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墓表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37H 页
从曾祖不谖堂府君墓表
呜呼。此清州之青川归晚里艮坐原。我从曾祖不谖堂先生墓也。 崇祯后三甲子。玄孙钦书。奉玄和移厝。距旧圹十里弱矣。钦书既埋志。又将治石树表。属余识之曰。志既详矣。撮略为宜。余之陋劣。实非其人。顾以旁裔。景仰遗风。倍于他人。则亦安敢有所辞哉。我恩津之宋。祖于高丽判院事讳大原。而世有文行。丽季执端讳明谊。著名于郑圃隐,李牧隐诸贤之间。本朝则双清堂讳愉之隐德。西阜讳龟寿之至孝。睡翁讳甲祚之大节。世之所钦诵。而睡翁第三子尤庵文正公讳时烈。道德学问。为东方大贤。公其嫡曾孙也。祖讳基泰。同知中枢府事。考讳殷锡。县监 赠吏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密阳朴氏。掌令承健之女。妇德克备。甚为文正公所称许。公讳一源。字伯纯。生于显庙甲辰。卒于 肃庙癸巳。享年仅五十。因筵臣陈达。辛巳。除冰库别检,翊卫司洗马。庚寅。除 王子师傅。皆不就。公幼颖悟岐嶷。文正公甚爱之。其谪德源长鬐也。公年才踰十岁。使随侍于南北。躬自教课。而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37L 页
公承受克勤。辛酉。公之丁内艰也。惧其过毁伤生。使读礼于左右。深加调护。而公服习益深。公德器之成就。实基于此。其平生受用。及训诲子弟者。不外乎小学一书。壬申。县监公遘疠危剧。公割指进血。及丧。拘于俗忌。莫能临视者。公与诸弟。手执殓肂。戚易两尽。事继母申夫人。志物之养。竭其诚力。同知公。老而传家。公替行荐献。粢盛之需。预谋蓄储。四时正祭。非有丧故。未尝废阙。辛卯。居同知公忧。时气血向衰。而执礼甚严。疾已作矣。而犹不进姜桂。制未及除而竟不能起。配南原尹氏。郡守以健之女。先公二年而生。后公三年而没。始窆家后。后几年祔公墓。呜呼。公自遭己巳祸变。遂废举业。奉文正公临命遗训。而益自惕励。以不谖。名其旧堂。讲读于其中。以承先启后。为究竟法。其持己之约。御家之严。睦姻之敦。皆有成规。而天不假之以年。宗党靡所依归。士友极其嗟惜。气数之厄。何其甚欤。
愚谷黄公墓表
昔栗,牛两贤从祀之请。久未蒙允。 显宗癸卯。进士黄公尚中。上疏申请。言甚切至。而斥丑正者。以点翳日月。公岭南人。大为党人所仇嫉。几不得奠安厥居。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38H 页
而公悠然不以为意。 肃宗乙卯。鑴穆托礼论。构士祸。栫棘尤庵宋文正公于长鬐。而戊午岭人在宪。承望鑴穆风旨。上告 庙疏。公与翠岩蔡公河徵。竭力对辨。以诗送蔡公谪行。而无嗟劳语。盖其尊贤尚德。得于天性。所养之厚。所守之确。亦可见矣。公字季通。号愚谷。贯长水。新罗侍中琼。为鼻祖。至翼成公讳喜。佐我 世宗。致太平。国朝相业为称首。于公为九世祖也。高祖伯伦。参奉 赠参议。曾祖赟。参奉 赠参判。祖时干。正郎。号七峰。考煋。别提。蕴德不售。娶都事冶垆宋光启女。无育。取公为嗣。正郎弟监察廷俊之孙。学生煃之子。宣城李瑗之外孙也。生于 万历己未。幼颖秀聪慧。及长。受业于申百源硕蕃之门。早擅词章誉。老峰闵公鼎重兄弟。皆乐与之友。事亲孝。侍疾。晨夜不懈。尝粪以验差剧。及殁。庐墓三年。丧祭以礼。伯兄早殁。教养其诸孤。如己子。事仲兄。致其爱敬。推之以尽敦睦之谊焉。辛丑。中司马。大臣以笃学苦节。荐于 朝者九。而竟坎坷。识者恨之。庚申八月二十九日。卒于泮舍。丹岩闵公镇远为之治丧以反之。翌年正月。合窆于配安东权氏墓。龙宫天德山枕亥之原也。权氏考尚义。有妇德。男长汝翼。次命翼。无后。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38L 页
进士成久徵,文道显,李光井。婿也。孙男寿聃,寿望,寿石。女权希运,李允馥。庶出曰寿衍及申思遂。曾玄以下。不能尽录。今来请文者。六代孙守默。而与其兄智默。皆登上庠云。余实无文。又甚病昏。何以阐扬公之徽迹。按公之友晚隐申公颎。以天姿温醇。而不喜夸毗。中心乐易。而不饰边幅。称公而人不以为阿好。公之所以行己者。槩可想矣。若癸卯戊午树立之卓。苟非定见无所挠夺于利害祸福者。能如是乎。然则吾先子大全中两间人三字。决知其以闻者之失实。遂敢忘僭而特书之。以为后人考焉。
参奉李公墓表
栗谷李文成先生伯兄参奉讳璿。早世有二子。公其季也。讳景恒。字常甫。先生既定居于石潭。筑室立祠。迎奉丘嫂郭氏。俾主之。公自是侍先生。受要诀四子心近等书。或京或乡。未尝离侧。先生殁。公号慕如丧父。及葬而归。以路远。不得以时省扫。每风雨霜露。为之怆涕焉。公生于 嘉靖乙丑。六岁而孤。十八。丁内艰。制除。娶丹阳禹瑊女。家于海州之立岩。距石潭七八里。与先生诸门人。讲讨旧学于隐屏精舍。深有自得。兼治举业。早擅能诗声。累屈省试。人皆冤之。公悠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39H 页
然不以介意。公长于清寒。因妇财始为家。而亦能喜施与。斥土以济贫穷婚丧。终致屡空。不以悔恨。其轻财重义。盖如此。壬辰倭难。 大驾西幸。公扈从授直长。当昏朝。废科杜门。丙辰。罹崔参议沂海祸。尔瞻等必欲置重典。及原情。光海曰。李景恒有贤父兄。必无所犯。尔瞻等。又以为罪名自别。不可全放。遂谪槐山。八载而 仁庙改玉。特除司赡寺参奉。公以衰病不就。年六十五而卒于 万历己巳。葬州西之高山大寺洞负癸原。禹氏先十载没。同原异圹。自先生道德文章。大为黄,王两 诏使所敬服。中国人。亦知吾东有德水之李。而公为先生兄子。则其系不著焉。公外翁习读讳连城。籍善山。公男耘典簿。尝宰怀德。见推重于尤,春两宋先生。二女婿。士人吴达政,县监闵希远。而曰种,秸,𥝥。侧出也。典簿一男五女。男厚徵宣教郎。宣教三男二女。男缅,纮,纮。缅以经术行义闻。玄孙以下。不尽录。呜呼。述公行者。缅之男华翼。而追记所闻。其何以详之。但以一时诸先生称道。则牛溪成文简公曰。休休有古人风。沙溪金文元公曰。任真乐善。重峰赵文烈公曰。如常甫。可谓无愧为大贤子弟。斯足以徵于百世矣。何必多乎哉。公墓将树表。公后孙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39L 页
禹彬。遣其族子鲁传。谒余识其阴。以不文辞。不获。遂略书此。俾归刻焉。
晚悟金公墓表
