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书目]
  
皇明遗民传引用书目
有学集(钱谦益)列朝诗集(钱谦益)
明诗综(朱彝尊)定志居诗话(朱彝尊)
曝书亭集(朱彝尊)明儒学案(黄宗羲)
梨洲集(黄宗羲)明儒学案总评(贾润明)
启祯野乘(邹漪)留溪外传(陈鼎)
肃松录(谭吉𤥼)青门集(邵长衡)
汗青阁集(方中履)遂上居集(方中德)
古今释疑(方中履)寒支集(李世熊)
榕城诗话(杭世骏)潜庵遗书(汤斌)
榕村集(李光地)尧峰集(汪琬)
魏徵君杂录(邱维屏)魏徵君传(杨文彩)
冥报录(陆圻)香祖笔记(王士禛)
感旧集(王士禛)池北偶谈(王士禛)
渔洋诗话(王士禛)古欢录(王士禛)
皇华记闻(王士禛)居易录(王士禛)
带经堂集(王士禛)居易堂集(徐枋)
壮悔堂集(侯方域)箧衍集(陈维崧)
捡讨集(陈维崧)西河集(毛奇龄)
梅村集(吴伟业)魏伯子集(魏祥)
魏叔子集(魏禧)魏季子集(魏礼)
宁都先贤传(魏礼)梓室稿(魏世杰)
魏昭士集(魏世效)魏敬士集(魏士俨)
匪躬堂集(彭士望)金石文字记(顾炎武)
因树屋书影(周亮工)藏弆集(周亮工)
愚山集(施闰章)十二弃诗(刘廷銮)
闻见录(徐岳)觚剩(钮琇)
诗源(姚佺)笛海小藁(朱昆田)
文苑异称(王倬)今世说(王倬)
西堂集(尤侗)遗民诗(卓尔堪)
语小(毛先舒)本事诗小序(徐釚)
十峰草堂集(钱肃润)青箱堂集(王崇简)
己畦集(叶燮)槜李诗系(沈季友)
感旧集补传(卢见曾)明史(张廷玉等)
清一统志(清乾隆诸臣)四库全书总目(清乾隆诸臣)
畿辅通志江南通志
盛京通志杨州府志
嘉兴府志芬轩诗集(李崧)
留青新集(陈板)侯谷文稿序(吴正名)
明诗别裁(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沈德潜)
归愚集(沈德潜)画徵录(张庚)
老峰集(本朝闵鼎重)自述(康世爵)
西溪集(朴世堂)通文馆志(本朝诸臣)
田氏述先录(田井一)同文汇考(本朝诸臣)
国朝宝鉴别编(本朝诸臣)青城杂记
青城集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皇明遗民传[一]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09H 页
岷王子, 朱议霶, 朱术桂, 朱重容, 朱谊㳆(子存杠,存柘), 十三王, 朱茂晖(弟茂曙,茂皖)
岷王子失其名。 太祖第十八子。庄王楩之后。永历己亥。从 帝入缅不及。与其族八十馀人入暹罗。
朱议霶字用霖。明宁藩宗室。父统鐼中崇祯进士。知江夏县。敢言成败。多奇中。议霶幼奇慧。七岁能出应宾客。江夏既剧邑。钱谷悉委议霶。创立开收出纳法。时年二十有一。父卒于官。推官某摄府印。挟怨牒取父脩城费十数万金。籍相对勘。而老胥又匿其籍。议霶同诸生张若仲及弟议霂。穷思出入条纪。合计得其数。老胥及推官惊以为神。由是得呕血疾数十年。以至死。议霶性豪迈大言。见天下将乱。意欲结客致异人。冀他日为国家用。尝师事太仆段然。时海内推三异人。段其一也。须长委地数寸许。好道术失明。与议霶语大奇之。更令读大学衍义诸书。求实用。若仲亦负奇材。精击刺。议霶结为兄弟。得其技。僧辨文道士张还初。深沈有大略。皆委心交之。辨文尝为边帅。技勇绝伦。议霶更师事新建欧阳斌元。友南昌彭士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09L 页
望,胡以宁,乐平王纲福,清林全春广,舒益其。乙酉金声桓入南昌。立挈妻子走建昌。与士望至宁都。结庐金精之翠微峰。讲易读史。为易堂同志魏禧等凡八九人。初议霶,士望为亲戚。各负材不相能。尝求士于纲。纲曰子同里彭达生方今俊杰。子乃外求士乎。立定交遂笃。及迁宁都。士望尝远游。议霶多病家居。并督两家。率妻子徙冠石种茶。长子楫孙,通家子弟任安世,任瑞吴正名。皆负担亲锄畚。手爬粪土以力作。夜则诵通鉴学诗。閒射猎除田豕。有从外过冠石者。见圃间三四少年头着一幅巾。赤脚挥锄。朗朗然歌出金石。无不窃叹。议霶亦酒后往往悲歌慷慨。近十年。益隐畏务。摧刚为柔。俭朴退让。使终身无求。晚又好禅。尝素食持经咒。戊午复病呕血死。先是议霶谓士望禧等曰吾衰病。无所用于世。君辈好为之。禧曰中尉来宁都时年二十八。予与季礼方壮。并愿为中尉死也。议霶在明末为奉国中尉故云。议霶更姓林名时益字确斋。所制茶高妙。远近名曰林茶。工诗学杜甫。人咸推服之。楫孙先病卒。幼子东孙。士望女婿也。以谨愿称。禧侄世俨祭议霶文曰先生今年六十一。宜无足哀者。吾伯父父暨小子辈。悲痛靡已。若深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0H 页
以先生为夭。先生亦若有所深憾而不能瞑目于地下。夫岂乡人所得而知之。顾乃与乡人杂沓而共哭先生。岂不哀哉。
朱术桂故宁靖王辽藩后也。国亡依郑成功于台湾。癸亥清将军施阆破台湾。术桂以王印授郑克塽。遂投缳死。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从缢于堂。越十日藁葬于凤山县长治里。
朱重容字子庄。宁献王九世孙。乱后隐居南昌之蓼洲。能诗工书。善兰竹小品。
十三王。明宗室。失其名。庚寅同长史某避兵武林。为清人所杀。
朱谊㳆字子斗。故永兴王府奉国中尉。万历以来。宗室文人莫盛于秦。秦之宗有七子。谊㳆最少。为人孝弟忠信。以诗文为关中士人领袖。子存杠,存柘。存柘为诸生。李自成陷西安府。义不屈。投井死。存杠扶其父逃之村墅得免。甲申后十一年卒。年八十。存杠亦温恭葸慎。以求全于世。惟恐人目之为故王孙。然盱衡扼腕。言天下事。无所忌难。顾炎武叹曰国家向日裁抑太过。无有强宗大豪如南阳诸刘。得以挠新莽之威。而保先人之祚者。悲夫。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0L 页
朱茂晖字子若。大父明武英殿太学士文恪公国祚。父楚雄知府大竞。万历末补秀水县学生。天启五年。承祖荫授中书舍人。少游复社。国变遁荒以终。茂晖好博览经史。诸子百家之书。无不兼综。性乐取友。海内文士过嘉禾者。必尽款曲。为古文必本六艺。不肯蹈袭前人。尝辑禹贡补注。孝廉徐孚远谓当与程大昌并传。晚岁失明。常令童子诵书不撤。有晦在先生集。弟茂曙,茂皖。茂曙字子蘅。天启初补秀水县学生。甲申国变。太息曰吾老矣。尚奚以诸生为哉。即弃去。纵观经史。旁习天文医卜诸家之书。九迁而定居长水。晚岁鳏居。隐于棋酒。口不谈天下事。暇写山水书行楷。惟作诗不多。作亦摧烧。识者谓其志未易可测也。卒年六十三。浙中诸名士相与私谥曰安度先生。有春草堂遗藁。茂皖字子芾号芾园。崇祯初补嘉兴县学生。弃去。文章古奥深蔚。甲申以后不应试。纱帽布衣。徒走阛阓中。或手持菜把。遇者不知为三公子孙。居室三楹。书籍釜鬵盐豉蒜果。杂置几案。客过亲自执爨。先后授徒三十馀年。弟子著录者百人。复好远游。尝间关万馀里。有顑颔集。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1H 页
石涛和尚, 八大山人, 丽公, 槎庵和尚, 朱文瑜, 李傲机, 性休。
石涛和尚失其名。广西梧州人。靖藩裔也。性耿介。善画山水兰竹。不轻与人。以故人多訾之。国亡为比丘。名元(一作道)济字石涛。号曰清湘老人。曰清湘陈人。曰清湘遗人。曰大涤子。曰苦瓜和尚。曰瞎尊者。或曰师双目炯炯。何自称瞎。曰吾目自异。遇阿睹则暗。非瞎而何。好游江淮间。晚居徽州之黄山。道行超峻。论者谓江南丹青家。当推石涛第一。
八大山人。姓朱氏名耷。(担入声)字雪个号人屋。故石城府王孙也。为诸生。世居南昌。八岁能诗。父某哑而工书画。甲申国变。父随卒。遂弃家为僧。自号介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乃僧矣。更称介山驴。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临川令胡某延之官舍。岁馀意不自得。发狂疾。一夕焚浮屠服。走还会城。戴布帽曳长领袍。步市中。市中儿随而哗笑。人莫识也。侄某留止其家。已而疾愈。人屋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从贫士屠沽饮。人爱其书画。预设具邀之。醉辄欣然。以敝帚若败冠。挥洒广幅。次乃捉笔揎染。山林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其为书。攘臂搦管。狂叫大呼。立就数十幅。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尝大书哑字于门。自是对人不交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1L 页
