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竹石馆遗集册一
 诗
   李参奉挽(癸卯)
   紫霞客至。拈三渊韵。(丙午在富平梧谷时。)
   朝起又作
   题霞客画石
   为汉叟所引。入紫霞洞一宿。
   霞洞感兴夜赠主人
   出洞
   寄霞谷
   霞客以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分韵。记十五日所经以送。余以空山无人。记去时事。水流花开。记归时事。次韵答之。(空字无字韵。未稳删。)
   汉叟送诗轴。末写墨竹以送曰。试看有万尺势否。而画幅展不及。翌日乃发失笑。吟成因寄去。
   复往霞谷。主人拈钱起韵。强答。
   冠岳
   紫云庵
   暮还。士亨来。夜士亨画山水。汉叟画竹。使我为诗。强以一绝句应之。
   复拈东坡韵
   翌日。诸人送我于女笄潭。士亨为画。诸人皆有诗。
   十月之望。期二客不至。
   翌夜复用前韵
   圣起送至江上
   人有缚鸡去者
   寒食。往湍阡焚脩院。遇仲瑞兄。(始约同行。至高阳憩上下家而不知。)
   花谷书院
   溪上
   坡山书院七绝句
   九松坛四绝句(并序)
   朝寄北邻
   早起步园脚
   次仲瑞兄与权生围棋韵
   赠敬伯
   见季慎竹石二纸
   雨中避疟走出。缘川流至姜氏瀑。次平洞韵。
   送季慎舟上嘉陵
   记丁亥余童稚。随 先王考。来啸皋别墅。距今丁未为二十年馀。以 家君命葺理室庐。复来此。聊述抒感。
   早起
   赋床书井泉
   又赋井泉三绝句
   在涧亭。敬次 曾王考与陶湖尚书酬倡韵。
   独夜
   对月
   偶成
   复次 曾王考韵
   南山洞后麓。共拈右丞韵。
   季慎与士亨,圣起。夏夜过宿。共拈杜韵。
   士亨,圣起。过在涧亭。
   晓起又赋
   与德林老人
   友人宅
   出东门(庚戌。乞暇觐 家大人任所。仍承咸镜南道暗行之 命。)
   永平道中
   淮阳泛舟西津。次韩使君汝成韵。
   新川望广陵
   南汉山城
   西将台
   报恩道中
   青山白云亭
   荆江
   清州城。感金节度旧迹。
   黄江迁
   八月十四夜。泛舟寒碧楼下。
   寒碧楼。次平洞韵。
   长怀
   自丹阳郡舟下清风
   玉笋峰下。是为丹丘洞门。清风官艇。来待于此。用三渊韵。
   寒碧楼。次三渊韵。
   乞暇归觐途中。伏受腊剂驰 赐。
   抱川县斋。遇芝溪宋丈。
   除夜在阁直吟。呈 家大人任所。
   陪跸。敬次 御制洗心台韵。
   浮石寺。赠老释琯楹。
   寄申季慎
   归舟洞读书 圣址
   北关三绝句
   可怜诗帖
   咸兴。记按使言二绝句。
   感金节斋开拓六镇事
   内阁送北青使君成士执(壬子)
   直摛院。示李懋官检书。(壬子。)
   摛院直夜。酬李洛瑞承旨银台直中诗。(癸丑)
   暮春。临宴流觞曲水应制。(癸丑)
   南汉赠圣起(癸丑)
   禁直。怀湖南伯李友洛瑞。(甲寅)
   与南僚元平就理。蒙保放。典医监洞人家。赋庭中花石。
   领耽罗船粟。到所安岛。候风发送。
   大芚寺。酬僧卷及健李台诗。
   莞岛
   圣起道中送诗(乙卯)
   妙香僧忠信。游湖南而归。致李观察洛瑞札。
   杭眉亭
   欣会亭
   诣香山日。敬次 家大人示宋生诗。
   山中偶为绝句
   酬平洞香山三绝句
   省野。过鱼川水口里。
   踰岭溯江岸行
   敬次对月绝句
   诸君陪游隐松亭
