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崇祯逸事
崇祯逸事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58H 页
[崇祯逸事]
孝纯刘太后为淑女生 帝。失 光宗意。被谴薨。葬于西山。 帝为信王。居勖勤宫。问近侍西山有申懿王坟乎。曰有。傍有刘娘娘坟乎。曰有。 帝每密付金钱往祭之。及即位。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移葬庆陵。 帝五岁失太后。问左右遗像莫能得。传懿妃者。旧与太后同为淑女。自称习太后。言宫人中貌类者。指示画工可意得。且使后母瀛国大夫人命其善不善。图像成。由正阳门具法驾迎入。帝跪迎于午门。县之宫中。呼老宫婢视之。或曰似。或曰不似。 帝雨泣。六宫皆泣。
宫中故事。生母忌日。不设祭不服青。十五年六月。 帝以太后故。欲追祭前代继后及生母。同建一庙。以展孝思。乃御德政殿。召太学士及礼臣。问曰太庙之制。一帝一后。祧庙亦然。历代生母及继后。皆不得与。即宫中 奉先殿亦不祭何也。礼部侍郎蒋德璟曰有奉慈殿。所以奉继后及生母。 孝宗所建。嘉靖间废之。今可复也。 上曰奉慈之外。亦有弘孝,神霄,本恩诸殿。德璟曰内廷规制。臣等未悉。奉慈殿有旧基
孝纯刘太后为淑女生 帝。失 光宗意。被谴薨。葬于西山。 帝为信王。居勖勤宫。问近侍西山有申懿王坟乎。曰有。傍有刘娘娘坟乎。曰有。 帝每密付金钱往祭之。及即位。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移葬庆陵。 帝五岁失太后。问左右遗像莫能得。传懿妃者。旧与太后同为淑女。自称习太后。言宫人中貌类者。指示画工可意得。且使后母瀛国大夫人命其善不善。图像成。由正阳门具法驾迎入。帝跪迎于午门。县之宫中。呼老宫婢视之。或曰似。或曰不似。 帝雨泣。六宫皆泣。
宫中故事。生母忌日。不设祭不服青。十五年六月。 帝以太后故。欲追祭前代继后及生母。同建一庙。以展孝思。乃御德政殿。召太学士及礼臣。问曰太庙之制。一帝一后。祧庙亦然。历代生母及继后。皆不得与。即宫中 奉先殿亦不祭何也。礼部侍郎蒋德璟曰有奉慈殿。所以奉继后及生母。 孝宗所建。嘉靖间废之。今可复也。 上曰奉慈之外。亦有弘孝,神霄,本恩诸殿。德璟曰内廷规制。臣等未悉。奉慈殿有旧基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58L 页
否。 帝曰奉慈已撤。惟奉先可拓也。于是即置一殿。祀孝纯及七后。
祖制甚严。自继后不得祔庙。然生母得追谥为皇太后。昔鲁僖公立母成风为夫人。谷梁氏曰子爵于母。以妾为妻。非礼也。若公羊氏曰子得爵母。左氏曰母以子贵。皆非也。二传不若谷梁之为善。然立庙而崇私恩。亦先王所不禁也。刘山子海州人。以 成祖靖难功臣。授河阳卫正千户。其十五世孙应元娶徐氏。是为瀛国大夫人。生孝纯皇后。子效祖娶杜氏。生文炳,文耀,文炤。 上诚孝甚。至以太后像安于奉先,景神诸殿。上食如生时。时寇氛恶。日夜焦劳。犹遣大司礼遗金帛于大夫人。十七年都城陷。文炳,文耀及大夫人,杜夫人子孙男女十六人尽死。
昭妃刘氏。 神宗后宫也。性谨厚。抚爱诸王。 上礼之如太母。尝岁时朝见。 上就便座而睡。太妃戒勿惊。令尚衣谨护之。顷之 上即觉。 摄衣起谢曰 神祖时海内少事。今苦多难。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不自持如此。太妃为之泣下。
帝以寇乱茹蔬。 周皇后见 帝容体日瘁。具膳将
祖制甚严。自继后不得祔庙。然生母得追谥为皇太后。昔鲁僖公立母成风为夫人。谷梁氏曰子爵于母。以妾为妻。非礼也。若公羊氏曰子得爵母。左氏曰母以子贵。皆非也。二传不若谷梁之为善。然立庙而崇私恩。亦先王所不禁也。刘山子海州人。以 成祖靖难功臣。授河阳卫正千户。其十五世孙应元娶徐氏。是为瀛国大夫人。生孝纯皇后。子效祖娶杜氏。生文炳,文耀,文炤。 上诚孝甚。至以太后像安于奉先,景神诸殿。上食如生时。时寇氛恶。日夜焦劳。犹遣大司礼遗金帛于大夫人。十七年都城陷。文炳,文耀及大夫人,杜夫人子孙男女十六人尽死。
昭妃刘氏。 神宗后宫也。性谨厚。抚爱诸王。 上礼之如太母。尝岁时朝见。 上就便座而睡。太妃戒勿惊。令尚衣谨护之。顷之 上即觉。 摄衣起谢曰 神祖时海内少事。今苦多难。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不自持如此。太妃为之泣下。
帝以寇乱茹蔬。 周皇后见 帝容体日瘁。具膳将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59H 页
进。瀛国大夫人奏适至曰夜梦孝纯太后。语 帝瘁而泣曰为我语 帝无过苦。 帝持奏入。 后适进膳。 帝追念孝纯。且感 后意。因出奏示 后。再拜举匕箸。相向而泣。泪琅琅沾案。
