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书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3H 页
答李稚圭(济翰○丁卯)
风雪江庐。怀想𢝋𢝋。获奉惠疏。满幅覼缕。恍若对讨。仍谛日来。哀履支安。慰溸殊深。来谕说易。可想向上底意。不肯低了第二等手。甚善甚善。然窃尝闻之。大学士希贤也。中庸贤希圣也。易圣希天也。如吉者平生困于下学而未能也。今哀骤语以希天底事。莫知攸对。自愧歉然而已。昔朱子闻陈丞相之孙廉夫学易。与丞相书诫之曰。此书难读。顷来盖尝极意研索。亦仅得一二。而所未晓者尚多。莫若读诗书语孟之属。言近旨远而切于学者日用工夫也。金公命元谒退溪先生。欲留读易。苦辞不听。先生尝曰金命元来此读易。象数之学。虽为性理之源。玩养之助。然于心身日用工夫。不为亲切。每日讲究数卦。便觉疲倦。无精力可及他书。殊浪过日子。又曰易乃理数渊源之书。诚不可以不读。但不如语孟庸学之切于日用工夫。先正或以为非学之急。其实莫急于穷理尽性之学也。盖学者为学门路。自有圣贤成法。循序渐进。不可躐等。不然则恐向别处走了也。故圣门教人。雅言
风雪江庐。怀想𢝋𢝋。获奉惠疏。满幅覼缕。恍若对讨。仍谛日来。哀履支安。慰溸殊深。来谕说易。可想向上底意。不肯低了第二等手。甚善甚善。然窃尝闻之。大学士希贤也。中庸贤希圣也。易圣希天也。如吉者平生困于下学而未能也。今哀骤语以希天底事。莫知攸对。自愧歉然而已。昔朱子闻陈丞相之孙廉夫学易。与丞相书诫之曰。此书难读。顷来盖尝极意研索。亦仅得一二。而所未晓者尚多。莫若读诗书语孟之属。言近旨远而切于学者日用工夫也。金公命元谒退溪先生。欲留读易。苦辞不听。先生尝曰金命元来此读易。象数之学。虽为性理之源。玩养之助。然于心身日用工夫。不为亲切。每日讲究数卦。便觉疲倦。无精力可及他书。殊浪过日子。又曰易乃理数渊源之书。诚不可以不读。但不如语孟庸学之切于日用工夫。先正或以为非学之急。其实莫急于穷理尽性之学也。盖学者为学门路。自有圣贤成法。循序渐进。不可躐等。不然则恐向别处走了也。故圣门教人。雅言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3L 页
诗书执礼。后之易学。惟曾子煞到上面。孟子不言易而善用易。是真得圣人之心学者也。退溪尝曰今也蓍草不生。占室难立。不可以亵妄交神明。虽知其说守其道。而一切不为占筮之事。其旨盖亦微矣。朱子退溪我师也。岂欺我哉。未知哀意如何。如有未契于中者。从当合商确也。
答李稚圭(戊辰)
莽苍郊坰。改岁贻阻。日夕西扃。怀思政深。忽枉问字。槩知孝履莅新支安。何等慰浣。吉蛰病江庐。愦愦转甚。岁月遽然添却一齿。志业枵然退却一步。自顾茫然。殆若行者有日暮途远之叹耳。展读来书。乃是为学切近思辨处。真实用工夫处。窃想读礼之暇。必有进修之益。如吉浅识寡见。固不足以剖析义理。说到这蕴奥。而僭以平昔所闻者。率尔奉复焉。盖学莫先于治心。治心莫先于致知。致知之要。亦在乎吾人一心上性情之辨。夫性即理也。情即理气之互发者也。心即理气之合而统性情者也。心学之源。肇于人心道心之训。而莫不祖述焉。孟子言四端道心是也。礼运言七情人心是也。朱子序中庸。统而论之曰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谓之形气则七情之
答李稚圭(戊辰)
莽苍郊坰。改岁贻阻。日夕西扃。怀思政深。忽枉问字。槩知孝履莅新支安。何等慰浣。吉蛰病江庐。愦愦转甚。岁月遽然添却一齿。志业枵然退却一步。自顾茫然。殆若行者有日暮途远之叹耳。展读来书。乃是为学切近思辨处。真实用工夫处。窃想读礼之暇。必有进修之益。如吉浅识寡见。固不足以剖析义理。说到这蕴奥。而僭以平昔所闻者。率尔奉复焉。盖学莫先于治心。治心莫先于致知。致知之要。亦在乎吾人一心上性情之辨。夫性即理也。情即理气之互发者也。心即理气之合而统性情者也。心学之源。肇于人心道心之训。而莫不祖述焉。孟子言四端道心是也。礼运言七情人心是也。朱子序中庸。统而论之曰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谓之形气则七情之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4H 页
气发也。谓之性命则四端之理发也。理发者非无气也。而直遂其仁义礼智之性。气发者非无理也。而外物触其形而感于中。缘境而出。故退溪先生曰理之与气。相须而为体。相待而为用。固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心一也。而有人道之分。情均也。而有四七之别。一则主理而言。一则主气而言。各因其所从来而立其名义。曰四曰七之目。只是于道心人心上条列而详说之也。或曰心或曰情者。情亦因心而发故也。其义则未始不同也。世之说者。乃以四七皆谓之气发。又曰言七情则四端在其中。非若人心道心之相对立言也。此与朱子理发气发之论。大相径庭。既入于认理为气之病也。至于性。其理一而已。抑又有天命与气质之殊焉。天所命于人者以是理。人所受于天者为是性。故孔子云继善成性。子思云率性。至孟子而道性善者。就本原上全体说。气以之成形于人。而人之禀质。亦以之不齐。故孔子言相近相远之性。孟子言耳目口鼻之性。至程张诸子而论气禀之性者。就形气上偏处说。本然之性。纯善而无恶。气质则有善而亦不能无恶。其本则可以为善也。张子之言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4L 页
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不性者焉。为学必以变化气质为第一义。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反之之功也。盖天命之性。寂然不动。万理毕具于中。故谓之大本。感而遂通。无不中节而和。故谓之达道。未动为性。已动为情。贯动静而该体用者。皆不外于吾之心也。心之自做主宰者。必曰敬而已矣。静而致其存养。戒惧乎不睹不闻。以全其体。动而极其省察。隐微幽独之际。尤加其谨慎之功。以审其几。敬者合内外之道也。若来喻所云俨若思。即整齐严肃底意。亦敬之事。所以制于外而养其中也。故程子曰敬胜百邪。又曰涵养须用敬。此是学者顶门一针。须于自家日用语默动静之间。一于主敬。必审其何者为理发。何者为气发。如其理也。扩而充之。如其气也。裁而节之。则理自行乎气之中。气亦不能隔乎理。而助其发挥焉。存心养心则主乎理而御其气也。收放心不动心则主乎气而制以理也。体乎心而验乎身者。不容一息之间断。真积力久。则理气分合。四七路脉。瞭然洞彻。知处便真的。行处便真实。气质之偏者。从而变化。居敬之功。可以立焉。与世之口耳学问。迥然不侔矣。朱子尝诫门人曰读书全不是自做工夫。使人说学。是空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5H 页
谈。此诚可惧也。勉旃勉旃。鄙说如有未契者。复而见谕幸甚。
答李稚圭(戊辰)
顷者鄙书。既未能得诸心。而只是揣摩说去。不足以喻人。良可愧也。昔朱夫子始学于延平。延平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朱子未之契。其后官同安。反复思之。若有所得者。乃曰延平之言。始知其不我欺也。迨至晚年。尝以此举似门人。以为诫学者须于理一源头。固可以穷究。而分殊界至。尤不可不该识。此真实学问思辨之功。而能尽其精微者也。窃尝闻之。顺庵先生曰四端其源。出于天命之本性。而无有不善。不以圣狂而有间。此所谓理一也。七情其本。出于形气之私。而或善或不善。已有贤愚之不同。此所谓分殊也。推理一分殊之义。则理发气发在其中矣。其可谓深切著明。无复馀蕴矣。窃观来谕。喜同而恶异。欲合为一说。此退溪李子尝诫高峰以认人欲作天理之患者也。请条陈而辨之。来谕云性发为情则四端固发于性。而七情亦岂性外之物。愚谓天地之理。一而已。人受天地之中。为仁义礼智之性。性发为情。其目有
答李稚圭(戊辰)
顷者鄙书。既未能得诸心。而只是揣摩说去。不足以喻人。良可愧也。昔朱夫子始学于延平。延平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朱子未之契。其后官同安。反复思之。若有所得者。乃曰延平之言。始知其不我欺也。迨至晚年。尝以此举似门人。以为诫学者须于理一源头。固可以穷究。而分殊界至。尤不可不该识。此真实学问思辨之功。而能尽其精微者也。窃尝闻之。顺庵先生曰四端其源。出于天命之本性。而无有不善。不以圣狂而有间。此所谓理一也。七情其本。出于形气之私。而或善或不善。已有贤愚之不同。此所谓分殊也。推理一分殊之义。则理发气发在其中矣。其可谓深切著明。无复馀蕴矣。窃观来谕。喜同而恶异。欲合为一说。此退溪李子尝诫高峰以认人欲作天理之患者也。请条陈而辨之。来谕云性发为情则四端固发于性。而七情亦岂性外之物。愚谓天地之理。一而已。人受天地之中。为仁义礼智之性。性发为情。其目有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5L 页
