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锦石集卷之九
锦石集卷之九 第 x 页
锦石集卷之九
 祭文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5H 页
祭姊氏孺人金氏妇文
呜呼姊氏。何为而死也。又何为而死于母氏之禫月也。姊氏得疾以来。备尝痛楚。今乃翛然化。甘寝于长夜。其有乐于斯乎。姊氏失恃以后。常欲无生。今乃决然归。长侍于泉下。其有乐于斯乎。呜呼。上有大人。衰老鳏居。下有女儿。年才三岁。姊氏亦必有顾恋。而饮泣于冥冥。呜呼。其可乐者诚可悲也已。呜呼。吾兄弟三人。准源为季。以故事母氏之日尤短。以所以事母氏者。移于姊氏。姊氏益顾视怜爱。使准源忘其无母焉。今忽迈然。弃而去之。呜呼准源。尚谁仰赖也。准源实自悲。而不暇为姊氏悲焉。
祭内舅石隐俞公文
维岁次癸巳四月己丑朔。初二日庚寅。甥侄潘南朴准源。以内舅石隐俞先生之柩。启靷卜在越明日。谨具酒果薄奠。哭诀于灵筵曰。呜呼先生。卓荦伟人。轩轩其仪。烨烨其神。有蟠于胸。郁乎经纶。发而为诗。新也非陈。如彼邃谷。有物盘陀。雷斧以入。鬼泣神呵。劈破其心。忽闻金声。诗则然矣。且喜曲生。大酌长吟。海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5L 页
倒山冥。尽其奇壮。又自确精。群书咀嚼。利义之关。丈夫守志。有斫必前。士子持论。挂露肺肝。是公恒语。盖见所存。岂惟文章。可贲斯世。厥初发轫。慨然经济。进退消长。尤所激昂。抗直三司。遂蹇不扬。屡屈外邑。专而弗咸。薄试儒长。又抑而沉。既画铨步。未煖沁席。非公不幸。时运之极。古之英贤。盖多不遇。不知而然。何足嗟怪。如公之贤。不知则非。 上褒精白。人称瑰奇。竟不大用。余莫究斯。尺木需梁。连抱委壑。血指汗颜。大匠手缩。敛其杰气。老于杜门。于石于社。有车如悬。去岁拜公。公有泪挥。见公恻怛。余亦歔欷。彼嬉嬉者。孰知公心。伟哉其节。果由血忱。人或平居。慷慨大谈。刀锯汤镬。不啻其甘。及乎到头。鲜不灰色。孰如先生。凛乎自若。譬彼千仞。不仆于霆。身与名全。赫赫其荣。世多嫉公。是逾不悦。不悦何伤。百世可质。吾母兄弟。岿然公在。余仰如母。公亦余爱。曰汝才敏。笃则有用。汝诗之美。盍勉遒重。间发名论。开我蒙蔽。情义孔挚。舅甥师弟。今焉失公。曷堪余涕。昔公来醉。皎霞枫叶。风流邈矣。不可复接。瞻彼木川。郁郁松楸。魂兮永归。安乎其丘。尚飨。
祭伯嫂孺人金氏文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6H 页
维岁次辛丑四月甲辰朔。二十三日丙寅。潘南朴准源。以伯嫂孺人安东金氏之捐背。已阅一月。怆徽华之渐沦。痛宗壸之已虚。略具饼果。而奠于灵筵。为文告哀曰。呜呼。德耀高蹈。敬姜达识。古称贤媛。嫂必并列。孝源百行。乃嫂天性。一毫未尽。心焉欲病。洞洞属属。如将有失。先妣之病。嫂指是血。先考之丧。嫂哭而绝。承我宗祀。以诚以洁。亚祼是将。咸中礼节。事生事死。壹是以孝。呜呼嫂德。寔有所自。有祖仙源。有叔苕泉。毓秀钟美。诗礼之门。自在其室。淑问孔彰。归我伯氏。以事尊章。惟我父母。王父王母。咸曰贤哉。是真冢妇。余时蒙幼。尚记其语。今焉嫂殁。大家栋折。三世之庙。宗馈靡托。举室号哭。声若崩壁。即景错愕。遗恨絓结。舆也之婚。隔以半日。送币云岘。漏鼓三鸣。孰谓皋复。天未及明。惨境罕世。行路涕咽。顾余深恫。却有偏别。自我孤露。仰兄为活。连巷往来。尚云其阔。矧彼黄骊。远二百里。穷而漂泊。亦已三岁。破屋滨江。生理冷薄。未暇自念。念我兄独。虽云其独。有嫂在房。嫂于我兄。配耦其良。乐道安贫。繄伯氏志。嫂心亦然。允矣女士。琴瑟以友。峨洋在是。冀馌之对。朝夕中闺。惟孔惟孟。惟程惟朱。暨我东方。节义道学。载扬载扢。如酬于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6L 页