先帝忧念元元。不自暇逸如此。卒以亡国。所用大臣皆庸劣骄横。门户胶固。前后十七年。入阁大臣周延儒,薛国观,温体仁,杨嗣昌,陈演,邱瑜等是也。由是疆域日蹙。盗贼日起。 帝尝临朝叹曰朕非亡国之主。诸臣尽亡国之臣。痛哉是言也。然虏围广州急。犹命山东巡抚颜继祖救我。此恩宁可忘耶。
崇祯中有鸟名莎鸡。形若斑鸠。从塞外至。集于燕都。其群千百。殆清人之兆也。十年京师宣武门外民家。白鸡羽毛鲜好。喙距纯赤。重四十斤。应廷吉者博雅人也。见之愀然曰此鷔也。所见之处国亡。
旧例宫中岁首不贴门神。斲木为䌽装二。状如傀儡。长与人等。列殿门外。每岁除饰冠笏如人。崇祯末彩装夜辄走。久之日未落即走。内官不敢独行。见彩仗辄避之。
奉先殿九室如庙寝之制。国有大庙。以象外朝。有奉
先帝忧念元元。不自暇逸如此。卒以亡国。所用大臣皆庸劣骄横。门户胶固。前后十七年。入阁大臣周延儒,薛国观,温体仁,杨嗣昌,陈演,邱瑜等是也。由是疆域日蹙。盗贼日起。 帝尝临朝叹曰朕非亡国之主。诸臣尽亡国之臣。痛哉是言也。然虏围广州急。犹命山东巡抚颜继祖救我。此恩宁可忘耶。
崇祯中有鸟名莎鸡。形若斑鸠。从塞外至。集于燕都。其群千百。殆清人之兆也。十年京师宣武门外民家。白鸡羽毛鲜好。喙距纯赤。重四十斤。应廷吉者博雅人也。见之愀然曰此鷔也。所见之处国亡。
旧例宫中岁首不贴门神。斲木为䌽装二。状如傀儡。长与人等。列殿门外。每岁除饰冠笏如人。崇祯末彩装夜辄走。久之日未落即走。内官不敢独行。见彩仗辄避之。
奉先殿九室如庙寝之制。国有大庙。以象外朝。有奉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59L 页
先殿以象内朝。崇祯十六年夏。大雨霹雳起奉先殿。朝视之。门前白石为雷火所燔。有蟠龙痕。龙爪印门上金铺。爪所着处金皆镕化。六月二十三夜。雷又震奉先殿脊。鸱吻碎。中有剑削拔去。不知在何所。庙门玲珑雕刻处皆损。有龙爪痕。
甲申元朝。 帝幸神武门外玉皇庙。拈香入至第二门。将启正殿。忽大声震殿内。视之玉皇及合殿神将像悉仆地。 帝默然退。
崇祯中灾异最多。甲申正月朔。大风霾。占曰风从乾起。主暴兵破城。是月凤阳地震。癸丑夜星八月中。占曰国破君亡。乙卯李建泰出师。大风扬沙。占曰不利行师。二月钦天监奏帝星下移。三月 孝陵夜哭。昔大戊脩德。桑谷死。武丁脩德。雉雊于鼎不为灾。 帝之脩德若是。妖孽愈炽者何也。天将兴国也则以灾异警之。德修而灾消。天将亡国也。则以灾异告之。德虽脩而灾不可消。天实为之。如之何哉。
崇祯中。议者言芦沟桥。为南北咽喉。宜守之。于是当桥北里许设斗城。以一参将守之。觐京之门。题曰顺治。祝民也。南门题曰永昌。祝国也。后永昌应闯贼号。
甲申元朝。 帝幸神武门外玉皇庙。拈香入至第二门。将启正殿。忽大声震殿内。视之玉皇及合殿神将像悉仆地。 帝默然退。
崇祯中灾异最多。甲申正月朔。大风霾。占曰风从乾起。主暴兵破城。是月凤阳地震。癸丑夜星八月中。占曰国破君亡。乙卯李建泰出师。大风扬沙。占曰不利行师。二月钦天监奏帝星下移。三月 孝陵夜哭。昔大戊脩德。桑谷死。武丁脩德。雉雊于鼎不为灾。 帝之脩德若是。妖孽愈炽者何也。天将兴国也则以灾异警之。德修而灾消。天将亡国也。则以灾异告之。德虽脩而灾不可消。天实为之。如之何哉。
崇祯中。议者言芦沟桥。为南北咽喉。宜守之。于是当桥北里许设斗城。以一参将守之。觐京之门。题曰顺治。祝民也。南门题曰永昌。祝国也。后永昌应闯贼号。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0H 页
顺治应清人号。昔 太祖问刘基 国祚当几何。曰遇顺即止。 帝曰三百八十年足矣。 皇朝得天下于元顺帝。失天下于李自成。自成僭号亦曰顺。
万岁山一名煤山。嘉树郁葱。鹤鹿成群。天启甲子六月。山椒有五色云。灵台占之曰景云也。群臣将庆贺。以六科廊灾乃寝。 上之殉社稷。殆亡国之光。五色云乃其兆也。
崇祯元年。五凤楼前获一黄袱裹小函。一题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内侍晨检得之。奏于 上。上令巡视皇城各官。究其所从来。有袁给谏者奏曰此事安知非奸人所为。追究之。必有造言而惑圣聪者。 上曰可即火之。
大内有密室。刘基留秘记。鐍键甚固。相戒非大变勿启。崇祯癸未秋。清人围皇城。 上启视。室中惟一匮。发之得图三轴。第一轴文武百官数千。俱手执朝服。披发乱走。第二轴兵将倒戈弃甲。穷民负襁奔走。第三轴图像酷似圣容。身穿白背心。右足跣。左足有袜履。披发中悬。
事莫不有前定。君子道其常。故子张问十世可知。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
万岁山一名煤山。嘉树郁葱。鹤鹿成群。天启甲子六月。山椒有五色云。灵台占之曰景云也。群臣将庆贺。以六科廊灾乃寝。 上之殉社稷。殆亡国之光。五色云乃其兆也。
