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书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3H 页
与崔士矩(华镇○丁未)
前者儿还。承拜复疏。满纸缕缕。无异合席细讨。且审朝夕展省之暇。看书玩理。真切体验之工。有不自掩于撝谦之中者。固知哀进修之笃如此。令人倾慰不可胜。居然秋序已届。孝履何似。攀柏悲号之声。栾柴欲仆之容。恒在吾心目。虽欲忘之而不可得也。示谕未发时存养体认之难。若非用功之切。未易觉得如此。若愚之元不曾下工者。尤安敢妄为之说。而但以所闻于先儒者。其言以为未发之前。不可寻觅。已发之后。不容安排。惟平日庄敬涵养之工至。则其未发也镜明水止。而其发也无不中节矣。此是日用本领工夫。至于随事省察。即物推明。亦必以是为本。而于已发之际观之。则其具于未发之前者。固可默识。今请毋多谈。只依此下工。则久久用力之馀。自当渐见分明。而于吾致中和之工。亦思过半矣。如何如何。苟为不然。而徒区区于辨论。终使说得极明白。终无亲切意味。恐与不识者不大相远矣。且不独此一段而已。凡系义理。无不皆然。未论他人。只以自家验之。则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3L 页
此亦尝有意于发明。随意弄笔。不无一二形于文字者。顾无体验之实。而徒事口耳之间。故其言虽或近理。而别无深味。自阅一过。亦觉没紧不切。况可仰尘于高明之览乎。以此俯索虽勤。而不敢副教。望勿以秘讳见疑。惟怜其晚暮无成。继自今每惠规警。俾少开益则幸莫大焉耳。
与崔士矩(甲寅)
昨春以后。非无往来之便。而每缘悤卒。未能以一字奉候。徒有倾向之私。结在心曲。或遇閒寂之时。则辄出前后手墨而反复披玩。以自慰释。然迹与心违。怅与恨并。每与同志相遇。未尝不语及座下。未知见念亦然否。即日春候乖常。谨问学履际玆如何。时气大乱。便作弥天之网。顷得清彦书。知渠方寓广峡。大都不得安宁。想亦一般。果能无事经过。而已为撤还否。近来所读是何书。而透了梦觉一关。自量知见已到。无少凝滞。日间体验之工。比前省力。着处有精彩。更快活否。前承得敬斋箴集说。早晚閒看。此实圣学始终之要。提纲挈维。开示后人。无复馀蕴。苟使一遵其训。毋或少违。则其于进修之方。当见其日新又新。而一直上达。以座下之诚笃。吾知其必如是无疑也。顾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4H 页
安得更奉清范。稳听绪论。以豁此想像期望之怀耶。大抵此学固当以践履为重。而若于义理上未能十分讲究。则终无以洞见道体。而孝悌忠信。便成死底物事。纵使行得甚高。卒不免为乡曲之细行。妇人之检押。故从上圣贤。必以博文明善等语。先之于约礼诚身之前。而朱子亦曰力行而不学文则所行或出于私意。此诚至切之诲也。顾今人力行者既鲜。而力行而又能知其如是者为尤鲜。一向致力于尊德性而阙却道问学一段工夫。何尝见只轮之能行而只翼之能飞乎。盖自孟子以来千五百年之间。言行无瑕颣。事业惊天地者。不可胜数。而都缘其人不解做格致工举。无以与闻于圣贤之道。此则无先觉倡之者故也。及至近世则又有一种特立之人。愤人之徒能于口舌上腾道理。顾欲专废讲论。其于经传文字。亦谓注释已明。更无可疑。而遂不下刻意研究之工。是亦不免为矫枉过直之归而去道远矣。倘微资质之美见解之高如吾座下。而平日用工于此。又极亲切。则其孰能幡然有悟。自以为困于所长。而思益勉于惟精之学。要令行解相资。足目俱到。而无偏重局滞之患乎。千万勉之。若仆者昏弱既甚。觉悟且晚。虽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4L 页
使办死力做将去。犹不能及人之万一。而加之所居穷僻。傍无师友警发之益。自作自辍。一任悠泛。秖今半百已过。而环顾平生。了无片长可取。良为寒心。然夷考所以致此。则只是一个敬字终未能吃紧着力。其始无牢固根基者此也。其终无丝发功效者亦此也。今虽欲勉强收拾。以为收之桑榆之计。而奈精神已耗。筋骨已衰何。以此益知人生有志。会当趁盛年惜取光阴。孜孜兀兀。期必成就于未甚老之前。方是勇决耳。然而一息尚存。亦岂敢遂有自弃之心乎。方且炳寒更之残烛。鍊坏鼎之馀丹。虽旋看旋忘。徒费镂冰之功。若存若亡。无望皦日之如。而区区一念。直以盖棺为期。倘于未死之间。或不无赖天之灵。而分寸有进于前日则亦可谓幸矣。不知座下果以为如何也。感吾人相与之厚。既以瞽说奉劝。又以鄙悃悉陈。幸望曲采而默谅之。近日所得。无惜投示。兼垂规诲之语。发此蒙蔀。至祝至祝。宗鲁老亲姑无大段愆节。而末儿之已授室者。以叔父遗命。许于从弟。虽继绝立后。自是至亲间不容已之事。而天伦变移之际。人情有不能堪者。奈何奈何。渠于兄弟中稍有志尚。期望甚不浅。终是言教不如身教。姑未见以绳墨律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5H 页
己。读书讲义之际。苦难于耐烦理会。此为大病。当俟秋凉路净之后。使之往见其姊。兼拜床下。望须细察其眉睫。而痛下顶门之针如何。
答崔士矩
