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庄馆全书卷之五十七 (自动笺注)
靑莊館全書卷之五十七(完山李德懋懋官著男光奉杲編輯德水李畹校訂)
 盎葉記[四]
  
異種相交而生。
西洋人南懷仁坤輿外紀曰。
利未亞國。
百獸所聚
異類相合
輒産奇形異狀之獸。
德懋案此如果樹異相接而宲。
世人所見
只有馬騾之屬。
騾則交骨不開
故當産而死。
馬驢相合而生騾。
天理巧密。
釋典
三必死。
謂人抱病
結宲。
懷胎也。
又有騾亦生駒之說。
古今黈(元李冶著。
編入四庫全書
)曰。
師古曰。
臝驢種馬堅忍
單于自乘善走。
臝而壯馬隨之也。
曰。
(李冶自言)今回紇人
善畜騾。
有日行七八百里。
不必種馬之子
乃自有騾種耳。
生時
須剖母腹。
亦有不剖而生者。
然其力不及殺母者。
單于所乘必此輩也。
臝字。
案韻作臝。
或者臝與裸字同音。
臝驘聲又相近
借用之。
不爾
印本之誤。
(案單于自乘善走臝云云
恭讀評鑒闡要。
以騾非塞外所有
單于不乘馬而乘騾。
乃必無之事。
宲足破千古史家虗譌之說。
李冶此條。
尙未免囿于聞見。
謹附訂于此
○此案卽四庫全書校正諸臣所注釋也。
評鑒闡要。
乾隆所撰。
淸本塞外之俗。
其言可信
)坤輿外記曰。
厄曰多國。
騾能傳種。
騾駒
(此水土風氣
他國有異。
)池北偶談曰。
(王士禛著。
)康煕某年。
旗下人家
有騾生子
竟無𧏮。
(王說止此。
)今考古
䳮驘之屬。
玉篇馲𩢷。
父牛母。
本艸𩢷或作䳮。
崔豹古今注
牡馬牝。
則生䳮。
䳮卽馲𩢷也。
說文
駃騠馬父驘子
古今注
騾爲牝馬爲牡生駏。
說文古今注
俱言騾牝生駒
已先李南三說
李時珍曰。
牡牛交驢者。
爲䮰𩥃騈雅。
馬父驢母曰騰䳮。
說文
驘驢父馬母。
永叔嘗言。
驢父馬母
生曰노새。
(卽說文之驘。
古今注之䳮也。
)脩脚竦臀。
稀尾短鬣。
馬父驢母
生曰것귀。
(卽騈雅之騰䳮。
)小如驢。
耳大於馬。
後如騾前如馬。
父馬母。
生曰버새。
如騾而尾稍粗。
耳小於騾。
馬父牛母。
生曰특。
(俗以特爲馬牛相交之子
而廣考字書
只訓以牛。
)後如牛前如騾。
牛父馬母
生亦曰특。
大如馬而鬃鬣不茂。
螙損
前如馬後如牛。
又言馬父驢母之生曰것귀。
下門二齒
長而內曲。
蹄圓如驢。
中有絲釁。
盖驘字。
玉篇
六書正譌。
俗作騾。
蒙古方言
以騾爲老殺。
我國方言노새。
卽與老殺同音
胡元之遺俗也。
東國婦人能書
訓民立(一作正)音頒行之前
婦人能文工書。
想應不少。
世宗朝(世宗朝。
始有諺文
婦人學書
)以後
婦人能詩者。
往往有之。
書名者。
絶罕。
己卯名賢金珌。
筆法奇崛
安山人
字子修
官典籍。
佯狂號慕箕齋。
大成弟子
母姜氏希顔女。
工書。
陶谷李相國墓碑
玉峯李氏
宗室
也。
有詩謝徐牧使益小室惠題大字
瘦勁成天外熊。
元和脚見遺蹤。
體若蕙枝思卽壯。
指纖叢玉掃能䧺。
恨其姓氏不可攷。
無乃亂流徐羊甲之母歟。
八道監司
我朝爲八道監司者。
二人
咸傅霖
曰潘碩枰。
潘則又爲五道兵使。
世傳二相應斗。
八道監司
非也。
只爲七道云。
碩枰。
人奴也。
可驗古者立賢無方
符臺外集
公元1276年
堯山堂外紀。
(明蔣一蔡輯。
)載宋少帝㬎。
(案廣韵
音蜆。
文作㬎。
微杪也。
日中視絲古文
以爲顯字。
)旣封灜國公
(案德祐二年
爲元所禽時。
六歲
)及長。
元世祖公主配之。
一日內宴酒酣
立傍楹間
世祖怳惚見龍拏攫狀。
時有献謀除滅者。
世祖疑而未許。
瀛國公密知之。
乞爲僧。
吐蕃學佛法。
因絜全后公主姬御。
遁居沙漠
易名合尊
長子
亦爲僧。
名完普
頃之復誕一子
明宗周王
亦遁▦漠。
(案明宗初封周王
出鎭朔漠
泰定帝崩。
武宗次子王圖帖目爾。
帝位
遣使迎周王勸進。
明宗卽位和寧之北。
懷王太子
太子王於行殿。
是日暴崩
)與少帝往來
遂乞少帝與其妻。
爲子。
順帝也。
其生之年。
大德七年庚申
(案大德成宗年號少帝生庚午。
是歲爲五十一明宗庚子生。
二十一。
)我大明燕都
遁去。
時人只號庚申君
旣卒。
國人謚曰惠宗
(堯山堂外紀說止此。
)案明史
藁。
(淸王鴻緖撰。
)袁忠徹傳曰。
忠徹符㙜外集
元順帝宋瀛國公子云
(明史說止此。
)予以爲雖不見符㙜外集
然外紀所引。
必是此集。
(案外紀所引。
極博而不書書名
)忠徹仕於永樂間
目見元亡。
其言恐不虗
癸辛雜志(宋周密撰。
)曰。
金章宗之母。
徽宗公主之女也。
章宗嗜好書字
悉效宣和字。
畫尤爲逼眞
金國之文物
明昌爲盛。
(雜志說止此。
)北宋亡於金。
南宋亡於元。
萬古之至慘也。
章宗酷肖其外翁。
已啓金運不競
瀛國庚申。
父子而爲宋元之末帝
可驗上天設施排鋪
極不踈虞
興亡之數。
明示定限
扶抑之權。
自主張。
婦人風水
婦人之能知風水術者
在中郭景純之女。
東國太虗亭崔恒夫人徐氏
卽牧使彌姓(一作性)女。
而徐四佳居正妹也。
壯士
公元1677年
崇禎丁巳
昭顯世子,孝宗大王(時爲鳳林大君。
)以質入瀋陽也。
具綾川(仁垕)薦八壯士從行
曰朴培元,趙壤,申晉翼,張愛聲,吳孝誠金志䧺,朴起星張士敏
周旋捍衛
終始如一
甲申鶴駕東歸時。
顯廟春秋方四歲。
不肯坐轎
使人負。
啼哭不已
惟吳孝誠負之。
止哭
於是徒步行數千里
衣背盡腐。
後孝廟命畵八壯士像於屛風
孝誠則畵負顯廟狀。
丙申。
設別軍職廳。
使八壯士鮮裝厚廩。
夙夜侍衛
子孫世襲
一日
孝廟御使(一作便)殿置酒
酒酣
召吳孝誠欲把臂而語。
以示親昵
孝誠頓首固辭
上怒甚。
擧長琹撞其右臂
傷其臂。
臂因拘攣不仁
酒醒悔之。
益加寵愛
余嘗於人坐上。
見吳孝誠後孫所記。
撮而錄之。
醒言(成大中士執撰)曰。
孝廟在瀋十年
淸旣克北京
乃許之返。