崇祯元年。五凤楼前获一黄袱裹小函。一题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内侍晨检得之。奏于 上。上令巡视皇城各官。究其所从来。有袁给谏者奏曰此事安知非奸人所为。追究之。必有造言而惑圣聪者。 上曰可即火之。
大内有密室。刘基留秘记。鐍键甚固。相戒非大变勿启。崇祯癸未秋。清人围皇城。 上启视。室中惟一匮。发之得图三轴。第一轴文武百官数千。俱手执朝服。披发乱走。第二轴兵将倒戈弃甲。穷民负襁奔走。第三轴图像酷似圣容。身穿白背心。右足跣。左足有袜履。披发中悬。
事莫不有前定。君子道其常。故子张问十世可知。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0L 页
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方技术数之学则不然。因其自然之数而附会而神之。然究其术则无甚奇也。如刘伯温之图像先知。何其巧也。兴国之祥。亡国之灾也。清人将夺皇都。煤山之云。所以不为祥而为灾也。
上宠遇阁臣。皇极殿东有文昭阁。阁两傍建直房。不时召对诸阁臣。议军国大事及讲读。有疑问阁臣。往来甚便。 上呼阁臣为先生。
辛巳四月。阁臣召对至弘政门。 上已御中极殿。诸臣循殿左垣。高下可十级而至殿。左右辟四大门。 上所御宝座周围刻金龙。形甚璀璨。 御榻衣黄绫。召对毕。 上命宴坐。内珰设席。与宴者十三人。各一席。酌用金莲花杯。杯高大如瓶。下有三小蒂承之。傍有荷柄。席各三十馀器。席前各二花瓶。中插莲花。光禄署官八人行酒。 祖制宴群臣多在午门外。或文华门外。惟郊祀庆成。宴三品及学士。始在皇极殿内中极殿。惟赐宴亲王。自正统后坐礼亦废。 上始行之。
大臣每入对。多赐食若家人然。崇祯壬午秋。赐对明德门。 上坐门中御幄。左右张黄幕。 命诸臣坐。设
上宠遇阁臣。皇极殿东有文昭阁。阁两傍建直房。不时召对诸阁臣。议军国大事及讲读。有疑问阁臣。往来甚便。 上呼阁臣为先生。
辛巳四月。阁臣召对至弘政门。 上已御中极殿。诸臣循殿左垣。高下可十级而至殿。左右辟四大门。 上所御宝座周围刻金龙。形甚璀璨。 御榻衣黄绫。召对毕。 上命宴坐。内珰设席。与宴者十三人。各一席。酌用金莲花杯。杯高大如瓶。下有三小蒂承之。傍有荷柄。席各三十馀器。席前各二花瓶。中插莲花。光禄署官八人行酒。 祖制宴群臣多在午门外。或文华门外。惟郊祀庆成。宴三品及学士。始在皇极殿内中极殿。惟赐宴亲王。自正统后坐礼亦废。 上始行之。
大臣每入对。多赐食若家人然。崇祯壬午秋。赐对明德门。 上坐门中御幄。左右张黄幕。 命诸臣坐。设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1H 页
大花瓶。插鸡冠花。酌金葵花杯。杯大如盂。花有瓣。中心花点甚多。殽十器,蔬二十二器,果五品。汤酒三巡。宴毕谢恩出。
上眷遇诸臣如此。或以为 上多诛杀。国祚遂蹶。然周延儒薛国观等奸诈自私。以误国家。如之何不诛。且陈演,魏藻德,李建泰等当降贼时。追思 上宠遇。于心自省。不愧否乎。
上不信佛教。乾清宫隆德殿素储神佛像。事之甚谨。崇祯六年。尽移于朝天大隆善寺。
闽县男子曾甲居金鳌峰下灌园。园中有破祠。其神尝栖箕。自称兄弟二人。南唐徐知诰之弟知證,知谔。晋开运二年。率师入闽。秋毫无犯。闽人祀我于此。自是书符疗病若影响。永乐间 成祖皇帝北征不豫。诏曾甲入侍。运箕有验。祷之即瘳。于是建灵济宫于京师。封金阙玉阙真人。十六年改封真君。每岁元朝冬至。真君仙妃生辰。用素帛差遣太常寺堂上官行礼。每月朔望。本宫住持行礼。国有大事则告。崇祯十五年。给事中左懋第疏言二真人乃叛臣之子。不宜受朝臣拜跪。请以帐幕隔之。报可。
上尝书非礼不动四字。国亡后陪臣闵鼎重购来。
上眷遇诸臣如此。或以为 上多诛杀。国祚遂蹶。然周延儒薛国观等奸诈自私。以误国家。如之何不诛。且陈演,魏藻德,李建泰等当降贼时。追思 上宠遇。于心自省。不愧否乎。
上不信佛教。乾清宫隆德殿素储神佛像。事之甚谨。崇祯六年。尽移于朝天大隆善寺。
闽县男子曾甲居金鳌峰下灌园。园中有破祠。其神尝栖箕。自称兄弟二人。南唐徐知诰之弟知證,知谔。晋开运二年。率师入闽。秋毫无犯。闽人祀我于此。自是书符疗病若影响。永乐间 成祖皇帝北征不豫。诏曾甲入侍。运箕有验。祷之即瘳。于是建灵济宫于京师。封金阙玉阙真人。十六年改封真君。每岁元朝冬至。真君仙妃生辰。用素帛差遣太常寺堂上官行礼。每月朔望。本宫住持行礼。国有大事则告。崇祯十五年。给事中左懋第疏言二真人乃叛臣之子。不宜受朝臣拜跪。请以帐幕隔之。报可。
上尝书非礼不动四字。国亡后陪臣闵鼎重购来。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1L 页
