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世好录
  
[世好录序]
先君子自弱冠时。乡里耆旧。已折辈行与之交。及游京洛。当世名德。无不喜从之游。先君子乐与人为善之德。固可为人师法。而一时俗尚之美。亦可徵也。自吾中岁以后。无与为友者。固吾湔劣。无足为人友。而世亦无求友者可知。感怀枨触。遂记故时世好及吾所闻见者以寓观省。昔柳子厚记其先人交游于碑阴。多所褒贬。为后人所讥议。此记只慕其善。何贬之敢加。庶乎免子厚之讥云。
[金焌]
金先生焌字子文号迟斋。延安人。延兴府院君悌男六世孙。父讳相履。仕至府使。先生少学易于安公重观。以为河图者易之本也。由是而钩玄析微。为河图解。又为传义后录。多所发明。公晚而筮仕。为永平县令。先君子往从之学易。官阁萧散。邑僻讼简。庭际树阴幽邃。先生与先君子就其下。相对讲易。县人至今道其事。时当大歉。县无谷可以救民饥。御史李公最中殿先生曰官读周易。民食木实。 上曰审如绣 启。永民可谓太古之民也。既递官。尽室返于原州江上安昌驿。搆室曰点易轩。起居其中。先君子宰蔚珍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0L 页
时屡诣之。于时上流诸公多来会。讨论经籍。间以歌吟。风流之盛。著闻于时。时 正宗大王在春邸。睿学甚勤。有欲以先生备宫僚。以易进讲。先生曰诸公且休矣。吾白首而偃蹇出世耶。议遂止。以寿进秩资宪大夫。年八十三而卒。
[金用谦]
金公用谦字济大号嘐嘐子。又号匏泉。圃阴昌缉之子也。少奇伟。见世之龌龊者。耻之几欲不与之同座。辛壬之际被谪。及甲辰 英庙登极。录殉国人家子侄。公为缮工监监役。而李相宗城为提调。公以公事过其居二十里而不见。李相怒。公遂弃之。尝为三登县令。县令谒巡使。营属例喝县令之属不得以印入。公曰印不可离县令之傍。遂佩之以入。巡使令三登印勿禁。遂为例。尝登练光亭。请营库松板几立。缘亭而缚之。出城角数十尺。下无附援。傍人魂𢥠。公独跪坐于板端。自午至夕。周览城左右而下曰快矣哉。 正宗时洪嫔。即国荣妹也。迨其丧。有廷臣言礼贵妾有服。 上当服洪嫔。公面折之议遂止。公好为礼。审于乐律。岳下风流。待公而为盛。座右多贮图书。而金石古器。罗列于前。望之翛然不可及也。
[李宜哲]
李公宜哲字原明号陶湖。龙仁人。少中文科。浮沉未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1H 页
达。先人为校书正字直香室。公直兵曹。见省记而邀之。姜内翰趾焕亦至。话语良久而去。先人独留。至漏鼓几彻将起。先人问公曰公何久于洛也。公愀然曰求归久矣。奈无山何。翌日寄先人诗曰内翰既回舄。秘书又蹑踪。纵言及礼乐。更仆思未慵。闲咏招隐诗。愁听长乐钟。盖纪实也。先人从信使入日本。公为安边府使将辞朝。路过先人旅邸。徐判书有邻沈参判念祖皆来别在坐。公若无见也。独与先人语诗道。移时乃去。后官至艺文提学而卒。
[柳逅]
柳公逅字子相号醉雪。全州人。少举进士。尝骑牛而过道峰。牛背挂酒壶。微曛叩角而歌。赵相载浩望而异其风仪。举以为北部参奉。随信使入日本。公素娴于词律。而出之也故讱。日本人尤重之。公肮脏少许可。然遇会心人。欣然倾倒。家虽贫。必具酒为欢。以故知名之士尝盈坐。仕止安奇察访。以寿进秩至资宪大夫。公早丧夫人。遂不近女色。年过八十。皓首丹颊。若神仙中人。每月朔望。率子孙诣宗子家。谒祠庙。跪拜如礼。长胤和之甫为养公而客于当时宰相之幕。欲公一访之。公曰吾素知若之帅不下士。吾不可屈。遂不见也。笔学赵松雪甚妙。年八十四。初得微疾。自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1L 页
知卒期。剪手足洁沐身垢。正席以待曰。时胡不至。已而卒。
[金百鍊]