山東人王鳳崗王文祥馮三士,許弄,王美承
大同人劉自成,裴成
杭州人黃功等。
八人之而來。
孝廟居之本宮側。
欲官之。
不肯
願俟河淸而返。
孝廟亦不強
而使衣食於宮
後屬之訓局。
今盡爲委巷人。
美承無後
鳳崗
崇禎名臣王輯之子
其後最繁。
肅廟設大報壇。
命以皇朝遺民之裔。
爲領役將。
鳳崗之孫爲首任。
英廟以其孫漢禎。
爲別軍職
今上(正宗朝)命以爲騎士將。
兵曹難之。
上曰。
天朝名臣之裔。
豈不足爲外國大將
而况騎士將卒。
卒除之。
下手書
東俗文卷
庶民畵手寸。
婦女指掌
皆有所本。
丹鉛錄(楊愼著)曰。
周禮司市云。
質劑結信而止訟。
鄭康成
云。
長曰質。
短曰劑。
若今下手書
賈公彦云。
漢時下手書
若今畵指券。
黃山谷云。
豈今細民棄妻手摹者乎。
不然則今婢券不能書者。
指節
及今江南田宅契。
用手摹也。
舊唐書新羅王
公元800年
舊唐書新羅傳曰。
王景煕妻朴氏母朴氏。
新羅五十五王。
無諱景煕者。
但哀莊王諱重煕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庚辰立。
)神德王諱景暉
(後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立。
)而景煕似是重煕之誤。
哀莊姓金氏
神德姓朴氏
神德母曁妻。
未必皆朴氏也。
又云。
葢蘓文姓錢氏
案蘓文姓泉氏。
而此錢氏者。
以泉與錢相通故也。
(史記天官書註。
古作泉字
)又日傳(一作本)傳。
𢵮免勢入唐。
案倭書。
有善書者。
𢵮逸勢而今曰。
𢵮免轉譌也。
(字書無𢵮字。
)前史外國事類謬舛如此
近世何焯(字屺瞻
長洲人
康煕朝進士。
士官編修
博覽淹貫
長於考訂
)等校正本。
而猶未辨證。
此數者。
中國素罕外國人著書故也。
日本傳。
王姓阿每氏。
亦誤也。
日本王自周時
建國以來
一姓相傳曰源。
阿每者。
似是倭人
唐人謾辱之爲。
阿母之轉。
猶宋時西夏主。
曩霄爲名。
謾辱宋朝
西夏方言曩者
吾也。
霄者。
祖也。
明史。
日本傳稱王。
姓王者
無謂
非夫合葬
合葬夫婦
起於周時
而後世有妯娌合葬者。
一統志
歐陽昌邦妻嚴氏。
新喩人
娣姒最爲和順
汪氏先卒。
未葬而嚴得疾。
臨終
謂其夫曰。
我與姒睦。
得合葬無恨。
合葬赤石崗。
題曰妯娌阡。
(案字書
娣姒妯娌也。
兄之妻曰姒婦
弟之妻曰娣婦
又曰。
兄弟之妻。
相謂妯娌
)有男子而合葬者。
書影(周亮工著)候官陳鴻字叔度
年七十二。
貧病死。
無子。
不能葬。
戊子。
客以其詩來。
余曰余任其葬。
子任其詩。
因助以金。
徐存永蕫其事。
先是
莆田布衣趙十五名璧
詩畵
叔度先後死。
不能葬。
存永因擧十五之棺。
叔度
合墓於小西湖之側。
爲書碑曰明詩人陳叔度趙十五合墓。
儒學案。
(黃宗羲著。
)程學顔字二蒲
號後臺
孝感人
太僕寺丞
何伈隱(案心隱。
豊人
本梁汝元。
後改姓名
爲何心隱。
)死。
其弟學博曰。
梁先生以友爲命
友中透於學者
吾兄耳。
先生魂魄
應不去吾兄左右
乃開後臺墓。
合葬焉。
有姊妹而合葬者。
晦隱集。
(南鶴鳴著。
)呂參判爾徵。
鄭監司百昌友婿也。
夫人俱死於江都之難。
不能屍體
合葬節日
兩家子弟
輪回祭之云。
高麗盛世
益齋集。
(李齊賢著。
)顯。
(案顯宗
太祖第八子郁子。
在位二十二年。
)德。
(案德宗。
顯宗太子
在位三年
)靖。
靖宗
顯字(一作宗)次子
在位十二年。
文。
(案文宗
顯宗第三子。
在位三十七年。
)父作子述。
兄終弟及
首尾幾八十年。
可謂盛矣。
村集
(申欽著。
)自顯宗文宗
幾八十年。
文宗躬勤節儉
進用賢才
愛民恤刑
崇學敬老
威權不移
名器不假
家給人足
宋朝遼邦褒賞相繼
倭琛虜貢。
浮海叩關
爲麗代太平之君。
德懋謹按我朝肅宗大王在位四十六年。
景宗大王在位四年。
宗大王在位五十二年。
列聖相承一百二年。
治躋郅隆
域內晏然
鷄狗之警。
升平之樂。
猗歟盛哉
三代以後
未有也。
不獨專美有麗。
姓姓氏氏
漢書食貨志
臨淄姓偉
貲五千萬注。
姓。
其姓也。
吳志氏儀。
孔融嘲之曰。
氏乃氏(一作民)無上
改姓是
(有人傳。
中國人有姓姓名名字字者。
)春秋哀公四年
蔡殺其大夫公孫姓。
(姓。
音生。
名也。)
東國梵語
東國
三國
高麗
尊尙釋道
故方往往梵語
梵語摩㝹舍喃。
此云人。
東國方言
人曰사람。
與舍喃相近
摩羅
此云鬘。
東國方言
首曰마리。
鬘。
首髮
阿摩。
云女
東國方言
母曰어마。
北道人。
直呼女人
어미。
普陁。
云海
東國方言
海曰바다。
此其槩也。
武臣東西
公元1276年
我國武臣
吏曹判書
朴仲善。
(成宗朝。
)魚有沼。
(成宗己丑。
)韓致禮
(成宗朝。
)吏曹參判。
秉正
(世祖朝。
)李季仝。
(成宗朝。
)吏曹參議
元宗
(燕山朝。
)兵曹判書
洪達孫。
(世祖丙子
)金師禹
師錫
兪灝
林得禎。
(已上。
世祖朝而年未詳
)金孝誠
(世祖癸未
)奉石柱
(世祖乙酉
)南怡。
(世祖丁亥
)朴仲善。
(世祖戊子
)魚有沼。
(成宗丁酉
)許享孫。
(成宗庚子
)吳子慶。
(成宗朝。
)李季仝。
(燕山乙卯。
在任十餘年。
)呂自新
(燕山朝。
)聃年。
(中宗己巳
在任十餘年。
)辛允武。
(中宗癸酉
)尹任
(中宗庚子
)禹孟善
(中宗朝。
)李曙。
(仁祖乙亥
)申禛。
(仁祖丙子
)具宏。
(仁祖丁丑
)具仁垕。
(仁祖甲申
)李浣
(顯宗丙午。
)申汝哲
(肅宗丙子
)李森
(英宗己酉
)金聖應
(英宗丁巳
)具善行
(英宗辛巳。)
箭羽間刻名
東國(國下脫人字)箭羽間刻名。
雖曰刻。
而非以刃刻。
細書某官及姓名
五代史雜傳
陸思鐸少事梁。
宣武騎卒
梁晉相距河上
思鐸鏤其姓名箭筈
