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六 (自动笺注)
硏經齋全集外集卷六
 書類
  
洪範
 孔安國云河圖者。
伏羲氏王天下
龍馬出河。
遂則其文。
以畫八卦
洛書者。
禹治水時。
神龜負文而出。
列於背。
有數至九。
因而第之。
成九類。
劉歆云宓犧氏繼天而王。
河圖而畫之。
八卦是也
禹治洪水
洛書
法而陳之。
九疇是也
河圖洛書
相爲經緯
八卦九章
相爲表裏
關子云河圖之文。
七前六後
八左九右。
洛書之文。
九前一後
三左七右
前左前右
後左六後右。
以前圖書者。
有此三說
孔傳僞撰
至今不决之案。
劉氏之傅會
王莾時符瑞
敢爲矯誣
孔穎達義云龜負洛書
經無其事。
中候諸緯
多說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受圖書之事。
龍負圖負書
緯候之書。
不知誰作。
通人計覈謂僞起哀平
据此圖書之作。
黃帝至文武。
而代皆有之矣。
非獨羲禹時爲然。
而且緯候又非可信者乎。
關氏洞極經。
平菴項安世以爲唐李鼎祚集解易。
盡備前世諸儒之說。
無所謂關子明者
宋阮逸僞作說。
後山陳氏談叢
据此則關氏之說。
又足破
也。
以後伊川紫陽康節
圖書矣。
伊川以爲聖人河圖洛書而畫八卦
何必圖書
只看此免。
亦可作八卦
此據大傳河出圖出書聖人則之之文。
以爲伏羲時事則又非指禹時。
紫陽亦甞曰圖不出
易亦須作。
此從伊川說。
未曾專信圖書
至若康節學。
朱子發震
指其源出於陳摶
之𧗱。
魏伯陽之流也。
不純可知
盖證於古者
不過大戴禮明堂篇。
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語。
鄭氏注龜文也。
(朱子引之。
)竊恐鄭氏亦注緯書
襲用其說。
未知有他旁證否。
箕子所陳。
彜倫也。
與數了不相涉
漢時諸儒好符瑞
而見九疇
捏合之。
紛紜膠轕
不可㼒(一作瓣)櫛。
而自宋文憲以後
王子充歸煕甫之論。
擘破到底
雖或傷於銳。
不可謂不礭者矣。
余從閻若璩尙書古文䟽證中抄此。
宋文憲濂集。
或問宋濂曰。
關子河圖之文。
七前六後
八左九右。
洛書之文。
九前一後
三左七右
前左前右
後左六後右。
邵堯夫圓者星也。
歷紀之數。
其肇於此乎。
方者土也。
劃州井地之法。
其備於此乎。
是皆以十爲河圖
九爲洛書
劉長民所傳。
反而置之。
洛書之數爲十。
河圖之數爲九矣。
朱子發深然其說。
歷指序其源流
以爲濮上陳摶
以先天圖种放
傳穆修。
修傳李之才
之才邵雍
河圖洛書傳李漑。
漑傳許堅
范諤昌。
昌傳劉牧修。
太極圖周敦頤
敦頤程顥程頤
解易大傳
大槩祖長民之意。
至于新安朱元晦
則又力詆長民之非。
而遵關邵遺說
且引大戴禮書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言。
以證洛書
以爲大傳旣陳天地五十有五之數。
洪範明言乃錫洪範九疇
則九爲洛書
十爲河圖
夫復何疑。
其說以經爲據。
足以長民之惑。
臨邛魏華父則又疑元晦之說。
以爲邵子不過曰圓者河圖之數。
方者洛書之文。
戴九履一之圖。
象圓
五行生成之圖。
其象方。
是九圓而十方也。
安知邵子不以九爲圖。
爲書乎。
朱子發張文饒精通邵學。
而皆以九爲圖。
爲書
朱以列子爲證。
張以邵子爲主
乾鑿度。
張平子傳所載太乙下行九宮傳。
所爲戴九履一者。
則是相傳已久。
安知非河圖也。
及靖士蔣何之著論
以先天圖河圖
五行生成數爲洛書
戴九履一圖。
太乙下行九宮
華父則又以爲劉所太乙圖爲河圖
誠有可疑
先天
卦爻方位
縝密亭當
天地自然之數。
此必爲古書無疑
僅見魏伯陽參同
陳圖南爻象卦數
猶未甚白。
至邵而後明得之
定爲河圖
未有明證
而僕亦心善之。
則是華父雖疑元晦之說。
而亦無定見也。
新安羅瑞良甞出圖書示人
建安蔡季通
傳大靑城山隱者
圖則陰陽相合
其中八分之則爲八卦
書則劃井文方圈之內。
絶與前數不類
江東謝枋得
又傳河圖異人
頗祖於八卦
坎離中盡相交流。
似於方士抽坎塡離之𧗱。
近世儒者又有與太極圖合者。
河圖之說。
又有九十皆河圖
而有一合一散之異。
洛書旣何書而决非圖之說。
圖書儒者要務
若數者之不同何也。
濂應之曰。
羣言不定
質諸經聖經言之。
