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a 页 WYG0016-043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厚斋易学卷二十三    宋 冯椅 撰
易辑传第十九
经下篇(萃升/)
(坤下/兑上)

 赞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 又曰观其
 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b 页 WYG0016-0431d.png
 杂卦曰萃聚而升不来也
  程伯淳曰泽上于地水聚也故为萃不言泽在地
  上而云泽上于地言上于地则为方泽聚之义
  案对夬立象犹屯之于解不以卦定序反对为定
  也泽上于天则决上于地则聚
  杨廷秀曰萃者天下生聚全盛之极也天地聚而
  阴阳和万物聚而食货充君臣聚而大道行万民
  聚而天下泰此岂一日所致哉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a 页 WYG0016-0432a.png
  李子思曰以画观之二阳得位四阴聚而归之故
  曰萃三阴已升在上二阴在下有应随之以升故
  曰升临萃二体相反二阳在下近民有临之之𫝑
  而未有萃之之权及以兑而加之反之坤上而二
  阳位在上卦然后斯民可得而聚
  赵氏曰阳居五而五阴从之故卦为比阳居五与
  四而四阴从之故为萃二卦若相似也然比者众
  阴始附之初圣人作而万物睹之时也故曰原筮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b 页 WYG0016-0432b.png
  元永贞无咎而又曰不宁方来后夫凶皆始附之
  意也萃者二阳相比群阴聚而归之君臣同德而
  万物盛多之时也非下顺而上说则不足以为萃
  岂特二五相应而已哉
  毛伯玉曰萃似比然则何以异乎曰水在地上固
  相亲也而散漫未有所归故其卦曰不宁方来其
  爻曰失前禽名分未定不必其皆比也夫泽上于
  地则水固钟于泽者也故曰王假有庙利见大人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3a 页 WYG0016-0432c.png
  盖天下一家极盛之时也
  冯当可曰非有扰攘倾覆之变安得舍彼而取此
  三代之时历世载德以有天下非一时萃于我者
  之所谓萃也
  案萃与比近盖地上之水与地上之泽亦不甚远
  也然水聚而成泽则比者萃之初萃者比之后其
  象甚明比则一阳居尊位而五阴争比之上六最
  后则为后夫凶为失前禽此正圣人作而万物睹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3b 页 WYG0016-0432d.png
  之时所谓凤凰景星始见争先睹之者也萃则二
  阳而四阴聚之有君有臣其民聚于臣以归于君
  此名分已定聚而不散之时也此其大凡也若夫
  聚天下之民日中为市何以聚人曰财所欲与之
  聚之方以𩔖聚何莫非聚而又岂止以天下定未
  定为说哉先儒之言虽异同而各有理不得不辨
   右明象义
 象赞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4a 页 WYG0016-0433a.png
   右明卦用
 序卦曰遘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
  林黄中曰自遘之萃巽反为兑乾变为坤上下相
  易
   右明卦序
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赞曰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
 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4b 页 WYG0016-0433b.png
 之情可见矣
  张舜元曰全卦之体有庙之象
  朱子发曰艮为门阙上为宗庙
  李子思曰二阳在众阴之中有建立宗庙总摄众
  志之象豫之象亦为重门盖艮之上又有三耦画
  也今此卦象如豫特多九五一奇画耳故为有庙
  而九五至之之象
  耿睎道曰萃之时以言乎人则四海之欢心得矣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5a 页 WYG0016-0433c.png
  以言乎物则九州之美味备矣王者之所以致孝
  享于是乎在
  朱子曰庙所以聚祖考之精神又人必能聚已之
  精神则可以致于庙而承祖考也 又曰人之精
  神萃于己祖考之精神萃于庙
  陆希声曰气聚而生故精气为物气散而死故游
  魂为变魂气有散无所依归故圣人于萃聚之时
  立宗庙以致孝享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5b 页 WYG0016-0433d.png
  胡翼之曰夫人之生则精神萃之于身及其死也
  虽欲见其容貌而不得圣人观萃之卦设为宗祧
  以萃祖宗精神于其间以尽孝子之心
