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庄馆全书卷之五十四 (自动笺注)
靑莊館全書卷之五十四(完山李德懋懋官著男光奉杲編輯德水李畹校訂)
 盎葉記[一]
  
數目
一炫宗。
(延州人
正統中靈壽縣
)壹元。
(漢人見印藪。
)貳塵。
(後魏平陽太守
)三寶柱
元畏吾兒入(一作人)知瑞安州
參徐。
(宋人
)四象
(宋慶元間汀州
)肆敏。
(漢陽太守
)五京
(漢人
見印藪。
)伍參
(楚大夫
)六。
(臯陶之後
以國爲氏。
)陸通
(楚狂接輿
)七希賢
(施州衛人
正德中永春縣訓導
)柒文倫。
(宣化人
弘治擧人
)八通
(江寧人
正統中禮部主事
)捌思。
(北朝姜校尉
)九嘉
(夏津人
高祖時翰林
)玖。
(見姓苑。
)拾。
(見姓苑。
)百政。
(漢人
容齋隨筆
)陌。
(見正字通
)千獻。
(蜀郡都尉見風
)阡能。
(唐人
)萬章
(孟子門人
)億。
(見姓苑。
)兆元亨
(明人
正字通
)惟二字十字姓。
無之
複姓亦有。
一那婁。
(北魏三字姓。
後改婁。
)第二從直
(唐玄宗時中尉
)三烏羣。
(漢人
)三閭
(楚姓
)三飯
三飯繚之漢(一作後)。
三種
(代北複姓
)四飯
四飯之漢(一作後)。
第五倫
(漢人
)五鹿充宗
(漢人
)五鳩盧。
(周趙將軍
)五王
(嬀姓見風
)伍參蹇。
(楚昭王時人。
)破六韓
(代北三字姓。
)步六孤
(代北三字姓。
)阿六桓。
(代北三字姓。
)宿六斤
(代北三字姓。
)普六茹
(代北三字姓。
)井疆六斤
(代北四字姓。
)第八矯
(王莾時講學大夫
)九方𦤎。
(秦穆公時人。
)九百里。
(姓苑云垈縣有九百里爲小吏
)鳥九。
(代北複姓
)九盧。
(代北複姓
)奚什盧。
(代北三字姓。
)百里奚
(秦人
)統萬。
(代北複姓
)万紐于謹。
(三字
西魏柱國
)万俟普
(北齊特進万斯讀若木其。)
金日磾(音密低),馬日磾于栗磾段匹磾四人
邊鄙之人。
匹皆入聲
相近
無他而下皆磾。
似是北鄙方言也。
漢尹翁歸
翁歸二字
亦無義。
漢時羗酋。
亦有翁歸靡皆應方言也。
古今詩話
刁約使契丹
有詩云。
餞行三匹製。
註。
匹製
猶今沓桮
俗云。
套桮
或五或六。
大內小。
次第疊之。
匹製之製。
匹磾之磾。
相近
則或同其義歟。
薛瑤
公元621年
全唐詩小傳曰。
薛瑤
東明國人
左武衛將軍沖之女。
郭元振爲妾。
唐陳子昂舘陶郭公姬薛氏墓誌曰。
姬人
姓薛氏
東明國王金氏之胤也。
昔金王有愛子
別食於薛。
因爲
不與金氏爲姻
其高曾皆金王貴大人也。
父承沖。
唐高宗時與金仁問歸國
帝疇厥庸。
左武衛將軍
(陳文止此。
)按高句麗始祖東明王高朱蒙
今曰東明國王金氏
非也。
(金蛙生朱蒙子昂以爲金氏歟。
)夫薛。
新羅大姓也。
金亦羅王之姓也。
唐武德四年
新羅人薛罽頭。
海舶入唐。
至太宗時
左武衛果毅
及征高句麗
力戰
死於駐驆山下
太宗御衣覆屍
授職大將軍
金仁問新羅武烈王第二子也。
公元623年
年二十三。
入唐。
高宗時挾唐師。
共征百濟
後官至柱國
死於唐。
子昂所謂薛承沖。
余盖以謂新羅人薛罽頭。
改名沖也。
所謂別食於薛。
東國古郡。
本無以薛爲號者乎。
然則武衛之拜於高宗者。
非也。
旣曰與金仁問歸國
則仁問之入唐。
在於太宗之時歟。
又曰。
帝疇厥庸。
則罽頭從征有功
故帝嘉之也。
其所謂帝者。
以爲太宗也。
誌又曰。
姬人
幼而玉色
少號仙子
年十五。
大將軍薨。
剪髮出家
寶手菩䔒(一作蕯)。
靚心六年
靑蓮不至
乃謠曰。
(全唐詩
一曰返俗謠。
)化雲心兮思淑貞
寂滅兮不見人
草芳兮思氛氳
(全唐詩芬蒕
)將奈何靑春
返初服而歸我郭公
長壽二年癸巳二月十七日
卒於通泉縣之官舍。
(陳文止此。
)按貞觀十九年乙巳
薛將軍死之。
(戰死駐驆山下
)其時姬年十五。
則姬辛卯生。
薛將軍歸唐十年。
始生斯女也。
三萬二千石
石奮
與長子建甲次乙次慶。
皆官至二千石
於是萬石君
然慶方爲丞相時。
諸子孫至二千石十三人
則爲二萬六千石。
合慶丞相祿四千石。
(漢制三公月俸三百五十斛。
)則爲三萬石。
祿則爲三萬二千石。
官字爲名及字
公元1511年
東人爲俗甚陋。
少見多所怪。
固然也。
至若製名表德
恒用不過數十字。
名謙則字益。
名鼎則字和。
名趾則字美。
名最則字良。
稍外於此
則雖嘉名雅字。
衆咻羣嘲。
何其鄙耶。
余字懋官
頗慮有駭其無前者。
故畧引古人以解之。
公子少官。
(秦本紀
公使公子少官。
師會諸侯逢澤
)長官
(甘暘集。
印譜銅印龜鈕
)承官。
(漢人
)師宜官
(姓師宜
漢靈帝時南陽人
善書
)獨孤天官
(唐人
)惟官方
(宋紹興間
南安郡事。
萬姓統譜
)徐官
(著古今印史。
)趙官欽。
(元人。
萬計學之最。
村集
)耶律官奴
(字希隱
沈厚多學。
節度使
遼史。
)劉二。
(明孝陵衛百戶
永樂時人。
水縣志。
)趙官
(明武宗正德六年
進士出身
明史。
)王士官
(明歐陽南野
有與王士官書。
)孫
(字德懋
平湖人
古文辭。
楷書遒勁
鄭端簡公集。
)王懋官
(萬曆年間
通州儒生
重峯先生
朝天日記
)周
(畵人物。
俗韻
與張霝同時
丹靑志。
)周
(明孝子
新都縣人
)王官生
(壬辰倭亂。
天朝將官
村集
)司懋官
(號建菴
四川夔州人
游擊將軍
倭難時。
領兵東來
村集
)閻懋官
(明人
死節
)李官
明萬曆間人。
篆隷
邵靑門(一作文)集。
弟。
(明閨秀山陰人
道州守備
至緖女。
知書通兵法
年十五。
父與猺力戰死。
出戰
勝之。
奪父屍還。
一統志
)朱官
(明安莊人
雲南賓川州
愛民如子
一統志
)郞官
(廣寧縣人
武科
盛京通志
)周
(萬曆中霝壽知縣
立碑滹沱河
三魚堂集。
)凌官球
(世韶字也。
明時人。
主事
明詩綜。
)張懋
(明人
張懋賞弟。
流賊北京
兄弟俱死於家。
)張官玉。
(明因社詩人
)霍玉
(之琯字。
淸順治進士
范陽縣知縣
治績
一統志
)吳不官
(名旹德
見詩持二集。
)趙有
(錦縣人
武進士
盛京通志
)周
(陝西寧夏人
寧海縣典史
盛京通志
)林
(矦官人
柴紹炳族葬圖說
)黃官叙
(廣昌孝子
黃元吉父。
穆堂集。
)袁
(魏伯子集。
有贈袁聖詩。
)鄭五。
(名陜
閔人。
學於張伯行
)周龍官
(修大。
一統志
翰林院檢詩。
)沈
(見陸圻冥報錄。
)以余之寡聞記憶止此。
東國昌。
(新羅忠臣
三國史。
)金義官
(新羅伊飡。
三國遺事
)金一。
(見慶州金譜。)
燒酒
醫方燒酒
於元時
宋田錫曰。
暹羅酒。
燒酒
復燒二次云。
則非元時也。
唐時劒南燒春
已先於宋矣。
我國有再煎酒。
名曰還燒酒
暹羅法也。
(阿難燒酒曰。
阿剌吉酒
琉球及薩摩州燒酒
曰泡盛酒。)
摩展
說文
字義曰摩展衣
趙宦灮。
(說文養也。
室之東北隅所居
與之切。
)箋曰。
摩。
硏也。
展。
轉也。
以輥(卷)帛。
取灮之名。
凡輥轉通儞(稱)。
當作輾。
轢也。
(趙說止此。
)按此砑灮之名也。
東方所謂擣砧也。
俗以洗澣衣帛
爲洗踏。
又曰。
摩展。
摩展。
但有音而不知何義
今始知之。
然乾硏。
與水澣有異。
而以其功相近
混稱也。
子爲男子官
王元美宛委餘篇。
載女子爲男子官者。
軍司馬孔氏。
顧深母也。
貞烈將軍王氏。
王廞女也。
侯氏,唐氏,王氏。
俱唐行營節度許叔冀果毅也。
陳女白頸鴉。
