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x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完山 李德懋 懋官 著 男光葵 奉杲 编辑 德水 李畹秀 蕙邻 校订)
 纪年儿览[下]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4H 页
檀君朝鲜(都平壤。后移白岳。即文化。世称唐藏京。○在东表日出之地。故名朝鲜。史记索隐曰。有汕水。故名。唐尧二十五年戊辰)檀君。讳王俭。唐尧二十五年戊辰立。商武丁三十九年乙未。入阿斯达山为神。即九月山。寿一千四十八(一本在位与寿同或云享国一千二百十一年)。○谨按古史云。檀君商武丁八年乙未为神。武丁八年则当为甲子。而非乙未。且甲子则檀君之寿。为一千十七。而非一千四十八。以乙未及一千四十八。参互考之。则武丁八年。当作三十九年。○又按檀君之寿。一千四十八。已是可疑。而檀君之曾祖东扶馀王带素。为高句丽大武王所灭。大武王。即当汉光武之世。自檀君子解夫娄。至带素。不过三世。自武丁至光武。则历殷周秦汉。恰为一千三百三十九年。恐无是理。洪武丙子。权阳村近。奉使朝大明。太祖皇帝命制檀君诗。近应制曰。传世不知几。历年曾过千。世以为实纪。○东方初无君长。只有九种夷。古纪云。有天神桓因。命庶子雄。降于太白山。即妙香山神檀树下。时有熊食灵药。化为女神。与雄为婚而生子。是谓檀君。娶非西岬河伯之女。生子曰夫娄。后为北扶馀王。夫娄之养子金蛙。为东扶馀王。○平壤有崇灵殿。大(一作文)化有三圣祠。
箕子朝鲜(都平壤○亦称后朝鲜周武王元年己卯)箕子。(姓子氏。讳胥馀。柳宗元箕子碑注云。名须臾。纣之诸父。周武王元年己卯立。成王三十二年戊午。薨。在位四十年。寿九十三。○谨按。周史云。武王克商。箕子率五千人。避入朝鲜。其诗书礼乐医巫阴阳卜筮之流。百工技艺皆从而往焉。武王因以封之。设八条教。划井田区。○四十世孙否。服属于秦。子准嗣立。为卫满所诱逼。浮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4L 页
海南奔。为马韩。自箕子至准。凡四十一世。合为九百二十九年。○平壤有崇仁殿,仁贤书院。又有箕子墓。成川龙岗。有箕子影堂。)
卫满朝鲜(都平壤汉惠帝元年丁未)卫满。(燕人卫满。因卢绾之乱。亡命。东渡浿水。即大同江。诱逐箕准。自立为王。即汉惠帝元年丁未也。传至孙右渠。武帝元封三年癸酉。为汉所灭。凡三世。合八十七年。○谨按东史。以卫满所渡浿水。为大同江。而大同江。在平壤府东一里。则必无渡浿逼准之理。此浿水。恐当作鸭绿江。)
四郡(汉武帝灭右渠。分其地。为四郡。汉武帝元封三年癸酉)乐浪。(治平壤城。○领二十五县。)
临屯。(治东暆县。今江陵。○领十五县。)
玄菟。(治东沃沮城。今咸兴。○领三县。)
真番。(治霅县。今辽东地。○领十五县。)
二府(汉昭帝合四郡为二府。各寘都督府。○昭帝元凤元年辛丑。又改二府。为二郡。汉昭帝元始五年己亥)平州。(以平那玄菟。为平州都督府。)
东部。(以临屯乐浪。为东府都督府。)
三韩
(汉惠帝元年丁未)马韩。(箕准。汉惠帝元年丁未。避卫满。浮海南奔。至金马渚。都焉。今益山。国号马韩。统国五十四。新莽。始建国元年己巳。为百济王温祚所灭。凡二百三年。○箕准。世号虎康王。)
 
(附)所统五十四国。(不见于东史。只载于陈寿三国志。而年代国都不可考。○大国万馀家。小国数千家。总十馀万户。)
 爰襄国。○牟水国。○桑外国。○小石索国。○大石索国。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5H 页
●优休牟涿国。○臣濆沽国。○伯济国。○速卢不斯国。○日华国。○古诞者国。○古离国。○怒蓝国。○月支国。○咨离牟卢国。○素谓乾国。○古爰国。○莫卢国。○卑离国。○占卑离国。○臣衅国。○支侵国。○狗卢国。○卑弥国。○监奚卑离国。○古蒲国。○致利鞠国。○冉路国。○儿林国。○驷卢国。○内卑离国。○感奚国。○万卢国。○辟卑离国。○旧斯乌思国。○一离国。○不离国。○友半国。○狗素国。○捷卢国。○牟卢卑离国。○巨苏涂国。○古腊国。○临素半国。○臣云新国。○如来卑离国。○楚山涂卑离国。○一难国。○狗奚国。○不云国。○不斯濆邪国。○爰池国。○乾马国。○楚离国。
(建国年代未详)辰韩。(都庆州。秦亡人。避入韩。韩割东界以与之。常用马韩人作主。统国十二。汉宣帝五凤元年甲子。为新罗王赫居世所并。○一作秦汉。)
 
(附)所统十二国。(辰卞两韩。属国。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
 己祇国。○不斯国。○弁辰弥离弥冻国。○弁辰接涂国。○勤耆国。○难弥离弥冻国。○弁辰古资弥冻国。○弁辰古淳是国。○冉奚国。○弁辰半路国。○弁乐奴国。○军弥国。
(建国年代未详)卞韩。(立国于韩地。属于辰韩。统国十二。汉元帝永光五年壬午。降于新罗。○一作弁韩。)
 
(附)所统十三国。(谨按东国通鉴曰辰弁二国。各统十二国云。而所录合为二十五国可怪。文献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5L 页
备考。以十二国属辰韩。十三国属卞韩。今从之。)
 弁军弥国。○弁辰弥乌邪马国。○如湛国。○弁辰甘路国。○户路国。○州鲜国。○马延国。○弁辰狗邪国。○弁辰走漕马国。○弁辰安邪国。○弁辰渎卢国。○斯卢国。○优中国。
 谨按。三韩与四郡。同时并峙。四郡在北。三韩在南。后汉书云。卞韩在南。辰韩在东。马韩在西。崔文昌致远。亦曰马韩是高勾丽也。卞韩百济也。辰韩新罗也。三韩地界。自古传说如此。而金敬叔周官六翼。反以卞韩为高勾丽。马韩为百济。权阳村所撰东国史略。遂以平壤为卞韩。甚不可也。盖三韩之时。马韩最大。统国五十四。则今益山以南。无地可容五十四国。意者。其都密近于卞韩。而东北则直接乐浪,靺鞨,沃沮等地。当以崔文昌旧说为正。以今京畿,洪忠,黄海等道。系于马韩。庆尚道系于辰韩。全罗道系于卞韩。
(附)辰国。(与朝鲜。分南北而建国。治月支国。其后为马韩。始末不可考。○谨按。后汉书曰。三韩地方。皆辰国。纲目曰。汉武帝时。辰国欲入朝。而右渠壅阏不通。)
 濊国。(一名铁国。又名蕊国。今江陵。○汉武帝元朔元年癸丑。濊君南闾等。叛朝鲜。诣辽东内附。以其地为沧海郡。)
 貊国。(今春川。○新罗善德王六年丁酉。寘牛首州。)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6H 页
北扶馀国。(未详其地。○以檀君子解扶娄。为始祖。高句丽文咨王三年癸酉。来降。)
 东扶馀国。(在高勾丽北界。○解夫娄子金蛙之国。金蛙子带素嗣位。高句丽大武王五年壬子。灭之。)
 高勾骊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接秽貊。东接沃沮。北接扶馀地方二千里。○汉武帝灭朝鲜。以句丽为县。)
 
