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文○记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19H 页
竹谷浚池记
舍弟卜居于花山之南。前有塘数亩。忠简金公之故址也。忠简之孙通川公素好易象。著述甚富。先王考所为具行状者也。公搆数椽亭子于池北小屿。名曰一筇。距其堂甚近。言可一筇而至也。池中素饶菡萏。亭傍种倭踯躅。花盛开。公揲蓍布卦于其中。探赜玩究。人望之若神仙云。子孙不能守。货之为吾家所有。而荒废不治者殆将百年。乔木名花之属。皆摧残无遗。蒲稗塞塘不可理。又堤下人当夏旱。辄决防而尽泄之。泉脉枯竭。过者为之嗟伤。舍弟既筑室池北。调洞中丁夫可六七十浚之。一日而毕。聚其泥土。环为岛十一。又求花果列其上。以复其旧观。顾为力甚易耳。特氓俗呰窳苟且。虽知其裕于己而泽于人。然惮于一举手之劳。而独欲致无穷之利。苟不能任怨而先难者。池遂不可治矣。浚池小役也。犹如此。况大于此者乎。池不加广。堤不加峻。而屏椔翳纳清流种嘉树。且疏污秽。得其所归而观于是改。殊忘其旧荒芜时。人之澡雪垢污。脩饰容光。亦类是耳。洞中人相传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19L 页
金氏不好学而好荒嬉。且榷池鱼。卒以此忤于官。至被缧绁而亭废。噫利不可专。官不可干。学不可废。游不可骤。具书之以备洞中旧事。且为后人之戒。
玩斋记
李君景跃少治文辞。既举进士。又几年为铨部所录得禄仕。即弃之。退居双树之村。以文史耕稼自娱。而扁其室曰玩斋。玩之为说甚多。未暇悉叩。而推吾所欲玩者。即景跃可知矣。双树之邻。即灵芝洞。而文贞先生所剔也。其南曰三洲。农岩先生居之。于时道学文章蔚然相望。为朝野之所慕。观我赵公尝为芝山图。记德星之会。岁己丑。芝村先生在太极亭。乌巾端拱而坐。三渊先生来自雪岳。而梦窝相公方退居于野。骑牛而至。家僮携杖而从之。渊翁顾望野中。莞尔而笑。三山李尚书时方幼在槛间。俱历历可辨。而一时名德之盛如此。画幅具在壁上。今尚在也否。方其燕坐谈笑也。天人性命之学。义利公私之辨。与夫忧国淑世之论。非画图所可悉。然景跃其将即图而追风流之盛。玩而慕之。以进乎践履之工。子侄亦皆观省于此。敦尚诗礼。从容绳削。则少微林壑光荣。当世世不绝。景跃虽穷万物而玩之。其乐岂过是哉。此不惟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0H 页
吾之所欲玩。而四方之士抑将玩于是。子之扁以玩者。不亦广乎。或云子之志。亦在于玩世。然玩世者其志傲。其迹不恭。傲与不恭。非君子之所由。卫伶之自嘲。方朔之诙谐。岂足法哉。吾知景跃之志不在是也。
永平二烈妇旌闾记
洞阴县金水之南。有绰楔附门而设者。金氏二烈妇之旌也。其一边氏。进士若淳之妹也。其夫死于水。后几日烈妇以索自束身体。投其夫所沉之渊以死。其一成氏。其夫病剧即不食。夫死唾而不咽。积二十有馀日。自枯以死。事闻于 朝。并旌之。以丁丑之秋九月竖之。人之所至难者死也。二妇人顾反易之。不明乎取舍之分而能之乎。古制凡为善者皆旌之。书曰表厥宅里。彰善殚恶是也。又为之美其乡名。如五代史李自伦乡名孝义里名仁和是也。 国典唯忠臣孝子烈妇始旌之。余尝取其簿以阅之。以忠旌者十之二三。以孝旌者十之四五。以烈旌者十之六七。盖忠臣当 国家之事变。辄捐躯而行义。然事变既不可常有。而其大者又已貤官赐谥。不待旌闾而始焜耀耳目之观。其小者草莽私乘。多不可详。故忠而旌者甚少。孝子之甘旨温凊。左右承事之节。即亦常分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0L 页
也。不足为异。如求卓行。不过孝感庐墓斫指尝粪等。诸如此类。又多诈冒而为名者。故孝而旌者亦少。烈女之节。自卿士大夫。至闾巷匹庶。顾不乏人。自箕圣以来。妇人固贞信。而国俗又振之。故殆将家柏舟而户穆姜也。是故不以守节为难。而以下从为难。然蹈至难之事而少不中节则便不以得死之正与之。其必如二烈妇之从容者。始可谓正矣。盖其心以为夫死于鱼鳖虫虾之薮而不之从。敢自安于室乎。又以为夫病可以药饵针焫而已之而不能得。则敢自全性命而不之从乎。此心一定。不可挠夺。如是而后不愧于旌矣。夫忠孝节义倡于前。又有继而兴者。金氏之门。其将观感于斯。笃于人伦。皆自知尽分。其邻里之人。亦感伤嗟叹。以为吾土虽僻。为烈而得蒙 朝家之令典如影响。盍皆勉励。益自贞信云尔。则其风声之远。从可知矣。周之旌表。未知为制如何。唐制可考而知也。听事步栏前。列屏树乌头。正门阈阅一丈二尺。乌头二柱端。冒以瓦桶。筑双阙一丈。在乌头之南。夹树槐柳。自石晋时。高其外门。安绰楔。左右建台。高一丈二尺。广狭方正称之。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今制只附绰楔于外门而丹之。白书某之门。其古今之制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1H 页
不同又如此。
望越坛记
端宗癸酉十月。安平大君赐死。其九月观察李公蓄己。解官归高阳村墅。越四年丙子。 端宗逊位越中。公筑坛以望之。是时成朴诸公戕身以成其义。金悦卿等自废以洁其迹。公又炳几自靖。其迹虽微。其义则均。吁可悲哉。余尝考之。禅授之际。 国史具书诸贤芟夷之迹而无所讳。诚曲笔也。然所以声其罪者。即扬其烈也。私家碑志之属。事有忌讳。不敢明言是非。然考其言外之旨。隐约可见。苟能合是二者而细究之。可得以详。顾私家碑志之属虽可得。而 国史深藏难窥。如公之大节。不得与成朴诸公及金悦卿等章显于世。殆三百年者。岂亦有待欤。谨按李承召撰公墓志曰。公历践华贯。方任用。而退处林泉。不复希进于世。非有卓然之见。焉能尔也。在承召时。固不敢张公大节。而称之犹如此。 正宗辛亥。因 庄陵诸臣配食事。考之 端宗实录。癸酉十一月。掌令金之庆言。公按海西时。为安平大君抄军打猎。请问其罪。已而事寝。安平忠于 端庙者。而迹涉党与。皆株连夷灭。同时如安岳郡事黄义轩等。亦徵猎丁。以应安平。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1L 页
事发族诛。未知公何得以独免祸也。于是乎考诸公私乘。而公之大节。遂益显明。此所谓有所待者欤。坛初为村人所传。特荒凉一小阜也。今而后益重信乎地固因人而显。而人又待时而显也。坛距越三百馀里。余家有朴醉琴故墟松琴。其音悲壮。为操缦者所宝。苟能当明月之夜。试携之登坛一再弹。公之精灵。得不夷犹而来监。遂为记。
昭阳亭记
春川之山水名于国中者。以有昭阳江。而江上有亭。亦称昭阳。盖古也。按江源出江陵五台山之阴。西流为麒麟川。北迤西流为蛛湫。又西经富昌驿为昭阳江。而新渊江发自金刚山之万瀑洞。至春川为茅津。南汇为白鹭洲。会昭阳江。而左右映带。又清平之崒而秀者耸于后。牛头之平而圆者横于前。窈窕明媚。有足乐者。史记索隐曰朝鲜有湿水冽水汕水。三水合为冽水。冽水者汉江也。今汉江之源。既发自五台之阳。又一源发自报恩之俗离山。又一源即昭阳也。汕水湿水。指此二水。而未知其孰为汕孰为湿也。汉武帝元朔元年。濊君南闾降。置沧海郡。三年罢。元封三年。灭右渠置临芚郡治东暆县。东暆今江陵府而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2H 页