金公百鍊字砺世。顺天人。其家承升平之馀。素饶于财。而公尝嚬蹙曰吾祖多蓄不义物。我何用是为累哉。蔘稏银星狼藉不收。任人持去。其婿李洗马淞家甚贫。其夫人闻大人为荣川太守。甚冀其一济困穷。垂一年始遣官人。负一大包而至。僮仆邻里环集。莫不动色。及发缄。乃三纲行实一部。而左叶书以父赠第几女某。复署官印。又有大蕉根三颗。书中无他语。但曰吾之官。见三纲行实板本甚好。拓送一部。官舍有芭蕉大佳。辄斲以送。可植庭际而玩之。其清高如此。公又多霝异。以壬辰岁没。有人见所记日历。有云梦入阎罗殿。阎王械一罪囚。责以交搆两宫间。栲掠甚酷。视之乃金尚鲁也。及至丙申。孥其家藉产如法。公又尝诣西山婿家。忽敕主人促覆诸避雨之物。时天无纤翳。日色清明。公屡促之。主人弟洦时未冠。怪而问之。答曰山鬼入檐。已而片云从南方起而骤雨至。顷刻溪涨。人至不得渡。后携妻入洞阴山中。又之忠州弹琴台。栖于神祠。转入青山县而卒。
[权谧]
权公谧字士安号霞谷。安东人。少居都下。戊申初。逆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2H 页
徒将发。骚屑甚盛。公忧在京则及乱。挈家室之保宁。保宁乃妇家也。寻移杨根。卒返抱川。贫甚。然未尝干求人。莳花果以娱。治功令学。不肯随俗委蛇。以故屈于公车。即谢去。教授生徒。择暇日游里社间。遇者皆欣然各迎至家。若洛阳之行窝然。以子贵 赠左参赞。
[宋奎祥]
宋公奎祥字文休。砺山人。家素富。自幼长于绮纨粱肉。然风仪翛然似有道者。早刻厉为学。举进士。不事产业。常危坐整衣冠而无倦色。事继母至孝。继母有子三人。而独安于公也。戒饬家人。未尝呵叱。而皆敬惮之。其孙有材而夭。方悲哀。邻人之亲有病。不知其家有丧。来求𩜾粥之米。家人嗔其非时也。公曰死者已矣。彼未死者也。宜救其急。可亟与之。其季弟离家之他乡。其园傍有栗。公早起拾取。尽其堕而贮之。以寄季弟。其至行皆此类也。寿至八十馀岁。每朔望谒家庙。拜跪如礼。升其堂。杖几履舄有常处。不失尺寸。李士希尝言当临诀时。困顿方殆。傍人言士希至。即和气遍于面。其天姿之高。不可及也。
[李麒祥]
李公麒祥字士章。完山人。文贞公讳敬舆五世孙也。与弟凌壶公治文章。公乐易岂弟。不与时崖异。凌壶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2L 页
公峻伟磊落。棘棘树风声。二公之趣虽不同。其归于洁行则一也。每入场屋。昆弟逡巡居人后。择人所不争处而坐。然中格必高。早举进士。筮仕察访桃源道。及瓜挈家室返杨山天宝山下。搆屋先墓下以终。贫甚无以为资。尝久雨绝食。屡日自循早稻田。择熟者而取之。人不见其穷饿色。沈尚书颐之尝谈公而叹其高。
[李麟祥]
李公麟祥字元霝号凌壶。文贞公敬舆五世孙也。少举进士。好持高节。与申公韶,宋公文钦友善。相与讲明尊周之义。自号曰大明遗民。喜中酒悲歌慷慨。为文章以泄其愤。朋友有过。讥骂不少饶。以是人多不悦者。尝与申公夜饮于洪氏清远观。夜将半。申公操琴为商声。公愀然曰今天下左衽久矣。吾不能为 皇明复雠。苟生何所乐哉。 英庙十一年。补北部参奉。出为沙斤道察访。二十六年。监阴竹县。居三年。忤观察使弃官归。公雅好山水。尝与宋公及丹陵李公胤永入丹阳。挐舟自玉笋峰。游芙蓉城。筑精舍于龟潭之阴。名其楼曰多白云。将携家室而归隐未果。以庚辰八月十五日卒。年五十一。公好艺精书画篆刻。然择人而与之。有集二卷行于世。
[柳约]
柳公约字休文。晋州人。少工金石篆隶。陶山李相国宜显奉使之燕。公为刻图章数颗以赆之。相国未之奇也。漫携之去。及至燕。闻盖州林本裕刻甚工。返而访之。本裕本武林人。和靖之裔也。少为吴三桂书记。吴氏败。为清所获。放于盖州。搆小楼。扁曰花满楼。自号辱翁。年九十馀。相国以贽请刻。即许之。且求见朝鲜刻。相国乃示公所刻。本裕甚异之。手具书币。求其图章。书疏往复终其身。称海外知己。由是公名闻天下。公性疏放不羁。喜游山水。妻子冻饥而不以为念。卒以穷没。
[李喜观]
李公喜观字士宾。咸平人。咸陵府院君澥之后也。与伯氏喜谦季氏喜复。皆以文学名。公少治功令。诗名振场屋。然素好性理之学。杜门自守。无所求于世。饬家人虽朝夕炊时。无乞火于邻。以经明行修闻于朝。由是仕为木川县监。其治以清净为事。木川之人。至今诵之。
[朴弼渐]
朴公弼渐字▣▣。潘南人。喜读书弹琴。好洞阴山水而居之。常事韬晦。人少知之者。先君子尝访之。公问比读书多未。答云从仕以来。不能多也。公曰不读书。何以决疑事乎。先君子尝味其言。
[南泰宽]
南公泰宽字元宾号东崖。宜宁人。中进士为主簿。以文名于时。最与尚古堂金公光遂甚好。一日不相见则辄愀然不乐。见亦无所言而常怡怡如也。其父由武为京营教练官。人或訾尚古堂。勿与游尚古堂。曰白莲花发于污秽中。为其污秽而不之观乎。公风仪动人。见者无不倾倒。晚居洞阴山中。诗长于俊逸。而子孙贫甚多散佚。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3L 页