东沃沮(一本有北沃沮南沃沮起灭疆域不可考)国。(在今咸镜道地。南北长。东西狭。地方千里。○汉武帝灭朝鲜。以其地。寘玄菟郡。东汉建武间。复建国高句丽。太祖王四年丙辰。灭之。)
新罗 都庆州。○国号始称徐耶伐。解脱(脱解)王乙丑。改鸡林。基临王丁卯。改新罗。其间或称斯罗。或称斯卢。智證王癸未。始定号新罗。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之义。○王号始称居西干。南解王称次次雄。儒理王称尼师今。讷祇王称麻立干。智證王癸未。始定王号。
(汉宣五凤元年甲子)始祖。(姓朴氏。讳赫居世。高墟村长苏伐公。得大卵于杨山麓萝井林间。剖之有婴儿。六部异之。汉宣帝五凤元年甲子。立以为君。时年十三。号居西干。方言王也。立阏英为妃。时称二圣。汉平帝元始四年甲子薨。在位六十一年。寿七十三。墓在庆州。号五陵。亦号蛇陵。庆州有崇德殿。句 始祖,琉璃。济 始祖。汉平元始四年甲子)南解王。(赫居世太子。汉平帝元始四年甲子立。号次次雄。或云慈充。方言巫也。盖敬畏之称。汉帝玄更始二年甲申薨。在位二十一年。句 琉璃,大武。济 始祖。汉帝玄更始二年甲申)儒理王。(南解太子。汉帝玄更始二年甲申立。号尼师今。方言齿理也。汉光武中元二年丁巳薨。在位三十四年。○九年壬辰。定官制。句 大武,闵中,慕本,太祖。济 始祖,多娄。汉光中元二年丁巳)脱解王。(姓昔氏。有大卵寘椟中。浮海至辰韩阿珍浦。开椟有小儿。以昔为姓。名脱解。为南解王婿。以南解遗命。朴昔年长相袭。汉光武中元二年丁巳立。汉章帝建初五年庚辰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九十九。○九年乙丑。改国号鸡林。)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6L 页
(汉章建初五年庚辰)婆娑王。(姓朴氏。儒理第二子。汉章帝建初五年庚辰立。汉安帝永初六年壬子薨。在位三十三年。句 太祖。济 己娄。汉安永初六年壬子)祇摩王。(姓朴氏。婆娑太子。汉安帝永初六年壬子立。汉顺帝阳嘉三年甲戌薨。在位二十三年。无嗣。句 太祖。济 己娄,盖娄。汉顺阳嘉三年甲戌)逸圣王。(姓朴氏。儒理长子。汉顺帝阳嘉三年甲戌立。汉桓帝永兴二年甲午薨。在位二十一年。句 太祖,次大。济 盖娄。汉桓永兴二年甲午)阿达罗王。(姓朴氏。逸圣长子。汉桓帝永兴二年甲午立。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薨。在位三十一年。无嗣。句 次大,新大。故国川。汉灵中平元年甲子)伐休王。(姓昔氏。脱解子角干仇邹之子。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立。汉灵帝建安元年丙子薨。在位十三年。句 故国川。济 肖古。汉献建安元年丙子)奈解王。(姓昔氏。伐休王第二子伊买之子。汉献帝建安元年丙子立。汉后主建兴八年庚戌薨。在位三十五年。句 故国川,山上,东川。济 肖古,仇首。汉后主建兴八年庚戌)助贲王。(姓昔氏。伐休太子骨正之子。为奈解王婿。汉后主建兴八年庚戌立。延熙十年丁卯薨。在位十八年。句 东川。济 仇首,古尔。汉后主延熙十年丁卯)沾解王。(姓昔氏。助贲弟。汉后主延熙十年丁卯立。景耀四年辛巳薨。在位十五年。无嗣。句 东川,中川。济 古尔。汉后主景耀五年壬子)味邹王。(姓金氏。金阏智之六世孙。为助贲王婿。汉后主景耀五年壬午立。晋武帝太康五年甲辰薨。在位二十三年。句 中川,西川。济 古尔。晋武太康五年甲辰)儒礼王。(姓昔氏。助贲王长子。晋武帝太康五年甲辰立。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薨。在位十五年。句 西川,烽上。济 古尔,责稽。晋惠元康八年戊午)基临王。(姓昔氏。助贲王子。用餐乞淑之子。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立。晋怀帝永嘉四年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7H 页
庚午薨。在位十三年无嗣。句 烽上,美川。济 汾西,比流。晋怀永嘉四年庚午)讫解王。(姓昔氏。奈解子角干于老之子。晋怀帝永嘉四年庚午立。晋穆帝永和十二年丙辰薨。在位四十七年。无嗣。句 美川,故国原。济 比流,契,近肖古。晋穆永和十二年丙辰)奈勿王。(姓金氏。味邹弟角干末仇之子。为味邹王婿。晋穆帝永和十二年丙辰立。晋安帝元兴元年壬寅薨。在位四十七年。○二十六年辛巳。遣使朝苻秦。○自此金氏世王。句 故国原,小兽林,故国壤,广开土。济 近肖古,近仇首,枕流,辰斯,阿莘。晋安元兴元年壬寅)实圣王。(姓金氏。金阏智裔孙伊餐大西知之子。为味邹王婿。晋安帝元兴元年壬寅立。义熙十三年丁巳。为讷祇王所弑。在位十六年。句 广开土,长寿。济 阿莘,腆支。)
讷祇王。(奈勿王子。为实圣王婿。晋安帝义熙十三年丁巳。弑实圣自立。号麻立干。方言橛表位之称。宋孝武帝大明二年戊戌薨。在位四十二年。句 长寿。)
济 腆支,久尔莘(一作辛),毗有,盖卤。
(宋孝武大明二年戊戌)慈悲王。(讷祇长子实圣外孙。宋孝武大明二年戊戌立。齐高帝建元元年己未薨。在位二十二年。句 长寿。济 盖卤,文周,三斤。齐高建元元年己未)炤智王。(慈悲长子。齐高帝建元元年己未立。齐东昏侯永光二年庚辰薨。在位二十二年。无嗣。句 长寿,文咨。济 东城。齐东昏永元二年庚辰)智證王。(讳智大路。奈勿曾孙。讷祇外孙。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庚辰立。梁武帝天监十三年甲午薨。在位十五年。寿七十八。○四年癸未。始定国号新罗。定王号。○新罗谥法始此。句 文咨。济 东城,武宁。梁武天监十三年甲午)法兴王。(讳原宗。智證元子。梁武帝天监十三年甲午立。大同六年庚申薨。在位二十七年。○自国初行中国年号。至是二十三年丙辰。始建年号曰建元。○八年辛丑。遣使朝梁。○十五年戊申。始行佛法。句 文咨,安藏,安原。济 武宁,圣。梁武大同六年庚申)真兴王。(讳彡麦宗。法兴弟立宗之子。又法兴外孙。梁武帝大同六年庚申立。陈宣帝大建八年丙申薨。在位三十七年。寿四十三。○十二年辛未。改元开国。后改大昌。三十三年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7L 页
壬辰。又改鸿济。○六年乙丑。始寘史官。○二十五年甲申。遣使朝北齐。○二十八年丁亥。遣使朝陈。句 安原,阳原,平原。济 圣,威德。陈宣大建八年丙申)真智王。(讳金轮。真兴次子。陈宣帝大建八年丙申立。十一年己亥薨。在位四年。句 平原。济 威德。陈宣大建十一年己亥)真平王。(讳伯净。真兴太子铜轮之子。陈宣帝大建十一年己亥立。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薨。在位五十四年无嗣。○六年甲辰。改元建福。○十六年甲寅。隋册王。○四十三年辛巳。遣使朝唐。句 平原,婴阳,荣留。济 威德,惠,法,武。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善德女主。(讳德曼。真平长女。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立。二十一年丁未薨。在位十六年。○三年甲午。改元仁平。句 荣留,宝藏。济 武,义慈。唐太贞观二十一年丁未)真德女主。(讳胜曼。真平弟国饭之女。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丁未立。唐高宗永徽五年甲寅薨。在位八年。○元年丁未。改元太和。○四年庚戌。始去年号。奉中国年号。句 宝藏。济 义慈。唐高永徽五年甲寅)太宗王。(讳春秋。真智孙。伊餐龙春之子。真平外孙。唐高宗永徽五年甲寅立。龙朔元年辛酉薨。在位八年。寿五十九。谥武烈。庙号太宗。○七年庚申。灭百济。句 宝藏。济 义慈。唐高龙朔元年辛酉)文武王。(讳法敏。太宗长子。唐高宗龙朔元年辛酉立。开耀元年辛巳薨。在位二十一年。火葬东海口。○八年戊辰。灭高勾丽。统合三国。句 宝藏。唐高开耀元年辛巳)神文王。(讳政明。文武太子。唐高宗开耀元年辛巳立。唐中宗嗣圣九年壬辰薨。在位十二年。○二年壬午。始立国学。唐中嗣圣九年壬辰)孝昭王。(讳理洪。神文太子。唐中宗嗣圣九年壬辰立。十九年壬寅薨。在位十一年。寿十六无嗣。唐中嗣圣十九年壬寅)圣德王。(讳隆基。避唐玄宗讳。改兴光。孝昭弟。唐中宗嗣圣十九年壬寅立。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丁丑薨。在位三十六年。○十七年戊午。始造刻漏。唐玄开元十五年丁丑)孝成王。(讳承庆。圣德第二子。立为太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丁丑立。天宝元年壬午薨。在位六年。烧柩于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8H 页
法流寺。唐玄天宝元年壬午)景德王。(讳宪英。孝成帝。唐玄宗天宝元年壬午立。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薨。在位二十四年。○十六年丁酉。始寘九州。唐代永泰元年乙巳)惠恭王。(讳乾运。景德太子。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立。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为宣德所弑。在位十六年。寿三十三。○十二年丙辰。始立五庙。唐德建中元年庚申)宣德王。(讳良相。奈勿九世孙。孝芳之子。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弑惠恭自立。贞元元年乙丑薨。在位六年。火葬。○四年癸亥。始立社稷。唐德贞元元年乙丑)元圣王。(讳敬信。奈勿十一世孙。一吉餐孝让之子。唐德宗贞元元年乙丑立。十四年戊寅薨。在位十四年。火葬。○四年戊辰。立读书出身科。唐德贞元十五年己卯)昭圣王。(讳俊邕。元圣太子仁谦之子。立为太子。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己卯立。十六年庚辰薨。在位二年。唐德贞元十六年庚辰)哀庄王。(讳清明。改讳重熙。昭圣太子。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立。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为宪德所弑。在位十年。寿二十二。唐宪元和四年己丑)宪德王。(讳彦升。昭圣弟。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弑哀庄自立。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薨。在位十八年。无嗣。唐敬宝历二年丙午)兴德王。(讳秀宗。改景徽。宪德弟。立为太子。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立。唐文宗开成元年丙辰薨。在位十一年。无嗣。从子均贞立。金明攻杀均贞。立悌隆。唐文开成元年丙辰)僖康王。讳悌隆。元圣孙。伊餐宪贞之子。唐文宗开成元年丙辰。为金明(三国史载闵哀王金明于传世之次而东国通鉴独不载今从通鉴)所立。三年戊午。金明又杀僖康而自立。在位三年。金阳讨明诛之。奉祐徵即位。
(唐文开成四年己未)神武王。(讳祐徵。元圣曾孙。上大等均贞之子。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金阳奉以即位。同年薨。在位未踰年。唐文开成四年己未)文圣王。(讳庆膺。神武太子。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立。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薨。在位十九年。唐宣大中十一年丁丑)宪安王。(讳谊靖。神武弟。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立。唐懿宗咸通二年辛巳薨。在位五年。无嗣。)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8L 页
(唐懿咸通二年辛巳)景文王。(讳膺廉。僖康子。阿飧启明之子。为宪安王婿。唐懿宗咸通二年辛巳立。唐僖宗乾符二年乙未薨。在位十五年。唐僖乾符二年乙未)宪康王。(讳晸。景文太子。唐僖宗乾符二年乙未立。光启二年丙午薨。在位十二年。唐僖光启二年丙午)定康王。(讳晃。宪康弟。僖宗光启二年丙午立。三年丁未薨。在位二年。无嗣。唐僖光启三年丁未)真圣女主。(讳曼。定康女弟。唐僖宗光启三年丁未立。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禅位于孝恭。寻薨。在位十一年。○五年辛亥。弓裔据原州。○六年壬子。甄萱据全州。唐昭乾宁四年丁巳)孝恭王。(讳峣。宪康庶子。真圣王立为太子。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立。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薨。在位十六年。无嗣。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神德王。姓朴氏。讳景晖。阿达罗王远孙。大阿飧乂兼之子。为宪康王婿。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国人立以为王。后梁末帝贞明三字(一作年)丁丑薨。在位六年。
(后梁末贞明三年丁丑)景明王。(姓朴氏。讳升英。神德太子。后梁末帝贞明三年丁丑立。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薨。在位八年。无嗣。○二年戊寅。高丽建国。后唐庄同光二年甲申)景哀王。(姓朴氏。讳魏膺。景明弟。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立。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为甄萱所弑。在位四年。)
敬顺王。(姓金氏。讳傅。文圣后孙。伊餐孝宗之子。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为甄萱所立。后唐潞王清泰二年乙未。降于高丽。在位九年。新罗亡。○高丽封王为乐浪王上柱国。加尚父。景宗三年戊寅卒。谥敬顺。)
  新罗合九百九十二年。(朴氏十王。昔氏八王。金氏三十七王。合五十五王。统合前七百二十四年。统合后二百六十八年。)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9H 页
高句丽 始祖都卒本。今成川云。而未详。○琉璃王二十二年癸亥。移都国内城。在义州。○山上王十三年己丑。移都丸都城。内(一作在)国内城近处。○东川王二十一年丁卯。移都平壤。○故国原王十二年壬寅。复都丸都城。十三年癸卯。又移都东黄城。在平壤东木觅山中。○长寿王十五年丁卯。复都平壤。○平原王二十八年丙午。移都长安城。在平壤。○始祖生于辽东句丽以(一作山)下。故以其姓。冠于山名上。以为国号。
(汉元建昭二年甲申)始祖。(姓高氏。讳朱蒙。东扶馀王金蛙之子。蛙得大卵。一男子。破壳而出。名曰朱蒙。汉元帝建昭二年甲申。避金蛙诸子。逃至卒本扶馀。开国因都焉。汉成帝鸿嘉二年壬寅薨。在位十九年。寿四十。墓在中和。俗号真珠墓。号东明圣王。○平壤。有崇灵殿。罗 始祖。汉成鸿嘉二年壬寅)琉璃王。讳类利。或云孺留。东明太子。汉成帝鸿嘉二年壬寅立。新莽天凤五年戊寅薨。在位三十七年。号琉璃明王。○三十一年壬申。新莽降封。为下句丽侯。○二十二年癸亥。移都(一作癸丑移都)国内城。
(罗 始祖,南解。济 始祖。新莽天凤五年戊寅)大武神王。(讳无恤。琉璃第三子。立为太子。新莽天凤五年戊寅立。汉光武建武二十年甲辰薨。在位二十七年。号大武神王。○二十五年壬辰。遣使朝汉帝。命复王号。罗 南解,儒理。济 始祖,多娄。汉光建武二十年甲辰)闵中王。(讳解邑。朱大武弟。汉光武建武二十年甲辰立。二十四年戊申薨。在位五年。葬石窟。罗 儒理。济 多娄。汉光建武二十四年戊申)慕本王。(讳解忧。大武太子。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戊申立。二十九年癸丑。为杜鲁所弑。在位六年。罗 儒理。济 多娄。汉光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太祖王。(讳宫。琉璃子再思之子。汉光武建武二十九年癸丑立。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禅位于次大。汉桓帝延熹八年乙巳薨。在位九十四年。寿一百十九。罗 儒理,脱解,婆娑,祇摩,逸圣。济 多娄,己娄,盖娄。汉质本初元年丙戌)次大王。(讳遂成。太祖弟。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受禅。汉桓帝延熹八年乙巳。为临明答夫所弑。在位二十年。寿九十五。罗 逸圣,阿达罗。济 盖娄。汉桓延熹八年乙巳)新大王。(讳伯固。次大弟。汉桓帝延熹八年乙巳立。汉灵帝光和二年己未薨。在位十五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39L 页
年。寿九十一。罗 阿达罗。济 盖娄,肖古。汉灵光和二年己未)故国川王。(讳男武。新大第二子。立为太子。汉灵帝光和二年己未立。汉献帝建安二年丁丑薨。在位十九年。无嗣。○十六年甲子。立赈贷法。罗 阿达罗,伐休,奈解。济 肖古。汉献建安二年丁丑)山上王。(讳延优。故国川弟。汉献帝建安二年丁丑立。汉后主建兴五年丁未薨。在位三十一年。○十三年己丑。移都丸都城。罗 奈解。济 肖古,仇首。汉后主建兴五年丁未)东川王。(讳忧位居。少名郊彘。山上太子。汉后主建兴五年丁未立。延熙十一年戊辰薨。在位二十二年。○二十年丙寅。有魏毌丘俭之乱。○二十一年丁卯。移都平壤。罗 奈解,助贲,沾解。济 仇首,古尔。汉后延熙十一年戊辰)中川王。(讳然弗。东川太子。汉后主延熙十一年戊辰立。晋武帝太始六年庚寅薨。在位二十三年。罗 沾解,味邹。济 古尔。晋武太和六年庚寅)西川王。(讳药卢。中川第二子。晋武帝泰始六年庚寅立。晋惠帝元康二年壬子薨。在位二十三年。罗 味邹,儒礼。济 古尔,责稽。晋惠元康二年壬子)烽上王。(讳相夫。西川太子。晋惠帝元康二年壬子立。永康元年庚申。为仓助利所废。寻遇害。在位九年。○五年丙辰。有燕慕容廆之乱。罗 儒礼,基临。济 责稽,汾西。晋惠永康元年庚申)美川王。(讳乙弗。烽上弟。咄固之子。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立。晋成帝咸和六年辛卯薨。在位三十二年。○三十一年庚寅。遣使朝后赵。罗 基临,讫解。济 汾西,比流。晋成咸和六年辛卯)故国原王。(讳斯由。改讳钊。美川太子。晋成帝咸和六年辛卯立。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辛未。为百济兵所杀。在位四十一年。○十二年壬寅。复移都丸都城。十三年癸卯。又移都东黄城。○六年丙申。遣使朝晋。○十二年壬寅。有燕慕容皝之乱。○十三年癸卯。遣使朝燕。罗 讫解,奈勿。济 比流,契,近肖古。晋简文咸安元年辛未)小兽林王。(讳丘夫。故国原太子。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辛未立。晋孝武帝太元九年甲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0H 页
申薨。在位十四年。无嗣。○二年壬申。始立太学。○同年。苻秦送佛像佛经。○六年丁丑。遣使朝秦。罗 奈勿。济 近肖古,近仇首。晋孝武太元九年甲申)故国壤王。(讳伊连。小兽林弟。晋孝武帝太元九年甲申立。十七年壬辰薨。在位九年。罗 奈勿。济 枕流,辰斯。晋孝武太元十七年壬辰)广开土王。(讳谈德。故国壤太子。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立。晋安帝义熙九年癸丑薨。在位二十二年。罗 奈勿,实圣。济 阿莘,腆支。晋安义熙九年癸丑)长寿王。(讳巨琏。广开土太子。晋安帝义熙九年癸丑立。齐武帝永明九年辛未薨。在位七十九年。寿九十八。○元年癸丑。晋册王。○十五年丁卯。复移都平壤。○二十三年乙亥。遣使朝魏。魏册王。○四十三年乙未。遣使朝宋。○六十八年庚申。南齐册王。罗 实圣,讷祇,慈悲,炤智。济 腆支,久尔辛,毗有,盖卤,文周,三斤,东城。齐武永明九年辛未)文咨王。讳罗云。长寿子多助(助多)之子。立为太孙。齐武帝永明九年辛未立。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己亥薨。在位二十九年。号文咨明王。○二年壬申。魏册王。○四年甲戌。齐册王。○十二年壬午。梁册王。
(罗 炤智,智證,法兴。济 东城,武宁。梁武天监十八年己亥)安藏王。(讳兴安。文咨太子。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己亥立。中大通三年辛亥薨。在位十三年。无嗣。罗 法兴。济 武宁,圣。梁武中大通三年辛亥)安原王。(讳宝延。安藏弟。梁武帝中大通三年辛亥立。大同十一年己丑薨。在位十五年。○六年丙辰。遣使朝东魏。罗 法兴,真兴。济 圣。梁武大同十一年乙丑)阳原王。(讳平成。安原太子。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乙丑立。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薨。在位十五年。○六年庚午。遣使朝北齐。北齐册王。罗 真兴。济 圣,威德。陈武永定三年乙卯)平原王。(讳阳成。阳原太子。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立。隋文帝开皇十年庚戌薨。在位三十二年。○三年辛巳。遣使朝陈。陈册王。○十九年丁酉。遣使朝后周。后周册王。○二十三年辛丑。遣使朝隋。隋册王。○二十八年丙午。移都长安城。罗 真兴,真智,真平。济 威德。)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0L 页
(隋文开皇十年庚戌)婴阳王。(讳元。平原太子。隋文帝开皇十年庚戌立。隋恭帝义宁二年戊寅薨。在位二十九年。○二十三年壬申。隋炀帝东征败还。罗 真平。济 威德,惠,法,武。隋恭义宁二年戊寅)荣留王。(讳建武。婴阳弟。隋恭帝义宁二年戊寅立。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壬寅。为盖苏文所弑。在位二十五年。罗 真平,善德。济 武,义慈。唐太贞观十六年壬寅)宝藏王。(讳臧。荣留弟大阳之子。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壬寅立。唐高宗总章元年戊辰为唐所灭。在位二十七年。唐降封朝鲜王。遣归辽东。永淳元年壬午。卒于唐。赠卫尉卿。诏葬颉利墓傍。罗 善德,真德,太宗,文武。济 义慈。)
  高句丽合七百五年。(二十八王。)
百济(始祖都慰礼城。今稷山。十四年丙辰。移都南汉山。今广州治。○近肖古王二十六年辛未。移都北汉山。一名南平壤。今汉阳。○文周王元年乙卯。移都熊津。今公州。○圣王十六年戊午。移都泗泚河。今扶馀。○国号。初以乌干,马黎等十臣为辅。号十济。后以百姓乐从。改号百济。圣王戊午。移都泗泚河。改号南扶馀。汉成鸿嘉三年癸卯)始祖。(姓扶馀氏。讳温祚。高句丽始祖高朱蒙之次子。汉成帝鸿嘉三年癸卯。避琉璃王南奔。至慰礼城。都焉。汉光武建武四年戊子薨。在位四十六年。○十四年丙辰。移都南汉山。○广州有温王庙。罗 始祖,南解,儒理。句 琉璃,大武。汉光武建武四年戊子)多娄王。(温祚太子。汉光武建武四年戊子立。汉章帝建初二年丁丑薨。在位五十年。○六年癸巳。始作稻田。罗 儒理,脱解。句 大武,闵中,慕本,太祖。汉章建初二年丁丑)己娄王。(多娄太子。汉章帝建初二年丁丑立。汉顺帝永建三年戊辰薨。在位五十二年。罗 脱解,婆娑,祇摩。句 太祖。汉顺永建三年戊辰)盖娄王。(己娄太子。汉顺帝永建三年戊辰立。汉桓帝延熹九年丙午薨。在位三十九年。罗 祇摩,逸圣,阿达罗。句 太祖,次大,新大。汉桓延熹九年丙午)肖古王。(一云素古。盖娄子。汉桓帝延熹九年丙午立。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薨。在位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1H 页
四十九年。罗 阿达罗,伐休,奈解。句 新大,故国川,山上。汉献建安十九年甲午)仇首王。(肖古元子。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立。汉后主建兴十二年甲寅薨。在位二十一年。罗 奈解,助贲。句 山上,东川。汉后建兴十二年甲寅)古尔王。(肖古弟。汉后主建兴十二年甲寅立。晋武帝太康七年丙午薨。在位五十三年。○二十七年庚辰。定官制。○二十九年壬午。立犯赃法。罗 助贲,沾解,味邹,儒礼。句 东川,中川,西川。晋武太康七年丙午)责稽王。(古尔子。晋武帝太康七年丙午立。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为貊人所害。在位十三年。罗 儒礼。句 西川,烽上。晋惠元康八年戊午)汾西王。(责稽长子。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立。永兴元年甲子。为乐浪刺客所害。在位七年。罗 基临。句 烽上,美川。晋惠永兴元年甲子)比流王。(仇首子。晋惠帝永兴元年甲子立。晋康帝建元二年甲辰薨。在位四十一年。罗 基临,讫解。句 美川,故国原。晋康建元二年甲辰)契王。(汾西长子。晋康帝建元二年甲辰立。晋穆帝永和二年丙午薨。在位三年。罗 讫解。句 故国原。晋穆永和二年丙午)近肖古王。(比流第二子。晋穆帝永和二年丙午立。晋孝武帝宁康三年乙亥薨。在位三十年。○二十六年辛未。移都北汉山。○二十七年壬申。遣使朝晋。○二十九年甲戌。始寘文学博士。罗 讫解,奈勿。句 故国原,小兽林。晋孝武宁康三年乙亥)近仇首王。(近肖古太子。晋孝武帝宁康三年乙亥立。太元九年甲申薨。在位十年。罗 奈勿。句 小兽林。晋孝武太元九年甲申)枕流王。(近仇首元子。晋孝武帝太元九年甲申立。十年乙酉薨。在位二年。○元年甲申。始立太学。○同年。胡僧难陀至。始行佛法。罗 奈勿。句 故国壤。晋孝武太元十年乙酉)辰斯王。(枕流弟。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立。十七年壬辰薨。在位八年。罗 奈勿。句 故国壤。晋孝武太元十七年壬辰)阿莘王。(一作阿幸。枕流太子。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立。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薨。在位十四年。罗 奈勿,实圣。句 广开土。)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1L 页
(晋安义熙元年乙巳)腆支王。(阿莘太子。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立。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薨。在位十六年。罗 实圣,讷祇。句 广开土,长寿。宋武永初元年庚申)久尔辛土(一作王)。腆支长子。宋武帝永和(一作初)元年庚申立。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薨。在位八年。
(罗 讷祇。句 长寿。宋文元嘉四年丁卯)毗有王。(久尔辛长子。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立。宋孝武帝孝建二年乙未薨。在位二十九年。○三年己巳。遣使朝宋。罗 讷祇。句 长寿。宋孝武孝建二年乙未)盖卤王。(讳庆司。改讳馀庆。毗有太子。宋孝武帝孝建二年乙未立。宋苍梧王元徽三年乙卯。为高句丽所杀。在位二十一年。号盖卤王。○十八年壬子。遣使朝魏。罗 讷祇,慈悲。句 长寿。宋苍梧元徽三年乙卯)文周王。(盖卤子。宋苍梧王元徽三年乙卯立。五年丁巳。为解仇所弑。在位三年。○元年乙卯。移都熊津。罗 慈悲。句 长寿。宋苍梧元徽五年丁巳)三斤王。(文周王太子。宋苍梧王元徽五年丁巳立。齐高帝建元元年己未薨。在位三年寿十五。罗 慈悲。句 长寿。齐高建元元年己未)东城王。(讳牟大。文周弟。昆支之子。齐高帝建元元年己未立。齐东昏侯永元三年辛巳。为芍加所弑。在位二十三年。号东城。○六年甲子。遣使朝齐。罗 炤智,智證。句 长寿,文咨。齐东昏永元三年辛巳)武宁王。(讳斯摩。一讳馀隆。东城次子。齐东昏侯永元三年辛巳立。梁武帝普通四年癸卯薨。在位二十三年。谥武宁。○十二年壬辰。遣使朝梁。罗 智證,法兴。句 文咨,安藏。梁武普通四年癸卯)圣王。(讳明禯。武宁太子。梁武帝普通四年癸卯立。梁元帝承圣三年甲戌。为新罗所杀。在位三十二年。谥圣。○元年癸卯。始制谥法。○十六年戊午。移都泗泚河。改国号曰南扶馀。罗 法兴,真兴。句 安藏,安原,阳原。梁元承圣三年甲戌)威德王。(讳昌。圣王太子。梁元帝承圣三年甲戌立。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戊午薨。在位四十五年。○十七年庚寅。北齐册王。○二十四年丁酉。遣使朝陈。○同年。遣使朝后周。○二十八年辛丑。遣使朝隋。隋册王。罗 真兴,真智,真平。句 阳原,平原,婴阳。隋文开皇十八年戊午)惠王。(讳季明。威德第二子。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戊午立。十九年己未薨。在位二年。罗 真平。句 婴阳。)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2H 页
(隋文开皇十九年己未)法王。(讳宣。一作孝顺。惠王长子。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己未立。二十年庚申薨。在位二年。罗 真平。句 婴阳。隋文开皇二十年庚申)武王。(讳璋。法王子。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庚申立。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辛丑薨。在位四十二年。罗 真平,善德。句 婴阳,荣留。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辛丑)义慈王。(讳义慈。武王太子。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辛丑立。唐高宗显庆五年庚申。为唐所灭。在位二十年。○同年。卒于唐。诏赠卫尉卿。葬于孙皓,陈叔宝墓侧。罗 善德,真德。句 荣留,宝藏。)
  百济合六百七十八年。(三十王。高勾丽所属○附)沸流国。(在成川。○始祖二年乙酉。沸流王松让来降。)
荇人国。(在太白山东。即宁边地云。而今未详其地。○始祖六年己丑。灭之为郡。)
北沃沮国。(一名寘沟娄。北接挹娄。在咸镜地北。今未详其地。似入野人界。○始祖十年癸巳。灭之。)
挹娄国。(即古肃慎氏地。在不咸山北。东滨大海。南接北沃沮。○始祖十年癸巳。灭之。○西川王十一年庚子。又来侵击降之。)
黄龙国。(在龙冈。高句丽灭之。为郡。)
梁貊国。今未详其地。○琉璃王三十年辛未。灭之。(一作三十三年甲戌灭之)
盖马国。(明统志云。在平壤城西。其东即东沃沮国。 谨按舆地胜览。平壤有盖马大山。而以资治通鉴隋伐高句丽时。左十二军。出盖马道。会于鸭绿水西观之。恐今辽东地而非平壤。○大武王九年丙戌。灭之。为郡。)
句茶国。(今未详其地。疑是盖马国旁近。○大武王九年丙戌。灭盖马国。句茶国。惧而来降。)
乐浪国。疑在平壤近地。○大武王十五年壬辰。灭之(一作二十年丁酉灭之)
曷思国。(今未详其地。东国总目云。疑在鸭绿北。○扶馀王带素之弟。与百馀人。建都于曷思水滨。○太祖王十六年戊辰。来降。)
藻罗国。(今未详其地。○太祖王二十年壬申。灭之。)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2L 页
朱罗国。(今未详其地。○太祖王二十二年甲戌。灭之。)
报德国。(今益山。○高句丽亡后。故臣剑牟岑。奉高藏外孙安胜为王。来告新罗。文武王。处之金马渚。封报德王。神文王甲申。安胜族子大文。据金马渚以畔。新罗讨平之。寘金马郡。)
渤海国。本粟末靺鞨。高句丽亡后。其旧将大祚荣。收拾馀烬。国号震。唐封为渤海郡王。地方五千里。有五京十二府六十二州。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为契丹所灭(一作天成元年丙戌灭之)
定安国。(本马韩之种。收馀众。保西鄙。称定安国。不知始终。○高丽显宗九年戊午。定安国人骨须。来奔。百济所属)弥趋忽国。(今仁川。○高句丽东明长子沸流。与弟温祚。避琉璃王。南奔。至弥趋忽。都焉。温祚都慰礼城。沸流而国除。凡十三年而亡。)
耽罗国。(或称耽牟罗。或称乇罗。今济州。○古记云。厥初无人物。有三神人从地中涌出。长良乙那。次高乙那。季夫乙那。三人各定都居焉。其后高氏世主其地。十五世孙高厚,高清等。造舟渡海。来朝新罗。以其初泊耽津。而朝新罗。号曰耽罗。百济文周王二年丙辰。修方物来贡于百济。百济亡后。复事新罗。幅员四百馀里。)
休忍国。(明统志云。在新罗东亦三韩之属。后并于百济。○晋孝武帝太元庚辰。秦王苻坚。征苻洛时。徵兵于休忍国。)
州胡国。(后汉书云。在马韩西。新罗所属)驾洛国。(一名伽倻国。一名金官国。今金海。○初九干酋长。得金盒于龟旨峰。开视有六卵。皆化为男。新罗儒理王十九年壬寅。众推始生者一人为君。姓金氏。名首露。在位百五十八年卒。传十世四百九十一年。新罗法兴王十九年壬子。驾洛王金仇衡来降。寘金官郡。)
大伽倻国。(今高灵。○生于金卵。六伽倻之一。始祖伊玲阿豉王。以新罗儒理王二十年癸卯。建国。传十六世。五百二十年。新罗真兴王二十三年壬午。灭之。寘大伽倻郡。)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3H 页
小伽倻国。(今固城。○生于金卵。六伽倻之一。新罗灭之。寘古自郡。)
 古宁伽倻国。(今咸昌。○生于金卵。六伽倻之一。新罗灭之。寘古冬揽郡。)
 阿那伽倻国。(一名阿尸良国。今咸安。○生于金卵。六伽倻之一。新罗法兴王二十五年戊午。灭之。寘阿尸良郡。)
 碧珍伽倻国。(今星州。○生于金卵。六伽倻之一。新罗灭之。寘本彼县。)
 伊西国。(今清道。○新罗儒理王十八年壬寅灭之。合他郡三县。寘大城郡。○谨按。儒理王十四年丁巳。又来攻金城。为新罗所破。可怪。)
 于尸山国。(今宁海。○新罗脱解王二十三年己卯。灭之为郡。)
 居㓒山国。(今东莱。○新罗脱解王二十三年己卯。灭之为郡。)
 苌山国。(一作莱山国。今东莱。○新罗灭之为郡。○谨按舆地胜览。新罗取苌山国。寘居㓒山郡云。而文献备考。并列二国名。可怪。)
 音汁伐国。(今庆州所属安康县。○新罗婆娑王二十三年壬寅。降于新罗。寘音汁火县。)
 乐浪国。(今未详其地。○新罗基临王三年庚申。来降。○谨按。庆州亦号乐浪。则新罗始祖癸巳。南解王甲子。来侵之乐浪。自是庆州旁近之国。而非四郡时乐浪明甚。)
 押督国。(一名押梁国。今庆山。○新罗婆娑王二十三年壬寅来降。寘押梁郡。)
 比只国。(今未详其地。○新罗婆娑王二十九年戊申。灭之。)
 多伐国。(今未详其地。○新罗婆娑王二十九年戊申。灭之。)
 草八国。(今草溪。○新罗婆娑王二十九年戊申。灭之为郡。)
 召文国。(今义城。○新罗伐休王二年乙丑。灭之为郡。)
 甘文国。(今开宁。○新罗助贲王二年辛亥。灭之为郡。)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3L 页
骨伐国。(一作骨火国。今永州所属林川县。○新罗助贲王七年丙辰。来降。寘临川郡。)
 沙伐国。(一作沙弗国。今尚州。○新罗沾解王三年己巳。灭之。寘沙伐州。)
 骨浦国。(今昌原所属合浦县。)
 㓒浦国。(今未详其地。○谨按。兴海郡。有㓒浦营。或者㓒浦古国欤。)
 古浦国。(今未详其地。○谨按。庆山县。有古浦城。或者古浦古国欤。)
 加罗国。(今未详其地。○谨按巨济府南三十里。有加罗山。望对马岛最近。或者加罗古国欤。)
 任罗国。(今未详其地。○新罗真平王。灭之。)
 昌宁国。(今安东。)
 驹令国。(今安东。)
 召罗国。(今安东。○东史遗记。安东府春阳废县。有召罗国古址。)
 