濊旧都也。濊与貊壤地相接。貊国旧都或云在牛首。由牛首溯昭阳而上。如曲渊寒溪合江之胜。皆奇崛幽靓。少踰而东则江陵之镜浦也。其游观之美。与斯亭可伯仲。又各设置大府以治之。皆有楼观邑聚之盛。然镜浦僻在岭外。越险阻涉崎岖而至。故非游宦与好奇者不能游。而春川近在畿服百馀里。地又肥沃。故士大夫往往居之。第宅相望。士女嬉游。物采灿然可观。而山川尤增美。登斯亭也。一举目而可尽之。然余常恨湿汕二水之不能分。与濊貊分合之迹不可详。又汉之沧海及四郡设置之迹。皆在岭东西。而今皆茫然无所徵。余尝欲一游而求之。今已老无能焉。客有从昭阳而来者。谈登临之乐。且闻紫霞学士为之政。学士好古者也。想不待余言而求之。若亭榭之成毁。有不暇及。然春之名在江。江之名在亭。江不移亭不废者亦明矣。
奇相国遗墟记
抱川香积山之阴。有奇相国遗墟。公名自献字士靖。德阳人。 宣庙朝柄用大臣。至光海时。凶徒雠视 君母。彝伦斁坏。光海入其议。公谏不听。遂招文武诸臣杂议。欲以众议动之。卒未有明言不可者。公遂出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2L 页
国门。竟窜吉州府。然光海终畏难之。闭西宫。莫敢显言废之者。公之力也。已而见释。公遂游东海上。不立昏乱之朝。及 仁庙御极。朝著一新。公反中流言。及适兵薄都。公死狱中。余尝叹当时大臣苟能一操公爰辞决之。公其不死矣。公既不事昏朝。栖遑不返。则已心绝之矣。当其自绝于天也。宁复向之。公之不归心于光海者明甚。方贼适之称乱也。不但逆顺之辨易见。狂悖如此。其败可立而待。而谓公之智而遥相和应哉。此不待明者而知之。且公之庶从弟益献虽从适。公既不顾一身之祸。而树大义于昏朝者如此。岂为益献而挠其节哉。时虽当危疑之际。何其不辨而径杀之也。子孙宗族皆被夷灭。其先世坟墓在石门山下。为土人所攘夺。余尝登其墟而望之。其东白沙李文忠衣冠之葬也。又其东忠简金公之所居也。二公皆抗议于昏朝。与公同时被窜。至今为朝野之所诵慕。公则不然。公在昏朝时。虽有招权之诮。岂以是掩其大节哉。余尝怪事之当然而不然。谓之有幸有不幸。未知主张是者谁欤。谓之天欤。天之祐善。岂有彼此。而顾二公之义如彼其显。谓之人欤。人之公议。久则能必伸。而公之节。久而益晦。幸不幸固不足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3H 页
道。而恐其大节之遂不传也。为乡人道之如此云。
竹雨轩记
梧村徐正而为余言。吾以五月十三日生。即竹醉日也。吾为后于学生府君。子孙蕃息。犹竹醉日移竹而茂也。子盍记诸。余复之曰尝观种树家。固有日时之宜。如正月植松柏。三月移栀子之类是也。必候时节之早晚与树之性而得之。故未尝偏主乎一日如竹醉日也。夫竹必以是日醉者。亦理之不可解。然种之而茂者。槩得时之正。且因其地力与种者之不失其方也。苟不择地之瘠薄。而种之又猥杂鲁莽。谓是日而栽。辄冀其蕃茂可乎。今卿相之家。徐氏最盛。忠肃公既培其根而笃其本。至判决公。又忠存于国。功大于家。宜其荫之及于后也。顾数世早夭而不振。君资父兄诗礼之训。始当礼亨之会。是谓得其时得其地得其植者。其蕃茂固也。余观竹之稚长茁茂者。各得天时舒惨之气。以遂其生。露之结也。枝叶濡若。滋润可悦。其趣也幽。风之至也。披拂偃仰。百态纵横。其境也奇。霜雪之结也。疏简抗劲。愈益不挫。其节也高。皆足以供一时之观。然犹不若雨中之竹。万竿俱鸣。如笙箫交振。清可以警俗。爽可以醒心。而枝叶根节赖其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3L 页
泽。益复滋盛。记余与子。少小相识。四五十年之间。欣戚之交于前者。如风露霜雪之相代而作。今已老矣。顾其意气之盛。尚能不衰。且子孙渐繁。犹竹之承雨泽者。其笋而箨者。其条而畅者。细而可为箭者。大而可为椽者。挺而不骄者。悴而不辱者。猗猗苍翠。不见其际。由君之资用其时。处得其地。植因其理而蕃殖如此。以竹醉日而生者。顾何限。而其一体蕃茂者。吾未之信也。故名其轩曰竹雨。为之记。
觉今轩记
聘君李公当衰暮之境。厌京华之纷扰。尽室归骊上之墓舍。名其轩曰觉今。取陶靖节归去来辞之语也。命海应为记。海应敬诺而未果。已而公下世。今已二十五年。求公声音笑貌。皆寖远而不可得。况公名轩之意。何从而求之乎。余尝诣公于间村。菊丛满庭。数松荫阶。林竹花药榆柳之属。翳然有柴桑栗里之趣。窃尝谓公之清高。学渊明而无愧。顾渊明当晋室之末。仕宦非其时。虽为建威参军及彭泽令。而常低回惭忸。及夫解官也。爽然知前日之非而今日之是。公则生值 圣明之时。承藉先荫。可以进取荣途。而顾不屑也。虽白首偃蹇而不之悔。前既无非。则今何有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4H 页
是乎。然 孝庙与大老贞翼所尝讲明者。即百世所不可忘。而顾河清无日。忾念风泉之义。如曹桧之慕周京。嘘唏掩抑。有不自已者。尝试登轩而望之。 宁陵松柏。掩翳于前。而诵大老夜久月沉之句。天理不期明而自明。人心不期正而自正。又贞翼之松楸临之咫尺。嘿想当时昵侍前席。 君臣上下密勿之谟。谆谆然如将躬承之矣。斯境也惟公之轩可以当之。公常在其中。所以讲明者可知也。此岂京华纷扰之中所可得者哉。公所以名轩者觉今之得此境而乐之也。昔蘧伯玉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伯玉之贤。孔子称之。季札说之者。当在于四十九年之间。而旋觉其非者何哉。盖德日进而学日就。则返顾前日之为而微有不槩于衷者。皆非也。公之所以觉者亦如是。盖见其所讲明者。逾益进于道也。星霜屡变。俯仰如昨。遂感而书之。托公之长胤。揭于轩中而酬余之志。
竹谷精舍记
舍弟鹏之卜宅花山之阳。多植花木。以为幽居之玩。梅菊桃杏楂李梨槿倭红山丹芍药牧丹之类凡几十种。而独无一竿之竹。乃以竹名所居之谷。余尝徵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4L 页
其说。对曰吾尝斲竹于绀岳之麓。遍种之庭除。虽溉之勤而培之厚。无一之蕃者。吾贵其难致也。名之所以慕之。余叹曰吾闻竹产绀岳之麓。往往衣被无际。土人日用之器。多取材于彼。伐之狼藉而不惜。距此不过五十里。君乃不能致。而贵之如此。夫竹微物也。苟处违其地。植拂其性。而求其蕃茂不可得。况士之节进于竹者乎。夫鹤举云霄之外。栖草泽之中。警凉露而移宿。其虑患也甚至。然能罗而畜之者。吾之饵有以利之也。鹿处山林之中。饮清泉藉礼草。閒逸自适如此。然能擒而骑之者。吾之力有以驱之也。夫清远之为物如鹤鹿者。吾有可致之道。彼皆违其地拂其性而就之。由是益知竹之为可慕也。吾以是求之人。蒹葭之君子居洲渚之间。鱼鸟之所狎游。而秦人虽咏叹溯洄求之而不可得。鲁之二生读书环堵之室。自甘贫贱。而叔孙不能起。郑子真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京师。虽五侯之盛。不能屈。彼数子者诚有不可致之实。故不为人所致也。君方隐居教授。以其暇治田圃种黍秫畜鸡豚。视世之荣利纷华。漠然不动于心。其择地而善者欤。其养性而乐者欤。不徒慕彼之难致。且为己不可致之实者欤。此所谓节之进于竹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5H 页
也欤。彼梅菊桃杏楂李梨槿倭红芍药牧丹之类。花宲色香之美。虽胜于竹者。顾致之也易。而君乃不取。可谓审取舍之分也。
赐书楼记
赐书之例。拓卷左旁纸白面。书某号某年某月日。内赐某官某某。书几件命除谢恩。下又书宣赐时在职者某官臣某姓署缄。旧时下承政院。故书承旨臣某姓。今下摛文院。故书阁臣臣某姓。非朝廷柄用之臣与夫近侍戚里则不得蒙 赐。而先大夫自 正宗辛丑。出入外阁。海应自 正宗戊申。通籍内阁。父子以监印编摩校雠之劳。与凡 特旨赐书者几十种。拓丙舍北一间以储之。扁曰赐书楼。 正庙圣学冠绝百王。如古时敕天之盛。又岁时礼登。朝野安乐。厦毡之上。常留心经史。当时侍从之臣。皆被 恩造。淬砺材学。庶乎棫朴之美。草野遐远之士。亦得以文艺自达。寸才尺能。无不竞劝。而 上最好先大夫之文。叹其醇正而不能用。屡发于筵席。如海应之湔陋蔑裂。亦被 诱进谆谆然。常恐愚不能开迷不能觉。每当编书时。 命之前陛。亲授义例。曲尽详密。时复 赐酒肉于前。俾得醉饱。又与琼林之宴。赏花钓鱼。旷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5L 页
