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4H 页
饯迓杂咏(并序○辛丑)
    年至老大。意绪自别。岁换新旧。感怀又多。遂自除夕元朝。以至人日立春。随事赋咏。即物成吟。不要警绝。只求宣畅。荒词俚语。岂足谓诗。至其仰寿慈堂。俯慰妻孥。傍勉弟从。远忆妹甥。因及姻亲。并叙今昔者。率皆衬境写真。流出情曲。盖不独自遣之章为然也。合凡若干首。而首尾皆押一韵。不别立题。览者察之。其逐篇所指。或当有以默谅之耶。
叹息年光去不来。碧囱终夜对寒梅。却搔霜发三千丈。历数椒樽五十开。宝鉴砻磨才著力。小虫雕篆岂云才。残更默会馀生事。只合新工炳烛裁。
黄鸡又唤白牛来。岁色将春入洞梅。老大只添容鬓改。新正赢得笑谈开。灯花儿报前宵喜。书剑吾非少日才。可惜光阴留不得。丹蓂抽叶遣谁裁。
斑衣晓向北堂来。寿斝添筹折野梅。雨露天容长不改。三千花萼始云开。寻常啜菽儿违孝。早晚登云季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4L 页
有才。再拜今朝祈万寿。春风喜气浩难裁。
我生孤露弱冠来。时汝扶床始弄梅。血泪共攀秋柏洒。棣华双傍暮萱开。器姿众许元方右。词笔人优小陆才。每拟百年同被乐。临当分户恨难裁。
几年琴瑟共和来。堪笑孤山独妻梅。䌽服剩教阿母喜。绿樽常为老夫开。莫嗟穷巷成虚老。岂有明时用不才。德耀齐眉真可法。愿从新岁敬心裁。
唤尔诸儿次第来。谁将孔雀对杨梅。星眸映澈兄神王。犀角丰盈弟相开。敢望异时经国器。定优今日保家才。新年抚顶无馀祝。勤读经书听我裁。
一自钟离暂访来。山窗五见发春梅。鼠馀红粟囷应拓。蚌吐明珠掌几开。家法重宗成厚俗。郎君超众擅高才。如何同气偏殊数。回忆青田恨未裁。(右赵氏妹)
薄命人间独赋来。一场春梦是桃梅。悽凉昼烛光全晦。寂寞霜闺掩不开。丹穴未同巴寡福。锦文漫似若兰才。遥知日夜离亲恨。遇著新年更莫裁。(右金氏妹)
宁亲何日此中来。一别冬蓂过腊梅。幸尔乘龙归得所。应从反马庆添开。山南少妇惟宜孝。荀氏儿孙会出才。却忆前秋陨珠事。令人嗟惜迄难裁。(右崔女)
刚姿明性得天来。晚作霜松早雪梅。义训从家盈耳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5H 页
受。昌言随处正颜开。稀吟亦有惊人句。废举非无出类才。志尚初年殊不泛。愿于名理更研裁。(右从兄东隐处士)
禀得清和美质来。风标如柳又如梅。抽签日采菁华富。落笔时看锦绣开。屈蠖寻常休饱恨。屠龙早晚会伸才。精微义理君能识。临事惟宜大度裁。(右从弟哲卿)
风骨如君安得来。苍髯松又玉腮梅。有时倔强排群出。到处谈谐满座开。思苦尽存探赜性。识周亶合保家才。搴莲折桂谁非可。好把纯心古义裁。(右从弟仲集)
冠冕吾家世袭来。君曾彩服拂官梅。秉心无曲仪容露。持论常宽器宇开。白屋营生无阔事。青云得路有赡才。偶然一疾苏犹远。未共椒觞恨未裁。(右从弟养晦)
八十人寰饱阅来。清标犹自雪中梅。酒樽兴寄閒常酌。剑匣时乖寂不开。几向沧桑伤老抱。行攀莲桂喜儿才。前年一拜思如梦。离恨逢新更不裁。(右岳翁李公)
历历儿时记得来。与君骑竹几争梅。白头恨别参商隔。青眼思逢云树开。婚嫁近来应了债。门楣向日赖多才。秋江共泛今难再。愁绪新年不胜裁。(右内兄柳浤氏)
万事呜呼丙子来。孑遗天地但梅梅。梁摧巨厦扶难起。茅塞深蹊困未开。旧物多亡嗟不肖。颓纲欲振愧非才。孤形阅尽风霜老。始识人间命有裁。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5L 页
书楼物色剩传来。红碧桃花白玉梅。倭踯躅临幽砌发。黄蔷薇傍短墙开。自从丧乱浑如扫。无复经纶可展才。准拟他年手栽植。会看窗外绣纹裁。
元日书怀(六首)
道高力有限。年往少无时。未学宣尼立。空怀伯玉知。
道迩曾求远。工疏浪度时。但能于己得。何必愿人知。
圣贤千万语。非不解看时。别是无穷味。惟当觉后知。
霁月端襟处。光风洒面时。寒暄妙契语。千载几人知。
明德谁因发。功深觉有时。由来一贯妙。难向见闻知。
主敬心专处。研经理到时。忽然贯通妙。欲语有谁知。
倒用前韵
学须要实践。思贵有真知。待到洒然处。斯闻至道时。
次月麓书堂韵
圣门功业贵无隳。发轫初宜正鹄知。体用会须真见得。明新元不假人为。切磋循序穷方进。强勉加工乐有时。博约双全方及物。治平从古大模规。
本原功贵暂无隳。涵养从来趣自知。上帝赫临常若对。灵台虚寂澹无为。昭森万理具于此。渊静真源发以时。试看用行由体立。致中千古是明规。
