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明皋徐滢修汝琳 著)
 杂著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19H 页
泰伯论
臣论曰。泰伯之德。人知当世无称焉。而不知后世亦无称焉。其称焉者。特因圣人之称焉。而必其可称焉已矣。曷尝真知可称之实而无少间然。如圣人哉。若泰伯之德。则愈久而愈泯其迹。夫诗所谓至于太王。实始剪商者。盖谓周道之大。始自太王之迁岐。非谓太王乃以商命未讫之时。真有吊伐之志也。春秋传所谓泰伯虞仲。太王之昭也。泰伯不从。是以不嗣者。盖谓泰伯去国。不从昭穆之次。非谓泰伯不从太王剪商之志也。乃后儒不达此意。纷然以天下让者。实太王剪商之说。而似泰伯之不惬太王。让季历不从其志。或曰。泰伯之心。天地之常经。太王之心。古今之通义也。或曰。泰伯之至德。正在君臣分上。是不惟诬太王。抑亦诬泰伯也。故 明儒顾炎武之论此曰。泰伯之让国。非关太王。文王之事君。不害武王。今称泰伯之德。而先以莽操之心。加诸太王。岂夫子立言之旨。呜呼。其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19L 页
真知言矣。此泰伯之德所以无称于后者一也。自古圣人。尝有用夏变夷者矣。未闻变于夷者也。故夫子于九夷则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于佛肸则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何曾因其夷而吾亦夷也乎。夫泰伯之端委而治吴。子夏固言之矣。左氏所谓断发文身。亦自仲雍始。而韩婴之论。遂以为泰伯事。以讹传讹。至于今莫可考證。是不惟泰伯让国之心无以暴诸后。并与治吴之礼乐文物而䵝昧不章也。故清儒毛奇龄之论此曰。伯奔荆蛮。本隐姓名。断发文身。则其误自史记始。呜呼。其真善辨矣。此泰伯之德所以无称于后者二也。其他如郑司农之实诠三让。王充之见瑞让历。无一非傅会穿凿。而圣人之表微阐幽。以昭示万世者。终至于执其言而迷其义。臣每读至此。未尝不三复以兴叹也。惟朱子或问。不取剪商之说。而蔡沉以朱门嫡传。亲受朱子之旨诀。传书武成曰。太王固未有剪商之志。而王业实基于此。至王柏金履祥。则屡致疑于集注之不斥旧说而辨之者。又谓商衰周强。言国势也。子有圣德。言世德也。因有剪商之志。言天命人心也。以集注主让商者。竖儒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0H 页
之见也。然则泰伯之德。真知其可称而称焉者。孔子以后朱子是已。今讲此篇。 特提泰伯二字以命之者。 圣意亦出于孔朱之思也欤。臣于此不敢不竭其愚为之献焉。臣谨论。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0L 页
不试故艺论
臣论曰。圣人试故艺。未尝不试故艺。传曰。必圣人在天子之位然后议礼制度考文。是也。故伏羲画八卦。以类万物之情而书契生。则此艺之书也。而试故能艺。大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则此艺之数也。而试故能艺。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大舜之乐也。而试故能艺。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周公之礼也。而试故能艺。散军郊射。贯革之射息。武王所以能射于试也。君子之马。既闲且驰。成王所以能御于试也。然则艺之目。无大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者。而其犹有不试而能艺者乎。夫德蕴于心。才生于气。圣人清明在躬。志气如神。举天下之物而触目过耳者。无不曲尽其弥纶之术。体认其制作之方。则上自天人性命。下至井臼耒耜。特有所不为者耳。盖未有不可能者也。故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所为也。岂皆不试而为之哉。虽然。人不必皆圣人也。若众人之艺。率多失于试而得于不试。盖试则在邦而有分理之僚属。在家而有服劳之徒役。手生于不闲之务。智滞于不惯之业。而其艺也独其性之近者耳。不试则或山樵而水渔。或捆屦而织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1H 页