萬載之遠。
不可易也。
其所言者
固不彊而通也。
大傳曰。
河出圖出書
聖人則之。
顧命篇曰。
河圖東序
論語子罕篇曰。
河不出圖
其言不過如是而已
不明言其數之多寡也。
言其數之多寡者。
後儒之論也。
出後儒。
宜其紛紜而莫之定也。
所謂之者
古之聖人
但取神物之至著者而劃卦陳
苟無圖書
未見其正也。
程子謂觀免。
亦可以劃卦。
其他從可知矣。
不必泥其
圖之九與十也。
不必推其卽太乙下行九宮法也。
不必疑其爲先天圖也。
不必究其出于靑城山隱者也。
不必其與太極圖合也。
劉歆八卦河圖
班固洪範初一至次九六十五字。
洛書本文
庶幾近之。
八卦洪範見之於經。
其旨甚明。
若以今之圖書
果爲河洛所出
則數千載之間。
孰傳而孰受之。
至宋陳圖南而後大顯耶。
不然昭昭矣。
或曰
子之所言。
善則善矣。
鄭康成春秋緯文所謂河以通乾天苞
洛以流坤吐地符
龍圖發。
洛龜書感。
河圖九篇
洛書六篇者。
果足治乎。
濂曰。
龜山楊中立云乎
聖人但云圖書出於河洛
何甞龜龍之兆。
何甞九篇六篇乎。
此盖康成之陋也。
所以司馬君實歐陽永叔之辨。
而並大傳非夫子之言也。
或云楊䧺覈靈賦云。
大易之始。
河序龍圖
洛貢龜書
長民亦謂河圖洛書同出于伏羲之世。
程子亦謂聖人河圖洛書而劃八卦
然則孔安國劉向父子班固以爲河圖授羲。
洛書錫禹者。
皆非歟。
濂曰。
先儒當有疑於此
揆之於經。
其言皆無以驗。
河圖洛書
相爲經緯
八卦九疇
相爲表裏
蔡元定有云伏羲但據河圖以作易。
則不預見洛書
已。
逆與之合矣。
大禹但據洛書作範
則亦不必追考河圖而已
皆與之符矣。
以此之外
無復他理也。
不必致疑其間也。
或曰
世傳龍圖序。
謂出于圖南
河圖圖南而傳。
當以龍圖河圖可也
容城劉夢吉力辨其僞何哉
濂曰。
龍圖序非圖南不能作也。
圖南之學也。
而非大易河出圖本旨也。
八卦之設。
不必論孤陰與寡陽也。
不必已合之位與未合之數也。
或曰
然則易之象數河圖
何以明之。
濂曰。
易不云乎
大衍之數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
又曰。
乾之策二萬一千有六。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固原數之具於易然也。
不必河圖而後明也。
或者無辭以對。
私記其說。
與知易者證
王忠文禕(字子充)洛書辯曰。
洛書洪範也。
箕子之告武王曰。
我聞在昔鯀陻洪水
汩陳五行
帝乃震怒
不畀洪範九疇
彜倫攸斁
鯀則殛死。
嗣興
乃錫洪範九疇
彜倫攸叙
不言洪範洛書也。
孔子之繫易曰。
河出圖出書
聖人則之。
未始洛書洪範也。
盖則圖書
爲易
而以洪範九疇洛書
則自漢儒孔安國劉向,歆諸儒始。
其說以爲河圖者。
伏羲氏王天下
龍馬出河。
負圖其背。
數十
遂則
其文。
以劃八卦
洛書者。
禹治水時。
神龜出洛。
負文其背。
數九
因以第之。
以定九疇
後世儒者以爲九疇
帝王大法
洛書聖言也。
皆信之而莫或辨其非。
孰知河圖洛書者。
伏羲所以作易。
洪範九疇所自叙而非洛書也。
自今觀之。
洛書洪範
不可信者六。
夫其以河圖爲十者。
天一地十也。
洛書爲九者。
初一至次九也。
河圖之十。
不徒曰自一至而已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水位在北。
一與六皆居北。
水生成於其位也。
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
火位在南。
故二與七皆居南。
火生成于其位也。
西中之爲木金土。
無不皆然
至論其數。
則一三五七九凡二十五。
天數也。
白文而爲陽爲奇。
二四六八十凡三十。
地數也。
黑文而爲陰爲偶。
比其陰陽之理。
奇偶之數。
生成之位。
推而驗之於易。
無不合者。
其謂之易宜也
洛書之爲洪範
則於義也何居
不過以其數之九而已
然一以白文在下者。
指爲五行
五行豈有陽與奇之義乎。
二以黑文而在左肩者。
指爲五事
五事豈有陰與偶之義乎。
八政皇極稽疑福極。
烏在其爲陽與奇。
五紀三德庶徵
烏在其爲陰與偶乎。
又其爲陽與奇之數。
二十有
五。
而陰與偶之數二十。
通爲四十有五。
則其於九疇何取焉。
是故陰陽奇偶之數。
洪範是也
而徒指其名數之九。
以爲九疇
