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x 页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诗
  
义尚窟
鬼斧呈奇巧。山腰石窟开。宽宜坐数百。高可绝尘埃。造物知何意。游人谩自来。栖僧仍得号。小佛尚岩台。
次再从叔金山公韵
懵陋荷相爱。诗篇寄意来。愚诚在气耳。恶岂根心哉。赋与同人物。偏全异塞开。孟朱当俟后。今日且倾杯。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8H 页
次三从弟范汝
异体分殊说。已非赋与初。气虽有通塞。理本无欠馀。既识不相假。曷云未浑如。且须休强辨。思索是专欤。
金山从叔又赋来字示之。仍有劈破之教。以务存养休强说之意。仰复焉。
存养垂明训。先须吃紧来。其惟成德者。乃可立言哉。考證无差谬。留传有启开。饮之方得味。徒说是空杯。
贤希(族侄钦大)闻来字韵赋示。故又次之。
性善穷源说。知从继上来。单言超局矣。兼指有偏哉。异处须看蔽。同时不待开。强争竟何益。恶醉且停杯。
范汝更赋来字示之。又次之。
一贯分殊处。单言兼指来。两涂已尽矣。各本何安哉。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8L 页
若尔能深劈。惟吾庶豁开。不然休强聒。既乱更添杯。
令儿曹赋读书。仍与共之。
圣贤嗟已远。经传幸留今。敢不竭吾力。宜求千载心。
敬次华阳洞泣弓岩韵
先躅偏增感。我来此独临。波声咽不尽。落日费幽吟。
和洪绫州(容默)
弊庐忽生色。高朋自汉水。蓬窗半日话。曾不嫌泥滓。乡邻且寡识。何以获乎此。顾惟两家谊。缱绻固其理。留诗要相和。词源何渺瀰。猗欤五凤手。厥美乃可趾。文章即馀事。亦知惜寸晷。别来已经时。眼中尚容止。恨未得源源。可柰萌吝鄙。时下顶门针。尺牍是所恃。
新秋
山云雨后散。梧月窗前收。强疾凭轩坐。候虫竞诉秋。
与范汝夜话呼韵(二首)
禀得气时理亦兼。何尝天意别洪纤。须看通局分明训。彼固无亏此不添。
不相离处指单兼。单指无分洪与纤。全以其通偏以塞。未闻天命向人添。
梅湖陪过斋先生共吟(二首)
滚滚长江涵碧天。穷源直欲溯程川。棹歌绝唱扁舟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9H 页
重。只自临流叹逝年。
风尘绝处白云深。手把遗经字字寻。临水登山多暇日。聊将动静验吾心。
悼仲女
一别仍成千古诀。怜渠十载忆爷啼。结缡以后吾移宅。魂欲来时路亦迷。
独坐
翛然独坐对青山。物外谁将竞此閒。高树风蝉鸣复歇。短檐乳燕去仍还。已安寄迹烟霞里。且可潜心𥳑策间。俗固难谐兼病懒。不妨终日掩荆关。
次学而斋尊周诗韵
   守此一钱(崇祯通宝)于身以没世者。其非 崇祯遗民欤。其志诚可悲矣。其节诚可尚矣。斯人不可以常遇。则斯物难得以常保。欲以奉藏于华阳。士论得宜。其孰间然。
一叶青榆守没身。苦心亶在识王春。思传永久彰先志。奉向华阳计得真。
万东庙进德门重建时韵
尊周大义日星悬。自是吾 王家法传。重建门楼 皇庙外。登临不独感风泉。
先墓立 御制丰碑。多士有诗。谨次其韵。以道感祝之意。
墓道丰碑 御制成。碑前书以宋先生。百年永拟遵遗戒。旷世何知荷 特荣。感泣诸孙思粉骨。耸观多士动欢声。从玆鬼蜮应藏影。瑞日中天万古明。
重九登高
山寒木落白云飞。石径逶迤脚力微。酬节何须携酒去。赏秋自可咏诗归。祇应露菊羞衰鬓。最是霜枫媚夕晖。还笑此心爱重九。不嫌风气透人衣。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9L 页
次金山从叔寄示韵
居然七八是吾年。空负男儿赋与天。术乏操存心久放。方疏将摄病相连。虚名误 宠人应笑。短发彫颜自可怜。懒散亦无他伎俩。陈编谩对小窗边。
栗寺归路与诸益同吟
暇日扶筇出。招朋物外游。山深留古寺。枫老送残秋。休说登登苦。堪怜曲曲幽。夕阳无限意。不尽锦囊收。
新年
满酌屠苏酒。年华去又来。天时阳既复。邦运泰应回。纵尔壮心在。居然白发催。东君将布德。消息到庭梅。
赠李迩馨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0H 页
讲室扁新德。所趋固可知。汤盘垂至训。念释在于玆。
次金学士(迈淳)观涨韵
峡水劲清野水浑。乍逢激石便增喧。何如古井深而静。风浪元无一点痕。
寄题故参判朴公(三吉)亭阁
   故参判朴公诸后孙。就公小亭遗墟。因旧础而重建之。公之高风。于斯可挹。余闻甚钦叹。思欲一往游赏。而贞疾在身。末由遂愿。叹恨无已。盖公奇伟异常之实迹。吾先子文正公称述于其墓表者详矣。朴君世昌养淳以有旧谊。来谓余曰。愿得一律。以揭于亭。余衰病已甚。且不能诗。而久仰公之徽迹。遂不敢终辞焉。
隐士坪名古。高人昔退休。云仍守遗址。亭阁见重修。永世留芳躅。沉痾负胜游。隔冈阡有表。实迹岂他求。
用隐侯韵。送别张幼章。(宪周。)
相待固难必。然犹问后期。茫茫分手际。脉脉举杯时。惜别属閒漫。在途慎护持。冬间重会愿。观海是吾思。
次崔氏延 㫌韵
   崔君述泳。以其曾大父及其大父四昆季五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0L 页
孝事实示余。兼有韵语要和。噫甚盛矣。盖孝者。根于秉彝。而气禀之拘。物欲之蔽。尽其道者甚鲜。今崔氏父而子。兄而弟。一家五人。前后炳烺。道启 筵达。俱无异辞。 褒尚之典。始于 英庙丁丑。继于 正庙乙巳。至 当宁丁丑。分㫌赠复三等。而大霈焉。所以分等者。以一门五孝。并㫌无例。故该曹启禀也。呜呼。有国之所以褒㫌孝行。实为劝人子而敦风俗。卓异如崔氏者。宜其得蒙阐扬。而使不遇孝理之世。亦何以如是。余固不娴于词律。而不敢终辞。以致钦仰之意。
频繁道剡上 宫筵。五孝风声万口传。家训纯深贻子姓。 天恩荐叠在丁年。季方不让元方美。是父那无是子贤。锡类绳绳馀庆远。崔门昌大伫光先。
书大明处士吴公(孝锡)实迹后
大明处士大明洞。生老堂名永世传。千古谁其尚友者。明窗棐几对夷连。
   处士吴公。罗州人。居于州北之大明洞。有孝友笃行。丁丑虏变后。敛迹洞里。扁其堂曰生老。亦不食洞外谷以没世。呜呼。其高风苦节。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1H 页
可以廉顽立懦于百世之下矣。公没而葬于洞里。盖公遗志。而吾先子文正公题其墓曰。处士云。公后孙礼焕。持示公实迹。奉阅再三。不胜感慨。遂忘拙而略书此。系以一绝。时 崇祯四戊子孟冬日也。