慎独工夫慎莫隳。自家心实自家知。是心皦若初暾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6H 页
出。这里宁欺一发为。止水动来几即察。私株萌处断惟时。不知真妄如何辨。为有从前格物规。
格物工宜戒勿隳。精微煞吃苦辛知。不因缕析毫分去。那得天开日朗为。绝学只缘穷理少。尽心方见践形时。丁宁主一靡他意。闽洛真开入道规。
力弱资昏业易隳。堪嗟难勉又难知。困而不学民斯下。进若无休圣可为。柔立岂非持久效。愚明元自择精时。看来勇字尤亲切。千百加工传有规。
到竭吾才肯乍隳。洒然非复见闻知。圣神也是虚灵极。功用何须倚著为。天下比心元自小。大中无体只随时。万殊一本分明处。作止行看自合规。
功程最怕半涂隳。力久终须一贯知。铢理未穷明有欠。毫私不克道难为。倘臻大寐如醒处。会见灵丹换骨时。伊洛当年真诀在。丁宁敬字是弘规。
山中有白云
山中有白云。不曾山外去。自起还自宿。幽人独知处。
南友宗伯爱吾白云绝句。次寄四首。余复以其韵吟得三十馀首。以示怀事。(并序)
    座下白云绝句。高古閒澹。意态俱到。第观盛评。以拙诗中独知处三字。为涉于自处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6L 页
太高。则仆本偶吟。初无是意。盖以白云自况而幽人。如足下独知其处云。自不知者观之。此三字终似有病。此赵月川宿鸟投林独自知之句。所以见正于老先生者也。因座下之言而又知向所谓白云者。不但止于仆之取譬而已。则不觉有感于心。遂以常所自托而寓兴者。悉著于诗。而皆用前一韵。并此书呈。不知座下又以为如何也。
我昔寻白云。误随碧霭去。碧霭尽奇绝。入看还失处。
我又寻白云。误随紫霞去。紫霞邈难攀。高捲忽迷处。
白云竟何许。誓与尔同去。徘徊尽日寻。乃在山深处。
玆山深几许。曾不崇朝去。转入洞天去。白云生处处。
始吾望白云。邈尔难随去。回头忽叫奇。云只在吾处。
白云亦何心。傍人留不去。只缘侬性閒。自有相感处。
白云复白云。舍尔吾安去。青云非我思。彩云非我处。
青云与彩云。容易变态去。岂如玆白云。澹澹有常处。
白云未生时。无迹可寻去。谁知澹澹姿。起自寥寥处。
迥出尘埃外。不随氛雾去。澹澹若无心。卷舒自有处。
朝依碧山起。晚向清溪去。入夜何所归。檐头月明处。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7H 页
春笼花木来。秋映红树去。亭午乍移阴。茶臼日临处。
夏傍繁阴重。冬和飞雪去。际晓更多姿。玉峰雨过处。
朝暮及四时。云不离山去。天然澹一色。光景露处处。
吾爱白云容。依依绿野去。分明陇亩上。添画烟笼处。
吾爱白云容。依依丹壑去。分明松桂间。添画红霏处。
吾爱白云容。依依碧潭去。分明沙水际。添画鉴开处。
吾爱白云容。依依苍壁去。分明莓苔面。添画滴岚处。
野壑与潭壁。只凭吾眼去。未见云无时。岂有云无处。
白云千万叠。终古消不去。只在此山中。无由尽知处。
洞天杳无际。日暮且孤去。焉得同心人。尽穷云在处。
婥婥古仙人。乘云随所去。但见乘云影。不见乘云处。
飘飘学仙侣。随云共来去。来去不离云。终年相与处。
亦有林居子。望云欲随去。努力不自休。终能到云处。
而我是何人。独未乘云去。惯是山中住。粗知云在处。
晓起山方寂。宿云留不去。了无馀物色。只有澹白处。
向晓云更閒。容与春洲去。常恐轻风吹。不得在一处。
有时和天光。徘徊小塘去。却愁微波生。摇荡影涵处。
白云宛在眼。始谓易乘去。中途首自搔。翠壁重重处。
翠壁何重重。攀缘不得去。力尽无所容。直是峻绝处。
白云生不尽。散向千峰去。俄复作一团。还归寂寥处。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7L 页
白云不远人。人自远云去。问渠何以远。不见怡悦处。
人当寻云来。云岂逐人去。云意自分明。不须言在处。
我今歌白云。慇勤寄君去。此间有真意。看取不言处。
    右三十四绝。虽若各自为一绝。而语脉归趣。一气相连。明者一览。可以了然。然仆意则惟以发挥己见为主。兴到笔随。惟其所欲。初不问格调之如何。古体之有无。要之是散人妄作。幸勿示人。细赐评教焉。
和寄南宗伯
云树依依望眼悬。多情北雁忽南天。怜君心性真閒者。许我襟期共澹然。佳约月孤梅岭上。真工灯照雪峰巅。晚知羽化从凡骨。鍊得丹时便是仙。(时南友读书山庵)
弦斋丈家有石假山。山上种菊一䕺。十月开花可玩。盖所谓山者高不过数尺许。而安之于小盆池之中。而因并移置寝傍。煖气不减秋阳。故能于天地肃杀之时。烨然吐萼如此。亦造化之理也。遂赋若干首以歌之。