绝 恩造。若偏在己。自庚申以来。既抱 君亲之恸。而犹苟全于世。今亦老且穷。每于田庐寂寞之中。敬阅 赐书。天香未沫。 宝文璀璨。詑诸野老村翁曰此某日所印。此某时所 赐。考校日时。感星霜之逾邈。而无以望属车之尘。且自幸得及盛时。以文字末技得比材学之士。蒙被 荣耀。顾瞻图书之府。杳若天上而不可攀。惟起居斯楼之中。左右缥缃。时时摩挲爱护。亦足以自慰云。且阅卷首所题。多余笔代阁臣书者。余尝欲得赐书之例。以备掌故。读许氏说文。有敕勿谢之文。盖昉乎汉矣。
品松亭记
邑之望大姓也。入其室。父兄俨然深坐。教宗族邻里有法。子侄端凝。以文学行捡相勉励。又有庐舍园林之美。望之郁然。以配其有德之称。此其积累之久。非一日二日苟焉者也。自文忠公以来世居花山。公殁葬其东麓。又建院以祀之。后孙散居墓傍与院侧。皆洞壑窈窕。乔木葱蔚。以名基称。而士希所居品松亭为尤佳。亭背有先公手植松三株。每春夏之交。清阴满地。轩楹畅豁可游。余尚能记乡中耆宿。置期为鸡黍之会。听凉籁纳清飔。宾主澹然相忘。有时觞咏笑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6H 页
语。皆可记以传。吾与士希从社中少年杂坐原上。赋功令诗。竞欲以奇语相胜。可谓意气之盛。而及今先辈沦丧之后。虽同时上下角逐者。太半不存。吾与士希愈益衰迈。独能追踵故事。聚会群子弟。复课业于玆松之下。松能偃蹇不衰。苍翠蕃茂。不知其记极者。岂不奇哉。且庭庑阶除之间。所种花药之属。皆已摧残变易。松独盘据益固者。岂非所谓积累之久者耶。当先公之手植也。根荄而不为牛羊所践。可薪而不为釜煁之用。可材而不为斧斤之伐者。见其爱护之力。非一日二日苟焉者也。虽过者犹望而敬之。况余久游树下。每见之必低回不能去。感慨半之。又况士希之心。朝夕瞻望。以保先公之手泽。教诏子孙。致其爱护之诚。且推其有德之称。世世为邑之望者。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肃慎石砮砚记
肃慎氏一作息慎。其为国远莫之徵。自舜时始见于史。五帝本纪云北山戎发息慎者是也。周武王又铭其矢曰肃慎贡楛矢。以分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按夏书之禹贡。荆州贡砮丹簬楛。梁州贡砮磬矣。中国未尝无砮楛。而顾独有取于肃慎之物者。岂非贵其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6L 页
远者欤。自肃慎氏为勿吉为挹娄为靺鞨为渤海。最后为女真。其兴废之由无传。然即朝鲜之北境也。北境之人。往往得石砮于田野有遗余者。槊锋而釰脊。其廉甚锐。广函五指。厚径数寸。乃肃慎之古制也。不亦奇哉。孔子言石砮长尺有咫。魏志曰挹娄弓长四尺。楛长八尺。想其制甚大且劲。非龙伯防风之族不能挽之。肃慎之雄亢矫健又可知。然今余所得石砮。不及尺有咫之长。岂后人失其制欤。抑且肃慎之贡。即其长者。而砮未必皆尺有咫耶。顾石品可用为砚。当肃慎时。与其傍近部落。互相攻击。贯脰穴胸。流血模糊者。即此物也。余复雕斲琢磨。而温润滢腻。不下端歙之产。夫西周之盛。武王以德而致之。春秋之时。孔子以多识而言之。可谓希异之物。而又以战伐之具。今乃为文墨之用。俱可记而传也。余于此又有感焉。肃慎之世。已杳茫不可知。况其时雄长灵智之迹乎。独石砮尚存。有以考其制。物之寿如此。古之铭器。辄曰子子孙孙永宝。用以祈千万年之寿。此砚能不坏而寿复至几岁之远。而物愈寿则愈见其可宝。后之博雅好古者。又摩挲珍玩而不已。其将如余乎。
愚拙斋记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7H 页
愚拙斋者。县南任公叙之所自号也。公叙即乡曲一布衣也。衣食不能以取足。妻子常有饥色。然澹然无求于世。有环堵数间之屋。傍种花药。锄治田圃自给。时又赋诗为乐。此君子所称智于谋身。巧于处世。而流俗所指以为愚拙者也。顾公叙不以君子所称智与巧自多。而反有取流俗所指者何欤。夫首阳之节。有以为拙者。宁俞之忠而有时而为愚。彼流俗所指。虽不得于轻重之分。亦君子所欲者诚在于是。是故以愚拙自托者有之矣。以智巧自命者。考之传记而无得焉。然后又知非徒君子之所欲在乎是。虽彼众人凡士。亦皆知其可托。且观于机变之巧假谲之智。而益知其离乎道矣。余尝观乎世。营苟睢盱。以竞锥刀之利者。驵𩦱之贱也。出没晨夜。以伺蹊径之私者。鬼魅之邪也。细琐卑屈。以为投合之资者。仆妾之微也。贪赖凭冒。以徇溪壑之欲者。盗贼之黠也。翕訾缉翩。以售倾轧之习者。谗慝之诈也。彼皆自以为智且巧。而卒乃中于网罟。死于机阱。反为智巧之所误者多矣。夫任真自得。世所指愚拙者。何与于是。乃知智巧之变无穷。愚拙之乐有定。不可易也。且圣人之门。如季路之果子贡之达。圣人虽称之而未尝深许。至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7L 页
若颜子之如愚而深叹美之。夫学如颜子而后许其如愚。不为贬辞。二子不得列焉。今人之不及二子为何如。而乃欲辞其愚乎。公叙其守而勿失乎。然此岂止为一公叙而道之哉。至若老子有曰大巧若拙。余未尝究其说。故略之而不论也。
葛村赏荷记
村北去二里。有葛村李氏之池。池可数亩。白莲可数百本。村人相传称钱塘之种云。余于己卯季夏诣池上。花方盛开。馨香清远。余自幼至老。赏荷花多矣。八九岁。从先君子于蔚珍任所。游其县中之东湖。花弥漫无际。上下十里。甚足乐也。又在禁林。屡游鱼水堂奎章阁之傍。每暑月俯临池沼。朱华照人。凉意自遍。间复游宦湖中。往往见官池有种植者而皆红莲也。独定山衙内及此池见白莲。红白皆可玩。其品第高下。要在观者所取。然余以所见之不多。知白莲为尤希异难得。宜置之都邑之中佳丽爽垲之地。崇饰亭榭。整治甃石以观之。而此池乃偪侧村家。备受沟渎浊流及牛马之秽。栖草充塞。蛙黾跳跃。荷诚不得其地。然能保其芬芳而不自衰落。盖自李氏卜里之初。至今不知几年矣。不亦奇哉。池东五六十武。权氏园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8H 页
也。余尚记先生长者约乡里冠童。来会于是园。分曹选日。赋功令体。余常就园南栗阴下。有时沉思苦吟。不知夕阳之逼叶下。权公恐余中暑。催呼令移席。儿时事依依不能忘。余屡过此园。见树木衰朽。村落变迁。权氏又困穷之他。桑麻葑芋。田畴纵横。皆改旧观。而独其嬉游之迹。经行术径。可指也。默计其间已四纪馀。当时同学少年多凋谢无迹。其存者皆疾病衰老。余安能无感乎。李来章。李氏之秀也。亦与余少小周旋者。为之谈说故事。怅然久之。余观乡里故家子孙。多流离不能保有室庐田园。独来章居此已六七世。而虽贫甚未尝轻为转徙。又以此池之荷。为先祖之种也。芟除池上树阴之蒙蔽者。饬堤下人毋得妄决防水而灌他田。苟其力之可及。靡不殚竭。其爱惜也如此。荷安得不盛哉。
道峰记
道峰特立于都城之北。峻伟光明。静庵赵先生尝游焉。后人建书院以享先生及宋尤庵先生。道峰岩洞又静僻有趣。浮屠之徒多崇饰寺刹。如望月玉泉之庵。每晨夕梵呗相闻。独书院一区在万丈峰下。经生或就之。往往有弦诵之声。然不能如愚民崇佛之众。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8L 页