四。四者其端绪也。二气成形。既有知觉。则外物触感而动于中。发而为情。其目有七。七者其苗脉也。人之知觉。非独气为之也。亦必在中之理。感于形气。而能成此七情也。特以理因于形气之私而发。故非复粹然天理之发也。李子尝以人乘马出入。比理乘气而行为之。立言曰人非马不出入。马非人失轨途。星湖先生演其说曰不行则已。行则人与马不相离。过人送客之类。人之事也。龁草饮水之类。马之事也。过人送客。非马之所知。而只为人驱而行。即人发而马随之载者也。龁草饮水。本马之所悦。而只从人导而行。即马发而人乘之导者也。过人送客。虽马载之力。其谁曰马行。龁草饮水。虽人导之功。其谁曰人行。此则言四七之或理发而气载。或气发而理乘也。(星湖说止此)理气互发之义。八字打开。于斯较著矣。来谕云方其混然在中。初无分开。及其既发之后。理自理气自气。愚闻朱子曰人之有生。性与气合而已。然即其已合而析言之则性主于理而无形。气主于形而有质。以其主理而无形。故公而无不善。以其主形而有质。故私而或不善。以其公而善也。故其发皆天理之所行。以其私而或不善也。故其发皆人欲之所作。盖自其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6H 页
根本而已然。非为气之所为。有过不及而后。流于人欲也。(朱子说止此)既曰根本已然则四端即本之端绪也。七情即根之苗脉也。何必曰初无分开也。古人云性多从已发处说去。至朱子为人之意转切。已说到未发前有生之初。发明中庸言外之意。不复可以加矣。来谕云四端性之发。而既有本然气质之殊。则其发不独理也。愚谓四端之发。是本然之性。则发于形气者当属之七情之类。张子所谓有所不性焉者是也。四端之名。就理气赋予之中。而指此理源头本然处言之。故李子曰孟子所指。实不在发于气处。若曰兼指气则已非复四端之谓矣。来谕云七情气之发。而亦有清浊之别。则其发也气而已哉。愚闻程子曰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盖七情亦便是本善。即从本有之情。而不为气所偏。以天理管摄而不失其正。则礼运所谓治七情也。若其不能致察而陷于一偏者。亦非情之罪也。故七情虽中节。推其本则发于气者不可易。四端虽昏蔽。溯其源则发于理者不可易。固不可搀错替换。乱其本领也。来谕云理发之中。不能无气发之性。气发之中。亦有理发之情。愚闻朱子曰性虽在气中。然气自是气。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6L 页
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李子亦曰理气合而生。互有发用。而其发又相须也。朱子之意则分而为二。而不妨于混沦也。李子之意。则合而为一。而不倍于条理也。非气则理无挂搭处。非理则气无所做出来。若谓之理发而气在其中则可。理发之中。不能无气发之性则不可。若谓之气发而理在其中则可。气发之中。亦有理发之情则不可。比如此条路不隔彼条路。人见其不隔也。遂为把此条路换作彼条路。谓之可乎。善乎星湖之言曰欲知四端已见后七情之苗脉。则须就四端未见前七情而推上之可也。来谕云人心之善者便是道心。道心之不能无恶者便是人心。愚谓人者指形气而言。道者指性理而言。喜怒哀乐之情。动于气也。仁义礼智之端。根于性也。人心虽危。而气能顺乎理则发而中节。是所谓人心听命于道心者也。道心易微。而理不能驭气。则发而或有过不及之差。是所谓道心杂出于人心者也。太抵气有万殊而理则一也。一则何尝有过不及之差耶。惟其过不及者。在乎气不在乎道心。由其道心之发而苟能扩之。则气自退听而粹然一出于天理之正。故朱子曰既属乎形气则但能不隔乎理。而不可便认以为道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7H 页
心也。黄勉斋曰人心道心。相对而言。犹易之言道与器也。学者于此错看了。不几于认理为气。认气为理。骎骎然将入于佛氏作用为性之域。而人莫之觉也。愚尝以为理之与气。有合有分。相为表里。而其源流则自别。互为经纬。而其脉络则不紊。这便是理一分殊底义。使识者闻之。恐未免孔颖达揲法易差之讥矣。夫四七理气之说。始备于朱子。其曰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二句。为单传密付之心诀。暨乎李子。又益之以两语曰理发而气随之。气发而理乘之。又曰七情是人心。四端是道心。舜禹以来相传心法。于是乎一以贯之。洞然无复碍障矣。当时及门之士如。高峰奇氏。既不能言下领意。遂以七情之中节者谓之天命之性。四端之发。谓之剔出气一边。辨说盈箧。末乃归正。后之讲学者。宜乎无异言者也。栗谷李氏。复申奇说。讥斥李子。至以为此是道理大头脑处。于此差却则不识大本。更做甚事。世之说者。从而靡靡。莫之遏矣。星湖先生著四七新编。发挥李子之遗意。可谓理气之大公案也。慎遁窝以为气随之气属心。气发之气属形气。理发气随。四七同然。又有公喜怒理发之说。与高峰合。而质诸师门。星湖记其说为重跋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7L 页
文。尹邵南力卞其不然。星湖为手自抹去跋文。其后李贞山复主慎说。以为抹去跋本。非师门本意也。顺庵先生尝历述前贤之言。阐明师承之旨。论辨益切。如吉之愚陋者。亦得与闻其绪论之万一非曰知之。窃以吾所受者。为贤诵之。恕察幸甚。抑又有申其愚说者焉。昔者吉也。从顺庵先生论学。每诵所闻。条陈疑难。先生不为遽斥。亦莫之许也。辄拈出案上李子答高峰一段语。讽咏一过。其书曰义理之学。精微之致。必须大着心胸。高着眼目。切勿先以一说为主。虚心平气。徐观其意趣。就同中而知其有异。就异中而见其有同。分而为二而不害其未尝离。合而为一而实归于不相杂。乃为周悉而无偏也。读讫因诫之曰高明广大底德业。尽从此做去。此是吾儒家第一法门。不然竟未免索性执拗底人。吉之受教。盖已有年。然才智卤下。既无所进修。见识偏滞。亦莫能矫揉。了无一两个的实自得处。辜负教育之意。遽然齿发已迟暮矣。尝闻古有病者。沈祟有年。多闻古之药方。久未能自服。及其痼废。常悔于心。每见人之病。为说其所尝闻者劝服之。欲人之无若己也。人始闻之。谓其未试不验之方。病者辄应曰其方在古良医书。于是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8H 页
信其说而进服乃瘳。虽传俚说。而亦近于理也。如愚已痼者也。庶或不以痼者之言而少越人之方也耶。区区之至。
答李稚圭别纸(甲戌)
无极太极。朱子与陆氏辨之已详悉。其曰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不能为万化之根。此两句可谓八字打开。无复馀蕴矣。所谓无极而太极者。虽无声臭之可推。而果有实然之理也。所谓太极本无极者。既有实然之理。而初无声臭之可寻。反复说去。元无异义。详味朱子释文。则可以觑得。又何必别生疑义。曲为之解耶。至于道器之谕。太极生两仪则阴阳器也。一阴一阳道也。故朱子曰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虽有二名。初无两体者。即是已。来谕所云仁精义熟。道明德立者。乃圣人立人极。而太极全体之在躬也。亦何事于讲究乎图说也。苟不识此理则仁于何精。义于何熟。道于何明。德于何立。不几于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者乎。贤或未入于思辨也。昔李子尝讲太极说。语其门人曰。吾之告人。必以先此者。吾初年由此入故耳。又于十图说曰。学圣
答李稚圭别纸(甲戌)
无极太极。朱子与陆氏辨之已详悉。其曰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不能为万化之根。此两句可谓八字打开。无复馀蕴矣。所谓无极而太极者。虽无声臭之可推。而果有实然之理也。所谓太极本无极者。既有实然之理。而初无声臭之可寻。反复说去。元无异义。详味朱子释文。则可以觑得。又何必别生疑义。曲为之解耶。至于道器之谕。太极生两仪则阴阳器也。一阴一阳道也。故朱子曰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虽有二名。初无两体者。即是已。来谕所云仁精义熟。道明德立者。乃圣人立人极。而太极全体之在躬也。亦何事于讲究乎图说也。苟不识此理则仁于何精。义于何熟。道于何明。德于何立。不几于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者乎。贤或未入于思辨也。昔李子尝讲太极说。语其门人曰。吾之告人。必以先此者。吾初年由此入故耳。又于十图说曰。学圣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8L 页
人者。求端自太极图。而用力于大小学之类。前贤岂欺我哉。
圣学十图。吾儒家全体大用备矣。先生既详说于图下。其曰上五图。本于天道。而功在明人伦懋德业。下五图。原于心性。而要在勉日用崇敬畏。其语约而尽矣。吾人彝伦。本于天道。吾人日用。原于心性。心性赋于天者也。存心养性莫如敬。敬则可以进德。可以居业。子思所谓天命率性修道者。犁然毕具于十图中。其入头处在太极说西铭。其下手处在敬斋夙夜二箴。
近闻读孟子。来谕先读告子尽心篇。以加穷理尽性之功云。若然则此两篇中。亦必有拣择者。所读章数。知其无几矣。其可乎。朱子尝曰近日学者。病在好高。读论语。未问学而时习。便说一贯。读孟子。不言梁王问利。便说尽心。盖好高之病。一则欲速而由径。二则厌烦而居简。由径则执德不弘。德不弘则不定以任重。居简则立志不笃。志不笃则不足以致远。不重不远则不可以与语穷理尽性底地位也。或问于杨龟山曰论语二十篇。何者为要切。龟山曰皆要切。愚于孟子亦然云。无一言不穷理底事。无一句不尽性底