甲申咏怀(二首)
伤心天地又今春。 万历恩深鲽域民。复睹汉仪何岁月。纷纷霜雪鬓边新。
宁陵志事常追泣。中夜悲歌我祖诗。岁又涒滩增慷慨。长吟不觉泪双垂。
次许汝章(二首)
   许汝章自湖南之宝城。徒步见访。相守数日。余久病贴席。不能叩其所存。而真淳之姿。甚觉可爱。临归。书示数绝句。且曰。愿赐一言。以为警省之资。耻躬不逮。圣人有训。余其敢出言乎。然其勤意有不可孤。遂诵朱子勤谨二字。而次其五七各一首以别之。
尝闻仁者赠人言。余若有言妄自尊。只举晦翁勤谨字。送君千里返乡园。
休言志道晚。惟在用功深。勤慢将谁警。严师是己心。
与诸客会话偶吟
会话如曾约。閒中此亦奇。风清疏雨后。云捲夕阳时。得句长吟好。携樽一醉宜。浴沂幽兴在。随柳涧之湄。
文孝世子册封时偶吟
春宫初定位。 宗社福绵绵。 圣上欢何极。黎民望久悬。缛仪虽自古。忭祝若无前。积雨收今日。天心不偶然。
次金山从叔韵
病躯苦炎热。摇扇坐窗间。久矣披黄卷。嗒然对碧山。且任穷鬼笑。难学少年閒。绕膝稚孙在。非渠谁解颜。
夏夜
病客开门独坐久。今宵月色夏来初。庭边老树浓阴转。天际浮云淡影疏。清景祇应人共得。幽情还似我偏居。尘嚣涤尽胸襟静。夜气须详亚圣书。
忆弟
看云终日倚虚堂。风气透衫九月凉。天末雁声何自苦。南来北去每成行。
赠崔宗角
鹤庵风节夙余钦。今幸遗孙旧谊寻。更阅诗疏详本末。感君千里袖来心。
病中书示孙儿
别去将无日。何时与更逢。萤窗勤尔业。马鬣上吾封。纵曰幽明隔。然犹感应通。须求嘉悦意。俯读仰思中。
除夜吟
喔喔晨鸡忽警眠。寒窗起坐鬓萧然。回头往日成何事。荏苒流光孔圣年。
邦庆韵
贰极三加卜在今。和风瑞日见天心。微臣礼席违 勤召。病里惟深祝 圣忱。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2H 页
春夜独坐
茅屋推窗坐。尘喧入夜空。江声云起外。山影月明中。数墨疑难会。忧时道未通。悯农 恩诏下。扶杖诵南风。
偶吟
尘远岩扉外。云深药圃中。翛然卧藜榻。尽日听松风。
宋顺汝挽
石老遗孙惜寖微。九原今日送君归。一篇封事共谁读。衰泪临风空自挥。
朴祯一挽
资性元非叔季人。居家行义服乡邻。读书求志无笃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2L 页
事。可惜天年仅六旬。
金秉渊挽
今我哭君谁哭我。悠悠万事欲无言。却怜泉下赍深恨。教养计违子若孙。
闵士彦(达赫)
闻病思相问。门外忽讣车。同庚哭先逝。白首意何如。
即事
雨后春光日日催。梅花落尽杏花开。风轩朗咏真趣足。不必冠童浴沂来。
冬夜
岁暮天寒掩荜庐。挑灯坐对一床书。课儿复得时相发。閒淡之中乐有馀。
禹忠庄公(尚中)双㫌闾韵
川涨不流天感孝。江凘徒涉 上褒忠。殊恩旷世双㫌揭。过式千秋自激衷。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疏
  
辞咨议疏(庚申正月)
伏以臣于本月十五日。准承政院十二日成贴。所奉圣旨以臣为侍讲院咨议。斯速乘驲上来者。臣闻命震駴。若陨渊谷。臣至愚极陋。百不犹人。少而失学。亦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3H 页
不能从事举业。只得屏蛰穷巷。优游自在而已。乃有虚名远播。竟致荐剡荐加。自一命以至讲厅僚属。实皆非微分所敢安矣。今玆新 命。出于宫僚之妙选。而别谕继降。辞意隆挚。臣心之惶陨。有不可言。而物情之骇惑。当复如何。 圣明之于贱臣。有此恩教者。殆以臣谓或有得于家学之绪馀。而臣诚万不近似。则实难免欺诬明时之罪矣。臣于是尤安得不内愧外腼。寝惊梦愕也。窃惟我 王世子睿质天成。温文日就。令闻益彰。八域延颈。今于 受册之初。宜尽辅导之方。而顾乃以卤莽如臣者。猥厕于遴拣之列。岂不舛谬乎。臣若不自量度而冒昧趋承。则其为玷名器而累清朝。以招一世之讥笑极矣。是实臣之所深惧也。伏乞 圣慈俯赐鉴谅。亟许镌递。俾安愚贱之分。千万大幸。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祈恳之至。
辞 召命疏(八月)
伏以皇天不吊。 大行大王奄弃臣民。普切痛陨。大小同情。伏惟 圣上新罹巨创。攀号罔极。遽经 公除。哀慕益深。臣于今月初六日。祇奉 谕旨。十行丝纶。出于衔恤在疚之中。勤恳恻怛。意溢辞表。臣伏读未半。不觉涕泗交零也。呜呼。向于春初。臣猥叨宫僚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3L 页
之职。自以庸陋无似。不敢仰承 隆旨。冒陈短章。冀蒙 鉴谅。而我 圣考以日月之明。犹有遗照。终靳允许。反赐宠谕。微分惶蹙。益无容措。岂不欲悉㬥申吁。而猥渎是惧。泯默祇俟。忽遭崩天之痛。区区恸恨。益复何极。不意 殿下嗣服之初。复加收召。期以辅导之责。勉以壮行之义。至举 东朝谕召。而垂教谆复。有出寻常。继又升移职秩。 恩数荐仍。噫。臣是何人。遽敢获此于此时也。方今 圣化维新。百度更始。正宜辨别贤愚。考覈名实。使庶事当理。群品得所。然后庶有以镇服人心。迓续景命矣。乃以如臣至愚。滥厕招徕之列。异渥愈隆。不料朝廷举措之乖当。一至于此也。臣若徒怀荣感。不自揣量。而冒膺匪分之洪私。则其为滓秽清朝一初之政。果如何哉。不然则臣虽冥顽。犹不至如木石之全昧知识。当此 国家哀遑忧虞之日。尤何敢偃蹇私便。以自纳于逋慢之诛乎。玆敢沥血哀吁于 宸严之下。伏乞 圣明俯赐体谅。亟收 召命。并削臣前后职名。以重国体。以安私分。不胜大愿。臣无任祈恳屏营之至。
辞持平疏(辛酉正月)
伏以臣于前冬。祇承 圣谕。微分悚蹙。宜陈危恳。而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4H 页
渎扰是惧。泯默以度。不意玆者。 严谴不加。恩命忽降。以臣为司宪府持平。使之斯速上来。臣闻 命震骇。若陨渊谷。又伏奉 慈殿敦谕。辞旨恳恻。有出寻常。臣心惶惑。益不知措躬之所也。臣以至庸极陋之资。早孤失教。长益蔑识。欲做举业。而亦不能就。虽尝从师。而实无所得。自甘屏蛰穷巷。永为 圣世弃物。宁有一艺小善。可以入于 盛朝遴简之列也。噫。臣虚名误彻。自在 先朝。已叨匪分之职。而今又猥被台宪新擢。是何等华衔。而遽及于贱陋之身。虽狙猿之冠冕。未足喻其不称也。至于 经筵出入。虽有 慈教之隆挚。而尤岂愚分所敢承当者哉。今我 圣上新服厥命。其所以克念典学。旁招俊乂者。宜致审慎。顾奚取于如臣驽劣。以累始初之政乎。窃恐明时举措。不当若是其纰缪也。臣若不自揣分。而遽欲膺命。则其忘廉没耻。贻笑招讥。岂惟为一己之狼狈哉。抑又念臣从游于坐累人金正默之门。则自处之义。有不敢比于恒人。而不宜为朝著间所擸掇。顾何可抗颜冒进。滓秽清朝乎。未及自胪于 先朝。重误 宠命于今日。臣之罪戾。于此尤大。区区惭怵。不徒以涯分之踰滥也。敢冒万死。哀吁 宸严。伏乞 圣明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4L 页
