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x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完山 李德懋 懋官 著 男光葵 奉杲 编辑 德水 李畹秀 蕙邻 校订)
 寒竹堂涉笔[上]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8H 页
百弓为结
新罗曦阳山凤岩寺智證大师塔铭。崔孤云所撰。有曰。舍田五百结。后人有注之者曰。方俗。以周百弓为结。四肘为一弓。肘一尺八寸四肘。即七尺二寸。盖以结为田数。自新罗时已有之。古者。百步为一亩。百亩当一结。
诞报庙
南原府城西。有关王庙。辛丑春。 今上(正宗朝) 御笔诞报庙三字。 命监书。赍往揭之。壬寅秋。余赴沙驿。历谒焉。关王木像。甚壮大。金冠红袍。前有二将侍立。庭有碑。万历己亥。都督刘綎所刱。而碑皆剥落。文亦綎所制。语甚野拙。亦荒灰。
刘綎题名
云峰之西曰女圆岭。东南曰八良岭。女圆高峻。距平地十里。往往黑石如屏。一石可丈馀。刻万历二十一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8L 页
年癸巳岁仲夏月。征倭都督洪都省吾刘綎过此。字大如掌。硬险可观。过此石稍东。路南有石削立西向。刻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岁仲春月。征倭都督豫章省吾刘綎又过。字较前石稍整方。癸巳刻填红而露立。故人易见之。甲午刻。字与石纯黑而隐立。故人或未见。壬寅秋再过时。始见之。
崔孤云画像
海印寺。有崔孤云画像。有人书其旁曰。乙巳生。唐僖宗光启三年。新罗真圣女主曼元年也。其俪文。有巫峡重峰之年。丝入中原。银河列宿之岁。锦还东国。盖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入中原。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还东国。按海印寺善安住院壁记末。书内供奉兼翰林学士,承务郎,前守兵部侍郎,权知瑞书监事,赐紫金鱼袋崔致远撰。又书巨唐光化三祀天一泰齐阳月雾日记。若然则十四岁已做高官而仕新罗。且有讨黄巢檄。巢乱在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则孤云尚未生也。乙巳生之说恐非。后考似是。戊寅生。乙巳年东还也。
星州关侯庙
星州府西。有关侯庙。侯金冠绿袍。据椅而坐。右手持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9H 页
枪。左手执釰。左有一将白晢踞坐。右有二将一将两手持枪椎。一将四臂。一手持镋钯。三手无所执。二将俱赤颜虓怒。竟不识何名也。
相臣三百一人
我朝相臣。 太祖朝七人。 定宗朝四人。 太宗朝十一人。 世宗朝十五人。 文宗朝一人。 端宗朝三人。 世祖朝十八人。 睿宗朝二人。 成宗朝十一人。燕山朝十二人。 中宗朝二十四人。 仁宗朝二人。 明宗朝十二人。 宣祖朝三十四人。光海朝七人。 仁祖朝二十三人。 孝宗朝八人。 显宗朝十一人。 肃宗朝三十八人。 景宗朝四人。 英宗朝四十五人。揔二百九十三人。并计 当宁朝(当宁即正宗朝)自丙申至壬寅。相臣凡八人。为三百一人。 端宗朝癸酉。世祖大王以首阳大君。为领议政。今不敢并计焉。○前朝相臣入我 朝为相臣者二人。裴克廉,沈德符。皆高丽侍中也。前朝文科二十二人。 太祖朝赵浚,郑道传,权仲和。 定宗朝成石璘,李舒,闵霁,河崙。 太宗朝李稷,南在,柳亮,韩尚敬,朴訔,沈温。 世宗朝李原,郑擢,柳观,赵涓,黄喜,孟思诚,权轸,许稠。○相臣宗英一人。 世祖朝龟城君浚。隐逸六人。光海朝郑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9L 页
仁弘。 显宗朝宋时烈。 肃宗朝许穆,朴世采,尹拯,权尚夏。武臣五人。 世宗朝崔润德。 中宗朝朴元宗。 仁祖朝申景禛。 孝宗朝具仁垕。 显宗朝李浣。荫二十六人。 太祖朝裴克廉,金士衡,沈德符,柳曼殊。 太宗朝李居易,李茂,赵英茂,柳廷显,姜筮。 世宗朝卢闬,李贵龄,南智。 端宗朝韩确。 世祖朝韩明浍,黄守身,沈浍,洪达孙,康纯。 成宗朝尹士昐,韩伯伦,成奉祖,尹士昕。 仁祖朝沈器远,金自点。 孝宗朝李时白,元斗杓。○相臣致仕二十五人。 太祖朝权仲和。 定宗朝河崙。 太宗朝柳廷显。 世宗朝柳观,黄喜,孟思诚,权轸,李贵龄,河演。 世祖朝李仁孙。 宣祖朝沈守庆,郑琢。 孝宗朝具仁垕。 显宗朝宋时烈。 肃宗朝南九万。 景宗朝崔奎瑞。英宗朝闵镇远,李宜显,李台佐,金兴庆,金在鲁,俞拓基,金尚鲁,洪凤汉,金致仁。致仕还卜三人。 定宗朝李舒。燕山朝柳洵。 景宗朝李光佐。惟舒再致仕。再还卜。十卜而八拜首相者一人。 肃宗朝崔锡鼎。起复拜相者二人。燕山朝金寿童。 仁祖朝张维。拜相不就者四人。 仁祖朝张维。 肃宗朝尹拯,权尚夏。景宗朝崔奎瑞。未及出而卒者。惟 肃宗朝闵镇长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0H 页
而已。早年拜相者二人。 世祖朝龟城君浚。年二十八。拜领议政。 宣祖朝李德馨。年三十九。拜右议政。老年拜相者二人。 肃宗朝许穆,尹拯。年八十一。拜右议政。 相臣配享四十一人。 太祖室赵浚,南在。太宗室河崙,赵英茂,郑擢。 世宗室黄喜,崔润德,许稠,申槩。 文宗室河演。 世祖室权揽,韩确,韩明浍。睿宗室朴元亨。 成宗室申叔舟,郑昌孙,洪应。 中宗室朴元宗,成希颜,柳顺汀,郑光弼。 仁宗室洪彦弼。 明宗室沈连源。 宣祖室李浚庆。 仁祖室李元翼,申钦,金瑬,申景禛。 孝宗室金尚宪,宋时烈。 显宗室郑太和。 肃宗室南九万,朴世采,尹趾完,崔锡鼎。 景宗室李濡。 英宗室金昌集,崔奎瑞,闵镇远,赵文命,金在鲁。
天咫玉格
胡元瑞笔丛云。段成式酉阳杂俎所列目玉格。宋人以下。亡不骇其异。而未有得其说者。今考玉格所谈二典事。则玉捡之文也。元瑞该洽。在明世。为升庵之亚。而独不知此二义。何也。云笈七签云。青华小童曰。恭承太上嘉命。试守青华之宫内东殿金房玉格。有宝经三百卷。玉诀九千篇。元瑞既诮末人之不知其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0L 页
