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弘斋全书卷七
弘斋全书卷七 第 x 页
弘斋全书卷七
 诗三
  
绫恩君具允明四世同朝。九耋悬车。亲临宣麻。申以一诗。(丙辰)
生老升平九十年。福星长照北辰边。华衔更许添三字。好做清时地上仙。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07H 页
廿一何日。来省象设。履玆濡露。孺慕弥切。还次华城。关雨停跸。夷犹适愿。坐且明发。历驻迟迟之台。行行路转。而陟岵之思。耿然如结。瞻望久之。志感以一律。
晨昏不尽慕。此日又华城。霢霂寝园雨。徘徊斋殿情。若为三夜宿。犹有七分成。矫首迟迟路。梧云望里生。(昔年温幸时。驾过本府。而服色例用军服。伊时有影帧草本。而色渝不敢移摸。近来园幸服色之用军服者亦此意。而图写御真。藏于园所斋殿。以寓瞻依之思。第六句及之。)
春仲朔日。颁公卿近臣尺。修中和节故事。带诗以宠之。
颁尺中和节。红泥下九重。拱星依紫极。累黍叶黄钟。汉帝提三日。陈君卧百容。裁来五色线。许尔补山龙。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07L 页
左揆总理城华之役。每岁拜园也。轸其年高。辄令先往后归。归辄有诗。诗辄盈轴。徵其轴。轴抽两韵以还之。(四首)
霜露桑乡岁几翻。寸心无处答隆恩。经营屹屹雉墉壮。拱护重重象设尊。万户横临湖右路。三军气涌镇南门。人和此地予何力。盛德犹传昔幸温。
(右和长安门楼韵)
楼橹居然起。山河顿与新。多卿总理力。为我指挥神。旗鼓超乘士。闾阎乐业民。厥田元上上。疏溉拟来春。
(右和迎华亭望见华城府治韵○以上。甲寅轴。)
皇皇瞿瞿更依依。若觌如闻未忍归。岨矣高山天与宅。恍然原庙月游衣。烟花袍笏罗千嶂。锁钥金汤冠两畿。历骋霸陵还有意。城隍少驻六龙飞。
(右和驾巡洪范凤鸟诸山夜还华城行宫韵)
新丰楼下路逶迟。为诵南来北望诗。长乐钟声知不远。那堪回首寝园辞。
(右和回銮日韵○以上。丙辰轴)
题南小营
驻跸南营里。登临一快哉。天回兵气肃。地压海光来。奇正龙韬变。纵横虎垒开。江楼馀兴在。元帅此高台。
皇坛亲享日。敬次两朝御制韵。
玉辂东巡恍见亲。依依坛木寄王春。山河极北沦诸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08H 页
夏。牲醴吾东享肆陈。数十麟经淹日月。三千鲽域葆冠巾。斋衣肃穆监明水。万折馀诚志事遵。
赠突兀空荡墅主人历览狎鸥诸胜。将向枫岳之行。
日长山下望清尘。驲骑遥颁内剂珍。暮岁悬车枢密使。春风系缆广陵津。寻真转向金刚入。观俗犹胜玉节巡。途道起居宜慎护。归期须趁听蜩辰。
迎春轩。奉觞志喜。用洛南前韵。
椒涂衍庆自光前。䌽舞重开献寿筵。轩敞迎春春不老。恭将此会又年年。
御摛文院。恰过一旬。次朱子诗韵。要承候大臣阁臣和之。仍许联书揭楣。
芸香开宴坐。高阁转深幽。可爱三清胜。仍成十日留。丰年民事好。佳节菊花酬。志喜将今夜。云需更卜游。
奎阁,银台,玉署宣馔联句(并小序)
   每岁三馀之工。辄课一帙之书。机务虽繁。莫或间旷。近来经史子集之有选。选必开印。盖为嘉惠于来许。兼欲资益于自强。用是孜孜。不知为疲。乃命银台,玉署诸臣与豹直骑省者。考校经书句读。儤宿禁中。亦既劳止。际此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08L 页
奎选讲制。兼夜责程。而宫雪开花。座烛分莲。仿煖炉会故事。紫衣擎传。满架殽醽。带以联韵诗句。(直提学李晚秀,检校待教沈象奎,承旨李鼎揆,洪仁浩,申耆,李勉兢,李肇源,金启洛,史官洪致荣,李毅采,尹命烈,卜台镇,马思人,金景焕,金珍恪,金初燮,金良倜,兵曹参议李尚度,参知丁若镛,前承旨李翼晋,玉堂赵弘镇,尹序东,尹悌东,洪秀晚,郑来百,金熙采,郑东干,尹益烈,抄启文臣金近淳,权晙,李存秀,徐俊辅,曹锡中,李勉升,柳台佐,洪乐浚,柳远鸣,金熙洛,宋冕载,申绚,姜浚钦,洪命周,黄基天,李东万,金履载,金熙周,金处岩,李英发,洪奭周,吏曹佐郎李明孚,兵曹正郎吕骏永,闵命赫,佐郎金秀臣,奉常判官李东埴)
金华经说耀奎章。粉署书声及玉堂。(御制。)虎观鸿儒叨地分。龙图豹直惹天香。(臣晚秀。)读于中秘琅函钜。处以西清宝扁煌。(臣象奎。)迹忝银台惭右列。衔兼药院效先尝。(臣鼎揆。)期门章句追皇汉。学士瀛洲轶盛唐。(臣仁浩。)三夜不眠闻禁漏。六仙多暇对经床。(臣耆。)奎躔宋运千年届。絺绣虞廷五色彰。(臣勉兢。)是日仙班邻凤省。自天恩命暨龙骧。(臣肇源。)梁园雪晚诗催𥳑。唐馆宵分帙阅缃。(臣启洛。)圣代笙镛方日闻。近臣冠佩喜齐跄。(臣尚度。)筹传阊阖金鱼静。铃动罘罳苑鸟翔。(臣翼晋。)绣梓共添宫线永。燃藜每到院钟镗。(臣若镛。)研丹炳若心酬报。纷白惭无命对扬。(臣弘镇。)十日翻经臣职忝。三馀典学圣谟洋。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09H 页