洛書之爲洛書
直而列之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足矣
奚必黑白縱橫之。
積爲四十五而効河圖之爲乎。
此其不可信者一也。
河圖洛書所列者數也。
洪範所陳者理也。
在天惟五行
人爲五事
五事參五行。
天人之合也。
八政者。
人之所以因乎天也。
五紀者。
天之所以示乎人也。
皇極者。
人君所以建極也。
三德者。
治之所以應變也。
稽疑者。
以人而聽乎天也。
庶徵者。
推天以徵之人也。
福極者。
人感而天應之也。
是則九疇之自一至九所陳者。
三才至理
聖人所以參贊經綸
極而至於天人證應禍福之際。
以爲治天下之法者也。
其義豈在數乎。
如易所謂天一地十者。
中舍義數。
必有圖而後
可索之無窮。
推之不竭乎。
漢儒徒見易繫河圖洛書並之。
而今洛書數九
以爲九疇耳。
如是河圖數十也。
伏羲劃卦。
何爲止於八乎。
此其不可信者二也。
先儒有言河圖之自一至十。
洪範五行
河圖五十有五之數。
九疇之子目。
河圖五行之數。
五行九疇一耳
如斯
則是後有八河而後
九疇乃備也。
九疇之子目。
合河圖五十有五之數。
洛書之數。
乃止乎四十有五。
使以洛書九疇
則其子目已缺其十矣。
本圖之數不能足。
而待他圖以足之。
造化示人者。
不亦旣踈且遠乎。
九疇言理不言數
皇極之一不爲少。
庶徵十不爲多。
三德之三不爲細。
福極之十一不爲鉅。
今乃類而數之。
而幸其偶合五十有五之數。
使皇極傷於庶徵恒暘恒雨。
六極之憂貧惡弱
而亦一數之列。
不其不倫之甚乎。
且其數雖五十有五。
而於陰陽奇偶方位
將安取義乎。
此其不可信者三也。
班固五行志。
劉歆之說。
初一五行至咸用六極六十五字。
洛書本文
本文爲禹之所叙。
可以爲龜之所負而列於背者則不可。
旣有是六十五字。
九疇之理與其次序
亦已粲然明白矣。
豈復有白文二十五黑文二十。
而爲戴履左右肩足之形乎。
使旣有是六十五字。
而又有是四十五數並列龜背
則其爲贅疣
不亦甚乎。
此其不可信者四也。
箕子陳九疇
首以鯀陻洪水之者
誠以九疇五行
五行首於水。
未平三才不得其寧。
彜倫所爲斁也。
水旣治則天地由之而
立。
生民之而安。
政化之而而後
九疇可得而施。
彜倫所爲叙也。
彜倫之叙。
九疇之叙者也。
洪範九疇
原出於天。
逆水性。
汩陳五行
故帝震怒
不以畀之。
順水性。
地平天成
故天以錫之耳。
先言帝不畀鯀。
而後天錫禹。
可見所謂所謂錫者。
九疇所陳三才至理
治天下之大法
初非有物之可驗。
有迹之可求
豈曰平水之後
天果錫禹神龜而負夫九疇乎。
仲虺曰。
乃錫王勇智。
魯頌曰。
天錫公純蝦。
聖人之▣質。
天下上壽
皆天所賦予
豈必有是物而後
可謂之錫乎。
使天果因禹功成。
錫之神禹以爲瑞。
簫韶奏而鳳儀
春秋作而麟至。
箕子所叙。
直美功可知。
奚必以鯀功之不成先之乎。
此其不可信者五也。
九疇之綱叙之。
羲文之劃卦也。
而其目箕子陳之。
孔子作彖象之辭以明易也。
武王訪之。
猶訪太公而受丹書也。
以是理錫之
明其理而著之疇。
垂示萬世
不刊之經。
豈有詭異神奇之事乎。
鄭康成春秋緯文
云河通乾天苞
洛以流坤吐地符
云河龍圖
洛書龜感。
云河圖有九篇
洛書六篇
聖人但言圖書出于河洛而已
豈甞言龜龍之事乎。
烏有
九篇六篇者乎。
孔安國至謂天與神龜
負文而出。
誠亦恠妄也已
人神接對
手氣粲然者。
冦謙之王欽若天書也。
所以聖經乎。
此其不可信者六也。
然則洛書何爲者也。
曰。
河圖洛書
天地自然之數。
聖人取之以作易者也。
洪範何與焉。
羣言淆亂
質諸聖。
而止河出圖出書
聖人之者
非聖人之言歟。
吾以聖人之言。
而斷聖人之經。
其有不信者歟。
劉牧氏甞言河圖洛書
同出於伏羲之世。
河南程子亦謂聖人河圖洛書而劃八卦
以是孔安國劉向父子
班固鄭康成之徒以爲河圖授羲。
洛書者。
皆非也。
或曰
河圖之數。
所謂天一地十也。
洛書之數。
其果何所徵乎。
曰。
洛書之數。
其亦不出於是矣。
是故朱子易學啓蒙
詳言之矣。
其言曰。
河圖五生數。
五成數而同處其方。
盖揭其合以示人
而道其常數之體也。
洛書五奇數。
統四偶數
而各居其所
盖主於陽以統陰。
而肇其變數之用也。
爲主而外爲客。
河圖以生居中
成居外。
正爲君而側爲臣
洛書以奇居正而偶居側。
朱子之說也。
而吾以謂洛書之奇相對