[白师周]
白公师周字子文号蒿庵。水原人。世居抱川。公少治词赋。有盛名于世。顾乃清介自守。落拓穷独。中司马。拟寝郎者凡十一而终未得沾 恩除。老益畸单饥寒。而人不见其戚戚色。其没也乡人哭曰高士亡矣。公常言吾尝制颜驷三不遇赋曰攀清咨而欲对。多萧瑟于平生。殆吾自状其穷也。公文学柳州。且长于骈俪体。
[白师殷]
白公师殷字子敬。水原人。少贫甚。斫薪照字。读书必过千遍。与从父兄蒿庵公。课功令表于花山书院。必笔一册一南草一握。食必于日出时。骑牛而至。操笔即成。不事藻彩。尽吸南草而返。来往有时限。识之不违晷刻。中文科。出为镇川县监。为政以古法。及还田里。以淑乡为事。公性严峻。人莫敢以非义见公。乡俗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4H 页
得为之善。
[李庆遇]
李公庆遇字泰来号不贫子。青海伯之后也。少孤育于外家。尹公凤阳其内舅也。母夫人教之严。得成其材。初以词学名。然不屑也。好从先生长者游。尝师事退渔金公镇商。而五黜金公百鍊隐于洞阴。亦与之好。尝谓公曰子能知子先祖青海伯字乎。曰不知也。曰吾尝入冥府。见张子房。今古英豪盈堂列坐。青海伯厕其间。有字呼青海伯曰式馨。君其志之。公考诸旧乘。果如五黜言。公无子。取从父兄庆泰子羽逵为嗣。嗣子以明经中科。公不复赴举。以教授为事。晚而择里于吾乡。乡中多宿德耆旧。所至辄杖屦逍遥。书画词章琴棋。皆照映耳目。公且习于礼。深衣幅巾。为乡饮酒。揖让樽俎。进退中节。后生传以为美。以嗣子官侍从而公年至七十。即升资为佥知中枢府事而卒。
[李世杭]
李公世杭字子直号梅溪。延安人。家世有忠孝大节。高祖惇五号一竹。殉于江都。以忠旌谥忠显。五世祖基卨号莲峰。举遗逸。以孝著。公少治词赋。要为时用。而卒不得志于有司。乃以花果经史自娱乐。县有祠。祠赵龙洲,李汉阴。其祭文曰扶树彝伦。克正宗统。公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4L 页
改之曰功迈存荆。义秉尊周。乡人以为公附于尤翁之徒。攻之甚力。至曰梅花一枝向西风。久之而熄。邪学之始也。公斥之曰此学灭绝人纪。终必祸国家。君子反经而已。其后果呼啸党与。为淫丑之薮。朝廷禁之不得止。乃诛戮而剿绝之。公之所忧。皆在于未然也。公既年高德卲。从乡里耆旧游。山南水北。杖屦殆遍及。名德凋零。岿然独存。年七十七而卒。
[金相肃]
金公相肃字季润号坯窝。光山人。文元先生之后。世世卿相。门户烜赫。而顾好文章。贞白自守。淡然无求于世。徐公命膺为副提学。尝访公仲兄议政公相福。言欲诣公。议政公曰子虽往。必无味。不若与吾谈。徐公坚诣之。公果不识徐公。徐公自言姓名而亦不知。徐公出言曰以副提学。自告姓名。于是公见之。李公最中欲举公为 经筵官。尝言及之。公执其手曰子不举我为 经筵官者有如掌。李公笑曰苟子之不欲。何必强之。议遂止。公居社稷之傍。喜以笔札自娱。时人谓稷下体。议政公既摈于朝。公挈家室归结城之墓舍。虽忧患困苦。未尝见戚戚色。岁庚戌以寿进通政大夫。 上特除佥知中枢府事。公少好老氏书。浮沈荫调。常以知足为务。不问家产。闻议政公为公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5H 页
治田庄。饬家人收勿过一百包。当时如李公匡吕,金公百鍊与之忘形。并高士也。公宰永平。永平山水乡也。尝游白云青鹤之胜。以资其清净之治。视吏民如家人。去官四十馀年。民思之不已。县舍中有公手植梨方茂。
[李奎象]
李公奎象字象之号一梦。韩山人。文靖公穑之后也。少居都下。非其好也。亲老归公山之丙舍。不复渡锦江。公乡居既久。以诗书花竹为事。遇异闻辄录之。著述益富。名果满园囿。而村里翳然。可知为有道者所居。公从子尝杀公奴。而其支属方纲纪家事。从子至家。每设食。公自为监视。虑中毒也。公遇人诚意款恳。其所好者。虽阻阔而不为之疏。虽昵密而不加之亲。虽举世攻之而不随攻。虽举世趍之而不苟合。先君子在抱川。公在公州。相去四百馀里。以书而不相面者殆三十馀年。其情素如始交时。沈参议乐洙为时议所攻。所知皆绝不为通。公每书问如平日。故人为大官者。有势力可倾倒人。过门而请见。公辞以疾不见。晚为弘陵参奉而卒。