今之释教可谓衰矣。犹如此。况先生之时乎。箕子东出。设八条之教。当周之时。而东国文明之治。已洋洋矣。不几何而皆湮灭不传。乃三韩高丽之时。释教自西方几千里之外。布蔓于东土。近而可师法者乃委弃之。远而不可致者。反浸淫而不之息者何也。是故海东名山如金刚智异七宝妙香之称。皆释家语也。林涧崖壑。皆被污蔑。独道峰有足以顾其名而思其义。不畔乎先王之道。先生好游其间者。其以是夫。先生既为 圣主所知。思以其学上格君心。下济民生。浸浸乎三代之治。卒为小人所中。有北门之祸。然东方之陋俗多去之。虽委巷之民。皆知丧父母三年。婚礼能具币而迎之。至如浮屠法之诳惑愚民者。不得大肆。先生之道。不可谓不行矣。不亦盛乎。每过万丈峰下。辄慨然慕先生之风。徘徊不能去也。
密阳乡校移建记(代)
某至密之明年。府中人合辞言曰吾土自 国初以来。儒学最盛。如金毕斋,卞春亭,朴拙斋,卢教授,闵勖斋诸公。皆名著乘史。又其策名科第。显荣于 朝者不可胜数。岭以南诸州郡无能敌者。间者移设乡校。违爽垲而就污下。自是密州之士鲁莽不复振。乡人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9H 页
病之。思有以复其旧而未能焉。今岁稔。民乐政成。官闲而工役可兴。敢以请。余复曰青乌宅经。古之君子所未言也。夫古昔三代盛时。家塾党庠遂序。岂皆得其地。如今所称堪舆者之言而后。始皆彬彬然有骏髦之兴乎。太守惟患教之不明。诸生惟患业之不精而已。然而余尝周视校宫矣。轩牖倾圮。藩拔漫漶。有以知士之不肄业者久。而宜易而新之。夫喜爽垲而厌污下者。人之常情也。苟当易而新之。莫若徇人情而复其旧观。以为兴劝之阶者。亦一道也。于是托邑之士某而董其役。凡几日而毕。庙几间庑几间。皆易其向背。以就高朗文明之气。堂则仍其旧而葺之。夫良甓美材之用。与夫俎豆笾篚之具。皆有司职也。固不足记。第余之所叹者有之。夫中州之闽浙楚蜀。虽僻远下州。而名德儒贤之士。反有盛于中州邹鲁之乡。今夫密之为府。虽岭外之一方。距京师不过千里。其视闽浙楚蜀何如也。然而士之无闻者。不亦耻乎。且古之学。有诗书六艺弦歌以习其节。祭祀饮射养老以习其让。进材论狱守成以习其事。今之学。何尝一及于此乎。徒以功令文字之学相勉励。而亦莫能进焉。夫地之远也学之謏也。而安于自弃者。人之所大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29L 页
患也。夫 国初名硕之辈出者。岂有他哉。唯其不安于自弃而敦于学。今之人材虽不逮于古。但能愤悱。思有以发之。懿范遗则。方册存焉。迨此 圣庙之新也。竞相兴劝磨揉。群居而和。旅进而序。使弦诵之声溢乎闾。孝悌之俗兴于家。礼让之风行于邦。则学舍之移建。诚一府之幸。而太守与有荣矣。不然徒役焉而止。虽堂庑台榭整饬华美。何补于学哉。是以为诸生勉。
五松亭记
出都城南门外可十里曰孔德村。枕岗而有林馆花果之美。参奉李君子孔之所居也。故为宰相所有。以名园称。君王考大谏公为养疾而僦居之。嗣子金川公始葺治之。又树五松于宅畔而今成荫矣。君之卜居者已三世。松亦四十馀年物也。余尝谓富贵之人。凡嘉卉珍木希有之物。虽在僻远。皆可以致之。不可得者。合抱之大木也。自根荄至干壮盛而合抱者。盖有积累之久。非可以卒乍势力而求之也。又江上名亭。虽或有偃蹇矫夭者。主人辄转徙无常。或朝属于甲。暮归于乙。未尝见其世有者也。然则公之树是松也。其旨深矣。宜君之爱护。不徒手泽之存也。昔大谏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0H 页
公清名雅望。为时所重。而位不称德。金川公不欲与世推移。早岁废举业。浮沈荫仕。世皆叹其屈。然屈者伸之候也。福啬于身者。必报裕于后。君其当之乎。然不归于溢者。必履其缩。有戒于礼者。必居其歉。先慎于失者。无过其得。吾又祝君富贵荣禄。必称于所修。池台花木。无侈于旧观。使世世子孙生长于斯。歌哭于斯。此张老之祝赵武也。诗有之。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茂者盛而未融也。承者继而不已也。祝有过于斯者乎。君谓余曰昔在幼少时。先君子命之曰余栽此松。在汝生之岁。匏泉郑公尝屈指计曰过数十年。君年过六十。可以曳杖逍遥于此松之下。今松已壮大。能使我休息。益忆公之言命犹在耳。今抱不洎之痛。而余亦向衰暮矣。为之搆一小斋。而扁以五松以寓慕云。余于君为三世之交。郑公亦世好也。记余昔屡过君。见五松峙焉。今病卧乡里。不能过者十馀年。闻其苍翠郁然。其直者蟠者偃者卧者。皆益盛可喜也已。庚辰杪秋。新凉方生。悠然有水木之思。且感二公之言于盛衰之际。兼叙余志如此云。
记女诫总叙
女诫总叙二卷。自曾王母时有之。不著撰人姓氏。盖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0L 页
叙闺壸训辞。仿曹大家女诫而成者也。余于幼少时见先妣先姑与家中诸妇。暇日诵读。余从傍听之。略记大槩。辄欣然乐之。先妻始入门。先府君具雪笺二册令移写。已失之矣。盖借于人。竟未知流落何所也。余每惋惜。欲追其意而仿成之。今已衰颓而未能也。余尝见人家贤母。凡于祭祀宾客酒醴肴核之具。端洁精美。皆有成法。又其动静威仪。足为一家之则。是故从而擩染之者。类非村闾女子鄙野无教者所可比也。是故先祖享之。舅姑宜之。宗族归之。而众福萃焉。诗书所著。不可诬也。昔王阳明与门徒讲学。其妻素悍。意有不平。自至书所痛骂之。且发其阴私。仍谓其门徒曰若等何为师彼。不知鄙亵如此否。阳明若无闻也而讲学如故。观此可知女诫之不可忽也。鼠而至于虎驯也。此曹大家之诫先以卑弱者也。
记宣和古物
会宁之云头城有二冢。古传宋徽钦所葬也。尹光莘为北兵使。巡至会宁府。诸边将迎之。仍置酒为欢。时夜雨阴昏。边将相谓曰有能驰至皇帝冢。树帜而还者乎。有一人曰吾能之。即策马而出。望见冢上火烛天。笙箫竞作。大呼驰入。火灭而乐绝。有物触马蹄而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1H 页
铿然。扪之爵一垆一。拾以归。为光莘所有。后归丹陵李公家。垆铁铸而形方。爵犀质而篆周字。并勒以臣京制。盖蔡京也。蓄火于垆。能数月不息。一足微短。磨其长而齐之。火不能久也。又孟氏家有一古镜。不知其所由来。亦宣和物也。其背画八卦次十二辰名。皆书以古篆。又外绕以十二辰物形。雕刻甚妙。又外绕以六十四卦。悬之壁上。日久或见有紫衣女子在其中。以手安髻谛视之无有也。其制之工。与太平广记所载紫珍甚符。何其巧也。余尝怪徽钦流离于燕。自燕之韩州。又之五国城。凡三十馀年。困穷百端。而彼玩好之物。何缘得自随也。古之兑戈和弓垂矢离磬弘壁琬琰天球夷玉之属。所以昭先祖之德也。成王之告终也。陈列左右。示先祖所宝及乎身而罔敢失坠也。且儆戒无德。以为所宝之不可常。彼宣和君臣不知懋昭令德。乃反役于物而卒以是亡其国。复惓惓于是何哉。夫崇尚古器。古无是也。自宋初刘原父而始。原父之意不在器也。盖欲明礼家之制度。考诗书之讹缺。證史策之缪漏。然至于末而流风大炽。致有金人之祸。夫器一也。出于君子则谓之博雅。出于小人则谓之不祥。然则玩于器者。孰若玩于德者乎。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1L 页
夫德有常道。程朱格致之训是已。原父之意固善矣。以其涉乎器。故其流也如此。士不由乎程朱之训而少涉乎他道则凶国祸家者均也。余见徽钦之物。溯其本而论之如此。若曲阜之履文王之鼎。复岂如此哉。
九友轩记
