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溪亭月夜赏梅(壬午)
   晓起见梅花落。次唐韵。
   喜友人见访
   夜闻涧水鸟鸣
   早春溪亭。次杜草堂韵。(二首○丁亥)
   即景次杜韵
   即事
   题画松
   和寄赵晚谷圣绍(述道○戊子)
   奉别岳翁归堤上
   从君哲卿(明鲁)诗以嘲我出山居野。次韵示意。(己丑)
   夜坐即事
   步前韵示哲卿
   云山途中
   山行暮归
   春日睡起即事
   春日谩题
   偶题
   夕烟
   偶题次杜韵
   次赠申伊西子审甫(必权)
   立春日谩题(庚寅)
   道院次韦苏州韵志感
   有感偶书
   谩成
   咏盆池次康节韵
   暮泊清溪洞口
   雪城铃阁赏花。敬次季父韵。(丙申)
   即景
   雨意丁宁。喜赋以慰农望。
   田家杂谣
   妹婿赵学孙(明复)携甥儿至。喜吟一绝。(丁酉)
   次前韵送别
   姜弦斋丈(世晋)临访赋诗。次韵谨呈。因与共赋得若干首。
   拈东坡韵
   次草堂韵
   注谷次赵圣绍氏暨其仲氏七律五绝见赠韵
   沙村次金苟斋直甫(宗敬)
   龟湖赠申子长(体仁)
   武夷赠李仲章(天燮)
   弦斋有盆梅。寄诗要和。得二首以呈。
   除夕书怀
   是岁立春在人日。与群从会话。次杜律三十韵。(戊戌)
   正月旬间。闻梅花犹未尽落。复以迟字韵吟呈弦斋。
   和寄南宗伯(汉朝)
   次示从弟浴溪韵
   南村诸长老。以书室重建。扶筇入山。登览高台。各占一绝。谨此和呈。
   閒行
   夜归
   松火
   渔父
   田家杂兴(七首○以下北溪寓居时作○己亥)
   田家即事
   采莲词
   射雉词
   猛虎词
   野田黄雀行
   峡农
   沃野
   新家
   卜居(四首)
   登高有怀
   遣悯
   樵父词
   渔父词
   迎宾馆志偶感
   林居
   鸳鸯篇
   脩竹篇
   风月吟
   云水乐
   田园乐
   雨后即事
   谩书
   自慰
   送别
   春日游览
   过刚斋李丈(承延)
   谩成
   閒居遣怀
   晓起
   暮归
   晓坐
   睡起
   即景
   望芝山有怀
   出门即事
   入门即事
   醉后放歌
   夜坐有怀
   寒食书怀
   即事
   访山家即事
   偶书
   津亭偶题
   记梦
   寓舍书怀
   洪友云翔(龙翼)邀余煮花。醉后谩题。
   独坐
   一树庭前花
   谩成
   即事
   记梦寄哲卿
   遣兴
   赠别柳内兄(浤)
   访山家
   赠友人
   即事
   闻箫
   寓居遣怀
   剑湖泛舟(庚子)
   湖上送姜德祖(凤钦)
   剑湖即景
   义林池次简易韵(二首)
   自堤峡归。叹杜鹃花已衰。
   见日庵口占
   和寄南宗伯
   又寄
   次笙潭会中韵赠李通彦(厦运)
   和寄南宗伯(三首)
   奉寄李仲章(二首)
   秋怀(次南宗伯韵)
   次卯君(宰鲁)钓鱼韵
   何处秋深好
   即事
   贞元吟
   体用吟
   偶书志感(次杜草堂韵)
   喜从妹婿李忠彦(国培)见访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饯迓杂咏(并序○辛丑)
   元日书怀(六首)
   倒用前韵
   次月麓书堂韵
   山中有白云
   南友宗伯爱吾白云绝句。次寄四首。余复以其韵吟得三十馀首。以示怀事。(并序)
   和寄南宗伯
   弦斋丈家有石假山。山上种菊一䕺。十月开花可玩。盖所谓山者高不过数尺许。而安之于小盆池之中。而因并移置寝傍。煖气不减秋阳。故能于天地肃杀之时。烨然吐萼如此。亦造化之理也。遂赋若干首以歌之。
   次鲁东旌闾韵(丙午)
   姜知事丈(杭)回榜宴后。敬次 圣制七言绝句韵。(并序)
   山楼小会示诸君
   弦斋萍窝(姜公必岳号)两丈来临。吟得二首分呈。
   读金芝山遗事帖。次诸同人韵。
   叠步田家杂兴八首和赵士威(虎然○并序○丁未)
   余于堤峡归路。与青田百亩诸益。或骑或步。共向丹山之岛潭。行未到日已暮。止宿村舍。吟成一绝。
   明日游岛潭。用前韵示诸益。
   上观渔台临大海。步前韵。
   又用前韵。效游仙体。
   是日宿海上。欲观日出。海上人皆言日出时常为云雾蔽隔。非留连之久。不可得见。故怅然有作。
   用前韵赋途中即事
   滞雨逆旅。翌朝上泣岭有作。
   观海归路。次赵敬哉韵。
   步潭字韵。赠赵天必(恒复)
   沙村书堂。邂逅李后山(宗洙)。用南字韵吟呈。
   用前韵呈金川沙(宗德)
   怀金直甫有感
   沙村逢李致道(埦)。用秋字吟赠。
   到龟湖见申子长。又用南字韵吟赠。
   和赠申和卿(鼎五)
   到渔轩见赵士悦(锡献)。又用秋字吟赠。
   奉阅外先祖申护军寄子弟书七幅。言言清介。不觉敛衽。遂成短律。(戊申)
   敬题申参判遗事后
   步前韵赠申文瑞(致凤)
   莲峰李公家忠臣孝子烈妇死节者前后凡八人。今其旌表之门。在京城紫烟岩之里。且于 先王朝御笔亲书孝子三世四字以侈其楣。岂非旷世异数哉。顾八门岁久颓尽。子孙之在达官者。与诸宗人合力重建。又莲峰遗宅。中未免易主。并为赎还。于是正郎寅燮氏既自为近体一首。以歌其事。而又求和于京外亲知。遂缀芜语。少寓平日景仰之心云尔。
   敬次易安堂柳公(圣霖)重牢宴韵
   秋日登高
   与卯君游高塘村共赋
   西行登异富岭。望三角山。(己酉 肃行时)
   入京宿城内
   谢 恩后口占
   吟赠柳直长天瑞(范休)
   以金吾郎谢 恩。即日渡江还山。率尔口占。
   百弗庵崔先生既没之五年庚戌。方伯以孝闻。 上命旌其闾。特赠左承旨。是年三月初七日。并行揭楔焚黄之仪。道内章甫齐会。既卒事。相与拈韵赋近体。以致尊慕庆幸之忱。余亦次呈。
   聋渊精舍。次诸同人韵。
   将出聋渊洞。咏怀作一绝。
   李德懋(敬儒)见访拈韵共赋
   又拈樵字(二首)
   赠别德懋(三首)
   黄君叔璜(磻老)见访。拈韵共赋(二首)
   玉洞秋夜。次同人韵(二首)
   林千石台
   宿般若寺
   姜清之(世白)见访。仍阻雨水。拈韵共赋得若干首。(辛亥)
   次柳公(长源)东岩亭二十景韵
   望弄清台有感
   岩院奉别赵静窝丈(锡哲)
   次前韵示同志诸公
   李仲章氏闻余在岩院。委来相见。遂与共次前韵。以道驩喜之意。
   赠别李仲章
   关雨县村。思亲有作。
   闻姜清之登第。次申和卿韵拟赠。(壬子)
   月夜闻蛩音四起。谩发诗兴。次晋儿韵。
   和赠丁思仲(志永○甲寅)
   即事
   和寄德懋
   余闻闻喜山水多绝胜。欲一游赏久矣。甲寅清和。友人南宗伯邀我共游于其别庄仙游洞。振袂入杜陵。联镳作行。宗伯之弟朝伯。余之季儿象观偕焉。自阳山历内外仙洞及巴串龙游诸胜。只得若干首。方欲追赋其景物。而恨无起余者。适会文瑞来到。遂与共赋。
   仙游洞即景。次云谷第二绝韵。
   又叠
   仙游洞次宗伯韵(二首)