酢。膝跪耳倾。舆也侍侧。有窥其门。夕灶不烟。载瞻其堂。笑语有闻。綦巾缟衣。诗称其贤。兄有是乐。庶送百年。我忧之纾。惟以是焉。嫂今不在。我兄始单。此身远离。益知为难。其在于骊。我心如何。思之及此。肠肚益摧。嫂如有知。亦必是悲。余妻冬来。嫂在呻委。犹然欢笑。喜其团聚。今来噭噭。玄木冥然。日月无几。人事已迁。介妇攸摄。于礼则当。事故牵迫。又将浮江。云谋酒食。告诀而归。余因为文。亦以告哀。廿载母事。受恩则厚。一觞而哭。其可曰报。大声长恸。有泪如雨。呜呼哀哉尚飨。
祭亡室文
维岁癸卯八月二十九日。孺人原州元氏。皋复于骊州寓舍。今已十有八日。而其夫朴准源。尚无一言告哀者。岂理也哉。孺人临绝之日。余怪问其无所言。孺人答曰至极之处。岂容言为。余于孺人之死。痛极悲至。有不可以言说尽。则彼此死生之际。各以无言二字了之。不亦可乎。虽然余于平日。凡有事。未有不以语于孺人者。今此孺人。葬地之不得。使余悲闷罔措。至于夜不能寐。而不以相闻。则是以孺人为无所知而绝之也。余岂忍为此。且孺人之死于此乡。于余心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7H 页
大有所滞恨者。亟欲致诘于孺人。则又安可以无言乎哉。遂以九月十七日乙巳。略为文而哭告曰。呜呼。余与孺人。来居于骊州者。岂兔园为农之计欤。抑鹿门偕隐之志欤。余于骊。本无薄田。可以勤力其中。则初非为为农也。余虽白首无成。盖尝有当世之念。孺人乐为之助。则亦非为偕隐也。夫如是则弃京师生长之村亲戚之乡。而孑然寄寓于此者何也。世言人再居于所生之宅必不吉。孺人实生于是家。下来之时。人多为忧。而惟孺人素不喜巫卜。凡世俗拘忌。一切不屑。孺人以妇人而如此。则余以丈夫。何可挽其行耶。然居骊以后。遇孺人有疾。余辄心动。一日孺人谓余曰前夜之梦。见五个方笠悬于屋檐。有一丈夫独行于厅上。余闻而愕然。遂知是家为孺人毕命之所。而旋又解之于心曰。若使孺人生五子而皆长成。至于胜丧冠之时。则孺人已老矣。孺人之得寿。可占于此。不害为吉梦。孰谓才生华也。满五子之数。而孺人遽至于斯。使此身踽踽于室中耶。呜呼悲夫。外姑尹夫人无他子。只有孺人。孺人情势盖不可一日而离尹夫人也。尹夫人以骊有旧宅。己亥春遽决大归之行。则余与孺人之踵来。其势不得不然也。有所谓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7L 页
牌岘。距所居不一里而近。短碑之隐映而临于西牖者。即外舅遗安堂衣履之藏也。孺人日夕瞻依。四时节祀。手自备过。入而侍尹夫人之侧。出而望遗安堂之墓。依然有归宁父母之意。余以是为孺人喜。余亦姑且安之。不意再昨岁。尹夫人因事返京。余与孺人竟未及归。余谓孺人曰骊是士大夫之乡。非我姻戚。即吾朋交也。且其江山美丽。风气文明。其于长养儿辈。非他乡贸贸之比。设有缓急。某也知义理。某也有诚款。皆可倚仗。仍居之可乎。孺人曰诺。于是借田种麦。课婢拾绵。大为营产之计。所寓屋舍。年久毁顿。外堂之扁以遗安者。即外舅所尝处。