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x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完山 李德懋 懋官 著 男光葵 奉杲 编辑 德水 李畹秀 蕙邻 校订)
 雅亭遗稿[八]○书[二]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3H 页
族侄复初
金氏之至。获奉手牍。以谂平安状。兼受惺惺穴一缄(一作针)。红日压檐。汗浆可洒。舐燥毫。将短髭。为帖括之文者。有何好缘。得此清凉。嗟今之世。非谄则谤。其切切正规。槩稀也。非吾心溪。其谁砭我。然前书曰。闻从邻贵举业。不佞眼根不慧。自谓宰相无举业。进士非贵人。故对之曰。何贵之有云耳。夫爱人也深。则忧人也远。有时而疑阻焉。斯由于好议人长短者。倡为托迹。朱门。有附炎之心。非胸中寡欲者之言。一传再传。使至于心溪之耳中也。盖吾侄心溪。学问人也。且不佞略有谨拙之目。而一谒长者之后。举杂然哗曰。渠将为学问耶。仍以沮扰之也。何心溪之遽信浮言。而反疑不佞之平生也。心溪以吾家之宗子。年参差而心照映也。读焉游焉。离则思焉。会则乐焉。诗以言怀。书以论襟。何尝有一件半个。托迹朱门。蝇营狗苟。吮痈舐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3L 页
痔。为进身之地也哉。三年同闬。声气漠然。忽于前冬。叙以外戚。托以文交。一日十简。口讯间之。继以来见。此和仲所以目观也。不佞鲰生也。既无尾生孝己之行。又乏段干泄柳之操。于是修同里来往之礼。此不过寻常随例人事尔。无悲无喜。不𧏮不痛。以谢人之先访。为托迹进身。则非铁论也。巧哉。媢我者之腹也。以趋炎逐臭之言。使之风闻。乱聒清凉之耳界也。夫东国之庶类者。 朝家之大禁。宗族之大僇也。中士耻与谈讨。下流为之嗤骂。几不齿于人类。贤者蒙辱。黠者陷辟。其为踪迹。盖亦难矣。其趋附势焰。进取荣途者。谈何客(客疑容)易也。抽黄对白。文惯程式。顾影徘徊。善为媚妩。蜜口蜡言。娴于辞令。飞章驰牍。词翰翩翩。伺察声味。承接便利。握筹佩钥。数计了然。玩好便适。以奉起居。凡此数者。皆发身之阶。涉世之门也。心溪顾吾平生。可谓能之乎。心溪劝以移家。爱之忧之。其亦周章。然买舍之钱。贷诸友生。非尽吾物。心溪所知也。舍卖则钱报。安可得上奉老亲。下贮妻儿之所乎。隐麖博考载籍。书之于简。杂以己见。或可采取否。来诸书。可传于松岘耳。家大人信息不闻。将月矣。叔母风痹略瘳耳。挥汗疾书。言不尽意。使吾真清虚真放旷。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4H 页
亦非吉祥美名也。况本不清虚。本不放旷者乎。心溪慎许可而重诺人也。言一出口。信如金石。无清旷之实。而有清旷之名焉。而曰如庄周曰如老聃。则挟左道之目随之矣。固知心溪激之之意。而反非庇护之道也。人或问之。则但曰吾家有痴叔。盖有志于举业。而才不逮者也云。而询询导我于真实地头。使水涸霜降时节。不失为汉之郡国三老醇谨有古人风。则于吾足矣。心溪印可否。
 隐麖二字。是何义。而麖是何兽耶。 字汇。麖。同麠。说文。麖大鹿也。尔雅。麖大鹿。牛尾一角。山海经。尸山兽多麖注。似鹿而小黑色。盖麖皮黑而宜靴者也。宋舆服志曰。乾道七年。用靴。以黑革为之云。则靴色黑而用麖皮。可知也。李群玉乞靴诗曰。越客南来誇桂麖。良工用意巧裁成。则直呼靴为麖。如呼鼓为鼍。呼杖为藜。呼蝇拂为麈之类也。桂麖之桂。意地名。桂州桂岭之桂也。隐麖之隐。亦或地名欤。亦或如隐几隐囊之隐欤。庄子隐几注。隐。凭也。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屦。隐辟而后屦注。隐辟而屦。不敢向人着屦也。则隐麖。亦取隐辟而着屦之意欤。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4L 页
前者汉江。风恬波息。利涉而归。眷属安稳。是可幸也。即惟寒紧。起居如何。持马者忘了笠帽。在万奴家云。愿趁即收置。以付后便如何。大手笄套。果无𧏮来之耳。
冬暖不见冰。几个冷措大。能免波波吒吒。然恐为之病祟。此时承帖。以审侍事平安。何等欣慰。眉皱于催租声。贫涯固然也。然何不顺遣。不佞之门。日见债徒。例(一作列)如雁队。且慰帖眉头。逊辞以待耳。家大人以感冒违和。焦熬何言。返梦庵上梁文。百忙济以大懒。尚未把笔。
雾雨淋淋。冬令甚弛。未知君子保啬珍重否。德懋。日前老亲税驾。承拜三年之外。团栾之乐。不可胜言。但奔走升补学制。良苦。以是大器老兄祷宅之文。百忙不能搆。姑俟后日耳。
嘉树葱茜。礼草绿缛。即想岩居川观。日益清美。德懋。饭沙磊磊。门齿挫酸。叠日苦呻。肿血浓黄。甚妨咀嚼。且奴病不能持马。而家君忧其步往。今又蹲坐。天下事何其多缺也。返梦庵上梁文。初意逢着大器。始欲把笔。细思之。既许大器。则它言何可关心。仍搆儿郎伟以上。而但返梦之义。想来依俙。幸略列其要。以寄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5H 页
斯便。前所著返梦庵记。亦可示之否。秀野射饮之礼。其果行之否。