   龙游洞石形之诡怪。南宗伯以为非龙游所致。乃造化自然。作辨破诗累十句以示我。其言固不为无见。而余意天地间物理无所不有。亦难以一槩论。故反其意。又作此诗奉寄。
   次寄郑孟阳(翊东)
   李友通彦将往枫岳。委到山中。要余并辔。而余是未疫。又九耋亲下。则其势末由也。魂往形滞。恨其如何。遂以近体。略道此意以赠。
   送郭生柱南归达城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
   将游俗离。文瑞先到。共待杜陵诸益。(乙卯)
   步前韵咏即事
   用前韵促山行
   清溪寺步南友韵
   山城次南友韵
   发清溪向俗离。途中次前韵穷字。
   望俗离次宗伯韵
   咏俗离次前穷字
   五层殿
   铜柱
   铁镬
   石槽
   水晶峰
   龟形岩
   石门
   天王峰
   福泉寺
   中狮庵联句
   文藏台(二首)
   金刚窟(二首)
   次崔侍郎(光璧)二友亭韵
   赠柳敬甫(栻)
   送南损斋游枫岳
   次柳氏同源亭韵
   观历代图像有感识之
   次赠张士悦(敬穆)
   赠柳柳下皞汝(象春)
   是年七月。自 上特拜臣持平。斯诚万万意外。方将沥血控辞而未及封疏。又以越三月十九日。 致祭于先祖。 御制褒扬。极其备至。尤是旷世异数。惶陨感泣。当复如何。于是远近士林皆齐会。以观盛仪。而李君升培赋一律。遂次其韵。以道区区之忱。(丙辰)
   玄谷李老士协(世瑍)赠我一绝。致意自别。遂步和。
   次故孝子蔡同枢(泂) 赠水部卿焚黄时韵
   卢子能(启心)至。滞雨山楼。共赋愚岩。
   又拈七律(二首)
   即事次友人韵(丁巳)
   上同源亭次帖中韵(时在辞职未递中)
   即景
   即事
   遣悯(二首○并序)
   简临斋偶题(时换授咸昌。 令即赴任。)
   次竹下李仲章韵赠别
   送赵学孙归英山
   书怀
   又叠
   李景霖(英镇)见访赋前韵
   即事次 赐祭时韵。示再从参如。(得鲁)
   次云岩吴侍郎(大益)寄赠韵。并步其九曲十绝奉呈。(丁巳)
   九曲歌首绝
   一曲(大隐潭)
   二曲(黄庭洞)
   三曲(水云亭)
   四曲(鍊丹窟)
   五曲(道光壁)
   六曲(四仙台)
   七曲(舍人岩)
   八曲(桃花潭)
   九曲(云仙洞)
   丁巳除夜书怀(三首)
   泣弓有作(壬戌)
   恭闻日边消息。不胜欢抃。次前韵。
   述怀
   东坡赤壁之游。脍炙千古。诵其赋者。莫不想像而艳叹之。每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则思欲泛舟弄月。以办胜游。吾商道院。正临洛水之上。江山旷幽。号为岭中胜区。粤自创设以后。先辈缝掖之凡依归于此者。苟遇是年是日。或虽非是年而遇是日。则必相与泛舟前江而游。又用赤壁赋分韵赋诗。以写其兴。盖至去壬戌而遵古无废。至于今日则我 正考终祥甫过于前月。故臣民之情。感涕未已。不忍遽事游遨。而泛月故事遂废焉。非 盛德至善。有使人没世不忘者。何以如是。聊赋一律以识。
   喜柳下翁见访。复次鸟字韵以赠。
   漫书叠鸟字
   待月吟
   又叠
   偶题
   夕景
   敬次 先祖愚山二十景韵
   二十景外。又有烂柯岩倚筇岩插花岩等。亦皆当日命名者。故虽无题咏传后。而聊赋其景以附之。
   又有愚岩在书室东北隅。当日所咏一绝。尤是寓意不寻常处。故谨次其韵。
   秋兴次杜韵(时再从参如在座)
   思损翁次前韵
   素履亭次轴中韵
   与杜陵诸益。更入闻喜。共赏曦阳仙洞诸胜。吟得二绝。
   次姜德祖新构草堂韵
   屹翁文瑞避疹入云庵土窟经三冬。廓清后始还其家。寄示在彼时所作七律。遂次奉呈。(癸亥)
   用前韵寄南子皓(汉皓)
   和寄蔡友筮范(蓍畴)
   和寄郑希仁(元善)
   次赠李景瞻(周桢)
   姜伯玄(浚钦)归后寄古诗。次韵以谢。
   次郭昌宁(守仁)投刀韵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诗
   姜持宪清之为求先公墓志。来留数日。因与拈韵共赋。(甲子)
   岁乙卯三月。与损翁及诸友。游俗离。既各赋诗记胜。仍向冷泉。又逐景联句。以志历路诸景。未及毕而散归。常耿耿在心。今因叔璜觅其草来示。遂追以卒篇。
   敬次稣斋先生移安敬平公影帧韵
   和皓邻上元夜七排韵(乙丑)
   圣痘歌(用李游斋韵)
   溪亭之前有老桧。相传是先祖手植。岁久衰朽。枝叶枯死。今夏忽自仆。真杜子所谓草堂自此无颜色者矣。余窃伤之。以七言古诗若干句赋其事。
   玉洞题咏(十九首○丙寅)
   社仓八景
   镇岑倅金孟刚(珩吉)以其筮仕后所得吟咏若干篇投示要和。步其韵以寄。
   赠姜从子惠(履和)
   和子惠
   寄金子明(哲)
   暮春与诸益共游。次怀远台韵。(丁卯)
   与诸老游见日庵共赋
   偶因小会。拈韵示同志。(四首)
   修稧所讲堂役向讫。次同人韵。(二首)
   寄柳象远(寻春)
   道存堂成。各赋七律以咏歌其事。而犹恨句少韵窄。有未尽说者。故更拈杜草堂五排十四韵以赋。
   重步关字赠磻溪老人金子敬(相钦○二首)
   关字示叔璜
   即景次唐韵
   步前韵寄弟从诸君
   山楼小会拈韵共赋
   拈蝉字(五首)
   达城乡饮礼后赋其事奉赠尹方伯(光颜○并序)
   是岁腊月望。儿子以我满七十。为设寿酌。会者多赋诗有祝。次韵示意。
   自叹
   次卯君韵示意
   喜诸妇迭进酒肴衣服
   奉寄损翁(戊辰)
   即景
   寄姜公叙(世揆)
   次赠德祖
   奉邀蓝田倅(皓邻时宰蓝田。由还本第。)
   和蓝倅
   次寄许德懋(<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0145_16.GIF'>)冠子三加韵
   寄李大彦(升培)
   寄黄孟耕(莘老)
   寄黄徵之(献老)
   忆郑际勋(侨)
   皓邻与其弟文举学士来访共赋
   游南氏六宜亭次元韵
   次寄张五兼(汉信)
   卞孝子歌
   和人
   次赠柳元若(宜三)
   生朝志感
   奉寄皓邻
   大彦闻我出凤台。冲雪而至。喜而吟赠。
   权景章(褧)来留过岁。共赋干字。
   守岁
   又步七绝
   重步干字赠别权景章(己巳)
   喜皓邻见访
   张五兼赠我青藜杖示七绝次赠
   喜屹翁见访
   自西郭归惫卧有吟
   次皓邻麦有年韵
   次青岩亭重修韵
   拟寄半俗(德懋号)
   简邀半俗
   次皓邻见寄韵
   喜皓邻兄弟见访。共拈五排二十韵。
   谨次冲庵先生遗墟碑韵。示金君奎运。
   半俗与姜圣来偕至。吟示五律七绝。次其韵。
   见秋风念屹翁授衣之艰作一绝
   喜叔璜见访。兼赋即景。
   次李淡翁(尧臣)见访韵
   淡翁滞雨稧舍。赋呈求和。
   是年八月初九日。 元良诞降。八域臣民皆设宴称庆。皓邻为诗以歌咏之。遂步其韵。
   次半俗老龙坛帖韵(三首)
   竹所权生显相。以其八代祖草涧集校正事。来留五六日而归。其人端敏可爱。因有相从之意。赋七律以赠。
   次赠崔德彝(锡贤)
   题遁斋集