爲契
懷化將軍
不知唐太宗追贈新羅(一作善)德女主
光祿大夫
冊眞德女主
柱國
封樂浪郡王
薨。
高宗開府儀同也。
(見金富軾三國史。)
詩傳鳥名
毛西河奇齡
著續詩傳鳥名卷。
其所辨駁集傳。
多有可取
往往考據該洽
而亦穿鑿傅會之病。
識者恨之。
睍睆黃鳥曰。
黃鳥以色名。
又以目名。
舊云。
黃鳥好視善窺人。
窺伺人者。
多名鶯窺。
詩人睍睕稱之。
睍睕者。
好視也。
出目皃。
視之滑露者也。
乃解(指朱傳
)睍睕(一作睆)作黃鳥聲。
且以淸和圓轉釋之。
何據
按(此亦毛說。
)郭註。
黃離
陸璣黃栗
留當葚熟時。
每來伺桑間
故里語云
黃栗留看我。
麥黃葚熟否。
謂其善看視也。
(毛說止此。
)德以爲爲善解。
西河又曰。
黃鳥本名鶯
集韻廣韻
俱作黃鸎
兩目出鳥上爲名。
所謂睍睕(一作睆)出目者。
其又作鶯。
易傳離爲目。
目本離火。
尙書洪範
則又以五事之目。
五行之火。
火之外灮
如目之視物。
故鶯首之戴兩火
鸎首之戴兩目
其字從二目一八。
二目者。
二之目。
一八者。
以鳥亦喙屬。
卽艮八也。
此固合尙書周易毛詩一物者。
乃以目部字。
解作音聲
(此一段
六書解經之旨。
)不惟六經亡。
世間尙復有識字者乎。
(西河開口
宋儒程朱以下
甚至罪大惡極
不知陷於罪大惡極之科也。
)德以爲上一傅會也。
字書禽經
鸎鳴嚶嚶
故名。
或云。
鸎項。
有又故从賏賏項餙也。
正解也。
其曰。
二目一八之說。
識字者固如是乎。
不惟不識賏字。
不識貝字象形
(篆作
又作
皆象其形。
)則奚取於目。
而亦何與於八九之八耶。
鶯卽黃鸝
小雅
交交桑鳸
有鶯其羽。
毛傳有文章也。
則鸎之爲鶯。
音同
亦取其文章而名也。
其曰。
首戴兩火者。
何其陋也。
若然則炏下冖無所歸屬
何其不如䀠下八之有所云云也。
說文
離黃
倉庚也。
从隹离聲
卦名之離。
倉庚離之假借也。
何嘗干涉鳥名
因卦而又引目
因目而又至於鴻範五行之大。
以抵于鶯。
無乃遙遙乎。
西河博洽
余所愛慕者也。
然其詞繁而不明六書
大瑕也。
行下
官員
借人官物與人物。
皆手署小紙。
書行下二字。
漢書郊祀志。
壽宮神君
神君居帷室中
天子因巫爲主人。
飮食所欲言行下。
註。
晉灼曰。
神君所言。
行下巫師
漁鼓簡子
漁皷簡子者。
元時樂也。
截竹猪胞
傳其兩端
片如燕尾
竹身
鏗然有聲
画仙韓湘子者。
必抱此器。
湘。
文公之從子也。
安知元時樂哉
得天早晩
公元1649年
周武王八十六歲。
統天下。
淸世祖七歲
定天下
異事也。
麈角解
公元1777年
麈音主。
說文
麋屬。
(案字書
別有𪊧。
音圭。
今俗認𪊧爲麈。
不能辨也。
可恨
麋大於鹿者。
)唐本說文曰。
大力一角
北道六鎭
一角鹿。
俗名獨童串。
童串者。
方言簪也。
以訓民正音。
爲외동곳。
六書故。
(字書也
戴侗著。
)似鹿而大。
尾可爲拂辟塵
陸佃曰鹿大者曰麈。
羣鹿隨之。
麈尾所轉而往
(案羣鹿以麈爲主
故从鹿从主。
)古談者。
揮焉。
(續博物志
麈尾置茜帛中。
能留紅。
歲久色不黯。
拂氈氈不蠧。
)近世祝德麟著(與李雨村調元齊名)悅親樓集。
(刻其功令詩賦
丁酉歲
琴彈素。
自燕中持來。
)曰臣謹按鹿屬甚繁。
見於爾雅者。
麔麎䴠爲麋屬。
䴥麀麛爲鹿屬。
惟麈獨見許愼說文陸佃埤雅
麋鹿屬。
麈又麋屬。
種類雖近。
陰陽互差。
別醜區名辨章
宜審月令仲夏之月。
鹿角解。
仲冬之月。
麋角解。
自不韋著令。
馬融足經。
承謬襲譌。
未之有改。
皇上文思天縱
函葢古今
好學淵懷。
一名一物之微
莫不析奧硏精
折衷至當
乾隆三十二年冬至
內官
南苑麋鹿所。
伺其蛻者以進。
上親驗之。
別其爲麈。
說而闢其譌。
竄經而傳其信。
幷命欽天監
改刻時憲書
以家喩而戶曉
二儀造化
萬物乘除
得自目治。
非同鑿空
遂使二千年未抉之秘。
曠若發矇
不特起鄭,王,賈,孔輩莫贊一詞
卽詢之不韋諸人
應亦俛首帖服
生長南國
不識麋鹿之羣。
伏讀聖訓
殆如坯戶之蟄。
春雷而知蠕動已爾
賦詩紀事如右
(詩不錄。)
許商門人
長安許商
官至九卿
號其門人
唐林德行
吳章爲言語。
王吉爲政事。
炔欽(炔欽哀帝時
博士
上書言。
大司空師丹
無罪貶黜
蘇林曰。
炔音
氏族譜曰。
貞爲秦博士
遭秦坑儒
改姓昋
其孫避地
改姓炅
四子居齊。
改姓烓
烓亦音
不忘所自出。
唐韻
昋音
姓也。
後漢太尉陳球碑。
城陽炅橫。
漢末被誅。
有四子。
一守墳墓
姓炅
一子避亂徐州
姓昋
一子幽州
姓桂
一子華陽
姓炔
張自烈曰。
正韻七隊逸字昋註。
晉有昋道元。
王元美
楊用修作吞讀天。
六書畧論創意曰。
炅,昋,炔三字
並音
秦博士之後
避地各撰其姓之文。
不殊本者。
得桂聲。
而又無義
炅昋聲義兩塗
俱難通文
而非文字而非字者也。
)爲文學
王莾時
九卿
博士
蹈襲聖門
假借周公
室乎之用其弟子也。
王莾爲國
文中子之爲經。
李獻吉之爲詩文
皆匪眞也。
訓民正音
訓民正音初終聲。
通用八字
古篆之形也。
ㄱ。
(古文及字
象物相及也。
)ㄴ。
(匿也。
讀若隱。
)ㄷ。
物器
讀若方(一作大)。
ㄹ。
(篆己字。
)ㅁ。
(古圍字。
)ㅂ。
(篆口字。
)ㅅ。
(篆人字。
)ㅇ。
(古圜字。
)又ㅣ。
(上下通也。
古本切。
)翻切
(俗以爲諺文反切
讀反爲背反之反。
不知反切之反。
音翻也。
一行各十一字。
)凡十四行。
逐字橫讀之。
則(若可拿多羅之類。
)自然梵呪
字畫善於篆籀
聖人
烏能與於此乎。
(世傳莊憲大王
嘗御圊。
廁籌排列
悟解
成三問等。
創製云。)
錢生於度
今俗以錢一箇
一分
十分
一錢
十錢
一兩
究其義。
盖出於度與衡也。
十釐一分
十分一寸
十寸一尺
一文之厚。
合十釐之積。
一分也。
至於十文之積。
合十分之積。
一寸也。
百文之積。
厚可一尺也。
(此計周尺之度。
東人鹵莾
只知用布帛尺。
)衡則十釐一分
十分一錢
十錢一兩
今錢之名數
衡之名數也
然今錢一分云者
衡之二錢五分重也。
今俗有官者。
土物餽遺
書物種。
左方必書一際字。
接以禮相接曰際。
莊子徐無鬼篇。
仁義之士。
貴際
達摩影石
嵩山達摩中。
達摩像。
案前石。
高僅二尺
半之
達摩之形宛然
其上拭之益顯。
葢菴之上四里
達摩
洞。
玆石乃其九年所面者。
精神緣此而出透於外者也。
通天犀角。
如日星。
如雲月。
或如葩花。
如山水飛魚龍宮殿衣冠杖履眉目毛羽
無不完具
或曰
愛一物。
玩之久。
物形潛入角中。
精神緣被而入照於內者也。
書畵種子
書家
王氏最多。
王導
王恬
(第二子。
)王洽
(諸子
)王邵
(五子
)王薈
(六子
)王珣
(長子
)王珉
(弟。
)王廞
(子。
)王敦
(從父兄
)王邃
(從弟
)王允之
(從子
)王廙
(從弟
)王曠
(從弟
)王羲之
(子。
)王玄之
(羲之長子
)王凝之
(羲之次子
)王徽之
(羲之子。
)王操之
(羲之六子
)王渙之
(羲之子。
)王獻之
(羲之七子
)王淳之。
(羲之兄子。
)王濛
王脩
(蒙子
)王述
王坦之
(述子
)王綏
(坦之孫。
)王弘
(子。
)王曇首
(弟。
)王微
(弟。
)王裕之
(曾孫
)王道隆
王道迄
(道隆兄。
)王僧虔
王慈
(僧虔子。
)王儉
(僧虔從子
)王僧裕
(從子
)王氏婦人。
亦皆工書。
夫人
(羲之妻。
)謝道韞
(羲之謝奕女。
)荀夫人
(妻。
)汪夫人
(妻。
)李意如。
(獻之保母