  程伯淳曰萃涣皆享帝立庙因其精神之聚而形
  于此为涣散故立此收之 又曰古者祭祀用尸
  盖人之魂气涣散孝子求神而祭无尸则不享无
  主则不依故易萃涣皆言王假有庙魂气必求其
  𩔖而依之人与人既为𩔖骨肉又为一家之𩔖已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6a 页 WYG0016-0434a.png
  与尸既已洁斋至诚相通以此求神宜其飨之
  程正叔曰群生至众也而可一其归仰人心莫知
  其乡也而能致其诚敬鬼神之不可度也而能致
  其来格天下萃合人心总摄众志之道非一其至
  大莫过于宗庙故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
  萃道之至也祭祀之报本于人心圣人制礼以成
  其德耳故豺獭能祭其性然也
  李子思曰天地之气浮游于大空之中絪絪缊缊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6b 页 WYG0016-0434b.png
  漠然而无形也下腾上降往来聚散而不常也因
  其忽然而聚之际必求有以凝之然后既聚而不
  散譬之林林之众纷然不齐一其耳目而坚其心
  志者其唯建邦立都置宗庙社稷之为先务乎
  李季辨曰宗庙者人心所系武王伐商载主而行
  高帝初兴立汉社稷皆以系人心也
  张子厚曰与涣卦义同故系辞互见
  案圣人行礼有经有纬因万物之萃而致享宗庙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7a 页 WYG0016-0434c.png
  礼之经也以祖考之神萃于庙而萃已之精诚以
  格之所以系众心而使不涣散礼之纬也
  李子思曰九五具阳刚之德有大人之象当萃之
  时出履正位而上下群阴聚而利见以求享此聚
  之以正者也 又曰二阳得位而专赞九五者四
  为五之辅出而为九五聚民以归于君上则可而
  分以自专则不可
  李季辨曰必得九五之位然后为萃之主故曰利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7b 页 WYG0016-0434d.png
  见大人萃不以正其终必离故曰利贞
  李氏曰人不能无群群不能无争必有善群者为
  之主利见大人者求其所为主也
  程正叔曰人聚则乱物聚则争事聚则紊非大人
  治之则萃所以致争乱也萃不正则人聚为苟合
  财聚为悖义安得亨乎故利贞
  案贞利利贞两言利义本不相蒙孔子合言之谓聚
  之利于亨者以见大人则为所聚之正是乃利贞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8a 页 WYG0016-0435a.png
  也说者第释孔子之传而文王之经意隐矣
  林黄中曰坤为牛故有牲之象
  李子思曰阴聚而归阳有万物盛多能备礼之象
  程正叔曰祭祀人心之所自尽也萃天下之心者
  无如孝享用大牲承上有庙之文以享祀而言凡
  事莫不如是丰聚之时交于物者当厚称其宜也
  李季辨曰君位既正方用大牲如汤用玄牡之𩔖
  用大牲则天命定矣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8b 页 WYG0016-0435b.png
  王景孟曰当此之时凡事皆吉于用大亦不特大
  牲而已也成大功立大事兴大利凡此皆吉于用
  大者也故继之以利有攸往
  程正叔曰物聚而力赡乃可以有为故利有攸往
   右明卦象占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说者谓孚四而三间之易无阴间阴之义
 赞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9a 页 WYG0016-0435c.png
  林黄中曰在一卦之下应乎九四四在臣位能萃
  而不居是有孚而不终也初孚四而不终将萃于
  五五既远而非应而初之所居又阳也是以其志
  惑乱于其所欲萃焉如号咷之人一握其手而为
  笑也四五皆兑体为口舌故有先号后笑之象
  李季辨曰初与四应以阴求阳宜相孚也四位不
  当终不成萃故有孚不终心不能定去就不决故
  乃乱乃萃萃而以理不约而合若婴儿之号泣然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9b 页 WYG0016-0435d.png
  为父母者一握其手则为笑矣此见天理之萃也
  四既无位进而萃五得萃之正勿恤而往可以无
  咎
  程可久曰号与笑哀乐之见于外与同人旅称号
  笑同意
   右明象占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礿
 赞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0a 页 WYG0016-0436a.png
  李季辨曰五为萃主已为正应下连三阴相引萃
  五萃之吉也
  案说者多以牵于群阴之间不能自达于九五唯兰
  惠卿李子思以其碍于九四其说然矣而谓必待
  九五引之则又非文义盖凡下卦中爻多引其𩔖