   次皓翁人日寄示韵(三首○庚午)
   次荒岁叹韵
   和寄成汝良(最烈)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诗
   喜半俗翁见访为赋七律
   次蒿庵郑复汝(𡑿)寄赠韵(二首)
   次赠半俗翁
   赠别同志诸君
   今年讲会。又设三月旬。皓邻前期来见。吟示一律。遂次韵。
   讲会罢。携皓邻诸益游水回洞。
   次皓邻绝句韵
   赠姜启好(世訚○二首)
   闻弟从辈与子侄约会于山影潭。作一场胜游。盖以沿溪踯躅盛开而方向衰。佳景不可孤负故也。余亦欣然曳筇而往。则仲集适患感。养晦往酉洞。独卯君诸少辈随之。坐松阴俯潭影。啸傲甚觉怅然。而畅怀则多。为赋一律。
   次赠金仲章(宪庆)
   晋州朴生天东来。言其考石浦公于家藏中。得 皇明历日二卷。其一 神宗皇帝徂落之岁。其一明亡之岁。又得一砂樽。其底刻成化年号。盖亦伊时陶铸器。公于是赋短律一首。以志其感云。故次赠。
   步前韵寄朴国桢(旨瑞)
   敬次桐溪郑先生龙泉精舍重建韵
   次赠尹圣郊(东野○二首)
   和菊田崔士教(兴璧○二首)
   近日觉精神益昏。胸中枵然。尚可为文词以应人求。遂拈韵以言其志。
   述怀
   卯君避疾来。日与相对。喜而有赋。
   正当插秧小旱。为赋一律以解。
   皓邻次林翁韵寄示。步得若干首。
   更次吹字韵
   即事
   奉寄权晚惺(苘)
   寄半俗翁
   步前韵示叔璜
   雨中即景
   雨后即景
   次李能养(克培)芝岩斋韵
   简邀皓邻
   赋即事
   山居寡友。聚散有时。意绪自别。玆赋若干首。
   简呈咸宁李使君际可(秉运)泛舟检湖(辛未)
   谨次崔竹塘题壁韵
   喜李晚觉见访
   与晚觉游水回洞有诗因次
   拈杜韵共赋(二首)
   三月十七日雨雪数寸志感
   次权南圭(大容)韵赠别
   闻玄谷翁观渔到鳌柱下。自往与归。赋二首。
   铁如意歌(并序)
   喜皓邻见访
   与皓邻,玄谷。共拈南坡集韵。
   六言共赋
   又拈五绝(二首)
   林下翁来观讲会。归赋五律寄示。并此和送。
   六月二十八日感识
   赠李元纬(相经)
   三烈士歌
   步赠权周琢(玉相)
   丹城浣溪书院。即权东溪啜享之所。而祠与堂斋门楼之号。东溪之孙褧。皆要余命之。故聊此吟赠。
   是非吟
   黄文吉(麟老)咏雪得五排四十六韵来示。余谓文章亦馀事。遂以向上事勉。作七绝若干首。
   次丁氏家柳叶杯韵
   伏闻 圣候复常。喜赋一律。(壬申)
   次赠李生汉容
   青松权上舍(以复)以先碣及遗集序来属。临归留短律见赠。聊步其韵。
   夜得异梦觉而有感
   咏近怀
   除夜书怀
   次前韵写怀(癸酉)
   复以悼亡之怀。步回字赠黄孟耕。
   又书怀
   林翁邀我北庵。校息山集。皓邻及诸友来会。唱酬若干首。
   拈休字
   次孤字
   校役罢步年字
   拈收字
   叠年字
   复拈五绝(四首)
   喜柳象远至
   皓林二老以别怀各步成字寄示。聊复奉和。
   重步成字奉寄皓林
   谩咏
   和赠李眠云翁(东璧)
   次柳彝好(懿睦)韵遣怀
   彝好赋短律。深有叹世之意。故谓莫如自反常直。次赠二首。
   次赠彝好
   自叹
   次赠赵晦伯(根复)
   江阳文生正儒为受先碣。来留数日。赋一律。次韵以赠。
   次张五兼韵奉别
   访刚斋宅感旧
   到林翁家。共吟盆中梅菊月桂。
   赠李胄贤(源祚○二首)
   岁暮有感
   城山八景(眠云翁所居)
   生朝次观儿韵
   杂咏
   次赠李子常(在恒)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六
 诗
   题观儿小画帖
   谨次素履亭韵(亭即姜启好先亭)
   素履亭八景
   潇湘八景(次皓邻韵)
   竹君八景(次皓邻韵)
   甲戌春。赵甥彦儒以新 恩来访。吟短律以识喜感之思。
   旱馀一雨。乍甘旋止。悯而有作。
   敬次武夷精舍杂咏韵
   敬次武夷棹歌(十首)
   敬次云谷二十六咏
   敬次云谷杂诗(十二首)
   家有武夷图并事迹诗文一卷。乃先祖文庄公为达城时。使工摹而使人书者也。九曲形胜。宛如目击。又退陶次棹歌诗及当时跋语并在其中。摩挲讽诵。不知千载之为远。遂成此篇云。
   敬次陶山杂咏(十八首)
   二十六绝
   敬次老先生山居四时各四吟。共十六绝韵。
   敬次高山杂咏(并小叙)
   十六绝
   七曲诗
   次姜德祖帖妆三世诗轴韵
   次赠柳公晦(徽文)茅斋韵
   拟赠机张累客洪令(时济)
   和郑吏郎希仁 宣谥溪岩宅。行中路见寄韵。
   次赠李致器(镀○二首)
   次禹祭酒请祀疏厅韵
   一善金戚炳如(虎灿)意外来访。不胜惊喜。临别吟赠。
   喜赵子希(承洙)见访。吟赠一律。闻将移居兴州。不胜缺然。诗中并及之。
   寄南子皓
   生朝志感
   步尹圣郊溟字韵道所感
   次赠月城孙君经夫(纶九)
   惠庆宫志哀
   临岁得见新历。次孟郊韵志感得二首。
   又步前韵寄诸友
   迎春即事
   步前韵咏怀
   元朝即事(丙子)
   次前韵志偶感(二首)
   又以前韵咏所感(二首)
   喜姜稚仁(长钦)金稚见(熙复)至。各赠一首。
   赠柳彝好(二首)
   尹圣郊复至。示林下翁所赠韵。喜而和之。
   道院设讲会。洞主林下翁要我秉拂。将往吟得二首。
   既到步前韵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诗
   大山李先生挽词
   挽金持宪直甫
   艮翁李尚书(献庆)(四十韵)
   小山李公挽
   挽崔参判(光壁)
   挽黄幼安(泰熙)
   安顺庵(鼎福)
   挽赵承旨(锡龙)
   挽赵承旨(锡穆)
   挽孙菊村(昌显)
   挽赵敬哉(存道)
   挽全季润(始玉)
   挽晋恩君
   挽郑沧海(澜)
   挽黄处士士刚(建中)
   挽卢处士孝泉(澺)
   挽权通伯(㯙)
   挽金承旨(若鍊)
   同枢李公(守贞)
   挽李井瑞(东五)
   挽李君锡(东晋)
   挽赵士悦(锡献)
   挽柳柳下皞汝(三首)
   挽权泗川(思浩)
   李刚斋挽
   挽竹下翁李仲章(五首)
   挽朴寝郎伯宗(汉东)
   挽崔彦辉(凤羽)
   挽旧堂赵士威(虎然)。兼寄前日所赠诗以发端。
   挽柳都正(■(氵奎))
   挽南损斋(八首)
   挽晚觉斋李进汝
   挽李寝郎稚春(㙖)
   挽金卧隐(翰东)
   挽嘉山倅郑蓍
   挽赵上舍幼性(居善○二首)
   挽洪继道(锡畴)
   挽洪孟兼(锡胤)
   挽尹尚书复初(光颜)
   挽李持宪时应(坰)
   挽赵天必(恒复)
   挽柳士会(一源)
   挽李幼闻(重祖)
   挽柳羲甫(星春)
   挽李明准(宗衡)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疏
   辞司宪府持平 召命疏(丙辰)
   辞司宪府持平 召命疏[再疏]
