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a 页 WYG0016-05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厚斋易学卷三十三   宋 冯椅 撰
易外传第一
彖上赞(乾至否/)
 彖者孔子所题文王卦辞之名而赞之上者上篇也
 彖吐乱反断也言断一卦之义也兰惠卿曰元亨利
 贞文王之彖传所谓知者观其彖辞彖者言乎𧰼之
 类是也后世误以孔子之赞为彖而彖反谓为繇王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b 页 WYG0016-0593b.png
 辅嗣唯乾六爻之后方继以赞乃费直之旧也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此以天道赞乾之元亨也大哉叹辞言无限极也资
 取也乾以一元之气万种之物资之以始天道运行
 而元气总摄之此元之所以大也施去声品𩔖也元
 气之阳上行而为云下施而为雨万物各以品𩔖自
 元气中流出此其亨也游定夫曰乾元曰大坤元曰
 至乾之大无方而坤之至未离乎方也李去非曰元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2a 页 WYG0016-0594a.png
 者一之未形也元之有形则一是已万物之所祖也
 万物祖于元得气而有形得形而有质而生生无穷
 矣兰惠卿曰乾元坤元天地之元气亦如人之有元
 气也乾元者天阳一元之气也人知万物之生于地
 而不知天以乾元之气为之始亦如人之生于母而
 不知资始于父之元气也始之于未生之前生之于
 有始之后胡翼之曰资始资生圣人于一字皆有指
 意李子思曰以日月星辰周天之度观之若有机缄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2b 页 WYG0016-0594b.png
 运转而不得止者意者天在太虚之中随一元之气
 以转故乾之元物所资以始者乃所以统天也毛伯
 玉曰世谓阴阳者天地之所有非也未有天地先有
 阴阳阴阳判而后有天地是故谓以阴阳而统天地
 则可以天地而御阴阳则不可或曰天之体乘阳气
 而动犹人之身禀血气而生也形以神为主故曰乃
 统天(此本/冯说)又曰虽天亦资始于阳岂特万物哉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3a 页 WYG0016-0594c.png
 此言圣人体元亨之德以治天下也圣人大明乾道
 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而乘此六阳以行
 天道是乃圣人之元亨也不言于利贞之后而言之
 于此者盖元亨者内卦也有内卦必因而重之故于
 内卦之元亨知其必有外卦之利贞也非六阳之纯
 全何以成元亨之功哉万物资始者初九也九二居
 中坤索成坎云行雨施也自初衍而至三品物流形
 之𧰼也胡翼之曰时潜则潜时见则见时跃则跃时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3b 页 WYG0016-0594d.png
 飞则飞以至惕也亢也亦然是六位各以时而成也
 正义曰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以阳气升降言
 之谓之六龙程可久曰乘如乘车之乘托物以有有
 御如御马之御制物而有节耿晞道曰统天统其体
 御天御其用统如首之统四体御如心之御五官林
 黄中曰此三画之乾也下卦既终上卦又始始终相
 生圣人能大明此理则下三位亦以时成也乘此六
 阳之龙以御中天则乾之全体得矣此乾元用九所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4a 页 WYG0016-0595a.png
 以天下治也乘六龙以御天用九之事而一元之气实
 主之者体乾之元也然言于乾道变化之先者冯当可
 曰此圣人赞化育之功也由是乾道得以变化耳林
 黄中又曰乾为天爻不言天而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此以天道赞乾之利贞也故复以乾道更端乾道至
 此变化无所不利而万物各全其性命之正此乾之
 利贞也变者息而盈化者虚而消物所受为性天所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4b 页 WYG0016-0595b.png
 赋为命太和者阴阳冲融之气自夏而秋则阴升而
 变阳降而化万物各以品𩔖归根反本复其性命之
 正而向之发达流布者保聚会合至和之气同归于
 一元之贞矣变化者九四之乾道革也各正性命者
 九五之中正也保合太和者上九之不亢也耿晞道
 曰乾道之所以变化者阴阳而已各正性命者阴阳
 之定分也保合太和者阴阳之冲气也胡翼之曰立
 秋凉风至八月白露降九月寒露降以至为霜为雪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5a 页 WYG0016-0595c.png
 皆变化之渐也若大暑之后寒凉暴至则万物其能
 成乎故曰保合太和乃利贞毛伯玉曰变化之馀各
 正性命收敛于冬故也敛之不固则泄不以时凡雨
 雪不应水泉不收愆阳伏阴冬华春实皆天地之沴
 气也是故敛之于冬者万物之所以止也各正性命
 者也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此言圣人体利贞之德以安天下也圣人在上高出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5b 页 WYG0016-0595d.png
 于物犹乾道之变化也万国各得其所而咸宁犹万
 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太和也是乃圣人之利贞也
 朱子曰四德循环而无端生气流行初无间断此元
 之所以包四德而统天也其以圣人言者孔子盖以
 此卦为圣人以天德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吉
