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海石遗稿卷之七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x 页
海石遗稿卷之七
 书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5H 页
上李判书(敏辅)
向来恩补。不胜惊悚之忱。而孔路吏事。恐妨颐养。尤庸耿耿贡念。固当一疏奉申。兼探起居之节。而忧病鸿洞。不遑外事。居然阻候。殆近半岁。情礼俱阙。哀怅交深。伏闻幰驾近还京第。不审际玆体度益享康护。就控先墓文字。夏间承诲。既有俟秋起藁之教矣。窃计间多阅月。格閤遗状。想亦断草。或可以继此留神。就此泚笔。早夜祈企。私切哀幸。而第念近者朱墨之役。或妨佔𠌫之工。用是憧憧。食息靡弛。每见家墓文。虽已得诺于作者。而若使未即下手。于以因循。则终至拖度时月。往往多不成而止者。此所以惕然兴惧。每切忧闷者耳。先君不朽之图。只在此一事。而孤子等之前后泣乞。亶出血腔。则固知下执事以平昔之谊。必不与閒谩文字一例汎应。而孤子等之窃自汲汲。如恐或后者。诚以簿书之劳。每在目前。铅椠之工。易属日后。竟致延月经时。脱藁终不易也。今不敢设期仰请。而若于此岁前。获蒙曲副。则幽明之感。当复如何。病无以躬扫门屏。替使甥儿。谨奉一疏。进拜床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5L 页
下。如得指一之教。则幸甚幸甚。孤子顽延不灭。奄值冬候。叫霣之痛。去益罔极。而慈癠一直沈笃。贱疾五朔缠缀。种种闷迫。已无可言。赵哀丧变。情界绝酷。惨毒之至。实欲无讹。奈何。
与韩(季亨)
初一日还山。因阻雨水。未闻京信。居数日。始知台行发已经宿矣。未必别加惊叹。而悚闷则为之耿耿。见今居停凡百果何如。体上无甚愆节否。悬悬不自已。 谴命固所自甘。而向后事将何居也。台若为目下处义。则今番节拍。可谓至矣。更无可以自引者。若果为永靖之计。则此乃最初关岭。而前涂尚茫然。未知于此二者。盛执何以为定乎。胡文定之言曰。去就语默。如人饮食。其饥饱寒温。必自斟酌。不必决诸人。亦非人所能决。此为千古人定去就之第一符。自今以往。虽弟之于台。亦未质得言而劝沮之。惟在深量而善处而已。实不胜多少贡虑。不宣。
与郑监司(大容)
省礼言。天道恶顺而喜不顺。人事易缺而难圆。此所以古人所谓至治之世。长亦哭孺。父亦哭子者耶。人之生子。长而冠而娶。文与行能犹乎人之子。则人家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6H 页
之至幸也。天下之至宝也。至幸故神必靳之。至宝故天必忌之。想执事今日情事。有切悲者。尚复何言。只将以欧公所云太上忘情四字奉勉。而此亦必有行不得处。则实无可以奉慰之语。奈之何也。仍问悲燬中台体若何。知执事性缓美而气沈密。当有所理遣者。然以相爱之心。自不能不切切念仰。弟交符明日。复归楸乡。惟是病中生涯而已。无可奉闻也。不备。
答三从侄清汝(镰)
昨书得于久阻。喜可知也。平时则无怪久阻。近日之莫往来。何故也。得书而慰。见书而陡然伤叹。然悠悠更何云云。惟以极炎中病客之病不加。为第一幸。而侍下眷中。俱无他挠。是为不细之喜也。列国之人。因一言一事。视死如归。而东京以后。更无此风。如吾东前辈名德之遭罹忒憯者何限。而未闻有向风办死者。盖时势然耳。君之所遭。若使昔人当之。宜不惜剚抆。而在今之道。惟当低首仆地。甘受人踢拳。极其意而后。祗自拂衣而起也。更有何道也。历观往史与 国乘。人或受污于无故之地。取祸于不虞之处。则未或有终不伸者。若令古君子当君境界。则居颐而已。顺应而已。要待有伸之时而已耳。此固真正道理。况此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6L 页