[李奎应]
李公奎应字应之号松岩。韩山人。少冲淡。内行甚美。喜读易。与先人学易于迟斋。且学于先王考。屡至吾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5L 页
家。中岁归公州之坪基。杜门却扫。漠然无意于世。雅好古道。终日手一经。白首如始学者。庭际多莳花药。架上置法书古琴剑彝器之属。悠然常自得。
[罗烈]
罗公烈字子晦号海阳。安定人。罗氏世以清名显。公及季氏杰又以文章重于世。公幼颇钝涩。季氏才明锐。其父司御公蔘教之甚笃。学既成。季氏早卒。公寿过七耋。由是名益盛。公少举进士。先君子同榜也。已而再为参奉。辄坐事免。闻茂朱山水甚秀而土地又肥可耕。即斥湖中田往居之。已而拜童蒙教官。出监涟川县。又为监司所殿而归。公视朋友为性命。而都下士大夫皆慕公。常从之游。公不忍拂。购第于洛阳之东。先君子解兴海返都下。所与好者多名士。公常过从以为乐。间归大兴旧居。先是司御公在桂坊。多箴益 庄献世子念之。 上适见公。拟内赡寺主簿。即除之。既召见。 谕曰若不科第。无以试之。可恨也。尔宜念而父之忠。随事自励。毋坠家声。已而为咸昌县监。邑人为祠祀孔子及尤庵宋先生。为时相所论而罢。咸昌薄县也。无夙储。为吏者例用还谷。秋而偿之。公未秋而归。不能偿所用。道臣指以为逋而誊于 朝。 上命道臣庚之。公遂大归田庐。久之 当宁册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6H 页
为 世子。公为桂坊而至。寻拜敦宁都正。癸亥卒。年七十三。公好山水。迹遍邦域之内。诗学老杜。笔学王右军。在乡每导人以善。乡人无敢以过失见公。称公辄曰圣人。晚而失明。常穆然内视而自得。
[安锡儆]
安公锡儆字叔华号霅桥。顺兴人。父讳重观。以文学名。仕止郡守。公早承家训。而才又粹美。聪明过人。好读六经及诸子。读书禅房者殆数十年。浩博无涯。而不事举子业。力追古文。尝挈家室隐于卓异山中。林壑孤绝。不与世相闻。躬耕以自给。尝言 皇明吾父母邦也。父母之雠未复。吾何以仕。除 康陵参奉不就曰。吾不忍见教旨书清主纪年也。卒不出山而终。公既无求于世。澹然自乐。然时骑牛出山。访迟斋金先生于安昌。丹室闵公百顺,龙村林公配垕与之游。风流照映上流。先君子闻其名而未识面也。尝与林公过横城。望见山下过者。褒衣偃蹇。林公手招曰是安叔华也。公亦闻先君子至。下马班荆。相视而笑。遂莫逆也。先君子丁忧在抱川。公抵书迟斋曰某当乞铭而至。趁此往慰之。先君子至安昌之日。公果来。殆若置期者然。公虽深居山中。名噪一时。在安昌有诗曰杨柳微风春酒滴。杏花纤月晓江高。赠先君子诗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6L 页
曰满地尘埃高鸟见。浑天雨露野花知之句。人皆传诵之。
[林配垕]
林公配垕字伯厚号龙村。居骊上之村。学于蟾村闵公遇洙。公性鲠直。遇不可者。不能容。以是人多訾之。然公不以是少改。尝诣安昌。拜迟斋金先生。时先君子以公事至原州。先生移书邀丹室闵公百顺及公。为鸡黍之会。仍及汶岩翠屏之曲。觞咏淋漓。风流照映上流。传为盛事。晚而以教授为事。四方之士多及门者。及卒以孝 赠司宪府持平。
[郑持淳]
郑公持淳字子敬。顺兴人。文翼公太和之后孙。少治文辞。且善书。然特寓心尔。乃其高洁不可及也。公地既华阀。而材又超迈。进足以黼黻皇猷。退足以贲饰山林。并泊如也。中进士。浮沉荫调。屡典郡县。每患贫屏居城南。逍遥自适而卒。
[权𫀤]
权公𫀤字公著号叶下。安东人。霞谷公子也。少豪放不羁。以功令体名于时。举进士。旋中文科。久浮沈郎署间。及为司谏院正言。以直言窜楸子岛。初郑厚谦嗾人言于公。使论洪相圣为御史无状。可得美官。公拒之曰台谏言事。岂听于人耶。我不能徇人作情外事也。厚谦以是衔之。会 英庙方试士有激恼事。并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7H 页
