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惕斋集卷之十六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x 页
惕斋集卷之十六
 诗讲义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39H 页
祈父之什
 上问曰。此曰无相犹矣。犹字集注释谋。张说释似。似之义尚可。谋之为言。初非拟议于兄弟之间者。集注之不用张说何也。
 臣书九对曰。犹字训释。毛郑以下。人各异说。而张子之言婉至。朱子之言直截。大抵人之相谋。专由于物我之私。在他人犹不可。况于兄弟乎。方其天性浑全。真情发见。则孩提亦知敬兄。及夫物我形而私意生。则于是乎私其身体。私其妻孥。各自为谋。而终至有乖伦乱常之事。虽象之于舜。其渐不过如此。诗人之言。真可痛心。肰朱子既以图谋为诗之正训。又取张子之说以补之。岂非其义弘长。可以兼看欤。
 金熹问曰。无非则有善。而一句之内。既曰无非。又曰无仪者何也。况以诗中所言妇人之德观之。则关雎之窈窕。柏舟之棣棣。燕燕之淑慎。莫非所谓仪也。而此诗之必以无仪。祝于弄瓦之初者。其故何欤。易所云无攸遂之遂字。与无仪之仪字。义似不同。而朱子乃以遂与仪比而论之。此又何以也。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39L 页
幸明辨之。
 书九曰。妇人以顺为正。事无所专。故非固不可。善亦不愿。肰此特以行事而言之。若其德性。岂无善恶。所谓无非无仪者。政所以为妇人之善也。是故关雎之窈窕。燕燕之淑慎。岂非圣女哲妃之懿德。而如欲就事而论之。未知何事为善。何事为仪。且其所谓窈窕淑慎者。不过是慎固幽深温顺谨密之称。则无非无仪。亦不外此。善乎孔颖达之言曰。妇人从人者也。家事统于尊。善恶非妇人之所有。不谓妇人之行无善恶也。可谓深得诗人之旨。而朱子又引家人之六二。以明无仪之义。遂与仪虽似不同。其无所专事之意则一也。恐不可泥于字义而失其大旨也。
自桑扈之什。至都人士之什。
 上问曰。北山,桑扈,都人士之什。皆变雅也。而其诗往往有盛世之音者何也。诗序并以为刺幽王之作。而详味本文。殊无伤今思古之意。宜朱子之不取也。肰朱传亦不明言其何时之诗。未知此等诗。或作于宣王中兴时耶。抑或作于成康盛时而错简在此耶。若楚茨,信南山,甫田等篇。朱传以为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之作。若頍弁则以为燕兄弟。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0H 页
若采绿则以为妇人思君子。若肰者皆无关于王政。而得厕于小雅者何欤。若曰音节合于小雅云尔。则如采绿一篇。最多此类。殊不见其音节之有别也。可以详言其旨欤。
 臣书九对曰。风雅有正变。其说昉于大序。肰考之于经。究无明文。夫周南召南及鹿鸣以下二十二篇。文王以下十八篇。岂非所谓正风正雅者乎。肰野有死麇,常棣之诗。虽谓之变可也。十三国及六月以下五十八篇。民劳以下十三篇。岂非所谓变风变雅者乎。肰柏舟,缁衣,淇澳,七月。未知其为变也。车攻,吉日,崧高,烝民。可不谓之正乎。若从齐鲁之学。则佩玉晏鸣而关雎作。仁义陵迟而鹿鸣刺。恶睹所谓正风正雅者乎。毛郑以后说诗者。举泥此论。自夫懿夷。讫于陈灵。而勿问诗之善恶言之美刺。断以名之曰变风变雅。殊不知一国之诗有正有变焉。一时之诗有正有变焉。不可以国次世次拘也。孔颖达谓小雅自节南山下。尽何草不黄。去七月之交等四篇。馀四十篇。皆幽王时诗。肰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此四篇者。小序皆云刺幽王。郑康成独以为刺厉王。则凡此四十四篇。宲皆幽王时作也。孔子曰。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0L 页