圣学十图。吾儒家全体大用备矣。先生既详说于图下。其曰上五图。本于天道。而功在明人伦懋德业。下五图。原于心性。而要在勉日用崇敬畏。其语约而尽矣。吾人彝伦。本于天道。吾人日用。原于心性。心性赋于天者也。存心养性莫如敬。敬则可以进德。可以居业。子思所谓天命率性修道者。犁然毕具于十图中。其入头处在太极说西铭。其下手处在敬斋夙夜二箴。
近闻读孟子。来谕先读告子尽心篇。以加穷理尽性之功云。若然则此两篇中。亦必有拣择者。所读章数。知其无几矣。其可乎。朱子尝曰近日学者。病在好高。读论语。未问学而时习。便说一贯。读孟子。不言梁王问利。便说尽心。盖好高之病。一则欲速而由径。二则厌烦而居简。由径则执德不弘。德不弘则不定以任重。居简则立志不笃。志不笃则不足以致远。不重不远则不可以与语穷理尽性底地位也。或问于杨龟山曰论语二十篇。何者为要切。龟山曰皆要切。愚于孟子亦然云。无一言不穷理底事。无一句不尽性底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9H 页
道。顾学者理会之如何耳。若才令翻阅数三遍。说去一二条。必欲先寻捷径。强索要诀。舍近而趋远。处下而窥高。则未免偏枯蹇涩。卒无所得也。程门教人。自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故曰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盖其循序有进。其等不可躐也。今以七篇一部言之。开卷卷首第一义。在乎义利之辨。义者天理之公也。利者人欲之私也。天下万事。义与利而已。须于义利分界。必审其几而洞然剖析。无一毫碍障处。则这便是穷理。吾人一心。粹然一出于义。而无一分底利萌于中。则这便是尽性。此固孔曾门下相传之学。有自来矣。秦汉以降。无人识此意。惟董子觑其蕴。所以卓越诸子。至南轩张子又发挥之。故朱子尝称与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若董子张子。是真个穷理真个尽性之学也。后世不如古人者。以道义名利之关透不得。立脚不定。故博学反约之工无所施。此朱子所以诫学者。而尤先警省者也。要须于七篇。彻上彻下。粗粗细细。一齐讲究。著心玩味。切己体察。间以优游而涵泳之。会得圣贤立言底本意。则学博而知益明。业富而德不孤。向上一路。庶其有进步处矣。未知贤意其或曰然否。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09L 页
答李稚圭(丁卯)
问丧服毁弊殆尽。则虽欲从俗不变。不得不改制。未知如何。
练而改缞。古之礼也。服问曰三年之丧既练则服其功缞。注云三年丧。练后之缞升数。与大功同。故云功缞也。古者自初丧以至虞卒哭练祥禫。皆有受服。升数渐杀。以至于阕。勉斋丧服图式可考而见矣。家礼练不别制者。即一从书仪。因时从简之例也。星湖先生尝言司马公曰今世俗无受服。自成服至大祥。其衰无变。故于既葬则别为居家之服。是亦受服之义也。然则别为居家之服。故可以三年无变也。今俗无此例。则至期其衰已破坏不堪着。如之何其不更制也。今见哀谕。允合礼意。
昔曾申问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曾子曰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今之哭父母。哀苦为常声。其义有何可据欤。
孝子之丧亲哭不偯。哀戚之至也。躄踊有数。为之节文也。弁人有哭其母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此与曾子之言有不同者。盖曾申泛问哭时。故举重
问丧服毁弊殆尽。则虽欲从俗不变。不得不改制。未知如何。
练而改缞。古之礼也。服问曰三年之丧既练则服其功缞。注云三年丧。练后之缞升数。与大功同。故云功缞也。古者自初丧以至虞卒哭练祥禫。皆有受服。升数渐杀。以至于阕。勉斋丧服图式可考而见矣。家礼练不别制者。即一从书仪。因时从简之例也。星湖先生尝言司马公曰今世俗无受服。自成服至大祥。其衰无变。故于既葬则别为居家之服。是亦受服之义也。然则别为居家之服。故可以三年无变也。今俗无此例。则至期其衰已破坏不堪着。如之何其不更制也。今见哀谕。允合礼意。
昔曾申问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曾子曰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今之哭父母。哀苦为常声。其义有何可据欤。
孝子之丧亲哭不偯。哀戚之至也。躄踊有数。为之节文也。弁人有哭其母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此与曾子之言有不同者。盖曾申泛问哭时。故举重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0H 页
而谓始死时也。弁人殡殓而哭无节。故讥其失礼之中也。故记曰斩衰之哭。若往而不返。齐衰之哭。若往而返。此哀之发于声容者也。今俗之哭哀苦者。亦致乎其哀。而抑或哭不偯之义欤。
父丧中改葬母。则是葬母斩衰也。别制服而行之否。新旧丧同日葬。则一身着二服。亦合于礼欤。
父丧中改葬母之服。未见明据。丧服小记曰父母之偕其葬。服斩衰。疏曰葬母亦服斩衰葬之。以其父未葬而不得变服也。虞祔练皆齐衰也。窃恐当用偕丧礼。在父未葬前。则为母举缅之服。陈而不敢服焉。若既葬则亦恐有别。曾择之问三年丧。复有期丧。当服期丧之服。以临其丧。卒事反初服。或者以为当服重。不当改轻服如何。朱子曰或者之说未是。今以是参考则亦可见矣。
丧内行祀。略设单献不读祝而以平凉子小布带将事。如何。
丧中祭先。一献不读祝。朱子杀仪之礼也。至于行事冠服。朱子许以墨缞。然今制未有墨缞。恐未易论也。星湖曰墨缞者。即当时出入衣服也。东人以深衣方笠为出入衣服。则以此将事。于义恐惬也。又曰今俗
父丧中改葬母。则是葬母斩衰也。别制服而行之否。新旧丧同日葬。则一身着二服。亦合于礼欤。
父丧中改葬母之服。未见明据。丧服小记曰父母之偕其葬。服斩衰。疏曰葬母亦服斩衰葬之。以其父未葬而不得变服也。虞祔练皆齐衰也。窃恐当用偕丧礼。在父未葬前。则为母举缅之服。陈而不敢服焉。若既葬则亦恐有别。曾择之问三年丧。复有期丧。当服期丧之服。以临其丧。卒事反初服。或者以为当服重。不当改轻服如何。朱子曰或者之说未是。今以是参考则亦可见矣。
丧内行祀。略设单献不读祝而以平凉子小布带将事。如何。
丧中祭先。一献不读祝。朱子杀仪之礼也。至于行事冠服。朱子许以墨缞。然今制未有墨缞。恐未易论也。星湖曰墨缞者。即当时出入衣服也。东人以深衣方笠为出入衣服。则以此将事。于义恐惬也。又曰今俗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0L 页
出入。用布深衣方笠。而暂脱衰绖则绞带亦宜脱也。别有布大带。与深衣为称。其制与吉时大带等。斩齐无异。入庙时亦然。然则今以深衣布大带与方笠将事。则庶为君子不求变俗之礼也。沙溪谓孝巾行祭。未知得宜。世之必以平凉子入庙。亦未见其有据耳。
先祖时享时。以丧服不参。未知是否。
丧中行祭。先贤已有从兄弟与子弟代行之礼。况于时享既是吉礼。异于丧馀之祭。哀又非主祀之人。则不参似宜。
祔祭不行于卒哭之明日。已失礼矣。或行于小祥之明日。虽小祥前。卜日速行如何。
周人卒哭而祔。殷人练而祔。孔子善殷。然家礼从周。卒哭乃祔。今既不得行于卒哭。则行于练之明日。未为无所考。卜日行之。恐非礼意也。
祧迁之主。以最长房属称改题。不害于礼欤。
长房改题之说。始见于金氏问解。世或有行之者。然家礼大祥章递迁条。迁于长房。使主其祀。而不及于改题递迁之主。退溪曰改题只视宗子宗孙之存亡而已。众子孙不得与于其间也。盖古者有主而无傍题。程子严立宗法。上题属称。下题奉祀。始明其宗统
先祖时享时。以丧服不参。未知是否。
丧中行祭。先贤已有从兄弟与子弟代行之礼。况于时享既是吉礼。异于丧馀之祭。哀又非主祀之人。则不参似宜。
祔祭不行于卒哭之明日。已失礼矣。或行于小祥之明日。虽小祥前。卜日速行如何。
周人卒哭而祔。殷人练而祔。孔子善殷。然家礼从周。卒哭乃祔。今既不得行于卒哭。则行于练之明日。未为无所考。卜日行之。恐非礼意也。
祧迁之主。以最长房属称改题。不害于礼欤。
长房改题之说。始见于金氏问解。世或有行之者。然家礼大祥章递迁条。迁于长房。使主其祀。而不及于改题递迁之主。退溪曰改题只视宗子宗孙之存亡而已。众子孙不得与于其间也。盖古者有主而无傍题。程子严立宗法。上题属称。下题奉祀。始明其宗统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1H 页
承祀之不可变。而诸子虽当长房之次。不敢与议于改不改者也。其在尊祖敬宗之义。固不可改题也亦明矣。
人家三年后。五代祖神主当祧迁。而无他长房。既有亲未尽之孽祖。则埋安未安。当奉安别室。凡祭时使孽祖主之。未知合于礼欤。
亲尽之主。奉安别室。使孽属亲未尽者主祭。似为处变之宜。而亦出于不得已也。终未允惬于礼意也。从前士友家。间有以此等来问。而未敢质言者。实有难处之端。亦未有考据耳。
此中有一士夫家。父丧既殡。遭祖母丧。皆未葬。父殡朝夕奠设素馔。祖母殡亦设素馔否。