前冬儿子行。草草付数字。其还无复字。甚怅然。匪意珍缄远投。德音孔嘉。且审学履起居连获冲裕。欣倒慰泻。岂寻常比也。宗鲁侍事依昨。惟是头风恒苦。日间精神。如在云雾中。虽或能收敛身心。不至大段放倒。岂应复有惺惺时节与洒洒境界耶。尝试思之。天生此人。便举其全体大用而付之。元无一毫欠阙一刻间断之处与时。苟能真知而实体之。使夫万理融贯。一原昭晢。则虽其发于用者。有未能及于其远。而存于体者。当下便具。实不以大行而加。穷居而损。故历观古昔圣贤之处于贫贱者。虽或箪瓢屡空。未尝以此而少改其乐。常自浩然而泰然。举夫下万物。无足以易之。方其兀然端居。怡然顺应。自他人观之。直似寻常而别无奇特。殊不知个中有无穷意趣。非可以言语形容者。则此乃博约之至。上达既到后事耳。岂如我空疏者之所敢语其万一。而今者吾友之见推。乃如是过当。无乃以己之所得。而谓人之亦然。想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5L 页
象髣髴之间。自不觉其言之及于此耶。前书所言。不记如何。而大意似云远地相从既未易。所可与论襟怀者。只是书札而已。而往复之际。要须质所疑辨所难为主。期于讲明得十分而后。方有益于彼此。而措辞遣事之间。必不明白说出。故常恐贤史或未能领会而为之采施。今见来示。其照破回教乃如是。亦一幸也。虽然以高明之文辞。凡所欲言。何所不沛然。而终不肯一语说及于经传中旨义。以为相叩发之地。虽曰心之微妙。书不能文。而此自不娴辞者言之耳。岂如座下之谓哉。切望今后则必为示其一二。俾此昧陋得闻妙契之言如何。抑或道理无穷。盛见万一有未尽。则亦当与近地深于理者如宗伯子皓辈。细加磨砻。以归至当。亦丽泽相资之道也。如何如何。子皓近颇用工于传疑。识解比前益精。至于玑衡之制。亦为之反复讲究。虽未到十分了悟。而大抵心力过人。无论甚么物事。便能随事透去。尺寸所得。皆为己有。其邻柳上舍栻亦有志此事。思索尽精。此皆可与游者。以吾敬贤者之心。则惟当自就高轩。以为求益之地。而如欲为贤者谋。道里虽远。乘暇更临。与此间诸益。做得一旬团圞。亦不害为博取众善之归。倘可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6H 页
留意而图之否。惓惓之至。不觉倾倒及此。馀万匪面难悉。惟希心亮。
与郑复汝
向于草土中。蒙临问甚勤。至今感结于心。顾阻阔复依旧。引领驰神。何日不憧憧于那边耶。即日霖炎。学履起居如何。仆自念齿发已近七旬。外而形骸虽不觉顿衰。而内之精神日渐消亡。寻常酬酢。亦患于失后忘前。况如故纸上工夫乎。以此虽不敢全然废阙。而画脂镂冰。随即无痕。其新如此。其故可知。枵然虚壳。寄在人世。目今所愿。但能甘食安寝。以终馀日。则此为大幸。而近地知旧犹谓有一分可语者在。期望太过。愈令人不堪。最是文字之责。相属不绝。虽或不得已抗颜有作。自不满眼。至于质疑问难之左右交至。尤是求道于盲者。而名为一日之长。不容不答。则胡说乱道。误人不少。为是之虑。而思所以不甚悖理。则茫如堕烟雾中。收拾不上。古人所谓教然后知困。政此物之谓也。都缘平日不善自处。必有虚夸浮矜者存。故人不知其实。而遂欲弄假成真。不恤其狼狈也。因念从者以本来好资质。办得真实心。以做了刻苦工者已有年所。向于奉晤时。略闻绪论。则以为是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6L 页
天下至乐云。人欲为学。会须到此境界。然后方为究竟法。而如我浪得虚名。元不曾吃紧用工。秖今垂死之年。见解与行事。依旧是蒙昧。而徒以其老大之故。坐占地步。傲然若可列于先进者。世间孟浪。无过是者。拊躬反己。只自愧赧而已。如得致身于从者之傍。日闻其嘉言格论。日见其实践力行。则虽此昏愚之极。庶或有分寸进益之道。而途既云远。痘又作梗。赍计莫遂。良为太息。然却念近地强辅如南损翁在焉。与之相往来相往复。已数十年矣。终无以观感慕效。以少跻攀于万一。则此等言语。亦属虚伪。未知将何以善其后。得有所一分塞责而死也耶。徒有好德之念。未灰于心。向从者不觉其倾倒如是。幸俯谅而深悯之。因风惠音。施以良规如何。
答郑复汝
前秋吾两人相问书。其发巧与同时。声气相合。自有不期而然者。信如来谕所云。但伊后从者之与我书又再矣。而吾之书无一焉。是则又何其不相应如是也。岁新后忽已易月。即玆春寒。学履起居神相否。仆垂老居鳏。理无所怪。亡人亦享尽百福而归。无足深悲。惟是在世之间。得与同志相从。料理几卷残书。而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7H 页
少悟其所未晓者。此为至愿。承欲早晏枉顾。果尔则其何幸如之耶。
与黄次野叔璜(戊午)
腊晦书草草奉复。未究所欲言。迨以为恨。新蓂已抽四叶。即日彩欢暨棣乐。果如何。想膺多祉。遥切驰贺。仆奉老喜惧。与岁俱深外。不谓朽弃之物。尚为 明主之所记念。持宪 召命。又下于梦寐之外。惶陨之极。若无所容。方拜章乞递计。而如不蒙 许则其无端为樊笼物。恐复如前日奈何。每念次野见识。非不迢迈。而涵养处或似不足。叔璜才气非不俊爽。而沈潜处或似不足。顷得示墨。其反躬自省之意。溢于言外。推是心以往。其将何德之不可进。何业之不可修哉。幸愿益加勉励。副此至望。大善大善。杜陵去别纸昨始送之。而今见其答吾书。则于左右所论太极之言。殊未有首肯意思。从当面叩或书叩计。而元来太极图之所以团圆无缺者。特以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有若循环之不穷。故周子之图之也如此。则只此团圆㨾子。已具动静阴阳之妙。虽挑出在上。而为一空虚底物事。亦离却他不得。且所谓阴阳者。亦已含五行在中。只是于团圆㨾子。其理已自有昭著。而惜乎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7L 页