)唐顔氏一門
善書
顔眞卿
顔允南
(眞卿兄。
)顔旭卿。
(元孫子
)顔頵。
(眞卿子。
)顔曜卿
(元孫子
)顔勤禮
(眞卿從祖。
)顔昭甫
(眞卿祖。
)顔有意
(昭甫諸弟
)顔元孫
(昭甫子。
)顔惟貞
(昭甫眞卿父。
)顔䪻。
(眞卿子。
)顔顒。
(眞卿姪。
)顔顗。
(眞卿姪。
)顔防
又一門善畵
元有趙氏
明有文氏。
趙孟堅
趙孟淳
(孟堅弟。
)趙孟頫
趙雍
(孟頫子。
)趙奕
(孟頫子。
)趙鳳
(雍子
)趙麟
(雍子
)趙孟籲
(孟頫弟。
)管夫人
(孟頫妻。
)文徵明
文彭
(徵明子。
)文嘉
(徵明仲子
)文臺
(徵明叔子
)文伯仁
(徵明從子
)文元善
(嘉子
)文從簡
(元善子。
)文震亨
(徵明曾孫
)文從昌
(伯仁孫。
)文承光
(從昌從子
)文世光
(從昌子。
)文俶
(震亨姪女
趙宦光子婦。
)文點
(震亨從孫
從姪。)
文人無耻
揚子雲
文人之無耻者。
劇秦美新
(按書影曰。
孫明復曰。
太玄一書
乃明天人始終之理。
君臣上下之分。
盖疾莾而作也。
王介甫諸家
年數考之。
子雲與莾。
相及
上符投閣
恐係谷子雲事。
鑿鑿有據
李本寧川西
以此段刻之墨池上。
與同不合
彈章
)爲後口實
陳子昂上大受命頌表一篇
大周受命四章
其詞云。
乃命有司
正皇典恢帝綱
大周之統曆。
革舊唐之遺號。
在宥天下
咸與維新
皇帝姓曰武氏。
杜甫進封西岳賦表
有云。
維岳授陛下元弼
克生司空
楊國忠也。
(按池北偶談云。
子美他日
麗人行云。
愼莫近前丞相嗔。
自爲矛盾
)宋汪彦章
張邦昌雪罪表云。
孔子從佛佾(一作肸)之召。
本爲尊周。
紀信漢王之車。
盖將誑楚。
秦檜爲相。
台州曾惇
獻詩聖相
投獻者。
以𦤎,夔,稷,契爲不足
必曰元聖
顔棫韓侂胄制言。
其得聖之淸
易祓答詔
元聖褒之。
四方投書頌者
謂伊,霍,旦,奭。
不足以儗其勳。
稱爲王者
陸放翁晩年
侂胄南園記。
辛稼軒詞。
司馬昭假黃鉞異姓眞王故事
孫獻九章
每章用一錫字。
魏忠賢驕橫
當時文武大吏建祠。
褒頌之詞曰。
至聖至神。
中乾而立極。
乃文乃武
同日月而長明
國子監生陸萬齡
魏忠賢要典
孔子春秋
殺楊(漣),左(光斗),(順昌),(大中)諸公
孔子少正卯
請祠國學右與先聖
幷尊李自成犯闕
上表勸進者云。
堯舜而多武功
湯武而無慚德
其詞出於當時詞林之手。
高麗穆宗時
契丹主入興化鎭。
副捴管李鉉雲脅之。
獻詩曰。
兩眼已瞻新日月。
一心何憶舊山川
壬辰倭難。
倭入咸鏡道鍾城。
府使鄭見龍
欲表降。
至有撫我則后。
虐我則讎。
何使非臣(一作民)。
何事非君之語。
猛火
楞嚴經曰。
寶蓮比丘尼
菩薩戒
私行婬慾
妄言行婬。
非殺非偸。
無有業報
發是語。
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
後於節節
猛火燒然。
無閑(一作間)獄。
又曰。
云何十因一者
婬習交接
發於相摩
硏摩不休
如是故有大猛火。
灮(一作光)於中。
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
觸煖相現。
故有鐵牀銅柱諸事
(注婬習。
硏摩不休
自耗其精。
則火界熾然於其生也。
尙有痟渴內熱等疾。
則其死也。
大猛火宜矣。
)余觀楞嚴此言。
以爲疑。
後閱因樹屋書影
(周亮工著。
河南祥符人
號櫟園
進士
侍郞
)果有此事。
有曰。
曲周陳公
令桐言。
其邑富翁子婦
偕卧不復起
撲鼻硫黃
半焦火爍之有孔
二軆俱焚
惟一足在。
王虛舟曰。
砂石龍火
金鐵佛火
焚人之火。
是爲慾火
(書影言止此。
)人之一身
都是水火所聚
故道家以水升火降
極工
醫家滋陰降火
至要
婬慾者。
譬之薪也。
引而熾火
乃焚其身。
固然也。
此惟外熾也。
以爲怪。
凡以色死者
皆內焚其府藏也。
顧伊論性
顧亭林(名炎武
字寧人
崑山人
明之遺民
日知錄
)曰。
人亦有生而不善者。
楚子良生子越椒
子文知其必滅若敖是也
然此千萬中之一耳
公都子所述之三說
孟子不斥其非。
而但曰乃若其情。
可以爲善矣。
所謂善也。
凡人之所大同
不論其變也。
炮烙之刑
盜跖日殺不辜
肝人之肉。
(跖雖惡。
本性豈全亶純惡而無一善
亦無一刻善心或萌之時耶。
此言大有病。
)此則生而性與人殊。
亦如五官百骸
人之所同。
然亦有生有不具者。
豈可以日(一作一)而槩萬乎。
伊藤氏曰。
(名維楨
字原佐
日本人
童子問。
)孟子之意。
本非天下之性皆善而無惡也。
氣質之中。
而指其善而言之。
非離氣質而論其理也。
其所謂善者。
四端之心而言。
非謂未發之時有斯理也。
(未發之時。
果是空蕩蕩枯木死灰
界耶。
全指氣質而言。
大是迂闊
)故曰。
性之善也。
水之就下也。
水之就下
流行時而可見焉。
(夫水停蓄之時。
自然流行之理。
流行之時。
無所礙滯。
亦猶未發之前
具發中節之理。
)又曰。
人之有是四端也。
猶其有四體也。
四端之心。
人人具足
不假他求。
四軆有于其身。
而相離不得也。
天下之衆。
間或有生無目者。
或有耳不聞者。
或有四軆不具者。
無有四端之心者。
如此
高陽氏才子
子越椒羊古之類是已。
猶有人之形而無耳四軆者。
然人而無四軆者。
億萬人中之一二耳。
人而無四端者。
億萬人中之一二耳。
(天下豈有四端之人。
此是顧伊之相同處。
由於曲護
越椒等生而不善
以形論性。
自歸於不知性
)顧亭林
明末之博鴉(一作雅)鴻儒
伊藤氏
日東道學高士
余嘗讀其書。
敬其人。
其不知性
不謀而同如此
余惜而駁正
周隋之際。
性學鹵莾之時。
武帝之詔。
(姓字文諱邕
)論性甚正。
有曰。
民生而靜
純毅之性本均。
感物而遷。
嗜慾之情斯起。
雖復雲鳥殊世。
文質異時
莫不限以隄防
示之禁令
君臨萬㝢
覆養黎元
思振頹綱
納之軌式
陸游字務觀
公元742年
詩話曰。
陸游字務觀
母夢秦少游而生。
故名其字而字其名。
(詩話止此。
)按沖虛經。
(昌黎詩註。
天寶元年
親享玄元皇帝於新廟。
莊子爲南
眞人
文子通玄眞人
列子冲虛眞人
庚桑子爲洞虛眞人
配享
太淸宮成。
命工太白山白石
玄元眞像南面
玄宗肅宗侍立左右
)云務外不如內觀秦觀取此爲名及字也。
(王阮亭池北隅談曰。
宋玉景文詩云。
直翁謂史相
自了平生事。
不了山陰陸務觀
放翁曰。
我字務觀
去聲如何
把做平聲押了。
可爲不詳出處者戒。
貞觀去聲。)
宋明製名之令
公元1369年
宋宣和中
禁民天王君聖字爲名。
明洪武二年
翰林
官民書禮儀式
禁革民間先聖大國君臣漢唐晉宋等爲名字
(張自烈曰。
若是者。
尊君父尊天。
)德按苗賁皇。
(春秋人。
)溤野王
(漢人
)顧野王
(唐人
)駱賓王
(唐人
)杜于皇
(明遺民
名濬
字于皇
)耿帝德
(孫奇逢門人
)俱涉僭越
晉天福三年
于闐國王李聖天。
遺使來貢
蕃人
慕華文勝夸侈也。
劉彭祖
(漢宗室
)雷比干
(漢人
)劉箕子
(漢宗室
)庾黔婁
(北齊人。
)金庾信
(新羅人
)金揚震。
(本朝人。
)令人解頤
至若乞伏熾。
磐遣。
乞伏孔子
擊契。
汗禿直。
日本獵人
有大伴孔子
(大伴姓也。
)漢有曲仲尼
太常卿
尤爲僭妄
(古人宋齊丘
自擬於孔子
以爲愚也。
此輩何足責。
)道家乾坤
字仲尼
號伏羲
坎神。
字大曾子
震神字小曾子
無謂也。
淸世宗雍正元年
命凡地方姓名臨文所用
先師聖諱
幷加阝旁。
(象升
順治乙未進士