李贞山问丧中死者馈食之节。星湖答曰病而酒肉。礼之所许。病而死矣。岂可更因无可生之道。而不荐酒肉。以神理言之。父子同归。岂复与以生。悲死者同耶。退溪亦尝曰神道异于生人。用肉似无妨。若害理则古人已言之矣。虽丧中新死者。犹以神道言之。况于已死而殡者。其可以致生之礼乎。若祖母馈食以素馔则尤为不可。
人家并遭父母丧。父服除后。为母申三年。则母丧
人家三年后。五代祖神主当祧迁。而无他长房。既有亲未尽之孽祖。则埋安未安。当奉安别室。凡祭时使孽祖主之。未知合于礼欤。
亲尽之主。奉安别室。使孽属亲未尽者主祭。似为处变之宜。而亦出于不得已也。终未允惬于礼意也。从前士友家。间有以此等来问。而未敢质言者。实有难处之端。亦未有考据耳。
此中有一士夫家。父丧既殡。遭祖母丧。皆未葬。父殡朝夕奠设素馔。祖母殡亦设素馔否。
李贞山问丧中死者馈食之节。星湖答曰病而酒肉。礼之所许。病而死矣。岂可更因无可生之道。而不荐酒肉。以神理言之。父子同归。岂复与以生。悲死者同耶。退溪亦尝曰神道异于生人。用肉似无妨。若害理则古人已言之矣。虽丧中新死者。犹以神道言之。况于已死而殡者。其可以致生之礼乎。若祖母馈食以素馔则尤为不可。
人家并遭父母丧。父服除后。为母申三年。则母丧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1L 页
无可服之日。人情未知如何。
遭父母偕丧者。晨昏哭泣之节。朝夕馈奠之献。服其服而行之。无非服母丧之日也。卒事而反服斩者。为其从重也。何憾于服之未尽者乎。
遭父母丧而又服承重丧。当服何服欤。
遭父母丧而服承重者。如其一斩而一齐也。有事于几筵则各服其服。居常则服斩。为其从重也。如其并斩而并齐也。有事于几筵则亦为各服其服。居常则服其父母之服。父母之服正服也。祖父母之服加服也。是亦为其从重也。古之礼意。盖亦如是云尔。
后丧未葬。前丧卒哭祥祭。不可举行欤。人有遭母丧。未久遭父丧。或云母丧练祥。一依父在时行之。愚意似不然。
杂记曰三年之丧则既顈。练祥皆行。贾疏曰先有母丧而后父卒。母丧虽有期。父丧既顈。母之练丧皆行也。先有父丧而后母死。练祥亦然。是乃经礼也。故礼父母之丧。将祭而死。在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而况于遭其父丧者乎。当于练祥之朝。馈奠时告以退行之意。既葬而卜日行祀。庶乎可也。圣人制礼。贤者俯而从之。不肖者跂而及之。故子游曰直情而径行
遭父母偕丧者。晨昏哭泣之节。朝夕馈奠之献。服其服而行之。无非服母丧之日也。卒事而反服斩者。为其从重也。何憾于服之未尽者乎。
遭父母丧而又服承重丧。当服何服欤。
遭父母丧而服承重者。如其一斩而一齐也。有事于几筵则各服其服。居常则服斩。为其从重也。如其并斩而并齐也。有事于几筵则亦为各服其服。居常则服其父母之服。父母之服正服也。祖父母之服加服也。是亦为其从重也。古之礼意。盖亦如是云尔。
后丧未葬。前丧卒哭祥祭。不可举行欤。人有遭母丧。未久遭父丧。或云母丧练祥。一依父在时行之。愚意似不然。
杂记曰三年之丧则既顈。练祥皆行。贾疏曰先有母丧而后父卒。母丧虽有期。父丧既顈。母之练丧皆行也。先有父丧而后母死。练祥亦然。是乃经礼也。故礼父母之丧。将祭而死。在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而况于遭其父丧者乎。当于练祥之朝。馈奠时告以退行之意。既葬而卜日行祀。庶乎可也。圣人制礼。贤者俯而从之。不肖者跂而及之。故子游曰直情而径行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2H 页
者。礼道则不然。
答李稚圭
问后世祭礼不同。有单设配设之说。夫礼者本于人情。以事死如事生之义。陈席设同几。有所不能已者。合设未知如何。鄙家乾位则合设。坤位则单设。虽是先祖已定之礼。而私情则有所未然。此礼古有行之者欤。
家礼忌祭只设一位。已有三尺之定礼矣。然而忌日本是循情之祭。又有同几依神之文。故我东诸贤如晦斋退溪。皆从俗而并设。恐似不大妨。杂记云有事于尊者。可以及卑。有事于卑者。不敢援尊。盖尊家考忌合设。妣忌单设。即本于此。古之礼也。
礼有彻羹进茶之节。古人不言熟冷。必谓之茶。故亦有茶饭之称。其义盖犹乎水之谓玄酒欤。
孔子曰吾食于少施而饱吾飧。注云飧浇饭也。礼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饱。盖点茶之礼。见于家礼。则茶是当时常用者也。东俗不用。代以汤水。故星湖曰今进汤水。乃古者三飧之意。
侑食必以三饭。奉酒必以三献。三阳数也。而更有添盏之节。其义何据。
答李稚圭
问后世祭礼不同。有单设配设之说。夫礼者本于人情。以事死如事生之义。陈席设同几。有所不能已者。合设未知如何。鄙家乾位则合设。坤位则单设。虽是先祖已定之礼。而私情则有所未然。此礼古有行之者欤。
家礼忌祭只设一位。已有三尺之定礼矣。然而忌日本是循情之祭。又有同几依神之文。故我东诸贤如晦斋退溪。皆从俗而并设。恐似不大妨。杂记云有事于尊者。可以及卑。有事于卑者。不敢援尊。盖尊家考忌合设。妣忌单设。即本于此。古之礼也。
礼有彻羹进茶之节。古人不言熟冷。必谓之茶。故亦有茶饭之称。其义盖犹乎水之谓玄酒欤。
孔子曰吾食于少施而饱吾飧。注云飧浇饭也。礼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饱。盖点茶之礼。见于家礼。则茶是当时常用者也。东俗不用。代以汤水。故星湖曰今进汤水。乃古者三飧之意。
侑食必以三饭。奉酒必以三献。三阳数也。而更有添盏之节。其义何据。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2L 页
礼曰一献质三献文。疏云礼仪为文饰也。盖三献大夫士之礼。而礼必成于三者也。执注添盏。为其祭酒时酒少缩也。抑亦特牲礼加爵之义欤。
忌祭或行于五更。或行于四更。人家不无太早太晚之弊。鄙意则鸡鸣前后。判作二日。五更后行祀似好。
家礼质明而行事。是周礼也。五礼仪三更而行事。是国俗也。质明差晚。三更似早。尝考语类。朱子遇四时祭。侵晨已行事毕。庶无早晚之嫌。可以为法。
凡祭先参神后降神礼也。一说纸榜行祀则先降后参是否。
参神降神。或先或后。其义不一。家礼时祭忌祭祢祭墓祭则先参神而后降神。始祖祭先祖祭后土祭及朔节参礼则先降神而后参神。虞卒哭禫祥则有降神而无参神。参者参谒于神也。降者求格于神也。入庙而既告辞。则奉出之后必先参神者。时祭忌祭祢祭是也。体魄所在。不待降而参拜者。墓祭亦然也。设位无主。待其格斯。必先降神者。始祖先祖后土之祭是也。礼为参而设。若先参则降神后都无事。故所以先降神者。朔节之参亦然也。丧内之祭。必先就位而
忌祭或行于五更。或行于四更。人家不无太早太晚之弊。鄙意则鸡鸣前后。判作二日。五更后行祀似好。
家礼质明而行事。是周礼也。五礼仪三更而行事。是国俗也。质明差晚。三更似早。尝考语类。朱子遇四时祭。侵晨已行事毕。庶无早晚之嫌。可以为法。
凡祭先参神后降神礼也。一说纸榜行祀则先降后参是否。
参神降神。或先或后。其义不一。家礼时祭忌祭祢祭墓祭则先参神而后降神。始祖祭先祖祭后土祭及朔节参礼则先降神而后参神。虞卒哭禫祥则有降神而无参神。参者参谒于神也。降者求格于神也。入庙而既告辞。则奉出之后必先参神者。时祭忌祭祢祭是也。体魄所在。不待降而参拜者。墓祭亦然也。设位无主。待其格斯。必先降神者。始祖先祖后土之祭是也。礼为参而设。若先参则降神后都无事。故所以先降神者。朔节之参亦然也。丧内之祭。必先就位而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3H 页
哭。是亦参也所以有降而无参者。虞卒哭禫祥是也。所询纸榜行祀者。当用设位。而无主之例。亦先降而后参似宜。
礼有插匙正箸之仪。而未有正箸于某处之文。则插匙后置箸于肝炙之上。未为不可。礼有可据耶。
家礼设馔条。言匙箸居中。至侑食条。言插匙正箸。而匙云饭中。箸不云某处。则因于居中原所正之者可知也。故顺庵先生曰正于匙楪。以听神之所食。(见家礼集解)允合礼意耳。所询置箸于炙肝上似不然。一献既毕。撤酒及炙礼也。至于三献则炙亦替撤。箸以之随正者亦至于三。颇为未稳。
古礼主人初献。主妇亚献。亦重宗之义耶。今士夫家仪物未备。必欲主妇进献。则不无苟简之弊。人家大小祥。外宾来参。则尤为难行。好礼之家。或遵行欤。
祭统曰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内外之官也。凡具馔进馔进茶诸节。莫不与之俱。故亚献必主妇为之。鄙家有先兄定礼。至今未敢废者耳。虽或有细琐苟𥳑之事。何足为嫌焉。
答郑稚明(鸿庆○己卯)
礼有插匙正箸之仪。而未有正箸于某处之文。则插匙后置箸于肝炙之上。未为不可。礼有可据耶。
家礼设馔条。言匙箸居中。至侑食条。言插匙正箸。而匙云饭中。箸不云某处。则因于居中原所正之者可知也。故顺庵先生曰正于匙楪。以听神之所食。(见家礼集解)允合礼意耳。所询置箸于炙肝上似不然。一献既毕。撤酒及炙礼也。至于三献则炙亦替撤。箸以之随正者亦至于三。颇为未稳。
古礼主人初献。主妇亚献。亦重宗之义耶。今士夫家仪物未备。必欲主妇进献。则不无苟简之弊。人家大小祥。外宾来参。则尤为难行。好礼之家。或遵行欤。
祭统曰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内外之官也。凡具馔进馔进茶诸节。莫不与之俱。故亚献必主妇为之。鄙家有先兄定礼。至今未敢废者耳。虽或有细琐苟𥳑之事。何足为嫌焉。