义。而云笈七签。宋史艺文志。张君房云笈七签百二十卷。
清人诗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此王渔洋真州绝句。余于栅门店壁。见蒙古博明晢斋所书。海气三山日欲昏。半空飞散凤皇(一作凰)群。脩蛾不展缘何事。懊憹罡风坏绣裙。此冯定远游仙诗。曹主簿允亨书八幅屏风于摛文院。一幅各书一绝。时柳检书得恭。诵此绝。曹遂书之。女墙倒影下寒空。树杪飞桥挂远虹。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都在雁声中。此申凫盟泛舟明湖诗。四百桥边茂苑东。纤腰舞杀为春风。吴娘一一娇莺似。生长游丝落絮中。此屈翁山姑苏柳枝词。右四诗。余尝爱诵。坐驿楼无所聊。手裁宫纨摺扇式笺。题之揭壁。
朴春凤
戊申年。逆贼郑希亮。举兵叛于安阴县。据咸阳郡。召郡仓守吏朴春凤。开仓出谷。春凤不纳钥匙。贼以兵胁之。春凤张目大言曰。安阴郑生员。何与于 王库之谷。贼遂乱扑。六七日乃死。当时无人显发。至今人心为之怫然。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1H 页
郭弼夏
玄风郭弼夏。居昌李敦。皆谨拙坚确之士也。相与结社。人称莫逆。又结婚姻。郭之女子。即李之子妇。李一日访郭。语次以为同郡有异事。某村女踏碓舂米。有猎夫放铳猎雉。飞丸误中女背。洞胸而出。仍触入扶拐之脘。竟无𧏮。盖所目睹。郭正色曰。宁有是理。不意君亦虚言。因与绝交。命其诸子。亦与之绝。仍不往见其女子者凡三月。郭游海印寺。过居昌舂女之家。试问李所传言。历历皆不诬。郭始悔悟。往见李。相好如前。李遂戒子弟曰。凡非常之事。虽真的目睹。不可传说。以郭君而几不信我。况他人乎。
郑桐溪山城劄子
郑桐溪山城第四劄子。伏以臣之自决。政为不忍见殿下今日之事。而一缕残命。三日犹存。臣实怪之。鸣吉既使 殿下。称臣出降。君臣之分已定矣。臣之于君。不徒以承顺为恭。可争则争之可也。彼若求纳 皇明之印。则 殿下当争之曰。自祖宗受此印。今将三百年。此印当还纳于明朝。不可纳于清国云。彼若求助攻天朝之军。则 殿下当争之曰。天朝父子之恩。清国亦知之矣。教子攻父。有关伦纪。非但攻之者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1L 页
有罪。教之攻者。亦不可云。则彼之凶狡。亦必谅之矣。伏愿 殿下以此二者。争之不已。无得罪于天下后世。不胜幸甚。臣命在垂尽。既不能扈驾。又不能哭辞于路左。臣罪大矣。臣本职及兼带。并命改递。使臣得以瞑目。取进止。此劄可以泣鬼神而争日月。然危忠所激。语涉讥谤。洵为白玉微瑕。其曰臣之于君。不徒以承顺为恭句。恐未稳当。骤看似直切。而无恻怛恳到气像。
安处顺
安处顺字顺之。文成公裕之后也。父典籍玑。母兆阳林氏。生六岁。玑卒。仲父判书琛。盲(一作育)于家。正德癸酉。举进士。甲戌。登丙科。历艺文检阅弘文正字。戊寅。除求礼县监。时事大变。所尝从游者相继摈黜。李荇以使事。至全州。遂与之会酒。半酣。感伤世故。泣下不能禁。朝议哗然。欲中之。即移疾而归。筑室鹑水之上。党禁稍解。甲午。拜典籍。转奉常判官。卒年四十三。为人端洁。处事敏果。待人以诚。尝以不及事父为痛。事母致孝。母食然后始食。食不如常。则亦不敢饱。及遭故。三日不进勺水。期而后始食粝饭。盐而不酱。不食菜果。独处土炕。以致哀慕。夜必倚壁。或挂绳悬发。警昏睡。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2H 页
鸡鸣上冢哀哭。仍就伯仲庐。迟明哭于几筵。遂抵厨间。手供馔具上食。不废寒暑。天雨雪。必拥帚扫除茔域。三年一如始丧。哀至辄哭。不与人对言。未尝见齿。谨于祀事。三日斋浴。不解衣以寝。每遇二亲生朝。陈遗衣以祭。哀泣不怠。事伯仲如严父。内外侄甥数十人。常聚食而教之。于物无所顾恋。周济贫乏。救解患难。与朋友交。不以利害易其心。己卯士祸。赵光祖谪绫州。时为求礼。驰往与会。知旧之摈于南者。亦皆极力资遗不少沮。男瑑。婿卢祯(卢禛)。官判书。
郑桐溪癸亥疏
郑桐溪癸亥。拜司谏辞职疏。救郑仁弘曰。戊申郑仁弘。陈疏攻柳永庆。因有窜谪之 命。臣于其时。为仁弘伸救。而言及永庆矣。至于今日。永庆复其官爵。已为无罪之人。臣虽欲强颜从仕。其于物议。何哉。臣于仁弘。虽无执卷受业之事。而师生之分则已定久矣。自癸丑以后。论议之颠错。如出别人之手。臣亦怪之。耻有师生之名。而此皆八十髦荒之后也。近则沂洁滃浍之徒。纵臾嫁祸。远则尔瞻缵男之辈。愚弄媒孽。昏耄见欺之状。岂不可哀乎。记曰。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仁弘之罪。虽在罔赦。而至于施之极刑。缘坐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2L 页
籍没之律。与尔瞻缵男辈。一体施行。则非但有违于古经。毋乃或伤于 圣上新服之初。务从宽典之盛德乎。师生以义合。不可则绝。而人之指目者。必以臣为仁弘之门生。臣虽欲强颜立朝。其于物议。何哉。
卢友明
卢友明。字君亮。礼川人。参判叔仝孙也。父昐。艺文校理。母居昌慎氏。早孤。从师力学。声称蔼蔚。与兄进士友良。弟进士友英。俱有文行。年二十八戊午。举进士。遭母丧。时当燕山下令短丧。能持制不变。自是不治举子业。书籍自误(误似娱)。家世素贫。不治生产。少养于祖母金氏。特钟爱。将厚赐土田臧获。皆辞不受。筑小室。自号信古。莳梅竹药草。几案必整。书帙不乱。不喜与人往来。然有造谒。亦皆款接供酒馔。不计有无。有来问学。教诲不倦。金安国观察庆尚。与安遇,卢㻶,金大有。同荐于 朝。除 集庆殿参奉。转 显陵。庚辰。弃官归。癸未卒。为人端重简洁。出言侃侃。平居。衣冠肃整。非有故。未尝偃息。委巷非礼之言。不接于口。恬澹清苦。安分守约。事亲孝。与人信。惠于僮仆。有所忤心。亦不诃骂。先晓喻而后捶罚。然见人非违。未尝不深责之。为诗清澹。识字义音韵。偏旁点画。清浊高低。无不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3H 页
