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秋斋集卷之八
秋斋集卷之八 第 x 页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序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18H 页
石厓赵公周甲寿序
圣上即祚之二年五月五日。即礼恩府院君石厓赵公周甲寿辰也。公自弱冠工于诗。而谬以秀三粗解字句。爱与之游。四十年于玆矣。始公之诗。清丽温雅。藻思颖脱。多出人言意之外。逮夫中岁以后。工益深而格愈高。沉潜秾郁。苍蔚老健。有非拘儒俗士佔𠌫咿唔所可几及者。故曰昔公之诗解人颐。今公之述屈人膝。此非秀三之语。而乃同人舆诵也。然是特公之馀事已。秀三窃覸公。孝友天至。笃于故旧。善治家。计虑周详。条理错综。虽在穷乏忧虞之际。少无几微于色词。又尝从事公沈槎之行。时方盛夏潦涨。山涧野渡。往往有垫没之患。每至水次。公辄踞胡床审察指挥。虽担夫马卒。待其毕渡而后公乃徐起。故一行赖而不病涉。此盖寓古名将济师之法。而人不知也。后公受遇 三朝。同休共戚。掌财赋握戎柄数十年。先事而措划。平居而约束。靡不井井凿凿。及当有军国大事。从容设施。率皆中规。而吏士无犯科者。虽参佐共事之人。亦不知储积之枵罄也。盖其平生讲磨穷理之学。家而国而。随处而然。非若临事张皇。倖而成功者也。岁值大歉。出廪馀百十硕。遍恤宗族故旧。口计而月给焉。待而举火。亦累十馀家。而无一捐瘠者。此古贤相广 君赐之风也。噫。自非有大过人之识之见。乌能若是乎。按礼五十曰老。六十曰耆。今公老而耆矣。愿公益懋令德。仰赞洪猷。颂八域之升平。基万世之永命。退而与宾客故旧。赏花于汾阳之园。载酒于贺监之湖。歌乐觞咏。则于斯时也。公之诗沨沨雅颂之音。可以瑞 当朝而鸣后世也。是则秀三区区祷祝之语云尔。
云石赵公五十寿序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18L 页
圣上即祚之三十一年三月一日。即云石赵侍郎五十寿辰也。礼曰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方物出谋发虑。言强仕十年。更历既多。智虑精熟。可以致吾君而泽斯民也。又曰五十曰老。不徒食。言血气始衰。非肉不饱也。惟公生于世卿之家。夙抱经济之具。出按藩维。入典枢要。文章则敛华而就实。政事则练达而慈谅。赫赫有当日誉。而文苑之执耳。岩廊之具瞻。公虽不自居。而人之望之也深矣。是不待秀三而言之也。念公清羸素善病。药不离手。式至于今日。特幸无声色嗜欲之移其气而伐其生者尔。古之谋国者曰无外忧。必有内患。向使公无病而惟移气伐生之乐为。则能至乎曰老曰寿。有未可知也。然则公之病无足忧。亦可以为贺也。虽然公今血气始衰。愿公倍节于往日。延天和于遥年。如大衍之数。自五十推之百千。则是秀三区区之祝也。
允五诗序
朝鲜之湖南。犹中州之有苏杭也。其山川明媚。土地衍沃。坱厚清丽之气。种种发诸物。而橘柚榴姜竹箭椑柿槃枲。吉贝之布。金榧镂荆之材。长腰不凿之米。篬筤之扇。白硾之纸。凡派之四方。凑于 京国。便民利用者。皆地出也。故其人亦多俊慧秀颖。文学才技之足以播诸邻邦。传于后世者在在有。而今柳君允五。则其一人也。始余南游也。君贽诗来见于完山客舍。余固已喜其隽永。遂与订交而归。及君尾余至京居。则满怀袖者。又其诗也。余乃知君之乐与余游。不远千里也。出家藏杜诗一帙相赠。为其欲袪绮缯而懋老苍已。后余之再游南邑。复与君日夕过从。益多见君诗。华者渐实。脆者渐韧。则虽不语而愈窃喜之。今君又叩余于余归四年之后。学益富才益进。语益驯格益新。渊然苍然。已造草堂门径。撤开六代笆篱。崇岭古松。未足标其峻。摩霄鸷翮。不能喻其勍。区区藻丽。余不敢为君赞也。吁。君之用力。顾已至矣。而余之赠君者。亦与有幸也。君之诗其将派四方凑 京国。如竹箭橘柚之人悦户蓄也耶。且余亟见君。诗之亟进也若此。则后数年有一大鸣于南国。世以为上下数百岁。湖南绝调者必君也。余方为君俟之。故于其归也。叙以弁其诗。
李伯相(廷稷)天籁诗序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19H 页
昔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不语宫商。伯牙之求犹益不懈。一日命舟止于海岛曰且俟我。去久不返。伯牙见高山峨峨。海水洋洋。风起波动。窅然有得。归御丝桐则艺成焉。而其寄之也高。悟之也深。故解之者亦鲜矣。使伯牙徒学而不契于心则不能操海山也。不遇钟子期则世又不能知其音也。然则非徒学之难。知之亦难矣夫。伯相从余游数岁。其诗盖屡变矣。顾其为人也。心清而气遒。胆怒而思隽。沿流溯源。冥搜远揽。寓于皎皎。发于浩浩。求于淼淼。归于皛皛。如朝日映水。秋荷吐葩。虽欲一尘之相污。亦无不得也。伯相日以其诗示余。余读未半。而如入台荡临九曲。一邱一壑。令人忘返。已足可乐。不必尽长岑頵谷而后。始知其美也。是伯相之窅然契于心者。表表著尔。伯相之艺亦已成矣。今之扬绝调鸣 盛世者。舍伯相而吾将谁求哉。余尤重伯相之不自高深。而方日就吟唱。久而无倦也。愧余荒陋不足以报其眷眷。然伯相有诗。余未尝不闻。则余之知伯相者。不敢自居子期后也。故书于卷而弁之。
默翁遗稿序
余少也。数客湖南。人士之与游从闻姓名多矣。逮夫七十后再至。则在者无多。落落有旧雨晨星之叹。乃今有以默翁遗书一束来见者曰。长水权生宗汉。即默翁之子也。拜言曰自我先人在时。愿得秋斋老人一言之订。霜露已十易。家贫道远。莫能自致。今年幸与计偕。老人其念之哉。余曰少固不敢当。况耄而悖乎。生起再拜。道先故。涕汍澜。语哽咽。令人观感。僾然知有终身慕者。于是乎辞不忍。遂受之在案。岁又更已。时于病间。读之屡玩之熟。盖默翁之学。明于春秋。深于书。若其序记风咏之作。驯雅平淡。多得濂洛风。若其功令各体。字数句寻。程式森严。见解错综。虽颛蒙之士。一见闻可以知诗赋表策之何样布置。何样结束。足可为初学指南也。是父力学勤攻。不亶为己之由是而觉也。亦欲是子之由是而觉也。吁甚笃矣。至于洪范之数。墨圈井井。如见涑水氏太虚之图。余虽不解其法。赜深钩玄。有可以体认。生又言曰使宗汉八叉场屋。一鸣国家。则庶不负周南之嘱。此非我言。而即先志也。斯可以善继善述也。乃忘固陋。妄加涂乙。以语生语题于首而还之。后之读此卷者。必有悲寒畯有才无命。槁死蓬蒿也。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19L 页
生其归而俟之哉。翁名曰思瓒。字曰章汝。享年五十九岁云尔。戊申孟夏题。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记
  
济南亭重修记
济南亭。即中营将讲武之所也。占山川之胜。据轮蹄之冲。其间架之宏敞。结构之隆崇。甲一州而冠五营。此昔人所以壮军容威观瞻也。岁久颓圮。上而栋梁甍桷。下而窗牖栏楯。一无苟完者。 上之三十三年夏。不佞待罪是营。窃恨其始忽乎一瓦之易。渐至乎风雨霜雪之不能庇其身。斯可曰视官如家乎。今按使徐公旬宣周岁。敝坠咸举。不佞遂以状白之。公曰是诚不得已之事。然时当荐歉。则不可用属邑民力为也。乃划下廪馀钱若干暨材瓦。以资其役。又令就议于通判赵公而经纪焉。翚革改观。其丹雘重新。月三易而工告讫。不佞适内迁将归。则有若待时而成者。然微二公乌能致此哉。如不佞不过奔走勤力。碌碌因人成事者也。后之继不佞而居斯亭者。不以不佞谓毁画求食。而视官如家。毋蹈前辙。则不独为亭之幸也。不佞亦与有幸也云尔。
忠臣 赠户曹参判韩公(浩运)旌门阴记
公家世定人也。 上之十一年冬。逆贼景来据定城抗 王师。月四易而不革面。公时以散官在京师。单骑疾驰归。以马策敲城扉大呼曰。我韩令也。欲与尔魁语。守者告景来。开门入。至则南向立中堂。高声责曰若欲生乎趣降。否者族若矣。今 主上圣明。国家安宁。若奈何反乎。今族若矣。今环定城数十里。皆官军也。若能当乎。徒族尔。且百姓无罪。若何驱而反乎。景来大戚。不敢视其徒。以戈摐公足欲屈之。血流地数十丈。屹然不少挠。骂之不绝口。遂遇害。时 上之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也。呜呼烈哉。事闻 命赠户曹参判而旌其闾。粤四月十九日城破。诸贼伏诛矣。公家素窭。子幼少不能举棹楔。今太守李公悯之。自官敦其事。而定人属某记其阴。以某方馆于定也。某闻公事亲孝。始游宦京师也。橐廪粟。告觐必负之归而供焉。苟非至诚。而能如斯乎。然则公之死。岂止为忠臣也。顾贼据于父母之乡。乡人从而为贼。孝子之心。宁不衋然伤痛也。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0H 页
止。桑梓犹可敬。况人乎。然则公之死。亦可谓孝子也已。古所称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者信矣。此乃公之深衷独断。而人鲜能知之。故某于是明之。公戊午文科。历成均馆博士典籍 恭陵令。死时年五十二云尔。是岁七月日。经畹赵秀三记。
一枝栖记