(案廣韻
筈受弦處。
甚小。
無可鏤名處。
筈亦箭羽間。
此而槩言筈。
)以射晉軍。
矢中莊宗馬鞍
莊宗拔矢思鐸姓名
奇之。
後滅梁。
思鐸謁見莊宗
出矢示之。
思鐸伏地請死。
莊宗慰而起之。
拜龍武指揮使
又案唐書王忠嗣傳。
忠嗣名屬長
付以兵使。
士卒
弓矢
亦誌姓名
上軍遺弦亡鏃。
皆按名第罪。
據此
則自唐始也。
李薑山曰。
高麗金敦中矢王輿前。
遂成大獄
枉殺無辜
書名於箭上。
則敦中雖欲免。
不可得
據此高麗時。
似不刻名。
禽獸魚大相類
禽大小而相類者。
鷹則大而鷂則小。
雉則大而鶉則小。
(鶉似雌雉。
)鴈則大而鳧則小。
大小相類者。
乕則大而豹則小。
狸則大而貓則小。
鹿則大而麞則小。
牛則大而羊則小。
騾則大而驢則小。
毚(툭기)則大而兔則小。
魚大小而相類者。
鰣(쥰치)則大而鱅(비웃)則小。
鱰(민어)則大而鮸(조긔)則小。
夻(俗以大口魚。
爲夻。
)則大而鱱(倭字명태)則小。
鮪(倭以芒魚爲鮪)則大而鰹(倭字고등어)則小。
(倭字문어)則大而鮔(낙졔)則小。
鰻(암장어)則大而鰍(밋고리)則小。
長者居士
東國稱富者爲長者
楞嚴經注。
天竺積財巨億
長者
東國頭陁居士
楞嚴經注。
隱居求志
行義達道
名居士
又見於禮記韓非子
圖書集成
公元1725年
圖書集成
康煕設局編纂
諸臣因循未成。
雍正初年
切責詞臣
蕫督三年
書始成。
蔣廷錫總裁官
公元1703年
(案蔣廷錫字揚孫
江南常熟人
康煕癸未進士
官至太學士
謚文肅
著有靑桐軒及秋風片雲諸集。
卓識長才
事精敏。
工繪花卉
啚書集成
不惟部目整齊
其啚畵精妙纖悉
毫絲差爽
以其工畵者看詳
恨無編纂諸臣。
凡幾人列書于卷首
)凡六彙編三十二典。
六千一百九部。
一萬卷
又有目錄四十卷
成總五千二十冊。
五百二套。
第一曰。
曆象彙編
乾象典。
(二十一部一百卷
)歲功典。
(四十三部一百十六卷
)曆法典。
(六部一百四十卷
)庶徵典。
(五十部一百八十卷
)第二曰。
方輿彙編坤輿典。
(二十一部一百四十卷
)職方典。
(二百二十三部。
一千五百四巾四卷
)山川典。
(四百一部。
三百二十卷
)邊裔典。
(五百四十二部。
一百四十卷
)第三曰。
明倫彙編皇極典。
(三十一部。
三百卷
)宮闕典。
(十五部。
一百四十卷
)官常典。
(六十五部。
八百卷
)家範典。
(三十一部。
一百六十卷
)交誼典。
(三十七部。
一百二十卷
)氏族典。
(九十七部。
▣▣▣▣▣▣。
)人事典。
(九十七部。
一百十二卷
)閨媛典。
(十七部。
三百七十六卷
)第四曰。
博物彙編藝術典。
(四十三部。
八百二十四卷
)神異典。
(七十部。
三百二十卷
)禽虫典。
(三百十七部。
一百九十二卷
)艸木典。
(七百部。
三百二十卷
)第五曰。
理學彙編經籍典。
(六十六部。
五百卷
)學行典。
(九十六部。
三百卷
)文學典。
(四十九部。
二百六十卷
)字學典
(二十四部。
一一百六十卷
)第六曰。
經濟彙編選擧典。
(二十九部。
一百三十六卷
)銓衡典。
(十二部。
一百二十卷
)食貨典。
(八十三部。
三百六十卷
)禮義典。
(七十部。
三百四十八卷
)樂律典。
(四十六部。
一百三十六卷
)戎政典。
(三十部。
三百卷
)祥刑典。
(二十六部。
一百八十卷
)考工典。
(一百五十四部。
二百五十二卷
)每部有彙考。
(大事有年月可記者
編年之體。
綱目之書注于前。
而以按某書某史。
詳密于後。
事經年緯。
一事始末沿革
公元1780年
展卷可知
大事無年可稽。
一事一物
無關政典者。
則列經史于前。
而以子集參互于後。
)總論
(必擇其純正可行者。
聖經中單片句
注䟽皆錄。
經傳爲主也。
子集有全篇語此一事
必擇其議論之常者。
論得其當。
詞藻無足取。
在所錄。
)圖。
(古人左啚右史
如彊域山川啚。
不可缺也。
卽禽獸艸木器用之形体往籍所有
亦可存以備覽觀。
或一物而諸家互異
幷列之。
)表。
(事載彙考者。
皆已編年
故年月表刪之。
星纏度紀元等。
非表不能詳者。
立表
)列傳
凡宮𨶤(一作闈)官常等編。
皆有列傳
藝文
詞藻可採者。
在斯錄。
多則擇其精。
篇少則瑕瑜所不棄。
隋唐以前
後(一作從)詳。
以後
從畧
選句。
(近体古風
或以警拔見賞
全篇卽無可觀
單詞片語
不棄
一時佳句
日久遂爲故宲。
故有選句之錄。
)紀事
(大者
入于彙考。
瑣細亦有可傳者。
案時代。
正史于前。
稗史及子集附
)雜錄
(非論一事
而傍引曲喩
偶及之者
則入于雜錄
考究未具。
難入于彙考。
議論偏駁
難入于總論
文藻未工。
難收于藝文者。
統入于雜錄
)外編
(大綱入于彙考。
瑣細入于紀事
百家二氏
荒唐難信。
寄寓譬托之事。
臆造之言。
錄之則無稽
棄之。
又疑于擬漏。
故另入外編
)部中諸目。
或有不備者。
闕之。
葢以銅字印之。
是正韻體。
排比整齊
今上(正宗朝)丙申。
使臣
(副使徐浩修。
)以重價購之。
改裝潢。
貯于皆有窩。
庚子春
檢書李德懋柳得恭朴齊家徐理修。
謄抄部目
各係于冊。
將使工書者。
題之。
凡四十日紇抄後
又命尙衣主簿臣曹允亨
冊名
寫字官題部目
德懋戊戌遊燕市。
書坊
得見圖書集成散帙者。
如獲吉光片羽
以爲奇觀
奉聖旨。
手自繙閱五千餘冊。
眞不負平生之眼。
乾隆甲午
始輯四庫全書獻之路。
於是浙江鮑士恭,范
懋柱,汪啓淑兩淮馬裕四家
献書至五六七百種。
因賜內府所藏圖書集成一部
以爲好古之勸。
士人藏此書者。
四家
漢唐以來
藏書家所罕遇之盛事也。
中國富商圖書集成三部
輸于日本長碕島。
一部在長碕官庫
二部江戶
異聞也。
僧齋
公元1774年
麗俗。
祖先忌日
設齋飯僧
陋俗也。
今俗則下賤之人。
或稱忌日
僧齋
然有其名而無其實也。