(臣序东。)连宵幸备金銮直。趁晓同趋玉佩锵。(臣悌东。)莲炬光摇分院路。梅房香绽傍宫墙。(臣秀晚。)紫衣催召恩逾渥。青琐联班学愧荒。(臣来百。)琼轴炜煌攀宝什。黄封潋滟霈荣光。(臣熙采。)共将耿耿西垣烛。满挹深深北斗觞。(臣东干。)暖气苏回南至后。耿光依近上清傍。(臣益烈。)曾书几讲修齐治。虞曲重赓喜起康。(臣近淳。)龙扆端临治有象。兕觥齐献寿无疆。(臣晙。)欣逢岂乐依鱼藻。敢道思皇集凤冈。(臣存秀。)文教均沾三物育。圣工争颂寸阴长。(臣俊辅。)瀼瀼夜露沾浮白。济济朝绅响水苍。(臣锡中。)宴赴钓鱼稽宋阁。诗登呦鹿迈周庠。(臣勉升。)极知眇末归陶铸。肯忽斯须勉敬庄。(臣台佐。)秩秩肆筵同佩芾。孜孜攻业寓囊箱。(臣乐浚。)工专绛帙仍三昧。节届黄钟又一阳。(臣远鸣。)云气蓬壶看尺五。雪华梧掖过寻常。(臣熙洛。)芜词自幸赓宸韵。䌽线何由补衮裳。(臣冕载。)小子誉成周棫化。家人礼异卫筵张。(臣绚。)右文瀛阁回仙李。毓庆姬家颂邑姜。(臣浚钦。)艺苑翱翔人共得。春台造化物皆昌。(臣命周。)幸为待诏金门朔。岂曰能诗太史黄。(臣基天。)宛是青帷双日直。翻成白战八叉场。(臣东万。)精微理蕴搜濂洛。灏噩文宗溯帝皇。(臣履载。)斯世幸看回古俗。真儒谁是佐明王。(臣熙周。)蒐英日辟图书府。跻治风行礼义乡。(臣处岩。)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09L 页
肃穆威仪瞻御座。便蕃宠锡耀村庄。(臣英发。)菁莪圣化重重运。葵藿微诚滚滚庆。(臣奭周。)雨露沾唇倾白兽。文章遍体愧丹凰。(臣骏永。)辉山瑞彩非昆玉。协律希音忆嶰篁。(臣明孚。)遮莫管蠡窥象纬。敢将瓦缶和鸾簧。(臣东埴。)奖劳恩遍擎珍错。识喜诗成溢锦囊。(臣命赫。)真气已惊奎藻降。小春先贺雪花飏。(臣秀臣。)省中校字羞萤爝。格外沾恩耸鹭行。(臣致荣。)重入脩门非梦想。偏蒙圣泽际辰良。(臣台镇。)才惭考阅三坟蠹。身幸追随五总羊。(臣思人。)醉以琼浆观厥德。擎来宝轴世其藏。(臣景焕。)恩荣此夜知何极。句读当年愧未详。(臣珍恪。)天覆无私收一艺。年丰为瑞颂千仓。(臣初燮。)今宵倍觉奎华朗。此事将看汗竹芳。(臣良倜。)职摄起居犹僭越。书探丘索奈繁穰。(臣毅采。)光华日月三清界。五十四人拜激昂。(臣命烈。)
巡城至访花随柳亭。射的以示尚武之意。予适三获。内外使亦各如之。第三句。引周礼五射笺注以纪实。(丁巳)
历遍春城日未斜。小亭云物转晴佳。銮旂惯报参连妙。万柳阴中簇似花。
和蔡左相华城丙辰轴韵(三首)
驻辔台前路。迢迢望华阴。稻粳千亩辟。桑柘万家深。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0H 页
已见城为铁。思闻俗让金。先王富教意。一曲想薰琴。
(右迟迟台望见华城韵)
万雉矫云直。双虹驾水成。勤劳众御事。经始子来诚。天地规模远。山河体势呈。行行来眼界。辇路大堤平。
(右洛南轩韵)
江南都会遝蹄轮。春入新丰四海樽。未老閒亭如许好。双宵高烛更凝神。
(右夜游韵)
赐领议政洪乐性(并小序)
   卿位跻上台。年至八耋。亲宣几杖于初开胄筵之堂。公私之吉祥善事也。诗以志庆而识喜。
集福外轩讲后筵。徕卿于此几筇宣。春长廿四中书考。星合三千下钓年。清燕倚高黄阁里。画鸠扶出赤墀边。恭知慈德难名处。沁水观津喜气连。
赐奉朝贺金钟秀(并小序)
   闻卿作三釜行。间经暑雨。甚关念。凭问起居。髭发胜昔。倾向之馀。岂胜欣释。昔钱若水拂衣游华山。罗伦梦见范文正。而寄迹于山水烟霞之间。此二子者。谢事游方外。其年不过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0L 页
四十或六十。至今为人所叹赏。况卿以稀有之龄。客秋入金刚。今夏访铁圆。通计一岁三百有六十个日。巾车挐舟。强半在名胜之境。而寝啖无损节。岂不异哉。日长如年。我思悠悠。发之为诗。要博一粲。毋悭金玉之音。以为琼琚之报。
洛阳春社记前游。君子于今尽白头。绿野投閒金相国。青山留约铁圆州。潜龙卧弄三渊雨。飞鹤翻成万壑秋。莲烛红楼迟笑语。更将诗句愿言酬。
晓次龙骧凤翥亭
迎华官道大江南。上有名楼镜面涵。万舳龙骧成紫陆。十洲鸾鹤漾青岚。旗含宿雾增帆饱。虹饮明河倚鼓酣。极望迟迟台近远。更教前驱不停骖。
题阳川官阁
江汉秋涛匹练横。虹桥踏过万蹄轻。为看四野黄云色。一舍阳川少驻兵。
敬题章陵斋室
往岁长陵谒。德音恍若聆。礼隆周庙飨。庆验汉亭铭。灓水由天感。高山效地灵。洋洋陟降在。秋日拜玄扃。
金陵恭和先朝御制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1H 页
记昔先王望八年。宸章犹诵下江船。今来郡阁攀遗墨。孺慕依如昨日然。
题金陵馆
青烟万灶宿貔貅。蟹户盐村一望悠。匝地农讴浑四野。中天月色最三秋。港连扬子仍漕舶。波涌金轮更水楼。长夜抵年迟不发。却听归雁过江州。