  如泰与大畜之二是也初六牵于正应六三限于
  相比皆为九四所萃唯本爻与五为正应引初六
  六三以萃于五为得君臣之大义故吉而无咎咎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0b 页 WYG0016-0436b.png
  以九四之当其前取象也
   右明占
  程可久曰用大牲者萃之主也用礿者六二而已
  朱子曰卜祭者有其诚则虽薄物亦可以祭矣
  案礿固言祭然象也与坎九四之义相似为六二
  者苟不阻于九四而孚于九五则可以阔略礼文
  而得享上之义矣
   右明象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1a 页 WYG0016-0436c.png
  王介父曰升之九二以刚升孚乃能无咎故先言
  孚乃利用礿而后言无咎
   右明爻义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赞曰往无咎上巽也
  耿睎道曰比于九四而求聚者也虽有刚柔相与
  之道然非正应而求之不得所欲故萃如嗟如无
  攸利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1b 页 WYG0016-0436d.png
  李仲永曰三阴皆进是萃如也三阴皆进而已独
  无应故嗟如也不当位而应故无攸利
  李季辨曰三应上六既赍咨涕洟故萃而嗟如往
  而萃五则无咎
  冯当可曰物方萃已安得散但萃道不足故有小
  吝咎则无也三阴皆萃于九四是萃如也然四非
  已应又非君位于心不安嗟如也九四权臣也而
  萃之上六本应也而不应之故无攸利然九五在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2a 页 WYG0016-0437a.png
  上往而聚之斯无咎矣若必欲踰五而求上六之
  应则终吝也小谓六之阴也
   右明象占
九四大吉无咎
 赞曰位不当也
  朱子发曰阳为大大者吉也
  胡周父曰无他辞而直谓大吉无咎夫萃之世弱
  趋于彊闇依于明四臣位也而阳处之以说而接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2b 页 WYG0016-0437b.png
  三阴民乐归之者也若不专君位吉非大者乎
  郭立之曰卦有二阳下皆有应四又上比于君得
  其所萃莫吉于斯
  李氏曰下比三阴有得民之象上承九五有得君
  之象在萃而得君得民人臣之盛者也故大吉无
  咎
  程可久曰人臣与君分其所萃安得无咎惟其与
  五同德不植私党使大者尊荣而吉始见补过之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3a 页 WYG0016-0437c.png
  义(大字义/与郭合)
  林黄中曰以九居四不当其位能萃而不居非与
  九五争民者也此所以大吉无咎 又曰萃之六
  爻皆言无咎而四言大吉无咎明萃之无咎皆九
  四之功也
  案说者率谓大吉然后无咎或者又不谓然今以
  爻义考之众阴归五多阻于四而九五亦无大得
  志之辞易于九四系之以无咎可矣而曰大吉云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3b 页 WYG0016-0437d.png
  者似予之过何也曰圣人盖变文以示训也使九
  四以其位之阴而如比之六四则九五安得有匪
  孚悔亡之辞岂非大吉使九五制于九四而如豫
  之六五则安得有有位元永贞之辞九四岂非有
  咎当知萃之四五善于豫而弗若于比曰大吉以
  示其劝曰无咎以示其戒读九四之辞者默喻于
  辞意之表可也
   右明象占爻义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4a 页 WYG0016-0438a.png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赞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冯当可曰圣人于萃卦虽二五中正无大与之之
  辞者四在侧以争萃为五者不可不勉其所以为
  萃之道矣元永贞则四必为大吉无咎
  朱子曰阳刚中正当萃之时而居尊固无咎矣若
  有未信则亦修其元永贞之德而悔亡戒占者当
  如是也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4b 页 WYG0016-0438b.png
  李季辨曰涣而方萃人情未孚必元永贞然后悔
  亡盖萃而得君其卦为比元永贞之道也萃而成
  比则悔亡矣
   右明象占
  赵氏曰比以九五一阳为主故卦有元永贞之辞
  萃有两阳爻故元永贞独归之九五亦可见易中
  卦爻彖象之辞无非一理所贯也初与三不当位
  者自萃于四是物有匪孚者矣故必元永贞然后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5a 页 WYG0016-0438c.png
  悔亡
  案二阳爻所以萃众阴也九四臣位九五之位则
  君也故五之萃为有位以四之位不当故也匪孚
