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x 页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批判
  
领议政李宗城引义乞免劄批(癸酉)
览劄具悉。昨批已谕心曲。而辞劄又至。诚意之未孚。心实歉然。以疾未参。庸何所伤。卿须体 大朝下教辞旨之郑重。顾小子日夕待卿之苦心至意。勿复控辞。幡然回心。弘济国事。
领府事金在鲁请致仕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休致不可轻许。常廪。卿何过辞。卿须安心领受。
领议政李宗城引义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前批已悉余志。而辞本又至。自顾诚浅。良欲无言。噫。卿之所遭。虽曰非常。 大朝之开释敦勉。亦加以非常之礼。则卿何可循常例而守常分。不思承当之道乎。又况元辅重任。决无准许辞恳之理。安心幡然登途。用副如渴之望。
执义闵宅洙,掌令权赅。诣台传达。又论尹光缵,李圣述罪状达批。
不从。骊川等事。向者 圣教辞旨恻怛。而至今不能仰体 圣意。此实由余不敏。甚悚焉。勿复烦达。尹光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57L 页
缵及李圣述事。 大朝已处分矣。
大司宪柳复明陈勉。兼陈蔘弊。仍请上禀 大朝。还寝崔锡恒叙复之典书批。
览书具悉。忧爱陈勉。言甚恳切。可不体念。单蔘事。令庙堂禀处。 大朝昨冬处分至当。其何如是。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领议政李宗城。因灾异。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旱灾孔酷。心甚罔涯。而所勉切至。当体念矣。前此下答。非止一再。卿何恬然无就途之意乎。况此时辅相之任。尤不可轻许。卿何独为引咎。卿须安心登途。
右议政金尚鲁。因旱引咎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遇灾陈勉。言甚切至。当铭心。 大朝静摄之中。再次祷雨。大霈尚靳。此实由余诚浅。卿何过为引咎。卿须安心勿辞。即起视事。
兵曹判书金尚星。请覈本曹逋吏书批。
览书具悉。因 大朝特教移送。秋曹自可严覈。卿之为嫌。殊涉过当。卿其勿辞。从速行公。
持平李尚允。因旱。陈东城外暴骸掩土。仍乞递书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58H 页
览书具悉。四朔旱灾。心焉闷迫。所勉当留念。玆事果如所陈。则极为惊惨依施。而监瘗官。亦令该府拿问处之。尔其勿辞。从速行公。
副司直洪凤汉。因台臣东城外暴骸。筑城时。不善掩土事。上书引义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玆事。 大朝已开释下教。卿何过嫌。卿其勿辞。从速察任。
持平李厚达。因旱。陈请崔锡恒追夺尹东辂。亟施屏裔之典书批。
览书具悉。四朔旱灾。心甚悯焉。所陈留意。而崔锡恒事。昨冬 大朝处分至当矣。尹东辂事。 大朝已严处其子则一罪。何必叠施。其文付火事。依施。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副司直权𥛚引老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卿虽老矣。气力尚健。卿其安心。
持平边致明。乞递陈勉。仍请戊申馀孽疏释处分时。不言台臣警责书批。
览书具悉。所勉当留念。而所陈 大朝已处分之事。何敢更禀。台谏警责事。过矣。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献纳金光国。请泰绩快正王法。明彦还寝放释达批。
不从。海陵等事。顷者下答之后。尚为如是。殊涉寒心。亟停勿烦。泰绩事。明彦事。其勿更烦。
修撰李得宗辞职径出书批
览书具悉。弘录事。 大朝特教。申饬何如。而一向迟滞。事甚未安。备员然后可以举行。尔其勿辞。先察职后护焉。
文学朴道源。论具宅奎父子。引义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辞书之中。挟杂他语非矣。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同副承旨闵百祥。引义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辞书复提前说。若是张皇。此有违于 大殿几年苦心。而亦非仰承顷年辞教切严之 圣意。尔其勿辞。上来察职。
负罪臣李天辅。辞相职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 大朝特命复拜相职之后。不必如是。而况 园幸只隔数日。尤不可以此引退。且辅相重任。决无轻许递免。卿须安心。幡然登途。
领议政金在鲁乞免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昨日 大朝勉谕。勤勤恳恳。余闻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59H 页
圣教。亦为兴感。卿岂不奉承乎。今闻卿所慎。深用虑念。而今日次对 成命之下。不能奉行。心切闷焉。以疾未参何伤。卿须念小子日夕之望。安心勿复过辞。量卿所慎之稍减。其即视事。无负昨日 圣上敦勉之至意。
左议政李天辅。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昨日 大朝下答。辞意郑重。我何多谕。而辅相之任。兼以保护之职。卿若念及于 大朝静摄之时。不宜一向在外。且念今日国事之罔涯。则必不复有控辞。而一时做错。何可为嫌。亦须安心。
负罪臣金尚鲁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日昨敦谕郑重。予若芥滞以今心神。岂可为外面敦谕为教。则卿闻此教。必当感激出膺。安心登途。用副余意。
礼曹参判南有容等。因大臣论斥。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大臣请推出于严科场之意。卿等勿辞。