金陵掘浦桥
秋跸开花大野来。谁将淮泗注黄堆。不须枉费夸娥力。会看三湖水势回。
富平府治。昼停呼韵。
桂阳山色极婵娟。百里秋登上上田。民富政平斯可矣。谁能更续武城弦。
过仁川路中有唫。命揭府衙。使邑倅黄运祚书之。
风旂猎猎海门回。秀色苏来眼忽开。君子峰高入指点。傥非中有隐沦才。(苏来山。有君子峰。第三句及之。)
夜御安山衙轩
地势盘如万朵莲。寻常鱼蟹不论钱。生居最说安山好。况复穰穰大有年。
南阳路中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1L 页
地以遗祠重。山回有卧龙。大名垂宇内。何处访隆中。微管人其左。从周道遂东。永清曾寄感。英爽俨三忠。
少驻南阳鸥浦
鸥渚敞行殿。海门来秋色。波动鱼龙唫。野旷禾稼积。兵气迷草树。人烟亘阡陌。村村多嬉笑。伛偻杂髫白。虽愧仁政及。喜玆安耕凿。齐王幸朝舞。羽旄遵江曲。汉帝感宵梦。珠露下陵柏。花山知几许。望望不盈尺。士马亦劳止。欲抵华城夕。
老来堂口占
老来堂里好开颜。苑榭重扁未老閒。恒居不敢言称老。窃比莱翁尚衣斑。
凝銮轩。望南汉。
万马雄都百雉墉。山楼层翠望重重。辛勤寄语南城尹。万折毋忘立马峰。(南汉将台。扁以毋忘。故结句及之。)
安养拨舍。书此。命揭南充之富林轩。
南充父老惯相迎。九载之间几此行。车马羽旄欣有色。愧无仁术济民生。
始兴县斋
易知始兴县。公馆似林庄。园拥枫松靓。门临稻黍香。江山气自好。民物运方昌。宿弊全苏否。咨而长吏良。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2H 页
和左议政蔡济恭华城诗韵(四首)
画橹粉城意气誇。此中常见五云遮。高楼直耸争秋色。万象俱明泛月华。景物偏从今夜好。山川元有四时佳。庭松不妨迟迟长。长系清轮相国家。
(右东将台中秋玩月韵)
万年堤上路。迟日驻銮声。吉庆输金粟。丰穰对玉粳。豳风来午馌。周旅听新氓。朋酒如春解。争将舞袖呈。
(右万年堤观稼韵)
乘晴笳鼓上云梯。南北群山入槛低。高处始穷千里眼。秋烟九点问青齐。
三都推第一。八达务怀来。暂试经纶手。旋求锁钥才。楼依天宇迥。城抱野门回。料理自深浅。官樽听酦醅。
(右八达门楼韵)
赠奉朝贺金钟秀俗离之行(三首○并小序)
   客秋金刚之访。今春铁圆之游。闵其老而喜其勇。辄赠诗寄意。以志卿发短心长。而日者俗离之行。因行期之闻晚。既失延讨。又阙诒诗。念湖山数百里之远。极劳瞻往。玆将醪脡。走人山中。付以三韵。兼讯起居节。
金刚携酒铁圆诗。离俗之行又俗离。满道黄花秋意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2L 页
晚。冥鸿天畔问归期。
闻说俗离山上泉。依如石乳玉浆然。朝朝满酌归之肺。知是人间绿发仙。
宦海风涛二十秋。至今幽兴伴沙鸥。适来适去何须问。且得湖山物外游。
社坛祈谷日。和昌黎辛卯雪诗韵。(并小序○戊午)
   躬诣社坛。肃将祈谷祀事。黍鼎若钟鸣。为大有之徵。而屡验如期。时且既雨而雪。万树生花。社雨报年丰。有宋人之诗。而昔昌黎制辛卯雪诗。以纪丰兆。其岁果斗米三钱。至今传以为奇事。遂取辛年韵。和之于辛日。恭寓祝丰之诚。又按月令。春事之兴。辄祈农于戊元。而今岁岁次戊午。月届元正。第四亦云。仍命诸享官赓之。
方坛牲币又年祈。百福由来颂式几。辛后秋功徵社雨。戊元春事肃斋衣。天时欲占犁星出。地脉先融瑞雪飞。鼎响更如钟感理。心香一瓣绕深帏。
和左议政蔡济恭华城轴三韵(并小序)
   连岁华城之幸。左揆辄有诗。予每和之。今春启跸。戒在无妄。三夜调将。始于翼朝拜园。其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3H 页
间为日虽无多。幸仙寝之瞻依。怅慈闱之离违。欲诗以言志。不但病未果焉。盖有待于左揆之起予。及回銮。有所示。遂步而还之云尔。
调痾夜夜漏壶倾。明发瞿瞿不尽情。始寓微诚园庙近。旋将喜报殿宫呈。馀寒晓入旌旂影。协气朝随剑佩声。慈德无量覃一府。生生嘉粒万年更。
逌觐桥边路。花风晓拂鞍。农功将大有。春色自长安。行殿犹知稳。戎袍却不寒。城池如此好。先务得民欢。(大有。北屯之坪名。长安。北城之门名。坪寓屡丰之义。门由京师之路。故三四云。)
一望梧云万叠深。羹墙无处效诚忱。碑阴水饭迟迟发。降格年年小子心。
命文正公尹煌不祧。诗以志感。(并小序)
   是日行望拜礼。风泉激感。因想斥和诸臣抗疏争死之烈。宛若隔晨。其中首先倡义者。文正公尹煌是已。昨岁伻酹。略致忾念。而际闻不祧之典。独阙而不举。甚是欠事。特命勿迁。遂题一诗。用替侑庙之意。
世谓八松节。青青孤竹如。同心三学士。明义万言书。北海名犹在。东窗计奈疏。方禋延百岁。肇自拜坛馀。
书揭铁原褒忠祠(并小序)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3L 页