言。盖承父志也。善为藏钩拇陈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输则拳胜者背。笑愈不已。数年妻子俱死。或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人屋慨然蓄发。又称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为我大。而无大于我也。每书画款识。八大二字必联缀其画。山人二字亦然。类哭之笑之。意盖有在也。人屋面微赪礼下。题跋亦皆古雅。间杂幽涩语。或不可解。有诗数卷。秘不令人见。晚与北兰澹公善。澹公杭人。为灵岩静挺高弟子。亦工书能诗。
丽公名适庵。宁都朱议霶之徒也。明宗姓遍天下。惟丽公及议霶以贤闻。戊午议霶没于冠石。已而丽公卒于大石山中。
槎庵和尚。失其姓名。或曰明宗室。工诗。尝挂一布袋于脑。乞食吴市。且吟且乞。得稿纳布袋。市人皆呼为布袋和尚。游匡庐,衡阳,武当,天都,九子,泰岱,恒岳,嵩山,太华,峨眉,鸡足。以及闽粤黔越辽海。必有诗。诗极哀。句读者不忍竟。能七日不食。冬日不衣絮。大雪徒跣行。饮酒至一石不醉。两手能各举千斤。饭必斗粟。一日夜走五百里。好书规丈字。放歌于市。声闻里许。酒酣叱咜。万夫辟易。后授诗山左及洙泗间。不知所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2H 页
终。
朱文瑜字鲁屿。号黄蘖禅师。舜水人。明宗室。国亡入日本。不娶无后。
李傲机明宗室也。国亡变姓名为道士。隐居汉阳。百馀岁状如壮男子。未尝对人言。见人辄笑。工书法。每书必署曰九江王世子。人欲求书者。非酒三石不可得。既饮长叫挥管。至数昼夜无倦。有显官从滇还。道出汉阳。求见即跃入江中。俟其去乃出。与武昌颠道士魏知己。善言人祸福。人争与钱求其言。止取二三十文供一日。馀辄不受。二人暇则登大别山若黄鹤楼。或言或笑或歌或泣。人窥之即嘿然。人有隐微事。知己辄知之。面正其是非。小人多畏之。或言知己亦中山王徐达后。楚人皆指为神仙。
性休字尺木。明宗室后。工诗。未详省县。
钱龙锡, 钱士升(子棻), 黄景昉, 吴甡, 易应昌, 郑三俊, 金光辰, 李长庚, 方士亮, 詹尔选。
钱龙锡字稚文。松江华亭人。万历丁未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屡迁少詹事。天启四年。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明年改南京吏部右侍郎。忤魏忠贤削籍。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2L 页
烈皇帝初即位。以阁臣黄立极等不足任诏。廷臣推举十人。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遂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明年六月入朝。与李标刘鸿训等协心辅理。朝政稍清。龙锡故主定逆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等衔之次骨。会袁崇焕杀毛文龙。初文龙拥兵皮岛。有跋扈状。崇焕尝与龙锡语文龙可诛。及崇焕欲成和议。龙锡移书止之。二年冬。清人薄都城。 帝怒崇焕战不力下狱。捷遂上章指通款杀将。为龙锡罪。且言祖大寿师溃。由龙锡所挑。又言纳崇焕贿数万。巧为营干。 帝遂发怒。逮龙锡论死。且用夏言故事。设厂西市以待之。四年五月大旱。刑部尚书胡应台,给事中刘斯球等乞宥龙锡乃释。戍定海卫。十二年不得原。弘光时复官归里。卒年六十八。
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万历丙辰。殿试第一。授修撰。天启初。乞养母归。久之进左中允不赴。高邑赵南星同里魏大中受珰祸。及江西同年生万燝杖死追赃。皆力为营护。破产助之。以是为东林所推。崇祯二年。以詹事召。会座主钱龙锡被逮。送之河干。即谢病归。六年九月。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3H 页
明年春入朝。时 帝操切臣下。中外嚣然。士升因撰四箴以献。大指谓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其言深中时病。 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憙也。无何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行首实籍没法。士升曰此乱本也。乃疏言今秦晋楚豫。已无宁宇。独江南数郡稍安。此议一倡。无赖亡命相率。与富家为难。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其势不止。疏入 帝报曰即欲沽名。前疏已足致之。毋庸汲汲。前疏谓四箴也。士升惶惧乞休。 帝即许之。士升初入阁。温体仁颇援之。及体仁推毂。谢升,唐世济,士升皆助之。文震孟被挤。士升弗能救。论者咎之。至是乃以谠言去位。国变后七年卒。子棻字仲芳。崇祯壬午举人。士升尝作易揆。棻作读易书。言推衍其未尽之意。至于君子小人阴阳消长之际。亦有感于启祯间门户之分争。借以发泄其不平。
黄景昉字太稚。晋江人。天启乙丑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崇祯十三年。 帝御经筵。问用人之道。景昉言推官成勇朱天獜。廉能素著。而不得预清华选。刑部尚书郑三俊四朝元老。清白无俦。不当久系狱。三俊旋得释。勇等亦改官。十五年六月。召对称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3L 页
旨。与蒋德璟吴甡并相。明年加太子少保。改户部尚书文渊阁。南京操江故设文武二员。 帝欲裁去文臣。专任诚意伯刘孔昭。又以副都御史惠世,杨迟久不至。命削其籍。景昉俱揭争之。 帝不悦。遂引疏归。隆武初召入直。未几复告归。国变后家居十数年卒。
吴甡字鹿友。杨州兴化人。万历癸丑进士。历知邵武晋江二县。天启二年。徵授御史。初入台。赵南星以年例拟出之。甡乃荐方震孺等。追论崔文升,李可灼罪。遂得留后。又言内操宜罢。请召还邹元标,冯从吾,文震孟。乃积忤魏忠贤。七年二月削其籍。崇祯初。起故官。温体仁讦钱谦益而周延儒助之。甡恐 帝即用二人。因言枚卜大典。当就廷推中简用。事遂得已。时大治忠贤党。又值京察。甡言此辈罪恶。非考功法所能尽。宜先定罪。毋混察典。御史任赞化劾体仁坐谪。甡论救而力诋王永光媚珰。皆不纳。寻按河南。捕诛妖贼。奉命振延绥饥。因谕散贼党。复按陕西。劾大将杜文焕冒功寘之法。超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八年秋。清人平察哈尔旋略朔州。直抵忻代。守将屡败。甡坐镌五级。戴罪视事。先是定襄地震者再。甡曰此东胡之警也。饬有司缮守具。已而果入。定襄以备独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4H 页