判义禁李益炡陈恳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冬日滞囚可虑。卿其勿辞。先察职后护焉。
忠清,全罗两道儒生尹得佑等。请两宋先正从享书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59L 页
览书具悉。 大朝业有谕。退修学业。
领议政金在鲁,左议政李天辅。引咎乞免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安心须勿引咎。且向者 大朝以次对久阙申饬之后。连因事故。只行一次 特教之下。余深惶懔。卿等勿复过辞。即起视事。
右议政赵载浩拜相辞职书批(甲戌)
览书具悉卿恳。相职允叶枚卜。自今鼎席具备。甚幸甚幸。首揆连呈辞单。左揆亦寻乡路。余实闷然。不省所喻。卿须安心勿辞。亦勿引咎。即起视事。用副 圣拣之意。
洛昌君樘。请叙宗臣议谥镇安大君劄批。
览劄具悉。罢职宗臣事。所陈是矣。并叙用镇安大君议谥事。日后 大朝登对仰禀可也。以疾未参。有何所伤。卿其安心。
领议政金在鲁辞职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三单不许。又因承宣。已悉余志。而诚意未孚。辞劄继至。余心实愧。噫。卿年虽老矣。精力尚健。而况 大朝倚毗。至为隆重。又无别般难强之患。卧閤论道。理无不可。卿须体 大朝之至意。且念小子之决无准许。亟断来章。即起视事。
左议政李天辅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向者手书。已悉余意。复何多谕。 大朝敦谕。辞旨迥出寻常。而至以蔘苓茶进御为教。则卿岂忍暂刻引退乎。卿须勿复控辞。即日就途。用副伫立之望。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0H 页
前县令申暻辞职书。书筵官宋明钦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尔恳。顾余忝叨贰位。夙夜忧惧。工昧切磋。学愧格致。临筵讲读。古圣贤书。微辞奥旨。未能洞悉。而山林宿德之纳诲。亦未闻于朝夕心切忧闷。向者大朝圣教。出于崇儒重道之盛意。尔虽读书林下。即亦世禄之世臣耳。况当盛壮之年。时亦不可失。毋执撝谦。亦勿引咎。即日就途。补我不逮。
左议政李天辅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 大朝开释之后。不可一向引退。况向者 圣教。辞旨至严。虽辞书百至。决难准许。望即就途。用副余意。
正言郑楺。论西平君桡及李汉范等达批。
西平君事。诚有此事。人命至重。而崇品宗班。不可不陈达于 大朝。待下教当赐答矣。李泽徵事过矣。李汉范及申思民,成晋锡等事。远外之风闻。不可轻许。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0L 页
并拿问。
献纳柳謇论赵东济等书批
览书具悉。赵东济事。 大朝处分既严。而请罪郑楺。近于阿护。金会元向烦 大朝圣教。则焉敢若是。殊涉骇然。远外风闻。何可尽信。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司谏朴致文陈勉书批
览书具悉。陈勉可不留念。书筵官之无意就途。实余不敏。不能感孚之致。心实忸怩。诸臣之中。虽有经学之人。奚比于宿德力行之士乎。然令庙堂禀处。尔其勿辞察职。
弘文提学南有容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 圣上日接儒臣之时。卿职在馆阁之任。宜即上来。而终不膺召。县道陈书。事体分义。尤为未安。卿其勿辞。从速上来察职。
司谏朴致文论李潜书批
览书具悉。李潜事。不可信。主圈人谴责事。过矣。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前泰仁县监崔载兴辞职。兼附陈勉书批。
览书具悉尔恳。忧爱陈勉。言甚恳切。可不体念。向来批答。已悉心曲。而诚未感孚。心甚忸怩。夫为学之本。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1H 页
莫先于知行。而然知必真知而后。乃可行也。必欲真知经传之微辞奥旨。不问于山林宿德之士而何。况书筵官之任。与他职有异。尔其勿辞。即速上来。补我不逮。
大司谏南泰温。请仰陈 大朝冀寝亲享书批。
览书具悉。 太庙动驾。寔出于我 圣上无穷之孝思。诸臣屡请 圣心苦拒。下情闷迫万万。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赞善闵遇洙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因余之诚浅。迟卿幡然。歉愧何喻。况卿职兼赞善矣。余于朝夕。思闻宿德之言。卿其念余如渴之望。勿复过辞。即速上来。补我不逮。
正言申大脩。论尹光缵等达批。
尹光缵事。 大朝严赐处分。不必更议。停达。台臣定配事。李寿凤削去仕版事。所辞过矣。书筵官改正事。特教招徕之时。焉敢若此。亟停勿烦。
正言徐命膺陈勉书批
览书具悉。陈戒之辞。字字切至。岂不体认于心。师傅宾客春坊事及以下四条。事体重大。令庙堂。并登对时。禀于 大朝。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灵城君朴文秀陈辨书批
览书具悉。大臣请问。宁有深意。卿之所辞过矣。须即上来。
成均馆捲堂达批
台书中纷竞二字。虽云过当。我 大朝尊圣庙崇太学之盛意。顾如何。以此两句之语。遽然捲堂。不亦过中。开谕还入。俾无更为捲堂之举。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1L 页
正言徐命膺。因馆儒捲堂对辨书批。
览书具悉。因一事。互相纷纭。殊非官师相规之义。且以过当为答。本非深非之意。而承宣之退却辞书意。亦在于无痕。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成均馆再达批