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则政乱民穷。莫此时若。诗人讽刺。固其宜也。肰成康以后。文武之德渐衰。盖其所由来久矣。刺诗之兴。奚为其独多于幽王之世也。藉使其伤今思古之意。发见于言辞。悉如巷伯,鼓钟诸篇。犹不可据断其为何世。况此楚茨,信南山,甫田等诗。惟述年谷礼盛。祭祀受釐之辞。故周礼籥章所吹豳雅。先儒或以此当之。若夫頍弁之燕兄弟。采绿之思君子。亦是伐木草虫之遗意。其温柔和悦之旨。虽若少逊。亦未见其为悯时病俗之作。特不幸而继钟鼓之后。故作序者例以为刺也。其胶滞不合。殆未免乎高叟之固矣。朱子力黜序说。又疑正雅之篇。错脱在此。虽未详时世。肰其所勘定。固已度越群儒。至若稼穑艰难。周业之所由兴。亲戚夫妇。风教之所宜先。则诸诗所陈。毋论美刺之如何。亦不可谓无关于王政。且诗本乐章。曰南曰风。曰雅曰颂。体裁各异。音节亦殊。诸诗之编入小雅。虽不敢臆决其为何故。而要不出此数者。至于正变之说。姑且置之勿论。惟当考求其诗。以得其宲。褒美之诗为正。则刺讥之诗为变也。和平德义之诗为正。则哀伤淫泆之诗为变也。夫如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1H 页
是则三百十一篇之孰正孰变。庶几十得其八九矣。
 李秉模问曰。抑抑威仪。维德之隅。则谨酒之要。莫过于操其内而制其外也。今于此章。偏于威仪边说去何也。岂以其制外。所以安内欤。此则有不肰者。酒之为害。专在于迷其心荡其志。而非若视听言动之知诱物化。则区区于威仪之表者亦末耳。岂武公之学。未及于敬以操存之工欤。何其一言不到于此欤。
 书九曰。存心莫要于敬。肰心是活物。苟或无所持守。径加把捉。反有助长之病。故整衣冠尊瞻视。宲为居敬之要道。衣冠既整。瞻视既尊。则其中之存养。盖可知矣。人于饮酒既醉之后。不能捡摄其威仪者。政由迷荡其心志故耳。苟不放心。岂容失仪。此诗之兢慎于威仪之际。亦所以提撕于心志之工。表里交修。本末该贯。不待重言。已无馀蕴。且曰(更考)不知其秩。不知其邮。则所以能知者非心而何。武公居敬之工。虽非抑戒之自警。便可见于此诗矣。
惕斋集卷之十六
 中庸讲义
  
第二十一章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1L 页
 上问曰。此章之性教。即性之者也。即学者事也。而此二字。宲本于首章。则真所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者。而朱子只谓之不同何也。胡氏所谓此性即天命之性也。此教即修道之教者。较详于朱子之说耶。
 臣书九对曰。前后之言性教则一也。而朱子以为其义不同。近世东儒之说云首章性字。以人所同禀而言。本肰之性也。此章性字。以圣人独全而言。气质之性也。首章教字。以圣人立教而言。教之事也。此章教字。以贤人由教而言。学之事也。此其不同者也。肰圣人所全之性。即人所同禀之性也。贤人所由之教。即圣人所立之教也。其宲亦非有两事也。此言似不失朱子之旨。而又与胡云峰之说。互相发明。若不详胡氏两下剖析之言。只据此二句。直谓彼此性教元无分别云尔。则恐非胡氏本意。而于首章兼人物而言者。解说不去矣。盖前后性教。人皆易作一般看。朱子亦尝以两教字。同作由教而入。其说见于答吕伯恭书。而后乃自言其非。故此条只言其不同。胡氏则以朱子只言其不同。恐人不知此章性教之宲本于首章。判作两㨾看。故又言此性即天命之性。此教即修道之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2H 页
教。以明其宲则无二。言有详略而意不相妨。且考语类本文。云此二字却是转一转说。转一转三字。亦可见此章之本于首章。而不同之中。又有同者矣。
第二十二章
 上问曰。人物之性。同欤异欤。若谓之异。则此章之三性字。皆是本肰。三尽字皆是一义。何以见其异耶。若谓之同。则虽曰尽物之性。圣人不能使物做人底事。何以见其同耶。同异之间。愿闻明的之论。
 臣书九对曰。臣谨按朱子答黄商伯书。云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从上论人物之性者不为不多。其言之明白该备。莫加于此。庸学章句或问。由前之说也。孟子集注。由后之说也。所言之地头各有攸当。盖人物之性谓之同可也。谓之不同亦可也。谓之同不可也。谓之不同亦不可也。故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夫太极动而二五形。二五形而万化生。方其天命之初。未知做人做物。均予此真宲无妄之理。而二五之气。絪缊交感。万变不齐。故得其正且通者为人。得其偏且塞者为物。是所谓理同而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2L 页