鹪鹩鸟之最小者也。朝出而翔。不过墟里。暮归而息。一枝有馀地。其视扶摇之鹏。上九万息六月。积力而远图者。则顾不甚便安且易哉。吾侪小人。谋食四方。栖屑平生。归视其家。破屋数间。一榻一席而已。是何异鹪鹩之一枝乎。若夫高堂峻宇。文茵华床。求之劳而得之难。则大鹏者类非耶。何处无树。何树无枝。此鹪鹩之所安。而吾亦安之。故名吾居曰一枝栖。然鹪鹩生不离樊笼之间。余则饮啄栖息。寄寓而无定止。不能一日安于茅茨之下。是以有感于小鸟。而不羡夫大鹏之远图也。
震默大师影堂重修记
大师名一玉。震默堂其号也。万顷佛居村人。大师生时。佛居草木三年萎枯。人咸曰间气而生也。生而不喜荤胜。性慧心慈悲。故又曰佛居生佛也。年七岁。归全州府西方山凤栖寺。始读内典。若刃迎觿解。过目成诵。然不假师授。故众不知而小沙弥视之。住持者日命烧香礼神众。久之住持梦神众齐谢曰吾侪小神。安敢受佛礼乎。愿勿复烧香。得晨夕自便也。于是众大噪。以为佛再世也。大师一日诣府中士人。请借纲目全部。令一力负而从之。览一册讫。辄投诸道。则力随拾之。比至寺计三十里。而七十册业已卒矣。后士人试抽而问之。则举无一字错焉。噫。非有夙根人。何能如是也。大师既老。不出山门。手经坐如塑。虽累日夜不寝食而不自觉也。非忘身而见性人。何能如是乎。大师生于壬戌。涅槃于甲戌。得腊七十三。十月二十八日也。寺僧岁设斋供于影堂。香火至今愈盛也。始余少而南游。府中耆老乐与过从。有老僧龙波玺宽年七十馀。时时说大师遗事而索余识之。如曰掷钵而雨。救海印之灾也。撤盐而雪。助猎户之餐也。庄严佛像。永不改金也。填塞泉眼。莫能拔石也。被人强啖鱼羹而开裤踞石。鱼皆从尻门出。泼剌乎川中也。大凡至人之真心实事。不相违背。然此数事有无。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0L 页
不足轻重于大师。窃恐麻姑狡狯。菩萨神通。适为吾儒之呫嗫也。且卒卒归。而未暇于笔砚尔。今余已老而再到。故老尽矣。龙波亦西归久矣。其法孙完岩政耦重修影堂。新施丹雘。来请余记其事。盖不知其祖师有成言于昔年也。文字缘若是其深也欤。余感龙波之宿诺。喜政耦之克绍。遂为之记。而详纪大师之实迹。略述故老之传闻。使大师而今在者。必许余赴莲社。而不以多言。故去入石中也。
温井记
温泉下有硫黄。故味燥性温。出于礜石者悍热。然治病胜于硫黄出者。出于丹砂者。味甘而气不臭。可以延龄养生。丹砂泉天下惟出于骊山。汉之甘泉唐之华清是也。若礜石出者。亦千百之一也。硫黄泉在在是已。治一切疮疡尰湿麻痹如神。此古人所论著也。余自幼少多病。喜浴温泉。骊山余未见也。如蓟州之行宫。凤城之汤站。暨东国之宣川熙川平山明川诸泉。粤已一再至。然一例皆硫黄泉。而独平山泉热且悍。突趵高尺许。又可湘菜茹燖鸡豚云。意或礜石出者非耶。温阳之温泉。自胜国时鸣于国中。逮我 列圣朝尝屡幸焉。今泉傍有行宫。泉上有湢殿。宫之东有二癈井。即旧湢云。缭周垣而为阙门。内而妇寺供御之所。外而臣僚扈从之次。毕备星罗。大抵多倾圮隳。帷帐帘薄屏障几案。凡诸进奉器物。委积于尘埃。而尚不至甚腐败不可用。盖 英庙庚午以后。讫无御幸。距今八十有五年。父老亦无在者。当时事莫从而闻之。可叹也。吾 王庶几无疾病。顾诚斯民之喜幸也。湢殿南北五楹。东西四楹。碧石函其中为二井。若同室而格其中。井深可六尺。纵可常而横可寻。三窾其傍。以泄蓄水。出之殿壁之下。故内二井曰上汤曰中汤。外出者曰下汤。水从上汤西北出。折而东出中汤。又折而南则外出为下汤。热不甚。始入灼如也。久坐温温可爱。若塞窾蓄水则一食顷。二井满数尺。亦不以水旱冬夏而嬴缩炎凉也。自上汤至下汤。计不下十馀步也。令范其地而铸巨鼎。待薪樵而煖之。虽日胼千僮之指。必不能若是其无间断也。吁甚异哉。井无龟龙鱼蟹荷芰菱芡。宝玉之玩。雕琢之巧。如骊山蓟州者。而石材精良。制作完致。有足以仰见 祖宗盛际事功之钜丽。规模之宏朴。洵非今人所可慕效彷佛。士庶人毋敢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1H 页
浴上汤礼也。惟我 先大王下教若曰使予方御温井。民病可瘳也。予将撤洗而与之。况非日用而不过备豫者乎。自今永宽两井之禁。使吾民共沐恩波。咸跻寿域。大哉 王言。此圣德事也。于是乎聋喑跛躄痈尰疮痍。杖者舁者负者载者。踵相接于道。而四时无虚日。虽病甚者。不旬日则卧而来步而归。呻而入歌而出。呜呼。泉之灵至于此乎。泉之灵至于此乎。岁甲午秋仲。余有癣疥之病。来浴于井。居数日而曰瘳。试饮井水甘。又小硫黄气。抑所谓丹砂出者此欤。或曰是井也。浴之则病瘳。久不浴则病复作。噫。是岂井之故也。病浴于井者。皆六气感其外。七情伤其中。沉淫锢结。久而乃发。其治之也。亦将涵润渗漉消瀜荡涤。沉淫者洗濯之。锢结者解散之。然后始去。则夫岂有亟至之患哉。徒见肌体之差可。去之若将浼焉。稍久而疾复作。则曰井乎井乎。岂不愚之甚者。余闻广东有桃花泉。北人之商贩者。一与土人交媾。归未半路而大疯疮发。百药罔效。不得已还饮桃花泉。则不日而为平。人故多老于其地者。虽饮泉而无男女之事者。无恙而归。余未知其说信然。然亦其人自取之已。岂曰桃花泉使之然哉。余将归。记或人说为井讼。而兼以戒来浴者云尔。
驱傩记
高辛氏有不才子。死为耗鬼。入人家则穷窭乃已。此不经之甚也。岭南俗尤信之。每自岁除日。操梃麾爇炬火。鼓噪而群逐之。使听之者苦失屡夜睡矣。周礼有方相氏大傩之仪。古之人其或取斯说乎。虽然鬼阴物也。宜其逐之乎夜。而今乃继之于昼者。抑何意也。余尝闻两峰罗君聘曰能见鬼。鬼亦于白昼与人杂处。而但人近则避。遂作鬼趣图而传之。余未知其说信然否。不尔则今夫弄货币作威福。输公物于尾闾者。即人而可逐也。如余之无才识徒哺啜。日耗廪粟者。又当在逐中也。其或有寓于是乎。噫。时余在岭南观察幕中故云尔。
养素閤记
余当寒有病。而所处公馆。虚疏多风。每睡时入小閤中。坐不能矫首。卧不能展膝。始则气闷欲叫起撒狂。然顾其温密。便于调养。故着力忍耐。一再宿则渐觉安适。久之遂以谓高堂大厦。无足居也。是便是安。乐而至于相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1L 页
忘也。今天下广大。而人之处之也。轩豁畅快者少。局促迫隘者多。往往有过妄谬悖之事。使其人皆能动心忍性而安乐之。夫岂或如是也哉。盖躁人居多气使之然也。此君子所以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也。取以名吾閤曰养素。作斯记以告同志者。
申节度碑阁重修记
英庙丙辰。节度使申公德夏。开府是邦。念军实之啙窳。悯吏士之窭乏。凡所以周章而拮据者。靡不用其极。旧制筑城。调发本州暨洪原端川民夫。役远而费多。民皆苦之。至是公闻于 朝。令营卒替其役而受其直。作屯田若干顷。岁收谷若干斛。置仓舍于各城门内而粜籴之。取其剩而廪给焉。此城机库及四军仓之所由设也。自是吏士有衣食之优。人民无役费之苦。莫不便之。公既还 朝。州之人立碑建阁。以寓棠邱之思。岁久倾颓。不蔽风雨。州之人咸曰自吾属之父之祖。至于今温饱者。繄谁之赐。吾属所以万一报公者。惟此石而已。遂乃鸠财合力。不日新之。倡其议董其事者李福根全道济也。工告讫。请余记其事。以余时在营幕也。呜呼。德之入人深且远矣。公之归距今八十有馀年。当时遗老尽矣。今州之人未尝瞻公之貌聆公之音。而独其眷眷爱公。则少无异于扳轮拜送者何哉。诚饮食衣被公之泽。而不忍坐视此阁之废也。传曰敢忘嘉惠。其斯之谓欤。 圣上即祚之二十一年夏六十五日。汉阳赵秀三记并书。
胡翰林画像记
明翰林直阁编修胡公克己。宋文定公安国之后也。于 崇祯鼎革后。东来寓于三水府。时中朝遗民东来者多。而华使旁午。故公盖虑其有闻而远避之耳。公有遗像。今其五世孙秀彬。移居于青州城东。建祠移摹而奉之。意旧本藏于三水旧第。是夜梦公属曰旧像当托清凉寺僧信如主之。明日秀彬之寺中问曰谁为信如。咸曰无信如。有老僧曰信如即我五世祖师之字也。今有遗影在龛室。遂与偕至。室中果见识字宛然。秀彬异之。即日移其旧本。藏于室中。公尝游此寺题诗壁上曰。故国千年泪。他乡万里身。清凉山夜月。有鸟恨王春。盖秀彬曾未之知也。今以年岁计之。公与师同时。而又有此诗。公之来游。岂与师结香火缘耶。师名曰谌。号龙谷。自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2H 页
少为北学禅宗。及其荼毗之日。有双虹起于火中。获舍利甚多云。其浮屠碑文可考也。宜公之灵不欲其像之托于农夫野老。而必托于高僧也。今见公像师影同居一室。若宾主联榻语笑。吁可异也。
(辛巳仲夏。记于清凉山万行寺。从益公请也。)
风咏楼重修记
甲州乡校有楼曰风咏。盖取点也言志之对也。岁久而倾圮。每春秋有事。暑月课习。诸生患之。粤余下车之明年春。始乃鸠材而僝工修葺之。视旧制颇胜。月再易而工告讫。东西若干架。南北若干楹。虹梁雾栋。月楹风檐。奕奕为州之壮观。以是岁某月日。宴而落之。州人士咸在。余举觞而言于众曰。吾州穷山而绝徼也。俗椎卤职守备。故业弓马尚气力而已。大凡文武之不可偏废。如车轮鸟翼。三代盛际。兵寓于农。而必使其子弟入学讲习。申之以孝悌之义者。亶用勉其亲上死长也。使吾州之人。不知此义。则虽家贲育而户孙吴。吾谁与共守也。若知此义则鲁城弦诵。足以折万乘之威也。此吾所以汲汲乎先用力于斯楼。而将又以经史子集实之中。而使诸君讲勉也。于是诸生皆起而对曰敢不惟命。楼之役。终始出力敦工者有二生。曰刘秉龟,金明行也。
 
