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近斋集卷之一
 赋
   云赋
 诗
   午眠
   骊江客怀
   枫溪
   谒仙源金先生影堂
   秋雨
   奉别舅氏俞公(彦民)评事之行
   春日。望弼云台。
   暮春
   遣兴
   苦热
   月夜
   金仲宽(在淳)来访。坐月话诗。夜深而罢。吟得一诗。翌朝书示求和。
   雪后月色。皎然盈户。夜深独坐。自成佳趣。
   咏苑署园中松
   悼二江
   上溪园
   仙源金先生 赐祭日。志感。
   悼金叙五(履周)
   咏盆梅呈金丈(哲行)
   夜吟
   平仓杂咏
   渡江
   三田碑
   凝清阁听琴
   又赋
   冬至书怀
   入北仓
   木川拜外王父墓
   鹤桥山
   牙州志感
   志感
   次弟平叔(准源)
   别海美李戚(天培)
   李将军(舜臣)双剑歌
   忆土亭遗迹有感
   过李忠武庙
   夜坐。与平叔赋。
   过苕泉。拜副学金公(时粲)
   贡湖
   与平叔同游贡湖
   贡津城上观海
   踏青后一日。与仲宽同游贡津。得湖字。
   家君过甲串津有一律。敬次。
   登伏龟亭。见尤翁诗刻在石上。敬次其韵。
   运漕诗
   途中忆家弟
   涉川行
   思亡妹述悲
   九日旅怀
   甲申孟秋。至洪州拜岳翁金公(时筦)墓。
   悲歌行
   忆弟
   闻平叔读朱书吟示
   见志
   杂诗
   动石(在牙山之桐林寺)
   省先墓
   俞汝成(汉隽)来宿有诗。次之。
   过铜津
   生日
   俞汝成赠余以诗。用其韵和之。
   晴
   古诗
   打鱼歌
   到介湖。闻主人观鱼往茅岛。
   登永保亭
   自水营乘舟向寒山寺。次唐人韵。
   黄鹤楼
   廉村李叔(德周)来过。有志感诗。呈于家君。家君命胤源和之。谨书此以简李叔。
   渡临津口号
   满月台
   过平山。观玉溜泉。
   到能城。登黄鹤楼。
   灵泉窟
   黄鹤楼诗寄平叔
   避暑黄鹤楼
   鹦鹉洲
   秋日。登楼怀家弟。
   能城江观涨
   练光亭
   浮碧楼
   箕子墓
   涵碧亭
   平壤诗
   过松京。谒先祖文正公书院。
   花石亭
   夜坐。与平叔共赋。
   志喜
   月溪八景
   立春
   元日述怀
   平叔寄一律。用其韵答之。
   山中赏花
   述怀
   瑞兴途中
   朴渊
   观音寺
   花潭
   善竹桥
   谒崧阳书院
   九日。室人在苍谷送酒一壶。时再从叔父同敦公(师汉)分送菊花数丛。摘花泛酒。与平叔对饮。
   渼湖拜赞善金公(元行)
   过三洲。诵先生历历三洲见夕阳之句。谨书感怀。
   谒石室书院
   和汝成冠子诗
   晓发平山
   临行与稚子
   雪中过满月台
近斋集卷之二
 诗
   别黄鹤楼
   暮春。汝成来过。呼酒对酌。汝成诵其落花春晚二诗。清宕可喜。余方废诗已久。而自不觉其吟咏。遂依韵和之。
   将往公州。平叔送至铜津。留别。
   双树山城
   登拱北楼
   郑参奉(镡)来过。奉赠。
   听鸟
   宋士俊(宅圭)自燕歧书室来留锦城。盖以先正续集誊写也。将归送马邀话。
   北楼观涨
   老叟
   和平叔怪石诗
   皎霞亭新居。枫叶可爱。舅氏骑驴临赏。设酒陪话。追呈一律。
   麻谷寺
   内山五庵
   麻谷诗
   徐孤青别庙
   过沃川。谒沧洲书院。
   喜从子庆吾至
   癸未冬。胤源在牙州书斋。庶再从祖(弼复)来会。自其橐中。出示贞宪公,鹤皋公,承旨公诗。谓余曰。吾家勤学美法。此可徵矣。余受以读之。盖贞宪公之诗。以惜阴之意教戒子侄。鹤皋公及承旨公诗。即无忘遗戒之意。蔼然皆可观也。余于是三复感叹。因书一本。藏置箧中。时时披阅。以资警省。又欲构拙语续附纸末。以见追慕之诚。亦欲奉承祖训之一二。而自癸未至今已八年。拙业尚无寸进。实自慨然。遂敬次其韵。以寓所怀。
   锦江戏题
   锦江咏盆梅
   上元日。韩元礼(文洪)来过。诵晓枕所咏一律。余爱其调格近古。遂次之。
   大雪