雍正以後
諸書改爲邱象升之類也。
)讀作期音。
以昭至敬德
以爲此雖出於崇道重儒之至意
而亦後世文勝之弊。
非我夫子之素
心也。
(後按宛委餘篇曰。
漢有朱孫卿
顔回
晉有王彭祖
梁有庾晏嬰
祖孫登云。)
遼金蒙古國
何孟春曰。
契丹國號遼。
實以鑌鐵爲號。
(案鑌鐵爲刀。
甚利。
)張自烈曰。
金國本朱里眞。
外國古語
譌呼爲女眞
契丹興宗名。
(案興宗名宗眞
)改女眞
肅愼遺種
渤海兄族也。
僻處契丹東北隅
一說其初酋長新羅人
號完顔氏
完顔者。
漢言王也。
女眞妻之以女。
二子
傳至阿骨打。
因其國産金。
有金水源
號曰金。
(張說止此。
)按蒙古方言
銀曰蒙古
因爲國號
女眞方言
以金爲愛新。
淸朝之姓曰愛新覺羅
覺羅宗室後裔
自稱金人之後裔
故以爲姓。
(案言鯖蒙古
女眞號國曰金。
乃以銀。
號其國也。)
走橋
公元1723年
正月十五日夜
東國男女歷遊城中大橋
謂之踏橋。
以爲不踏橋。
病脚
此亦燕京風俗
帝京景物畧。
(宛平于奕正
譚元春劉侗著。
)元夕
婦女相卛宵行
消疾病。
走百病
又曰走橋
朝鮮三條
去矜曰。
京師窮市上。
有古鐵條。
三尺許。
二寸有奇
形若革帶之半。
兩面鼓釘隱起
(德按此是轎。
四邊裝鉄也。
何足寶哉。
堪哂。
)欲易錢數十
人皆不顧
高麗使客。
旁睨
久。
擧五十金。
畀鬻者曰。
此名定水帶。
禹治水時。
得此帶九。
以定九區
平水土
若携歸吾國。
價累鉅萬
航海苦水鹹。
一投水帶其中
立化甘泉
(東俗好說謊以欺中國
此其伎倆也。
然鬻以五十金訛也。
)遂命汲苦水數石。
雜塩攪之。
投水帶。
水沸魚眼
飮之甘冽
鬻鐵者言。
闖王京師時。
自老中貴
先朝大內物也。
(見周亮工書影
)○王于(一作子)一作寒碧琴記云。
子瞻登州司戶參軍
子由省之。
携琴游大海
舟覆琴墮海。
後高麗人得之
獻王
王知爲蘇氏物也。
藏之百年
明崇禎間
高麗困于兵。
請援
摠兵某。
帥帥(一作師)救之。
瀕行贈以琴。
琴遂復還中國
(王阮亭曰。
東坡年譜元豊八年
登州
到郡五日
卽以禮部郞官召。
作詩五日怱怱守之句。
未嘗司戶參軍
少公未嘗公子登也。
崇禎間
未嘗遣師援高麗
于一好奇誕。
而考證甚䟱。
每爲人欺多此類。
○見王士禎帶經堂集。
)○王光謙者。
溫州府諸生也。
客於通洋經紀之家。
初至日本
獲利
繼又往。
颶風驟作。
不知所之
見有山泊之。
三月餘。
小艇數十來。
問知中國人
以往
此皆朝鮮徼外廵舡。
(國中元無徼廵之事。
)王召見曰。
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耶。
因以浮於海爲題。
光謙援筆而就曰。
久困經生業。
乘槎學使星。
不因風浪險。
那得王庭
王善之。
三年
(豈有淹留三年之理。
)始具舟資。
送於遼。
王賜甚厚。
光謙在彼。
臣僚賦詩高會
無不招致
臨行
贐餞
頗多
(見徐岳見聞錄。
)歷攷全史所載東國列傳
誣謬特甚
嘗與李薑山(書九)議。
一一辨析駁正
作爲不刊之典
以示天下
浩汗未果成。
今此三條
尤係無謂
故表出之如右云。
擬謝昭雪係表
皇明蕭修撰良有撰擬朝鮮國謝賜昭雪宗係表曰。
伏以聖德如天。
丕冒裔夷之境。
王言若綍。
昭世系之傳。
誣雪先臣
感深後代
申謝臣惟人本乎祖。
義不忘先
凡玆戴髮含齒之倫。
皆知木本水源之誼。
豈曰異域而無是心。
伏念先祖(某)系出全州
忠聞上國
廻戈鴨綠
夙輸內嚮之誠。
嗣位(嗣位二字有病)朝鮮
寔迫衆推之會。
是以高皇帝命名曰(旦。
德懋高皇帝國號朝鮮
而未聞改賜御名。
朝典日下義同
故良有轉訛而混稱歟。
或者
中國別有書載此事歟。
李廷馨東閣雜記
只載太祖卽祚
御諱
使鄭道傳表德以進云。
則亦非高皇帝改賜。
)賜號爲王
系旣昭然
義亦甚正。
夫何讒人罔極
造語不根
誣以弑逆名。
指爲仁任之子
窮荒絶徼
流傳易以見疑
襲舛承訛。
久遠何由昭雪
伏遇皇帝陛下乾坤爲量。
日月同輝。
夷夏幷包
辮髮雕題
蒙覆露。
窮幽遐而畢照。
覆盆蔀屋
輝光明。
臣幸際煕時。
冒陳掩抑
不忍忘其祖。
知得請於天察。
今是而昨非
爰改
疑而傳信
載之會典
盡刊舊史之文。
賜以勑書
俾作世家之寶。
先臣心迹
晦而復明
累葉源流
亂而復正寧
獨雲初之裔。
世世銘恩。
環玆日出之區。
人人咏德
敢不益堅忠悃
永受藩籬
大造難酬。
斯勉希乎犬馬
卽此生莫報。
誓戒子孫
右出皇明舘課。
經世宏辭
(太原王錫爵元馭父增定。
四明沈一貫肩吾參訂
)大抵被誣一節
載於高皇帝祖訓
故舊史可正。
會典可改
祖訓事係重大
不可移易
纂修史傳之家。
有二歧。
親見改修會典之人。
明知其被誣。
其所著述
無不昭洗
後來之人。
必以祖訓信史
著書引用
無所容貸
至於朱璘而極矣。
誣事起於國初
則恨不於高皇帝生時
亟改祖訓也。
只是當時任事者之責也。
東國
留記。
(高句麗始用文字時。
有人記事一百卷
名曰留記。
不傳
)新集。
(嬰陽王詔太學博士李文眞。
古史爲新集五卷
不傳
)鷄林雜傳
(新羅大問著。
不傳
)花郞世記。
(金大問高僧傳,漢山記
不傳
)新羅殊異傳。
(崔致遠著。
)古今錄。
(高麗朴寅亮著。
)三國史記
(高麗仁宗
命金富軾撰進。
徐四佳筆苑雜記曰。
三國掇拾通鑑三國志南北史隋唐書。
傳紀表志。
已非傳信之書。
至於記事
每引所出之書。
尤非作史之軆。
又如侵伐會盟等事
一事而疊書於三國紀。
不稍變。
不足取
)三國史畧。
(河崙李詹權近等。
三國史加櫽括
革其鄙俚
芟其繁蕪
)三國節要
(徐居正編進。
)三國遺事
五卷
曰記異二卷
興法
曰義解。
神呪
曰感
公元1630年
通。
三卷
五卷之首曰。
尊祖(一作曹)溪宗迦智山下麟角寺。
住持圓鏡照大禪師一然撰。
其說荒誕
高麗本史。
(金宗瑞鄭麟趾撰。
開刊中國盛行
)高麗國史。
(我太祖鄭道傳鄭捴等。
撰進。
鄭捴序。
元王以上
事多僭擬
今以其稱宗者書王。
節日書生日。
書敎
朕則書予。
所以正名也。
採摭各朝實錄及閔漬綱目李齊賢史畧,李穡金鏡錄。
左氏編年
三年而成。
卷數爲三十七。
)校讐高麗史。
(我英廟以鄭道傳等所撰高麗史。
元宗以上
有所追改
似失其眞。
觀,卞季良
更取元宗以上實錄
比較新史。
如改宗爲王。
節日爲生日。
太后曰。
太妣。
太子世子之類。
復從當時舊史
)高麗史畧。
(李齊賢筆苑雜記曰。
高麗本長編成於本朝
金宗瑞鄭麟趾嘗見鄭捴序云。
恭愍李齊賢撰史畧。
止於肅宗
李仁復李穡金鏡錄。
止於靖宗
史畧。
不見全書
齊賢論行于世。
金錄不見其書。
疑其書之未成也。
本朝鄭道傳鄭捴
高麗史。
鄭捴爲序。
然不見其書。
疑其書之未成。
抑有未盡處。
不之傳耳。
)高麗節要
(李克堪等。
修進高麗全史。
裒集事迹關於世敎者。
表年叙事
以便考覽
)東國通鑑
(凡二部
一撰者闕。
朝鮮四郡二部三韓三國新羅紀合四卷
高麗十二卷
凡十六卷
○又一徐居正撰。
世祖命文局。
東國通鑑
未就緖。
成廟徐居正啓陳
續撰書成。
凡五十七篇
三國八卷
新羅四卷
高麗四十四卷
三國以前雜采諸書
稱外紀爲一編
同撰諸儒臣鄭孝恒,孫比長李淑瑊,金淬,李承寧,表沿沫崔溥仁洪,李克墩。
墩序。
)東國史畧。
(凡五部
○一權近撰。
○一朴祥撰。
朝鮮四郡二部三韓三國一卷
新羅一卷
高麗四卷
○一李堣撰。
○一柳希齡撰。
凡十二卷
先提其綱。
後叙其實
中國東國傳授捴圖
歷代國都分理世系等圖。