皇朝诰赠辽东伯谥忠武公金应河。深河赴战三回甲之暮春十九。烈皇帝讳辰。与忠臣诸家后裔。祇拜大报坛之奉室。先命宣传官等。单荐忠武祀孙宅基。当日除宣传官。又命武将之为忠武公李舜臣,忠肃公赵廷翼后孙者。往至北营。试柳叶箭。赐初试。仍御北苑。亲试赐第。特付戊午式年之榜。事若有待。岂胜怆旧。若使英灵有知。必不禁涕淫淫。遂书一绝。揭于铁原褒忠祠。
男子声名闻四夷。辽东华诰海东姿。深河老柳如人立。知是将军倚剑时。
命筑坛龙湾。岁侑皇朝遗民林寅观等九十五人。用故副学李端相韵。志感。(二首○并小序)
   记昔林寅观等。奉皇历航海而来也。距涒滩二十有四年。薄海黎庶方讴歌思汉。而询其乡则泉漳也。叩其言则华夏也。慨南船之消息。叹北极之朝廷。翘首企喙。若将复睹皇华之盛也。当其时。防海之禁甚猛。而东归之迹易泄。既无可以循故途而还之也。又无可以讨僻壤而居之也。竟不得不出于不得已之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4H 页
举。真古人所谓流涕引刀者是已。此故副学石室山前之诗所由作也。环箕封小大妇孺之拊心潜欷者。百年如一日。岂忍详哉。岂忍忘哉。每过弘济前路。追想黄功击剑论襟事。辄不禁忾念感咽。近因坛侑义起之典。遂步石室二章。用刊白马之山。替续黄鸟之赋。时戊午孟秋神宗显皇帝讳辰之翼日也。
蠖诎龙伸自去来。今人田地昔人开。当年不有燕行恨。谁遣英魂是日回。
肃然风自楚江来。江上招招大酒开。一渡此江无净土。环东千里往仍回。
送提学沈焕之游金刚
忽忆云安听酒涛。金刚八月拂尘袍。烟光知是蓬莱近。秋色争如海岳高。旌节黄公台上鹤。经纶任子钓边鳌。卿能认我宵衣梦。输得民情入彩毫。
赠领府事洪乐性江亭之游(并小序)
   宿来起居万胜。卿国之元老也。福如郭令公。寿如文潞公。园林钟鼓。颐养有年。神彩比益滋润。步屧比益康旺。及秋高日佳。从诸子童孙。便舆作江亭游。真稀有之盛事也。遂命史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4L 页
官询起居。兼付一诗。以为誇示来后之资。仍要蔡判府赓之。判府明年是八十第八云。(卿之从叔文衡亦耆臣。与卿家族祖奉朝贺共和。诗中既言城西老。则东洛老亦许赓载为可。)
人瑞编中最上头。好将洪福赞皇畴。韶颜白发迟迟日。丹木黄花滟滟秋。平地神仙添海屋。晚天丝管闹江楼。更看八十城西老。车马应从绿野游。
题黔岩拨舍(并小序)
   晓戒舆卫。将拜于敬陵昌陵。少驻黔岩。恭瞻纪迹之碑。怆慕弥新。况是日。即我先大王御极之日也。遇是日于是地。益切曲阜乌号之感。而真游已远。弓剑莫攀。遂拈仁字。庸寓不洎之微忱。时予小子践阼之二十二年。戊午之仲秋二十有九日也。
黔岩纪圣迹。皇矣我宁人。羲驭潜时事。齐牛问处仁。显扬追旧甲。光御感依辰。茇舍怀明发。羹墙永慕新。
德庙五回甲戊午仲秋。祇谒敬陵行祭。谨叠桓庙八回甲志庆联韵。奉揭斋舍。(赓载诸臣。领中枢府事洪乐性,判中枢府事蔡济恭,亚献官左议政李秉模,终献官光恩副尉金箕性,药房提调赵宗铉,阁臣郑民始,金载瓒,徐龙辅,郑大容,李晚秀,南公辙,徐荣辅,金祖淳,李始源,沈象奎,李存秀,承旨洪仁浩,李益运,申耆,李肇源,别云剑李祖源,黄升源,赵镇宽,徐迈修,兵曹判书李时秀,赞礼赵尚镇,京畿监司李在学,别兼春秋金履永,假注书洪奭周。)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5H 页
诞惟王业所由基。戊午联成乙卯诗。(御制。)于万千春绵吉庆。今三百岁叶干支。(臣乐性。)履霜玉趾今年感。绕电璇枢万古垂。(臣济恭。)大德升歌清庙瑟。绵庥上配定陵碑。(臣秉模。)重回岁甲宸情切。迓续天休景命贻。(臣箕性。)奕叶琮璜流景铄。万年光岳永维持。(臣宗铉。)著雍甲旧瞻虹华。望月峰高配凤岐。(臣民始。)庆毓宣陵天启运。德符桓祖史传辞。(臣载瓒。)中身孺慕追文考。始盥颙孚见伏羲。(臣龙辅。)降福洋洋绵宝箓。赍诚穆穆仰宸仪。(臣大容。)于今乐利邦回泰。当日讴歌德叶离。(臣晚秀。)丁阁褥床无改昔。甲年霜露感如斯。(臣公辙。)圣人继述推隆报。积庆灵长颂久迟。(臣荣辅。)邈矣仙游瞻设象。愀如圣慕寓尊彝。(臣祖淳。)庙门肃跸云凝树。仙寝明禋露浥墀。(臣始源。)长发殷祥怀往昔。无疆周历启来玆。(臣象奎。)星回太岁追禖鳦。天设崇冈叶瑞龟。(臣存秀。)庆自诒谟基宥密。祭宜受福颂成绥。(臣仁浩。)桧杉恍若衣冠列。陵麓瞻依日月姿。(臣益运。)史牒长书无尽历。寰区争颂永言思。(臣耆。)肃雍仪度承笾豆。肸蚃声光被竹丝。(臣肇源。)列寝松阴邻兆域。仲秋霜气肃旌旗。(臣祖源。)昭芬孝永亲将礼。绵瓞功尊竞烈词。(臣升源。)乔柏云封追舜慕。唐华春及颂尧治。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5L 页
(臣镇宽。)祥符走马瞻西浒。庆叶兴龙颂北池。(臣迈修。)凤历恭惟垂笃佑。鸿休何况属重熙。(臣时秀。)猗那景寝同昭庆。承显姬家诞启祺。(臣尚镇。)玉瓒流长仪盛德。牺尊香荐受纯釐。(臣在学。)神功一日归民厚。精义千秋俟圣知。(臣履永。)銮跸迟迟松柏路。瑞云留护万年枝。(臣奭周。)