外更没他策。何哉。似闻近颇有物议之称枉云。物议即公议也。世岂有公议不伸之理乎。吾则了不足以是惋叹。而惟咄咄在心者。兰不放萼。骥未展步。而先受人暗地积怒。竟有此无限危机。岂非大可怕而最可惜也耶。玉在椟而人不知其为宝。花在谷而人不知其为馨。即吾家之自古素规。而人谁谓拙。吾自有裕者也。此吾之一生所自勉。而平日之时时奉勉者。实有意存耳。吾则老且死无日。君亦行将隐矣。今无容可言。而此后月日。属之君者较多。更以是着心。为涉危之良方。持家之美范。如何如何。位卑而无职疏鸣。曾未之见。除非鼓铮之路。姑无吁申之道。他人之言。决不可遽动。今且静而俟之。为目下事势之当然也。乡计乌可已也。而一朝撤下。送留之心。安得不错莫也。来后则龟松来去之路。少无不可历访之嫌。况君于我何嫌也。图之为企。馀在更书。姑不式。
答李判书(集斗)
穷则易感。病则多思。每想旧与游者。若隔先天。只自耿然神伤。即于匪望。盛札兼一律。自京褫转坠。书则倩手。诗则心划。一读一咏。宛觏伊人。况审馀暑犹多。闲中动止珍胜。慰如何言。台长我二齿。而尚闻康庄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7H 页
如少日。弟则病将死无多日矣。赋剂之不均。乃如是耶。然而特有少前后耳。要皆望七。不过是冬木之寄生。见阳则当陨落也。生面之逢已矣。会有泉下之期。惟是之企也。弟殆无可言。春经死病。又值夏炎。病上之病。若枯树生虫。枵然是一空壳。只待符到而已。奈何。使𠷢冒罪陈病。昨得遆免。感幸何极。盛什寄意郑重。情见于言外。敢不三复叹赏。切欲奉和。而弟本困作。若做得一篇诗。必费一日工夫。今则病思如雾。不能构合七个字为一句语。当俟少惺。必以芜语奉谢勤意。不宣。
上军威再从兄(圣久)
朝褫上书。想未及达。而即拜下札。伏审霜令。体履连胜。伏慰伏慰。则三丧出。年非不足。丧固无憾。而亲党中行高者惟此君。惊忉何已。祠宇埋安之节。礼无可疑。而但葬后与三年后。未定其何时为合耳。然弟意则凡长房丧而过葬。则即迁于次长房。不得迟待长房三年者无他。即废祭为闷。就享为急故也。今则与此有异。世序已尽。享祀无所。行将奉埋于泉下。然则无论埋安前后。废祭则一也。无宁以三年为节拍。始乃埋安。此盖出于姑且少迟。不忍遽诀之情也。况又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7L 页
长房虽丧。祠板既在世。而若值即远之日。不敢谓以废祭。眜然以过。礼当有略设之仪。虽使礼不备仪。无异于不祭。而比诸永奉幽隧。香火遂绝。犹可为少伸之道。且况埋安迟速。礼无指一之文。少迟其期。退以三年之后。不害为伸情起义之义耶。未知诸议之如何。而迷见则如是耳。不备。
与李领府事(时秀)
丧既就殡。服且已成矣。慰固无说。说亦何益。如小生之逼知匀下者。不悲贤閤之丧。而悲匀下益甚也。七旬之年。身兼三穷。自今以往。不知为几日月。而将于何寄着身界耶。伏惟贤閤心抱至戚。身婴奇疾。窃想其在世无乐。而今能使匀下主丧者。果是一可慰者。匀下则踽孑而已。陨廓而已。出入兴居。果何以为心否。然人之同调同老者。既无以同时同归。则理不得不归有先后。而亦不过少先少后也。先无足留恋。后不必追怛。以是为慰。则匀下宜付之一莞尔。而决不可过自悲耳。如何如何。仍问目今服体。不知有甚损耶。小生承讣之时。想匀下凡百。几不禁潸然。而宵寐前。果不能暂忘也。强疾力呼。不能自写。都乞默会。不备。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8H 页
与郑监司(晚锡)
似闻关西将行户布。已为发令于道内云。然否。近果有传闻之入耳者。意以为宁有是乎。只泛听而谩应。日昨得见关草。始知传说之非误也。自闻此报。陡然而惊。怵然而惧。历日而未敢自弛也。大抵户布之法。自先辈名硕。已有此论。而今人无力量干局。有其议而未果行焉。诚为识者之叹。然窃谓在今日。西关则恐非急先务也。西关之急务。在于裕民镇俗。而为长上者。躬廉俭尚风教。使民感化而安业而已。至于更张之举。则已安已治之后。方可议耳。何则。此法一行。则大民必先动。今番寇乱之幸得少戢。特赖大民之不动故也。今使世乡大姓。怀怨赍怒。雠视公府。摚撞号呶而起。则一呼千喏之类。势将从风投袂而应之也。然则将生出几景来几君则。而四十州官长之外。皆敌国也。仇怨也。于是而国之安危。有未可知。而以何策弥纶之乎。此有不难知者。 先朝甲寅间。履洞故领相为西伯。有所受乎 筵教。欲行是法于平壤。法未行而俗先大噪。至有苍光会哭布政聚呼之举。而波荡之势。无以收拾。至乙卯。不佞继拜是任。辞 陛入对则 教曰。前伯户布。今时不可行也。卿其下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8L 页