精解。善楷书。仿东晋。见人明经者。要其记诵不忘。点窜标识于经传。辄责之曰。圣贤训辞。何敢污蔑如是耶。与文献公郑汝昌同里闬。尝问业门下。专精闽洛之书。端坐一室。手抄口诵。娶顺兴安氏。典籍玑女。后娶安东权氏。生员时敏女。男三。禧进士。禛判书。祼察访。女牧使申潜。
正统天子
自书契可考黄帝以后。至于今乾隆正统天子。凡一百五十八。南北朝五季不计焉。年记为四千四百九十零。
罗丽年号
新罗法兴王二十三年。始有年号曰建元。真兴王十二年。改元开国。后又改大昌。三十三年。又改鸿济。真平王六年。改元建福。善德女主三年。改元仁平。真德女主元年。改元太和。四年。始去年号。高丽太祖。建元天授。光宗建元光德。
三四年前一布衣
戊戌九月。余宗兄禁将公拜统制使。赴任。余以百钱。贳柿商归马。将穫稻天安。欲追别公于天安客舍。马骨立。不善步。且骑且行。谒于客舍。将发。沙斤驿吏进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3L 页
马。马面长三尺赤毛。往往有浅白点。如鹿斑。昂昂骏品也。辛丑十二月。余拜沙斤察访。明年二月。乘此马赴任。计其年则为五年。而以月计之。才三年馀也。余以白徒书生。受 圣朝厚恩。骤迁至此。可谓布衣之荣极矣。将过天安。召佃客之前所侵侮者。慰见之。皆缩伏不敢仰视。官不在大小。足可以观人情。遂有诗曰。三四年前一布衣。邮丞虽冷骤迁稀。行行骏马青青伞。到处淮阴旧钓矶。此马今虽老瘦。骑则便稳。如倚榻坐床。为庆尚道十一驿之第一。
咸阳名贤
咸阳名贤。蔚然一代。今则遗风泯焉。有书院五所。灆溪,溏洲二书院。即 赐额也。灆溪书院。文献公郑一蠹,郑桐溪蕴,姜介庵翼享焉。俞㵢溪好仁。院中作别祠而享焉。溏洲书院。卢玉溪禛独享。柏渊书院。崔孤云致远,金佔毕宗直。以名宦享焉。道谷书院。赵德谷孝仝(承肃),郑竹堂六乙(复周),卢松斋叔仝享焉。竹堂。一蠹之父(一作祖)也。松斋。玉溪之曾祖也。龟川书院。表灆溪沿沫,朴春塘孟智,梁九拙喜,梁逸老灌,河愚溪孟宝,姜琴斋汉享焉。桐溪生于安阴。而以邻近享焉。李青莲后白。亦生于咸阳。而独无享焉。人皆恨之。
俞㵢溪
咸阳人相传。俞㵢溪以母老南归。 成庙赐二珠。到汉江舟中。遗落于水。㵢溪以不保 上所赐。称死罪。北望恸哭。少顷有鲤跃入舟中。剖其腹。二珠现焉。㵢溪既卒。 上悼念不已。命风水者。相地而葬。必择子孙繁衍之地。㵢溪子某不肖。徒藉为名父之子。不善待风水者。风水者心怒。故择子孙零替之地。至今不振云。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4H 页
曹南冥
曹南冥初甚俭约。以粗衣朴马出野。商人争路。推堕马下。诟骂而去。南冥叹曰。士君子被服寒素。乃为贩奴所侮。自此遂华衣好马。仆从豪健。人皆让途。不敢忤视。因叹曰。士君子修饬边幅。固应如此。后以汰侈闻。至今晋州丹城之人。盛饬衣马。盖其遗风云。

崔孤云初月山大崇福寺碑。有曰。益丘垄馀二百结。酬稻谷合二千苫。注。东俗。以五亩减百。为结。斛除一斗。为苫。案华音。苫音蟾。东音则为占。言以苫为空石。呼空石。音蟾。盖东俗初从华音。华字以空石为苫。而后乃苫音蟾。讹为占。仍忘苫字之音与义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4L 页
新罗名僧碑
有唐新罗国故曦阳山凤岩寺教谥智證大师寂照之塔碑铭并序。入朝贺正兼延奉皇华等使,朝请大夫,前守兵部侍郎,充瑞书院学士,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有唐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大朗慧和尚白月葆光之塔碑铭并序。淮南入本国送信诏书等使,前东面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有唐新罗国初月山大崇福寺碑铭并序。前西国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有唐新罗国故智异山双溪寺教谥真鉴禅师碑铭并序。前西国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并书篆额。
金龙珏
童子金龙珏。家贫亲老。持橐行乞纳一文。有曰。颜子虽云乐贫。如使颜路而病且饿。则必不暇安箪瓢而谋甘旨也。曾子虽云安贫。如使曾晰而病且饿。则必不暇乐弦诵而营糇粮也。余叹曰。言之至此。使天下之人有儒名而使亲饥者。噤口不敢自白。然颜曾当之。不必乞丐。应有调度。不避贱事。不如东国士抵死。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5H 页
不敢力作畏人嘲笑也。
孤云论儒释
崔孤云曰。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是以。东人之子。为释为儒。必也。西浮大洋。重译从学。命寄刳木。心悬宝洲。虚往实归。先难后获。亦犹采玉者。不惮昆丘之峻。探珠者。不辞骊壑之深。遂得慧炬。则光融五乘。嘉肴则味饫六籍。竟使千门入善。能令一国兴仁。孤云此言。为新罗号称礼义之俗之断案。惜乎乡贡之生。秪是俗儒。北学之僧。反多名释。佛教胜于文教。未能大进于中国者。有以也。且唐三百年。大播诗声。则新罗之人。亲炙名家。亦云多矣。而巨擘擅场。当推孤云。然其诗平平。何尝有唐贤清新警绝一句半篇乎。孤云而如此。则他可知矣。盖新罗之人。生于重山复岭之间。钝梍常留。慧窦未辟。风俗之胶。固末如之何也。至若昭代。则人文渐开。间有英才。虽无入学之规。年年陆行。文士时入。而但无心悦之苦。诚如梦如睡。真成白痴。无所得而空来。所以反逊于新罗之勤宲也。大抵东国文教。较中国。每退计数百年后始少进。东国始初之所嗜。即中国衰晚之所厌也。如岱峰观日。鸡初鸣。日轮已腾跃而下界之人。尚在梦中。又如蛾眉山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5L 页
雪。五月始消。
田禹治