驾临训鍊院书之
万马齐嘶细柳烟。画栏东头入瑶躔。徐行剑槊飞腾际。高坐云龙动荡边。豪杰不生天下大。山河长巩海东全。三营介冑雄如虎。争出燕然勒石前。
用上梁六伟韵又题(六首)
鍊戎高阁镇城东。阖辟风云指顾中。寄语桓桓诸将士。须看三箭破心红。
秋色苍然若木西。万家烟树画中迷。坐来高处元如许。泰岳嵩山一望低。
碧瓦平临紫阁南。南山佳气耸层岚。鸣弓试剑皆从此。手取金坛上将衔。
谁遣胡尘满塞北。春秋时讲汾师直。楚头吴尾问如何。起觇秋空搀抢色。
回忆元龙百尺上。曈曈朝日绕金帐。兵家奇正何须论。直送长风捲海浪。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6H 页
水犀裲裆簇戏下。梨花剑气桃花马。即今四海皆腥膻。谁是关山转战者。
辇过壮义洞。召见里中人。即述旧之一道。今日亦如之。申谕后约。将还。唫示。祇送诸人。
榆社东头驻辇迟。村村欢笑话前期。琼英胜似花千树。听雪梁园授𥳑时。(来此。必一践心台。多值花辰。今行适大雪未果。为第二三句及之。)
题手圈诸书(并小序)
   经而三礼。史而两京。子而五子。集而八家陆稿。既批而圈。既圈而钞。遂成一帙。其详在义例。因书七言十韵排律以识之。
万几馀暇讲声长。阅历穰穰秘府藏。月窟天根来往计。姬情孔思点匀方。内家笔札纡文墨。上世弦匏记后苍。篇帙纵横名手圈。权衡次第整书纲。卜年八百周官制。载籍三千戴礼场。二子程朱传道统。两京班马盛文章。午朝工课犹经史。乙夜精神更缥缃。遂到鹿门张鼓吹。恍看牛坫匝衣裳。从知直谏先推陆。自是宗臣盖有唐。删述秖要存圣轨。源头一画迹羲皇。
题汶上精舍
城东十里好盘桓。窈窕村容碧树湾。汶水知为齐鲁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6L 页
半。任他篁韵不须攀。
书揭故相金钟秀家庙(己未)
记昔新元辟草莱。日长山下硕人回。可怜荡荡空空墅。不复春光入酒杯。
谨题敬奉阁(并小序)
   阁旧在两关槐院。一曰敬奉阁。一曰钦奉阁。阁之设。所以尊阁也。即我宁考义起之盛典也。其详载宝鉴别编。皇朝诰敕。自高皇帝洪武建元二十五年体天牧民永昌后嗣之诏。至显皇帝新修会典及出师平倭之诏。隆恩浩渥。东薄于海。海外方数千里。喙息跂踵。凡有血气之伦。莫不感激爱戴。如天地焉。如父母焉。顾今时移事往。冠屦易置。裳华蓼萧之诗。不复作于东土。而紫泥黄帕之为万世珍藏者。尚不免皇舆之蒙尘。今阁之所揭奉。高皇帝以后御书御画诸本诰命印本。而金章宝墨。光荣烛地。自令人瞻望徊徨。不翅若曲阜乌号之遗也。槐院圮而阁惟岿然。每过此。忾焉以伤。是岁七月二十有一日晨朝。祇诣皇坛遥拜。显皇帝讳辰。仍命有司。移构于坛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7H 页
西。而越三日。移奉诰敕于斋殿。仍始工役。不日而告成。其翌日。自斋殿。揭奉如初。遂与提督后孙,三学士金文忠,文正,郑文𥳑家人行礼。门邃冽泉。陛级重重。恍然若下拜登受。西顾周道。有涕沾臆。玆赋近体一首。以识尊王之义。自有天地生民以来。莫有盛于夫子。夫子之功。莫有大于春秋。春秋之义。莫有重于尊王。凡百有位。尚亦知予之心。而三纲明。九法立。变阴而为阳。内华夏而外夷狄。未必不肇基于斯阁也云尔。时显皇万历后三己未。
江汉朝宗万里涛。皇恩浩荡注麟毫。唐尧并立山河巩。周稷重光日月高。草木皆知今鲽域。风云犹带旧龙袍。昭回北苑瞻新构。百世吾东奉赤刀。
书揭尹忠贞集,郑文𥳑蕴两忠臣家庙(并小序)
   朝诣冽泉门外行礼。仍审敬奉阁新址。虽是誊镂之本。皇朝诰敕。藏于皇坛之傍。绛云青𥳑。若接昔日皇华之盛。周旋登降。当作何怀。自洪武二十五年。煌煌诰敕。辉映海山。四牡交驰。视同内服。惟我列祖。是承是述。拱护如彝器。尊阁如大训。逮至南城之驻跸也。忠贞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7L 页
公尹集,文𥳑公郑蕴。言于行在曰。彼若求皇朝诰印。以义争之。彼必见谅。圣祖奖之。而时危事窘。难以义争。太王珠玉。不得全有于去邠之时。则此志士仁人所以拊膺长嗥。至于抆血而不知止者也。适当是阁之移建。想古人为国先事之忧。尤切旷感。李提督,三学士,两大臣祀孙之参班。昨既有命。文𥳑后孙。岂可独漏乎。使之一体参班。骑箕百年。久阙官享。岂非欠典。文𥳑公郑蕴奉祀孙内赡奉事郑轼。特除守令。书下七言绝句一首。书揭于忠贞,文𥳑两忠臣家庙。用示予寤寐不忘之意。
日长山色碧嵯峨。钟得乾坤正气多。北去南来同一义。精金坚石不曾磨。
题会心老人家状(并小序)
   北山有洗心台。先卿之会予心。实由玆台之酒所。而所以会心者。始于不欺心三字。今览家状。不觉起感。仿诔文之体以归之。(书下于原任直阁李始源。)