   岩上花
   途中。望见山厓村舍有思。
   月夜闻子规
   途中惜春
   农夫
   阅平叔南游诗题卷末
   霞亭杂咏
   感秋
   莲叶酒
   汝成在 英陵寝斋。余寄诗勉戒。
   病后自警
   秋日。三从弟士高(崇源),士文(广源)来过。
   菊花
   秋日书怀
   春日闲居。灌沼栽花。
   端阳日。省先妣墓。
   岁壬辰之春。 朝家有养老令加资赐米。仍令其子孙设宴。盖 圣上宝龄弥高。推恩于下。故有是 命。于是我再从叔父同敦公进秩崇禄。时年八十五。仲胤承旨兄以长湍府使奉寿觞于京第。会宗党戚姻以为娱。胤源来与席末。喜睹盛事。谨赋一诗。仍以献祝云。
   雨后赏花
   大庙洞寓居
   庙洞杂咏示平叔
   明月
   咸镜观察使俞公(汉萧)
   泥南陋居
   杂诗
   有感
   鲁,苏,胡三人咏
   读贾谊治安策
   题故吏曹判书黄公(钦)梅城旧庄图
   清坐却暑。谨次朱夫子夏日二首。篇末属意。吴士执(允常)仍简求和。
   嘐嘐金公(用谦)以冬官典宪编摩。馆于洞中。胤源日往拜晤。及其罢归。不胜怅然。谨题以献。
   凤麓金公(履坤)
   金季刚(集淳)
   读太公丹书
   悼密庵金公(砥行)
   除夕书感
   除夜怀家弟
   上元。怀家弟。
   汝成送马相邀。强疾往赴。论文说诗。意趣甚佳。
   自警
   戒子
   示友
   雪
   潭阳金公(哲行)
   朝爽阁杂咏。呈嘐嘐金公。
   鱼参奉景国(用宾)
   俞兄汝贞(汉蒋)
   骤雨涤烦
   追记春间卧病。以见回苏之喜。
   平叔和余前诗。又用其韵和之。
   壬寅七月十一日。我曾祖考忌辰也。府君考终于陜川任所。今为六十一年矣。是日行祭。悲怆倍于常年。后二日追述感怀诗。以示平叔。
   追记仁山旧游。以示平叔。
   晓吟
   敬次先祖冶川先生集中二绝韵
   早秋观霁月
   次李白紫极宫感秋诗
   鸣蝉词
   静观
   拟古
   傅说
   严光
   种萝葍
   次白洲集韵
   自叹
   有感
   晓枕得声字
   秋兴
   平叔与眷属。来留京中。七朔团会。余心欣满。赋此以示。
   示从子宗辅,宗庆
   送宗庆先归骊江
   秋兴(四十韵)
   夜吟
   自警
   朝日吟望
   有感
   南至后一日。士执送示五绝。一首有警省语令人感发。遂叠其韵。
   癸卯二月二十四日夜。梦与平叔游墨溪得一律。第七句未圆。觉而足成之。
   五十自警
   咏花阶
   送玄湖俞叔(彦锈)赴山清县
   奉呈箕城尹俞公(汉葛)
   处士吴士执挽
   除夕述喜
近斋集卷之三
 诗
   昆崖宿潜庐申老(<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1638_16.GIF'>)
   平叔骊江寓庐。叙悲以赠。
   清心楼诵凝斋公诗。谨次其韵。
   神勒寺
   宿杨花舟中
   过梨湖有感
   舟中杂咏
   次李景心(奎复)除夕韵
   新春遣兴
   平叔寄示梅诗。答之。
   次舆儿韵
   寒食后二日。自杨州先墓归过震崖锦城尉亭子。小憩。
   闻汝成解官读易。喜而赋赠。
   大雪
   崇祯三乙巳秋。尤庵先生院宇建于 宁陵之旁。 上赐号大老祠。亲制文遣礼官致祭。甚盛举也。远近诸君子用先生志感诗韵咏歌其事。愚闻而喜耸。遂和之。
   平叔在工曹。直中敬次先人直庐示同僚韵。余遂抆泪和之。
   喜雨(三十韵)
   园林
   悼金义兴成之(晚根)
   病馀西邻对话
   示从子主簿宗辅
   送仲宽出宰安义县
   送汝成赴富平府
   见金汝居(宅淳)内外旌闾诗轴有感。遂题。
   冬夜步月
   上元夜。与平叔。步出水阁桥。徘徊玩月。仍至骆谷。呼烛对话。
   送平叔出宰报恩县
   将往报恩出郭有吟
   青川拜尤庵先生墓有感
   过福泉寺登东台
   自上还庵向金刚窟
   法住寺
   寺僧宗训。出示吾从子宗庆今夏来游时所赠诗。令我解颜。遂次其韵。以为山中胜事。
   水晶峰
   山行记所见
   文庄台
   谒象贤书院。临观长川有吟。