逐之出。公上疏言不可。 上鞫之。公辞气不少挠。济庵赵公在侍卫。见而异之。公在谪有诗曰友道穷时见。 君恩罪后知。先人诵之赵公。赵公为兵曹判书。及公蒙放还。即辟公为郎。赵公后窜金海。公为兴海郡守。亦赵公所拟也。即馈遗不绝。卒乃厚赙之。赵公胤子柯汀公常感之。 正庙既诛厚谦。知公不附权凶欲用之。当 文孝世子册封。特除公为侍讲院弼善。因擢为承旨。于是循次至正宪大夫兵曹判书。公宽厚有容。既掌中权。靺韦恰于情。间为京兆。狱讼皆得平。以寿登耆社。诗酒琴棋。娱乐太平而卒。寿七十三。
[赵镇宽]
赵公镇宽字裕叔号柯亭。礼壤人。济庵公曮子也。济庵公入日本。先君子从之。遂与公家善。公虽生长钟鼎之家。顾好儒素。与之游者皆寒士也。 英宗末试荫官以策求贤良。公以侍直中科。拜同副承旨。已而济庵坐关西事谪渭原。实以捧债故非赃也。公击鼓以鸣冤。方在狱。狱卒妄言济庵公就逮时。姻娅及亲知多以罪诛。公闻之。恐济庵公及祸。即自刎于狱中。上悯其孝宥公。公出狱。迎济庵公于路。创重尚不能言。路见桔梗而食之。既饱而乃能言。济庵窜金海病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7L 页
重。而公亦病瘕。梦有人言令公之孝可不得终孝乎。探胸中抽凝血数片。既觉而瘳。得以视济庵之终。返而屏居杨津者二十馀年。以文学卒为 上所知。复仕于朝至正卿。而太夫人年高。乞养归东湖田庐。戊辰卒。寿七十。
[宋载道]
宋公载道字德文号芝溪。恩津人。抱之鸣皋。其妇家也。赘居之。治文章有逸调。好以笔翰琴棋自娱。常入奉先寺。乡人方聚。见公至咸就问讯。公无所答。问寺僧曰若徒有说内典者。为我呼来。我将与语。乡人皆怃然。词律必古雅。不用唐后语。笔亦浓丽。圆峤李匡师以笔名。世皆趍之。公独斥以为险怪不可法。常闻天磨山中有学琴者。大雪中自携琴访之。闻数阕而还。有李神仙者善棋。往会于翠微台。终日围棋不倦。李神仙亦不能敌。每良辰美景。自控瘦马。游梅溪霞谷之间。留连数日。兴尽而返。入洛好从洪公良浩,洪公秉哲游。诗轴甚富。癸丑卒寿六十七。
[洪元燮]
洪公元燮字太和。南阳人。北谷公致中玄孙也。公好治文章。宾客有寸长。辄延誉稠座。乐善如不足。由是士归之。早举进士。以门荫筮仕而非所好也。累典州郡。以其入为宾客之用。所至辄不给。每解官萧然无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8H 页
所赍。 正宗朝尝以地部郎。营缮大酉斋。斋即内阁学士所居也。 上曰若善为。行将居之。 上欲其中第而贮内阁。竟不得。先君子为兴海时。公为达句通判。遇之梅竹轩。是时李公秉模为按使。郑公持淳为醴泉太守。而东屏金得厚亦与焉。词翰淋漓。风流弘长。及解归。都下翠微秘省之会。先君子为之主。而公未尝不与。传以为文苑之盛。华城自迁 园而重。公特蒙 圣简为通判。宫室田制城庐陂池。多公所经理。而廷议将破格而用也。寻丁大夫人忧而归。服阅擢司仆正。司仆正非文臣不得除。公之擢乃格外也。晚而挈家室返于骊上之梨湖。治第宅理花果以自娱。为忠州牧使。以疾卒。寿六十四。
[权㼇]
权公㼇字仲玉号岩栖。安东人。叶下公族侄也。举进士。少居抱川。移家京都之南。会有缧绁之事。蒙 特恩出狱。复返乡里。公性高洁。宅畔有大石。槐荫覆之。可以避暑。乡中耆宿多往从之游。所居幽僻深邃。称公之志。公早鳏居。至于老不近女色。望之可知其修养也。终不出山而卒。
[元重举]
元公重举字子才。原城人。晚居砥平勿川之上。故号勿川。公生于武家而独耽经藉。早游庠序有名。遂举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8L 页
进士。从济庵赵公入日本。为日本人笔谈。辄举朱子书而问答。以是折日本人。公有至行。待其侄子如己子。侄既中武科。鬓玉圈而莅雄府矣。趍走于前惟谨。仕至松罗察访。未几而递。久之拜木川县监。公雅好饮。而申公思运,赵公文源,洪公九叙。皆莫逆友也。申公家在镇川。距木川甚迩。尝携酒以往。公亦具官酿以待。淋漓亡何者数日。巡使置之中考。京察又殿之。公即返砥平故居曰吾全吾清净之身。老死于青山白云中也。有老娣在京都。每春夏间。从水路而至都。留数月而返。岁以为常。赵洪诸公闻公至则辄促驾来访。留连不能归。醉辄忘形。有不可者。奋骂尔汝。傍观骤见。惊以为难诘。已而复欢笑益款曲。公之生朝。公适不在。而长胤若虚具酒请赵公洪公。而献诗以少一为怅。赵公辄垂涕不能已。柯汀赵公谒原州先墓。返而见公。公自龙门山醉而返曰公勿拜。吾不能答拜。韶颜带醺。风流甚长。赵公尝叹其高。砥平人重公。公于花辰骑牛至凰皇台。村中长少咸来拜谒。公为之说淑乡之方。皆拱手而听。愈益敬之。具酒食以进。公往往宿数夜而返。常窝李公曰元子才古之遗直。