   余识认公在临湍道中。临分意相惜。余遂诵昌黎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之语。时庚子仲春也。今余为吏延州。认公自香积来过。乃用昌黎原韵书赠。时乙卯初夏月也。
   欣会亭。赠认释。
   大殿端午帖
   即事官斋作
   酬柳惠甫检书
   价川无尽台。酬平洞旧诗。
   花迁江。与照海亭主吉老人(衍)。同舟至亭书赠。
   重阳。药山东台。诵王维九日登高绝句。
   秋尽日。怜运玉卧病。送酒。
   杭眉亭池中。驰雪马。
   坐雪欣会亭。炮军捕虎以献。
   乙卯穷腊。将阅山坊仓谷。余与宾侣分行。冲雪策马。愁绝可知。运玉行尤险远。书此以贻。
   御制 大报坛亲享。敬次 两朝 御制诗。以贱臣忝原任阁衔。 下示命赓进。感惶谨制。(丙辰)
   思陵 幸行。回銮出 陵洞。 御制赓韵。(辛亥直阁时赓进本见轶。丙辰追制。)
   浿江。与按使朴丈同舟。溯白银滩。登浮碧楼小酌。乘月回舟下大同门。按使先唱。次韵。(丙辰)
   又次按使。叠前韵。
   六月十八日。按使赋志喜诗以送。次韵以呈。(丙辰)
   上院高藤
   正月十五日。登药山城。(丁巳)
   二月十三夜。练光亭。酬按使韵。
   铁瓮南将台。酬柳生。
   定州牧李令(一曾)送诗求山菜。酬韵。
   重脩观德堂。为二绝句。
   又为二绝句
   恩补昌原。辞朝。夜渡西冰江。
   元日踰鸟岭(戊午)
   王考文清公谪蔚山时。亲写所赋绝句。与居停主人。其后孙访余昌原。而袖示诗本。敬次原韵以贻之。
   昌宁宰李君稷。示喜雨之作。酬韵答之。
   杂咏
   往北汉。闻卯君寻回龙寺。(己未)
   卯君与诸客还。走次其韵。
   陪 家君游回龙寺。次圣起。
   昼眠
   官园水阁。示圣起。
   与卯君及申汉叟。共往杨邑道中作。
   官园水阁。与诸君赋。
   四部手圈 御制题卷赓韵
   敬奉阁移建后 御制赓韵
   驾幸 献陵 显隆园 御制赓韵
   龙骧凤翥亭 御制赓韵
   献陵 亲祭后 御制赓韵
   读新颁陆律(庚申)
   三月七日。将行 皇坛节享。前二日。 上清斋于北苑。翌朝行 望拜礼。还至斋所。以待享事礼成。臣与直提学李晚秀,都承旨李集斗,左副承旨曹锡中,待教李存秀,假注书吕东植等。进诣 斋殿外小舍。时春雪微飘。日午宣饭。以后山集一册。拈其一韵 下示。臣等各授一简。曰文士会矣。次韵以进。臣等皇恐制进。须臾用其韵 御制以下。臣等弥荣感。百拜以受。(庚申)
   是夜宣法酝嘉殽。又 命制进一诗。
   宗伯复为一首。臣与知申皆和之。
   知申嗜诗。是日乘兴口号。每篇出。辄要座中和之。
   余之来海藩也。知申李台作诗以别。其意甚挚。时 国家有 册储大庆。而公以奏请副价将赴燕。念当久别。马上酬韵书送。
   辞朝日。李直学成仲。用知申韵为别。且以西门豹佩韦之戒。为行者赠。临湍马上。口占书送。
   小雨漫书
   信川守尹稚圭光垂,新溪令朴公叙性圭来会。与通判郑祖希述仁。夜宴共赋。
   芙蓉堂。次栗谷先生韵。
   送琶西赴燕
   健陵挽词
   登圣起园脚。任世,汉叟,儿同往。(癸亥)
   仓园会后。稚教学士有诗以记之。宗伯不与是席而和之。于是乎与会者不可辞。
   枫园所持扇甚短劣。扇面有诗。皆警俗语。余于内阁获睹。公使余酬韵。
   成仲将以正使赴燕。内阁有公宴。移席于北营之君子亭。既以宋字韵。全押联句。席将散。复拈杜工部韵共赋。
   卯君与玉流,紫霞,筱饮。会天然亭。余以公事未与。而诸君分韵。以竹字属余。
   屐翁以北亭险韵先赋。枫园公与稚教令公和之。连叠数篇。愈出愈奇崛。殆不可读。念此韵本为屐翁赆别。余虽词旨平凡。未宜自外。敢赋请教。
   枫园公复用北亭韵。为七言长歌。席上呼成。奇崛顿挫。遂使呕哑者继其声。余不敢使公咢也。
