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x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完山 李德懋 懋官 著 男光葵 奉杲 编辑 德水 李畹秀 蕙邻 校订)
寒竹堂涉笔[上]
寒竹堂涉笔[上]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38H.gif)
新罗曦阳山凤岩寺智證大师塔铭。崔孤云所撰。有曰。舍田五百结。后人有注之者曰。方俗。以周百弓为结。四肘为一弓。肘一尺八寸四肘。即七尺二寸。盖以结为田数。自新罗时已有之。古者。百步为一亩。百亩当一结。
诞报庙
南原府城西。有关王庙。辛丑春。 今上(正宗朝) 御笔诞报庙三字。 命监书。赍往揭之。壬寅秋。余赴沙驿。历谒焉。关王木像。甚壮大。金冠红袍。前有二将侍立。庭有碑。万历己亥。都督刘綎所刱。而碑皆剥落。文亦綎所制。语甚野拙。亦荒灰。
刘綎题名
云峰之西曰女圆岭。东南曰八良岭。女圆高峻。距平地十里。往往黑石如屏。一石可丈馀。刻万历二十一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38L.gif)
崔孤云画像
海印寺。有崔孤云画像。有人书其旁曰。乙巳生。唐僖宗光启三年。新罗真圣女主曼元年也。其俪文。有巫峡重峰之年。丝入中原。银河列宿之岁。锦还东国。盖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入中原。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还东国。按海印寺善安住院壁记末。书内供奉兼翰林学士,承务郎,前守兵部侍郎,权知瑞书监事,赐紫金鱼袋崔致远撰。又书巨唐光化三祀天一泰齐阳月雾日记。若然则十四岁已做高官而仕新罗。且有讨黄巢檄。巢乱在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则孤云尚未生也。乙巳生之说恐非。后考似是。戊寅生。乙巳年东还也。
星州关侯庙
星州府西。有关侯庙。侯金冠绿袍。据椅而坐。右手持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39H.gif)
相臣三百一人
我朝相臣。 太祖朝七人。 定宗朝四人。 太宗朝十一人。 世宗朝十五人。 文宗朝一人。 端宗朝三人。 世祖朝十八人。 睿宗朝二人。 成宗朝十一人。燕山朝十二人。 中宗朝二十四人。 仁宗朝二人。 明宗朝十二人。 宣祖朝三十四人。光海朝七人。 仁祖朝二十三人。 孝宗朝八人。 显宗朝十一人。 肃宗朝三十八人。 景宗朝四人。 英宗朝四十五人。揔二百九十三人。并计 当宁朝(当宁即正宗朝)自丙申至壬寅。相臣凡八人。为三百一人。 端宗朝癸酉。世祖大王以首阳大君。为领议政。今不敢并计焉。○前朝相臣入我 朝为相臣者二人。裴克廉,沈德符。皆高丽侍中也。前朝文科二十二人。 太祖朝赵浚,郑道传,权仲和。 定宗朝成石璘,李舒,闵霁,河崙。 太宗朝李稷,南在,柳亮,韩尚敬,朴訔,沈温。 世宗朝李原,郑擢,柳观,赵涓,黄喜,孟思诚,权轸,许稠。○相臣宗英一人。 世祖朝龟城君浚。隐逸六人。光海朝郑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3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39L.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0H.gif)
天咫玉格
胡元瑞笔丛云。段成式酉阳杂俎所列目玉格。宋人以下。亡不骇其异。而未有得其说者。今考玉格所谈二典事。则玉捡之文也。元瑞该洽。在明世。为升庵之亚。而独不知此二义。何也。云笈七签云。青华小童曰。恭承太上嘉命。试守青华之宫内东殿金房玉格。有宝经三百卷。玉诀九千篇。元瑞既诮末人之不知其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0L.gif)