田禹治。潭阳人。儿时读书佛庵。僧酿酒一瓮。使之看守下山。僧归见酒渴。而只有糟粕。责禹治偷饮。禹治无以自白。更托又酿一瓮。吾当捉盗。僧如其言。酒将熟。禹治见有白气如虹。从囱间入。接于瓮口。濛濛有酒香。遂寻白气所起处。接于前山岩穴。穴口有大白狐醉眠。禹治以绳。缚其喙足。负而归。悬于庵梁。读书自若。少选狐酒醒。作人语哀诉曰。若脱我。则当厚报子。禹治曰。报我何物。若又逃去。奈何。不如杀之之为快。狐曰。我有幻诀。藏于穴中。持此报子。试以绳系我。纵入穴中。如不出。引绳出之杀我。未为晚也。禹治如其言。狐取一素书献之。遂放狐。披视。皆灵诠秘咒。遂研朱点其易悟者数十段。俄见其家老婢。被发痛哭。来传其父之讣。禹治弃其书。苍黄出门。则老婢不知去处。禹治始觉为妖狐所卖弄。仍还收狐诀。狐只留朱点者。馀皆割去。禹治后以幻术。鸣于世。皆从朱点数十段中受用云。
朴邕序
新罗宪康王。召大朗慧和尚。将还山。命群臣赋送归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6H 页
之诗。在家弟子王孙。苏判嶷荣首唱。侍读翰林郎兼崇文台瑞书院直学士萨餐朴邕。制赠行诗序曰。自竺乾。而暨乎震旦。心印潜付。法灯相传者。于六祖传。并详之矣。我大师鸡林卓锡。鳌壑乘杯。历践三秦。巡游百粤。乃于麻谷。终获玄珠也。及乎会昌沙汰之际。结侣东归。自后班荆荫松。韬光晦影。寒溪洗钵。岩壁倚筇。积有岁矣。来学者。何止三千。密契者。岂惟十哲。进于景文王御宇之辰。频降纶音。特遣星使。来仪帝阙。弘敞禅谈。钦哉称师。(缺)(缺)礼。又迄于今上登极之六载。天书催召。京辇再詹(詹似瞻)。因于宫中。置(缺缺)饭。惟香积殿。乃普光忘机(缺)对。若孤云之寄太虚。隐性空谈。如皎月之临止水。吴王之迎康会。晋帝之值佛洪。不可同日语也。睿奖加号。(缺)阐禅林。朝僚竞参。喧阗梵宇。大师不系浮云之心。长怀岩壑。虽拘野鹤之性。苟厌尘寰。圣上优诏。便许归山。此日也暮山紫而天宇云愁。松径青而岩扉雪掩。恩旨特令。孔徒释辈。业习雕虫者。各赠诗饯行。邕不揣荒芜。乃裁狂简。题斯短序。冠其众篇。虽乏英英精彩。犹有唐文典刑。
沙斤驿丞案
沙斤驿丞先生案。旧有而中间遗失。 显宗八年丁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6L 页
未。察访赵相遇。始修辑。以李荣春为首。其次沈日章,李泂,韩行四人。无到任瓜满年月。自李喜庆始有年月。万历九年 宣祖十四年辛巳到任。自李荣春至赵相遇。凡四十二人。自赵相遇之交承方以远。至于余。凡六十五人。总一百七人。金宗武居善山。万历庚寅八月到任。壬辰四月。尚州战亡。沈司谏大孚。崇祯己巳到任即归。金县监寿徵。 肃宗己未到任即归。李阴竹麟祥。 英宗丁卯七月到任。己巳八月瓜满。皆最有名称可知者也。今右议政金公(熤)。 英宗庚寅正月。以弼善违牌补外。二月。 宥还。历考案中诸公在任年月。则自万历年间。至崇祯壬午。或七年六年五年四年。自李楚老始任三年。而此后径递者相望。亦可以观乘除之理也。察访边宗洙。追录蔡无逸于案首曰。 中宗壬午生员第一。以沙斤察访。 中宗三十五年庚子。登丙科第一。官止献纳。
数树亭
李凌壶麟祥。为沙斤察访。多所设置。持心公廉而又束吏。余问老吏。五六十年来。何官最善为政。吏举凌壶以对。盖书画文词之人。例多不识事务。若米颠倪迂者。是也。凌壶能兼吏治。衙轩揭寒竹堂扁。劈窠大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7H 页
篆。颇遒伟。轩东隅。有杜冲红梅古松修竹之属。凌壶构一笠瓦亭于树间。东临荷塘。有萧然之致。数树亭三字。宋文义文钦。所书八分。北栋揭凌壶自书。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取摩诘诗意以名亭。崇祯再己巳季春。书。
李凌壶
李凌壶性刚果。咸阳尝有所亲书生。一日谓书生曰。吾欲访君家。而路过南人之村。不可访也。又尝访一书生家。坐语良久。忽有客升堂。凌壶不告主人。遽然起去。书生怪之。后问其故。乃曰。向者客。南人也。故吾若浼而避。又尝爱一书生。一日书生于坐间。偶拈书帙而观之。凌壶正色责之曰。长者书。少者安敢取览。仍疏而斥之。咸阳人陈生。尝向我道之。
富民侯
文益渐字日新。小名益瞻。晋州江城县人也。高丽恭悯王九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擢第。与郑梦周同榜。见丽季儒学废而释教行。慨然以继绝学。为己任。倡明正道。诋斥异端。教人。必以忠孝之行。性理之学。二十四年甲辰。以左司议大夫。奉使入元。会崔濡谮恭悯王于顺帝。欲立德兴君而自为相。盖德兴君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7L 页
时为上使。濡又谮益渐曰。副使文益渐。素称刚直。必不从命。愿陛下抑之也。顺帝召益渐。谓之曰。丽王荒淫。朕欲废王立德兴君。尔为何如。益渐对曰。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臣虽无状。不敢奉诏。顺帝怒曰。朕志已定。陪臣违命。罪当死。中朝诸臣为救解。遂窜于南荒。益渐因商人之来东者。密通崔濡事于恭悯王。二十六年丙午九月。宥还。见途旁田中。有草白花如毳。使从者金龙摘取而看。守田老妪曰。此草绵也。外国人移种。有厉禁。慎勿摘也。益渐遂潜藏三花于笔管来。归丹城田舍。二月始种。一核于花坞。不句萌。三月种一核。枯死。四月种一核。秋有白花。此(一作比)三年。遂大繁衍。但未知去核引丝之方。爪摘核而手撚丝。居亡何。上国僧。来游东国。由北道。至晋州郑天翼家。天翼。即益渐妇翁也。僧见野田草绵。忽泫然泣下。天翼怪问之。僧曰。故国之物。不知何年移此。若是之繁也。流离岁久。不觉感涕。僧遂作搅车纺车。教以织作之事。于是。草绵之利。遍于一国。以左司议侍学。上书极论为学之方。谏官李竴等。上书争私田不可复。益渐时官左正言。与李穑,李琳,禹玄宝称病不署名。大司宪赵浚奏曰。益渐以贤良徵拜谏官。诚宜敷陈治道。以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8H 页