公讳汲。字尚古。道康人。道康今属康津。道康之金。其系盖出新罗。而文献无徵。其可知者。自高丽司酝署同正讳原卿。始再传至讳怀鍊。入我 朝。录开国勋。官汉城尹。于公为七世祖也。高祖希说。海州通判。曾祖若休。 顺陵参奉。参奉三子。长曰镕。次曰铎。有文行无子。子兄子应禄。早殁无育。公以其仲兄军资监判官应吉之子。承命出后焉。所生妣咸阳朴氏。奉事忠达女。所后妣平泽林氏。其考桂。战亡于丁酉南原之役。公生于 万历辛卯八月十五日。性孝友。文艺过人。光海斁伦。遂废举业。自号晚悟。托意诗酒。放迹湖山。伯兄濎及七八名胜。日与相随。有松亭修稧图。传于宋壶岩致中家。 仁祖丙寅。荐除司圃署别提。不就。丙子以后。益无仕宦念。年五十三。而没于 崇祯癸未五月二十一日。葬于泰仁之古县西银石洞酉坐原。从先兆也。初聘平山申氏。直长天应女。有妇德。再聘砺山宋氏。佥枢大臣女。公没。教诸孤。严有法度。后公五十四年而没。治命移申氏葬。并祔公墓。男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0H 页
长南衍。次重衍。次义衍。女适李永夏,赵相韩。南衍及二女。申氏出也。南衍娶郡守延安金敏学女。生四男二女。男长商砺。尤庵宋先生之谪德源也。从郑公祥龙。抗章伸理。次商舟。次商楫。武科早没。次商雨。女适县监李泰宪,士人李必茂。曰商晦侧出。重衍娶一斋先生曾孙。星山李斗亨女。生二男二女。男长商英。次商说司马。女适赵相宣,洪巨源。义衍娶兆阳林善之女。无育。子商雨。李婿一男尚楷。赵婿二男汝鼎,汝愚。曾玄以下。不尽录。公几世孙进士致膺。录公行。来示余曰。家乘失传。居家群行。多不能详。是为后孙之所痛恨。将树表于墓。愿赐一言。以识其阴。呜呼。公志节之伟然。实有人所不可及者。而其嗣孙之能为大贤。辨诬于火色熏天之日。又可见所受之正矣。欲知公者。宜观于此。何必多述。余以无文辞谢。不获。而病未滋笔。进士君遽殁矣。今其从侄坪。以其遗意来督之。遂怆涕而略书之如此云。
赠吏曹参议具公墓表
屏庵具公寿福。己卯贤。而其弟副提学寿聃。静庵赵先生门人也。祸作之初。屏庵公以天曹郎。力折衮贞奸谋。而仍赖郑文翼公光弼力救。静庵诸贤减死杖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0L 页
配。公亦只收告身。及诸贤加罪。而公屏居于报恩之九屏山下。后为求礼县监以没。副学公。亦以直道为乙巳凶党所仇。谪甲山。仍 赐死。二公墓吾先子实铭之。而至 正宗朝。屏庵公 赠副提学。副学公 赠吏曹判书。屏庵公第二男奉常正忭。为伯父郡守寿延所子。是生奉事光源。 赠承旨。是生副司果𣠞。以原从勋。亦 赠承旨。娶商山金大升女。无子而卒。金氏托从子洛洲凤瑞。取公为嗣。判书公玄孙也。所生考枋。当光海朝。不事举业。上疏斥废 母议。妣平泽林氏。佥正忠干之女。公讳凤羽。字景耀。生于 万历壬子。没于 肃宗辛酉。皆正月十三日也。公自幼少。举止安重。无疾言遽色。孝性出天。早失恃。养于庶母。待庶母尽其道。出后时甫八岁。以衰服诣灵座。颜色之戚。哭泣之哀。见者异之。稍长。受业于洛洲公。文辞日就。见识通明。洛洲公甚器重之。居家处官。有事必咨询焉。公尝在京城时。尤庵先生擢生员试第一。伊时榜首。盖极选也。主试者。致其难慎。以问于吴楸滩允谦。楸滩又问于公。公答曰。斯人之德行文章。宜为一世师表。岂可以区区榜首论哉。公方妙龄而有是问答。其见重于人如此。壬午。中司马。甲申。拜 宣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1H 页
陵参奉。因事递。戊子。遭所生考丧。公虽归养金夫人。而持制不少懈。期年啜粥。三年不食菜果。乙未。金夫人没。殡敛葬祭。一遵家礼。情文俱备。哀戚过制。同门金献纳鋿。语人曰。具景耀居丧。加于人数等矣。既永感。遂绝意进取。杜门求志。温绎经传。探究理义。为终焉计。而暇日辄杖屦。徜徉于山水。所与讲讨游从者。申百源硕蕃。赵损庵根。洪晚洲锡箕及金献纳兄弟也。公淡于一切世味。平居无一事营求。而惟尽心于奉先惇宗。每值先忌。自月朔不出入。齐日虽盛寒。必沐浴。具需必监省。裁胾之馀。虽微必藏。不许人先食。及祭。哀敬并至到。衰老如一日。且惧先徽之未获阐扬。则树表于屏庵公兄弟墓。而并以洛洲公神道碑。谒文于长鬐谪所而刻之。伯氏早世。公抚育其遗孤。如己出。幼而衣食。长而冠婚。必先于己子。推而及于疏远。极力周恤。贫穷婚丧。多赖而得济。公尝曰。士之不能保名节。专由不明于义利之分。有言利者。必正色责之。又耻末俗之徒尚词华。所以饬躬勉人。务从实地。而人之情态累变者鄙之。谈锋太峻者恶之。其践履之正。操守之坚。实有人所不可及者。公与尹鑴素相厚。一见其心术诡秘。绝不复往来。鑴秉铨。除内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1L 页
侍教官。公不惟不就。遗戒勿用新衔。此非可见其一端者耶。公虽患重病。未尝作呻吟之声。在傍者。或不省其方痛。定力之坚固。可谓同符于判书公之据几退热。而家人未知其遘疠已七日矣。公禀赋超凡。充养有素。而位不称德。未展所蕴。岂不可惜哉。其 赠吏议。以孙同枢始元推恩也。配庆州金氏。冲庵先生玄孙。判校 赠都承旨声发之女。仁厚聪明。事君子无违。奉祭祀甚谨。六亲咸称之。先公二年而生。后公九年而没。始皆葬于元岩洞。再迁而合窆于旺来之馆基愚谷甲坐原。距屏庵公墓几武而隔一麓。具氏。绫州大族。系出已详于屏庵墓。男长尔天。 赠吏参。有孝友卓行。次尔性。 赠吏参。为洛洲公后。四女适参奉宋奎昌,进士金渭弼,右尹申庆济,士人姜迈。长房男始元同枢,始重副护军孝行趾美,始万,始焕,始大。女适士人李塍,进士李汲。曰始赫,始济,始彬及为梁最重妻者。庶也。次房男始亨同枢。次始兴。宋奎昌男夏绩,夏明,夏亨。长仲皆监役。女申必混,沈世维,李万龄。金渭弼男喜精,喜重,喜刚,喜鸣。女柳春星,曹沆。申庆济男瑬,,淌。女李道胤,金德祐。姜迈男百庆。女俞山重。曾玄以下。多不能尽录。其显者。玄孙掌令晋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2H 页
行,正言文行。五代孙献纳宜默,正言定默也。今营立墓表者。曰显默,致默。以契谊之重。属余识其阴。辞以不文。不获。谨撮家状如此云。
通德郎朴公墓表
沔川朴氏鼻祖。高丽开国功臣严毅公讳述熙。入我朝。有工曹典书讳谌。按节海西。遂奠居于海州。后裔蕃衍。为州之巨族。其以学行。显名于栗谷李先生之门者。讳汝龙。号松崖。以先生荐。官至正郎。壬辰。倡义扈 驾录勋。 赠左承旨。即公之六世祖也。曾祖 赠左承旨讳之光。祖 赠大司宪讳就道。考通德郎讳载华。有孝友笃行。闻于 朝。复其家。妣仁同俞氏。虞侯世谦女。梱范克备。不喜巫觋。有女士风。举六男。公其季也。讳荿。字秋叔。生于 肃宗乙酉八月十三日。没于 英宗壬辰九月十七日。公天质甚美。前徽允迪。丧而尽礼。祭而致敬。议于诸兄。为寘墓田而祭之。一遵要诀仪。存心以忠信为本。而言行无表𧟊。接人以和敬为主。而亲疏有辨别。栗谷先生设乡约于海州。久远废坠。乡纲不古。公尝主读约。而慨然有意于修举而振肃之。一乡倚以为重焉。公之没。士友有以正直忠信。诔之曰。非观其行而知其心者。孰知斯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2L 页