水北山人赵而玄。自少好种植花木。至于老。堂庑园圃之间。所列者不啻几十种。而独取兰菊梅竹桐松莲蕉之属凡八者。自以一己处其间。谓之九友。盖取欧阳公以六一为号之义。而玄其可谓希贤者乎。余尝慕欧阳公文章清节冠于有宋。又当皇祐治平之际。遭遇隆重。身登两府。其膏泽不可谓不行。然归颖之思。常形于歌咏。乃欲逃名于五物之间。夫士之始也。未尝无立名之愿。及夫名盛之后。宠利休咎从之。则又欲逆而拒之。深有羡于无名之妙其外物之可轻。贫贱之可乐如此。今而玄杜门养性。以花木自娱。名不出于乡里。不惟而玄之慕欧阳为切。抑亦欧阳公复起。必反有取于而玄也。然欧阳公欲藏名于物。故自以其身。与五物为一。东坡所谓与五为六。居士不可见者也。今而玄取德于物。虽其馨香节操功利之殊类异形者。皆就而友之。即八物是也。独一己则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2H 页
剩矣。其所友者于何乎见之哉。夫友之益于我者。有多闻者有直者有谅者。交攻我一己之私。彼之所与者广。吾之所受者专。友岂徒然乎哉。易曰拔茅茹。以其汇贞。言广也。又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言专也。彼草木之微。其类亦以臭味也。今而玄之所友者。广之物则为八。专之己则为一。合之列则为九。以名其轩者。与欧阳公殊指而同归。不亦善乎。而玄且言种桃几千株于金水之岸。颇为樵采所损。又欲种桃千株于龙华山中。使三瀑照映桃花。其心诚欲不私于物也。欧阳公跋平泉草木记。深诮李赞皇云坏一草一木非吾子孙。为甚愚。盖私则愚。公则哲。今而玄之志既如此。又何足以疲弊精神于草木之微为病哉。
自侮堂记
松桥金嘉叔素饬躬。蔚然有乡曲之望。然犹惧受人之侮也。乃以自侮名其堂。盖取孟子之训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者也。余尝意此训用戒夫人之失其身而受人侮者也。非谓敕躬者设也。夫饬躬者。贞树于己。行高于人。人之不能侮也。如水之不能踰防也。已又距而消之。如冰雪之遘春温也。侮焉得而至乎。然柏舟之妇人。可谓不亏乎行。而曰受侮不少。周公之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2L 页
圣也。为鸱鸮之诗。欲桑土之撤而下民之不敢侮。夫彼不期侮而侮至者。此所谓横逆也。人不学问则鲜不亢己而傲人以为高。况又其有挟者乎。彼有可侮之实而不之侮者。彼有挟者也。彼有不可侮之实而侮者。是侮者有挟也。吾用是观于世。不学而有挟者固多。既不能离群而绝俗则若此类者。又安得一一而巧避之乎。孟子所云禽兽何难者也。今嘉叔行不出于乡里。固与不学而有挟者远。而自治之严又如此。宜违乎侮也。昔伯夷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者清也。柳下惠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彼焉能浼我者和也。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卒不可及。然以是自治。励操而期乎清。恢量而期乎和者。乃自治之实也。夫自治云者。岂徒然哉。
接梅记
接梅必用桃杏之槎。又其拥肿屈曲者为奇。其生必于幽谷岩穴之地。地既硗确。不能茁茂。又霜雪斧斤之所困。气乃蟠郁积蓄于下。故其状往往不循其理。乃横偃欹斜。又多破伤腐朽。乃木之不得其地者也。譬若孤臣孽子困苦危厉。无一时之安。憔悴忧愁。比诸绮纨公子幽丽都雅。则人之所取者。宜乎在彼而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3H 页
不在此。然每见脆柔易凋。而贞固耐久。则华实之分。又可知也。夫其杈枒不得发舒者。庸非幸欤。且其困瘁之中。自保其孤洁之操幽贞之色。不肯随他花而荣。故又为高人逸士所赏玩。若夫在纷华之室。歌瑟酒炙于前则非其所也。余家有梅一盆。每当北风寒雪之时。卉木凋落。厓谷惨裂。而花气乃反盎然四达。此岂以外至之物自沮者哉。夫百花之荣瘁久近。以其性也。然不得其性则或宜荣而反瘁。无若遂其性而尽其寿也。孰能以是为纷华者道也。士岂可一日忘沟壑哉。
记乐罗王墓
李稚沃启道常言凤山郡之南十里南川之上。有阜垄被水啮而露棺椁之形。盖累石而涂石灰。甚整方精工。石面刻曰故乐浪王墓。字画古拙。余尝考前汉书。灭右渠分其地为四郡。昭帝时合为二府曰玄菟郡。在鸭绿江外。统辽阳及今北关岭东地曰乐浪郡。在平壤。统今关西及海西地。高勾骊起于玄菟界中。渐逼乐浪。又中国阔远。命令无以及之。乐浪渐南徙为一小国。三国史所称乐浪王者是也。余尝见中国皇帝冢在我邦者有三。一燕主冯弘冢。在关西之云山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3L 页
郡。一石晋时重贵冢。在江界之北。一宋徽钦二皇冢。在关北之会宁府。俗人惑乱。反指重贵冢为徽钦冢。冯弘冢又茫然不解为谁。顾文献易徵而缪误如此。况文献之所未可徵者。如乐浪王者。何可胜道哉。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文○说
  
藷说
英庙癸未。先君子入日本。李七滩匡吕书托种藷法。至对马岛佐须浦始得之。即所称孝子芋也。古有孝子种之养亲故名。马岛硗确不宜谷。架木悬厓。种以救饥。他岛不之种也。使臣闻而购之。种于东莱。寝蔓缘于湖南州郡而济州尤盛云。余尝种之香山之圃。地故肥而治之失其方。根深而不结魁。其结者仅如薯蓣。但叶茂可茹。余尝观南方草木状异物志稗史类编等诸书。备言藷性与功利。而徐玄扈甘藷疏最详。俗见不深明其理。好以偏识。妄言其利不利。沮人向之者。不有以破之。何以广济乎。玄扈之靳靳竭论者诚苦心哉。东土素饶粳稻。人得以朝夕具饭。不如是则如不食者。藷虽为救荒而设。人反轻之。昨岁大歉。湖南尤甚。饿死者相续。不闻以藷而得济。想彼不力治耳。何其习俗之难移也。今之淡巴蓏。即亦倭种也。自壬辰时得通。遍国中而皆宜。木绵始亦由闽而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4H 页
至。仅传种。而今亦大盛。俗之所趍也。人苟视藷如淡巴蓏木绵而治之。宁渠不蕃哉。东人多粗率不细究。况又所不嗜者存。宜其不能蕃也。岭南之智异山有茶。新罗时所取种于闽中也。国人不解焙法。而顾反资于中国。昌原有日本栗。高丽时赵良嗣所取种也。如榛而味绝甘。人亦未之知也。古之人不避险远而求之。必欲济人。辄患民俗之不从。苟不中于俗。徒自劳耳。然安知无一二同志之人。得赖是自济。又安知无一二同志人。又播其教于邻里乡党。得以广其利。又安知无后之人能识其利而益广之于天下耶。济人之术。固不可自划。余所以惓惓于草木之微者。亦玄扈之志也。玄扈且言传种甚难。盖入土惧以湿败。不入土惧以冻败。验之良然。苟有业于藷者。宜先讲此。
三父八母说
余尝疑三父八母之说难解。夫一继父而析而为三。曰继父同居也。曰始同居今不同居也。曰原不同居也。周公制礼。为继父同居者服齐衰不杖期者。所以待天下之鲜民也。然其始同居。今不同居者。以其恩义之杀也。服齐衰三月。至若原不同居者。恩义不相接。故无服。此视之路人也。朱子家礼何为不早分别。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4L 页
而浑列于本宗五服图之下哉。夫既原不同居而无服则列之有服。不已赘乎。徐乾学曰三父八母之说。出于元典章图。苟然则朱子家礼。安得预先载之。信斋杨氏又不可得而为图也。杨氏有仪礼图。具载本宗外族母党妻党及天子诸侯服图。后人妄以为仪礼有继父服及乳母之属皆当服。故荟萃为一篇曰三父八母。以著仪礼图之所未及者。又有妄人混置于家礼利本者无疑也。 皇朝会典削其原不同居之服。易之以从继母嫁。仪礼杖期之篇。固有父卒继母嫁从为服之文。盖所服者继母也。典章图改云继母所嫁夫与同居继父不同居继父并列焉。 大明律删去夫字则得矣。而图则自如也。又如庶母服列于嫡母慈母之下。此盖服缌麻矣。夫服缌麻者。庶子为父后者。服其生母之服也。大夫适子众子无此服。独庶母之有子者。士为之服缌。未知此图之所称庶母者。其庶子为父后服其生母者耶。抑士为庶母有子服缌麻者耶。苟得以继父析为三条者例之。又何不并析庶母为二条者耶。以是知其为妄人为之。且今见行家礼。非朱子手定本。则诸儒之说多矣。无加于王懋功白田杂著。盖疑有人仿三家礼范跋语而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5H 页