   枫园公以北亭第二会。决水联句韵为长律。屐翁,斗室次第和酬。譬若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使人应接不暇。如仆者非敢谓下里折杨。可以酬白雪之调。盖邾滕弊赋。得从齐晋之盟为荣云尔。
   北亭第三会分韵(得复字)
   成仲取稚教酒以饮。有唱酬诗诵传。即席戏次。
   畿营东楼。墙梧满檐。伸腕可把。暑月坐楼。辄忆沈周画意。屐翁闻而喜之。自为诗。使其弟旭秀写。耆秀仿石田画赠。
   用庚申 斋宵韵。送屐翁赴燕。
   成仲将行。书扇以赠。
   屐翁行渐远。日觉悄然。忽归渊僚令有诗。要枫皋,斗室及仆酬韵。并寄公行轩。强病书此。以慰行留之思。但恨诸公为此七言长律。强我以所不能。
   省部至清心楼。次阴竹李使君柱溟韵。
   闻屐翁还到栅门。喜而寄之阁僚皆赋。
   枫皋寄一绝句。而其书以余寄屐翁诗益瘦嘲之。故旋次以呈。仍为解嘲。
   行部过向阳。得成士亨诗札。归而和之。
   省部过 昌斋。赠族弟翼瑞寝郎。
   次枫皋韵。送屐翁回辕。
   公宴内阁。别归渊直学士之任春川。
   耆湖尚书仿朱子十二肖诗。遍要亲友和之。
   耆湖复以十二肖。刱为一体。
   七月四日。与卯君,筱饮。造玉流洞。
   腊夜无寐。暗里默想枕边梅正佳而不可见。用朱子韵。
   立春日。枫翁贻咏梅之诗。
   贞纯王后挽词
   酬枫翁史局书感
   琴湖相公别墅。用东坡独乐园韵以呈。
   统军亭四绝句
   次按使枕流堂癸亥韵
   伴送北客。归到良策馆。宿听流堂。
   逝斯亭用板上韵
   朴渊
   啸墅。次诸年少之作。
   酬枫皋拟古饮马长城窟行之作
   送药山使君(二首)
   君子亭阁僚集日。枫翁索书便面。戏为一诗书之。
   枫翁谓余诗大有坡公意。又自为诗。写人扇。语多妙悟。戏次其韵。
   受暇将觐 慈闱于卯君平康官所。出城宿啸皋弊庐。时方带经筵。闻有明日昼讲之命。作一绝句。
竹石馆遗集册二
 [诗]
   金刚道中。望长渊寺后峰。类金刚而但色黝。土人谓之桁挂。马上戏为一绝句。
   宿长安寺
   淮阳使君。遇于歇惺楼。索诗。
   歇惺楼。用定斋韵。
   须弥塔
   过八潭。寻迦叶洞。暮宿摩诃衍。
   将踰内水岾
   踰内水岾。向榆岾寺。
   三日浦。次板上简易韵。
   九龙渊。次三渊集韵。
   伊川李使君历过平康。道世旧。闻余将往枫岳。甚以未为恨。归路留诗以去。和之。
   次屐翁红叶帖所题
   屏风画众香城
   景混将赴湖南巡察。持余枫岳小石以去。
   酬枫皋寄慰木物回禄之作。时五月五日也
   閟宫 亲享日。𥠧教守阁有寄。和之。
   太仓点漕船后。溯上挹清楼。酬板上韵。
   又为一绝句
   酬惠甫病里见寄
   暑月困卧。闻儿辈与金参奉明远,柳检书季行。竟日欢笑。示以所赋诗。走笔戏次。
   次斗室
   六月二十六日。奉 命宿华城。翌日奉审 华宁殿,健陵, 显隆园。谨用庚申春北苑斋夜 御诗韵。
   酬曹判书士元园亭韵
   南僚元平。以正使赴燕。书扇以赠。
   斗室为二绝句。盖言诗道难为难知。壶翁以易义答之。余亦次其韵。
   春帖
   屐翁解北藩归路。遵海入枫岳有书。书中寄桂枝踯躅花。
   自达河楼乘舟。溯上琴湖。
   洗剑亭
   酬斗室
   秋日西麓。共阁僚用宋人诗韵。
   是日晚登六阁原。用宋人七律韵。
   浮碧楼。酬板上牧隐韵。(己巳)
   赵判书(尚镇)六世。七入耆社。皆同堂也。卿相布衣。多赋诗美其事。赵公贻书索余酬韵。