一事再渎。甚非美事。台臣再书。别无危险侵侮之语。而当初下答过当云者。殊异于挟杂妄言之谓。诸生岂不知此意乎。且近日台阁寥寥之时。陈勉中言事。实所嘉尚。廉义所关。一犹或可。再则不可。尔等胡相争胜。不念言路之重乎。实为诸生慨然也。令同成均。劝入而无更纷扰。
成均馆三达批
朝者下答。虽出于为诸生慨然之意。余亦自知其稍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2H 页
过矣。余既知其过。何必相持。朝者下答勿施。勿施之后。诸生岂或更引。且余既觉矣。心中亦无芥滞者。以此意。即为劝入。俾无至于两夜捲堂还入后。虽值夜深。即为书达。○(仍令曰)以两句之语。互相纷纭。事体殊甚未安。而台书之辞。虽曰有深意。至于纷竞二字。不无过当。正言徐命膺。特递其职。
献纳宋德中。陈救申大脩。论赵载洪书批。
览书具悉。申大脩事。 大朝处分。至为严明。则焉敢若此。况四祖书纳之台臣。古今无闻。坠损台体。于此极矣。台臣虽欲营护申大脩。独不念台阁之体重乎。赵载洪事。特教升擢。自有 圣意。其曰中批非美事云云。中批升擢。非但赵载洪而已。则独请还收。其意之挟杂。可知矣。而职在台阁。只可论事之是非。下语殊涉未稳。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掌令李河述言事书批
览书具悉。儒臣事及三件事。令庙堂登对时禀处。第三件事。 大朝既命严加详查。而处分之 圣意。实出于为民。其何敢如是乎。解任之臣。并为还收。分拣事。 大朝已处分。何敢更禀。操鍊停止等事。亦令庙堂禀处。金润事。尔言过矣。尹圣五,吕荣祖事。若有无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2L 页
辜横罹。诉冤重棍者。则刑狱之冤。不可不严查。与滥给粜籴等事。并拿问覈实禀处。尔其勿辞。救护父病。
吏曹参判曹命采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卿之所辞。诚过矣。都政只隔一宵。静摄之中。亲临之时。虽有情势。焉敢逡巡。卿勿过辞行公。
户曹参判郑翚良陈辨书批
览书具悉。朴圣源之书语。别无指卿。而言出于忧爱陈戒之心。以此过嫌。不亦过中。勿复控辞。上来察职。
副司直闵阶请称庆书批
览书具悉。爱日之微诚未展。祝天之群情莫副。抑郁之心。夙宵不已矣。
庆尚道幼学郭守范等。请先正宋时烈从享书批。
览书具悉。先正道学之正。余亦岂不知。而向已谕矣。尔等其退修学业。
判府事李宗城阙礼引疾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今当 圣上周甲诞辰。欣庆之忱。曷有其极。而情礼未伸。抑郁不能自已。以疾未参。有何所伤。卿须安心。勿辞善摄。
修撰尹东星辞职书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3H 页
览书具悉。馆职初除。别无可嫌之端。则所辞甚过矣。且况 大朝日讲之时。义不敢不膺。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四学儒生金星焕等。请两宋先正从享书批。
览书具悉。尔等虽不言。余岂不知。而前谕已答。复何多谕。尔等其退修学业。
弼善柳正源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重臣所奏。出于杜后弊。尔之所辞。甚为过中。其时下令中。以饬已行矣措语。则尤无更为难安之端。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兵曹判书洪象汉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昨承 大朝特教。焉敢更引。且本兵与判金吾。任重事紧。况有因传教举行之事。尤不可撕挨。卿其勿过辞。从速行公。
右议政赵载浩引咎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未参何伤。所陈当体念。而 大朝答卿之批。为国一也之教。辞旨允当。卿何敢过为引嫌乎。卿须安心勿辞善摄。
领议政李天辅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一次手书。再次别谕。已竭余志。今何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3L 页
更事多谕。卿之所遭。虽曰前古所无。开释之后。涣然冰消。卿之固辞。何其过欤。且于昨夜终日殿座之馀。不惮 圣躬之困惫。十行温谕。可以透金石而泣鬼神。则卿宁忍不思感激改图之方。而固让坚执。愈往愈甚乎。近日酬应之馀。明又动驾。触冒风寒。余心忧迫。卿在药院。保护之任。与他僚尤有间焉。则岂可暂刻留住城外乎。其即入城。
右议政赵载浩乞免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元辅出处城外。卿患尚云未瘳。在朝者只左揆而已。况今世道民事。可谓罔涯。卿须勿控辞。俟少间视事。则于国事幸甚。
领府事金在鲁遭人言辞职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儒臣悖妄之说。无足挂念。而 大朝严处之后。于卿毫无难安之端。卿须安心勿辞。
左议政金尚鲁。因首揆引入。乞被同罪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日昨启覆入侍时已悉谕。而噫。元辅造朝无期。右相所患未瘳。国事世道。若川无津。余之代理后。所恃者。惟辅相是已。今乃如此。余心闷迫。曷可言喻。儒臣诬罔之说。 圣上已悉洞烛。处分既下。于卿少无碍滞。于去就之端。卿须体 大朝之至意。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4H 页
勿复控辞。即起视事。
左议政金尚鲁。因申炜书辞职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炜之罪状。非徒辱大臣。其中不道之说。 大朝严处之。余不忍更为提谕。数日以来。烦 圣心劳 圣躬之端。不一其端。余侍坐仰瞻。当此时。余心惟恐或有所损。卿须念此意。他勿暇顾。其即入来。用伸起居之礼。今 大朝坐而待卿。废突久御。尤为闷迫闷迫。卿须念我闷迫之意。即为入来。