不被兵。山西大盗贺宗汉等就抚而拥众自恣。甡密令参将虎大威等诛之。树二白旗。䝱从及老弱妇女跪其下。即免死。全活甚众。在晋四年谢病归。十二年二月。起兵部左侍郎。时边关戒严。甡久不至。 帝怒落职。闲住。十三年冬。起故官。明年命协理戎政。 帝尝问京营兵何以使练者尽精。汰者不哗。甡对曰京营边勇营万二千专练骑射。壮丁二万专鍊火器。廪给厚。而技与散兵同。宜行分鍊法。技精者散兵拔为边勇。否则边勇降为散兵。壮丁亦然。老弱者汰。补以渐。不可使知有汰兵意。 帝然之。又问别立战营。能得堪战者五万否。甡曰今练兵要在选将。有战将斯有战兵。法忌纷更。不必别立战营。 帝顾兵部尚书陈新甲趣行之。初周延儒再相。冯铨力也。延儒许复冠带。铨果以捐财振饥。属抚安题叙。延儒拟优旨下户部。公议大沸。延儒患之。冯元飙为甡谋。说延儒引甡共为铨地。延儒默援之。遂以十五年六月。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及延儒语铨事。甡唯唯。退召户部尚书傅淑训曰逆案不可翻。寝其疏不覆。延儒始悟为甡绐也。十六年三月。 帝以襄阳荆州承天连陷。召廷臣垂泪谓甡曰卿向历岩彊。可往督湖广。甡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4L 页
请得猜兵三万。自金陵趍武昌。扼贼南下。 帝方念湖北不悦。御昭文阁谕曰南京隔远。何必退守。甡曰左良玉踞江汉横甚。臣若节制不行。徒损威重。南京从襄阳顺流下。窥伺甚易。宜兼顾。非退守。 帝令兵部速议发兵。尚书张国维请以总兵唐通马科及京营兵畀甡。又言此兵方北征。敌退可调。甡屡请。 帝曰徐之。踰月。延儒出督师。朝受命夕启行。蒋德璟谓倪元璐曰上欲吴公速行。缓言相慰试其志。盍观首辅疾趍哉。大学士陈演又言关门无备。请留通兵。甡不得已以五月辞朝。出劳从骑。 帝犹命中官赐银牌给赏。越宿忽下诏责逗留。命辍行入直。甡惶恐引罪。遂许致仕。甡既行。演及锦衣都督骆养性交搆之。养性即延儒党。而为甡所抑者也。七月 帝鞫吴昌时。因发怒曰朕待延儒厚。乃纳贿行私。命甡督师。乃百方延缓。延儒被纠。甡何独逭。既而曰朕虽言。终无纠者。锦衣卫可宣甡候旨。甡入都。敕法司议罪。十一月戍金齿。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驰疏救不从。明年行次南康。闻国变。未几 弘光帝立南京。赦还复故秩。吏部尚书张慎言议召用甡。为刘孔昭等所阻。国亡后久之卒于家。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5H 页
易应昌字瑞芝。临川人。万历癸丑进士。 熹宗时。由御史累迁大理少卿。为逆党所劾削其籍。崇祯二年。起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时史𡎊,高捷素憸邪。为清议所摈。吏部尚书王永光力荐之。应昌与曹于汴力持之。为时所重。是年冬清人薄都城。狱囚刘仲金等百七十人破械出。欲踰城。 帝震怒。下刑部尚书乔允升左侍郎胡世赏于狱。欲寘之死。应昌言允升等罪不至死。 帝并逮应昌。遣戍边卫。 弘光帝立。召故官。迁工部右侍郎。国变后卒于家。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万历戊戌进士。授元氏知县。天启初进光禄少卿。改太常。论魏忠贤乱政。矫矫以风节闻。屡迁左副都御史。及忠贤逐杨涟等。三俊遂引疾去。已而忠贤党张讷劾三俊与邹元标,冯从吾,孙慎行,余懋衡。合污同流。褫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澄汰一空。明年春。以建储入贺。多所建白。或从或不从。进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击贼逗留下狱。 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谗者谓恂与三俊皆东林党。曲法纵舍。工部钱局有盗穴其垣。命按主者罪。三俊又拟轻典。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5L 页
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应天府丞徐石麒讲官黄景昉黄道周各疏救之。 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大学士孔贞运复救之。乃许配赎。十五年正月。召复故官。会吏部尚书李日宣得罪。即命三俊代之。 帝下诏求贤。三俊举李邦华,刘宗周自代。且荐道周,史可法,冯元飏,陈士奇四人。三俊为人清严端亮。正色立朝。惟引吴昌时为属。微为诟病。时文选缺郎中。昌时以仪制郎中欲得之。首辅周延儒力荐。 帝且以嘱三俊。他辅臣及言官亦多称其贤。三俊遂请调补。 帝特召问三俊。三俊复徇众意以对。 帝即命昌时以他部调选郎。前未有也。 帝恶言官不职。欲多汰之。尝以语三俊。三俊与昌时谋出给事三人御史六人于外。给事御史大哗。谓昌时弄权紊制。力攻之。并诋三俊。三俊乞休致。诏许乘传归。国变后家居十馀年乃卒。
金光辰字居坦。全椒人。崇祯戊辰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巡视西城。内使周二杀人。牒司礼监捕之。其人方直御前。叩头乞哀。 帝曰此国法。朕不得私。卒抵罪。出按河南。条奏至三百馀章。弹劾不避权势。九年还朝京师。戒严光辰分守东直门。劾兵部尚书张凤翼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6H 页
三不可解。一大可忧。 帝以凤翼方在行间。寝其奏。时 帝以边警方急。顾诸臣类萎脞不任。仍分遣中官卢维宁等总监通津临德等诸路兵马粮饷而颇讳言之。光辰疏言不可。 帝怒召对平台。风雨骤至。侍臣立雨中。至以袖障霤。 帝召光辰责之。对曰 上以文武诸臣无实心任事。委任内臣。臣愚以为任内臣。诸臣益不任事。 帝大怒。将重谴光辰。而迅雷直震御座。风雨大作。光辰因言臣往在河南。见 皇上撤内臣而喜。语未终。 帝沉吟。即云汝言毋复尔。然意亦稍解。人谓光辰有天幸云。时张元佐以兵部右侍郎出守昌平。而同时内臣提督天寿山者闻命即往。 帝顾阁臣曰内臣即往。而侍臣三日未出。朕用内臣过耶。翼日诏光辰镌三级调外。久之由浙江按察司照磨。召为大理寺正。进太仆丞。十三年五月。复偕诸大臣召对平台。咨以御边救荒安民之策。光辰班最后。时已夜深。光辰对烛影中独娓娓数百言。帝为耸然。明日谕诸臣各缮疏以进。寻移尚宝丞。陈罢练总。换授私派佥报。数事报闻。历光禄少卿左通政。十五年五月。复偕诸臣召对德政殿。备陈贼形。 帝悦擢左佥都御史。无何以救刘宗周。仍镌三级调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6L 页
外。明年丁父忧。弘光时起故官未赴。国变居家二十馀年卒。
李长庚字酉卿。麻城人。万历甲午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江西布政使。所在励清操。入为顺天府尹。改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尽心荒政。讨禽武定诸州盗。四十六年。辽东用兵。议行登莱海运。长庚言自登州望铁山西北口至羊头凹。历中岛长行岛抵北信口。又历兔儿岛至深井达盖州剥运一百二十里。抵娘娘宫陆行至广宁一百八十里。至辽阳一百六十里。每石费一金。部议以为便遂行。明年二月。特诏户部侍郎一人兼右佥都御史。出督辽饷驻天津。即以命长庚。长庚奏行造淮船通津路议。牛车酌海道截帮运议。钱法设按臣开事例。严海防九事。时议岁运米百八十万石。豆九十万石。草二千一百六十万束。银三百二十四万两。长庚请留金花行。改折借税课不听。时诸事刱始。百务坌集。长庚悉办治。天启二年。迁南京刑部尚书。就移户部。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未任以忧归。崇祯元年。起工部尚书。复以忧去。久之代闵洪学为吏部尚书。六年正月。修撰陈于泰疏陈时弊。宣府监视中官王坤力诋之。侵及首辅周延儒。长庚率同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7H 页
列上言陛下博览古今。宁有内臣参论辅臣者。自今以往。廷臣拱手屏息。岂盛朝所宜有哉。臣等溺职。请立赐谴黜。终不忍令内臣轻议朝政。长庚不植党援。与温体仁不合。尝举郎中王茂学为真定知府。 帝不许。复推为顺德知府。 帝怒责以欺蒙。令回奏。奏上斥为民。家居十年。国变久之卒。