玄冬紫菊还昭苏。异香馥馥人间无。托根假山开一朵。影倒盆池花不孤。山青水绿枝更瘦。疑是蓬海青珊瑚。主翁爱此不厌看。朝暮对之诗龛隅。掇英泛樽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8H 页
春盎盎。窗外冻寒知谁呼。
朔风吹雪雪花翻。四望皓岫谁攀援。独有假山青突屼。浮岚滴滴翁之园。层巅紫菊复奇绝。袅袅花枝孤禽喧。移来座隅问何时。丹枫叶落清霜原。天香真色日相亲。岁寒孤节尤难谖。
次鲁东旌闾韵(丙午)
挺出沙西德学门。翰林曾拜 九重恩。颜卿早获登仙地。葛瞻终为报主孙。忍说城盟称帝日。恨无家祭告翁樽。鲁东芳草伤心碧。宛带忠臣沬血痕。
彪炳商山节义门。百年重见下 殊恩。褒忠 圣意追先志。扬烈深诚赖后孙。红榜特书殉国士。青衿齐举妥灵樽。(因俎豆于忠烈祠故云。)九原感泣知无尽。断雨年年作泪痕。
姜知事丈(杭)回榜宴后。敬次 圣制七言绝句韵。(并序)
    上之十年春。同枢姜公寿为八十有五。而登第之甲子回焉。故事例蒙 恩典受红牌桂花如初。有大臣以闻于 上。特除知义禁。仍 传曰予欲见之。其筋力若可堪。使之乘驲上来。于时知旧咸谓九十老人。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8L 页
不可作千里行。公奋曰以我为饰巾待尽者比乎。且吾于 先王朝。尝从下大夫之后。中年以来。一切屏弃荒野。 弓剑遽遗。而末由攀号。 圣明继照。而无路仰瞻。今于垂死之年。荷此非常之宠。况 圣教如此。而吾筋力足以堪之乎。诸君第观我往返。遂振袂登途。既至 阙。 上即引见。命近侍扶入与语。拜起奏对。无异少壮。 上尤异之。欲授以正卿。而以时无当窠。迁为知事。入耆老所。 赐二品服。车盖米布。使伶官随处鼓乐以娱之。先是 肃庙朝有判书臣李光迪。亦以回榜。极蒙 优宠。又制赐七言一绝。 上既一遵当时故事。又次韵以 赐之。诚旷世之异数也。公既归。奉 宸章尊阁之。于是向之挽公行者。莫不曰矍铄哉。是翁也。遂以是年之某月日。举乡设酌致贺。又各步韵以献。伸其颂祝之意。小子于此。别有所区区焉。夫以公令德雅望。释褐六十年。乃今崇秩之来。特以高年之故。而扶老趋 召。只出谢 恩之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9H 页
计。则虽其事稀往牒。荣溢 昭代。而是岂公平日之所自期者邪。方今治教休明。耇俊登崇。愿公强匙箸。益以自爱。有如异时自 上又下安车之徵。即公百年当复杖而朝矣。于时 朝廷之关于大体者。举其一二而陈于 冕旒之前。一以对扬 休命。一以自尽素怀。终不为无日也。公以为何如。拙诗凡若干绝云。
大年崇秩不曾希。积善由来庆自归。白首重簪丹桂出。也知玆事国中稀。
白首登朝岂有希。丹心只欲谢 恩归。龙墀咫尺人扶入。 天语从容漏报稀。
耆阁登名梦未希。一朝身入画图归。 先王旧事 今王继。 圣代恩光绝代稀。
山楼小会示诸君
天饷名区本不悭。尽将风物与人看。松杉翳日溪阴重。禾稼迎秋野色斑。危石自支千岁月。曲栏容坐七童冠。青山影里游无尽。每伴渔樵夕照还。
沽酒青铜尔莫悭。白头须向镜中看。月开仙桂云初散。秋入前山叶欲斑。细网新渔多紫鳜。小亭高曾总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59L 页
黄冠。芳筵况有佳宾在。不尽欢娱定不还。
弦斋萍窝(姜公必岳号)两丈来临。吟得二首分呈。
落落谁能及。冰壶彻底清。全家谢京国。卜宅近州城。襟韵寰中迥。文章岭外鸣。应缘知己少。向我独关情。
菊老芬犹在。萍翁韵更清。过江怜岭俗。步月忆京城。晚福儿皆秀。 熙朝季已鸣。乘閒来此地。云水最怡情。
读金芝山遗事帖。次诸同人韵。
芝老陶门学。真源溯更亲。读书惟圣训。结社尽贤人。德行章交荐。弦歌俗自淳。幽光樊叟阐。大笔映千春。
叠步田家杂兴八首和赵士威(虎然○并序○丁未)
    往在己亥岁。赵士威见我田家杂兴八首。深喜其颇有古意。因持归。未几为之尽步其韵。而又叠步之以寄我。其八则状我閒居之趣。极其萧洒。其八则自道其怀事。而亦无非衬境真切语也。余读之不觉击节称赏。固知士威之善于古诗。而岂料其色之苍苍。声之浏浏。直欲追蹑风骚。以继陶柳家绝响邪。是非特工于诗。学得其三昧而已。殆其所存。超然有出于尘俗之外者。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0H 页
