼懷太子普等。
) 文宗二子(莊恪太子▣等。
) 武宗五子(杞王峻等。
) 宣宗十一子(靖懷太子漢等。
懿宗本紀
) 懿宗八子(魏王佾等。
僖宗昭宗本紀
) 僖宗八子(建王震等。
) 昭宗十子(德王裕等。
) 外戚(獨孤懷恩十人
) 宦官(楊思勗十三人
) 良吏(崔仁壽四十一人
) 酷吏(來俊臣十八人
) 忠義(夏侯端四十四人
) 孝友(李知本十七人
) 儒學(徐文遠三十四人
) 文苑(孔紹安六十二人
) 方伎(崔善爲二十二人
) 隱逸(王績二十人
) 列女(李德武妻裴氏等二十六人
) 突厥, 回紇, 吐蕃, 南蠻(林邑等十五國。
) 西戎(泥婆羅等十四國。
) 東夷(高麗五國
) 北狄(鐵勒八國
) 安祿山七人
  唐書
  宋嘉祐中
曾公亮刪定
歐陽修紀志
宋祁撰傳。
舊史繁略不均
至和初
分撰。
范鎭王疇宋敏求呂夏卿劉羲叟同爲編修
廢傳六十一。
傳三百三十一。
三表四。
事增文省。
是爲
新唐書
議者謂修學春秋
每務褒貶
小學
刻意文章
多采雜說
往往牴牾
失實之歎云。
  本紀十卷
  高祖皇帝, 太宗皇帝, 高宗皇帝, 則天順聖武皇后, 中宗皇帝, 睿宗皇帝, 玄宗皇帝, 肅宗皇帝, 代宗皇帝, 德宗皇帝, 順宗皇帝, 憲宗皇帝, 穆宗皇帝, 敬宗皇帝, 文宗皇帝, 武宗皇帝, 宣宗皇帝, 懿宗皇帝, 僖宗皇帝, 昭宗皇帝, 哀皇帝
  
五十卷
  禮樂, 儀衛, 車服, 曆, 天文, 五行, 地理, 選擧, 百官, 兵, 食貨, 刑法, 藝文
  表十五卷
  宰相, 方鎭, 宗室世系, 宰相世系
  列傳一百五十卷
  后妃(太祖竇皇后等三十四后妃
) 宗室(江夏王道宗十三人
) 高祖二十二子(隱太子建成等。
) 太宗九王(常山王承乾等。
) 三宗諸子(燕山王忠等十二王。
) 十一宗諸子(奉天皇帝琮等三十八王。
) 諸帝公主(世祖一女
 高祖十九女。
 太宗二十一女。
 高宗三女
 中宗
女。
 睿宗十一女。
 玄宗二十九女。
 肅宗七女
 代宗十八女。
 德宗十一女。
 順宗十一女。
 憲宗十八女。
 穆宗八女。
 敬宗三女
 文宗四女
 武宗七女
 宣宗十一女。
 懿宗八女。
 僖宗二女
 昭宗十一女。
) 李密六百十九人
 諸夷蕃將(史大奈十三人
) 宗室宰相(李適之七人
) 忠義(夏侯端三十六人
) 卓行(元德秀五人
) 孝友(李知本二十五人
) 隱逸(王績二十人
) 循吏(韋仁壽十五人
) 儒學(徐文遠四十二人
) 文藝(袁朗三十九人
) 方技(李淳風十一人
) 列女(李德武妻裵淑英等四十七人
) 外戚(獨孤懷恩七人
) 宦者(楊思勗十六人
) 酷吏(索元禮十二人
) 藩鎭(魏博, 鎭冀, 盧龍, 淄靑, 橫海, 宣武, 彰義, 澤路。
) 突厥, 吐蕃, 回鶻, 沙陁, 北狄(契丹五國
) 東夷(高麗五國
) 西域(泥婆羅等二十五國。
) 南蠻(南詔等十五國。
) 奸臣(許敬宗九人
) 叛臣(僕固懷恩十三人
) 逆臣(安祿山七人。)
  五代史
  宋歐陽修撰。
開寶中
修五代書
盧多遜扈蒙張澹李昉劉兼李穆李九齡同修
薛居正監修
病其繁猥失實
加修定藏于家。
沒後朝廷取以付國子監刊行
自說曰。
發論必以嗚呼曰。
亂世之書也。
臣止一朝曰某臣傳。
更事歷代者曰雜傳
尤足爲世訓。
然不爲韓
通立傳。
識者有以見作史之難。
  本紀十二卷
  梁本紀太祖, 末帝
 唐本紀莊宗, 明宗, 愍帝, 廢帝
 晉本紀高祖, 出帝
 漢本紀高祖, 隱帝
 周本紀太祖, 世宗, 恭帝
  列傳四十五卷
  梁家人傳(太祖文惠皇后王氏等六后妃。
 太祖子友裕等十三人
) 唐太祖家人傳(太祖劉太妃五后妃。
 太祖子存美等十九人
) 唐明宗家人傳(明宗武憲皇后曹氏等五后妃。
 明宗子從璟等七人
) 唐廢帝家人傳(皇后劉氏。
 子重吉等二人
) 晉家人傳(高祖皇李氏五后妃。
 高祖子重信等十七人
) 漢家人傳(高祖皇李氏
 高祖崇信四人
) 周太祖家人傳(聖穆皇后柴氏等四后妃。
 子侗等五人
) 周世宗家人傳(柴守禮
 世宗惠皇后劉氏等三后妃。
 世宗子誼等六人
) 梁臣傳(敬翔二十三人
) 唐臣傳(郭崇韜三十一人
) 晉臣傳(桑維翰二人
) 漢臣傳(蘓逢吉九人
) 周臣傳(王朴三人
) 死節傳(王彦章三人
) 死事傳(張源德十人
) 一行傳(鄭遨三人
) 唐六臣傳(張文蔚等。
) 義兒傳(李嗣昭八人
) 伶官傳(敬新磨四人
) 宦者傳(張承業二人
) 雜傳(王鎔一百四十二人。)
  志三卷
  