   闻寺钟
   濯谷访金奉事士达(相进)。竟日相晤。归后用卢苏斋呈成大谷韵。奉寄。
   读冲庵集。感愤有作。
   留别平叔。书赠七绝。略示勉意。
   别宗庆书赠(二绝)
   入华阳洞
   谒华阳书院
   万东祠
   焕章庵
   题华阳九曲
   遂翁草堂
   戊申季秋。过清州。忆前戊申春兵乱事。愤而作诗。
   洪武歌
   送汝成之任清州
   哀金元执(履重○七章)
   戚叔俞公(彦锑)
   金应教(履镛)
   悼李止卿(定载)
   闻平叔赴西原习操。作此以寄。
   平叔在报恩任所。正朝谒圣庙行焚香礼。有一诗寄示于余。其诗以为今年即夫子降生之岁将见圣人复出于吾东。盖 邦庆颙望之时用寓善祷也。余读而喜焉。遂次之。
   送外弟李士长(端亨)出宰咸悦县
   岁庚戌六月十八日。 元子诞生。臣民蹈舞。谨书此以见欢忭之忱。
   宗庆中庚戌庆科司马。奇喜自别。遂书一律以与之。
   平叔久直 禁中。有怀书示。
   病中拨闷
   读宋子大全
   送族侄士受(宗福)出宰麟蹄县。追成赆章却寄。
   悼金奉事永叔(履脩)
   岁壬子灯夕前一日。即汝成周甲之辰也。谨呈诗祝贺。
   喜雨
   金进士(履文)
   金毅仲(履弘)
   重阳
   九日。平叔在 禁直。有怀寄诗。
   送金正甫(方行)出按海西
   海西伯金正甫挽
   九日。汝成以书招余。要与登高继古人之躅。余奇其老兴犹在。强病扶策而从之。夕阳眺望盘桓。藉草坐话。饮一杯而归。吾辈晚年胜事。无过于此。聊以识之。
   望月寺
   寺楼看晓月
   谒道峰书院
   道峰。敬次尤庵先生韵。
   暮春与金浦使君汝成。登南麓。李仁叟(宜耆)亦来会。
   岁甲寅端午。即余之回甲也。李景心先期送诗作贺。余感其意而答之。
   季秋至祝石岭省墓
   题庆阳楼
   朝登断发岭。望见金刚。雾羃万二千峰不可辨。
   入山
   到长安寺
   秋雨竟夕。投宿表训寺。
   正阳寺
   歇惺楼
   天逸台
   宿摩诃衍
   万瀑洞
   万瀑洞。谨次农岩先生韵。
   摩诃衍。朝起见岳色有吟。
   山中。谨次三渊先生正阳寺韵。
   榆店寺
   高城赠主人使君洪伯能(乐舜)
   至高城郡述怀
   海山亭观日出
   海山亭。谨次尤庵先生板上韵。
   海金刚
   三日浦
   四仙亭
   午炊梦泉庵。与权綗晦(常慎),金叔道(相任)二友分路。
   通川途中
   丛石亭
   夕宿通川邑底。逢絅晦,叔道二友。三日浦相别时。不期其再遇。惊喜可知。迎坐灯前。各谈其所见水石之胜。
   东游而归。索平叔少时梦金刚长篇。次其韵以记胜赏。
   亡室回甲日。述悲。
   金正甫(颢淳)
   敬次 御制亲祭 皇坛诗韵
   判书申公(应显)
   在昔戊午仲春。先君子中进士。置酒张乐以悦王父母。不肖方五岁。亦知其喜。年月今又重回。追忆往事。不胜感怆。谨书识之。
   牧使洪公(善养)
   重修鸰原禊诗(绝笔)
近斋集卷之四
 书
   上渼湖金先生(元行)
   上渼湖金先生
   上渼湖金先生
   上渼湖金先生
   上渼湖金先生
   上渼湖金先生
   上嘐嘐斋金公(用谦)
   上嘐嘐斋金公
   上嘐嘐斋金公
   上外舅金公(时筦)
   上苕泉金公(时粲)
   上苕泉金公
   上仲舅石隐俞公(彦民)
   上止庵金公(亮行)
   与凤麓金公(履坤)
   答蠢斋金公(履复)
   与金公(哲行)
   与金公
   与密庵金公(砥行)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近斋集卷之五
 书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与密庵金公
近斋集卷之六
 书
   与鹿门任公(圣周)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国恤时问答)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答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鹿门任公