答郑稚明(鸿庆○己卯)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3L 页
迨二纪阂阔。一遌城南偶尔。继之以贻手帖。披玩屡过。奚异乎荐盍簪。信后既改月。庭候康宁。尊履平善。溯𨓏殊品。吉蛰病江干。衰败日益甚。不离枕于今浃二朔。已矣馀韵不可复理。可嘅。示字训谛观之。盖知用力勤讲究详。就其志疑处。间间表识之。非曰必然。似或其然。然则采之。不然则削之。惟在意下如何耳。叙文顾此固陋。固不足为一言之轻重。而盛意不可孤。今始强病属稿。辞拙义浅。良可愧已。贤既以性理字立言。请勖之。夫性理也。理一而已矣。凡起一念措一辞断一事。粹然出于理则一也。天下之事。未尝无十分底理。而苟或未尽底一分。则从前九分成就底理。反未免驳杂便坏了。故古之士君子。却是从一直上做将出来。若是贰而二。参而三底气味。却一点使不着。固不可不审其几焉。苟能实见得本然底性。实践得当然底理。言不贰于行。行不贰于心。则无所处而不一矣。窃以平昔所闻者诵之。不几于腐儒之常谈云乎哉。
答郑稚明(庚辰)
长干雨雪。闭疏槅伏枕。辄思遌可意人。披弊箧讨这里蕴奥。华牍戾止。若对榻晤语。何等慰浣。献发既有
答郑稚明(庚辰)
长干雨雪。闭疏槅伏枕。辄思遌可意人。披弊箧讨这里蕴奥。华牍戾止。若对榻晤语。何等慰浣。献发既有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4H 页
日。恭惟省候莅新康迪。喜惧之心。想弥深。慰贺之挚。吉跨岁卧病。遽然到望八甲子。耳目废官。精力已销朽。是岂地上意想耶。向示字训。沈疴中展阅未尽详。间有付标者。秪以识之。岂曰改之。窃观来喻。取舍之间。知有义理。不知有物我。好问裕如也久矣。末俗无此说。公能行之。乃踵前作过。复渎谬见之一二。太极训云大无外而极其妙。妙字之改果优矣。然统而言之。盖太极云者。冲漠无眹。万理已具。举天下之至极。无以有加也。然则大无外。似涉昆仑底形体。极其妙。颇近动静底境界。朱子曰昆仑大无外。言天之形体也。又曰太极者。本然之妙。阴阳者。所乘之机。言生生之机。其本则自然之妙也。太极之大。大无外之大。字同而音义不同。则对极而释之似未稳。妙字形容太极乘阴阳而运行也。其在浑然本体。不必言妙。见图解第二节本文则可不言而喻矣。愚意前以大无外小无内为说者无他。程子曰理无大小。乃敢对举而言一个理而已。谓其不以辞害义故尔然。而颇有未尽底意。改以统一原而涵万化云尔则似或可欤。情训云主于理曰四端。有善而无恶。主于气曰七情有中节不中节。斯可谓可也。然既以七情有中节不中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4L 页
节。则奚独于四端而不然。夫四端原于性命则理也。七情生于形气则气也。惟理与气。互为经纬。相为表里。未尝有无理之气。亦未尝有无气之理。气之发也顺是理则中节。而若理不能制之则不中节。理之发也御是气则中节。而若气反为掩之则不中节。故朱子曰恻隐羞恶。也有中节不中节。不当恻隐而恻隐。不当羞恶而羞恶。便是不中节。由是推之则辞让是非。虽未槩列。而咸囿于其中矣。盖子思子言喜怒哀乐之中节者。致其中和之功也。朱子言恻隐羞恶之不中节者。勉其扩充之功也。各有攸主。其揆一也。于是乎孟子发明四端之说。始得以备。而学者亦知所以扩充矣。盖四端主理。理无不善。而或至于不中节者。气昏而理不显。非四端之有不善也。四端虽不中节。由其所发之端而苟能推广之。则必至于中节。七情亦自听命于四端。无往而不中节。朱子所谓七情自于四端横贯了者是已。圣贤之喜怒。合于天理之正故中节。虽中节而其田地在气则七情其苗脉也。众人之恻隐羞恶。滚于自己之私故不中节。虽不中节。而其本源在理则四端其端绪也。固不可以其参错互发而有所变易也。善乎退溪李子之言曰。四七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5H 页
有就其同中而知其有异。就其异中而见其有同。分而为二而不害其未尝离。合而为一而实归于不相杂。此乃义理之学。精微之致也。至若老氏言弃智则以理而混于气也。佛氏言见性则以气而混于理也。世之学者。刱新好奇。别立门户。自以为要路之可寻者。莫先于斯也。或认理而为气。认气而为理。以佛老之似。乱孔孟之真。至于把天理看作人欲者有之。来谕所云四七混一之弊。为之兆也。自洛闽以来。至于东方诸先贤。论说盈箧。非不著明。俗习既靡靡莫之止焉。惟在吾学日进。真实体认。弥慥慥尔。则自然有默契于心。固未易一下语便领会也。鄙意窃以七情下有中节不中节。改以有善有不善。遏人欲注改以气掩是理则发不中节。故曰遏。存天理注改以理乘是气则发必中节。故曰存。苟如是则不中节里面。自有理顺底中节。中节里面。亦或有气掩底不中节。欲其省察于发之之几。勿使其不中节。存养于未发之中。必使其中节。省而存存而又省。则理气相须。而体用无不明。庶乎其可也。自不揆其言也耄。亦几率尔。惟裁择之。
答郑稚明(乙酉)
答郑稚明(乙酉)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5L 页
问礼家皆以为本生家无他兄弟除服者。不设禫祭为可。历溯先辈。亦必有定论者。以为如何。
礼惟于斩衰服齐衰之杖有禫。心丧无禫。禫是平淡之意。更无可行矣。尝考记言。眉叟先生遭夫人丧。以为虽无禫名。不可不祭。为子告祝曰谨守心制。以毕加隆之服。星湖先生以为心丧无禫。礼有其文。未知何考。是父在为母之丧。而星湖犹以为未然。况于本生家乎。眉叟从厚。星湖从古。后学固不敢拟论。而丧用古礼似宜。
终祥虽过。而持心制以终禫月似可。故缁笠缁带不敢改矣。及按西厓礼说。谓宜黑笠素带。以终禫月。然则缁笠缁带。改之为当。而既过大祥。更无禫事。将于何时改着乎。今于三月朔奠改之。以寓行禫之义。未知如何。
本生亲服不杖期。而加心丧则期后心服之制。与父在母丧十五月之后同例耳。间传曰祥而缟禫而纤。纤乃黑质白经也。心服无禫则期以后黪冠黪带。心服之制也。再周以后黑笠素带。心服已尽。示其变也。西厓之礼盖取诸此。须于朝望奠改之。然恐不必以寓禫之义云。
礼惟于斩衰服齐衰之杖有禫。心丧无禫。禫是平淡之意。更无可行矣。尝考记言。眉叟先生遭夫人丧。以为虽无禫名。不可不祭。为子告祝曰谨守心制。以毕加隆之服。星湖先生以为心丧无禫。礼有其文。未知何考。是父在为母之丧。而星湖犹以为未然。况于本生家乎。眉叟从厚。星湖从古。后学固不敢拟论。而丧用古礼似宜。
终祥虽过。而持心制以终禫月似可。故缁笠缁带不敢改矣。及按西厓礼说。谓宜黑笠素带。以终禫月。然则缁笠缁带。改之为当。而既过大祥。更无禫事。将于何时改着乎。今于三月朔奠改之。以寓行禫之义。未知如何。
本生亲服不杖期。而加心丧则期后心服之制。与父在母丧十五月之后同例耳。间传曰祥而缟禫而纤。纤乃黑质白经也。心服无禫则期以后黪冠黪带。心服之制也。再周以后黑笠素带。心服已尽。示其变也。西厓之礼盖取诸此。须于朝望奠改之。然恐不必以寓禫之义云。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6H 页
礼家以为祔位而无吉祭者。当于禫之后月朔参服吉。今本生考位。祥后姑祔于曾王考龛。前以俟吉月告由班祔。而以先妣位合椟。其日仍以吉服行朔参于正位祔位。以寓祫祭之义亦如何。
踰月朔参而服吉。俟月吉而告由班祔。考妣合椟。节次宜然。情礼亦是。
本生家既无兄弟。先亲本意将以少子理和奉祀。而更不立后。故襄礼时以本生考题主。以出后子旁题。盖不得已从权也。来后则固当以孙奉祀。此礼古人亦有之。黄秋浦以其弟惕之独子为后。而其子之次子琎。还后其所生祖。近世如俞内翰家亦用此礼。然初非定礼。事多掣碍。甚为难处。原州有三从兄伯仲。伯无育。仲有一子。伯取为其嗣。仲则内外俱殁。主祀无人。先亲晚年。伯从氏来会。其时乃议以吾儿为仲从氏嗣。仍以仲从氏为吾亲嗣。则世序无阙。礼意得正。亲教以为来后事。亦或一道。而生前此事有所不忍。遂因循至此。而今则三霜已过。出后摄祀。既是变礼。以孙奉祀。亦阙世序。前日之议。即先亲与伯从氏相对语及者也。今将率去儿子。拜庙告由。以定伦纪。此事至重且大。
踰月朔参而服吉。俟月吉而告由班祔。考妣合椟。节次宜然。情礼亦是。
本生家既无兄弟。先亲本意将以少子理和奉祀。而更不立后。故襄礼时以本生考题主。以出后子旁题。盖不得已从权也。来后则固当以孙奉祀。此礼古人亦有之。黄秋浦以其弟惕之独子为后。而其子之次子琎。还后其所生祖。近世如俞内翰家亦用此礼。然初非定礼。事多掣碍。甚为难处。原州有三从兄伯仲。伯无育。仲有一子。伯取为其嗣。仲则内外俱殁。主祀无人。先亲晚年。伯从氏来会。其时乃议以吾儿为仲从氏嗣。仍以仲从氏为吾亲嗣。则世序无阙。礼意得正。亲教以为来后事。亦或一道。而生前此事有所不忍。遂因循至此。而今则三霜已过。出后摄祀。既是变礼。以孙奉祀。亦阙世序。前日之议。即先亲与伯从氏相对语及者也。今将率去儿子。拜庙告由。以定伦纪。此事至重且大。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6L 页
而近世如韩承旨家。亦有此礼。以其统绪则名正言顺。参之礼典。未知如何耶。