孺人未忍见其夷而为墟。因今夏麦粮之稍裕。决意改建。内屋之栋倾桷摧者。亦且渐次修葺。圃之荒而辟焉。藩之撤而植焉。余尝指东墙而戏语于人曰。是夫人城也。盖谓孺人之亲自董役也。孺人之心。可谓良苦。而孺人则死矣。如使孺人少延十年之命。则家计成立。庶几有日。夫岂以乡居为嫌。而秖缘余之福薄。使孺人而中途奄忽。尚谁咎哉。虽然使孺人初不来居于骊。无犯世俗所忌。则或可得以不死也耶。抑自有前定。不可得以逃遁者存耶。然则余之有滞恨而不释然者谬耶。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8H 页
呜呼。客地遭变。初终茫然。衣服则幸有左扉之预为治送。其馀诸具。惟以孺人之族乡声势所藉。人多顾念。不违日限。以余之贫穷羁旅。孺人之死而得此。岂曰有憾。而独于含敛之夕。无人入见。余以救病积瘁之馀。精神不逮。未免错误。遗恨实多。是则孺人或有以谅之而不余嗔也耶。呜呼痛矣。孺人临殁之前一日。孺人再从弟元君果汝来坐。孺人遽召而入。语之曰吾死矣。舅家先茔穴尽。汝其葬我于吾父山下。余时在傍。瞪视孺人曰。葬近先人。吾之至愿也。他日各葬。岂不可悲乎。孺人瞿然。默而不复语。呜呼。余死之日。迁孺人墓。浮江而西。则帆一日可抵余之所葬而合祔。夫岂有各葬之悲。而余之为是说者。盖虑主家之不许。欲绝孺人之望于生时也。虽然目下事力。实无新占之势。且从今以后。不知余之飘泊于何处。则虽距玆十数里之地。恐他日不免为无主之坟。无宁权葬于牌岘馀麓。得有修护之路。而亦免孤羁之忧。此所以书恳于左扉者。不专为孺人之遗意也。其情可谓绝悲。而为诸议之所沮。事竟未谐。此岂外姑之意也哉。孺人以遗安翁之一块肉。而死无所归。则彼诸议之沮之者。其果允合于天理人情耶。吾知遗安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8L 页
堂之灵。必有所悯怜于冥冥之中。而孺人之魂。亦必有戚然而饮恨者矣。于是舍而他求。遍看州之近处。而若有无主空閒之地。则不踰礼月。姑为权厝。以待来春。返葬于先茔馀麓而已。他无所图。呜呼悲夫。言岂止此。而神思惝恍。文不能成。山积之怀。留待他日。可以尽吐出。孺人勿以为觖。而姑先举于玆觞也。尚飨。
祭外姑贞夫人尹氏文
维岁次乙卯十月戊寅朔。即外姑贞夫人尹氏大祥之月。而初五日壬午。其晬日也。外甥通政大夫户曹参议朴准源。身在 禁直。使子宗庆。谨奠时羞于灵筵之前。文以昭告曰。呜呼。余处甥馆。四十年玆。惟夫人忧。无一贻怡。齐髡秦赘。自笑落拓。于墨于庙。以衣以食。有愧妇女。丈夫诚阨。黄骊之计。俯首其听。薄田糊口。待余以耕。浑室将下。夫人先行。大滩水浅。舟触于石。八日篷窗。幼稚啼哭。余迂不变。放浪水涯。生计之微。反甚京师。婚嫁疾病。弱妻力殚。竟死莫救。旅居益酸。有髧如栗。孰恤饥寒。又复挈归。敦府之巷。饱玆栖屑。余殆其病。譬彼霜卉。悴不复春。女膺 拣选。猥结 国姻。于骆有第。有崇其闾。亦有官食。有肉有鱼。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9H 页