为之云。又汪琬尧峰集跋。正德以前所刻家礼云。万历中坊本。间有增损。益失其旧。其讹误而不可准如此。
仙佛说
余于戊寅秋。有幽忧之疾。兼之悼亡之悲。书问尹圣俞金元博以却病塞悲之方。圣俞劝学丹术。元博劝读佛经。俱曰是能裨补乎遐旷之观。有以涤烦恼而忘欣戚。余复之曰病与悲并在心。苟能进良药与滋味。使心气复于天和。病可息而悲可忘。顾其致之之难。以其有待于成佛。合丹而登仙。既而观吾儒之说。曰为仙者贪生。为佛者畏死。然彼于草木金石之烈毒害五脏者。辄服之而不惮。是非贪生而戕其生也。又以犯风霜履荆棘。求以身饵虎狼者为福。是非畏死而乐其死也。为二说者岂不知生之不可贪而得。死之不可畏而免哉。第不胜其忧惧之私。故指荒昧不可知之境而为此宽乐之辞以自慰尔。老子之学。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其寿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故固仙术之所宗也。又庄子说曰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又曰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氏说出于老子。而与金刚般若之说略相似。岂彼齐梁才子方祖尚玄虚。当佛教之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5L 页
初入。以老庄之说译解之欤。吾道则不然。易传曰乐天而知命。故不忧。又曰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苟知乎此则心常存乎明德。而不戚其短。不欣其脩。又何必假彼异端之说而自慰哉。且其饵草木金石之烈以求生。犯霜雪履荆棘而求死者。又其术之粗者。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六经说
六经自战国时已坏乱而秦又焚之。其遗佚残缺者。至汉时虽颇蒐辑。掇拾六经之旧。卒无以复。而顾乃力赜遗义。广引逸书。可谓秩然不乱。故因而考之。断烂不全者续之。牴牾不合者护之。其得失之迹。亦不得以掩之。此后人之口实。然去圣人千百年之后。既无以就质。则虽有可疑者。亦岂容自恃己见。非斥前人之定论哉。汉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屡变而莫之止者何哉。自伏生,毛公,匡衡,费直以来。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训诂传注莫敢异同。即其篇章字句亦皆恪守所闻。谨严如此。其弊也拘。王弼,王肃之徒。稍持异议。欲矫救之。然或信或疑。只发端而止。及孔贾啖赵。至北宋孙复,刘敞之伦。渐抒己见。各自著述。不相统摄。故其弊也杂。及夫闽洛继起。道学大昌。精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6H 页
研理义。摆落凡陋。始开学者之门户。如王柏,吴澄攻駮经文。动辄删改。故其弊也悍。自宋及明。学脉旁分。攀缘日多。爱护庇覆。务除异己。如论语集注误引包咸及夏瑚商琏之说。张在中四书通證。阙此一条。以讳其误。又王柏所删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而吴师道反以为非。此类甚多。故其弊也党。自明正德嘉靖以来。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才辩聪明。激而横流。如王守仁之派。以狂禅解经。其弊也肆。空谈臆断。考證必疏。故务引该洽。博考稀异。必张古昔。以抵其隙。徵实不诬。然往往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其弊也琐。要其指归。即不过汉学宋学两家而已。夫汉学具有根柢。而为宋学者。以其浅陋轻之。不足以服汉学也。宋学具有精微。而为汉学者。以其空疏薄之。亦不足以服宋学也。要当平心。各取其长。互弃其短。经义自明矣。
种莲说
余比有幽忧之疾。每于夏月风露之夕。思对荷花而纳清凉之韵。村北有荷池。每花发辄往观之。然不能朝夕也。穿堂前隙地。纵四尺横如之。地高而燥。须灌注之力。故日课童儿而给盆水。始栽之岁。叶挺拔可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6L 页
一尺而无花。翌岁益挺拔。可数尺而又无花。或言种之三岁始花。明岁则花矣。然闵童力之不能给。又怜荷益敷而池小不能容。荷乃穿池傍陆地而出。其生气若不得舒。夫绵力难继也。生气难御也。用是而移种于竹谷之池。池可数顷。水渟滀不泄。余尝见其荷花充塞。今无之矣。窃意废兴往来。理不可诬。则荷其从此复之乎。此根虽数尺之长。今诚得其所矣。使之敷大而不碍则几何而不充塞池沼。以反乎昔日之观者乎。于是时余乃倚杖池上。以观万千之朵辉光四照。则亦足自娱。惟是之待而不厌其迟也。胸次预为爽豁。幽忧之疾。亦可因之以忘矣乎。
繜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不徒以仁义之行发乎中。亦以仪文之具著乎外。麒麟驺虞之不离于走兽者。非以其裸也欤。三翟之制。后儒说之虽详。终觉其不甚明。又其近体之服。无以得其制。独秦风曰与子同泽。郑玄释为襗云襗亵衣近污垢。又仪礼士丧礼设明衣。妇人则设中带。郑云中带若今之裈襂。古所称亵衣。唯此数者而已。许氏说文秽貉女子无裤。以帛为巠空。用补絮核。名繜。史游急就篇曰布母繜。颜师古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7H 页
注状如襜褕。又云襜褕直裾。谓之襜褕者。以其襜襜然宽裕也。夫补絮则䌤也。苟如襜褕。即前后两▦当若蔽膝然。只遮下体。故胫则露无馀。与今时妇人着广裙裳制通豁宽博。且制短而胫空。疑繜之变也。盖繜也者。衣服之细者。而秽貉之俗。又荒芜不足徵。然许氏博儒也。言其制。史游颜师古皆通人也。而又为之训解纤悉。此岂徒博异闻者哉。有以见衣服之制不可忽也。今之妇人髻剃用蒙古之制。亵衣用婢妓之服。俗之日趍于下。不亦可叹乎哉。不若先正其衣制。使上衣下裳不得殊之。用深衣之制。先王之旧。由斯而可复矣。
季氏旅泰山说
孔子叹季氏之旅泰山。夫鲁君在上。而季氏何为旅于泰山也。季氏尝逐昭公于外。而宗庙社稷山川之事。皆摄而行之矣。观夫季平子之卒。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据此而可知矣。夫定公即位则季氏尤何敢旅于泰山也。然而谓泰山我固尝祭矣。今何可废之不行乎。遂沿袭其旧而不疑也。此孔子所以叹之也。夫成王赐伯禽以天子之礼乐祀周公庙者。固误矣。鲁既受之。祀周公者。尚有说焉。何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7L 页
为复祀群公之庙乎。不唯祀群公之庙为过也。设两观乘大路而僭天子之制者何也。是故春秋之末。虽齐晋之强臣擅国命。而僭乱者多矣。未有如鲁之甚者。盖齐晋之乱。强臣也。鲁之乱。家臣也。不唯鲁之削由文弱也。盖由乎礼乐之一失其正矣。
枣说