言之不诬。斯足以铭之。何必多乎哉。配坡平尹氏。通德郎圣徵女。性度端方。女则修备。 肃宗丁亥生。享年四十二。生一男庆偃。有至行。女适崔一愚,李范绰,金基达。继配顺兴安氏。同知絿女。事君子无违。待宗族甚厚。 英宗丙午生。享年五十五。生四男庆伦,庆健,庆任,庆僩。女适郑焕文。并祔公墓。州西石潭潭基洞负艮原也。孙男瑞天,致焕,致平,致昌。女适李乘。长房出。致珏,致格。女适崔永美,李昌鼎,李舜载。三房出。而致珏。为仲房后。致谦,致让女适权枢,崔芝焕。季房出。而致谦。为四房后。曰永明。崔婿一男。郑述祖,金砺琢,李鸣龙,崔浩训。李婿四女。而所子者曰翊尧。曰精善,在善,佐善,柳夏鸣。金婿子婿。源福,源禄,李劝义,李根义。郑婿子婿。曾孙胜冠者。致焕长男能发。后瑞天。致珏长男能羲。致谦长男能择。致让长男能洙也。致焕从余游。以其季父意。请书公墓石。余未及副。而其季父遽没。可悲也。遂强病。撮其家状如此云。
学生朴公墓表
公讳泰元。字子长。密阳人。上祖曰密城君讳彦忱。我太祖朝有讳仁奇。以原从功臣。始家于北关之永兴。十世而参奉讳溟。与从叔虎卿及弟浚,堂弟泳。自永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3H 页
来。游于我先祖尤庵文正公之门。是公之高祖也。曾祖讳松寿。祖讳东望。考讳星采。娶延日郑昌离女。无育。再娶平壤裴晋弘女。以 英宗壬子十月九日生公。裴氏性端一。教公有法度。公少从师受业。不以祁寒暑雨。撤其往来。闻外祖丧。数月不肉。癸酉甲戌。荐遭内外艰。哀毁甚。守礼谨。配全州朱氏。斗文女。甚执妇道。先公四年。年八十三而没。葬镇山庄内洞午向原。而虚其右。二男师格,师吉。县监魏迪哲。其婿也。师格生允新,允赫,允焕,允炫,允赫出后从叔。师吉子允焕。而一女适金声重。允新男镇恒。允赫男镇鼎,镇观。允焕男镇济,镇坤。允炫男镇谦。曰民古。镇恒出。而馀幼。岁己巳。镇恒以公命赍文正公简帖。徒步访余。修先谊也。见其容止。知公教之有素。越三年辛未冬。复曳衰至曰。曾大父以前年九月十九日没。而镇恒承重。居忧矣。权葬以待吉运。将合窆。而树石以表之。曾大父性恬。雅尝治公车业。既而曰。此徒令人坏其心志。不复应举。而力田劬书。教课后进。挟册于门下者。七十馀人。表石之立。诸生之助也。愿赐一言。以记其阴。余固非不朽人者。而不忍孤其远来之意。撮其状而略书之如此。公其安分自守。无求于外者欤。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3L 页
学生李公墓表
韩山李公奎祖。初名亨祖。字士元。牧隐之后。有郡守讳仁敷。奠居于海州。三传至直长腆。生一男荣稢。后于其兄墉。是为公之高祖。曾祖埉。祖寿源。考瑾世。以笃行。见称于乡党。妣牙山李氏。海州吴氏。吴氏考道润。公其所生也。性孝友。力田养亲。自以古家陵替。发愤力学。艺业既成。屡占乡解。辄不利于省试。人甚惜之。公父病。断指进血。及丧。哀戚甚。葬祭无违礼。后丧亦如之。其所师没。为之心丧。事兄如父。视兄子如己子。有夭没而孤寡寒饿。为营田宅。给其衣食。呜呼。公之制行。可谓当求之于古人中者也。晚年。家稍赡。惟务尽于享先接宾。而薄于自奉。常戒诸子曰。吾事亲之日。未极滋味。今可以重其肉而华其衣乎。推赢馀以及门内事。邱嫂梁氏。烈行蒙 㫌褒之典。而其子不能经营棹楔。公极力助成之。州东平山界。有牧隐先生遗墟。水石擅胜。濯缨台,咏归亭。尚传其名。而芳躅芜没。且累百年。公慨然兴叹。谋于搢绅诸宗。鸠财摹影。建祠妥侑。于是乎后承得有所瞻仰。士林亦以为依归。此甚盛举。其成也固有时。而公孝思之及远。实有所不可诬者矣。公生于 英宗丙寅。殁于今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4H 页
上辛巳。享年七十六。初娶庆州崔坫女。生二男一女。再娶顺兴安昌道女。生一男二女。男和秉,乘秉。先公没。赵炯,尹秉弼,朴能坤。其婿也。孙男尧载,舜载,禹载,汤载。长房出。文载,武载。仲房出。周载季房出。曰辅周。尹婿出。曰龙俊,龙凤。朴婿出。而尧载二男福一,福三。世葬州西内芝洞。其西麓斗武洞之癸坐原公之墓。而崔氏,安氏祔焉。公不知余陋拙。将乞文。以铭其先墓而未果。今乘以遗意。曳衰至。并以记公墓石为请。余既不忍辞于彼。遂复撮家状于此。时 崇祯四壬午仲冬日也。
学生郑公墓表
公讳志泰。字大之。晋州郑氏。祖于高丽通礼门祇侯侁者。世最远。簪组蝉联。始仕我 朝。为监察者曰沾历。司正孝诚。府使长孙。县监世昌。至讳仁平。游李龟岩桢之门。号乐真轩。自是稍不振。以至行相传。有蒙褒赠之典。著于邑志。乐真男弘祚。罹崔永庆狱。置对明白。岭之人。多赖而得免。世居晋州。有党人之目。郭世楗之投疏。构诬尤庵宋文正公。有讳斗龄。以世楗切姻。独不给名帖。大忤于其党。是生讳弼瑞。亦以孝闻。是生讳经周。益知尊尤翁。不挠于众咻。是生讳采。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4L 页
为伯父讳彦周后。公之考也。妣海州郑氏。学生虎臣女。公生于 英宗壬申。资质甚美。自幼。言语动止俨若成人。及长。刚介好善。而尤笃于孝友。定省滫瀡。殚竭诚力。遭内艰。毁几灭性。抚爱诸弟。倍于平昔。而一妹年幼。负抱提携。不暂离舍。奉养尊公。甘旨必具。而有所馀。必请所与。及其晚年善病。则药饵酏饘。手剂口尝。罔或少懈。丁忧。初终葬祭。一遵家礼及备要。守礼甚严。三年之内。足不及中门。才外除。有内患甚重。举家忧遑。公不肯入诊。伯父强之而后勉从。每值忌日。必先期齐沐。奠献务尽丰洁。既祭。独处外堂。竟夕哀慕。此其制行之人所难及者。而晚卜筑于楸下。扁以山泽。而兄弟会处。极其湛乐。不以荣利挂怀。又非能知内外轻重者欤。性又喜客。亲疏应接。一以诚心。谈论之际。和平乐易。而至于邪正之辨。则不少饶假。家稍温。当岁俭。则亲戚知旧之穷乏者。极意周恤。公尝曰。为士而不学问。则难免于墙面。书揭敬斋箴于壁上。出入寓目。以为修饬之要。教子侄。惟劝课以经传。而每语之曰。我东儒贤。矜式于当世。型范于后代者。指可多屈。而其最著者。尤庵先生也。此奚但诵前言而已。其必有实见。而家传之有自。亦不可诬矣。年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5H 页
四十二。而卒于 正宗癸丑。始葬于州东白岩洞。后三十一年癸未。改窆于固城之禾岩亥坐原。配西原郑氏。佥枢东羽女。寒冈先生七代孙也。柔婉贞淑。妇德克备。先公一年而生。后公三十年而没。祔公墓。男长时穆。次宜穆。二女适李景暹,金载宪。长房男锡愚,女适郑麟贤。次房男锡奎。一未名。李婿系子膺峻。金婿一男钻。宜穆将树墓表。谒余识其阴。辞以病且无文。复因余族叔参奉焕谦力恳。而再三至。遂为之撮其家状。公以殊凡之禀赋。有过人之行义。而趋向克正。志操可尚。生长下邑。安分自守。不为人之所知。而今拙陋之言。又不足以阐发幽潜。则可慨也已。