遂奉夫人。就养高堂。终始母我。鹤发其长。如曹大家。出入 邃禁。宫人争睹。咸称懿范。曰于 孝宗。是曾孙妇。 君王赐觌。 恩赉隆厚。圣岁 邦庆。八域蹈舞。夫人及见。乃在颙祝。入贺 殿宫。进抱 岐嶷。是在妇人。为荣也极。昔余委禽。未见聘君。高风厚德。尚有耳闻。驸马为祖。布褐绮纨。不有孟光。畴偕伯鸾。质直勤俭。助政丘樊。人有劝仕。矢志鹿门。噫其无子。有安谁遗。长公泪许。死托在纸。时移礼变。有掣莫定。夫人吁天。伦纪遂正。谓公食报。理又乖舛。佳孙忽夭。其母继殒。老人大戚。病以丧发。余限 禁扃。未亲药物。因事一省。大陵之晨。若谛我面。呓语谆谆。心知大诀。亦莫留视。寓舍皋复。雪冈同祔。一委阿庆。余则行路。我活谁德。而至斯恝。八旬无五。亦云大耋。尽未亡责。藉手下从。大江在眼。郁彼莲峰。灵聚故宅。载歌载啸。有来金坪。宛其瑳笑。在夫人身。抑又奚悲。顾余馀生。虚廓无依。到家彷徨。如失母儿。筵几将撤。晬日在即。觞豆之设。异乎寿酌。泪其倾河。奈莫躬将。惟有芜辞。一幅哀肠。余于夫人。其止是欤。尊灵垂谅。庶几歆余。呜呼哀哉尚飨。
祭伯氏近斋先生文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69L 页
维岁次辛酉正月戊寅朔。十七日甲午。即我伯氏近斋先生大祥也。舍弟准源。尚阙酹侑。而今焉三年将终。灵几当撤。恸情理之多觖。怆德诲之永閟。玆敢忍泪缀辞。用前四日庚寅。略具觞豆。敬祭于筵前。读而告哀曰。呜呼。兄弟至爱也。兄弟而只二人。又至爱也。只二人为兄弟。而年各踰六旬。白首相对。又至爱也。而诱之掖之。薰之陶之。兄弟而为师生。此又世间之至乐也。以三至爱。又兼一至乐。则吾兄弟岂可先后死。虽一日抱此半体之痛哉。呜呼。昔我家在北山下。崇台名园。花木翳然。时王父母无恙。父母欢侍。吾兄弟左右膝下。一姊瑳笑于其间。世以多福称之。先君子尝顾谓先妣曰。吾家两世。皆无兄弟。至于余。幸有二子。开发教诲在余。而养育成长。岂不在于君欤。吾兄弟虽幼。亦知斯言之为可悲而益相爱也。既而王父母下世。先妣弃背。金姊亦随而逝。不复有前日之事。惟吾兄弟。奉先君子定省之暇。惟读书为事。兄教弟学。盖未尝顷刻离舍。余时走入园中。摘栗啖先生。先生亦怡怡也。惟我先君子有文章。而晚就荫涂。癸未始宦游湖关。吾兄弟自此多相离时。黄鹤之楼。练光之亭。巫山之峰。朴渊之瀑。弟不在焉。鸡龙之山。拱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0H 页
北之楼。麻谷之寺。扶苏之城。锦江之舟。兄不在焉。牙诗和杜之后。不复相会。会亦不得久。甲午先君子下世后。吾兄弟孤露且穷。余遂载妻子浮江下黄骊。因落落如各相天涯。后四年哭丘嫂于京。又三年哭室人于骊。吾兄弟穷益甚。余时以舟来省先生。欢然忘饥饿。丁未余得除三山。邀先生赏俗离枫叶。余又适有病不能从。其后先生又独入金刚。临沧海观日月之出。归而叹曰恨不与吾弟共此壮观。乃以余少时梦金刚诗谓之谶。若此者皆吾兄弟晚年分张之迹也。噫。余于先生。年齿差五岁。衰象日渐比并。谓不可久相离。欲谋一丘壑。为老境团聚。是又先生志也。岁庚戌 嘉顺宫诞生今 上。余承保护之 命。处 禁中已十年。而一年之间。省于先生仅十数。每问 元子起居讲学。未尝出一言及朝廷事。相对惟切磋讲磨。虽卒乍间。埙篪湛乐之意。至老不衰。今乃奄成大诀。再期已迫。二十五月七百五十日。余其半身而无非痛也。痛而一日而不可堪者。又二十五月七百五十日。而犹且生。甚矣余之顽也。呜呼。余之所学于先生者凡三变。而总角而诗。曰机曰云。弱冠而文。曰轼曰辙。三十而愿学。曰明道曰伊川。然先生聪明而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0L 页