余尝阅西堂集。其邻家枣树不结实。得秘方于湖中。云人持斧若将斫树者。一人从傍问子何为欲斫。持斧者答云此树不结实。留之无益故伐也。问者曰今当结实。幸无伐。持斧者唯唯而止。如是便结实。试之良验。树有知欤则何独于枣也。树无知欤则何畏于斧也。凡物之灵知莫过乎人。故其畏死而图生。巧为之方者。物亦莫及也。然知畏之而不能避之。知避之而不能蹈之。知蹈之而不能济者何也。欲蔽之也。欲则迷。迷则罔。罔则虽欲济而反挑之。然则人之有欲者。所以畏死而图生。反不如草木之微者也。且夫栗打而后繁。柿折而后盛。桑伐而后茂。彼待损而遂其性者何也。劳者蓄其气。困者奋其志。损者益其势。凡有得于己者。必先乎此三者而已。观于种树。又可以得之。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8H 页
菊说
草木有受气于阳者。有受气于阴者。然以其俱托于土也。故芽之始茁也。叶之始生也皆黄。黄者中央土之色也。芽盛而叶茂则皆青。青者东方木之色也。夫稚未离于母怀。故斯土之黄矣。气既达于本性。故斯木之青矣。然其受气于阳者常主发散。发散者不滞。故春而花夏而实秋而叶归于黄。反本也。受气于阴者。常主含蓄。含蓄者易滞。故春不能花夏不能实。至于秋。始达其性。故能花而花之黄者。亦将反本也。夫春花虽发于阳。或偏有得五行之性者。故有白者有赤者有紫者有黄者。亦各从其类也。虽其类不一。木之性生火。故赤者居多。以木火之间也。人之德有过于智者。有过于仁者。有过于信者。刚柔不一焉。亦类是耳。菊即秋花也。亦有白有紫有红。而以黄色为最者。以其正色也。夫发于阴而得其正者何也。虽其发于阴而亦以阳济之也。阴之德亦有善。而君子辄抑之者何也。其有善者从于阳也。其不善者不从阳也。是故从阳者从阳德而刚。不从阳者因阴性而柔。如夬之苋陆。戒其感于说。姤之杞瓜。戒其入于甘。独菊也者。持其刚中之德。葆其正固之节。不为风霜所挫折。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8L 页
则风霜反助其烈矣。是故香愈冽而色愈嘉。韡韡焉濯濯焉盛矣哉。夫阴而从阳者。其德若斯。阳而从阴则宜如何哉。余好种菊。庭除园圃之间。皆是物也。用是而为之戒也。
东儒四书辑注例说
今东国四书刊本。惟永乐大全也。当时学士胡广等用元儒倪士毅四书辑释。稍点窜之。然其详简。或不如倪氏所定。我朝以 皇明颁赐之故。亦用是取士。当 明 宣两朝。复 命诸儒贤。以谚翻口诀。以试明经之士。士竞趍之。然儒贤所授各不同。舛午互出。夫广等所纂。固可议也。况又所翻口诀。得失尤多者乎。士自儿少授书之时。多为讹音缪义所误。不。亦可叹乎哉。栗谷李文成先生与同志讲劘。就大全小注考校之。凡诸子句语切要者。与夫未稳者。与夫不中于理者。从其浅深而起例。或朱圈而实其中焉。或朱点焉。或朱圈而中加以黑点焉。或仍旧黑圈而白中焉。或黑圈而中又加小圈焉。或墨线而从抹焉。或黑圈而加以墨点焉。或墨圈而实其中焉。其本散在。及门之士与夫私淑之贤。有郑畸庵本。有金慎斋本。有宋同春本。有尹鲁西本。又存于此而阙于彼者有之。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9H 页
想先生所修。亦非一本也。余尝谓读中庸大学注疏而后。有以窥紫阳用心之公。择言之平。夫注疏家。长于数而短于理。然藉使莫为之前字栉句梳。以饷遗乎方来。俾学者有所考信。则此二书安知不为齐论之无传。冬官之莫购哉。第自北宋诸儒之说盛行而注疏遂庋阁矣。紫阳虽于大学。正其失而章句之。其善者未尝不采之。如戒慎乎其不睹四句是也。又未尝不全袭之。如虽有其位一节是也。后儒以别字章句移改旧次。颇有异同之论。然朱子所特创者。不过补传一章。要非增于八条目之外。且自所谓诚其意以下并用旧文。彼区区之见。乌能识大贤著书之意哉。余观近时中庸大学孔疏。多有缺落空白处。虽以善本称者皆然。此良由读书家不考阅之故。遂无雕刻者。一坏而不可补也。见今四书板本。又多朽坏而无继者。夫其所补得失互见之本。亦将就烂焉。况文成先生所修而未刊者。其可得乎。且经生学士虽日从事于六经。不能知朱子所以取舍者有在。则况郑注贾孔疏之得失乎。然则虽存焉而犹不存焉。又可叹也。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文○跋
  
洪化通宝钱跋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39L 页
余尝见钱谱。有洪化通宝。洪化即吴三桂孙世璠僭称年号也。三桂以康熙癸丑反清而伪号周。初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翌年自立为周王。至荆州府。郊天伪号绍武四年而死。世璠嗣之。改伪号为洪化。二年而为清人所灭。我始因倭人所传闻三桂叛清。又从燕使得之比详。然未尝与世璠通。此钱何为而至哉。且世璠虽为主二年。实不满一岁。自我抵荆州殆万有馀里。岁促而道远。既不可以相通。或有海上之民从日本商舶而得之耶。噫钱之圜也。象其通行而不碍。信乎无远而皆能得通也。
跋古钱
赵君景宝蓄古钱。有一钱刀。其环在下而圜视大钱。其身有刃有脊。长可一尺。而苔绿不可辨字。此疑王莽契刀。然契刀柄即大钱孔方而内圆。与此刀差异。案前汉书云王莽居摄造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张晏曰案今所见契刀。形质如大钱而内好轮厚异于此。大钱形如大刀环矣。师古曰张说非也。王莽钱刀。今并尚在。形质与志相合。盖汉书举其大略而莽制实不一。契刀有为环者。有为钱者。张晏所见。即为环者。师古所见。即为钱者。今余所见。乃张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0H 页
晏所见者也。
周景王二十一年铸大钱。唐固云大钱重十二铢。文曰大泉五十。韦昭云此王莽大钱。非景王所制。然王莽居摄以周。钱有子母相权。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莽好用周制。刘歆又以周礼润色之。其所制钱重与文。必亦仿周钱也。唐固所云。恐未可驳矣。
货布。即王莽天凤元年所制。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左曰货。右曰布。重二十五铢。具在前汉书。而此钱无异本。盖行之未久而旋罢故也。今以建初尺度之。分寸皆合。建初尺之与刘歆铜斛尺为一者。又可知也。
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亦王莽所制。今以建初尺度之。径与文不差。文则篆也。但余所见者。好阔四分。朱载堉货泉图差小于此。黄镇成货泉图又益小。且无轮郭。宋丁度言当时盗铸既多。不必皆中法度。此言尽然。
汉五铢钱。武帝建元二年行。周郭其质。令不得磨取镕化。高后时行八铢钱。应劭曰本秦钱也。文帝时行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0L 页
四铢钱。武帝初又行三铢钱。皆不久而罢。独五铢行至唐初者。以其得中也。今见五铢钱。径一寸。文用篆而右五左铢。然魏明帝时铸。前凉张轨时铸。梁武帝时铸。文虽五铢。实四铢三累二黍。武帝时又铸。径七分半重三铢半。亦名五铢。隋文帝开皇元年又铸。此钱未知何时所铸。然要非梁时所铸。以其径一寸故知也。
永安五铢。径一寸。亦篆文。上永下安。左铢右五。考之历代。永安之号有三。一吴景帝休号也。一北魏孝庄帝子攸号也。一夏崇宗乾顺号也。子攸二年秋。铸官自立炉。亦使人就铸。此钱因广布而至此欤。
大定通宝。径一寸。文楷而正方。大定号亦有三。后梁宣帝萧察也。周静帝宇文阐也。金世宗乌禄也。意高丽朝金时所得。若后梁在江陵。周在长安。并无由相通也。