损翁偶未及看破。其为说乃若以太极为无名称无住着。先形立离气存之物。如左右之所谓。若果如是。其于各具处。又安得洞见全体之浑然自在。而说得无窒碍解得极洒落乎。虽然此老所见。亦甚高明。想于潜玩之馀。或有同归之日。惟是颙俟耳。祖宪律袭之义。朱子既曰皆兼内外该本末而言。则先儒之独详于律袭而不详于祖宪者。殊未晓其意。且其所谓道只在法之中。法不在道之外云者。只似道与法自相对为内外。故顷所以发问者以此。然乃若鄙意之所欲知则所谓宗其道者如何是为内为本。而如何是为外为末。所谓守其法者如何是为内为本。而如何是为外为末耳。其间或已思量有得否耶。诚者自成之诚。固是兼理与心而言。然毕竟先有理而后有心。故下文物之终始。是先以理言者。不诚无物与诚之为贵。是方以心言者。此所以于章句先言物之所以自成。以照下文上一句。又曰以心言。以照下文次二句也。顷复固已略说此意。而其言犹似未安。故更发之。如何如何。
答黄次野
令伯从袖去书。想即登照矣。即玆至寒。不审侍馀棣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8H 页
履更何似。悬溯无已。仆老人粗宁是幸。而身家方苦风眩。有时精神如在云雾中。要是衰气使然。愁闷奈何。顷示虚字之义。古人亦多如此看。但所谓虚灵不昧者。毕竟是有形象物事。则恐不可就其中独把虚字为理而灵字为气。故愚尝并虚字而属之气。以为虚灵不昧。是明德之像。故冲漠无眹为其体。神明不测为其用。盖冲漠无眹者。在于虚灵不昧之中。而发于神明不测之际。未尝以虚灵不昧者之属于气。而有所不具而不周也。今若以虚而为理。以灵而为气。其所谓虚者。既非理之虚。而所谓灵者。似亦外理而自灵。不但为说破碎而无复浑全之意。亦恐理气二物。皆失其相须之义。体不达于其用。而用不源于其体矣。无乃未安之甚乎。来说以为并虚而属之气。则是所谓明德者。只是一块气圈子。而理也性也。乃是从下面逐旋具将去而已。恶是何言也。自夫太极之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未有外太极而能生之理。然既为天地万物。则天地万物都是气。而太极却在是气之中。是气之能如此。即太极之所为也。虽未可杂是气而言太极。而又安可离是气而言太极乎。是故以是气而言之则天地亦只是一块气圈子。万物亦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8L 页
只是各一块气圈子。不知何处更有一片小隙地为无此气乎。惟彼两间之浩浩茫茫。枵然若无物者。人谓之太虚。而其实际天蟠地。亦无非是气之充塞。则所谓太虚亦只是气而已。故人心之虚。与此无别。亦只是一块气圈子。然天地虽是一气圈子。而太极之体用自在其中。万物虽是各一气圈子。而太极之体用。亦自在其中。未闻以气圈子之故。谓太极之从下面逐旋具将去。则何独于人心之虚。以其为气圈子之故。而不信太极之自在其中。以为体用。乃疑其从下面逐旋具将去耶。愚则以为这许多气圈子。无非太极之所为。而所谓太极者。实无声臭与兆眹。直是冲漠空虚底物事。故未有这气圈子之前则只得悬空说而已。及为这气圈子之后则只是这气圈子中屈伸消长。即太极之所为。而气圈子外无复有可觅太极处。以此观之。人心之虚灵不昧。虽都是气圈子。而所谓理也性也。初非从下面逐旋具将去。乃本来自有底物事。而气圈中寂感动静。即此理之为耳。不知何从而疑之乎。盖万物莫不有是理而后有是气。而及其气凝聚成形之后则是理只在是气之中。然是气也有偏正通塞之不同。若其偏且塞者则虽曰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9H 页
理亦在焉。而初未有虚灵之可言。如草木之生。惟其全塞也。故虽欲其一点虚而不可得。禽兽之生。惟其稍通也。故非无一点虚。而其虚也仅有血气之知觉而已。其中能灵云者。不过万亿之一二而已。若必以虚而为理。则是所谓理者。禽兽独有而草木全无也。何得曰万物各具一太极乎。是知太极者。固无不在。而无所不冲漠。以此而谓之虚则虽于草木上。亦可以虚而言之。而从古以来。未有谓草木虚者何也。以其气之全塞。而此虚字初非以理而言之故耳。夫既以其塞而不谓之虚。则以其通而谓之虚者。奚不可之有哉。是故稍通者稍虚。大通者大虚。而其虚也无非是气之虚也。夫所谓大通而大虚者。非人心之谓耶。人之生也。受天地大正之气。气之大正者。其大通而大虚。自然如是。至于大正之气。乃天地大正之理。有以主之而生焉。所谓大正之理。即健顺五常之全体。而周子所谓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者也。是理只在于是气之中。是气之凝结流通。乃是理之为。而所谓是理者。依旧是无声臭无兆眹。直一冲漠底物事。故自人心观之。一个方寸之中。盈盈充满。都只是大通大虚之气而已。其外更无可安顿此物事处。譬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29L 页