赠参判宋公墓表
呜呼。此怀德治北芳登山乙坐之原。即故佥枢 赠参判讳麒瑞。字圣之之墓也。我恩津之宋。祖于高丽判院事讳大原。而世有文行。丽季执端讳明谊。著名于郑圃隐,李牧隐诸贤之间。 本朝则双清堂讳愉。隐德不仕。啜享靖节祠。再传至监正讳遥年。以文谱进。弘毅精敏。有公辅望。历郡守讳汝霖。 赠执义讳世勉。监役讳琏。又再传至处士讳绥禄。际昏朝。贼臣缵男胁公以儒疏。公斥以大义。凶党气沮。高祖讳时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5L 页
尹。 赠户曹参判。曾祖讳德新。同枢。祖讳廷老。通德郎。考讳汉俊。有纯孝行。奉亲极志物之养。每月朔望。别设酒馔。邀亲戚共娱。配昌宁成氏。公以 景庙庚子七月十三日生。性至孝。自幼遇时物。不敢先尝。及长。常以承顺为事。便身养志。冬致其温。夏致其凊。母成氏。尝患面肿。九朔沉痼。公吮脓舐血。复常乃已。先公在积痼中。虮虱盈头。而病不胜梳。公乃自膏其首。引其虱。及其剧也。尝粪祷天。其遭内外艰。顿绝方苏。三年之内。日必号哭登墓。当丧馀之日。必致如在之诚。以七耋偕老授佥枢。卒于癸亥二月二十四日。得年八十四。后十四年 当宁丁丑。道儒以公孝行。竟达 天听。貤以亚卿。斯可见公议攸在。天理不忒也。配文化柳氏。世采女。配德无违。咸称孝妇。生三男四女。男长庆文。次祥文。次一文。女长适朴龙钦。次金在宽。次金汉一。次安之柔。长仲二房俱无子。三房男长秀觉。次秀彦。次秀学。秀觉后仲房。秀彦后长房。长妇崔氏。季男一文。俱以孝称。若公之孝。可谓有所受。而有所授矣。呜呼。公之纯诚笃行。诸君子之挽诔。阐发无馀。至若性潭先生。则以笃孝深诚。宜享纯禧称之。斯实迹也。今于墓文之托。余何可以不文辞。遂略撮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6H 页
家状如此云。
山堂崔公墓表
罗州治东四十里。细花面佳芝洞之负甲双墓。山堂崔公讳忠成。字弼卿之葬。而配全义李氏祔左者。北距其考司勇讳潎之墓为几步焉。公十代孙达谦。赍公遗集一册。并以世系来示余曰。吾先祖墓。旧有表而见失。今将改竖。石已治矣。吾宗佥意。愿得一言以识其阴。而世既远。遗迹散逸。可考徵者。只此而已。余固非阐发幽潜者。而病且无文。亦安忍孤其远来之勤意哉。按崔氏。系出全州。著自高丽侍中文成公讳阿历。中郎将讳龙凤。同正讳乙仁。至讳霮。入我 朝为户曹参议。是生讳德之。 文宗朝以艺文直提学。年未至而告老。一时如朴醉琴诸贤。莫不高仰之。争为诗若序以送其归。后泽堂李公为作后序。而言其有淳德高节正学。即司勇公之考。而世所称烟村先生者也。司勇公娶密阳朴氏。某官某女。举四男。公为其季。生于 天顺戊寅。没于 弘治辛亥。得年三十四。公胚胎前光。才气志尚。有过人者。早已学。为文章。汪洋滂沛。而并治公车业。游于寒暄堂金文敬公门。闻为己之要。则复根究乎性理之蕴。俯读仰思。昼夜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6L 页
不懈。而尤致意于明伦辟异。喜淡泊。绝浮华。不以毁誉而动其中。不以饥寒而变其守。其所自期者。实不寻常。而天不假年。竟不得充其量。惜哉。岂气清者数局而然耶。南秋江著师友录。殿以公名。而曰。茂才笃行如其师。性潭宋文敬公序公遗文。而称其出于正见明识。呜呼。百世之下。可以知公者。其在斯矣。李氏考参议若水。一男演文万户。万户一男彦潾进士。女适生员尹巷。进士三男福男佥知,祉男奉事,吉男主簿。一女适县监文后素。至今后裔居于灵岩。灵岩。烟村休退之乡也。士林立祠俎豆之而追配公。 肃庙辛酉宣额鹿洞书院。曰山堂者。非所以名其室也。公喜读书山堂。遂以自号云。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谥状
  
判尹 赠左赞成密川君朴公谥状
公讳崇元。字尚初。朴氏。世为密阳人。新罗王赫居世之后。其始谱者。高丽纠正讳铉。入我 朝有讳刚生。副提学 赠赞成。于公为六世祖也。高祖仲孙。吏曹判书。靖难功臣密山君。谥恭孝。曾祖楣。礼曹参议 赠吏曹参判。祖光荣。礼曹参判。考兰。郡守 赠领议政密平府院君。妣全州李氏。罗城令清之女也。公生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7H 页
禀美质。及长。好读书。年三十三。登 嘉靖甲子文科。补权知承文院副正字。无何。由兵曹佐郎。迁司宪府持平司谏院正言。务持风裁。已而选入弘文馆。为修撰校理。升承政院同副承旨。其后出为江原道观察使。入为承政院右承旨。或以拙言于 上。宣庙下教曰。世人皆巧。崇元独拙。予庸取焉。未几。由掌隶院判决事。出为平安道观察使。 召入为司宪府大司宪。明年。又为忠清道观察使。 宣庙教曰。崇元不宜居于外。遂留不遣。入承政院为都承旨。 万历壬辰。倭奴入寇。不旬日犯京师。 上西狩。宿卫单弱。公直禁中。誓以殉国。涕泣从。 上嘉其忠。解宝剑以赐之。未及半道。诸臣多亡走。 上顾谓公曰。卿何独间关从予乎。公泣曰。臣世臣也。当 国家艰危之时。有死而已。 上为之改容。六月。复拜都承旨。寻擢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会天寒。遂患泄痢。 上忧之。为解御衣以赐之。命医调治。竟不起。即八月四日也。享年六十一。 上震悼。赙襚有加。后四年二月某日。葬于清州之青龙原。 上遣官赐祭。甲辰。追策公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春秋馆事, 世子贰师,密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7L 页
川君。 赐田民。俾子孙不失其禄。元配曰 赠贞敬夫人某郡李氏。某官某之女。无嗣。继配曰贞敬夫人某郡赵氏。县监彦国之女也。祔于公墓。有一男五女。男耆贤。密溪君。女长适张云翼判书。次适黄有庆生员。次适闵大仁。次适赵英俊翊赞。次适慎和。密溪有一男安吉。密兴君。曾孙男女若干人。 崇祯之世。公庶孙节制使安义。尝从 孝庙入沈阳。负 显庙。备经艰险。卒能侍御而归。于戏。 国家有难。公祖孙先后赴难。知有国而不知有身。何其忠也。公后孙宗镐。来谓余曰。吾先祖爵秩勋劳。在国典。宜有易名之请。黄判书景源。尝为之状。未及呈于太常。而黄公殁。则据例不得用。而其后因循。式至于今。不肖等之罪也。愿有以图之。余辞以陋拙。不获。而亦何用别为文也。窃念年代既远。文献无徵。于官资履历。亦有所不能详者。而况居家行义。立朝风旨。又可得其万一耶。然考诸策勋 教书。有曰。精金益劲。良玉无瑕。孝悌慈祥。居家有可观之行。清明公直。事君以勿欺为心。一接辞气之雍容。足见资禀之温粹。私交谢绝来往。未尝求知于人。王事不惮险夷。惟欲竭忠于国。 赐祭文有曰。制行端方。秉心刚毅。无他断断。夷险一视。呜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8H 页