带方国。(今南原。○新罗基临王三年庚申。来降。)
 悉直国。(今三陟。○新罗婆娑王二十三年壬寅。来降。悉直州。)
 于山国。(在东海岛中。或云与郁陵本一岛。地方百里。今蔚珍。○新罗智證王十三年壬辰。击降之。)
 溟洲国。(今江陵。○新罗元圣王二年丙寅。封太宗王之孙周元于溟洲。割襄阳,三陟,平海,蔚珍等官。为食邑。宪德王十四年壬寅。其子宪昌。举兵叛。讨平之。)
 泰封国。(今铁原。○新罗真圣女主五年辛亥。宪安王庶子弓裔。叛于北原。戊午。都松岳。己未。移都铁圆。辛酉。称王。甲子。建国。号摩震。辛未。改国号泰封。戊寅。闻高丽开国。走死斧壤。)
 后百济国。(今全州。○新罗真圣女主七年壬子。尚州加恩县人甄萱。叛据完山。自称后百济。高丽太祖十六年癸巳。降于高丽。)
[高丽]
  高丽(太祖始都开城府。高宗十九年壬辰。迁都江华。元宗十一年庚午。还都开城府。忠烈王十六年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4H 页
庚寅。复都江华。十八年壬辰。还都开城府。○辛祦八年壬戌。还都汉阳。翌年。还旧都。○恭让王二年庚午。复都汉阳。翌年。还旧都。○国号取山高水丽之义。后梁末贞明四年戊寅)太祖神圣王。(姓王氏。讳建。字若天。松岳郡人。金城太守隆之子。新罗宪康王丁酉生。仕弓裔。位至将相。后梁末帝贞明四年戊寅。洪儒,裴玄庆等。推戴为王。建元天授。后晋出帝天福元年癸卯薨。在位二十六年。寿六十七。开城府显陵。○十三年庚寅。初寘学校。○十六年癸巳。始行后唐年号。○十八年乙未。新罗亡。○十九年丙申。讨平后百济。○二十一年戊戌。始行后晋年号。后晋出天福二年甲辰)惠宗义恭王。(讳武。字承乾。太祖太子。新罗新德王壬申生。后晋出帝天福元年癸卯立。开运二年乙巳薨。在位二年。寿三十四。开城府顺陵。后晋出开运三年丙午)定宗文明王。(讳尧。字义天。太祖第二子。太祖癸未生。后晋出帝开运二年乙巳立。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己酉。传位于弟昭。寻薨。在位四年。寿二十七。开城府安陵。○三年戊申。始行后汉年号。后汉隐乾祐三年庚戌)光宗大成王。(讳昭。字日华。太祖第三子。太祖乙酉生。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己酉立。建元光德。宋太祖开宝八年乙亥薨。在位二十六年。寿五十一。开城府宪陵。○二年辛亥。始行后周年号。○七年丙辰。令百官华服。○九年戊午。始寘科举。○十四年癸亥。始行宋年号。宋太开宝九年丙子)景宗献和王。讳胄。字长氏。光宗太子。光宗丙辰生(一作乙卯生)。宋太祖开宝八年乙亥立。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辛巳。传位于堂弟治。寻薨。在位七年。寿二十六。开城府荣陵。
(宋太太平兴国七年壬午)成宗文懿王。(讳治。字温古。太祖第七子旭之子。光宗庚申生。初封开宁君。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辛巳立。至道三年丁酉。传位于侄诵。寻薨。在位十六年。寿三十八。开城府康陵。○二年癸未。始耕籍田。○十年辛卯。始立社稷。○十一年壬辰。始立宗庙。○十三年甲午。始行契丹年号。○旭追谥。为戴宗。宋真咸平元年戊戌)穆宗宣让王。(讳诵。字孝伸。景宗长子。景宗庚辰生。初封开宁君。宋太宗至道三年丁酉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己酉。康兆废王。为让国公。放于积城。寻被弑。在位十二年。寿三十。开城府义陵。)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4L 页
(宋真大中祥符三年庚戌)显宗元文王。(讳询。字安世。太祖第八子郁之子。成宗壬辰生。初封大良君。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己酉立。宋仁宗天圣九年辛未薨。在位二十二年。寿四十。开城府宣陵。○元年庚戌。有契丹之乱。○七年丙辰。复行宋年号。○九年戊午。有契丹萧逊宁之乱。○十三年壬戌。复行契丹年号。○郁追谥。为安宗。宋仁天圣十年壬申)德宗敬康王。(讳钦。字元良。显宗太子。显宗丙辰生。宋仁宗天圣九年辛未立。景祐元年甲戌。传位于弟亨。寻薨。在位三年。寿十九。开城府肃陵。○辛未。设国子监试。○元年壬申。与契丹绝和。宋仁景祐二年乙亥)靖宗容惠王。讳亨。字申炤。显宗次子。显宗乙卯生(一作戊午生)。初封平壤君。宋仁宗景祐元年甲戌立。庆历六年丙戌。传位于弟徽。寻薨。在位十二年。寿三十二。开城府周陵。○四年戊寅。复行契丹年号。
(宋仁庆历七年丁亥)文宗仁孝王。(讳徽。字烛幽。初讳绪。显宗第三子。显宗己未生。初封乐浪君。宋仁宗庆历六年丙戌立。宋神宗元礼七年癸亥。传位于太子勋。寻薨。在位三十七年。寿六十五。开城府景陵。○二十五年辛亥。遣使朝宋。○二十九年乙卯。遣使朝辽辽。即契丹。宋神元礼七年癸亥)顺宗宣惠王。(讳勋。字义恭。初讳炰。文宗太子。文宗丁亥生。宋神宗元礼七年癸亥立。同年薨。在位四月。寿三十七。开城府成陵。宋神元礼八年甲子)宣宗思孝王。(讳运。字继天。初讳蒸。又改祈。文宗第二子。文宗己丑生。初封国原公。宋神宗元礼七年癸亥立。宋哲宗绍圣元年甲戌薨。在位十一年。寿四十六。开城府仁陵。宋哲绍圣二年乙亥)献宗恭殇王。(讳昱。宣宗元子。宣宗甲子生。宋哲宗绍圣元年甲戌立。二年乙亥。禅位于叔父熙。又二年丁丑薨。在位一年。寿十四。开城府隐陵。宋哲绍圣三年丙子)肃宗明孝王。(讳熙。改讳颙。字天常。宣宗弟。文宗甲午生。初封鸡林公。宋哲宗绍圣二年乙亥立。宋徽宗崇宁四年乙酉薨。在位十年。寿五十二。长湍英陵。○二年丁丑。始铸钱。○六年辛巳。始用银瓶。宋徽崇宁五年丙戌)睿宗文孝王。讳俣。字世民。肃宗太子。肃宗戊午生(一作己未生)。宋徽宗崇宁四年乙酉立。宣和四年壬寅薨。在位十七年。寿四十一。开城府裕陵。○二年丁亥。尹瓘开拓九城。○十一年丙申。停辽年号。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5H 页
(宋徽宣和五年癸卯)仁宗恭孝王。(讳楷。字仁表。初讳搆。睿宗太子。睿宗己丑生。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立。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丙寅。传位于太子晛。寻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三十八。开城府长陵。○四年丙午。李资谦谋叛谪死。○十三年乙卯。平妙清之乱。○二十年壬戌。始行金年号。宋高绍兴十七年癸卯)毅宗庄孝王。(讳晛。字日升。初讳澈。仁宗太子。仁宗丁未生。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丙寅立。宋孝宗乾道六年庚寅。为郑仲夫所废。放于巨济。又三年癸巳。被弑。在位二十四年。寿四十七。开城府禧陵。○二十四年庚寅。武臣大杀文臣。宋孝乾道七年辛卯)明宗光孝王。(讳皓。字之旦。初讳昕。仁宗次子。仁宗辛亥生。初封翼阳公。宋孝宗乾道六年庚寅立。宋宁宗庆元三年丁巳。为崔忠献所废。放于江华。又五年壬戌薨。在位二十七年。寿七十二。长湍智陵。○三年癸巳。金甫当起兵。败死。○四年甲午。赵位宠起兵。败诛。宋宁庆元四年戊午)神宗靖孝王。(讳旼。改讳晫。字至华。仁宗第五子。仁宗甲子生。初封平凉公。宋宁宗庆元三年丁巳立。嘉泰四年甲子。传位于太子德。寻薨。在位七年。寿六十一。开城府阳陵。)
宋宁开熙(一作禧)元年乙丑 熙宗成孝王。(讳德。改讳韺。字不陂。神宗太子。明宗辛丑生。宋宁宗嘉泰四年甲子立。嘉定四年辛未。为崔忠献所废。放于紫燕岛。后又迁于乔桐。后二十六年丁酉薨。在位七年。寿五十七。江华硕陵。宋宁嘉定五年壬申)康宗元孝王。(讳贞。改讳祦。字大华。明宗太子。毅宗壬申生。熙宗五年己巳。封汉南公。宋宁宗嘉定四年辛未立。六年癸酉。传位于太子。寻薨。在位二年。寿六十二。开城府厚陵。宋宁嘉定七年甲戌)高宗安孝王。讳。改讳晊。又改讳㬚。字大明。康宗太子。明宗壬子生。宋宁宗嘉定六年癸酉立。宋理宗开庆元年己未薨。在位四十六年。寿六十八。江华弘陵。○三年丙子。有契丹金山,金始之乱。○十一年甲申。停金年号。○十八年辛卯。有蒙古撒礼塔之乱。○十九年壬辰。始行蒙古年号。○同年。迁都江华。○四十年癸丑。有蒙古也窟之乱。○四十五年戊午。有蒙古车大罗(罗大)之乱。○四十六年己未。遣太子腆。朝蒙古。
(宋理景定元年庚申)元宗顺孝王。讳腆。改讳禃。字日新。高宗太子。高宗己卯生。宋理宗开庆元年己未立。宋度宗咸淳十年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5L 页
甲戌薨。在位十五年。寿五十六。开城府韶陵。○五年甲子。王朝蒙古。○十年己巳。林衍废王。立庆安公(一作安庆公)淐。寻复位。●同年。王朝蒙古。○十一年庚午。还都开城府。○同年。有三别抄之乱。○同年。遣世子谌。朝蒙古。壬申。又朝。○十四年癸酉。金方庆讨平耽罗。○十五年甲戌。元寘征东省。○同年。世子谌。尚元长公主。
(宋恭德祐元年乙亥)忠烈王。(讳谌。改讳昛。初讳暙。元宗世子。高宗丙申生。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戌立。元成宗大德二年戊戌。元诏王。传位于世子謜。封王为逸寿王。同年。复诏复位。元武宗至大元年戊申薨。在位三十四年。寿七十三。开城府庆陵。○甲戌。遣金方庆等。同元兵征日本。○元年乙亥。禁白衣。○三年丁丑。定鬻官法。○四年戊寅。令国内剃发胡服。○同年。王朝元。○七年辛巳。金方庆等。同元兵征日本。败还。罢征东省。○十六年庚寅。有哈丹之乱。○同年。还都江华。○十八年壬辰。还都开京。○二十二年丙申。王与世子謜。朝元世子。娶元晋王女宝塔实怜公主。○二十四年戊戌。元诏王传位。○同年。元徵新主入朝。前王复位。○三十一年乙巳。朝元。元武至大二年己酉)忠宣王。(讳謜。改讳璋。字仲昂。蒙古讳益智礼普化。忠烈王世子。母元世祖女。齐国大长公主。忠烈乙亥生。元成宗大德二年戊戌。以元命即位。同年。前王复位。元武宗至大元年戊申。复嗣位为王。元仁宗皇庆二年癸丑。传位于子焘。又七年庚申。元流王于吐蕃。又三年癸亥。放还元大都。又二年乙丑。薨于元。在位五年。寿五十一。开城府德陵。○戊申朝元。癸丑始还。元仁延祐元年甲寅)忠肃王。(讳焘。小字宜孝。蒙古讳阿剌讷忒失里。忠宣王第二子。母蒙古女也速真。忠烈癸巳生。初封江陵大君。元仁宗皇庆二年癸丑立。元文宗至顺元年庚午。元册世子祯为王。三年壬申。复诏王复位。又八年己卯薨。在位前十七年。后八年。合二十五年。寿四十七。开城府毅陵。○元年甲寅。上王朝元。○三年丙辰。王朝元。娶营王女亦怜真八剌公主。○七年庚申。元流上王吐蕃。○八年辛酉。王朝元。十二年乙丑。始还。○十一年甲子。王娶元魏王女金童公主。○十五年戊辰。遣世子祯。入元宿卫。庚午。始还。元文至顺二年辛未)忠惠王。讳祯。蒙古讳普塔失里。忠肃王世子。忠肃己未生(一作乙卯生)。元文宗至顺元年庚午。以元命。即王位。三年壬申。前王复位。元顺帝至元五年己卯。复嗣位为王。至正三年癸未。元流王于揭阳。翌年甲申。道薨于岳阳。在位前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6H 页
一年后四年。合五年。寿三十六。开城府永陵。○庚午。王娶元关西王女德宁公主。○同年。上王朝元。
(元文至顺三年壬申)忠肃王。(元文宗至顺三年壬申复位。元顺帝至元五年己卯薨。○后元年壬申。王娶蒙古女伯颜忽都公主。号庆华公主。元顺至元六年庚辰)忠惠王。(元顺帝至元五年己卯。复嗣位。至正三年癸未。元流王于揭阳。○己卯。有曹頔之乱。○同年。元执王以去。翌年。放还。○四年癸未。徵职税船税。○同年。元流王于揭阳。元顺至正五年乙酉)忠穆王。(讳昕。蒙古讳八思麻朵儿只。忠惠王元子。母元关西王女德宁公主。忠肃丁丑生。元顺帝至正五年乙酉立。八年戊子薨。在位四年。寿十二。开城府明陵。元顺至正九年己丑)忠定王。(讳㫝。蒙古讳迷思监朵儿只。忠惠王庶子。忠肃戊寅生。初封庆昌君。元顺帝至正九年己丑立。十一年辛卯。元废王。放江华。翌年壬辰。遇鸩薨。在位三年。寿十五。开城府聪陵。○元年己丑。王叔父祺。娶元卫王女鲁国公主。元顺至正十二年壬辰)恭悯王。(讳祺。蒙古讳伯颜帖木儿。忠肃王次子。忠肃庚午生。初封江陵大君。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立。○大明太祖洪武七年甲寅。为洪伦等所弑。在位二十三年。寿四十五。开城府玄陵。○元年壬辰。赵日新谋叛。伏诛。○八年己亥。有红巾贼之乱。辛丑。又来寇。○十二年癸卯。金镛谋叛。伏诛。○十九年庚子。始行大明年号。○二十年辛亥。辛旽谋叛。伏诛。○二十三年甲寅。崔莹平济州。明太洪武八年乙卯)辛祦。(小字牟尼奴。辛旽婢妾般若所生。恭悯称为己子。以宫人韩氏为母云。恭悯乙巳生。初封江宁大君。○大明太祖洪武七年甲寅立。二十一年戊辰。恭悯王妃放祦于江华。翌年己巳。被诛。在位十四年。年二十五岁。○三年丁巳。复行北元年号。○四年戊午。复行大明年号。○八年壬戌。迁都汉阳。○九年癸亥。还旧都。○十三年丁卯。令百官华服。○十四年戊辰。诛林坚味廉兴邦等。○同年。停大明年号。复胡服。入犯辽东。○同年。我太祖威化岛回军。复行洪武年号。禁胡服。明太洪武二十二年己巳)辛昌。(祦子。辛祦庚申生。○大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立。翌年己巳废放于江华。寻被诛。年十岁。)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6L 页
(以同年己巳为元年)恭让王。(讳瑶。神宗六世孙。定原府院君钧之子。忠穆乙酉生。初封定昌府院君。○大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己巳立。二十五年壬申逊于原州。降封恭让君。寻移杆城。后二年甲戌薨于三陟。墓在高阳。后追谥恭让王。二年庚午。迁都汉阳。○同年设武科。○三年辛未。造楮币。○同年还旧都。)
  高丽合四百七十五年。(并辛祦父子共三十四世。)
  
(附)历代地界州郡总数
(新罗)州郡合一百三十九。(东南并大海。○西至智理山。○北至汉江。以今八道所属考之。庆尚六十二郡。及江原道之三陟,春川。全罗之云峰,茂朱所属茂礼废县。忠清之报恩,黄涧,永同,青山,沃川。皆其管领。○忠清之清安,镇川,忠州,槐山,延礼,阴城,丹阳,永春。是罗丽相争之地。高勾丽)州郡合一百六十四。(东西并大海。○南至汉江。○北至辽河。今咸镜道及以北野人地。平安道及以西辽河地。江原道二十四郡。黄海道京畿道汉江以北。庆尚之顺兴,宁海,英阳,青松,荣川,盈德,奉化,礼安,清河。忠清道之清风,堤川。皆其管领。○忠清之清安,镇川,忠州,槐山,延礼,阴城,丹阳,永春。是罗丽相争之地。百济)州郡合一百四十七。(东至智理山。○西南并大海。○北至汉江。○一云百济始祖北以浿江为界。即平山府猪滩。)
  