气异也。虽有正通偏塞之殊。而所得以成形者。同此二五之气。故知觉运动。人物一般。以其有正通偏塞之殊。故合下赋予之理。虽无彼此。而成形之后。反为所拘。仁义礼智。物不能全。是所谓气同而理异也。虽曰理异。初无欠阙。故偏塞之中。或得其些少正通者。则随其所属之行。一条本性。因此透露。如虎狼之仁。蜂蚁之义。豺獭之礼。雎鸠之智。即其所发处。可见其理本无异也。虽曰气同。不过粗迹。故或昏或明。皆有所局定。而其馀更推不去。如虎狼只知有仁。蜂蚁只知有义。豺獭雎鸠只知有礼智。即其所不能发处。可见其气宲不同也。若就有生之初。论其一原分殊。则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而人物无间者一原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而人与人同。物与物同者分殊也。若就有生之后。论其一原分殊。则上智下愚。同一性善。牛耕马驰。莫非本肰。草木枯槁。皆具全体者一原也。刚柔善恶。人各异性。牛耕马驰。能否或别。草木枯槁。有万不同者分殊也。上下一原。亦非二本。上下分殊。宲则相因。而有是一原也。故曰性道同。有是分殊也。故曰气禀异。若偏主分殊之论。遂谓健顺五常。非物之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3H 页
所得具。则是太极全体。尖斜破碎。而理气不杂之妙。无处可见矣。若偏主一原之论。遂谓健顺五常。为物之所能全。则是蠢动含灵。皆具善性。而理气不杂之妙。无处可见矣。故即此一性中。单指理而言。则人与物未尝不同。兼指气而言。则人与物绝不相同。绝不相同者。非理之罪也。乃气之所梏也。肰于绝不相同之中。一般宲理有不能自掩。则虽非全体。亦谓之本肰。试以此章言之。圣人不能使物做人底事者。非理之罪也。乃气之所梏也。虽不能做人底事。牛则使之耕。马则使之驰。以至昆虫草木。处之各得其当。一段宲理无有不尽。虽非全体。亦不害为尽物之性。尽己之性。而至于尽物之性肰后。方可谓尽己之性。气虽异而理则同。此亦可见。故曰人物之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章句或问集注之说。并行而不相悖矣。
第二十三章
 上问曰。致曲之曲字。考之字书。无偏字义。而朱子以一偏释之者何也。虽以文义言之。上句之义。果是推致其一偏。则下句承之以致能有诚。肰后可已得曲字义。而乃曰曲能有诚。只言一曲字而谓之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3L 页
能有诚者。果于文义通乎。游氏曲折之说。恐于字义文义。俱为稳当。而朱子驳之以非本意。此亦以只好隔壁听之故耶。
 臣书九对曰。曲之训偏。不见他书。肰曲字(字似者)隅也。字书中之两旁曰偏。据此则一曲一隅一偏。其义相同。且程子以偏训曲。故朱子从之。而其论致曲则又微有不同耳。夫曲者诚之发也。由此致之。无非诚也。故致得一分曲。便有一分诚。致得十分曲。便有十分诚。如大学格致。穷得一分理。便致一分知。穷得十分理。便致十分知。乃是因吾之所固有而致之。非曲本无诚。而今焉忽有。若袭于外而得之也。故谓之致能有诚。则曲与诚为二。而曲字便没着落。谓之曲能有诚。则曲与诚为一。而致字亦该其中。经传之文。尽有斟酌矣。游氏说字义则近之。肰此章致曲。承上章尽性而言。则扩充善端。贯通全体者。政合于尽性之义。今乃以思勉于言行者当之。其说已疏。且所谓曲折而反诸心者。不无迂回寻觅之嫌。其为语病。恐不但失其本意而止耳。朱子驳之宜矣。
第二十五章
 上问曰。成物知也之知字。既与仁字相对。则当以智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4H 页
字看欤。折既曰知而不曰智。则不当以智字看耶。