   辞司宪府持平 召命疏[三疏]
   拟复辞持平疏(遭艰不果上○己未)
   拟上疏(甲戌)
   请大山李先生立祠啜享疏(代儒生作)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上大山李先生(戊戌)
   上崔百弗庵(丙申)
   百弗庵
   百弗庵
   上百弗庵
   上百弗庵
   百弗庵
   与李小山
   与安顺庵
   安顺庵
   金承旨(翰东○丙辰)
   与金承旨(乙丑)
   李方伯(亨元○丁巳)
   尹方伯复初(丁卯)
   与尹方伯复初
   尹判书复初别纸
   李参判(益运○戊午)
   吴参判(大益○辛酉)
   与蔡参议(弘远○戊辰)
   与李刚斋(丁未)
   姜弦斋
   与赵静窝
   与赵静窝
   赵静窝
   黄审几(启熙○庚子)
   黄审几(壬寅)
   金川沙苟斋景蕴(宗发)弘辅(宗燮○戊戌)
   金川沙(丁未)
   与金直甫(甲辰)
   金景蕴(戊午)
   与赵晚谷(己丑)
   赵晚谷(戊午)
   拟与李默斋(万运○癸亥)
   申审甫(己亥)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与南光之(必锡)宗伯别纸(己亥)
   与南宗伯(戊戌)
   南宗伯
   与南宗伯(壬寅)
   南宗伯
   与南宗伯
   南宗伯
   南宗伯
   南宗伯
   南宗伯(庚戌)
   南宗伯(辛亥)
   与南宗伯(壬子)
   南宗伯
   南宗伯
   南宗伯(甲寅)
   与南宗伯(乙卯)
   南宗伯别纸
   南宗伯(丁巳)
   与南宗伯别纸
   与南宗伯(己未)
   与南宗伯(癸亥)
   与赵士威
   与赵晦之(学洙○丁巳)
   李景瞻(癸酉)
   与李君宅(仁行○戊辰)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与李稚春(㙖)致道(埦○丁酉)
   与李稚春(丙寅)
   与李致道(癸卯)
   与李致道(己酉)
   与柳天瑞(己酉)
   与柳天瑞
   与柳士极(■(氵奎)○丁卯)
   与柳皞汝
   李仲章
   黄士刚(己酉)
   与黄士刚(壬子)
   与黄幼安(辛亥)
   李德懋
   郑辉祖(㙔)
   金斐仲(是瓒○己巳)
   权大甫(朴),相后(㮨○己未)
   与权大甫,相后
   与赵学孙(丁巳)
   与赵学孙(乙丑)
   蔡筮范
   姜子惠问目
   姜子惠别纸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书
   姜清之(壬子)
   姜清之(戊辰)
   姜清之(丙子)
   金公穆(熙周)
   与俞酂卿(汉人○己酉)
   崔士教(兴璧○戊辰)
   与李通彦(厦运)
   李牧之(桢国)
   ▣▣(树仁)
   与李仲绥(经禄○己亥)
   与李▣▣(东璧)
   与崔毅仲(宇镇○丙申)
   与崔仲宾(兴之)
   崔仲宾
   李学先(献淳○丙子)
   金炳如
   申文瑞
   与南幼诚(必健)
   金士兢(采东○乙巳)
   黄子厚(载休○庚申)
   黄子厚别纸
   赵子希(辛未)
   赵天必(恒复○戊申)
   赵天必(戊午)
   柳生(汶龙)
   金仲绍(海进○甲戌)
   朴养吾(颐浩)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书
   与崔士矩(华镇○丁未)
   与崔士矩(甲寅)
   崔士矩
   与郑复汝
   郑复汝
   与黄次野叔璜(戊午)
   黄次野
   黄孟耕次野叔璜(己未)
   黄次野
   黄次野
   黄次野
   与黄次野
   与黄次野别纸
   黄叔璜
   黄孟耕次野叔璜
   申质夫(匡殷)
   蔡德休(弘韵)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书
   郑际勋(侨○己未)
   与姜公叙(世揆○壬戌)
   姜公叙(癸亥)
   姜公叙
   姜公叙(乙丑)
   姜公叙丧礼问目
   李时应(庚申)
   李时应(辛酉)
   李时应(乙丑)
   李时应问目
   许德懋(<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0145_16.GIF'>○丁卯)
   许德懋(壬申)
   许德懋丧祭问目
   崔德彝(锡贤)
   权圣吉(佶)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书
   柳象远
   与柳象远
   郑明应(必奎)
   郑明应
   ▣▣(鲁璧)
   金仪天(衡教)
   与金仪天
   金仪天问目
   朴南吉(庆家)心经问目
   成而得(永鲁)
   郑际应(昌运○辛酉)
   宋敬一(相天)
   宋明徵(奎哲○乙丑)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书
   南子皓(戊戌)
   南子皓(己亥)
   南子皓(庚子)
   南子皓别纸(壬寅)
   南子皓
   南子皓(乙巳)
   与南子皓(庚戌)
   南子皓
   与南子皓
   南子皓
   南子皓(乙卯)
   与南子皓(丙辰)
   南子皓
   柳敬甫南子皓(戊午)
   南子皓
   与柳敬甫南子皓(己未)
   柳敬甫南子皓
   南子皓
   与南子皓
   南子皓(辛酉)
   与柳敬甫南子皓(壬戌)
   柳敬甫南子皓
   南子皓别纸
   与南子皓(己巳)
   南子皓别纸(壬申)
   南子皓别纸(癸酉)
   与南元大(汉普○戊午)
   南元大
   南元礼(汉模)
   权周琢
   权周琢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书
   柳敬甫(辛亥)
   柳敬甫(壬子)
   柳敬甫别纸
   与柳敬甫
   柳敬甫
   与柳敬甫,南子皓
   与柳敬甫
   与柳敬甫
   柳敬甫
   柳敬甫
   柳敬甫
   柳敬甫
   柳敬甫别纸
   康思彦(俨)书传问目
   康思彦太极疑义问目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书
   李大彦(戊申)
   与李大彦(己未)
   李大彦问目
   与李大彦
   与李大彦
   李大彦问目
   李大彦
   李汝刚(启阳)
   李汝刚
   李汝刚
   李而拱(奎镇),德元(亨镇)
   李而拱
   权思远(达近)
   与权思远
   与松岩山长(辛酉)
   与晋州德川书院有司
   居昌龙山斋舍儒生问目
   罗州眉泉书院儒生
   与道南斋席
   金舜叟(熙奋)问目
   李启淳问目
   朴景厚(尚重)问目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书