清人诗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此王渔洋真州绝句。余于栅门店壁。见蒙古博明晢斋所书。海气三山日欲昏。半空飞散凤皇(一作凰)群。脩蛾不展缘何事。懊憹罡风坏绣裙。此冯定远游仙诗。曹主簿允亨书八幅屏风于摛文院。一幅各书一绝。时柳检书得恭。诵此绝。曹遂书之。女墙倒影下寒空。树杪飞桥挂远虹。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都在雁声中。此申凫盟泛舟明湖诗。四百桥边茂苑东。纤腰舞杀为春风。吴娘一一娇莺似。生长游丝落絮中。此屈翁山姑苏柳枝词。右四诗。余尝爱诵。坐驿楼无所聊。手裁宫纨摺扇式笺。题之揭壁。
朴春凤
戊申年。逆贼郑希亮。举兵叛于安阴县。据咸阳郡。召郡仓守吏朴春凤。开仓出谷。春凤不纳钥匙。贼以兵胁之。春凤张目大言曰。安阴郑生员。何与于 王库之谷。贼遂乱扑。六七日乃死。当时无人显发。至今人心为之怫然。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1H.gif)
玄风郭弼夏。居昌李敦。皆谨拙坚确之士也。相与结社。人称莫逆。又结婚姻。郭之女子。即李之子妇。李一日访郭。语次以为同郡有异事。某村女踏碓舂米。有猎夫放铳猎雉。飞丸误中女背。洞胸而出。仍触入扶拐之脘。竟无𧏮。盖所目睹。郭正色曰。宁有是理。不意君亦虚言。因与绝交。命其诸子。亦与之绝。仍不往见其女子者凡三月。郭游海印寺。过居昌舂女之家。试问李所传言。历历皆不诬。郭始悔悟。往见李。相好如前。李遂戒子弟曰。凡非常之事。虽真的目睹。不可传说。以郭君而几不信我。况他人乎。
郑桐溪山城劄子
郑桐溪山城第四劄子。伏以臣之自决。政为不忍见殿下今日之事。而一缕残命。三日犹存。臣实怪之。鸣吉既使 殿下。称臣出降。君臣之分已定矣。臣之于君。不徒以承顺为恭。可争则争之可也。彼若求纳 皇明之印。则 殿下当争之曰。自祖宗受此印。今将三百年。此印当还纳于明朝。不可纳于清国云。彼若求助攻天朝之军。则 殿下当争之曰。天朝父子之恩。清国亦知之矣。教子攻父。有关伦纪。非但攻之者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1L.gif)
安处顺
安处顺字顺之。文成公裕之后也。父典籍玑。母兆阳林氏。生六岁。玑卒。仲父判书琛。盲(一作育)于家。正德癸酉。举进士。甲戌。登丙科。历艺文检阅弘文正字。戊寅。除求礼县监。时事大变。所尝从游者相继摈黜。李荇以使事。至全州。遂与之会酒。半酣。感伤世故。泣下不能禁。朝议哗然。欲中之。即移疾而归。筑室鹑水之上。党禁稍解。甲午。拜典籍。转奉常判官。卒年四十三。为人端洁。处事敏果。待人以诚。尝以不及事父为痛。事母致孝。母食然后始食。食不如常。则亦不敢饱。及遭故。三日不进勺水。期而后始食粝饭。盐而不酱。不食菜果。独处土炕。以致哀慕。夜必倚壁。或挂绳悬发。警昏睡。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2H.gif)
郑桐溪癸亥疏
郑桐溪癸亥。拜司谏辞职疏。救郑仁弘曰。戊申郑仁弘。陈疏攻柳永庆。因有窜谪之 命。臣于其时。为仁弘伸救。而言及永庆矣。至于今日。永庆复其官爵。已为无罪之人。臣虽欲强颜从仕。其于物议。何哉。臣于仁弘。虽无执卷受业之事。而师生之分则已定久矣。自癸丑以后。论议之颠错。如出别人之手。臣亦怪之。耻有师生之名。而此皆八十髦荒之后也。近则沂洁滃浍之徒。纵臾嫁祸。远则尔瞻缵男之辈。愚弄媒孽。昏耄见欺之状。岂不可哀乎。记曰。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仁弘之罪。虽在罔赦。而至于施之极刑。缘坐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2L.gif)