独子为人后。以其次子还承其父者。汉戴圣魏田琼言之。而世之行之者。非但黄秋浦俞内翰家而已。然昭穆已缺。世序间断。与后世侍养而不计世次者奚异。恐非圣人继绝世之义也。近者知旧家有此礼。而还承之孙遭其本生祖之丧。问其服制。愚以仪礼出后孙大功服答之。竟致有甲乙之论。愚窃尝谓独子为人后者。更为本生家立后。立后之子无子。则以己之次子还继本生为后之子乃可云矣。今也尊家之礼亦然。况先令公在时。既是商议。则今虽差迟。更为追正然后系绪明矣。尝闻太宗无后。支子孙虽既没之人。计其昭穆而立之宗云。而比来精魂昏耄。不能记其载诸何书。且无礼书可考者。不得援證奉报。良愧良愧。此乃礼节之莫重者。幸须广询知礼家。商确处之如何。
答李纪瑞(云庆○庚辰)
来谕云诚字之不足。非心地之不固。窃恐下学实用功处。倒置错陈有不可承用之弊耳。昔荀卿有言曰养心莫先于诚。周子云荀子元不识诚。程子云既诚
独子为人后。以其次子还承其父者。汉戴圣魏田琼言之。而世之行之者。非但黄秋浦俞内翰家而已。然昭穆已缺。世序间断。与后世侍养而不计世次者奚异。恐非圣人继绝世之义也。近者知旧家有此礼。而还承之孙遭其本生祖之丧。问其服制。愚以仪礼出后孙大功服答之。竟致有甲乙之论。愚窃尝谓独子为人后者。更为本生家立后。立后之子无子。则以己之次子还继本生为后之子乃可云矣。今也尊家之礼亦然。况先令公在时。既是商议。则今虽差迟。更为追正然后系绪明矣。尝闻太宗无后。支子孙虽既没之人。计其昭穆而立之宗云。而比来精魂昏耄。不能记其载诸何书。且无礼书可考者。不得援證奉报。良愧良愧。此乃礼节之莫重者。幸须广询知礼家。商确处之如何。
答李纪瑞(云庆○庚辰)
来谕云诚字之不足。非心地之不固。窃恐下学实用功处。倒置错陈有不可承用之弊耳。昔荀卿有言曰养心莫先于诚。周子云荀子元不识诚。程子云既诚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7H 页
矣。心安用养。今其不几于是欤。夫诚者在道则为实有之理。在人则为实然之心。故大学云诚意。孟子云思诚。意者心之发也。思者心之官也。夫岂有外心而言诚者哉。吾夫子论诚。必曰择善而固执之。择善则吾心之惟精也。固执则吾心之惟一也。精则所知者详而明。一则所行者果而确。盖其存乎中者固而诚斯立矣。然惟吾实然之本心。维持主宰者。全在乎敬。朱子曰若不以敬为事。徒曰诚。则所谓诚者。不知其将何所措。洛闽门下教学者。惟一敬字。故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致知而不在敬。又曰涵养此心须用敬。又曰敬之一字。真圣学终始之要。其义则敬斋箴备矣。其目则夙夜箴详矣。苟能于斯乎真体而实践之。则久而诚矣。盖尝闻之。夫学非读书之谓。然不读书。又无以知为学之方。故不要记诵之博。博则杂。君子耻之。不要训诂之陋。陋则癖。君子耻之。不要文辞之誇。誇则俳。君子耻之。要使读者。讲究乎圣贤之言。默会乎圣贤之心。沈潜研穷。反复玩味。体之于身。验之于心。用力之久则言语文字之外。自然有妙契融会者。而知处便豁然。行处便坦然矣。夫岂若世之所谓读书者。贪多务广。匆遽涉躐。徒疲精神。了无所济者哉。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7L 页
朱子所云本欲多知。下梢一事不知。本欲速成。反成虚度岁月者。诚可惧也。前者令贤先读心经。所以先立其本。次读大学。所以得其入门也。第以经籍浩穰。居诸有限。竟未免乍看旋止。又顾而之他。未尝有实见得处。虽于中庸。略有时月工夫。而其范围广大。义理微妙。尤未易领会。则安得无名义界分。说去便差了。宜自警省焉。近日偶阅高梁溪集。其读书法示揭阳士友一篇。寔为学者对證之剂。谨写一通奉呈焉。
答李纪瑞
示仁知。苟非体认这里。未易喻人。亦未易理会于言也。惟圣人仁之至知之尽而固兼之。仁知原是一理也。万物皆备于我矣。仁者知者则因其性之近。而其造诣自有各异。故以体段而言则动静也。以效验而言则乐寿也。匪曰仁者无动乐。知者无静寿也。动中自有静。静中自有动。乐寿亦然。圣人说出乐山乐水一语。推示人进德造道处至精至微。亦自有较著者也。学者须于好学力行上。近仁近知为始。真实体验。慥慥不已。则与寻常说得会得者不同。盍勉乎哉。敬斋箴贰参字。朱子已详之。其曰初来有一个事。又添一个。便是来他贰。成他两个。元有一个。又添两个。便
答李纪瑞
示仁知。苟非体认这里。未易喻人。亦未易理会于言也。惟圣人仁之至知之尽而固兼之。仁知原是一理也。万物皆备于我矣。仁者知者则因其性之近。而其造诣自有各异。故以体段而言则动静也。以效验而言则乐寿也。匪曰仁者无动乐。知者无静寿也。动中自有静。静中自有动。乐寿亦然。圣人说出乐山乐水一语。推示人进德造道处至精至微。亦自有较著者也。学者须于好学力行上。近仁近知为始。真实体验。慥慥不已。则与寻常说得会得者不同。盍勉乎哉。敬斋箴贰参字。朱子已详之。其曰初来有一个事。又添一个。便是来他贰。成他两个。元有一个。又添两个。便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8H 页
是来他参。成他三个也。盖言其主一而已。一则敬也云。
答李纪瑞(壬午)
四箴曾所讲说。犹有未释然。俯询继至。不明不措。可嘉可嘉。大学言心而序文则言本然之性。中庸言性而序文言相传之心。盖心性存养之工。同条而共贯也。故朱子论视听箴曰互换说也得。亦以是也。然学者因文讲义。因义下工。固不可喜同恶异。鹘囵说去。只要振纲析条。尽其精微。蔡虚斋视自内听自外之说。盖本于朱子所谓视是将这里引将去。所以云以安其内。听是得外面来。所以云闲邪存诚也。至于心性则孔子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向者心也。子思所谓未发之中。发而中节者性也。心之有出有入。以操舍而言。入则内出则外。性之未发已发。以存省而言。未发则内已发则外。非但视听。而心性未必无出入内外之分也。然心性有体用之殊。视听则以耳目之定体而然也。故星湖先生云心属乎气。性属乎理。气有为而理无为。视者我去视物而气为主。故以心言。听者物来我受。只是灵觉之应。故主于理而以性言。惟理气二字。发挥底蕴。无可加评矣。盖性理也。心理
答李纪瑞(壬午)
四箴曾所讲说。犹有未释然。俯询继至。不明不措。可嘉可嘉。大学言心而序文则言本然之性。中庸言性而序文言相传之心。盖心性存养之工。同条而共贯也。故朱子论视听箴曰互换说也得。亦以是也。然学者因文讲义。因义下工。固不可喜同恶异。鹘囵说去。只要振纲析条。尽其精微。蔡虚斋视自内听自外之说。盖本于朱子所谓视是将这里引将去。所以云以安其内。听是得外面来。所以云闲邪存诚也。至于心性则孔子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向者心也。子思所谓未发之中。发而中节者性也。心之有出有入。以操舍而言。入则内出则外。性之未发已发。以存省而言。未发则内已发则外。非但视听。而心性未必无出入内外之分也。然心性有体用之殊。视听则以耳目之定体而然也。故星湖先生云心属乎气。性属乎理。气有为而理无为。视者我去视物而气为主。故以心言。听者物来我受。只是灵觉之应。故主于理而以性言。惟理气二字。发挥底蕴。无可加评矣。盖性理也。心理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8L 页
气之合也。气之成形。理自赋于其间。吾人日用之理。在乎形而下之身。言乎身则其要视听言动而已。统而言之则视听者。自外入而动于内。必其戒惧以存养也。言动者。自内出而接于外。必其慎独而省察也。致其存养则省察之工愈密。极其省察则存养之工愈约。合内外之道也。析而言之则视是自外入。动亦然。听是自内出。言亦然。视则勿视于非礼。听则勿听于非礼。言动则勿言动于非礼。各有条理。井井然不紊也。然一视一听一言一动。莫非心之所为也。其所以视所以听所以言动。莫非性之本然也。故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四者孰非人之急务。而视于心尤切。夫子必以视为先。九思亦然。其德曰明。其用曰哲。惟明惟哲。可与言礼。可与言勿也。来谕心性内外。视听缓急。亦可辨也。且所云动静者。即体用也。圣人垂训。未尝有有体而无用。有用而无体。本序云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乎外所以养其中。此其宗旨也。大抵讲学。只要理会义理。须于心身上。有实得力。读视箴。必自省吾之视。果礼乎非礼乎。读听箴。必自省吾之听。果礼乎非礼乎。读言箴读动箴。亦莫不然。内省乎心而无怍也毋自欺也。无一事之或差忽。无一息之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9H 页
或间断。则自然有真个见得识得处。不然只是一场閒说话。固难以骤语而喻也。故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顾此昏耄。视听之失官已有年。心性上微妙。岂敢容易说去。窃以旧闻。为贤者诵之。未知如何。星湖礼说。才数月而全部毕誊。可见其志实其业勤。由是而积力久则庶其立于礼也。朱夫子尝言二先生。盖曰子厚以礼教学者尤善。使人先有所据守。下学之工。莫先于礼也。夫礼有本有文。仁义礼智根于心则性其本也。圣人画出一个天理。使之仪则乎人事者其文也。非本不立。非文不行。本立则甘可受和。白可受采。而礼之全。无不在其中。故颜渊问仁。夫子告之以非礼勿视听言动。礼天理也。非礼己私也。己才克则便是礼。礼复则本心之德全矣。善乎张子之言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事之不体于仁。是真知夫礼之本者也。曾子临终。言君子之道三。而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朱子曰笾豆之事。亦道之所寓。但非所当先。而可贵这三项。便是大本。曾子平日做工。专在容貌颜色辞气上。致其存省尔。四勿三贵。其揆一也。所以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而游夏之文学。公西之小相。非不彬彬然可述。而固不敢望焉。礼云礼云。岂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19L 页