  以众阴孚四也悔为匪孚也必尽君道元永贞然
  后匪孚之悔可亡盖四近民而已巍然处其上也
  易穷则变变则通以卦变言之九四之变则比也
  比吉也九五之变则豫也豫则贞疾也故四之辞
  吉而五之辞多戒云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5b 页 WYG0016-0438d.png
   右明爻义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赞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胡翼之曰居卦之外而下无其应是以赍咨涕洟
  也
  李仲永曰以兑说在上而赍咨涕洟者说极而忧
  也忧之如何无位而穷也
  李季辨曰五居正位以六居上失萃之时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6a 页 WYG0016-0439a.png
  张舜元曰兑为口舌为雨泽之象
   右明象
  程可久曰知危惧祸物亦不我咎也
  王景孟曰萃久则散说极则悲君子以为无足咎
  也
   右明占
  林黄中曰上者萃人下者萃于人以阴柔处卦之
  穷是其无萃人之材物莫之与而又不能萃于人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6b 页 WYG0016-0439b.png
  者也是以穷至于赍咨而涕洟焉
  案易穷则变萃泽萃于下也上穷则泽溃矣夫成
  卦萃聚也聚极而散上卦兑说也说极而悲故其
  象如此至于爻之变则成否夫萃之不早而穷焉
  无所复入徒有悲叹何所咎也且萃者极盛之时
  也极盛之时宜物情和说顺适以应坤兑之象今
  观之六爻初则号三则嗟上则涕洟而且不止于
  号赍咨而又不止于嗟何也祸福倚伏而盛满难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7a 页 WYG0016-0439c.png
  居故六爻止于无咎而大象所以有不虞之戒也
   右明爻义
  苏子瞻曰方以𩔖聚有𩔖必有党有党必有争故
  萃者争之大也盍以爻观之五能萃二四能萃初
  近四而无应则四能萃三近五而无应则五能萃
  上岂非交争之际哉
  林黄中曰六爻以相应相比为义盖当说顺萃聚
  之时说极则易忧顺极则易乖聚极则易散君子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7b 页 WYG0016-0439d.png
  所当警戒不虞而尤恶于不相亲也 又曰六爻
  以阴聚于阳为义夫阳刚者人之所聚也阴柔者
  聚于人者也为上者人之所聚也为下者聚于人
  者也是故萃之二阳其居阳位者应萃之义居阴
  位者能萃而不居也
  李季辨曰卦四阴二阳以阳为主三应于上二爻
  皆阴非萃之善初应于四聚而得吉无萃之位二
  应于五君臣正位成萃之功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8a 页 WYG0016-0440a.png
  都圣与曰相忘而相与本无咎也方以𩔖聚则相
  攻相感相取而吉凶悔吝生焉故所谓无咎者本
  皆有咎善补其过则所谓咎者亡矣此六爻所以
  皆言无咎也
   右明六爻
(巽下/坤上)

 赞曰柔以时升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8b 页 WYG0016-0440b.png
 杂卦曰萃聚而升不来也
  郑康成曰木生地中日长于上故谓之升
  李氏元量曰刚以上为位其在下非其所也故于
  刚在上曰止其来自下曰复柔以下为位其在上
  非其所也故于卦柔在上曰见其进自下曰升
  兰惠卿曰邵尧夫易图谓升者临之生萃之反柔
  以时升非独六五盖萃则四五皆阳而升则阳降
  阴升四五皆阴自萃之反而言也或曰升与晋何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9a 页 WYG0016-0440c.png
  异曰升者自下升高故谓之升故大象曰地中生
  木升晋者自近进远故谓之晋故大象曰明出地
  上晋取义各不同也
  案木在地之下自下而方升明在地之上出地而上进
  李子思曰阴阳二气迭为升降阴升则阳降阴降
  则阳升未有阳常升而不降亦未有阴常降而不
  升者反萃而升是二阳反居于下而三阴反居于
  上也故曰柔以时升 又曰左右前后四阴乃扶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19b 页 WYG0016-0440d.png
  二阳以俱升六爻盖无一之不升也
  郭立之曰天地万物皆有升在人则位之升谓之
  升德之升亦谓之升
  杨廷秀曰升则足以行道
  李季辨曰古之贤者升进而上其道不一有自司
  徒命乡论秀而升者自司徒升之乐正乐正升之
  司马司马升之王所有自侯方岁贡而升者天子
  则试之射宫中多者得与于祭有自三年大比因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0a 页 WYG0016-0441a.png
  贤能之书而升者天子拜受登于天府其条目见