   屐翁车中诗。盖自比于红颜羽翰。而委我以鞭鸾追陪也。假使真如其言。已失不欲勿施之义。况未必然乎。遂攀和如左。欲其无物我而去不远。屐翁以为如何。乞就枫皋文丈正之。己巳仲春之日。
   屐翁以前韵用仍字为诗谶也。有诗曰。关西刺史节旄仍。艺苑诸公挽不能。还汝杨州腰十万。任他鹤背让人升。复和之。
   行部至成都将还。泛舟沸流江。舟中共赋。
   次枫皋书中所示之作
   夜登多景楼
   重修浮碧楼。与浿城尹吴州宰。溯江登楼以落之。安定令,大同丞追至。乘月而归。时七月既望也。
   酬兼台郑学士(元容)
   练光亭。次李亚使(潞)韵。
   次儿辈与诸客共赋之韵(庚午)
   又赋
   儿辈与诸君公园雅集
   谢恩正使李周玉辞 陛宿高阳。夜坐怀甚。书此却寄。
   寄回还正使沈稚教
   阁僚北园集日。次斗室韵。书其扇。
   扶病进药院。昼永困睡。忽思唐人近来溽暑侵亭馆颇觉清谈胜绮罗之句。戏为此诗。呈阁中文丈。
   是岁六月。内阁奉 圣谕。开印 先朝御制集。亶出于  追感是月 圣慕无穷也。屐翁有感怀之作。寄枫皋,斗室及余。和之。
   适有情病。久违印所旬有馀日乃进。诸公间有多少雅戏唱酬盈卷。应接不暇。瓶荷墨竹。即其一也。斗室鲈字诗韵硬。而累篇愈不穷。殆不可读。试次之。
   枫翁初度。送肴馔于监印诸寮。要以诗为谢。
   金判书忠伯。乞养出宰洪阳。感昔日周旋之旧。伤衰年离索之情。为三绝句。以贺其将奉板舆之行。
   用枫翁韵。书豆溪扇。
   尝见陈眉公题自写梅花曰仙人萼绿华。今余所藏梅。甚似眉公所写。心异之书此。
   复用前韵
   有言前诗韵𤁧难和。戏叠一绝句。
   人有闷梅迟开者
   梅萼破苞未舒
   倒垂花始破
   对月复赋
   对梅读林和靖,高季迪诸诗。
   花发。用高启韵。
   复用高启韵
   甲戌延祥诗
   春帖
   及健相公入耆社。屐翁有诗识喜。谨酬其韵。
   元夜卧痾。闻诸寮会稷下。枫翁寄诗索和。甚盛事也。忘陋书呈。蕲诸公莞留。
   醉眼
   赋新笺。呈竹里直学士。
   [缺题]
   贺韩同枢进士回榜之宴
   晓雨
   朴忠献公致祭日。次席上韵。
   早起。忽忆屐翁在江上。提壶便往。既归。屐翁为诗还其壶。和之。
   屐翁以余遗叆叇还之而有诗。遂酬。
   早诣左掖。枫翁病未赴。抵书阁僚求诗。忽忆坡公因病得閒殊不恶之语。与诸僚酬其韵请教。
   列圣御制续印竣役。阁僚有诗识感。次之。
   屐翁卧病多日。余适患痔。未往见也。屐翁忽寄示古体诗一篇。喜甚立和之。
   雨中喜对石翁来过。开竹露饮之。戏为一绝句。
   閟宫秋谒日。以提举先诣祗候。屐翁病枕送诗。和之。
   李侍郎君受。溯江还峡。阁僚饯于其第。席上次枫皋长僚韵。
   酬枫翁秋园感怀绝句
   滩樵远寄山泉。以橘团为谢。
   枫皋长僚阅东省校馀集。用紫极宫韵见寄。遂酬。
   阁僚共会杞菊园。枫翁追赋其事。寄示求和。
   [缺题]
   昔守宁边。入妙香山。行过江岸。见人家去江未数步。滩高岸低。水欲入户。一老妇织于庭。生理萧然而有自得意。马上得句曰纺绩江光里。屡思未能属对。今读退之诗而得之。因以足成。
   余不解为禅家语。见李君扇画。为折枝佛手柑安石榴。戏书此。
   酬蓉湖次苏集喜雨之作
   桐渔出按关西。书扇以赠。
   迎华亭。次韵明远。
   金君明远少有诗名。从仕官为郎署。老去。忽负羽从我。其诗有自嘲意。故酬其韵以解之。
   闻邦彦除弘文修撰。以 宸翰批下。至荣也。诗以耀之。
   初秋日。喜蔡墨翁来过官斋。拈坡集韵。箕儿与金明远共赋。余亦和之。
   盆荷
   儿辈有啸墅诸作。屐翁见而和之。遂次其韵。
   屐翁复和思字。余以啸墅在涧亭三字。为韵赋三篇。请屐翁更和。
   蓉湖旧有贻诗而未和也。秋日忽思到。强拙奉酬。