故流出性情。便自如此。此尤余之所叹服。顾余声口本甚强涩。自得琼琚之投。极知其不可无和。而操觚缔思。卒未得一句可意。因遂罢休者今已累年矣。比于吟病中。忽复念及。更出士威诗见之。随意步韵。亦得十六首。一以奉赠。一以自道。亦如士威之于我。而巴人十唱。终不如白雪一曲。士威但取其意而略其词可也。
昔我踰商岭。东行入川墅。清流漾九曲。碧峰秀玉女。中有之子居。小轩傍幽圃。于焉暂相访。留我具鸡黍。论襟到夜分。萝月映柽渚。寥阒四无諠。惟闻捣衣杵。历历当日事。至今犹记取。
之子味古书。酷嗜如珍腴。芳润六艺漱。浸涵百家渔。屹彼骚坛上。绣眼以高居。蹉跎命不偶。穷饿到桑榆。雅尚顾自在。萧洒坐茅庐。春睡本无多。醒来如有呼。分明方寸间。秋月映冰壶。
世人多誉子。未必深自识。文爱波澜阔。诗艳苍古色。谁知内行笃。本由小心翼。至味晚更得。浮念顿向息。閒把圣经玩。惕若明师侧。体验默有事。诵数也匪直。想当会心处。欣然以忘食。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0L 页
菀彼涧畔松。材堪栋丰屋。匠石久不顾。枝干空老宿。既无斧斤伐。况有牛羊牧。清风生日夕。绿阴散厓陆。始知青黄文。徒然灾好木。却看香叶里。鸾凤争追逐。
皎皎江海姿。风埃以外老。箪瓢有时空。自笑是吾道。披卷对圣贤。揽古寄怀抱。举世溺颓波。抗志独从好。譬彼秋兰色。独秀中原草。临风嗅其香。亲君恨不早。
寒贫众所忧。子独有馀乐。终年闭户卧。足迹稀城郭。种秫得数亩。甔石饶秋穫。肯构葺先庐。欢颜同贺雀。吟弄足风月。溯洄有伊洛。云壑绝点埃。清气满境落。优哉以没世。饷君天不薄。
君家商山里。族居凡几亩。婉娈诸赵氏。金昆复玉友。征迈日相勖。异彼业诗酒。先范况森肃。肯容尘轨走。所以吾人质。濯濯如春柳。至道晚更味。往哲恍亲牖。永期千载下。垂光侔星斗。我谓君如此。倘许知言否。
此道苦难入。重重隔以关。梦觉与人鬼。透得方小閒。静言念真工。只在主一间。顾我迄无闻。半生空老山。如君学知方。深造定不艰。力久自有至。且须勤跻攀。曷不惜分阴。君亦非韶颜。
我生苦幽独。终老此别墅。居深性转拙。有如处闺女。僮仆不见嗔。游惰以荒圃。秋至薄有收。山果及野黍。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1H 页
前溪日濯足。筑室故近渚。晚饭真当肉。粗布何用杵。思量己才分。寒贫固自取。
少小味澹泊。不解羡膏腴。肥鱼满前川。无心事钓渔。此身既无用。安辞寂寞居。下帘忽几时。日色已桑榆。出门欲有往。邈矣美人庐。思古实获心。异世如相呼。婆娑松桂下。得月惟倾壶。
山人罕出山。城郭稀相识。揽镜时自笑。峡气浓颜色。出语韵乖俗。向人趋未翼。龃龉动招尤。众讪甘胁息。以玆益思遁。分甘岩岫侧。閒随白鹿群。友彼青松直。游心在太古。鹑居又鷇食。
梧桐荫我庭。薜萝绕我屋。于焉送日月。独寐且寤宿。时复墟落间。牵牛随草牧。眷言彼神州。百年长沉陆。烂烂奎璧彩。照耀惟析木。侧闻艺苑士。时哉共驰逐。
青春舍我去。白发催人老。先哲有徽言。夕死朝闻道。懒惰苦无成。晼晚徒伤抱。幸遇同心子。携手惠而好。庶于桑榆景。讲劘免草草。陟遐惧无日。发轫恨不早。
富贵谁争求。贫贱我则乐。白云断红尘。高岑隔遥郭。谷饶紫芝采。野足香芋穫。尽日坐忘机。满庭集群雀。寓目更有书。满壁皆濂洛。泓峥山水里。桂花时前落。于焉送馀龄。清福殊非薄。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1L 页
有屋十数间。有田百馀亩。閒居事耕作。野人时相友。五月炊麦饭。八月酿稻酒。招呼共食饮。盂盘迭奔走。各怀亲上意。息我门前柳。农谈亦足听。含笑凭前牖。所愿在年丰。米至三钱斗。终年饱无饥。此乐可遂否。
大块逸我老。早脱名利关。青山绿水里。赢得一生閒。人间是与非。不入方寸间。独有忧国念。恐时或虞艰。徒抱献芹诚。 九阙何由攀。清晨起仰屋。慷慨动衰颜。
余于堤峡归路。与青田百亩诸益。或骑或步。共向丹山之岛潭。行未到日已暮。止宿村舍。吟成一绝。
暇日寻真共向南。暮投渔店傍西岩。名区咫尺清游阻。孤负今宵月满潭。
明日游岛潭。用前韵示诸益。
中流叩枻任西南。看尽丹崖与翠岩。乘兴更随云北去。独留明月照空潭。
上观渔台临大海。步前韵。
地尽东韩水尽南。翩然风袂上仙岩。莫道斯游天下壮。眼看瀛海小如潭。
又用前韵。效游仙体。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2H 页