  于周官王制而其义则隐于易之升盖木之升也
  其勾未萌甲未拆之时枝柯干叶皆备于未升之
  时故其升也莫能禦犹贤者之未进也道德蕴畜
  皆当素备故一出而名实遂孚矣此卦辞元亨之
  道也
  案自下而上腾者谓之升观孔子之传唯柔以时
  升地中生木之二说诸儒不过祖述之而已大抵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0b 页 WYG0016-0441b.png
  主巽之自下而升柔亦巽也木亦巽也
 象赞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右明卦用
 序卦曰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林黄中曰自萃之升坤反居上兑反为巽二五相
  易而成也
   右明卦序
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1a 页 WYG0016-0441c.png
 赞曰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
 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案赞曰大亨则元主九二也九二以巽二顺上以刚
  中而应上是以大亨乃上升之象也六五升之主
  也知九二之材足以升也乃用顺应之道以见之
  勿忧其不见也南面而治天下者六五也九二之
  大人既见六五之大君乃偕进而上行南征之象
  也谛观卦义似皆主巽而用见大人独不主巽者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1b 页 WYG0016-0441d.png
  阳为大未有六五而称大人者无此象也
  王辅嗣曰阳爻不当尊位无严刚之正则未免于
  忧故用见大人勿恤也
  代氏曰尊爻无此人故不云利见
  程正叔曰凡升之道必由大人升于位则由王公
  升于道则由圣贤用巽顺刚中之道以见大人必
  遂其升勿恤不忧其不遂也
  林黄中曰巽东南也坤西南也自巽升坤必涉乎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2a 页 WYG0016-0442a.png
  离离南方也自南而征斯为吉矣
  程可久曰阳以上行为南杜元凯谓阳气起于南
  行是也
  李氏曰明夷九三曰南狩升曰南征征与狩皆有
  事之大也
  案用见大人主六五言盖用元亨之道以见大人
  也人主之升于位与德皆用见大德之臣也此以
  已升言也南征乃以自下而升为义主九二之阳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2b 页 WYG0016-0442b.png
  爻以象君子之升以方升为象也明夷升征与狩
  皆称南以坤位西南嫌其为阴晦故以南目之大
  凡人背北面南南前进之义也
   右明象占
初六允升大吉
 赞曰上合志也
  郑少梅曰初傅二阳而升三阴又与之一体故有
  允升之象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3a 页 WYG0016-0442c.png
  赵氏曰以柔居一卦之下又巽之主合乎上卦之
  坤柔宜升者也
  案卦以柔以时升为义初六之柔与三阴同德而升
  无间言者也而二阳阂之然阳本上升之物三阴
  不能拒则亦与初六同体而升亦无问言者也是
  五爻皆欲与同升夫是之谓允其大吉可勿问而
  知也诸说不明卦之大义多曲而不当
   右明象占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3b 页 WYG0016-0442d.png
九二孚乃利用礿无咎
 赞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朱子发曰升萃之反也升之九二即萃之九五故
  升萃二爻反复同象明二五之交孚也
  李子思曰萃之六二以阴柔而应九五之刚升之
  九二以阳刚而应六五之柔其以至诚相感而相
  应则一也故爻辞皆有孚乃利用礿之义而彖传
  皆有刚中而应之辞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4a 页 WYG0016-0443a.png
  李氏元量曰萃之二柔也则疑于进之易故引吉
  无咎而后孚乃利用礿升之二刚也刚则能审义
  以进焉故即其材孚乃利用礿而无咎也
  林黄中曰二卦不言于五而言于二者贵贱之位
  也
  冯当可曰二中也五亦中也中诚相应虽五升而
  不来以二之诚而格之不能不守贞以待二而为
  之升阶也二能感五五能待二乃成升道故赞二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4b 页 WYG0016-0443b.png
  为有喜五为大得志
  毛伯玉曰古者卿大夫皆世禄然卑踰尊疏踰戚
  者有之矣其大者为舜为傅说为吕望其次如大
  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此皆升之谓也匹夫而升