(今京畿道汉江以南忠清道四十郡全罗道五十四郡庆尚道晋州皆其管领新罗统合后)沙伐州为尚州。(领州一。○郡十。○县三十一。景德王十六年寘九州)歃良州为良州。(领州一。○小京一。○郡十二。○县三十四。)
菁州为康州。(领州一。○郡十一。○县三十。)
汉山州为汉州。(领州一。○小京一。○郡二十八。○县四十九。)
首若州为朔州。(领州一。○小京一。○郡十二。○县二十六。)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7H 页
西川为溟州。(领州一。○郡九。○县二十五。)
熊川为熊州。(领州一。○小京一。○郡十三。○县二十九。)
完山州为全州。(领州一。○小京一。○郡十。○县三十一。)
武珍州为武州。(领州一。○郡十五。○县四十三。)
 合州郡县四百三十八。(州九。○小京五。○郡一百二十。○县二百九十八。○停六。高丽太祖二十三年成宗十四年寘十道)二京。 六府。 九节度。 百二十郡。
开城府。(领赤县六。○畿县七。)
关内道。(领州二十九。○县八十二。)
中原道。(领州十三。○县四十二。)
河南道。(领州十一。○县三十四。)
江南道。(领州九。○县四十九。)
岭南道。(领州十二。○县四十八。)
岭东道。(领州九。○县四十八。)
山南道。(领州十。○县三十七。)
海阳道。(领州十四。○县六十一。)
朔方道。(领州七。○县七十二。)
浿西道。(领州十四。○县四。○镇七。)
 合州县镇六百二十六。(州一百二十八。○县四百九十一。○镇七。显宗时增损州郡)三京。 四都护。 八牧。 五十八知州。 二十八镇将。二十县令。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7L 页
自是以后。总四京。 八牧。 十二府。 一百二十九郡。三百三十四县。 二十九镇将。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8H 页
璿系
李氏本全州
始祖讳翰。(新罗司空。○英宗辛卯。建肇庆庙于全州。享始祖。寘官守卫。依庆基殿例。)
 夫人金氏。(籍庆州。○军尹殷义女。新罗太宗王十一世孙。○按璿系。作太宗王十世孙军尹。)
二世讳自延。(侍中。)
三世讳天祥。(仆射。)
四世讳光禧。(阿干。)
五世讳立全。(司徒。)
六世讳兢休。(始仕高丽。)
七世讳廉顺。
八世讳承朔。
九世讳充庆。
十世讳景英。
十一世讳忠敏。
十二世讳华。
十三世讳珍有。
十四世讳宫进。
十五世讳勇夫。(大将军。)
十六世讳璘。(内侍执奏。)
 夫人文氏。(籍南平。○侍中忠肃公克谦女。)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8L 页
十七世讳阳茂。(中郎将。○墓在三陟西芦洞。)
 夫人李氏。(籍▣▣。○上将军康济女。墓在三陟西东山。)
十八世是为 穆祖大王。
四祖世谱。
穆祖仁文圣穆大王。讳安社。(太祖壬申十一月上谥。布德执义曰穆。○太宗朝加上仁文圣穆。)仕高丽为知宜州。入元为南京五千户所达鲁花赤。甲戌(元世祖至元十一年。高丽元宗十五年。)三月十日升遐。德陵。(在咸兴西北加平社。有表石。○初葬庆兴。○太宗庚寅。移葬于此。)
 孝恭王后李氏。(籍平昌。○千牛卫长史公肃女。五月十五日升遐。安陵。与 大王陵同原。○太祖壬申。追尊曰孝妃。○太宗朝。加上谥孝恭。)
翼祖康惠圣翼大王。讳行里。(太祖壬申十一月上谥。思虑深远曰翼。○太宗朝。加上康惠圣翼。)诞降于德源赤田社。元袭封千户。九月十日升遐。智陵。(在安边西瑞谷县。有表石。)
 贞淑王后崔氏。(籍登州。○户长基烈女。九月二十日升遐。淑陵。在文川东草闲社。有表石。○太祖壬申。追尊曰贞妃。○太宗朝。加上谥贞淑。)
度祖恭毅圣度大王。讳椿。(太祖壬申十一月上谥。心能制义曰度。○太宗朝。加上恭毅圣度。)诞降于咸兴松头等里。壬午(元顺帝至正二年。高丽忠惠王后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升遐。高丽时。赠赞成事。有 三男二女(或云三女)。 义陵。(在咸兴东云田社。有表石。)
 
(案朴氏家谱。府院君名闲甫。)敬顺王后朴氏。(籍文川。○元宣授千户。○本朝赠门下侍中安边府院君光女。七月二十三日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9H 页
升遐。纯陵。在咸兴东东溟社。有表石。○太祖壬申。追尊曰敬妃。○太宗朝。加上谥敬顺。)
桓祖渊武圣桓大王。讳子春。字子春。(太祖壬申十一月上谥。辟土服远曰桓。○太宗朝。加上渊武圣桓。)度祖第二子。乙卯(元仁宗延祐二年。高丽忠肃王二年。)诞降。仕高丽。官至荣禄大夫判将作监事。朔方道万户兼兵马使。庚子(元顺帝至正二十年。高丽恭悯王九年。)四月甲戌。升遐于朔方道。春秋四十六。高丽时。赠门下侍中。有(三男一女。)定陵。(在咸兴东归州洞。神道碑。郑总撰。旧碑李穑撰。)
 
(按崔氏家谱。府院君名汉奇。)懿惠王后崔氏。(籍永兴。○元宣授千户。○本朝赠判门下永兴伯靖孝公闲奇女。高丽时封三韩国大夫人。二月二十四日。升遐。○诞一男一女。○和陵。与 大王陵同原。○太祖壬申。追尊曰懿妃。○太宗朝。加上谥懿惠。)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49L 页
本朝列圣传授图
삽화 새창열기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0H 页
【修】本朝世年纪(附故实。功臣。配享。相臣。皇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太祖康献至仁启运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讳旦。字君晋。初讳成桂。字仲洁。号松轩。(温良好古曰康。聪明睿智曰献。 太宗庚辰上号启运神武。 肃宗癸亥。加上谥正义光德。)乙亥(元顺帝至元元年。高丽忠肃王后四年。)十月十一日己未。诞降于永兴黑石里。仕高丽。官至门下侍中。壬申(皇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乙未。登宝位于松京寿昌宫。戊寅九月。传位于定宗。戊子(皇明成祖永乐六年。我 太宗八年。)五月二十四日壬申升遐。(案 英宗乙亥。即上王时所御礼壤旧基。建阁竖碑。)在位七年。在上王位十年。春秋七十四。有晬容三本。(一本奉安于京城永禧殿。一本奉安于全州庆基殿。一本奉安于永兴璿源殿。)(八男五女。)健元陵(案戊子九月九日。葬。)(在杨州俭岩山。神道碑志文。并权近撰。碑阴记。卞季良撰。)
 承仁顺圣神懿王后韩氏。(籍安边。 密直副使赠门下府事安川府院君卿女。 大祖即位初谥节妃。)丁丑(元顺帝至元三年。高丽忠肃王后六年。)诞降。高丽时封元信宅主。辛未(皇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高丽恭让王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升遐于潜邸。春秋五十五。 太祖壬申。追尊。诞(六男二女。)齐陵。(在礼德栗村。神道碑权近撰。)
 
顺元显敬神德王后康氏。(案 璿系阙年而只书六月十三日。诞降。籍谷山。 判三司事赠象山府院君允成女。 太祖即位初。册封显妃。 显宗己酉上谥祔庙。)丙子(皇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我 太祖五年。)八月十三日。升遐于移御所。(判内侍府事李得芬家。)(二男一女。)贞陵。(丁丑初葬西部皇华坊。 太宗己丑。移葬杨州沙河里。有表石。)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0L 页
嗣 定宗大王。(神懿王后诞生。序居第二。)
  嗣 太宗大王。(神懿王后诞生。序居第五。)
  一男镇安大君芳雨。(太祖潜邸时卒。追封大君。谥靖懿。○娶忠州池氏。赞成事奫女。生二男一女。)
  三男益安大君芳毅。(录开国定社功臣。阶大匡。赠为韩公。谥安襄。配享 定宗庙庭。娶铁原崔氏。知杆城郡事赠赞成仁㺶女。生一男二女。)
  四男怀安大君芳干。(庚辰朴苞之乱。安寘卒。○娶骊兴闵氏。判书赠赞成璿女。再娶密阳黄氏。判书亨女。三娶金浦琴氏。正郎仁排女。生四男一女。)
  六男元尹芳衍。(登高丽文科。拜成均博士。○太祖潜邸时卒。赠元尹。○以上。 神懿王后诞生。)
  
七男抚安大君芳蕃。(戊寅郑道传之乱。被祸。○初封君。赠楸成公。○肃宗庚申。加赠大君。谥恭顺。改谥章宪。○娶开城王氏。高丽宗室归义君瑀女。有继子。)
  八男宜安大君芳硕。(初封世子。戊寅郑道传之乱。被祸。赠邱原公。○肃宗庚申。加赠大君。谥昭悼。○娶富有沈氏。大提学孝生女。有继子。 以上。 神德王后诞生。)
  一女庆慎宫主。(驸马上党府院君李薆。录定社佐命功臣。景肃公。生一男。○清州人。父领议政文度公居易。)
  二女庆善公主。(驸马青原君沈琮。生一女。○青松人。父左政丞定安公德符。○以上。 神懿王后诞生。)
  三女庆顺公主。(驸马兴安君李济。戊寅罪死。录开国功臣。景武公。配享 太祖庙庭。有继子。○星州人。父同知密直仁立。○神德王后诞生。)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1H 页
一女宜宁翁主。(驸马启川尉李䔲。生四男三女。○开城人。父判司水监事开。)
  二女淑慎翁主。(驸马唐城尉洪海。生三男一女。○南阳人。父判中枢彦修。)
 
(故实)壬申开国。
  甲戌定都汉阳。 建宗庙。 入耆社。(仍命文臣正二品。年七十。皆参入。)
  丙子。筑都城。(有八门。周九千九百七十五步。)征对马岛。(遣金士衡南在等。征之。)
  丁丑。招安女真。(遣李之兰按抚。皆为编户。)
  戊寅。建文庙。 郑道传之乱。(道传与南訚。挟芳硕为乱。伏诛。)北狩咸兴。(翌年。始回銮松京。)
 
(录勋)录开国功臣。(壬申。以奋义开国。录益安大君芳毅等五十六人。○十七人。后罪削。)
 
(配享)领议政赵浚。(文忠公。) 义安大君和。(襄昭公。 太祖庶弟。) 领议政南在。(忠景公追配。) 兴安君李济。(景武公。 罪死追配。) 青海君李之兰。(襄烈公。) 判中枢南訚。(刚武公。 在弟罪死追配。) 吏曹判书赵仁沃。(忠靖公。)
 
(相臣)裴克廉。(壬申。以前朝侍中。仍拜左侍中。) 赵浚。(前朝文科壬申。拜右侍中。至领议政。) 金士衡。(壬申。拜右侍中。至左议政。) 郑道传。(前朝文科。甲戌管都评议。戊寅罪死。) 权仲和。(前朝文科。甲戌。判都评议。至领议政致仕。) 沈德符。(丁丑。以前朝侍中判都评议。至左政丞。) 柳曼殊。(戊寅。判都评议。同年罪死。皇明惠宗建文元年己卯。)定宗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讳曔。字光远。初讳芳果。(敬事供上曰恭。宽乐令终曰靖。○肃宗辛酉。追上庙号。加上谥懿文庄武。)丁酉(元顺帝至正十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1L 页
七年。高丽恭悯王六年。)七月朔日。诞降于咸兴归州洞。仕高丽。
官至将相。 太祖壬申。封永安君。戊寅(皇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我 太祖七年。)八月。册封王世子。九月受禅。庚辰(皇明惠宗建文二年。)十一月。传位于太宗。(案璿系。庚辰十二月。上尊号。仁文恭孝。)己亥(皇明成祖永乐十七年。我 世宗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戊辰。升遐(案升遐于仁德宫。)。在位二年。在上王位十九年。春秋六十三。有(十五男八女。)厚陵(案庚子正月三日。葬。)(在礼德兴教洞。志文卞季良撰。有行状及表石。)
 顺德温明庄懿定安王后金氏。(籍庆州。○判礼宾寺事赠门下左侍中天瑞女。○定宗即位。初封德妃。 太宗即位。尊号顺德。○肃宗辛丑。追谥温明庄懿。)乙未(元顺帝至正十五年。高丽恭悯王四年。)诞降(案乙未正月九日。诞降。)。戊寅(皇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我 太祖七年。)册封德嫔。寻进封王妃。壬辰(皇明成祖永乐十年。我 太宗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升遐(案升遐于仁德宫。)。春秋五十八。无嗣。厚陵(案壬辰八月八日。葬。)(与 大王陵。同原)
  一男义平君元生。(池氏出。○娶铁原崔氏。监务致崇女。生五男三女。)
  二男顺平君群生。(奇氏出。谥忠简。○娶淳昌薛氏。判司宰监事存女。生二男二女。)
  三男元尹义生。(娶南阳洪氏。司直宿女。无后。)
  四男宣城君茂生。(池氏出。○娶迎日郑氏。参议宗诚女。生一女。后娶安康金氏。上护军仲约女。生一男。)
  
(案文氏出。)五男从义君贵生。(赠君。○娶杨口柳氏。正赠赞成守滨女。后娶海礼张氏。主簿均女。有继子。)
  六男镇南君终生。(李氏出。谥夷简。○娶宜宁南氏。上护军深女。生四男一女。)
  
(案淑仪尹氏出。)七男守道正德生。(娶砺山宋氏。府使继性女。生三男一女。)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2H 页
(案尹氏出。)八男林堰正禄生。(娶高灵朴氏。少尹溥女。生一男二女。)
  九男石保正福生。娶原州金氏。判中枢戴敬公连枝生(一作女)。生三男五女。
  
(案池氏出。)十男德泉君厚生。(谥积德。○娶长水李氏。长川府院君良厚公从茂女。生四男五女。)
  
(案池氏出。)十一男任城君好生。(赠君。○娶平昌李氏。郡守继童女。有继子。)
  
(案池氏出。)十二男桃平君末生。(娶龙川李氏。府使守纲女。后娶全州崔氏。司直洙女。生一男一女。)
  
(案尹氏出。)十三男长川都正普生。(娶和顺崔氏。郡事自海女。生四男一女。)
  
(案淑仪奇氏出。)十四男贞石都正隆生。(娶忠州权氏。直长敦女。生三女。)
  
(案淑仪奇氏出。)十五男茂林君善生。(奇氏出。谥昭夷。○娶南阳洪氏。司正兴善女。生二男四女。)
  
(按璿系作池氏出。)一女咸阳郡主。(奇氏出。○驸马知敦宁朴赓。生一男。○密阳人。父少尹得中。)
  
(按淑仪奇氏出。)二女淑慎翁主。(驸马判敦宁良平公金世敏。生四男四女。○庆州人。父都观察使谦。)
  三女德川郡主。(驸马行江陵府使边尚服。生三男二女。○原州人。父都总制颐。)
  四女高城郡主。(驸马知中枢金浣。生三男三女。○安山人。父莲城君威靖公定卿。)
  五女祥原郡主。(驸马司直赵孝山。生一男一女。○平壤人。父义方。)
  六女▣▣郡主。(驸马司直李希宗。生三男一女。)
  七女仁川郡主。(驸马行府使李宽植。生五男三女。○全义人。父少尹成干。)
  八女咸安郡主。(驸马知敦宁李恒信。生一男。)
 
(故实)己卯。还都松京。
  庚辰。朴苞之乱。(苞诱怀安大君芳干。举兵作乱。苞伏诛。芳干安寘。)
 
(录勋)录定社功臣。(戊寅。以平郑道传南訚之乱。录义安大君和等二十九人。○十一人。后罪削。)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2L 页
(配享)益安大君芳毅。(安襄公。 太祖朝大君。)
 
(相臣)成石璘。(前朝文科。己卯。拜右政丞至领议政。) 李舒。(前朝文科。庚辰。拜右政丞。至领议政。再致仕。再还卜。) 闵霁。(前朝文科。庚辰。拜右政丞。至左政丞。) 河崙。(前朝文科。庚辰。拜右政丞。至领议政。致仕。皇明惠宗建文三年辛巳。)太宗恭定圣德神功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讳芳远。字遗德。敬事供上曰恭。纯行不爽曰定。 世宗即位。上号圣德神功。 肃宗辛酉。追上谥(一本癸亥追上谥)睿哲成烈。丁未(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高丽恭悯王十六年。)五月十六日辛卯。诞降于咸兴归州洞。壬戌(皇明太祖洪武十五年。高丽辛祦七年。)擢高丽进士试。翌年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 太祖壬申。封靖安君。庚辰(皇明惠宗建文二年。我 定宗二年。)二月。册封王世子。十一月。受禅于松京寿昌宫。戊戌(皇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八月。传位于世宗。壬寅(我 世宗四年。)五月十日丙寅。升遐(按升遐于泉达坊之新宫。)。在位十八年。在上王位四年。春秋五十六。有(十二男十七女。)献陵(按壬寅九月六日。葬。)(在广州大母山。神道碑卞季良撰。有行状及碑阴记。 燕山丙辰。定世室。)
 
彰德昭烈元敬王后闵氏(世宗甲辰追上尊号彰德昭烈。)(籍骊兴。 门下左政丞骊兴府院君文度公霁女。 太宗即位。初封静妃。)乙巳。(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高丽恭悯王十四年。)诞降(按乙巳七月十一日。诞降于松京铁洞。)。壬申。(皇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我 太祖元年。)封靖宁翁主。庚辰。(皇明惠宗建文二年。我 定宗二年。)册封贞嫔(按璿系。封贞嫔下有寻追封静妃。)。辛巳(我 太宗元年。)正月。追封王妃。庚子(皇明成祖永乐十八年。我世宗二年。)七月十日。升遐(按升遐于寿康宫之别殿今昌庆宫。)。春秋五十六。诞(四男四女。)献陵(按庚子九月十七日。葬。)(与 大王陵同原。志文卞季良撰。按成宗朝始建昌庆宫此昌庆宫则新刊璿谱恐误)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3H 页
嗣 世宗大王。(元敬王后诞生。序居第三。)
  一男让宁大君禔。(初封世子。戊戌。以败德降封大君。谥刚靖。○娶光州金氏。光山君赠左议政汉老女。生三男四女。)
  二男孝宁大君补。(初名祜。谥靖孝。●娶海州郑氏。赞成赠左议政贞度公易女。生六男一女。)
  四男诚宁大君(阶大匡赠卞韩公。谥昭顷。○娶昌宁成氏。判院事赠左议政僖靖公抑女。有继子。)
  一女贞顺公主。(驸马清平府院君李伯刚。生一女。○清州人。父领议政文度公居易。)
  二女庆贞公主。(驸马平壤府院君赵大临康安公。生一男四女。○平壤人。父领议政文忠公浚。)
  
三女庆安公主。(驸马吉昌君权跬齐简公。生二男。○安东人。父赞成文忠公近。)
  四女贞善公主。(驸马宜山君南晖昭简公。生一男一女。○宜宁人。父总郎景文。)
  一男敬宁君𰨅。(金氏出。谥齐简。○娶清风金氏。参议赠赞成灌女。生四男。)
  二男諴宁君䄄。(信宁宫主辛氏出。初封恭宁君。○娶全州崔氏。赞成赠左议政敬节公士康女。生一男一女。)
  
(按信宁宫主辛氏出。)三男温宁君䄇。(谥良惠。○娶顺天朴氏。副正赠赞成安命女。有继子。)
  
(按贞嫔高氏出。)四男谨宁君禯。(谥僖懿。○娶河阳许氏。观察使赠赞成之惠女。生二男六女。)
  
(按安氏出。)五男惠宁君祉。(娶茂松尹氏。司直赠赞成汴女。生一男二女。)
  
(按淑仪崔氏出。)六男熙宁君𥙇。(谥夷靖。○娶淳昌申氏。佥知赠赞成淑女。生一女。后娶平山申氏。士廉女。生三男。)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3L 页
(按崔氏出。)七男厚宁君𥘏。(谥僖悼。○娶平山申氏。令赠赞成敬宗女。生一女。)
  八男益宁君(淑善翁主安氏出。谥昭刚。○娶云峰朴氏。节制使赠赞成从智女。生一女。)
  一女贞惠翁主。(懿嫔权氏出。○驸马云城府院君朴从愚。录贞难功臣成烈公。无后。○云峰人。父赞成惠甫公信。)
  二女贞信翁主。(信宁宫主辛氏出。○驸马铃平君尹季童。生一男一女。○坡平人父兵判向。)
  三女贞静翁主。(信宁宫主辛氏出。○驸马汉原君赵璿昭怀公。生一男一女。○杨州人。父领中枢文刚公末生。)
  四女淑贞翁主。(信宁宫主辛氏出。○驸马日成君郑孝全行判书。生二男四女。●延日人。父工判镇。)
  