司天考, 職方考。
  世家年譜十一卷
  , 南唐, 前蜀, 後蜀, 南漢, 楚, 吳越, , 南平, 東漢, 十國世家年譜
  附錄三卷
  四夷附錄
  宋史
公元1343年
  元脫脫撰。
元初王鶚通修宋遼金三史
議以元代金。
以金滅汴宋
因與金正統
意欲尊元。
又議遼金爲北史
太祖靖康宋史
建炎以後南宋史。
或欲如晉書。
以宋爲世紀
遼金爲載紀
至正三年
乃命阿魯圖脫脫等。
修宋遼金各爲一史
歐陽玄之筆。
而史滿百萬言。
自有史冊
未有若是之多者。
至正五年上。
排纂期限
忙迫如此
  本紀四十七卷
  太祖, 太宗, 眞宗, 仁宗, 英宗, 神宗, 哲宗, 徽宗, 欽宗, 高宗, 孝宗, 光宗, 寧宗, 理宗, 度宗, 瀛國公
  志一百六十二卷
  
天文, 五行, 律曆, 地理, 河渠, 禮, 樂, 儀衛, 輿服, 選擧, 職官, 食貨, 兵, 刑法, 藝文
  表三十二卷
  宰輔, 宗室世系
  列傳二百五十五卷
  后妃(昭憲太后等五十五后妃
) 宗室(魏王廷美五十八人
) 公主(秦國大長公主八十八人
) 范質一千三百三十七人
 循吏(陳靖十二人
) 道學(周敦頤二十三人
) 儒林(聶崇義六十六人
) 文苑(宋白八十二人
) 忠義(康保裔一百七十三人
) 孝義(李麟五十八人
) 隱逸(戚同文四十三人
) 卓行(劉庭式五人
) 列女(朱娥三十九人
) 方技(趙修己三十五人
) 外戚(杜審琦二十九人
) 宦者(竇神寶五十人
) 佞倖(弭隱超等十人
) 姦臣(蔡確十五人
) 叛臣(張邦昌六人
) 世家(南唐李氏九國
) 周三臣(韓通等。
) 外國(夏國等二十八國。
) 蠻夷(西南溪洞等十四族。)
  遼史
  元脫脫撰。
遼史舊有耶律儼陳大任等所著。
語多忌避
大任辭乏精詳
順帝時脫脫中書平章政事鐵睦爾達世,平章政事惟一
翰林學士承旨張起巖翰林學士歐陽玄翰林侍講學士揭傒斯等。
總裁排纂
始自至正三年四月
至翌年三月而就。
  本紀三十卷
  太祖, 太宗, 世宗, 穆宗, 景宗, 聖宗, 興宗, 道宗, 天祚
  志三十一卷
  營衛, 兵衛, 地理, 曆象, 百官, 禮, 樂, 儀衛, 食貨, 刑法
  表八卷
  