八旬年自不欺心。会我灵台遂旷襟。赖有泷阡新笔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8H 页
力。耿然犹想北山临。
赠铁瓮府伯徐滢修
万丈霞标铁瓮城。城门高辟使君程。江东不远成都近。熟路轻车送此行。
赠进贺副使徐滢修
八月星槎鸭水湾。十行遥寄紫泥颁。燕中多少芸香肆。带得朱书几种还。
批选杜,陆诗。唫示二直学。
唐宋文章几案间。纵横青批好开颜。浣花溪畔多春兴。分与红尘醉梦閒。
将拜献陵。晓次舟桥。步戊子前韵。以志感怀。(二首)
銮跸秋晴鹭水湄。满江濡露想前时。依然戊子春三月。十里船开七字诗。
羽林旗鼓匝青烟。龙凤津楼月上天。却忆广陵春水外。回瞻梧岫彩云边。灯光历历江声动。兵气森森野色连。汉渡东南松柏永。此时孺慕更多前。
敬题献陵斋室(并小序)
   小子于戊子春。陪先朝展谒本陵。恭赋一诗。以纪其事。今于三十二年之后。践位行礼。孺慕弥新。谨次前韵以识之。且按伊时圣制之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8L 页
题揭斋室者。圣教若曰。今日大小臣僚。仰体祖宗盛德。涤旧心于广津。辅我暮年。随后者谁。惟我先朝。五纪建极。全保世臣。敛时五福。绥厥万世。率皆仰述本陵开创守成之丰功大业。而十行云汉之篇。乃在于亲祭本陵之日。则丕显丕承之谟烈。尚可以仰认于出户周旋之时矣。玆于五六。敢颂圣德之光前垂后。而仍告有位。俾各一乃心。率乃职。无偏无党。无从匪彝。偕之大道。同我太平。书曰。惟予一人。膺受多福。此我圣祖所以燕翼我子孙千亿。懋昭常训者也。时予小子即阼二十有三年之己未仲秋。
地自钟山汉水行。真龙体势大经营。礼三十载今朝又。基八千年宿夜声。薄海丰功仍本本。承天大德曰生生。周旋僾僾于何觌。瑞日秋天万里清。
过采露亭志感(并小序)
   亭在华城。即故领相文肃公蔡济恭别业也。亭以采露名。盖有意也。每当园幸。辄献诗章。既和其韵。又送殽核。岁以为常。今秋之幸。其人不可复见矣。路次回顾。怅然者久之。文肃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9H 页
与孝安洪相国。为国中元老。且忆洪相之辄于驾回时。迎于宅外路左。结句及之。仍用进退格。
朝日迎华路。清秋采露亭。风云千里色。松菊十年情。返驾诗联韵。行厨酒送馨。同时二老在。寿考际升平。
题故知敦宁曹允亨家颁赐春秋卷首(并小序)
   尝就春秋。以大字书经文下。附左氏传。如紫阳纲目之法。仍命文忠公曹汉英之孙知敦宁允亨,忠烈公黄一皓之孙敦宁都正运祚。并书各编为一部。不徒取其笔也。取家声也。书既刊。知敦宁逝矣。抚卷兴感。遂题一诗于卷首。以侑其庙云。
圣人笔法此麟经。吾道东来揭日星。大字特书新有例。文忠孙子汗几青。
赐冬至书状官具得鲁(三首)
翩然谁昔故人知。坐阅沧桑几许移。一任狂澜迷兽圈。祇看华月在龙池。心无不契虚襟夜。舌到难言对册时。瘴海十年犹乐土。晚来车马有前期。(念昔数十年前。世道民志无可言者。乃祖故判书超然自拔于众楚之中。初见铜龙之席。而风云已融然相合矣。每当入对。对辄欣泻。昼而竟漏。夜亦跋烛。纚纚其言。言无不罄。往往有人所不敢言。中间风波忧畏。虽不堪其苦。而九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19L 页
重千里。灵犀相通。至今追思。眉眼在心。苍葭白露。溯洄伊人。而嗟不可复见矣。玆于送别之章。先言畴曩之胜。盖有微意存焉耳。)
今尔前程万里如。麒麟楦岂马牛裾。勉旃日后子孙计。率乃家中父祖馀。士类由来名教地。心期自是圣贤书。须将我语趍庭问。知有原明可起予。(乃祖夙从士类乎游。旷襟疏韵。有非脂韦气味。书状年妙发轫。风姿也不草草。若以乃祖之心为心。其于迩远之事。何有哉。闻乃父甚肖。尝所嘉之。乃于结句。又此申申云。)
玉帛年年走北槎。诵诗三百掩皇华。阴山不尽匈奴气。易水犹传壮士歌。积雪大凌河上驻。清风孤竹庙前过。中原父老方思汉。寄语行台费揣摩。(近闻燕轺赆章。无道春秋之义者。此亦可以观其世矣。虽空言无补。自有维持之重。如书状者。不可以不知此矣。)
春秋完读日。慈宫设馔识喜。唫示诸臣。(并小序)
   予于三馀。辄课一帙之书。岁以为常。而手选诸书。必印颁中外。盖亦振文风矫俗习之苦心也。书既颁。躬先诵习。为一世准。乙卯。新印朱书百选。而十月二十八日始读。再翼月十有六日完读。凡四十有九日。丙辰。新印五经百篇。十一月十一日始读。翼月初八日完读。凡二十有八日。丁巳。新印史记英选。十月初八日始读。再翼月二十七日完读。凡八十日。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0H 页