俯烛臣无似之实。难强之迹。 特赐指挥亟收召命。仍为刊名朝籍。俾得安意沟壑。千万大愿。
别谕后辞 经筵官疏(二月)
伏以疏贱小臣。屡叨 恩命。揆分惭惶。不敢趋承。迹涉违慢。情益隘蹙。惕息田庐。日夕俟罪。忽又梦寐之外。祇奉 圣谕。辞旨愈隆。台宪之职。虽蒙 许解。而经筵之衔。未获递免。臣之惝恍悸懔。于是益甚。直欲钻地以入而不可得也。噫。微臣庸陋之状。固已悉㬥于前后章牍。而犹未蒙鉴谅。窃覵 圣意。殆以臣为或有得于家学之绪馀。而臣之卤莽谫劣。无所肖似。则一世之所共知也。顾以草莱贱品。虽求为穷阎一学究而亦不得。今于 法筵之讲。何敢有冒膺 宠谕之望哉。我 圣上端本出治之要。实在 经筵。而经筵启沃之责。又在讲官。则其任甚重。其选宜精。而乃以如臣者。滥厕其间。则听闻骇惑。有讥寒心。其为贻累于 圣朝综核之政。果如何哉。臣虽至顽。爱 君一念。根于秉彝。如有片善寸长可以自效。则一造清班。瞻望耿光。岂非至愿。而蚊蚋不可以负山。僬侥不可以扛鼎。此臣所以宁被违傲之诛。而终未敢冒昧趋膺者也。猥玆控吁于 宸严之下。言出肝膈。非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5H 页
敢矫饰。伏乞 圣明俯赐谅察。亟收敦召之命。俾安愚贱之分。不胜大愿。
辞 召命疏(五月)
伏以贱臣愚陋无似之实。前后自列。殆无馀蕴。而只缘文字荒陋。言辞拙涩。未蒙 圣鉴之俯谅。今玆招徕之 命。又出常例之外。臣于病伏之中。心悸魂𢥠。危喘益促。虽有附奏。而神识昏昧。亦无以㬥悉。区区陨越历日靡定。而史官尚此相守。臣于是尤安得免违傲之罪哉。敢冒万死。复玆控吁。伏乞 天地父母。少垂察焉。臣窃自惟谬窃虚名。厚被 误恩。其罪之大。固难自赎。若复徒怀荣感。不自量度。而冒当非分之洪私。则其为忘廉没耻。贻笑招讥。果如何哉。惟是粗守廉耻一事。庶可少报 圣恩。而不忝先武。所以宁犯逋慢之诛。而不敢避者也。君子进退之义。固非可拟议于臣身者。而 圣谕谆谆乃及于此。仍以臣之先祖臣所以事 先王者责勉不已。臣悚恧之极。不觉颜骍而背汗也。噫。 圣学日跻。四方拭目。正当旁招贤俊。而如臣驽劣。乃厕其间者。岂不甚骇惑瞻聆哉。臣诚卤莽。其于文义句读。亦未该通。虽使掇拾绪馀。应文备数。实恐十八九窒碍矣。顾臣爱 君之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5L 页
诚。根于秉彝。一瞻清光。是寻常所愿。而亦欲由此一出。尽露瘢衅。朝著之间。不复擸掇。然后安意丘壑。以毕馀生者。即臣质实无伪之道也。第伏念。臣积痞成痼。未老先衰。筋力精神。无异癃老。胫脚疼楚而力悴。胸膈虚烦而气促。动作频踣。言语多窒。每当春夏。一倍添剧。今虽欲强策登程。而不可得也。瞻望云天。只益惶蹙而已。病情如此。而在前疏章。不敢提陈者。实嫌其非病。则若可以膺 命也。今臣情隘势蹙。并玆猥渎。伏愿 圣慈特垂矜谅。亟收 召命。俾安愚贱之分。千万大幸。
辞掌令疏(八月)
伏以臣于前月二十九日。准承政院二十四日成贴。所奉 圣旨。以臣为司宪府掌令。斯速乘驲上来者。臣闻 命陨越。罔知攸措。伏念臣虮虱微命。粪土贱质。善无可纪。才无可取。滥被 误恩。遽玷名器。前者冒进之疏。陈㬥情实。不敢饰让掠美。以诬 圣明矣。窃尝闻古昔盛时。其用人也。必量才授任。惟器是称。而为士者。亦必量己甚审。无敢冒就。今臣虽甚无似。自知则明。前后 除命之下。一未承膺。实恐贻累于圣朝综核之政。而 殿下之于贱臣。 隆眷若是者。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6H 页
抑以臣为有高蹈之志而守难进之节耶。臣于是。实未免因退而媒进。辞荣以沽名。而 圣恩愈隆。臣罪愈深。跼高蹐厚。益不能斯须安也。臣固知抗颜一出。尽露瘢衅。朝著之间。不复擸掇。然后得以安意沟壑。而顾臣早婴奇疾。积升气喘。最为见證。且以痔漏浓血。臭秽不敢近人。虽欲强策登程。而何可得也。情隘势蹙。不得不冒渎哀吁。伏乞 圣慈曲加矜察。收还召命。镌削职名。俾有以得安愚分。千万大幸。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乞 召还偕来史官疏(八月)
伏以以礼招延。人君待贤之盛举。量分进退。臣子事君之常节。苟或所不当招而招之。所不敢进而进焉。则上有轻礼之失。而下犯忘分之罪矣。今臣才不逮人。学不自力。空疏陋劣。无与伦比。而其所猥叨者。是何等绝异之 恩数也。 殿下所求者。学问之士。而臣于经传。全然懵昧。 殿下所期者。薰陶之益。而臣之言行。极其谬戾。历数古今。未有盗名欺 君如臣之甚者矣。臣若逋慢是惧。冒昧膺 命。丑状尽露。清议不容而后。狼狈颠倒而归。则臣身之受人嗤点。顾不足恤。窃恐 恩礼之谬加。必招后世之讥议。臣之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6L 页
罪戾。于是尤大。岂止于忘分而已。使臣至于如此。亦岂 殿下所欲哉。臣反复思量。决无可进之理。夙夜震灼。殆废寝食。而凡臣之亲戚乡邻知臣长短者。亦莫不为臣忧之。今乃未蒙 圣明之鉴烛。沥血之恳。徒归饰让。衔 命之官。屡辱穷巷。臣之情势。不亦隘蹙之甚乎。呜呼。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况受国厚恩。不思图报。尤岂臣子之所敢安。顾臣不肖。实无寸长可以自效。只惧其滓秽清朝。而遭遇盛际。自甘沟壑耳。玆者 圣批及 慈教。乃有所万万不敢当者。臣惝恍惭怵。益不知所喻也。第窃念。臣病若有一半分强策之势。则犹可以忍耻冒进。而目今诸症陡剧。晕眩兼发。颓顿床玆。无以跬步起动。只自瞻望闷蹙而已。敢冒万死。复渎 宸严。伏乞 圣慈曲加矜察。亟收史官偕来之命。仍削臣 经筵之衔。俾得安意就尽。千万大愿。臣无任陨越屏营之至。
辞 召命疏(癸亥二月)