如百果草木之实。其根干花叶之理。具在其中。而除了其实之外。更无可安顿此理处。然此物事只是在气上。根干花叶之理。只在是实中。又何必别就无气无形处以求之耶。是故愚尝以虚灵之虚。比之于镜之虚水之虚。且道是镜水之虚。是气耶理耶。有形象者耶无形象者耶。人之心若以其形言之则圆外窍中。其方以寸。向所谓大通大虚之气者。其精爽实凝聚于斯。而为是虚灵不昧之物。故古人之言心。亦以镜水比之。彼镜水之虚。既是气也。而非理也。有形象者。而非无形象者也。则此虚灵之虚。独安可谓之不然也。特其所以为是气之理。具于是气之中。而无形象者在于有形象之中耳。故曰虚灵不昧者。明德之象。而冲漠无眹为其体。神明不测为其用。惟如此言之然后。方得浑全而无破碎之病。而今左右之见。亦未尝不如是。但必以虚字为理。谓是即冲漠而无眹者。以灵字为气。谓是即神明而不测者。则大有所不然。盖泛而观之。理虚之虚。似不异于此虚字。神明之神。固不外于此灵字。然此虚字只是空洞无物之谓。而盈其中者是气。彼虚字乃是冲漠无眹之谓。而元无极者是理。则指气谓理。便同指有为无。既是未安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0H 页
之甚。而乃若所谓灵字则又与此有别。方其存主于内也。以其具冲漠者而在于其中。故可知其虚灵如是。及其发见于外也。亦以其冲漠者在于其中。故可知其神明又如是。今自灵字而已专谓之气。则是为无理之气。自止自行。方其未发。既与理隔绝。则必无从而灵。及其已发。又与理隔绝。则必无从而神。神明与虚灵。元不相贯。故吾所以谓大不然者此也。幸望细思之如何。
答黄孟耕次野叔璜(己未)
顷于金生便。虽付一疏。而伊后阻信已四个月矣。区区哀溯。政自难聊。玆者佥昆季惠墨并至。其一文辞字墨。是新面目。而从来所存。又自发见于言外。令人开泻有不可胜。第伏审萱堂患候。当寒越添。贡虑之极。不敢以佥履安迪为奉慰也。仆苟延依昨。而流光易迈。岁律奄穷。屈指初祥。只隔旬望。霣绝之痛。曷以形言。前日鄙书。盖出于惓惓之至意。而不知左右之于旧业。已自温理如此。所言又太多。却恐以漫衍视之。今蒙虚受若是。此则拙者之幸。又其发问诸条。类皆亲切。可见玩索之益精。而至于发(鲁论亦足以发)字之义。如是看出。极为未易。盖朱子说。以见于事为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0L 页
者言。左右说。以见于容貌者言。而乌头力浅深之喻。又能发前人之所未发。无论某书。每每穷研到极处如是。则其将何理之不洞然乎。况埙篪相和。日征月迈。古所谓兄弟具在。以成厥德者。真佥史之谓矣。且以孟耕之资禀笃厚。一味用心于内而不懈。则得寸得尺。皆为己有。早晏三昆季之蔚然为成材。愚可拭目而见之。其何幸如之。于以倡率后进。兴起此学。又是分内事也。虽于教授之际。不无劳苦之时。而似亦有相长之理。独不闻惟敩学半。而横渠之言。又以四益称之乎。近来吾道寝微。隐忧不少。而得佥史修己及物如此。每向那边隐然若有恃。幸望勉卒大业。以副相爱者之心。
孟耕所询大学自欺之训。章句或问非不详之。而人每看自欺字轻。以为是自欺其心而已。故左右亦有是疑。然既欲为善去恶。而心之所发。若有一毫之未实。则即此一毫未实处。其所云为善去恶者。都归虚地。坐成一虚无孟浪人。非受欺于人之比也。自欺字须看得如是重。然后方得其义。如何如何。
答黄次野
昨于匪意。忽承递来珍墨。忙手披读。如复对晤。且审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1H 页
冬令。侍馀棣履胜迪。哀慰不可言。静窝丈丧事。系是吾党运气。恸怛可胜。想左右相绋之行。或趁此时。能践前日迤访之约。则因缘款叙。不无其便。抑家秉诸务。值玆稔岁。区画措置。当易于他年。挈昆弟更为委来。与子皓敬甫辈。讲究多少义理。因有以发我蒙蔀。庶于桑榆之景。犹得有一分进益。亦非细事也。因念左右齿发。亦已向晚暮。记性之减。未必不由于此。则望七如无似者。尤当如何。古人云聪明不及于盛时。道德日负于初心。每诵此语。未尝不喟然以叹。而既往者已不可追。为今之计。惟当以蘧伯玉卫武公为法。无论彼此。只得向前用力。求以补复于方来而已。诗不云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诗之好仁也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如是之外。尚复何求之有哉。但精力既衰之人。其于生面工夫。实无可望。左右恐亦不免有如此之患。须将前日已熟底文字。更加温理。而亦必少读深思。切实体认。则其中自有无限新意自然出来。觉得理义之悦我心。不啻如刍豢之悦我口。虽或掩卷不读。此意味常在肚里。浃洽充满。发诸言语。见诸行事者。亦当左右逢原。无所往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1L 页
而不沛然有裕矣。苟到此境界。设有些儿未理会文字。恐亦不足为大病。厥或有馀力可及。则此理之头脑本根。既已看破之后。彼其荣卫枝叶上小小节目。又岂不随所遇而刃迎缕解。一以贯之耶。左右明爽过人。见解超越。而又加以沈潜之工玩索之力。其于宏纲大体则似已洞然而无疑。目今所少者。特三百三千蚕丝牛毛上未能一一尽为晓解。然斯亦早晚事耳。区区更愿益用力于敬之一字。使吾存养省察之功。无须臾毫釐之间断欠阙。则凡前日之所已明者。方始为吾之所真有。而动静交养。足目俱到。尊性道学。遂极于光大高远之域矣。夫以左右之识趣。岂不知此。但于收敛凝定。专一悠久气象。或似不足。故相爱之至。辄以瞽说仰陈。冀有万一之助。幸勿以此物之不能。并其言废之如何。