畴昔书至。出游湖上。未修谢书。今凭昌辉口里。谛心溪平安样。仍知今年暑气虽毒。不敢入静者腹中。不佞与稚儿辈。病暍涔涔。苦事苦事。前书所谓一人伊人。没姓没名。张三李四。不辨谁某。寻思移晷。粗占一人。无乃前日苍栗园里被酒淋漓时。语次所及一段某人耶。如影如烟。殊不历历。虽然。心溪爱我之至。疑忽闯生。杯蛇乱真。床牛归幻。书法森严。笔钺飞腾。以吾弱绵。且恧且惧。瑟缩无光。绝胜愈风之檄。辟疟之诗。洒然泠然。裨我弘多。然试评来书。蜂屯猬起。总是疑膜。嗟夫。心溪者。不佞之十年知心也。虑从情起。惑随爱生。下语之际。不谅微心。十年之心溪。疑犹如此。半面之某人。交当云何。秪恐蛲蛔辈。投閒而起。簧舌萋菲。心溪之疑。愈往而愈不可脱。人来见我。我往谢之。人泛语之。我亦泛应之。邂逅于它室。随例酬答。逢着于途。举手一揖。以此为陷溺。以此为渐染。排之斥之。有若涂炭衣冠者然。心溪未免杞国之忧。割席之讽。亦是隔靴爬痒。奈何奈何。但恨心溪之眼光。不能内烛不佞之心。不佞之心光。不能外烛心溪之眼。黄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5L 页
茅白苇。弥望无际。愿借一炬。洞然焚荡。不亦大快哉。世之所谓交道分数层截。不啻千百。以心溪之慧识。亦应揣摩浓郁矣。世固有一见二见而渍污者矣。亦有千见万见而不渍污者矣。心溪则真以不佞。为一见渍污者。不佞真以心溪。为不真知不佞者。昔人曰。愿见一知己而死。尝以为激言也。心甚薄之。伊今诵之。谅非虚语。心溪何不明言其人之姓也名也。大笔论断。秪含糊不发。作藏头说话曰。伊人也一人也。惮它人之知之也。似亦是些子儿处世法也。不佞之待伊人。亦用此等法也。好笑好笑。心溪之耳朵甚脆。最易摇撼。昔者有邻贵之讥。于今数年。果探其实赃否。眇然一身。每为人疑讶间物。痛自刻责而已。不佞实愧踰垣之洁。心溪或类投杼之惑。各自勉戒。其在此欤。言甚絮烦。挥汗数升。只吐大略。惟明目平心。究竟用意处。勿令人见之也。
奉读手书。书虽卒卒。未竟其尾。心境宛然。可历历想得也。金水亭游。壮哉。可使如吾不健步者。闻风耸动之不已。伊者起居何如。白云山中老叔父。奉拜于数年之外。须发犹畴昔。欢幸不胜也。不佞饥疮莫遏。有时涔涔卧。自愧筋力不犹人也。秋声馆主人。昨日遗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6H 页
不佞书。能拈秋声二字。尽奇士也。寄秋月帖。今付呈耳。
春回岁改。政是君子进新德之机。即惟是时。体内吉祥。且伏问秀野丈席道体若何。德懋旧病才愈。系巾颒面。已六七日。然老亲旅游黄州。除夕之怀。尤难抑。吾秋月。应理会吾心中也。和仲氏为宣传官。我门其有光矣。俟途泥乾净。步出以展积抱。
今年第一月。又已三分缺矣。然雪檐旭永。缅想读书声遒迈。若出金石。家礼疏瀹之工。渐就头绪否。秀野丈席起居若何。而李大器安稳否。溯𨓏。德懋盛壮之年。暗觉去去清羸。神气有时濛濛。不知其何故而然也。睡味如啖蔗。饭味如吃蜡。此又何故也。笑笑。图日晴泥乾。做亲戚情话。在早晚。
此岁已九十馀日。未一奉晤。耿结何可道。旱甚。起居珍重否。近日以何为究竟法耶。闻垦辟石田。此是美消息。实工程。献贺且羡不已。如不佞者。日益懦弱。觅昏睡。使老亲饥之。自念其罪无所业。何其无才也。
挥汗涔涔。奉惠幅。如甘露洒顶。清凉沁透。鄙人稚少病暍。累日烦酲烦酲。来书芒寒色正。凛然有不可犯之气。敢不字字奉之。为天球弘璧。但世界窄如藕孔。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6L 页
大君子口角。恐不可如是犀利英气太露耳。愿涵渊宏博。做了混混气像。非持献老氏之术也。
献陵之游。一生难忘。何必弹丝吹竹。引白持螯。然后为游乎哉。人与马起送。仙然赴诺以谋半日之欢也。南樵夫先生。亦在玆云耳。僮则一盂稻饭。马则一桶糠糜可也。高峰插天。缅想清阴,桐溪。何令人泣下之甚也。
此岁前后。高人閒踪。再到城市。俱不过蓬庐。固知事系忙迫。瞻怅之心。匪比寻常。春寒恻恻。不审玆辰。起居珍重否。德懋每当春生之始。瘦颜峥嵘。骨节酸痛。神委而气沮。今年滋甚。古者杜征南沈休文之瘦弱。似与此身同流人。而勋业文藻。照映至今。如我者。瘦则徒瘦。弱则徒弱。没做半个事名。不得不笑奈何。省墓之行。迁延蹲缩。怕寒㥘泥。亦系孱病。可叹。向既有西游之约。来月不远。何其寥寥也。近闻之。弦庵亦欲联辔同行。玆岂非天下之胜事耶。从近惠然。以叙揆(一作睽)离。而兼议西事也。浙杭儒士问答。亦附此弟如何。
前春瘟疫。一村牢骚。伏闻奉庙主。出居他里。今闻大都乾净。既危复安云。献贺不一二。德懋昔时出游浿城。壮观前后朝鲜及高勾丽之古基。最可悦者。井字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7H 页
田。区画历然。狂秦以后。天下所无者也。
今夜霁月纷纷。坐谈吾家。心溪子津津牙吻。未知此际。做了那想。春雨如沐。花事益催。诸朋日营芳谋。挽我不舍。勾当花局。可以往集豫告矣。月中。睡草,楚亭诗一纸。寄去。
久矣。不奉吾心溪也。德懋从长山归以来。信音太阔也。春树禽鸣。山翠蘸衣。政是心溪危冠匡坐。书声悠扬时也。德懋缠粘干务。不奏其功。但虚费日力。奈何。非久可进步门庭。将欢然相对。油油其容色也。
别后有风有雨。万山中霜烟澹漠。树声秋涛。树色朝霞。想心溪耳与眼。尤觉疏朗。寒庵摇落。共大器谈及不佞几遭也。再昨果还山否。
承初四日书。仍谛初六为南县之行。当此大冬霜雪贸贸。绵裘葛屦。何以跋涉。奴人曰。今廿日之际。乃旋云。信然否。德懋闭户猬缩。有时读书。作伊吾声而已。徐妹之疾少已。甚喜。日前大器来寻。立谈而别。怅怅。来书二件。当如托致之耳。秀野先生赠序。尚不就绪。自知愧恧。然早晚当成耳。岂敢忘之哉。但性懒才涩事冗。坐此三病耳。雪中之步。闻之如入水晶宫琉璃洞。矧伊亲自穿踏乎。政想伊时秋月肚中。瑶心瑶肺。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7L 页