四佳集(徐居正撰)曰。
正月初九日
外祖忌辰
與權石相昆季
同往開菴寺設齋云。
外祖
權陽村()也。
此四佳之世。
猶有其俗也。
經解
公元1670年
徐乾學(字原一
崑山人
康煕庚戌進士
刑部尙書
著憺圃集。
顧炎武甥也。
熟於朝章國故
)經解序略曰。
秀水朱竹坨。
(朱彜尊字錫鬯
秀水人
康煕己未
博學鴻詞
官撿討。
曝書樓集。
顧炎武
博雅稱許
)諗予書策
繁芿於今日。
古籍漸替。
經解
廑有存者。
彌當珍惜矣。
予喟曰。
嘗攷史志所載經解諸家
自漢迄隋曁唐。
失去過半
自隋唐迄宋元明
彌多闕廢
明興。
天下學校
皆宗程朱之學
永樂時
詔輯四書五經性理大全
海內名士
開館東華門御府
筆札
是時
胡廣大臣
虗糜廩餼
公元1673年
冒遷賫。
四書大全
則本倪士毅通義大成
詩則襲劉瑾通釋
春秋則襲注(一作汪)克寬纂䟽。
勦竊抄撮
苟以塞責而已
詔旨頒行
末學後生
奉爲寶書
予感坨之言深懼。
今時所存十百之一。
又復論斁。
在後死。
因悉予兄弟家所藏本。
而覆加校勘
更假秀水曹秋岳
無錫秦對岩
常熟錢遵王毛斧季
溫陵黃兪邰家藏板書鈔本
釐擇是正
若干種。
雕板行世
門人納蘭容若
(案納蘭氏。
名成德
容若字也。
)尤慫恿是擧。
捐金倡始
始於康煕癸丑
二年迄工
毛奇齡(字大可
蕭山人
康煕己未
博學鴻詞
官撿討。
西河集。
湛深經學
攻擊朱子
所以不得醇儒
)論語稽求錄序曰。
群儒別解
不襲章句
有裨聖學者。
特頒上諭
使搜輯呈進若干本。
侍衛成德
校刻經解數萬卷
德懋經解凡一百四十四種。
一千七百七十五卷
五百冊。
與毛說數萬卷相左
又如毛說。
已經皇帝呈進後入梓矣。
戊戌沈涵齋(念祖)使燕購來。
今藏于大內皆有窩。
余嘗繙閱
錄其目。
○易凡四十四種。
子夏易傳十一卷
(周卜商
)易數鉤隱圖三卷
遺論九事一卷
(宋劉牧
)橫渠易說三卷
(宋張載
)易學一卷
(宋王湜
)紫岩易傳十卷
(宋張浚
)漢上易十一卷
附卦圖三卷
叢說一卷
(宋朱衡
)易璇璣三卷
(宋吳沆
)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
公元1774年
(宋李衡
)易小傳六卷
(宋沈該
)復齋易說六卷
(宋趙彦肅
)古周易一卷
(宋呂祖謙
)童溪易傳三十卷
(宋王宗傳
)周易稗傳二卷
(宋林至
)易圖三卷
(宋吳仁傑
)易學啓蒙通釋二卷
(宋胡方平
)周易玩辭十六卷
(宋項安世
)東谷易翼傳二卷
(宋趙汝楷
)三易備遺十卷
(宋朱元昇
)丙子學易編一卷
(宋李心傳
)易學啓蒙小傳一卷
(宋稅與權
)水村易鏡一卷
(宋林光世
)文公易說二十三卷
(宋朱鑑
)周易輯說十卷
(宋王申子。
)周易輯聞六卷
附易雅一卷
筮宗一卷
(宋趙汝祺。
)周易傳義附十四卷
(宋蕫楷。
)學易記九卷
(元李簡
)讀易私言一卷
(元許衡
)大易集說十卷
(元兪琰
)周易本義附錄纂註十五卷
(元胡一桂
)周易啓蒙翼傳三卷
外編一卷
(元胡一桂
)周易本義通釋十二卷
(元胡炳文
)易纂言十三卷
(元吳澄
)周易本義集成十二卷
(元熊良輔
)周易會通十四卷
(元蕫眞卿
)易圖通變五卷
(元雷思齊
)易象圖說三卷
(元張理
)大易象數鉤深三卷
(元梁寅
)合訂刪補大易粹言八十卷
(成德編。
)○書凡十九種古文訓十六卷
(宋薛季宣
)尙書全解四十卷
(宋林之奇
○原缺第三十四卷
)禹貢四卷
(宋程大昌
)尙書七卷
(宋黃度
)增修東萊書說三十五卷
(
)書疑九卷
(宋王栢
)書集傳或問二卷
(宋陳大猷
)禹貢集解二卷
(宋傅寅
)尙書詳解十三卷
(宋胡士行
)尙書表註二卷
(元金履祥
)尙書纂傳四十六卷
(元王天與
)書傳六卷
(元蕫鼎。
)書纂言四卷
(元吳澄
)書蔡傳旁通六卷
(元陳師凱
)尙書句解十三卷
(元朱祖義
)尙書纂䟽六卷
(元陳櫟
)尙書通攷十卷
(元黃鎭成
)讀書管見
(元王充耘
)定正洪範一卷
(元胡一中
)○詩凡十二種。
毛詩指說一卷
(唐成伯瑜
)毛詩本義十五卷
附鄭氏詩譜一卷
(宋歐陽修
)毛詩集解四十二卷
(宋李樗黃壎
)毛詩名物二十卷
(宋蔡元度
)詩說一卷
(宋張耒
)詩疑二卷
(宋王柏
)詩傳遺說六卷
(宋朱鑑
)逸齋詩補三十卷
(宋人失名
)毛詩名物八卷
(元許謙
)詩經疑問七卷
(元朱倬
)毛詩解頤四卷
(明朱善
)○三禮凡十二種。
三禮二十卷
(宋聶崇義
)周禮訂義八十卷
(宋王與之
)考工記二卷
(宋林希逸
)儀禮十七卷
(宋楊復
)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
(宋衛湜
)禮經會元四卷
(宋葉時
)太平經國之書十一卷
(宋鄭伯謙
)小正四卷
(宋傅崧卿
)儀禮集說十七卷
(元敖繼公
)儀禮逸經一卷
(元吳澄
)經禮補逸九卷
(元汪克寬
)禮記陳氏集說補正三十八卷
(成德撰。
)○春秋凡三十三種。
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
(宋孫復
)春秋皇綱五卷
(宋王哲
)春秋十五卷
(宋劉敞
)春秋權衡十七卷
(宋劉敞
)春秋意林二卷
(宋劉敞
)春秋名號歸一二卷
(宋馮繼先
)春秋列國三十卷
(宋王當
)春秋本例二十卷
(宋崔子方
)春秋經筌十六卷
(宋趙鵬飛
)石林春秋二十卷
(宋葉夢得
)春秋後傳十二卷
(宋陳傅良
)春秋集解三十卷
(宋呂祖謙
)春秋左氏
傳說二十卷
(宋呂祖謙
)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五卷
(宋章冲
)春秋提綱十卷
(宋陳則通
)春秋五伯列國世紀三卷
(宋李琪
)春秋通說十二卷
(宋黃仲炎
)春秋集注十一卷
(宋張洽
)春秋或問二十卷