呼。 丝纶之重。百载垂耀。而公之平生大致。实在斯矣。为谥议者。岂可舍此而他求也。遂谨录之。以谂于有司焉。
府使 赠判书闵公谥状
公讳汝俭。字宗礼。闵氏。系出骊兴。高丽尚衣奉御称道。为鼻祖。自是名臣硕辅。史不绝书。 国朝留守审言。 端庙逊位。遂不仕。终于家。高祖粹。吏曹正郎 赠吏曹判书。曾祖龟孙。典籍 赠左赞成。师事寒暄堂金先生。语在南秋江师友录。祖齐仁。左赞成。号立岩。以文章德业显。考思容。郡守 赠左参赞。妣光州金氏。直长升女。公以 嘉靖甲子三月二十五日生。早孤。学于诸兄。己丑。中进士。戊申。选补参奉别坐。参奉。时斥言官私嘱。遂见罢。其言官后则愧服。癸丑。捷谒圣第。入槐院拣新进。忤尔瞻,缵男意。被削。几十年。备边司请收用有才废弃者。荐正字。升博士。例迁典籍。授北评事。多不就。 仁庙反正。轸西顾忧。特除公郭山郡守。时朝夕待虏变。子弟以为忧。公曰。为臣事君。岂择险夷。当死则死。是职耳。既至相险阻。即移郡治于凌汉山城。督吏民筑城。亲负土石以先之。不阅月告成。又以御贼当先安民。郡中宿弊。一切罢袪。时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8L 页
皇明将毛文龙。据我境椵岛。扰弊傍邑。吏民不堪其苦。公揭帖以谕之。毛为愧屈。西路赖之。马鞍弊坏。褊裨请改造曰。鞍是战具。公曰。向者倭变。遇贼而走者。岂马鞍不完之故哉。以安逸为戒。常甲冑以终日。夜则枕藉。至于额疖而终不释。 朝廷升秩为守御大将。仍兼本路助防将。 赐教书以奖之。有曰。苟得如尔者数人。庶弭西顾之念。公益感奋。思所以报答。尝会管内守宰约曰。吾辈不幸。当此多事。同受守御之命。早晚乘障。当以军法从事。我退一步。则公斩我。公退一步。则我亦然矣。诸宰外应而内惮。 上闻公益励清苦。特赐品服。及其兄汝任。以罗州牧。陛辞。 上引见面谕曰。予常嘉郭山,济州之居官。人皆尽职。如尔一家。国事何忧。时公兄子机。守济州。郭指公也。闻者感叹。李适以副元帅巡到。严饬幕裨。使不敢侵扰。及其将反。檄召道内守宰。于公独不敢。其见惮如此。公矢心致死。遂从道臣。至肃川界。军中夜惊。一军鸟散。公独按兵不动。翌日。收拾散卒。追道臣。还授其所弃印信。道臣大惭。道臣欲令公退守本郡。备虏乘虚。公责以大义曰。何忍舍向阙之贼。而退待未形之虏耶。及见都副元帅。皆悯老如道臣言。公皆不听。到平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9H 页
山得家书。不开封曰。从我将士。皆有父母妻子。而不得书。即投诸火。将士皆感泣。至江。诸帅不急渡。公慷慨先发。有挽公者。公绝袖而渡。诸帅亦从之。公遂从先锋将郑忠信,南以兴,柳孝杰等。至鞍岭败贼。元帅较功多少。未即告捷。公欲亟纾 行在忧。走急足以破贼闻。因奔问 行朝于公州。遂扈 驾还都时。朝廷以元帅玩寇。责令白衣领职。而物论皆许公力战。故诸将遁溃逗遛者。皆忌嫉公。反嗾御史劾公。公上疏。只自明而已。辞朝还任。至顺安。道臣以久不还官。竟启罢之。冬。叙为蔚山府使。蔚自壬乱后。久抛出。故小民称冤。公私行打量。只令平均。而总数则视旧为准。民甚便之。有漂倭见执。以赂乞生还。公只慰谕以国家好生之意而还之。有武士讨适。有战功而不见录者。伺元帅出。执鞚自言。且引公屈为證援。又赵公溭及儒生上疏。讼公自为先锋。奋不顾身。而被屈抑状。元帅畏恶公议。丙寅冬。追公赏。升嘉善。时 朝廷行号牌法。新令甚严。而以下吏道病。簿书未及期会。丁卯正月。被 拿命。道闻虏警。昼夜兼行。闻虏益甚。而且有和议。忧愤发病。遂卒于槐山村舍。即二月七日也。公闻虏变日。慨然叹曰。吾郭山时。语任事者曰。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9L 页
某处险隘当如是。某地平易当如是。某事当如是。施某人当如是用。不然虏当如是。诸人皆不用吾言。使虏猖獗至此。吾若至今在西。必有一分之益。病甚时作知旧书。恨不得马革裹尸。后迹虏始卒。则公言皆验。后以振武功。 赠礼曹判书。配全义李氏。府尹廷鸾女。高丽太师棹之裔。享年与公皆六十四。而先殁于癸亥闰十月二十一日。同葬怀德三政洞戌坐之原。从先兆也。有三男二女。男长枰。孝行绝异。 赠户曹正郎。次楷。次桓。义禁府都事。庐墓不胜丧。 赠左承旨。长季㫌闾。女长适正言郑弘任。次适县监南斗华。正郎三男光晨,光暹,光旻。长季俱以孝闻。长除参奉不就。季县监。仲出后。一女适庆寔。楷一男光前。无后。承旨一男光炅。一女适令沈光泗。县监六男。元重以孝 赠佐郎。庆重为伯父后。而亦以孝除参奉。不就。应重以孝受 恩复。永重,厦重,度重。光炅四男。德重,行重。皆有文行早没。徽重,得重。玄孙以下。不能尽录。其显者府使镇纲,县监镇纮,都事渐洙。以孝蒙褒典者。 赠教官镇运也。公丰貌伟干。威仪嶷嶷。亢厉守高。率意直前。耻为骫骳之习。志在宗国。一饭不忘。清严寡欲。冰雪比洁。其作文作字。皆棱棱有气力。绝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0H 页
无软媚态。亦可知其为人也。吾先子尤庵文正公撰公墓碑。致叹惜之意。于结辞曰。今距 天启丁卯。五十五年矣。其间世变。有不忍言者。使公而尚在必能奋忠毕义。不然则蹈海而死矣。而以维公揭揭。耻与人随。守义直躬。惟志之持。不遇于时。 圣主知之。褒及一家。荣溢宗支。逮丁卯岁。虏入边陲。我师不竞。遂从羁縻。公闻而奋。五内陨隳。疾病遂作。俞扁莫医。遂死于道。不负 主知为铭。呜呼。欲知公者。观于斯足矣。馀不须详焉。公既蒙正卿之 赠。宜有易名之请。公七世孙达赫。属余为状。辞以不文。不获。而病喜因循。达赫遽没。常怀怆恨。不能自已。今来督成者。其族弟持显。即㫌门两派也。以两家世谊。于幽明之间。不可孤其勤意。谨据家状及墓文。第录如右。以谂于太常焉。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行状
  
真静斋金公行状
公讳德运。字得甫。庆州之金。出自罗王。丽朝有讳因渭。平章事。自是世有大官。有讳稛。佐我 太祖。官左赞成。封鸡林君。谥齐肃。六传至参议伟。号晚翠。以清名直节著。是公之五世祖也。高祖讳光裕。 赠贰相。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0L 页