卢友明
卢友明。字君亮。礼川人。参判叔仝孙也。父昐。艺文校理。母居昌慎氏。早孤。从师力学。声称蔼蔚。与兄进士友良。弟进士友英。俱有文行。年二十八戊午。举进士。遭母丧。时当燕山下令短丧。能持制不变。自是不治举子业。书籍自误(误似娱)。家世素贫。不治生产。少养于祖母金氏。特钟爱。将厚赐土田臧获。皆辞不受。筑小室。自号信古。莳梅竹药草。几案必整。书帙不乱。不喜与人往来。然有造谒。亦皆款接供酒馔。不计有无。有来问学。教诲不倦。金安国观察庆尚。与安遇,卢㻶,金大有。同荐于 朝。除 集庆殿参奉。转 显陵。庚辰。弃官归。癸未卒。为人端重简洁。出言侃侃。平居。衣冠肃整。非有故。未尝偃息。委巷非礼之言。不接于口。恬澹清苦。安分守约。事亲孝。与人信。惠于僮仆。有所忤心。亦不诃骂。先晓喻而后捶罚。然见人非违。未尝不深责之。为诗清澹。识字义音韵。偏旁点画。清浊高低。无不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3H.gif)
正统天子
自书契可考黄帝以后。至于今乾隆正统天子。凡一百五十八。南北朝五季不计焉。年记为四千四百九十零。
罗丽年号
新罗法兴王二十三年。始有年号曰建元。真兴王十二年。改元开国。后又改大昌。三十三年。又改鸿济。真平王六年。改元建福。善德女主三年。改元仁平。真德女主元年。改元太和。四年。始去年号。高丽太祖。建元天授。光宗建元光德。
三四年前一布衣
戊戌九月。余宗兄禁将公拜统制使。赴任。余以百钱。贳柿商归马。将穫稻天安。欲追别公于天安客舍。马骨立。不善步。且骑且行。谒于客舍。将发。沙斤驿吏进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3L.gif)
咸阳名贤
咸阳名贤。蔚然一代。今则遗风泯焉。有书院五所。灆溪,溏洲二书院。即 赐额也。灆溪书院。文献公郑一蠹,郑桐溪蕴,姜介庵翼享焉。俞㵢溪好仁。院中作别祠而享焉。溏洲书院。卢玉溪禛独享。柏渊书院。崔孤云致远,金佔毕宗直。以名宦享焉。道谷书院。赵德谷孝仝(承肃),郑竹堂六乙(复周),卢松斋叔仝享焉。竹堂。一蠹之父(一作祖)也。松斋。玉溪之曾祖也。龟川书院。表灆溪沿沫,朴春塘孟智,梁九拙喜,梁逸老灌,河愚溪孟宝,姜琴斋汉享焉。桐溪生于安阴。而以邻近享焉。李青莲后白。亦生于咸阳。而独无享焉。人皆恨之。
俞㵢溪
咸阳人相传。俞㵢溪以母老南归。 成庙赐二珠。到汉江舟中。遗落于水。㵢溪以不保 上所赐。称死罪。北望恸哭。少顷有鲤跃入舟中。剖其腹。二珠现焉。㵢溪既卒。 上悼念不已。命风水者。相地而葬。必择子孙繁衍之地。㵢溪子某不肖。徒藉为名父之子。不善待风水者。风水者心怒。故择子孙零替之地。至今不振云。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4H.gif)
曹南冥初甚俭约。以粗衣朴马出野。商人争路。推堕马下。诟骂而去。南冥叹曰。士君子被服寒素。乃为贩奴所侮。自此遂华衣好马。仆从豪健。人皆让途。不敢忤视。因叹曰。士君子修饬边幅。固应如此。后以汰侈闻。至今晋州丹城之人。盛饬衣马。盖其遗风云。
苫
崔孤云初月山大崇福寺碑。有曰。益丘垄馀二百结。酬稻谷合二千苫。注。东俗。以五亩减百。为结。斛除一斗。为苫。案华音。苫音蟾。东音则为占。言以苫为空石。呼空石。音蟾。盖东俗初从华音。华字以空石为苫。而后乃苫音蟾。讹为占。仍忘苫字之音与义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4L.gif)