(宋呂大圭
)春秋五論一卷
(宋呂大圭
)春秋詳說三十卷
(宋家鉉翁
)春秋類對賦一卷
(宋徐晉卿
)春秋國統六卷
(元齊履謙
)春秋本義三十卷
(元程端學
)春秋或問十卷
(元程端學
)春秋十五卷
(元趙汸
)春秋屬辭十五卷
(元趙汸
)春秋師說三卷
(元趙汸
)春秋左氏傳補注十卷
(元趙汸
)春秋會通二十四卷
(元李廉
)春秋集傅(一作傳)釋義大成十二卷
(元兪臯
)讀春秋十二卷
(元陳深
)春王正月二卷
(明張以寧
)○孝經四種
孝經注解一卷
(唐玄宗宋司馬光范祖禹
)孝經大義一卷
(元蕫鼎。
)孝經定本一卷
(元吳澄
)孝經句解一卷
(元朱申
)○論語二種
南軒論語十卷
(宋張栻
)論語集說十卷
(宋蔡節
)○孟子三種
南軒孟子七卷
(宋張栻
)孟子集䟽十四卷
(宋蔡模
)孟子音義二卷
(宋孫奭
)○四書凡八種
四書纂䟽二十六卷
(宋趙順孫
)四書集編二十六卷
(宋眞德秀
)四書二十六卷
(元胡炳文
)四書通證六卷
(元張存中
)四書纂箋二十六卷
(元詹道傳
)四書通旨六卷
(元朱公遷
)四書辨疑十五卷
(元人失名
)學啓蒙一卷
(景星
)○總經解七種
經典釋文三十卷
(唐陸德明
)七經小傳三卷
(宋劉敞
)六
經奧論六卷
(宋鄭樵
)六經正誤六卷
(宋毛居正
)經說七卷
(宋熊明來
)十一經問對五卷
(缺何異孫。
)五經蠡測六卷
(時蔣悌臣。)
公元693年
㳒苑珠林
叙佛之初生云。
卍字於胷前。
攝千輪於足下
楞嚴經要解
佛胷有卍字吉祥
萬德所集。
(案吾子不識卍字出處
)華嚴經音義
本非字。
周長壽二年
主上(案則天后)權制此文。
著于天樞
音萬。
(案萬。
東國音만。
中華音완。
)六書精蘊
卍。
數之窮也。
古人取二一字。
皷動之。
始自一起
反一而終。
循環無窮
往復相通
張自烈駁之曰。
今俗借萬爲卍
不識萬爲蠭王也。
楊桓周伯琦周伯琦(周伯琦衍字),周謀㙔。
皆謂萬古作卍。
俗作万。
華嚴音義云云
據此說。
諸家萬字
必作卍並作
○案說文
萬虫也。
篆作象形
埤雅
一名萬
葢蜂類衆多
動以萬計
明詩綜。
項珮字吹聆
秀水人
處士吳統持之室。
有詩。
(此下題。
)夫子書屋落成
闌干皆用卍字
(案卍字
取吉祥之義。
福壽並行
凡器錦繡之類。
皆用卍字雕刻
)遂名曰卍齋。
屬賦四十字。
(題止此。
)夫子愛奇字
廻闌繚繞之。
一時齊作卍。
三點不成𠁼。
(案朱竹坨曰。
或疑𠁼字韻書不收。
三點成𠁼。
猶有想𠁼。
卽伊字苑舍人咸詩。
可據也。
)樹色春浮並。
齋居繡佛定。
知人載酒送。
喜有芻尼(脫一字)。
(案朱竹坨曰。
所題卍齋。
方廣前字以爲典。
欄卿人題咏紛紛
吹聆詩。
俱從梵夾出。
極其熨帖
)字彙補𠃡字注曰。
萬字如來胷有吉祥文。
卽此
(案𠃡與卍字不同
而義則同。
或轉譌而然耶。
高麗詩僧卍雨。
傳寫譌。
作屯雨。
)夷堅志言
蔡京後四十二年
遷葬
皮肉消化已盡。
心胷上隱起一卍字
二分許。
鐫刻所就。
天兵東國
公元1774年
牛山(邦俊)白沙雜著論辨曰。
壬辰
天兵下者
義州別館曰。
亡國大夫朝五食。
東征將士日午飢。
葢譏之也。
庚子正月
李提督如松碑文
有曰。
壬辰十二月二十五日
渡江以來
體察使朝鮮國首臣柳成龍尹斗壽等。
不以卧薪嘗膽爲心。
雪恥除凶注念
宴安私家
恣酒自樂。
非惟藐慢天朝
抑且國王
悖禮蔑敎。
有甚焉。
(牛山所錄止此。
)嗚呼
當時諸公
何以得此聲於上國
誣說也。
明史亦曰。
朝鮮實懦無讐報意。
此亦近誣
又案明史萬曆二十九年
兵部覆奏經督條。
七事
其畧曰。
麗人鷙悍耐寒苦。
長衫大袖
訓鍊無方
宜以束伍法敎之。
朝鮮八道
十九無城。
皆應修築屯聚
以備不虞
朝鮮俗。
世官世役
一切禁錮
往往走虜。
本國患。
破格搜採
此皆切中我國之病。
宣廟人材
公元1772年
宣廟甲戌
柳眉岩(希春)爲副提學
先生爲直提學
吳德溪(健)爲典翰。
金東崗(宇顒)爲修撰
荷衣(廸)爲著
作。
李(敬中)爲正字
時人語曰。
玉堂賢人聚
壬寅詔使顧(天俊)崔(廷健)出來
李月沙(廷龜。
)爲遠接使。
南郭(說),李東岳(安訥),洪鶴谷(瑞鳳)爲從事官
五山(天輅),權石洲,(韠),金南窓(玄成)爲製述官。
石峯(濩)以寫字官。
在行
李芝峰(晬光)差都司宣慰使
(後改迎慰使。
)葢極一時之選
生時刊行文集
中國之俗。
著書刊行當世
不必身後入榟
我國則雖宏儒
不惟不得刊行生時
若或精寫冊子
則人必嘲笑曰。
此生文集也。
亦或不敢題某集。
必曰漫艸漫錄
此陋也非謙也。
集者
合也。
合吾之詩文
故曰集。
雖劣詩拙文。
旣書於冊。
則都是集也。
行謙何畏而不敢稱集哉。
中原近俗
記姓名
稗販之徒。
莫不有集雕版
令人歐哇。
災梨禍棗
於斯極矣。
東人亦有生時集者
牧隱集曰。
判書將刊其中順堂集於尙州
托書於僕。
以求速成
甚矣。
嗜詩而欲其傳於世也。
贈詩曰。
佳句儒林誦。
高標海國知。
願公宜用力
叢錄近來稀。
(案羅判書
卽興儒也。
羅州人
自號錦南迂叟
屢擧不第
上書請使日本
恭愍王大喜
拜判典客寺事。
遣之。
日本人囚于太宰府
興儒紹曰。
吾年百有五十。
有神術。
日本人以爲信然
放還
)芝峯類說曰。
前朝李奎報
本朝徐居正姜希孟集。
及其生時印行于世。
僧伽寺石像
公元1024年
三角僧伽寺石窟
石像
顔如老嫗
蒙頭之物。
恰如儒家幅巾
背有石障。
蓮花
後刻太平四年甲子
高麗顯宗十五年甲子
契丹年號
聖宗隆緖太平四年
宋仁宗天聖二年也。
距今庚子十三甲子
揔八百十七年。
輿地勝覽
此爲秀台道人像。
羅勾濟麗奇姓
叔氏。
(東國通鑑
新羅莊王母叔氏。
奈勿王十三世孫
叔明之女也。
嫌▦同姓
以父名叔爲氏。
)貞氏。
(東國通鑑
新羅莊王妃貞氏。