车后亟寝之。谨奉 面命。到营明日。发关罢之。以我 先大王圣断神威。俯烛其必不可抑而行之。竟至于少试旋罢。则今之纪纲法令。 国威民志。比诸甲寅乙卯。其果何如也。而以甲寅乙卯出自 睿裁而亦未克行之事。忽行于今日。则其可乎否乎。见今大乱虽曰甫平。特其外面粗定。而里许则殆甚于乱初。虽使汉之良二千石略略存在。平平提撕。如保婴儿驯野禽之为。惟恐其奠不得支不得。不知何许事变出在何处。而乃欲以四百年所未制之法。适会此乱离才定之时而猝然行之。吾知其未见一利。先受百难。到此而台以何方便之道处之耶。非敢曰此法非也。直以其非其时也。若于天心悔祸。礼年屡降。民产稍复。人心底乂。然后讲自朝廷。仰承 上裁。自上相家以下。户纳一布。而发令于京外。则岂不纲举而目张。云行而风从。坐收丕变之效也。以台明理综务之学。曷不念及于是。而无渐之作。若是之甚耶。抑又有未可晓者。租庸调即有国之大政也。虽是周官美制。苟欲大加沿革。必图更张。则不禀于 朝。不议于廷。岂一道臣所可擅断而直行者乎。由前由后。台之此事。实非愚见之所出。而关以西立至之害。必不待竟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9H 页
日。此岂非怵然大惧者乎。台既不一闻于不佞。今何敢妄自贡愚。而事系大利害大是非。则冒据此地。亦岂可袖手坐视。不一奉质于座下耶。玆以披尽底蕴。幸赐回教焉。
答李监司(存秀)
自送旌牙。许大言外之忧。不但为原隰之劳。政自南翘驰神。大昨承去月二十三日出台札。始审一路间关之馀。上任无挠。旬候连安。极用慰浣。第水渰七十州之灾。古有是耶。前启才彻。后启随上。而分二次连报。已见举一道同然矣。心惊口呿。直欲无言。但水至之初。若将尽没。及其水退阳晒之后。次第有分数之胜。而未必尽如初所闻见之时。此乃水灾之本如许者也。况一网打来之水。亦当有甚否紧歇之邑各不同者。徐观此后形止。则可得其真境实状。而台今初到骤闻。何由以先定其把捉方向乎。然而无论如此如彼。本道事盖无可言。此将何为也。壬子之水。尚活出一路生灵。若使仓廒有贮。何患乎救生于必死之中。而其于无谷何哉。茫乎瞠乎。不知所以为计。奈何。台之在京。已见十万之贸。犹不能零琐凑泊。殆欲心口俱焦。而今乃为本道二十万正谷之语。至于启本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49L 页
中先发其端。苟或他道有裕。何论其十万二十万。而此实无面之饦。没星之秤。尤令人左右顾而不省所以也。第道内谷渴云者。骚过于实也。今水大浸之警。恐非十分实境。而年谷之万无一望云者。亦不可闻即实信也。都不若台自躬阅。台自目睹而后。始可以分虚执实。运入方寸之中。定心筹而叩手计也。姑勿以自我先动之。遽示于列倅众民如何。关山重围。亦自有解匝滚出之道。岂或使所领之内。竟属于狼狈之域。莫之能救乎。大抵山胜于沿。田优于畓。折长补短。必不至于全一方大杀之凶。惟是之望望耳。不宣。
答赵监司(贞哲)
秋老霜重。瞻咏政勤。昨拜巡路寄惠之书。恭审原隰征迈。旬候增胜。区区慰仰之私。尤倍于寻常寒暄之承闻。第灾状。益闻所不闻。今已水落石出。更无馀望。将复何为。苟使仓廒有粟。岂或使一夫不获。而其如困在垓心之将。手无寸兵。何哉。诸道方伯。迭有所报。而只自附膺兴喟。未知昔人所当。亦有如此时否。良欲无讹。弟心竭神耗。便一木偶之能言者。如是而将何以支活了几何日月乎。想已返巡。起居无愆否。并庸耿耿。不备伏惟。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0H 页
答成川徐使君(俊辅)