方士亮歙县人。崇祯辛未进士。历嘉兴福州推官。擢兵科给事中。与同僚朱徵,倪仁祯等谒太学士谢升于朝房。陛言今上大用聪明。致天下尽坏。又曰诸君不必言款事。皇上祈签奉先殿。意已决。诸人退相谓陛诽谤君父。泄禁中语。士亮发之。疏数十上。 帝大怒削陛籍。已而士亮连劾诸督抚张福臻,徐世荫,朱大典,叶廷贵及兵部侍郎吕大器,甘肃总兵马爌。事多施行。又请召旧谏臣姚思孝,何楷,李化龙,张作楫,张焜芳,李模,詹尔选,李右谠,林兰友,成勇,傅元初。恤已死者吴执御,魏呈润,傅朝佑,吴彦芳,王绩灿,葛枢。帝颇采纳。周延儒出督师。请士亮赞画军务。延儒获谴。士亮亦削职下狱。久之释归。弘光时复官。国变后卒。
詹尔选字思吉。抚安人。崇祯辛未进士。授太常博士。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7L 页
八年擢御史。时诏廷臣举守令。尔选言县令多而难择。莫若精择郡守。郡守贤。县令无不贤。因请起用侍郎陈子壮推官汤开远报闻。明年疏劾陈启新。宜召九卿科道。觌面敷陈。罄其底蕴。果有他长然后授官。吏部尚书谢升,大学士温体仁不加驳正。尸素可愧。帝怒。未几大学士钱士升以争武生李琎事忤旨。引罪乞休去。尔选上疏曰琎以非法导主上。其端一开。大乱将至。辅臣忧心如焚。忽奉改拟之命。遂尔报奏。竟郁郁以去。恐后之大臣无复敢言者。所日与 皇上言者。惟苛细刻薄不识大体之徒。似忠似直。如狂如痴。售则挺身招摇。败则潜形逋窜。骇心志而爚耳目。毁成法而酿隐忧。疏入 帝震怒。召见武英殿诘之。左右皆震慑。而尔选词气不挠。 帝命锦衣提下。尔选叩头曰臣死不足惜。 皇上幸听臣。事尚可为。即不听。亦可留为他日思。 帝愈怒罪且不测。诸大臣力救。乃系于直庐。明日下都察院议罪。议止停俸。 帝以语涉誇诩。并罪视草御史张三模。令吏部同议。请镌五级。以杂职用复。不许。乃削籍归。自后言者屡荐皆不听。十五年给事中沈迅左懋第相继荐。有诏召还。未及赴而都城陷。 弘光帝立。首起故官未上。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8H 页
群小用事。惮尔选鲠直。令补外僚。遂不出。国变后十二年而终。
方孔炤(子以智,孙中德,中履), 张慎言, 解学龙, 毛士龙, 高斗枢, 熊明遇, 张镜心。
方孔炤字潜夫。桐城人。万历丙辰进士。天启初。为职方员外郎。忤崔呈秀削籍。崇祯元年。起故官。以忧归。定桐城民变。十一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击贼李万庆,马光玉,罗汝才于承天。八战皆捷。时熊文灿纳张献忠降。处之谷城。孔炤条上八议。言主抚之误。不听。即阴厉士马备战守。已而贼果叛如孔炤言。贼故畏孔炤不敢东。文灿乃檄孔炤防荆门当阳。孔炤上请专断德黄。守承天护献陵。会杨嗣昌代文灿。令孔炤仍驻当阳。时惠王常润言孔炤遏献忠。陵寝得无虞。请增秩久任。章下部未奏。而部将杨世恩,罗安邦以川沅兵剿行山寇。两将深入至香油坪而败。嗣昌既恶孔炤抚议异己也。又忮其言中。遂以事劾。孔炤逮下诏狱。子以智伏阙讼父冤。膝行沙塸者两年。帝为心动。下议孔炤护陵寝功多。减死戍绍兴。久之复官。以右佥都御史屯田山东河北。驰至济南。复命兼理军务督大名广平二监司御贼。命甫下而京师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8L 页
陷。孔炤南走马阮。乱政归隐十馀年而终。以智字密之。崇祯庚辰进士。授翰林简讨。以智十岁能为诗文。工书画。与陈子龙,吴应箕等。接武东林。主盟复社。为阮大铖等所中伤。几不免。明亡为僧。名弘智字无可。别号药地和尚。事天界浪亭和尚。住金陵高坐寺数年。兼解性命之源。以智家世深于易。尝叹曰吾不罹九死。几负一生。遂废寝食忘死生。以为易理通乎佛。又通乎老庄。故有周易时论炮庄等书。其说无所不备。寻住吉安青原山。青原古道场也。王守仁,邹守益诸人讲学于此。会施闰章分守湖西。讲学白露洲。与之往来青原。宗风一时复盛。以智晚节颇事接纳。宁都魏禧责曰师之抱恨于甲申也。识者律以文山之不死。及独身窜粤。辟马阮之难。识者比之申屠子龙。其后捐妻子弃庐墓。托足缁衣。识者拟于逊国之雪庵。若是者师亦可以谢天下传后世矣。迩者道誉日盛。内怀忧谗畏讥之心。外遭士大夫群衲之推奉。干谒。不得不与。辞受不得不宽。形迹所居。志气渐移。夫规时以行权者。豪杰之事。全身任道。圣贤所不废。师之出此。识者犹将谅其所不得已。今则既三年矣。禧览佛书。从来古德。于道行法明之日。往往挂鞋曳杖。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9H 页
灭影深山。后世莫不高其行。譬犹神龙。云中偶见爪甲。故曰安知凤凰德。贵其来见稀。若鳞鬣首尾。终日示见。则禹屋画壁孔庙雕柱之物尔。惟师昭濯既往。显示将来。以智既负殊颖。喜深思务博学。有浮山全集,烹雪录,通雅易袽,古今性说合观,一贯问答,物理小识等数十种。有四子中德,中通,中履,中发。教训各因其长。亹亹皆有所撰述。中德中通中履尤知名。中德字田伯号依岩。敦行孝友。隐居不仕。年八十犹读书。有遂上居集。中通字▣▣著古事一百卷及数度衍等书。中履字素伯。一字素北甫。弱冠酷嗜考核。家世藏书数万卷。里中藏书家亦数姓。随父江西。又从陈氏萧氏得读异书。寻遭家国之难。流离间关。南穷百粤。北出居庸。历数万馀里。时遇宿儒旧德遗民野老。相与咨询掌故。蒐讨异闻而备识之。晚筑稻花斋于湖上。殚力著述。著古今释疑十八卷,理学正训,学道编等书。有汗青阁集。陈维崧叙曰情深君父。斋种白杨。身历兴衰。曲多红豆。萧大圜书牍颇闻。辛惋居多。刘越石诗章。惟以悲凉为主。
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祖升河南参政。慎言举万历庚戌进士。泰昌时擢御史。踰月 熹宗即位。慎言预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19L 页
论三案。无何贾继春以请安选侍被谴。慎言抗疏救之。 帝怒夺俸二年。天启初出督畿辅屯田。言天津,静海,兴济间。沃野万顷。可垦为田。因列上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法。又言广宁失守。辽人转徙入关者不下百万。宜招集以垦。诏从之。尝疏荐赵南星。劾冯铨。铨大恨。五年三月慎言假归。铨属曹钦程诬劾慎言盗曹县库银三千。下按抚徵赃。编戍肃州。崇祯元年起故官。会当京察。请先治珰孽。其他始付考功。报可。旋擢太仆少卿。历太常卿刑部右侍郎。谳耿如杞狱不称旨。并尚书韩继思下吏。寻落职归。久之召为工部右侍郎。时国用不支。廷议开采鼓铸屯田盐法诸事。慎言屡疏陈奏。悉根本太学士杨嗣昌议。改府州县佐为练备练总。慎言不可。其后卒不能行。由左侍郎迁南京。就改吏部掌右都御史事。十七年三月京师陷。五月 弘光帝即位南京。命慎言理部事。上中兴十议。曰节镇曰亲藩曰开屯曰叛逆曰伪命曰功赏曰起废曰褒恤曰惩贪曰漕税。皆嘉纳。时大起废籍。慎言荐吴甡,郑三俊,勋臣刘孔炤,赵之龙等。群诟于廷。指慎言及甡为奸邪。叱咜彻殿陛。又劾慎言当迎立时。阻难怀二心。乞议慎言欺蔽罪。慎言疏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0H 页
辨。因乞休。得请。加太子太保荫一子。时山西尽陷于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慎言少丧二亲。鞠于祖母。及为御史。讣闻乞归。执丧三年。子履旋举崇祯十五年乡试。贼陷阳城。投崖死。事闻赠御史。
解学龙字石帆。杨州兴化人。举万历癸丑进士。历金华东昌二府推官。天启二年。擢刑科给事中。辽东难。民多渡海聚登州。招练副使刘国缙发帑金十万振之。多所乾没。学龙发之。国缙遂获谴。王纪忤魏忠贤削籍。学龙言寘纪廊庙。必能表正百寮。裁决大务。遂失忠贤意不报。又劾川贵旧总督张我赎贪淫。新总督杨述中缩朒。 帝不之罪。学龙通晓政务。时辽饷滥冗。国用缺乏。乃请修屯政而沟涂之界。各树所宜木。小可获薪果之饶。大可得抗扼之利。 帝亟下所司。而议竟中格。稍进右给事中。五年九月。御史智铤劾学龙及编修侯恪党东林。遂削籍。崇祯元年。起历户科都给事中。劾蓟抚王应豸剋饷激变。又上足饷十六事。 帝皆采纳。迁太常少卿太仆卿。五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疏言臣所部州县七十八。而坐逋赋降罚者至九十人。由数岁之逋。责于一岁。数人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0L 页