(甲山知府韩应浩。重修州学之风咏楼。摹印经史暨诸家书而藏之。使州之士课读。而要余记其事。)
蹈东斋记
青州城东门外直数百步曰冠山。负山而斋祠。故 明翰林院学士直阁编修胡公遗像。为州人士俎豆讲习之所。即胡公五世孙秀彬所建也。斋旧无额。今节度金公题曰蹈东。又书胡公旧作七言绝句。为前楹四柱两对联。则名斋之义所由起也。而属秀三记其事。以秀三忝在幕府也。呜呼。胡公讳克己字礼复。故宋文定公安国十六世孙也。文定之学。明于春秋之义。其传最得夫子之旨。故天下至今宗之。其后如致堂,五峰,南岳,陶学照磨诸先生。世传其学。皆为时鸿儒。逮至 明。有左仆射忠肃公濙。乃公八世祖也。监察御史世宁,兵部尚书宗宪,吏部尚书文渊阁学士应乾,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士表。公之五世祖若高曾祖父也。公以十六岁登魁科。官文渊阁学士兼翰林院直阁编修。奉 敕东来。即崇祯癸未也。时椵岛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2L 页
有毛文龙,刘兴治之乱。天下事已不可为。而 烈皇帝殉社稷凶闻至。而函夏遂左衽矣。公于是东涉海至。则我 孝庙方欲伸大义于天下。尤斋宋公时烈主其议而力赞之。 孝庙常以宾主礼待公。折简过从。 云章宝墨。尚奉于其家也。当时荐绅大夫莫不敬礼公。而公独致敬于宋公。不名而辄称宋老爷云尔。公久留汉师。后乃遍游域内山川。移居三水府。又侨寓于青州。而终身未尝向北而坐。 孝庙颁讳之日。公南望大恸。自是寝淹床笫而卒。葬于距斋北数里。至今墓木无北枝。吁可异也。始公之奉敕东来也。计自椵岛图沈。而藉掎角于东国也。噫。彼毛刘跋扈不轨之徒。不足与计事。而适又当甲乙之变。无所于归告矣。公岂惜以径寸之刃。效匹夫之节哉。顾以手擎 天诏。口衔天语。大事未成。而遽委之于草莽鱼腹之中。则天下后世。夫孰能知公之死不苟然乎。乃不得不东之所与之国。而况东国箕子之故封也。孔圣之欲居也。鲁连之愿蹈也。君臣父子冠带衣履。允合乎春秋进之之义也。 孝庙所以礼遇也。宋公所以周旋者。讲摩尊周之义。绸缪恢汉之策也。公由是淹留岁月。及其见时事之渐变。痛大义之莫伸。则宁且放踪丘壑。而使自北来者。不知公之在东也。此三水青州之移居也侨寓也。今可以迹而求心也。逮我 孝庙遐陟。宋公大归。则天下事益无可为。故公亦因是而病而死矣。今其家有乘族有谱。班班皆可考也。鲁连义不帝秦。欲蹈东海。天下后世。称其高节。而况公之实践。顾何如哉。然则公诗欲祭鲁连之语。诚如葛相之自比管乐。而姑为是退托也。直惟夷齐之饿死西山。岳侯之墓木南枝。可以并列而同归。遗风馀烈。垂之无穷也。公真国之忠臣也。且夫春秋。公家学也。观乎公之平生出处大节。少无乖于春秋之义。诗云无忝尔所生者此也。公又可谓家之孝子也已。
河槎记
循府学西墙南折下数百步。得少邱戴石而次于川上。疏篁老木。被之上下。有衡门茅屋隐映于其中。则吴生玉润隐居读书处也。玉润乐与余游。余尝过访。见其室。东西数十笏。南北且半之。如小航之泊水樾。而颜曰河槎。室中书充梁。而无他物。玉润方授两儿易。儿眉目如画。余爱而叩之。应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3H 页
对河决。知慧珠圆。使余呼小友而语阿戎也。喜而留宿。夜有邻曲二三士。持酒来劝。余不觉醉而倚枕。忽闻骤雨声飒飒欲沾衣。惊起视。月明如水满庭。复以手承檐霤。玉润笑曰此非雨也。风声水声竹树声。来和儿子诵读声尔。噫嘻。余悟玉润名室之义也。虽然河槎博望。所以穷河源而犯斗墟者也。时以子长博识而犹曰恶睹昆崙哉。知之者严君平也。今玉润父若子泛学海漽文源。直穷乎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出而问成都卜肆。则惟芝园在。遂为之记。玉润名永河。两儿曰庚锡,酉锡也。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传
  
鬻书曹生传
殷周之时。篯铿老聃。皆以年寿闻于世。若庄生所言广成子务光。史所称安期羡门黄石公之流。骈名乘迹。列于神仙之传者。则皆当时隐遁之士。托辞自诞。以晦其归也。故老子或谓之楚苦县人老子。黄石公自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而或曰鬼谷子即其人也。是不独后世疑之。盖自当时觌其貌闻其名者。已不得求索而定为何如人也。呜呼。人之寿踰期颐。康疆难老者。亦世何限。而独此数子者。名流身后。为天下万世所知闻寻识。反有过于沾沾估眩者。是其所以自晦者。适足以自彰也。然距世既久。其人又无盛德大功施及后世如周公孔子者。则余不敢信其说。神仙尚不可论。若夫久不死隐迹人。不得求索者。乃今于鬻书曹生见之也。曹生不知何许人。以鬻书走于世久已。故见者无贵贱贤愚。皆能知生之为生也。生日出而出。走于市走于巷走于庠塾走于官府。上自搢绅大夫。下至小学童子。无不走见之。而其走如飞。其怀袖充然者书也。书已售。携赢走垆上。沽饮醉。日暮走而归。人未尝知其处。又未尝见其饭食。而一布衣一草屦。走更时年而不易也。 英宗辛卯。以朱璘所著明纪辑略。有污蔑  太祖 仁祖之语。控于上国。大蒐天下。火其书。戮卖书者。于是国中鬻书者举就诛。而生先是走远方。以故独免焉。后岁馀生复来。走如故。人颇异之。诘其故。生笑曰生今在。何走乎。或有问生年者。生笑曰忘之已。时或曰生年三十五。今年问者明年复问。生年奈何不过三十五云尔。生笑曰人年三十五时好。故吾欲以三十五终吾年。而不加数也。好事者或曰生年已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3L 页
数百岁。生瞠曰若安能知数百岁事耶。人不能难。然酒后往往道闻见者。默考之则百十年故事也。问生苦卖书何为。曰卖书以买醉耳。书皆生有。而亦解其义耶。曰我虽无书。而某氏藏某书若干岁。某书自生卖之若干编矣。是以虽不知其义。亦能知某书为某著某释。几套几册也。然则天下之书。皆吾书也。天下之知书者。亦莫吾若也。使天下无书。吾不走也。天下之人不买书。吾不得日饮醉也。是天以天下之书命吾。而以吾了天下之书。且畴昔者某氏之祖之父。买书而身贵显。今也其子孙卖书而家穷窭。吾以书阅人多。而天下之智愚贤不肖。比类从群。生生不息。则吾岂特了天下书也。将以了天下人世也。
经畹子曰始余七八岁时。颇解属文。先君子尝一日拉生至。买八家文一部赐之曰此鬻书曹生。而家藏书皆从生来者。以其貌若四十者。而计其时亦四十年。生不老。生固异于人也。时余喜见生。生亦爱余甚。数过余。余今发种种。已抱孙数岁。而生则长躯朱颊。绿瞳乌髭。顾曩日曹生。吁已奇矣。余尝问生何不食。生曰恶不洁也。又谓余曰人欲长年。药饵不及惇行孝悌。阳德也。子为我喻天下人。毋使苦问我也。噫。生固有道而自隐玩世者也夫。斯言也曾是老庄氏之所可得道也哉。
崔烈妇传
烈妇名四月。本金城良家子也。父曰崔同。家世力农。而金城峡邑也。因岁多饥。烈妇年七岁。随其父就食京城。遂家焉。久之崔同死。无他子。烈妇乃佣工于梨岘坊李氏家。李氏业酤酒。家多客。烈妇渐长而颜色好。诸客日嬲之。烈妇辄巽言却之。走避匿惟谨。故客终不敢犯。然亦无忤者。至年十七。归于同里金得者。则从主人命也。金得亦人家佣。故烈妇竟服事李氏如初。居岁馀。金得有疾卧数月。其药物饮食。烈妇执之诚。夜则衣未尝解目未尝交睫。昼给佣则倩邻人将护之无阙也。疾革。烈妇裂指血灌以复苏者凡十馀。手无血继之。而金得卒死矣。金得之主。与李氏并乞钱而葬之。已而李氏之客知其贤而滋欲之。且请命于李氏。李氏亦悯其少而为之介。烈妇曰固也四月贱也。岂能守节者哉。但夫丧未尽。而再嫁于人。人所不忍。请待三年。盖婉辞之也。由是客亦无奈而察之。则方日以其食祭夫位。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4H 页
朝夕不废也。及夫终丧之夕。烈妇盛羞奠而哭之哀。明朝日晏而室犹闭。李氏趍视之则已自缢死矣。于是里人大噪。咸叹烈妇之节。怒李氏之客。至有驱之者。李氏益悯之。祔烈妇于其夫之葬。烈妇时年二十一也。
经畹子曰烈妇之节至矣。可谓烈妇。书曰唯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天之所以赋之者。固不视地。而人之所以修之者。或有所处之分焉。今夫阀阅之家。闺壸之内。节行卓异者。有光衿帨。媲美列传则种种有。而若夫婢妾臧获。能洁身励行。迈伦拔萃。煇耀乎如污泥之芙蓉。朽壤之萤火。则烈妇之雍容尽礼。凛然立节者是已。岂不可畏也哉。余闻 国家裒辑古今忠孝节义足为观感者。传赞以识之。绘图以像之。颁诸中外。使民兴起。而烈妇之死。寔在是岁。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信矣。然烈妇地不能自章。又鲜宗族。其事且数年之久。谁能为烈妇鸣于宗伯之官。列于太史氏。使 圣朝旌褒之典。有所归而不之泯也。吁。
金将军传
