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惕斋集年谱 第 x 页
惕斋集年谱(男蓍永 编)
[年谱]
[年谱]
惕斋集年谱 第 3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1H.gif)
英宗大王三十一年甲戌。
九月十四日戌时。生于西部盘石坊外氏第。先是正言府君。连举三女而未有子。及是副正府君甚喜。命小名曰甲庆。为说以识喜。
三十二年乙亥。
三十三年丙子。
府君生而善病。屡濒危而获痊。及是能识字。在乳母怀中。辄以指书空。每见窗壁间所涂故纸。虽缺画半字。便指认不差。正言府君遂教以曾王考所纂蒙求一编及唐人绝句若干首。日夕诵习。
三十四年丁丑。
三十五年戊寅。
四月。遭先夫人忧。五月。副正府君下世。适内舅申公守杆城郡。外祖母林淑人怜府君而收之。偕至官次。鞠育甚至。冬。始受业于申公。先夫人尝托公教诲。而公又友爱笃至。教府君甚勤。未三期。尽读曾先之史略,司马氏史记列传。稍赋诗属文。
三十六年己卯。
惕斋集年谱 第 3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1L.gif)
三十七年庚辰。
三十八年辛巳。
连在杆城郡。秋。申公移除仁川府使。府君随至京师。始拜继妣柳夫人。居月馀。从公仁川。读小学书。又读昌黎文四十馀编。柳州庐陵。亦或旁涉。酷爱陶诗及王韦储孟高澹之作。
三十九年壬午。
秋。申公罢官归城东僦屋。府君从之归。
四十年癸未。
八月。申公奉林淑人。往居安东之九潭。府君又从内兄进士申公。受通鉴纲目。日诵数三百行。申公家甚贫。冬夏不爨者常数日。府君安之而受业靡懈。
四十一年甲申。
四十二年乙酉。
秋。内兄申公归安东。府君始还家。自是始读群经而不烦教诲。惟时时往问于叔祖默成堂先生。
四十三年丙戌。
四十四年丁亥。
惕斋集年谱 第 3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2H.gif)
四十五年戊子。
正月。聘先夫人申氏。
四十六年己丑。
四十七年庚寅。
五月。正言府君上疏言事。谪南海。寻量移开宁。七月宥还。九月下世。十一月。克襄于永平之先兆。既虞。仲父通德公又卒。
四十八年辛卯。
夏。哭默成堂。府君益无所庇依。时从父弟嘉树公讳鼎九。自隽才与之讲习不撤。
四十九年壬辰。
五十年癸巳。
十一月。第一子建吉生。翌岁夭。
五十一年甲午。
八月。中庭试丙科第十六人。古例宗戚登科。当谢恩日。具单问安于 三殿。府君以属籍已疏。不之行也。既唱名。即参翰圈。分隶槐院。十月。摄起居注。未几而递。
五十二年乙未。
惕斋集年谱 第 3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2L.gif)
五十三年丙申。
正月。拜司宪府持平。夏。台臣李普温言府君中第由私径。盖受人指也。府君素不喜纷华。又念世路艰险。常欲穷经考古。著书自娱。深悔为科第所误。有诗云迨玆岁未晏。束我颖上装。盖已有归田之意。及夫遭罹丑辱。杜门益劬书。偶读卫风氓诗。忽大警惕。屏去丛杂。专读论孟庸学久之。精华销落。心地宁谧。盖将以是乐之终身。
正宗大王元年丁酉。
六月。第二子阿农生。翌岁夭。
二年戊戌。
三年己亥。
四年庚子。
五月。第三子曾赉生。翌岁夭。府君撰志。
惕斋集年谱 第 3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3H.gif)
府君屏居既久。断绝交游。只以书籍自娱。然声誉著闻于世。世或叹其无故见枳。七月。忽以专经文臣殿讲不参。就理即放。
六年壬寅。
二月。以前望特 除府君正言。在外递。八月。又以前望 除持平。违召递。