 臣书九对曰。凡经传中知字多是智字。如论语易传类皆肰。此知字与仁字相对。而下句揔言性之德也。则亦当作仁智之智。不可作知觉之知。肰智知二字。只看分体用看。盖智性也理也。知觉心也气也。理气不离。心性妙合。故朱子以知觉为智之用。我东先儒或谓知觉专一心之德。而智则居五性之一。知觉气之灵。智则性之贞。知觉属火故光明而不昧。智属水故渊深而含藏。疑其体段之偏全。气像意思之不同。又谓朱子答潘谦之书云心之知觉。即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既以知觉为智之用。则不当曰具此理而行此情。若其具此理而行此情。则宜不得专为智之用。此说似肰。而臣之愚见。两说恐不相妨。夫智虽居五性之一。而为四德之贞。肰亦能成始成终而为仁义礼之统。知觉虽为气之灵。而专一心之德。肰苟无知觉之理。则心为虚器。而气之灵。不能独自知觉。诚由智在于内。有以分别故也。但非气之灵。则无以发之耳。故知觉之所运用。智无不发之时。而朱子云智是分别是非底道理。分别是非四字。所包甚广。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4L 页
而先儒多看作分别他是非之意。亦恐未安。夫孟子拈出是非二字。为智之端者。特以智之发见。莫亲切于是非故耳。凡天下事物之条理界限名目度数。虽不涉于是非者。何莫非智之所分别乎。且所是非在事物。所以是之非之者在智。今释智字而以分别为能。是非为所。则将谓事物亦在于性中。而智之能分别者。只为是非一件而已。岂其肰乎。故此四字。当作一字一义。与仁之温和慈爱一例看。肰后智之所发。无往不周。斯可见矣。若夫水火分属。虽有不同。肰知觉有光明活动之象。故偏言则属火。而宲则聚五行之精英。智有渊静含藏底意。故偏言则属水。而宲则为五性之归宿。似不必泥看。至于潘书云云。乃是分析心性之言。譬之于鉴。能照者其知觉也。明者其理也。照妍而妍之。照媸而媸之者其情也。不可求明于能照之外。而妍媸未形之前。未尝无能照者。则犹不可求智于知觉之外。而事物未至之前。未尝无能知觉者也。肰则能知觉者。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心也气之灵也。所以知觉者。智也理也。知之觉之。又从而分之别之。是之非之者情也。理乘气发者也。智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5H 页
之用也。且具此理云者。非具分别是非之理而已。仁义礼亦具其中。第当恻隐羞恶辞让处。仁义礼不能自知。必听命于智而后发。故知觉虽专一心之德。而其归则为智之用也。此臣所以谓朱子之说。两不相妨。而智知二字。只当分体用看者也。
第二十七章
 上问曰。尊德性以下四句皆曰而。而独于末一句不曰而。而曰以者何也。胡氏所云重在下股重在上股之说。骤看似矣。而或问曰温故肰后有以知新。而温故又不可不知新。敦厚肰后有以崇礼。而敦厚又不可不崇礼。以此究之。则而字以字。虽各不同。温故敦厚两句之义(
似例)则彼此一般。况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久(久似又)不可以不致知云者。即章句之说。而乃所以统论五句者。则胡氏之分而二之。以證其上下股之说者。恐不免差谬矣。此虽一字。不可以不明之。愿闻的论。
 臣书九对曰。胡氏此条。大抵少醇而多疵。其以而字以字。强加分析。谓前四句重在下股。末一句重在上股者。尤为差谬。尊德性道问学。不可偏重一边。故此章之意。五句横截。两下平说。章句所谓非存心无以致知。而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5L 页
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云者。反覆申明。无复馀蕴。至于温故知新敦厚崇礼。则游杨之说。皆以二句相对。故或问细分之。而文字义例。少无异同。且存心莫要于居敬。而敬者通知行贯动静。彻上彻下之工。故子思于此。先言尊德性之事。后言道问学之事。而张子又有上言重下言轻之说。或问取张子之言。而即以游氏学聚问辨之说。继之于其下。以明上言固重而下言亦自不轻之意。何尝谓上四句偏重道问学。下一句偏重尊德性。如胡氏所云者耶。易系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虚斋蔡氏引此以證。而以二字之只是一般。而又谓泥以字而立异说者。殊无意谓。其言的确有据。而近世东儒之言曰。上而字相对说。下以字有相须之意。其说异于胡氏。肰而字亦有相须之意。以字亦是相对说。此言亦当活看矣。