席。以至医药卜筮梓匠轮舆。往往经历殆遍。肯綮自解。无待于学而目亲心喻。亦其势之所不容已也。然则不试故艺。即众人之事。而夫子之引而自况。抑出于谦己。不自圣之心也欤。臣故曰圣人。试亦艺。不试亦艺。若使夫子。处伏羲尧舜武王成王周公之位。则其所斟酌损益。以成一代之功。以贻万世之法者。必不但止于不试之艺而已。呜呼。观圣人。盖亦多术矣。以其威仪而言。则曰温良恭俭。以其事功而言。则曰贤于尧舜。以其德行而言。则曰上律下袭。以其文章而言。则曰江汉秋阳。以其姿禀而言。则曰天纵将圣。譬如言天者。以形体而谓之天。以主宰而谓之帝。以性情而谓之乾。以妙用而谓之神。以功用而谓之鬼神。彼琴牢之得于一时答问之辞。又恶足以尽圣人哉。臣谨论。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1L 页
左丘明辩
臣辩曰。稽千古之方册而语天下之疑案名物之家。必先数左氏。盖文献之徵信者。莫如经。而左氏则两见于经。事迹之考据者。莫如世。而左氏则杂出乎世。将谁使之折衷哉。 皇朝隆庆间。有失名氏著左季折衷。以左传及季本私考。参互较絜。以订其得失。而亦不免于牵连排比之诮矣。臣尝博取众说而溯论之。其以为二左氏者。有四焉。其以为一左氏者。有三焉。以为二者则曰左传。有韩魏智伯之事。又举赵襄子之谥。则传之作。必在赵襄子既卒之后。襄子之卒。后获獜已八十年。使其与孔子同时。不应孔子后七十八年。犹能著书。此左氏之在赵襄之后一也。左传有不更女父秦庶长鲍庶长武。秦至孝公时。立赏级之爵。乃有不更庶长之号。则此左氏之在秦孝之后二也。左氏云虞不腊矣。秦至惠王十二年初臈。此左氏之在秦惠之后三也。左氏云。左师以公乘马归。三代时有车战无骑兵。惟苏秦合从六国。始有车千乘骑万匹之语。此左氏之在苏秦之后四也。其以为一者。则曰春秋时多长年者。所以先儒以老彭为篯铿也。季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2H 页
本疑左传为张苍作。以苍年一百馀。能记前事也。苍年可长而左氏年不可长耶。其无两丘明。一也。秦自非子受国。在周孝王时。传世十馀而入春秋。未有春秋之前。先已有秦矣。人知秦孝公时。始著不更庶长之号。惠王时。始著腊名。而其创于何公。起于何世。更制于何年何人之论与议。竟茫然无据。但以著于纪载者。为创制之始。则是殷助始孟子。太宰司败始论语也。其无两丘明。二也。汉武初。河间献王。购求古书。左氏春秋在焉。则左传之出。不后公谷。特以未立学官。失载于史记儒林。故刘歆尝移书太常。让诸博士。欲专立左氏学官。夫既与诗书同入河间之购。与逸礼同入孔氏之壁。则左氏之不在孔子后明甚。其无两丘明。三也。此两说者。均之为有所据。而臣则独以时代先后。辩其说之是非焉。臣谨按。汉艺文志左氏传国语。皆鲁太史左丘明著。而刘向刘歆杜预。皆言丘明。与孔子观鲁史而作春秋。歆且曰。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谷在七十子后。传闻与亲见。详略不侔云尔。则由汉以上。固皆以为一丘明也。自唐谈助,赵,匡,陆德明辈乃曰。论语所引丘明。乃史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2L 页
佚迟任之类。谓左氏即其人非也。后儒之曲为解者。从以谓之曰。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经为记事。传为记言。则左是左史。不必姓左也。夫汉之去春秋也近。则其传闻必愈近而愈详。唐之去春秋也久。则其传闻必愈久而愈疏。文献两足徵信。事迹两足考据。而又无义理之可以折衷乎其间者。不以时代之先后为之权衡。将何以核名实而别同异乎。虽然。千古之远而寂无堂上之人。天下之大而尚阻九疑之山。欲以偏壤之一竖儒。片言取决于博学宏儒之所不能决者。吁亦难矣。惟 圣问之及此。不敢不竭其愚焉。臣谨辩。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3H 页
罕言命赞
命者。天所以命人也。天之命人。有性命焉。有气数焉。然则夫子之所罕言者。性命耶。气数耶。以为性命。则夫子不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乎。以为气数。则夫子不曰得之不得。有命焉尔乎。然则夫子之所罕言者。果在于性命气数之外耶。噫。知之矣。夫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为理者。则命亦仁也。仁亦命也。言仁又言命。不几于叠床架屋。而失记言之体也乎。故利亦有四德之利。利害之利。而此章之利。不属之四德者。不欲其同乎仁也。利犹然。况于命乎。或者以朱子所谓命之理微者。谓是性命之命。而气数之命。语其理则亦微矣。故曰圣人之于天道。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所谓不谓命者。非罕言命之义乎。然则罕言何谓也。夫罕言。雅言之反也。特不雅言耳。固未始不言也。奚特得之不得。必曰有命。子路被愬曰。道之将行也。命也。伯牛有疾曰。无之命矣夫。盖事有不可常而天有不可必者。然后乃不得已言。不数数言也。如其罕如其罕。臣于是为之赞曰。