伏以臣虚縻华衔。累阅时序。再控危恳。辄承 隆批。顾念陈情乞免。反归饰辞要 宠。遂自前冬以来。不敢更事仰渎。只自缩伏俟罪。玆又梦寐之外。伏奉 敦谕。十行谆复。尤非贱臣所敢承当。微分惶蹙。直欲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7H 页
钻地以入。而不可得也。噫。礼戒下贱施忌浮实。不识殿下奚取于微臣。而不恤后世之讥议。至此之极也。臣闻士有抱道而自重者。亦有量分而自守者。其所难进迹虽似同。而实固有异。其自重者。必待人主之尽其诚礼。而若自守者。则诚礼愈隆而愈不敢进矣。致其自重者而备启沃。诚图治之大猷。听其自守者而励廉耻。亦化俗之一端。在上而所以处此者。苟不得其宜。则将不免贤愚混杂。又何以责其实效哉。今臣所自守者。实出于自量甚审。而 恩礼之隆。乃以所当施于自重者。施之于无似之身。盗名欺 君。罪实在臣。而亦恐为清朝举措之纰缪。此臣所以宁被违傲之诛。而不敢膺 命者也。至于狗马之疾。已入骨髓。殆若衰癃。长委床席。虽欲变区区自守之志。而万无强策之势。瞻望云天。只益踧踖惶陨而已。伏乞圣明俯垂鉴烛。亟降指挥。刊去臣职名。仍 命有司治臣之罪焉。臣无任震灼屏营之至。
贞纯大妃升遐后进慰疏(乙丑正月)
伏以皇天不吊。臣民无禄。 大王大妃殿下奄弃四方之养。普切痛陨。大小同情。伏惟我 圣上以笃孝深诚。适当 周甲称庆。遽遭终天至痛。攀号罔极。有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7L 页
难名状者矣。又况 冲弱之龄。再罹巨创。 圣体伤损。尤当如何。区区犬马之情。不胜忧煎之至。臣以万万无似。猥荷 恩滋。无以图报。而今于奉 讳之初。未即奔赴。以伸诚礼。虽缘贱疾添㞃。末由强策。而分义蔑矣。罪戾大矣。只有哀霣惶惕而已。且窃念掌宪重任。许久虚縻。实非微分所能安。而顷㬥危恳。未蒙鉴谅。今又以渎扰于 深墨之中为惧。而泯默以度。则臣罪至此益无所逃。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亟赐镌免。仍 命有司。治臣罪状。以肃朝纲。以安私分焉。
辞执义疏(丙寅正月)
伏以光阴驶疾。 练期奄过。臣民即吉。普切追慕。大小同情。伏惟 圣孝如新。攀号益深。仍伏念臣职名未解。而岁序已改。惶惑靡措。宁有涯极。臣哀吁愈切。天听愈邈。窃谓与其徒事渎扰。反被 恩教。无宁重负逋慢。以速 严诛。粤目前秋承 批之后。仍遂泯默。以至于今。而复蒙 宽假。尚逭刑章。臣情穷理极。求死不得。执宪中司。是何等重任。而一向虚旷。乃至于此。究厥始终。莫非臣欺诬之罪也。臣虽万殒。何以自赎。噫。君臣犹父子。父或不知其子之不才。而授之以所不能堪之事。子亦不量己分。而徒知顺亲之令。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8H 页
则终必偾误。陷于罪过。而人且讥其失于慈孝之道矣。臣之前后陈㬥。沥尽肝血。庶几 圣明俯烛其实状。而犹不弃斥。使之玷名器而重罪戾。臣诚忧悸。不知所出。而清朝举措之厚招物议。尤岂不大可惧哉。且臣狗马之疾。近益添㞃。委席喘喘。一朝溘然。弃 命草野。则将不免负罪泉下。贻累 圣化。敢冒万死。复控危恳。伏乞 圣明曲加矜察。亟赐罢免。俾得安意就尽。不胜大愿。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辞 召命疏(戊辰闰五月)
伏以臣盗窃虚名。滥叨非分。十年之间。所被 两朝恩数。迥出寻常。而臣学无所成。病至难医。报蔑丝毫。罪积逋慢。 天度宽大。诛罚不加。微分惶蹙。食息靡宁。不意玆者。 恩谕复降。十行丝纶。丁宁反覆。至以诚意浅薄为教。而拟臣去就于儒者之自重。臣祇 命陨越。益无所容措。臣之前后陈㬥。已无馀蕴。而未蒙 圣明之鉴谅。乃至于此。臣情穷理极。更以何辞仰吁哉。窃伏念我 殿下方切图治之志。而益思端本之要。以频御经筵。讨论圣训。为急先务。劝讲之官。固宜极其遴选。必得端方正直。道术博闻之人。然后启沃薰陶。乃可收其实效。而顾以如臣陋劣空疏者。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8L 页
滥厕招徕之列。则听闻所及。孰不骇惑。噫。秉彝之天。无间贤愚。爱 君之诚。臣亦有之。其于 圣学之缉熙。圣德之光大。区区祈望。固自不后于人。如有所存可以裨补万一。则逡巡退缩。图便己私。实非臣心之所敢安矣。然则臣之沥血控危。不避鈇钺者。只以分不敢当。病不可强而已。其情不亦甚戚乎。且臣每奉圣谕。辄以臣为先正之后。而责勉不已。是则臣之丑状。未经 睿鉴。故意其或有闻于家学绪馀。而犹有分寸之可取也。臣于此。上念欺 君。下愧忝先。尤不觉颜骍而背汗。臣固知呈身 阙下。毕露瘢衅。则不烦祈请。自蒙罢斥。 君命不至再辱。微分得以粗安。而臣所患痰癖痔漏诸證。例当春夏。一倍添㞃。见方宛转床席。废食㱡㱡。万无自力起发之望。敢冒万死。仰渎 宸严。伏乞 圣慈俯察微衷。亟收召命。仍削臣 经筵之衔。俾得安意将息。则实 天地父母生成之赐也。
辞 召命疏(辛未三月)
伏以臣粪土贱质。衰病残喘。只合屏蛰丘壑。守分调息。忽此梦寐之外。复叨 隆恩。猥加收召。十行 天札。丁宁反覆。有非贱臣所敢承当者。臣祇 命感泣。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9H 页
继以惶汗。噫。兼济世道。成德之责。潜心性命。深造之学。臣之庸陋。宁有一毫近似者。而 圣谕乃以此为教。古之人君。固有爱其一嚬一笑者矣。况丝纶之重。其出尤何可不审。今臣一空空鄙夫耳。欺诬十年。 误恩稠叠。冒死控危。一未趋承者。实以自知之甚明。公论之可畏。柰何 圣明反视以高尚难进之人。不惟不罪其逋慢。所以 优宠之者。愈往愈挚。臣跼蹐靡措。直欲逃遁而不可得也。惟我 殿下履玆阳长。益勤法讲。思致贤俊。以资启沃。端本清源。治化将兴。臣虽至顽。秉彝犹存。其所以欣耸而颙祝者。亦自不后于人。苟有所学可以备数于 顾问之列。逡巡退缩。不思报效。岂臣心之所敢安也。臣之前后陈㬥。庶蒙 鉴谅。而招徕之命。今又滥及。不但清朝综核之政。有所乖当。窃恐 殿下缘臣无状。奋发图新之地。反招循常备例之疑也。臣罪至此。尤当万死。玆敢席稿私次。冒陈危恳。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收还召旨。仍命有司。治臣违傲之罪焉。
进贺仍辞职疏(壬申六月)
伏以 圣候康复。贺仪已举。 元良定位。册礼将行。此实一国莫大之庆。万世无疆之休。而西讨之 王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19L 页