颜子退而夫子省其私者。固不知何术以能之。然省私与窥密不同。密者人所隐讳阴秘之所。故君子不窥。私者人所燕閒进修之地。故圣人省之。以此言之则虽使圣人亲窥颜子。如程子之于尧夫与叔。亦未为不可。抑或使之觇之。又岂无其道耶。乃若所当知者则有焉。夫以夫子之大圣。对颜子之亚圣。其终日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2H 页
与言。何所不至。计于天下之理。说尽无馀。而颜子之燕居独坐。兀然乎其只有一身而已。不知何所为。而夫子乃以亦足以发称之。朱子又释之曰发谓发明所言之理。此道浩浩。固无涯际。而其实不离乎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燕居独处。又与进见请问之时有异。乃常情之所易忽者也。苟于此而亦致其敬。使其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无所间断。而一循乎天理。则其为发明夫子之道。孰有过于是。而夫子所言虽千言万语。其旨趣要归。亦孰有过于是耶。是故朱子又尝曰圣人作止语默。无非妙道精义之发。而大学中庸之所以言谨其独者。为是故也。此固左右之所已知。而因来问有感。不觉信笔及此。如何如何。
答黄次野
前承长笺惠疏。顷又垂问甚勤。令人感荷实深。第伏审色忧添越。岂胜贡虑之至。想惟诚孝所格。神明必佑。复常已有日。棣履亦增重。是慰且祝。宗薄此岁暮。陨痛深极。加之所苦转甚。方服丸剂。亦难以时月责效。是悯奈何。鲁论范氏说及曾传析合之义。盛论乍看似好。又缘病中未及细思。草草奉答矣。窃恐左右以鄙见为与高见相合。故玆复略陈。以听可否。盖凡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2L 页
读书之法。惟将本文熟玩潜究。先得其立言命意。然后方始敷衍为说。则横竖短长。无所不宜。庶几有以发明圣人之旨。如其不然。而参入己见。多插外来义理。则却使本意反晦。而别成一说。今且以鲁论本章之义观之。则为政之政。与下章道之以政之政不同。只是言政之本意也。故朱子释之。亦但曰政者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而已。未尝以法制禁令言之。则今此来谕至举纲纪规模如二典所载许多设施以为说者。不无蔓延汎及之病。以德之德。又与所谓得于天之德不同。只是言己之下工而有得者。故朱子释之亦但曰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而已。未尝以独得于天者言之。则今此来谕。至举大舜之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以为说者。亦不无推演太过之病。岂其于本旨或未及细加寻绎而然耶。以愚观之。夫子之意。犹曰正人之不正。惟以夫行道而有得于心者。则德之所化。亦不待正人而人自正。此所以无为而天下归向之。亦如北辰之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者也。大意不过如此。故朱子所以释之者。亦不过如此。而其言明白简当。有不容添入他说。至若曾传析合之义。从来左右之于此。见得本疏。而又于前去鄙说不曾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3H 页
仔细记存。直据自己所见。一向立论将去。故其病依旧不些。每以析之极其精。为专由于吾心之用无不贯。合之尽其大。为专由于吾心之体无不该。泛而观之。虽似然矣。而殊不知朱子此说。本为发明大文首二句所以分言。及此一句所以合言之意。故设为或问而答之如是。盖明德之体。即吾心之体。明德之用。即吾心之用。而无所不该贯者也。然而上文之言明德。乃与新民为对。则是固析而言之者。而由其析而言之。所谓明德者。有若但为自明。而无以见吾心之体无不该。其言新民。乃与明德相对。则所谓新民者。又若别为一事。而无以见吾心之用无不贯。故至此后段然后。始极其体用之全。而一言以举之曰明明德于天下。则是新民亦不过为明明德之事。而夫所谓明德者。民与己一也。其体果何所不该。夫所谓明之者。即所以新之也。其用果何所不贯耶。大抵析之者。析明德新民而二之之谓也。合之者。合新民于明德而一之之谓也。而其所以必极其精。必尽其大者。一则恐人之于下工。不知其孰为本孰为末。而失其先后之序故也。一则恐人之见其分本末。且将认为本止于明德。末别为新民。而无以知体用之无不该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3L 页
贯故也。乃若体用所以无不该贯者。以吾心之具众理而应万事故也。然而不先有以析之。则亦未有以合之。故首言明德新民。而后方言明明德于天下。朱子所谓此又言之序者。又岂不以此也耶。足下又以析之极其精。为道问学。合之尽其大。为尊德性者。尤为害理之甚。审如此说则是所谓析之者。但为格物致知之事。而于诚意正心修身。又有所未及焉。其于明德。不免为得其半而失其半。此既然矣。则夫所谓合之者。又只成但明己德之亦未能。而于新民一款。全然遗却。大失明明德于天下之本意。斯岂非害理之甚乎。盖此二句。真西山固尝赞叹。以为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意。而窃谓西山此语。亦就体无不该用无不贯上认取。至于析之合之之处。恐未及致思。而如左右者。又就小大二字上别生意见。乃以尊德性道问学言之。而不觉其渐远于本旨。殆同望燕而归越。此愚所以欲于读书之际。务得见本文立言命意。不要多插外来义理杜撰说去者也。幸须虚心游泳。无主先入之见。濯旧来新。以求十分真知而后已。如何如何。