天赋物受。盖曰命云。命之维何。理气中分。理固难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3L 页
形。气亦易幻。玩之则亵。信之则诞。何事于命。修身以俟。圣惟不言。言必有旨。好学二三。闻斯行诸。秘或谓隐。竭或骛虚。不秘不竭。其言也罕。仰瞻 璇题。臣拜作赞。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4H 页
此记之作。在戊午秋。而亦尝仰尘 乙览。获蒙 恩褒。俾待刊书之日。揭诸奉安阁之旁楣。其经义生所条对九经讲义。则 命臣滢修臣鲁春臣光颜为考官。逐条付签。评其得失。行且计分。画次等第。俾与制述。双揭两榜矣。书未及刊行。榜未及拆号。而天丧斯文。 龙驭上宾。呜呼。如丧考妣之痛。岂直为亲贤乐利之泽而已。后五年乙丑。 嗣王殿下遹追 先志。刊行类义。盖一书之始终。而 两圣朝光前诒后之谟。继往开来之功。焕乎如天施而地成。猗欤盛哉。于是乎恭遵 昔年之教。刻揭 乙览之记。仍附著其颠末如此。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4L 页
民碞箴
不曰人情圣王之田乎。以田而喻情者有矣夫。不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乎。以川而喻口者有矣夫。若书所谓民碞。曷喻之。情之喻乎。抑口之喻乎。夫碞者岩也。正字通曰与岩同是也。天下莫险乎碞。造化屈曲。其变千状。怒者虎斗。企者鸟厉。抉其穴则爪牙相呀。搜其根则蹄股交峙。以之怪木翻浪巉岩而奔涌者。民口之不可常也。翠黛轻岚。倏忽而卷舒者。民情之不可恃也。奚适之为喻。亦何往而非所喻焉。是以先王之于民也。不以碞为碞。而以民为碞。无扰政无侵令。所以安其生也。而兢兢一念。尚恐混窍之凿。无重敛无急征。所以遂其欲也。而孜孜万机。或虑横澜之倒。顾諟明命。非顾乎明命。顾明命之自彼民碞也。迪畏天显。非畏乎天显。畏天显之在彼民碞也。于是乎逸豫之乐。若临千寻之壑。宴闲之娱。若过一线之磴。凡其昧爽丕显。夜以继日者。不出于疾敬德諴小民。而使夫幽者突者。洼者激者。浏如者蓊如者。无不各得其自然之性。则不待绳削以平之。矩度以齐之。昔之顾畏者。终见其非碞伊田。此召公告成王之义也。此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5H 页
臣等所望于吾 君。而箴以献戒者也。呜呼。有以泰山磐石。论至治之象者。此效也非箴也。有以君舟民水。论相须之切者。此势也非戒也。箴者。箴石之谓也。医者之箴石刺病。何暇及于势与效哉。其箴曰。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民以君安。惟后为国。惟民是肩。君以民安。赖之以安。曷云其险。伊民非碞。然民向背。系我摩渐。虽民亦碞。祈寒暑雨。匪人之为。民犹曰咨。凶年饥岁。匪力之移。民亦曰咨。矧玆政治。易疵难醇。宜咈乎民。检必谓苛。纵乃不颦。莫碞乎民。何以平之。在畏与顾。可以碞喻。民固命固。民怒帝怒。不碞何喻。万乘之尊。一夫亦惧。念哉有土。至远而近。至愚而神。敬哉有民。匪直也石。嵚嵌嶙峋。如碞斯人。匪直也人。葱葱林林。如人斯碞。微臣司戒。拜稽献箴。曰维民碞。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5L 页
金人铭
臣谨稽。许慎说文曰。言。从口从辛。辛罪也。犯法也。刘熙释名曰。言之为辛也。寓戒也。盖言之义。若是其严也。故自吾儒以及诸家。其为道不同。而以言为戒。如出一辙。易之括囊。书之兴戎。诗之磨玷。道家之守如瓶。佛氏之磨夔坚。皆是也。然则庙有金人。其说文释名之所由本也欤。夫三缄其口。所以谨其发也。涓涓江河。所以慎其流也。绵绵斧柯。所以惧其祸也。卒之与赤刀大训。天球夷玉。并列于于穆肃雍之地。而铭其背以昭示万世者。先圣王之忧患斯世。抑亦可谓深且切矣。呜呼。饕餮之贪也。而寓之于器。梼杌之恶也。而名之于史。多言人之象以垂戒。岂徒然哉。然惟圣人为能知其可戒。故入鲁庙者。夫人是也。而金人二字。家语以外。不著焉。臣尝爱枕中十书中尊重口一篇。欲以历代戒言之训。汇分类会。以表章金人之馀义者有年矣。今奉铭金人之 命。敢不竭其愚。以对扬之乎。遂拜手稽首而为之铭曰。