刻于华阳之崖。佛像之储大内。太常之祀淫祠。皆非礼也。 上正之。由是臣下化之。以非礼为耻。都城之陷。大臣诸臣死者甚众。
崇祯十五年七月癸未。皇贵妃田氏薨。辍朝三日。加谥册文曰桂殿承芳。辉冠三星之首。兰宫陨秀。礼崇六列之先。惟昭德于生前。宜隆恩于身后。尔皇贵妃田氏。生有美质。早晋荣封。麟趾钟祥。式振衍绳之庆。鸡鸣效警。时襄宵旰之勤。淑誉方宣。遗芳遽掩。望帷如在。悲空结于璠华。辞辇犹闻。名应高于彤管。欲章懿范。宜有褒旌。爰稽素履。谥为恭淑端慧静怀皇贵妃。灵其有知。尚歆宠渥。十七年正月壬子葬之。
上御宫人有法。贵妃田氏朝 皇后。翟车至门犹不下。无妃嫔礼。 皇后良久始御坐。受田氏拜。不劳问。及袁贵妃朝。 皇后燕语甚欢。田氏恨之。见上泣下。 上由是寝疏之。下敕斥去启祥宫。三月不召。田氏惭。省愆自责。一夕 皇后侍 上。御永和门。诸公主妃嫔皆至。独田氏以罪不预。 皇后请召。终不听。 上之严 皇后之不妒忌。诚百王之所可法也。
上勤民事。崇祯十五年二月。 上亲祭先农。行耕籍。
崇祯十五年七月癸未。皇贵妃田氏薨。辍朝三日。加谥册文曰桂殿承芳。辉冠三星之首。兰宫陨秀。礼崇六列之先。惟昭德于生前。宜隆恩于身后。尔皇贵妃田氏。生有美质。早晋荣封。麟趾钟祥。式振衍绳之庆。鸡鸣效警。时襄宵旰之勤。淑誉方宣。遗芳遽掩。望帷如在。悲空结于璠华。辞辇犹闻。名应高于彤管。欲章懿范。宜有褒旌。爰稽素履。谥为恭淑端慧静怀皇贵妃。灵其有知。尚歆宠渥。十七年正月壬子葬之。
上御宫人有法。贵妃田氏朝 皇后。翟车至门犹不下。无妃嫔礼。 皇后良久始御坐。受田氏拜。不劳问。及袁贵妃朝。 皇后燕语甚欢。田氏恨之。见上泣下。 上由是寝疏之。下敕斥去启祥宫。三月不召。田氏惭。省愆自责。一夕 皇后侍 上。御永和门。诸公主妃嫔皆至。独田氏以罪不预。 皇后请召。终不听。 上之严 皇后之不妒忌。诚百王之所可法也。
上勤民事。崇祯十五年二月。 上亲祭先农。行耕籍。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2H 页
礼户部尚书傅淑训进耒耟。顺天府尹张宸极进鞭。上左秉耒右执鞭三推。步行犁土中。尽垄而止。耕时教坊司引红旗两旁唱禾词。老人牵牛二人。扶犁二人。耕毕。户部尚书跪受耒耜置犁亭。府尹跪受鞭置鞭亭。府尹捧青箱播种。耆老以御牛随而覆之。 上御观耕台。太学士周延儒,贺逢圣,张四知,谢升,陈演,吏部尚书李日宣等六人耕于东。定国公徐允祯,恭顺侯吴惟英,清平伯吴遵周,户部尚书傅淑训,兵部尚书陈新甲,工部尚书刘遵宪等六人耕于西。顺天府厅官各执箱播种。太常卿奏耕毕。驾至斋宫。农夫终亩。科臣沈迅以教坊承应歌词俚俗。请改之。 上谕礼官。凡耕籍歌豳风之诗。
流寇方扰楚豫。是时民皆从贼。而中原为蓬翳之埸。 上独焦虑于九重。冀有以补民食。亲行耕籍。此其心岂或出于雍容暇豫。以为民观瞻哉。是时中原日用兵。辽左之饷不息。虽有食。民安得而食诸。
上勤学。读经书。至夜深未已。又解音律。尝弹琴为于变时雍之曲。幸太学会稡四声之书。特擢五经之士。万机暇馀。为行草甚妙。尝书便殿之柱曰视民如伤。
流寇方扰楚豫。是时民皆从贼。而中原为蓬翳之埸。 上独焦虑于九重。冀有以补民食。亲行耕籍。此其心岂或出于雍容暇豫。以为民观瞻哉。是时中原日用兵。辽左之饷不息。虽有食。民安得而食诸。
上勤学。读经书。至夜深未已。又解音律。尝弹琴为于变时雍之曲。幸太学会稡四声之书。特擢五经之士。万机暇馀。为行草甚妙。尝书便殿之柱曰视民如伤。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2L 页
望道未见。诗多不作。然长笺小扇。往往流传人间。李贞淑周玉梅皆宫人亦善琴。国亡投池死。 上刑宫壸严。虽宫人亦重其身而不污如此。
玉熙堂在西安门内街北金鳌玉蝀桥之西。相传 帝宴此。为过锦水嬉。往时宫中游西苑。赏赐无数。用金银豆布地。听内竖争拾取。以为笑乐。帝悉罢之。有赐易以胡桃红枣果品。
甲申 上既殉社稷。贼入大内。宫人魏氏大呼曰我辈必遭辱。有志者早为计。遂跃入御河死。从死者一二百人。宫人费氏年十六投眢井。贼钩出之。以与部校贼罗某。费氏绐曰我实天潢之胤。义难苟合。惟将军择吉成礼。贼喜置酒为欢。费氏怀利刃。俟贼醉刃之。因自刎。亦足以愧丈夫矣。过锦之嬉殆过也。 上方日夜忧勤。外戚诸臣求陈沅以进。才艺殊众。 上顾泊如也。出而嫁之。岂酣逸暇豫。效唐时积翠之游也哉。
崇祯庚辰。清人陷松山。初总督洪承畴拥兵十三万。救锦州而败。走入松山。松山陷。邱民仰,曹变蛟等皆死之。独承畴降清。 上以为承畴大臣必死。又边上传言承畴死。 上备加忧恤。为祭文祭之。黄道周为
玉熙堂在西安门内街北金鳌玉蝀桥之西。相传 帝宴此。为过锦水嬉。往时宫中游西苑。赏赐无数。用金银豆布地。听内竖争拾取。以为笑乐。帝悉罢之。有赐易以胡桃红枣果品。