玲玲珑珑。何容不佞滓语。呵呵。
阿弟至。谨闻平安状。何等慰心。顷者弄璋之庆。不胜献贺。恨不登时试声知英物。而手摩峣峣之头玉也。信宿谈怀。近者攸稀。不可忘也。犹有馀怅。立春天寒。名实不相叶。拜手书。洽慰洽慰。德懋厥日步归虽困。江腹甚坚。以平步推之。凡七百步。其不惧可知也。
秋雷轰轰。寒暄不适。恭惟起居安吉。德懋经历场中。得失姑舍。无事归来是幸。诸儒劻勷。躏而致死者一人。破坏肢节者三人。岂不怕哉。霜落雪打。秋事方急。将贳马数日后。穫稻于天安之庄。若然则廿日恐不趁矣。奈何。四月诗寄之。和之甚好。古韦带。可以围君子之腰。临行。心摇摇如悬㫌。此亦家计为累。可叹。
德懋凌晨入院。侵昏而归。将以筋力报 国。微躬之劳。不足恤也。来书缕缕。庄诵不已。何嫌何疑。未必更提。何以则永𣅯良宵。稳做娓娓之话耶。
悲夫。本庵先生之奄弃后学。尚何言哉。斯文之统绪。士林之依仰。将若之何。恸矣恸矣。窃想足下十馀年服事。梁摧之痛。其何堪耐。如不佞者。品材愚下。虽不能执贽委身事之。而平日眷爱。亦云挚矣。不觉涕泗之横集。职事縻身。末由奔哭。只自悚恧。奈奈何何。往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8H 页
见李铸庵。叙此衷曲而来耳。史筌。今十日已 进之矣。
五礼通考。今年从燕市来。贮于内阁。近日刑部尚书秦蕙田所辑。既名五礼。则亦另修丧礼。与徐健庵。少有同异。凡百二十册。其为书详悉可观。其直则不可知耳。士夫家未暇有之。四库全书。踰十万卷。活字先印其最要者二万馀卷。活字。即木字也。其序。即诏文也。后当得送古之帙。即中国俗语曰套。我国曰匣。
向者逢别。倏如迅电。春序垂改。仰玆者。侍馀起居清毖。德懋冲风犯雨。仅仅赴任。词讼日积。簿书络续。癯颊峥嵘。神气不佳。千里淹留。云山渺然。恋 阙思亲。忱怀不耐其耿耿。青鬓堪彫。奈何。
迩来信息阻绝。不禁翘想。德懋一直劳薪。神精几敝。意谓做官者。万事豪健。今来不如做措大时。著了袈裟事更多。谅非虚语。呵呵。秪以家中四儿为痘甚顺。为幸。
此岁秪三日。老大之怀。想与之同。顷者承惠状。满幅皆伊日寒甚为问。何以作行李缕缕虑念之言也。何其郑重。不胜感荷。德懋劳役襞积。不得调养。尤自懊恼。何当相逢。聊作半昼一夕之话。年来此事。犹未易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8L 页
办。风尘俗吏。只事口腹。抚躬恧赧。奈如之何。方值持被。姑不备。
内弟朴稚川(宗山)
月前失了弱女。虽孩抱中物。恻恻于中。今始少定矣。由来书卷。束阁不亲。自入此月。粗杜牖跪处。做静养法。有时间断。只憎此汉之躁扰耳。闻近读典谟。进也否。是书古文之鼻祖。匪倍加工夫。不可得其彷佛。岂它子史之伦哉。
南至夜。得一律。试观之。煮豆青烟翳夕林。荒庭散步伫君寻。万家灯白梅齐暖。五夜鸡长雪又深。新历黄柑惊节物。大音玄酒见天心。不知雷起于何处。清坐寥寥一笑吟。题曰。至夜共明五赋。明五者。读伴李氏奎升也。修齐平治。不独尧典然也。凡读经史。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头头参究。则几乎得道理矣。此法余近始觉得。比如天地间万物万事。细究则阴阳五行。无不配了也。
来幅中得之不过(缺)失也。亦可推之语。老苍老苍。余于此事。既非东门吴之不近人情。讵同子夏之过怛伤已。虽无似。欲周旋于二子间耳。然每诵白傅诗。有云。汝异下殇应杀礼。吾非上圣讵忘情。适符吾事。故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9H 页
亦未尝不黯然赍恨。
人间善事。务作我物。为布帛茶饭。不可斯须离。得之则生。不得之则死。为心可也。今有人于此。家甚贫。尝慷慨愤然曰。吾当为农作。如此如此。为商贩。如此如此。家致钜万。为富家翁。其言甚干办。而若拱手闲闲。块坐无营。饘粥不继。安在其为富家翁哉。反不如守分安贫。不虚大其言之为愈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近观一书。有曰。高不可欺者。天也。尊不可欺者。君也。内不可欺者。亲也。外不可欺者。人也。四者。既不可欺。心其可欺乎。心不欺。人其欺我乎。余于此。三复不已曰。此是诚宲工夫。▣▣不忍独飨。持以赠君。
或将古人格言。涉猎看过。愈于沁沁闲过。而涵泳之功。每患不足。盖其禀受浮轻也。力思其矫之之方而已。近得一谈。曰。开明心术。变化气质。此八字。不泛忽。须留心也。
君者。方今之少年壮男子尔。少陵有曰。健如黄犊走复来。正谓少年子矣。一入场屋。犹有三日委顿。不能步五里之地。此惰其四体者也。仲由负米。买臣采薪。其果冉冉苦欲死乎。君较此等人。则哺乳卧襁之呱呱者也。我言非戏。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39L 页
泠斋坚跪。临诵往昔圣哲格言。有时字墨不与眸子相为谋也。此何故也。惟君静居读趣隽永。未知攻得何书。君平生粤有一字可病者。虽忘之抛之。刬而除之。不少惜也。君其知之乎。懒字也。迁延时日。荒凉心地者。皆坐此也。可惧可惧。若以利刃。凿了懒字。必有窦如釜。即以勤字一个。洽洽填之。其为精敏博达君子。在不言也。玆虽类俳优。于君则可为良剂也。
今年频下雪。遗蝗入地。麦礼可知。且霿淞花皓皓满林条。亦穰兆也。预为田居者。奉贺也。君书有之曰。誇大太过。伤君子之言意。文不可易而论也。尔言是矣。噫噫。余见多矣。稍解嘲花弄月。则已满鼹鼠腹矣。不知此外有无限好境。何有得得扬扬。自以为奇男子哉。大开眼者在傍玩。则真蜉蝣蠛虮虱蚊蜹矣。