戊午。新印八子百选。十一月初吉始读。翼月十五日完读。凡四十有五日。己未。新印春秋。新印以前读数回。十一月十八日更读。十二月初八日完读。凡二十日。左氏史也。虽近于朱子所谓千里一曲。致慨于明招堂上。而先经后传。吾有吾心之春秋矣。于是乎予印予读已告功。自明年有新印。当如右为例。顾精力未能如宿践也。记昔幼少时。读完一帙。慈宫辄设小馔以识喜。俗所称册施时之礼是也。朱子以长子受之。送学于东莱。而付送一角之茶三十觔。即此意也。今日以有事辄闻之义。告慈宫以春秋之完读。慈宫视小子若幼少时。略备酒饼如村样。遂与监印悬读诸人。共尝之。戏是䌽衣。老莱之所以悦母也。喜动帘帏。紫阳之所以寿母也。既献冈陵祝于慈宫。因书此。要与诸人和。
侍食诸君子。能知此会欤。伊吾完一帙。工课殿三馀。每夜光明烛。今年左氏书。慈心识喜事。莱舞九诗如。
赐知中枢洪纬浩(并小序○庚申)
   永安都尉玄孙知中枢洪纬浩。今年为九旬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0L 页
有二。老职资至一品。特除知枢。于其肃拜也。用一坐再至之礼。与其子户议洪乐恒登筵。户议年亦七十三岁也。德门多耆耇。即亦慈德攸致。诗以志其吉祥。
老人星见斗之南。晚得儿年七十三。朝拜龙楼仍献祝。册储今日寿多男。
社坛祈谷日。唫示诸臣。(并小序)
   正月。七十二候之始也。元日。三百六旬之初也。七而为人。八而为谷。谷者。人之司命也。谷日得辛。肃将祈年。致斋于人日。而瑞雪随辇。尝见柳应芳诗曰。人日逢晴胜。不晴雪亦嘉。遂和其韵以志喜。
谷日仍祈谷。人逢七日嘉。知今年大有。坛木雪生花。
拜园告喜还。御奉寿堂。用乙卯永兴本宫志庆韵。题长乐东楣。时庚申上元后二日。
周家三善汉重离。遂续生民下武诗。礼庙殿宫承骏命。庆千万亿受鸿祺。今行欲报无疆喜。此日难为不洎思。明发华城回首远。迟迟台上又迟迟。
北苑斋夕。唫示诸臣。(并小序)
   后山诗。大家也。古体也。岂可以让于𥳑斋少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1H 页
之哉。斋居苑舍架上。适有旧藏陈氏集。抽出一韵之有似乎即景者。命内阁银台随来诸臣和之。取其轴览已。仍用其韵。漫书以还之。
风泉三月夜。春雪画堂深。动荡鱼龙气。句萌草木心。斋居仍感慨。时序自晴阴。鲁国存周礼。歌诗颂伯禽。
御春塘台。设人日制有唫。(并小序)
   庚申春。设科取士。所以志庆也。初试分三所。一所为南宫。而通枢府至于光化门外。遂及京兆前路。布以为城。赴举者三万二千五百九十八人。呈券者为一万三千七百三十有七。二所为太学之丕阐堂。至大成殿门外。及于香桥。赴举者三万九千八百七十人。呈券者为一万五百二十。三所为明伦堂。至于食堂之桥。遂及碧松亭。并用布城如右。赴举者三万九千三百七十人。呈券者为一万四千三百五十有七。合三所赴举十一万一千八百三十八人。呈券三万八千六百十四。自试围以来。观光之多。未有如此者。人制即初试之翌日也。设场于春塘台。自观德亭至观丰阁。赴举者十万三千五百七十九人。呈券者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1L 页
为三万二千八百八十有四矣。京二千二百十一。京畿三千五百八十六。海西三千一百十一。关西三千一百七十三。湖西六千九十六。关东一千二十五。湖南四千七百。岭南五千二百三十一。北关如关东。华城三百六十八。广州三百五十六。松都二百十。江都九十。济州三。不书居住者七百六十有六。可谓壮矣。以镐京辟廱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揭赋题。将于京乡。取壮元各一人赐第。其次三下一百人。付初试。京十畿十。海西关西各八。湖西十一。关东七。湖南岭南各十一。北关八。华城五。广州松都江都各三。济州二。又其次次上各人施赏。排比京乡。如三下之例。惟济州减一。华城加一。而考券拆榜之先海西,关西,湖西。次关东。次湖南,岭南。次北关者。用诗经本章所喻。遂拈人字以赋之。
春台物物总阳春。南北东西利用宾。如海广庭三万券。阿谁忠孝壮元人。
领议政李秉模奏请之行有诗(二首)
春月册储礼。嘉辰奏请行。藉卿元辅重。侈我使华名。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2H 页
三百诗专对。公私喜与荣。言还似言迈。稳稳趁秋清。
燕京万里路。轺辖又三膏。鹤野花连旆。凰城柳拂袍。节宣知努力。奔奏仗贤劳。执玉因邦庆。熙运幸今遭。
谨和朱夫子诗(八首)
  春日原韵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风物一时新。等閒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熊禾曰。物理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瑶琴携过玉溪滨。乐意相关鸟语新。粟颗芋头涵理妙。浑然三十六宫春。
  观书有感原韵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熊禾曰。义理熟时。知自致而自然好。)