世年歌。
置其首。
○一閔齊仁三卷
)東史纂要。
(吳澐撰。
朝鮮四郡二府三韓三國高麗
三國時
小國僭國畧記。
國都年代
一卷
高麗名臣五卷
叛逆權㐫一卷
自叙曰。
三國節要東國通鑑等書。
撮其要。
畧記其國都年代名臣行迹
旁引諸書
以補其遺。
叛逆權㐫
別錄于下。
分爲八卷
印布之。
畧於紀。
未爲完書
更就原史。
新羅始祖甲子
至高麗恭讓王壬申
一千四百四十
公元1636年
九年間事迹。
刪冗節約
纂成王紀
廼刊去前刻。
一卷以後
訓義綱目例。
作上中下四卷
追刻而弁之篇首
)編年通錄。
(高麗金寬毅撰。
寬毅毅宗時人。
仕爲檢校軍器監
高麗引用
)編年綱目
(忠宣王
命閔漬修撰
)王代宗錄。
(金寬毅撰。
徐居正曰。
金寬毅,閔漬。
高麗世系
龍孫
曰唐貴姓者。
誕妄無實
顯宗朝黃周亮
太祖以下七代實錄
一言及此
若如是說。
麗祖。
曾祖不祖。
而反祖曾祖母之父。
然後之撰麗史者。
取以附外
何耶。
)世代編年
(忠穆王。
以閔漬所撰綱目
多所闕漏
李齊賢等。
更撰世代編年以進。
)編年通載。
(睿宗命洪灌。
撰集三韓以來事迹以進。
)古今金鏡錄。
(李穡李仁復撰。
)金鏡錄。
(鄭可臣撰。
)帝王韻記。
(李承休撰。
上卷中國帝王授受興亡
而下卷論東國君王開國年代之事。
中國七言詩
東國五言詩
押韻之。
)治平要覽
(英廟命儒臣撰之
自周迄元。
東方箕子終麗代。
國家興衰
君臣邪正
風俗汚隆
政敎臧否
凡關彜倫
無不載之。
)歷代世紀
(闕撰人
)歷代年表
(徐居正撰。
上自帝嚳甲子
下至成化戊戌
東方則自檀君戊辰。
本朝凡三千八百十一年。
上列甲子
下注年代
)歷代年紀
(金時習撰。
)歷代王紀
(闕撰人
叔權攷事撮要序曰。
所載太畧。
而頗涉於國乘
)歷代歌。
(吳世文撰。
大金貞祐七年己卯。
逆數至四萬九千六百餘歲。
爲盤開闢戊寅
)歷代世年歌。
(英廟十八年表章
曾先之歷代世年歌。
命大提學尹淮。
參注釋。
元朝闕焉
補以張美和之詩。
東國年代
不可不知。
判書權蹈撰次
仍爲注解
親加睿裁
極爲明備
)歷代要錄
(內外二篇
柳希春編自題曰。
司馬作稽古錄。
此編歷代要錄之意也。
取先儒要論。
粗加詳節。
上古迄于元。
)國朝寶鑑
(世祖朝。
申叔舟等撰。
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寶鑑
名目國朝寶鑑
肅宗李端夏撰。
宣廟寶鑑
英宗朝命李德壽等撰。
肅廟寶鑑
今上五年
六朝以外十三朝寶鑑不備
命趙㻐撰。
定宗端宗睿宗仁宗景宗五朝事實
鄭昌聖撰。
世祖朝事實。
魯鎭撰。
成宗朝事實。
洪良浩撰。
中宗朝事實。
徐有隣撰。
明宗朝事實。
鍾顯撰。
仁祖朝事
實。
金熤撰。
孝宗朝事實。
李命植撰。
顯宗朝事實。
趙㻐李命植金熤撰。
英宗朝事實。
前三寶鑑
合刻爲十九朝寶鑑
國朝寶鑑
凡六十八卷
別篇
所以仁祖孝宗顯宗肅宗英宗五朝酬報皇恩大義也。
)東海野言
(許篈裒稡諸家小說
爲此編。
)石潭日記
(李珥撰。
一名經筵日記
)野史初本
(六卷
李植撰。
石潭日記
詳備
)麗史提綱
(兪棨撰。
)東史會綱。
(林象德撰。
弱冠纂輯
未成。
年才三十而卒。
夫人朴氏。
判書師洙之妹也。
博通經史。
續成之。
刊行於世。
)東史綱目
(安鼎福撰。
)東國歷代総目
(洪萬宗撰。
)歷代帝王傳世圖。
(朴繘撰。
)經世指掌
(洪啓禧撰。
)皇極一元圖。
(徐命膺撰。
指掌始於唐堯
此則起於伏羲。
)東史撮要
(闕撰人
詳要
)春坡日月錄。
(李星齡撰。
)靑野漫輯。
(李震秀撰。
)記要
(闕撰人
汗漫
)東圃彙言。
(金時煒撰。
國朝典章極其精要
史家
)紀年兒覽。
(李萬運撰。
中國太古
至于淸。
東國檀君
至于本朝
詳計年紀
寓書法。
中國東國下。
又各附歷代地界郡邑緫數
諸家紀年
最爲精簡
德懋亦爲訂補凡七編。
)東賢事蹟
(權近編。
東國名賢行蹟
)東國名臣行蹟
(闕撰人
)東國名臣言行錄
(二部
周世鵬撰。
○一柳成龍撰。
未詳
)東國名臣錄。
(金堉撰。
)東名臣錄。
(呂光憲編。
三國高麗
著輯精神
)國朝名臣錄。
成明(一作輯)四百一人
迄于孝廟朝參校
儒師友錄。
(朴世采輯。
)續東儒師友錄。
(李世煥輯。
)此外野史之流
朝野僉載。
朝野記聞
東野乘之屬。
不可勝記
以上所錄不過耳目所及
或傳或不傳
不刊行者
史家者流
不止此。
綱(一作網)巾
三才圖會曰。
國朝初定
天下改易胡風
乃以絲結網
以束其髮。
名曰網巾
識者
有法束。
中原方平定之語。
(洪湛軒大容錢塘嚴鉄橋誠曰。
網巾馬尾戴頭上。
冠屨倒置
曰。
何不去之。
湛軒曰。
安於古常
不忍明制耳。
仍論婦人纏足曰。
網頭纏足
中國厄運先見者。
以爲上係巾痕。
大是不好
)蚓菴瑣語
(王逋肱枕甫著。
)網巾之制。
創自明太祖
微行神樂觀
道士繭絲結小網。
問以何爲
曰。
用以約髮。
網口以帛作邊。
多邊字(一作子)。
邊字(一作子)兩幅稍後
二小圈。
用金玉或銅錫爲之。
(按不載中朝圈子品級
何也。
東國一品
漫玉圈。
二品
金牽牛花㨾。
梅花㨾。
雙螭
三品
用玉牽牛花
梅花等㨾。
四品以下
士庶
玳瑁羊角
喪人牛蹄
嘗見詩人繼興玉圈雕花奇巧
袁崇煥物云。
)邊子兩頭
各係小繩。
交貫于二圈之內頂。
束于首邊。
與眉齊。
網纏統加一繩。
名曰網帶。
收約頂髮
一網立而萬法齊之意。
高後低。
形似虎坐。
総名虎坐網巾
(東俗前高
兩鬂上稍低。
八字網巾
)太祖喜。
立命道士
官結數十頂。
頒行天下
(案藍仁字靜之
明初人。
網巾曰。
白頭難掩雪霜踪。
纖手穿成絡索同。
暎帶暮年矍鑠
遮藏秋色髼鬆
牽絲秪訝蛛臨戶。
覽鏡翻慙鶴在籠。
便與黃花相見好。
不愁破帽西風
)至萬曆間
民間始以落髮
馬鬃代絲。
(案東國亦應隨中國用絲用鬃。
不可攷。
今只用馬尾
屍用黑緞代網。
喪人布代之。
凡馬網巾
兩端係處及着圈處。
用黑緞半。
寸寸縺餙。
重服者。
以白易。
)制府係囚有司
不時點閘
天啓中
囚苦倉卒間除網不及
削去網帶。
止束下網
名嬾收網
便除頂也。
民或效之。
搢紳端士
不㞕也。
十年來。
天下皆帶嬾收網
網帶之製。
遂絶。
(案今網巾
公元1482年
之製。
先織邊子
若組廣指大。
結網
廣周尺二寸餘而止。
條條縱立上端
各成彄以貫統繩。
收網不用帶。
條條縱立者。
能不亂垂。
不與東製相同
穿帶處。
亦只網目
今攷三才圖會
果然上下同網。
而上一半稍細於下一半
盖懶收網服妖也。
其將剃髮之兆也。
甲申之亂。
卿大夫魏藻德以下
納金不多
係考掠者相望
亦驗懶收網也。
嘗聞中國戱子網巾
或貿於東人
安南琉球
亦着網巾
常時不着
朝貢時暫帶之。
嘗謁李如松畵像平壤
邊子甚濶。
英宗朝禁濶邊。
只許周尺半寸。
今則太狹云。
)又男子蓄髮
未冠之先。
邊子
前至後。
係束首髮
名曰邊子勒頭。
余兒時。
猶及見之。
後除矣。
案枕甫當(一作革)之際。
眷眷明制
故其言甚詳。
因樹屋書影
(周亮公元亮著。
)新安丁南羽言見唐人開元八相圖服。
皆穿(一作窄)袖。
有岸唐巾者。
露網紋。
是古網巾矣。
或其式畧異耳。
(案網巾古縰及幘之類。
縰幘皆掩髮之具。
唐人所著。
亦此類。
其曰網紋者。
似是孔方縠爲之也。
)天祿識餘。
(高士奇澹人著。
)網巾之製。
出自明初。
時有髮束。
中圓四方平頂之謠。
或曰
楊維楨