[张学圣]
张公学圣字汝时。仁同人。忠定公晚之 世孙。笃厚纯悫。奉先以诚。每家中有祀事。猫自避去。奴仆皆服其化。廊下静寂无斗閧声。有忠健者尤谨于事主。尝饲马而卖。得剩甚多。公责之曰若行驵驓术耶。忠健惭而追其人数十里还其剩。其人固辞。忠健弃之。不顾而去。及忠健死。公却肉而哭其室。邻人皆感叹不已。公好为礼。诸少年多举之而笑其迂阔。然其恤穷急困。虽古之烈侠无以过之。常闭户静坐。凝尘满座。先君子叹曰汝时之奇气不可及也。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9H 页
[李龟祥]
李公龟祥字▣▣延安人。竹窗之后也。少居湖中以洁行闻。金公圣应邀之教子侄。公贫甚无以为养。遂就之。时月谷吴公瑗家在邻比。遣子侄受学。公师金氏吴氏诸少年。多成就者。公奉偏母有至行。母尝见中进士而过门者。甚羡慕之。公未尝习举子业。而欲慰其志。随众入场屋。以四书疑一举而中进士高等。仍不复应举。为煖母突而析薪。下斧必顺木理而不乱。其端整如此。年▣▣一而卒。有著述几卷。贫不能刊。
[李崇老]
李公崇老字汝朝。月城人。鳌城府院君恒福之后也。少诙谐豁达。有鳌城之风。公少而好学。而长先君子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39L 页
三岁。于叶下权公𫀤同庚也。同游乡塾最相得。以至于老。公二十五而登进士。先君子同榜也。季弟海畴又为公婿。公每骑牛入洛。诸所知公卿欣然迓之。虽其门庭烜赫。宾从杂沓。公视之如蓬荜。棋酒从容甚款曲。然不以干嘱及之。人亦无请公言之者。晚而筮仕。为松罗道察访。时先君子为兴海守。相去不数十里。常往来如里社时。丙辰卒寿六十八。
[吴正根]
吴公正根字伯深。宝城人。父讳洵。以文词名。中文科为承文院校检。公少而豪放。不即循绳墨。校检公督之严甚。未弱冠蔚然成材。既孤挈家室返阳城之田舍。治词赋益勤。一试之庠学。郑相翚良为大司成。见而奇之。辄吹奖许与。公省母夫人病。暂还乡里。至停试而待之。中文科为兴德县监。有惠政。郑相弘淳欲辟为兵曹郎而未果。公世受知于闵公百祥。弘燮其螟子也。及贵绝不与之通。弘燮败。公坐是为洪文泳所劾。废田野者十馀年。公孝于亲。友于兄弟。笃于宗族故旧。躬亲耕稼。与渔樵混迹。好读易及朱子书。多所著述。尝为五卫将直东营。 上招至承政院。与先人及承旨具公庠,韩公晚裕,李公书九,南公鹤闻等制赋以进。 上亲自考定。公居魁。复以长律较定甲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0H 页
乙。公居第五。已而 上念其亲老。为利原则递之。继除保宁。三为文法所中辄贷之。及解保宁而卒。
[李旭祥]
李公旭祥字伯升。白江五世孙而渊心斋之子也。公孤特自持。从父任于平陵邮官。时按使某入平陵馆。谓渊心斋曰闻胤子甚佳。可就见否。心斋公知公雅意。即曰贱息有疾。按使某即起而入子舍。公已从后门而遁。家贫仕学官。以禄为养。而事父母常有怡愉之色。自为之扶将寝息。惟意之适。丁父忧以哀毁闻。尝以事逮金吾。惶恐跼蹐。若不自容者。有武弁李元谦当公疾。送蔘稏以为药。李素不识也。曾与公同在狱。感其诚也。公当疾剧前数日。望老亲所居室而太息久之。已而不起。盖预知其终也。始心斋公好莳花木。罗列庭除。公不忍见之。废其室而不居。其笃于行如此。公卿大夫举其行闻于礼曹。乞旌褒而见格。
[金得厚]
金公得厚字子容号癯仙。清风人。家居岭外。金公坦行为金山时。邀致衙中厚遇之。以训诸子弟。岭南俗好干谒。日有乡人招之。出语冀夤缘官府。公闻辄无忤容。虽对案亦撤箸以出。人或问之。曰吾门地单寒。而彼邑中士大夫也。以我之故。踵门求见。吾敢自重而不见哉。金公素忠厚而雅重公。公所请虽或参差。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0L 页