师奏凯。绎骚之民心底定。 邦运重熙。文德四洽。中外欢忭。大小同情。仍伏念臣识暗才疏。百不犹人。侥冒台衔。岁几周矣。臣揆分惶惕。食息靡宁。而始惧渎扰于 静摄之中。既不敢哀吁而乞免。终因沉困于狗马之疾。又未能自胪而请谴。迹涉慢 命。罪在罔赦。臣于病势少间。省觉稍存之时。益知措躬之无地。只愿 严诛之遄加而已。臣日昨得见邸报。则臣之所叨宪职。尚未镌解。而复拟于宫寮。获蒙 恩点矣。臣惝恍悸懔。危喘益促。夫执宪中司。匡辅纠绳。其为任甚重。而当 国家多事之会。尤有不可一日旷阙者。今乃使庸愚贱臣。许久虚縻于樵牧之社。其为亵名器而辱清朝者。果何如哉。臣之盗虚名而误 恩命者。已多年所。而前后控免。沥尽肝血。 圣明看作例让。朝廷视以常事。报蔑丝毫。而荣 宠愈至。罪积违傲。而弹劾不及。臣实愚昧。莫省所以也。至若春坊之选。尤当致其审慎。不可混取阘冗。苟无其人。宁虚厥官。臣之空疏陋劣。国人皆知。若以之苟然充数。岂不传笑四方。招讥后世哉。今 殿下新册 储嗣。思所以辅翼者。宁或疏略。而所以如此者。莫非臣之欺诬。有以致之也。据实论罪。合置何辟。臣自春末夏初。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0H 页
重添痰癖宿證。委顿床席。全不省事者。首尾五十馀日。比幸仅寻生路。神眩气促。尚不免日夕㱡㱡。今始力疾构疏。仰㬥情实。稽缓之罪。又无所逃矣。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削去臣职名。仍 命有司。勘臣罪状。以重名器。以肃朝纲。不胜幸甚。
辞进善疏(壬申六月)
伏以臣冒控危恳。恭俟 严诛。及承 圣批。不惟谴罚不加。乃反温谕恳恻。十行谆谆。有非臣之不肖所敢承当者。臣感戴 洪私。糜粉曷报。第窃自悼。辞不能以达意。诚不足以格天。所叨前后职名。犹未蒙镌削矣。臣即欲再沥肝血。仰干鈇钺。病里残喘。无以抖擞精神。构疏未及成。而驲 召继至。臣震駴陨越。靡所容措。直欲钻地以入。而不可得也。噫。臣资才驽下。志趣凡陋。其于家学绪馀。全无所得。从前陈㬥。非敢一毫矫饰。而柰何 圣明不赐鉴谅。乃以臣再从叔故赞成臣焕箕。庚申膺 命。实追前徽。责臣以复踵盛事。至以 先君以思前人是似为 教。臣奉读以还。益觉忝先愈大。欺 君已甚。只有感泪盈襟。惶汗浃背而已。其何敢贪恋荣 宠。抗颜冒进哉。臣尝观朱子封事。其论辅皇储。以贾谊早谕教选左右之说。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0L 页
为不可易之定论。而深叹后世帝王之疏略于教子。若贾谊所论选左右之法。则取于孝弟博闻有道术者。犹为第二等矣。然则其选择之难慎。责任之重大。当何如耶。今我 王世子睿质夙成。知思渐开。趁此受册之初。宜尽辅导之方。必得醇儒厖士怀抱道德者。与之居处。然后可以成涵养薰陶之功。而如臣万不近似者。混厕遴𥳑之列。滥叨招徕之命。蚊蚋其可负山乎。僬侥其可扛鼎乎。臣窃恐 殿下贻燕之谋。将不免朱子之所叹。而微臣区区出处。有不足言者矣。臣积负逋慢之馀。遽膺此尤所不敢当之 命。则行止颠错。受人嗤点。终必为清议之所不容。而臣之所以不敢进身者。顾奚但为是而惧也。且臣痰癖宿病之外。忽添腹浮新證。气息喘促。若将就尽。素患痔漏。比又陡剧。少有动作。肛脱血泻。以此病情。虽非本分之如右所陈。宁有一分强策趋朝之望乎。情迫势蹙。敢以狗马贱證。枚举仰渎。臣罪尤当万死。伏乞 圣慈曲加谅察。亟收召旨。并削臣台职宫衔。以重清朝用人之法。以遂沟壑守分之愿。千万幸甚。
辞职兼辞 内降官服次疏(八月)
伏以日吉辰良。 册储之礼顺成。手舞足蹈。祝 圣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1H 页
之忱普切。伏况我 王世子睿资天成。令闻夙彰。凡有秉彝之伦。孰无利见之愿。而臣于此时。猥忝宫寮。材既不称。病亦难强。不能趋膺 恩命。获瞻缛仪。仍参贺班。粗伸微诚。臣兢惶踧踖之馀。窃不胜抚躬而自悼也。臣顷以疾病危苦之状。呈单于本县。冀得转闻递职。而极知猥越。恭俟谴罚。及承 回谕。以调病上京为教。夫病未赴 召。使之调病。而不 许所辞者。岂不以其人望才器。有难轻舍。而一时无妄之疾。又可以易瘳也耶。今臣庸陋之质。卤莽之学。本无分寸之可取。而积年沉痼之疾。累朔添重。精力消耗。气息喘促。复起为人。实无其望。据实控免。 靳允至此。臣闷蹙之极。不知所出。噫。虽在散班末官。旷废天工。尚有所不可。况臣所叨台职宫衔。俱系莫重之任。而使之虚縻于床箦中。以待无日之期。则臣心陨越。有不暇言。而朝体伤损。当复如何哉。朝露遽晞。弃 命草野。臣实惧焉。伏乞 圣慈俯察微衷。亟许镌解。俾得安意待尽。不胜幸甚。抑臣又有万万惶缩者。 册礼日。内自 王大妃殿及 惠庆宫 嘉顺宫。各下官服。次表里于春桂坊诸臣。而臣亦滥与于 赐给之列矣。窃伏念 殿宫恩数。所以推广志喜之意。以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1L 页
及于是日供职之宫寮。则如臣逋慢之踪。顾何可混杂于其间哉。臣反覆思惟。不得其说。则徒怀荣感。强情祇受。有非小臣诚敬之道。且臣跧伏草莱。不敢膺命。则即一田夫村氓。而今遽受此。人将谓何。伤廉之讥可畏。而不称之灾必至。臣徊徨抑塞。置身无地。伏愿 圣明曲谅贱臣初无可授之理。终有必辞之义。特赐财处。毋骇听闻。则实 天地父母生成之泽也。臣无任悚慄祈恳之至。
辞工曹参议疏(十二月)
伏以臣于史官之回。附陈微悃。而心魂𢥠悸。拙讷之辞。顾不能以达意。臣踧踖之极。历日靡定。忽又 教旨继降。以臣为工曹参议者。臣深增震駴。无地容措。臣闻爵以命德。官以任能。不知 殿下奚取于臣。而猥加升秩之 异恩也。臣一草莱之庸愚下品。以言其学。则临文多不通口读。以言其才。则遇事全不解头绪。始而盗名欺 君。终焉违 命自遂。执迹而论罪。宜伏斧锧。原情而推恕。合蒙弃斥。今乃超班躐阶。坐溷名器。夫所谓假真售伪。因退媒进。如臣之谓也。明时举措。岂宜有是。臣虽甚不肖。一端廉耻。犹未尽泯。则贪荣冒进。上以累 朝政。下以招物议。诚有所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2H 页
不忍为也。抑又臣夏秋重病。馀症未袪。少有劳动。喘气辄剧。虽欲强策趋朝。其势末由。伏乞 圣明念名器之莫重。察微情之难强。亟收元降职秩。以便公私。不胜幸甚。
辞祭酒疏(癸酉六月)