七年癸卯。
二月。以前望特 除持平。陈疏自暴。承 温批。旋违召罢。六月。复以前望 除持平。始肃 命。七月。以违召罢。哭嘉𡬾公。
八年甲辰。
是时朝著有进退之渐。 上意方欲振拔淹滞。屡举府君名。及于大臣。铨曹遂拟兵曹佐郎。宋公载经先友也。退居乡里。是时承 命上京。拜兵曹堂上。遇府君于省中。从容数日。出语人曰。吾今行得见第一人物。是时朝论皆以为府君宜拟台望。而未有以举也。宋公入铨曹。始拟正言。蒙 点即递。旋抄讲制文臣。又拜持平。以违召对理而递。是时宋公多行疏滞之政。见忤时议。搢绅齐会。将论劾
惕斋集年谱 第 3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3L.gif)
九年乙巳。
二月。拜侍读院司书。三月。以讲制之役。入侍禁苑。即筵中差下泮儒殿讲考官。府君引情势不膺 命。承宣请问备。 上嘉而许之曰即颁朝纸。自是凡有处义。辄蒙 典谅。五月。拜正言。违召对理而递。六月。拜司书。十二月。行讲制文臣。颁赏进笺。府君以亲试第三。 赐虎皮一领。课试第二。 赐豹皮一领。课讲第十四。 赐纸笔墨。
十年丙午。
二月。行弘文馆录。府君居五点。寻行都堂录。居六点。拜侍讲院文学,弘文馆校理,中学教授寻递。又拜文学。三月。拜校理而递。五月。拜修撰。违召而罢。复拜校理。十一日。 文孝世子薨逝于昌庆宫之别堂。移奉 梓室于瑶华宫。府君以曾经春坊。因特教陪从。又虞卒哭小祥及四时大祭及朔望祭并参。七月。与 列圣志状别编考出誊书之役。闰七月。拜文臣兼宣传官。八月。拜东学教授,修撰。以未肃 命递。复拜修撰。违召而罢。十月。拜副修撰。以讲制课试六次居首。 赐熟马一匹。旋以违召
惕斋集年谱 第 3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4H.gif)
十一年丁未。
正月。 除校理。违召而罢。时有鞠狱。差问事郎厅。二月。差 绥嫔嘉礼纳采纳币时捧 教命官。行礼于别宫。寻奉 命按廉岭南。五月复 命。刺举甚公。统制使柳镇恒当 文孝世子丧纪未毕。上元夜徵歌取娱。登诸书 启。而镇恒供辞云无是。命发缄问府君。仍下本道查 启。如府君言。九月。除西学教授。之拜副修撰。陈疏而递。十一月。升司宪府掌令。违召而罢。行讲制文臣颁赏。府君居课试第二。 赐豹皮一领。 亲试第九课讲第四。 赐纸笔墨。
十二年戊申。
二月。 除掌乐院正。寻改差。 除副修撰违召。因
惕斋集年谱 第 35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4L.gif)
十三年己酉。
正月。拜在副承旨。 上欲府君谙练院务。久于承宣之职。以次推迁。至左承旨。为五卫将,兵曹参知,礼曹参议。皆不久而递。尝于禁直应制。 御题券头付吏曹三字曰。此器使之义也。六月。 命内阁纂东国邑志。而府君会稡(稡似萃)诸臣所分纂者。发凡起
惕斋集年谱 第 35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5H.gif)
十四年庚戌。
府君连在校正所。排纂邑志。以故久未入政院。 上询其成书非时月可期。二月。 批下左副承旨。三月。出为宁边府使。时西路大饥。宁边流民。至一千二百九十九人。府君既赴任。一意赒赈。民得以全活。又查栉府库。立法钩校。宿瘼尽袪。九月。府君仲弟正郎公,季弟参奉公。联中增广小科会试。奉大夫人至府。
十五年辛亥。
三月。第一女夭于府中。四月。游妙香山。复诣平壤。登练光亭。遍游外城。入成川府。泛舟沸流江中。登降仙楼。穷楼台山水之胜而归。是月。 批下左副承旨。五月还朝。八月。申骥显子㠍应式年初试。讲试官尹永禧越栍。公议峻发。还夺帖文而拔之榜。于是玉堂两司皆联劄请罪㠍。且论永禧护逆。府君以为虽有禁令。台劄体重。遂捧入。 严教荐下。窜府君蔚珍县。既抵配。都承旨徐公迈修上疏言