甲申 上既殉社稷。贼入大内。宫人魏氏大呼曰我辈必遭辱。有志者早为计。遂跃入御河死。从死者一二百人。宫人费氏年十六投眢井。贼钩出之。以与部校贼罗某。费氏绐曰我实天潢之胤。义难苟合。惟将军择吉成礼。贼喜置酒为欢。费氏怀利刃。俟贼醉刃之。因自刎。亦足以愧丈夫矣。过锦之嬉殆过也。 上方日夜忧勤。外戚诸臣求陈沅以进。才艺殊众。 上顾泊如也。出而嫁之。岂酣逸暇豫。效唐时积翠之游也哉。
崇祯庚辰。清人陷松山。初总督洪承畴拥兵十三万。救锦州而败。走入松山。松山陷。邱民仰,曹变蛟等皆死之。独承畴降清。 上以为承畴大臣必死。又边上传言承畴死。 上备加忧恤。为祭文祭之。黄道周为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3H 页
清人所执。至江宁。时承畴为清大臣。方以江南自效。道周其乡人也。为之慰恤。道周言 先帝以洪经略死于清。优赐祭葬。国人所知也。安得复有洪经略。闻者感道周忠。益唾骂承畴。
刘理顺 崇祯甲戌中进士壮元。与许直联榜。同乡梁云搆以御史侍班。理顺所佩印绶忽开花。花飞良久。理顺既殉节。祠中有 先帝所赐宫花鹤补甚工。田妃所绣。 上待学士大夫若是。安得不以死报 上恩乎。闯贼陷京师。勋戚大臣尽付刘宗敏。夹拶之责家赀。家赀既尽。又骈斩之。独殉难诸臣家不敢入。贼多河南人。至顺理家曰此吾乡刘壮元家也。既见父子妻妾奴仆皆死。皆挥涕而去。
忠介公海瑞以直节显于嘉隆间。 崇祯甲申三月。瑞石坊镌石处泚然血下。见者恐家祸作。即拭之。抵已复出。至十九日乃止。 帝以是日殉社稷。
上之于大臣。宠遇则均。臣之报 上。忠逆不同。或全躯以投降。或忘身以卫 上。或犯君亲以自腴。或竭忠诚以死贼。如洪承畴,吴三桂。不徒全躯。且自腴者也。史可法,黄道周等。非徒忘身。且竭诚者也。刘理顺之死。身之荣也。其兆见于放榜时。且如
刘理顺 崇祯甲戌中进士壮元。与许直联榜。同乡梁云搆以御史侍班。理顺所佩印绶忽开花。花飞良久。理顺既殉节。祠中有 先帝所赐宫花鹤补甚工。田妃所绣。 上待学士大夫若是。安得不以死报 上恩乎。闯贼陷京师。勋戚大臣尽付刘宗敏。夹拶之责家赀。家赀既尽。又骈斩之。独殉难诸臣家不敢入。贼多河南人。至顺理家曰此吾乡刘壮元家也。既见父子妻妾奴仆皆死。皆挥涕而去。
忠介公海瑞以直节显于嘉隆间。 崇祯甲申三月。瑞石坊镌石处泚然血下。见者恐家祸作。即拭之。抵已复出。至十九日乃止。 帝以是日殉社稷。
上之于大臣。宠遇则均。臣之报 上。忠逆不同。或全躯以投降。或忘身以卫 上。或犯君亲以自腴。或竭忠诚以死贼。如洪承畴,吴三桂。不徒全躯。且自腴者也。史可法,黄道周等。非徒忘身。且竭诚者也。刘理顺之死。身之荣也。其兆见于放榜时。且如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3L 页
海瑞石坊之血。又何异也。忠臣不忘国。死犹以精诚感之如是。可谓尽臣职者矣。
国初有内帑十二库。为缓急用也。左右匿不告。贼犯阙。守备无饷。 上括宫中物以饷军。不数万即竭。乃谕百官输饷。 皇后遣中官谓周奎竭所藏以输国。奎谢无有。反求助于 皇后。皇后尽括所藏得五千金付奎。使献之。奎又匿其半。仅献二千。贼既陷城。入大内见 帝服御。有浣濯衣。叹曰 上俭德如此。何以失国。既而附贼阉竖以内帑十二库财献之贼。贼乃疑 上有货而不能养兵。或曰此妄言也。 熹宗在位七年。内帑财已竭。甲申春。廷臣请动内帑。夫内帑惟承运库。一曰金花。供后妃金花及宦者宫妾赏赉。一曰轻赍。供勋戚及京卫武臣俸禄。复有甲乙等十库。贮方物。天财库贮钱。古今通集库贮书画符券诰命。东裕库贮珍宝。外东库亦贮方物。库尽此矣。城破惟东裕库珍宝存。安有所谓十二库哉。
上勤俭导下。发德音减膳。辟居武英殿。示与将士同甘苦。免天下十年逋赋。 上忧勤民国。殆前代所未有也。惜府库财而安所用之。内竖辈辄欲诬圣德。不亦痛乎。东裕非琼林大盈之为帝王私藏
国初有内帑十二库。为缓急用也。左右匿不告。贼犯阙。守备无饷。 上括宫中物以饷军。不数万即竭。乃谕百官输饷。 皇后遣中官谓周奎竭所藏以输国。奎谢无有。反求助于 皇后。皇后尽括所藏得五千金付奎。使献之。奎又匿其半。仅献二千。贼既陷城。入大内见 帝服御。有浣濯衣。叹曰 上俭德如此。何以失国。既而附贼阉竖以内帑十二库财献之贼。贼乃疑 上有货而不能养兵。或曰此妄言也。 熹宗在位七年。内帑财已竭。甲申春。廷臣请动内帑。夫内帑惟承运库。一曰金花。供后妃金花及宦者宫妾赏赉。一曰轻赍。供勋戚及京卫武臣俸禄。复有甲乙等十库。贮方物。天财库贮钱。古今通集库贮书画符券诰命。东裕库贮珍宝。外东库亦贮方物。库尽此矣。城破惟东裕库珍宝存。安有所谓十二库哉。
上勤俭导下。发德音减膳。辟居武英殿。示与将士同甘苦。免天下十年逋赋。 上忧勤民国。殆前代所未有也。惜府库财而安所用之。内竖辈辄欲诬圣德。不亦痛乎。东裕非琼林大盈之为帝王私藏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4H 页