平生中元日之悲。自今年始而最也。从今以往。虽百元日。余之不乐自如也。除夕余自书曰。昆崙山可移措于东南。儿时之乐。不可以复也。玆岂独增贱齿之感也。
君诗态蔼如春云。非野狐外道张口吐数斗尘垢者所可道。然有莺儿对燕子者。可叹其瑜中瑕耳。若以诗家律令绳之。罪当勘城朝舂鬼薪戒之欤。近日有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0H 页
一奇事。心溪宗侄。来宿弊庐。张烛谈古圣贤。谈已则复泛阅坟典。各有输嬴。夜既阑烛落。余手束缊取火煤灰。栖鬓复整顿。接续未了书。绝胜于张三李四閒是閒非也。
凡当新岁。必有大悔咎大觉悟。未知如君妙年。有何之悔之悟耶。心溪有言曰。非年食人。惟人食年。斯言尽有味。愿世上聪明子。不素吞年光。文章有悟处。然后立脚。勿以中郎。为末季怪品侮之。斋心静会。必透得玲珑窦一转眼。则万物皆吾文章也。君才古质。故以此救之。然岂一切沈湎于是物。流宕忘返也乎哉。每当以此辈。宾礼待之。不可唤入我室。反以主人事之也。守株胶柱。为文之大忌。惟君思所以转活之。余又啖一年。犹旧痴奈何。
君之五诗一文一书。顿无旧日肉气胖俗骨格。崚崚如尖峰秋鹘。睥睨狡兔。奇哉奇哉。
君之科义。果是斤两文字。而粤闻先觉攸训。科文奇崛为禁忌。只纚纚收拾。毛皮上过去。余今春与数三等辈攻是文。自以为浅之又浅。锋棱销挫。而如元逊庵,尹圣文,张云章。皆是文之领袖。见吾所撰。以为圭角太露。决非礼闱中体裁。余未尝懑然心服。操毫更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0L 页
为之。犹依旧也。于是笑而抛之矣。今君之笔力奇古。过于吾数层。似非君所长也。
半宵半昼。情话堪悦。俺蒙暑百里。从妹之轿。凡七八颠。我心七八惊。葛店雷风大雨。打油帽。耳根牢骚。马加骤。人倍迅。疾驱三十里。如赴敌之兵。归则初夜矣。殊乡游宦。顿无风味。只有一段寄怀处。堂名寒竹。李凌壶大篆。颇遒劲。北窗下紫竹数百挺。风来翛翛。时把弟臂。联吟消摇良可乐也。玄也能读。松也无病否。阿川乃有此二雏。吾安得不老苍也。
白良叔(东佐)
与兄别多个日。心常悄然。以梦相逢握手。说不尽抱。每被晨鸡叫罢。居然吾在吾枕褥。了了潜想。兄之居远在抱州百里外矣。不审兄亦如吾情否。仲夏毒热。兄所慎如何。溪山林石之佳。能叶素抱。脱然沉疴祛体否。恋恋不能忘。虽有过失。谁其箴之。虽有佳言。谁其听之。惆怅惆怅。拙诗宿昔吟置。适多役事。未入兄察。玆始呈之。幸望暇日和赠。以替对晤。
尹曾若(可基)
间者阔焉。嘳嘳㗲㗲。执事之颜貌话言。只往来于中心。尺牍之问。先坠于案。奉读三四。敢不谢而且愧。先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1H 页
审执事之平安。与隔滞之怀。已而掇其读。覆纸面。阖眼潜思曰。不见曾若者。旬且月。我不得先曾若问。曾若先我而问。岂独区区乎替面舒怀而止哉。应必以古人之道勉我也。吾将毕读焉。仍端坐更读。果尔心开目明。旷然发蒙。何幸卤莽之质。得此劝勤之谕。执事既示我以古之人交道。仆请言今之人交道。以报焉。今之所谓而金兰而胶漆者。徒以谐谑狎昵。为切磋硺磨。彼以谩语对之。此必欣欣曰知心。知心亦必以谩语报之。所与酬应者。女色博奕等事薰染之。自以为清致。优游度日。以至岁暮。一不以道义相辅导。过失相规箴。万一如执事者。以古人之道箴之。必展然而笑。若风之过于耳。甚者于心不平。又强以谩语嘲之。终不服也。箴之者。至于再至于三。则隐然心怒。仍与之疏。噫噫。交之道存乎。交之道不存乎。执事平日以我为可友交。益久而少不以谩语相加。惟能讲学问谈文章。如今又以文字。警戒之规箴之。不怠焉。于仆则可谓益矣。于执事则未见其不损也。仆虽谫劣。亦能知古今人交道之不同。且受执事之规箴。而不隐然心怒。纵与执事论交道。亦不可谓不益也。来诗敬审。辞意苍古。亦可谓奇健。愈往而愈变。然诗不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1L 页
必每每奇健。亦时有温厚可也。尊兄察之否。
曾若莫以不频逢嗟之。但安置吾意内而不弃掷。虽千里犹对面。十年犹朝暮遇也。盈尺之牍。亦足以宛觌须眉。静接精神。曾若空然下平地。瞥眼之间。添了一龄。复入北汉去。于心快乎。假使逃入蜀山中。烧三千里栈道。阴平。更设戍兵。鱼腹。排虎鸟龙蛇之陈。然何来新岁月。从天而降。粘着浑身。则元规尘。犹可以蒲葵扇障之。此虽日万洗沐。不可少解脱。我有一棋谱。持献足下。以见在年三百六十日为纹楸。以吾之才业之年纪为对局人。长以快胜年纪为要法。使彼为无心之着我才业。则加十分力。保万全势。泉涨火烧。兔起鹘落。大喝一声。我师得隽。来年之局。如此。又来年之局又如此。虽百年。我其日休矣。进玉。口含甘露。噀沾病树。待观其溢现之花耶。夫誉之病诬也。居然喻我。曰袁曰钟。何其滥也。纵令中郎更生。伯敬复出。奈明文选。无一隙地何。某虽无状。其所立意。与进玉大殊异。而亦无相关涉。彼住山北。吾住城西。不害为彼为彼吾为吾。正如鼻竖眼横。纸白墨玄。稻垂麦仰。鹤长凫短。进玉之言曰。楚语齐语。吴粤闽蜀语。乡谭土音。见在各殊。此至言也。谁知天壤之间。有一进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2H 页