仙凫知有来去。而无望盍簪。只自耿耿咏思。即于泥首穷郊之中。华翰贲枉。就审江楼秋晴。令政履起居连占嘉胜。区区之慰。恍如濯清羾寒。琼雷相望。棣咏湛乐。箕都团欢。极意叙鬯。兼以桑麻告登。察眉少忧。香山馀杭之行。恐无此乐。为之艳叹不自已。从于三十年前。作宰是邑。每于清昼永日。舣舟于碧玉峰下。买鱼而鲙。倚岩而炊。柳外夕烟。带笛而返。尚觉魂梦在此。令能为此否。戚从三夏。病奄奄将殊。忽有新命。承奉无路。迸伏楸乡。流放是期。情踪惶隘。病随徒剧。要当朝夕就尽。亦将奈何。惠十觔香茶。可醒病口。珍感何容言。病草不宣。
答及健斋书
龟缩虫蛰。京闉远如天上。岁暮之思。面面入梦。昨拜意中崇札。备审数日来诸节之安。慰喜良深。而眼眚尚未脱然。病在五官。其苦尤甚。是为之奉念。但阖眼内观。即道家修鍊之方。何必学佛为也。庭班已彻。承 候之请。近日则不至烦渎。野外北望之祝。益切微忱。小生晨泄自成宿症。晨嗽又是苦况。经夜之艰。渐觉难耐。近抄近思录数十章。夜必读数十遍。自致夜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0L 页
深。此为定心唤睡之最良方。恨不得少始此工也。貌胜之说似过传。然而小生则成仙。匀下则成佛。一游于八极无何之乡。一升于十方极乐之界。岂非三生发愿之言耶。小生今将九分成仙。而匀下学佛。决知其做不得也。世岂有卜妾之佛耶。极呵极呵。舍弟换得名邑。即渠夙愿。而不求自得。可见食神有方也。自接朝纸中望出。先自勃勃神动。茂朱地沐浴呈告。断不可已也。非春则秋。必欲勇往。而匀教先及之。尤自耸喜耳。不备。
与徐监司(有闻)
日昨修书申贺。想已登览。即承客臈出惠状。备审临岁台候万安。而新元已届。仰想益增嘉胜。区区仰慰。戚从呻顿之苦。新年犹去年。何足奉烦。胎草谨悉。而未知庙堂关问者。何辞将欲禁之耶。抑欲许之耶。鄙见则自三川坊许辟。即是严防守之意也。今于左右寨之间。又增六十里民居在防守。可谓不劳而添得一队把守之固。已自无妨也。今若禁之。则将逐送已入之许多民户也。既不能申禁于未入之前。乃反驱斥于安堵垦田之后。则是罔民也扰民也。在蔘政。了无所益。适足以失民情也。失防守也。今则势不可不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1H 页
因其势利导之而已。况入其税而补民库添把粮。则未必不为两得也。未知如何。报草果得之。惟在量处也。野居老眊之见。何敢与闻于是。而既有俯叩。第此奉答耳。不宣。
与韩侄兄弟(兢履,成履)
闻将设宴客之需。至于坐熟手张器具。一如平时宴集之举云。吾于日前。以不然之意言于承旨。而未及言于佐郎矣。凡居忧之人。亦嫁女迎妇。今于持重制之日。岂不可婚娶。而但张大如平时则不可也。况犹父即父也。贞洞即今情界。果何如也。白首疚燬。朝夕号泣。而子侄之在隔墙者。大张宴具。广速宾客。独于心安乎否乎。若使识者见之。亦必腹诽而心讥也。吾意则略备享妇之馔。不使之埋没而已。至若亲戚友朋之来见者。果难忍饥而竟日。不可不以数器酒肴。或煎铁等物。疗饥而送之。则情与文俱允当矣。且想贞洞岂无意内料量。而事属自己。故虽子侄辈自不无嫌难禁止之端。以孝子听于无声之道。岂不能仰揣而承奉乎。且在汝辈自处之义。亦岂容晏若无拘。饮食宴乐。欢呼醉饱于咫尺侍奉之地耶。吾于汝辈。亦异姓之犹父也。若见汝辈未能知得之事。不可有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1L 页
见而不言。第此云云。试思之也。且念壬子以前。若当今日。其将如汝辈今日之为耶。抑当节杀减省。以存不得已之意耶。由昔由今。情理事势。决不宜不存防限。兄弟内外。更为相议。俾无一分过不及之悔也。
与及健相公书
十日才一书。仍阻起居。若在京第。岂或如是相疏。秋怀淡泊。益不禁皎皎兴念。不审霜重。调中体履连康谧否。齿痛想已快祛。眼苦亦渐奏效。而针试仍停耶。菊衰枫凋。自明日始冬候矣。在水一方。只有苍葭之思。小生匙著略有所加。必是井泉之功。恨不得早即来居。徒经无限苦况也。贞閤闻于十三四将复 命。而兴居顿胜。颜发无损。十四万铁骑之旷野疾驰。五六里火城之永夜洞红。天下之一大观。而登高纵目。一望尽了。此行所得诚不少。况皇眷特厚。抚存颇勤云。盖近来异数也。拟于面叙。益闻所不闻也。不备。
答琴湖相公书