者。则其不发抑有所待欤。
惠宗让皇帝。当金川门之变。已自焚。野史云 让皇帝为僧。互相纷纭。思恩僧杨应祥正统中为土官岑瑛所执。械至京师。锢之锦衣狱以死。遂指为杨应能而乃 让皇帝为僧时名也。且以太监吴诚为吴亮。以伏地餂赐鹅肉等事宲之。然皆妄也。崇祯中都尉巩永固请以 建文皇帝入祀典。 上曰 建文无陵。何从而祭之。遂止。
金川之兵。乃人伦之大变也。是以国言喧腾。野史至以为 让皇帝为僧。而西山之封。指为其所藏。然 让皇帝实自焚。乌有之说。何从而生也。 上修举阙典。苟久于位。必追尊而祀之。岂迟待至 弘光时耶。
崇祯十四年。重修大学讫。八月 上临雍。祭酒南居仁坐讲皋陶谟。司业罗大任讲易咸卦。命文武官三品以上俱坐听。赐茶讲毕。 上入敬一亭。观 世宗所立程子四箴碑。遂传礼部将庙学诸碑。俱摹榻进览。又石鼓文残阙。亦令察补进呈。
崇祯庚辰。 上留意人材。俾下第举人及廷试贡士。俱留特用。悉畀民社之任。于是举人史惇以下一百
惠宗让皇帝。当金川门之变。已自焚。野史云 让皇帝为僧。互相纷纭。思恩僧杨应祥正统中为土官岑瑛所执。械至京师。锢之锦衣狱以死。遂指为杨应能而乃 让皇帝为僧时名也。且以太监吴诚为吴亮。以伏地餂赐鹅肉等事宲之。然皆妄也。崇祯中都尉巩永固请以 建文皇帝入祀典。 上曰 建文无陵。何从而祭之。遂止。
金川之兵。乃人伦之大变也。是以国言喧腾。野史至以为 让皇帝为僧。而西山之封。指为其所藏。然 让皇帝实自焚。乌有之说。何从而生也。 上修举阙典。苟久于位。必追尊而祀之。岂迟待至 弘光时耶。
崇祯十四年。重修大学讫。八月 上临雍。祭酒南居仁坐讲皋陶谟。司业罗大任讲易咸卦。命文武官三品以上俱坐听。赐茶讲毕。 上入敬一亭。观 世宗所立程子四箴碑。遂传礼部将庙学诸碑。俱摹榻进览。又石鼓文残阙。亦令察补进呈。
崇祯庚辰。 上留意人材。俾下第举人及廷试贡士。俱留特用。悉畀民社之任。于是举人史惇以下一百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4L 页
六十三人。贡士吴康侯以下一百人。许同进士出身。惇等请谒文庙行释菜礼。并立石大学题名。皆进士所得为也。阁臣张四知持不可。 上特允惇所请。太学士周延儒奉敕撰文。太仆少卿兼翰林院侍书朱国诏奉敕书丹篆额。工部营缮司郎中王灏监刻。立石西南隅。盖自万历丙辰钱士升榜。至崇祯庚辰魏藻德榜九科。只有题名。及是始有记。是榜中死事者。户部郎中徐有声,安平副使曾益金,沧道参议杨畏知,开封知县蔡凤辅,国中尉朱统,鎙郏县知县李贞佐,汾阳知县刘必达,大同山阴知县李倬,巩昌安定知县应昌士,四川兴文知县艾吾鼎,呈贡知县黄卷等十一人。孝廉陈瑚处士归庄并遗民也。亦不愧是科。惇金坛人。撰恸馀杂记。
上重建太学。释奠于先师。令诸臣听讲。冀以作成人材。然朝臣徇私。所得皆非豪杰之士也。夫 国制莫严于科制。然当崇祯之末。亦复坏乱。庚辰壮元即魏藻德。 上既殉社稷。藻德与邱瑜,陈演等降贼。已而为贼所斩。俱阁臣也。 上厌进士。就举人贡生中求材。不亦悕哉。
闯贼陷皇城。 上将殉社稷。令后宫自裁。宫监王永
上重建太学。释奠于先师。令诸臣听讲。冀以作成人材。然朝臣徇私。所得皆非豪杰之士也。夫 国制莫严于科制。然当崇祯之末。亦复坏乱。庚辰壮元即魏藻德。 上既殉社稷。藻德与邱瑜,陈演等降贼。已而为贼所斩。俱阁臣也。 上厌进士。就举人贡生中求材。不亦悕哉。
闯贼陷皇城。 上将殉社稷。令后宫自裁。宫监王永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5H 页
寿从 懿安皇后所而至。白 上曰 懿安皇后已自缢。 上连称好好。乃诣煤山自缢。南都遥上 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哲皇后。诏云既慷慨以捐躯。亦从容以就义。其后魏忠贤养女任氏。初进德陵。立为贵妃。寇乱后流传人间。诈称天启皇后。致于光禄寺。月有廪给。已而清人恶其秽行赐死。人遂疑 后失节。然清史书甲申五月。葬 后昌平陵。
懿安皇后河南文学张国纪女。贤明好读书。魏客惮之。诬称非国纪女。乃系重犯王二所生。几摇宸听。 后有娠。忠贤阴损其胎。张皇亲又廷折忠贤奸。遂遭罗织几殆。 熹宗崩。援立 崇祯皇帝。 后之生也。魏阉诬其伦。 后之崩也。魏阉之女诬其行。魏阉之毒。何其偏于 后也。
帝女长平公主名徽娖。年十五。 帝选周世显尚主。将婚城陷。 帝斫公主断左臂。未殊。手慄而止。尚衣监何新入宫。见长公主仆地。与宫人救之而苏。公主曰 父皇赐我死。我何敢生。新曰贼将入。恐受辱。乃负之出。清人入燕。长公主上书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伸罔极。清主不许。使世显复尚主。
懿安皇后河南文学张国纪女。贤明好读书。魏客惮之。诬称非国纪女。乃系重犯王二所生。几摇宸听。 后有娠。忠贤阴损其胎。张皇亲又廷折忠贤奸。遂遭罗织几殆。 熹宗崩。援立 崇祯皇帝。 后之生也。魏阉诬其伦。 后之崩也。魏阉之女诬其行。魏阉之毒。何其偏于 后也。