第二十八章
 上问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谓不可。则为学不必做圣人。为治不当期三代耶。此章本旨。须明白言之。
 臣书九对曰。古者帝王。继天立极。作君作师。凡所以设教立法者。莫非本乎人情。极乎天理。而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6H 页
又皆出于躬行心得之馀。故措之当代。则圣学昭明。至治巍荡。传之方来。则亦足以淑人心而扶世教。后之人。苟能阐是学而行是道。接千圣授受之统。挽一代熙皞之运。则在上而为明君谊辟。在下而为真儒硕学。夫谁曰不可。故弗学则已。为学而不期于圣人。异端焉流俗焉止耳。弗治则已。为治而不期于三代。黄老焉杂霸焉止耳。三代以后。至今数千年。豪杰有志之士。莫不慨然太息于古道之未复。不闻以反古为忧者。则夫子此言。果奚为而发也。非指所谓愚而自用。贱而自专者而言欤。夫为学之要道。为治之大本。前圣后圣。同条共贯。百世行之。无有废改。至于礼乐刑政制度文为之末。随时损益。不相沿袭。此则时也势也。而有德有位者之所当为也。故夏时殷辂周冕韶舞。圣人所以斟酌先王之礼。为万世常行之道者也。肰苟无其德。虽使真能行此。终无补于三代之治。苟无其位。虽以圣人之德。不过曰吾从周而已。且周官一书。治天下之大径大法具焉。而封建井田泉府此三者。尤是圣王之美制也。肰汉用封建而吴楚称乱。新莽用井田而天下绎骚。安石用泉府而宋室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6L 页
不竞。岂周公之制作。真有所不善而肰哉。彼皆聘其私智。信其曲见。徒知泥古而不能施之于今。姑欲循名而遂废其宲。以自陷于自用自专之罪也。此夫子所以垂戒来世。至谓之以灾及其身者也。虽肰周公之制作。未尝不善。二帝三王为学之要道。为治之大本。未尝有古今之异矣。苟使真能有志于复古之道者。克尽诚正之工。深究治平之术。以至于礼乐刑政制度文为之末。参酌通变。上不失先王之遗意。下不违当世之人情。则夫是之谓圣人。夫是之谓三代。此正有德有位者之事也。若或狃于习俗。安于卑下。又以一二败事之徒。枉作前辙之监。遂谓为学为治之道。亦有古今之异焉。则是全昧时措之宜。而程朱所谓圣人之必可学。三代之必可复者。将未免为无宲之空言也。岂有是理。亦岂夫子言此之本意也哉。
第二十九章
 上问曰。鬼神与十六章鬼神一般。而朱子已于十六章。备释鬼神之义。则至于此章。又复释之。不嫌重复者何也。且既欲释之。则阴阳之灵。尤似衬切于质而无疑之意。而不以此释之。只就程子之说。截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7H 页
去天地功用一句。但取造化之迹四字以释之何也。
 臣书九对曰。此章鬼神。与十六章鬼神。虽是一般。肰十六章。言鬼神之全德。故章句历举程子张子之说。又补阴之灵阳之灵。至而伸反而归一条。备言其性情功效。此章则言鬼神之妙用。故章句只以造化之迹四字另释之。大同之中。不无少异。则前后再释。恐不可已。且此所云质而无疑。政谓其合乎鬼神之理也。造化之迹。虽属于形以下者。肰所以能屈能伸而为造化之迹者理也。故必取此四字以释之。若夫阴阳之灵。专言气一边。以之释鬼神。则固为正解。而以之精质而无疑之意。则不无质诸气之嫌。至于天地功用一句。说得较阔。似不如此四字之最为衬切。且上文既言建天地不悖。则亦不必架叠。朱子之截去上句。只取下句者。恐或由是也。
第三十章
 上问曰。此章屡引夫子之言。而不言夫子之道。至此章。始乃极言之者何也。夫子所以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之功化。亦当于何取喻耶。且自二十一章。至此三十二章。皆论天道人道。而必于此章。始言夫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7L 页