答黄次野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4H 页
季上舍归后更未嗣音。岁色垂尽。怀想徒切。即披珍翰。审色忧乃尔犹幸依前调过。棣履俱安。是庸慰泻耳。仆近苦善病无惺快时。渐衰致然奈何。天命图妙凝之异于太极图。元来主意各异。太极图就造化源头处说下。故自太极而阴阳。自阴阳而五行。必无极二五妙合而凝。然后方有男女万物气化形化之次序焉。此所以于妙凝二字之间。着个合而二字。以明其所以然。尽有如此者也。至于天命图。就形器已定处言之。故形器之已定。已是真精之妙凝。而不暇言合而为是也。第观图中所画天圆地方逆生横生等许多般㨾。可知其就形器而言。试以此思之如何。其论精粗本末无彼此。赵说本于栗谷说。而愚则未见其长。审如此说则大文阴阳一太极。当以阴阳一太极读之为是耶。理亦有精粗本末。气亦有精粗本末。然此精粗本末。分明以太极为精为本。阴阳为粗为末。以明其混然一体。无彼此之可言耳。熊氏之注。其说如是。故先祖尝取之。已有定论。诚能熟复而细绎之。当得其意。岂有惑于彼之理耶。夫子之哂由。特以其对之率尔而哂之耳。岂为他日将不能如其言而哂之耶。子路所言。乃其所优为者。只为不达为国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4L 页
以礼道理。故言志之际。无谦逊之意。而有轻遽之失。此所以见哂于夫子也。又岂可以率尔之释以轻遽貌。而疑夫子之哂在言而不在貌耶。大抵动静之际。从容与不从容。虽若目前之小节。而其胸中之所存。已自不可掩于此。故如曾点见处之高。不徒在于言志之后。而已形于将言之际。只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处。朱子已就这上面便说其学之有见于天理流行。随处充满等三四句出者。亦以此也。见其从容而知其如此。则见其轻遽而知不达为国以礼道理者。何疑之有哉。大抵读书穷理。固要精密。而若看得太深或太过。则反伤本体。须从平易明白处。领从大义与主意。然后方下得细研工夫。令其周遍该浃。而无一毫未尽可也。如何如何。
与黄次野
夏初得书。知所慎终未快。可为之奉念殊切。而以为是一时偶然之发。近闻症候一向沈绵云。憧憧之思。何可胜既耶。即日秋霖乍霁。凉气快生。奉晨馀调履有欲稣之意否。仆伎俩依昨。而居然之顷。 国祥已终。忌疫之身。又未克一番奔赴。只得于近岭之地。阕制而归。陨越罔极。如何可言。四端理发。七情气发之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5H 页
说。已有先辈定论。不必多辨。而愚独于七情气发之说。寻常致疑。以为七情亦有自性命而发者。是故老先生心统性情中图。乃就气禀中指其本体不杂乎气质者而图之。以明其此性情之纯粹至善。而仁义礼智圈之下。即书四端。又以七情合之于四端而书其左右。是其七情非发于性命者乎。至于下图始以本然气质。合以图之。故仁义礼智之圈。并书清浊粹驳于其下边。其下书四端而谓理发而气随之。又其下书七情而谓气发而理乘之。以明本然之性则发而为四端。气质之性则发而为七情。此七情。乃所谓发于形气者。而非可与发于性命之七情。对而言之者也。或者不察。乃以中图之七情。即此下图七情之善者则其误甚矣。此七情之善者。不过是气之不拂乎理者而已。则虽其善矣。依旧是发于气。而是特形气之私也。乌可与发于理而为性命之公者。比而同之哉。或者又疑先辈之论。有以为四端就七情中剔发善一边出来者。与今玆之说。若相矛盾。然殊不知此所谓七情。本是浑沦言之者。(如乐记中庸及程子好学论所说。)初不与四端相对立说。又不将理气分别为说。而只是指发于性处名之。故如欲就上面看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5L 页
得四七与理气。则不得不如是剔发出。然后方是分明。虽谓四端是其中善一边可也。何尝于气发之七情上。乃如是剔发。以为气之不违于理。即是四端云尔乎。凡此曲折精微处。惟我老先生洞见其然。故为著中下二图。以揭示天下后世。若是其明白切当。其为惠大矣。盖就天地上仔细看。则天地亦有本然气质之异。本然之性。即濂溪所指本体。而初不杂乎阴阳。亘万古常然者也。气质之性。即濂溪所谓阴阳五行。变合生化者。而斯则或顺乎本体。或拂乎本体者也。是故自本体而言则即所谓元亨利贞。而其发也为温暑凉寒。以之而能生长收藏。以之而为春夏秋冬者。无非实理之流行。而纯粹至善。初无毫发不善之杂。不宁惟是。其发也又有阴晴雨䨓霜雪风等间见迭出于温暑凉寒之间。以佐其生长收藏之功于春夏秋冬之时者。亦无非实理之流行。而其纯粹至善也。亦无毫发不善之杂焉。此即所谓理化。而惟其有本然之性。故无论温暑凉寒与阴晴雨䨓霜雪风等。随其所发而动皆如此。自气质而言。即濂溪所谓阴阳五行。变合生化者。而其发也顺乎理。则其于温暑凉寒。无所违逆。而以顺夫生长收藏。以成夫春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6H 页