有唐新罗国故曦阳山凤岩寺教谥智證大师寂照之塔碑铭并序。入朝贺正兼延奉皇华等使,朝请大夫,前守兵部侍郎,充瑞书院学士,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有唐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大朗慧和尚白月葆光之塔碑铭并序。淮南入本国送信诏书等使,前东面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有唐新罗国初月山大崇福寺碑铭并序。前西国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有唐新罗国故智异山双溪寺教谥真鉴禅师碑铭并序。前西国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臣崔致远奉教撰。并书篆额。
金龙珏
童子金龙珏。家贫亲老。持橐行乞纳一文。有曰。颜子虽云乐贫。如使颜路而病且饿。则必不暇安箪瓢而谋甘旨也。曾子虽云安贫。如使曾晰而病且饿。则必不暇乐弦诵而营糇粮也。余叹曰。言之至此。使天下之人有儒名而使亲饥者。噤口不敢自白。然颜曾当之。不必乞丐。应有调度。不避贱事。不如东国士抵死。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5H.gif)
孤云论儒释
崔孤云曰。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是以。东人之子。为释为儒。必也。西浮大洋。重译从学。命寄刳木。心悬宝洲。虚往实归。先难后获。亦犹采玉者。不惮昆丘之峻。探珠者。不辞骊壑之深。遂得慧炬。则光融五乘。嘉肴则味饫六籍。竟使千门入善。能令一国兴仁。孤云此言。为新罗号称礼义之俗之断案。惜乎乡贡之生。秪是俗儒。北学之僧。反多名释。佛教胜于文教。未能大进于中国者。有以也。且唐三百年。大播诗声。则新罗之人。亲炙名家。亦云多矣。而巨擘擅场。当推孤云。然其诗平平。何尝有唐贤清新警绝一句半篇乎。孤云而如此。则他可知矣。盖新罗之人。生于重山复岭之间。钝梍常留。慧窦未辟。风俗之胶。固末如之何也。至若昭代。则人文渐开。间有英才。虽无入学之规。年年陆行。文士时入。而但无心悦之苦。诚如梦如睡。真成白痴。无所得而空来。所以反逊于新罗之勤宲也。大抵东国文教。较中国。每退计数百年后始少进。东国始初之所嗜。即中国衰晚之所厌也。如岱峰观日。鸡初鸣。日轮已腾跃而下界之人。尚在梦中。又如蛾眉山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5L.gif)
田禹治
田禹治。潭阳人。儿时读书佛庵。僧酿酒一瓮。使之看守下山。僧归见酒渴。而只有糟粕。责禹治偷饮。禹治无以自白。更托又酿一瓮。吾当捉盗。僧如其言。酒将熟。禹治见有白气如虹。从囱间入。接于瓮口。濛濛有酒香。遂寻白气所起处。接于前山岩穴。穴口有大白狐醉眠。禹治以绳。缚其喙足。负而归。悬于庵梁。读书自若。少选狐酒醒。作人语哀诉曰。若脱我。则当厚报子。禹治曰。报我何物。若又逃去。奈何。不如杀之之为快。狐曰。我有幻诀。藏于穴中。持此报子。试以绳系我。纵入穴中。如不出。引绳出之杀我。未为晚也。禹治如其言。狐取一素书献之。遂放狐。披视。皆灵诠秘咒。遂研朱点其易悟者数十段。俄见其家老婢。被发痛哭。来传其父之讣。禹治弃其书。苍黄出门。则老婢不知去处。禹治始觉为妖狐所卖弄。仍还收狐诀。狐只留朱点者。馀皆割去。禹治后以幻术。鸣于世。皆从朱点数十段中受用云。
朴邕序
新罗宪康王。召大朗慧和尚。将还山。命群臣赋送归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6H.gif)
沙斤驿丞案
沙斤驿丞先生案。旧有而中间遗失。 显宗八年丁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6L.gif)
数树亭
李凌壶麟祥。为沙斤察访。多所设置。持心公廉而又束吏。余问老吏。五六十年来。何官最善为政。吏举凌壶以对。盖书画文词之人。例多不识事务。若米颠倪迂者。是也。凌壶能兼吏治。衙轩揭寒竹堂扁。劈窠大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7H.gif)