金将军名希祖。字而贤。甲山人而扶馀氏也。扶馀金氏。自罗丽为巨族。而圣祖开国。有推忠翊戴佐命一等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益和君金仁赞。乃将军七代祖也。和宁道上元帅捡校,嘉善大夫工曹典书开宁君天富。将军六代祖也。将军高祖曰从。南汉城判尹礼曹典书也。曾祖曰贵宝。爵上护军也。将军祖孝同。少以豪力。不得于时。全家徙于边。则无罪谪而甲州也。遂世居之。将军之父鉴。自以家世勋贵。一朝耻为北鄙之人。且素有胆勇。闲居郁郁。常闭门读论语一部。手大书于壁曰霜雪之中。惟见松柏之青。危乱之际。乃知节义之存。盖其自勉。而又以勉子孙也。将军以隆庆癸丑生。而貌嶷声如巨钟。父母异之。成童益魁梧。日驰马试剑。岁壬申夏。有虏掠邑境。人皆鸟兽窜。时将军年二十。独驰入贼中斩二虏。虏皆失声走。遂举我人被俘者及所掠器粮牛马而还。万历甲戌秋。虏又渡鸭绿江掠镇堡。时兵虞候在而不敢出。将军即又独驰。至马山坂。大呼入贼中。贼知将军勇。人马辟易。虏酋惊仆地。将军夺其所骑马及其佩刀。左右突斩数十贼。贼狼狈走。据惠山吾是川。将军乃衔马行而尾之。识其屯宿处。乃夜突入。又斩数十贼。馀贼大恐夜遁去。将军夺其生口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4L 页
资粮而还。由是虏益畏将军。后丙子及庚辰及戊子。虏数入。将军数破之。前后数十战。将军所斩杀为数百千。而将军被数箭而已。贼虏又掠北边。时将军独奋剑疾驰。往来而逐北虏。故甲州东西诸邑镇。皆依将军而晏然。于是将军子彦征寇而死之。彦勇有将军风。常曰大丈夫当为国家击贼而死。至是仗剑诣帅府自愿从。一战上首功四级。至淮阳遇伏贼。中丸而死。竟如其言也。是时北兵使南公时坤闻将军贤。卑辞厚礼。致之幕府。顷之六镇田禾方熟。女直数千骑。夜渡江大杀掠。遂围钟城。将军即日驰至。超身入城中。而贼未之觉也。明日将军独登城东楼觇贼。时朝日初出。适有紫雉嗅而起于前。贼皆环立瞩之。将军关弓射之。堕其中。贼乃大惊骇曰此乃甲州金将军也。遂解围而去。南公以将军闻于 朝。特除守门将。将军谢是不膺。归老于其茔下。卒时享年略干岁。后 肃庙尝览记将军迹而壮之。是日适试儒生。 命以射解城围为科题。又 命岁赐其家田租。以奉其祀。凡为将军后孙者。男女虽贱。毋得隶于官。永免其户之一切役焉。
余尝读唐书曰为国家讨贼杀身者。即朝廷所不识为何状人也。殆其如将军父子之谓也。将军以奕世阀阅。自祖父无罪迁徙。而将军父子无小憾。于讨贼杀身。则自非世笃忠贞。源远流长者。其能如是乎。此将军之祖之父教裕之所以然也。观乎其穷居读书。揭壁垂训。则忤时而无罪可知也已。将军神勇也。马山坂吾是川之战。虽汉之李将军。何以加此乎。钟城之射雉解围。何遽获射雕之不若也。超入围城而贼不知。则金将军独不可谓飞将军乎。及夫功成而不居。毕命松楸之下。可亦谓智且孝也。呜呼。将军之子彦。能赴国家立殣。竟不负其立志。视当户敢有材而不得其死者。则顾何如哉。故曰金将军父子。贤于李将军父子也。宜其为 圣朝旷感而褒恤之也。
圣上即阼之二十一年夏。汉阳赵秀三撰并书。
东里先生传
东里先生姓郑名润字德公。父曰希侨。父子偕隐于俗离山下。东里老死不出山。以故乡人谥曰东里先生。希侨年十七。生润而妇早死。润以贫故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5H 页
亦不娶。润多手技。饮食衣服之奉不失时。而顾工于妇人。故终希侨身。食未尝无鱼肉。衣绵絮甚安适也。润拾橡栗编木叶。自备饥寒。是以润四十时。视希侨已濩落也。所居室方丈。蓄书千馀卷。书处倍于人。润少时或劝希侨鬻书以室润。希侨辄摽之曰止。吾宁可无子息。不可无此书。盖希侨不独好之癖。亦重其世传也。及润长而耕樵钓弋。必以书随。夜则荆薪继明。既而虞夏之书。先秦汉魏之诗。史传子集。悬诵无一字失焉。希侨善论策。润工诗赋。邑子弟有造请受业者。使之坐陇上。置笔砚田间。耦耕既撤。而篇已成矣。人问何不取科第。自苦若是。希侨笑曰科宦岂可耕且为哉。问者益叹其高也。希侨死时年八十馀。润且七十。其纯敛坟树。躬治而不假人。尽以书殉之。庐墓终丧。不复耕钓曰亲不在。吾不忧衣食。惟日啖草根饮水而已。临死属其伯姑兄弟之子。葬父冢旁。润亦年八十矣。
经畹子曰余游俗离过东里。问先生旧居。里人有及见者。指其坟冢。说其遗事。往往叹息泣下。余乃踯躅荒原。挹仰高风。遂为之赞曰。
高哉南岳。下有东里。石蕴琬琰。林挺杞梓。矫矫逸人。钟毓于此。大父高士。先生孝子。商颜卲龄。鹿门美字。诵读苦工。钓弋甘旨。草芥簪组。木叶衣被。耦耕食力。葬书顺志。余今南游。岁远人迩。遗光溢目。高风耸耳。裴怀(一作徊)故墟。敬敷嘉诔。滔滔浊世。清标能起。
李亶佃传(并小序)
 余于亶佃交也。尝一日大风雪。有敲门声甚急。视之则佃也。袖出其金刚山诗曰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皆曰可不可。独先生一人曰可则可也。先生定之。遂相与竟夕酣咏而去。顾今一语千古矣。余悲其死而作是传。
李亶佃字耘岐。一字耕傅。其母俞氏婢也。而亶佃辄自道。故知者益高之。亶佃身短小瞖一目。貌麻甚陋。语又嘈呐无伦叙。顾善属文。尤精于诗。名噪士大夫。而见人惟索酒。故不知者苦之。尝师南樵夫。后改师李烱庵。由是其诗幽巧绝有二家风焉。家贫窭。常佣书。日三五十纸而恹之。既得钱。辄酤饮。醉作草书行一二字。止十馀字。或先右后左。或由下而至于上。间用籀文。纵横磈磊。若无位置。然而字皆如枯枝怪石。岌岌飞动。旁观者自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5L 页
觉楷模之赪颜也。性喜山水。人拉与之游。不以事辞。至则挥巨觥。轧轧作苦吟。卧而呕吐满荐席。虽被之雨雪霜露。鼾齁而不知也。尝服齐衰。往来诗酒所如故。或戒之则亶佃笑曰。礼岂为我辈设哉。是如裈裆中虮虱耳。其荡率无拘检概如此。后困益甚。衣结鹑腹屡鸣枵也。某士怜之。以家人子妻之。又为发书。遍于缙绅先生。且欲为之家。时有恶之者事遂辍。而亶佃散发狂歌。日不足焉。居岁馀。遂死于道。其素交游者。乞妻钱而瘗于西山下云尔。亶佃死时年三十六。所著诗文略干卷在某家。其草书散落人间。往往可见矣。
经畹子曰士生于世。志不遇而沦没沟壑者诚多矣。然足为人悼惜。久而不衰者。特才已。譬如木枯而根株腐矣。枝叶尽矣。独其扶秀之气。蒸为芝菌而作一时荣观。亶佃之才是耳。余不知藏其诗者。能为亶佃一发之于世乎。盖其人也。则又嵇阮之流也欤。
经畹先生自传
经畹先生。朝鲜狂士也。性喜读书。白首咿唔不缀。终亦自忘。人叩之则茫然不能对。有时强记。滔滔万言。能卒六经。自幼爱属文。至废寝食。而不甚佳。然往往凌厉有古作者风。家贫不厌糠覈。旬月出游山水间。不顾妻孥也。素不能饮酒。而尝随 国使历辽野临溟渤入燕台。游于屠狗之市。时则能挥巨觥。一夕罄数斗。力绵弱不胜衣。及夫论古今成败义利之分。辄发竖目张。矍然如勇士也。喜交游。无问贵贱贤愚。咸得其欢心。然卒不见容。善谐谑多谈俚俗事。究归不背经。故非孔子之道。人不得干也。老多病且懒。杜门却扫。终日卧涔涔如睡。有客至。皆谢不见。独与某某数人游。则为其知之深也。叹曰假我十年之间。一肆力于文章。则亦足为 圣世作击壤之歌。常恨苏秦之言曰大丈夫岂可谋数顷田哉。吾当以九经作良畴。是以自号曰经畹先生云尔。
赞曰。外柔而内刚者。不狂而狂耶。身废而道兴者。能于不能耶。不狂而人不能知。能而人亦不能知。命耶时耶。是则慕古人之磨不磷涅不缁者也。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文
  
祭战亡诸将卒文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6H 页
维岁次年月日干支。定原县监某。谨遣某官某。以牲酒之奠。具告于战亡诸将卒之灵曰。呜呼。桓桓虎士。生而卫国。央央鸟旆。死于讨贼。志赍鹰鹯。化为猿鹤。有寇射天。 王命西征。于乡于隧。于鄙于京。愤切同仇。誓不俱生。肉薄诘朝。牙门警夜。刀戟相当。炮矢交下。身裹马革。官赗牛驾。杨柳雨雪。六师凯旋。归哉妇子。言笑欢焉。魂兮招招。草已芊芊。 温纶嘘恩。苌碧生香。阑牛圈鹿。老死闺房。得失何居。视此战场。呜呼哀哉。尚 飨。
祭乱死诸人文
呜呼。尔等之死。谓之顺乎。谓之逆乎。谓之无罪乎。谓之有罪乎。若曰顺则是逆也。曰无罪则是有罪也。何则景来,履大。逆之剧也。罪之魁也。从景来履大。为其腹心爪牙。听其颐指气息者。是亦槩谓之逆也罪也已。今之生存而复为 国家之民。耕于 国家之野。藏于 国家之市。饥则哺 国家之船粟。贫则给 国家之租布者。则贼至之一日二日。望望然跳身而出者也。其生也。即顺也无罪也。五日十日而出者亦然。一月二月而出者。非逆也非有罪也。三月四月而出者亦然也。尔等之一日二日五日十日而不出。一月二月三月四月而又不出者。其死也岂可曰非逆也。非有罪也。虽然景来佞黠而善诳惑者也。履大豪强而有威力者也。以豪强威力驱之。以佞黠诳惑诱之。故氓之蚩蚩。宁负妻子兄弟父母。不能负景来。宁违太守刺史 国家之令。不敢违履大之令。从之围城之中。登之守陴之列。一日二日五日十日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不顾妻子兄弟父母。敢抗太守刺史 国家。始则感箪豆之惠。终焉畏齿距之噬。遂至乎逆而不知非。罪而不知惧。是岂上天降衷而然也。 国家渐摩而然也。即景来所诱之。履大所驱之。迷而入。畏而不出也。故曰景来履大。逆之剧也。罪之魁也。然则尔等之死。虽谓之非逆也非有罪也。亦无害乎原定之义也。况其㥘愞而不能振其气。因循而不能售其计。竟至于昆炎之莫卞也哉。呜呼。顾今国家舍胁从而罔问。悯生民之滥杀。屡亶 恩诰。溥施凯泽。生存者莫不耳目睹闻。手足抃蹈。举熙熙乎山高水清之后。而惟尔等迷而入畏而不出者。魂魄徊徨于灰烬草莽。而太守不哀而原之。明而告之。夫安得怵惕悔叹于冥冥之中。其鬼不为厉。其气不干和者也。呜呼哀哉。今日以后。尔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6L 页