子之天道者。必有所以然。愿闻之。
 臣书九对曰。中之一字。尧始言之。舜又以是而传之禹。成汤文武。亦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夫中庸二字。至夫子而始发之。子思此篇。专为发明中庸之道。不以夫子而證之。抑将于何考德乎。故此篇四大节。第一节极论知仁勇。而索隐章则必以夫子之言终之。以明圣人无过不及之意。第二节极论费隐。而问政章则亦以夫子之言终之。以明圣人所传。皆是文武之事。举而措之。元无二致之意。第三节极论诚之有天道人道。而此章又以夫子之德终之。以明圣人之道。上承尧舜文武之统。而与天为一之意。此乃中庸之极功。而夫子所以集群圣之大成者也。此下二章。又因此章小德大德之言。推明圣人天道之极致。然亦在夫子范围之内。非于此章之外。更有此两层阶级也。至于上律下袭之义。则细而迅雷风烈缝掖章甫。大而仕止久速用舍行藏。或问既已详言。而皆当其可所遇而安八字。于天时水土之分属。亦甚明的。臣不敢更事烦陈矣。
惕斋集卷之十六
 论语讲义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8H 页
泰伯篇
 上问曰。诗是乐。乐是诗。则此章既曰兴于诗。又曰成于乐。果无架叠之叹耶。
 臣书九对曰。古者诗与乐为一道。诗是乐。乐是诗。诚如 圣教。肰臣窃尝以经传及后世诸儒之说考之。诗亦有入乐不入乐之分。仪礼乡饮酒。燕享所用合乐射乐笙奏管奏金奏诸诗。俱出于二南雅颂。而十三国风。一无与焉。故宋程大昌诗论。引鼓钟诗以雅以南及文王世子胥鼓南之文。以明二南之只可称南而不可谓风。仍以南雅颂为乐诗。诸国为徒诗。又引周礼籥章豳诗豳雅豳颂之文。以明自有逸诗。而非今七月等诗。明顾炎武日知录。遂以南豳雅颂四诗。为诗之本。序复引陆氏释文,孔氏正义。以明变雅之虽或播乐。而亦不常用。诸说俱有根据。惟左传襄二十九年。季札观周乐。诸国之诗俱在。以此观之。又似入乐。肰乐记子夏对魏文侯云郑宋卫齐之音。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不用。据此则季子所观。即大师(师似史)所陈以观民风者耳。非宗庙燕享之所用也。若春秋列国大夫所赋之诗多出于风。而又不过诵其辞。以道其志而已。且孔子言正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8L 页
乐。只称雅颂各得其所。独不及风焉。诗不尽入于乐。槩可知矣。至若此章所云兴诗成乐。乃是学者得力之次第。毋论诗之入乐与否。美刺风喻。辞旨明白。咏叹淫液。意味深长。初头之善心兴起。必于此得力。乐则比诗又添许多精采声音采色。歌咏舞蹈。俱有所养。末梢之德性纯熟。必于此得力。功用既殊。则分以言之。又无架叠之叹也。
宪问
 上问曰。孔子之入而告其君。出而告三子。可见其严于讨贼。而程子则以为必告之天子。胡氏则以为先发后闻可也。程子之论则可谓深得孔子之意。而胡氏之说则不但不同于程子之论也。果可以先发后闻。则孔子岂不为之乎。朱子虽以时义二字。答或人之问。而孔子之时。恐不可先发后闻。云峰胡氏虽以经权二字。明二说之所以不同。而末段所云谓鲁非谓孔子者。亦恐非胡说本意。故后儒或以为胡氏此说。不必附集注。此论果何如。
 臣书九对曰。天下之事。惟义理与形势。
臣贼子。四海万世之所共雠也。义理之分。既所同肰。而形势之宜。更有可为。则孰不欲亲自剚刃。快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9H 页