李凌壶
李凌壶性刚果。咸阳尝有所亲书生。一日谓书生曰。吾欲访君家。而路过南人之村。不可访也。又尝访一书生家。坐语良久。忽有客升堂。凌壶不告主人。遽然起去。书生怪之。后问其故。乃曰。向者客。南人也。故吾若浼而避。又尝爱一书生。一日书生于坐间。偶拈书帙而观之。凌壶正色责之曰。长者书。少者安敢取览。仍疏而斥之。咸阳人陈生。尝向我道之。
富民侯
文益渐字日新。小名益瞻。晋州江城县人也。高丽恭悯王九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擢第。与郑梦周同榜。见丽季儒学废而释教行。慨然以继绝学。为己任。倡明正道。诋斥异端。教人。必以忠孝之行。性理之学。二十四年甲辰。以左司议大夫。奉使入元。会崔濡谮恭悯王于顺帝。欲立德兴君而自为相。盖德兴君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7L.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8H.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8L.gif)
申尚州
申潜字元亮。高灵人。曾祖文忠公叔舟。父礼曹参判从濩。娶 世宗大王第十一子义昌君玒女。弘治辛亥生潜。七岁而孤。伯兄高原尉沆。 成宗朝驸马也。文雅重一时。潜从学焉。词藻日进。癸酉中进士。剔浮华砺名检。遍交当世之士。论辨卓荦。己卯中贤良科。补艺文检阅。故事。赐对群臣史官。辄后入先出。潜进言曰。人主言动之微。史官无不谨书之。后入先出。恐有伤于纪宲之义也。臣闻 成宗朝。有一憸人。乘此得售其说。卒为祸阶。请自今。史官先入后出以为常。中宗大王可之。未几士祸作。罢贤良科。后入先出之规。亦废不行。潜罢官閒居。辛巳。与安珽等。横被罪。 庭讯竟无所得。谪长兴府十七年。志气旷夷。哦诗自遣。丁酉。量移杨州。戊戌。 命任便居住。卜居峨嵯山下。弹琴读书。翛然自适。癸卯。大臣荐材堪华国。超授六品。为司饔主簿。 上下教曰。潜今为主簿。无以试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9H.gif)
鸷鸟种类
鸷鸟种类甚多。今记其方俗之名。鹰之当年生而调驯者。曰甫罗鹰。甫罗者。方言淡红。谓其羽毛色浅也。在山而年久者曰山陈。在家而年久者曰手陈。鹰之最俊而白者曰松骨。青者曰海东青。鹫之少而似鹰者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49L.gif)
胡中丞
咸通六年。天子使摄御史中丞胡归厚。以我乡人前进士裴匡。腰鱼顶豸。为辅行。与王人田献铦来。锡命曰。自光膺嗣续。克奉声猷。俾彰善继之命。允协至公之举。是用命尔为新罗国王。仍授检校太尉持节。充宁海军使。向非变齐标秀。至鲁腾芬。则何以致飞凤笔而宠外诸侯。降龙旌而假大司马之如是乎。敀厚之复命也。白时相曰。自愚已往出山西者。不宜使海东矣。何则。鸡林多佳山水。东王诗以印之而为赠。赖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0H.gif)
昭炤
新罗慧昭大师。哀悯王赐号也。初为慧照。避炤智王庙号。改为慧昭。炤与照同。又有智證大师。不避智證王庙号。何也。且智證塔号无寂照。亦不避炤字。
𤗼篱复姓
南原有𤗼篱复姓。其自称及人呼之。必曰谈郁。方言𤗼训谈。篱训郁故也。以文字书之。则称𤗼篱。此万姓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0L.gif)
魍魉防筑