夜枕得一绝。拟于明后奉简。兼探近候。贵伻先到。下札委临。声气互应。有如山动钟鸣。极堪倾喜。且审居止昭旷。寝啖清稳。况千头脩鳞。一网打来。好成江行一快事。殊令人勃勃神动。三河豚今春初味也。唤婢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2H 页
催煎。俾趁朝供。故人之赐。绝胜于西蜀樱桃。荷谢荷谢。但小奚负鱼包而来。即为搜包数鱼。则屐翁许。有络蹄秀鱼等别馈。而小生则只得三介豚矣。切慨切慨。更以他新鳞继惠。以解此愤如何。伏呵。小生所谓忧患。似免时日死生之急。而曰蔘曰附。医药纷然。毕竟则必贻老夫厄况。奈何。贞閤劄。果立后之请也。既定而未及礼斜。适又忧患极重。故至于陈劄云。情事不胜嗟伤耳。不备。
答琴湖相公书
朝拜赫蹄。又承华虫之惠。江居得山鸡。尤是奇事。既得而又分味。匪情曷已。良荷良荷。且审全眷江游。抑恐贺学士鉴湖之居。必无此乐。病枕神𨓏。洒然有舞雩之思。二绝之贶。更觉三叹。谨以前韵。妄搆三绝。庸申谢语。笑览而覆瓿望耳。
与李左相(相璜)
枚卜已五日。虽委巷妇孺。亦皆一辞洽然。是固为 朝廷堪贺。何但向閤下私相喜也。 恩谕已降。旨意极其隆挚。未知附奏将何如。而三疏则恐无以更加控辞。第如一苇望洋。淼无方向。以小生廿稔饱阅。为之区区奉念。昔见新参政出则时原任右僚齐进致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2L 页
侯。今不可复循故事。而如小生癃废。无生人气意。一书申贺亦后矣。或得下谅否。仍伏问肇寒匀体若何。不备。
与馆阁诸堂别纸
国书草事。更入反覆思量。易地一节。初不举似。则似为顺且无痕。但凡事各有一副体段。今行文字。全无易地二字。如屋无栋。若秤没星。果非当然底体段。彼人虽喜其曲为之意。而其心则岂不易之乎。况北咨则既举槩报由。此书契则都无云云。了失相照互准之义。北咨南书。虽无相关。而天下事有不可知者。他日安知无相照互准。执此为说之端耶。鄙意则以为今所疑虑。只在于勤请二字。若拔寔遵勤请一句语。但曰至于易地行聘。寔出惇交善邻之义云。则既举易地之实。且避勤请之嫌。岂非圆全耶。以临事必慎之意。如是贡愚。以此纸轮照广议。且示礼判为望。
海石遗稿卷之七
 上梁文
  
清虚楼上梁文(酒泉)
观于擅一邦之胜。阅劫灰而复新。圭璧为百代之珍。喜宸章之重揭。式攀名构。乃眷旧基。窃念酒泉设县之时。粤在温祚立国之世。有酒生石。泄灵液于千钟。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3H 页
环邑皆山。开雷封于百里。兴废屡经于罗济。传弓萱东略之墟。关隘最要于畿湖。控堤奈北来之势。嗟风景不殊于举目。而亭楼宛在于波心。作之者谁。占别区于草昧。名以是著。得真境于清虚。飞泉送嗽玉之声。江铺九曲纤縠。穹壁露栖云之态。山抽千朵芙蓉。风佩隔帘。觉魂梦之亦澈。水月参座。揽色相之俱空。矧玆一壑烟霞之藏。寔奉 二圣云汉之宝。曰若 肃祖双楼四韵之什。亦我 英宗一札十行之文。聚奎躔于东陬。 宸藻焕堂壁之奉。经回禄于中岁。 御墨蔼羹墙之思。天籁沨融。恍若张洞庭之乐列群玉之府。 御气密迩。不啻望旄头之尘听属车之音。地则如鲁灵光独存。制实仿宋龙图肇置。曩官人不戒于火。伊是楼又及于灾。尊弆匪疏。江山罹星雨之厄。成毁有数。栋宇入绛云之墟。竟使华构之全烧。遂致 御什之不保。念天翰尊阁之所。非无百灵之共扶。惟山烧及霤之叹。终致一楼之屡烬。顾名基宁容暂废。时贤尉亟谋重恢。翠巘澄湾。袭旧址而无改。画甍雕槛。敞前观而愈新。事闻于朝。成之不日。惟我 主上殿下。以克绍前烈之孝。思丕阐遗迹之图。采 两朝曾揭之章。并刊一板。联九重追赓之韵。亲写下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3L 页