製此戴之。
以見太祖
斗昴
五雜組。
(陳留謝肇淛著。
)北斗傳如豕狀。
唐一行渾天寺中。
掩獲羣豕
北斗不見一云
北斗九星
七見二隱
和漢三才圖會
(日本良安尙順編。
)引宿輝經云。
昴爲六星火神者。
不知其據也。
天文書云
望遠鏡窺之。
則昴七星
實則三十七星也。
(圖會所引止此。
○嘗聞昴星胡本七星
而自淸入承大統以後
一星紫垣
故昴止六星云。
晉書天文志。
七星
天之耳也
六星卷舌
主察。
知佞讒。
中一星曰
天讒巫醫
或曰
彗埽昴畢
蒙古以亡。
今察昴果六星
)步天歌。
(丹元子著。
)三垣二十八宿
附近星。
総計二百八十三座。
一千五百六十五星。
微星萬一千五百二十。
天皇會通
(王應電著。
)星一千四百六十五。
爲座二百八十三。
張衡曰。
中外之官明者
百有二十四。
可名者。
三百二十。
爲星二千五百。
微星之數萬一千五百一十。
陳卓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圖
大凡二百八十二官。
一千四百六十四星。
(案南極入地
自古不知南。
維有幾星。
利瑪竇始親見之作圖。
自製名如三角星,孔雀星之類。
象形。)
暹羅日本使臣
公元1477年
大明成化十三年
暹羅國
遣使羣謝提素英,必美亞二人
來貢方物
美亞。
福建汀州士人
謝文彬也。
昔因販鹽下海
風飄暹羅
仕其國。
嘗至南京
從者偶遇識之。
爲織殊色錦綺
貿易番貨
事覺下吏
吐實
正德六年
日本使臣朱素卿
來貢
祀孔儀注
不許
朱澄告言素卿
臣從子。
叛從夷人守臣以聞。
素卿正使釋之。
二事
大抵畧同
沿海之往各國貴顯
或施其才學者多有之。
而人自不知耳。
淸夜錄曰。
(宋兪文豹著。
)慶曆中
華州士人
元昊累擧不中
落魄不得志
負氣縱橫材。
薄遊塞上
經畧西鄙意。
雪詩云。
戰罷玉龍三百萬。
敗鱗殘甲
滿天飛
欲謁韓范二帥
自屈
乃刻詩石上
使人之市而笑。
二帥召見
躊躇未用。
間已走西夏
曩霄謀。
朝廷
連兵十餘年。
秦檜當國
時。
士人
假其書謁楊州
守覺其僞。
白金五百兩。
繳原書。
管押以回。
接見之。
卽補以官資
或問其故。
曰。
有膽。
敢假書。
若不一官束縛之。
北奔胡。
南走越矣。
觀秦此擧
韓范一等矣。
(兪說止此。
)愚以爲後世用人
科第以限。
文法以束人。
又從以資門閥局之枳之。
賢者甘受窮餓枯腐而死。
至若負氣齎志莾宕磊落之流
不激而作賊
往往他國之用。
國家之利也。
故唐之黃巢
宋之儂智高張元
(張元
卽張元昊也。
)明之牛金星
皆憤於落第
起而爲盜賊者也。
至於我國
林巨正徐文之徒。
(以強盜橫行海西
明宗壬戌。
遣南致勤。
討誅之。
)使之駕馭若有術。
亦將需用國家矣。
(案五雜組曰。
倭酋關伯。
吳越諸生
不第入海。
訛甚。)
三尸
公元1511年
酉陽雜俎
(唐段成式著。
)上尸靑姑
伐人眼。
尸白姑。
伐人五臟
下尸血姑
伐人胃。
一曰尸蟲
道家言。
人身尸蟲三。
處腹中謂之三彭
玉凾秘典
(道藏書名
)上尸彭琚。
(五雜組作倨。
)小名阿呵
中尸彭瓆。
(五雜組作質。
)小名作子
下尸彭𤩝。
(五雜組作矯。
)小名季細
守尸之鬼曰。
破射。
庚申夜
伺人昏睡
陳其過惡上帝
減人祿命
故道家遇是夕
(案皮日休白居易守庚申東國守歲庚申
)輒不睡。
卧時左手撫心
三尸名。
不敢爲害
虞兆湰曰。
字書一訓作近。
倨傲之性。
質見之性。
矯戾之性。
人人有之。
三尸奏帝者。
不過謂人之性。
近於倨傲
近於質見。
近於矯戾。
罪過日多。
而上視之
其所守庚申者。
正欲人斷除
三種性情
方可入道也。
盖庚。
更新之義。
申。
申明之義。
道士陳紫宵詩云。
守庚申不疑
此心常與相依
玉皇已自知行止。
任爾三彭說是非
虞說陳詩
破邪恠。
姓名連意
日知錄
(顧炎武著。
)古人取名連姓爲義者。
絶少
近代人命名。
陳王道,張四維呂調陽馬負圖之類。
榜目一出
此等姓名
幾居其半。
不知始自何年。
嘗讀通鑑
後漢虢州伶人靖邊庭。
胡身之註曰。
靖。
姓也。
優伶之名與姓。
通取一義。
所以爲謔也。
考之。
自唐以來
黃幡綽
雲朝霞
(唐書魏謩傳。
)鏡新磨
(五代史伶官傳。
)羅衣輕
(遼史伶官傳。
)之輩。
皆載之史書
益信其言之有據也。
嗟乎
士大夫而傚伶人命名
則自嘉靖以來然矣。
顧亭林該博
何不姓名意者
自古有之。
而不昉於唐
乎。
但多偶然相連不盡
如唐以後有心而連也。
今考自周
廉潔
(孔子弟子衛人
)白圭
(周人。
)烏枝鳴
(齊大夫
)沃焦
(吳人神仙傳。
)貫珠
(齊人
)神通
(漢中郞將
)班彪
(漢班固父班與班同。
)田疇
(北平人
)田豊
(袁紹別駕
)偏倚
(漢都尉
)天高
(長社
)冠玉
(漢人
列仙傳。
)錦被
(漢郞中令
)諫忠。
(漢御史
)戰兢
(漢諫議大夫
)直不疑
(
)古初
(漢人
)陸續
(漢人
)牛牢
(光武微時友。
見池洲府志。
)未央
(漢人
天文
李淳風乙巳占。
)雷同
(蜀將軍
)華表
(華歆字仕晉
太常卿
)解系
(晉雍州刺史
)解結
解系第(一作弟)御史中丞
龍衮
(南北朝時人。
江南野史
)皮豹子
(北朝魏名將
)臨深。
(後趙秦州刺史
)元亨
(衛州刺史
)柳條
(御史
)余嘗惡高麗史。
劉勃
毛西河集。
劉勃安之命名
甚賤而不典也。
渭老田見龍尹起莘趙完璧,河一淸之流
到處相逢
指不勝屈
韓氏必曰。
後兪,景兪,宗兪,景琦。
裵氏必曰。
景度後度
滔滔皆是
訖可休矣。
亭林之訓。
豈不峻整
(有人言。
嘗見監試榜中。
金生麗,玉出崑。
令人絶倒。)
恭愍王
高麗恭愍王手寫坡平君尹侅像及尹栗亭澤,李杏村嵒像以賜之。
又寫秋山圖。
尹密直虎。
達磨折蘆渡海圖。
童子普賢六牙白象圖。
覺雲龜谷大字
曺溪宗師雲公
嘗見李洛瑞(書九)家藏恭愍王天山大獵圖。
破絹翩翩如壞蜨翅
只餘麖䴥數三羣
畵如藕絲
眞天人之筆也。
姓與同意
馬牛羊翠䲶鴦樂欣諧。
(俱見急就章
)寅午辰。
(一作)延祐初嘉興敎授
芙蓉
(唐人
)近世有姓一。
(或曰姓壹。
)名二三
字五六者。
爲軍哨官
姓名同意者也。
有名姓字同者。
司馬馬。
(漢人
見印藪與金孝子郭狗狗的對
而但司馬姓也。
狗狗名也。
)堯宗堯
(宋元符進士
)程名程
(淸金山知縣
)席前席。
(震澤人
參訂明詩綜。
)定定
(字伯安
高昌人
明洪武間
廣德州同知
)有子有
(孔子弟子
有若
字子有
)文文起。
(明文震孟字文起。)
公元1512年
明年
明永樂年號
前凉張重華
五代蠻賊張遇賢,宋方臘年號同。
天順年號
與金楊叛兒,元阿速急八僞年號同。
正德年號
夏主李乾歸僞年號同。
天啓年號
南朝陳時梁永嘉王莊
北朝魏時宋元法僧年號同。
南詔(一作朝)。
亦有天啓年號
日本亦有弘治永曆年號
堂堂天子年號
與僞賊同。
漠然不知
當時宰相
可謂不學
文人手書
韓文公
手書歐陽四門哀辭而識之曰。
余生平手書僅此二通而已
以遺崔淸河劉彭城
弇州
李良墓誌
手書其誌於卷。
與其子焉。
李滄溟書甚拙。
鍾伯敬歸煕甫
手筆甚拙。
橫生
宋神宗
呂惠卿
蔗字从庶何義
對曰。
凡草木種之。
正生
蔗獨橫生
(張爾公曰。
草木橫生非一
豈惟爲然
呂氏御人口給
類如此。
)盖庶出也。
故从庶。
(呂說止此。
)案左思蜀都賦
旁挺龍目
側生荔枝
相如離支
黃山谷楊妃病齒圖云。
多食側生
損其左車
(案頰爲輔
故齒爲車。
)亦知荔支之支。
支庶之支也。