伏以臣于今月初二日。伏奉前月二十七日 教旨以臣为成均馆祭酒者。臣闻 命惶恧。措躬无地。噫。太学者。教化之本。而祭酒者。师儒之任。其不可以苟授而冒受者。比他职尤有别焉。是以历代之置是官。皆极一时之望。至于我 朝。必择其学明德尊者。实如程子之言于朝。而其选益重矣。今玆 除命。何为而遽及于臣身也。臣之空疏陋劣。最居人下。记诵之习。未闻乎君子。粗俗之行。不免为乡人。纯盗虚名。侥冒匪据。乃至于斯。其为羞多士而累 清朝。有不可胜言者矣。臣虽甚愚顽。尚有廉耻。则安得不内愧外腼。寝惊梦愕也。臣固知一日未解。添臣一日之罪。二日未解。添臣二日之罪。而顾臣痰癖痼疾。遇暑增㞃。日夕㱡㱡。无以自振。荏苒数旬。今始控吁。臣心陨越。益无涯极。伏乞 圣明俯垂矜察。亟赐镌削。以重公器。以安私分。千万幸甚。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2L 页
乞收还加资之 命兼辞赞善疏(乙亥二月)
伏以天佑 宗祊。 圣候康复于累月慎摄之馀。贺仪已举。庆诰载颁。臣民忭祝。八域惟均。仍伏念臣侥冒国子之衔。岁将再周。而一疏控免。未承 俞音。仍遂泯默。以至于今。虽怀渎 聪之惧。难逭慢 命之诛。且臣于诸臣尝药之日。未能奔走承 候。百僚呼嵩之班。未能蹈舞伸忱。草莱贱踪。其势或然。而揆以臣分。扫地蔑如。臣方欲自劾。而未及陈章。兢惕之极。食息靡宁。忽此梦寐之外。 恩旨乃下。升臣一资。兼有赞善新命。而继以驲召。是臣有罪而逃刑。罔功而叨赏。仰戴韬瑕之 大度。益觉措躬之无地也。噫。辨贤否以定上下。纪纲政事之先务。去阘冗以正左右。辅养储贰之要道。朱子之告于其君者盖如此。而舍是无以为国矣。今以臣之庸愚懵陋。滥被 殊宠。愈往愈隆。其为损国体而亏朝纲者。果何如哉。夫赞善之职。实为 国朝宫寮之极选。而必求一世道学之硕儒。其责任之重。遴𥳑之慎。尤非误及于妄庸者。非其人而居是任。则未见德性薰陶之益。而反致调护疏略之失。臣虽欲贪恋 恩荣。冒没承膺。诚有所不敢。况臣罪戾宜被重勘。其何以抗颜趋朝也。臣狗马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3H 页
之疾。近益沉痼。不离床席。无望强策。而臣之陈乞顾不暇及此矣。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亟收召旨。将臣职秩。并加镌削。仍 命有司。治臣之罪。以重名器。以肃朝纲。千万幸甚。
辞工曹参判疏(三月)
伏以臣冒陈微恳。祈免宫僚 误恩。疏未及达。 除旨又降。以臣为工曹参判。臣闻 命惝恍。心神飞越。噫。臣本以鲁下之资。夙婴膏肓之疾。学无所成。才无可取。久窃虚名。屡辱 恩命。在家为忝祖之孙。在国为欺 君之臣。此不惟臣之所以自知者甚明。凡人之与臣相识而相爱者。莫不谓然。而忧其荣 宠之踰滥矣。今乃畀以教 胄之责。擢置亚卿之列。则负山之蚊。乘轩之鹤。未足以喻其不似。其骇听闻而招讥笑。尤当如何哉。臣揣量己分。既无望于进身。而有所裨益。则屏蛰丘壑。粗守廉耻。庶不失乎奉尘刹报佛恩之道矣。况臣狗马贱症。年衰益笃。私次动作。不免宛转叫呼。虽欲强策趋造。筋力为礼。又何可得也。臣瞻望云天。深切兢惶。玆敢披沥肝血。仰渎 宸严。伏乞 圣明特念 胄筵之不可混杂。天工之不可旷废。亟降指挥。收臣职秩。更选贤能。千万幸甚。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3L 页
进慰仍乞解职名疏(丙子正月)
伏以邦运不幸。奄遭 惠庆宫丧事。臣民惊痛。中外同情。逮 先朝而仰 圣孝者。在今日。孰敢不哀。日月遄迈。 公除已过。岁序随改。仰惟 圣上痛慕。益复如新。仍伏念臣所叨赞善之职。其选择之慎。责任之重。非臣庸陋所可一日侥冒者。臣屡控危恳。未蒙恩递。臣不惟烦渎是惧。情穷理极。无以措辞。泯默以俟违命之诛。殆周一年。而 圣慈尚加包容。朝廷不举弹劾。臣深增惶惑。不知所出。噫。臣不肖实状。前后章牍。陈㬥尽矣。今不敢复污 圣聪。而臣疾病衰朽。精力消耗。寻常酬酢。例不免颠错失序。是又可以备顾问于 胄筵劝讲之列乎。臣于见职。万不近似。奚但臣之自知。国人亦莫不知之。而许久虚縻于樵牧之社。兢惕靡措。求死不得。此犹属臣之私分也。其所以贻累于 圣政。又有不可胜言者。盖臣闻有国之急务。无大于辅翼储嗣。辅储之要道。莫先于遴𥳑宫僚。今我 王世子衣尺渐长。而德性未定。保养成就。时不可失。苟非左右得人。朝夕与处。涵养薰陶。何以收效。然则臣之厕迹僚员。已为举措之乖当。臣狗马之疾。又无以强策膺 命。而不许镌改。迁延日月。使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4H 页
胄教疏缓。朝纲解弛。则其为有识之所窃叹。当复如何哉。臣知其如此。而且迟自胪。则臣无所逃其罪矣。至于国子之衔。历数古今。未有空疏如臣而腼然冒居。重贻士林之羞者也。玆敢席稿私次。复此哀吁。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亟赐罢斥。仍命有司。勘正其罪焉。臣无任陨越祈恳之至。
辞大司宪疏(四月)
伏以臣伏奉前月二十七日 教旨。以臣为司宪府大司宪。臣闻 命震駴。若陨渊谷。臣纯盗虚名。滥叨误恩。馆职宫衔。莫非匪据。而虚縻经年。乞免不得。臣病伏㱡㱡之中。日夕惶惕者。不但微分之难安。实为朝体之有损。而春初承 批之后。不能更沥肝血。期以必递。泯默至今。若固有之。臣罪至此。益无所逃。不惟幸逭 严诛。乃复特蒙 恩除。臣虽甚愚顽。尚有廉耻。安得不内愧外腼。寝惊梦愕也。噫。风宪之职。实主于上匡下纠。振纲正俗。其责任之重。固非如臣陋劣所敢冒膺。况臣欺诬逋慢。宜被法府之所弹劾。而今反畀之以法府长官。则在 朝政。亦不免纰缪之甚。臣若徒怀荣感。抗颜趋谢。则其所以羞当世而贻后讥者。当如何哉。且臣于向日。猥厕挽章制述官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4L 页
启下之列。而草莱贱踪。不敢自比于在朝词臣。徊徨踧踖。终不得制进。竦息俟谴。久而靡措。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将臣新旧职名。并加镌削。仍治臣违傲之罪。以肃朝纲。千万幸甚。
辞职兼谢追荣 恩典疏(九月)