庭前竹树太疑生。一羽舆薪孰重轻。道不远人人自远。回头是岸岸头行。
  寄胡籍溪原韵
 瓮牖前头翠作屏。晚来相对静仪形。浮云一任閒舒卷。万古青山只么青。(熊禾曰。诚意者有主宰而通动静。)
玉钥金关一叠屏。主翁閒坐视无形。春来物物皆生色。取次牛山草树青。
  武夷棹歌第四曲原韵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2L 页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㲯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熊禾曰。正心只是无昏昧散乱。)
几曲清溪几曲岩。花盈盈处柳毵毵。朗然鱼鸟披襟久。直到云光泻碧潭。
  入瑞岩道间原韵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熊禾曰。审其几而无五辟。则身自修。)
伯铁王金好点头。三皇五帝一春秋。审却几微从此路。万山红树兴悠悠。
  寿母生朝原韵
 
敬为生朝举一觞。短歌歌罢意偏长。愿言寿考宜孙子。绿鬓朱颜乐未央。(熊禾曰。齐家之本。在父母其顺。)
萱堂和气捧瑶觞。觞挹南山献寿长。秖愿年年如此好。迟迟春日殿中央。
  蔡氏妇家原韵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养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犹有未炊时。(熊禾曰。文王视民如伤而无冻馁。)
一风一雨与农宜。上瑞黎民不阻饥。蔀屋生涯如在眼。晦翁葱麦几多时。
  石廪峰原韵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3H 页
七十二峰都插天。一峰石廪旧名传。家家有廪高如许。大好人间快活年。(熊禾曰。民富则礼义措而天下平。)
汉阳三角际青天。露积峰如石廪传。积廪四方歌笑里。立春新帖愿丰年。(金弘道工于画者。知其名久矣。三十年前图真。自是凡属绘事。皆使弘道主之。画师例于岁初。有帖画写进之规。今年弘道以熊勿轩所注朱夫子诗。画为八幅屏风。深得聚星亭馀意。既书原韵。附写和章。以为常目之资云尔。)
积雨新晴。唫示诸臣。(并小序)
   积雨新晴。云开万里。对此欣然。若可以濯尘垢而净俗陋也。数昨临筵。洞言矫俗不率教之弊。固知欲革心者欲暴而无以自致。欲革面者欲改而迷于其方。狃于见闻者。懦则怯。顽则忍。而虽觉有先后。终当归于一轨。顾静坐默想。其喙喙聒聒之状。好供一噱。比之曩也。缩棱藏鳞。如睡若眠之时。以吾日饮赤冰几钵。黄连几贴之热肺烦腔。差觉有爽意。以一诗记之。
长安大道平如砥。积雨新开长安市。飞空银索十日圆。一注雁宕千丈水。溟渤动荡鱼龙窟。江汉苍漭牛马涘。西风夕撼大块来。空阔炎云九万里。使我披襟芙蓉殿。洞庭君山不盈视。纷纷倚伏春明外。珂马旖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3L 页
旎谁家子。九门御路当中出。揭我明命而顾諟。天人一理新气色。冁然以笑充然喜。未央宫陈斩蛇剑。涂山车载防风氏。春王正月大一统。天下同文与同轨。汤以解网不用命。诗曰邦畿民所止。婉婉欲伏辕下驹。角角自鸣山上雉。须看皇极康而色。敢尔千树争红紫。盖闻修道之谓教。礼乐刑政而已矣。
弘斋全书卷七
 乐章
  
慈宫临华城行宫。进馔乐章。(乙卯)
嘉会属升平。升平今有象。厥象问如何。老人中天朗。(宫。)含饴驻我长乐春。祝圣徕女华封人。(商。)春长长乐酌斗。华祝至三寿母。(角。)翼子诒孙功何巍。穰穰福禄光辉。(徵。)咸池鼓云门琴。玉浆璚液年年斟。(羽。)
   长乐五章。一章四句。四章章二句。(先唱。)
慈德之纯。厚载难名。默运弘慈。佑启太平。(宫。)百禄是遒。其至如川。子孙振振。吉庆年年。(商。)如斗之邵。如嵩之高。瑶册纪瑞。春酒燕毛。(角。)于休慈德。抚玆花甲。时观于华。物采匝匼。(徵。)乐此新邑。谣颂户增。维万维亿。日月恒升。(羽。)
   观华五章。章四句。(后唱。)
慈宫周甲进馔乐章
弘斋全书卷七 第 124H 页
我有老莱衣。万年庆韶光。(宫。)鸡人报晓筹。上堂偕元良。(商。)是日回瑞甲。满国齐祝冈。(角。)调味琼液瀜。佐肴蟠桃圆。(徵。)一酌一酌复一酌。一酌万年三万年。(羽。)
   老莱衣五章。章二句。(先唱。)
三万年又亿万年。年年此日长此筵。(宫。)一愿宗国如磐石。再愿子孙如轩文。(商。)情话仍燕喜。众宾来如云。(角。)滟滟太和酿。秩秩无声乐。(徵。)慈德享天心。子孙受多福。(羽。)
   万年五章。章二句。(后唱。)
弘斋全书卷七
 致词
  
慈宫周甲日致词(乙卯)
华宫馀祝。花甲深尊。欢承寿母。功隆诒孙。同我嘉宾。拜献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