割肝
余嘗讀一統志及史傳記
孝子往往有割肝療親病而不自死者
竊怪之。
又讀留溪外傳
(陳鼎江陰人
)有趙希乾
割胸探心。
割膓尺餘
烹而療母。
仍創合。
糞從胸下。
以管出。
(聞楊州有人
隣人闘。
不勝忿。
拔刀自剚腹而膓突出
因割其膓。
仆地氣窒。
旁人納膓於腹。
以藥傅之。
久之創瘉。
一頭
不盡納。
垂其孔於臍上。
而糞出焉。
其人尙在云。
)又孫阿堵王祚昌張三愛,潘煥。
皆割肝瘉親。
俱創合無𧏮。
孝婦割肝療親事
此皆明淸間事。
訂明白。
吳介玆()。
作閔孝子傳。
孝子刺胸割心。
療父病。
以藥傅之。
詰朝創痕
此尤理之不可曉者也。
多名多字
明崔丹
字道母
更名子忠
字開予
又字靑蚓
(工詩善畵
)歸莊字元恭
(震川之孫也。
字本玄恭
回避仁帝諱改元
)崇禎中
忽請于學使
者。
改名祚明
自是以後
或稱歸妹
或稱歸乎
表字或稱元功
或稱園公
或稱縣弓
則號恒軒
亦號普明頭拖
又號鏖鏊鉅山人
(鏖。
刀切
殺也。
鏊音傲。
烙餠平鍋。
)淸毛奇齡
又名甡
(避仇時所稱。
又名王彦
)有字十五。
大可
初晴
春遅
齊于
晩晴
曰于。
秋晴
兩生
更生
(兩生更生
名甡時字。
)曰僧開。
老晴
西河
僧彌
曰二晴。
號西河
渤海日本
公元784年
渤海文明富彊
外夷中之最盛者。
文蹟蕩然無攷。
唐書渤海傳。
亦甚寥寥
檢書得恭。
搜羅古書
渤海一卷
盖與日本南北絶遠
風馬牛不相及
亦無所相資
間關海路
稱臣奉表日本
不啻屢度。
今考倭史。
只錄二段。
日本紀。
(菅野朝臣眞道等撰。
)聖武天皇天平四年九月庚寅
渤海郡使首領高齋德等八人來。
著出羽國。
遣使存問
兼賜時服
十二月丙申
遣使高齋德等衣服冠履
渤海郡者。
高麗國也。
淡路朝廷七年冬十月
唐將李勣
伐滅高麗
其後朝貢久絶。
至是渤海郡
寧遠將軍高仁二十四人朝聘
而著蝦夷境。
仁義以下十六人
被害
首領齋德等八人
僅免死而來
五年正月甲寅
天皇中宮
高德齋等。
上其王書方物
其詞曰。
武藝啓。
山河異域
國土不同
延聽風猷
公元538年
傾仰
伏惟大王
天朝受命
日本開基
奕葉重光
本支百世
武藝忝當列國
濫捴諸藩。
高麗舊居
扶餘遺俗
但以天崖路阻。
海漢悠悠
音耗未通。
吉㐫絶問
親仁結援
庶叶前經
通使聘隣。
始乎今日
謹遣寧遠將軍郞將高仁義,遊將軍果毅都尉德周別將舍那婁二十四人
賫狀。
幷付貂皮三百張奉送。
土宜雖賤。
永敦隣好
於是齋德等八人
授正六位
上賜色服
仍宴五位已上。
及齋德等。
大射雅樂
日本逸史
(上鴨祜之縣主撰。
)昭彌天延曆十五年四月戊子
渤海國
遣使方物
王啓曰。
哀緖。
已具別啓
伏惟天皇陛下
動止萬福
寢膳勝常
嵩璘視息苟延
奄及祥制。
官僚感義
奪志抑情
起續洪基
祗統先烈
朝維依舊
封域如初
顧自思惟
顧眷。
滄溟括地
波浪漫天
無由
徒增傾仰
謹差庭諫大夫工部郞中呂定琳等。
濟海起居
兼修舊好
其少土納。
具在別狀
荒迷不次
告喪曰。
上天降禍。
大行大王
大興五十七年三月四日薨。
善隣之義。
必問吉㐫
限以滄(一作溟)。
所以緩告。
嵩璘無狀招禍
不自滅亡
不孝罪苦
酷罰罪苦
謹狀
荒迷不次
孤孫大嵩璘
頓首
傳奉在唐學問永忠等所附書
渤海國
公元1634年
者。
高麗故地也。
天命開別天皇七年
高麗王高氏
爲唐所滅後。
以天之眞寶祖父天皇二年
大社(案社當作祚)榮始建渤海國
和銅六年
唐冊主。
其國延袤二千里。
無州縣官驛。
處處村里
靺鞨部落
百姓靺鞨多。
土人少。
皆以土人村長
大村都督
次曰判吏。
其下百姓
皆曰首領
土地極寒
不宜水土田。
俗頗知書。
自高以來
朝貢不絶
字典引遼史
字典謜字註。
引遼史世祖紀。
高麗王世子王謜來朝
遼時
無所謂世祖
遼史。
元史之譌也。
謜。
忠宣王也。
金膏
石藥
可以接骨者。
俗名散骨
方書自然銅
穆天子傳
示汝黃金之膏。
束晢(一作晳)曰。
金膏可以續骨
崔寔政論呼吸出納
續骨之膏。
無乃自然銅本名
金膏歟。
五鬣
我東以海松子柏子
盖誤也。
通雅
(方以智著。
)蕭炳言
五粒一叢
五葉如釵。
新羅松子
如小三角
其仁香美
粒是鬣誤。
癸辛雜識
(周密著。
)栝松每穗三鬚
而高
麗所産。
每穗五鬣
新羅國記。
(撰人俟考。
)松樹大連抱。
有五粒子
形如桃仁
而稍小。
皮硬。
味如胡桃
淸異錄
(陶穀著。
)新羅使每來多鬻松子
玉角香
又名龍牙子
以此公卿家。
中國
以海松子
爲油松果
掘柘枝
丹鉛錄。
(楊愼撰。
)樂苑云。
羽調有柘枝曲。
商調掘柘枝
此舞因曲爲名。
二女童。
帽施金鈴
抃轉有聲
其來也。
二蓮花中藏之
花坼而後見。
對舞相呈。
實舞中雅妙者也。
段成式溫庭筠雲藍紙詩曰。
三十六鱗充使時。
數番猶得寄相思
待將袍襖重抄了。
寫盡襄陽掘柘詞
今溫集中掘柘詞
掘音担。
我國樂。
有鶴舞。
二女童於蓮花中。
又有兩人
被鶴楦而舞蹁躚
以咮坼開蓮花
二女對舞花中
此是掘柘枝遺意
一錢加倍
假令初一日一錢
初二日二錢
初三日四錢
日日加倍
計至三十日。
該錢爲五兆三億六萬八千七百九兩一錢二分
○一○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一百二十八○二百五十六○五百十二○一千二十四○二千四十八○四千九十六○八千二(一作一)百九十二○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十三万一千七十(十二)○二十六万二千一百四十四○五十二万四千二百八十八○百四万八千五百七十六○二百九万七千一百五十二○四百十九万四千三百四○六(一作八)百三十八万八千六百八○一千六百七十七万七千三(一作二)百十六○三千三百五十五万四千四百三十二○六千七百十万八千八百六十四○一万三千四百二十一万七千七百二十八○二万六千八百四十二(一作三)万五千四百五十六○五万三千六百八十七万九百十二兆億万千百兩錢
姓名奇僻
姓之奇僻者。
降垣。
(阜平人
宣德中山西都司經歷
)飢恬。
(滇昌大豪
)狸。
(舜時八元季狸之後
)悲。
(孺悲之後
)辜甫。
(泉州人
嘉祐中登科
)奴管。
(高郵人
嘉靖中登科
)哀
章。
(王莾將。
)豚少公
(漢人
)寃。
(寃句縣名。
)難從黨。
(南北朝人。
出鎭河東
)奸蘭
(萬曆間山後人。
平山衛千戶
)蛸。
(卽蕭氏
齊武帝
巴東王子響。
叛逆
改爲之氏焉。
)梟。
(隋煬帝楊玄感
改其姓爲梟氏
)鵞。
(明河南鄭縣
有鵞氏。
)咼拯
(南唐歙人
)蛇元。
(南朝武將軍
)蝸。
(見姓苑。
)喪左。
(楚大夫
)羌廸。
(石氷將。
)忙義。
(正德中常德衛千戶
)刑穆。
(漢大司徒
)憂。
(見姓苑。
)不準
(汲郡人
竹書
)蟻逢。
(漢人
見印藪。
)鬼臾區
(周人。
見素問。
)虺。
(見姓苑。
)虜。
(見姓苑。
)狗未央
(漢人
見印藪。
)痛無忌
(周人。
急就篇
)彘恭。
(周時人。
)敗崇美。
(五代晉時澤潞
)患。
(見姓苑。
)賤瓊。
(右北平太守
)獨立
(永樂間擧人
)蝮。
(唐武后
殺武惟良
改爲蝮氏。
)辱。
(見姓苑。
)毒。
(見纂要。
)濁。
(見貨殖傳。
)乞力
(五代人。
)弗礱。
(漢人
見印藪。
)沒未央
(漢人
見印藪。
)刖。
(見姓苑。
)渴。
(見姓苑。
)殺。
(見姓苑。
)落子淵
(南北朝虎賁將。
)賊利。
(吳人
)疾敬。
(弘治間貢士