   李圣应(𡋺○庚申)
   李圣应(己巳)
   李圣应
   李圣应心理气辨
   李圣应启蒙问目
   金济彦(养桢○甲戌)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书
   郑希仁(丁巳)
   郑希仁
   郑希仁(戊午)
   郑希仁(辛酉)
   郑希仁
   郑希仁
   郑希仁(癸亥)
   姜伯玄(辛酉)
   姜伯玄
   姜伯玄问目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书
   柳公晦(徽文○乙亥)
   崔幼瑞(廷镇)
   崔幼瑞中庸问目
   权肃如(显相)大学问目
   柳彝好(懿睦)
   柳彝好
   金南白(是珩○乙丑)
   金南白
   金南白问目
   郭汝遇(汉泰)问目
   崔望而(镇邦)问目
   权君重(载华○戊辰)
   权君重中庸问目
   丁公简(义选)问目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书
   赵洛应龟燮问目
   朴颐龟丧祭问目
   申景伯(鼎周)
   尹圣郊
   尹圣郊禀疑
   乐育斋生尹秉恒大学疑义问目
   李周胤近思录劄疑问目
   全君说(熙一)问目
   崔象龙问目
   崔象龙
   崔象龙
   崔象龙朱书节要问目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书
   柳景仁(荣祚○辛酉)
   柳景仁
   柳元若(宜三)
   柳元若别纸
   柳元若
   柳元若别纸
   柳元若近思录问目
   上季父(丙申)
   与从君时晦别纸
   寄儿象晋(己酉)
   寄儿象观(戊午)
   象观(己未)
   示观儿
   与崔婿清彦(湜○己亥)
   崔清彦(己酉)
   崔清彦
   与崔清彦(甲寅)
   赵甥彦儒彦休(辛酉)
   赵彦休中庸问目
   寄外孙崔孝述(甲子)
   孙婿姜胄永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杂著
   太极圈子说
   太极动静说
   五常说
   率性说
   一原说
   五行说[上]
   五行说[下]
   心出入说
   时分说
   地头说
   理强气弱说
   律管候气说
   月光说
   风气说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杂著
   鬼神论
   孟子不尊周论
   理气心性说
   四灵说
   南君汉濯字说
   南宅正字说
   自在翁说
   书天学考后
   又书天学考后
   为讲学事通各书堂文
   本塾(松岩)乡约所通谕面中文
   书武夷九曲图歌后赠金济彦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序
   溪门笔迹帖序
   水云亭西厓柳先生遗额序
   郑新堂先生实纪序
   七峰遗集序
   迂拙斋朴公实纪序
   汇纂丽史序
   无闷堂集序
   清台集序
   华斋遗集序
   愚轩遗集序
   南野集序
   江左集序
   铁城联芳集序
   云溪遗稿序
   可庵遗稿序
   兴阳李氏族谱序
   凤城琴氏族谱重刊序
   仁同张氏族谱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七
 序
   独观篇序
   真一斋遗集序
   草涧集序
   桧轩逸稿序
   松巢集序
   礼谷实纪序
   松岩集序
   南溪实纪序
   北溪逸稿序
   东溪集序
   龙浦集序
   三松集序
   松坡集序
   水西集序
   松坞实纪序
   鹰岩血书拾录卷序
   载宁康氏世德祠实纪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序
   道东编序
   倻溪集序
   景节公愚斋孙先生实纪序
   谦庵先生集重刊序
   湖翁集序
   东湖集序
   秋月堂集序
   翠厓遗迹序
   埙篪集序
   梧山遗稿序
   晚谷集序
   静窝集序
   南屏集序
   朴判尹遗事序
   台岩集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记
   道南书院一贯堂重修记
   德林书院重修记
   静虚楼重修记
   文穆公朴先生松堂重建记
   某里花叶楼记
   玉洞书院堂斋及水石命名记
   开岩亭重建记
   龙泉精舍重建记
   棣华堂书院重修记
   于石堂记
   审几堂记
   山泉斋记
   屹南轩记
   一乐轩记
   四馀斋记
   孝子礼安李公旌闾阁碑记
   江皋草庐记
   思诚斋记
   养拙堂记
   诚轩记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跋
   退陶书节要跋
   松溪申先生实纪跋
   槃涧集跋
   梅山集跋
   玉溪祠五贤实纪跋
   白潭集跋
   野村集跋
   书孝子龟岩金公事迹后
   吴山志跋
   龟山君实纪跋
   书烈妇庆州李氏传后
   癯翁集跋(姜处士世文号)
   书柳用卿诗稿后
   书上外王父素谷公及警弦斋姜公书后
 箴铭
   自警箴
   自警箴
   去习箴
   自新箴
   兢庵铭(为姜公叙作)
   霁月赞
 上梁文
   玉洞书院门楼上梁文
   洛岩庙宇上梁文
   洛城君墓下斋室重建上梁文
   松岩书堂重建上梁文
   栗里斋舍重修上梁文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祝文
   桐溪郑先生龙泉墓所士林祭享告由文
   道东书院傍祠常享祝
   道存堂开基告由文(代儒林作○丁卯)
   家庙告由文(始除 光陵时○己酉)
   家庙告由文(禁府都事谢 恩归后)
   家庙告由文(将赴任咸宁时○丁巳)
   家庙告由文(复拜持平时○戊午)
   家庙告由文(新建祠宇奉安时○乙丑)
   家庙告由文(拜掌令时○戊辰)
 祭文
   祭樊岩蔡相国(济恭)墓文
   祭百弗庵崔先生文
   祭刚斋李公(承延)
   祭静窝赵公(锡哲)
   祭审几堂黄公(启熙)
   祭晚谷赵公(述道)
   祭李侍读致道文
   祭南损斋文
   祭黄幼安文
   祭南掌令光之文
   祭外舅完山李公文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祭文
   祭权其天(思浩)
   祭李彦吉(东浩)
   祭黄次野文
   祭李景霖文
   祭崔婿清彦(湜)禫时文
   诔权敬持(义度)
   祭季父知县公文
   祭从叔父文
   祭仲母江陵金氏文
   祭金姑母文
   祭从兄东隐处士文
   祭从君圣瞻文
   祭从君哲卿文
   祭季妹金室文
   祭卯君士相文
   祭亡室淑人完山李氏文
   祭乳母文