方。琬琰为宗周世藏。实仰以是传是。箫韶乃圣人影子。孰不鼓之舞之。续凤编而圣慕靡穷。咏鸿藻而 御泽犹在。半壁瞻琼玖之什。风烟自在于洞天。一溪溯琴筑之音。楼台别起于特地。此何但一邑交贺。亦可见举国同欢。要相新谣。敢伸善颂。儿郎伟抛梁东。雨后春山满越中。万世 仙陵知密迩。松杉擎日上葱眬。儿郎伟抛梁西。大峡中开万树齐。欲问弓王东略地。断碑深草古城低。儿郎伟抛梁南。群峰齐揖绕澄潭。人从水上看楼影。日照窗栏镜面涵。儿郎伟抛梁北。一坪耕耨迷春色。茅茨隐约住斜阳。漠漠平林啼布谷。儿郎伟抛梁上。奎躔错落争环向。昭回半壁绕纱笼。夜夜知应光气放。儿郎伟抛梁下。酒从石窦涓涓泻。应须一酌当千年。愿献 君王祈永嘏。伏愿上梁之后。云章弥焕。虹梁长完。河图洛书之在玆。传百王而丕承丕显。金樻玉室之并美。垂万代而不蹇不崩。
御制阁上梁文(江陵)
断简传藏璧之宝。得咳唾于古庐。重宸颁弁卷之文。奉云汉于别阁。窃惟栗翁炳灵之室。乃在蕊都薰德之乡。玄龙降观。符阙里星鳞之瑞。翠竹交荫。同考亭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4H 页
杞菊之居。江汉之馀思弥长。鸢鱼自在。文藻之古宅如昨。杖几可举。惟前贤生长之村。虽草木而可敬。伊先正弦诵之所。况图书之犹存。肆于数亩考槃之堂。爰得一篇在丌之草。阐至道于耳提面命之际。庸诏私淑诸人。著新篇于躬行心得之馀。名曰击蒙要诀。矧此书出自亲写。繄真本藏在故轩。篇简凡一十章。手泽宛方册之上。字墨阅屡百载。心画俨点窜之间。铅椠初开于石潭。曾编藁于少日。函丈复返于镜浦。遂藏草于晚年。惟我 圣上。以 宣庙愿为党之心。起汉皇不同时之叹。盖其宏猷博学之盛。实为不世出之贤。所以思义尚德之诚。每切如可遇之感。遂令巾衍中旧秩。至达紸纩下亲监。嘉言善谟。非无全稿之克备。只字片语。最贵手草之犹传。残篇尚完。如芬郁之可袭。遗墨不沫。惟瑟僩之难谖。特推旷感斯文之怀。因思发挥是书之举。乃颁琼琚之什。俾弁布帛之文。片玉零金。虽一字而为宝。天章宸墨。涣十行而增光。叙篇章显晦之由。可见文在玆矣。赞道德光辉之美。为是师所存焉。命就临坪旧基。别建 御书新阁。缁帷棐几。依然数仞之宫墙。画栋雕甍。焕乎半架之奎璧。嗟周子画太极之草。已见濂溪之珍藏。惟宋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4L 页
帝题飞白之书。永为石湖之尊弆。今此上栋下宇之制。实寓山高水长之思。堂宇寂寥。闻金石丝竹之响。宸藻璀璨。迈琬琰刀璧之珍。山海绕钟灵之墟。承警咳于卷里。神鬼护藏书之室。放光气于斗南。霜箨风柯。守龙门之遗宅。锦缥玉𨋀。镇濊君之古邦。匠氏告功。儿郎赞伟。抛梁东。沧海沄沄接太空。羽卫中分呈万象。六龙扶出一轮红。抛梁西。墙高数仞小轩低。庭篁不老琅玕翠。岁暮应看紫凤栖。抛梁南。十里晴湖镜面涵。 圣祖千年台上迹。绛纱笼里彩云含。抛梁北。群玉丛丛烟雨色。一望遥空四五峰。满庭圭笏环宸极。抛梁上。奎宿昭回天宇旷。文教应先邹鲁乡。斐然狂简嗟吾党。抛梁下。 御阁岧峣邻丙舍。望里伊人不可谖。江干日暮搴兰若。伏愿上梁之后。风猷不衰。天札永保。辟文窗于灏气。挹重溟出日之方。秘宝签于灵区。启五星聚奎之运。江山酝酿。一气钟材德之民。朴棫作成。八域腾礼让之化。
华城角巾台上梁文
三龟协兆。新邑奠食墨之野。百雉腾贺。高台跨偃虹之门。功既告成。时若有待。窃惟华城天作之地。寔为仙寝月游之乡。物阜民殷。遥管数十州节制。山萃水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5H 页
复。宛似八百国会同。若古汉扶风遗规。关防壮三辅之势。迨玆周滦水移奉。神祇护万年之冈。翠华空山。尚想 鹤驭之曾过。香火 灵殿。长瞻 龙旂之亲承。惟此城邑之移占。盖仿汤沐之别设。 神筹默运。工不烦于水衡。地利允臧。功实迈于土国。关键设险。不啻七里之郭五里之城。井闾肇基。居然三年成都二年成邑。瞻乔山之松柏。凤翥鸾停。俨古社之粉榆。鸡鸣犬吠。乃就新城之上。特置小楼于东。在羲和旸谷之方。度以土臬。取安石东山之义。名曰角巾。粉堞绕抱月之形。山容左峙。丽谯控连云之势。野色前临。用处则大纛高牙。暇日则轻裘缓带。歌管饰胜。率多南阳之富豪。弓马争能。半是茂陵之游侠。八达之光气葱郁。绕 仙园而长留。一镇之体势崇严。卫上都而益巩。奚但保障之增重。抑亦流峙之改观。有蔚乎其深焉广陵诸峰之林壑。其豁然而平者柳川九曲之桑麻。舤舶隐映于帘栊。平揽一幅纤縠。云烟起灭于朝暮。遥挹千朵芙蓉。畴野苍𦮝。从古称生谷之土。邮亭错莫。至今说驻军之墟。始知大邑名都之中。必有月榭风楹之胜。刱下宇上栋之制。饰繁华于观瞻。处五路三剧之冲。凑轮蹄于都会。南楼玩月。识雅量于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5L 页