)急。
(見姓苑。
)妾胥。
(見印藪。
)池北偶談
(王士禎撰。
)予在儀曹時。
見有宛平人碧某者
吏誤作碧。
其人不應
問之云。
碧音如樊。
萬姓統譜奇姓通諸書
所不載者。
高密姓。
音閦。
又禚姓音卓。
諸城姓。
音支。
壽光有鱉姓。
河南有驪姓。
吾邑有俳姓。
壬子典試四川
副榜謀(一作某)。
音拓。
明有指指(一作揮)八通副將九聚
○名之奇僻者。
新稚狗。
(大夫
)番亡。
(漢人
)何失
(元人
能詩文。
)張買奴
(南北朝
該博經義
國子助敎
)羊雅仁。
(南朝梁度晉候。
)皇犬子
(初名太子
南朝梁人。
)劉渴。
(北朝魏忠臣
)閻沒
(魏大夫
)宛射犬
(鄭大夫
)趙拔扈
(南朝新城人
)趙震動。
(拔扈兄。
)傅竪眼
(北朝魏散騎常侍
)建牛吾。
(見印藪。
)郭狗狗
(見元史列傳
)寗猪狗
(見元史列傳
)徐
公元1074年
猱頭。
(見元史
)劉仕貆
(見列傳
)馬足輕
(見列傳
)羅衣輕
(見遼史。
)蕭韓家國舅。
(見遼史。
)劉殺鬼
(見畵品錄。
)劉烏賊
(見畵品錄。
)
(見穆天子傳
)邦辟勿丁咓。
(字彙補
咓音瓦。
宋煕寧七年
賜姓名趙從義
)蓋咓。
(宋賜姓趙秉義
與邦辟勿丁咓。
俱西族瞎征之後
)結咓齪。
(亦人名
)苦唒。
(漢賊名。
朱儁傳。
)肰。
(玉海孝經鄭氏注。
咸平中
日本肰所獻。
)阿噔啜。
(見五代史
)王晉𤍔。
(鉛山人
謚法纂
)朱謀㙔
(㙔俗韓字宗室
)趙𢎪安。
(𢎪音旦。
柳州集。
)王知𢏅。
(𢏅音寧河
)趙不愿
(宗室
)范元𠎶。
(字彙補
𠎶音宰。
楚人
湖廣俗字
)熊八𠎶。
(註見上。
)鰥
(見穆天子傳
)隴㭮。
(宋時
賜隴㭮姓名趙懷忠
宋史
)朱惟燱。
(高子遺書
宗室
)朱日爃。
(字彙補
明崑山人。
)龐𥼴。
(見韓非子
)勝𦟓(見戰國策注。
)趙士皘。
(宗室
)李周𧬤。
(見唐書䆠者傳。
)趙師𨎣。
(宗室
)𨖄磬。
(考古圖
有𨖄磬銘。
)荀霬。
(音翼。
三國志
)朱充𩶀。
(宗室
)靳𪏘。
(見戰國策註。
)孔
(見印藪。
)天王諸侯名之奇僻
胡齊。
(周釐王
)夷。
(周王
)夷吾
(吳子
)夷昧
(吳子
)夷𦤎。
(晉靈公
)夷吾
(晉惠公
)夷。
(晉昭公
)
(曹僖公
)
(鄭靈公
)胡。
(蔡仲
)與
(宋殤公
)丐。
(周敬王
)驕。
(周安王
)
(晉哀公
)扁。
(周顯王
)敖。
(魯武公
)戱。
(魯懿公
)讎。
(魯頃公
)仇。
(晉文侯
)詭諸
(晉獻公
)髡。
(衛康伯
)荒。
(蔡白。
)不信
(韓簡子
)宮涅。
(周幽王
)弗涅。
(魯惠公
)黑背
(晉公
)黑肱
(魯成公
)黑臀
(晉成公
)黔牟
(衛公
)黔。
(衛獻公
)脾。
(曹太公
)噲。
(燕王
)漢宗室名之奇僻
郢客
(楚夷王
)將閭。
(齊孝王
)終古
(川王。
)熊渠
(膠東王
)
(濟北王
)辟疆
(趙文王
)買。
(梁恭王
)毋傷。
(梁貞王
)彭離。
(濟東王
)不識
(濟陰王
)不周
(河間王
)慶忌
(魯孝王
)
(江都王
)彭祖
(趙敬肅王
)附胊。
(長沙王
)魯人
(長沙王
)思
位。
(中山王
)雲谷
(廣德王
)去。
(廣川王
)髆。
(昌邑王
)嚻。
(楚孝王
)箕子
(中山王
)罷軍。
(管共侯
)戎奴。
(管
)雄渠
(白石侯
)自當
(安成侯
)不害
(浮丘
)楚人。
(平望侯
)革生。
(臨衆
)鼻。
(平的
)利親。
(平的
)帥軍。
(平度
)奴。
(臨胊
)豨。
(雷侯
)犢。
(尉文
)傷。
(封斯侯
)未央
(薪舘
)(一作匈)。
(距湯
)曜丘。
(五據
)寓世
(利昌侯
)山𥞂。
(安衆侯
)母妨。
(安衆侯
)喪。
(安衆侯
)㱈。
(安衆侯
)釘。
(有利
)外人
(山原
)罷
(
)莫如
(柴原
)將夜。
(乘丘
)罷
(高丘
)過倫。
(樊輿侯
)異衆。
(樊輿侯
)狩燕。
(洮陽侯
)骨。
(衆陵
)舞。
(虖葭
)妨。
(廣饒侯
)蟜。
(魏其侯
)周舍
(洨侯
)集古印譜人名奇僻
馮鼻,容疾,龎危,司馬馬,虞女,朱聖人戎,吳諱,豺奴,之雷,比干,來鼻,君新,牛陳,奴原,豕爰,閭奴,樊疾,孫,顔齒,高羗之,長書張女,莊虜,王,王病己,王僕之,其侯,彘任,土之,陰夫人,董耳,史上,李狀,李書,李弗,呂未,呂黑,許賞,魯妨,茝夫人,趙婺,趙鼻,馬姬之,狗毋傷富人,解乃少,內郁傷,禹樂貧,世闕竪,薄戎奴,酈妨,戚歐。
姓名奇僻者。
尸佼
(戰國時人。
)蚳蛙。
(見孟子
)殺大。
(漢人
)狐夜姑
(大夫
)哀駘它
(見莊子
)寒貧
(漢末人。
)過急。
(荊州刺史
)沙狸。
(正統中錦衣指揮
)蛇后。
(南朝南安人
)狂狡
(宋大夫
)苦灼。
(會稽太守
)弊無存。
(周時人。
)屈罷
(楚大夫
)屈丐
(楚將。
)物奴。
(宋淳煕間進士
)狄黑
(衛人
孔子弟子
)昭沙掉尾
(漢平州侯
)流水發根
(漢武帝時人。
)醜門弟子
(南北朝將軍
)大拔石失卑。
(唐左武衛大將軍
)荔菲某生。
(唐寶應節度使
)爾姬婆
觸。
(後秦冠軍將軍
)𢒉復弟震貢。
(關西節度使
)石抹狗狗
(見元史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元史列傳
)巴而朮阿而忒的斤
(見元史
)皁旗張
(見明史。
)居易錄。
(王士禎撰。
)宗室諸藩。
生子
由禮製名
主者索賄
滿意
輒製惡字予之。
崇禎擧人
朱慈
衡府王孫也。
字火西
詩文盛名
宋趙彦衛雲麓漫抄云。
宗籍袒免親已上。
賜名受官
或寓不典之言。
如令誅令鯀等。
不可槩擧。
乃知此風。
宋已有之。
苗蠻有名阿斬阿亡者
可駭笑。
春秋時人。
宗室
不勝其繁。
故姑詳載
姓之奇僻
又有衰,非,狐,駒,孤,鷄,泥,頹,塵,蠻,貂,澆,,羔,狼,尫,荒,犹,尾,盡,絞,醜,媿,刺,兎,怕,陋,犢,僕,禿,蛭,烈,孑,蹶,貉。
名之最奇僻者。
又有㔨督。
(韵會。
㔨音背。
人名
有背督。
載紀石勒初名㔨
)宋鑫。
(篇海
鑫音歆。
金長。
音訓
盂器。
子虛名友五子
以鑫,森,淼,焱,垚立名
)黃鑫。
(南康郡志。
黃鑫監察御史
)姓名奇僻
又有狪犲相。
(見印藪。
)鉅腹𪏆。
(呂覽注。
精于墨之道者
鉅子腹𪏆也。
高誘云。
鉅姓腹𪏆字六書故。
他昆切。
檀弓孺子𪏆。
)或曰
今子所記。
安所用。
予曰
小學也。
出於史傳者。
不止此。
而畧記之。
以識夫人姓名
無所不有云爾
弇州達觀
弇州祭沈鐵山文。
有身有患。
無生無滅。
區區五福
幺麽瑣屑
眞宰戱爾。
作一物。
而還之。
鳥籠脫。
以往
誰笯誰括。
縱橫大年
調笑日月
胸次煩酲一讀
落落然作曠達之觀。
弇州弇園八記後曰。
余以山水花木之勝。
人人樂之
業已成則當與人人共之。
故盡發前後扃。
不復拒遊者。
幅巾杖屨
與客屐。
時相錯。
客旣客自我
余亦不知其非客。
弇山園之名。
日益著。
於是
羣訕起謂不當有玆樂。
吾玆與子孫約。
守則守之。
不能守則速以售豪有力者。
庶幾護持
不至損夭物性鞠爲茂草耳。
且吾一轉眄而去之若弊屣
吾故不作李文饒不能爲主。
而吾能不爲主
似尤勝之。
子孫文義者。
時時展此記足矣
何必長有玆園也。
益覺弇州之爲達士
試思之。
世間萬事安往而非弇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