等尚宜荡然乎和风之岖。幡然乎瑞晖之煦。罔有敢郁结而不散也。噫。此非太守之语。而乃 国家之意也。汝不吾信。盍视乎生存而复为 国家之民者乎。呜呼哀哉。尚 飨。
祭灵德山神文
惟神庇民。若父止慈。凡有疾痛。告诉于谁。溽湿跨秋。乖沴于时。如火益炽。延连屋比。不问男妇。无分老少。病者相枕。死者载道。民将尽刘。神亦曷保。惟灵所奋。何氛不扫。腯我牲脯。洁我粢盛。歆斯菲荐。囿彼黎氓。匹夫咸苏。四境廓清。明明上天。大德曰生。
合祠五忠文
呜呼。自古遭遇板荡。循国效节。风一世垂千载者。指不胜屈。然其气贯天地。其光争日月。言之而发竖。听之而眦裂。则鲜有若五公之死于贼之壮且烈也。噫嘻。贼之始至。合希著士用之贱类。推景来君则之渠帅。盗矿潜市为能事。斩木揭竿若儿戏。当此之时。使可治者治之。则一械足以缧。一箠可以笞。而驱之不须力。而御之不待智为。顾以百岁升平之久。比年凶荒之后。吏莫敢持兵而守。民莫不望风而走。导前茅而招手。具左鞬而屈首。遂使贼杀长吏如拉朽。举州城若破瓿。环岩邑卫贼薮。倾尺籍署贼部。而■(艹浐)以西数百里之地。非 国家有矣。 圣主慬忧。京师震惊。元戎开府。先锋启行。而士皆狐虑狼顾。罔有贾勇先登。于是统制诸公。念荩祖肯堂之谟。奋烈士殉国之诚。誓与贼不俱生。而不由军门。不谋家人。裹足千里。仗釰一身。至则贼方盛备婴城。而官军不敢视之瞋也。手巨斧冒矢石。直斩东门之关。不断如菅。贼号咷闻外。卒无继而还。既又推战车挥长戈。迫捣南城之址。只隔如纸。贼铳炮交下。不少退而死。兵使金公痛玆凶逆之变。起自父母之国。慷慨赴阵。将喻胁从之贼。涕泣告人。思脔窝主之肉。及知夫虺性莫回。而鸱张难伏。则奋剑大呼。百夫辟易。雨丸猬集。云梯肉薄。乃立殣于东城。而是日有诸公南门之役也。统制许公世居七士之乡。素有兼人之勇。耻狗鼠之跳踉。嘅烟尘之澒洞。倾家倡义。四邻咸耸。摧牙折角。列屯震恐。龙铁宣郭。咄嗟收复。旌帜壁垒。指顾生色。此贼所以甘心于人一。而于公十百也。北门之伏。乘门抵隙。栅溃于燎。马蹶于刺。然犹短器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7H 页
奋击。三裂五劈。裹创步归。不死于戟而死于席。是知其忠愤激也。至若京邸闻警。策马西归。万人必往。鞭以敲扉。顺生逆死。汝不我依。视贼众如鸟雏。骂贼魁如犬豕。蹈白刃而莫扰。溅赤血而不跪。虽以贼之狞顽。称之曰义士。则参判韩公之奋不顾身如此也。始逃檄召。终被逮系。备五毒而甘如荠。服一节而矢靡替。有弟纯臣。彷佛颜平原之语。为厉杀贼。何异张睢阳之誓。贼必欲生之。谓其才可依。公惟愿死也。为其道可履也。则参判白公之从容就义若是矣。呜呼。五公或从事韬钤。或专精诗书。登科第而沉屈庶僚。困韦布而栖迟穷庐。则其生也迹未尝同涂。及其挺身以赴 国家之乱。丽锋镝而不知惧。膏草野而不少惮。或击贼而死。或骂贼而死。或见贼不屈而死。则其死也志又未尝异贯。呜呼。此其素蓄积使然。非有所相慕而作美观也。宜乎为 明主悼叹。貤赠之典。棹楔之褒。炳烺而璀璨也。噫。向使如五公者。有官守而早为之谋。则贼必不敢蟠结经岁。蹂躏数州也。惜哉。不早计。而 朝廷失干城之逑也。是何异乎障洪澜于一抔也。向所谓贯天地争日月者。其将郁结而不散流也。今 北阙悬希著君则之头。未知五公之家人。能告太平不也。然则郁结者其将流而为雨。散而为风。渥厚泽而告屡礼乎。又将复为人。而正而直而孝而忠。为国之辅。垂功施于无穷乎。某以不才。承乏而莅玆土。轼而过其闾。墠而祭其主。太守事也。是庸议其礼之古也。呜呼哀哉。尚 飨。
康草堂上梁文
述夫山林卜居。龟墨惟食。土木将事。鹪枝载安。菟裘之营。燕贺攸集。盖此车书社。窈窕如鹿门一曲。士夫坪。沃衍有鸱田千畦。水复山重。尚通三甲之要路。天开地设。不借五丁之神功。泉甘土肥。居人多享梨耇。峰回路转。行者疑入桃源。孰不欲诛茅结邻。是最宜种树治圃。乃玆主人康令老。而知足长者之心。早登绯玉之班。光宠及于宗族。善治白圭之术。利泽覃乎州闾。金谷之水碓数千。由今比古。刘家之牡丹三百。以我观人。然日月知不可恒盈。天地理亦有复返。肆当杖于乡之岁。乃有止于邱之情。追往事于东隅。幡然敛手之日。习小隐于南郭。怀哉高蹈之风。问舍求田。政是今日之事。看山听水。罔非未老之閒。遂以年月日干支。择地于渔洞之南鹊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7L 页
峰之下。筑玆一区之宅。庇尔七尺之躯。茅屋八九间。潇洒如彭泽佳句。云山千万叠。彷佛见辋川旧图。邃为宇覆为檐。既无忧于旁风上雨。敞曰轩奥曰室。自有便于夏凊冬温。亦可为隐士之考槃。奚但谓农家之在野。蠹鱼黄卷。闻子舍之咏歌。牛羊绿堤。见午桥之妆点。桑阴扶疏而绕屋。田谷不妨。节物次第而报时。山花自发。于焉乎爰居爰处。以之而宜室宜家。遂为清商之歈。助举高梁之唱。 儿郎伟抛梁东。太白群峰耸碧空。举首试看朝日上。一层高处最先红。 儿郎伟抛梁西。大野如盘一望迷。杨柳乍黄芳草绿。春来风物似苏堤。 儿郎伟抛梁南。寿星有烂在高檐。箕畴一曰多膺福。谷里人誇菊井甘。 儿郎伟抛梁北。悬梯踏破云岚色。貂蔘剃葛不论钱。峒户朝昏来易粟。 儿郎伟抛梁上。五风十雨无愆妄。熙熙帝力我何知。开门但看桑麻长。 儿郎伟抛梁下。一川横带浮牛马。湾银汇绿浅深流。溉遍油油千顷野。惟愿上梁之后。屡岁大有。同乐家人。钓于水采于山。美可茹而鲜可食。耕问奴织问婢。饱其腹而煖其身。白郑渠之龙鳞。灌园灌稻。朱陈村之鸡犬。传子传孙。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笺
  
拟进谢笺
挂名莲榜。幸际千一之昌期。拜手笋班。特侈八十之寿爵。 恩踰涯分。荣动瞻聆。伏念臣本一白丁。坐数绛甲。沐六朝菁莪之化。粗用力于夏礼冬诗。延九耋蒲柳之龄。遂致身于春台寿域。属值 圣痘平复之庆。获赴贤关大比之科。踪迹自是孤寒。秪待主司之公眼。文词又非壮丽。安有宾国之茂才。江家之锦已还。谁识青春叉手。沈郎之袍难夺。敢望朱衣点头。滥矣厕上舍生之中。居然从下大夫之后。肆当金门之叩谢。更荷锡赉之便蕃。黄帕丹藜。念艰行于趍跪。香䌷细葛。输适体于炎凉。屡颁珍羞。既饱之德。双擎法酝。式宴以敖。孰不曰视若家人。臣窃恐福之大过。玆盖伏遇 主上殿下。政先优老。福敛锡民。膏雨和风。春长在方寸之地。望云就日。颜不违咫尺之天。遂令残年之龙钟。亦沾旷世之鸿渥。臣敢不仰藉 盛眷。俯循衰躬。惟周士以宁文王。嗟馀生已矣。而华封请祝尧帝。与古人同之。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启
  
请书画舫主人止酒启
好饮不顾养。曾是以为孝乎。有过则相规。方可谓之友也。苦口之戒。甘心而听。惟足下高阳旧徒。长安大户。读书以下。宿习自从少年。枕藉其中。心癖最爱长夜。李白欲与同死。长物则鹦鹉鸬鹚。刘伶恨不并生。举世如螟蛉蜾裸。天为幕地为席。贤相几问生人横途。上有星下有泉。愚妇每堕祝神奇术。遂以半生之濡首。乃欲中道而亡身。何论性命在天。抑无操行馀地。若乃家贫亲老。岁暮天寒。不念十口之饥。只图一歃之快。空林雨雪。憺烟火之常迟。破屋秋风。(六字缺)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书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8H 页
寄刘燕亭(喜海)
年月日。秀三顿首再拜。白燕亭先生执事。秀三以乾隆庚戌嘉庆庚申及癸亥及丙寅。从贡使四次进京。于斯时也。石庵老先生德行言语文章政事。为一世所推服。至若笔翰一出。人竞宝惜。虽片札寸笺。购之必不下数十金。是不亶重其笔法之妙而已。盖天下之士。莫不尊信慕说。思欲一充于下风之列也。秀三顾以海外朴鄙之踪。获瞻清光。猥承下问于园班之次。谨拟选日斋沐。趍晋门屏。幸得怂颂。而仰聆绪论。俯牖孤陋。不幸有负薪之忧。既又迫于行程。未遂下诚。赍恨东归。匪久而伏闻老先生捐馆舍矣。自叹其无福见匡庐。颎然此心。数十年如一日也。后十年丙子。云石赵公回自京师。备述燕亭先生文采风流。而乃石庵老先生从孙也。秀三乐闻之。而益叹一代文星。偏照德门。甚盛甚盛。每于信使往复书牍。未尝不誇示于秀三。则亦以秀三之有愚忱于老先生故也。自玆以还。秀三之仰慕燕亭先生。无少间乎石庵老先生也。每欲奉书罄悉微悃。然窃恐先生恶无素而投珠也。昨年云石公拜岭南观察使。谬辟秀三为记室参军矣。今春使人还。先生有书于云石公。而按藩之臣。不得通书于域外。邦礼也。云石公谓秀三曰邦家之礼。罔敢有违。故旧之书。不可无答。无宁折衷乎二者。则子其为我替伸鸣谢之仪。为己而附陈景仰之怀可乎。是云石公又知近日秀三之仰慕先生。无少间于老先生也。玆敢追惟今昔。略暴颠末。别幅所录。云石公附呈菲品。仰冀鉴谅而领收焉。秀三今年六十五年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8L 页