)大室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大武神王十五年。
賜沸流部長鄒㪍素姓大室氏。
)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瑠璃王妃
多勿矦讓女。
)克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朱蒙
麻衣再思姓克氏。
)仲室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朱蒙賜衲衣武骨姓仲室氏
)少室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朱蒙
賜藻衣默居姓少室氏。
)絡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大神武(武神)王五年
扶餘王帶素從弟投降
封爲王。
置掾部。
以其背有絡文。
賜姓爲絡氏
禮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始祖扶餘
娶禮氏。
生類利。
)乙支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嬰陽王時
乙支文德
)泉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泉(小注泉字下當更考初本)葢蘓文弑榮留王。
禾氏,雉氏。
(東國通鑑
高勾麗瑠璃王。
二姬
曰禾姬,雉姬。
)北氏。
(萬姓統譜
高麗姓也。
正字通
亦引之。
中國人
以高勾麗。
高麗
)似先氏。
(萬姓統譜
似先氏。
高麗遺種
唐武德中
先英問。
右驍衛大將軍
)扶餘氏。
(東國通鑑
扶餘氏。
百濟
以系與高勾麗同出扶餘
故爲氏。
萬姓統譜
百濟扶餘
音轉爲鳧臾氏。
)黑齒氏。
(萬姓統譜
黑齒常之
百濟西部人。
)沙氏,燕氏,劦氏,眞氏,解氏,骨氏,木氏,𦭻氏。
(北史
百濟大姓八族
沙燕眞解骨木𦭻。
萬姓統譜
上谷百濟八姓
一曰
眞漢,眞祐。
太尉長史
眞欽太医令
眞玄
公元1772年
菟善筭。
○案劦北史
三力作劦。
音協。
萬姓統譜
以三刁作刕。
音黎。
未知孰是。
然考字書
三刀之刕。
無三刁之刕。
三刀者。
音黎。
則恐譌爲三刁。
𦭻音。
北史
艹下臼。
作𦭻。
萬姓統譜
以艹下臼。
作𦭻。
萏音舊。
苩音白。
韻會曰。
百濟有苩氏。
則當從艹下白
)門氏
(氏族書。
思明
川人
靖宗時
御史中丞
)牙氏。
(氏族書。
應時
明宗時中郞將
)賓氏。
(氏族書。
于光
壽城人。
魁科。
中制科。
翰林學士
筆法名世
)酆氏。
(氏族書。
順之
靖宗時
監察御使
)異氏
(氏族書。
應甫
顯宗時
左僕射
)僧氏。
(氏族書。
僧牛本。
高宗時
都領令史
)太氏。
(氏族書。
集成
高宗時司空
)簡氏。
(氏族書。
簡有之。
忠烈王時中郞將
)氏。
(氏族書。
適。
忠烈王時左司諫
)凡氏。
(氏族書。
凡永富。
辛禑時文安集使。
)智氏。
(氏族書。
蔡文
鳳州人
顯宗時右僕射
)夜氏。
(氏族書。
夜先旦。
忠烈王時
左副承旨
)昕氏。
(氏族書。
廸臣
川人
高麗戶長
保勝別將
五世孫暹。
避忠穆王諱。
從母姓。
爲權氏。
檢校禮賓郞。
○案暹卽權睡軒五福
世祖也。)
三尊譜錄
三尊譜錄
(道家書。
)第一度師上玄眞道君
法姓
諱奣
字奏
第二度師无上玄老。
法姓𡙙。
諱𥞆
字𥢯
第三度師金明七眞
法姓𡙔。
諱𪑵
字𤑌
據此製字命名
則知其術之荒誕怪妄矣。
公元1686年
述異記
(案撰者只稱東軒主人
)東海有獸。
名犼
(案集韻
音吼。
獸名。
食人
)能食龍腦
康煕二十五年夏
平陽縣
犼從海中逐龍。
空中
三日三咬。
二龍合闘
一犼殺一龍二蛟
犼亦隨斃。
俱墮山谷
其中一物
長一二丈。
形類馬。
有鱗
公元1693年
鬣。
火光猶焰起丈餘。
葢犼也。
康煕癸酉六月
仁和臯亭山中。
驟雨大風
有龍與犼闘。
龍吐氷雹
吐火
黑雲中。
一一可辨。
犼如獅子
過之樹俱焦毁
竹窓小品
(撰人俟考。
)小獸名曰吼。
(案述異記
作犼。
小品
作吼。
似是字譌。
)形類兔。
兩耳尖長。
作威時。
牽吼視之
畏伏
不敢動。
吼作溺。
着其體。
肉卽腐爛
吼又畏䧺鴻。
鴻引高鳴
卽卽畏伏
犼卽我國所謂強鐵也。
諺云。
強鐵之臻
所居必大旱年凶。
金浦郡有強鐵。
隱於藪中。
年年旱荒
郡民逐之。
如駒
𢞣(一作倏)騰空中。
入於海。
波濤洶盪。
化龍而未成者。
名曰強鐵也。
穆天子傳奇字
穆天子傳
多奇字。
太半音意未考。
而諸本間有點畫異同者。
今略記之。
○䧙。
(古陵字。
西王母謠山䧙自出
)○𠭽。
(天子北遊于𠭽子之澤。
)○𤧜。
(天子賜之狗𤧜。
)○
(至于積山
○案似是陰陽四方等字。
字彙補作
)○𣴽。
(至于長𣴽。
)○𢀄。
(重𢀄氏之西彊。
字彙補
作𢀄。
)○𤥞。
(𤥞瑤琅玕
)○
(同長玲𤧜
字彙補作乕。
)○𢕲。
(玗琪𢕲尾。
)○𩖿。
(天子觸重𢀄之人𩖿。
)○𥭩。
(𥭩箭。
)○𩖿。
(百𡸍。
)○𦃫。
(絲𦃫。
字彙
作𦃫。
仍曰疑與綯字同
)○𢁎。
(黃木𢁎銀。
字彙補
作𢁎。
)○𧃭。
(右服𧃭騮。
列子
作𦽊。
字彙補
作𧃭。
仍曰疑驊。
○案八駿馬名。
諸書不同
附記穆天子傳
亦驥。
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列子𦽊騮,綠耳赤驥白𣚘渠黃,踰輪,盜驪山子
拾遺記
絶地翻羽奔宵超影,踰輝,超光騰霧,挾翼。
)○蘎。
(右驂
赤蘎
同驥。
說文千里馬
孫陽相者
玉篇作蕾。
)○
𠌾。
(左白𠌾。
同義
字彙補
或作