伏以臣之侥冒匪据。今几月矣。臣诚浅辞拙。陈章乞免。未承 俞音。而臣不惟不敢以贱陋姓名。累渎 天听。夏秋以来。重添狗马之疾。入死出生。尚不离床席。遂不能更竭微悃。期蒙罢斥。臣于㱡㱡中。时有省觉。深惧弃 命于草野。恒切抚躬而悼叹也。噫。授官而任职。择人而责效。虽在散班。宜莫不然。今法府之长。其任甚重。是岂贱臣所可一日虚縻者哉。至于宫寮劝讲。尤不容旷阙。臣之本分。粗有可取。久带极选于樵牧之社。初无实益于 顾问之数。则所以招物议者。固已不浅。况臣万不近似。国人所共知者乎。抑臣又有感泣惶汗。不能自胜者。乃者 貤赠之典。实臣梦寐之外。荣极一身。 恩侈三世。阖门庆幸。闾里耸动。顾臣不肖无状。何以得此于我 圣慈耶。臣以早孤馀生。祇奉华诰。有怆私心。虽糜身粉骨。岂足以报答 隆渥之万一。而臣才识空疏。无可展布。则只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5H 页
有屏伏丘壑。歌颂没齿而已。臣力疾构疏。辞不达意。伏乞 圣明俯垂矜察。将臣所带本兼诸职。并加镌削。俾得安意待尽。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辞大司宪及加资新 命疏(丁丑四月)
伏以 春宫入学。缛仪已举。而温文夙就。令闻益彰。宗社之庆幸莫大。臣民之颂祝深切。仍伏念臣于前冬。祇承疏 批。台职才递。而曾未数旬。旋叨 除命。馆衔宫僚。兼带如前。臣是何人。荣 宠此极。臣即复控诉。期蒙镌改。然后 圣恩不至久误。微分可以粗安。而狗马贱疾。积月沉淹。喘眩之苦。逢春转剧。无以抖擞精神。构成文字。只自泯默缩伏。恭俟谴罚。忽伏奉吏曹降到告身一度。奉 传旨加臣一资者。臣惭惶惊惑。益无所容措。噫。宪府之纠察。讲院之辅翼。俱系重任。而非 清朝之所可一日旷阙。至于师儒之责。又岂是畀之匪人者。而臣以至庸极陋之资。许久侥冒于樵牧之社。既不敢冒昧而趋膺。又未能号吁而乞免。据实论罪。斧锧犹轻。而草野逋慢之踪。乃与在朝奔走诸臣。同被颁庆 恩例。是岂臣梦寐之所到哉。臣实愚昧。反覆以求。而不得其说。则罔功之赏。不惟贱臣之所不当得。抑亦 圣朝之所不当施者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5L 页
也。玆敢冒死自胪。仰渎 宸严。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亟降指挥。还收臣加资之 命。仍削所带本兼诸职。而治其违傲之罪焉。
辞职兼辞周恤之 命疏(十二月)
伏以臣秋末辞职。祇承 批旨。都宪之移承宣。而特蒙 恩递。兼带之未镌改而仍加敦勉。俱系异数。虽以施之于在朝宿德。尚有所逡巡不敢当者。况草莱屏伏之贱臣乎。臣且感且悚。不能定情。而期月之间。复畀前职。则其为惶惑尤当如何。臣心魂飞越。疾病沉困。告身之降到。已逾累旬。尚未得哀吁而乞免。慢命之罪。万殒难赎。噫。臣之庸陋最出人下。使得以科第进身。久备任使。其于见职。诚不足以拟议。今乃盗名侥冒。不敢趋膺。而朝廷不住擸掇。 圣明不加谅察。首尾两岁。才递旋除。殆若有不可已者。而清朝匡君正俗之重任。遂至于许久旷废。臣跼蹐靡措。直欲循墙。而不可得也。若夫辅养 储贰。惟在左右得正。臣之所学。粗有可取。狗马贱疾。奄成废人。况其空疏谫劣。无足短长。而虚縻宫衔。久损朝体。臣内愧私分。外惧公议。不敢斯须自安。而亦恐 殿下之教 胄。将不免于朱子所谓疏略矣。伏乞特降指挥。刊削臣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6H 页
所叨本兼诸职。以便公私。不胜幸甚。臣治疏之际。因道臣行关本县。伏闻有周恤之 命。臣感陨靡极。而继又得邸报。知臣贫窘之状。为台臣所仰陈矣。臣拙于谋生。且值歉岁。固不免于艰食。咬得菜根。自是常分。而亦不至于不能出门户。琐屑之私。至烦 天听。是岂臣梦寐之所到。且臣平生。一介游食之氓。真所谓天地间一蠹。而视彼服田者之终身苦而不免死亡。其为可矜。抑有间矣。猥轸 圣念。偏沾 厚泽。窃恐非 圣政之所宜。而臣亦安得无福过之灾也。伏愿亟赐反汗。俾安沟壑之分焉。
辞 东宫嘉礼后 赏典。仍辞赞善疏。(己卯十一月。)
伏以 春宫嘉礼。日吉顺成。中外胥庆。大小同情。仍伏念臣虚縻职名。累阅时序。一疏乞免。未克申吁。慢命之罪。宜被严诛。而特蒙 包容。乃获 恩递。臣感戴之馀。深增踧踖。忽于梦寐之外。 嘉礼后志喜之宠典。滥及于臣。臣心之惊惶陨越。尤当如何。臣以草莱贱踪。固有所不敢祇受者。且臣之庸陋。万不近似于宫僚极选。而侥冒之久。至于多年。既不敢趋膺。又不能力辞。徒致重任之旷阙。莫效微劳于辅导。而凡有吉庆之礼。例沾匪颁之 泽。是臣有罪而逃刑。罔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6L 页
功而叨赏。不惟臣身之受人嗤点。无地自容。亦恐 圣朝刑赏之失。非所以垂法于后也。玆敢冒陈危衷。仰渎 宸严。伏乞 圣明俯垂洞察。将臣所带宫衔。亟加镌削。仍 命收还 恩颁。而治其罪焉。
别谕后辞职疏(乙酉六月)
伏以臣添病欲死。朝不谋夕者已累朔。而惟以职名之蒙递。粗得安心于床席。忽于梦寐之外。 除旨复降。驲 召猥至。此殆臣命卒之秋也。臣心魂𢥠悸。神识昏迷。无以自力治疏。遂将危迫之衷。敢因县道转闻。屑越之诛。实所难逭。不意 温谕特下。谆复恳恻。有出寻常。臣伏读感泣。继以惭悚。自不觉五内之失守也。噫。臣前后陈㬥。固已殚竭无馀。而庶几 圣明之俯烛矣。其庸愚空疏。宁有一毫所得于家学绪馀。而可以厕迹于明时招徕之列者哉。柰何 误恩之加。愈往愈隆。至以法府长官。縻之于樵牧之社。而才递旋仍。不恤其瘝旷。至于兼带之宫衔馆职。其所关之紧且重。又岂是畀之匪人者。而首尾几年。一直不许辞免。便作虚设之窠。清朝综核之政。岂宜有是。臣诚惶惑。不知所出。而每奉 圣谕。辄以先正之孙。而责勉切至。是岂臣之不肖所可堪者。若夫太息于草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7H 页
野之教。 圣明不以臣无闻无知。而谕之及此。恻怛之 圣意溢于辞表。臣奉以三复。无以为心。爱君忧国。秉彝所同。况臣受 恩罔极。如可裨益。糜身粉骨。非臣之所敢惜也。臣反而求之。实无寸长。则思欲进身。适足以玷名器累 圣𥳑而已。狗马之疾。又已成废人。私居户庭之间。不能任意起动。则纵使强策。而幸免死于道路。一登 文石。瞻望 清光。势有所不可得者。臣涯分病情。苟不至于如是。则务为矫饰。图便己私。臣虽无状。亦安忍为此哉。伏乞 圣慈俯垂矜察。将臣本兼诸职。并加镌削。俾得免弃 命于草野而负罪于泉壤。千万幸甚。
敦谕后辞职疏(丙戌二月)