言为貌华。言为心声。蕴则育德。发则利行。四科五事。率是以程。患惟不达。戒何在赢。鲁庙之先。周武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6H 页
有铭。口之戕口。训也丁宁。鲁庙之后。孟氏有经。诐辞遁辞。戒也可听。之铭之经。不若象形。荆杨三品。乃铸乃型。圆首方趾。俨立最灵。偕彼欹器。閟宫之庭。缄而又缄。嘿若洞停。侧耳而俟。无闻无聆。尔好尔莠。如户邃扃。易由言者。盍视典刑。孔圣垂儆。俾人唤醒。臣撰铭辞。拜献明廷。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6L 页
绿野堂上梁文
白云披四壑之封。地有显晦。青山卷两水之界。天若藏修。岂知百年指点之胜。终归一人管领之物。况玆集贤为里。古称近洛最奇。环千亩子午之桥。苍翠渺绣错之野。较五都甲乙之景。清丽说襟带之乡。丛竹之供趣亭亭。自有林泉之贲饰。菡萏之放香冉冉。何待沼渠之疏治。谢安石之东山新庄。非但物色之有取。王摩诘之辋川别业。亦知誇耀之太过。主人早抱经济之才。久掌弥纶之责。岩廊整笏。理中书棼错之机。边陲建牙。平西淮悍骄之卒。安危专委于鼎鼐。宁昧主眷之弥隆。声名昭著于旂常。每念功成之必去。冥途之墑埴可戒。君子贵明哲之知。宦海之风波频惊。几人误平生之计。爰度桑梓之地。乃占烟霞之区。良匠费绳墨之功。焕乎三楹之特起。吉辰振鼛鼓之响。纷然百堵之皆兴。幽草靓花。堪作自然之丹艧。清湍翠壁。削为不斲之藩垣。翼之以庑承之以门。肃众宾而无斁。凉则有台燠则有室。贯四时而咸宜。皂盖朱轮。无复梦里之馀想。青蓑绿笠。庶资晚景之自娱。凡与同工。齐听善颂。儿郎伟抛梁东。初日晶晶出自东。进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7H 页
退不忘天下事。丹心一片似葵红。儿郎伟抛梁南。田妇祁祁馌彼南。一霈油然归帝力。相公无事听农谈。儿郎伟抛梁西。药畦稻陇小园西。角巾私第归来后。惟有儿孙左右携。儿郎伟抛梁北。五云宫阙在天北。梧床夜夜清无眠。坐看群星拱帝极。儿郎伟抛梁上。落日危楼百尺上。时听笛声牛背来。欣然徙倚绿鸠杖。儿郎伟抛梁下。清流白石绕阶下。从今永作升平人。一任光阴似酒泻。伏愿上梁之后。山露其峭。水露其光。酒溢匏樽。长玩四眺之风景。书添芸架。闲抽千古之典坟。随处逍遥。可以酬半生之债。必问安否。将何报九重之知。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7L 页
汉移新丰诏
皇帝若曰。开洪业而辟中土。禹迹所加。作新礼而仍旧名。龟食其兆。此虽地灵之有待。亦藉人谋之偕臧。维昔商宗之迁乎殷。几叹浮言之胥动。粤若周王之都于洛。寔赖舆情之允从。布关市而列旗亭。非乏匠人建都之策。按职方而瞻星野。得无游子恋土之怀。肆朕心久费经营。伊今日爰度轻重。养莫大于天下。宜体圣训怡愉之谟。乐不在于关中。肯恤父老迁徙之苦。山河有襟带之固。莫云信美而非吾。歌筑起风云之思。须轸无入而不得。况玆一方最饶之地。素称九州上腴之乡。五都之珍货交输。争传三畿之旧迹。四陌之软尘杂沓。艳说九轨之壮啚。人能安土而奠居。宁有禽思栖之叹。时虽登高而望远。秖为狐首丘之情。玆将涣诰之诞宣。爰命礼邑之移宅。咨尔大小有民。归之如市。听之无哗。呜呼。故园之桑梓入望。孰不眷顾而想像。乐土之烟花堪玩。慎无踌躇而怀安。故玆诏示。想宜知悉。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8H 页
明赐宋濂灵芝甘露诏
皇帝若曰。灵根奏三秀之异。孰赞馨香之上闻。神浆凝九秋之光。知是氤氲之下降。掇彼翠罂孔甘之味。庸替丹砂难老之方。朕惟天职必与共治。须有同德之良弼。王者虽不贵瑞。亦多自至之嘉徵。丹丘献玛琉之瓮。尚传高辛德致之物。甘泉绕盘碗之叶。足验汉帝庆衍之祥。白茅腾厌浥之华。其洁则如脂如玉。紫藤耀蟠错之色。为形也或盖或车。是固元气之精英。抑亦太和之坱轧。出必待有道之世。偕彼瑞凤祥麟。服必收长年之功。利同金茎瑶草。肆当红罗敷文命之日。爰见玄功效神物之符。金杓酿一团之春。允迈百鍊之鼎。䌽囊蕴六和之气。无俟九转之丹。瑞占蝉联。清搴鹤警。赖尔王佐之日赞。今予天休之诞承。惟卿金华盛名。玉署雅望。宠纡晋接。为歌学士之醉仪。身致泰平。每加先生之殊礼。属玆尧夫之煎汤。宜思相如之肠杯。映白雪于商颜。谁和采采之旧曲。湿翠兰于乐苑。共挹英英之新华。玆将灵芝甘露。召赐赞善大夫宋濂。卿其撷此金光。餐彼玉液。九重春色。醉来仙桃之枝。三清瑞辉。沾得苍松之叶。非为延年而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8L 页