 占也虽其文义有非文王之旧者读者各以其意求
 之则并行而不悖可也馀卦仿此此赞以天形成命
 贞宁为韵诸卦皆协韵语当以𩔖推之书曰一人元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6a 页 WYG0016-0596a.png
 良万邦以贞古通以贞为宁也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此以地道赞坤之元也坤之一元之气万物皆资之
 以生乃顺承天施也可谓至矣朱子曰万物资乾以
 始而有气资坤以生而有形气至而生生即坤元李
 仲永曰乾统之于先而坤顺承之于后也游定夫曰
 坤顺承天则乾之道亦无馀地矣特不出于天之外
 而已故曰至哉坤元言地道于是为尽也李去非曰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6b 页 WYG0016-0596b.png
 自后而从其先谓之顺自下而奉其上谓之承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此以地道赞坤之亨也含古函合无疆合天之覆物
 无限极也阳曰包阴曰含弘宏也品物咸亨亨于流
 形之后也李氏曰乾主覆坤主载坤以厚德载物则
 合天无疆而同其所覆也静翕故含弘动辟故光大
 李季辨曰乾德在不息坤德在无疆可久之德自不息
 而至可大之业自无疆而至也李子思曰自太极肇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7a 页 WYG0016-0596c.png
 分之后一载至今自今以往又不知其载之无疆也
 程正叔曰含弘光大四者形容坤道犹乾之刚健中
 正也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此以牝马赞利贞也𩔖言其朋之众也马称牝以柔
 顺也程可久曰在乾称六龙在坤称地𩔖𩔖言非一
 也牝马行地犹六龙御天程正叔曰乾健为马坤亦
 健乎曰非坤何以配乾未有乾行而坤止也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7b 页 WYG0016-0596d.png
君子攸行
 此下以人事赞坤之彖经以君子有攸往属下文赞
 欲便声韵遂以君子攸行属上文言君子之所行者
 柔顺之贞也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郭子和曰乾健坤顺道之常也故先乾而行则迷而
 失坤之常道后乾而行则顺而得坤之常道也
西南得朋乃与𩔖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8a 页 WYG0016-0597a.png
 西南与巽离兑行坤类也东北坎艮震则乾之𩔖而
 丧坤之朋矣乃终有庆者六五配乎乾之九五凡有
 庆者皆君臣相得之辞李去非曰坤阴生于午至申
 而内卦成所与行者皆阴𩔖也而失配于阳至于亥
 六爻成矣而乾居之得其配也故有庆亦通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言悠久无疆也正义曰无疆有二义一则广博无疆
 二则悠久无疆也毛伯玉曰以乾统天则天有所宗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8b 页 WYG0016-0597b.png
 以坤应地则地有所资阴阳斡旋天地非天地能斡
 旋阴阳也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屯志卦名刚柔始交而难生以卦变明卦义难去声
 刚柔爻之德九六爻之象也乾刚坤柔皆纯体不杂
 至是乾始交坤而为震坎在上为难谓难于生以生
 物为难也石守道曰始交者前未交也毛伯玉曰屯
 者其生甚难俗谓乳字为难月然则难生者生未生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9a 页 WYG0016-0597c.png
 之间也已生则为解矣李氏曰乾坤之后一索得震
 而始交再索得坎而难生张舜元曰物生向上其象
 震也坎为大冬寒气之所凝蟠屈地下而未达此其
 所以为屯而谓之难生也一说二阳在下纯体之卦
 当上坤下兑今兑二之九上交于坤成坎坤五之六
 下交于兑成震动而遇险是以难生动乎险中大亨
 贞以卦性明卦𧰼震动于坎险之中所以济屯大谓
 震之一阳亨于九五之贞乃所谓利也刘长民曰险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9b 页 WYG0016-0597d.png
 难在前不动何由可济李去非曰非大披刔则治之
 良难故曰大亨正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昩宜建侯而不宁
 以卦象明占震雷坎雨而震又动满盈而未解天之
 造草乱冥昩不可往也往则遇雨或迷道故戒以勿
 用当此之时但宜封建诸侯而不敢安宁也屯有盈
 义利有宜义不宁乃动乎险中之𧰼草乱而未齐昩
 晦而未明毛伯玉曰天造草昩即生民之初也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0a 页 WYG0016-0598a.png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
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蒙志卦山下有险险而止蒙以卦象卦性明卦义艮
 山之下有坎险焉遇险而止莫知所之蒙之象也艮
 止也蒙亨以亨行时中也此象全主九二下皆同言
 蒙之所以亨者以亨道行也所谓亨道时中也学记
 当其可之谓时九二阳明其于群阴之蒙时而发之
 无过不及是以亨也再言蒙者以蒙自有亨义嫌上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0b 页 WYG0016-0598b.png
 一蒙字为志卦故复言之卜子夏曰决而当于时适