唐开元通宝。高祖武德四年铸。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字合八分及篆隶三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元通宝钱。郑虔会稡云询初进钱㨾日。文德皇后搯一甲迹。故钱有搯文。然今以建初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1H 页
尺度之径九分。又无文德皇后搯痕。岂久为尘土所蚀而漫漶欤。此钱比他钱最得中。故至五季之末而不改。盛际所铸故当精也。
淳化元宝。宋太宗时所制。其文即亦亲书也。初作真行草三体。自后每改元。必更铸以年号元宝为文。余所印者即真体而上淳右化。下元左宝者也。
太平通宝。亦太宗时所铸。太宗初号太平兴国。钱所以名太平者。宋初钱文曰宋元通宝。至是铸太平通宝。元后代宋。宋元之称。亦岂谶也欤。
皇宋元宝。径一寸。文有草意。意仁宗御书也。仁宗时改元宝元。铸钱当曰宝元。元宝。诸学士请改礼济元宝。仁宗特命以此名。
崇宁钱径一寸四分。文杂八分体。即徽宗亲书也。史称崇宁监铸。御书当十钱。蔡京所建议也。寻以民情不便。屡有廷臣言遂罢。今观此钱甚大。即当十钱也欤。今北边之会宁云头城。有徽钦冢。居人往往得崇宁古钱以遗余。其制甚精。书字工妙。但差小。意有异范而铸不一也。
大观通宝。径一寸。文甚精妙。亦徽宗笔也。然更有大钱。亦名大观通宝。而余未之得见也。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1L 页
天启通宝。径二寸。文甚楷整。乃 皇明天启年中所铸。其轮郭不似他钱。意亦当十之钱也。是时魏阉用事。辽饷方窘。其欲笼民财而制此欤。为之一叹。
崇祯通宝。径一寸。文整方。虽苔蚀尘没之馀。可明见点画。噫此乃 烈皇帝所用者也。
穆克登定界碑跋
白头山之东南有碑数尺。不磨不雕。前后刻曰大清乌喇揔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 肃宗壬申。克登因我渭原民越境杀清人。至凤城会查。因欲周览我东北边界。时清人将修一统志。欲审于疆域。而朝廷不知。以为克登将窥觇我。以李济有干力可仗。差送平安观察使以待之。济之言曰薛罕岭内地不可假林土玉洞绝险不可通。彼行遇险当自止。其计何其迂也。克登在乌喇地方。距我国不甚寥阔。知我疆域。岂下于当时庙堂诸臣乎。且奉其主命。岂肯缩朒而自沮乎。特白头之南。义州土门二江之限。不能详。故欲周察之也。庙堂不讲定土门之源与夫白头南支之界至而授边臣而定之。乃欲以计止之。何其迂也。论者常恨接伴使朴权咸镜道观察使李善溥在茂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2H 页
山。不能从克登于白头之岭。争分界之源。然东人未尝讲论边境。仓卒何以为对乎。分界江即白头北支之小水也。其北源即混同江之所发也。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白山之巅。激湍奔注。瀑布千寻。西源出西山之西而北流。与东源及众谷之水合。又北会诺尼江。复转东北会虎尔哈河。又东北会黑龙江。入于海。自辽史以后混同之名。与黑龙江鸭子河。混淆不分。况所称分界江乎。自金节斋开拓六镇之后。豆江之外。漫置已久。女真部族盘据已久。然彼以土门为辞矣。土门不徒豆满江也。江北诸处往往多土门之称。如土门乌拉阿集格土门是也。苟能执是而为言。彼将何辞而拒之哉。康熙十六年。内大臣觉罗武某,一等侍卫兼亲随侍卫费耀色,一等侍卫塞护礼等。由盛京至乌喇。溯松阿江及额赫讷因必拉。入布达山而至白头山。是时朝廷漠然未之闻也。及克登之至。反惊惧汹汹。士不可不知境外事也。
草坊院碑跋
咸兴府北百馀里。有黄草岭。下有草坊院。岭南路傍东偏小谷中有短碑。乃新罗真兴王北巡碑也。余尝见拓本。字画古拙。且多刓缺不可辨。有曰岁次戊子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2L 页
秋八月。巡狩管领沙喙部另知大舍沙喙部。其他言喙部者甚多。盖北方部落之名也。今考新罗纪。真兴王十六年戊子冬十月。巡北汉山。拓定封疆。十二月至自北汉山。所经州郡。复一年租。王以八月定界。十月至北汉。特八月事逸于史耳。又按东国地志曰咸兴及端川。有真兴王北巡碑。当三国鼎峙之时。新罗之北境。不得过比忽列。比忽列今安边府也。逮三国统合之后。又不能过泉井。泉井今德源府也。咸兴在安边北二百馀里。端川在咸兴北三百六十里。据地志端川以南。尝折入新罗可知。而国史野乘并不载。独于荒裔片石而徵之。不亦奇哉。端川碑特载于地志而不见于他书。余又未得阅拓本。未知有何语也。
显庆碑跋
唐书显庆五年三月。左卫将军苏定方降百济王义慈。以其地置五都督府。曰熊津曰马韩曰东方曰金连曰德安。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然熊津最重。故刘仁愿为都督镇之。百济僧道琛故将福信叛围仁愿。检校都督刘仁轨击败之。及仁愿将返。树碑于百济故都以记功。文甚典雅。字画整饬。余尝怪汉唐之际。经略海外之地。徒糜饷劳旅。旋复弃之。汉设沧海郡。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3H 页
二年而罢。地归于卫满。唐置熊津都督。未几徙于建安。故城地归于新罗。良以海外殊俗。不可以中国之人众杂错而安之也。人主之务远略者。其知戒矣。自唐显庆时。至于今将千馀岁矣。中国之代谢者屡矣。所称英豪俊杰。皆漠然无迹。独彼短碑寄在遐陬荒芜之中。犹足以考其迹。士之自托于金石。蕲以传于后世者。亦未可诮矣。
丹书岩跋
丹书岩。在高城三日浦之上。有丹书六字曰永郎徒南石行。棹舟而迫视之。字可辨。传以为仙人笔。李西堂集中曰五月五日。取老蟾头中髓。和朱砂书之。沁入石数寸。意有好事者为之。托之仙也。夫永郎或云花郎。盖新罗时人。其事则在于遍游国中。刺探民情。岂能纵游山水间。以追羡门安期之徒者哉。余未尝过三日浦见所谓丹书者。夫仙人之笔。韵格常高逸。如瘗鹤铭是已。苟有善书者见之。当有以辨之。
埋香碑跋
埋香碑。在三日浦南岸。元武宗至太二年己酉。江陵道存抚使金天皓等。与山僧志如等。埋香于沿海郡邑。树碑而记之。今考其文。江陵地正东村。埋三百一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3L 页
十条。此其最多者。平海郡海岸寺。埋一百条。此其最少者。俗称哥舒木入地千年作沈香。余尝见木之久埋于土者。或潦后露出。往往材良可为器。且有香气。岂此类欤。
平济塔跋
唐显庆五年。唐神丘道大揔管苏定方。由莱州成山率舟师渡海。破百济兵于熊津江口。水陆竞进。直趣泗泚之都。遂平百济。将还树碑以记之。令贺遂亮制其辞而权怀素书之。文用俪体。笔杂篆籀。盖唐碑之珍也。今在县南野田中。余尝见之。自显庆五年庚申。至今将千年矣。昔欧阳文忠公谓汉桓灵碑。距今未及千载。大书深刻。而磨灭者十犹八九。此碑虽漫漶不至磨灭。盖其石性坚顽难坏者也。为风雨侵蚀。与夫樵夫牧童竞毁伤而顽缺之。今时为甚。其如存者能至几何。其可叹也已。
松关碑跋
松关在淮阳平康之界绝险处也。有碑而无趺。文似古篆。其大如碗。极怪伟。篆隶家亦多不解。西堂李公仅辨陁罗伊三字。罗丽之际。诚佛国也。凡幽僻高远人所不到处。辄为浮屠所据。如南海上月出山道岬
研经斋全集卷之十四 第 344H 页
之下有道诜之迹。立石刻国长生皇长生。不解何语。余又未尝见之。其笔意亦诡异如松关碑也欤。录之以待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