登临。北门留觞。增国威于谈笑。虹霓载屹。既殚般倕之才。燕雀交飞。宜申张老之祝。儿郎伟抛梁东。天设金汤气势雄。台上平临沧海阔。扶桑先见日轮红。儿郎伟抛梁西。太平笙管闹芳堤。春城却似新礼路。鸡犬千家翠柳齐。儿郎伟抛梁南。 象设崇冈瑞气涵。万世灵符藏吉地。骊龙擎出火珠三。儿郎伟抛梁北。洛阳城阙瞻 宸极。濛濛细雨榆柳阴。半和农讴歌 圣德。儿郎伟抛梁上。花峰春色引仙杖。东风吹到天香来。知是云车贮郁鬯。儿郎伟抛梁下。台高欲挽银河泻。汉南士女争升平。一阕风谣登二雅。伏愿上梁之后。锁钥弥高。楼台不骞。国树有降露之祥。伫见衍百录之运。台隍迎出日之瑞。举祝光四表之休。
海石遗稿卷之七
 记
  
箕子墓记(平壤)
浿上有大坟曰箕子墓。自上代封而岁祀焉。其坟高而方。坟南有小阁植六楹。前抽一架为丁字形。方围甃墙抵阁。左右锁阁门而糊纸署焉。古有碑。高丽神顺王所立。壬辰。倭寇斧而折之。后得断片帖新碑后。其文仅识子墓字。箕子治东方土。大敷文德。死而葬于此。人至今祀之。古记言箕子没。归葬于冀州河内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6H 页
地。或曰箕子四十世孙武康王准之葬。盖殷既亡。天下为周。箕子避周东来。其没。子孙必不入葬周地。箕准僭号失国。箕氏至准始亡。准亡国君也。后人必不世祭其墓。然则此为箕子墓明矣。平壤古箕子都也。民多姓鲜于氏,奇氏,韩氏。皆箕子后也。鲜于以国为氏。奇氏箕与奇相似。韩氏或言出外裔云。今以鲜于氏司其墓而世官之。噫。除去夷貊旧俗。使东民世衣冠尊礼乐。不戎而华。冠带诸夷者。箕子功也。今屋其墓而封之。世得常祀。自王公方伯。奉香币敬礼而王事之宜矣。含毬门外。有井田遗制。𤱶于历历可见。上有宫墟。又有井。井是箕子时所凿。泉甚冽。旱潦无盈减。井中圆直深黑不可极。下见天光闪闪如掌。万历庚申。得古镜于井东土中。剥漶无光。背刻二十篆。只有东王语。东王乃箕子称也。每野耕居人。往往得古器云。以是考之。箕子都浿水西南隅苍光山下。墓于国都北十里。李齐贤所谓箕子葬苍光山北者此也。岁癸巳。余至浿上。礼墓前。考邑志。万历辛丑。立新碑。韩濩书。粤壬寅。建墓阁。崇祯丙戌。重葺。今在平壤府七星门外锦绣峰少西五里。
六鸣楼记(安城)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6L 页
凤鸟之灵者。文章应五德。声音通六气。恒出于有道之世焉。黄帝时鸣于阿阁。其声六六。黄帝依其声。遂制六律六吕。作云门之乐。一变而为大章。二变而为韶。韶作而乐始大成矣。于是凤又来仪于庭。盖韶非凤无以作。凤非韶又无以至也。韶之为乐。其将终始于凤。而此闻韶阁之必在于凤仪山下者欤。春州守李侯润春。到州之明年。治闻韶阁而新之。就闻韶之阳。建小楼。楼凡四架八楹。功讫。请名于余。余惟春之与州。以亭楼名者殆十数。阁名蓬莱。仿神山也。亭号泛波。志地势也。獜之合江。狼之龙华。越中之锦江。桃源之咏归。或象形而取义。或因境而寓思。名由地著。地以名闻。以至名一邑名一邦。而地益著名益闻焉。山水之必置亭楼。亭楼之必有命名。盖以是夫。今是楼介凤仪闻韶之间。由凤而名。则出自丹穴。九苞其章者凤也。名之以九苞可乎。由韶而名。则击石拊石。成之于九者韶也。名之以九成可乎。名之以凤则遗韶。名之以韶则遗凤。苟欲间凤韶而贯终始。集其成而名是楼。则将何以名之也。噫。凤六鸣之鸟也。其鸣大而为黄钟大簇。永而为姑洗蕤宾。阳声中律。阴声中吕。乃以瑞世之音。发为通政之乐。乐至韶而凤之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7H 页