 哀词
   哀从妹婿李忠彦词(并序)
   哀金上舍(性浩)
   哀权辉祖(宗默)
   悼申云举(致龙)
   悼宋敬一词
   悼金黄中(瓒)(后改鼎九)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碑铭
   道山书院两先生事迹碑铭(并序)
   畜翁先生黄公神道碑铭(并序)
   高丽政堂文学 谥文忠公兰溪金公遗墟碑铭(并序)
   资宪大夫汉城判尹 谥文襄公艮斋崔公墓碑铭(并序)
   赠户曹判书行利川都护府使光山卢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礼曹参判行江原道观察使鹤洞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资宪大夫工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 谥毅悯朴公墓碑铭(并序)
   赠兵曹判书 谥忠壮朴公墓碑铭(并序)
   右议政水村吴公神道碑铭(并序)
   知中枢府事懒拙斋李公神道碑铭
   大司宪骊州李公墓碑铭(并序)
   赠工曹判书孝子讱斋蔡公墓碑铭(并序)
   高丽右仆射谥良献郑公遗墟碑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四
 碣铭
   瓶山先生金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馆司成竹斋郭公墓碣铭(并序)
   集贤殿学士格斋孙公墓碣铭(并序)
   咸镜北道兵马使琴隐朴公墓碣铭(并序)
   吏曹参议竹斋尹公墓碣铭(并序)
   竺山府院君菊坡全公墓碣铭(并序)
   参奉金公墓碣铭(并序)
   觉悔宋公墓碣铭(并序)
   县监瀼潭郭公墓碣铭(并序)
   察访浩斋郭公墓碣铭(并序)
   赠司宪府持平芮孝子墓碣铭(并序)
   处士宋公墓碣铭(并序)
   无闵斋金公墓碣铭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碣铭
   松湾金公墓碣铭(并序)
   副护军东湖李公墓碣铭(并序)
   赠吏曹参判成均生员复斋朴公墓碣铭(并序)
   赠左承旨参奉蓝溪朴公墓碣铭(并序)
   济州牧使商山金公墓碣铭(并序)
   承政院左承旨忍斋申公墓碣铭(并序)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提学行通训大夫兵曹佐郎鹤阴金公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行河阳县监西坡金公墓碣铭(并序)
   恕轩处士广陵李公墓碣铭(并序)
   笑痴子晋山姜公墓碣铭(并序)
   阳村处士晋山柳公墓碣铭(并序)
   半亩堂吕公墓碣铭(并序)
   孝子鹰峰处士金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生员厚庵权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四无丁公墓碣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六
 碣铭
   赠吏曹参判晚悟轩权公墓碣铭(并序)
   翊卫司翊赞瀯湖尹公墓碣铭(并序)
   岐峰柳公墓碣铭(并序)
   通政大夫崔公墓碣铭(并序)
   嘉善大夫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崔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 赠户曹佐郎金公墓碣铭(并序)
   墙东处士黄公墓碣铭(并序)
   赠吏曹参议察访李公墓碣铭(并序)
   拙庵李公墓碣铭(并序)
   幸窝处士洪公墓碣铭(并序)
   承政院右承旨汉阳赵公墓碣铭(并序)
   躄斋处士全义李公墓碣铭(并序)
   松西处士襄阳权公墓碣铭(并序)
   筌窝文公墓碣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七
 碣铭
   修岩柳先生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 世子侍讲院辅德愚轩蔡公墓碣铭(并序)
   同副承旨退村南公墓碣铭(并序)
   嘉善大夫兵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平山申公墓碣铭(并序)
   宗簿寺正南岩孙公墓碣铭(并序)
   博渊金公墓碣铭(并序)
   栎亭卢公墓碣铭(并序)
   沧洲李公墓碣铭(并序)
   骑省郎松厓李公墓碣铭(并序)
   歙谷县令李公墓碣铭(并序)
   自足堂南公墓碣文
   耻轩柳公墓碣铭(并序)
   同知中枢府事压湖亭许公墓碣铭(并序)
   承政院同副承旨莲潭李公墓碣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八
 碣铭
   赠礼曹参议行司谏院正言松岩李公墓碣铭(并序)
   翊卫司洗马道岩柳公墓碣铭(并序)
   通政大夫行江界府使仁同张公墓碣铭(并序)
   抚松孙公墓碣铭(并序)
   晋州判官 赠兵曹参议茅山崔公墓碣铭(并序)
   府使茅村李公墓碣铭(并序)
   参奉守拙堂李公墓碣铭(并序)
   同知中枢府事金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云溪郑公墓碣铭(并序)
   遁轩李公墓碣铭(并序)
   龙岩处士崔公墓碣铭(并序)
   疏轩处士丰壤赵公墓碣铭(并序)
   侍讲院司书李公墓碣铭(并序)
   聋叟赵公墓碣铭(并序)
   易安堂赵公墓碣铭(并序)
   遁翁陜川李公墓碣铭(并序)
   左承旨宜亭李公墓碣铭(并序)
   养失堂卢公墓碣铭(并序)
   佥知中枢丰山柳公墓碣铭(并序)
   兴阳李公墓碣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九
 碣铭
   百弗庵崔先生墓碣铭(并序)
   府使华斋黄公墓碣铭(并序)
   通训大夫行知礼县监玉皋柳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 赠承政院左承旨负愧斋裴公墓碣铭(并序)
   野老堂光山卢公墓碣铭(并序)
   布衣殉节乡义将礼安李公墓碣铭
   孝子草堂李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 赠户曹参判完山李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生员警弦斋姜公墓碣铭(并序)
   太学生宣城李公墓碣铭(并序)
   大司谏成公墓碣铭(并序)
   同知中枢赵公墓碣铭(并序)
   昌城防御使许君墓碣铭(并序)