惕斋集年谱 第 35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5L.gif)
十六年壬子。
三月。移配扬州牧。俾便邑志纂修。六月宥还。又校正奎章全韵。九月。拜兵曹参议。寻拜承旨。连在政院。
十七年癸丑。二月。拜都总府副总管。
正月。复拜承旨。时开城留守李家焕上疏。为其从祖潜伸辨。 促入疏本。不由政院。直为捧纳。府君疏陈潜罪状。且请勘家焕。 命还给。时大司成定久任之式。 上意专属府君。而铨臣持之。会设泮儒到记科。执册承旨望单子。六承旨俱蒙点。忽为风所捲。直入云霄。不知所之。人莫不异之。 上以为风宪之兆。特 擢府君司宪府大司宪。上疏辞职。不许。竟以违召罢。六月。拜大司成不拜。八月。出为全罗道观察使。
十八年甲寅。
前岁。湖南大饥。悉捐廪俸调赈之。所全活甚众。
十九年乙卯。
是年。疠疫大行。死亡相续。罗州牧使赵公时淳。不即瘗其尸。为御使所摘发。 上以府君不饬。坐配
惕斋集年谱 第 35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6H.gif)
二十年丙辰。
二月。 除司译院提调。三月。递大司成。时府君有疾。不可以供职。 上询其状。始许递。四月。拜刑曹参判。移 除承旨。五月。诣内阁。校正 庄陵志。先是府君承 命撰 陵志。既成而出按湖南。至是复校正。九日而役讫。拜同知义禁府事。六月。拜汉城府左尹。皆旋递。拜承旨。时有洪乐信致赙吊祭录孤之 命。府君上疏请寝之。 命还给。七月。义州显忠祠。追享忠烈公黄一皓及车礼亮等七义士。 上询及其时事实及位次先后。府君具以对。命侑祭高丽太师姜邯赞文撰进。又 命宣武祠修改祭文撰进。 命纂尊周汇编。以灵星寿星享事献议。 除刑曹参判。会曹隶欧民致命。坐削职。旋对理而宥。十一月。因大臣尹公蓍东所奏。差下承文院提调。校正同文汇考。制进华城之访花随柳亭上梁文。十二月。旋差备局提调。拜户曹参判,兵曹参判,掌乐院提调。 命编次春秋左氏传。分纲立目。仿朱子纲目。思政殿训义。且删注家之繁冗。俾从简洁。时有郑好仁,成德
惕斋集年谱 第 35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6L.gif)
二十一年丁巳。
正月。拜礼曹参判。备边司 启差有司堂上。以春秋校役事遂寝。拜庆尚道观察使。再疏乞解不许。屡违召。下义禁府推考。寻罢。四月。还差备边司堂上。六月。正言洪致荣上疏言筹座评论酒色。盖有所指也。诸堂坐罢。旋仍。府君上疏乞递。 批曰。卿亦在混勘中。反有此揖逊之语。盖奖之也。闰六月。差备局有司堂上。时蔡相济恭。正言府君尝论劾者也。然备局故事。有所嫌避。多不行礼数。府君黾勉行公。及为有司。事多拘掣。上疏力辞。 上以格外不许。府君违召。筹坐辄称病不进。 严教荐下。大臣请罪。遂就职。监春秋印役于铸字所。七月。拜承旨。以印役递。拜大司成。以病递。复拜司译院提调。拜工曹参判。未肃 命而递。十一月。有有司堂上来待之 命。而适迟滞罢职。对理寻宥之。十二月。拜承旨。春秋印役告讫。进书于熙政堂。 赐熟马一疋。
二十二年戊午。
惕斋集年谱 第 35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7H.gif)
惕斋集年谱 第 35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7L.gif)
二十三年己未。