之逋。责于一人。故终无及额之日也。请别新旧酌多寡。立带徵之法。可之。时四方盗贼蜂起。江西独无重兵。学龙以为言。诏增置千人。讨平都昌萍乡诸盗。合闽兵击灭封山妖贼张普薇等。十二年冬。擢南京兵部右侍郎。明年春将解任。例荐属吏。并及迁谪官黄道周。 帝怒徵下狱。责其党庇行私。廷杖八十。削其籍。移入诏狱。竟坐遣戍。十五年秋。道周召还。半道请释学龙不听。十七年五月。 弘光帝立于南京。召拜兵部左侍郎。十月擢刑部尚书。时方治从贼之狱。仿唐制六等定罪。学龙议定。以十二月上之。是时马士英,阮大铖必欲杀周钟。学龙谋之次辅王铎。得缓其死。士英大怒。使其党保国公朱国弼,御史张振孙等诋其曲庇行私。遂削籍。学龙既归。南都亦陷。久之卒于家。
毛士龙字伯高。宜兴人。万历癸丑进士。授杭州推官。熹宗即位。擢刑科给事中。首劾姚宗文。阅视乖张。时杨涟去国。士龙抗疏请留。天启改元正月。疏论三案。力言孙慎行,陆梦龙,陆大受,何士晋,马德澧,王之寀,杨涟等有功社稷。而魏浚辈丑正害直之罪。 帝是之。李选侍之移宫也。内竖刘朝,田诏,刘进忠等五人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1H 页
以盗赀下刑部狱。尚书黄克缵庇之。数称其冤。 帝不从论死。是年五月。王安罢。魏忠贤用事。诏等进重赂。令其下李文盛等讼冤。克缵复助之。立释此五宦。士龙愤甚。劾克缵阿旨骫法。不可为大臣。且数朝等罪甚悉。由是忠贤及诸奄衔士龙次骨。忠贤诬天津废将陈天爵交通李永芳。逮其一家五十馀人下诏狱。士龙即劾锦衣骆思恭及诬告者罪。忠贤尝憾 张后抑己。诬为死囚孙二所出。布散流言。士龙请究治妖言奸党。并主使逆徒。忠贤益憾之。至九月。士龙劾顺天府丞邵辅忠奸贪。辅忠大惧。朝等因诱以超擢。令攻士龙。辅忠遂讦士龙官杭州时。盗库财纳官妓。忠贤从中下其疏。尚书周嘉谟等言两人所讦风闻。请宽贷。忠贤不从。削士龙籍。辅忠落职閒住。忠贤恨士龙不已。四年冬。令其私人张讷劾之。再命削籍。明年三月。入汪文言狱词。谓纳李三才贿三千。谋起南京。吏部。下抚按。提讯追赃。遣戍平阳尉。已而辅忠骤迁兵部侍郎。六年十二月。御史刘徽复摭辅忠前奏。劾士龙下法司逮治。士龙知忠贤必欲杀己。夜中墙遁。其妾不知也。谓有司杀之。被发号泣于道。有司无如之何。士龙乃潜至家。载妻子浮太湖以免。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1L 页
烈皇帝嗣位。忠贤伏诛。朝士为士龙称冤。诏尽赦其罪。士龙始诣阙谢恩。且陈被陷之故。 帝怜之。命复官致仕。竟不召用。至崇祯十四年。里人周延儒再相。始起漕储副使。督苏松诸县粮。明年冬。入为太仆少卿。又明年春。擢左佥都御史。时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惠世扬皆未至。士龙独掌院事。十月谢病归。国变隐居以卒。
高斗枢字象先。鄞人。崇祯戊辰进士。授刑部主事。坐议巡抚耿如杞狱不中旨。与同列四人下诏狱。寻复官进员外郎。五年迁荆州知府。久之擢长沙兵备副使。楚郡之在湖北者尽罹贼祸。势且及湖南。临蓝湖湘间士寇䗬起。长沙只老弱卫卒五百。又遣二百戍攸县。城库雉堞尽圮。斗枢至建飞楼四十。大修守具。临蓝贼艘二百馀。由衡湘抵城下。相拒十馀日乃解去。转攻袁州。遣都司陈上才蹑其后却之。寻击杀乱贼刘高峰等。巡抚陈睿谟大征临蓝寇。斗枢当南面。大小十馀战。贼尽平。诏赉银币。十四年六月。进按察使移守郧阳。郧被寇且十载。属邑有六。居民不满四千。荆榛数百里。抚治王永祚以襄阳急。移师镇之。斗枢至甫六日。张献忠自陕引而东。斗枢遣游击王光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2H 页
恩及弟光兴分扼之。战屡捷。贼不敢犯。光恩者均州降渠小秦王也。十五年冬。李自成陷襄阳均州。攻勋阳四日而去。明年春。复来攻十馀日不克。乃退屯杨溪。五月斗枢召游击刘调元入城。旬日间杀贼三千馀。乃令光恩复均州。调元下光化。躬率将士复谷城。将袭襄阳。闻孙传庭败旋师。均州复为贼有。十七年正月。自成遣将路应标等以三万人攻郧。斗枢遣人入均州。烧其蓄积。贼乏食而退。是时湖南北十四郡皆陷。自十五年冬。抚治王永祚被逮。连命李乾德,郭景昌代之。路绝不能至。中朝谓郧已陷。不复设抚治。十六年夏。斗枢上请兵疏。始知郧城尚存。众议即任斗枢。而陈演与之有隙。乃擢徐启元右佥都御史任之。加斗枢太仆少卿。路阻不能达。是年二月。朝议设汉中巡抚兼督川北军务。擢斗枢右副都御史以往。三月斗枢始闻太仆之命。即以军事付启元。七月而闻北都变。并及汉中之命地已失。不可住。 弘光帝立。移斗枢巡抚湖广。代何腾蛟。复以道路不通。改用王骥。斗枢皆不闻也。国变后数年卒。
熊明遇字良孺。进贤人。万历辛丑进士。知长兴县。四十三年擢兵科给事中。旋掌科事。上疏极陈时弊得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2L 页
失。 帝不省。丌诗教等以明遇与东林通。出为福建佥事。迁宁夏参议。天启元年。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寻擢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建营伏虎山。选练苍头军。以资守御。齐庶人睿爁者自负异表。谋不轨。明遇捕获之。寘其党十馀人于法。魏忠贤之党谋尽逐东林。以明遇尝救御史游大任。五年三月。给事中薛国观劾明遇党庇徇私。忠贤即矫旨革职。未几坐汪文言狱。追赃千二百金。谪戍贵州平溪卫。 烈皇帝即位释还。崇祯元年。起兵部右侍郎。明年进左部。迁南京刑部尚书。四年召拜兵部尚书。疏陈四司宿弊。悉见采纳。杨鹤被逮。明遇言鹤以抚贼无功就逮。恐诸臣因鹤故尽戮无辜。绝䝱从生路。宜急敕新督洪承畴谕贼党杀贼自效。 帝亦纳之。五年正月。山东叛将李九成等陷登州。明遇信巡抚余大成言主抚议。莱城几陷。乃调关外军讨定之。当是时清人入宣府。巡抚沈棨与中官王坤等遣使议和。馈金帛牢醴。清人乃旋。事闻 帝恶棨专权。召对明遇等于平台。明遇曲为棨解。 帝不悦。逮棨下吏。于是给事中孙三杰力诋明遇,棨交关误国。同官陈赞化,吕黄钟,御史赵继鼎连劾之。明遇再疏乞罢。 帝责以疏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3H 页
庸偾事。命解任候勘。寻以故官致仕。久之起南京兵部尚书。改工部。引疾归。国变后卒。
张镜心字孝仲号湛虚。晚号晦臣。先世襄垣人。天启二年进士。知萧县调定远。再调泰兴。以治行高等。擢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入为兵部右侍郎。会蓟辽总督张福臻未至。命镜心代之。加兵部尚书。俄福臻至。议镜心别用。旋丁母忧归。弘光初。詹事黄道周荐镜心老臣宜大用。时马士英,阮大铖用事。道周不能安其位。镜心即避去。国亡为清人所推荐。会丁父忧。因谢守制。遂终不起。晚年闭户注易。与孙奇逢往复商确。逍遥泉石。自称云隐居士。永历十年卒。年六十七。
熊开元, 姜埰(子安节,宲节,弟垓), 叶廷秀, 许誉卿, 成勇, 林兰友, 李世祺, 王象晋, 仇维祯(徐日升), 倪嘉庆, 薛寀, 周齐曾, 章正宸, 吴有涯, 叶绍袁。
熊开元字鱼山。一云字玄年。嘉鱼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四年。授吏科给事中。初王化贞久系不决。奸人张应时等乞以身代死。俾戴罪立功。开元言化贞家赀钜万。每会朝审辄募燕市少年。杂立道旁。投熊廷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3L 页
弼瓦砾。嗟叹化贞不休。以此荧惑上听。今应时乃敢为此请。宜立肆化贞市朝。化贞卒坐诛。已而坐事贬秩。久之迁光禄寺监事。十三年迁行人司副。时左降官卒骤迁。开元独淹久。颇失望。会光禄丞缺。开元诣首辅周延儒。自言困顿状。延儒适以他事。辄命驾出。开元大愠。后数请密奏。欲乘间发延儒罪。反为延儒所中。会姜埰亦论事。同下诏狱。廷杖百。 上怒甚。必欲毙两人者。甲申三月。阁臣李建泰督师讨流寇。 上御正阳门送之。建泰顿首请开元。始得释。犹论戍杭州。未几京师陷。 弘光帝召起吏科给事中。丁母艰不赴。 隆武帝立。起工科给事中。连擢左佥都御史。翰林金声既殉节。子敦涵持 隆武帝赐印。间道入闽投开元。述其事。开元为请于 帝。赐谥文毅。后乞暇归汀州。破弃家为僧。受法于灵岩徐继恩。改名正志字檗庵。隐苏州之华山以终。有华山纪胜集。