补圣明。而反乃依附宰臣。专事苟容。请罢之。教曰。可。益渐退隐于智异山中。自号思隐。教授生徒。丁母忧。居墓三年。时值倭寇陆梁。人皆窜匿。益渐不脱衰绖。上食如常。矢死不去。寇亦感其诚孝。不加害。得保几筵。后又自号三忧居士。盖忧邦国之不振。忧圣学之泯灭。忧己道之不立也。 明高皇帝洪武十六年癸亥卒。辛王。命按廉使吕克珚。立碑于所居。以旌孝行。墓在丹城葛芦介山。 惠宗皇帝建文三年辛巳。我太宗大王。嘉其有功有行。 赠嘉靖大夫参知议政府事竭忠辅国启运纯诚佐翊泽重广利贞亮功臣。江城君,富民侯。谥忠宣公。立庙宣额。 命其子孙复役。 赐祠田奴婢。旌其门闾。 世宗世祖成宗中宗宣祖景宗英宗列朝。俱命其子孙。除役免贱。 世祖朝。其后孙天奉。官至判尹。佯狂行乞。不仕。贬死于咸兴。 中宗朝。有刑曹参判瑾。弘文馆修撰璿。生员绘地。辞连己卯之狱。俱夺告身。归田里而死。自是文氏之族。衰而不振。丽史有云。益渐非徒有功于绵花。天理晦而复明。文风炽而复振。可谓东方道学之宗也。李滉撰碑记。有曰。晚年不仕。盖亦早见而预待之也。壬辰倭难。庙宇毁坏。 恩额灰烬。 神宗皇帝万历四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8L 页
十年壬子光海君四年。乡里父老。道内儒生。重刱庙宇于丹城道川之上。 肃宗大王三十三年丁亥。道内儒生李东稷等。上疏请额。 命礼曹禀处。因格而不施。
申尚州
申潜字元亮。高灵人。曾祖文忠公叔舟。父礼曹参判从濩。娶 世宗大王第十一子义昌君玒女。弘治辛亥生潜。七岁而孤。伯兄高原尉沆。 成宗朝驸马也。文雅重一时。潜从学焉。词藻日进。癸酉中进士。剔浮华砺名检。遍交当世之士。论辨卓荦。己卯中贤良科。补艺文检阅。故事。赐对群臣史官。辄后入先出。潜进言曰。人主言动之微。史官无不谨书之。后入先出。恐有伤于纪宲之义也。臣闻 成宗朝。有一憸人。乘此得售其说。卒为祸阶。请自今。史官先入后出以为常。中宗大王可之。未几士祸作。罢贤良科。后入先出之规。亦废不行。潜罢官閒居。辛巳。与安珽等。横被罪。 庭讯竟无所得。谪长兴府十七年。志气旷夷。哦诗自遣。丁酉。量移杨州。戊戌。 命任便居住。卜居峨嵯山下。弹琴读书。翛然自适。癸卯。大臣荐材堪华国。超授六品。为司饔主簿。 上下教曰。潜今为主簿。无以试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9H 页
其材。改除守宰。欲观治绩。补泰仁县监。以兴礼善俗。育才敦学。为急务。时值大歉。所全活数千人。观察使金光辙上其事。 上嘉之。加一阶。拜 宗庙署令。 明宗己酉。除杆城郡守。辛亥。 上命拣中外莅官廉谨者。观察使柳智善。上其清谨。时潜病笃。观察使循旧事请罢。 上下教曰。潜清德已著。所至尽心。不可病罢。只递其职。仍升秩以奖之。壬子。超拜尚州牧使。潜疾愈感。 上眷稠重。遂赴任。观察使丁应斗上荒政之最。 上加一秩。阶通政。甲寅卒于尚州。潜风姿凝俊。识量高雅。乐善好义。无有伦比。世俗凡卑之论。未尝出口。遇事优游。不动声色。忧时闷俗。发乎至诚。赒济穷乏。无所顾惜。奖进后生。随才引诱。晚工草隶。写兰竹。极其精妙。时与亲知。文酒衎衎。夷愉和畅。风流动人。初娶宗室唐海副守某女。有二女。后娶参奉卢友明女。无子。友朋(一作明)子禛。撰行状。
鸷鸟种类
鸷鸟种类甚多。今记其方俗之名。鹰之当年生而调驯者。曰甫罗鹰。甫罗者。方言淡红。谓其羽毛色浅也。在山而年久者曰山陈。在家而年久者曰手陈。鹰之最俊而白者曰松骨。青者曰海东青。鹫之少而似鹰者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9L 页
曰独戌伊。鹫之大而能捕獐鹿者曰伽漠戌伊。伽漠者。方言玄也。似鹫而能捕虎者曰肉德威。状皃雄大。人负而行。见虎则坐虎头。啄其睛。似鹰而两翎脩锐者曰兰春。掣翎而斩。鹅雁亦杀鹰。似鹰而眼黑者曰雕鹘。能捕鹰。似鹰而赤胸白背黑眼者曰方达伊。能杀鹰。似鹰而小。翎锐脚脩者曰决义。能捕鹑。即所谓鹞也。似决义亦似鸠。而眼黑者曰盗铃驮。能捕鹑。似盗铃驮而能捕雀者曰句陈义。亦曰孛南朴天。将风则直上半空。消摇不下。孛南者方言风也。即所谓晨风也。似决义而嘴旁决如刀刻者曰雀鹰。能捕雀。似鹰而尾根有白羽者曰马粪。掠能捕雀。
胡中丞
咸通六年。天子使摄御史中丞胡归厚。以我乡人前进士裴匡。腰鱼顶豸。为辅行。与王人田献铦来。锡命曰。自光膺嗣续。克奉声猷。俾彰善继之命。允协至公之举。是用命尔为新罗国王。仍授检校太尉持节。充宁海军使。向非变齐标秀。至鲁腾芬。则何以致飞凤笔而宠外诸侯。降龙旌而假大司马之如是乎。敀厚之复命也。白时相曰。自愚已往出山西者。不宜使海东矣。何则。鸡林多佳山水。东王诗以印之而为赠。赖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0H 页
愚尝学为缀韵。强忍愧酬之。不尔。为海外笑必矣。君子以为知言。是惟烈祖以四术开基。先生(一作王)以六经化俗。窃思西官日。览柳氏子圭录东国事。所述政条。莫非王道。今读乡史。宛是圣祖大王朝事迹。出崔孤云崇福寺碑。案唐懿宗咸通六年。即新罗景文王五年辛巳也。其所谓圣祖烈祖。似指文圣王。先王。即宪安王也。观此则中国人记新罗事。不独孙穆鸡林类事而已。亦有柳圭所录。新罗王睿制焕然。不独善德女主献诗太宗而已。亦有景文王与胡中丞唱酬。又孤云所撰白月碑。有曰。宪康大王亲制深妙寺碑。盖宪康王文章。为新罗五十五王之首。赠智證大师四言诗曰。挽即不留。空门邓侯。师是支鹤。我非赵鸥。柳惠甫撰三韩诗纪。漏此诗事。详孤云所撰寂照塔碑。
昭炤
新罗慧昭大师。哀悯王赐号也。初为慧照。避炤智王庙号。改为慧昭。炤与照同。又有智證大师。不避智證王庙号。何也。且智證塔号无寂照。亦不避炤字。
𤗼篱复姓
南原有𤗼篱复姓。其自称及人呼之。必曰谈郁。方言𤗼训谈。篱训郁故也。以文字书之。则称𤗼篱。此万姓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0L 页
统谱奇姓谱中。所未有之姓也。
魍魉防筑
任实县梧原。有魍魉防筑。世传马府院君微时。尝钓鱼于野川。得一异石。五色玲珑。归而宝藏。夜半有魍魉累万。蒲伏哀乞曰。鬼王失符。足下得之。愿还亟赠。马曰。符是何物。鬼曰。俄者所得异石。是也。马愈益不许。鬼曰。足下如有所欲为。谨当惟命。火速如愿。马曰。汝若一夜之间。以石筑梧原大川。可还汝符。鬼唯唯而退。明朝见之。众石磊磊。筑若绳截。其夜群鬼毕集。马遂还石符。又燋黄豆一斗。以酬鬼劳。鬼分食各一个。而最末一个不足。一鬼独不得食。怏怏而去。因毁拔筑中间石数尺许。马遂聚石补其缺。年年霖雨。至于今四百年。筑不坏如新。惟人补处。随补随坏。盖此筑为任宲南原之大利。可灌田数千顷。马府院。似是开国功臣马天牧也。