河圖之數。
散而未合者也。
河圖生成相配
洛書
數。
合而有屬者也。
二者盖名異而實同也。
謂之宲同者。
盖皆天一
地十之數。
謂之名異者。
河圖之十。
洛書之九。
其指爲有也。
是故一至五者五行也。
六至九者四象也。
四象水火金木也。
爲分旺。
不言老少
五之外無十。
洛書所以止於九也。
論其方位
則一爲太陽
九爲太陽之數。
一與九對也。
二爲少陰
八爲少陰之數。
故二八對也。
三爲少陽
七爲少陽之數。
故三與七對也。
四爲太陰
六爲太陰之數。
故四與六對也。
是則洛書之數而論易。
陰陽之理。
奇偶之數。
方位之所。
若合符節
繫辭未甞明言
然卽是而推之。
如指諸掌矣。
朱子亦甞言洛書者。
聖人所以八卦
而復曰九疇並出焉。
則猶不能不惑於漢儒經表裏之說故也。
嗚呼
有出聖經
明白可信
而後世不之信。
斯信漢儒傅會之說。
甚者
莫如洛書洪範矣。
吾故曰洛書洪範也。
河圖洛書
天地自然之數。
聖人取之以作易者也。
歸震川有光(字煕甫)易圖論上曰。
易圖伏羲之書也。
此邵子之學也。
昔者包犧氏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俯則觀法於地。
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於是
八卦
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
盖以八卦天地萬物之理。
宇宙之間。
洪纖巨細
往來升降
生死消息之故。
悉著之於象矣。
後之人苟以一說求之。
無所不通
故雖陰陽少數
納甲飛伏
坎離塡補
卜數隻偶之類。
人之盡自以爲易。
要之可以易言也。
吾甞論之以爲不離象數
象數之變。
至於不可窮。
有正焉。
有變焉。
卦之所明白較著者爲正。
旁推而仍之者爲變。
卦之所明白較著者。
聖者之作也。
執其無端
以冐乎天下
旁推而仍之。
明者之述也。
由其一方
以達聖人
伏羲之作。
止於八卦
因重之如而已矣。
初無一定之法。
亦無一定之書。
剛柔上下
陰陽之變然極矣。
夏爲連山
商爲歸藏
周爲周易
經別之卦
其數皆同。
三代異名
伏羲之易卽連山
而在連山歸藏
而在歸藏周易
而夫周易未甞則有所謂伏羲之易也。
後之求之者
卽其散見周易六十四卦者是已。
今世所謂學者
以此爲周之易。
而非伏羲之易。
別出橫圖於前。
左右分析之。
象天氣。
謂之圜圖。
其中交加八宮
象地類。
謂之方圖。
夫易之於天氣地類
盖詳矣。
奚俟夫圖而後見也。
且謂其必出於伏羲。
旣䂓橫以爲圜。
文塡圜以爲方。
前列六十四於橫圖。
後列一百二十八於圜圖。
太古無言之敎。
何如紛紛耶。
諸經遭秦火之厄。
易獨以卜筮存。
漢儒傳授甚明。
雖於大義無所發越
保殘守缺
惟恐散失
不應此圖交疊環布
遠出姬周之前
乃棄而不論
而獨流落方士之家。
豈可以爲信乎。
大傳曰。
無方無體
夫卦散於六十四。
可圜可方。
一入圜方之形。
必有曲而不該者。
故散圖以爲卦而卦全。
紐卦以爲圖而卦局。
邵子以步筭之法衍
皇極經世之書。
有分直事之術。
其自謂先天之學固以此
要其旨不叛於聖人
不可以爲作易之本。
故曰推而衍之者變也。
此邵子之學也。
下曰。
或曰孔子贊易。
今世所傳易大傳者。
不必盡出於孔氏。
而豈無一二微言其間
子之不信
易圖以爲邵子之學則然矣。
而邵子所據者。
大傳之文也。
不曰易有太極
太極兩儀
兩儀四象
四象八卦乎。
其所謂橫圖者也。
不曰天地定位
山澤通氣
雷風相薄
水火不相射乎。
其所伏羲卦位者也。
不曰出乎震。
齊乎巽。
相見乎離。
致役乎坤。
說言乎兌。
戰乎乾。
勞乎坎。
成言乎艮乎。
其所文王卦位者也。
曰。
此非大傳之意也。
邵子謂
云耳
夫易之法。
自一而兩。
兩而四。
四而八。
相生之序則然也。
八卦之象。
莫著於八物
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也。
八者不求爲偶。
不能不爲偶者也。
帝之出入
傳固已詳之矣。
八卦四時
以爲四時焉。
東南西北繫是焉。
非文王易之而有此位也。
說卦廣論易之象數
三才以至於八物
四時人身之衆體。
天地間萬物
何所不取
所謂推而衍之者也。
孰辯其爲伏羲文王之別哉。
雖圖與傳無乖剌。
必因傳而爲此圖。