益寿。欲效神仙中人。秪缘饰喜而扬休。以道治平间事。于戏。北极之瑞彩遐暨。颂腾天保君臣。南维之寿曜初明。喜溢康衢烟月。须体贲草之化。永享颐艾之龄。故玆诏示。想宜知悉。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9H 页
周冬日至奏乐圜邱诏
王若曰。子半之微阳始动。辰陆之舒日初长。缇室飞灰。七日见来复之象。黄钟应律。三阳肇开泰之机。瞻彼南城屹峙之丘。实维上帝精禋之所。柔毛刚鬣。非无上辛祈谷之仪。鸡彝牺樽。亦有季秋报祀之典。然玆雷出地之日。尤重昭事天之音。登歌拂云和之弦。体乾德而务广。下管吹孤竹之响。法阳数而成奇。击雷𪔛而奏云门。奚徒鸟兽之率舞。宫圜钟而徵太簇。庶几凤凰之来仪。咨尔大胥大师。陟彼九壝九陛。柷敔合止。叶阳律之三三。羽籥和鸣。应天数之六六。盖天行更始于上。政合馨香之升闻。故声音铿锵于中。冀致天神之孚格。方当苍壁礼天之际。如觌红云降地之休。星官列侍于帝傍。听皦绎而降福。日驭顺序于阴陆。依律同而致祥。转一气于洪匀。莫曰上天自然之节。荐八音于长至。实有前圣辅相之方。惟道脉一分之阳。待大乐而扶植。矧天心半夜之子。因雅音而调和。所以斋戒掩身之中。爰发涣泼如纶之诰。尚毋替于予意。宜亟举于乐仪。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29L 页
宋拜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诏
皇帝若曰。辞河南节度之任。久矣赤舄之优閒。起洛东老成之人。今焉黄发之询访。苟参帷幄之大议。庶答屏幪之群情。朕惟军国之平章。必待朝廷之耆德。十年再入相府。裴晋公之令望弥隆。五日一至都堂。吕蒙正之礼遇特异。三公虽曰体重。亦惟职事之自居。六部各有专治。奈非机务之总理。矧当初服励精之日。尤须良弼协心之功。赵元昊之外侵靡常。几惭平四夷之烈。王安石之内讧未远。政急章百姓之谟。虽朝野想望之贤。适皆去国。在休戚与同之义。其忍舍予。惟卿一片心丹。三朝发白。虏使改容于觌德。足知耸观瞻之仪。廷议窃听于宣麻。曾荷贤梦卜之奖。琼林之樽俎秩秩。尚传祖道之御诗。洛社之衣冠跄跄。艳说耆英之佳会。虽精力未衰于九耋。而政事岂宜于一畀。留神簿书。何劳宗臣之尽瘁。还第休沐。可期赞皇之优游。少年方在于端明。庶绩有分理之所。醇儒日接于崇政。群彦属共贞之期。玆授卿以平章军国重事。卿其茂殚弘猷。祇服宠眷。毋以筋力为老。必造六日之朝。毋以疾病为辞。必遵两赴之命。于戏。三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0H 页
军之节制是掌。予方懋倚毗之思。一国之疮痍未苏。卿宜念抚摩之责。故玆诏示。想宜知悉。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0L 页
宋加拜知青州富弼礼部侍郎制
皇帝若曰。朕惟遇灾恤穷。吏治之先务。考绩懋赏。王政之大端。吴中之仓敖改观。尝褒仲淹救荒之智。成都之米盐均直。曾擢张咏干事之才。矧当两路拯溺之馀。讵缓三考陟明之典。知青州富弼。利器盘错。大度深沈。元昊敢肆于西陲。疏献八事之筹策。契丹频警于北鄙。辞却九鼎之重轻。枢密之诰命初颁。知人情贤于梦卜。中书之坐席未煖。而谮言奈多震惊。行且用卿。宁劳一方之专制。是亦为政。俾宽九重之眷忧。属值水潦汎滥之辰。久切民物流亡之叹。河北之田畴尽垫。纵勤临朝蠲恤之恩。京东之室家相离。谁任守土抚摩之责。肆以丹扆宵旰之念。爰闻青州殊异之治。五日之饭糗如期。仰哺赖厚生之利。万区之庐舍有待。入境无失所之民。捐捧给贫。尚患惠泽之未洽。发仓振乏。或虑名实之不称。部官吏而记绩庸。信乎劝惩之多术。募兵农而寓赒赈。允矣设施之知要。焉用牛刀。移旧日弥纶之手。奏庶鲜食。宜此时奖励之勤。乃眷维清之班。庸酬普济之绩。于戏。随处之殚竭弥笃。足知大臣之诚忠。所部之劳来尚难。何况流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1H 页
民之接济。政事旧府。留俟疮痍之渐完。宗伯新荣。须知倚毗之益眷。式钦宠命。永肩乃心。可加拜礼部侍郎。勋封原官并如故。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1L 页
宋拜司马光翰林学士制
皇帝若曰。金殿视草。才难五凤之齐飞。玉堂登英。喜占双鹊之来噪。欲处内庭深严之地。须用宿儒重厚之资。知谏院司马光。先朝旧臣。斯文宗匠。任栋梁之丕责。每念天下之安危。炳岳渎之粹灵。知是时出之豪杰。天章典啚书之府。嘉乃十年下帷之功。台省效謇谔之风。赖尔三昼补衮之力。念玆翰林荣选。古称词垣清班。登花墩而演丹纶。恩光詑蕊珠之宠。秉莲烛而返青琐。清切近蓬莱之仙。绫被之故事流传。争艳八砖之日下。文墨之顾问勤挚。咸推一条之冰衔。肆当宝位新服之初。宜慎銮坡简畀之典。绣鞍名马。宁容匪才之滥乘。金带袭衣。每轸在笥之圣训。瞻朝廷济济之列。谁是众望之所归。虽文藻彬彬之流。未必实学之内蕴。尚迟畴若之命。玆惟啚任之艰。治乱王伯之博综。自有一部通鉴。音学律历之淹贯。旁及九流诸篇。历数群工。孰如一介。于戏。四六非制诰之本。毋曰文莫犹人。千一届休明之期。宜念职思其责。朱衣前引。足知优礼之旧章。紫履特颁。留俟秪谢之初日。庸钦乃事。勿替朕言。可特授翰林学士。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2H 页