帝女长平公主名徽娖。年十五。 帝选周世显尚主。将婚城陷。 帝斫公主断左臂。未殊。手慄而止。尚衣监何新入宫。见长公主仆地。与宫人救之而苏。公主曰 父皇赐我死。我何敢生。新曰贼将入。恐受辱。乃负之出。清人入燕。长公主上书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伸罔极。清主不许。使世显复尚主。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5L 页
赐土田金钱。公主涕泣踰年而卒。葬广宁门外。
先帝三子。皇太子定王慈烱,永王慈炤。当闯贼之乱。不知所终。弘光末王之明。自称太子。非也。清人执 弘光皇帝以归而弑之。天潢之裔。岂复见存。幸而长公主乃女子也。因而德之。如其男子也则岂得全乎。
帝葬昌平之日。 弘光皇帝即位江南。遥上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 后谥曰孝节贞淑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寻改 帝庙号曰毅宗 隆武皇帝。复改威宗。清人谥 帝曰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怀宗端皇帝。既而改称庄烈悯皇帝。 后谥曰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皇后。 帝号凡五易。
先帝谥以思宗。为士民之思也。忻诚伯赵之龙言思非美谥。改以毅宗。 先帝当危急时。右庶子李明睿,左都御史李邦华请南迁。卒不从。固守京都而崩。可不谓毅乎。此张慎言吕大器等所定也。今皇坛纸位从之。清人始谥 帝曰怀宗端皇帝。改称庄烈悯皇帝者。盖贬之也。清人虽尊之至。 帝顾不享。况贬之耶。
先帝三子。皇太子定王慈烱,永王慈炤。当闯贼之乱。不知所终。弘光末王之明。自称太子。非也。清人执 弘光皇帝以归而弑之。天潢之裔。岂复见存。幸而长公主乃女子也。因而德之。如其男子也则岂得全乎。
帝葬昌平之日。 弘光皇帝即位江南。遥上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 后谥曰孝节贞淑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寻改 帝庙号曰毅宗 隆武皇帝。复改威宗。清人谥 帝曰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怀宗端皇帝。既而改称庄烈悯皇帝。 后谥曰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皇后。 帝号凡五易。
先帝谥以思宗。为士民之思也。忻诚伯赵之龙言思非美谥。改以毅宗。 先帝当危急时。右庶子李明睿,左都御史李邦华请南迁。卒不从。固守京都而崩。可不谓毅乎。此张慎言吕大器等所定也。今皇坛纸位从之。清人始谥 帝曰怀宗端皇帝。改称庄烈悯皇帝者。盖贬之也。清人虽尊之至。 帝顾不享。况贬之耶。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6H 页
思陵碑亭。南北四丈八尺。东西如之。宫门三距十一步。阶三。惟重门有栋宇。广二丈四尺脩三丈。飨殿距门十三步。阶三。无台殿三楹广七丈二尺。脩四丈二尺。内香案一青琉璃五器。全设一神碑。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龙。边以金泥之。题曰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悯皇帝。中楹为煖阁。长槅六扇。中供木主三。中则 帝神主。书大明怀宗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端皇帝。左则 周皇后神主。书大明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皇后。右则田妃神主。书淑端慧静怀皇贵妃。主俱长不满尺。白椟冒之。配殿三楹俱黑瓦。殿前大杏树一株。陵寝门三。距殿址四步。穴墙为门。中广二丈四尺。脩一丈二尺。旁则户矣。明楼距门十一步。不起楼。阶四。中开一门。左右夹窗。二碑石广一丈六尺脩六尺。雕龙方座。高丈许。题曰庄烈悯皇帝之陵。石几距楼十步。长五尺博二尺。几前石器五。俱高八尺。方式雕龙。中一方鼎。与诸陵异。皆列在地宝城。距几甚近无城。周回用墙高六尺。以石灰起。冢高四尺。缭以短墙。左松八株。右松七株。
帝崩于煤山。大行舁至东华门侧。贼棺以柳。覆以蓬