余昏钝。先生纯粹而余驳杂。先生精密而余粗疏。先生刚毅而余懦弱。先生严正而余巽软。先生刻苦奋励。而余惰缓悠泛。先生行古道。自期以第一等。而余则落下第几等。堂室阃奥。邈乎其不可窥也。噫。余见先生。盖自幼少时。曰道学曰文章曰节义此三者。每不绝于口。而语及怀尼是非。辛壬忠逆。春秋大义。则未尝不激昂慷慨。至于流涕。长者异之。或反其意而试之。则先生辄声色愈厉。言议益峻。长者不能屈。既笃志于学。早废举子业。而每见余功令文字。辄皱眉。苟使余早知无成。岂不弃举业。专心于先生教训。终闻圣贤之大道。而顾乃碌碌而止。是岂先生之意乎。余之负先生多矣。今虽欲悔之。其可及哉。其可及哉。呜呼痛矣。先生逝矣。斯文丧矣。吾道孤矣。贤者未必用于世。而有德者未必享期颐之寿矣。所谓天者不可测。而所谓理者亦不可知矣。举世靡靡。高不可蹈欤。众人姣姣。素不可守欤。何彼之扬扬而此之寂寂也。此岂非先生之命之穷欤。于先生何损焉。呜呼痛矣。昨年先生殁。今年 先王宾天。此何事也。此何事也。顾今 主上冲年嗣服。国势孤危。处至昵之地。值极艰之会。孰不为之凛然。而先生其无忧叹于冥冥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1H 页
之中欤。辅导 圣学。扶护善类。为今日急务。而周公在前。召公在后。今有其人欤。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国势于泰山磐石者。今有其人欤。焫丹田气海。使血脉萃合于一身者。今有其人欤。呜呼。心有疑而谁质。事有难而谁问欤。文有晦而孰讲。礼有变而孰正欤。呜呼痛矣。呜呼痛矣。先生于道学文章。盖已兼之。而将作之不仕。处穷而见志。宫僚之不就。违 命而守义。向非我 先王渊衷有一部春秋。则先生其可免大戾乎。此可与知者道。不可与不知者言也。呜呼。先生素清羸善病。周甲之日。余以程夫子四十浸盛之说。序而寿之。乃今得年止于欧阳子。是亦不可谓不寿。然在先生则不足。盖先生志业无穷。有许多未卒者。孔子曰假我数年。卒以学易。最所遗恨。在此尔。纵不能享以百岁。少进程子之年。则于先生岂其丰哉。而乃反啬之。天又何意也。呜呼痛矣。先生尝言先山穴尽。必葬我于环杨山三十里地。今不能奉承遗志。则此亦余之负先生也。果山与杨山。相距百里而远。虽曰魂气无所不之。岂若松楸互接。丘垄相望者乎。然而翊也一抔土在傍。若朝夕侍坐。此或可以有慰也欤。抑果山非完襄。而嫂氏之墓又有水患。方欲力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1L 页
求吉地。迁两墓而合祔。此计终有成耶其不成耶。噫。先生以未见先世貤赠为恨。昨年秋余升正卿。再 赠先考为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先王考为嘉善大夫吏曹参判。曾王考为通政大夫吏曹参议。已又擢判金吾。加 赠先考议政府左赞成。先王考吏曹判书。曾王考吏曹参判。先生其知之欤。其不知欤。呜呼。先世文献之未及承先生命者。惟余未死之前。与舆也谋所以次第校勘。而自遭 国家祸变。肠腑溃裂。神魄遁丧。继又长子妇死。公私悲痛。未遑及此。先生遗稿。舆方缮写。已托苍下子校选。而至若经劄礼说。将谁托之欤。待其全稿就成。而入梓早晚。未可知。是亦可悲也已。为同气而哭。为斯文而恸。竭此声泪。岂非渊翁祭农岩先生语欤。余于今日。亦云庶先生之冥会焉。呜呼哀哉尚飨。
锦石集卷之九
 哀辞
  
金君圣文(在行)哀辞