任实县梧原。有魍魉防筑。世传马府院君微时。尝钓鱼于野川。得一异石。五色玲珑。归而宝藏。夜半有魍魉累万。蒲伏哀乞曰。鬼王失符。足下得之。愿还亟赠。马曰。符是何物。鬼曰。俄者所得异石。是也。马愈益不许。鬼曰。足下如有所欲为。谨当惟命。火速如愿。马曰。汝若一夜之间。以石筑梧原大川。可还汝符。鬼唯唯而退。明朝见之。众石磊磊。筑若绳截。其夜群鬼毕集。马遂还石符。又燋黄豆一斗。以酬鬼劳。鬼分食各一个。而最末一个不足。一鬼独不得食。怏怏而去。因毁拔筑中间石数尺许。马遂聚石补其缺。年年霖雨。至于今四百年。筑不坏如新。惟人补处。随补随坏。盖此筑为任宲南原之大利。可灌田数千顷。马府院。似是开国功臣马天牧也。
乌鲗鱼墨
奸骗之徒。与人作券。以乌鲗鱼墨。或鱼油墨。写之。后必成讼。出考其券。则已作没字。碑不可凭矣。以海水渍之。则字复宛然云。
终丹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1H.gif)
弥陀山
弥陀山。为沙斤驿主山。山上有石城。周二千七百九十六尺。内有三池。天旱祈雨。高丽辛祦六年庚申。倭奴五百艘。泊于镇浦。寇三道。烧尚州府库。经京山。驻沙斤驿。三道元帅裴克廉等九将。与倭战于驿东三里许。败绩。朴修敬,裴彦二元帅死之。士卒死者五百馀人。川水皆赤。至今号血溪。或恶其名。改称菊溪。时监务张群哲守山城。为倭所屠。倭因向南原。驻引月驿。为我 太祖所歼。城废不修。 成宗朝更筑。今不复修。李詹诗。云峰山下秋风早。日澹天寒木叶槁。是时岛夷败我军。血溅咸阳原上草。两府元帅阵前亡。士卒微躯难自保。悲笳数声丈夫泪。誓雪国耻及未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1L.gif)
权松溪
权松溪应仁。居星州。退溪先生弟子也。退溪没。应仁作挽词。群弟子以应仁庶孽也。故斥而不用。应仁以竿揭其词。插于门外。露哭三昼夜。夜必竿上放瑞光。群弟子异之。试许用其词。应仁壮大魁梧。异于凡人。能文章。七入燕京。三使马岛。尝言于退溪曰。先生少止澹薄风月。浓黑草书则先生之道德益高。风月者。东俗所谓诗也。庇安金进士得厚云。
垣栅鸡长煖
余尝有诗。鸡温暝桀连登后。马寂霜槽快龁馀。人问鸡何有温。或有故事来历耶。余无以应。后见王半山诗。垣栅鸡长煖。盖与余诗。同其意也。
有磷驿土山
三嘉有磷驿土山顶。往往有大冢。如广州倭冢。问诸土人。则曰此新罗冢也。假使新罗时葬礼如此。则诸州郡宜皆如此。而独此为然。意者。三韩战伐时京观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2H.gif)
新罗大朗慧和尚。姓金氏。武烈大王八代孙。祖位韩粲。名周川。父范清俭士。母华氏。入中夏游佛光寺。问道白香山空门友如满。如满有惭色曰。吾阅人多矣。罕有如是新罗子。他日中国亡禅。将问之东夷耶。去谒麻谷宝彻和尚。服勤无所择。众目曰。禅门庾异行。彻公一日告曰。昔吾师马和尚。诀我曰。春蘤繁。秋宲寡。攀道树者。非所吒。今授若印。异日徒中。有奇功者。封之。东流之说。盖出钓谶。则彼日出处善男子根殆熟矣。师言在耳。今付若印。武宗会昌五年。沙汰僧尼。敕外国僧归本国。遂随使舶。泊于锦城郡。住熊川寺。文圣大王。手教优劳。易寺榜为圣住。宪安王嗣位。乞言。大师。对曰。孔子对鲁公之语。著在礼经。请铭坐侧。景文王即位咸通十二年。召大师至京师。王拜为师君大人。世子暨大弟相国群公子公孙。环仰如一。如古伽蓝绘壁面。写出西方诸国长侍勃陀样式。王曰。弟子不佞。少好属文。尝览刘协文心雕龙。有云。滞有守无。徒锐偏解。欲诣真源其般若之绝境。则境之绝者。可得闻乎。师对曰。境既绝矣。理亦无矣。斯印也默行尔。王曰。寡人固请少进。爰命徒中铮铮者。更手撞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2L.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3H.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3L.gif)
智證