姜埰字如农。莱阳人。父泻里诸生。崇祯癸未。清兵破莱阳。泻里守城死。幼子一子妇三女一皆殉。事闻谥忠肃。埰崇祯辛未进士。壬午擢礼科给事中。初温体仁,薛国观排异己及直谏者。周延儒再入相。尽反所为。广引清流。言路亦蜂起论事。忌者乃造二十四气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4H 页
之说。以指朝士二十四人。直达 帝前。 帝适下诏戒谕百官。责言路尤至。埰疑 帝入其说。乃上言傥如蜚语。此必大奸巨憝。恐言者不利己。思有以中之。是时 帝方忧劳天下。默告上帝。戴罪省愆。所颁戒谕。词旨哀痛。读者感伤。埰顾反复诘难。若深疑于 帝者。 帝怒曰埰敢藐玩耶。立下诏狱考讯。时行人熊开元亦下锦衣卫。 帝尝密令卫帅骆养性潜毙二臣。养性惧不敢奉命。私语同乡给事中廖国遴。国遴泄同僚曹良直。良直即疏劾养性归过于君。自以为功。陛下无此旨。不宜诬谤。即有之。不宜泄。请并诛养性。养性大惧。 帝亦不欲诛谏臣。疏竟留中。移刑官定罪。尚书徐石麒拟埰戍开元赎徒。 帝责以徇情骫法。夺石麒及郎中刘沂春官而逮埰开元至午门。并杖百。埰已绝。弟垓口溺灌之乃苏。仍系刑部狱。明年秋大疫。命诸囚出外收保。埰开元得出。即谒谢宾客。 帝以语刑部尚书张忻。忻惧复禁之狱。十七年二月始释。戍宣州卫而都城陷。 弘光帝即位。赦埰起故官不赴。遂留吴门。时马士英,阮大铖得志。忌埰垓必欲杀之。会国变乃已。丁亥避地徽州。祝发黄山丞相园。自号敬亭山人。后还吴门。不与世相闻。二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4L 页
子才。亦不令进取。戊子奉母归莱阳。山东巡抚重其名。檄召之。故坠马折股。就疡医舁竹箯以行。使者归报。埰夜驰还江南。又号宣州老兵。癸丑呼二子谓曰吾奉 先帝命戍宣州。死必葬我敬亭之麓。口吟易箦歌一章。呕血数升而殁。年六十有七。门人私谥曰贞毅先生。自选诗文刻敬亭集。藏于家。传甲乙以来殉节诸贤曰正气集。自题己亥后诗文曰馎饦集。又著纪事摘缪。子安节,实节。安节字勉中。葬父戍所。因徙家宣城。居墓傍卒。吴人私谥曰孝明。有永愚堂诗钞。宲节字学在。流寓吴中。工诗善画。为时所重。晚年建二姜先生祠于虎丘。又筑谏草楼于祠后以居之。不入城市以终。人称鹤涧先生。垓字如须。号伫石山人。崇祯庚辰进士。壬午授行人。见署中题名碑。崔呈秀阮大铖与魏大口并列。立拜疏请去二人名。 帝许之。及兄埰下狱。垓方病卧。急起走出。躧一足行里馀。从者追著履。日奔走营救。竟其狱未尝居内寝。时子寓节生甫十月。继室傅孺人命婢抱持向垓。垓辄挥去。未几莱阳陷。父殉难。一门死者二十馀人。垓疏请代兄系狱。释兄归葬。不许。垓即奔丧。奉母南走杨州。甲申迁苏州。闻国变。痛悼不欲生。傅孺人乘间言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5H 页
妾有老姑。不能从君死。然君官微。又不在位。即无死亦可也。且闻之忠臣不耻其身之不死。耻仇之不报。君奈何欲以死塞责乎。已而垓避士英之缉。变姓名亡之浙东。遂隐天台雁宕山中。久之还苏州。不交宾客。与一二遗民赋诗谈文史。自号明室潜夫。庚寅潜之莱阳。葬父及家人四丧。癸巳卒。年四十。葬西山之竺坞。有筼筜集,伫石山人集。
叶廷秀濮州人尝受业刘宗周。造诣渊邃。天启乙丑进士。崇祯中授户部主事。会黄道周下狱。廷秀抗疏救之。 帝怒杖之百。系诏狱。明年冬戍福建。廷秀与道周不相识。论救获重罪。处之恬然。及道周释还。左懋第等交章论荐。十六年起故官。会都城陷未赴。 弘光帝立。解学龙荐道周。并廷秀以都佥御史召还。马士英恶之。抑授光禄少卿。南都覆。 隆武帝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兵部右侍郎。事败为僧以终。
许誉卿字公实。华亭人。万历丙辰进士。天启三年拜给事中。抗疏论魏忠贤逆不道。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誉卿与同列论救。遂镌秩归。后起兵科给事中。劾吏部尚书王永光附珰。都给事中薛国观亦珰孽也。遂讦誉卿及同僚沈惟炳。主盟东林。结党乱政。誉卿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5L 页
上疏自引去。七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明年正月流贼陷颖州。誉卿请调五千人守凤阳。疏入而凤阳陷。誉卿愤甚。劾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大学士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 帝不问。誉卿曰 皇上临驭有年。法无假贷。独于误国辅臣。不一问。今者巡抚杨一鹏,吴振鹏且相继就逮。辅臣顾从容入直。谓可超然事外乎。 帝终不问。已而为谢升,温体仁所挤削籍。十五年御史刘逵等屡荐不果用。 弘光帝即位。起光禄卿不赴。国变薙发为僧。久之卒。
成勇字仁有。一字宝慈。乐安人。师事邹元标。天启乙丑进士。崇祯十一年。授南京御史。会黄道周劾杨嗣昌夺情入阁。勇上疏申论。逮系鞫主使。初讯曰天地鬼神主之。再讯曰 二祖列宗主之。三讯曰周公孔子主之。坐系三年。日与道周作诗。已而削籍。戍浙江宁波卫。 弘光帝立。刘宗周等屡荐于朝。起福建道御史不就。寻为僧。隐居十五年。不与时人语。清人屡召不起。独处一楼。著有程易发西铭解昆崙洞语录等书而卒。勇乡人张贵吾慷慨言事多奇中。从勇隐。好言仙。一日风雪满谷。与勇行。丛棘中有一人。乃语曰公等来何迟。相与坐树下。勇叩其名。曰吾 肃宗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6H 页
时小吏。见戮一显官。痛楚不自得。遂逃入山中至此。因欲授道引法。勇辞曰子入山逃死。吾入山待死。其人笑曰又三年清明前一日。其从杨左诸公归来乎。勇记之。至是果卒。
林兰友字翰荃。仙游人。崇祯辛未进士。擢南京御史。疏劾太学士张至发薛国观等。贬浙江按察司照磨。与何楷,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迁光禄署丞。京师陷。薙发自匿。为贼所执。拷掠备至。贼败南还。 隆武帝用为太仆少卿。迁佥都御史。事败挈家遁海隅。十馀年卒。
李世祺字寿生。青浦人。天启壬戌进士。崇祯三年擢刑科给事中。五年八月。淫雨损山陵。昌平地动。世祺上言请撤各使。以明阴不干阳之分。采公论以进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臣。释疑忌之根。开功名之路。庶天变可弭。时艰可济。七年论温体仁误国贬官。久之起行人司副。屡迁太仆寺卿。遣祭鲁王。事竣旋里。国变杜门不出。遂以卒。
王象晋字康宇。山东新城人。兵部尚书象乾弟也。万历甲辰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有声绩。国亡隐居山中。颓然自放于诗酒。清人累徵不起。年九十三卒。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6L 页
尝作自祭文曰不敢丧心。不求满意。能甘澹泊。能忍閒气。九十年来。于心无愧。可偕罪而同游。可含笑而长逝。仲子与胤字百斯。崇祯戊辰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甲申三月。闻流贼陷京师。泣涕不食。夜半登楼。与孺人于氏子士和同缢死。年五十六。士和字允协。新城儒学。生崇祯壬午。清兵破新城。其妻先自经。
仇维桢。益都人。南京兵部尚书徐日升。长山人。万历壬子解元。历官通州兵备。二人国亡。清人屡徵不起。白首林下。
倪嘉庆字笃之。号朴庵。江宁人。天启壬戌进士。除户部主事。历户科给事中。国亡为僧。名涵潜。又名大然。又称笑峰和尚。有灵潭集。崇祯戊辰。在枢部。上言国计入不敷出。岁额缺至二百三十馀万。何以支持。不纳。兵科给事中刘徽疏请裁驿递。有旨裁十之三。省邮传银六十万。嘉庆独言驿递之设。贫民赖之。裁之太过。将铤而走险。此生盗之源也。李自成果以驿卒被裁。走入高迎祥队中。国遂以亡。