姑夫通川郡守金公有才子曰在行。圣文其字也。君生而有美质。额耸而眉清。颜貌白而目荧然有彩。自七八岁。已能作古诗。往往有惊人语。通川公年五十始得君。爱重之忒甚。君又清羸多病。父母心凛然若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2H 页
不保。盖亦教之而不甚督。有病则设博奕投壶画图花木禽兽。凡可玩赏而娱其心者。罗列于前。而君顾不喜。辄取架上书披阅为乐。见者咸异之。既冠出游泮庠。所作多见赏于主司者。通川公每出以示人。喜形于色。然余未尝见君属文。一日余入泮试。君随至。终日端坐。寂然若不思。已而解衣侧坐。使从者执烛。即举笔挥写。才气勃勃。若风骤雨至。傍若无人。观者如堵墙。皆啧啧谓之瑞物。君时年十五六。虽余之知君。亦不意其才之至于此。间又游关东山水。登丛石望日月之出。归而才思骤长。骎骎乎追武古人。而忽婴奇疾。越二年而死。呜呼惜哉。君安东人。文正公清阴先生之后。领议政退忧公之曾孙也。君生于清阴先生回甲之年。通川公命小字而志之。且其天资特异。文艺夙成。有可以振家聋而需世用。人皆期其远到。而今忽夭死。阏而不遂。丰于才而啬于命。岂不惜哉。君性又孝。自幼嬉戏。未尝离父母侧。父母有疾。忧见于色。待长者甚恭。与朋友游。口不出鄙俚语。安静祥善。绝无浮夸忮忌之心。其所得于天者。又岂独文词乎。而顾掩翳沉泯。未及有见于世。则千载之下。孰知有圣文也。君死之前四十日。而通川公卒。公既殡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2L 页
而我姑母又卒。君又无子而殁。而金氏之祀遂绝。呜呼又何酷也。君无兄弟。与余为内外兄弟。且以余一日之长。而粗尝好文词。必欲与之相追随相资益。及其长。好我愈笃。有作辄出示余。其有善有不善。余未尝不告之以诚。奖许而兴起之。方且观其成就。相与倚重。而圣文其死矣。呜呼悲夫。君之所著述。当不下数百篇。而变故苍黄。其存亡未可知也。方嘱君之族人仲则。收取缮写。图所以传示来后。而此亦不足以知君也。故余作辞以见君之槩。仍念凡人之死也。亲戚故旧有为之辞者。则必遗其父母若兄弟。以慰夫深哀永伤。而于圣文无有是焉。则又将孰遗而孰示之耶。惟以抒吾悲而已。辞曰。
东有巨海兮。昆仑无穷。浪沤泡沫兮。起灭其中。居斯世而亦然兮。孰为生而孰为死。况昔豪士之达观兮。谓莫寿乎殇子。譬往还于宵昼兮。又孰悲喜而啼笑。然余心之悲若人兮。历时日而不忘。气清而才美兮。奄青春而离殃。被锦绣而晦彩兮。袭兰玉而未彰。若彼凤雏之将成文兮。羽毛忽其摧伤。又若奇花异草之方发生兮。惨风霜之陨折。皎皎其容。英英其质。而不可复接兮。竟泉壤而埋没。身既死而魂在兮。廓周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3H 页
流乎四方。瞻宇宙之茫茫兮。夙所好而相羊。结木兰而汎彼兮。指扶桑而为期。涉苍龙之窟宅兮。拊朝暾而遨嬉。登汗漫而薄空明兮。驾灵鸡而蹁跹。谅平生之所止兮。魂于斯而千年。而不然其上征兮。谒玉皇而成仙。抑平丘之山松柏郁郁兮。随父母其长欢。然哀彼孀之号哭兮。欲往从而焉可得。闭空宅而无主兮。求螟蛉于深谷。虽无子而有子兮。庶彷佛其典刑。余作诔而写哀兮。慰君魂于冥冥。
金君谨之(晦根)哀辞