   看苏集其别子由诗。有感于怀。盖与任世别三年矣。书尺去来。计已近百。独一见为不可得。余年去六十无几。遂书此送示任世。余亦次其韵。任世宜和之。
   十月之望。小雨无月。官斋卧疾。忽忆苏长公赤壁后赋。使箕儿拈苏集。得竹叶酒诗。俾和之。
   筱斋宗丈。与彝,箕两儿同游。访我官居道中。颇作诗。余次其迎华亭一篇。
   维夏之初。河豚不可得。怅甚有作。次东坡韵。
   长乐堂蘋婆来禽
   次西将台韵
   蘋婆全树皆花。粉蝶千百纷集。
   桐湖舟中。次两儿之作。
   葛山途中
   次韵关西按使桐渔李公
 序
   送人序
   送屐翁赴燕序
   利川徐氏族谱序
   李参奉集后序
   红叶帖序
   释顿认诗文稿序
   送李周玉赴燕序
   逍遥斋集序
   俭岩诗集序
   懦轩集序
 跋
   秀轩墨迹跋
   春雨琼林宴绿袍联句跋(壬子)
   及健李公续北征诗跋
   参议公诗札帖跋(代作)
   题圣起金刚记后
   书静庵集写本后
   书静庵书院搢绅礼请帖后
   书杆城五士事迹后
   书东老,蓉湖酬唱诗后
   书梁水使垸握奇图说后
竹石馆遗集册三
 记
   逸窝记
   适成亭记
   文漪堂记
   游紫霞洞记
   灵泉立石记(辛亥)
   流觞石记
   杭眉亭记
   重修梦泉庵记
   自平康之金城道路历览记
   淮阳新院记
   枫岳记
   重修含毬门记
 论
   周公论
   老子论
   范增论
 辩
   象武辩
 传
   金孝子传
 碑
   迟迟台碑铭
   彰忠祠碑
 状
   赠吏曹判书朴公谥状
   赠左承旨郑公谥状
 墓志
   秀轩公墓志
   学生金公墓志
   贞敬夫人金氏墓志
   司饔佥正郑公墓志
   府使金公墓志铭
   忠州牧使徐公墓志铭
   仁川府使宋公墓志
   永川郡守徐公墓志铭(并序)
   判敦宁府事兼吏曹判书尹公墓碣铭
   弘文馆校理尹公墓志铭
   谷城县监金君墓碣铭
   李景芝墓志铭(并序)
 祭文(祝文附)
   阁僚祭故提学双溪李公文(甲寅)
   社稷祈雨祭祭文(己未五月○杨州)
   城山祈雨祭祭文(己未五月)
   佛国山祈雨祭祭文(己未五月)
   峨邱岩祈雨祭祭文(己未五月)
   判书郑(大容) 赐祭文
   礼宁君赵(观镇) 赐祭文
   昌陵 亲祭祭文
   鹭江书院重修移安告由文
   鹭江书院重修告由文
   还安告由文
   祭旗文(关西作)
   祭宛邱申公文
   松泉书院。药泉先生追享例用祝文。
   王考文清公墓立石告文
 书
   论笔法与申汉叟书
   论笔法与申汉叟书
   与李周玉书
   与李成仲书
   答李成仲书
   上族兄右相书
   答李领相书
   礼曹答对马岛太守书(丙寅○不用)
   答友人书
 
   桓祖大王,懿惠王后。追跻永兴本宫。称庆陈贺笺文。(乙卯○宁边)
   老亲周甲。食物 赐给谢笺文。
   慈宫周甲。 大殿陈贺笺文。
   慈宫周甲。陈贺笺文。
   元子诞生。陈贺笺文。(己巳)
 教书
   奉朝贺郑(存谦)宣麻文(辛亥)
   总戎使徐有大 教书(辛亥)
竹石馆遗集册四
 疏
   辞直阁疏(庚戌十月初三日)
   辞大司成疏(癸丑四月初四日)
   辞兼大司成疏(癸丑六月初五日)
   承旨时引咎疏
   辞黄海监司疏
   海藩乞解疏
   海藩乞解疏[再疏]
   辞京畿监司疏
   辞麻田查事疏
   因文跃渊疏。陈加平乡约始末疏。
   因兵判曹允大疏。陈畿驿补把非宜疏。(不果上)
   因台言乞解疏
   因台言乞解疏[再疏]
   辞直提学疏
   辞直提学疏[再疏]
   乞收嘉义新资疏