玉生出来。快脱文墨蹊径。奇奇怪怪。淋漓纵横。手探魰(一作鲛)馆。舌涌蜃楼。吾固知虽日胁之以曹溪之棒。云门之喝。不少改也。或讥其非平陆坦途。而遥峰绝巅也。曰循危不如就安。又以为菽粟可长饱。龙眼荔支。不扶人气。噫。不惟人知之。吾亦知之。虽然。今有人平地立见二华插天。秀色横蟠。掩目而过曰。危哉危哉。仙厨珍品。罗列于前。间之以脱粟饭。掉头珍品。而顿顿吃饭。岂人情哉。公庭争诉之牒。科场程式之券。非进玉犹可连车载也。某主趣而欲灵。进玉主气而已幻。某全平不欲也。全奇不能也。故四分平六分奇。时行坦途。时入深山。进玉愤而拔鄙吝萌。闷而涤尘垢囊。以衡霍峨眉。为蚁封弹丸。愈矫激而愈探奇之不已。悬度凿通。无所不至。其心亦悲矣。某非鼎峙而异进玉者。真不及而自异者。嵩山如卧。华山如立。不害为山也。坏裙化蝶。百合花亦化蝶。翩翩则一也。秺侯。休屠人也。汉人不猜之。邛竹杖土芦布。蜀物也。身毒国爱之。张三之砌。植黄牡丹。李四之池。发青莲花。即相艳玩。未必欲牡丹于池。莲花于砌也。某与进玉。其各立意如斯而已。何必猜疑攻战。又不可俯首听命。甘心臣妾。试语进玉。惟我其知进玉也。进玉之知我。亦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2L 页
如此。不亦荣欤。我评虞裳。可谓金称定星。黄钟真黍。进玉心犹不满。画蛇足。续貂尾。掇拾古人名字而云云。非月朝评。则点鬼簿。凡曰如古人某。胜于古人某者。皆红朽之粟也。进玉犹作套语耶。其论足下诗。虽曰殊轨。各具眼孔。亦不相碍。而任它自在。何损于足下。古人有拟月以眉者。又有以镰拟者。大小虽殊。模写月形。月又自如也。
恭承惠牍。颇慰索居。详审旨趣之趋善。不觉敛容。以弟之百无一善卤莽蔑裂之资。执事每爱而顾问。不胜惧恧。汗出如浆。然其为人也。甚迂疏固滞。能知圣贤与愚不肖之相去。如天壤隔绝。欲与古人为期。而但生也晚。蝺蝺而独行。渐未免乎轻浮。兴言及此。面铁十重。愚岂无其中。而只缘饰其外以言此哉。实有天地鬼神。昭布森列。可质其心矣。执事之心。其亦良苦。愚岂不渴(一作竭)诚以告哉。人生日用。莫不由于五伦。此岂异常难行之道哉。只在乎随其当然之理而已。惟读书可以进。书岂老,庄,班,马之谓哉。要不出大学,小学其它圣贤之书。皆可以开心进智。惟执事。勉之勉之。愚者之言。犹一二可取者也。
昨夜之游乐乎。遵狭路以归。阒寂无人。仓影逶迤。檐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3H 页
牙亘地。历历如雉堞。叫绝可人入门。灯色荧荧。仍读诸名贤武夷九曲记。眉目飞舞。恨无吾友在旁。凭枕勉强睡。睡中数更鼓。已四叩矣。
仆近事药裹。且值岁暮。志颇瞿瞿。劬书欲勤。不遑啽哢。阁置笔研。叨受宠章。亟欲仰答菁(一作青)华。萧索中止者数。复而思之。不忍孤负。敢和琼韵。未免草草。语稍真率。或可取意。谨致清案。伏惟我曾若。不罪不罪。
春雨滴。邻柳倍生青。宴坐无言。游期细料。惠帖飞落。如对眉宇。满然自喜。俄者徐氏汝五。叩我柴关。对坐谈俗外事。意思始迥然不碌促。移时雨。作。出门。向苍厓去矣。二十六日。同出东郊者。几人而谁哉。其日若不风雨。偕我同行如何。 皇明诗。雨中沾湿。颇恐坏污。伫晴日持去。如何。匪我悭借。在转借书册之道。不得不如是。兄近者欲学奇字耶。书中何古字之多耶。在汉。惟扬子云。在宋。惟王介甫。号识(识下似有古)字。此亦易而难。须审慎留心而为之也。
审惠帖。昨日困于泥途云。是弟之过。不访我。岂如是哉。然冠裳之污。可拂浣。其中心之皎皎。固自如。那足伤也。它人之纷汩。吾人之静阒。亦其各自乐。何必计较彼此哉。高明亦多事哉。春日清美。云白山青。川逝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3L 页
谷𧬰(一作响)。攀花听鸟。趁此时节。携手徜徉。不待兄言。已细料理矣。
昨者。云章老子来到。纚纚谈竟日。于余可谓不虚过了上巳。仍闻正夫向黄骊去云矣。古之豪杰污禅者。多矣。如曾若者。岂如见哉。取其静味。与之一转语。有何不可。想能循循诱吾家宗旨。看渠有回头转脑底意否。何可易也。然亦非俗秃云。是亦可嘉。
弟亦病患。衾枕图书。举付之呻喟里矣。烦郁不知。夫赤枫之为何树。重九之为某节。秪有时抖搜精神。展读子思子中庸书。可替为秦越人之千金良剂耳。昨夜。为秋之正气所感触。如斗大忼慨块。填著丹田上格。格不按下。大读宋玉氏九辨。仍长吟曰。唧唧群虫满耳听。倒飞凉露草根停。鸿流劲气萧森亘。月霁寥天洒落青。岁色阿谁能不惜。襟怀强半是难平。诗书远挹前脩影。大读三更叶打棂。笑矣乎其为言也。似痴似狂。终归宿何处。弟亦不知也。挹吾曾若柬。依昨夜读九辨㨾。精神洒然。先喜有古人味也。况今月以来。泮试庠制。与丹枫黄菊。同淋漓烂熳。无一人持枫菊易试制。几往而不返矣。兄能尘臼中说枫字。秋气字。三清字。萧瑟摇落字。是吾所谓有古人味者也。弟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4H 页
病未瘳矣。明日惠然之报。深企深企。
儒者事。素广博。尤东国儒。可通 本朝事。仆以为比诸中州儒者。用力当百之矣。然世儒于东方事。则昧茫者多。仆慨然也。阀阅通考。其果为仆请得一月否。仆欲以蝇细字。抄校于晴窗矣。