止于仪文而已哉。故程子曰礼必须有义。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朱子曰礼学是一大事。不可不讲。然须看得义理分明。有馀力时及之乃可。不然徒弊精神。无补于学问之事。先贤岂欺我哉。学礼者不可不知所先后也。若言其学之之序。则先读家礼。以定其矩。次读仪礼周礼。以溯其源。次读礼记。以通其义。次读通解。以极其博。参之五先生礼说。以观其辨论。参之杜氏通典。以究其事变。旁及乎诸家礼说。以之折衷而从宜。方其读时。熟复讲究。必先求礼之意。常常持养吾心性。则其用虽千条万绪。只是这个理而一以贯之。是可谓约礼。然后庶免夫末稍役文之弊也。自夫圣人之学不传。而道术遂为裂。礼制因以坏。世之学者。不识礼之大本。心不能制。说不能约。行不能素履。徒以前人之零琐说话。擸取窜拾。参错于私智偏识。杜撰傅会。创立己见。而以讹传讹。自槃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者。往往有之。傲然冒知礼之名。开口高谈。把作一家之私议。且胥一世贸贸。而惟阿好成习。人莫有抗辨。靡靡然从之。自欺而欺人。自误而误人。作于心害于事。则礼之体仁者。顾安在哉。子曰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0H 页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朱子尝以是教门人曰。好仁而未至。却不及恶不仁之切。且从恶不仁上做将去。真是壁立千仞。学者须有这般志气。德可进业可居。可以观会通而行典礼矣。贤既志于礼。我心欣然。敢陈瞽说。不嫌其支蔓而奉告焉。惟贤裁取之。
答李纪瑞
大凡读书。须先识得圣人立言本意。研究体味。方见义理精微。无私毫惹绊处。就俯询三条言之。看死生有命则知朝闻道底意。看富贵在天则知从吾所好底意。看泰伯让天下。知圣人权而得中底意。看管氏三归。知其我得志不为底意。方于日用间。自然有得力处。古人之精思力践。实下工夫者。恐亦若是。故朱子曰言外见意。得意忘言。不然只是钻古纸耳。至若字句文义。虽是格致之一端。犹属馀事。孟子所云居安资深。左右逢原。必欲其自得者也。未知尊意以为如何。
答李纪瑞
闻驾者东游于枫岳。吉也回想三十年前。所经山川。森然在眼。若复登毗卢瞰东溟。自不觉幽怀爽然也。昔廖槎溪言。山居颇适。临水登山。觉得甚乐。朱子曰
答李纪瑞
大凡读书。须先识得圣人立言本意。研究体味。方见义理精微。无私毫惹绊处。就俯询三条言之。看死生有命则知朝闻道底意。看富贵在天则知从吾所好底意。看泰伯让天下。知圣人权而得中底意。看管氏三归。知其我得志不为底意。方于日用间。自然有得力处。古人之精思力践。实下工夫者。恐亦若是。故朱子曰言外见意。得意忘言。不然只是钻古纸耳。至若字句文义。虽是格致之一端。犹属馀事。孟子所云居安资深。左右逢原。必欲其自得者也。未知尊意以为如何。
答李纪瑞
闻驾者东游于枫岳。吉也回想三十年前。所经山川。森然在眼。若复登毗卢瞰东溟。自不觉幽怀爽然也。昔廖槎溪言。山居颇适。临水登山。觉得甚乐。朱子曰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0L 页
只在閒散不可。须是读书。閒散是虚乐。不是实乐。盖虚乐是登临。实乐是读书云。二程先生尝从周先生学。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学者欲知圣贤之乐。须于语孟中庸中。登泰山在川上。浴乎沂。为山一篑。观水有术。一拳之多一勺之多等章。沈潜默会。嚣嚣然乐其乐。乐固在乎实地。至若向平子陆散人辈。终其身游览于五岳江湖之间。不过为玩物吟弄之资。则其所乐者。惟虚景而已。古之圣贤。未尝不登临。而乐于山乐于水则自非仁智底地位。固未易实体焉在。贤其真知夫仁智者乐否。吉前者题其寺楼曰践栈攀萝费往回。衣投黄叶屐侵苔。等閒识得溪山性。不是游人玩赏来。到于今觉得山行枉费月有日。秪是閒散底意。了无朴实头踏脚来。固莫如朱子读书之教也。
答李纪瑞(癸未)
问宗子无子。而其弟独子立为承宗。其后其弟之子生二子。而第一子则为承宗。第二子则为本生立后。而今本生祖妣之丧。其服制当如何。当初第二子之生。本生祖妣以衣领举之曰此真吾孙也。待三岁而率育之。长于斯冠于斯。新妇既归。亦见
答李纪瑞(癸未)
问宗子无子。而其弟独子立为承宗。其后其弟之子生二子。而第一子则为承宗。第二子则为本生立后。而今本生祖妣之丧。其服制当如何。当初第二子之生。本生祖妣以衣领举之曰此真吾孙也。待三岁而率育之。长于斯冠于斯。新妇既归。亦见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1H 页
于斯。如此者屡年。此是恩同八母中养母。而兼为本生祖妣也。其服则依养母服三年耶。依本生祖妣服制耶。若所后子生存则于本生祖妣之丧。其服它无可论。而今已殁则其服当依何服之耶。题主与旁题。亦依何书之耶。
独子后大宗。经礼不见。而通典载汉戴圣云大宗不可绝。族庶子当绝父祀。以后大宗。魏田琼曰长子后大宗则后以其庶子还承其父。既谓承父则必将主其祀也。主祀则于本生祖父。似当生则致其养。死则致其哀。然而小记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盖承重之礼。父殁然后为祖服斩。以其受重于祖。故为祖母持重。若出后之次子则既无重之可承矣。子既出后于其本生父母。犹不得三年。况于其孙而加隆乎。本生祖母与八母中养母。亦自不同。所谓养母。同宗之诸母诸祖母及他族之母。三岁前收养则为之三年报服也。至于本生祖母。自是天伦之重。骨肉之情。虽云压降于所后。岂可比拟于私恩哉。自有降服之大功。则先王制礼。不敢过也。昔韩昌黎以少孤养于嫂。故为嫂服加等。张子曰族属之丧。不可有加。为嫂有恩而加。是待兄之恩至薄。盖三尺定礼。孰敢
独子后大宗。经礼不见。而通典载汉戴圣云大宗不可绝。族庶子当绝父祀。以后大宗。魏田琼曰长子后大宗则后以其庶子还承其父。既谓承父则必将主其祀也。主祀则于本生祖父。似当生则致其养。死则致其哀。然而小记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盖承重之礼。父殁然后为祖服斩。以其受重于祖。故为祖母持重。若出后之次子则既无重之可承矣。子既出后于其本生父母。犹不得三年。况于其孙而加隆乎。本生祖母与八母中养母。亦自不同。所谓养母。同宗之诸母诸祖母及他族之母。三岁前收养则为之三年报服也。至于本生祖母。自是天伦之重。骨肉之情。虽云压降于所后。岂可比拟于私恩哉。自有降服之大功。则先王制礼。不敢过也。昔韩昌黎以少孤养于嫂。故为嫂服加等。张子曰族属之丧。不可有加。为嫂有恩而加。是待兄之恩至薄。盖三尺定礼。孰敢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1L 页
有所增损焉。至于本生祖妣。殁则服内以其服将事。服尽则以素衣带主之。题主则本生祖妣。旁题书之以出后孙似可矣。此乃出后子已殁。而其次子将为主祀故也。尝闻士夫家往往有此事。或以是问于星湖先生。先生曰必待有位识礼者。上告于 君。改易为典。然后或免挂碍之患。前贤之论犹若是。则孰敢妄为定礼。以犯汰哉之诮也。就考星湖礼说。庶其有證焉。
檀弓云曾子曰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注曰小功服轻故不税。曾子据礼而言。谓若是小功之服不税。则再从兄弟之死在远地者。闻之恒后时则终无服矣。其可乎。疏曰此据正服小功也。小记曰降而在缌小功则税之。小注马氏曰曾子于丧。有过乎厚。是以疑于此。然小功之服。虽不必税。而税之者。盖亦礼之所不禁也云云。然则再从兄弟之丧闻之后时者。亦可以税耶否耶。
税服一节。曾子言之。郑康成云限内闻丧则追全服。王肃云限内闻丧。但服残日。若限满即止。孔颖达以王说为非。韩退之,刘原父亦为辨说。不胜其纷然。近者星湖先生著小功不税说云。小记云降而在缌小
檀弓云曾子曰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注曰小功服轻故不税。曾子据礼而言。谓若是小功之服不税。则再从兄弟之死在远地者。闻之恒后时则终无服矣。其可乎。疏曰此据正服小功也。小记曰降而在缌小功则税之。小注马氏曰曾子于丧。有过乎厚。是以疑于此。然小功之服。虽不必税。而税之者。盖亦礼之所不禁也云云。然则再从兄弟之丧闻之后时者。亦可以税耶否耶。
税服一节。曾子言之。郑康成云限内闻丧则追全服。王肃云限内闻丧。但服残日。若限满即止。孔颖达以王说为非。韩退之,刘原父亦为辨说。不胜其纷然。近者星湖先生著小功不税说云。小记云降而在缌小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2H 页