不當謂傳爲圖說也。
且邵子謂先天旨在卦氣
何爲舍而曰天地定位
後天旨在入用
何爲舍而曰帝出乎震。
傳言卦爻象變詳矣。
未甞一言及於圖。
所可指以爲近似者。
不過如此
自漢以來
者今雖不多見。
王弼韓康伯之書尙在
其解前所稱諸氣無有以圖爲說者。
盖以圖說自邵子始。
吾恠夫儒者不敢文王伏羲
而乃伏羲爲邵子之
不可以不論
又後曰。
或曰子以易圖爲非伏羲之舊。
固已明矣。
若夫河以通乾天苞
洛以流坤吐地符
所謂河圖洛書可廢那。
宋儒朱子之說。
甚詳揭中五之要。
主客君臣之位。
五行生剋之序。
體用常變之殊。
合卦範兼通之妙。
縱橫曲直
無不相値
可謂精矣。
曰。
此又所以恐其說之過於精也。
夫事有出聖人
在學者有不必精求者。
河圖洛書是也
聖人聦明
知德通於天。
符瑞之生。
出於世之所創見
奇偶法象之妙。
足以爲作易之本。
理亦有然者然。
曰。
河圖洛書聖人之者
大傳所有也。
通乾流坤。
天苞地符之文。
五行生成
戴九履一之數。
大傳所有也。
以彼之名。
合此之迹。
以此之迹。
符彼之名。
不與大易同行
不藏於博士學官
千載之下。
山人野士持盈尺之書。
曰古之圖書如是
此其付受。
固已沉淪詭秘
爲學者之所疑矣。
雖其說自以爲無所不通
然此理在人。
仁者知者
皆能見之。
龍虎之經。
金石草木之卜。
軌𥯻占筭之術。
其所自爲而亦無不合。
豈必聖人之爲之乎。
大傳曰。
包犧氏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俯則觀法於地。
天地之間。
何往而非圖。
而何物非書也哉
揭圖而示之曰。
孰爲上下
孰爲左右
孰爲乾兌離震。
孰爲巽坎艮坤。
天之告人何其瀆。
因其上下
以爲上下
因其左右
以爲左右
因其乾兌離震。
以爲乾兌離震。
因其巽坎艮坤。
以爲巽坎艮坤。
聖人效天何其拘。
所謂變化
垂象者毫而析之。
又曰。
所當也。
使二圖者。
果在如今所傳。
其所精蘊者。
聖人固已取而歸之易矣。
圖書之說於易可也。
子産曰。
天道遠人道邇。
天者聖人之所獨得
而人者聖人所以告人者也。
告人以天。
人則駭而惑。
告人以人。
人則樂而從。
聖人之作易。
所謂深徵悠勿之理。
擧皆推之於庸言庸行之間。
卦爻爻象
吉㐫悔吝之辭。
不亦深切而著明也哉
聖人轉蓬而造車。
鳥迹製字
世之人。
爲事之說。
與夫書之義則有矣
而必轉蓬鳥跡之求。
未見其然也。
孔子贊易。
連山歸藏而取周易
始于乾而終于未濟
圖書之列粲然者。
莫是過矣。
今夫治之所貴者範。
而用者不求範而求器也。
耕之所資者耒。
而食者不求耒而求也。
圖書有易
有易則無圖書可也
論語河不出圖
鳳鳥同瑞而已
顧命河圖東序
和弓乖(一作垂)矢同寶而已
是故圖書不可以精。
精於易者。
精於圖書者也。
惟其不知不可精而欲精之。
是以測度摹擬
無所不至
故有九宮之法。
八分井文之書。
坎離交流之卦
與夫孔安國,向,歆,楊䧺班固劉牧魏華父朱子發文饒諸儒之論。
或九或十。
或合或分。
紛紛
不定
亦何足辨也。
歸鄕洪範傳。
略曰洪範之書。
起於禹而箕子傳之。
聖人神明斯道。
治世大法
此必天佑冥冥之中
有以啓其衷者。
箕子以爲傳之禹。
而禹得之天。
漢儒說經
多用緯矦之書。
以爲天實有以畀禹。
故以洛書九疇者。
孔安國之說。
初一六極
六十五字爲洛書者。
二劉之說。
戴九履一洛書者。
關朗之說。
儒者用之。
箕子所言錫禹九疇
何甞言其出於洛書
禹所第。
不過天人大法
有此九氣
從一而數之至于九。
特其條目之數。
五行何取于一。
而福極何取于九也。
就如儒者洛書之數。
縱橫變化
其理甚妙。
禹欲不用而姑取自一至九之名。
其亦必不然矣。
夫易之道甚明。
儒者河圖亂之。
洪範之義甚明。
儒者洛書亂之。
其始起於緯書
晩出養生之家。
非聖人語常而不語恠之旨也。
洪範之書。
天道治人
聖人先天而天弗違。
後天奉天時。
不過行所無事
少有私智其間
卽鯀之汩陳五行也。
讀法者。
當知天人渾合一理
吾之所爲
卽天之道。
天之變化昭彰
皆吾之所爲
宇宙之間。
充滿辟塞
莫非是氣而後
儒者天地萬物之功。
不在
吾性之外
大陰下民
天錫洪範九疇
五紀之天。
稽疑之天。
庶徵之天。
五福六極之天。
天一也。
九疇並陳。
若無統紀
而義實聯絡通貫
皇極居中
以前四疇。
會爲皇極
後四疇。
皇極所出
五行天道之常。