正其罪也哉。不幸而绌于形势。未伸惩讨。惟可以明其义理。亟扶伦纲。此夫子所以斋戒沐浴。告哀公告三子而不知止者也。肰若胡氏此论。以义理言之则固可。以形势言之则不可。谓鲁国当肰则固可。谓孔子当肰则不可。夫以邻国之大夫。不告方伯。不告天子。直兴问罪之师。窃恐行之不得。且是时夫子年老致仕。虽欲如此。谁可从者。考之春秋。定十三年薛君比。哀四年蔡侯申。六年齐君荼。凡三书此变。而皆在于夫子从政之后。为邻讨罪。既无彼此。则先发后闻。亦应同例。夫子兴师。无已太烦。圣人力不足以讨贼也。不得已借空言以代鈇钺。故曰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诚如胡氏之说。是乃力足以讨之矣。何必徒借空言。以见其志而已乎。若鲁之君臣。则齐是我与国也。藉非与国。乱贼之谓何。岂忍恬肰坐视。虽不告方伯。不告天子。直兴问罪之师。有谁禁之耶。当日君臣。犹复泄泄。使惩讨不行。伦纲永坠。此夫子所以太息痛恨。宁欲无言者也。此事政在于西狩获獜之岁。春秋之绝笔于是年。微旨亦可想矣。臣故曰胡氏此论。以义理言之则固可。以形势言之则不可。谓鲁国当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49L 页
肰则固可。谓孔子当肰则不可。虽肰义理每患于不明。惩讨惟恐其不严。胡氏家学自文定。春秋类多激切之论。朱子集注。采入此说。亦出于宁过无不及之义。则胡云峰之宛转为说。固是曲护。黄慈溪之必欲删去。亦恐未允。
阳货篇
 上问曰。尚书言天降恒性。易系言继善成性。中庸言天命之性。孟子言人性皆善。礼记言人生而静天之性。凡言性者。皆就理一边。不杂乎气者言。而其论气质则必在于已发境界。故曰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从上圣贤传授旨诀。奚啻明白。而此章所训。独以气质言性。肰则告子之生之谓性。佛氏之作用是性。阳明之能视听言动底便是性。有何悖于圣门之言性欤。夫性者学者穷格之开卷第一义。天命气质之地头。吾儒异端之差丑。须悉条陈之。
 臣书九对曰。性命之说。自汤诰以下。经传所载。非止一二。至于周程张朱诸贤。其意更无馀蕴。从上圣贤。岂其知有未及。见有未齐而肰哉。特以所言之地头随处不同故耳。学者要当融会其说。究极其趣。盖性即理也。而所寓者气也。若从理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50H 页
一边。推将下来。则理无不善。故性亦善。非徒性也。才与情。亦无不善。故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又曰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若从气一边。推将上去。则气有清浊。故才有好底不好底。情有中节不中节。非徒才与情也。性亦不能无善恶。故程子曰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又曰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由此而极论天命气质之地头。则亦有二层。人生以前。只可谓之理。说性不得。所谓在天曰命。人生以后。此理已堕在形气之中。不全是性之本体。所谓在人曰性。此是上一层说也。虽堕形气。若其本体。又未尝外此。就此一性中。单指理而言曰天命之性。兼指气而言曰气质之性。此是下一层说也。天命之性。人皆一般。气质之性。人各不同。故圣学工夫。要使人矫气质偏重之禀。复天命本肰之体而已。此章性字。虽说气质一边。易系之继善成性。又说天命一边。则谓夫子言气质而不言天命。恐未必肰。且相近云者。政以气质则虽或不齐。而天命则彼此一般故耳。理气之元不相离。即此可见。若告子之生之谓性。佛氏之作用是性。阳明之能视听言动底便是性。其言虽微有
惕斋集卷之十六 第 350L 页
不同。而其见气遗理。认心为性则一也。肰佛氏见得一段些子光明。便能会知会觉。把作渠家无限宝藏。硬要守定那个。不肯应接事物。直一上头无来历。下稍没着落底工夫。告子,阳明则其见处与佛无异。而又不似佛氏之专一管摄。便要他应事接物。惟意所欲。告子曰食色性也。而不知食色有当肰之则。阳明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为格物。及其答王畿钱德洪之问。毕竟以意知物。并为无善无恶。而即以此为自家上乘工夫。苟如是则中庸率性。便当改之为率心。虽纵酒贪色。杀人放火。而自谓率吾之性。亦无不可。此乃狂禅也邪魔也。大本一差。流弊至此。视诸吾儒天命气质之论。其为冰炭燕越。又不待辨别而自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