弱冠捷生进两试一等。不幸早世。未及远到。曾祖讳庆馀。副提学 赠领相。谥文贞。丙丁后有出处大节。世称松崖先生。吾先子文正公撰墓碑。祖讳震粹。县监 赠吏议。考讳重锡。阶通德。受业于尤,春两先生之门。而蒙奖与。妣咸平李氏。翊卫某女。淑慎有闺范。公以 肃宗十三年丁卯二月九日生。禀质端重。自幼不妄啼笑。甫七岁。丧母夫人。仲父都正公昌锡。取养之。都正公性严。虽甚爱之。教必以法度。公克遵义方。德器渐就。十馀岁。不烦提督。而文艺骤进。通德公省觐大夫人于仲氏盈德任所。卒于客馆。公年方十三。哀毁踰节。哭踊顿绝。见者莫不酿涕。乙未。中司马。声望蔚然。座主寒圃李公健命,玉吾宋公相琦。皆一见嗟赏。称以公辅器。公与尹公志述。同肄业。又同年。契谊甚密。庚子。尹公在太学。请改 明陵志文。被极刑。时祸机叵测。虽亲戚莫敢往诀。公闻其就刑。不及屣履。挺身奋往。以好归二字慰勉之。而无嗟悼语。及士祸大作。忠良骈首。公慷慨流涕。无复当世意。遂废公车。浩然南归。终身不复渡汉津。就松崖公旧庄。与从兄陜川公鼎运同居。共爨一室。经史群从。团聚耽索。间以吟弄。埙篪迭唱。和气蔼然。常以早丧二亲。为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1H 页
平生至痛。每值丧馀。哀恸如袒括时。时新之物。不荐不先入口。事继妣宋夫人。爱敬备至。宋夫人性严。每有过中。公与伯氏。极其愉婉。期于底豫。及遭艰。哀毁尽情文。乡邻叹服。笃于友爱。少时在甥馆读书。尝深夜独坐。掩卷自语曰。何以则拜吾兄。吾之念兄如此。兄亦念我不置。因长吁不已。外姑申夫人窃听之。语其子弟曰。金郎孔怀之笃。世无其俦云。事伯氏如严父。伯氏耆艾。所居隔一冈。镇日往候。轸饥寒。躬扶护。一如温公之于伯康。及丧。葬前不离殡侧。遍访宗族择贤立后。以承先祀。而所以抚视。有踰于己子。有病则必携衾往视。药饵调护。公时已大耋。虽涉月弥年。待其瘳而乃返。庶尹宋公尧辅。亟称之曰。人孰无叔侄之爱。如某敦笃。亦未有也。然子侄宗族有过。辄峻责。不少假借。待其引伏而后。始降辞色。尤谨于四礼。一有未尽。则终身以为歉。以宗家世促。递奉三世祧主。日必夙兴。盥栉拜庙。当忌辰则前期齐沐。终日清坐。以致如在之诚。至于婢仆。亦使浣洁衣服。而无敢喧哗。年踰八耋。非甚病不使人替行。替行则将事之夕。衣服冠而坐待撤馂。始就枕焉。月朔必遍谒诸宗家祠宇傍亲忌祀。亦必往参。而是日辄食素。朋友讣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1L 页
至。为位哭而不肉。以故一朔之内。不蔬素者。无几日。凡系为先事。靡不用极。金氏历千年绵三国。屡经兵燹。文献多未备。公惧其愈久而愈无徵。乃遍考东史诸家。凡三十六书。世代名字及官衔履历。一一考出。无不备录。汇为六编。盖诸金之所未有也。汎滥群书。而尤喜历代记史。于古今治乱。邪正进退之际。未尝不三复慷慨。触境感事。发为歌辞。上自开辟以至今日。凡国家之兴亡。世道之污隆。人物之臧否。毕举殚论。凡三百三十一章。名之曰东崖谚乐府。时时讽咏。以宣不平之意。晚构数椽于松村之东崖。潇洒绝尘。扁以真静。盖取好学论中真而静之义也。莳花种竹。左图右书。温绎之暇。竹筇缁巾。逍遥于花竹之间。人望之若神仙焉。箪瓢屡空。而处之晏如。口不言财利产业。平生未尝有一点墨费乞字。从氏监司公圣运。累典雄藩。一不干以私。乡居五十载。未尝一迹官府。虽亲戚侪友。为守宰。则并与书牍而绝之。常语子侄辈曰。吾所望于汝曹。非要取第做官。只欲饬躬砥行。无得罪于乡党而已。后世以科目取人。故人皆汩没。不能自拔。而辄诿以门户之计。其所用心。不过外慕。竟亦何益哉。谨言慎行。入孝出恭。斯可以保族宜家。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2H 页
为门户计。孰过于是。又曰。人须是安分。才不安分。百病皆从这里出。又曰。圣门教人。不越乎日用应接上如视听言动。出门使民。皆是也。然苟不于戒惧上涵养其本源。其何以精察于酬应之间哉。又曰。司马公有曰。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吾一生持此戒。不敢失也。又曰。论人长短。妄议政法。非徒古人有戒。吾亦甚恶之。又曰。人之生也直。若有丝毫不直。便不可为人。凡此皆其素所践履也。故其言之也。直切恳当。乃如此。处朋友乡党。一主诚信。不以存亡而易心。于人少许可。遇赏心人。则款款倾倒。见人之侧媚不正者。不忍正视。横逆之来。只顺受。每诵古人无辨之戒。人服其雅量焉。雅喜山水。佳辰胜日。或携冠童。徜徉竟夕。有时独往。遇会心处。乐而忘归。酒微醺。继以吟哦。音韵清古。洒然有出尘想。为文明白条畅。诗亦娴雅温粹。不事雕饰。栎泉宋公尝引朱子评韦苏州语。称赏其閒淡幽雅。有遗稿若干篇。藏于家。累入铨荐。戊寅。始拜 懿陵参奉。不就。乙酉。是公合卺之周甲也。子侄设酌志庆。公苍颜白发。深衣大带。端拱而坐。神彩不衰。顾眄灿如。见者皆称地仙。以为天之报施于仁人。其理不爽云。丁亥。以优老 恩。拜佥枢。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2L 页
九月初九日。以微恙。考终于真静斋。享年八十一。十一月十二日。窆于燕岐县东釜谷先茔南麓坐庚之原。讣车所至。莫不咨嗟曰。君子亡矣。配密阳朴氏。士人尚文女。正言徵之孙。生于 肃宗己巳。卒于丙申十二月初五日。祔葬公墓左。淑哲慈仁。奉蒸尝以礼。事夫子以敬。处宗党以和。御家众以恩。同爨于宗家殆三十年。与群娣姒。欢洽无间。异居之后。家事旁落。而未尝以一毫有及于公。无嗣。取堂弟炳运第三男履相为后。致相及成鸿翼,张允德妻。侧出也。履相二男。长敬烈县监。次成烈进士。庶子正烈。女适朴谨载。致相一子崇烈。曰锡五,锡禹,朴光默,金相梅。成之子婿。曰▣▣张之一男。敬烈二子。长在诚。次在亨。出后。女适承旨李趾秀,进士李克声。成烈三子。在文,在仁,在慎。正烈及朴谨载。俱有子女。呜呼。公天姿端粹。气度峻洁。谦冲乐易。刚毅正直。自然近道。而济之以深究玩索之功。天人性命之源。风俗盛衰之变。固已洞然于胸中。而含章晦彩。不求闻知。故虽慕向于公者。亦莫得以尽知焉。最是辛丑处义大关世道。记余尝侍过斋金先生。语及辛壬事。先生曰。金丈之守义理。尽友道。尽是卓绝。余服膺而景仰者。有素矣。公之曾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3H 页
孙在诚。属余为状德之文。遂不敢以陋劣无文辞。第录如右。以俟后之立言者取考焉。
湖隐申公行状
公姓申氏。讳光集。字士协。号湖隐。平山人。始祖太师壮节公讳崇谦。佐丽朝统一三韩后。从征甄萱。事急死之。若汉纪信故事。至今配食于崇义殿。十四世而有讳浩。当 圣朝受禅。以典理判书。掷玺抗节。谥思𥳑。又七世而有讳黯。号讷庵。有德行。官汉城庶尹。以壬辰宣武原从勋。 赠左赞成。至孙讳忔。 赠司仆寺正。当昏朝。尔瞻以近戚。致缱绻意。贻书绝之。癸亥反正。金升平瑬,俞杞平伯曾。亦以姻戚要与同事。公嘿然不应。尽室南下。家于永嘉之九潭。丙丁以后。仍杜门敛迹。文行以传世。于公为五世祖也。曾祖讳镐。祖讳思国。孝友笃至。士友敬服。称以处士而不名焉。考讳晔。生员。仁厚𥳑重。乡邑长之。心斋宋文敬公焕箕。撰墓碣。初娶顺兴安氏。再娶咸安赵氏。三娶潘南朴氏。安氏考通德郎讳龙骏。甚有妇德。举二男。公其季也。生于 英庙戊午十二月一日。眉目秀朗。容貌端正。幼与群儿游。有以杂佩相换者。公曰。尔何见物生心。己虽欲之。人必不肯矣。自龆龄好读书。不烦课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3L 页