  于朝亦不偶然矣故曰孚乃利用礿无咎彼固孚
  于未礿之先者也
  案萃之六二无咎以阂九四升之九四无咎以阂九
  三本皆有咎唯二五中正故交孚而二阳爻不能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5a 页 WYG0016-0443c.png
  为之间其所荐虽薄而必飨也萃之情下趣故引
  吉无咎者以其交孚乃利用礿也升之情上腾故
  必交孚乃利用礿而后无咎
   右明象占爻义
九三升虚邑
 赞曰无所疑也
  兰惠卿曰阳实阴虚邑者位也升自临生三之位
  本阴爻居之虚邑也今以九升三居阴爻所居之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5b 页 WYG0016-0443d.png
  地故曰升虚邑
  案二阳之卦在下者为临也在上者为观也今以
  临之初九升六三之位而为升是升虚邑也邑虚
  则无所阂于升也 说者以坤为邑谓前无阳实
  以阂之或又谓三诸侯之位邑国也皆非
   右明象占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赞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6a 页 WYG0016-0444a.png
  张舜元曰坤西方之卦岐山之象也
  李子思曰其事颇𩔖太王文王或者遂以爻辞非
  文王语然而易中王用之辞非一如王用三驱王
  用出征王用亨于帝皆泛言之未尝指名其人况
  称王而不称号邪
  李氏曰体顺又以阴居阴顺之至也故于升之道
  有吉而无咎
  案象与随上六相似特西为岐耳随上体兑兑正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6b 页 WYG0016-0444b.png
  西故曰西山此卦上体坤坤位西南羑里视岐其
  方也故曰岐山山皆以在上卦取象今观太王迁
  岐之诗披荆棘通道路窃意太王未卜宅之先必
  有负固不庭之国王者乃用此顺巽之道以通之
  故著此象所谓知以藏往者也若曰文王自称太
  王之德则羑里之时太王一诸侯耳未称王也追
  王太王在武王有天下之后若曰文王自称与爻
  辞非文王作则又失之甚矣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7a 页 WYG0016-0444c.png
   右明象占
六五贞吉升阶
 赞曰大得志也
  李去非曰柔居尊守正而二以刚应之降接如宾
  主之于阶揖逊以升焉接贤者之礼至矣
  程可久曰虚中下应于刚德之臣自二而升五如
  阶之有级焉此人君升进贤臣而𫉬其辅赞故以
  贞吉先之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7b 页 WYG0016-0444d.png
  案贞吉言二五正应之吉也升阶自三至五自下
  卦升上卦有升阶之象或以为如舜之历试自匹
  夫而升六位然赞为大得志则指九二也
  李季辨曰至此则进于天子之阶矣或升之王所
  或试之射宫或登之天府皆升阶也则升道亨矣
   亦有此义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赞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8a 页 WYG0016-0445a.png
  兰惠卿曰冥者晦也升豫皆以阴升居上故豫曰
  冥豫升曰冥升
  朱子曰以阴居升极昏冥不已者也
  李季辨曰处升之极知进而不知退君子知进退
  存亡故宜贞守贞守乃所以不息也犹木升之极
  必归根复命虽华实剥落而生生之意又寓于中
  矣
  李氏曰天下之理消息盈虚不可以为常升而不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8b 页 WYG0016-0445b.png
  已则必困唯持以不息之贞则无骄盈之患此所
  以为利也
   诸说似觉支离
  案上无所之进而不已故为冥升犹冥行也夫升
  极则困困则息若以进德言之息则非利也故利
  于不息之贞
   右明象占
  赵氏曰艮有不自满之意故内艮外顺而为谦巽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9a 页 WYG0016-0445c.png
  有不自高之意故内巽外顺而为升谦之六爻言
  吉者三言利者三而无凶悔咎之辞升之六爻言
  吉者三言利者二九三虽不言吉利而亦无凶悔
  吝之辞虽上六之冥升亦利于不息之贞则巽顺
  之效也
  冯当可曰萃聚而升不来阴阳当此时俱升而不
  降六爻之象如人相逐而行
  林黄中曰升六爻以自下而上往而不来为义何
厚斋易学 卷二十三 易辑传第十九 第 29b 页 WYG0016-0445d.png
  则升之为言上也譬犹木焉有长而无退也故既
  至六五而谓之升阶焉唯九二阂于九三以应六
  五而遂升上六前无所瞻视以进故谓之冥升
   右明六爻
 
 
 
 厚斋易学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