亦当委曲从之。且公贫甚无以为养。然一未尝以关节及也。郑锡达挟其子厚谦势横甚。时为尚州牧。闻公名。初以威力胁之而不诣。再以财货诱之不诣。三以爵禄邀之亦不往。其徒禹镛往来通语言。公曰为我谢地主。有君既替我往矣。财货爵禄。任君取之。尝访金公季胤履度。适洪国荣过之。忽忽数语而起。公谓曰彼公何为者。主人曰仆之姻也。曰慎无与深交。后必思吾言。翌日玩园菊。乘小醉又嘱丁宁。过十年后国荣果败。而公从枫岳过金公宅。主人曰君用何术而识国荣乎。公详若不知。乱以他说。终不言其所由也。
[李汉镇]
李公汉镇字仲云号京山。星州人。靖宪公光迪之曾孙也。靖宪公以年德为岳下之大老。妣安东金氏。三渊先生孙女也。为宁嫔所养。生公而早卒。公早从嘐斋金公游。即外党也。金公素习礼乐。公遂通音律。尝游金刚。夜登歇惺楼。弄箫数曲。僧徒以为神仙云。闵公百顺出宰成川。制玉箫遗而铭之曰。蓝田之宝。缑岭之音。持以遗谁。有美华阴。吹自仙楼。江月照心。坯窝金先生书之。具在帖中。公好篆隶。常主玉筋。务从谨严。尝书几幅。为昌城黄都尉所携入燕。燕中人皆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1H 页
攫之去。安南琉球之人。亦竞宝而买之。松园金尚书履度随其伯兄议政公入燕。燕人竞问京山安否。公少居北山翠微台傍。泉石幽绝。都下名士载酒而至。皆就公为主。晚而归洞阴之墓下。洞阴亦多佳山水。逍遥自娱。北山自仙源,清阴以来所尝居。而洞阴又农岩,三渊之所游也。公濡染其诗礼之训。且讲究于性命之论。尝言朱子云人物之生。必得是理。以有仁义礼智之常。此农渊所以主也。然学问以推让为贵。近世湖洛之学。互相操戈。必欲角胜者惑也。人服其公。公少尝淬励。欲为世用。既不得志于有司。而素性澹然。未尝臧否人物。且厌世之以摽榜名者。早谢举业。以山水书画自命。常欲超然物外。 朝廷闻篆隶名举之。与文臣并书篆四十字。月以为常。既又弃之。晚为缮工监监役官。亦不仕。乙亥卒寿八十四。
[李正儒]
李公正儒字士宗。系出桂阳君。少事金渼湖门下。闻性命之学。每见人谈性。少怫其旨。辄苦口争之。见其从己然后止。事亲孝。为供养夜渔于王滩之上。伤于湿处。生膝寒病。每入洛所知多遗甘旨之资。辄手自赍归。欢欣情爱。溢于辞色。先君子常具果饵鱼肉以待之。及年老丁忧。虽祁寒盛暑。不脱衰绖。必晨夕上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1L 页
墓而哭。其功令诗格奇妙。四方操觚之士皆师之。既举上舍。时 正庙求材如不及。游泮而得声名荣达者甚多。公又恶其自衒鬻。足未尝一及于泮。好游山水。以诗酒自遣。当时权宰托其父诗文集于公故人有名者。校其讹谬。其人要公同其役。公即谢曰子可自为之。顾吾不解校对耳。松园金尚书履度常言年少时谒渼湖。有玉貌二少年在座。谈笔法甚妙。渼湖甚许之。自顾不可及。今乃穷困如此。为之太息。二少年。即公及公弟正仁也。
[李德懋]
李公德懋字懋官号青庄。系出宗英茂林君。公生而端严勤学。而顾家贫无书籍。每从人借读。辄手抄盈椟。邻家处子悦公。常昏夜潜入公室。卧衾褥中。公责之。处子惭而去。尝在岭南邮。洪公元燮为大邱判官。命妓曰若能伴李公寝有赏。妓媚公百端。终不得近。正宗时建内阁。举公为检书官。佐阁学士掌文学。凡有述作。公未尝不与闻。尝以诗应制。 上批其券曰雅。遂自号曰雅亭。公既以淹博受知于 上。恩宠洋溢。而公益自谦抑。萧然若寒士。 上尝召公详论内典曰。余欲阅此书以遣三冬。公曰内典虽佳。终不若六经之有味。 上笑曰予读经数十年。岂为佛家说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2H 页
所挠乎。欲观其为说何如耳。出为积城县监有异绩。卒时年五十三。公所著书甚众。而士小节及磊磊落落书。于辅世也为多。
[李明渊]
李公明渊字汝亮。忠贞公厚源七世孙也。 正宗大王尝命其号曰瞿圃。公为人奇杰豪迈。其兄心渊为翰林。忤逆臣洪国荣削科。不得伸而殁。公大人常痛之。语及先君子。先君子曰公第二胤必中第。中第则冤自伸。公中第而果复其科。 赠弘文馆副修撰。公以学斋任进讲既通矣。将 赐第。公曰臣误读一字。未敢受也。 上由是奇公。既释褐。凡有文事。辄试之。文辞雄伟。公自以宗室世臣。遇事辄欲敢言不讳。遂为时论所攻击。将陷不测。 上必欲全之。特除玉堂职。以违召下义禁府。潜遣史官视其供草。既上出补洪原县监。移德源,北青,永兴。居关北五年而还。时议终摈之不用。已而卒。年四十六。在北时以政事称。