   与三山斋金公(履安)
   与三山斋金公
   答三山斋金公
   答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答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答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与三山斋金公
   答清远堂金公(养淳)
   答崔公(礼)
   答洪亨美(秉殷)
   答洪亨美
   答洪亨美
   答洪亨美
   答尹汝五(聚东)
   答尹汝五
   答尹汝五
   答尹汝五
   答尹汝五
   答尹汝五
近斋集卷之七
 书
   与任稚共(靖周)
   与任稚共
   与任稚共
   与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语类论语问目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近斋集卷之八
 书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与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任稚共
   答李善长(廷仁)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与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近斋集卷之九
 书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洪范问目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与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答李善长
   与李善长
   与李士深(洪载)
   答李士深
   答李士深
   答李士深
   答李士深
   与申子寿(大年)
   答金仲宽(在淳)
   答金仲宽
   答金仲宽
近斋集卷之十
 书
   答俞汝成(汉隽)
   与俞汝成
   答俞汝成
   与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与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与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答俞汝成
   与俞汝成
   与宋稚存(养鼎)
   与金正甫(方行)
   与金嘉会(履亨)
近斋集卷之十一
 书
   答赵而得(镇大)
   答赵而得
   答赵而得
   答赵而得
   答赵而得
   答金毅仲(履弘)
   答元子善(述孙)
   答安景立(命远)
   答安景立
   答李景心(奎复)
   与洪伯能(乐舜)
   答洪仲任(羲宅)
   答洪仲任
   与吴士执(允常)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答吴士执
   与吴士执
近斋集卷之十二
 书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答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答吴士执
   与吴士执
   与吴士执
   答吴士执
   答吴士执
   答吴士执
   答吴士执
   答吴士执
   答鱼景国(用宾)
   与洪而中(义谟)
   答洪而中
   答李士兼(命杰)
   答李士明(彦灿)
   答李允元(执)
   答赵子淳(有善)
   答赵子淳
   答赵子淳
   答赵子淳