 于中道乃行也张子厚曰但观蒙者时之所及则道
 之乃亨行时也又曰时中之义甚大必观其会通以
 行其典礼行其典礼而不达会通则非时中矣朱子
 发曰蒙者屯之反蒙有屯塞之义九二引而达之九
 本在五反而居二以亨行也盖二阳在上而五之九
 乃来居二尔李季辩曰蒙而亨善端之发也就其发
 处推之无非时中之道也刘长民曰时中谓训不失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1a 页 WYG0016-0598c.png
 时也过稚则性未成过长则捍格不入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九二为内卦之主而能发蒙六五
 应之杨廷秀曰求者有志则教者必应应字韵未详
 云
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黩黩则不告黩蒙也蒙以养正
圣功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以刚明发蒙而得中道故筮之则
 告再三黩黩则不告黩蒙也明黩义筮至再三而一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1b 页 WYG0016-0598d.png
 一告之适所以黩乱蒙者尔蒙以养正圣功也独此
 主上九经以治蒙与蒙者皆利于贞为义而赞发此
 新意言蒙而未发天理之正固在于此乎养之乃作
 圣之功也程正叔曰以纯一未发之蒙而养其正乃
 作圣之功也发而后禁则捍格而不胜矣耿氏曰书圣
 时风若又曰蒙恒风若圣者蒙之反也
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
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2a 页 WYG0016-0599a.png
 需志卦须也险在前也以内卦乾明卦义须待也坎
 险在前故有待而后进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又以乾明卦象三阳有需于九五盖同
 德也坎陷阳则义当困穷三阳刚健则九五不陷义
 不困穷而光亨也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以九五
 明卦占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又以卦变明卦占四阳
 在下卦为大壮今四之九往五则上卦成坎故为需
 然得天位则三阳以𩔖而进虽大事必济盖圣人之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2b 页 WYG0016-0599b.png
 大宝曰位位乎天位以正中则刚健而不陷矣义与
 上文意相属也司马君实曰需者何待时而行之谓
 孚者何见信于人之谓夫信者已之所为孚者待人
 而后成故需之道利安而不利躁脩己以待人者也
 非信义著明道德光大则不能以亨也居正待时然
 后吉也用邪求益宜其凶也需以涉难难可济也躁
 以涉川沈可必也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3a 页 WYG0016-0599c.png
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
入于渊也
 讼志卦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以卦才卦
 性明卦义凡说见辑传者不复出后并仿此中吉刚
 来而得中也以九二明占九自三来二得中为成卦
 之主故其占如此终凶讼不可成也又以上九明占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又主二而以九五明占不利涉
 大川入于渊也又主上卦乾以明占渊谓坎水之深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3b 页 WYG0016-0599d.png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
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师志卦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以九二一
 阳统五阴明卦义并象王去声谓大人也朱子发曰
 周官自五人为伍积之至于二千五百人为师众之
 义也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
 又何咎矣以九二与卦性明占李仲永曰九二以刚
 居中而上下应之王介甫曰药石之攻疾者谓之毒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4a 页 WYG0016-0600a.png
 王景孟曰杀戮之惨供亿之苦劳民而费财所以毒
 天下也张舜元曰坎为毒噬嗑遇毒亦坎象李季辩
 曰圣人之兵以顺动然犹曰毒天下此圣人特笔以
 示戒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比志卦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以九五明卦义并占
 比吉也言比有吉义比辅也释卦名义下顺从也释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4b 页 WYG0016-0600b.png
 吉占程正叔曰亲辅也林黄中曰辅当为傅今附传
 写之讹李氏曰比之所以吉者以下相比辅而顺从
 也郭子和曰天下之吉生于顺凶生于逆窃谓不言
 上下而但言下以上为后夫凶也原筮元永贞无咎
 以刚中也以九五明元永贞之占不宁方来上下应
 也以五阴明占上下定体后夫凶其道穷也又以上
 六明占易凡上下位为穷极之义郭子和曰易之道