)○𡇷𡇤。
(造父爲御。
𡇷𡇤爲右。
音泰丙。
列子
卽齊。
合字也。
○案張爾公曰。
譌作
或作
並非
淮南子鉗且泰丙之御。
高誘注。
二人各善御者
也。
唐武宗王起曰。
朕近見二字
一𠂐一𡦺。
莫能詳對。
曰。
臣于三敎經典
竊嘗徧覽
𠂐𡦺二字
羣書未見
周穆王傳。
有𠆋二字
往昔儒宗
言古馬名。
于今未有之者也。
上笑曰。
知卿宿學
爲此二字
相試耳。
據此說。
當作𠆋。
王世貞作𠆋門引穆天子傳
又作䓢。
焦竑畧記。
字始載穆天子傳難字
又作䓢。
譌文也。
以爲張說該洽
而但所引
駁焦氏所引可疑
)○𠮀。
(𠮀奴。
乃献白鵠之血。
)○𤕁𦉔。
(枝斯之石四十。
𤕁𦉔。
字彙補
𦉔作𦉔。
)○
(十篋
)○
(銀木采。
)○𠭺
(遂絶𠭺之谷。
)○
(至于河之水。
字彙補
)○𤂞。
(爰有𤂞溲)○𣂿。
(𣂿多之汭。
)○
(至于山之上。
字彙補
)○
(乃歌天之詩。
)○
(命歌南山
字彙補
)○𢨲。
(乃宿于𢨲。
○案此卽房字。
)○
(乃周姑繇之水。
以圜喪車
是曰車。)
圭峯
魏禮寧都先賢傳。
略曰。
蕫越。
字尙矩
孤貧
竭力以奉母。
成化乙丑進士
翰林院編修
侍讀
東宮講官
孝宗登極
春坊右庶子
麒麟服。
頒朔朝鮮
餽贈一無所受。
朝鮮歲使至。
必問越起居焉。
憲宗實錄成。
太常少卿
拜南工部尙書
卒。
謚文僖
風采凝重
言動有則
樂道人之善。
不輕許可
恥衒能以形人短而不忘䂓箴
嗜欲
敦儉素。
祿入恒以恤宗族知交之貧者。
圭峯文集
使東日錄。
讀此。
可知
峯之爲賢士大夫
成宗二十三年弘治戊子
工科右給事中王敞
頒詔
慵齋(俔)時爲安監司
迎送接待
記其酬答
而載於叢話者。
和易之儀。
欵洽之詞。
可謂昭代勝事
不可復見。
其所記。
委悉可玩。
故錄之。
侍講王給事之來。
余爲平安監司
迎命於安州
侍講平壤黌堂
宣尼土像曰。
中朝一般
館伴陽川(案許琮館伴)曰。
土像有類浮屠
王城泮宮
位版
侍講曰。
良法也。
又至檀君廟。
東明王位版曰。
漢人也。
又至箕子
摩挲碑碣
高聲讀曰
佳作也。
恨無庇雨之閣也。
又至其墓。
廵廻塋域
遂作吊詞
慷慨不已
泛舟大同江
陽川江山之勝。
是時
微雨
請留
侍講曰。
王事有程
不可留也。
朗吟東坡淡粧濃抹捴相宜之句。
余指浮碧樓曰。
亦前賢所遊之地。
願陪大人一登。
侍講欣然從之。
登樓四顧曰。
風景無雙
雨歇
侍講曰。
主人留客則雨。
客欲行則晴。
天意知賓主之情。
相揖而去。
竣事而還也。
余奉兩使
順流而下
漁人布網得魚
兩使歡甚。
遂貯盆中玩之
仍令促膾曰。
鮮美無右。
虞人捕雉而來
侍講手撫而嗅之曰。
吾欲放子路之共。
放雉於林間曰。
任汝飛去。
南湖
登小樓而憇。
虞人捕麞
至。
侍講繫麞於百步樹。
武士射之。
中則拍手大笑
給事曰。
君子遠庖厨
侍講曰。
牛馬有益於人。
不忍殺。
麞鹿無益於人。
殺之何害。
故都市井曰。
此是何處
余答曰。
箕子遺墟井田之處。
余潛令人
絲管村落間。
侍講曰。
何聲。
余曰。
箕子蒞治。
遺風未殄。
家家絃誦也。
侍講曰。
禮義之邦也。
路上婦人曰。
無乃州官妻乎。
余曰。
此是城中娼妓
州官士族
閨閤有範。
豈出於路乎。
給事曰。
早知如此
縱目觀矣。
風月樓。
臨池歎賞曰。
最是佳處
中朝罕有如此
余請樓記。
侍講曰。
主人隨我遠行
當製呈。
不得已行至安州而送之。
侍講作記贈余。
兩使路上
峯巒
皆問其名。
若遇奇岩怪樹。
駐馬吟賞
花草稍有姸美者。
必把而玩之
待人溫謹
若問中朝之事。
悉陳無隱
侍講詩文淸贍
筆憑晉蹟。
給事詩與書。
亦皆豪宕
一雙連璧也。
晉書唐畵眞蹟
羲之曹娥眞蹟快雪時晴帖
內府
(康煕御題跋。
)從郞溫勤公家。
唐吳道子白描十八應眞圖。
綃素糜爛
無數寸完。
卽公以白金百兩購。
善手裝潢
(李紱牧堂集。
冷吉臣羅漢啚記。
)晉唐書畵眞蹟之在近世者。
惟此而已
二氏侮聖
道家
孔子太極上眞公。
釋氏
孔子
爲儒菩薩
異端之侮聖。
可謂無忌憚之甚矣。
易服之令
公元1579年
我朝有從華製之機凡三次
而俱未行。
足爲千古浩歎
條列大(一作太)宗世宗宣祖時事。
朱溪君(深源)醒狂遺稿上䟽曰。
(似是成宗朝。
)辛禑十三年
鄭夢周建議(一作革)胡服
官職者。
紗帽
成均生員及京外學生
平頂頭巾
及至太宗朝。
儒生冠服
朝廷(指明朝。
)國子監生例。
今聞有復於殿下者曰。
請令儒者
街路
頭巾
靑衿以行。
(意者
中間太宗時
不行
)殿下初旣許之。
俄而更令曰。
靑衿而已
不許頭巾
然則身可爲儒。
而頭不可爲儒歟。
東閣雜記
(李廷馨撰。
)世宗朝禮判書許稠(案此時
更張之議。
)曰。
太宗本國女服
悉從華服
臣啓曰。
臣昔赴京。
過闕里。
孔子家廟
女服畵像
本國無異
(案我國女服
蒙古之製。
所謂闕里之像。
元時所畵。
金時國文宣王塑像
皆易以左袵
明初往往有因未改
許相之闕里所見
猶是也。
)但首餙異耳。
事竟不行。
癸巳日錄。
(尹章然撰。
)六月初二日
曹啓目。
(案自上已有從華製傳敎
)上自大夫
下至賤庶
皆欲慕華製。
衣帽之制。
先爲磨鍊施行
此宲用華變俗盛意
扈從臣民
急急丕變
聳動四方
近因山陵之變。
改葬間。
白衣從事
亦已行移八道
卽吉時衣帽。
並爲擧行
令戶曹量宜給靑藍三升
(卽毛布
)起送造人經略衙門
各樣造成
而難覔冠帽
則今此聖節行次
付送價物。
貿來何如
傳曰。
我國每事虗文
唐官每笑其寬袍大袖
頭戴大帽
劉元員(恐有誤字)至移咨(一作革)改。
但唐制上下人員官服外。
戎服裏衣
窄袖
禁軍以下公私賤。
皆著小帽
毋得著笠。
若著氈笠
則勿禁事。
更爲磨鍊施行
又傳曰。
小帽
濶袖
一從唐制。
邊上禁軍等。
許著毛笠。
(案此時
雖下此令。
庶民不願之。
出門挾笠。
入門者笠。
因循不行。)