督。至忘寝食。从祖拙庵公以诗奖勉之。有曰。尔年才七八。临书喜不已。又曰。吾于小儿。喜语以先贤事迹。斯文来历。虽支离烦数。而听之不怠者。惟某也。及长。生员公为门户计。勉以举业。公承命不懈。早擅声誉。凡治举业者。例多负才浮薄。而公绝无是习焉。公性质温雅。孝友笃至。事父母。自幼已能先意承顺。罔或违越。生员公督过于子侄甚严。而声色未尝加于公。公少屈省试。人多冤之。生员公曰。不能尽人事而归之天数可乎。是冬。读书,易二经。兼做诗百篇。盖其顺亲意而笃课程有如此。壬申。居安氏忧。毁几灭性。戊寅赵氏丧。亦然。赵氏临终曰。余沈痼四载。感汝至诚。我今死矣。无以报汝恩。壬午癸未。连遭王考妣丧。生员公衰年过哀。公一心忧惧。竭诚扶护。而葬前不脱衰绖。三年必参祭奠。丁亥。生员公捐背。公昼夜侍汤。至诚靡懈。及丧。送终之节。一遵家礼。既葬。墓所距家五里许。上食后。必徒步往省。尽哀而归。三年如一日。以宅兆不利。为至痛。求山凡四载。忽遇异僧。指示吉地。遂与伯氏进士公。议定移窆。而奉元妣祔左。凡解堪舆者。莫不称善。人皆以为诚孝所感。事继妣朴氏。定省如礼。爱敬俱至。异宫而居。时新之物。不先入口。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4H 页
虽蔬食菜羹。适于口者。不进不食。而凡可以悦其志者。无不极力。承欢五十年。人无间言。尤致诚敬于享先。尝曰。支子祭祀。固非礼也。而在私情甚缺然。请于伯氏。轮供考妣忌祀。临祭。极其齐肃。事伯氏。恭而有礼。爱而能箴。伯氏过于刚果。而公济以温柔。湛翕之乐。人所难及。虽分爨以后。日必早起省闱。仍就伯氏。非有故。未尝暂离。伯氏就寝。乃归私次。方之杨播昆季。实无愧焉。而土田无析箸。车马无私蓄。至文房诸具。亦无私藏。三妹皆朴氏出。公痛其幼孤。抚爱益笃。平生不以财产婴怀。而为诸妹地则致其力。视妹婿若兄弟。而勤加教导。冀其成就。闺门斩斩。无亵语。无狎容。常曰。夫妇所以造端也。苟忽于此。他何足观。教子侄。慈而不偏于爱。严而不伤于恩。督其课程。勉以敕躬。而尤以染俗为戒。尝造书案五件。分与之曰。吾无财可以及汝。此是黄金满籯。不如一经之意。谚翻小学孝经。授二女曰。事亲敬长。皆在此书。虽女子。不可不学。此实公之身教。而又命第三子在应。从学于过斋金公正默之门曰。使汝得儒之名。其荣奚啻科宦比。但名实不副。古人耻之。须从实地上做去也。 正宗癸卯。中增广生员。谢恩。 上命进前。问姓名及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4L 页
工夫著述。又命诵科作。谓侍臣曰。实才也。承宣有以岭中望士仰对者。一榜荣之。及荣扫之日。痛切孤露。涕泪被面。见者为之感动。公请于伯氏曰。今玆科名。于分足矣。愿自今废举。伯氏不许。强使一二赴试。戊申。公归自太学。叹曰。汩没科臼。误了半生。今始知非。油然有向学之心。而志气已衰。将未免为乡人。虽悔何及。又曰。少而不学。固可耻。老而不学。尤可耻。赋诗以自警曰。且付残书寻奥义。馀年犹可牖迷昏。遂取四书及朱书节要,栗尤二先生文集。净扫一室。潜心玩索。病世之学者不能务实。常曰。所贵乎学者。为其言行相顾也。大学八条目。脩身为本。格致固所以脩身。外脩身而谈性命。非学也。故公自视欿然。未尝以学问自居。而其言行不合于绳墨者。盖鲜矣。辛酉。道伯以文行启。壬戌。绣衣以学行启。自是铨曹屡拟官。不做。甲子。朴氏疾剧。时公年六十七矣。五朔不解带。每于问医。不许子侄替行曰。汝非不诚。在吾心。终不若亲问之详审。丁忧庐墓。一门老少咸曰。七十非庐墓之年。况圣人有以孝伤孝之戒耶。公泫然曰。吾岂庐墓为哉。一缕残命。依赖无地。只欲密迩松楸。少泄至痛而已。三年之内。衰绖不以盛暑而或脱。哭省不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5H 页
以雨雪而或撤。村氓之尝不顺于父母者。至有观感而改行。岂非所谓哀恸之诚心。自我发之。而彼之心悦诚服。有不期然而然者耶。戊辰。绣衣以经学启。公闻之。终日不豫曰。屡登剡荐。已是不虞。而经学二字。尤是分外。声闻过情。余窃耻之。家人或以公议之未伸为虑。公正色曰。使我生而为安分之人。死而得安分之名可矣。须勿生妄念焉。是年秋。公以草土馀祟。已至难医。值朴氏忌辰。强盥将事。诸子交止之。公不听曰。病势朝暮且尽。死前一泄哀。何可已乎。及安氏忌辰。不能起动。则扶坐失声。气塞而复苏。此可以见终身而慕者矣。以己巳三月四日。卒于正寝。享年七十二。讣车所至。虽平日未尝识者。亦莫不为之惊愕而嗟惜之。五月十九日。葬府西寿洞子坐原。会下者数百人。癸酉。道伯因多士之状。又启闻其孝友学行。以褒录之典。未及于生前。卓绝之行。泯没而不彰为言。越九年辛巳。乃 特赠司宪府持平。公禀赋近道。操守过人。慈详乐易。谦恭审密。笃伦尚义。克承先范。处身接物。自有成规。平生所为。殆无不可对人言者。虽从事举业。而未尝以得失经心。每入场屋。来叩者趾齧。而左右酬应无所隐。尝于省试。有属以善书者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5L 页
则曰。平生拙规。不可到老便改。只当俟命而已。有窥窃试文者。则曰此亦数也。执之徒致骚扰。无宁我自改做。凡其先事之未遑者。无不殚竭诚力。累世碑碣。请得儒贤信笔。阐扬潜德。而其未及竖刻者。责成于后人。至于临没。申申戒嘱。墓下有数间庵。即处士公庐墓之所也。新而大之。且以遗意。起楼于庵前。扁以永慕。斧斤之伐。或及于松楸。则曰处士府君之所养也。叱咜之声。或及于墓奴。则曰处士府君之所爱也。从子在哲。有所重而且克家。爱之不啻若己出。不幸夭折。则悼惜不已。且以宗家无主管。移处其外舍。而日候起居于邱嫂。每当食。使诸子替侍之曰。宁我无侍。岂可使嫂氏而无侍者乎。推以及于族党。病而不能食者周之。丧而不能敛者助之。周详恻怛。处之合宜。而卒置敦谊楔。以为永久之图。又于坟庵。别设一庄。储谷敛散。当岁饥。计口分恤。穷族之赖活者。十馀家。公尝受业于从叔懒斋公。事之如父。生养死葬。致其诚礼。懒斋公欲迁其考妣墓未果。而本家事力无望待后。则公亟与伯氏及从叔澹窝公兄弟。合谋经纪而成之。再从弟光范。夙婴奇疾。家事旁落。极力周恤。而嫁娶其子女。使无失时。公以安夫人遗意。助需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6H 页