领议政李天辅。因赵宗溥事陈辨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数昨 大朝圣教。至为恳切。余何多谕。卿职在保护。何必若是之为。而更请查实乎。 圣教敷示详尽。卿何复过引。且 圣教中于今脉滞。诚非异事之教。卿于奉览之后。岂忍暂刻留处外邑乎。近日数接医官。议定汤剂之时。尤何可若是恬然。而余若不能勉出卿致之朝廷。上烦 圣心。则其曰尽养志之道乎。卿须安心勿复控辞。即日登途。
正言金相度救元仁孙。仍请疏释言事诸臣书批。(乙亥)
今览此书。这等之人。敢欲护之乎。元仁孙之论武弁荫官。究其心。必不在于此。专出于侵逼元辅。而欲营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4L 页
救党人也。噫。仁孙若有臣子秉彝之心。焉敢放恣乃尔。尔则罢职不叙。
副司直郑亨复。因堂书侵斥陈辨书批。
览书具悉。似此诬罔之说。何足挂念。卿其勿辞察任。
左议政金尚鲁。因正言金相度书。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台言何足挂念。动驾只隔数夜。职在大臣。义重扈从。卿须安心勿辞。即起视事。
咸镜道六镇儒生幼学许增等。请仰禀 大朝。亟举两宋先正从祀文庙书批。
览书具悉。前已谕。尔等退修学业。
领议政李天辅乞辨诬。仍请勘罪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本事之虚无。 圣上明烛。余亦详知之。卿何豪分芥滞于心。况再次查事。更无可疑之端。而职在保护。岁律已过。卿亦岂忍一时处乡外乎。因余诚浅。至于今不能感回卿心。实余之咎。又不能堲谗说殄行。致元仁孙之投章。亦余之咎。卿须体 大朝慇勤之谕。勿复控辞。幡然就途。
副提学吴遂采陈勉书批
览书具悉。忧爱所陈。言甚切至。余甚嘉尚。当体念。卿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5H 页
其勿辞。从速察职。
咸镜道六镇儒生幼学吴泰燮等。请仰禀 大朝。亟举两先正从享文庙书批。
览书具悉。前已谕意。尔等退修学业。
次对时松坡场市罢仍事举条批
一场市事。禀于 大朝。事涉烦屑。而为市民弊瘼而罢之。则虽小事。有难变通。 大朝入侍时禀处可也。
持平丁锡天论诸倅书批
览书具悉。远外风闻。何可尽信。而然既出于台书。不可置之。并令该府拿问。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献纳韩师直辞职。兼陈公州木川火药,善山铅丸烧火见失事。严加究覈及庆尚兵使该地方官罢拿事及壆事。停达台臣谴罢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中。严加究覈事。及兵使地方官罢拿事。并依施。骊川骊善事之尚在传达中。余若能仰承圣意。岂至于今日乎。谴削台臣事。极涉过矣。尔其勿辞察职。
洛昌君樘。请导达 大朝。称庆陈贺劄批。
览劄具悉。余虽诚浅。岂后于卿。而奉 亲称庆。莫如仰顺 亲心矣。
掌令李光瀷言事书批
览书具悉。所勉体念。而骊善事。余体 大朝圣意而下答者未几。又有所陈诚非矣。兵曹正郎刊汰事。依施。守令罢职事。远外风闻。岂可尽信。而若有杖毙人命之事。人命关重。不可置而不问。拿问处之。尔其勿辞察职。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5L 页
持平赵重明言事书批
览书具悉。宗溥等事。诬悖之态。 圣鉴明烛。辞教严正。则其何若此。况 大朝已处分矣。敢以不待辨明。径先窜削等语。书陈于我乎。台臣罢职事。依施。儒臣改正事,拔去事,右尹罢职事。过矣。安宗奎事。 大朝特除之下。何乃云云。尔其勿辞察职。
西平君桡等。请导达 大朝。称庆陈贺书批。
览书具悉。余虽诚浅。夙宵岂或少懈。而其所难禀。数昨宗臣之劄。已谕矣。
持平李世铉言事书批
览书具悉。仰禀两事。则该曹宜择吉以禀矣。临津城役。 大朝既命重臣审基而来。亦不可禀也。饬宗伯事及令该曹严加论责事。并令庙堂禀处。其他等事。是非在上不必如是。而至于金润之请。亦涉过当。赵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6H 页
东观事。台臣论罢事。并依施。而两儒臣事。则赵重明之言虽非矣。只举事之曲直而论之可也。骇痛之说。殊未稳当。若以我 圣上三十年苦心调剂。为忧而请。则岂但重明之论两儒臣之事而已乎。此则余实未晓也。尔其勿辞察职。
校理南泰会。请罢赵重明,李世铉,李永晖书批。
览书具悉。须分轻重。赵重明挟杂之说。不可罢职而止。加施不叙。李世铉,李永晖。并罢职。尔其勿辞。调理察职。
右议政赵载浩。因赵重明书。陈辨乞免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外至之言。何足挂念。卿须安心勿辞。善摄焉。
左议政金尚鲁。因赵曮疏。乞免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先疑而提之。或恐有言之句。语意谓指在元辅而批答矣。今览卿劄。始觉事实曮事。尤极痛骇。况一书斥三相。其意甚叵测。噫。今鼎席只有卿一人而已。而今又如此。国事实为罔涯。至于西铨事。曮之意。专出于挟杂诬罔之心。卿亦何必以此引嫌乎。明日 大朝动驾。不可阙参。卿须勿复控辞。即起视事。
正言金时默。请寝赵曮罢职之令书批。
览书具悉。曮之所言。若出陈勉。则余虽不敏。岂不察纳而不能仰体 大朝苦心。肆然投章。此可谓是可忍也。倾轧三公。并及诸臣。亦可谓不正之甚。噫。今日海东臣子。若有秉彝。焉敢若是乎。尔又不思以公心辅余。敢以营护党人之曮也。挟私之言。反谓以胥匡之正人。余实为台臣慨然也。尔其勿辞察职。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6L 页
副修撰俞汉萧。请寝赵曮罢职之令书批。
览书具悉。向者曮书之中陈勉。实为切至之言。而其馀都属不公。未暇下答于上段。而虽以他事罪之。其中陈勉之言。岂可不体膺乎。然倾轧三公。孤负 大朝三十年苦心痛恨。则甚还收之请。尤过矣。尔其勿辞察职。
右议政赵载浩。因赵曮书乞免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人言何必介意。况我 大朝开释无馀。于卿尤无毫分难安之端。以疾未参。有何所伤。卿须安心勿辞。容俟少差。其即视事。