乌鲗鱼墨
奸骗之徒。与人作券。以乌鲗鱼墨。或鱼油墨。写之。后必成讼。出考其券。则已作没字。碑不可凭矣。以海水渍之。则字复宛然云。
终丹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1H 页
英宗大王丙戌。山阴县村女终丹。六岁生子。 上遣御史具庠。按覈。刑配所奸男子。而配终丹及所生子于黑山岛。改山阴为山清。余到山清。问于禹座首某。禹曰。终丹初生三七日。已通癸水。三岁阴有毛。至六岁不甚壮大。惟如平常六岁儿。怀孕后。茁长若十四五岁女。而面目淫荡。殊异乎童女。其所生子。亦甚完实。及到黑山。母子俱死。终丹之母。与男兄。至今居于山清邑内云。
弥陀山
弥陀山。为沙斤驿主山。山上有石城。周二千七百九十六尺。内有三池。天旱祈雨。高丽辛祦六年庚申。倭奴五百艘。泊于镇浦。寇三道。烧尚州府库。经京山。驻沙斤驿。三道元帅裴克廉等九将。与倭战于驿东三里许。败绩。朴修敬,裴彦二元帅死之。士卒死者五百馀人。川水皆赤。至今号血溪。或恶其名。改称菊溪。时监务张群哲守山城。为倭所屠。倭因向南原。驻引月驿。为我 太祖所歼。城废不修。 成宗朝更筑。今不复修。李詹诗。云峰山下秋风早。日澹天寒木叶槁。是时岛夷败我军。血溅咸阳原上草。两府元帅阵前亡。士卒微躯难自保。悲笳数声丈夫泪。誓雪国耻及未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1L 页
老。征南诸将谁无军。旌旗缓缓回征道。俞好仁诗。沙斤城畔起阴云。坤灵夜泣(泣下落雨字)纷纷。庚申万鬼啾啾哭。似恨当时张使君。
权松溪
权松溪应仁。居星州。退溪先生弟子也。退溪没。应仁作挽词。群弟子以应仁庶孽也。故斥而不用。应仁以竿揭其词。插于门外。露哭三昼夜。夜必竿上放瑞光。群弟子异之。试许用其词。应仁壮大魁梧。异于凡人。能文章。七入燕京。三使马岛。尝言于退溪曰。先生少止澹薄风月。浓黑草书则先生之道德益高。风月者。东俗所谓诗也。庇安金进士得厚云。
垣栅鸡长煖
余尝有诗。鸡温暝桀连登后。马寂霜槽快龁馀。人问鸡何有温。或有故事来历耶。余无以应。后见王半山诗。垣栅鸡长煖。盖与余诗。同其意也。
有磷驿土山
三嘉有磷驿土山顶。往往有大冢。如广州倭冢。问诸土人。则曰此新罗冢也。假使新罗时葬礼如此。则诸州郡宜皆如此。而独此为然。意者。三韩战伐时京观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2H 页
大朗慧
新罗大朗慧和尚。姓金氏。武烈大王八代孙。祖位韩粲。名周川。父范清俭士。母华氏。入中夏游佛光寺。问道白香山空门友如满。如满有惭色曰。吾阅人多矣。罕有如是新罗子。他日中国亡禅。将问之东夷耶。去谒麻谷宝彻和尚。服勤无所择。众目曰。禅门庾异行。彻公一日告曰。昔吾师马和尚。诀我曰。春蘤繁。秋宲寡。攀道树者。非所吒。今授若印。异日徒中。有奇功者。封之。东流之说。盖出钓谶。则彼日出处善男子根殆熟矣。师言在耳。今付若印。武宗会昌五年。沙汰僧尼。敕外国僧归本国。遂随使舶。泊于锦城郡。住熊川寺。文圣大王。手教优劳。易寺榜为圣住。宪安王嗣位。乞言。大师。对曰。孔子对鲁公之语。著在礼经。请铭坐侧。景文王即位咸通十二年。召大师至京师。王拜为师君大人。世子暨大弟相国群公子公孙。环仰如一。如古伽蓝绘壁面。写出西方诸国长侍勃陀样式。王曰。弟子不佞。少好属文。尝览刘协文心雕龙。有云。滞有守无。徒锐偏解。欲诣真源其般若之绝境。则境之绝者。可得闻乎。师对曰。境既绝矣。理亦无矣。斯印也默行尔。王曰。寡人固请少进。爰命徒中铮铮者。更手撞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2L 页
击。舂容尽声。剖滞祛烦。若商飙之划阴霭。于是。王大喜。命以尚州深妙寺。请禅那别馆。乾符三年。王不豫。召大师。师曰。山僧足及王门。一之为甚。知我者。谓圣住为无住。不知我者。谓无染为有染乎。然顾与吾君有香火因缘。忉利之行有期矣。盍就一诀。王薨。宪康王即位。泣命王孙勋荣。谕旨曰。幸大师无远适。师对曰。古之师则六籍在。今之辅则三卿在。山僧何为者。蝗蠹桂玉哉。就有三言。庸可留献。曰能官人。翌日。挈山装鸟逝。乾符帝锡命之岁。今国内舌抄有可道者。贡兴利除害策。别用蛮笺书。言荷天宠有所自因。垂益国之问。大师引出何尚之献替。宋文帝心声为对。王览之。谓介弟南宫相曰。三畏比三归。五常均五戒。能践王道。是符佛心。大师之言至矣。中和西狩之年。王谓侍人曰。今闻天子蒙尘。趣令奔问。官守勤王。加厚归佛居先。将邀大师。必叶外议。遂卑辞召师。面供馔。手传香。秉鹊尾炉。缔生生世世缘。加法号曰广宗。命群臣。赋送归之什。临别。王拜曰。昔文考为舍瑟之质。今寡人忝避席之子。继体得崆峒之请。服膺开混沌之源。王雅善华言。出口成俪语。如宿搆云。师退谓王孙苏判镒曰。昔人主有有远体而无远神者。而吾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3H 页
君备。人臣有有公才而无公望者。而吾子全。国其庶乎。定康王即位。两朝宠遇。师(一作帅)而行之。使缁素迎之。辞以老病将化。往训于介众曰。已过中寿。难逃大期。我侬远游。尔曹好住。告诀才罢。慹然而逝。僧腊八十九。时唐僖宗文德元年戊申也。真圣女主闻之震悼。吊以书。赙以谷。越二年。攻石封层冢。䔒萨戒弟子。武州都督苏判镒。执事侍郎宽柔。浿江都护咸雄。全州别驾英雄。皆王孙也。遂与门人昭贤,通贤,慎符。议请赠谥铭塔。教曰。可旌。命王孙夏官二卿禹圭。召桂苑行人侍御史崔致远。至蓬莱宫珠箔外。命曰。圣住大师。真一佛出世。今追谥曰大朗慧。塔曰白月葆光。汝尝西官。丝染锦归。顾文考选国子。命学之。康王视国士。礼待之。若宜铭国师。以报之。使中涓出大编如椽。乃门弟子所献状也。致远遂撰碑。师性恭谨。语不伤和气。谕生徒曰。彼所啜。不济我渴。彼所啖。不救我馁。盍努力自饮自食。凡所营葺役。先众人。每言祖师。尝踏泥。吾岂暂安栖。崔致远论曰。昔武烈大王。为乙粲时。为屠濊貊。乞师计。将真德君命。陛觐昭陵皇帝。愿奉正朔。易服章。天子嘉许。廷赐华装。授位特进。一日。召蕃王子宴。大置酒。堆宝货。俾恣满所欲。王乃不觞礼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3L 页