   答赵子淳
   与金士达(相进)
   答金士达
   答金士达小学问目
   答金士达
近斋集卷之十三
 书
   与金成之(晚根)
   答李止卿(定载)
   答李止卿
   与李止卿
   答徐道卿(有曾)
   答徐道卿
   答徐道卿
   答徐道卿
   与徐道卿
   答徐道卿
   答徐道卿
   答内弟俞士玄(汉石)
   与俞士玄
   答俞士玄
   答俞士玄
   答俞士玄
   答外弟李士长(端亨)
   答朴士粹(天至)
   与任得汝(鲁)
   答任得汝
   与吴士敬(熙常)
   与吴士敬
   与吴士敬
   答吴士敬
   与吴士敬
   与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与吴士敬
   与吴士敬
   与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与吴士敬
   与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吴士敬
   答金城甫(宗善)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与金城甫
   与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答金城甫
近斋集卷之十四
 书
   答金兴之(蓍根)
   答金兴之
   答金可一(鲁敬)
   答宋侄稽文(钦书)
   答俞侄史翁(老柱)
   答朴道器(和文)
   答鱼成之(在象)
   答金侄仲纯(履祜)
   答金仲纯
   答金仲纯
   答金仲纯
   答金禄汝(基胤)
   答李季述(尧宪)
   答李季述
   答李季述
   答金大宇(基有)
   答金大宇
   与俞鼎汝(汉九)
   答洪君行(文荣)
   答洪君行
   答洪君行
   答金伯和(协淳)
   答金伯和
   答金伯和
   答金伯和
   答黄述翁(钟五)
   答金景春(渊默)
   答黄述叟(钟)
   答李圣立(源昌)
   答朴惠之(和哲)
   答俞侄元瑞(凤柱)
   答俞元瑞
   答俞元瑞
   答俞元瑞
   答俞元瑞
   答俞元瑞
近斋集卷之十五
 书
   答洪伯应(直弼)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近斋集卷之十六
 书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中庸问目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与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洪伯应
   答李圣锡(<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5776_16.GIF'>)
近斋集卷之十七
 书
   答李汝弘(载毅)论语问目
   答李汝弘礼疑问目
   与房汝良(锡弼)
   与房汝良
   答鱼君必(锡中)二程全书问目
   答朴季立(命壁)大学问目
   答朴季立中庸问目
   答朴季立
   答朴季立
   答金仲则(彝行)
   答尹仁之(善大)
   答尹仁之
   答尹仁之
   答尹仁之
   签论尹仁之尚书劄疑
近斋集卷之十八
 书
   答李容之(溶)
   答高生(兴济)
   答高生
   答洪生(羲复)
   与白生(汉章)
   答朴生(曦)
   与金生(履敬)
   答金生
   答朴生(景俞)
   答朴生(景孚)
   答朴生
   答或人
   答或人
   答或人
   答或人
   与或人
   答或人
   上宗叔父佥枢公(师尹)
   上宗叔父
   上三从兄大谏公(盛源)
   答族兄庶尹公(一源)
   答三从弟伯常(吉源)
   答伯常
   答伯常
   与伯常
   与伯常
   答三从弟稚百(能源)
   答稚百