[柳星汉]
柳公星汉字原明。晋州人。少时跳荡不羁。其父学生公箠挞甚酷而终不止。十六七。学于先王考。数月而返。跳荡犹夫前也。既又学数月而返。稍检矣。既又学数月而返。即俨然矣。公性冷穆。好以礼法自持。不随众妄语笑。吾家贫蔬粝具不以时。能安其淡泊。刻意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2L 页
探赜。每发难经旨。反复艰深。先王考颇以酬答为难。然其问不之止。坐有常处。不移尺寸。夏日烈阳。满座虽烘热而不避。同学诸少年毋敢以过失见。辄指曰彼伏节之士也。时洪逆启能居莘村。有儒者名。公家居甚近。欲从之游。问于先王考。先王考曰儒者好权而处近郊。能无及乎。莫如游渼湖金公之门。公遂诣渼湖门下。士多逊其材学。 正宗丁酉。擢增广文科壮元。时 上新即位。以文治为事。建 奎章阁。多贮书籍。选文学士为阁臣。视之如家人以尊宠之。及 殿试以 奎章阁发策。公即言建阁设官。不宜徒尚文华。当务实。李文敏徽之为试官。得公券曰是敢言吾辈所不敢言。为朝廷得一谏臣。擢置第一。及为兵曹佐郎。忤权奸洪国荣者得罪。国荣专权自恣。宿卫禁中骄蹇横甚。公在稠人中。棘棘不阿。国荣固不憙也。国荣傔从拦入 阙中。人莫敢止者。公即杖之。国荣大怒。会禁旅在 阙中。与其队閧。不胜忿。拔剑欲自刺。国荣掌禁中兵。因是致公罪。公时方在直。受杖本曹庭下。流之泗川县。泗倅又国荣客也。伺察公甚密。公亦自治甚严。无得以为罪。既蒙宥还。屏居城东之旧居。闭户读书。及国荣败死。谈者皆颂公。公名益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3H 页
盛。当路者欲钩致公出己门下。公耻之。有怂恿者辄折之。辛丑夏行大政。铨曹将拟公司谏院正言。 上斥之罢铨官职。公复枳矣。戊申夏 上察公耿介不混俗。特拜正言。会论蔡相济恭。出补金郊察访。公将出。答余书曰释褐十年。不得一瞻耿光而出。是可怅也。余至今悲其志也。公为丞二年而驿人称其惠。及还连为湖西海西两道都事。掌试甚公。关节毋敢至前。朝议向之。尝廉海西民瘼几条以 启。虽纤琐微末。无所遗漏。 上甚褒尚之。壬子春。唱文武科榜。翌日 上诣毓祥宫。仍 御北山看花。榜中人皆以次陪扈。李公肇源等三人。皆别兼春秋馆记事官。簪花从迩列。而倡优从者与卫卒队伍相错。有司以为盛举不之禁也。四月八日。壮勇营及诸营将臣以为时和岁礼。宜娱乐升平。张乐徵妓。游于含春苑。来往杂沓于道。彻夜不绝。含春苑即弘化门之外也。公素悯时俗媕婀。不肯为 上直言敢谏。及是适带台职。错闻声妓入 大内。即上疏言倡优杂错 卫内。女乐入 禁中。恐为 圣德之累。且言 经筵不设。公不知 上有所隐痛于 经筵事。而语又不择。疏上 赐批褒嘉。先是 上在春宫。戚里之臣。以无根之事。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3L 页
兴造诪张。辄归之于 上。事觉多得罪。权奸有欲假公为祸者。遂言公诬 圣德。踵此属之为也。 上虽不问。臣下固当严讨之。嗾两司论公。于是搢绅馆学生竞上章言公罪。 上固无意罪公。皆不听。会公妇家族持烂报访公。公曰我罪人也。何敢闻时事。即自引而起。其人与学生公语移时去。台臣闻之。即论学生公有恶言。刑曹堂上逮捕下典狱署。公奔走伏狱门外。大臣又逐之出。俾不得近城门闉。公席藁伏家园侧五十馀日。虽大风雨不之避也。 上见狱囚案知其状。即 命承政院放之。诸承旨不即行。且请缴还其 教。 上尽递诸承旨。以南所卫将为假承旨而颁之。学生公得蒙宥释。自匿交河墓村。公尝为大人生朝欲赍饮食往诣。台谏又刺知而论之不得行。公既恨以己故上累老亲。且所知皆绝而不得食。遂病。甲寅卒。年四十五。公殁后 上屡悯公。多见于 丝纶。俞忠文彦镐临卒。又言公冤。由是谤公者亦少息。后因大官言赐侍从赙。公之疏语。虽犯忌讳。其心固出于忧爱。是故 上未尝加罪。顾时议自相推助波荡而不之止。可胜叹哉。公素有烈士殉名之愿。务为峭直寡谐。故释褐之初。已忤权奸。遂抹摋不振。自
研经斋全集卷之四十九 第 44H 页
谪泗川一年而宥。又三年而复枳。又八年而得通。又五年而复得罪。又三年而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