功则税之。言惟降而在缌小功者税之。则正服缌小功不税可知也。曾子之言。盖有为而发。当时必有引小功不税之说。故只欲规时人之失也。可谓十分明白。无可改评矣。
朱子答曾择之书曰百日卒哭。乃开元礼。以今人葬或不能如期。故为此权制。王公以下。皆以百日为断。殊失礼意。古者士踰月而葬。葬而虞。虞而卒哭。自有日数。何疑之有。然而但人家诸事不办。自不能及此期耳。若过期未葬。自不当卒哭。未满一月则自不当葬云云。然则期者指三月而云耶。踰月而云耶。今士夫家或踰月而葬。葬而虞。虞而待三月卒哭。其礼何据。三月而葬礼耶。踰月而葬礼耶。
杂记曰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注云尊卑之次也。疏云大夫以上。殡葬皆除死日死月数。故士之卒哭。得葬之三月内。大夫三月葬。除死月则通计四月。大夫有五虞。卒哭在五月。诸侯以上。以义可推。左氏传有踰月之文。释之者曰越一月为踰月。家礼三月而葬。士礼也。朱子所云葬期者。家礼之三月也。小
朱子答曾择之书曰百日卒哭。乃开元礼。以今人葬或不能如期。故为此权制。王公以下。皆以百日为断。殊失礼意。古者士踰月而葬。葬而虞。虞而卒哭。自有日数。何疑之有。然而但人家诸事不办。自不能及此期耳。若过期未葬。自不当卒哭。未满一月则自不当葬云云。然则期者指三月而云耶。踰月而云耶。今士夫家或踰月而葬。葬而虞。虞而待三月卒哭。其礼何据。三月而葬礼耶。踰月而葬礼耶。
杂记曰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注云尊卑之次也。疏云大夫以上。殡葬皆除死日死月数。故士之卒哭。得葬之三月内。大夫三月葬。除死月则通计四月。大夫有五虞。卒哭在五月。诸侯以上。以义可推。左氏传有踰月之文。释之者曰越一月为踰月。家礼三月而葬。士礼也。朱子所云葬期者。家礼之三月也。小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2L 页
记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疏云报读为赴。犹疾急也。不及期而葬者。虽即虞以安神。卒哭之祭。必以三月者。待哀之杀也。此其可据者矣。
先人生时。先祖墓床石。始役而未讫。去五月葬后。舍伯继志讫役。为其立石。将启墓前。祝告云云。越二日立石后。祝告云云。以有事则告之意。告墓未知于礼如何。且先人墓。在于先祖墓茔内之麓。似不可以无告。故祝告立石之意云云。于礼亦如何。
墓所立石。古无其礼。后俗所尚。既是有先墓有事则亦当有告。且先人未遂之志事则亦告。于礼何妨。
三年内改葬。告几筵。而又告于墓所耶。备要改葬具祝辞。多不合义。吉祭具祝辞。又多与吉祭条。文理恐似不合。或可详示否。
语类问改葬。朱子曰须告庙而后告墓。葬毕奠以归。又告庙。哭而后毕。是礼也。无论丧三年之内外。宜无异例。备要改葬祝。吉祭祝。即丘琼山家礼仪节所定也。如有未尽允协则随事略改句语。亦何妨于礼耶。
答李纪瑞(甲申)
俯询殡礼。大敛于阼。未忍离主人位也。殡于西阶。宾之也。礼固然矣。朱子殡其长子。就寒泉庵西殡。掘地
先人生时。先祖墓床石。始役而未讫。去五月葬后。舍伯继志讫役。为其立石。将启墓前。祝告云云。越二日立石后。祝告云云。以有事则告之意。告墓未知于礼如何。且先人墓。在于先祖墓茔内之麓。似不可以无告。故祝告立石之意云云。于礼亦如何。
墓所立石。古无其礼。后俗所尚。既是有先墓有事则亦当有告。且先人未遂之志事则亦告。于礼何妨。
三年内改葬。告几筵。而又告于墓所耶。备要改葬具祝辞。多不合义。吉祭具祝辞。又多与吉祭条。文理恐似不合。或可详示否。
语类问改葬。朱子曰须告庙而后告墓。葬毕奠以归。又告庙。哭而后毕。是礼也。无论丧三年之内外。宜无异例。备要改葬祝。吉祭祝。即丘琼山家礼仪节所定也。如有未尽允协则随事略改句语。亦何妨于礼耶。
答李纪瑞(甲申)
俯询殡礼。大敛于阼。未忍离主人位也。殡于西阶。宾之也。礼固然矣。朱子殡其长子。就寒泉庵西殡。掘地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3H 页
深二尺阔三四尺。内以火砖铺砌。用石灰重重涂之。棺木及外用土砖夹砌。然则可以备南土蚁蝼之患而遵古礼也。然而至于家礼云不可涂殡。答胡伯量问曰此不可问人。当自观其宜。今以不漆不灰之棺。而以砖土围之。必不可也。是乃从宜之礼也。今之人既难于涂殡。则或于房堂。势不已也。且人家宫室之制。既不如古。不能备阼宾之阶。则于何设殡。只就其墙篱之下户庭之畔。则太涉于亵。反不若房堂之为可就其便宜。因成规例。虽洛下巨室。既鲜其涂。施以屏幛。谓之殡所。或于房堂。攒木重涂。厚几至尺而殡之。则可以备火患而掩尸臭也。又或有家舍极狭。仅容生人。则发靷墓下而殡之。又或势不能即为发引。则无论东西。随其近舍之隙地而殡之者亦有之。非曰礼则然也。拘于其势。皆随时而从宜。未能行古一定之礼也。术士所言城内禁殡。曾未之闻。故不敢质言耳。
点茶之义。古无其仪。唐宋以来。饮食必进茶。至有茶饭之称。故家礼始言之。祭祀亦然。象生时也。疾书曰今俗以汤水代点茶。东人不用茶故也。哀谕所云茶食。恐似不然。练服之节。古礼自初丧至卒哭练祥禫。
点茶之义。古无其仪。唐宋以来。饮食必进茶。至有茶饭之称。故家礼始言之。祭祀亦然。象生时也。疾书曰今俗以汤水代点茶。东人不用茶故也。哀谕所云茶食。恐似不然。练服之节。古礼自初丧至卒哭练祥禫。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3L 页
皆有受服。升数渐杀。以至于阕。服问曰三年之丧既练矣。服其功衰。疏云父丧练后之衰。杀之与大功同。故曰功衰。功衰即殇服七升之布也。檀弓曰练。练衣黄里縓缘。疏云练小祥也。小祥而著练冠练中衣。故曰练也。正服不可变。中衣非正服。但承衰而已。至家礼因书仪而成服之衰。至终丧而无变。退溪先生曰小祥不别制服。朱子所以斟酌损益。得时宜之礼。此受服之节。有古今之不同也。盖仪礼尚文。家礼从简。尚文则节文备。从简则烦文约。退溪之意。亦从其简也。然而孝子执丧。不脱衰绖。则至于期而毁弊甚矣。固当别制衰裳以改之。而惟以大功之布也。至于练衰裳则仪礼未之见。而疏家又明言其正服不可变。则虽改制而不练也。金氏备要张子丘氏之说。定为并练衰裳之制。世皆从之。然非古也。然今已练矣。既往勿说也已。
先祖。程子所云高祖以上之祖。盖自高祖以下则四时常祭。故不与焉。丘氏曰高祖之父为五世祖。推以上之为六世为七世。或以始迁之祖。或以起家之祖。在高祖以前者。为先祖云尔。
古礼爇萧以求神。后世代以焚香。始于唐道士设醮
先祖。程子所云高祖以上之祖。盖自高祖以下则四时常祭。故不与焉。丘氏曰高祖之父为五世祖。推以上之为六世为七世。或以始迁之祖。或以起家之祖。在高祖以前者。为先祖云尔。
古礼爇萧以求神。后世代以焚香。始于唐道士设醮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4H 页
之义。而温公书仪用于祀先。盖香属阳气。气之馥烈者无过于香。故爇而求神。家礼亦因之。今则举世皆然。丘氏神安之论以是也。语类杨子直云香是佛家所用。遂不用。亦几于太拗者耳。哀谕神之安之。人安得知之。朱子曰祖宗气。只存在子孙身上。此义至精至微。惟在昔制礼之贤。识得这义。吾之心既安则祖宗之神亦安矣。然而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格思犹不可度。况于安之之情状乎。此固未易索言处也。膟膋燔燎之义。祭义槩云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黍稷肝肺首心。加以郁鬯。以报魂也。疏云凡祭血腥之取牲膟。膋燎于垆炭。洗肝于郁鬯而燔之。至荐熟之时。又取膟膋而萧加黍稷合烧之。故孔子曰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夫孰敢曰不然。此是天子诸侯之礼也。而开元礼大夫以下。亦皆有设垆炭萧稷膟膋之文。自唐已许用之矣。司马公曰此礼难于士民之家。但以焚香酹酒以代之。古之制礼者。何尝以萧鬯膟膋。谓之臭恶耶。窃观今之祭品。水陆鱼肉之属。煎之炙之。腥者膻者。咸列笾豆。若嫌于其臭则其尽舍诸。必如僧家斋而已。其可乎。所辨诸条。如有未契者。更赐商确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24L 页
之。如何如何。
答李纪瑞(丁亥)
问或问为祖父承重者。其祖母已死。则葬时祝亦称孤哀孙否。答云无父曰孤。无母曰哀。既是父死母生则不可孤哀称之。若以哀字叠书。不其妄发乎。其后追闻。有人力言其不可曰祖父丧中。不可去哀字。何论其母生存与否云云。仍为称孤哀孙。详示伏望。
书仪家礼。皆云孤哀孙。而不言母之存亡。则承重者似当如是。且既曰孙而不曰子。则母之生存。何嫌之有。
答李纪瑞(丁亥)
问或问为祖父承重者。其祖母已死。则葬时祝亦称孤哀孙否。答云无父曰孤。无母曰哀。既是父死母生则不可孤哀称之。若以哀字叠书。不其妄发乎。其后追闻。有人力言其不可曰祖父丧中。不可去哀字。何论其母生存与否云云。仍为称孤哀孙。详示伏望。
书仪家礼。皆云孤哀孙。而不言母之存亡。则承重者似当如是。且既曰孙而不曰子。则母之生存。何嫌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