虞弗询之谋勿庸诰
帝若曰。格汝禹。明听朕诰。四岳不尽天下。尧有衢室之周咨。九官亦惟朝廷。朕设总章之博访。是知立政陈纪。莫如舍己从人。念我明良授受之言。匪直人道危微之诀。精一为执中之要。纵先万化之清源。吁咈即和衷之机。必贵众论之底绩。一己之聪明有限。如欲治功之参三。八方之精神相通。然后声教之讫四。惟耕稼陶渔之事。尚须取诸人之方。矧弥纶注措之间。宁忽稽于庶之道。三礼之责咨伯。但告以惟清惟寅。八音之谐命夔。所勉者无虐无傲。惟玆总百揆之职。实藉钦四邻之功。风动之治方隆。几纡时乃休之奖。天工之代庸畀。讵缓惟汝谐之音。人言苟利于辰猷。何论自远而自近。化理莫要于翕受。不宜独断而独任。肆于传心法之馀。更敷训政事之诰。左右曰可。奚特百僚之佥同。庶民则从。自有一世之公议。盖其咨度咨诹之际。足见人心之是非。故于众好众恶之间。可验政谟之得失。于戏。奏一堂喜起之曲。寔赖股肱赞襄之功。伫四海敷纳之言。那无耳目开广之道。诚能好问而好察。克尽不自用之方。终至必稽而必询。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2L 页
庶致罔攸伏之效。故玆诰示。想宜知悉。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3H 页
本朝求直言极谏 教文
王若曰。咨尔公卿大夫。粤我喉舌耳目。言路乃国家之血脉。兴替所由。治道系人主之聪明。开广为贵。建善旌而设谤木。何必官以谏名。听旅诵而纳御箴。是知工亦艺执。在殷汤享帝之日。尚轸好问之方。矧汉文遇灾之辰。讵缓求助之举。肆予受皇天付畀之重。抚祖宗艰大之基。昼漏晨钟。敢思中宸之暇豫。冬寒夏暑。每虑下民之怨咨。治效尚迟于挽三。几多临朝之发叹。规模未定于划一。盖缘佐理之无人。重以比岁之饥馑荐臻。遂致恒产之储积俱罄。省费节用。出内帑而补赈资。薄赋蠲徭。转西粟而制荒政。幸使邦畿千里。竟无捐瘠一民。惟予心既勤且劳。尚天意降监在玆。不料三春灵澍。始占两麦之登场。四野同云。终靳重稑之沾泽。圭璧既卒于群祀。虽荷阴膏之芃芃。馨香未闻于九天。尚恐日出之杲杲。辍膳之恒典亟举。咎实在于一人。责躬之涣音诞宣。罪岂移于万姓。然朝廷无言也久。岂天戒有召者存。奉公之诚忠率怠。甘心为抱叶之蝉。谋身之智虑弥长。喑口若立仗之马。廉耻丧而袖如充耳。是非归之弁髦。纪纲颓而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3L 页
犹且括囊。风节束诸高阁。清官美职。皆欲不费力而致之。国计民忧。谁肯独任怨而担着。补衮之良规太寂。予虽愧恢张之谟。碎衣之伟迹莫闻。臣何无官师之警。诸臣尽世禄之裔。宜思休戚之与同。昌言即治忽之机。宁容安危之坐视。爰将十行勤恳之谕。要闻一堂吁咈之论。于戏。人事之得失相关。亶合奋励之是急。天心之转移在即。知应感通之无间。后从谏木从绳。各懋献可替否。言不直道不见。予当翕受敷施。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4H 页
仁政殿灾。责躬求言教文。
王若曰。嗟尔凡百有位。越我八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藐予冲人。缵戎下武。夙夜祗惧。若涉大川。尚赖 乾坤之垂骘。 祖宗之降灵。卿士之夹辅。烝黎之愿戴。将反叔世。逖致于雍熙。乃者治象未徯。灾沴荐臻。在今访落之翌载。史氏之书厥异者。不特二三策。咸兴。我家之丰沛也而火。平壤。父师之肇教也而火。社稷。王者之家土也。而应钟之歌。咸池之舞。其器火。蔑以为礼。及至于腊。昌德宫之仁政殿。以数百年向明出治之正衙。又不戒于火。一夕而荡为灰烬矣。夫匹夫焚其先人之室。礼且许三日哭。况于邦君乎。此其为异也。岂寻常祲眚之比论云已。惊动我 殿宫。奔奏我臣民。盖历日而予之心惄焉不自定焉。予不敢知。予冲人。有何获戾于上下。火异之叠见。若是其耳提面命也。郑人怠弃法律而火。今之法律。或不遵 先王之旧欤。鲁人奢侈过度而火。今之奢侈。或不体 先王之训欤。有育才之名。无收贤之实。则汉朝不哲之罚。此其占欤。时多弊政。衰陵日兆。则晋家象类之应。此其鉴欤。肆予冲人永思艰。某事某应。固刘向,董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4L 页