鸾笙缥缈下天南。三岛群仙会一岩。笑指蓬莱山下水。迩来三见浅如潭。
是日宿海上。欲观日出。海上人皆言日出时常为云雾蔽隔。非留连之久。不可得见。故怅然有作。
日睨沧波万里红。太虚寥廓但泠风。生憎际晓阴云蔽。未睹金轮出海中。
用前韵赋途中即事
芦花枫叶白兼红。夹道苍松亚海风。征马不嘶行旅断。秖疑身在画图中。
滞雨逆旅。翌朝上泣岭有作。
云收碧落日升东。步步秋山拂面风。可是天公真会事。丹枫一夜雨添红。
观海归路。次赵敬哉韵。
朗吟沧海月。飞下碧山秋。更欲天风挟。携君八极游。
步潭字韵。赠赵天必(恒复)
刚恨风霜振峤南。怯寒无路上高岩。可怜六六峰头月。夜夜随人照玉潭。
秋风准拟雁俱南。看尽清凉十二岩。寄语月山诸老伴。预将壶屐待寒潭。
沙村书堂。邂逅李后山(宗洙)。用南字韵吟呈。
夙慕高名动峤南。湖波遥自陇云岩。论心此夜无多语。笑指山前月印潭。
用前韵呈金川沙(宗德)
晴秋高会玉山南。寥落寒斋傍古岩。共把瑶琴弹夜月。依依九曲泻清潭。
怀金直甫有感
地胜犹前日。人亡忽二秋。那堪紫荆下。更把绿樽游。
沙村逢李致道(埦)。用秋字吟赠。
古琴弹不尽。双鬓飒为秋。安得随君去。湖波共溯游。
到龟湖见申子长。又用南字韵吟赠。
招招良友锦江南。飘拂鸣筇响径岩。夜话不知窗已曙。起看初日映西潭。
闻说新居在水南。小亭萧洒对幽岩。今行恨未登临去。会待桃花满碧潭。
和赠申和卿(鼎五)
君家在江曲。萧洒绝氛埃。夕月鸣琴出。秋山捲箔来。别樽心更话。立马首频回。会待春花发。于焉共乐哉。
到渔轩见赵士悦(锡献)。又用秋字吟赠。
请君有声画。一写海云秋。归揭山家壁。终年更卧游。
奉阅外先祖申护军寄子弟书七幅。言言清介。不觉敛衽。遂成短律。(戊申)
若浼专城养。箪瓢旧样如。庭垂尹母训。门辟石儿车。玉磬清堪比。冰壶莹自虚。家书留野史。辞气凛犹初。
敬题申参判遗事后
明哲林堂老。卷舒世莫群。大防元不党。充国合治军。容物量如海。急人义薄云。清标与炳识。金石不胜文。
步前韵赠申文瑞(致凤)
国士今谁识。山氓与尔群。蜀中困司马。关外老终军。几日观沧海。暮年卧白云。真工随处在。努力起斯文。
莲峰李公家忠臣孝子烈妇死节者前后凡八人。今其旌表之门。在京城紫烟岩之里。且于 先王朝御笔亲书孝子三世四字以侈其楣。岂非旷世异数哉。顾八门岁久颓尽。子孙之在达官者。与诸宗人合力重建。又莲峰遗宅。中未免易主。并为赎还。于是正郎寅燮氏既自为近体一首。以歌其事。而又求和于京外亲知。遂缀芜语。少寓平日景仰之心云尔。
孝忠贞烈各能全。八楔门闾一洞连。 驻跸遗墟传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3L 页
古事。悬楣 御墨似初宣。沁都日赤心犹在。汉北霜清节更专。乔木近来多雨露。云孙又赎故庐传。
敬次易安堂柳公(圣霖)重牢宴韵
平地真仙在。斯翁偕老康。结缡还少妇。执雁更新郎。烛映低头壁。花明坦腹床。儿孙齐献寿。喜气共春长。
秋日登高
登临浑若太虚凭。极目游氛万里澄。碧落数行归暮雁。平芜一点下秋鹰。丹枫满壑霞千叠。白石成峰玉万层。入夜更闻仙梵响。月明台畔有孤僧。
与卯君游高塘村共赋
居人共住白云端。暇日相寻总好颜。窗外霞明俗离岳。栏头月出露阴山。泉声长在疏篱下。秋色偏多老树间。自是壶中成别界。到来身世一层閒。
西行登异富岭。望三角山。(己酉 肃行时)
岧峣三角俯 神都。凤舞龙飞镇八区。南汉城边初北望。郁葱佳气半空浮。
入京宿城内
龙盘虎踞帝王州。 圣继神承亿万秋。南北久无烟火警。九街尽是太平讴。
谢 恩后口占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4H 页
恭承恩綍起云萝。千里 神京望不遐。谁识延英门外席。相传七代拂乌纱。
吟赠柳直长天瑞(范休)
自怜羊质草间宜。閒卧春山不记时。堪笑傍人妄指点。错教人道虎文奇。
虚誉无端向我施。应缘深伏未能知。今来好把真形露。从此时人肯见欺。
以金吾郎谢 恩。即日渡江还山。率尔口占。
寝郎踰月上金吾。不次 殊恩旷世无。惭愧微臣才力乏。谢 恩当日退江湖。
百弗庵崔先生既没之五年庚戌。方伯以孝闻。 上命旌其闾。特赠左承旨。是年三月初七日。并行揭楔焚黄之仪。道内章甫齐会。既卒事。相与拈韵赋近体。以致尊慕庆幸之忱。余亦次呈。
昭代名儒间世真。 异恩连下 九重宸。故闾特表缘能子。华秩追加为劝臣。溢巷佩衿瞻缛礼。满樽花月属芳辰。了知 紫诰兼丹楔。长带荣光万古新。
聋渊精舍。次诸同人韵。
漆老藏修地。聋渊萧洒亭。瀑将尘语绝。岩戴屐痕青。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4L 页