余友金君谨之得疾一日。卒于枫溪之旧宅。余闻即驰往哭之。越翌日谨之大人处士公。自松湖入临。余往吊之。公新经涧皋公丧。泣血三年。须发尽白。而又遭谨之之丧。斩焉衰服。望之凛然。公泣曰六年荐祸。世岂有乎。指室中砚几书帙。又泣曰是皆吾儿遗迹。吾虽欲忘之得乎。后十馀日。谨之之柩将靷归松湖。余又往哭。时处士公为文哭君。而君之季父堤川公抱君之孤儿坐房中。儿方五岁。闻读文声曰是谁读书也。闻哭声而曰是何声也。堤川公无以应。唯饮泪而已。呜呼。谨之之死。一何其悲也。往余居枫溪。与谨之家。屋角相接。余始与谨之相识。谨之从弟成之。亦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3L 页
与余友善。三人日与之往来驰逐。成之文华夙就。甚有名誉。谨之亦喜为文。而过自晦匿。故人未有深知谨之者。后数年余移家出北里。而谨之家亦大归于安山。即松湖也。不复往来殆十年。而谨之之名稍稍闻于侪友间。余知谨之其间益肆力于文。比往时大进。实有所不能自掩者矣。今秋谨之中监试解。人皆曰明春必捷司马。余亦喜甚。一日成之来访余。余语及谨之。而明日谨之之讣至。呜呼。人事之不可测有如是耶。谨之为人。俊洁有风标。而性孝友。其妹生数岁而病死。举家谓已死。无余何矣。谨之独不离其侧。手自灸脐。汗流透衣而不出户者凡数日。妹复生。今年春赴增广来京。将入试围。而闻处士公有微恙。谨之即上马。诸人竞挽之。谨之不顾驰还松湖。处士公素以学问行谊。为世所推。若使谨之假之以年。益擩染于家庭。则必将世袭其美。名显当世。而不幸短命死。呜呼岂不惜哉。辞曰。
眉疏目炯兮。额广口方。步凝而矩兮。语缓而良。矫乎其秀兮。颀然其长。美哉仪容兮。玉洁兰芳。今不可见兮。永閟其光。冰雪漫路兮。丹旐悠扬。湖水淼㳽兮。湖山郁苍。身虽其埋兮。魂兮不藏。曰笃孝友兮。跬步不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4H 页
忘。死犹其然兮。父母之傍。颜貌皎皎兮。笑言琅琅。如闻如睹兮。在彼室堂。幽明不隔兮。一理孔彰。苟其如是兮。存也非亡。愿尔父母兮。而勿永伤。
俞子异(汉冯)哀辞
余与子异。二人而并生己未。年之甲也。异姓而同祖高祖。戚之近也。为家而共负仁山。居之邻也。应举而各主经义。业之似也。及壮而皆称幼学。穷之类也。子异美容余貌侵。子异虚怀余心隘。子异流动余苦淡。子异善言语余讷。子异多当世交游。余若处子。以所同较所异。多少均然。而余与子异之好。不以其所同而有加。不以其所异而有损。乃在同异之外。而别有所相取者存。夫设机巧以利于己。世之所好也而子异无之。矜技能以沽于时。人之所尚也而余无之。此其所以爱好之笃。相视如骨肉。子异之名冯。故余呼以大树将军。余之名准。故子异呼以寇莱公。后余与子异出北洞。散居于城西南。遂落落不相合。一日子异访余于三清之洞宿焉。谓余曰刺绣纹。不如倚市门。今之倚市门者多。子独刺绣纹何也。欲衣绣而夜行者乎。盖子异意余穷而有悔。故为是言而试之。余笑而不答。已而子异死。余往哭甚恸。欲为文诔之而
锦石集卷之九 第 174L 页
未果。倏焉为十年之久。余奔走江湖间。与子异若相忘者。今年春。余在报恩县斋。夜卧念旧游。因自言子异死。余终无一诔则是终忘子异也可乎。遂蹶然而起。呼烛书之。其辞仅百馀字。夫追述于十年之后而文亦甚少。顾何以尽其情。然余之不忘子异之意则在是矣。时夜深皎月入轩。落花满庭。恍如三清对话之宵。是尤可悲也已。辞曰。
杨州之山。荒垄而衰草者。学生之坟兮。此前日之大树将军。报恩之县白头而墨绶者。太守之躬兮。此前日之寇莱公。其得失荣悴之无甚相悬兮。夫孰云生者可羡。死者可怜。吾欲倾官酒数斗。与子异痛饮。如心台玉洞之柳醉花酡兮。魂不至兮奈何。惟玆短诔之悽悲兮。寄余情于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