   处士广陵李公墓碣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碣铭
   小山李公墓碣铭(并序)
   篪叟郑公墓碣铭(并序)
   川沙金公墓碣铭(并序)
   埙斋尹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进士三乐堂朴公墓碣铭(并序)
   醉隐处士宋公墓碣铭(并序)
   南皋处士高灵朴公墓碣文
   后溪处士载宁李公墓碣铭(并序)
   中厓处士丰壤赵公墓碣铭(并序)
   朝奉大夫司宪府持平汉阳赵公墓碣铭(并序)
   司宪府持平存省斋赵公墓碣铭(并序)
   处士黄公墓碣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墓表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谥忠简公。行通政大夫户曹参议懒隐先生李公墓表。
 墓志
   通训大夫司宪府持平兼春秋馆编修官西潭洪公墓志铭(并序)
   成均进士 赠左承旨凌虚朴公墓志铭(并序)
   户曹正郎黄公墓志铭(并序)
   宗簿正 赠都承旨云溪全公墓志铭(并序)
   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知制 教三山柳公墓志铭(并序)
   松潭蔡公墓志铭(并序)
   广川处士丰壤赵公墓志铭(并序)
   嘉善大夫晋恩君姜公墓志铭(并序)
   处士长水黄君墓志铭(并序)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二
 墓志
   汉城右尹大峰杨公墓志铭(并序)
   内资佥正洪公墓志铭(并序)
   秀才曹公墓志铭(并序)
   静窝赵公墓志铭(并序)
   以馀居士申君墓志铭(并序)
   巴江处士李公墓志铭(并序)
   雪亭处士文公墓志铭(并序)
   成均生员思庵李公墓志铭(并序)
   成均进士潘南朴公墓志
   槐潭处士裴君墓志铭(并序)
   烈妇朴氏墓志铭(并序)
   淑人义城金氏墓志铭(并序)
   从君哲卿圹志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三
 行状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行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蓝溪表先生行状。
   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春秋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谥文匡公虚白洪先生行状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行通德郎弘文馆校理桐溪权先生行状
   赠资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兼知 经筵春秋馆事,艺文馆提学。行嘉靖大夫礼曹参判弘文馆提学仁川君谥襄靖公懒斋蔡先生行状。
   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寒碧斋郑公行状
   成均进士竹亭张公行状
   通政大夫槐轩郭公行状
   成均生员沙峰金公行状
   通礼院右通礼知制 教锄谷李公行状
   山阳处士活斋先生李公行状
   㝏翁张公行状
   通训大夫宁越郡守月潭金公行状
   嘉村,台岩,翠微轩三柳公行录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四
 行状
   吏曹参判翠竹轩李公行状
   原州牧使东岩李公行状
   通训大夫司宪府掌令知制 教懒斋申公行状
   县监药南李公行状
   资宪大夫同知中枢府事畏警堂河东郑公行录
   资宪大夫知敦宁府事李公行状
   承政院同副承旨秋潭高公行状
   全罗道观察使卧隐金公行状
   弘文馆校理豹林金公行状
   赠朝奉大夫司宪府持平金公行状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行状
   无忝堂李公行状
   翊卫司翊赞竹塘崔公行状
   通政大夫黄海道观察使兼巡察使兵马水军节度使海州牧使牛川郑公行状
   县监学圃郑公行状
   后松斋金公行状
   损斋南公行状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六
 行状
   司仆寺正河阴申公行状
   振武功臣嘉善大夫仁原君李公行状
   府使竹溪安公行状
   都承旨安溪李公行状
   弘文馆校理主一斋李公行状
   孝子 赠宗簿寺主簿德滩金公行状
   成均生员负暄堂金公行状
   成均生员讷翁宋公行状
   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闻韶金公行状
   赠弘文馆修撰依隐李君行录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七
 行状
   成均进士一默斋金公行状
   县令河公行状
   成均生员审几堂长水黄公行状
   孝子成均进士晋山姜公行状
   成均生员谷南全公行状
   东溪处士月城崔公行状
   孝子十友处士高灵申公行录
   兴阳李君行录
   节妇孺人鸡林孙氏行录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八
 家状
   高王考工曹佐郎无忝斋府君家状
   王考将仕郎 章陵参奉府君家状
   先考学生府君家状
   仲父沧洲处士府君家状
   叔父省愆堂府君家状
   季父通训大夫行阴城县监秋涧府君家状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一
 诗
   元日书怀
   月夜闻蛩音。次晋儿韵。
   秋怀
   志感
   次南村诸长老登高韵
   自笑
   武夷竹下翁示鸟字和之
   偶临竹下潭赋即景
   即景
   白云台次柳敬甫(栻)
   谩题示友人
   题北溪寓舍
   访山家
   谩题
   赠黄叔璜(磻老)
   玉洞歌
   次赠黄次野(岩老○五排六十六韵)
   赋呈李澹翁圣俞(尧臣)
   道存堂讲罢。与诸益游水回洞。
   赠黄文吉(麟老)
   赠柳公范(绰遇)
   恭闻 玉候违豫吟成五律
   次赠李国彬(汉容)
   卯君士相(宰鲁)自娥林还。次其韵以示劝勉之意。
   闻东江泛月。谩叙所怀。
   喜卯君来
   次杜诗韵追述海游。示同行诸君。
   从侄象履归自洛驿诗社。传渠所作一律。步其韵咏即事。
   简邀林下翁李德懋(敬儒)
   次赠权厚明(㷞)
   与卢子能(启心)共次怀远台韵
   次赠卢子能
   咏月
   即景
   即事