仰面看云岫。端襟坐水棂。先生如复见。明月上东屏。
将出聋渊洞。咏怀作一绝。
春风携手到渔矶。看尽仙区朗吟归。千古龙门嗟已远。为谁今日奏瑶徽。
李德懋(敬儒)见访拈韵共赋
东城李处士。春日碧溪源。流水八九曲。桃花三两村。人閒鸟下砌。山近鹿游园。主客澹相对。不知林影昏。
又拈樵字(二首)
自怜霜发老渔樵。春尽仙源断客桡。正忆高标霞皎皎。忽惊斜日马萧萧。到来山影沿溪碧。坐久松花满地飘。细雨残灯终夜话。寸心千古共迢迢。
暇日溪山问答樵。兴来时欲动王桡。喜看夜雨沾杞菊。愁听西风变艾萧。丹壑送年吾发皓。青云指日子缨飘。三宵晤语知难得。一别山门路更迢。
赠别德懋(三首)
南国骚人问孰贤。东天奎彩烂相连。丹墀策屈三千字。素牍诗盈八百篇。几世过江因住著。有时寻壑暂盘旋。莫嗟 圣代将虚老。早晚风期自日边。
东人犹道尚书贤。经术词华奕世连。我欲赠君青玉案。世多传尔白云篇。城阴闭户看书卧。峡里骑驴觅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5H 页
句旋。刚恨云山隔万叠。谩教魂梦到君边。
吾辈文章尔最贤。从来白璧几城连。匣中未试冲牛剑。岭外相传咏凤篇。负郭桑麻春雨细。满园花竹小车旋。愿君努力崇明德。直到秋霜落鬓边。
黄君叔璜(磻老)见访。拈韵共赋(二首)
步壑神初爽。缘溪兴转飞。竹凉风洒面。松偃露沾衣。涧草斜连砌。岩云细绕扉。坐闻山鸟语。色色尽天机。
得得乘幽兴。策驴来若飞。桐花飘酒席。松子落人衣。月榭何须烛。溪斋不用扉。白鸥波泛泛。与尔共忘机。
玉洞秋夜。次同人韵(二首)
鼎坐华山下。相看发俱素。绿酒三两杯。放歌秋天暮。
天秋木叶下。峡冷波光素。佳期不可孤。澹月又生暮。
林千石台
丽运无那 圣运开。忠臣来死此荒台。英灵不与寒波逝。应抱孤琴故国回。
宿般若寺
暮投般若寺。寺在碧溪滨。月桧风筛影。秋山雨洗尘。佛龛香气满。 御笔瑞光新。夜话穷朝旭。平沙雁已宾。(御笔即 宣庙笔也)
姜清之(世白)见访。仍阻雨水。拈韵共赋得若干首。(辛亥)
愚溪十二曲。曲曲画图新。绮老元遗世。桃源不辨春。秋风骑马客。明月倚楼人。一笑青山影。萧然两角巾。
红蕖时节碧梧秋。风雨萧萧一望愁。会待月明天朗夕。孤舟共泛大湖流。
夜久稀星乍有无。月移山影到庭梧。个中真趣无人会。弹罢瑶琴倒玉壶。
垂老亲朋梦更频。清秋高会兴添新。山含雨色浑如画。石润苔花却似春。对酒堪为忘世客。临流共作洗心人。柴桑二仲君还是。好把荷衫对葛巾。
次柳公(长源)东岩亭二十景韵
  龟岫
穹然举其头。宛从洛水下。了知圣王瑞。不独出于夏。
  东屯
俯野形似突。隔市势故峻。天合旷奥境。任翁看一瞬。
  西崦
白日行不停。东升已西迫。志士望嵫崦。寸阴当更惜。
  山泉斋
㶁㶁山下泉。清绕丈人室。观象以果育。德行宜其实。
  养正斋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6H 页
吾闻学公徒。其中多英姿。了知养正馀。贤才出于玆。
  独梅园
独立吐琼葩。孤洁梅中寡。应为主人同。故傍寒窗下。
  双竹坞
爱尔玉贞姿。托根在深樾。岁寒无人识。双翠独凌雪。
  埙篪岩
二老好岩居。同登不待约。天公真会事。双峙可坐石。
  晚对岩
日高苔露晞。晚对胜早对。想有石角松。岁寒添风裁。
  香远塘
绿水吐红蕊。盈盈阶下塘。最怜明月夜。风送数茎香。
  栗社
嘉木森成行。奇岩下布棋。绿阴拾红实。爽体兼疗饥。
  菊砌
陶令采栗里。屈子餐湘滨。未若东岩老。忘世与作邻。
  柹林
世人贵柹木。皆为实可食。我独爱此木。君子所偃息。
  桃板
可怜涧边桃。绕亭开满山。落花亦有意。不肯出人间。
  柳堤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6L 页
摇艳长堤柳。金枝日日抽。东风多气力。吹发万千株。
  梨亭
满开白雪花。四覆苍苔干。秋实又自佳。霜浓金色烂。
  望远台
迢遰绝氛埃。微茫见屿浦。历历眼中景。争奇不暇数。
  东川
邹圣喟源泉。鲁叟叹逝川。道体本无息。于玆可探渊。
  风咏台
春风古台下。潭水碧涟沦。了知个中趣。无限咏归辰。
  岐山
东国多岐山。未闻灵鸟戏。丈人今在玆。方信凤已至。
望弄清台有感
古道逶迤草树荒。斜阳驻马独彷徨。堪怜一曲台前水。千尺奇岩倒影苍。
岩院奉别赵静窝丈(锡哲)
出门送杖屦。怅望立移时。箧有了雠帙。床馀未讲诗。黄花依砌冷。明月上梧迟。胜会知非远。还如隔岁期。