世儒之志。夫游历者。每谈大西洋利玛窦。博游乎方之内外。未尝不扼腕壮之曰。大男儿当如此。其次必曰。男儿当学子长游。以阔吾磈磊之胸中也。其次必曰。何当驰马辽野八百里。直入乎天下之第一关。迤逦达于北京。纵观宫室官府士女车马之盛哉。不佞从旁笑曰。君慎勿小朝鲜哉。能博观八道三百三十诸郡县乎。曰。否。曰岂其游金刚皆骨山。历历晴眺夫一万二千矗立之峰欤。曰。否。曰然则周览汉阳城四十里名园甲第无其遗者乎。曰。亦未也。不佞劝之曰。君欲壮游天下。盍于春二月天气清穆。试先游北山之清风溪,白云洞,大隐岩,三清洞门。南山之清鹤洞,小壶泉,大小雪马峰,叉溪,鹦鹉凤凰岩诸它名地乎。今阀阅通考者。可方诸汉城之诸名胜处也。不佞欲先出脚于此。又浩然之它游矣。所以眷眷于足下者。不一二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4L 页
书来今日。而今日又书答。谁谓北汉远耶。吾友才入山。云天模糊。驱之而大雪。平地积妇人尺可六七寸。是时。我心中太半。曾若来也。际天叠嶂。矗矗剑立。寒气之积也倍厚。应埋尽红门外唐将军纱帽翅矣。曾若能不玉楼起粟乎。院院灯摇。寺寺磬鸣。萧然一幅巾。随意阅案头古周易。心玩河洛。口念彖象。境圆摇笔。诗纸盈拱。曾若真名士哉。按青山有分。金拂(一作佛)无猜。婉而有旨。足砭浮薄。寺俗炊饭早。可以喻学。萧寺月临之语。黯然销魂。天真流出之情也。弹指一劫。肃敏火化。浩澄云游。世界事何如是变灭耶。自古衣儒衣者。不力饬身心。争赴名利。视孔孟几如路人。况以礼义为桎梏之彼浮屠氏乎。净饭王子。振古奇男子也。初心岂使大地秃驴汉。尽粘利欲。胶筒中也。然今被缁灭须之伦。眼有赤焰。言语可怕。清净慈悲之想。元无一点矣。且北汉之僧。利上。加一名字。袈裟袭韎韐。倚鸟铳于六环杖边。不闻梅烟而火药之气充鼻。秃鬓左右。双玉如星。尤可憎恨。然此辈同食同眠。有如兄弟。终无关弓下石吹毛觅疵之心。此是百短中寸长也。如来之戒律存者犹此耳。仆每叹此事。今曾若能言之。悲哉。吾儒之朋友。过失相规。患难相救。亲爱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5H 页
奖劝。无猜无妒者。何寥寥也。夫易不出理数象。究此三者。能事毕矣。山河大地。物无洪纤。事无淑慝。无非易也。惟曾若。慎勿只期初试讲榜中大书。尹某周易纯通。为甘心也。仆往年读乾卦。于勿用之象。叹服矣。且遁世无闷。不见知而无闷。知此然后方可谓大君子。曾若留心焉。仆忍见岁色之垂垂。悲哀攻中。惨不欲活。茫然委顿者频矣。从今以往。仆不忍更读潘岳閒居赋。大夫人板舆事也。男子也而年踰二十。末由自有一日之养。尚何言哉。我虽读书。即深井里侠者聂政之罪人也。天其或者以悲哀忧患。尝试之。使仆粗心客气。销磨剥落。以就清真之域乎。曾若读易。应透消长往复之机。其为以究诘如詹尹之卜也。非曾若其谁。告今许多语。它人视之。皆冷语也。然奈悲情。自然溢出笔端何哉。阿睹有病。摩拭灯下。暂草。
短仆踉跄。抱轴如牛腰大。急投几前。始读曾若尺牍。则当世奇撰。一时齐至。可谓穷儿暴富。乙酉望望然去。蛇尾不可握而没入壑矣。弟有何况味乎。只泪翻澜耳。除夜悄然孤坐。以灯为眼。以笔为舌。随腕杂写七条小文而卧。语皆悲酸耳。不佞非木人石肠。安得不然哉。进玉眼光。闪闪如岩下电。淋漓烂熳者。无非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5L 页
慧识。不佞窃以譬如治军。进玉之评。如李广陈。或无召部(部曲)。或无纪旗。旗鼓之欹斜放纵。终非节制之帅。不佞虽无状。譬如程不识。步如排绳。止如列眉。旗则堂堂。陈则井井。知者之叹服耳。曾若不必以进玉。为知此诗之深。以不佞。为知此诗之浅也。并置而交审之。其当各有所见耳。进玉至骂不佞以张籍。纵曰余盲。曾若试按其诗。巧字不可免也。以其籍也虽两目不见物。其心则不盲故耳。进玉之盲。心中元无文雅气。只如今世摇筹筒之俗盲也。不佞既摘出巧字。何乃涂之乎。此纸传览。以为金篦之刮。虽然。无论正兵奇兵。进玉评语。亦绝代之尤物也。蒙东垢者。元不敢出此语。又不知其奇耳。
昨日进玉之评。虞裳之轴。一时并获明珠大贝光怪熊。然不遑问曾若之脚癣。轴尾。脱日月姓名。何其颠倒若是。仆尝三年。为此病所缚。人间至烦恼。莫此病若也。惟以疏风祛湿。为按治法而已也。菰蒲中奇士。往往伏而不出者多耶。吾辈平生搜罗古初之奇书。反不知现在之骚雅。访以为师友。真睫在眼前而不见者也。虞裳之什。淹博而不滥。幽奇而不僻。超悟而不空。裁制而不短。且笔气苍劲。日记短幅碎烂处。逸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6H 页
态横生。定是人外物也。
三疏子一册。谨支几上。当俟日朗云豁神澹气静之辰。骋吾平生之眼。评人得意之诗。而但无最红之朱。为圈如月。无已则靛耳。丛青参套总廿四卷。仅阅三之二。忽尔相别。自咎懒散。如宕子别名姬。羁人送情友。聊复奈何。春已二分。花事将近。何当相逢。
闻兄之乳女夭化。怛矣那可说。胡然生胡然死。暂结两月父子缘。不悲则伤情。太悲则伤礼。兄之适言曰。以所在七分济身。留未足三分养命。知此则庶几也。李孺人妇人也。安知此言。恐兄眉端更添别般烦恼子钦。从北汉归读佛典。欣然契心云。兄亦闻消息否。如逢斯人。当打破其窟。兄亦图之。
夕林老屋。把故人臂。满诵波罗馆清言。归卧灯底。政欲颐神葆精。追味馀韵。充肰自欣。忽想徐楼烛影中。大读楚人骚。星斗动芒。宾主变色。欣畅郁悒。何其殊也。匪吾乐此而悲彼。文奇则精神活。精神活则性灵会。夫孰能禁之哉。是婢虽纤。可任书二套。梅花龛上汉魏丛书。出而付之。人饥捐金钱而周之。士欲读书。搜珍藏而借之。士大夫事也。我贫。曾若又贫。以财相周。固不易。我无书。曾若又无书。肰借于人而又及我。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6L 页
嗟乎。独资吾慧识。而不与朋友共。曾若不忍也。是天下之大布施。