智證大师。姓金氏。王都人。号道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4H.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4L.gif)
慧昭
慧昭姓崔氏。其先汉族。隋师征辽。多没骊貊。今为全州金马人也。父昌元。母顾氏。氏常昼假寐。梦一梵僧谓曰。吾愿为阿㜷之子。因寄琉璃罂。未几娠。禅师既龀。为戏必焚叶为香。采花为供。或西向危坐。未尝动容。及长。志切反哺。家无斗储。裨贩娵隅。为赡甘滑之养。贞元二十年。为榜人。随贡使渡海。行至沧洲。谒神鉴大师。师怡然曰。戏别匪遥。喜再相遇。遽令染削。顿受印契。师形皃黯然。众不名而目为黑头陁。永和五年。受具于嵩山少林寺琉璃坛。圣善前梦。宛若合符。遂入终南。饵松实而止观。大和四年。来归。兴德大王飞凤笔迎之曰。弥天慈威。举国欣赖。寡人行当以东鸡林之境。成吉祥之宅也。始憩锡于尚州露岳长柏寺。方丈虽宽。物情自隘。乃步至康州智异山。仍于花开谷。故三法和尚兰若遗基。纂修堂宇。开成三年。悯哀大王即位。降玺书。别求见愿。师曰。在勤修善政。何用愿为。使复于王。王闻之愧悟。以师色空双泯。定慧俱圆。赐号为慧昭。照字避圣祖庙讳易之也。仍贯籍于大皇龙寺。徵诣京邑。岳立不移。遂历铨奇境。得南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5H.gif)
惠风诗
岁戊戌。余与朴在先。入燕。是年秋。柳惠甫游沈阳。庚子。朴燕岩游热河。每醉馀谈。次嘲惠甫中途而止。壬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5L.gif)
伽倻山记
壬寅二月十八日。早饭发行。居昌茂村四十里点心。加祚村四十里秣马。陜川海印寺三十里宿。茂村。即金泉属驿也。行十里。过居昌府治。晡时到加祚仓。古加祚县也。稍稍有瓦家。行五里。地名龙山。伽倻山路峡口也。东岸。有九日书齐(一作斋)。石立川行。顿有幽趣。缘溪以上。石皆马牙皴。樵人接踵而下。如骇鹿奔獐。树末夕照澹紫。有数十家悬厓而居。号末丁村。行二十里。人语天半。马嘶霞外。始逾一岭。地势低下。日落凄寒。行二三里。海印寺僧数三辈。领村童六七。担蓝舆来待。乃坐舆。行二三里。又有一村。亦曰末丁村。人四五持炬。引路。舆人跳涧踏石。捷于猿猱。星光漏树。水声撼峡。行十馀里。寺僧十五六。持炬来迎。迥如湿荧。到寺。歇于穷玄堂。僧供蜜浆,馓子,枣,柿之属。又供夕饭。石茸,吉更,马蹄蔬,鹿角菜。皆可口。燃烛。观大寂光殿释梵学。稍慧可语。索见寺志而宿。○十九日。夜雨。早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6H.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6L.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7H.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7L.gif)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八 第 25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77A/ITKC_MO_0577A_A259_258H.gif)
白黑臀
咸阳。有一士人。持身甚谨。每日必澡洗两臀。人怪问之。则曰天下事未可知。吾今虽谨拙。若或得罪于官。剥裤受笞。臀若垢黑。愧恨当奈何。后果以非罪。拿致府庭。将受笞。臀色洁白异常。官长叹曰。臀白如彼。是真士夫。遂不下一笞而免其罪。又有一士。以罪拿致。两臀黑如煤炭。不似人肤。官长将高声数罪。因发笑而止。不下一笞。仍又免罪。然洗臀士人。持身甚谨。可以警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