户曹判书李哲辅。因赵曮书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此等言。何必挂念。卿其勿辞察职。
汉城判尹李昌谊。因赵曮书辞职书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7H 页
览书具悉。卿之所遭。虽非常悖理之说。 圣上明烛。余亦深知。卿何介意。卿其勿辞。调理行公。
领议政李天辅。因赵曮书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曮之说。极涉悖戾。而 大朝既严赐处分。卿何芥滞于心。卿职在保护之任。岁改之后。仲春又过。以卿为国丹忱。岂忍一向引退乎。卿须安心。勿辞幡然。用副余意。
左议政金尚鲁。引咎乞免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数昨 大朝开释无馀。而严处曮等。则更无毫分难安之端。而余切有悚懔闷迫者。自余代理以后。浮嚣之说不止。甚至曮说而极矣。职此之故。堂堂庙堂。无视事之相臣。余之奉承 圣意。代理庶政。而所赖者三公。三公引退。余将畴依。且今动驾只隔数宵。远劳 玉趾。余心耿耿。今卿职在辅相。岂可处外而不思陪扈之常分乎。噫。人子之道。莫大于养志。而以我诚浅。不能致卿。卿若一向引入。烦我 圣心。则余可谓孝乎。思之及此。寝食不能甘。卿若体余恳切之谕。一节之趋。恐不俟终日。有所犁然于余言矣。须谅此意。须谅此意。
右议政赵载浩。以疾未参幸行。乞免劄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7L 页
览劄具悉卿恳。以疾未参。其何所伤。卿须安心勿辞。善摄。
同副承旨权抗。因玉堂疏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儒臣辞语。虽欠于浑厚。亦非深意。则其何过辞。
领议政李天辅。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 大朝 园陵幸行之后。 圣体连日勤劳。我心闷迫。曷有其极。今卿保护之任。与他尤自别。岂可只进近郊而不即入城乎。卿须安心勿复控辞。谅余焦迫忧闷之心。即日入城。
掌令宋时涵。请故参判柳綎追夺兵议。柳显章拿问书批。
览书具悉。事虽出于严堤防之意。当此 大朝亲临帐殿之时。烦禀实难。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判义禁洪象汉,同义禁韩翼谟。因台言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台劄所请。本无他意。 大朝亲临帐殿之时。尤不必如此。卿等其勿辞。从速察职。
副司直李日跻。因宪臣言请谴书批。
览书具悉。台臣之书。本非他意。则卿何过嫌。卿其勿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8H 页
辞察职。
平安监司李台重以病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西藩之任。事务繁重。不可轻许递改。卿其勿复过辞。加意调理。俟少间察任。
判府事李宗城。引咎请勘书批。
览卿之书。知卿之恳。卿之为国血忱。 圣上洞烛。余亦知之。何必若是引咎乎。且今颁告与他时有别。卿须念余之至意。其即入城参班。
持平柳思钦。请仰禀 大朝。亟行诸贼收孥之律书批。
览书具悉。昨日 圣上处分。恩威并行。为人子事亲之道。顺志最先。所陈虽是。禀则难矣。
掌令宋时涵。请前后合辞停论诸人。并施屏裔之典书批。
览尔之书。前后诸臣之停达。既皆自悟其非。则何罪之有。归正虽有先后。从当同归于一致。且于日昨 圣上大处分也。教以同寅协恭。 圣谕谆谆。尔宜涤心澄思。以报我 圣上至德。勿售旧习于心头。
持平洪良汉。请仰禀 大朝。亟行诸贼收孥之律劄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8L 页
览劄具悉。所陈虽是。日昨朴师讷处。 圣批已谕之。余则只当仰承 圣意而已。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批判
  
副司直李光溥等。请仰禀 大朝。亟行诸贼收孥之律书批。
览尔等之章。所陈深嘉。而 圣上大处分。恩威并行。其在仰承之道。何可烦禀乎。
工曹判书洪重徵。请仰禀 大朝。亟行诸贼收孥之典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诚是。而 大朝处分。出于至仁。余则仰顺 圣志而已。何可烦禀乎。
副司直李昌儒等。请仰禀 大朝。亟行诸贼收孥之典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虽是。已谕于洪良汉等批答矣。
持平韩光协。请仰禀 大朝。以诸贼劄疏弁题于勘乱录。传示后世书批。
览书具悉。所请虽是。 大朝连日临殿之时。何敢烦禀乎。此章下备局。令大臣 大朝入侍时。禀奏可也。
及第李宜馣。请仰禀 大朝。亟行诸贼收孥之典。仍举四大臣致祭书批。
览书具悉。四大臣遣官致祭事。原书下备局。与韩光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9H 页
协之章。一体 大朝入侍时。仰禀似可。
户曹判书李哲辅。引咎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到今往事若浮云。且请讨之事。其日余亦侍坐。仰聆 圣教之勤恳。卿虽有情势。若念知遇之圣恩。岂忍一向如是乎。卿之为国之忱。断断无他。 圣明俯烛无馀。其勿过辞。从速行公。
前县监李永祚。请被向来停达之罪书批。
览书具悉。数昨请讨之章。可见尔心。尔其勿辞。
副提学吴遂采。引咎请暇书批。
览书具悉。筵请疏请。其实则一也。卿何以此为嫌。卿其勿辞往来。
前府使赵镇世。请被向来停达之罪书批。
览书具悉。昨非今乃大觉。何间于本来严正。已有 圣谕中明示者。以道远未及上章。尔其勿辞。
副司直金始炜。请被向来停达之罪书批。
览书具悉。觉非归正。成功则一。 圣教昭然。而且尔之陈书。亦可见尔心。尔其勿辞。