敬之五事
所以修己
厚之於八政
所以治人
協之於五紀
所以欽天
皇極之道。
盡之於是
而後五事八政
時用鼓舞之權。
則謂之三德
謀及乃心卿士庶人
命龜諏筮。
則謂之稽疑
察肅乂哲謀聖之應則謂之庶徵
皇極斂福則有福而無極
前四疇責之於己。
治天下之根本要會
後四疇取之於外。
治天下之枝葉緖餘。
箕子於皇極而言五福
庶徵而言五事
此其可見之端也。
農協文明念嚮威。
各以一字該一疇之義。
下文不過叙其目而演之
無出九字之中矣。
閻若璩曰。
洪範篇。
二孔不言錯簡
宋蘓子瞻始言之。
以曰王省惟歲。
至則以風雨八十七字。
五紀之傳。
繫於五曰歷數之下。
金仁山
參以子玉子益定。
又以無偏無陂
至歸其有極
皇極經文
皇極敷言
以爲天下王。
皇極傳文共一百字。
皆繫於皇建其有極之下。
斂時五福
至其作汝用咎一百
四十六字。
繫於五曰考終命下。
五福之傳。
惟辟作福
民用僭忒四十八字。
繫於六曰弱下。
五福六極之總傳。
讀之。
覺如昌黎所謂文從字順
皇甫湜所謂章妥句適云。
諸家
  書之聚訟
莫過於今古文。
而其端起於宋吳才老創之。
朱子語錄
亦疑其僞。
然言性言學之語。
人據立敎者。
自古文。
故亦無肯斥言其非者。
而其考定今文古文
陳振孫尙書說而始。
其分編今文古文
趙孟頫古今文集注而始。
其專釋今文
吳澄纂言而始。
條分縷析
抉其罅㴜(一作漏)者。
至明梅鷟淸閻若璩而極矣。
  論古文百篇
孔氏臧。
與弟安國書曰。
章潛於壁室。
歘爾而見。
豈非聖祖之靈。
欲令讚明其道。
以闡其業。
曩雖爲今學亦多所不信。
唯聞尙書二十八篇
取象二十八宿
何圖古文乃有百篇耶。
知以今讎古隷篆推科斗。
已定五十餘篇
並爲之傳。
  論古文不載劉向別錄
家語
孔衍上成帝書曰。
臣祖安國
經學見稱前朝
古文科斗尙書
訓傳其義。
典雅正實
與世所傳者。
同日而語也。
光祿大夫以爲其時所未施之。
故不記於別錄
臣窃惜之。
  論古文逸書脫簡
班固曰。
孔氏有古文尙書
孔安國今文字讀之。
因以起其家逸書
十餘篇
尙書多於是矣。
劉向中古文
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
酒誥脫簡一。
召誥脫簡二。
卛簡二十五字者。
脫亦二十五字。
簡二十二字者。
脫亦二十二字。
文字異者。
七百有餘。
脫字數十
  論漢儒不見孔氏古文
石林葉氏夢得曰。
(字少蘊
著書十卷
)孔氏尙書
不得學官
故漢儒雖楊䧺之徒。
多未之見。
西漢所傳。
歐陽大小夏侯三家而已
楊䧺法言
酒誥之篇俄亡矣。
藝文志所謂劉向中古文
歐陽大小夏侯經文
酒誥脫簡二者也。
太史公甞從安國授書。
班固遷書堯典禹貢洪範微子金縢諸篇。
古文說。
史記所引書及序。
皆與孔氏本合。
其餘諸儒所引字與訓詁不同者。
皆出歐陽大小夏侯三家也。
  
論孔氏古本亦可取正
又曰。
五十八篇
出於伏生者。
二十三篇
出於孔子壁中者。
增多二十六篇
伏生書後歐陽歙
中書孔安國爲傳。
漢興
諸儒傳經次第
各有從來
伏生文帝時
年已老。
口授晁錯
頗雜齊魯言。
不能盡辨也。
專門
每輒數家
書傳一氏
安國無所授。
獨以隷古易科斗。
自以其意爲訓解
不及列於學官
故自漢訖西晉
言書唯祖歐陽氏。
安國訓解晩出
皇甫謐家所二十六篇者。
當時大儒楊䧺杜預之徒。
不及見。
劉向魯共王書。
伏生本。
酒誥亡簡一。
召誥亡簡二。
字之不同尤多
非一代之言也。
文字各隨其世。
一體
授受異同若此
大抵簡質淵愨
不可遽通。
自立以上
伊尹周公傅說之辭。
仲虺祖乙箕子召公
後世以爲聖賢不可及者也。
君臣相與往來告戒論說
堯舜禹湯文武是也
是以其文峻而旨遠
自立而下
其君則成王穆王康王平王
其臣則伯禽君陳君牙
下至秦穆公
其辭則一時大史所爲也。
視前爲有間矣。
是以其文亦平易明白
意不過其所言。
孔子取之。
特以其有合於吾道焉爾
自安國學行。
歐陽氏遂廢。
今世
見。
伏生大傳
首尾不倫
言不雅馴
至以天地四時七政
金縢於周公歿後。
何可盡據。
其流爲劉向五行傳。
夏侯災異
孔子本意益遠。
安國以爲博攷經傳
采摭羣言
其所發明
信爲有功。
然予讀春秋傳,禮記孟子荀子
間與今文異同
孟子湯誥
造攻自牧宮。
不言鳴條
春秋傳述五子之歌
衍卛彼天常一句
證康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今文無有