五女昭善翁主。(驸马柔川尉边孝顺。生一男一女。○原州人。父监察尚周。)
  六女淑惠翁主。(昭惠宫主卢氏出。○驸马星原尉李正宁章节公。生三男一女。○星州人。父左尹师厚。)
  
(按信宁宫主辛氏出。)七女淑宁翁主。(驸马坡城君尹愚。生一男一女。○坡平人。父司谏须弥。)
  
(按安氏出。)八女昭淑翁主。(驸马海平君尹延命。生四男二女。○海平人。父县监达诚。)
  
(按信宁宫主辛氏出。)九女淑庆翁主。(驸马坡平君尹岩录佐翼功臣齐度公。生六男一女。○坡平人。父生员太山。)
  
(按安氏出。)十女敬慎翁主。(驸马全城君李梡。生六男一女。○全义人。父判事恭全。)
  
(按金氏出。)十一女淑安翁主。(驸马怀川尉黄裕良悼公。生五男。○怀德人。父判书子厚。)
  
(按信宁宫主辛氏出。)十二女淑谨翁主。(驸马花川君权恭录佐翼功臣襄孝公。生一男。○安东人。父都节制复。)
  
(按李氏出。)十三女淑顺翁主。(驸马坡原尉尹泙。生二男一女。○坡平人。父参议敞。)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4H 页
(故实)乙酉。复都汉阳。
  己丑。李茂狱。(相臣李茂与骊兴君闵无咎等。以坏乱朝廷。并赐死。自是遂罢外戚封君。)
  辛卯。始设四学。
  乙未。禁锢庶孽。(因右代言徐选言。禁锢庶孽清显。)
 
(录勋)录佐命功臣。(庚辰。) 太宗册封世子。寻受禅。录李薆等四十六人 八人后罪削。(一本。录李薆等四十八人。而十人罪削。)
 
(配享)领议政河崙。(文忠公。) 右议政赵英茂。(忠武公。) 右议政郑擢。(翼景公。) 完山府院君李天祐。(襄度公。) 鸡城君李来。(景节公。)
 
(相臣)李居易。(庚辰。拜右政丞。至领议政。) 李茂。(辛巳。拜右议政。己丑。罪死。) 李稷。(前朝文科。乙酉。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赵英茂(一本。赵英茂下。有义安大君和。太祖庶弟。丁亥。拜领相。。乙酉。拜右议政。) 南在。(前朝文科。甲午。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柳亮。(前朝文魁。乙未。拜右议政。) 韩尚敬。(前朝文科。乙未。拜右议政。至领议政。一本。南在,柳亮。壬辰。拜相。韩尚敬。丙申。拜相。) 柳廷显。(丙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 曼殊从弟。) 朴訔。(前朝文科。丙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姜筮。(戊戌。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沈温。(前朝文科。戊戌。拜领议政。同年。赐死。 德符子。皇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己亥。)世宗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讳祹。字元正。(严敬临民曰庄。行善可纪曰宪。)丁丑(皇明太祖洪武三十年。我 太祖六年。)四月十日壬辰。诞降(按诞降于汉阳潜邸。)。戊子。(皇明成祖永乐六年。我 太宗八年。)封忠宁君。壬辰。进封大君。戊戌六月。册封王世子。八月。受禅(按受禅于景福宫之勤政殿。)。庚午(皇明代宗永泰九年。)二月十七日壬辰。升遐于别宫。(永膺大君琰第。)在位三十二年。春秋五十四。有(十八男四女。)英陵。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4L 页
初葬广州献陵西冈。睿宗己丑。移葬于骊州城子山(按庚午六月。初葬广州。己丑三月六日。移葬英陵。)。行状尹淮撰进。迁陵志文。李承召撰。又有表石。 神道碑。郑獜趾撰。迁陵时埋碑不用。 定世室。
 宣仁齐圣昭宪王后沈氏。(籍青松。 领议政青川府院君安孝公温女。)乙亥(按璿系。乙亥下。有九月无日。)(皇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我 太祖四年。)诞降于杨州私第。戊子(皇明成祖永乐六年。我 太宗八年。)行嘉礼。初封敬淑翁主。丁酉。封三韩国大夫人。戊戌六月。册封敬嫔。十一月。进封恭妃。壬子。(皇明宣宗宣德七年。我 世宗十四年。)改封王妃。丙寅(皇明英宗正统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升遐于别宫。(世祖潜邸。)春秋五十二。诞(八男二女。)英陵。(按丙寅七月。初葬广州。己丑三月六日。移葬。广州与 大王陵同原。志文郑獜趾撰。 骊州亦同原。)
  嗣 文宗大王。(昭宪王后诞生。序居第一。)
  嗣 世祖大王。(昭宪王后诞生。序居第二。)
  
三男安平大君瑢。(癸酉。被祸。后伸雪。谥章昭。○娶延日郑氏。判书赠左议政渊女。生二男。)
  四男临瀛大君璆。(谥贞简。○娶宜宁南氏。左议政忠简公智女。无后。后娶全州崔氏。奉礼赠右议政承宁女。生五男二女。)
  五男广平大君玙。(谥章懿。 娶平山申氏。同中枢赠左议政自守女。生一男。)
  六男锦城大君瑜。(丁丑。被祸。后伸雪。谥贞悯。○娶全州崔氏。赞成赠左议政敬节公士康女。生一男。)
  七男平原大君琳。(娶南阳洪氏。府使赠左议政利用女。有继子。)
  八男永膺大君琰。(谥敬孝。○娶海州郑氏。参判赠左议政忠敬女。无后。后娶砺山宋氏。同中枢赠左议政复元女。生一女。)
  一女贞孝(按璿系。贞孝。作贞昭。)公主。(早卒赠公主。)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5H 页
二女贞懿公主。(驸马延昌尉安孟聃良孝公。生四男二女。○竹山人。父观察使望之。)
  一男和义君璎。(令嫔姜氏出。癸酉。谪卒谥忠景。○娶密阳朴氏。参赞赠赞成仲孙女。无后。)
  二男桂阳君璔。(慎嫔金氏出。录佐翼功臣。谥忠昭。○娶清州韩氏。左议政襄节公确女。生三男三女。)
  三男义昌君玒。(慎嫔金氏出。谥刚悼。○娶延安金氏。都观察使赠赞成脩女。生一男二女。)
  四男汉南君𤥽。(惠嫔杨氏出。丁丑。谪卒。谥贞悼。○娶安东权氏。正郎赠知敦宁格女。生一男一女。)
  五男密城君琛。(慎嫔金氏出。录翊戴佐理功臣。谥章孝。○娶骊兴闵氏。判尹赠赞成承序女。生四男二女。)
  六男寿春君玹。(惠嫔杨氏出。○娶延日郑氏。府尹赠赞成自济女。生一女有继子。)
  
七男翼岘君琯。(慎嫔金氏出。录佐翼功臣谥忠成。○娶平壤赵氏。少尹赠赞成铁山女。生一男一女。)
  八男永礼君瑔。(惠嫔杨氏出。丁丑。谪卒。谥贞烈。○娶顺天朴氏。参判赠判书忠正公彭年女。生一女。)
  九男宁海君瑭。(慎嫔金氏出。谥安悼。○娶平山申氏。汉城尹赠赞成九童女。生二男一女。)
  十男潭阳君璖。(慎嫔金氏出。早卒。谥夷襄。○有继子。)
  一女贞显翁主。(尚寝宋氏出。○驸马铃川府院君尹师路。录佐翼功臣。赞成忠景公。生二男。 坡平人。父牧使垠。)
  二女贞安翁主。(淑媛李氏出。○驸马青城尉沈安义。生一男一女。○青松人。父观察使璿。)
 
(故实)戊戌。始开经筵。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5L 页
己亥。征对马岛。(遣李从茂等。往征。大捷而归。)
  庚子。设集贤殿。(选文学之士二十员充之。专任文学。朝夕论思。以备顾问。即今之玉堂。)
  辛丑。建永宁殿。(奉安祧主。)世子入学。(八岁入学。遂为定制。)
  丙午。始设轮对法。 赐暇湖堂。(选年少文臣。赐暇读书。后称湖堂。)
  戊申。纂五礼仪。(许稠等纂定。)
  癸丑。始定雅乐。(朴堧赞成之。)征野人。(遣崔润德等。征婆猪江野人。大捷而还。)
  甲寅。纂三纲行实。(图画事行。又命词臣。系以诗赞。印布中外。)
  丁巳。设六镇。(遣金宗瑞。开拓六镇。设寘城邑。)
  癸亥。定年分法。(田分六等。年分九等。)
  乙丑。纂龙飞御天歌。(命郑獜趾等。纂 穆祖以来肇基之迹。凡百二十五章。)
  
丙寅。制训民正音。(命成三问申叔舟等。制谚文。)
 
(配享)领议政黄喜。(翼成公。) 左议政崔润德。(贞烈公。) 左议政许稠。(文敬公。) 左议政申槩。(文僖公。) 吏曹判书李随。(文靖公。 潜邸时师傅。)
 
(相臣)李原。(前朝文科。戊戌。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己酉。谪卒。) 郑擢。(前朝文科。辛丑。拜右议政。) 柳观。(改名宽。前朝文科。甲辰。拜右议政致仕。) 赵涓。(前朝文科。丙午。拜右议政。) 黄喜。(前朝文科。丙午。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九十卒。) 孟思诚。(前朝文魁。丁未。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致仕。) 权轸。(前朝文科。辛亥。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致仕。) 崔润德。(武科。癸丑。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卢闬。(乙卯。拜右议政。) 许稠。(前朝文科。戊午。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申槩。(文科。己未。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李贵龄。(乙丑。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致仕。九十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6H 页
四卒。) 河演。(文科。乙丑。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 皇甫仁。(文科。丁卯。拜右议政。至领议政。癸酉。被祸。) 南智。(己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在孙。皇明代宗景泰二年辛未。)文宗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讳珦。字辉之。(敬顺事上曰恭。慈仁和民曰顺。)甲午(皇明成祖永乐十二年。我 太宗十四年。)十月三日癸丑。诞降(按诞降于汉阳私第。)。辛丑。(我 世宗三年。)册封王世子。入学。庚午(皇明代宗景泰元年。)二月。即位于别宫。(永膺大君琰第。)壬申五月十四日丙午。升遐(按升遐于景福宫之千秋殿。按壬申九月朔日。葬。)。在位二年。春秋三十九。有(一男二女。)显陵。(在杨州健元陵东冈。行状申叔舟撰。有志文及表石。)
 
仁孝顺惠(端宗甲戌。追上尊号仁孝顺惠。)显德王后权氏。(籍安东。 判汉城府事赠领议政花山府院君景惠公专女。 文宗即位。追封王妃。)戊戌。(皇明成祖永乐十六年。我 太宗十八年。)诞降(按戊戌三月十二日。诞降。)于洪州合德县私第辛亥。(皇明宣宗宣德六年。我 世宗十三年。)选入东宫。封承徽。寻封良媛。丁巳。(皇明英宗正统二年。)册封世子嫔。辛酉七月二十四日。升遐(按升遐于东宫之资善堂。)。春秋二十四。诞(一男一女。)显陵。初葬安山瓦里山。号昭陵。有志文。○世祖丁丑。迁陵。○至中宗癸酉。改葬于大王陵左冈(按辛酉九月。初葬昭陵。癸酉四月二十一日。改葬。)。志文金国撰。
  嗣 端宗大王。(显德王后诞生。)
  一女敬惠公主。(驸马宁阳尉郑悰。丁丑。谪卒。赠领议政。生一男。○海州人。父参判忠敬。)
  一女敬肃翁主。(司则杨氏出。○驸马班城尉姜子顺。无后。○晋州人。父观察使徽。)
 
(故实)辛未。寘五卫。(卫有五部。部有四统。寘卫将。部将统将。)建崇义殿。(在麻田郡。祀高丽四王。以名臣十六人配享。)
 
(配享)领议政河演。(文孝公。)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6L 页
(相臣)金宗瑞。(文科辛未。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癸酉。被祸。皇明代宗景泰四年癸酉)端宗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敬顺敦孝大王。讳弘炜。(乙亥。禅位。后上号恭懿温文。肃宗戊寅。复位上谥。)辛酉(皇明英宗正统六年。我 世宗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丁巳。诞降(按诞降于东宫之资善堂。)。戊辰。册封王世孙。庚午。(皇明代宗景泰元年。我 文宗即位初。)进封王世子。壬申五月(五月一作正月)。即位。乙亥闰六月。禅位于世祖。七月。尊为 太上王。丁丑(皇明英宗天顺元年。我 世祖三年。)六月。逊于外。降封鲁山君。十月二十四日庚戌(庚戌一作甲寅)。升遐于宁越。在位二年。在上王位三年。春秋十七。无嗣。 肃宗辛酉。追封大君。戊寅。复位。庄陵。(在宁越冬乙旨。有表石。)
 懿德端良齐敬定顺王后宋氏。(籍砺山。○判敦宁励良君赠领敦宁励良府院君玹寿女。○乙亥大妃时。上号懿德。○肃宗戊寅。复位上谥。)庚申。(皇明英宗正统五年。我 世宗二十二年。)诞降。甲戌。(皇明代宗景泰五年。我 端宗二年。)册封王妃。乙亥。(我世祖元年。)尊为王大妃。丁丑(皇明英宗天顺元年。)六月。降为夫人。 辛巳(皇明武宗正德十六年。我 中宗十六年。)六月四日。升遐(按英宗辛卯。御笔书净业院旧基。竖碑于燕尾贞洞。)。春秋八十二。 肃宗戊寅。复位。思陵。(在杨州群场里。)
 
(故实)癸酉。安平大君狱。(以相臣金宗瑞等。谋推戴安平大君瑢。皆被祸。)
 
(录勋)录靖难功臣。(癸酉。皇甫仁金宗瑞等。以推戴安平大君瑢。皆罪死。录郑獜趾等四十二人。 四人。后罪削。)
 
(相臣)郑莽。(文科。壬申。拜右议政。癸酉。被祸。)
  ○○○○。癸酉。以首阳大君(世祖潜邸封号。)。拜领议政。吏兵曹判书。内外兵马都统使。 郑獜趾。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7H 页
(文魁。癸酉。拜左议政。至领议政。) 韩确。(癸酉。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皇明代宗景泰六年乙亥。)世祖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讳瑈。字粹之。(柔质慈仁曰惠。严敬临民曰庄。 丁丑。上号承天体道烈文英武。)丁酉(皇明成祖永乐十五年。我 太宗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丙子(一本丙子作辛巳)。诞降(按诞降于本宫。)。戊申。(皇明宣祖宣德三年。我 世宗十年。)初封晋平大君。后改咸平。又改晋阳。又改首阳。乙亥(皇明代宗景泰六年。我 端宗三年。)闰六月十一日。受禅(按受禅于景福宫之勤政殿。)。戊子(皇明宪宗成化四年。)九月七日。传位于睿宗。八日甲子。升遐(按升遐于寿康宫之正殿。)。在位十四年。春秋五十二。有晬容二本。(奉安于永禧殿。)(四男一女。)光陵(按戊子十一月二十八日。葬。)(在杨州注叶山直洞。行状徐居正撰。有志文及表石。○明宗丁未。定世室。)
 
慈圣钦仁景德宣烈明顺元淑徽慎惠懿神宪贞熹王后尹氏(按璿系睿宗己丑。加上自钦仁至忠懿十四字。)(籍坡平。 判中枢院事赠领议政坡平府院君贞靖公璠女。○丁丑。上号慈圣。○睿宗己丑。加上惠懿。○成宗辛卯加上神宪)戊戌。(皇明成祖永乐十六年。我 太宗十八年。)诞降(按戊戌十一月十一日。诞降。)于洪州(一本洪州。作洪川。)公衙。戊申。(皇明宣宗宣德三年。我 世宗十年。)行嘉礼。初封乐浪府大夫人。乙亥。(皇明代宗景泰六年。我 世祖元年。)册封王妃。癸卯(皇明宪宗成化十九年。我 成宗十四年。)三月三十日。升遐于温阳行宫。春秋六十六。诞(二男一女。)光陵(按癸卯六月十二日。葬。)(在 大王陵左冈有志文。)
  嗣 德宗大王。(贞熹王后诞生。序居第一。)
  嗣 睿宗大王。(贞熹王后诞生。序居第二。)
  一女懿淑公主。(驸马河城府院君郑显祖。录翊戴佐理功臣褊玎公。登文科。无后。○河东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7L 页
人。父领议政文成公獜趾。)
  一男德源君曙。(谨嫔朴氏出。录翊戴功臣谥昭简。○娶庆州金氏。赠赞成从直女。再娶凤山尹氏。三娶阳城杨氏。并无后。)
  二男昌源君晟。(谨嫔朴氏出。○娶交河卢氏。正赠赞成好慎女。后娶光州郑氏。有继子。)
 
(故实)丙子。六臣狱。(成三问等六人。谋复上王。事觉。皆死之。)
  丁丑。锦城大君狱。(顺兴府使李甫钦。与锦城大君瑜。谋复 上王。皆死。)
  庚辰。西狩平壤。(设科取士。)
  
乙酉(一本乙酉作甲申)。南狩温阳。(设科取士。○戊子又幸设科如初。)
  丙戌。东狩江陵。(设科取士。)
  丁亥。李施爱之乱。(举兵于吉州。杀监司兵使。遣将讨平之。)讨建州。(以皇命遣鱼有沼等。往征。大捷而还。)
 
(录勋)录佐翼功臣。丙子。六臣等。谋复 上王。金礩上变。狱戌(一作成)。录桂阳君璔等。四十四人。○三人后罪削。 录敌忾功臣。丁亥。吉州贼李施爱叛遽(一作据)北道。遣将讨平之。录曹锡文等四十五人。○四人后罪削。
 
(配享)左议政权揽。(翼平公。) 左议政韩确。(襄节公。) 领议政韩明浍。(忠成公追配。)
 
(相臣)李思哲。(文科。乙亥。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郑昌孙。(文科。丙子。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姜孟卿。(文科。丁丑。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申叔舟。(文科。戊寅。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李仁孙。(文科。己卯。拜右议政。致仕。) 权揽。(文科。己卯。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韩明浍。(壬午。拜右议政。至领议政。○尚敬从孙。) 具致宽。(文科。壬午。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8H 页
黄守身。(乙酉。拜右议政。至领议政。○喜子。) 沈浍。(丙戌。拜右议政。至领议政。○温子。) 朴元亨。(文科。丙戌。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崔恒。(文魁。丁亥。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曹锡文。(文科。丁亥。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洪达孙。(武荫。丁亥。拜右议政。) 龟城君浚。(戊子。拜领议政。时年二十八。己亥。赐死。○世宗朝王孙。) 康纯。(戊子。拜右议政。至领议政。同年。罪死。) 金礩。(文科。戊子。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士衡曾孙。) 洪允成。(文科。戊子。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德宗怀简宣肃恭显温文懿敬大王。讳暲。字原明。初讳崇。(慈仁短折曰怀。平易不訾曰简。○在东宫升遐。谥敬懿世子。)戊午(皇明英宗正统三年。我 世宗二十年。)九月十五日丙申。诞降(按诞降于禁中。)。乙丑。初封桃源君。乙亥。(皇明代宗景泰六年。我 世祖元年。)册封王世子。丁丑(皇明英宗天顺元年。)九月二日癸亥。升遐于东宫。春秋二十。成宗辛卯。追崇。有(二男一女。)敬陵(按丁丑十一月二十三日。葬。)(在高阳蜂岘志文。李承召撰有表石。)
 仁粹徽肃明懿昭惠王后韩氏。(籍清州。○明朝宣授光禄少卿。本朝左议政西原府院君襄节公确女。○成宗辛卯。进册 王大妃。上号仁粹。)丁巳。(皇明英宗 正统二年。我 世宗十九年。)诞降(按九月八日。诞降。)。乙亥。(皇明代宗景泰六年。我 世祖元年。)册封粹嫔。辛卯。(皇明宪宗成化七年。我 成宗二年。)尊册为 王大妃。甲子(皇明孝宗弘治十七年。我燕山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升遐(按升遐于昌庆宫之景春殿。)。春秋六十八。诞(二男一女。)敬陵(按甲子五月。葬。)(在 大王陵右冈。)
  嗣成宗大王。(昭惠王后诞生。序居第二。)
  一男月山大君婷。(初封君录佐理功臣。谥孝文。○娶顺天朴氏。判中枢赠领议政昭襄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8L 页
公仲善女。无后。)
  一女明淑公主。(驸马唐阳君洪常昭夷公。生一男。○南阳人。父左议政忠肃公应。皇明宪宗成化五年己丑。)睿宗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讳晃。字明照。初字平甫。(因事有功曰襄。未中早夭曰悼。)庚午(皇明代宗景泰元年。我 世宗二十二年。)正月朔日丁丑。诞降(按诞降于私第。)。初封海阳大君。丁丑。(皇明英宗天顺元年。我 世祖三年。)册封王世子。丙戌。(皇明宪宗成化二年。)入学。戊子九月。受禅。己丑十一月二十八日戊申。升遐(按升遐于景福宫之紫薇堂。)。在位一年。春秋二十。有(二男一女。)昌陵(按庚寅三月五日。葬。)(在高阳敬陵北冈。有行状。又有志文及表石。)
 徽仁昭德章顺王后韩氏。(籍清州。●领议政上党府院君忠成公明浍女。)乙丑。(皇明英宗正统十年。我 世宗二十七年。)诞降(按正月十六日。诞降。)。庚辰。(皇明英宗天顺四年。我 世祖六年。)册封世子嫔。辛巳十二月五日。升遐于私第。(录事安耆之家。)春秋十七。 成宗壬辰。追尊为 王妃。诞(一男。)恭陵(按壬午二月二十五日。葬。)(在坡州普施洞有志文。)
 