   乞收资宪新资疏
   刑曹判书时引义疏
   从县道陈恳。仍请掖隶用法疏。
   乞解秋曹剧务疏
   引咎疏
   持平郑取善疏后。县道自引。辞 志状监印疏。
   持平郑取善疏后。县道自引。辞 志状监印疏。[再疏]
   辞礼曹判书疏
   乞省墓疏
   辞弘文提学疏
   辞刑曹判书疏
   辞户曹判书疏
   乞暇省觐疏
   乞收崇政资疏
   辞艺文提学疏(不果上)
   辞职疏
   辞平安监司疏
   论关西谷划给湖南便否疏
竹石馆遗集册五
 [疏]
   乞养辞藩任及阁职疏
   辞吏曹判书疏
   辞吏曹判书疏[再疏]
   辞内阁提学疏
   陈情乞解铨任疏
   免丧后陈情辞职疏
   辞兵曹判书再疏
   乞解兵曹判书。兼辞使衔疏
   引病乞解兵曹判书疏
   辞兵判第五疏
   辞宣惠厅提调疏
   辞判义禁疏(第一)
   辞判义禁再疏
   自列请勘疏
   自列请勘再疏
   兵曹判书时引咎疏
   引咎辞职疏
   陈病乞解兵曹判书疏
   因堂疏。辨金吾议谳疏
   因堂疏。自引乞解本兼诸职疏。
   乞解官省墓疏
   陈病乞解兵曹判书疏
   台疏后。自引乞解本兼诸职疏。
   陈病乞免享
   [乞免社稷大祭初献官疏]
   辞兵曹判书疏
   辞兵曹判书再疏
   辞弘文提学疏
   辞判义禁疏
   乞收崇禄晋资。仍辞冬至正使疏。
   辞判义禁疏
   [乞免景慕宫夏享大祭初献官疏]
   辞水原府留守疏
   辞辅国晋资疏
竹石馆遗集册六
 启
   内阁以上辛祈谷时日博考 启(癸丑十二月)
   礼曹祀享饮福当否。请询大臣 启。(乙丑)
   礼曹 景慕宫用乐当否。请询大臣 启。(丙寅)
   关西应旨 启
   古茂昌大小罗信洞。划付厚州便否状 启。
   宣川左岘长城继筑便否状 启
   植松镇外城新筑状 启
   常参时筵奏
   备局堂上时筵奏
   咸镜南道暗行别单(庚戌)
   湖南慰谕别单(甲寅)
 议
   乙亥十二月收议
   书筵继讲书册议
   书筵颐禀定式议
 公移
   大小青岛设镇便否。壮勇外营公移。(庚申)
   江界府蔘籴救弊。报备边司公移。
 [策问]
   策问
竹石馆遗集册七
 杂著
   莲叶酒赋
   酬屐翁归去来辞
   临镜赞
   拟孟明谢阳处父书
   离合体
   [水曹俸砚铭]
   度支经费议
   题箕城考證录
 外篇
   太极图说蒙训
   醒斋申相国四郡便否状辨
   射艺诀解
   教民五则
   水车三选说
   种蔘谱
   铁瓮八至图总叙
   铁瓮八至图或问
   岭干表里图说
   关西战守图说
   书品
   画题诸品
竹石馆遗集册八
 礼记劄录
   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月令
   曾子问
   文王世子
   礼运
   礼器
   郊特牲
   内则
   玉藻
   明堂位
   丧服小记
   大传
   少仪
   学记
   乐记
   杂记
   丧大记
   祭法
   祭义
   祭统
   经解
   哀公问
   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
   坊记
   表记
   缁衣
   奔丧
   问丧
   服问
   间传
   三年问
   深衣
   投壶
   儒行
   冠义
   昏义
   乡饮酒义
   射义
   燕义
   聘义
   丧服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