疑亦未能盡善
荀卿仲虺曰。
諸侯自得師者王。
得友者覇。
引康誥。
文王敬忌
一人以懌。
謬妄有如此者
禮記以申勸寧王之德。
爲勸寧王庶言同則亡繹字。
乖誤有如此者
微孔氏則何所取正
於是知求六經殘缺千載淆亂之後
豈不甚難而不可忽哉。
  論古文在中秘書
碧梧馬氏曰。
孔傳所言。
古文書。
其經已送之王宮
藏之中秘
其傳則遭巫蠱不復上聞
藏之私家者也。
以其未立於學官
是以經伏而傳不行世耳
是則所謂古文書。
豈惟未甞逸。
盖亦未甞不在王宮也。
劉歆太常所謂藏於秘府
伏而未發者是也
中秘書
非世所得見。
宜乎後之引古文書者。
皆不
得其眞。
若杜韋諸書所引。
皆指爲逸書也。
如是幾七百年而後傳。
斯文之興喪可畏哉。
  論古文勝諸家
元城劉氏曰。
今之書。
乃漢所謂尙書
若復求孔子定之書。
不見矣。
漢承秦火之餘。
後儒各以所學談經
或得或失。
各自名家
濟南伏生以降
不獨一人
其中取之。
孔安國古文尙書
大勝諸家
則今尙書是也
  論古文未甞
公元582年
林氏曰。
孔傳或遭巫蠱不出
杜預左傳
韋昭國語
趙岐孟子
凡所擧書出二十五篇中。
皆指爲逸書
未甞逸也。
賈,馬,鄭,服。
亦皆不見古文尙書
至晉齊間。
其書漸出。
隋開皇二年
遺書舜典
然後五十八篇方備。
  論古文未甞
陳氏第曰。
孔安國古文二十五篇
東晉始顯。
唐人䟽之。
大行於世。
未有議其爲僞者。
宋吳才老始曰。
安國所增之書。
文從字順
非若伏生之書詰曲聲牙。
至有不可讀者
吳草廬因之曰。
二十五篇
采輯補綴
一字無所本。
平緩卑約
不類秦漢以前
文。
愚窃以爲過也。
今文殷盤周誥外。
堯典臯謨甘誓湯誓高宗彤日西伯黎牧洪範無逸顧命
何甞文從字順乎。
國禮諸書稱引二十五篇
彬彬具在
今謂作古文者。
采綴爲之。
是例置本末
而以枝葉根榦矣。
且其紀綱道德
經緯人事
深沈切至
高朗矯健
又安見其平緩卑約乎。
孔穎達曰。
古文經雖然早出。
晩始得行
其詞富而備。
其義弘而雅。
故復而不厥。
久而愈亮。
可謂知言也。
  論古文文從字順
吳氏棫(字才老
撰書裨傳十三卷
曰緫說。
書序
君辨
曰臣辨。
考異
訓詁
差牙
孔傳凡八篇
考據詳博
)曰。
伏生傳於旣耄之時。
安國爲隷古。
特定其所可知者。
一篇中一簡之內。
不可知者。
不無矣。
欲以是盡求作書本意
與夫本末先後之義。
其亦可謂難矣。
安國增多之書。
篇目具在
文從字順
非若伏生之書詰曲聱牙
至有不可讀者
四代之書。
作者不一
乃至二人之手。
遂定二體乎。
其亦難言矣。
  論古文易讀
朱子曰。
今文伏生口傳
古文壁中之書。
大禹說命高宗彤日西伯戡黎泰誓等篇凡易讀者
皆古
文。
又是科斗書
伏生書字文攷之。
始讀得。
豈有百年壁中之物。
不訛損一字
却是伏生記得者難讀。
此尤可疑
今人全書解。
不是
  論周公言難曉
又曰。
周公不知其人如何
其言聱牙難曉。
如書中周公之言便難讀。
立政君奭之篇是也
最好者惟無逸一書
中間用字。
亦有譸張爲幻之語。
至若周官蔡仲篇。
却是官㨾文字
必出於當時有司潤色之文。
非純周公語也。
  論孔本古文假書
又曰。
某甞疑孔安國書是假書。
毛公詩
如此高簡
大段爭事。
儒訓釋文字。
多是如此
有疑則闕。
今此却盡釋之。
豈有千百年前人說底話。
收拾灰燼屋壁中與口傳之餘。
更無一字訛舛
理會不得
  論今文難曉古文易曉
問。
尙書未有解。
曰。
便是費力處。
其間用字。
亦有不可曉處。
當時伏生濟南人
晁錯却穎川人
止得於其女口授。
有不曉其言。
意屬讀。
然而傳說所引。
却與尙書所載。
無不同。
只是孔壁所藏者皆易曉。
伏生記者皆難曉。
堯典舜典,臯陶謨益稷
出於
伏生
便有難曉處。
如載采采之類。
大禹便易曉。
五子之歌,胤征。
有甚難記。
說不得
至如泰誓武成皆易曉。
只牧誓中便難曉。
五步六步之類。
大誥,康誥夾著微子之命。
穆王之時冏命君牙易曉。
呂刑亦難曉。
因甚只記得難底。
却不記得易底。
便是未易理會
又曰。
尙書如甘誓,胤征,伊訓,太甲,咸有一德說命
此皆易曉。
亦好此是孔氏壁中藏之書。
吳澄曰。
伏氏書旣與梅賾所增混淆
淮復能辨
窃甞讀之。
伏氏書雖難盡通。
辭義古奧
其爲上古之書無疑
梅賾所增二十五篇
體製如出一手
采集補綴
雖無一字無所本。
平緩卑弱