世表, 皇子表, 公主表, 皇族表, 外戚表, 遊幸表, 部族表, 屬國表。
  列傳四十五卷
  后妃(昭烈皇后蕭氏等二十后妃
) 宗室(義宗五人
) 耶律曷魯一百七十九人
 文學(蕭韓家奴六人
) 能吏(太公鼎等六人
) 卓行(蕭札剌三人
) 烈女(刑管妻等五人
) 方伎(直魯古五人
) 伶官(羅衣輕
) 宦官(王繼恩二人
) 姦臣(耶律乙辛十一人
) 逆臣(轄底等十七人
) 外紀(高麗二國
) 國語解。
  金史
  
公元1344年
元丞相脫脫撰。
順帝時甞命脫脫捴裁
中書右丞相別兒法不花御史大夫帖睦爾達世,中書平章政事惟一翰林學士歐陽玄等。
纂次校正
實皆蕪穢不倫
至正四年上。
  本紀十九卷
  世紀, 太祖, 太宗, 煕宗, 海陵, 世宗, 章宗, 衛紹王, 宣宗, 哀宗, 世紀
  志三十九卷
  天文, 曆, 五行, 地理, 河渠, 禮, 樂, 儀衛, 禮服, 兵, 刑, 食貨, 選擧, 百官
  
四卷
  宗室, 交聘
  列傳七十三卷
  后妃(明懿皇后等三十三后妃
) 始祖以下諸子(斡魯等三十六人
 宗室十門十三人
) 太祖諸子(宗雋等七人
) 太宗諸子(宗磐三人
附杲等八人
) 煕宗二子(濟安等。
) 海陵諸子(光英等四人
) 世宗諸子(永中等六人
) 顯宗諸子(琮等五人
) 章宗諸子(洪裕等六人
) 衛紹王子(從恪。
) 宣宗諸子(莊獻太子三人
) 石顯三百七十六人
 世戚(石家奴十九人
) 忠義(胡沙補等十八人
) 文藝(韓昉三十人
) 孝
友(溫迪罕幹魯補等六人
) 隱逸(褚承亮十二人
) 循吏(盧克忠二十一人
) 酷吏(高閭山二人
) 佞倖(蕭肄七人
) 烈女(阿隣妻等二十一人
) 宦者(梁珖等二人
) 方技(劉玩素等九人
) 逆臣(秉德十人
) 叛臣(張覺三人
) 外國(西夏二國
) 國語解。
  元史
  明宋濂撰。
 洪武初。
待制王禕儒士汪克寬胡翰宋僖陶凱陳基趙壎曾魯趙汸張文海徐尊生黃箎傅恕王錡傅著謝徽高啓
分科修纂
上自太祖
下迄寧宗。
據十三朝實錄
三月而成。
本紀三十七卷
五十二卷
六卷
六十三卷
目錄二卷
通計一百六十一卷
一百三十萬六千餘字。
順帝時史官職廢。
無實錄可徵。
 上復儀曹
遣使行天下。
凡涉史事者。
郡縣上之。
明年春二月開局
捴裁
趙塤朱右,具瓊,張孟兼朱世廉高遜志李懋張宣李汶張簡杜寅,兪殷弼等同纂。
至秋七月而成。
紀十,志五,表二,傳三十六。
前後二書
釐分而附麗之。
共成二百十卷
本紀兩漢史。
幷載事實言辭
志準宋史
條分件列。
俾覽者
易見。
表準遼金史
唯據所可考者作表
不計詳略
記,志,表,傳之末。
不作論贊
但擬事直書
使其善惡自見
以準春秋
欽奉 聖旨
然多擧諸所移文
槩謄取具
辭意兩蔑矣。
  本紀四十七卷
  太祖, 太宗, 定宗, 憲宗, 世祖, 成宗, 武宗, 仁宗, 英宗, 泰定帝, 明宗, 文宗, 寧宗, 順帝
  志五十三卷
  天文, 五行, 曆, 地理, 河渠, 禮樂, 祭祀, 輿服, 選擧, 百官, 食貨, 兵, 刑法
  表六卷
  后妃, 宗室世系, 諸王, 公主, 三公, 宰相
  列傳九十七卷
  后妃(光獻翼聖皇后等十八后。
) 睿宗(等四宗
) 顯懿莊聖皇后(等四后
) 別里古台四百八十三人
 儒學 趙復等二十八一(一作人)。
 良吏(譚澄十八人
) 忠義(李伯溫五十五人
) 孝友(王潤七十四人
) 隱逸(杜瑛六人
) 列女(崔氏等八十人
) 釋老(入思巴等四人
) 方技(田忠良八人
) 宦者(李邦寧二人。)
 姦臣(阿合馬六人
) 叛臣(李璮三人
) 逆臣(鐵失二人
) 外國(高麗等十一國。)
  明史
公元1677年
  淸張廷玉等撰。
淸聖祖十七年
開制科。
天下才學官人
文詞卓越
才藻瑰麗者。
召試擢用
博學鴻儒科。
定爲五十卷
上上卷二十作一等。
上卷三十作二等
已仕者俱照品級
講讀官宮坊編修等官。
其未仕者槪授檢討
総充史舘官
纂修明史。
史舘東廠
史官䦰題纂修
萬曆以後
或以忌諱
陰相推諉
未幾或死或告歸
充試或陛轉。
史舘枵然無人
世宗時廷玉総裁官
卛同纂諸臣。
私官紀載
核新舊之見聞
籤帙雖多。
牴牾互見
王鴻諸史稿。
首尾備具
爰卽成篇
用爲初稿
發凡起例
刊刻告成
乾隆四年成。
  本紀二十四卷
  太祖, 惠帝, 成祖, 仁宗, 宣宗, 英宗前紀, 景帝, 英宗後紀, 憲宗, 孝宗, 武宗, 世宗, 穆宗, 神宗, 熹宗, 莊烈帝
  志七十五卷
  