矣。倘不猝填沟壑。则登拜龙门。幸有日也。言不知裁。悚仄悚仄。伏惟下察。燕亭先生执事。
与刘燕亭书
三十年后。又入都门。旧雨零落。自视岿然一石渠耳。幸赖我燕亭先生不以老悖。屡赐过从。东街南馆。辙迹旁午。文酒淋漓。宴笑洋溢。此心慰满。无间今昔。归卧故庐。回薄如梦。秀三挨度数月。恰为七十翁矣。此生安能更作此快心事也。神𨓏神𨓏。夏秋既徂。冬序又深。伏惟文候珍啬。德音茂宣。远慰区区。伯泉知县。计已美赴。间得安信南叔季卿两先生起居平善否。并庸瞻溯。春间托抵云石公信函仪角。谨已捧传。而云石公既自湖藩入枢司矣。藩臣枢臣。毋敢通私书于域外。朝礼也。故丙戌之在岭南也。秀三替告之。己丑之在湖南也。游荷公面白之。先生亦已悉其详焉。今云石公之不敢循私违礼。无异乎在岭南湖南时。而秀三适又家食。玆敢代陈其状。然书词则云石公之喻也。谢仪则云石公之物也。仰惟先生览领。而应复与云石公一神会握叙也。伯泉先生所抵书仪。大略与此一般。玆以附呈。万望寻便递传外。秀三所呈诗扇。一一分致于三处。仰祈仰祈。不备。
与莲卿
曩夕游虽乐。而晓寒颇为节慎者忧。尚自不能弛。况此累日漠无闻也。弟于日昨作省楸之行。归时入东庄。主人强留再宿。春雪漫山。冰泉绕屋。林影月色。令人失睡。仍叠赋六诗。工拙未能自知。然此中但觉洒洒耳。卢生如临。即弟平生三恨之一。而如临有雅于主人。其半世光阴。皆在东庄中消磨。故藏弆有如临诗五百二十八篇。序记策论题跋书牍二百十五篇。遂取以抵我两遭午睡也。足下尝土炭如临诗文。弟亦屡流馋涎者。略此枚论焉。如临诗文。吁亦难矣。其诗则专师钟谭。才思隽峭。往往青者出。而拘于世运。则间架又眇然。只可为年少辈张赤帜已。其文则诚不足道也。所谓策论。不过功令烂饭。序记题跋书牍。纯用稗官语。无经史气味。比如寒家供客。掇樊括圃。饤红饾白。望望虽似珍美。即之无可下箸。奈何奈何。噫如临之才。固不当止于此。而五十年跳踉。竟止于如此者。则可以知之矣。其中以独断曰六经百家。已为千古受用。若传舍之阅人。多腐烂极矣。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9H 页
与其讨人牙后之慧。孰若簸奇弄新。自王龟玆之为愈。故每于记事处。引断水浒句读。论议处循袭西厢评语。时遇窘迫苟且处。忽以遥遥葱岭。遮映人目。诚极可笑也。古文既非传奇。则岂圣叹卓吾之可为者哉。吾儒亦非缁髡。则维摩图澄。又何尊尚乎。陋哉陋哉。然如临之如此。非如临之才不逮。而即如临无师友之导也。从今以往。弟不以不得见如临为恨。而以如临之不得见弟为恨也。足下以为如何。今夕幸与二三子来过。尽此书不尽之意也。不宣。
答具令
高琴表歌洛下旧闻。诚如白司马湓浦之语。况重有盛速者哉。但某性不耐烦。习已痼矣。今有恶歌。自有伶人妓属。又多生客。则适足发我宿病。且所寓在东城闾左。见今催科政急。号呼四起。念吾辈一席之费。可拔数户无告于鞭扑之下。兴言及此。欲起复卧。案上适有柳州山水记一卷东坡和陶诗一本。聊以曼声风读。觉有清音雅韵。从眼孔口吻流出。冷泠不尽。自以谓雍门韩娥不过也。能无拙风流穷措大之诮耶。略此布覆。
答崔生
再昨之十榴五梨。昨日之三十柿。俱已啖尽。在座者皆笑仆之馋。而叹左右之知我嗜好也。凡人于饮食。癖有所爱。若刘伶之酒。范信之梅。张翰之鲈脍。陆机之莼羹。皆偏嗜一种。惟仆之于果。毋论甘苦辛酸。到口辄消。可曰偏嗜也。己未南来。金生庆甫馈霜柿百二十枚。须臾但归空筐。胸膈了无冷意。今则不然。晨嗽忽发。无奈六年之间。衰惫似许耶。然犹昨见群童齧雪。手自团掬。欲吞复吐。此盖老态。第恐其心则虽龙钟无馀。尚如童子时也。不宣。
答崔生[其二]
闻今朝梳头澡面。将过我云。果然否。大病之馀。猝犯风寒。殊欠少愈之戒。胡不自爱若是。仆既有驴。虽雪可出。少选当去。对清标闻牙颊香。在计顾不远。胜灞桥寻梅客也。迟迟如何。
与朴生
昨闻贤于林君坐上。极言拙诗有唐人大家风云。斯言也。果能知之深觌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29L 页
之切而发耶。不然则率口称美。如卖卜子之谈命索价耶。仆诗诚无好处。年少时喜作轻薄绮丽语。自十数年来。自觉其非。耑务于苍老忠厚。用力既久。稍稍涤除。今则已改观矣。然如驰马试剑之侠少子弟。老大折节读书。谆谆为一大儒。时于酒后忽尔扼腕剧谈。仆诗亦如此。往往有故态闯出。只自痛责强作而已。不能如古人至诚恻怛。此己所独知。而人不能尽知处也。李炯庵懋官极赏仆少时作。见辄屡回高咏。仍叹曰此诗向老必一大变。诗今变而炯庵之坟草已十数宿矣。每中宵寤叹。恨无所订其善变不善变也。贤既有云云。则其知之觌之。亦能如仆之自知。炯庵之知我耶否。必有定评。更惠良规。
答吴生
昨夕人去而梅花在。聊以破客中寂寥。足下书适至。推许极滥。若望仆相师者。是足下必有过情之闻也。仆今年将五十。多经忧故。近又就食四方。形神衰薾。记性顿失。平生所读。窅如隔世。况一二涉猎。徒事掇拾者哉。然盛意勤恳。不可孤也。随来教条问下。注脚奉玉。而不知者为多。益叹今日之我。非昔日我也。直甫遗诗。屡回摩挲。只增鸿爪之感耳。苏李优劣。不待数篱。苏诗如大将军八面受敌之威。电剑雨弩。终日攻击。率不得寻其罅隙。诗到此境则已难矣。李诗本不过油腔混调。而其中病梅瘦竹之语。虽以为平生之枫落。然亦不过八岁小儿所可道者。此乃仆顷年语也。而今某子之抑扬云云。是何不谅之甚耶。彼两人者假令生存。与仆落落南北。少无所干。矧其骨俱霜。则仆有何爱憎于其间耶。某子之言。亦不足呶呶相诘。但见某子之造诣。与苏何如而已。注脚中仆所未详者。看来皆似小说中语。仆素不喜此。使或一览。固异乎聚精融会处也。幸恕之如何。
答吴生[其二]
寄示功令各体。不论中式与否。以此取生员进士。如拾地芥。外何更求。仍念足下年龄鼎盛。所操如此。则读书穷理修身砥行。蔚可为湖南鸿儒。若尔则刺史之荐。招贤之旌。将不日至矣。谁复垂头流汗于抽黄对白中也。足下勉之。然为学者要当尽在我而已。倘或专意立名。则诚一终南之捷径耳。未审高明如何。仆行明将俶装。未免更承清诲浩然。还觉缺然也。岁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0H 页
改不远。望为道自玉。不备。
答吴生[其三]
来示西厢水浒可读云者。一何误也。水浒西厢。乃牧儿耕奴恣意谈唱者。此岂老成君子所可挂眼者耶。有助文章之说。夫孰作俑。未知子长子美亦资此而为万世诗文宗师耶。亟舍之为善耳。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赞
  
一玉禅师像赞
凡学禅人。戒食荤腥。我独食鱼。如啖草羹。人读三乘。我诵六经。人侣衣缁。我友衿青。师究实学。以养虚灵。我尊彝伦。以扩门庭。行随功高。佛之性成。撒盐雪下。弹墨雨零。鱼出幽门。活泼泼生。师貌枯槁。师眼光明。我来见师。后百六龄。师也佛也。水去云停。
题竹老像赞
慈悲眼清净心。眼前无俗物。心上有观音。寄语禅和休放倒。从来真佛在儒林。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铭
  
伽倻琴铭
泠泠松风之洒。淙淙石溜之泻。有非出于指出于弦者。吾知其得之乎蹑飞仙而不及。仰见白云过岭时也。
赠李生
度阡越陌。悠悠我行。遇心忘归。眷玆友生。友生会合。拊石吹笙。如金如玉。斯弟斯兄。有佩珊珊。其衿青青。岂弟惇厚。博闻穷经。薄言其居。南山之京。蝉声绕屋。槐花满庭。揖我西阶。坐我南荣。同我宴饮。春酒盈盈。既醉出门。路歧纵横。送我闾外。薪烛代明。微子之惠。何以宵征。凡今好乐。戒在沉冥。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跋
  
檀园古佛帖跋
卷绡纸十二摺。得古佛十二尊。而瓶锡净嘉。蒲衲苍凉。则知其为檀园史所作也。旁有小评文。仿眉公字集荆山者。出豹庵手也。丙午四月吉日。看花入茶山馆。对此终日。更不知树下堆红。同观者柳上舍慎言,李秀才才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0L 页
士。明日追题于珍珠船中。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识
  
祝枝山三猴卷识
一母猴踞涧之石。一膝竖而自抱。一脚垂石下。二子猴一踏母肩。跼腰昂首立。一手承石上松枝。栖鹊惊且起。枝袅袅而眼在鹊。一手反覆母首若自固。母一手捉子足。如屦适而使忘其趾。一一手摘涧中棠实且啖。一手方接母脚垂端。将跳而上。而眼侧然犹在棠实。母之眼在子之手。而脚若渐坠。使接之易也。卷古而款记缺其半。款馀允之右脚明之右月。记馀祝印两篆。可认出枝山手也。余平生多读祝画。故见其石之奇皴树之老点。翎毛之疏爽。则不待色章而亦可辨也。卷藏于乐石山房。主人言往岁有丐子弄一母猴。盖已孕者。及育一子。常首任之。为野雕攫去。母猴攘埘鸡任之如故。雕又攫之。疾接而寸磔齧之。既一号而绝。丐子剖视之。其肠尽断云。爱子固猴性。则是卷也直画其性情。岂止毛骨而已哉。并识其说而归之。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文○书后
  