于外祖父母忌辰。没身不废。而舅氏老而益穷。无以为家。则出略干财。使之取息以为位土地。此则求之于古。而亦罕其比者矣。盖公处宗族。则专务和平。凿枘之不入。不露圭角而谕之以理。绳墨之不遵。不大声色而诲之以诚。使之自悔而自服。与人交则久而能敬。端重寡默。不失威仪。人亦无敢以拍肩执袂之习及于公者。公平生不为刻核之论。崖异之行。而至于义理所关。则所言所守。未尝不严。当邪学之方炽。公语于宋文敬公曰。固知长者笃守言先出之戒。而若辟异扶正。则亦不可以一向逊辞也。积之复官。而宋文敬疏 批。有雪耻酬先正之教。公抵书文敬曰。积之复官。元不关于先正。雪耻二字。实非小人之腹所可妄度。又书于过斋曰。邻铎之罪。次第见释。而积又复官。安知无玄贼之接踵乎。过斋曰。申友此言。足为世道之幸。若辛壬之变。不但士祸之莫憯。 圣躬之受诬罔极。年代渐远。虽祸家后裔。亦多恬然。而公常怀愤惋。尝曰每对过斋。未尝不为之雪涕。若使过斋得行其道。君诬可卞。义理可伸。及过斋殁。公尤不胜忧叹。遂发通诸道。合疏叫 阍。乞以辨诬于北史。事虽未谐。而士论韪之。德邻惩讨。即公从曾祖进士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6L 页
公所树立。而岭疏一出。义理复晦。则公语于从叔执义公曰。公既居言地。不可不继述先徽。亟使劄辨。竟至重削焉。西涧即清阴金先生妥侑之所也。自遭桓斧之变。公慨叹不已。乃与多士重建请额。而蒙 允。及其堂楼之成。又会诸生。讲学以落之。至若文章。即公馀事。而平铺淳实。典雅赡畅。而科作诗赋。亦莫不然。作字时。恒持非为字好。即此是学之训。故心画楷正端谨。未或放过。观于此。亦足以知其所存矣。呜呼。此公大略。而科时舍馆。必远娼妓。朋侪閒会。不接博奕。知旧之贵显而不复从游。邑宰之来访而一不往谢。重葺村社。行乡饮礼。而会课村秀。勉进其业。其自守之必谨小节。作成之不废先辈。亦皆人之所难能也。配德水李氏。进士观海之女。栗谷先生弟玉山公瑀之后也。从 赠令人。贞静慈谅。妇德咸备。归舅家三十年。不见其有惰容。事舅姑。尽诚敬。奉君子无违则。甚爱诸子。有过未尝掩匿。勤于治家。以撙节储蓄为务。不以艰乏。告知于公。常曰。有无拮据。惟我之责。何敢贻忧而妨业。奔母夫人丧。既葬而归。请于公朔望设位尽哀。终丧不进姜桂。人或强其从权。则曰亲丧不得任情哭泣。所可自致者。惟不御肉一节。公甚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7H 页
敬重之。后公三年而生。先公二十五年而没。葬与公异圹。而合墓焉。育四男二女。男长在重。次在秉。次在应。笃孝好学。不幸短命。次在永。女适李寿普进士。次适安济远。在重一男锡范。二女李义集,李美秀。在秉一男锡肇。三女李寅斗,洪琥,姜趾重。在应一男锡准。三女李周命,姜处重,金锡奎。在永一男锡中。三女金锡朋。馀幼。李寿普男克声,进士克闻。女申在顺参奉。安济远男光达光述。女李敏衡。公才志出类。而脩于己者敦笃。晚又绝意进取。经史自娱。而深以见未到而喜立言为戒。未尝有所著述。则其所得之浅深。固不可窥测。而设于身者。无惰慢之气。出于口者无鄙悖之言。恩意周遍而亲戚爱慕。礼貌整肃而乡邻敬服。事之当为。则虽大不惮。物之可辞。则虽小必谨。此皆余之所心服者。而又以平日所闻于师友间称道者。及道伯绣衣前后奏达文字观之。我再从叔文敬公曰。吾自少已知申友之为读书人。而及其结亲。益详其家行。真孝子也。先师过斋翁曰。申友天姿近道。而其成规。非今世之士也。绣启别单略曰。实地早本于经学。馀事兼治于功令。中年废举。潜心读书。玩索之工。老而深笃。纯洁之姿。耻合流俗。律己则不离绳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7L 页
墨。居乡则笃行谨敕。州里之矜式。士友之推重。历数岭南。莫先于此人。见其言貌容止。可知有长者风度。士林状辞。略曰。南州硕儒。吾党长德。人地器识。可以羽仪王庭。而居家行谊。允为士林钦服。又曰。孝友纯笃。济以学问。虽陈兢杨播之俦。亦不多让。而至其七十居庐。执礼愈严。则正宜表章挥发。以警朝死暮忘之颓俗。道启略曰。生有至性。孝友根天。早失怙恃。至痛在心。奉养继母。备尽志物。又曰。馀事学问。一以脩身为本。考其田地根本。则专主于小学。击蒙要诀。充养有素。令誉自著。呜呼。此其学问行谊之可以徵信于百世者矣。复何必多乎哉。公诸子以余服习之久。属以状文。不敢以不文辞。就其行录而撰次如右。以俟立言之采择焉。
竹梧堂金公行状
公讳键。字公启。金氏。系出瑞兴。谱自高丽金吾卫中郎将讳宝。高祖讳中坤。礼曹参议。曾祖讳小亨。义盈库使。祖讳总。副护军。考讳愉。副司正。于寒暄堂文敬先生。为堂兄弟。妣清州韩氏。判书瑞凤之女。以 弘治乙丑。生公于灵岩永保里第。公以恺悌之姿。有笃至之孝。八岁就学于外氏。思归或涕泣。判书公诫之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8H 页
曰。勉做学业。早中科第。以荣父母。不亦可乎。对曰。离亲三年。久阙定省。不孝大矣。宁为馀事文章乎。遂题一绝曰。离亲问几岁。空望白云飞。不孝吾何逃。三年未得归。判书公奇之抚背曰。此实作圣根基。寒暄后岂无其人乎。十一岁。因节日上先垄。见荆棘中。有古墓。问知为祖妣外先赵判书墓。慨然兴感。使家僮剪除荆棘。归告司正公。司正公奇其意。遂脩其墓而设奠焉。常读小学以律己。鸡鸣而起。整衣冠。拜家庙。退而静坐读书。持身处家。一遵寒暄家范。以忠孝。勉其二子曰。人若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可以尽孝。以保富贵之心。奉君则无往非忠。又曰。人虽议己。切勿相较。汝闻忍之为德乎。须屈己自重。好胜者。必遇敌。甲午。中生员。在泮宫。尝以兰室鲍肆丹赤漆黑等与同处者。相勖励。每夜起坐。默诵张思叔座右铭。 嘉靖庚子。以行谊除 王子师傅。癸卯。出为礼山县监。邑民诵其廉洁。有兄弟相讼者。开谕以伦理。而致其悔悟。有如乙普明之于清河焉。蝗虫害稼。公自责曰。太守不仁。致此毒虫。既捕且禳。不至为灾。明年遭艰而归。既免丧。不复进取。作归隐诗以见志。门人张参奉伣尝曰。先生气貌端庄。言语慎重。接人之际。和气蔼
刚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8L 页
然。而有所警责。辞气凛烈。虽亲戚侪友。莫不敬惮。又曰。伣登门墙二十年。未尝闻内声出外。孀居婢子。亦多青春守节。此可验公家政之一端矣。公赘寓罗州之草洞。考终于所居竹梧堂。享年七十二。葬于州西信杰山伏岩洞未向原。配牙山李氏。敦宁佥正贵男女。后公四年卒。有二男三女。男长应莲。次应兰。俱参奉。女长适宋屿。次李义老。次郑纲。孙男四人。曰砺。曰研。曰𥖝。曰砋。𥖝以宣传官。丁酉倭乱。殉节于南原。曾玄以下。不能尽录。呜呼。公以大贤同堂。擩染有素。则其问学之工。言行之实。必多可传。而今去公三百馀年。屡经兵燹。文献莫徵。甚可惜也。公后孙重斗。衰年跋涉。谒余为状。余屡辞。不获。遂略掇其家乘如此。顾拙涩之辞。何足以阐发幽潜。然质而不华。可以俟立言君子。则不可不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