判府事俞拓基阙礼引咎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处分颁揭。宇宙廓清。臣民欢忭。曷有其极。以疾未参。势不得已也。其何过嫌。卿须安心勿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69L 页
辞。
右议政赵载浩阙礼引咎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逆类夬正王法。臣民欣幸。曷有其极。卿疾之弥留。心用虑念。未参何伤。卿须安心勿辞善摄。
灵城君朴文秀阙礼引咎书批
览书具悉。 圣上大处分之下。宇宙清明。今日海东臣子。孰不欢欣。而在外未参。事势固然。卿其安意。
宪府前达批
不从骊川事。向日下教中。少慰予心之教。余虽不肖诚浅。敢不仰体 圣意。而尚未停达。何也。尔于其时。亦参闻筵教之人也。亟为停达。上安 圣心。
掌令李堉。因宪台言。引咎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王章快举。可泄神人之愤。向者尔书辞。 圣上洞烛。余不必更言。而当此连日临帐殿之时。职在耳目之官。不可如是。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右副承旨柳显章。因台书陈辨乞勘书批。
览书具悉。台臣请罪。本非他意。 圣明俯烛无馀。往事若浮云。到今何可更辞。 大朝亲临鞫囚之时。职在喉院。何可不参乎。尔其勿辞察职。
左议政金尚鲁。引疾请勘劄批。
览劄具悉。闻卿之疾。心用虑念。而当此 大朝连日临帐殿之时。相臣义不可阙参。卿须体余此意。安心勿辞。自量起居之可强。若不至难强。则须即强疾入来。
判尹李昌谊。请被向来停达之罪书批。
览卿章。首尾洞晓。而况 大朝大处分之日。自乡还来。即上短劄。卿之丹忱。 圣明已有俯烛。余亦深知。卿其勿辞。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0H 页
副司直李匡世。以病未参贺班。引咎书批。
览书具悉。大处分之下。今日海东臣子。孰不欣忭。而老病未参。势所然也。卿其勿辞。
庆尚监司李彝章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今此 大朝处分之后。乾坤廓清。孰不欢忭。而卿之所辞过矣。卿其勿辞。从速察任。
左副承旨李景祚。乞递救护书批。
览书具悉。夬举王章。宇宙清明。心切欣幸。 大朝临殿劳动。今已恰满一朔。焦迫之极。难以为喻。尔其勿辞。救护母病。
知事李成中辞升擢书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0L 页
览书具悉。今玆升资。 圣意有在。且 大朝连日临帐殿之时。职在禁堂。其宜入参。卿勿复过辞。即速行公。
司谏朴致文。请仰禀 大朝。亟行诸贼收孥之典。仍乞救护书批。
览书具悉。 大朝连日临殿。余之闷迫。曷有其极。王章载举。宇宙一新。而分等处分。好生之德蔼然。余之所难禀者此也。尔其勿辞往护。
正言元仁孙。请诸罪人正法达批。
不从。末端所请六件事。台臣据法争执虽是矣。而今玆处分。出于好生之 圣心。余岂不仰承德意乎。并不从。
领议政李天辅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 大朝亲临帐殿。劳动既多。焦迫忧闷。夙宵曷已。剧逆伏法。乾坤廓清欣幸之心。何可形喻。向者。 大朝召余侍傍。敦谕于卿。而卿承命入来。余意以为仍留。不料卿章之又来矣。噫。其时下教。德意隆至。昭晰无馀。可以透金石而泣豚鱼。以卿恒日为国之丹心。岂忍如是迈迈乎。亲鞫才罢。连劳 圣躬。余心之为 圣躬或恐有损。焦虑万端。卿以元辅。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1H 页
职居保护。岂敢引退于此时乎。且临余正堂之门。 圣意有在。则余若不能留卿。乌在乎仰体 圣意乎。思之及此。食息靡安。卿须念 圣躬之保护。强疾回途。
持平洪良汉。请未伏法诸罪人。严讯得情书批。
览书具悉。今此争执固是矣。 大朝酌处之命。出于至仁。余岂不仰承。至于东夏等。既有处分。此余所以难于更禀。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兵曹参知吴彦儒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 大朝连临帐殿。焦迫曷极。尔其勿辞察职。
仁平君李普赫。因所遭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王章快举。中外胥欣。卿之所遭。虽曰惨酷。大朝明释无馀。于卿岂有毫分芥滞之端乎。卿其勿辞。
正言宋文载。以亲病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台臣所请诚是矣。今不能从施者。静摄中烦禀为难也。尔其勿辞。先察职后救护。
持平沈瑴。请诸罪人正法达批。
不从。今所争执是矣。道臣事。余之难许。以其静摄之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1L 页
中。烦禀之为难。东夏等事。再昨既下传教。待就捕。当讯问矣。彦杓等事。酌处之命。出于恻怛之 圣德。余岂不仰体乎。
司谏朴致文。请诸罪人正法书批。
览书具悉。道臣事。余实未晓。本事。当从容仰禀矣。尔其勿辞。先察职后救护。
掌令李世泰。请酌处罪人正法书批。
览书具悉。连日临殿。下情焦虑之中。 圣体安康。庆忭曷喻。王章夬举。亦切欣幸酌处之命。出于好生之盛德。而仰禀事。鞫坐未撤。余何敢烦禀。至于都事事。台臣之批已谕矣。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正言宋文载。请严问发捕罪人台炡之都事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虽是。都事论罪。事关鞫狱。不禀轻许。此所难也。参鞫大臣。宜有禀请之道。