不類先漢以前之文。
千年古書
最晩乃出。
字畫畧無脫誤
文勢畧無齟齬
不亦大可疑乎。
  論典謨周誥等篇不同
朱子語類曰。
典謨之書。
恐是曾經史官潤色來。
周誥等篇。
只是如今榜文曉諭俗人者。
方言俚語
隨地隨時
各自不同
林少穎甞曰。
如今卽日伏惟尊候萬福
使古人聞之。
不知何等說話
  論諸命分曉諸難曉
又曰。
尙書諸命皆分曉
如今制誥
朝廷做底文字
皆難曉。
盖是與下民說話
後來追錄而成之。
又曰。
書有兩體
有極分曉者。
有極難曉者。
某恐如盤庚周誥多方多士之類。
是當時召之來而面命之。
敎告之。
自是當時一類說話
至於旅獒畢命微子之命,君陳君牙冏命之篇。
則是當時修其詞命
所以當時百姓曉得者。
今時老師宿儒所不曉也。
今人之所曉者。
未必當時之人。
識其詞義也。
伯豊尙書古文今文優劣否。
曰。
孔壁之傳。
漢時却不傳。
只是司馬遷曾師授。
伏生書。
漢書却多傳者。
晁錯伏生女口授。
有齊音不可曉者。
意屬成。
此載於史者。
及觀經傳孟子引享多儀。
出自洛誥
却無差。
只疑伏生偏記得難底。
却不記得易底。
然有一說論難易。
古人文字
一般如今書簡說話
雜以方言
一時記錄者。
一般是做出告戒之命者。
疑盤之類。
一時告語百姓
面命勸諭之類。
是出於記錄
至於蔡仲之命,微子之命,冏命之類。
或出當時做成底詔誥文字
後世詞臣所爲者。
然更有脫簡可疑處。
蘓氏傳中
於乃洪大治之下。
畧考得些少
皇王大記。
考究得康成王時
武王時
吳才老考究梓材前面告戒
其後都稱王。
自是一篇
斷簡殘編
不無遺漏
今亦無從考正
不可曉者闕之。
又問壁中之書。
不及伏生書否。
曰。
大禹謨。
又却明白條暢。
問。
周誥辭語艱澁
如何看。
曰。
是古如此
窃意當時風俗
恁地說話
人便都曉得
如這物事
喚做物事
風俗喚做物事
便曉不得
蔡仲之命,君牙等篇。
當時士大夫語。
似今翰林作制
故甚易曉。
是與民語
乃今官司行移曉諭文字
有帶時語其中
今但曉其可曉者。
不可曉處則闕之可也
  論書體
孔穎達曰。
壽云臯陶謨畧而雅。
周公之誥煩而悉。
何則
臯陶舜禹共談
周公羣下矢誓也。
其意或亦然乎。
君奭,康誥。
乃與召公康叔語也。
其辭亦甚委悉
抑亦當時設言
自好煩復也。
  論安國不考今文
金氏履祥曰。
孔壁不惟有古文諸篇。
計必兼有今文諸篇。
安國雖以伏生書考古文
不能復以古文書考今文
是以古文平易
今文艱澁
  
論馬,鄭傳今文
唐孔氏亦疑古文。
陳氏▣曰。
考之儒林傳。
安國古文都尉朝
第第相承
以及塗惲桑欽
東都賈逵作訓
馬融鄭玄傳註解。
賈逵父徽。
實受書於塗惲
父業
雖曰遠有源流
然而兩漢名儒
未甞實見孔氏古文也。
豈惟兩漢
魏晉猶然
凡杜征南以前所註經傳
有援大禹謨,五子之歌,胤征諸篇。
皆曰逸書
其援泰誓
則云今泰誓無此文。
伏生書亡泰誓
泰誓復出
或云武帝末。
民有獻者。
或云宣帝時
河內女子得之
所載白魚火烏之祥。
僞書也。
然則馬,鄭所解。
豈眞古文哉。
孔穎達謂賈,馬輩。
唯傳孔學。
三十三篇
伏生書也。
亦未得爲孔學矣。
穎達又云以孔註歷漢末無傳
晉初猶得存者。
雖不列學官
而散在民間故也。
然終有可疑者。
  論疑古文排今文
又曰。
南塘趙汝談所撰書說三卷
疑古文非眞者五條
朱文公甞疑之。
未若此之决也。
然於伏生所傳諸篇。
亦多掊擊觝排則似過甚
  論孔傳僞托不知事
朱彜尊曰。
史記本紀
殷之大師少師
持其祭器
公元前37年
本紀
比干
箕子
太師疵
少師強。
抱其樂器奔周。
世家
微子數諫
不聽
及去未能自决
乃問于太師少師
師少師微子去。
遂行
今文微子篇所云父師少師
自有其人。
史遷受書安國
其說必本于安國也。
乃今孔傳云父師師三公
箕子也。
師孤卿
比干也。
三人殷王子。
父師若係箕子
尙質
其語兄之子
必呼其名。
惟出于之口。
故稱微子王子也。
班氏古今人表
亦書太師疵少師強。
姓名流傳有自
僞托孔傳不知也。
至于肅愼之命。
云海東駒驪,扶餘,馯貉之屬。
武王克商。
通道焉。
周書王會篇
北有稷愼
東則濊良而已
此時未必卽有駒麗扶餘之名。
駒麗朱蒙
漢元帝建昭二年
始建國號。
東國史記
安國承詔作書傳時。
駒麗扶餘尙未通于上國
武王克商之日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