德其至矣。呜呼。德莫备于凤。而德之发声也。乐莫盛于韶。而乐之本凤也。然则韶之所以为韶。岂非六鸣之所发者耶。闻韶在凤仪之下。是楼在闻韶之阳。而名是楼曰六鸣。则韶之仪乃大备。而凤仪闻韶之名。由是楼而益彰乎否。韶亡而凤不至久矣。今幸 圣人在位。治化洋溢。无声之乐。日闻于四方。春州之野。草木鸟兽。无非是韶之全。而仪韶之凤。将见其跂足鼓翼。翙翙而作。先于是楼。渐于 王庭。以鸣我 国家之盛也。吾当一走登是楼。与春之父老。侧耳而候六六之音也。至于江山之胜。登临之美。前人之述备矣。不复云云。
高丽左仆射洪公西华殉节遗墟碑阴记
环满月台而门者四。西曰西华。门之亡今四百有馀年。遗址尚历历可记。噫。忠平洪公取义之所也。按丽史。仁宗四年。李资谦与拓俊京叛。夜斫神凤门。逼王急。时公以左仆射直都城。闻变缒城入。侍王不离侧。已而资谦焚宫室。迁王南宫。王与公及将军吴卓。步至西华。才出门。贼杀卓。遂及公。公当刃直前而死之。明年。资谦败。录公报国勋。赠太尉门下侍郎。谥忠平。君子谓西华之变。惨于青城。公之忠。无愧于嵇侍中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7L 页
云。公讳灌。字无党。号静轩。其先中国江南人。贞观中。有天河者东来。遂籍唐城。胜国初。讳殷悦。佐太祖官太师。五传而为公。公之后。入 本朝大振。为国巨族。公少好学为文章。 肃宗时登科。选入史馆。寻浮海朝于宋。睿宗立。以儒述为王柄用。国子则自司业进祭酒。御史则以杂端转中丞。出为东北面兵马使。入拜文德清宴宝文诸学士。升太学士。尝为礼部尚书。兼知贡举。以左仆射。遇西华之祸。公在经幄。则阐明训谟。引君当道。得格心之本。处馆阁。则大册高文。黼黻皇猷。鸣国家之盛。掌选举而鉴别甚明。丽朝得人之盛。最称是时。笔艺之工。亦入三昧。大为中朝人所赏。此公践历材德之杂出史乘者。至若西华一事。即公全忠大节。有可以与日星争光矣。重峰赵先生叙历代忠臣曰。在前朝。惟洪忠平,郑文忠二人而已。噫。忠平倡于前。文忠继于后。使胜国五百年生气。赖以不死。为天下人臣之准。而重峰一言。可徵百代。呜呼韪矣。公死于西华。而西华之名于世。盖以公死也。古所谓地以人重者非欤。满月为延庆宫南台。自台少西几武。岘曰都察。桥曰北辰。由桥西南即西华。今野中聚石以志者。在北辰桥直西而近南。则此为西华门明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8H 页
矣。公之后孙始得西华遗址于都志中。惧其愈久愈失。将立石记迹。徵文于不佞。托名贞珉。有荣耀焉。不辞以不文。谨识于石阴。
松都南门楼重修记
松都之有都门。自胜国始。惟南门即我 太祖大王所创也。洪武壬申。定 位于寿昌宫。首设国都南门。上楼下陴。爰为 王京建始之所。是即今门也。越三年甲戌。迁都于汉师。降松京为留守府。门遂仍焉。粤昔 成宗 中宗暨 宣祖 孝宗。尝临旧都。为之历御周览。而逮于我 肃考 英庙。特留 宸章。用识追往旷古之感。后以 六圣驻跸四大字。刊揭于楼上。噫。 列祖临止。 云汉如昨。恍若衬 御光而瞻 宝。尚令都人士。不禁于戏不忘之思。然楼之设今四百馀年。重葺且近百稔。栋桷摧朽。丹垩剥落。将不保古制。行旅过必赍嗟。间经几守臣而竟不能新之。噫。楼之兴废。亦有时欤。今留守金君泽之。余族侄也。按是都周年。惄然念之。不稽于众。捐材鸠工。再阅月功告成。规度咸备。关额增色。楼之制乃大复古焉。遂与将吏父老。选日设宴而落之。请记于余。余起而叹曰。重门击柝。王者所以御不虞也。高墉射隼。圣
海石遗稿卷之七 第 458L 页
人所以动有获也。况是楼 艺祖之所荒也。 六圣之所临也。缓时则玉帛冠盖之所由通也。急处则仗甲车骑之所由出也。井闾货贿之盛而于是焉必集。号令簿书之繁而于是焉必归。凡商旅之所休憩。观瞻之所凑泊。匪是楼无所表。式松都之不可已者是楼也。然而岁久不蹇。岿然独留。饱阅屡度星霜。今见其一举而重新。兴废之叹。不在一楼。而大有关于一都起衰为盛之运也欤。噫。君今成是楼矣。出入观感。必惕然而思。奋然而作。徕军民而以训以绥。发政令而必整必勤。赋繇日以舒。讼狱日以省。使松之人。由今而复底乂安。则楼成而君之治亦成矣。何但为一楼贺也。余以是为君俟之。泽之勉乎哉。泽之名铣。泽之其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