伏以臣冒呈病单。冀解职名。危迫之情。实出于万不获已。而诚意浅薄。未蒙 鉴谅。谕召之勤至。遣史官而敦勉之隆。有出寻常。苟非臣之无状。不足以见信于 君父。沥血哀吁。何至徒归矫饰。臣祇 命惭悚。直欲速化。而不可得也。噫。臣之滥叨匪据。久致瘝旷者。前后凡几度。而尚逭刑章。复误 宠渥。臣莫省所以。弥增震灼。臣闻为国之务。莫先于广开言路。莫重于辅导储嗣。今 殿下以国事多艰。忧虞溢目为教。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7L 页
而乃以宪府长任。宫僚极选。縻之于庸懦空疏之贱臣。其为举措之失当。果如何哉。臣昏愚无比。而自知则明。此所以宁犯逋慢。而不敢膺 命者也。执迹而论罪。斧锧犹轻。 圣明之特赐包容。以至于今。岂不以原其情则可恕耶。柰何 误恩之横加。愈往而愈不已。殆若优贤之礼。有不得不然者也。臣跧伏草野。长带华衔。进无以图报。退不得安分。每念欺 君忝先。只自骍颜汗衣。殊不知生世之为乐矣。夫以臣再从叔文敬公臣焕箕之贤。尝以无所得于家学绪馀。为辞巽之端。则臣是何人。而其敢闻趾美光前之 圣谕哉。抑又念人臣进退之节。先须量分。而今臣狗马之疾。已成废人。虽欲冒进。势亦末由。则本分之如何。有不须言者。伏乞 圣慈俯垂矜察。镌削臣本兼诸职。俾得安意待尽。千万幸甚。
因宰臣尹命烈,相臣沈象奎疏劄。待罪疏。(十二月。)
伏以臣职名未解。而岁序将遒矣。春间一次陈乞以后。臣不敢以贱陋姓名。复渎 宸聪。仍遂泯默俟罪。而危迫之衷。无与告诉。日夕煎熬。直欲溘然无知而已。臣比日得见宰臣相臣疏劄。而于鳌村书一案之云。又不觉惊汗透衣。毛骨俱竦。盖所谓鳌村。即是臣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8H 页
所居里名。而书即是拟与臣者。横被诬蔑。自古何限。而亦岂有如臣今日所遭者哉。噫。州郡沿革。有国之常典。其可否得失。自非草野贱儒所可与知者。而向者松丰合并之后。乃有申纲事矣。臣病蛰穷巷。固未闻其疏语之如何。而只谓其越分妄作。获罪固然。安知其间复有怪鬼一书。亦欲藉口于臣者耶。其书辞意。臣实未得其详。而其欲送而终不送者。又未知其何意也。臣百无肖似。而盗名窃 宠。致有此无前骇愕。而至登于朝著章奏。臣极知罪大无容自辨。即当归身司败。以俟斧钺。而狗马之疾。久已阽危。只席稿私次。冒死哀吁。伏乞 圣明俯垂鉴烛。先削臣职名。仍治臣罪状焉。抑臣待勘之中。又有所万万缩蹙者。臣之子钦成。筮仕未几。幸会升六。以渠痴呆。踰分已甚。而乃者勿拘词讼。差送守令之 命。复下于意外。臣是何人。而大臣 筵白至援前例乎。贻累 圣政。将招后讥。臣心陨越。不可涯涘。亟寝 成命。俾安微分。窃不胜冀愿。臣无任危惧悚慄之至。
元孙诞降后进贺。仍乞解兼带诸职书。(丁亥七月。)
伏以皇天眷佑。 元孙诞降。庆溢 宗祊。欢洽 殿宫。颁诰所到。蹈舞惟均。臣衰癃残喘。床席奄奄。而犹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8L 页
幸及此无疆之休。则区区攒祝北望驰诚。尤有倍蓰于常情者矣。仍伏念臣于 邸下听政之后。以公则当伸庆忭之忱。以私则当乞兼衔之解。臣夙婴奇疾。随衰转痼。而比年以来。更添风痰之證。全失精神。仅存形壳。虽其少安之时。犹是懵瞀之日。数行构疏。不能自力。因循泯默。时序累易。其所以亏臣分而坏朝纲者。罪实不容诛矣。苟非特蒙 宽假。何以偃息至今。臣感戴 洪私。益不知措躬之所也。噫。我 邸下睿质天成。令闻夙彰。而未满弱冠之年。遽膺代劳之命。责任之重。宜若不能无动心者。而克念克敬。夙夜匪懈。政令施措之间。罔或有违。群情翕然。爱戴弥切。我 圣上所以嘉悦之者。于是乎可以仰揣。而 邸下之所以为孝。未有过于是者矣。然 邸下之心。宁或以是而自足哉。必须益懋。 睿学益进。 睿德所知所行。各臻其极。然后可以跻治于唐虞。有光于 祖宗。而所以懋学进德之要。朱子之告于其君者。详且尽矣。 命取其奏劄诸篇之最切于今日受用者。而进讲于 书筵。深究而实体之。则其收效也当如何哉。向在春间。臣得元初 下令于春坊者。而伏读之。其恻怛之意。勤励之志。实三代以后所未闻者。四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9H 页
方传诵。钦仰耸动。夫如是则劝讲之官。所当极其遴拣。而如臣空疏老病。许久虚縻者。宜蒙首先罢斥。仄听累月。寥寥无闻。臣诚愚昧。莫省所以也。岂 邸下以臣久误 大朝恩礼。故不欲遽弃之。而姑待其自列耶。然则臣之尚迟陈乞。尤无所逃罪矣。玆敢力疾。悉㬥微衷。伏愿 离明。俯垂洞察。先削臣兼带诸职。仍 命有司。勘臣罪状焉。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辞鹿皮 颁赐书(八月)
伏以 徽号诞进。 睿孝深光。中外欢忭。大小同情。伏念臣冒死陈章。乞蒙罢斥。缩伏床席。日夕俟 命。不意玆者。道臣行关本县。来致鹿皮一令 赐给者。臣固知匪颁之 恩。出于大庆后志喜。臣区区欣颂之忱。始焉若将祇受。旋觉不胜惶惑。噫。凡上之所以赐之于下。下之所以受之于上。无论物之轻重厚薄。惟视义之当否而已。臣是何人。而今日赏典遽及于臣身也。夫赏之者。所以酬劳也。臣自以草莱贱踪。初无劳之可言者。则臣虽欲冒没膺受。其如人之嗤点何。臣固尝有所辞。不获命于 大朝宠锡者。而深怀惭悚。不能自已。每一念至。辄觉汗衣。臣实朴愚。言非矫饰。伏乞 离明俯垂谅察。亟降指挥。还收所颁于
刚斋先生集卷之一 第 29L 页
臣者。俾臣得保一端廉耻于将死之日。不胜大愿。
乞还收月送米肉之 令书(己丑七月)
伏以臣衰癃残骸。仍值盛炎。日夕㱡㱡。鬼事迫近。所带兼衔。尚未镌解。顾未能自力陈乞。将不免负罪泉下。抚躬踧踖。靡所容措。玆因度支行关。伏知有逐朔优送米肉之 恩命。臣之揆分陨越。尤当如何。臣计拙治生。贫馁到老。草莱贱品。固其常分。惟我 邸下特轸睿念。惠养之典。有此滥及。臣感激 洪私。涕自霣之。窃念臣盗名欺 君。违 命自遂。自始迄今。即一三十馀年。逋慢之踪。无善可纪。有罪难赦。自知甚明。恒怀兢惕。今于此虽欲冒没拜领。祇承 悯恤之德意。内愧私心。外惧物议。诚有所不敢者矣。又况 令旨中辞意。殊非如臣庸陋所敢闻者耶。噫。优老惠养。实是美典。而施之失当。反为缪政。未知 邸下奚取于臣。而加之以非常之宠礼。乃至于是也。所以骇瞻聆而招后讥者。不但为微臣不敢安之私而已也。玆敢冒渎 崇严。不避鈇钺。伏乞 离明俯察微情。亟赐反汗。仍命罢递臣兼带诸职。而永为刊名于朝籍。俾滨死危喘。得以安意待尽。不胜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