仁惠昭徽齐淑安顺王后韩氏(按璿系阙年只书三月十二日。诞降。)(籍清州。○右议政清川府院君襄惠公伯伦女。成宗辛卯上号仁惠。)选入东宫。初封昭训。戊子。(皇明宪宗成化四年。)册封王妃。戊午(皇明孝宗弘治十一年。我燕山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升遐。诞(一男一女。)昌陵(按己未二月十四日。葬。)(在 大王陵左冈。)
  一男仁城大君。 (早卒。赠君后加赠大君谥孝昭。○章顺王后诞生。)
  二男齐安大君琄。(谥灵孝。○娶尚州金氏。正赠左议政守末女。承 安顺王后旨。去之。改娶顺天朴氏。判中枢赠领议政昭襄公仲善女。其后。又以 后命与金氏。复合。并无后。)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9H 页
一女显肃公主。(驸马礼川尉任光载无后。○礼川人。父判书士洪。○以上 安顺王后诞生。)
 
(故实)戊子南怡狱。(柳子光诬告南怡谋逆。与领相康纯。并被祸。)
 
(录勋)录翊戴功臣。(己丑。南怡等狱成。录申叔舟等三十九人。○二人。后罪削。)
 
(配享)领议政朴元亨。(文宪公。)
 
(相臣)尹子云。(文科。己丑。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金国光。(文科。己丑。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皇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成宗康靖仁文献武钦圣恭孝大王。讳娎。(温良好乐曰康。宽乐令终曰靖。)丁丑(皇明英宗天顺元年。我 世祖三年。)七月三十日辛卯。诞降(按诞降于东宫。)。辛巳。初封者山君。戊子。(皇明宪宗成化四年。)改封乽山君。己丑十一月。奉 贞熹王后命。即位(按即位于景福宫之勤政门。)。甲寅(皇明孝宗弘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己卯。升遐(按升遐于昌德宫之大造殿。)。在位二十五年。春秋三十八。有(十六男十二女。)宣陵(按乙卯四月六日。葬。)。在广州学堂洞。有行状志文及表石。○仁祖癸酉(一本癸酉作乙亥)定世室。
(以上属 成宗朝)
 徽懿慎肃恭惠王后韩氏。(籍清州。 领议政上党府院君忠成公明浍女。)○丙子。(皇明代宗景泰七年。我 世祖二年。)诞降(按十月十一日。诞降于莲花坊私第。)。丁亥。(皇明宪宗成化三年。)行嘉礼。己丑。册封王妃。甲午(我 成宗五年。)四月十五日。升遐(按升遐于昌德宫之求贤殿。)。春秋十九。无嗣。顺陵(按甲午六月七日。葬。)(在坡州恭陵南冈。有志文。以上属恭惠王后)
 慈顺和惠昭懿钦淑贞显王后尹氏。(籍坡平。右议政铃原府院君平靖公壕女。○燕山丁巳上号慈顺。甲子。加上和惠。)壬午。(皇明英宗天顺六年。我 世祖八年。)诞降(按六月二十六日。诞降。)于新昌公衙。癸巳。(皇明宪成化九年。我 成宗四年。)选入大内。初封淑仪。庚子。册封王妃。庚寅(皇明世宗嘉靖九年。我 中宗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升遐(按升遐于景福宫。)。春秋六十九。诞(一男一女。)宣陵(按庚寅九月二十日。葬。)。(在 大王陵左冈志文李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59L 页
荇撰。)
  嗣 中宗大王。(贞显王后诞生。)
  一女慎淑公主。(贞显王后诞生。早卒。)
  一男燕山君㦕。(母废妃尹氏。初封世子。嗣位十二年废。生二男一女。)
  二男柱城君恂。(淑仪河氏出。○娶原州元氏。佥正赠赞成菑女。有继子。)
  三男安阳君㤚。(贵人郑氏出。燕山时被祸。谥恭怀。○娶绫城具氏。绫川君赠赞成寿永女。生一女。)
  四男完原君𢢝。(淑仪洪氏出。谥昭悼。○娶全州崔氏。生员赠赞成河临女。无后。后娶杨川许氏。别坐赠赞成碛女。生二男二女。)
  五男桧山君恬。(淑仪洪氏出。○娶竹山安氏。赞仪赠赞成邦彦女。有继子。)
  
六男凤安君㦀。(贵人郑氏出。燕山时被祸。○娶平壤赵氏。判官赠赞成纪女。生一男。)
  七男甄城君惇。(淑仪洪氏出。○娶平山申氏。奉事赠赞成友灏女。生二男一女。)
  八男益阳君怀。(淑仪洪氏出。谥顺平。○娶延日郑氏。佥知赠赞成文昌女。生四男三女。)
  九男利城君惯。(淑容沈氏出。谥章平。○娶南平文氏。引仪赠赞成简女。生三男。后娶安东权氏。郡守赠赞成守中女。无后。)
  十男景明君忱。(淑仪洪氏出。○娶坡平尹氏。佥正赠赞成堞女。生二男二女。)
  十一男全城君忭。(贵人权氏出。○娶安东权氏。知中枢赠赞成忠敏公健女。有继子。)
  十二男茂山君悰。(淑仪金氏出。○娶平山申氏。别坐赠赞成铢女。生六男二女。)
  十三男宁山君恮。(淑容沈氏出。癸酉被祸谥忠信。○娶青松沈氏。郡守赠赞成顺路女。生二女。后娶庆州郑氏。别坐赠赞成弘光女。生一女。)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0H 页
十四男云川君(淑仪洪氏出。○娶安东权氏。参议赠赞成仁孙女。生四女有继子。)
  十五男杨原君憘。(淑仪洪氏出。○娶平壤赵氏。忠义卫赠赞成经女。无后后娶文化柳氏。正赠赞成从孙女。生一男。)
  一女惠淑翁主。(淑仪洪氏出。○驸马高原尉申沆文孝公。有继子。○高灵人。父参判从濩。)
  二女徽肃翁主。(淑仪金氏出。○驸马礼原尉任崇载。生三女。○礼川人。父判书士洪。)
  三女恭慎翁主。(贵人严氏出。○驸马清宁尉韩景琛。无后。○清州人。父琅城君襄胡公堡。)
  四女庆顺翁主。(淑容沈氏出。○驸马宜城尉南致元荣僖公。生一男一女。○宜宁人。父府使燝。)
  五女敬淑翁主。(淑仪金氏出。○驸马骊川尉闵子芳。生一男○骊兴人。父县令宗元。)
  六女静顺翁主。(淑仪洪氏出。○驸马奉城尉郑元俊。生一男。○奉化人。父主簿铉。)
  
七女淑惠翁主。(淑容沈氏出。○驸马汉川尉赵无疆。生一男。●杨州人。父参奉光世。)
  八女庆徽翁主。(淑容权氏出。○驸马铃原尉尹鼐。生一男。○坡平人。父府使承世。)
  九女徽静翁主。(淑仪金氏出。○驸马宜川尉南燮元。生一女。○宜宁人。父承旨忻。)
  十女静惠翁主。(贵人郑氏出。○驸马清平尉韩纪无后。○清州人。父判书亨允。)
  十一女静淑翁主。(淑仪洪氏出。○驸马铃平尉尹燮有继子。○坡平人。父正承柳。)
 
(故实)庚寅。设弘文馆。(选文学之士十七员。充之。以备顾问。)
  辛卯。 德宗追崇。 始用经国大典。(世祖朝命纂至是始成。)
  乙未。亲耕籍田。(丙申。又筑观耕坛于先农坛南。) 王妃亲蚕。 亲行释菜。 建尊经阁。(建阁太学藏书籍。)
  丁酉王妃亲蚕。(筑采桑坛于景福宫后苑。)亲行释菜。仍行大射礼。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0L 页
戊戌行养老礼。(养老乞言于太学。)纂舆地胜览。 纂东文选。
  己亥。废妃尹氏。(以妒忌。 贞熹王妃命废之。因赐死。)征建州。(以皇明。遣尹弼商等。往征。大捷而还。)
  庚子亲行释菜。(壬寅。又亲行。)
  乙巳。锢改嫁女子孙。 纂东国通鉴。
  辛亥征野人。(遣许琮等。往征。大捷而还。)
  壬子大酺师生。(重修学宫。亲临大飨。)
  癸丑亲耕籍田。 王妃亲蚕。
 
(录勋)录佐理功臣。(辛卯。以国家升平。录申叔舟等七十七人。○二人。后罪削。)
 
(配享)领议政申叔舟。(文忠公。) 领议政郑昌孙。(忠贞公。) 左议政洪应。(忠贞公。)
 
(相臣)尹士昐。(庚寅拜右议政。坐赃死狱中。) 韩伯伦。(庚寅。拜右议政。) 成奉祖。(辛卯。拜右议政。○石璘从孙。) 尹士昕。(乙未。拜右议政。○士昐弟。) 尹弼商。(文科。戊戌。拜右议政。至领议政。甲子。被祸。) 洪应。(文魁。己亥。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李克培。(文科。乙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仁孙子。) 卢思慎。(文科。丁未。拜右议政。至领议政。○闬孙。) 许琮。(文科。壬子拜右议政。) 尹壕(一本尹壕下。有居平君复。 定宗朝王孙。拜右相改正。)(文科。甲寅。拜右议政。●弼商从叔。) 慎承善。(文魁。甲寅。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皇明孝宗弘治八年乙卯。○附)燕山君㦕。(母废妃尹氏。判奉常寺事起亩女。○成宗丙申生。癸卯。册封王世子。丁未。入学。甲寅。嗣位淫虐日甚。 宗社将危。 中宗反正。废。封燕山君。放于乔桐。同年十二月卒。在位十一年。寿三十一。○夫人居昌慎氏。领议政章成公承善女。生二男一女。○墓在杨州海等村。)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1H 页
(故实)戊午士祸。(柳子光诬告金宗直吊义帝文。宗直戮死。其门徒。或诛窜。或废锢。)
  甲子士祸。(以废妃尹氏赐死事。追罪廷臣。肆行诛戮。至有碎骨飘风之刑。)追崇私亲。(追崇废妃尹氏。改号怀陵。反正后废。)筑内都城。(撤都城百步内人家。)寘运平乐。(取各道娼妓。寘运平乐工。○宫女则有兴青,天科,地科之号。)
  乙丑筑瑞葱台。(即今春塘台。)改官制。(革司谏院。罢经筵。减翰林员。增司仆寺掌乐院官。)设猎薮。(废陵寝祭享。掇津渡舟楫。移畿内六邑于远外。)
 
(相臣)郑佸。(文科乙卯。拜右议政。至左议政。○昌孙子。) 鱼世谦。(文科。乙卯。拜右议政。至左议政。)郑文烱。(文科丙辰。拜右议政。改正。○道传曾孙。) 韩致亨。(丙辰。拜右议政。至领议政。○确侄。) 成俊。(文科。戊午。拜右议政。至领议政。甲子。被祸。○奉祖侄。) 李克均。(文科。庚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甲子。被祸。○克培弟。) 柳洵。(文科。癸亥。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后还卜。○曼殊玄孙。) 许琛。(文科。甲子。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琮弟。) 朴崇质。(文科。甲子。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訔孙。) 姜龟孙。(文科。乙丑拜右议政。●孟卿从侄。) 慎守勤。(丙寅。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反正日被诛。○承善子。) 金寿童。(文科。丙寅。起复。拜右议政。至领议政。○礩侄。皇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中宗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讳怿。字乐天。(敬顺事上曰恭。小心恭慎曰僖。)戊申(皇明孝宗弘治元年。我 成宗十九年。)三月五日己巳。诞降。初封晋城大君。丙寅(皇明武宗正德元年。)九月二日。即位。甲辰(皇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传位于仁宗。十五日庚戌。升遐(按升遐于昌庆宫之欢庆堂。)。在位三十九年。春秋五十七。有(九男十一女。)靖陵(按乙巳二月。初葬僖陵。壬戌九月四日。移葬。)(初葬高阳。号僖陵。○明宗壬戌。移葬于广州宣陵东冈。志文。洪春卿撰。有表石。以上属 中宗朝)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1L 页
恭昭顺烈端敬王后慎氏。(籍居昌。○左议政赠领议政益昌府院君信度公守勤女。)丁未。(皇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我 成宗十八年。)诞降(按正月十四日。诞降。)。己未。(皇明孝宗弘治十二年。我燕山五年。)行嘉礼。封府夫人。丙寅(皇明武宗正德元年。我 中宗元年。)九月二日。正位中壸。九日。逊位于私第。丁巳(皇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我 明宗十二年。)十二月七日。升遐。春秋七十一。无嗣。 英宗己未。追复位。上谥温陵。(在杨州西山长兴面水回洞。)
 宣昭懿淑章敬王后尹氏。(籍坡平。○领敦宁坡原府院君汝弼女。)辛亥。(皇明孝宗弘治四年我。○成宗二十二年。)诞降(按七月六日。诞降于会贤坊私第。)。丙寅。(皇明武宗正德元年。我 中宗元年。)选入大内。初封淑仪。丁卯八月。进册王妃。乙亥三月二日。升遐(按升遐于景福宫别殿。)。春秋二十五。诞(一男一女。)禧陵(按乙酉闰四月。初葬广州。)(初葬广州献陵右冈。○中宗丁酉。移葬于高阳元堂里。志文金安老撰。有表石。)
 圣烈仁明文定王后尹氏。(籍坡平。●领敦宁坡山府院君靖平公之任女。 明宗丁未。上号圣烈仁明。)辛酉。(皇明孝宗弘治十四年。我燕山七年。)诞降(按十月二十二日。诞降。)。丁丑。(皇明武宗正德十二年。我 中宗十二年。)册封王妃。乙丑(皇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我 明宗二十年。)四月七日。升遐(按升遐于昌德宫之昭德堂。)。春秋六十五。诞(一男四女。)泰陵。(在杨州芦原西行录明宗御制有表石。)
  嗣 仁宗大王。(章敬王后诞生。序居第一。)
  嗣 明宗大王。(文定王后诞生。序居第二。)
  一女孝惠公主。(驸马延城尉金禧生一女。○延安人。父左议政安老 章敬王后诞生。)
  二女懿惠公主。(驸马清原尉韩景禄。生三男。○清州人。父佥知承权。)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2H 页
三女孝顺公主。(驸马绫原尉具思颜。有继子。○绫城人。父县监淳。)
  四女敬显公主。(驸马灵川尉申舣。生一男。○高灵人。父牧使秀泾。)
  五女仁顺公主。(早卒。○以上 文定王后诞生。)
  一男福城君嵋。(敬嫔朴氏出。壬辰被祸。后伸雪。○娶坡平尹氏。县监赠赞成仁范女。生一女。初 宣祖为继。及入承大统。后命信城君翊。奉其祀。)
  二男海安君㟓。(淑仪洪氏出。○娶晋州柳氏。晋山君赠赞成泓女。无后。后娶居昌慎氏。参奉赠赞成弘猷女。生一女。)
  三男锦原君岭。(熙嫔洪氏出。○娶海州郑氏。都事赠赞成承休女。生一女。有继子。)
  四男永阳君岠。(昌嫔安氏出。谥成悼。○娶顺兴安氏。司圃赠赞成世亨女。有继子。)
  五男德阳君岐。淑仪李氏出。谥靖僖。○娶安束(一作东)权氏。判书赠赞成缵女。生一男。
  
六男凤城君岏。熙嫔洪氏出。乙巳(一本乙巳。作丁未。)被祸。谥懿悯。○娶东莱郑氏。正赠领议政惟仁女。生一女。有继子。
  七男德兴大院君岧。(昌嫔安氏诞生。庚寅生。己未卒。寿三十。●宣庙入承大统。后追尊为大院君。○配河东府夫人郑氏。 判中枢赠领议政孝简公世虎女。诞三男一女。)
  一女惠顺翁主。(敬嫔朴氏出。○驸马光川尉金仁庆。有继子。○光州人。父参议宪胤。)
  二女惠静翁主。(敬嫔朴氏出。○驸马唐城尉洪砺。壬辰被祸。后伸雪。生一女。○南阳人。父观察使叙畴。)
  三女贞顺翁主。(淑媛李氏出。○驸马砺城尉宋寅文端公。生一男。○砺山人。父佥知之翰。)
  四女孝静翁主。(淑媛李氏出。○驸马淳原尉赵义贞。生一男。○淳昌人。父府尹琛。)
  五女淑静翁主。(淑媛金氏出。○驸马绫昌尉具浣。生三男三女。○绫城人。父副正信璟。)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2L 页
六女静慎翁主。(昌嫔安氏出。○驸马清川尉韩景祐。生一男三女。○清州人。父县监慈。)
 
(故实)丙寅反正。(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等。奉 主上反正。)
  丁卯。李颗狱。(卢永孙告李颗等谋逆。并被杀。)
  庚午。三浦倭乱。(遣柳聃年黄衡等。讨平之。)
  癸酉。复 昭陵。(即显德王后陵。○世祖丁丑。迁陵。失所在。至是。三司百官。上章请复。改葬于显陵左冈。)郑莫介告密。(公贱郑莫介。告功臣朴永文辛允武等谋逆。并正法削勋。)亲耕籍田。 王妃亲蚕。
  乙亥。金净,朴祥狱。(是年。章敬王后上宾。金净朴祥上疏请复 慎妃。并拿鞠徒配。)
  丁丑。郑文忠公从祀。(以前朝儒贤郑梦周。从祀文庙。)
  己卯。设贤良科。(命京外各荐人才。庭策治道。取金湜等二十八人。)罢昭格署。(三司庭争。罢之。乙酉。复建。壬辰乱后永废。)士祸。(南衮,沈贞等。从北门诬告。赵光祖等诸人。皆被大祸。)
  辛卯。安瑭狱。(宋祀连诬告。搆杀安瑭一门。)
  己丑。 王妃亲蚕。
  庚寅。增修舆地胜览。
  壬辰。福城君狱。(宫中巫蛊。敬嫔朴氏及其子女福城君嵋,唐城尉洪砺。并被惨祸。后并伸。)
  甲午。亲行大射礼。
  乙未。幸松京。(设科取士。)
  丁酉。金安老狱。(发卒围捕。远窜。未到配。赐死于葛院。)
 
(录勋)录靖国功臣。(丙寅。燕山荒乱。 宗社将危。朴元宗等。举义反正。录元宗等百十八人。○十一人。后罪削。)录定难功臣。(丁卯。卢永孙告李颗等谋逆。狱成。录永孙等二十二人。○后因台启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3H 页
单。录永孙馀皆削功。)
 
(配享)领议政朴元宗。(武烈公。) 领议政成希颜。(忠定公。) 领议政柳顺汀。文成公(一本。文成公。作烈成公。)。 领议政郑光弼。(文翼公。)
 