仲舒傅会之说。而大抵君人者。一国之主也。纪纲风俗之所由系。政法用舍之所自出。其或典学不笃。莅事不勤。使百工恬嬉。庶绩丛脞。则咎徵何所不有。亦何所不备。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古之建言也。故木不生庭则太戊未必贤。雉不鸣鼎。则武丁未必宗。予曷敢不于天之儆予也。一念对越。昭事无忝。眷眷于悔往之衢。孜孜于不逮之路。日者之求言也。论思谏诤之臣。昌言以告予矣。此之丹款。实戢于怀。而予则曰犹未广也。访童问师。罔避渊泽。询谋咨善。不择刍荛。用能光茂实于竹素。播徽声于金石者。彼何人也。辟惟元首。股肱惟弼。庶民惟趾。一体相须。同德相求者。可恝予而弃予乎。况今予若臣若民。皆沾我 先大王亲贤乐利之泽。没世不忘之思。人人有之。其忍不以 先君之思。勖予寡人乎。其尚悉乃谟猷。辐辏公车。上而衮阙。下而窳政。毋讽毋谲。直陈无隐。以副予侧席求助之意。言虽不中。予不尔罪。呜呼予冲人。岂欺人哉。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5H 页
大诰后陈谢笺文
   本朝群臣等。谢于引见大臣诸宰之日。谕以凡今在廷之臣。即乃祖乃父之子若孙。殊涂异臭。自是同根。若东若西若南若北之人。自我视之均吾世臣。全保调停此四字。我 先王五十载建极之志事。而又畀付予一人者。予之断断苦心。亦惟在是。然党私妨公。而未见寅协之美。偷容苟安。而莫闻辰告之猷。世道则如水益下。而百川之横流。孰任其障之。习俗则若病渐痼。而百骸之奇症。孰委其医之。馀害所及。朝廷偏受。静思厥咎。伊谁主张。一副苦心。牢不可破。继今以往。卿等知予好恶之在于此而不在于彼。偕底大道。同我太平。万子孙无斁。
习俗竞浇漓之风。淫朋比德。圣人赞覆育之化。 中朝涣音。苟能体奉三之 宸衷。何难致协一之休象。窃念党同伐异之弊。久为病国害家之源。牛李之门户初歧。岂真泾渭之派别。洛蜀之标榜相引。亦非薰莸之臭分。平地横流。几多巨室之及溺。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5L 页
太空止水。未见虚舟之无心。逮 本朝治尚激扬。而廷议各有趋向。始也曰可而曰否。不过两论之矛盾。终焉因是而因非。遂寻一堂之戈戟。熙运属百年之久。渐致比周之相形。圣功焕九畴之治。曷无观感之实效。肆以我 后继述之德。遹追 先王荡平之谟。睿念每轸于包涵。必欲山薮之藏疾。时论日趋于乖激。无奈蛮触之角胜。维昔色目之分争。本自限于畛域。在今好恶之嬗变。又共斗于乡邻。申阐之晠化思裨。何妨同朝之交警。寅协之美风犹邈。秪恨人心之难平。毕竟下石之谋。驯致燎原之势。偶因纤芥微怨。纵急宿憾之必酬。均是乔木世臣。盍念国脉之有害。和气靡失于下殿。能无愧耶。私雠不较于引车。彼何人也。岂料宾筵晋接之际。诞降明廷咸诰之音。若疾难医。孰云无对症之药。譬水益下。抑自有回澜之方。夫以伯夷之清。尚旧恶之不念。亦粤文正之严。耻小嫌之未忘。诚能撤彼藩篱。无复倾轧之是事。庶几一乃心力。长享保合之新功。当局者迷。岂始虑之攸及。惟圣斯恻。侈恩谕之诞宣。既承面命而耳提。敢不影从而响应。并生并育。沾雨露于一天。若子若孙。庆风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6H 页
云于万世。抚躬含感。挥涕陈辞。臣等拜手稽首谨奉笺称谢曰。金殿奏辰告之猷。愧蔑辅弼之誉。玉音降丁宁之谕。猥荷全保之恩。念玆在玆。会极归极。伏念臣等。姿本卤莽。时遭休明。逐队随行。滥厕鹓𪆽之列。纡青拖紫。均沐凤凰之池。幸际 圣后一视之治。愧乏平日共贞之绩。体无党无偏之化。允叶五十年神功。继乃祖乃父之忠。敢曰一二臣同德。世家之簪履相授。始谓休戚之与同。末路之轨辙横分。岂意嫌隙之转甚。迨玆天陛咸簉之日。徒切风俗睽乖之叹。响环佩而共登。焉有虞臣和衷之美。顾凿枘之难合。只俟殷汤建中之休。追 先朝贲治之规。纵仰光前谟之烈。若今日革弊之道。敢期锡汝极之恩。何啚为臣地之衷。遽纡若玆诰之宠。均吾臣也。岂异臭而殊涂。念尔祖乎。宜障流而投药。盖 圣朝立极之治。必贵不倚而不偏。故此日 谕众之音。至及若南而若北。是谓君子不党。咸仰王者无私。以海内同胞之踪。宜无气味之相戾。况朝端比肩之际。宁致彼此之互争。偏陂之习是惩。岂有唐家难去朋之叹。陶镕之化均被。实感周朝与匹休之恩。闻命之辰。稽首而已。玆盖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6L 页