 穷则变不知变则失易之道故乾有穷之灾坤则其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5a 页 WYG0016-0600c.png
 道穷况后夫乎圣人于道穷之际每致意焉者明易
 之道初无穷人自失之也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
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小畜志卦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以六四明卦
 义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以卦体二五明卦象乾
 健而巽不逆君臣皆以刚德得中而其志得行虽小
 为所畜而必亨也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5b 页 WYG0016-0600d.png
 行也密云不雨尚往也以乾健明占阳往则阴从而
 雨矣故以往为尚尚上之也乾健必往自我西郊施
 未行也又以施未行明占施去声谓两施
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
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履志卦柔履刚也以卦材明象兑阴柔乾阳刚也说
 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以卦性明占说今
 悦古止用兑学记说命作兑是也后凡兑卦之象同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6a 页 WYG0016-0601a.png
 兑说而应乾言二体相应非云三应上九也刚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说虽主兑而兑实主三此又
 以九五为一卦之主而覆释之三以柔说而履乾之
 后故不伤而亨若乃五以刚中正而履乾之帝位则
 不疚其光明不咥人者不疚之象亨者光明之象也
 疚计又反病也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
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6b 页 WYG0016-0601b.png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泰志卦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
 下交而其志同也以二体释卦义上下定体否同天
 气下降地气上腾万物于是出乎震是其通也乾为
 君上坤为臣下下者上上者下是其交也不曰君臣
 而曰上下者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皆有上下之分
 否言天下无邦可见矣内阳而外阴言卦气内健而
 外顺言卦德李氏曰以人事言之在内者健以建立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7a 页 WYG0016-0601c.png
 在外者顺以听从内君子而外小人言人事此赞以
 上下之位明卦义以内外之位明往来以阴阳健顺
 君子小人明小大之象郭子和曰内阳而外阴天地
 之道泰也内健而外顺乾坤之道泰也内君子而外
 小人国家之道泰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以阴阳
 升降明占乾势上进故长坤势下复故消长丁丈反
 长如长日加长而不自知消如火消膏而不自觉泰
 否之赞归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长故曰易以天道明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7b 页 WYG0016-0601d.png
 人事袁氏曰夬言小人道忧何也曰小人道消未知
 所忧也自三阳充而为五阳小人之危甚矣能无忧
 乎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
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
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否之匪人就象志卦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
 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以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8a 页 WYG0016-0602a.png
 二体释卦义无邦释匪人之𧰼邦悲江反天地不交
 乃闭塞成冬之时上下不交则王国令不行于诸侯
 诸侯不上交于天子言诸侯非其人也朱子发曰坤
 在上为邦在下为邑故象无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
 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以卦气卦材人事释大往小
 来之占不言健顺而言刚柔者君子在外不可言健
 健天德也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释不利君子贞之
 占彖在大往小来之上而此倒之者对泰而言也李
厚斋易学 卷三十三 易外传第一 第 18b 页 WYG0016-0602b.png
 氏曰否泰反其类故否之辞反乎泰
 
 
 
 
 
 
 厚斋易学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