秋冬者。泯然乎不见其为气质之为也。如其不顺乎理。则当温而不温。当暑而不暑。当凉而不凉。当寒而不寒。使夫实理之流行者。为其所拘而不得遂焉。于是乎其为气质之所为也。已不啻分明。而所谓阴晴雨䨓霜雪风等。其发也不能顺理。亦如是焉。苟其不顺则凡其发见于生长收藏春夏秋冬之间者。一切反常。或当雨而不雨。或当䨓而不䨓。或当霜而不霜。或当雪而不雪。以至阴也晴也风也。无不失其当。而其为气质之所为也。尤不啻分明焉。此即所谓气化。而惟其有气质之性。故其发而不顺理处。便至于如此。以此言之。天地之化。果无理化气化之异乎。惟其如是。故在人之仁义礼智。即天地之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之发而为爱恭宜别及喜怒哀惧爱恶欲。即元亨利贞之发而为温暑凉寒及雨露霜雪阴晴风等。而其以之敦厚于亲戚。节文于伦序。断制于义利。是非于善恶者。又与夫生长收藏。以成春夏秋冬。同一实理之流行。而纯粹至善。初无毫发不善之杂。此非所谓理发而何。在人之清浊粹驳。即天地之阴阳五行。而其至清至粹者。于仁义礼智之性。初无些子隔蔽。而与之为一。使夫爱恭宜别及喜怒哀惧爱恶欲。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6L 页
皆得呈露其本来面目。而纯然为赤骨立底天理。泯然不见其为气质之为也。如其或浊或驳而不顺乎理者。则当爱而不爱。当恭而不恭。当宜而不宜。当别而不别。使此四者。既不得呈露其本来面目。而其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之发。亦皆乖戾颠错。虽有甚不甚之不同。而其为不顺乎理则一焉。此即所谓气发而与天地之阴晴雨䨓霜雪风之皆失其常者。亦岂有异同之可言乎。盖人与天地。元无二理。故由天地之有理化而人亦有理发。由天地之有气化而人亦有气发。固未有天地所无而人独有者。然亦未有人之所有而天地独无者。则今此理发之说。不惟退溪言之。朱子已言之。其为人之所必有。至明白矣。而谓天地独无此理化可乎。大抵理与气。虽不相杂。而亦未尝相离。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则理发中固自有气而随之矣。气发中亦自有理而乘之矣。然必如是分开。以明其理为主而不杂于气。然后此理之本善。方可发挥。而其或有不善处。皆此气之所为。而非此理之所为。故从来朱退之训。既丁宁如彼。真所谓八字打开者也。顾其人心之有理发气发。原其所以则实本于天地之化。亦有理化气化之异焉。倘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7H 页
不于此而看得破说得精。则人将谓天地既无理化气化之异。而人心亦无理发气发之异矣。乌乎其可哉。用是本天地分理气上而就为立说如此。盖就濂溪太极图而推明之。亦非敢犯不韪之罪。而为无證之言者也。幸并入思量而细绎之如何。
与黄次野别纸
左右理有偏全之说。果如何究竟。而众论之不一者。亦有澜漫同归之望耶。大抵今日吾辈之病。类多偏主先入之说。以作铁定义理。曾不知道体无穷。而圣贤之言。亦随而无穷。如此说时则固如此。而如彼说时则又如彼。且不知此说之于彼说。彼说之于此说。固有不相通者。而亦有自相通不相害者存焉。故如子皓敬甫辈。其见到处尽多确实。而往往滞泥于寻常言句之间。局趣艰苦。殊未有脱洒气象。所以于此理分明决是无疑处。犹以异于所闻而不之信。左右则尽能超诣尽能善辨。前后讲解。类多迥出常情。而于大原头大节目。其亦可谓几十分领会矣。终是深潜缜密。犹有所未尽。间不免疏漏轻遽之失。盖其见得容易处。恒有此患。切望自今以后。惕念加意于精研细究之工。虽有所解。勿遽自足。直须穷而益穷。使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7L 页
所穷底义理。玲珑透彻。无复毫发之未尽。其与朋友讲辨之际。又将一我字痛扫无痕。而虚心以听于彼。惟其是之从焉。则又岂不公平广大。足以来天下之善乎。今日诸君之病。第一是执德不弘。率未能宽而居之。而间或有觅疵务胜之意。此其为心术之害。似不浅鲜。故已为诸君有所言及。而于此又及之。非谓左右有是。然亦不妨预以为戒而绝之于未萌也。
答黄叔璜
近乍阻信。不审即寒。侍馀学履何似。日前令伯归便。草草付数字。而此则只是道暄凉而已。至于顷惠长笺。未之奉复。故玆复偷閒口占。略布一二。幸垂察焉。盖仆之爱左右。其来久矣。见其笔法之非凡则爱之。见其诗篇之绝等则爱之。见其处己之异众则爱之。以至骨格之俊爽。才性之英敏。与夫言论知识之豪迈博洽。何所往而不使我爱之。假令左右生于等閒知旧之家。犹不胜其奇且幸焉。况为吾家之外孙。而又为吾审几堂之胤子乎。诗云心乎爱矣。瑕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者。正吾之于左右之谓也。只为向来似不免驰志于功名。留情于词翰。向外之念多而近里之意少。故深恐其枉费心力。虚度岁月。致令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8H 页