(相臣)朴元宗。(武科。丙寅。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柳顺汀。(文魁。丁卯。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成希颜。(文科。己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宋轶。(文科。壬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郑光弼。(文科。癸酉。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金应箕。(文科。癸酉。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申用溉。(文科。丙子。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叔舟孙。) 安瑭。(文科。戊寅。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辛巳被祸。) 金铨。(文魁。己卯。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南衮。(文科。己卯。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后追夺。) 李惟清。(文科。己卯。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权钧。(文科。癸未。拜右议政。) 沈贞。(文科。丁亥。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辛卯。罪死。) 李沆。(文科。丁亥。拜右议政。改正。) 李荇。(文科。丁亥。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甲午。谪卒。) 张顺孙。(文科。庚寅。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韩效元。(文科。辛卯。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金谨思。(文科。癸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丁酉。谪卒。) 金安老。(文魁。甲午。拜右议政。至左议政。丁酉。罪死。○诠侄。) 尹殷辅。(文科乙未。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柳溥。(文科。丁酉。拜右议政。至左议政。○顺汀侄。) 洪彦弼。(文科。丁酉。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金克成。(文科。丁酉。拜右议政。) 尹仁镜。(文科。庚子。拜右议政。至领议政。皇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乙巳。)仁宗荣靖献文懿武章肃钦孝大王。讳峼。(宠禄光大曰荣。宽乐令终曰靖。)乙亥(皇明武宗正德十年。我 中宗十年。)二月二十五日癸丑。诞降(按诞降于景福宫。)。庚辰。册封王世子。壬午。皇明世宗嘉靖元宗(一作年)。 行冠礼入学。甲辰十一月受禅。乙巳七月朔日辛酉。升遐(按升遐于景福宫之清燕楼下小寝。)。在位八月。春秋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3L 页
三十一。无嗣。孝陵(按乙巳十月十五日。葬。)(在高阳禧陵西冈。行状李彦迪撰。志文申光汉撰。有表石。以上属 仁宗朝)
 孝顺恭懿仁圣王后朴氏。(籍罗州。○佥知中枢府事赠领议政锦城府院君墉女。)甲戌。(皇明武宗正德九年。我 中宗九年。)诞降(按十月朔日。诞降。)。甲申。(皇明世宗嘉靖三年。)册封世子嫔。甲辰。进封王妃。丁丑(皇明神宗万历五年。我 宣祖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升遐(按升遐于景福宫。)。春秋六十四。孝陵(按戊寅二月十五日。葬。)(与 大王陵同原。)
 
(配享)领议政洪彦弼。(文僖公。) 左赞成金安国。(文敬公。)
 
(相臣)李芑。(乙巳。拜右议政。改正。同年复拜。) 柳灌。(文科。乙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同年。被祸。 亮玄孙。) 成世昌。文科。乙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戊申。谪卒。⊙奉祖曾孙(一作奉祖从孙。)
(皇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丙午。)明宗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讳峘。字对阳。(敬顺事上曰恭。行善可纪曰宪。)甲午(皇明世宗嘉靖十三年。我 中宗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戊子诞降。初封庆原大君。乙巳七月。以 仁宗遗命。即位(按即位于景福宫之勤政门。)。丁卯(皇明穆宗隆庆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辛亥。升遐(按升遐于景福宫之养心堂。)。在位二十二年。春秋三十四。有(一男。)康陵(按丁卯九月二十二日。葬。)(在杨州。 泰陵东冈。行状李滉撰。有表石。)
 宣烈懿圣仁顺王后沈氏。(籍青松。●领敦宁青陵府院君赠领议政翼孝公钢女。)壬辰。(皇明世宗嘉靖十一年。我 中宗二十七年。)诞降。乙巳。册封王妃。乙亥(皇明神宗万历三年。我 宣祖八年。)正月二日。升遐(按升遐于昌庆宫之通明殿。)。春秋四十四。诞(一男。)康陵(按乙亥四月二十八日。葬。)(与 大王陵同原。)
  嗣 宣祖大王。
  一男顺怀世子讳暊。仁顺王后诞生。 明宗辛亥。诞降。丁巳。册封王世子。庚子入学。(一作庚申入学。)
  
(此间必有阙文。而原本见漏。故不能续缮。)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4H 页
(配享)领议政金昌集。(忠献公。) 领议政崔奎瑞。文忠(一本文忠作忠正。)公。 左议政闵镇远。(文忠公。) 左议政赵文命。(文忠公。) 领议政金在鲁。(忠靖公。)
 
(相臣)柳凤辉。(文科。甲辰。拜右议政。至左议政。丁未谪死。乙亥。追施逆律。○尚运子。) 赵泰亿。文科。甲辰。拜右议政。至左议政。○今上(正宗朝)。丙申。追夺。○师锡侄。 郑浩。(文科。乙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澈玄孙。) 闵镇远。(文科。乙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致仕。○鼎重侄。) 李观命(一本李观命。拜至左议政。)。(文科。乙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健命兄。) 洪致中。(文科。丙午。拜右议政。至领议政。○重普孙。) 赵道彬。(文科。丙午。拜右议政。○泰采侄。) 李宜显。(文科。丁未。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世白子。) 沈寿贤。(文科。丁未。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连源八世孙。) 吴命恒。(文科。戊申。拜右议政。○允谦玄孙。) 李台佐。(文科。戊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致仕。○恒福玄孙。) 李㙫。(文科。己酉。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芑六世孙。) 赵文命。(文科。庚戌。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相愚从孙。)徐命均。(文科。壬子。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宗泰子。) 金兴庆。(文科。壬子。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 金在鲁。(文科。乙卯。拜左议政。至领议政。致仕。○构子。) 宋寅明。(文科。乙卯。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俞拓基。(文科。己未。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 赵显命(文科。庚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文命弟。) 郑锡五。(文科。丙寅。拜右议政。至左议政。○致和曾孙。) 闵应洙。(文科。丙寅。拜右议政。○镇远从侄。) 金若鲁。(文科。己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在鲁从弟。) 郑羽良。(文科。己巳。拜右议政。) 李宗城。(文科。壬申。拜左议政。至领议政。○台佐子。) 李天辅。(文科。壬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廷龟五世孙。) 金尚鲁。(文科。壬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今上。丙申。追施大逆律。○若鲁弟。) 赵载浩。(文科。甲戌。拜右议政。壬午。罪死。乙未伸。○文命子。) 申晚。(文科。丙子。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4L 页
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李𪻶。(文科。戊寅。拜右议政。至左议政。○时白五世孙。) 闵百祥。(文科。己卯。拜右议政。○镇远孙。) 洪凤汉。(文科。辛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 郑翚良。(文科。辛巳。拜右议政。至左议政。○羽良弟。) 尹东度。(文科。辛巳。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金相福。(文科。癸未。拜右议政。至领议政。○国光十一世孙。) 金致仁。(文魁乙酉。拜右议政。至领议政。致仕。○在鲁子。) 徐志修。(文科。丙戌。拜右议政。至领议政。○命均子。) 金阳泽。(文科。丙戌。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国光十世孙。) 韩翼谟。(文科。丙戌。拜左议政。至领议政。○应寅六世孙。) 金尚哲。(文科。丙戌。拜右议政。至领议政。) 李昌谊。(文科。戊子。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申晦。(文科。壬辰。拜左议政。至领议政。丙申。谪。○晚弟。) 李溵(一本李溵。拜左议政。)。(文科。壬辰。拜右议政。○㙫孙。) 李思观。(文科。壬辰。拜右议政。至左议政。) 元仁孙。(文科。壬辰。拜右议政。斗杓五世孙。) 洪麟汉。(文科。甲午。拜右议政。至左议政。丙申。以逆诛。○凤汉弟。)
真宗温良睿明哲文孝章大王。讳緈。字圣敬。己亥(肃宗四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戊午。诞降(按诞降于顺化坊彰义宫。)。甲辰。初封敬义君。乙巳。(英宗元年。)册封王世子。丁未。入学。行冠礼。戊申十一月十六日壬戌。升遐(按升遐于昌庆宫之进修堂。)。春秋十。甲申(英宗朝甲申也)。以今 上(今上即正宗)特命为嗣。丙申。赐号承统世子。八月十二日。追尊为王。上谥温良睿明哲文孝章。无嗣。永陵。(在坡州顺陵左冈。初墓。号孝章。后进号永陵。行录及志文。 英宗御制。有表石。)
 徽贞贤淑孝纯王后赵氏。(籍礼壤。○左议政礼陵府院君赠领议政文忠公文命女。)乙未。(肃宗四十一年。)诞降(按十二月十四日。诞降于崇教坊私第。)。丁未。(英宗三年。)册封世子嫔。行嘉礼。乙卯。赐号贤嫔。辛未十一月十四日丁丑。升遐(按升遐于昌庆宫之建极堂宜春轩。)。春秋三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5H 页
十七。壬申。赐谥孝纯贤嫔。丙申。赐号承统。八月十二日。追尊为王妃。上谥徽贞贤淑孝纯。无嗣。永陵(按壬申正月十一日。葬。)(与 大王陵同原。)
  嗣 主上殿下。(惠庆宫惠嫔洪氏诞生。)
主上殿下。讳算。字亨运。壬申(英宗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己卯。诞降于昌庆宫之景春殿。己卯。册封王世孙。辛巳。入学行冠礼。甲申。 特命嗣 真宗大王。丙申。受 御笔孝孙银印。同年三月十日辛巳。即位于庆熙宫之崇政门。
 妃殿下金氏。(籍清风。 行参赞赠领议政清风府院君靖翼公时默女。)癸酉(英宗二十九年。)十二月癸巳。诞降(按诞降于嘉会坊私第。)。壬午。册封世孙嫔。行嘉礼。丙申。进封王妃。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完山 李德懋 懋官 著 男光葵 奉杲 编辑 德水 李畹秀 蕙邻 校订)
 纪年儿览补编(编下。又补渤海国州郡及日本国州道。)
  
[驾洛国世系]
【增】(驾洛国世系。)首露。 居登。 麻品。 居叱弥。 伊尸品。 坐知。 吹希。 铚智。 钳知。 仇衡。(三韩三国所属诸国世系。皆不可考。独驾洛可考。故附见。)
[渤海国世系]
【增】(渤海国世系。)高王。(大祚荣。) 武王。(武艺。祚荣子。建元仁安。) 文王。(钦武。武艺子。建元大兴。) 元义。(钦武族弟。) 成王。(华与。钦武孙。建元中兴。) 康王。(崇邻。钦武小子。建元正历。) 定王。(元瑜。崇邻子。建元永德。) 僖王。(言义。元瑜弟。建元朱雀。) 简王。(明忠。言义弟。建元太始。) 宣王。(仁秀。明忠从父。建元建兴。) 彝震。(仁秀孙。建元咸和。) 虔晃。(彝震弟。) 元锡。(虔晃子。) 諲撰。(元锡諲撰之间。世代莫考。为契丹主所灭。) 光显。(諲撰子。来奔高丽。赐姓名王继。令大氏。不绝其祭祀。)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5L 页
[日本国世系]
【增】(日本国世系。)神武。(周幽王时。有神人降于日向山。国人尊事之。是为天皇之始。) 绥靖。 安宁。 懿德。 孝昭。 孝安。 孝灵。 孝元。 开化。 崇神。 垂仁。 景行。 成务。 仲哀。 神功。 应神。 仁德。 履中。 反正。 允恭。 安康。 雄略。 清宁。 显宗。 仁贤。 武烈。 继体。 安闲。 宣化。 钦明。 敏达。 用明。 崇峻。 推古。 舒明。 皇极。 孝德。 斋明。 天智。 天武。 持统。 文武。 元明。 元正。 圣武。 孝谦。 废帝。 称德。 光仁。 桓武。 平城。 嵯峨。 淳和。 仁明。 文德。 清和。 阳成。 光孝。 宇多。 醍醐。 朱雀。 村上。 冷泉。 圆融。 花山。 一条。 三条。 后一条。 后朱雀。 后冷泉。 后三条。 白河。 堀河。 鸟羽。 崇德。 近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6H 页
卫。 后白河。 二条。 六条。 高仓。 安德。 后鸟羽。 土御门。 顺德。 后堀河。 四条。 后嵯峨。 后深草。 龟山。 后宇多。 伏见。 后伏见。 后二条。 花园。 后醍醐。 光严。 光明。 崇光。 后光严。 后图融。 后小松。 称光。 后花园。 后玉御门。 后柏原。 后奈良。 正亲町。 后阳成。 后水尾。 本院。 后光明院。 后西院。 太上。(只据日本当时人所称。太上皇。莫考其年号。) 元禄。(亦不知其号。只书其年号元禄元年。系康熙二十四年戊辰。此后似历二三世。而不可考。今丁酉岁。即其宝历十六年也。)
[琉球国世系]
【增】(琉球国世系。)渴剌兜。(按琉球。隋时始通中国。唐宋时。未尝朝贡。元世祖时。招谕不从。成宗时。福建平章高兴。遣张浩擒生口而还。其国王初姓欢斯氏。名渴剌兜。至元末。国分为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明洪武初。中山王遣子侄入学。未几山南山北。为中山所并。修贡不绝。清顺治间。遣使进贡。封尚质。为中山王。修贡至今不绝。我 国则太祖六年。成宗八年。琉球遣使来。 宣祖二十五年。贺至使臣韩德远回自京师。赍至中山王世子尚宁咨。三十九年。又移咨贺告秀吉之死。则为我国之与国。故附于日本之后。) 承察度。(明初。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亦遣使入贡。) 舜天。(舜天中山王之始也。此以下出汪楫琉球世缵图。) 舜马顺熙。 义本。 英祖。 大城。 英慈。 王城。(二城。字或作成。) 西威。 察度。(上所记承察度。既曰山南王。则与此中山王察度。有异耶。承察度。即从王士禛池北偶谈所记云。) 武宁。 尚思绍。 尚巴志。 尚忠。 尚思达。 尚金福。 尚泰久。 尚德。 尚圆。 尚宣威。 尚真。 尚清。 尚元。 尚永。 尚宁。 尚礼。 尚贤。 尚质。 尚贞。 尚纯。(世子早卒。以下出清一统志。) 尚益。(未请封卒。) 尚敬。(康熙五十七年。袭封。)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6L 页
(附)八道州县总数
 
京畿道。(东北江原界。东江原界。东南忠清界。南忠清界。西南忠清界。及大海。西北大海。北黄海江原两界。左二十三官。右十五官。)合三十八官。(监营敦义门外。右)开城府。(距京一百六十里。长湍四十里。十七面。左)江华府。(距京一百三十里。通津三十里。十七面。左)广州。(距京五十里。二十三面。左)骊州。(距京一百七十里。利川四十里。十三面。右)坡州。(距京八十里。高阳四十里。十一面。右)杨州。(距京六十里。三十三面。左)水原。(距京八十五里。果川五十五里。五十二面。左)富平。距京一百三十里(一本。富平距京五十里。)。十五面。(左)南阳。(距京一百里。果川七十里。十二面。左)利川。(距京一百三十里。广州八十里。十四面。左)仁川。(距京八十里。十面。右)长湍。(距京一百二十里。坡州四十里。二十四面。右)礼德。(距京一百八十里。长湍六十里。八面。左)通津。(距京一百里。金浦四十里。十一面。右)乔桐。(距京陆路一百二十里水路五十里。通津七十里。四面。左)竹山。(距京一百八十里。阳智六十里。十七面。左)杨根。(距京一百二十里。九面。左)安山。(距京六十二里。衿川三十里。六面。右)朔宁。(距京二百里。坡州一百二十里。七面。左)安城。(距京一百五十里。阳城四十里。十九面。右)麻田。距京一百八十里(一本。麻田距京二十五里。)。涟川四十里。六面。(右)高阳。(距京四十里。八面。左)金浦。(距京六十里。阳川四十里。八面。左)交河。(距京八十里。七面。右)加平。(距京一百四十五里。四面。左)龙仁。(距京八十里。十六面。左)振威。(距京一百二十三里。果川九十三里。十一面。右)永平。(距京一百三十五里。抱川三十五里。七面。右)阳川。(距京三十里。四面。左)砥平。(距京一百五十里。杨根三十里。六面。右)抱川。(距京一百里。九面。右)积城。(距京一百二十里。杨州六十里。五面。左)果川。(距京三十里。十四面。左)衿川。(距京三十二里。六面。右)涟川。(距京一百四十里。五面。左)阴竹。(距京一百八十五里。利川五十里。七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7H 页
(左)阳城。(距京一百十里。龙仁三十里。十四面。左)阳智。距京一百二十里。龙仁四十里。十四面(一本。阳智十面。)
 
忠清道(东北江原界。东庆尚界。东南庆尚全罗两界。南全罗界。西海大海。西大海西北。大海。北京畿界。)(左二十一官。右三十三官。)合五十四官。(监营公州距京三百二十六里。左)忠州。(距京二百九十里。阳智一百七十里。三十八面。左)清州。(距京三百里。镇川六十里。二十三面。右)公州。(距京三百二十六里。天安一百十三里。二十六面。右)洪州。(距京二百九十三里。新昌六十里。二十七面。左)清风。(距京三百五十里。忠州六十里。八面。右)林川。(距京四百一里。天安一百八十八里。二十一面。左)丹阳。(距京三百八十里。忠州九十里。七面。右)泰安。(距京四百十八里。瑞山三十里。六面。右)韩山。(距京四百三十里。鸿山三十里。九面。右)舒川。(距京四百六十一里。鸿山五十里。十面。右)沔川。(距京三百十三里。新昌八十里。十五面。左)天安。(距京二百十三里。稷山三十里。十五面。右)瑞山。(距京三百八十八里。海美三十里。十六面。左)槐山。(距京二百八十里。阳智一百六十里。十二面。左)沃川。(距京四百十里。文义八十里。十一面。右)温阳。(距京二百三十三里。平泽六十里。八面。右)大兴。(距京二百八十三里。新昌五十里。八面。左)文义。(距京三百三十里。清州三十里。六面。右)鸿山。距京四百一里(一本。鸿山距京四百十三里。)。天安一百九十八里。九面。(左)堤川。(距京三百二十里。阴竹一百四十里。八面。右)德山。(距京二百九十里。新昌六十里。十二面。右)平泽。(距京一百七十三里。振威五十里。六面。左)稷山。(距京一百八十三里。振威六十里。十二面。左)怀仁。(距京三百五十里。清州五十里。六面。右)定山。(距京三百五十一里。天安一百三十八里。六面。右)青阳。(距京三百二十三里。大兴四十里。九面。左)延礼。(距京三百二十里。槐山四十里。六面。左)阴城。(距京二百四十五里。阳智一百二十五里。四面。左)清安。(距京二百八十里。阳智一百六十里。六面。右)恩津。(距京四百六里。尼城三十里。十四面。右)怀德。(距京三百八十里。燕岐九十里。七面。右)镇岑。(距京三百五十一里。燕岐六十里。五面。右)连山。(距京四百六里。公州八十里。八面。右)尼城(尼城。今改鲁城。)(距京三百七十六里。公州五十里。十一面。右)扶馀(一本。扶馀距京三百八十六里。公州六十里。)(距京四百六里。公州八十里。十面。右)石城。(距京三百九十六里。公州七十里。九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7L 页
(右)庇仁。距京四百四十里(一本。庇仁距京四百四十三里。)。蓝浦五十里。六面。(右)蓝浦。(距京三百三百九十三里。保宁二十里。八面。左)镇川。(距京二百四十里。竹山六十里。十五面。右)结城。距京三百九十三里(一本。结城距京三百二十里。)。洪州三十里。九面。(右)保宁。(距京三百七十三里。新昌一百四十里。八面。右)海美。距京三百五十八里。德山三十五里(一本。海美距德山六十五里。)。六面。(右)唐津。(距京三百三十三里。沔川二十里。七面。右)新昌。(距京二百三十三里。平泽六十里。六面。右)礼山。(距京二百六十三里。天安五十八里。九面。左)木川。(距京二百四十三里。天安三十里。八面。右)全义。(距京二百五十一里。天安三十八里。五面。右)燕岐。(距京二百九十一里。全义四十里。七面。左)永春。(距京三百九十里。堤川七十里。六面。左)报恩。(距京三百八十里。怀仁三十里。十面。左)永同。(距京四百六十里。文义一百三十里。七面。左)黄涧。(距京四百九十里。永同三十里。六面。左)青山。(距京四百三十里。报恩五十里。六面。右)牙山。(距京二百二十三里。平泽五十里。十一面。)
 