薛寀字谐孟。武进人。崇祯辛未进士。选武学教授。历郎中。出知开封。国亡为僧。居玄墓真如坞。自谓吾名寀。今不冠。当去宀。又剪发。当去丿。仅存米字。玄墓有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7H 页
米堆山。因名米号堆山。天真烂然。饮酒终日不醉。与孝廉徐枋善。枋尝载酒过之。室中惟有高士传一卷。尝与主事杨廷枢隐于邓尉山。为清人所获。或曰僧也得免。遂归常州。
周齐曾字惟一。鄞县人。崇祯癸未进士。国变归乡里。其为诗耻雷同。故言不必中伦。恒以硬语盘空。几于幽独。人虽怪之不顾也。
章正宸字羽侯。会稽人。从刘宗周学。崇祯辛未进士。礼部侍郎王应熊者。温体仁私人也。廷推阁臣。望轻不得与。体仁引为助营入阁。正宸言应熊强愎自张。奈何使赞平明之治哉。 帝怒下狱拷讯。竟削籍归。九年召为户科给事中。累迁都给事中。忤周延儒谪戍均州。北都陷。衰经哭于杭州。责浙抚黄鸣俊起兵勤王。 弘光帝立。召复故官。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上疏请檄江北四镇。分渡河淮。联络诸路。互为声援。塞井陉绝孟津。据武关以攻陇右。陛下缟素。亲率六师。驻跸淮上。以规取中原。不省。部议起用张捷,阮大铖。正宸谏不纳。改大理寺丞。请暇归。及鲁王监国。署旧官。事败弃家为僧。
吴有涯字茂申。吴江人。天启丁卯举人。崇祯中署金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7L 页
坛教谕。迁平阳知县。国亡为僧隐邓尉山。
叶绍袁字仲韶。吴江人。天启乙丑进士。除武学教授。转国子助教。迁工部主事。国亡隐居不出。有迁聊集。
郑龙采, 吴本泰, 萧士玮, 周之玙, 华允诚(从侄尚濂), 黄文焕, 郑同元, 郭之奇, 钱士璋, 鲁㮚, 陆符。
郑龙采字圣昭。归安人。天启辛酉举人。为婺川知县。入黔谒楚抚何腾蛟。腾蛟欲留为监纪。龙采辞曰朝廷命某宰婺川。及解官过楚。腾蛟已殉难。既归祝发入卞山。不复与闻世事。有高密堂集。
吴本泰字美子。一字药师。仁和人。崇祯甲戌进士。除行人。历郎中。晚为僧。有海粟堂集秋舫笺。
萧士玮字伯玉。泰和人。为文章奇肆奔放。中万历丙辰会试。天启壬戌赐同进士出身。除行人。历吏部郎中太常寺卿。移疾还乡里。国亡自屏草野。日痛哭祈死。辛卯四月卒于西阳之僧舍。年六十七。士玮易直闲静。天性淡宕。以朋友为性命。以缁衲为伴侣。以杂宾恶客烦文谰语。为黥髡疻痏。故其平生无俗交云。
周之玙字玉凫。长洲人。崇祯甲戌进士。除刑部主事。历礼部员外郎。有读史感怀诗甚悲怆。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8H 页
华允诚字汝立。江南无锡人。从高攀龙讲学。天启壬戌进士。四年从攀龙入都。授都水司主事。攀龙去官。允诚亦告归。崇祯初。起营缮主事。进员外郎。二年冬京师被清兵。分守德胜门四十馀日不懈。 帝微行察知之。赐白金。叙功加俸一年。改职方员外郎。五年以温体仁,闵洪学乱政。疏陈三大可惜四大可忧。 帝夺允诚半年俸。以省亲归。 弘光帝即位。调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寻移验封员外郎。引疾不起。允诚践履笃宲。不慕荣利。周延儒再召。遣人以京卿啖之。允诚拒不从。入南都。马士英先造请。亦不报谢。国变后不肯薙发。屏居墓田依邹氏。间指头而叹曰留发必贾祸。然吾食禄先朝。去之何以见 先帝于地下哉。会邹氏有家难被缚。疾呼允诚。允诚曰为我也。遂肃衣冠而出。侄尚濂邹氏婿。亦全发。俱拥至吴郡。见巡抚周伯达。伯达宛转劝薙发不应。及至金陵诣讯所。允诚箕踞坐。尚濂亦坐。既而蹶然起。允诚问何为。曰濂死已决。但极欲言。恨无可与语。允诚曰丈夫到此。惟清尔心括尔口。尚濂曰诺。既而问者咸集。允诚背立面南。举手指天曰 二祖列宗神灵在上。我发不可断。身不可降。因闭目据地不动。尚濂亦不屈。遂同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8L 页
死。允诚神色扬扬如平时。时戊子四月十四日。年六十一。是日天大雷电晦冥。风雨骤至。父老见者相语曰此不要钱华吏部也。仆薛成者允诚就执。即恸哭不食。先一日死。又其仆朱孝亦号哭立死。
黄文焕字维章。永福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中由山阳县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坐钩党。与黄道周同下诏狱。后获释。流寓南都以终。明于诗。尝作诗经考。
郑同元字黄中。潮州潮阳人。崇祯进士。为六合知县。以诖误戍台州。放还明亡。遁迹梧桂间。值容县之乱。与长子振芳俱死。
郭之奇字仲常。潮州揭阳人。崇祯进士。改庶吉士。历官詹事府詹事。后遁迹南交山中。殉节死。
钱士璋字章玉。山阴人。为诸生。有经济才。随父官于京。公卿争荐引。 天子既崩。遂隐西湖赤霞山。清人徵不起。每放舟孤山。琴一曲笛三弄。酣饮后吟诗数章。即走笔作云林画。见者目为神仙中人。年八十。尚作蝇头字。诗画款多署赤霞子。
鲁㮚字季栗。号韦庵。宋肃简公宗道之裔。登崇祯癸未进士。历官庶吉士。李自成陷都城。魏学濂谓㮚曰吾辈居此围城之中。死固分也。然死有三节。 先帝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9H 页
上升之日一也。李贼登极之日二也。 先帝发丧之日三也。已而大行发引。学濂果死。而㮚得先期自拔闭户。不出以终。
陆符字文虎。世为宁波望族。年四岁。大父相龙引置膝上。口授以杨涟草疏传奇。符对客辄抗声高唱。意若深慨慕之者。及长为学。使周斗恒所知。拔置第一。授徒𣴴昌。符风貌甚伟。謦咳如洪钟。一时士大夫听其议论。皆以为陈亮辛弃疾复出。崇祯辛巳。复保举之制。副使许平远以符应诏。诣京入国学。 上幸学。符进退从容。 上过而目之。中壬午顺天乡试。赐进士出身。授行人司行人。奉使闽中。不果行。请查卫所钱粮。千户冯如斗乾没独多。恐发觉。刺符于厅事。不殊。归而养病。结雪瓢于白岩山。丙戌十月卒。年五十。
高承埏, 张可仕(从子鹿徵), 吕潜, 张有誉, 杨士聪, 王时敏, 蒋臣, 葛世振, 周灿, 余正元, 李清, 涂斯皇(侄大䚮), 钱邦芑, 谭贞良, 徐柏龄, 谢泰宗, 张利民, 岳虞峦, 陆位。
高承埏字寓公。一字泽外。嘉兴人。父道素以工部主事。与内官黄用督造桂王府于衡州。逾年风雨坏用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29L 页
所筑寝宫而坐。道素死。承埏服除。投牒乞弃学官。弟子时蔡懋德以布政司参政辖嘉湖。劝承埏功名不立。父冤安得白。乃复就试。崇祯庚辰。赐同进士。历知宝坻县。壬午清兵入黄厓口。从礼润集城下。承埏拒守九日而解。明年复被围。坚壁不与战。清兵引去。后入主虞衡司事。上书讼父冤。有诏复原官。请归侍母。及嘉兴城破。誓墓不出。隐居竹林村窝。尝取先儒诗说五十家。撰诗义裁中。其序略云诗学必于大序中求。而伊川云序非圣人不能作。盖淳熙以前无舍序言诗者。淳熙以后遵朱子集传。废序者十之九矣。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序所云发乎礼义者。无邪之说也。本乎孔子者也。孟子曰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集传去序。求诗人之旨于千载之上者。以意逆志之说也。本乎孟子者也。吾因二者而裁其中焉。于国风淫奔诸诗。仍存旧序。其馀以朱子为归。而五十家之义附之。非敢异于朱子也。窃取程子之言。亦孔子之诗教然尔。学者以为笃论。年四十六而卒。晚辑自靖录。记崇祯以来殉节诸臣迄丁亥。止佑记续之。有稽古堂集。承埏藏书八十椟。与项氏万卷楼争富。虽干戈俶优。不撤吟哦。其病中述志云惟将前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0H 页
进士。惨憺表孤坟。又云和陶书甲子。吊屈赋庚寅。续哀江南赋序云恐菊水无延寿之方。桑海非可俟之日。霸孙启祚。尚扬赤壁之灵。弱宋遗都。犹报朱仙之捷。读者比之屈原,谢翱云。