书明季遗事后
余曩岁游于西。沿入椵岛。见毛文龙壁垒遗址。徘徊忾叹于荆棘之中。终日西望。不知返也。按文龙本一亭障无赖。谄事权倖。拔之俘虏。畀以阃钺。时辽左已非 中朝有。而宁锦且朝夕也。使文龙开军门拥舟师镇中洋。声援于我。作犄角之势。图议后之举。则 中朝之计。亦未尝失也。顾文龙非其人也。方其在岛中。日徵求于我。飞挽不足而牛羊之。牛羊不足而财币之。财币不足而衣服之。饮食之。樵苏之。郡县萧然。国积哀痛。至夺赤子之口吻。括妇女之簪珥以继之。而文龙益纵兵焚掠。斩我人首而上功。及至有癸亥之诬。则其心不夺不厌也。岛人至今历历说。而文龙之志。岂止此哉。时已有北人往来者。故袁公崇焕寔炳厥几。计致幕府而诛之。亦天下之幸也。独其党羽欲为报仇。左腹之谗。甘心而后已。大勋未集。长城先坏。自公之死。关以东千里如无人地。天下事大去矣。是文龙死而逞馀恶。呜呼不痛矣乎。彼为文龙图公者。始虽怗怗自快。及夫国家破亡。其身歼灭。则何异夫恶疮而斮其腰者。大臣如此。而天下安得幸也。或谓东林诸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1H 页
贤久安于朝。则袁公虽死。天下犹可为耳。余则曰东林诸君子。亦皆喜树党。不过某某数人者差强。然其才略无如袁公者。则数人何可为也。书曰火之燎原。不可向迩。矧可扑灭。则袁公不死。亦何可为也。余既恶文龙而悲袁公。故书之。
书平原君传后
毛遂自荐于平原君之楚。一言定从约而解秦围。遂谓之贤。然其对楚王之言曰五步之内。不得恃楚国之众。此不过荆聂刺劫之谋尔。岂足以威全楚乎。特其白起竖子。辱王之先人。合从为楚非为赵云者。有足以动楚王之心。而亦赵国之幸也。及其捧盘血责十九人也。又何啧啧乎夸伐也。夫平原君之名。重于当世者。徒以多得士也。今楚赵敌国也。从约大事也。而所与俱之翘楚十九。皆碌碌因人成事。则彼在国之三千玳簪。类可知已。是遂不知御侮之义也。若吴臣赵咨对魏主之问曰如咨比者。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使乎邻国者。辞令当如是矣。故曰遂之智。不及咨远甚。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杂著
  
不可说说
新罗之季。有眚出于市。黑兽而小。若生三朝者。性驯而不怕人。故狃而狎之。百物无所食。惟金铁是啖。辄望其吻而销焉。人异之甚。而争饲以弊器。虽计千百尽之。犹沃雪而已。渐长如马牛大。而呼吸生火。触之者皆燬。人益厌苦之。然驱而不能去。木石无所伤。刀钜资其饱而已。于是人乃昼夜警。而亦无如之何矣。故名之曰不可说不可说。于是乎日遑遑求食。内自公府外至民户。遂无键鐍锁锢之限。而帑藏如悬磬。田器惟恃木也。故岁屡不登。国益贫。人乃大恐。饭万僧而禳之云尔。
经畹子曰不可说。佛家说也。佛者忧其道之癈。而假说曰不可说也。然中庸曰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不可说之出。殆罗氏将亡之兆欤。天下之为人上者。始则狎狃小人而豢养之。逮其势炎炽赫。若燎原不可向迩。则虽知其耗国害民之为不可说。而亦无如之何矣。故曰小人不可亵也。
记文可尚事
文可尚。宋丞相信国公天祥十三世孙也。居杨子江上。崇祯末驾船出海。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1L 页
遭风漂至朝鲜恩津海口。适值甲申之变。函夏沉沦。可尚遂不归而仍居焉。时则 仁祖朝也。命授汉学训上官教授。司译院馆生有诗曰流落腥尘万事非。 圣朝文物梦依俙。江南庾信平生恨。塞北苏郎几日归。三十年来风异响。八千里外月同辉。乡音已变毡裘敝。谁识杨江旧布衣。详载通文馆志。余尝见而悲之。岁丙戌春。余从岭南观察巡部。行至安义县。有文姓民人。以其先祖职牒与旧籍请免军役者。考之乃可尚玄孙也。余为诵其诗而白免之。噫。一诗之足以徵后也如此乎。余非徒爱可尚之诗。而重其有蹈海志也。方可尚漂泊之时。不使止乎椎髻卉服之域。而必至于衣冠礼义之邦。天之所以厚忠臣之后者若是也。而今其后孙则不能免赤籍之编。岂不慨然之甚哉。虽欲请闻于 朝廷。复属译院之籍。然顾其人即一贸贸土氓也。有怀而不敢发。归而识其事云尔。
定原乱后喻大小民人
本县土地膏腴。民物殷富。财赋之饶。甲于两西。衿绅之盛。埒于三南。则宜多读书习礼之俗。皆有亲上死长之心也。奈之何寥寥百年。此则无闻。乃于今番逆贼之起。乡将吏隶。绸缪实多。肘腋腹心。变怪叠出。开门请降者有之。执仗逐倅者有之。倾赀产而为贼外府者有之。通机关而为贼内应者有之。甚至于受其假职。坐衙指挥。为其亲兵婴城拒守。则是岂秉彝之所同得。常情之所忍为者哉。宜乎城破之日。昆岗之炎莫卞。长平之坑无问也。而恭惟 圣上以大禹下车之泣。推成汤解网之仁。怛焉西顾。屡下恩纶。罔问胁从。惟轻罪疑。故虽以大军之一心敌忾。屡月蓄愤。亦未敢妄行屠戮于村里坊曲之间。城中之妇孺免焉。境内之农贾晏然。于戏大哉。大圣人好生之德。天地无极。河海莫量也。顾今畿辅之人。皆曰两西贼也。海西之人曰关西贼也。清南曰清北贼也。清北又曰定州贼也。呜呼。愈远而愈无分别。率口言之也。其实簪缨之家。初不褰裳谨厚之人。率多出境倡义效节之士。种种多矣。定人何尝尽为贼乎。古语云息谤莫如自修。嗟我大小民人。今日而后。弃沃土惰怠之习。变西方粗劲之风。而敦尚孝悌。崇饰谦恭。毋或怨尤。咸新厥德。则向之曰贼者。曷不有君子乡之称乎。官于此际。叨抚字分忧之职。承怀保镇安之命。才识浅短。学术空疏。恐无以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2H 页
仰答付畀之重。而 朝家轸恤之泽。巡营措处之方。无不得其当而副其急。则官虽不佞。亦岂不奉而承之。按而行之乎。目今 王师言旋。而流民未集。荆棘才除。而田野不辟。粟虽播矣。其亩甚少。绵虽种矣。其茁不长。麦禾熟而已尽于杀青。疫尚炽而先染于浮黄。哀哉。秪残之氓。将何以迟待秋成也。所种既若是零星。岁虽大穰。今年之歉。可以预判矣。然则又将以手援于沟壑之中乎。鞅掌半月。黎首一念。念顑颔于对餐。念仳离于当寝。若恫在己。诚非过语也。又况经乱之后。户口大缩。军额难充。则来头之户役军布。将何以办出。旧租新还。将何以备纳乎。万绪之枨触。百忧之猬集。民之自为之计。恐不如官之为民之心也。今方仰报巡营。料理排备。运米而继麦尽之粮。计户而减签阙之军。旧布旧还。恭俟 庙堂之处分。省徭省役。想有营门之调度。然本道兵荒之馀。区划之不敷。事势之使然。所救无以当所可救。所得无以当所欲得也。然则杯水车薪之忧。容其极乎。凡系自官可以便宜者。欲为随事周章。先从今秋等户鸡荡减。俾为一分纾力之道。而外此事关民国。费之经也。供之正也。官所不能阔狭者。民亦罔敢希觊也。其捧其纳。一从实数官决。不为肥己瘦民之政。将此敷心之喻。示诸各面之民。无有一人不闻知者。
定州陈弊事目公移文
右项条陈诸目。有及今区划者。有临时调度者。有经远制节者。或自营门指挥。或自本县便宜。或论报而措处。或 启闻而施行。事必简便。虑必周详。其始之也审慎而行之也综核。其作之也完全而守之也悠久。乃可以革旧鼎新。怀保镇安也。本县所报。营门参量而曲恕之。营门所令。本县奉承而布扬之。如视听之寄耳目。手足之从心志。然后方可无龃龉捍格趑趄阂阏之患也。此岂如县监粗率卤莽之可得䌷绎而经纪者哉。昼宵思索。左右盘桓。其排置铺叙者。特不过狂妄如此也。糊涂如此也。而断断此心。必欲上之不负 朝廷之意。中之不负营门之托。下之不负小民之望而已。至若利害便否。可与不可。有不敢自恃者。伏望逐条批抹。俾有依仰而举行也。县监之西出都门也。私窃自惟定今欹器也乱绳也。欹者何以正之。乱者何以理之。人民何以辑之。城府何以葺之。腥衄所污秽。人鬼所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2L 页
杂糅。官安得为官而民安得为民乎也。到今流散者未及归。而新移者日至。坏裂者未及完。而收拾者亦多。野有耕者。市有商贾。若使一月二月。循序经纪。一事二事。渐次整顿。如此之久。安知不反有胜于前日之定也。如是之际。俯殚心力。仰贻匀忧。朱书所谓今年雪里冻死了自家。未知明年麦熟谁吃了大碗不托。政为今日营邑准备语也。
谩录
古人重笔。用败则瘗。今人委之粪土。似非雅厚。赵光逢薄游襄汉。濯足溪上。见一方砖类埋。上题云髡友选锋郎。功成鬓发霜。冢头封马鬣。不敢负恩光。后题独孤贞节立。砖上积有苔痕。此盖好事者瘗笔之所。养笔以硫黄酒。舒其毫。养纸以芙蓉粉。借其色。养研以文绫盖。贵乎隔尘。养墨以豹皮囊。贵乎逐湿也。
孙思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或以为胆大有病。不如志大。此有不然者。凡学者胆不大。不能做得事业。且志大才疏。则最害于事。为是知妄论之起乎好议古人者流。斯足为拘儒妄言之戒也。
示诸孙
童少时读书至漏五下。烛数见跋。辄取妇女妆奁所膏油以继之。先妣忧其失睡致病而呵止之。自后如此时则置火于屏幔外。盦以衾荐。不使光芒漏射。先妣就枕熟睡。然后乃敢开卷。而亦不敢吟诵成声。但默念而已。此余少时事。其勤孜若是。到今稀年。犹且手不释卷。尚患未免乎卤莽蔑学之讥。况若子若孙则终岁无焚膏之工。又非独吾家也。举一世而皆然。此亦可见世道之衰下也。