全罗道(东北忠清庆尚两界。东庆尚界。东南庆尚界及大海。南大海。西南大海。西北大海及忠清界。北忠清界。)(左二十三官。右三十三官。)合五十六官。(监营全州距京五百六里。右)全州。(距京五百六里。砺山七十里。三十六面。右)罗州。(距京七百四十六里。长城八十里。三十八面。右)济州。(距京陆路九百三十六里。水路九百七十里。海南水路九百七十里。陆路四十里。四面。右)光州。(距京七百二十六里。全州六十里。四十面。左)绫州。距京八百八十六里(一本。绫州距京七百七十六里。)。和顺二十里。九面。(左)南原。(距京六百三十六里。全州一百三十里。四十面。左)长兴。(距京八百八十六里。绫州四十里。十五面。左)顺天。(距京七百九十六里。谷城一百二十里。二十面。左)潭阳。(距京六百七十六里。淳昌四十里。十二面。右)砺山。距京四百三十六里。锦山四十里。十二面(一本。砺山十一面。)(右)长城。距京八百七十六里(一本。长城距京六百六十六里。)。井邑七十里。十五面。(左)茂朱。(距京五百二十六里。锦山四十里。十二面。左)宝城。(距京八百五十一里。绫州七十五里。十八面。右)益山。(距京四百五十六里。砺山二十里。十面。右)古阜。(距京六百六里。泰仁四十里。二十八面。右)灵岩。(距京八百十六里。罗州七十里。九面。右)灵光。(距京七百十六里。茂长四十里。二十八面。右)珍岛。(距京一千二十六里。海南一百三十里。十三面。左)乐安。(距京七百八十六里。谷城一百十里。六面。左)淳昌。距京六百三十六里。全州一百三十里。十八面(一本。淳昌十六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8H 页
(右)锦山。(距京四百八十六里。珍山三十里。十二面。右)珍山。(距京四百五十六里。连山五十里。八面。右)金堤。距京五百三十六里。砺山一百里。二十二面(一本。金堤二十三面。)(左)昌平。(距京七百六里。潭阳三十里。九面。左)龙潭。(距京五百三十六里。锦山五十里。四面。右)临陂。距京四百九十六里。砺山六十里。九面(一本。临陂十二面。)(右)万顷。距京五百十八里(一本。万顷距京五百十六里。)。益山六十里。六面。(右)金沟。(距京五百二十六里。砺山九十里。十二面。左)光阳。(距京八百二十一里。谷城一百四十五里。十二面。右)龙安。(距京四百三十六里。尼城六十里。三面。右)咸悦。(距京四百五十六里。龙安二十里。九面。右)扶安。(距京五百七十六里。金堤四十里。二十面。右)咸平。(距京七百七十六里。灵光六十里。四面。左)康津。(距京八百七十六里。灵岩六十里。二十一面。左)玉果。(距京六百六十六里。淳昌三十里。六面。右)高山。(距京四百七十六里。砺山四十里。八面。右)泰仁。(距京五百六十六里。金沟四十里。十九面。右)沃沟。(距京五百三十六里。砺山四十里。八面。右)南平。(距京七百四十六里。光州二十里。十二面。右)兴德。(距京六百三十六里。井邑四十里。八面。右)井邑。(距京五百九十六里。泰仁三十里。八面。右)高敞。(距京六百四十六里。井邑五十里。八面。右)茂长。(距京六百七十六里。兴德四十里。十六面。右)务安。(距京七百九十六里。咸平二十里。十三面。左)求礼。距京六百八十六里(一本。求礼距京七百六十六里。)。谷城九十里。七面。(左)谷城。(距京六百七十六里。南原四十里。八面。左)云峰。距京六百五十一里(一本。云峰距京六百八十六里。)。南原五十里。八面。(左)任实。(距京五百七十六里。全州七十里。十八面。左)长水。(距京六百五十一里。镇安六十五里。七面。左)镇安。(距京五百八十六里。全州八十里。十三面。左)同福。(距京七百二十六里。玉果六十里。十一面。左)和顺。(距京七百五十六里。光州三十里。三面。左)兴阳。(距京八百九十六里。谷城二百二十里。十三面。右)海南。(距京八百九十六里。灵岩八十里。十二面。右)大静。(距济州一百四十里。二面。右)㫌义。(距济州一百三十里。二面。)
 
庆尚道(东北江原界及大海。东大海。东南大海。南大海。西南大海及全罗界。西全罗界。西北忠清界。北江原界。)(左四十官。右三十一官。)合七十一官。(监营大丘距京六百八十里。左)庆州。(距京七百七十里。永川八十里。十八面。左)安东。(距京五百五十里。醴泉六十里。二十四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8L 页
(右)昌原。(距京八百十里。㓒原三十里。十六面。右)尚州。距京四百九十里。咸昌四十里。三十面(一本。尚州三十四面。)(右)星州。(距京六百十里。尚州一百二十里。四十面。右)晋州。(距京八百五十六里。咸阳一百十里。七十面。右)金海。(距京八百八十里。密阳八十里。十八面。左)宁海。(距京七百四十五里。真宝一百十五里。四面。左)密阳。(距京八百里。清道六十里。十六面。右)善山。(距京五百六十里。尚州七十里。十八面。左)青松。(距京六百三十里。安东八十里。九面。左)大丘。(距京六百八十里。闻庆二百九十里。三十三面。右)咸阳。(距京七百四十六里。云峰六十里。十八面。左)蔚山。(距京八百五十里。庆州八十里。十一面。右)巨济。(距京一千二十里。固城一百十里。六面。右)河东。(距京八百三十六里。求礼七十里。十二面。左)东莱。(距京九百三十里。梁山四十里。八面。左)仁同。(距京六百里。闻庆二百十里。九面。右)居昌。(距京七百二十里。知礼一百里。二十二面。左)顺兴(顺兴 世祖丁酉革。 肃宗癸亥须。)(距京四百七十里。礼基三十里。十三面。左)㓒谷(㓒谷 仁祖朝。始设。)(距京六百七十里。闻庆八十里。十面。右)草溪。(距京七百十里。高灵五十里。十一面。左)清道。(距京七百四十里。大丘六十里。十三面。左)永川。(距京六百九十里。新宁四十里。二十面。左)醴泉。(距京四百九十里。龙宫三十里。二十三面。左)荣川。(距京四百七十里。礼基三十里。十三面。左)兴海。(距京八百里。永川一百十里。八面。左)梁山。(距京八百九十里。密阳九十里。六面。右)咸安。距京八百里(一本。咸安距京八百十里。)。㓒原三十里。十八面。(右)金山。(距京五百七十里。尚州八十里。十六面。左)礼基。(距京四百四十里。丹阳六十里。八面。右)昆阳。距京九百六里。晋州五十里。十四面(一本。昆阳十面。)(右)陜川。(距京七百四十里。草溪三十里。二十一面。左)庆山。(距京七百十里。大丘三十里。五面。右)固城。(距京九百十里。镇海六十里。十四面。左)义城。(距京六百里。比安五十里。十九面。右)南海。(距京九百三十六里。河东一百里。七面。左)盈德。(距京八百里。真宝一百七十里。五面。右)三嘉。(距京七百六十里。陜川二十里。十二面。右)宜宁。(距京七百九十五里。草溪八十五里。十九面。左)河阳。(距京七百里。新宁五十里。六面。左)龙宫。(距京四百六十里。闻庆七十里。十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9H 页
(左)奉化。(距京五百二十里。荣川五十里。十面。左)清河。(距京八百三十里。兴海三十里。五面。左)彦阳。(距京八百三十里。永川四十里。六面。右)㓒原。(距京七百八十里。玄风一百里。四面。右)镇海。(距京八百五十里。咸安四十里。三面。左)真宝。(距京六百三十里。安东八十里。六面。右)闻庆。(距京三百九十里。忠州一百里。十二面。右)咸昌。(距京四百五十里。闻庆六十里。六面。右)知礼。(距京六百二十里。开宁六十里。四面。右)高灵。距京六百六十里。星州六十里。八面(一本。高灵距星州五十里。十四面。)(左)玄风。(距京六百八十里。星州七十里。十七面。右)丹城。距京七百四十六里(一本。丹城距京八百四十六里。)。山清四十里。八面。(左)军威。(距京五百八十里。比安三十里。十面。左)比安。(距京五百五十里。闻庆一百六十里。九面。左)义兴。(距京六百二十里。军威四十里。十一面。左)新宁。(距京六百五十里。军威七十里。七面。左)礼安。(距京五百三十里。荣川六十里。七面。右)开宁。(距京五百六十里。尚州七十里。八面。左)长鬐。(距京八百二十里。延日四十里。三面。左)延日。(距京七百八十里。永川九十里。八面。左)昌宁。(距京七百二十里。玄风四十里。十三面。左)灵山。(距京七百五十里。昌宁三十里。七面。左)机张。(距京九百四十里。梁山五十里。七面。右)泗川。(距京八百八十六里。晋州三十里。八面。右)熊川。(距京八百七十里。昌原六十里。五面。左)慈仁(慈仁。 仁祖丁丑。始设。)(距京七百三十里。庆山二十里。七面。左)英阳(英阳。 肃宗癸亥。始设。)(距京六百五十里。安东一百里。八面。右)安义。(距京七百六十里。居昌四十里。十二面。右)山清。距京七百六里(一本。山清距京八百六里。)。咸阳六十里。十四面。
 
江原道(东北大海。东大海东南庆尚界。南庆尚忠清两界。西南忠清界。西京畿界。西北京畿黄海两界。北咸镜界。)(东九官。西十七官。)合二十六官。(监营原州距京二百四十里。东)江陵。(距京五百三十里。原州二百九十里。十八面。西)原州。(距京二百四十里。砥平九十里。二十面。西)淮阳。(距京三百八十里。金城一百十里。六面。东)襄阳。(距京五百五十里。獜蹄一百七十五里。十二面。西)春川。(距京二百五里。加平六十里。十一面。西)铁原。(距京一百八十里。涟川四十里。九面。东)三涉。距京六百五十里(一本。三陟距京六百七十里。)。江陵一百二十里。十二面。(西)宁越。(距京四百十里。原州一百七十里。七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69L 页
(西)伊川。(距京二百八十里。安峡六十里。十面。东)平海。(距京八百八十里。蔚珍八十里。七面。东)通川。(距京四百四十里。金城一百七十里。八面。西)㫌善。(距京四百三十里。原州一百九十里。四面。东)高城。(距京五百十里。金城二百四十里。七面。东)杆城。(距京五百五十五里。獜蹄一百八十里。八面。西)平昌。(距京三百七十里。原州一百三十里。五面。西)金城。(距京二百七十里。金化五十里。八面。东)蔚珍。距京八百里(一本。蔚珍距京八百二十里。)。三陟一百五十里。八面。(东)歙谷。(距京四百七十里。通川三十里。三面。西)平康。(距京二百四十里。铁原六十里。七面。西)金化。距京三百二十里(一本。金化距京二百三十里。)。七面。(西)狼川。距京二百三十五里。加平六十里(一本。加平距狼川九十里。)。六面。(西)洪川。(距京二百三十里。砥平八十里。六面。西)杨口。(距京三百十里。春川一百五里。八面。西)獜蹄。(距京三百七十五里。洪川一百四十五里。四面。西)横城。(距京二百三十里。砥平八十里。八面。西)安峡。(距京二百二十里。涟川八十里。三面。)
 
黄海道(东北咸镜界。东江原界。东南江原京畿两界。南京畿界。西南大海。西大海西北大海及平安界。北平安界。)(左十四官。右九官。)合二十三官。(监营海州距京三百七十五里。左)黄州。(距京四百六十五里。凤山五十里。十八面。右)海州。(距京三百七十五里。延安一百二十里。三十五面。右)延安。(距京二百五十五里。开城府九十五里。二十二面。左)平山。(距京二百六十五里。金川六十里。十七面。左)瑞兴。(距京三百四十五里。平山八十里。十三面。右)礼川。(距京五百三十五里。松禾四十里。八面。左)谷山。(距京四百三十五里。新溪九十里。十二面。右)长渊。(距京五百二十五里。海州一百五十里。十一面。右)瓮津。(距京四百八十五里。海州一百十里。五面。左)凤山。(距京四百十五里。瑞兴七十里。十五面。左)安岳。(距京五百三十五里。信川四十里。十八面。左)载宁。(距京四百六十五里。瑞兴一百二十里。十三面。左)遂安。(距京四百三十五里。瑞兴九十里。十三面。右)白川。(距京二百二十里。开城府六十里。十六面。左)信川。(距京四百九十五里。载宁三十里。十面。左)金川(金川。 孝宗朝。合江阴牛峰。设金川。)(距京二百五里。开城府四十五里。十六面。左)新溪。距京三百四十五里。安岳四十里。五面(一本。新溪十三面。)(左)文化。(距京五百二十五里。信川三十里。九面。左)长连。(距京五百七十五里。安岳四十里。五面。右)松禾。(距京四百九十五里。海州一百二十里。八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70H 页
(右)康翎。(距京四百五十五里。海州八十里。五面。右)殷栗。(距京五百八十五里。信川九十里。四面。左)兔山。(距京二百三十里。朔宁三十里。)
 
咸镜道(东北豆满江。东豆满江。东南大海。南大海。西南江原界。西平安界。西北平安界。北野人界。)(南十三官。北十官。)合二十三官。(监营咸兴距京八百二十里。南)咸兴。(距京八百二十里。定平五十里。南)永兴。(距京六百八十五里。高原四十里。十二面。北)吉州。(距京一千三百八十五里。端川一百八十里。七面。南)安边。(距京五百十里。淮阳一百三十里。二十五面。北)庆源。(距京二千二百九里。稳城一百七里。十二面。北)会宁。(距京一千九百三十五里。茂山九十里。九面。北)钟城。(距京二千三十二里。会宁九十七里。五面。北)稳城。(距京二千一百二里。钟城七十里。十二面。北)庆兴。(距京二千三百六十四里。庆源一百五十五里。七面。北)富宁。(距京一千六百九十五里。钟城一百里。九面。南)北青。(距京一千十里。洪原九十里。十九面。南)德源。(距京五百六十里。安边五十里。二十面。南)定平。(距京七百七十里。永兴八十五里。九面。南)甲山。(距京一千二百七十五里。北青二百六十五里。十三面。南)三水。(距京一千三百六十五里。甲山九十里。三面。南)端川。(距京一千二百五里。利城九十里。九面。北)明川。(距京一千四百五十五里。吉州七十里。七面。北)茂山(茂山。 肃宗甲子。始设。)(距京一千八百四十里。富宁一百四十五里。九面。北)镜城。(距京一千五百九十五里。明川一百四十里。六面。南)高原。(距京六百四十五里。文川五十里。六面。南)文川。(距京五百九十五里。德源三十五里。六面。南)洪原。(距京九百二十里。咸兴一百里。六面。南)利城。(距京一千一百十五里。北青一百五里。三面。今改利原。南)。长津(长津正宗始设。)
 
平安道(东北咸镜界。东咸镜界。东南咸镜黄海两界。南黄海界。西南大海。西大海。西北鸭绿江。北野人界。)(南二十二官。北二十官。)合四十二官。(监营平壤距京五百六十六里。南)平壤。(距京五百六十六里。中和五十里。三十六面。北)义州。(距京一千九十六里。龙川九十里。二十二面。北)宁边。(距京七百九十六里。安州六十里。十二面。南)安州。(距京七百三十六里。肃川九十里。十二面。北)定州。(距京八百五十六里。嘉山六十里。十九面。北)江界(距京一千三百四十六里。熙川三百四十五里。十一面。北)昌城。(距京一千一百六里。云山二百五十里。七面。南)成川。(距京七百六里。江东五十里。二十五面。)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70L 页
(北)朔州。(距京一千三十六里。龟城一百四十里。八面。南)肃川。(距京六百七十六里。顺安七十里。十四面。北)龟城。(距京八百九十六里。泰川六十里。十二面。南)中和。(距京五百十六里。黄州五十一里。十二面。南)慈山。(距京六百六十五里。平壤六十里。十面。北)宣川。(距京九百二十六里。郭山四十里。九面。北)铁山。(距京九百七十六里。宣川五十里。六面。北)龙川。(距京一千六里。铁山三十里。九面。北)楚山。(距京一千一百九十六里。云山三百四十里。六面。南)三和。(距京六百七十六里。龙岗二十里。十一面。南)咸从。(距京六百三十六里。江西二十里。十二面。南)祥原。(距京六百三十六里。平壤七十里。七面。南)德川。(距京八百四十六里。顺川一百二十五里。九面。南)价川。(距京七百九十一里。顺川七十里。八面。南)顺川。(距京七百二十一里。殷山三十五里。十五面。北)熙川。(距京一千一里。宁边二百五里。八面。北)碧潼。(距京一千一百二十一里。云山二百六十五里。十面。北)云山。距京八百五十五里(一本。云山距京八百五十六里。)。宁边六十里。六面。(北)嘉山。(距京七百九十六里。安州六十里。五面。北)郭山。(距京八百八十六里。定州三十里。七面。北)博川。(距京七百七十六里。安州四十里。五面。北)渭原。(距京一千二百三十六里。云山三百八十里。六面。北)宁边。(距京八百九十一里。孟山四十五里。八面。南)龙冈。(距京六百五十六里。江西四十里。十二面。南)永柔。(距京六百三十六里。顺安三十六里。十四面。南)甑山。(距京六百五十六里。平壤九十里。五面。南)三登。(距京六百五十六里。平壤九十里。三面。南)顺安。(距京六百六里。平壤四十里。十面。南)江西。(距京六百十六里。平壤五十里。十一面。南)阳德。(距京八百九十六里。成川一百九十里。九面。南)孟山。(距京八百四十六里。顺川一百二十五里。六面。北)泰川。(距京八百三十六里。博川六十里。六面。南)江东。(距京六百五十六里。平壤九十里。七面。南)殷山。(距京六百八十六里。慈山三十里。十二面。)
  八道合三百三十三官
(正东庆尚道宁海府七百四十五里。正西黄海道礼川府五百三十五里。)东西合一千二百八十里。(正南全罗道海南县八百九十六里。正北咸镜道稳城府二千一百二里。)南北合二千九百九十八里。(朝鲜地形亥坐巳向)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71H 页
[渤海国州郡]
【增】(渤海国州郡。)渤海国。京。(五。)府。(十五。)州。(六十二。) 肃慎古地。为上京曰龙川府。(三州。) 南为中京曰显德府。(六州。) 濊貊古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四州。) 沃沮古地。为南京曰南海府。(三州。) 高丽古地。为西京曰鸭绿府。(四州。) 长岭府。(二州。) 夫馀古地。为夫馀府。(二州。) 鄚颉府。(二州。) 挹娄古地。为定理府。(二州。) 安边府。(二州。) 率宾古地。为率宾府。(三州。) 沸涅古地。为东平府。(五州。) 铁利古地。为铁利府。(六州。) 越喜古地。为怀远府。(九州。) 安边府。(四州。) 郢铜涑三州。为独奏州。(涑州。以其近涑沫江也。) 龙泉东南滨海。日本道也。 南海。新罗道也。 鸭绿。朝贡道也。 长岭。营州道也。 夫馀。契丹道也。
[日本州道]
【增】(日本州道。)日本六十六州。分属五畿七道。 五畿内。(江国。) 山城。 大和。 河内。 和泉。 摄津。 东海道。(十五国。) 伊贺。 伊势。 志摩。 尾张。 参河。 远江。 骏河。 甲斐。 伊豆。 相模。 武藏。 安房。 上总。 下总。 常陆。 东山道。(八国。) 近江。 美浓。 飞驒。 信浓。 上野。 下野。 陆奥。 出羽。 北陆道。(七国。) 若狭。 越前。 加贺。 能登。 越中。 越后。 佐渡。 山阴道。(八国。) 丹波。 丹后。 但马。 因幡。 伯耆。 出云。 石见。 隐歧。 山阳道。(八国。) 播摩。 芙作。 备前。 备中。 备后。 安艺。 周防。 长门。 南
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十六 第 471L 页
海道。(六国。) 纪伊。 淡路。 阿波。 赞歧。 伊豫。 土佐。 西海道。(九国。) 筑前。 筑后。 礼前。 礼后。 肥前。 肥前。 日向。 大隅。 萨摩。 二岛。(六十六州之外。) 壹岐。 对马。 二都。 南都。(大和平城。) 北都。(山城平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