领议政李天辅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贺仪已行。欢忭曷喻。当此暑节。经宿还宫。焦虑万万。向者 大朝批答。辞意丁宁恳恻。余何可烦谕。而 圣教中。有到今初政。何足介意。即为入城。听我一谕之教。卿岂忍暂刻逡巡乎。卿须安心。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2H 页
即即登途。
同副承旨南泰齐论岁抄达批
余则只奉教书下矣。前日方圣规等二十八人。不宜荡涤。故点下者外。并令荡涤。而其前则余未详知事实。置诸荡涤。因承旨覆达。即许仍置。仍置者。即方圣规等二十八人也。此外并荡涤。
掌令金朝润。请酌处罪人正法达批。
不从两件事诚是矣。诚是矣。余之所持难者。烦禀于静摄之中也。
行副护军权赆陈勉书批
览书具悉。 大朝连临帐殿。焦虑万万。王法载行。中外拭目。所勉言甚切至。余岂不体之于心。尔其勿辞。
行副司直赵东渐。因所遭请改名书批。
览书具悉。 圣鉴已悉明照。我今不必更谕。而末端所陈。令该曹考例禀处。
领敦宁李天辅阙礼引咎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不幸逆孽复肆。连日临殿。端绪昭著。夬举王章。心窃幸甚。当此暑节。勤劳之馀。 玉候安康。欣忭曷极。以疾未参。何伤之有。卿须安心勿辞善摄焉。
右副承旨郑光忠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当今 大朝亲临帐殿之时。职在该房。何敢撕挨。况 圣上开释于赵荣顺之答。至以意专在挟杂为教。则尤不必若是。尔其勿辞察职。
户曹判书李哲辅。因鞫招陈辨乞退书批。
览书具悉。卿之所遭虽罔极。 大朝明烛无馀。且贼招之诬卿。旋即绽露。卿何若是过辞乎。卿须勿辞。念药院之任重。从速行公。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2L 页
大司谏郑光忠辞升擢书批
览书具悉。卿之升资。 圣意有在。卿其勿辞。从速察职。
执义朴弘俊言事。仍乞养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当体念。而均役事则 大朝屡次临门。今已颁行。实合于万世遵行不易之典。焉敢若是为说乎。诚为未安。至于结钱创制。亦出于我 圣上为民之至意。谓之民之怨。无足怪者。尤极寒心。尔其依所陈归养。
成均馆居斋儒生。以请讨诸贼解墨人金绩熙事。捲堂达批。
多士等。以请讨之事。至于捲堂者。意固美矣。圣庙空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3H 页
堂。事体至重。 圣上镇日临殿之时。何敢烦禀乎。且一夜捲堂。已伸沐浴之义。即为还入事。令同成均劝谕。
成均馆儒生等。不为还入达批。
所陈虽是。莫重圣庙。两日空堂。殊涉未安。即为还入之意。丁宁勉谕。期于还入。
兵曹判书洪凤汉辞职。兼陈从兄弟交承难安书批。
览书具悉。当此暑月。 大朝连日鞫囚。焦虑曷喻。且此任曾有前例。卿其勿辞。从速行公。
广州留守李昌谊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 大朝连日临殿。焦虑万万。留守任重。且兼将任。卿勿过辞。俟病少间。其即赴任。
灵城君朴文秀。遭凶贼之诬。陈恳书批。
览书具悉。当此夏令。 圣上连日临殿。焦虑曷喻。卿虽有所遭。 圣明已俯烛明谕。余何更诰。卿其勿辞。
献纳南鹤宗。请光佐,泰亿,锡恒依耇辉例。施以当律。载于纂辑。仍请沈垡上书区别三凶之差殊。宜施远窜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虽出严惩讨之意。昨日台臣书批已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3L 页
谕矣。至于远窜事。台臣区别。若挟私意。则当此严堤防之时。岂不从施。迹其所陈。本无他意。远窜则过矣。尔其勿辞。从速察职。
前掌令金元行辞书筵官书批
览书具悉尔恳。噫。今余已过。孔夫子志学之年远矣。圣经贤传。深辞奥旨。郁而未畅。若非山林宿德硕儒。谁能阐扬开发。俾有以警觉为学之次第。眷言东冈。夙夜靡懈。尔须念我心曲。勿复过辞。即速上来。补我不逮。
庆尚道儒生李允复等。请亟正三凶之罪。仍论以光佐称师表而至被削黜者。冒据岩廊。不参颁教。奏对谬戾。至发台章。而被拿于讯庭者。偃息京辇书批。
览书具悉。前批已谕。而邪正真伪是非公私。莫逃于圣鉴之中。处分至正。 圣意深远。余何敢烦禀乎。
忠清道儒生朴汉萧等。论不言光,恒,亿三司诸臣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已谕。岭儒及京外多士。今不更谕。而联名请讨。意固嘉矣。至于停达诸台。初虽误著。末乃顿觉此正。归正本正。成功一也。 大朝大处分之时。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4H 页
诸臣连章自讼。尤可见其觉非之心。今之所请辞语。余则谓过当也。尔等其退修学业。
修撰洪良汉。请反汗元老处分之 命书批。
览书具悉。为今日臣子者。闻再昨 大朝下教。则焉敢若是营护乎。尔其勿辞察职。
献纳李寿德。请收领府事金在鲁罢职之 命书批。
览书具悉。尔不见顷者 大朝处分 圣教及批旨乎。今方连为牌招成均堂上。而且 大朝处分。至当至正。则敢以反加威罚四字。肆然书之乎。其涉寒心。尔其勿辞察职。
领议政李天辅。引义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再昨 大朝敦勉辞意。恳恻丁宁。余何更多谕。噫。卿之所遭。虽曰罔极。许副相职。已伸廉隅。故有往事已浮云。廉隅亦夬伸之。 圣教诚至当。诚至当。卿岂更提往事而为嫌乎。非但迎候之为急。当此极热。累月帐殿。余之焦闷忧虑。曷有其极。卿以职兼药院之臣。卿心亦当如何。数昨 圣候违和。幸以少定。卿尤岂可处于江郊乎。下教中。有卿闻半夜入侍卿何为此之教。岂忍暂刻离违。噫。当此之时。不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4L 页
能致卿于朝。致烦 圣心。则其可曰养志乎。思之及此。怵然懔然。夜不能寐。食不能甘。辞书百至。决无准许之理。安心勿复控辞。即日入城。非但余心之幸。亦当仰慰 圣心。于国事。其为大幸尤何如。卿须谅焉。卿须谅焉。
掌令安复骏。请收元老罢职之 命。兼论诸台书批。