次前韵示同志诸公
俎豆明宫日。弦歌会士时。陶门千古诀。台老百篇诗。精研须到极。细校莫嫌迟。努力尊斯道。流传永世期。
李仲章氏闻余在岩院。委来相见。遂与共次前韵。以道驩喜之意。
西归忆何日。东望恨多时。历路曾掺袂。留箱只别诗。停云吟不尽。流水奏常迟。失喜逢今夕。无期胜有期。
赠别李仲章
翁与文俱老。行休独任真。轩天起谈论。倾峡泻精神。邂逅因牵袂。齐明共整绅。临分赠佳句。白璧未为珍。
关雨县村。思亲有作。
梦罢家山隔杳茫。客窗中夜起彷徨。无端𤃡上弥旬雨。添得愁人两鬓霜。
闻姜清之登第。次申和卿韵拟赠。(壬子)
雪锷青萍吐紫烟。龙光直射斗牛边。谁知变化飞腾日。只在陶山试士年。
月夜闻蛩音四起。谩发诗兴。次晋儿韵。
色色乘秋化。凄凄竟夜吟。冷烟残郭底。落月小庭心。定为天机动。偏怜露气沉。羁人将懒妇。几个感斯音。
和赠丁思仲(志永○甲寅)
感子西归路。重寻绝峡居。为先能事毕。向道一心馀。明月樽中酒。孤灯窗下书。不愁千里别。东洛有新庐。
即事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7L 页
泉声岳色总堪诗。竹籁松阴更绝奇。梦罢羲皇无一事。卧看天末去云迟。
和寄德懋
怀人欲有赠。尽日采瑶华。白云千嶂外。何处是君家。
余闻闻喜山水多绝胜。欲一游赏久矣。甲寅清和。友人南宗伯邀我共游于其别庄仙游洞。振袂入杜陵。联镳作行。宗伯之弟朝伯。余之季儿象观偕焉。自阳山历内外仙洞及巴串龙游诸胜。只得若干首。方欲追赋其景物。而恨无起余者。适会文瑞来到。遂与共赋。
  
阳山洞口。口占次朱子云谷杂咏第一绝韵。
暇日挈良朋。寻真入深谷。翳然林木下。散坐忘幽独。
  夜游岩
明月白石滩。彻夜响崖谷。崔仙去不归。今我来游独。
  曦阳峰
半空先得旭。万里临旸谷。峤南众石峰。奇秀曦阳独。
  阳山寺
伽蓝创新罗。千年此山谷。莓苔众碑文。最古孤云独。
  白云台
白石泻白水。滢澈白云谷。此心亦虚白。同尔惟我独。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8H 页
仙游洞
名区一失主。百年为空谷。南君有仙骨。餐霞此中独。
  灵槎石
若其不可泛。胡为乎溪谷。我欲乘之去。沧洲访道独。
  鸾笙濑
寥亮紫鸾笙。云出此山谷。四顾寂无人。声在濑中独。
  玉舄台
仙人留玉舄。传闻于此谷。求之不可得。怊怅立焉独。
  濯缨潭
一道沧浪水。清澈流深谷。怀彼濯缨人。与世推移独。
  
观澜台
灵源穷不得。徘徊流水谷。忽观湍急处。其本始悟独。
  洗心台
秋阳江汉水。邈矣猗兰谷。爽心忽有地。洗我此流独。
  咏归岩
沂水与舞雩。岂必胜此谷。咏归自有乐。莫教点也独。
  内外仙游洞
天作灵仙窟。分置内外谷。万物皆有对。名区宜不独。
  龙游洞
可怪龙游处。石形诡满谷。乱印盘屈痕。也非一鳞独。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8L 页
龙湫
沉黑若无底。风雷时动谷。借问天飞物。胡为久潜独。
仙游洞即景。次云谷第二绝韵。
尽日坐山间。衣袂满空翠。返照入清溪。林峦更幽丽。
又叠
终古石霏红。一春山积翠。玆景已娱人。流水又何丽。
仙游洞次宗伯韵(二首)
杖藜入仙洞。逐境行不歇。沿溪一水石。互改形声出。入瞩领不暇。静聆吟为辍。徘徊指点间。未觉移午日。转入洞天深。若与人世绝。山灵莫相嗔。吾已谢簪绂。
窈窕仙峡里。清水与白石。激触宫商音。漱雪琼瑶色。盘陀与澄澈。曲曲灵源适。丹霞满洞天。玄鹤栖崖壁。万状各幽绝。人寰为永隔。古来高蹈士。几人恣游历。有美南宗伯。于焉晚栖迹。一笔写真境。寄我和韵觅。讽诵口生香。恍嗽灵浆液。
龙游洞石形之诡怪。南宗伯以为非龙游所致。乃造化自然。作辨破诗累十句以示我。其言固不为无见。而余意天地间物理无所不有。亦难以一槩论。故反其意。又作此诗奉寄。
世传龙游洞。宛有龙游迹。我尝往见之。乃在一巨石。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9H 页