自丁巳以后。府君既差备堂 上。专责庙谟。频承召接。几无虚日。 上每以圣体渐倦。期以六七年。民国大事。次第整顿。尝 谕曰。予所知者。惟卿一人。是年春。朝臣多凋落。 上不御殿者数旬。惟间日召见府君曰。予视承旨如金玉。须自保重。每以体弱善病为忧。时乾隆讣敕将来。 除府君司译院提调。府君 启言取考誊录。似此敕行牌文入来及宣敕日。皆举哀。牌文不过敕使发行之路引也。见此而遽举哀。及宣敕后。又举哀甚无谓。院中日记。 先朝以半上落下为教。请宣敕后始举哀。大臣礼堂皆以为然。从之。又言故事去辛丑。 上
惕斋集年谱 第 35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8H.gif)
二十四年庚申。
正月。拜承旨。时 王世子行册礼。举行仪节。四月。
惕斋集年谱 第 35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8L.gif)
惕斋集年谱 第 35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9H.gif)
惕斋集年谱 第 35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59L.gif)
当宁元年辛酉。
正月。 除观象监提调。知 实录事。二月。 除知义禁府事。按邪狱。每言委官多主平反。如洪献荣之蒙宥。李基让,丁若镛之罪止窜配。皆因府君言也。是时 慈教下鞠厅。责究治不严。仍递府君。委官 启请仍之。五月。 除内局提调。九月。 除典医提调,同知成均馆事。
二年壬戌。
正月。罢壮勇营。先是庙堂以民国之弊议罢之。然以 先朝所建寘难之。久而未决。府君以事势之不可不罢。力主其议。至是大臣始白罢之。二月。差
惕斋集年谱 第 36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0H.gif)
惕斋集年谱 第 36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0L.gif)
三年癸亥。
二月。移 除吏曹判书。是时倭译辈告前度支长。谓以吊庆差倭将至。别贸蔘二十四斤。筵禀。专责于江州。庙堂以七斤移定北关。府君常念江民之困于蔘阅。视曹中蔘簿。虽给一年。倭单尚有馀数。遂筵白减江蔘未纳者八斤零。又岛倭以译官金健瑞逋单蔘七十馀斤。投书莱府。莱伯报备局。府君知译官之怂恿为此。发其造蔘之奸。尽汰之。倭译往愬戚里家。欲宽之而不得。戚里家亦怒。或疑地部之去由是故也。时府君积忤于世。孤立寡助。十违召命。三上辞章。 圣批愈严。威命荐下。遂泥首禁扃。 命登筵。 二圣同临。辞教至严。不得已承 命。三月。敕使来到。以伴送使。至义州而还。六月。行都政。抑奔竞循资格。戚里所亲。无一遂其愿。众怒益炽。时朴台宗庆不得入铨地。金观柱作相。建白诸条多不便。府君尝言其难行。由是大怒。七月。再疏得递。八月。拜刑曹判书。菊月。拜冰库提调,户曹判书。十月。凶逆李敬臣求官而不得。贻书府君。讥北道陵官。以富人除官。又诵其言于亚铨李
惕斋集年谱 第 36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1H.gif)
四年甲子。
正月。拜知义禁府事。违召递。又知敦宁府事。二月。移拜司宪府大司宪。时有大逆不道罪人吴载荣之变。宫城环围。庭鞫有 命。苍黄出肃。狱事讫。进疏勉 圣学。 上嘉纳之。移汉城府判尹。即拜章归乡月馀。见职不解。促 教甚严。且裕贼之狱方张。遂诣都。而危言日甚。谓以干涉裕疏。府君素恶裕贼。尝攻斥其沮大婚之凶疏。有宰臣知其状而为之辨。裕亦怒。府君查其司导寺不法状。有日记。怨憾丑辱。罔有纪极。按狱诸堂言其状言者。搆诬之不根如此。会箕营失火。一路疮痍。而观察使金台文淳已递。李相国时秀悯府君而欲避其骇机。