日月誤解寅申
公元1693年
明呂維祺
(案字介孺
新安人
萬曆進士
兵部尙書
講學氣節
罷官洛陽
流賊陷城
被執不屈遇害
)著音韻
日月燈。
訂舂字曰。
淮南子高舂下舂之文。
高誘注。
高舂時。
加戍民䧺舂時也。
愚謂高舂者。
寅時也。
下舂申時也。
寅申二字
從臼故云云
余謂呂氏
專不讀說文
寅申俱從臼。
不從臼也。
案詩詁曰。
兩手曰臼。
集韻音拲。
叉手也。
說文
髕也。
正月陽氣動。
黃泉欲上出。
陰尙彊也。
不達
髕寅於下也。
徐曰。
擯斥之意。
陽氣上銳而出閡於也。
臼所
擯也。
象形
說文
申。
神也。
七月陰氣成。
申束
從臼自持也。
吏以餔時申(旦)政也。
人有十八竅
人之一身
現於外者大凡九竅
曰眼二鼻二口一耳二前陰後陰也。
細究之。
爲十八竅。
九竅之外
眼之淚竅二。
口之喉咽廉泉各一。
(案宋崇寧時
剖群盜歐希範三十人
喉嚨中。
排三竅。
曰水。
曰食。
曰氣。
此言未必然
廉泉
卽舌下湧津處
潗潗非一竅。
)二乳一臍。
前陰之精竅也。
墨翟將材
墨翟(周亮工曰。
墨子姓翟
母夢烏而生。
因名之曰烏。
以墨爲道
今以姓爲名。
以墨爲姓。
老子老老耳。
)以兼愛得罪儒門
然其人却有用。
匪如莊列荒唐
蘓張辯說
無所用於家國也。
呂氏春秋
公輸般(墨子公輸篇般作盤)爲雲梯。
設攻宋之械。
墨子設守宋之備。
九攻之。
墨子九却之。
不能入。
(案墨子公輸篇。
公輸盤爲楚造雲梯。
將以攻宋。
墨子公輸盤解帶爲城。
以牒爲械。
公輸盤九設攻城機變
墨子九距之。
公輸盤之攻械盡。
墨子守圉有。
公輸盤詘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
墨子亦曰。
知子所以距我。
楚王問其故。
墨子曰。
公輸子之意。
不過欲殺臣。
殺臣。
無能守。
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
禽滑釐等。
三百人
已持臣守▦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冦矣。
雖殺臣。
不能絶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請無攻宋矣。
)韓非子墨子咫尺之木。
不費一朝之事。
而引三十石之重。
(案墨子公輸篇。
須臾三寸之木。
而任五十石之重。
)淮南子墨子服役百八十人
皆可使赴火
蹈刃
不還踵
化之所致也。
(案呂氏春秋
墨者孟勝。
善荊之陽城君。
陽城君走。
孟勝死。
弟子之者
百八十。
)說苑墨子曰。
夏禹卑小宮室
損薄飮食
土堦三等
衣裳細布
當此之時。
無所用。
而務在於完堅
品庶有心也。
人主爲心。
苟上不爲
下惡用之。
(案淮南子
墨子儒者之業。
孔子之術。
以爲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貧民
傷生害事
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夷考諸說。
材智
堪爲將帥而能得人之死力。
大過人之資。
惡能至此
其學惡厚葬
周禮也。
鬼神
夏道也。
矯枉過直流弊極於門徒
孟子之斥。
不得已也。
高麗
世宗朝。
南陽石磬
海州
以定樂律
世稱盛世之瑞應
高麗磬。
已有名於宋朝
高麗時。
南陽已産磬材。
中間廢絶
世宗朝。
復出歟。
抑亦麗時。
別處産磬之地歟。
今錄高麗一段
揮塵錄(宋王明淸撰)曰。
元祐初
楊康功使高麗
禁從諸公
問以所委。
皆不答。
蔡元度曰。
高麗磬甚佳。
歸日。
煩爲置一口
不久
康功言還。
遂以磬及奇巧之物。
元度宅。
不及也。
或問之。
康功笑曰。
僕之渡海也。
諸公以謂沒巨(巨字上有於字)浸。
不復見屬。
元度之心。
猶冀我之生還
吾聊以報其意耳。
隸古
孔安國尙書序。
魯共王
孔子舊宅
壁中古文虞夏商周書及論語孝經
科斗文字
科斗書廢已久。
時人無能知者
所聞伏生之書。
考論文義
定其可知者。
爲隸古定。
更以簡寫之。
張潮曰。
先君雲谷云。
孔安國書序
爲隸古定。
不可曉。
定字當是字字之譌。
言旣。
其所知者爲隸
古字
則更以簡寫之也。
張縯石經跋曰。
蔡邕本傳
書冊于碑。
不言爲何體書
今世所傳。
皆以隸體
儒林傳序則云。
古文篆隸三體書法
相參檢。
言古文謂孔氏中書
考之。
孔壁所藏。
科斗文
孔安國武帝之世。
已稱科斗書
無能知者
承詔作傳。
爲隸古定。
不復科斗古文
安能三體書法安國之後二百餘年哉。
谿谷漫筆(張潛著)曰。
隸者。
隸書
古者
科斗古文也。
孔壁書。
科斗字
故今以隸書
古今兼存隸古兩體
以定其文。
後世眞艸千字之體也。
德懋三張之說。
以定字爲字字。
未可質言
而意頗明白
篆體見之。
相近
未爲不可
其曰爲隸古定。
不復科斗古文云者
隸古三字中。
古字下落處。
語甚䵝䵢。
谿谷近於
谷而小異
權臣藏書
賈似道蘭亭石刻
多至八千匣。
嚴嵩所藏畵。
計三千二百。
權臣之托文雅而逞貪欲
其揆一也。
畓畠
我國水田爲畓。
音沓。
松溪漫錄
(權應仁撰)畓字。
東人所刱。
昔人有咏延豐地狹者曰。
牛卧難尋畓。
鴻飛見天
詞意俱新。
而以畓爲疵。
不編於詩選云。
案畓有橫結。
龍龕載𤱄音泉而無義
日本人以耕麥地爲畠。
貴臣
有畠山殿之號。
世謂日本之刱造。
字彙補。
稱古文皇字。
日本僧良安尙順(著倭漢三才啚會。
)以爲字書無畠字。
倭名抄(日本書名
)載續搜神記云。
江南畠種荳。
又名𤳉
麥地也。
日子
日子
見於漢末文選
曹公吳將校部曲文。
月朔日子。
注。
發檄時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