   次黄华斋复官韵赠黄幼安(泰熙)
   谨次九皋社登西楼韵
   稧舍成谢磻溪金子敬(相钦)
   次赠近岩诸老
   和赠蒿庵郑复汝(璞)
   次赠李致器(镀)
   赠别李景霖(英镇)
   和寄南宗伯(汉朝)
   赠姜清之(世白)文举(世纶)
   次李上舍圣用(之权)土室韵
   次竹下韵寄申屹南(致凤)
   次赵士威(虎然)旧堂重修韵
   次赠李季强
   凤村即事
   谢黄叔璜病起来访
   次姜德祖(凤钦)新屋韵
   赠黄孟耕(莘老)
   弹琴
   次赠柳象远(寻春),南子皓(汉皓)龙寺讲会韵
   悼卯君
   挽柳惠天(光渥)
   挽蔡士光(蓍朝)
   挽警弦斋姜公(世晋)
   挽赵磨岩(进道)
   挽李安义(万运)
   挽黄佥枢(景干)
   挽赵士怀(锡简)
   挽李潭阳(宪儒)
   挽李阴城(之受)
   挽宋士茂(启周)
   挽赵学孙(明复)
   挽李胤祖(趾焕)
   挽卢子能(四言十四章章四句)
   挽朴养吾(颐浩)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二
 书
   百弗庵崔先生
   上百弗庵
   上樊庵蔡相国(济恭)
   与李判书季受(益运)
   郑侯箕八(东教)
   与姜警弦斋
   与赵晚谷(述道)
   与黄审几堂(启熙)
   与黄审几堂
   与南宗伯(汉朝)
   与黄幼安(泰熙)
   与黄子翼(敬熙)
   申审甫(必权)
   权相后(稷)别纸
   黄孟耕(莘老)别纸
   黄次野叔璜
   黄次野叔璜别纸
   与黄孟耕,次野,叔璜。
   姜清之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三
 书
   与金子厚(㙆)
   黄文吉
   黄文吉
   黄而晋(宅铉)问目
   姜公叙(世揆)别纸
   李时应(坰)
   许德懋(<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0145_16.GIF'>)问目
   南子皓别纸
   柳敬甫(栻)别纸
   宋敬一(象天)别纸
   金仪天(衡教)问目
   朴南吉(庆家)心经问目
   康思彦(俨)书传问目
   李大彦(升培)问目
   李汝刚(启阳)别纸
   李而拱(奎镇)问目
   权思远(达近)别纸
   李圣应(𡋺)启蒙问目
   柳景仁(荣祚)问目
   柳景仁礼记问目
   权圣吉(佶)问目
   金南白(是珩)心经问目
   郭汝遇(汉泰)问目
   崔望而(镇邦)问目
   丁公简(义选)问目
   赵洛应(龟燮)问目
   (彦儒彦休)问目
   乐育斋生李(周胤)近思录问目
   全君说(熙一)问目
   (象龙)问目
   与崔清彦(湜)
   崔孝述问目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四
 杂著
   自责
   虚名辨
   无适公自叙
   乐山水说
   记闻
 序
   隅谷先生遗墟诗序
   送南损翁游枫岳序
   赠沈叟序
   送外兄柳宏仲序
   玄风郭氏家乘序
   西原世稿序
   长溪二稿序
   菊潭实纪序
   权孝子事迹序
   朴氏殉忠录序
   竹溪遗集序
   开城高氏族谱序
   仁川蔡氏族谱序
   鼎山志序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五
 记
   玉里记
   春雨亭记
   自轩记
   三吾堂记
   追庵记
   新斋记
   一可寮记
   临湖书院重修记
   耕采窝记
   蒿庵记
   览辉亭记
   洛城君砚记
 跋
   苍石李先生年谱附录跋
   申氏孝烈录跋
 上梁文
   熊渊书院上梁文
 奉安文
   栗里世德祠复斋府君奉安文
   寓庵洪先生墓碣改竖时告由文
   城南书院瓶窝李公奉安文
   伊江书院陶谷朴公奉安文
   龟湖祠。洛城君金公,松湾金公,野村孙公奉安文。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六
 祭文
   祭护军黄公(湛)
   祭外王考素谷洪先生文
   祭外从祖任天堂洪公文
   祭仲舅洪公文
   祭叔父省愆堂府君文
   祭外姑许氏文
 哀辞
   哀赵上舍圣能辞(并序)
   哀南敬明(宅正)(并序)
   庶姨母烈妇洪氏哀词(并序)
 墓碑铭
   高丽判尹朴公墓碑铭(并序)
 墓碣铭
   成均生员酉溪李公墓碣铭(并序)
   郑义士墓碣铭(并序)
 墓志铭
   久村处士李公墓志铭(并序)
 行状
   遁峰先生金公行状
   县监松亭郑公行状
   陶隐处士柳公行状
   渭滨处士丰山柳公行状
   太学生闻韶金公行状
   户曹正郎松坡朴公行状
   成均进士南窝姜公行状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七
 附录
   墓志铭[柳寻春](并序)
   墓碣铭[郑元善](并序)
   行状[李升培]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八
 附录
   挽词[丰山柳相祚]
   挽词[延安李益运]
   挽词[石陵金𥙿宪]
   挽词[晋山姜世白]
   挽词[顺天朴光锡]
   挽词[闻韶金熙周]
   挽词[真城李颐淳]
   挽词[安州边始暹]
   挽词[真城李泰淳]
   挽词[晋山姜世訚]
   挽词[晋山姜世兴]
   挽词[门人砺山宋奎弼]
   挽词[韩山李秉铎]
   挽词[侍教生丰壤赵 𣚅]
   挽词[门下生砺山宋奎奭]
   挽词[门人坡平尹东野]
   挽词[门下生长水黄莘老]
   挽词[门下生平康蔡弘韵]
   挽词[门下生晋山姜时永]
   挽词[陜城李东璧]
   挽词[晋阳郑 干]
   挽词[门人星山李奎镇]
   挽词[及门生南阳洪 栽]
   挽词[琴湖李尚朝]
   挽词[门下生长水黄麟老]
   挽词[门下生兴阳李升培]
   挽词[侍教生宜宁南汉蓍]
   挽词[门下生平山尹永燮]
   挽词[长水黄礼熙]
   诔文[延城李敬儒]
   祭文[道南书院儒生姜世霖]
   祭文[安东屏山书院儒生柳璧祚]
   祭文[晋山姜世白]
   祭文[门人丰山柳寻春]
   祭文[完山柳星休柳范休]
   祭文[门下晋山姜浚钦]
   祭文[仁川蔡蓍畴]
   祭文[门人骊江李岳祥]
   祭文[门下生坡平尹东野]
   祭文[门下生永阳李鲁璧]
   祭文[门人晋山姜世揆]
   祭文[门下生延城李建基]
   祭文[门下生上洛金养桢]
   祭文[门下晋阳柳 栻]
   祭文[门下生完山李启阳]
   祭文[门人完山柳致明]
   祭文[丰山柳台佐]
   祭文[门人长水黄磻老]
   祭文[门人从侄象履]
立斋先生别集卷之九
 附录
   言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