帝崩于煤山。大行舁至东华门侧。贼棺以柳。覆以蓬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6L 页
厂。老宫监三四人守之。诸臣遑遑。方劝进李自成为皇帝。无往临者。或扬扬意甚得。挥鞭疾驰过之。越五日。贼改殡 先帝 先后。出梓宫二。以丹㓒者殡 先帝。黝㓒者殡 先后。加 帝翼善冠衮玉渗金靴。后袍带亦如之。谭吉𤥼肃松录云㥧天府昌平州署吏目事。省祭官赵一桂为开圹。捐葬 崇祯先帝及周皇后。共归田妃寝陵事。恭照明陵坐。当昌平州天寿山。卑职于崇祯十七年。正署州捕遭。际都城陷没。故主缢崩。至三月二十五日。顺天府伪官李纸票为开圹事。仰昌平州官吏。即动官银雇夫。速开田妃圹。安葬 崇祯先帝及 周皇后梓宫。四月初三日发靷。初四日下葬毋违。时刻未便。彼时州库如洗。监葬官礼部主事许作梅。因葬主限迫。亦再三踌蹰。卑职与好义之士孙繁祉,白绅,刘汝朴,王政行等十人。共捐钱三百四十千。雇夫启闭。其圹中隧道长十三丈五尺。阔一丈深三丈五尺。督脩四昼夜。至初四日寅时。始见圹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入内。香殿三间。陈设祭器。中有石香案。两边列五色䌷缎。侍从宫人生前所用器物衣服。俱在大红箱内盛贮。中悬万年灯二盏。殿之东间。石寝床一座。铺设裁绒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7H 页
毡。上叠被褥龙枕等件。又开二层石门入内。通长大殿九间。石床长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阔一丈。田妃棺椁即居其上。初四日申时后。 故主灵到。即停于祭棚内。陈猪羊金银纸劄祭品。同众举哀祭奠下葬。卑职亲领夫役入圹宫内。即将田妃移于石状之右。次将 周后安于石床之左。后请 崇祯先帝之棺。居于正中。田妃葬于无事之时。棺椁俱备。监葬官与卑职见 故主有棺无椁。遂将田妃之椁移而用之。三棺之前。各设香案祭器毕。卑职亲手将万年灯点起。遂将二座石门关闭。当时掩土地平。尚未立冢。至初六日。率捐葬乡耆等祭奠。号泣震天。逾时方止。卑职差人传附近西山口地方。拨夫百名。各备掀掘筐担舁土筑完。卑职同生员孙繁祉。亦捐资五两。买砖脩筑周围。冢墙高五尺有奇。幸清朝定鼎。特遣工部。复将 崇祯先帝陵寝脩建香殿三间。群墙一周。使 大明故主。不致沦没于荒郊。君后升遐。犹享血食于后世。虽三代开国。不逾是也。计开刘汝朴钱六十千。王汝朴钱五十千。白绅钱三十千。徐魁钱三十千。李(失名)钱五十千。邓科钱五十千。赵永健钱二十千。刘应元钱二十千。杨道钱二十千。王政行钱二十千。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7L 页
昌平州鹿马山。即田妃墓也。工部左侍郎陈必谦等营建。未毕而都城陷。贼以 帝后梓宫至昌平。州士民率钱募夫。穿田妃墓以葬。门外为司礼大监王承恩之墓。田妃圹宫开。地湿衣被黬黑。且宦者多偷弄。锦绣被一称。他馀用布。长明灯仅二三寸。缸底皆水。金银器以铅铜充之。以砖朱书大明崇祯皇帝之陵。钤以铁。置 先帝梓宫前。例以石版合之。仓卒不及砻也。 先帝忧勤十七年。 崩又葬沮洳之地。天理固难知也。赵一桂未知何人。然多颂清人德。岂仕清者耶。许作梅河南新乡人。崇祯庚辰进士。官行人。从逆改伪礼政府部属。一桂不知伪署官。故仍称礼部主事。伪顺天府李亦未知何人。白绅,孙繁祉并义人也。时昌平城为贼所据。绅繁祉与乡官王廷授,举人扬春茂,生员杨应震,毛应元,乡民白希颜等倡义。与密云副将张减等相应。复昌平城。杀贼百馀。擒贼一百二十。俱赴陵前祭之。传贼渠李道春周祥磔之。且获伪官刘恺泽等四人。献俘 陵前而磔之。亦具文哭告之。相传国初有玉鸽十二从南而至。集于燕山。自成祖至 毅皇帝十二陵。皆在燕山。
研经斋全集卷之三十五 第 268H 页
崇祯十六年九月。凤督马士英俘闯贼伪官八人献之。 上御中左门。讯贼中事。所俘多荆州人。 上曰荆州不破。若等何为从贼。贼有万姓者。言荆州前年十二月已陷贼。 上惊问惠王安在。对曰惠王走不知所在。 上顿足哭失声。推翻案卓而起。遂忘献俘事行刑。各执事不得命皆散。贼官仍系狱。后警报日甚。刑部亦不复请。甲申三月。贼陷京师。贼官八人者出狱。往诉闯贼。自成曰 崇祯皇帝于尔诚大恩人。今梓宫在东墙。可哭临也。复令兵押赴之。有不拜哭者即杀之。有辛酉举人邓姓者哭极哀。贼赏之。
惠王常润。神宗第六子。 上叔父也。 上笃于恩。闻其走而惊甚。置贼俘不诛。哀之过也。 上岂遂忘之耶。贼帅使哭梓宫前。悲哀者赏之。贼亦具彝性矣。
惠王常润。神宗第六子。 上叔父也。 上笃于恩。闻其走而惊甚。置贼俘不诛。哀之过也。 上岂遂忘之耶。贼帅使哭梓宫前。悲哀者赏之。贼亦具彝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