以防乱。缯䌽智以获多。文皇目送而叹曰。国器。及其行也。以御制并书温汤晋祠二碑。暨御撰晋书一部赉之。时蓬阁写是书。裁竟二本。上一锡储君。一为我赐复命。华资官祖道青门外。自玆吾土一变。八世之后。大师西学而东化。加一变至于道。先祖平二敌国。俾人变外饬。大师。降六魔贼。俾人修内德。得千乘主两朝拜。起四方民。万里奔趋。动必颐使之。静无腹非者。庸讵非应半千而显大千者欤。余取孤云所撰碑删节。为新罗三名僧传。
智證
智證大师。姓金氏。王都人。号道。字智诜。父赞环。母伊氏。初母梦一巨人曰。仆。昔胜见佛。季世为桑门。以嗔恚故久堕龙报。报既矣。当为法孙。故佗妙缘。愿弘玆化。因有娠。长庆甲辰生。仪状魁岸。语言雄亮。九岁。丧父。殆毁灭。有追福僧怜之。喻曰。幻体易灭。壮志难成。昔佛报恩。有大方便。仍感悟辍哭。白母请归道。不许。闻踰城古事。即亡去。就学瑞石山。一日。心惊。俄闻母疾。归省。十七岁。受具。始就坛。觉袖中神光熠熠然。探之得一珠。景文大王寓书曰。伊尹大通。宋纤小见。以儒譬释。自迩陟遐。甸邑岩居。颇有佳所。木可择矣。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4H 页
无惜凤仪。妙选近侍中可人。鹄陵昆孙。立言为使。既传教。已因摄齐焉。师答曰。修身化人。舍静奚趣。咸通五年。端仪长公主。以邑司所领贤溪山安乐寺。请师住持。献康大王召见师于月池宫而问心。时纤萝不风。温树方夜。适睹金波之影。端临玉沼之心。大师俯而觊。仰而告曰。是则是。馀无所言。王洗然契悟。遂拜为忘言。师请少停。对曰。谓牛戴牛。所直无几。以乌养乌。为惠不赀。请从此辞。王喟然以韵语叹之曰。挽既不留。空门邓侯。师是支鹤。我非赵鸥。中和壬寅。泊然而逝。僧腊五十九。王赐谥智證禅师。塔号寂昭。命崔致远撰碑。致远曰。始大成也。发蒙乎梵体大德。禀具乎琼仪律师。终上达也。探玄于惠隐严君。受默于杨孚令子。法胤唐四祖。为五世父。东渐于海。溯游数之双峰。子法朗。孙慎行。曾孙遵范。玄孙惠隐。末孙大师也。朗大师。从大医之大證。杜中书正伦纂铭云。远方奇士。异域高人。无惮险道。来至宝所。则掬宝归止。非师而谁。第智者不言。复藏于密。能探秘藏。唯行大师。然时不利。道未亨。乃浮于海。闻于天。肃宗皇帝。躬贻天什曰。龙儿渡海不凭筏。凤子冲虚无认月。师以山鸟海龙二句为对。有深旨哉。东还之传。至大师毕方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4L 页
之后斯验矣。
慧昭
慧昭姓崔氏。其先汉族。隋师征辽。多没骊貊。今为全州金马人也。父昌元。母顾氏。氏常昼假寐。梦一梵僧谓曰。吾愿为阿㜷之子。因寄琉璃罂。未几娠。禅师既龀。为戏必焚叶为香。采花为供。或西向危坐。未尝动容。及长。志切反哺。家无斗储。裨贩娵隅。为赡甘滑之养。贞元二十年。为榜人。随贡使渡海。行至沧洲。谒神鉴大师。师怡然曰。戏别匪遥。喜再相遇。遽令染削。顿受印契。师形皃黯然。众不名而目为黑头陁。永和五年。受具于嵩山少林寺琉璃坛。圣善前梦。宛若合符。遂入终南。饵松实而止观。大和四年。来归。兴德大王飞凤笔迎之曰。弥天慈威。举国欣赖。寡人行当以东鸡林之境。成吉祥之宅也。始憩锡于尚州露岳长柏寺。方丈虽宽。物情自隘。乃步至康州智异山。仍于花开谷。故三法和尚兰若遗基。纂修堂宇。开成三年。悯哀大王即位。降玺书。别求见愿。师曰。在勤修善政。何用愿为。使复于王。王闻之愧悟。以师色空双泯。定慧俱圆。赐号为慧昭。照字避圣祖庙讳易之也。仍贯籍于大皇龙寺。徵诣京邑。岳立不移。遂历铨奇境。得南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5H 页
岭之麓。经始禅庐。大中四年正月。告门人曰。万法皆空。吾将行矣。无以塔藏形以铭纪。迹腊七十七。于时天无纤云。风雷歘起。虎狼号咽。俄而紫云翳空。空中有弹指声。会葬者。无不入耳。师性不散朴。言不由机。服煖缊黂。食甘糠麧。每有王人乘驲传命。遥祈法力。则曰凡居王土而戴佛日者。孰不倾心护念为君贮福。亦何必远纡纶音于枯木朽株。或有以胡香为赠者。则以瓦载糠灰。不为丸而焫之曰。吾不识是何臭。处心而已。复有以汉茗为供者。则以薪爨石釜。不为屑而煮之曰。吾不识是何味。沾腹而已。守真忤俗。皆此类也。雅善梵呗。金玉其音。侧调飞声。爽快哀婉。至今东国习鱼山之妙者。竞如掩鼻。师泥洹越三纪。门人以陵谷为虑。扣不朽之缘于慕法弟子。内供奉一吉干杨晋方。崇文台郎郑询一。勒石。是请献康大王。追谥真鉴禅师。塔号大空虚。仍许篆刻。龟未戴石。龙遽升天。定康王即位。以招提之门临复涧。乃钧题为双溪。命崔致远。为铭。
惠风诗
岁戊戌。余与朴在先。入燕。是年秋。柳惠甫游沈阳。庚子。朴燕岩游热河。每醉馀谈。次嘲惠甫中途而止。壬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5L 页
寅。南士树,李圣纬。入燕。余来沙邮。未暇作别诗。泗川宰金锡汝胤子思玄。历访沙邮。诵传惠甫别士树,圣纬一绝曰。年年十月涨行尘。换着戎衣鸭水滨。人尽到燕吾到沈。一千馀里不如人。
伽倻山记
壬寅二月十八日。早饭发行。居昌茂村四十里点心。加祚村四十里秣马。陜川海印寺三十里宿。茂村。即金泉属驿也。行十里。过居昌府治。晡时到加祚仓。古加祚县也。稍稍有瓦家。行五里。地名龙山。伽倻山路峡口也。东岸。有九日书齐(一作斋)。石立川行。顿有幽趣。缘溪以上。石皆马牙皴。樵人接踵而下。如骇鹿奔獐。树末夕照澹紫。有数十家悬厓而居。号末丁村。行二十里。人语天半。马嘶霞外。始逾一岭。地势低下。日落凄寒。行二三里。海印寺僧数三辈。领村童六七。担蓝舆来待。乃坐舆。行二三里。又有一村。亦曰末丁村。人四五持炬。引路。舆人跳涧踏石。捷于猿猱。星光漏树。水声撼峡。行十馀里。寺僧十五六。持炬来迎。迥如湿荧。到寺。歇于穷玄堂。僧供蜜浆,馓子,枣,柿之属。又供夕饭。石茸,吉更,马蹄蔬,鹿角菜。皆可口。燃烛。观大寂光殿释梵学。稍慧可语。索见寺志而宿。○十九日。夜雨。早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6H 页