张可仕字文峙。以字行。改字紫淀。其先楚孝感人。兄弟五人。长都督可大。可仕其叔也。少习古文辞。名士茅元仪,傅远度。皆折行定交。穴穿经史。访求掌故。务为根柢有用之学。范景文参赞留务。询防江战守之策。可仕陈古今方略。上游南北布置数千里。画地聚米。具列尺幅。撰南枢志一百七十卷。中年轗轲。哭远度作问天集。哭元仪作挂釰篇。可大死东事。徒步逆其丧以归。家钟山之阳。图书满家。闻清人令薙发。掷笔径出。垫巾坏服。往来栖霞雨花间。出无车入无庐。衰不杖病不药。行吟野哭。嘻嘻咄咄如也。癸巳冬。积雪拒门。拥衣寒饥。排缵明朝布衣诗凡一百卷。甲午卒。钱谦益志其墓曰岸或谷。社匪屋也。录遗民。惧弗告也。幅布里。缁衣复也。谥之曰明士。惟子之欲也。初元仪死。有姬杨宛以才色称。戚畹田弘遇欲得之。以千金寿可仕。求喻意。可仕绝不与通。景文殉国。可仕设位雨花台而哭之。从子鹿徵字瑶星。后更名怡。亦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0L 页
作遗。号浊民。父可大登莱总兵。初经略袁崇焕用陈继儒策杀岛帅毛文龙。镇江兵变。可大急趋守登州。城陷手刃二妾。登雉楼投缳死。鹿徵以府学生。承荫历锦衣卫正千户。甲申寇陷京师。逼鹿徵降。鹿徵奋呼曰吾父子受国恩。恨不斩汝万段以报 先帝。何谓降耶。贼渠怒械之。不食求死。贼有义之者。匿置复壁中。乘间使逸去。变姓名入摄山。闭户著书。自号白云道者。清人之当路者高其节。数招之不往。及造庐。即踰垣走。卒之日年八十八。临死友人遗以美棺。鹿徵闻之。语其子曰吾焉忍用此。 先皇帝柳棺三寸。先将军藁葬孤城。吾焉用此。亟易之。及易乃卒。鹿徵山居。著述甚富。有古镜庵诗内外集,玉光釰气集,謏闻正续笔诸种。
吕潜字孔昭。一字半隐。号石山农。遂宁人。父大器崇祯末兵部左侍郎。国亡与丁魁楚,瞿式耟迎立 永历帝于梧州。寻回里以终。潜中崇祯癸未进士。官行人。乱后流寓江左。工诗文书画。人得其尺幅皆珍之。尝游宫氏春雨草堂。与姜垓梁以樟酬唱。传为盛事。有怀归草堂,课耕堂等集。
张有誉字谁誉。江阴人。中万历己未会试。天启壬戌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1H 页
赐进士出身。除南京户部主事。累官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国亡为僧。居苏州之灵岩。
杨士聪字朝彻号凫岫。山东济宁人。崇祯辛未进士。历翰林院侍讲。甲申寇陷京师。投爱女于井。趣夫人孔氏与妾杨氏祝氏缢。自仰药死。为守者所觉。灌水得活。孔悬绝亦苏。二妾与女死焉。得间弃家南奔。督辅请为监军护诸镇不果。过江避兵武塘。转徙毗陵。郁郁不得志以死。所著静远堂藁,玉堂荟记,戊寅纪事,甲申核真略凡数十卷。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太仓人。太傅锡爵孙。翰林衡子。资性颖异。淹雅博物。为董其昌陈继儒所赏。崇祯中以荫历官太常卿。清人入燕。杜门谢客。以书史自适。工诗文。兼精隶书画法。卒年八十九。子撰孙原祁并以画名。
蒋臣初名姬胤。字子卿。更今名。字一介。桐城人。崇祯中举贤良。寻授户部主事。臣初见知于太仓二张。注名复社。后北上为倪元璐所荐。召对平台。甲申寇入京师。间道走杨州。依史可法。可法留参军务。臣叹曰驺虞将五狼。其能久乎。遂辞归以终。
葛世振鄞县人。崇祯进士。历翰林编修。国亡屏居山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1L 页
林。清浙抚范承谟屡荐。固辞不起。
周灿字光甫号闇昭。吴江人。崇祯辛未进士。知宣化会稽二县。选授浙江道御史。闻京师失守。脱身怀印归里。以诗画自娱。有泽畔吟西巡政略。
余正元字中山。睢州人。崇祯癸未进士。历山东清河县令。仅七日遭流寇变。怀印去。居州东北郊。开鹤林社。教授后学。足迹不入城市。自号雪崖樵者。善草书山水。自写胸臆。虽不入格而意趣自雅。
李清字心水号映碧。兴化人。崇祯辛未进士。试券初为本房所乙。文正公倪元璐见而奇之。始得录。遂拜元璐为师。历刑科给事中。熊文灿抚张献忠。清疏论失策。献忠果叛。寻丁母忧归。服阕入朝。时周延儒吴甡当国。东林人多趍之。清独不附。极陈门户之害。疏上不报。遣册封新昌王。崇祯十六年秋也。明年京师陷流寇而 帝崩。乙酉 弘光帝立。进大理左丞。数进对言天下大事。白故总督郑崇俭之冤。又言 烈皇帝谥思宗。同于汉后主禅谥。请易之。又请补谥太子二王。礼部奏从之。复言建文帝宜复位。不果用。已而遣祀南镇。甫及杭而南都已不守。自是隐居不出。惟著书自娱。清人欲起之。以病固辞。无有识其面者。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2H 页
每遇 烈皇帝讳日。必设位以哭。晚岁预作遗令曰吾家世受国恩。吾一外吏。荷 先帝简擢。涓埃未报。国亡后守其硁硁。有死无二。盖以此也。 先帝罹祸。仅得柳木作梓宫。不获御衮冕。吾用纱帽锦衣以殓。取沙木为榇。于心安乎。今与汝曹约。贸一杉木棺。副以幅巾深衣。他物悉当称是。时 先朝贤公卿皆凋落。而清独老且寿。海内以钜人名德相推重。卒时年八十馀。著有南唐书合證,南北史合注,诸史异同,古今不知姓名录等书。
涂斯皇字宜振。建昌之新城人。父国鼎累官南京吏部尚书。以德量闻。教子孙皆有法度。弘光乙酉。以恩授中书舍人。国亡隐居。不交当世。肆力古学。放情诗酒。与南昌林时益宁都魏禧友善。常与禧著论。同板刊行。侄大䚮字允恒。生而静穆寡嗜欲。大父国鼎绝爱之。国变需次贡生。遂弃去。居村落中。依竹结亭屋。萟圃种菜。赋诗自遣。时习古法书。性少许可。肯直言人过。晚而见世多文字祸。悉焚所著述。郡邑有司闻其名而终不得见。卒年五十二。
钱邦芑字开少。丹徒县博士弟子员也。工文章尚气节。以赀雄于京口。乙酉江南陷。邦芑弃家走浙。既而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2L 页
浙江陷。闻 隆武帝立闽中。遂走福州。上书数千言。帝奇其才。擢为户部主事。复对策称旨。改授御史。条陈时事。及清兵下闽。 永历帝立粤中。邦芑上谒。多所建白。授都御史。 帝如黔中。邦芑即为僧。号大错。常独泛小舟。飘泊洞庭湖中。读史记汉书。竟则返衡岳。每岁八月。必一出泛舟。读书一过。如是者二十馀年。终于岳麓。临卒谓其徒曰我明大臣也。慎无以僧礼葬我。可以幅巾方袍裹尸入土。目乃瞑。其徒如其言以葬。
谭贞良字元孩。号筑岩。崇祯癸未。以五经中式。赐进士出身第一。明年李自成陷京师。贞良衣丐者服。奔南京。除礼部主事。明年命典广东乡试。适南京不守。与夏允彝,陈子龙,李待问等议拒战。度不可支。即浮舟于泖。由临海抵福州。多有所树立。戊子七月。卒于漳州之琯溪。属其子吉璁曰我死题墓石曰明五经进士谭某之墓。
徐柏龄字节之。崇祯庚午。漳浦黄道周典浙江乡试。既放榜。以力学勖门弟子。久之道周以直言获罪。出至杭州。爱大涤山。治精舍著书。门弟子皆从讲学。志节则慈溪刘振之,钱塘姚奇澈。经术则海宁朱朝瑛,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3H 页
仁和孟应春,馀姚何瑞图。书法则嘉兴汪挺而柏龄以诗与画。颉颃其间。署永礼县儒学教谕。乙酉兵部尚书张国维督师于浙。道周乞其师诛马士英,阮大铖。计不就。柏龄遇之金华。相对泣下。道周死于难。柏龄自瓯间道入闽。匿罗阳之天阙山。乱定始归里。或劝柏龄应举。笑不应。柏龄务博学经史之外。旁及三乘九籥。以及方书命诀穴法。靡不研究。迨身罹祸难。幸而获免。参禅自晦迹。卒年七十七。
谢泰宗字时望。号天愚山人。崇祯丁丑进士。出黄道周之门。历南安府推官。国亡与万泰偕隐海上。以诗酒自遣者几二十年而终。
张利民字能因。崇祯庚辰进士。任桐城令。张献忠攻城。凡十四昼夜。利民死守。适总镇黄得功驰援围解。考选授户科给事。隆武时为太常少卿。闽中不守。祝发称田中和尚以终。
岳虞峦字舜牧。南直隶武进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晚而好易。撰有周易感义及春秋平义二书。书中云幼时及见 熹庙初年云。国亡变服为僧。改名岳岚。自称东海衲民。
陆位字与偕。钱塘人。尝官鄞县训导。国亡著有羲画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七 第 333L 页
愤参。自序称小愤小悟大愤大悟。愤之云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