伏遇 主上殿下。得人为治。推心待臣。穷万殊一本之工。恒轸协和之策。无此疆尔界之别。益懋庇覆之仁。遂令在廷群僚。同归遵王大道。臣等敢不俯竭葵悃。仰副荃衷。事君以忠。曷赞抚辰之化。当官尽职。庶殚同寅之忱。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37H 页
英宗世室 元子定号陈贺笺文(代)
扬前休而跻世室。既致崇报之仪。定国本而系人心。更奠巩固之业。百禄鼎至。八域咸欣。恭惟 主上殿下。德合无疆。庆流有衍。昭代之旷典毕具。灿然。礼乐之维新。列朝之宝训载成。猗欤志事之善继。肆推羹墙之 圣孝。遂举 宗祧之敉文。五纪之遗泽未泯。奚但七庙之观德。百世之精禋不替。长见九献之升歌。何况 元子之正名。益占眷命之笃棐。建位号于嵩呼之日。如雷欢声。措国势于泰盘之安。自天景箓。方当燕贺之再献。争睹鸿休之荐臻。伏念臣迹滞西藩。心悬北极。三秋关塞。几劳恋结之忱。五云蓬莱。恨阻舞蹈之列。
壬寅冬至陈贺笺文(代)
阳初动于子半。律应黄钟。天方懋于申休。庆溢紫禁。月机添线。云物腾辉。恭惟 主上殿下。道合生成。功参位育。宵旰勤若保之念。八域胥欣。垂拱做茂对之治。庶徵时叙。肆令节适会于来复。而圣化益验于方升。伏念臣迹滞西藩。心悬北极。关塞夜梦。几劳恋结之忱。阊阖晓班。恨阻起居之列。
癸卯正朝陈贺笺文(代)
八域同春。民咸囿于亭午。三元届节。庆益茂于建寅。恩沾花幡。颂溢椒酒。恭惟 主上殿下。玑衡齐政。奎阁右文。临朝懋对时之治。阳布新泽。履端降劝农之诏。年占屡丰。肆当献发之辰。聿膺申锡之眷。伏念臣职忝藩屏。心悬轩墀。嵩呼鹓班。纵阻逖矣西之迹。华封虾祝。遥殚拱于北之诚。
丙辰千秋节陈贺笺文
治朝验风动之化。物物乐生。此日即 虹流之辰。年年志庆。于万之祝。环四同情。恭惟 主上殿下。星耀寿躔。福膺皇极。孰谓太平之无象。 文明叶方升之谣。蔼然 仁声之入人。符应获屡丰之瑞。玆当千秋之节届。益仰百禄之天申。伏念臣再造恩深。下邑迹滞。犬马切 轩墀之恋神。常绕于 九陛前筵。鹓𪆽趁阊阖之开首。几翘于五云多处。
丙辰冬至陈贺笺文
玉烛阐抚辰之化。北拱维星。璇杓回建子之躔。南至是日。一阳初动。百禄如期。恭惟 主上殿下。时敏厥修。天纵将圣。 锡极之治效徯应。跻朝象于黼黻笙镛。 右文之教思无穷。导儒术于冠冕玉佩。肆当履长之节。益迓鼎来之休。伏念臣诚切葵倾。职忝刍牧。承明之旧梦频结。那禁恋 阙之忱。蓬莱之佳气遥瞻。粗伸祝岗之悃。
丁巳正朝陈贺笺文
阳和鼓万物之心。 圣化均洽。休祥属一年之首。天时可占。椒颂初腾。华祝允叶。恭惟 主上殿下。敛五箕范。齐七虞衡。鲁宫献难老之杯。介眉之孝思不匮。周邸长若干之尺。延颈之群情方颙。玆当寅建之辰。益迓申命之眷。伏念臣半载南邑。每饭北宸。同朝共沐于 恩波。岂若此身之偏被。令节独阻于 前陛。倍觉寸忱之如倾。
丁巳千秋节陈贺笺文
玉烛调元。运值河清之会。金鉴进颂。庆溢 虹流之辰。 千岁为秋。重阳是月。恭惟 主上殿下。驱民仁寿。跻俗熙雍。 一念轸蔀屋之艰。恻怛之 丝纶日降。 三昼勤衢室之访。蠲恤之 惠泽普沾。肆睹天申之休。益迓 诞弥之节。伏念臣两载刍牧。寸心葵倾。年年 北阙之起居。想像如梦。夜夜南斗之祝愿。拜献无疆。
丁巳冬至陈贺笺文
候台验 日新之功。欢腾八域。 圜邱奏云和之曲。节届一阳。颁历授时。贡袜迎福。恭惟 主上殿下。太平有象。礼乐待兴。恤民隐而访人才。 深仁厚泽之鸿被。 以天德而行王道。 文谟武烈之燕贻。肆当履长之辰。茂纳鼎至之庆。伏念臣两载南邑。每饭北宸。 觚棱隔千里之遥。那禁夙宵之恋结。尺笺寓三呼之祝。粗伸蹈忭之诚忱。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41H 页
无等山佛明庵重修募缘文
光州之无等山。即湖南五十三州之中岳。而山有坛。为一道水旱疾疫祈禳之所。坛之右。有佛明庵。为献官诸执事清斋宿戒之处者也。圭峰特起。青霞护撒手之崖。珠瀑奔流。白石留点头之迹。刹海一曲。庄严之像设争瞻。鸟道千寻。肃穆之钟鱼互答。阳燄都忘于净土。人法双空。星河欲倾于禅𤗉。心境两寂。蠲洁自此。妄觉妄缘之不敢萌。功力普沾。极备极无之必有应。奈因阅岁经劫。漫泐者未修。重以架壑梯岩。颓圮也尤倍。军持漉囊之渐散。茂草日鞠于法堂。经声梵呗之稀闻。昙花久閟于丈室。如今洞天福地。漠然山高而水清。将使执玉瓣香。终至风餐而露宿。人多为缁林而兴喟。余独望斯坛而发叹。嗟呼。环湖海数千里提封。为 国家万亿年根本。民殷物富。皆资土地之沃饶。雨顺风调。孰非望秩之冥佑。诚能捐华屋尺椽之费。人人舍施。出锦筵一盘之需。邑邑倡导。用以回向彼岸庀治小庵。则累土可以为陵。聚沙可以建塔。伏望巨公大人。善男信女。弘发誓愿。大布净财。使百年之古刹重新。名山生色。四方之沙门争集。灵墠
明皋全集卷之十一 第 241L 页
有严。伫见金绳。随此木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