东台之归。幸免狂酗。而月中仅寻其扉。卧被以后不记也。足为后日吾辈之炯戒。肰酒五勺如许颠倒。结发以来所未有也。岂全吾辈之咎哉。莲峰卜邻。兄之今还。似弟之昔。甚羡甚羡。雨中花事顿催。用贺用贺。得奉前月初十日手牍。一尺论怀。对面千里。良足慰心。回想十年前后。兄髭未生。弟颊不皱。书圃艺林。鱼鱼雅雅。不离时月。以期皓首。不意近者。或策马于幽蓟之野。或扬舲于南海之波。合并难而睽离易。昔如渊中之鱼。鬐鳞相聚。今似云间之鸟。羽翮分张。去年今年。皆如此。亦不知明年之又如何也。每一念至。不胜惆怅。弟静居茅斋。咀吟书堆里。日作蠹鱼生活。可谓得享本分之乐。而但老亲。旅食海滨。菽水不继。有愧林乌。徐公多病。有时弄败笔。作墨荷花。以寓其寂寞之情。泠斋沈中。望见满洲皇帝十五万骑而来。可谓壮观。楚亭时时过从。把臂论襟。郁悒悲咜。不得耗磨其奇气。奈何。醉雪翁奄肰观化。呜呼。九十穷饿。洁身而归。可谓完人。后生小子何处复见斯老哉。玄川元丈。暮年薄宦。久而不调。买山之钱。去益难办。吾辈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7H 页
之穷。胡至于斯。大抵此丈温厚清直。堪为后生标准。但惜其知者甚鲜。而鬓须纯白。衰象日著也。即吾兄童子时。函丈似应观感者深。故不觉称道之娓娓也。兄之足迹。几遍新罗之墟。何其壮也。读其诗可考矣。竟日人行红叶里。黄昏寺出白云中之句。缥缈乃尔。与楚亭辈。击节诵传耳。
成士执(大中)
正想足下。日永公斋。雨色清润。侧帽吟哦。宛然如觌。手牍频繁。多谢郑重。市隐传肃书一通。庄诵三过。精文说嘉行。不佞今日获二奇。自贺自贺。足下尝于自己文。无瑕中求有瑕。重言复言。不一言。政恼人。仆清羸者也。不可堪。然今世谁复有喜闻过人乎哉。不佞虽日为足下所困。未尝不多之也。不佞病后无所事。只习静坐法。二三时开卷。览了四五叶。略有味可喜耳。
信息辽夐。意绪摇落。好风西吹。吹送情纸。置之怀袖。如觌远者。矧其快眺朴瀑。笔力斗壮。静窥花潭。卦象呈妙。古都采谣。吊满月之砌础。公田按簿。颂如云之稻禾。足下之境。不亦宽閒。德懋寒霜既降。新谷叉升。揽物哀感。此何人哉。所赖伏读鲁论。旁搜汉史。然赋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7L 页
以茅塞。济之樗散。尤恐负吾圣人之所诏。是焉惕惕。鄙人著书。譬诸果树。团团青子。黄熟无期。点漆丹砂。自有其时。多怪足下每欲生拍破也。勿须躁扰。▣▣政欲悭秘剪核。老杜云。鸥行炯自如景纶。譬之周南大夫。退食雍容。我读足下一书一记。聊复云耳。近因张云章。闻正夫全家浮汉。归于骊州。憎恨其不别我而去。然我固知其归舟甚迅也。稚川亦复归卧南阳。同人日零星。殊不自怡。幸有徐尹边柳之伦。时时相过耳。
昔闻西出风雪每作。政为执事忧也。德懋顾迂僻下士。何执事款款之甚。既致尺牍。副以巍什。犹为不足。则虞裳墨迹伴之。坐获奇玩。不知今世又见古人风骚事也。不忍孤负高意。试把笔。战兢久之。下一二语。真布秽佛头耳。执事前日。其不见德懋面孔耶。耳不白。目不方。口讷如也。心则丝棼而已。何其索糟粕之书耶。敢拒不赠云。
使者致惠疏。不胜款款。近日元逊庵丈。于海滨。哭刘主簿者。有曰。人世一番花。乾坤是大树。乍开还乍零。无冤亦无惧。今虞裳之花。已飘摇矣。复何怨乎。足下幅巾之襚。是知礼也。试看吾正夫。果何如乎。斯人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8H 页
本非抛弃科举者。只应举而不以得失热中者也。足下久当知之。只可劝勉可也。其积中甚礼。发外乃粹。所得已多。足下所谓决非穷庐生活。恐其人不服也。笑笑。万事乘除。无往不在。足下数日之中。才失虞裳。又得正夫。其幸与不幸。果何如哉。为足下唁而旋贺也。
足下真秦也。秦之求无已。竟以璧刻螭。今以一纸。博一篇。是公比秦则廉也。俺比赵则强也。古人有危语细语了语大语。仆之书。亦有迂语趣语雅语实语谩语训语许多名目。谩语可直一纸故耳。
去年之腊。获惠帖。宛觌雅容。能不依依。矧奉十墨之贶。研濡造字。每想伊人。非物斯珍。惟情可贵。岁已献而春将送矣。伏惟足下事亲之馀。临民之暇。著书哦诗。清净自娱。前秋仍友生。得读和陶诗。澹然天趣怡怡如也。鄙人检身不閒。涉世甚生。逢嗔如屋。自咎自憎。其时恨无足下为之解纷。伊来樗散。无所用心。优游而已。士文之逝。尚何言哉。有挽诗八章。盖字字可泪。恨未净写。不能奉献。赆章。懒惰之极。济以纷忙。把笔啽哢者。不知几遍也。至情无诗。揽物相思。诗在其间。何必排韵掇题然后为诗。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8L 页
迢迢北南。各自锁直。红树黄华。邈如河山。少弟襆被。奔走于摛院䆃官之间。鹿鹿不足奉闻。广宁李公志为之一读。事因文奇。不禁匪风之思。史筌文苑传。当依教抽献。窃覸左右之于此事。不翅苦癖浓情。今世还见古人。不觉感叹。
昨别缠绵。悱恻那能已。忽又拜受赆语。其何尔雅郑重。敢不书绅铭座。庸作一生之符。恨不使凡百君子。念念斯语。天下太平。可胜道哉。今朝辞 陛。又蒙珍剂之 宣。蝼蚁贱臣。何以得此。秪自感涕而已。
重阳诗。温而洁。典而则。如狮子搏象搏兔。俱有全力。芝园之作。轩然屹如。无复婴儿姹女之想。顾不可爱耶。
昨日之话。人少而较重阳。愈觉蕴藉。可喻甘宁百骑。僿说。心公识博。呜呼。可与知者道耳。玆奉完佗日。幸为我乞诸邻。俾览全书也。三种书。谨将评选。而永叔许。贻书招之。只恨此公倔强破落。不易钳制焉。觉迷录。广搜博觅。至企至企。李书状燕录。为抄魏伯子一段。对面错过大英雄。东人本自如许。亦足太息。