惕斋集年谱 第 36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1L.gif)
五年乙丑。
正月。 贞纯王后升遐于景福殿。举哀于馆所。三月。 大殿痘候平复。行贺礼于馆所。自是蕫督工役。四月告竣。割廪钱三万缗。分与被灾吏民及运材州郡。又以道内所储京外应卖谷十馀万石。依详定折价。以纾民困。又计工费。比前使区划。剩为什之伍六。并烧馀银十五万两。改镕作锭。以充府库。仍上章乞递。会敕使将至。不得请。过数旬。送敕使于义州。上疏乞趁大夫人回甲晬日。解官归觐。得蒙 恩递。仍差有司堂上。敬臣已于敕使渡江日。又抱疏守 阙言府君为裕贼窝窟。疏上。配敬臣泗川县。然两司于是迭发。 启请拿鞫。严加究覈。府君罔夜驰还。觐大夫人于广湖。往留金谷。待命数旬。遂大归于永平之墓舍。十月。又有洪命周
惕斋集年谱 第 36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2H.gif)
六年丙寅。
三月。两司复迭发。缘敬臣诬言。又以府君前疏所言斜封墨敕及罢壮勇营事为案。祸机甚急。时一戚里宰臣。欲寘府君极律。李相国秉模曰。无以为也。是人不附戚里。今若杀之。公必受其名而已。事稍解。府君杜门却扫。惟劬经绎史。温理旧业。
七年丁卯。
八年戊辰。
哭伯姊淑人。
九年己巳。
九月。庶子诲永生。是月。哭澹圃徐公美修。府君自穷居以后。所知皆绝。惟与公相为依赖。情好甚笃。既闻讣悲甚。有悼诗。
十年庚午。
十一年辛未。
十二年壬申。
十三年癸酉。
五月。行副正府君缅礼于高阳土堂里沙弥山。初自梁文改葬于加平票吉里。以宅兆不利。又移缅。
惕斋集年谱 第 36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2L.gif)
十五年乙亥。
二月。庶子辅永生。十一月。行正言府君缅礼于春川梧琴里。因南面宅兆不利。广求吉阡。今始移缅。十二月。哭先夫人。
十六年丙子。
三月。葬先夫人春川梧琴里王考府君墓下。
十七年丁丑。
十二月。庶女生。
十八年戊寅。
正月。哭仲弟正郎公。三月。哭季弟参奉公。九月。府君台启始停。于是府君屏居十五年矣。谤言已熄。公议始生。
十九年己卯。
六月。特拜刑曹判书。屡承 饬教。至于就理。蒙宥。旋 除都揔管。三违召。以负罪臣呈疏。还永平。
二十年庚辰。
三月。特补全罗道观察使。以肃拜过限就理。旋蒙分拣。 饬命屡下。即诣 阙下待命。屡承 严旨。竟配参礼驿。既抵配。仍任前职。又弊务陈疏。不许。
惕斋集年谱 第 3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3H.gif)
二十一年辛巳。
三月。 孝懿王后升遐。举哀于馆所。是时迁 健陵于局内。行祔礼。府君在营撰文进香。
二十二年壬午。
三月瓜递。还归于永平墓舍。闰三月。拜大司宪。七月。荐拜广州留守。屡下 饬教。庙堂请罢许之。又命仍任。促令肃拜。府君疏陈情势。力辞凡五上。至十月而 恩递。移缅密阳府君于本里可佐洞。十一月。拜艺文馆提学,知中枢府事。皆递。
二十三年癸未。
九月。拜 世子左副宾客。
二十四年甲申。
二月。拜汉城府判尹。四月。拜大司宪。六月。拜艺文馆提学。皆蒙 恩递。九月。拜议政府右议政。正卿承 命偕来。六被 敦谕。六上封章。十二月。始蒙许副。付判中枢府事。
二十五年乙酉。
惕斋集年谱 第 36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89A/ITKC_MO_0589A_A270_363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