目下合做底工夫。归于担阁。难得底时节。任其蹉过。因循荏苒之间。志气或以之摧颓。犹豫等待之际。年龄或以之晼晚。则其于向上一节。必有日暮道远之叹。故爱之之极。又为之忧之深而望之切矣。日者之来。窃覸其意趣气象。顿异于前。绣句絺章。似以没紧要视之。至道精义。将欲尽心力求之。此吾之日夜所期待于左右者。于是焉蹶然耸喜。又曷可胜道哉。夫以左右之杰出。一朝而慨然发愤如此。卓然立志如此。奋然用力又将如此。则譬如骐骥之足。展之于天衢。鸿鹄之翮。纵之于云路。其一日千万里。有不足言。然此理精微而无穷尽。此道悠久而无停息。倘微极深研几而不遗丝毛。固执力守而无间须臾。则亦未易于洞见而实体之。而左右之年已踰三十矣。正使忘寝食做将去。一向专意于此。惟恐日力之不足。而学力之不及。又未可恃其才之如彼。而谓能一蹴而便到也。顾乃于古作者声口。犹有馀恋而不能舍。又欲觅见崔集而有所云云。故顷日所以奉规者也。今左右不以其言为不可。而辱垂数百馀言。以自道其从来志业与向后进就之意。若是其勤恳。吾知左右之真可与共学也。自今以往。吾党益不孤。实令人喜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8L 页
极而不能寐。但其所以称道无似。太不相近。读未及半。不觉面颈发赤。藉使此物真有其实。政为浮名所困之际。苟有相爱之心。则惟当共为之悯然。而不当形诸言语。以助游声之驰。况其空空如此。而左右又是少年后生也。仆既有一日之长。则此等品藻。尤非道理所宜。切望今后则勿复作如许口气。只以亲戚耆旧处我。如欲相从于此。早晚乘暇。便须翩然命驾。或与之讲讨经传。或与之论辨古今。又或与徜徉泉石。吟咏性情。凡世间所谓荣辱得丧是非毁誉。一切付之云外。惟以居敬穷理四字。为安身立命之地。而我所未及。子为之助。子所未达。我为之思。肝胆洞照。理义相灌。则天下之至乐。宜无过于是者。而不知不觉之顷。其相长之益。似有不可量矣。虽或世故多牵。不能常聚。而又有尺牍之可相往复。不患无叩疑发难。以求至当之道。大抵左右之于文词。其庀材已博而游刃又恢。苟欲写胸中之言。则心之微妙。何所不形容之。所贵乎立言者。以其文之能载道耳。如是积累之久。识解既精。则将见言言之几乎道。而其文方为第一家数。不必更求于专攻一艺。如简易辈。而自当平步以出其上头矣。他日见用于世。其所以铺张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9H 页
鸿藻。润色皇猷。又岂徒有文章者之比哉。
答黄孟耕次野叔璜
示来善恶之说。说得极亲切。盖天下之理。不是阳便是阴。而无那中间温吞暖处。则况此一心中几微萌动之初。所谓善恶。只分于毫釐之间。而不啻其可惧者耶。是故欲自修者。政要于此猛加省察。务决去而求必得焉。盛见之及此。可见用工之甚密。幸愿终始体验。毋徒为一场说话如何。至于全体大用无不明之说。古人亦尝有如是言之者。盖于大寐如醒之日。亦会有灵丹换骨之时。而匪比其前之为。故朱夫子封劄中亦有似此等论议。然今此补忘一章。其大旨专就格致上立言。所谓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是主物格而为说。全体大用无不明。是主知至而为说。虽其不曰知而曰心者。不无可疑。然所谓知者。不过是心之神明妙众理而宰万物者。则以心替知。亦自当然。又所谓物与心。虽有主物主知之别。然其实众物之里与精。即吾心之全体。众物之表与粗。即吾心之大用。故物格之日。知亦从而至焉。其以格致为主而说得到此者。分明是专就知一边之极其至而为言者也。何乃以全体大用四字之故。意其参入夫行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39L 页
一边分界。而欲为之拖泥带水于其间。以乱一章之大意耶。今不须多言。若如盛论则经文知止之下。何不即言能得。而朱子又何谓自知止至能得之间。其岁月恰如自志学至而立之顷。下文知至之下。又何不直言意即诚。而朱子又何谓知既尽则意可得以实矣云尔乎。不宁惟是。六十而耳顺。既曰不思而得。而至七十不踰矩。然后方以不勉而中言之。据此一款。知止之在于意诚之前。而别为一段工夫与功效。已可知矣。乃若曾子之一贯曰唯。颜子之所见卓尔。其立言地头。又与此自别。虽其知至处。固无不同。而曾子则从精察力行上真积力久而后得闻一贯之旨。颜子则从博文约礼上欲罢不能而后得见卓尔之地。故此则可以知行之并造其极言之。而非所并论于此章之义者也。所引中庸惟天下至诚一章。尤不相近。彼是自诚明之圣人事也。所谓知天地之化育。乃其极诚无妄者。自有所默契焉。则又乌可以是而下比于自明诚者之必须先明乎善然后方能诚其身。其先后之序。不啻有截然者耶。此等引喻。皆未免鹘囵吞之病焉。愿更虚心细意。濯旧来新。惟以看得出立言本意为主。如何如何。
答申质夫(匡殷)
自闻翼之云亡。悼惜已深。忠彦丧配。又为惊愕。久欲以一书相问讯。懒废未能。徒切耿恨。即披珍翰。又知其间过行先府君缅礼。念君情事。益不胜悬悬。但侍馀做履清迪。此为可慰耳。每以君契活甚艰。不得专意于此边为闷。见示又一喟然。然此在人笃志如何。望须铭心刻意。少有馀暇。即不废看读之工。又于其日用间。照管心身。勿令毫忽放倒。期有成就而后已。至佳至佳。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40H 页
答蔡德休(弘韵)
即于贵邻李哀便。获承惠翰。披读以还。宛对梦中颜范。满纸缕缕。又与联裾细讨无异。积有溯郁之馀。慰豁不可胜。况审无前险岁。仕履起居一味珍卫者乎。第功制连叠。乡思深切。是庸奉虑无已。示意谨悉。而吾侪穷矣。只有看书摄心。以作冷淡活计之外。无复可为者。愿座下益励进修之志。以副岁晏相期之意。如何如何。所恨道里辽阔。寂滨更晤。姑无其期。如仆又朝暮人也。每念之未尝不怅然以伤。或因风寄音。以慰此怀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