饭。发行。星州杨亭村四十里点心。星州牧三十里宿。佛堂凡九。僧寮凡十二。自古遭火烧甚频。庚子正月。又火佛堂三。僧寮九。今者。始建僧寮。而佛堂未搆。大寂光殿。即古毗卢殿。而弘治中。 赐今名。僧言是新罗时所建。按志。即 世祖谕监司改搆。不久而倾。 仁粹大妃命改建。任士洪所记如此。阶二十级。堂四十六间。甚宏敞雄丽。毗卢坐佛。可二丈。左右二佛。差小。香炉二坐。乌铜银花嵌以梵字。明润奇巧。不知何代之物。有鼓一面。桶涂倭朱。僧言此是哀庄王时鼍皮所鞔。而以余观之。明是牛革。仍索天将笠子。则僧言火于穷玄堂。北有普眼堂。即藏弃八万大藏经。南北二阁。俱十五间。广各三间。总九十间。中设三层架。满插经版。鳞编羽栉。洵是壮观。版长可周尺一尺半。广可二尺。只有边格。无乌丝。十二行十四字。字如棋子。虽楷精。无可取法。版俱髹漆。不甚光润。四隅薄铜装钉。按古迹志。哀庄王时。陜川里胥李居仁。入冥府。逢三目王发愿。归告于王。王命雕版于巨济岛中。移藏于海印。荒唐不可信。毗卢佛左。积 世祖朝所拓经卷试拈二卷。下方。一刻癸卯岁大藏都监奉敕雕造。一刻甲辰岁。按古志。哀庄王丁卯开雕。与此矛盾。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6L 页
且哀庄王唐德宗十六年庚辰立。十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为宪德王所弑。元无丁卯岁。高丽有八癸卯八甲辰。似是丽朝所雕。而未知何代。若使我尽阅经版。则必知其缘起而不可得也。版端冒格。皆刻某字。第以千字文。某经几卷几张。有时张作丈。此必是我 朝人补刻也。盖与中国毛氏汲古阁书籍版。可以相埒。世言虫鸟不敢栖。尘埃无所羃。而北堂前东第一楹。即黄榆木。大可三抱。有蜂因窾成房。余试执一二版。尘煤涴手。人之喜说谎类如是。北堂中一间。亦安一佛。堂西有真常殿。弘治年间建。后壁。垂织成千佛锦障。佛如小指。皆碎如蝶衣。僧言是月支国物。余笑而唯唯。堂中左右。有塔屹立。石雕金涂。右三十三级。左二十级。右北壁下。安罗末希朗禅师木雕像。面手髹漆。筋骨戌削。襟披胸现。乳间有窍容樱。或象伊人生时。中脘炙痕。或是雕造多年。腐蠹成窍。世传此穿胸国人。然尝见三才图会。穿胸国贵人。必以长杠贯穴。两人担之若蓝舆。然今希朗之穴。仅容笔管。假令为穿胸国大贵人。贯而担之。则杠折而不可动矣。洵如传者之言。则巨无霸。是龙伯国人。昭烈帝。是长臂国人。湘东王。是一目国人。王德用。是昆崙国人。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7H 页
希朗之旁。有崔孤云画像。巾袍虽是唐装。颜发恐不如是版俗。西有高阜曰学士台。登此。可揽海印全局。左回右抱。北高南低。而急涧前奔。纸闸谷碓。沿水棋置。涧西高岸。又有精蓝。名曰愿堂。僧言哀庄王驻跸之地也。仍坐蓝舆。出红霞门。峭峰削壁。夹涧而起。红流洞,落花潭。悬瀑停汇。白飞绿沈。树石俱怒。烟霞欲皱。苍壁镌名。令人败兴。袁中郎所谓青山白石。无罪受黥。谅非虚语。东踰数岭十馀里。始跨马。向星州。黑石白石。万万散落。往往产白土。可烧磁器。午到星州杨亭村。有桧渊书院。即郑寒冈俎豆之所。而明日为春享。院长裴钦祖。使斋任。持肴酒来馈店舍。致语以为斋居。不可见客。余亦谢以主人斋居。客不敢就见。行到十里。有西川书院。即寒冈之兄西川府院君昆寿也。兄弟一州。俱享血食。真希有也。星州治西。有关侯庙。余入谒。仍向店舍宿。○二十日。雨。早饭发行。河滨店四十里点心。大丘三十里宿。细雨中渡洛东江。江流泯泯。南岸斗起。橡槲杂植。星州。古之碧珍伽倻。山川平远澹沲。人烟林树。可堪入画。沿琴湖逶迤南驰。平畴旷野。一望如砥。大丘是衣食之乡。良有由也。府城坚致。胜于全州。而女墙崩剥。城西北有土阜。偃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7L 页
如城隍。苍松翳然。此所谓达城也。判官洪侯元燮。邀余谈艺。良久而罢。○二十一日。阴晚晴。星州茂溪五十里点心。高灵良田二十里宿。盖余此行。传闻巡相十九日发右巡行到星州。故余向海印寺。欲于星州延 命。既抵星州。漠然无消息。故因发向大丘。昨日日暮。未能行礼。是日早。具黑团领。到客舍 殿牌下。设香案。庭左右。列仪仗。兵房军官。戎服。陪 教谕书及节钺而来。余于中门内西庭。鞠躬祗迎。校生辈奉教谕书。安于案。乐作四拜。炉烟升。又四拜。礼讫。以时服入营衙。谒巡相。历言邮瘼良久。仍还舍馆。始闻巡相廿四日发右巡。廿五日。将期会于宜宁新反仓。发行十里。有大池。名上塘。塘人乘筏。持竹蒿采荇。令人渺然起江湖之想。渡星州茂溪津。即洛东江下流。津岸店舍。皆窨也。行到良田。大池旁有店舍。夕气苍凉。水禽跄跄。○二十二日。早饭发行。陜川南亭店六十里点心。三嘉有磷驿宿。踰支离岭。岭路迂回。众山丛沓。遥望白沙一带。即陜川郡治也。郡南有江。江岸古木和烟。村落映带。去年八月初五日戌时。大风雷雨。峡水急下。浸官舍。郡守沈侯兴永。携印攀树。仅以身免。水淹民户。男女八十馀口。一时俱死。收得馀骸者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8H 页
才五十馀口。兼以饥馑。令人伤心惨目。沈侯捐俸救民。节己之食。西行数里许。石壁层叠。一亭翼然。俯临南江。名曰涵碧楼。高丽安震撰记以为晋州壮元亭。平壤浮碧楼。当与此并美。震忠肃王时人。盖成于辛酉岁。作楼者。乃累世勋臣上洛君胤子金侯云。至我朝。郡守柳纶重修。姜希孟撰记。 英宗辛酉。郡守赵侯持恒。重修。尤庵宋文正公撰记。北岩刻尤庵所书涵碧楼。楼右稍北。有一僧住持。自此以后。不能记。
白黑臀
咸阳。有一士人。持身甚谨。每日必澡洗两臀。人怪问之。则曰天下事未可知。吾今虽谨拙。若或得罪于官。剥裤受笞。臀若垢黑。愧恨当奈何。后果以非罪。拿致府庭。将受笞。臀色洁白异常。官长叹曰。臀白如彼。是真士夫。遂不下一笞而免其罪。又有一士。以罪拿致。两臀黑如煤炭。不似人肤。官长将高声数罪。因发笑而止。不下一笞。仍又免罪。然洗臀士人。持身甚谨。可以警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