睢涣。想非僻书而不能对。堪叹不读书也。罗诗如古锦。元诗如名花。皆可把玩。弟将奉和。而苦无摇笔之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9H 页
暇。甚闵。圣钦亦以此为忧耳。永叔消息未闻。是郁。盛撰三种。滨行投赠。则敢不评骘之耶。蜻蜓国志。在李姜山玉堂家。 皇明遗民传。方在乱草不整齐。不堪持赠。姑俟编完。弁以一序。千万企企。
迩来宦情。但咬百根菜。不做半个事。若使康侯。至今在者。不闻叹赏。秪见喝骂。嗢噱嗢噱。热河记。如华严楼台。弹指即见。不害为天下奇书。全副评点。皆自家为之。弟之手迹。往往有之耳。每对燕翁。必大读喝采。观其俯仰。仍曰。此一部谎书也。怪问何谓。曰其对礼润人。有曰炯庵,楚亭。皆吾门徒。此何异孔老之徒。互称弟子。玆岂非谎书耶。燕翁摇手曰。毋多言。恐使外人知。相与轩渠绝倒而罢。书固奇书。人亦隽人。一鸦嘴买呈做官。亦如为圃。不失操执。而有时调治之而已。仕宦之人。将以何者。为鸦嘴而操焉调焉耶。老兄想应知得。
昨会秘省。犹乐部之定场屋耳。今又赴会。夕间。可以一访。诗卷。当乘隙评骘。
浓绿幢幢。清晖满檐。羽觞如飞。快笑轰轰。现出 昭代熙怡之象。秪自神𨓏而已。 禁直。如绿鹦哥锁雕笼中。不能奋飞也。诸长老其果俨临。而果不困否乎。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49L 页
谨念谨念。小壶空者。奉献一杯。注此中。以浇馋太守绀山薇蕨之胃也。
扈 驾平安否。蒹葭堂图及一百单八图。两令公要。弟愿借一阅。天下之宝。当与知者共鉴赏。亦千古胜绝。惠假如何。少选即当奉还。
弟昨日与永叔在先。出往荡春台。捣拈武艺图谱。丝管轰嘲。杯盘交错。尽日瞢腾而归耳。廿四泛舟。匪不欲乐赴。而未献册之前。岂敢离。恐不谐矣。
某公风流弘长。秪闻于古。适见于今。不可孤也。肰吾曹一觞一咏。俱有秤量。稍踰分数。恐招礼干。饶舌。愈益括囊。曾所交勉者也。饭已当历入。
御赐灯记。庄诵三四。以好文纪笑事。留作陋室子子孙孙世宝。使后人读之。岂不咏叹两家之笃谊也。
金申传。昨朝 进呈。而尚不翻译。明日之会。可胜其乐。朴寮今日入直云尔。邻家尚书。向于 昌嫔墓致祭时。一见之。今与于竹肉之会。不其汰乎。敢辞。
薰字诗。富有日新。靡所抵止。真文苑之邓林。学海之瀛渤(一作渤)
盛什。逾出逾奇。如华严楼台弹指即现。一何敏妙。昨日柳朴二寮。果来书局。日本人诗。略加抄选。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50H 页
昨日 御赐白鱼黄柑。贱臣归供老父。俱宜病脾。浑室感祝。不知攸措。杜高斋尝恨白鱼不受钓。黄柑犹自青。弟则一朝自 天而陨者。银条盈苞。金颗满袖。何尝有高斋之恨。玆分五白双黄。
佳会不得与。甚矣。俗务之不能解脱也。童子书画。付上。未闻青城解丹青儿孙。乃如此耶。
奎章全韵。随校随生。令人头须欲皓。奈何。艺苑难事。莫如校雠。以其易淹滞而善遗漏也。今此半日所校。若是敏且精。不胜钦仰。付签处。或有当改与不改耳。此书为例。不敢减却。通考中原增一字。只就声汇所增千四百馀字中。减数十字。所以九人(上命公编辑韵书曰。 奎章全韵。仍 命阁臣尹行恁,南公辙,徐荣辅,承旨李书九,李家焕,外阁校理成大中,检书官柳得恭,朴齐家并公。凡九人同校。)校勘者。注脚与通考中。字或落也。非声汇之谓也。诸条俯问。一一书呈。览之可详耳。
 注脚同字。或先或后。何也。 此书之例。虽在增补字。原字中。若有字仝者。则引入于原字。即弆与去仝之类也。又字仝而义别者。先书仝。字异而通用者。后书仝。
 叶韵字出于经传者。在于诸家之下。改正似好。叶韵次序。既依原书。未必改正。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50L 页
琅邪之邪。当改以琊。 琅邪之邪。乃是本字。后转为琊。自古通用。
 牯。注。改以牝牛似好。 牯是牝牛。历考诸书皆然。而声汇讹作牡牛。
 楀。注。只书人姓。不书木名。何也。 楀字。亦考群书。不知为何木。只称木名。若泛称木名。恐违此书之例。不如人姓之明有来历。不取木名。
 杰字何义。 唐张说作梁四公子传。刱作异名。杰其一也。盖寓言而字书。不得不收入。必曰梁公子名。
 
流字。注。求也。从何书 流训求也。从尔雅。
 顜字音义云何。 此字出曹相国世家。顜若画一通作讲矣。今作顜。似是隶书之转讹。
 旵与盉字。何音义。 旵。玉篇丑减切。日光照也。盉。唐韵音禾。广韵。调五味器也。
 叶韵。从何人所定。 叶韵。用吴才老,杨用修,邵子湘所定。
一边考检。一边酬应。以至日昏。何尝搆得半个文。升庵所言亦无本书。只于抄叶得之。而抄本䵝昧于烟煤破纸。非他人所可觅见。逐条中诸书出处。未可的
青庄馆全书卷之十六 第 251H 页
对。略略誊呈耳。(时 上命校韵诸臣。制进六书策。)
 以文称字。出于何代。 始于秦始皇琅琊台石刻文耳。
 梵也。伽卢也。季颉也。是何书。 盛熙明云。尝览竺典。造书之主。凡三人。此也。
 花草瑞华,云霞,穗书等书。出于何代何人。 花草瑞华。似是齐武帝所作。云霞。即山胤所作。穗书。神农见羊头山生嘉禾。作穗书。
 楷书。谁所作也。 秦时。上谷王次仲所造。
昔获贶札。病困未答。抑或嗔欤。亦应恕之。一雨一晴。物莫不欣欣。未审此刻。寓直休暇二者何居。佳士要清话。虽有寒疾。夕炊后。当乘月移步屧耳。
(己巳冬典牲署库直吴俊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