天文, 五行, 曆, 地理, 禮, 樂, 儀衛, 輿服, 選擧, 職官, 食貨, 河渠, 兵, 刑法, 藝文
  表一十三卷
  諸王, 功臣, 外戚, 宰輔, 七卿
  列傳二百二十卷
  后妃(太祖孝 高皇后等四十三后妃
) 興宗孝康皇帝(孝康皇后呂太后
) 睿宗獻皇帝(獻皇后
) 諸王(宗室十五王。
 太祖諸子二十五。
 興宗諸子四。
 惠帝諸子二。
 成祖諸子三。
 仁宗諸子九。
 英宗諸子七。
 景帝子一。
 憲宗諸子十。
 孝宗子一。
 世宗諸子七。
 穆宗諸子三。
 神宗諸子六。
 光宗諸子五。
 熹宗諸子三。
 莊烈帝諸子六。
) 公主(仁祖二女
 太祖十六女。
 興宗四女
 成祖五女
 仁宗七女
 宣宗二女
 英宗八女。
 景帝一女
 憲宗五女
 孝宗三女
 睿宗二女
 世宗五女
 穆宗六女。
 神宗十女
 光宗九女
 熹宗二女
 莊烈帝六女。
) 郭子興一千三百十一人
 循吏(陳灌三十人
) 儒林(范祖斡等四十五人
) 文苑(楊維楨六十一人
) 忠義(苑雲等一百四十三人
) 孝義(鄭濂四十六人
) 隱逸(張介福十一人
) 方技(滑壽十九人
) 外戚(陳公等二十七人
) 列女(月娥一百八十人
) 宦官(鄭和二十七人
) 閹黨(焦芳十一人
) 佞倖(紀綱十人
) 姦臣(胡惟庸六人
) 流賊(李自成二人
) 湖南土司(施州等三土司
) 四川土司(烏蒙等十四土司
) 雲南土司
(雲南等四十九土司
) 貴州土司(貴陽等十土司
) 廣西土司(桂林等二十三土司
) 外國(朝鮮等六十九國。
) 西域(哈密衛等五十九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