览书具悉。今日臣子闻 大朝下教。则岂思营救乎。儒生之陈书。辞语挟杂。敢以无状之言书之。其所叵测。不可形言。今尔护之。殊涉寒心。
领议政李天辅。请解药院都提举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顷批非但为卿而言也。 大朝连日临殿。动驾 园陵。亦非多日。余之深忧焦虑。顾当如何。卿岂忍于此时。辞免保护之任乎。卿须思我前谕。若不致卿造朝。更烦 圣心。则可谓为人子事亲之道乎。卿须安心勿复控辞。即即入来。于余心切幸。于国事切幸。卿须谅焉。卿须谅焉。
判府事李宗城。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向事。 圣明在上。洞烛无馀。余何多谕。不腆例廪。何用过辞。卿须安心领受。
领议政李天辅。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日昨批答。再悉肝膈。卿心莫回。寔余诚浅。噫。余之昨言。岂或过耶。为人子者。亲心为己心。今余不能致卿于朝端。使我 大朝。静摄中动驾之时。烦恼于 圣心。则于余心。当何如也。况于昨日彻夜将事。又行幸 陵园。此时余心之忧虑万端。难以胜言。卿以药院都提举。其可处外乎。相职之一解。足伸廉隅。终又自画。必欲引退。不亦过矣之甚乎。卿须即日入来。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5H 页
弼善李基敬陈勉书批
览书具悉。所陈出于忧爱。余岂不体念焉。尔其勿辞。调理察职。
书筵官宋能相。陈恳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尔恳。屡勤敦谕。期欲招延。而诚意浅薄。尚不能致我朝端。余甚忸怩。噫。宿儒之出入筵席。阐扬奥义。此其时也。今余过孔圣志学之年。且久矣。愿言求助。夙宵悬企。向以外任辞朝也。暂时相见。所陈皆明切。余至今服膺。尔以世禄之臣。岂忍舍余。余亦欲招致山林诸贤。当先从尔之暂面者。尔其勿复控辞。念余思尔之切切。即速上来。补我不逮。
领议政李天辅。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屡示心曲之答谕。而造朝之期。一向漠然。由余诚浅。由余诚浅。当今 圣上动驾之时。静摄中劳攘。余心焦闷。卿亦岂忍暂留城外乎。卿须谅余恳迫之诚。即日入城。
大司谏尹东暹等。请前训鍊主簿李再春。以武夫诟辱将臣。以保举凌骂主试。以启下罪人。脱枷横行。严法加律联书批。
览书具悉。事极骇然。所请是矣。而 大朝静摄之中。烦禀为难。令庙堂。于大臣登对时禀处。
司直黄景源辞副使书批
览书具悉。副使之任。义在往役。卿其勿辞。
领议政李天辅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数行书谕。罄竭余之微忱。而一念在于望卿入来。闻卿来诣城外。心切幸矣。心切幸矣。复何多谕。更宣手批。令承宣往传。与之偕入。仍又坐以待之。卿须谅小子之微忱。即为偕入。用副余坐待之望。
黄海道幼学李勉儒等。请两宋先正从享书批。
览书具悉。复何多谕。尔等其退修学业。
副修撰赵曮。引咎仍论大臣书批。
览书具悉。辞章之末端下语。殊涉未安。尔其勿辞察职。
吏曹判书申晚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此等挟杂之说。何足撕挨。卿其勿辞。从速行公。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6H 页
领议政李天辅。以洪晟调用事。引嫌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洪晟事。事实如此。而 大朝调用之命。余则全然不知。但以不从下答矣。今览卿劄。不觉悚然。孝行与公议若此。则此等挟杂之说。何必过嫌。且 大朝特教之下。至今不行。实为惶闷。卿须安心勿辞。即为入来。 成命之下。不可迟滞。次对即为举行。则于余心幸甚。
弼善徐命膺书批(留中)
览书具悉。箴规之语。字字切是。嘉叹尔诚。再三披阅。朝夕警省。当益加勉勖。尔其勿辞。调理察职。
时敏堂次对引接时。大臣以洪晟孝行荐举事。被人言引嫌举条批。
其言不成说。至于医技云云者。尤为不成说。而亦非大事。何可以此引嫌乎。亦何可以此导达于 大朝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6L 页
乎。安心勿辞。行公相职。
副司直南有容。乞收阐义昭鉴跋文撰进之 命书批。
览书具悉。 成命之下。不可若是。卿其勿辞。即为举行。
刑曹参议李光运。引咎乞递书批。
览书具悉。不幸逆孽层出。王章即施。而 大朝连日临殿。下情焦虑。 圣候万康。欣忭曷喻。尔其勿辞察职。
黄海道儒生宋必谨。请两宋先正从享书批。
览书具悉。两先正之道德学问。余岂不知。而其所靳许者。频频仰禀之或涉屑越矣。
执义李敏坤请禁酒书批
览书具悉。仰禀事。 圣上处分。至矣尽矣。在廷诸臣在其时。既无他议。则于今莫重莫大之典礼。何敢轻易议到乎。至于禁酒事。当初 圣教。至仁至正。不可更有云云矣。
黄海道儒生李显白等。请两宋先正从享书批。
览书具悉。前已谕。今何更谕。别无更谕者。
右议政赵载浩。引咎乞免劄批。
凌虚关漫稿卷之三 第 77H 页
览劄具悉卿恳。再传不许下答。卿劄继至。兼辞不腆之廪。过矣过矣。卿须仰体 大朝之知遇。念余决不欲舍卿之至意。安心勿复固辞。亟断来章。常俸亦为领受。
判府事俞拓基。引咎乞免书批。
览书具悉卿恳。逢此莫大之邦庆。欣忭曷其有极。以疾未参。于卿无伤。卿须安心勿辞。
右议政赵载浩乞递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三单不许。昨日又遣承宣敦谕。大抵辅相之任。在于论道经邦。本不责之以筋力奔走。卧閤而治之亦宜也。况逢无前之邦庆。卿以辅相。尤不可一向寻单。卿须仰体 大朝知遇之隆。且念小子之决不许施。安心勿复固辞。亟断来章。不腆之常廪。其何过辞。亦即领受。
户曹判书郑翚良辞职书批
览书具悉。当此罕有之邦庆。敦匠之事。最为时急。卿其勿辞。从速行公。
领府事金在鲁。判府事俞拓基。引疾劄批。
览劄具悉卿恳。于今邦庆。罕闻于前古。欣忭曷喻。以疾未参。何伤之有。卿须安心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