石色皓而洁。广袤亘一谷。上承清溪流。下临深潭碧。异哉磅礴面。诡状不一足。或陷瓮盎若。或洼釜锜若。若臼复若槽。间或彻底坼。若此者无数。凹凸又回曲。云是百千状。总由龙戏跃。我始亦不信。玆事谁目击。天下坚硬物。莫与石相敌。龙虽变化神。安能便革易。静思忽有悟。厥理殊明白。石是土之骨。龙乃震方木。从来木于土。其克不费力。寻常引根处。穿石如无隔。矧玆四灵一。木精禀所独。闻其经行时。遇石初不觌。若从虚空过。少无拘碍著。譬彼水中鱼。水本不入瞩。譬此气中人。气初不形目。故能游此石。贯穿惟所欲。历历盘屈痕。大小皆真的。大而瓮与盎。认是当胁腹。小而釜与锜。认是当趾蹠。臼为浅下爪。槽为深没脊。若其彻底坼。是自潭出入。况其身所经。与夫足所攫。石理皆细腻。圆滑无棱角。若非鳞甲痕。谁能任鍊削。我故为之说。间复形诗牍。南友见而笑。骋辞极辨析。谓言万有形。总由水荡激。金刚谁彫锼。丛石谁镂刻。维彼木假山。亦缘涛沙齧。大块本多般。龙变逞不得。深感故人论。据常向我勖。顾惟天地间。物理难尽识。铄物莫如火。火鼠独不铄。缩物莫如冰。冰蚕独不缩。金铁天下刚。井犴还能食。盐卤天下咸。橐驼还能吃。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9L 页
猫溲利渗壤。寻丈透一瞥。蟾肪利切玉。所著皆成劈。象骨遇鼠破。虎齿咀鸡豁。刚石值羚角。随击碎如屑。针为磁石引。无异丝联络。芥被琥珀拾。亦似胶点缀。铜与胡桃嚼。不殊铅柔弱。千奇与万怪。欲数烦更仆。徐而究厥故。要不出五贼。五贼播万物。动有相消剥。水旺则火死。火盛而水涸。奈何木精龙。土精独未克。吾观龙变化。灵怪信莫测。风云特地乘。光景暂时伏。霹雳与涷雨。顷刻任挥攉。势足翻江河。力能摧山岳。想像蜿蜒体。连抱围絜百。屈曲如偃松。伸长如直柏。第以象类观。分明木之族。太皞一元气。于焉都钟毓。未论甚么物。所过谁捍格。矧玆所谓石。本是土凝结。人看极其顽。龙视元无物。著处便成虚。其迹斯奇特。或疑龙之游。计必今犹昔。如何天下石。更无形变革。此亦未之思。今时异开辟。彼其纵鳞处。于古是大壑。一自变桑后。四洋乃其宅。了知洋中石。灵迹动千亿。或疑龙之游。土壤亦穿历。不闻土壤上。云有迹可觅。此亦未之思。软脆殊坚确。彼其奋身地。平陆陷为泽。纵使有其痕。无奈即亏缺。岂若留于石。终古不曾泐。抑子水齧论。说理犹未洽。维昔鸿濛初。水固寰宇溢。不识当此时。独无火烈烈。混沌方欲判。查滓渐重浊。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0H 页
个中水与火。震荡不相射。阴阳迭用事。升沈各效职。燥气腾而上。山岳遂峭拔。湿气润而下。江河遂荡潏。故彼众山形。尖者若火列。其以石为峰。深见燥之极。骨立初无肌。岂尽水齧食。玉镂与绳削。非但水磨触。天规与地矩。高下森交错。晦翁波浪譬。只据山势说。盍又就上面。周遍究细密。水说固当存。火说亦难阙。一瀜而一结。万有斯成质。今曰皆于水。无乃失偏僻。大抵造化妙。尽由五贼出。虽动物所为。亦造化所设。龙过石变形。是亦其理一。愿君且深思。我言难终斥。
次寄郑孟阳(翊东)
瞻彼苍梧虬。养灵异凡鳞。如何未变化。乃在九渊漘。之子虽被褐。蔚为名胜伦。夙昔饱华闻。引领颇劳神。邂逅漆溪上。于焉识面新。天然儒雅姿。端拱坐朋茵。腹中富文学。敛若持虚囷。隐隐眉睫间。精彩露其真。了知方寸里。亦应无点尘。譬如云间月。漏光照四邻。眄睐情已输。不待谈言陈。居然饮我和。惠风来泗滨。默幸得良友。庶几辅我仁。维时春属暮。花发水清沦。联翩入八公。啸咏度两晨。驩娱未渠央。各自旋车轮。一别杳前期。怅望徒嚬呻。得此琼琚投。寄意何重珍。得诗如见人。蹶起更整巾。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70L 页
莹朗沧海珠。璀璨昆山琪。点缀以为诗。寄我者其谁。眷言彼泗水。道路阻且巇。有美郑孟阳。百里视阶墀。樗散不我弃。块蛰不我疵。念我衡门下。栖迟以乐饥。慇勤劝加餐。曰有煌煌芝。世既不汝以。退藏固其宜。属此晚暮境。志节宜更砥。周孔及关闽。仰止皆吾师。努力崇明德。温恭以为基。馀韵倘能理。瑶琴当抱随。深感故人意。大异流俗知。顾无塞望路。将奈非令姿。
李友通彦将往枫岳。委到山中。要余并辔。而余是未疫。又九耋亲下。则其势末由也。魂往形滞。恨其如何。遂以近体。略道此意以赠。
望星村里七旬翁。閒靖襟怀澹雅容。了得渊源通纪草。携将汗漫远游筇。云收露岳三千丈。玉立金刚万二峰。愧我遐观违素计。春风未蹑故人踪。
吾闻世有大人翁。方寸恢恢宇宙容。博物不曾烦出户。游方何必费携筇。坐看南北东西海。卧赏衡恒泰华峰。此意想来应自失。遐踪恐未胜潜踪。
送郭生柱南归达城
感君携笈访幽栖。三夜孤灯话佛庐。槐老有孙传旧业。柳湖开社即遗墟。琴弹古调声犹涩。剑试新磨术暂疏。努力真工须及早。莫将馀事费居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