卖盆松者说
有卖盆松者。虬枝老干。磊砢拥肿。盖偃而承亚。甲赤而鳞苍。艾纳点缀。封殖坱圠。望之可知为百十年物也。累累然列于阶庭。曰二十金曰三十金。豪富之家竞售之不惜。而不过时月。蘖已薪之。乃复掺金而踵其门。盖松寿木也。虽槁能耐久。故非累日月。而黄而赤。人未易验也。若人者见人情汩于世则切遐矫之想。饶于赀则侈园囿之观。而屈致于霄卧壑之姿。以供其时月之玩。从而射其利。喟亦狡矣。至于薪之屡而求之勤。则何乃迷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3H 页
不悟之甚哉。余于是惧今世用人者。不能视履考详。而貌取老成。用未几时偾乎事。而为卖盆松者之窃笑也。遂作是说。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赋
  
星律赋(押 行其所无事如神禹导水)
述夫星维阳曜。宇从日生。灿若珠缀。象以玉衡。历历白榆之种。荧荧绛囊之盛。班辰宿而上下。列纬经而纵横。穷圭测或地大。棼纪次兮天行。若其出入夫三十六度之高低。定玆二极。圜旋乎九万馀程之远近。分彼四时。众拱居而趍朝如也。三在户则问夜何其。通手嵌而盘出。意梦吞而轩弥。混迟速于蚁磨。错数爻于鱼丽。跳一丸此圆转。烂五色其陆离。于是乎玉城琼楼。帝座有所。画野分区。侯邦攸叙。左辅右弼。股肱予赞襄予。北斗南箕。喉舌汝出纳汝。东壁图书之府。八凯身为文章。西序钟簴之县。一夔足谐律吕。谣无惑乎街童。瑞有景如庭炬。然后守九关以虎豹。卫四垣以䝟貐。物维精而神维采。实若虚而有若无。玄天苍天。有呀然阙。黄道赤道。不动者枢。涣若丝纶之音。登九官于薰殿。观如绘素之貌。囿庶民于康衢。其裁也玉绳金尺。厥标则彤笔璿符。始乃申命七政之官。寅承六府之事。推豺獭报本之诚。荐牲牢献岁之祀。升升七庙五庙三庙之香烟。井井万乘千乘百乘之菜地。寒裘暑葛。织女之杼轴罔空。秋穫春耕。农丈之镃基攸利。燕翼后昆。周丰上瑞。于斯时也。凤衔诰麟吐篆。马负图龟戴书。扇翠箑于瓦釜。玩丹荚于土除。虽从雨从风。无鸣条破块之异。而得禄得寿。在扶桑析木之墟。森晨昏而馡馡尔耿耿尔。贯冬夏而烨烨如翂翂如。郎官鹄立于粉署。羽林豹直于岩庐。是以有察罔有失者斯象。可由不可知之谓神。为将为公。马鞭舟楫。乃文乃武。鸟翼车轮。汉祖应奎聚之辰。粤有萧韩三杰。宋宗诞仙降之日。爰生文狄二人。今焉纳左腹于妇小。昔胡简中心于臣邻。邈三后之亭毒。宜百度之汩陈。藉令上有勋华。下如稷禹。端表影乎四方。骛耿光于千古。尤退孛则感善言之宁丁。说骑箕兮御叶气之旁午。陨石流火。曷足以书其灾。观棋献杯。适可为延其算。叹子陵之高蹈。太史占一榻之眠。歌甲观之凝祥。伶人奏重晖之谱。伊小子生东海君子之乡。慕中国圣人之道。长咏缁衣之诗。远隔缟纻之好。缤自笑兮自叹。謇孰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3L 页
介兮孰导。违罗代选士之贡。逖矣八月仙槎。揽管公避兵之闾。怀哉十年皂帽。要会极于参商。繄附尾于良造。逮夫从冠盖结辙之车。涉衣带纪疆之水。訾陬氐碣。泛彼三流。房马牵牛。瞠乎两涘。愿莫借长庚之笔。游唐诗楚骚之林。幸得燃太乙之藜。玩宋书汉经之市。眷言汝南。先贤尚矣。颍上高士。难问蜀肆之玄龟。空渡辽河之白豕。系之以乱曰。天有天文。魁斗奎壁。人有人文。诗书礼乐。盘盂彝鼎。黼黻笙镛。吁嗟乎才子钜公。二十八宿罗胸中。
避暑赋
经畹子敛迹穷巷。养疴斗室。终日独坐。兼旬不出。时届六月之望。政当三伏之热。羲鞭迂夫火龙。星驭次于苍鹑。熇熇乎流金而烁石。炎炎若焚岗而燎原。若乃骄阳亭午。太空无云。撒𩆷霏以沃油。鼓微飙以扇薰。万品咸镕于洪垆之锻。九壤同焦于尾闾之源。八翼之鱼。不能脱寒谷之渊。五跋之鸟。何敢翔凌阴之岸。戢修鳞而濡沫。呀钜噣而喘汗。彼神物者若此。况蝌蚪与斥鴳。则余方散发跣足。解带袒袂。痹双腕以摇扇。胼十指以拭帨。气蒸雨而濈濈。眶如水而翳翳。知遗毒乎五官。若无骨于四体。于斯时也。客有邀余。饮于终南之馆者。遂与之蹑翠梯登丹崖。凭红栏俯碧涡。叠縠弄漪。匹绮标霞。虹梁饮藻。风棂散华。承豫章之美荫。吐芙蕖之鲜葩。于是主人者。褰编虾之帘。开镂兽之献。(献音沙。酒樽。)出金瓮之沉李。剥青陵之泛瓜。陈俎豆之礼洁。荐肴核其织罗。俱易牙之五味。罄顿逊之三酎。清管凝于房中。冰盘屹于座右。余乃开烦敞菀。游目矫首。快哉如灌醍醐以消病渴。洒然若濯江汉以去尘垢。怀列子之御风。哀袁安之卧雪。何前夕之惚惚。喜今晨之泄泄。既蒙塞之脱尽。反孤高而愁绝。然犹神游八表。脚蹙四闑。款伯阳于玄都。揖浮邱于阆风。涉沧溟之潋滟。视尘寰之冥濛。嗟众生之有涯。乐吾道之无穷。一幡然而惊觉。梦又梦于梦中。余闻古语云怀美人者见花卉。想广厦者见山水。此皆召之以类。而推诸其理也。夫余虽不敢自谓无求乎人。有道之士。亦尝闻长者遗风。未敢作望外思想。畴昔之游。髣髴惝恍。似有求而不得。若余情之难忘。余不知其故何哉。绕壁而思。推枕而悟。起看晓月在树。凉蝉嘒露。使余徘徊顾眄。若有所慕。
秋斋集卷之八(汉阳赵秀三 芝园 著)
 岁时记
  
[岁时记叙]
   我东自箕圣立教之后。用夷变华。继以我 朝。渐摩既久。民俗斐然。一洗罗丽之陋。世际升平。人殷物丰。年时欢娱。月朝游赏。颇多可观。古称小中华者信矣。遂依古人风俗通荆楚记之义。作岁时记一通。而其前代旧俗。乘纪骈存。以示古今盛衰之异。齐鲁一变之别。非有存羊之爱云尔。乙卯孟秋。经畹山人叙。
元朝
新罗元朝。王御前殿。设檀香会。僧徒百队。法衣念经。庭设百戏。檀燎食汤饼雪夜觅。(一名串炙。以竹尖贯牛肉炙之。)人皆新衣相见。拜揖甚恭。以得财生男等语相贺。门贴神影。外则甲士一对。一铁幞头金鳞甲植金简。云唐将秦叔宝。一铜兜鍪金鳞甲植宣花斧。云尉迟恭。内则宰相一对。皆乌幞头大红袍。各簪花。云魏徵褚遂良。日暮焚一年所蓄乱发。夜藏鞋。虽败𡱺只屩。惟恐遗落。云发可辟夜游狂。(夜游狂。耗鬼名。以元夕入人家偷鞋。失之则有灾。恶云。)或云发灰消牛肉毒。藏鞋恐夜雨降也。高丽仍之。今则无檀香会庭戏。馀同。
初三日
农贾之家。市肆之中。蒸饼清酌猪头杂果。祠财神土神。攒祝己愿。自正月至十二月同。
人日
国家设科取人。
十四日
十四夜。城中恶少。持棒逐队曰打罗㬋。(罗㬋星名。男女各年岁计星运。值罗㬋宫者。缚藁为俑。各衣其服。中藏钱钞。开门投之曰送罗㬋。打者竞夺而体解之去。云可度厄。否则终年有被人耻笑之事。罗㬋始于宋时。)小儿嚼核桃栗子柏子作声曰嚼肿。云可禳一切疮肿。汲甜井水于𤮀瓶。疾趍勿回顾。纳于井中则能变为甜泉云。又取十字通街中土。铺之门内。令家发财云。炊白粲。纳溪井泉施鱼。
十五日
五更饮治聋酒。小儿呼人卖暍。人三应之。云可辟三夏之暑。煎蜜炊糯米。糅以杂色细果。再蒸之而饲鸟雀曰药饭。云丽僧施鸟者。其味绝美。又掷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4L 页
四木头。以俯仰占一岁休咎。云柶卜。又剪五䌽。象日月星辰插屋。云禳直命各星。小儿始断纸鸢之戏。云送厄。又夜踏桥游玩曰踏尽十二桥。可无脚病。是夜游人尽出。车马匝沓。街巷阗咽。笙歌络绎。酒食若流。盖一年中第一名节。
上卯
正月上卯日。不入樵薪。且止女人不入门。云有灾。
二月初一日
于正月十五日。立长竿于庭中。注藁秸其上曰禾囷。至是日祭以松饼(以松叶包蒸之)卸之。云可祝岁。又家家清宫。
初六日
初六日。看小星占岁。小星旄头俗名。距月近则云岁登。远则岁歉。
寒食
以清明之翌为寒食。人皆上丘墓祭拜。
三月三日
国家试士。
人家以五色线。团结作蓬蔂形挂户。以迎燕踏青。
赏花
地多春寒。至三月初始作蓓蕾。旬后乃烂漫。京城内外。种花百十区。而弼云台六角亭桃花洞城北屯。争擅甲乙。士女纷集。壶觞流衍。终日如屯蜂簇曰花柳。(花柳会宴之名。为访花随柳故也。)以至花落。大率常十日。
四月初八日
诸梵宫皆作浴佛会。是夜大张灯。自初一二三四五六七日。家家立灯竿。高有数十丈。竿头注雉尾悬锦幡。争奇务胜。至夜如火海。(云庆佛生。取光明照十方之意。始自高丽。)
五月五日
端午班扇于侍臣耆旧。逮至胥吏小隶。
儿女浴菖蒲水。戴菖蒲簪。服罗纨新裁曰端午妆。窗户插艾花结䌽胜。男子作角抵戏。其名有挑锄翻关打膝掷腹。以第一无敌者终场。
六月十五日
是日谓之流头。僧家沐发剃头故也。人皆杀鸡烹狗。临溪澡浴。尽日酣呼。云涤旸。
三伏
初伏中伏终伏。与流头同。
七月七日
儿女作斗针望星之戏。
国家试士。
十五日
是日谓之百种。言百谷皆结实也。与流头同。
八月十五日
是日谓之秋夕。言中秋玩月之夕也。或云新谷将收。如日之夕矣。人皆墓祭如寒食。
秋斋集卷之八 第 535H 页
九月九日
国家试士。
人作登高会。饮菊花酒。谓之佩菊佳节。
十月午日
是月遇午日则造萝葍粽食之。云可乐岁。若值戊午则甚为武侯菜。音与戊午相近故也。
十一月
冬至。食豆糜粥。杂以丸面曰鸟卵心。糜谓磨心。粥曰全心。是月耽罗贡柑橘。设科庆之曰黄柑制。
腊月
腊月。会游佃取。腊者猎之意也。除夕。击牛酿酒。以备元朝曰岁馔。小儿夜不寐。云睡则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