   答稚百
   答稚百
   答稚百
   答稚百
   答稚百
   答稚百
   与稚百
   与稚百
   答三从弟逵瑞(鸿源)
   与族弟美仲(趾源)
   与美仲
   与族侄士受(宗福)
   答族侄圣亮(宗周)
   答族孙如陵(朋寿)
   答族孙士能(弘寿)
   答士能
近斋集卷之十九
 书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近斋集卷之二十
 书
   答平叔书经问目
   答平叔大学问目
   答平叔诗经问目
   签论平叔礼记劄疑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与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与平叔
   与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答平叔
   与平叔
   答平叔
   与从子宗辅
   答宗辅
   与宗辅
   与宗辅
   答宗辅
   答从子宗庆
   与子宗舆
   与宗舆
   答宗舆
近斋集卷之二十一
 序
   汉魏五言序
   俞汝成文稿序
   马史选序
   送金嘉会(履亨)归介石湖序
   柳孝子传后序
   鹤山和杜诗序
   外翁逸轩公除夕诗序
   诗序
   锦江诗序
   慕初斋芮公(归周)行录序
   送俞刑部出宰军威县序
   先稿序
   遗安堂诗稿序
   石隐翁行年录序
   送金成之赴义兴序
   广韩赋序
   送俞公(彦锑)赴三陟府序
   先祖冶川先生诗序
   呻馀聊录四礼说序
   清道守金仲宽六十一岁寿序
   松潭遗稿序
   续成鸰原四友禊帖序
 记
   射记
   听滩轩记
   牙山县监李侯(万始)善政碑记
   五教台记
   显忠祠记
   观湖亭记
   宜书庵记
   茅岛精舍记
   黄鹤楼记
   要静窝记
   挽河楼记
   皎霞亭记
   四窗记
   洗心台幽居记
近斋集卷之二十二
 题跋
   刘村隐集重刊跋
   题平叔梦金刚诗后
   题先祖冶川先生诗后
   题俞汝成殇孙墓志后
   题洪伯应所藏尤庵先生手笔四勿箴帖后
   先笔簇子跋
   先祖潘南先生请却北元使疏跋
   洞虚斋集跋
 铭
   沧江镜铭(并序)
   盥盆铭
   烛铭
   书架铭
   砚铭
   笔铭
   墨铭
   寝屏铭
 箴
   二要箴(并序)
   四不欺箴
   至日自箴
   养閒堂座右箴(堂则平叔大洞新第。余尝同居。)
 赞
   历代名臣像赞
 传
   忠臣李弘茂传
   廉节妇传
   晚庵李处士传
   刘烈妇传
 论
   豫让论
   公叔座论
 说
   人道心危微说
   自欺说
   剃说
   兴学校说
   洪伯临改名说
近斋集卷之二十三
 杂著
   崇简
   贵德
   原礼
   三礼
   家训
   名子辞
   言戒
   劝读小学文
   书示学者
   书与吕先达(光德)
   论赵苞事
   记李生梦鲤事
   书金益春事
   识杨丘
   杂识
近斋集卷之二十四
 杂著
   治道大纲
   汰哉录
   贞智录
近斋集卷之二十五
 杂著(经义)
   大学劄略
   论语劄略
   孟子劄略
   中庸劄略
   诗经劄略
   书经劄略
   易经劄略
近斋集卷之二十六
 杂著(经义)
   易系劄疑(别本)
   仪礼劄略
   朱子大全劄略
近斋集卷之二十七
 祭文
   祭外舅金公文
   祭亡妹文
   祭仲姑文
   祭外姑洪氏文
   祭内舅石隐公文
   祭渼湖先生文
   祭亡妹迁葬文
   祭三从兄大司谏公文
   祭庶从祖文
   祭亡室文
   祭外姊沈氏妇文
   祭弟妇元氏文
   祭吴士执文
   祭子妇李氏文
   祭庶从叔(师英)
   祭俞侄史翁文
   祭鹿门任公文
   祭嘐嘐斋金公文
   祭庶妹文
   祭三山斋金公文
   祭从孙女金氏妇文
   祭云湖任公文
   祭族侄士受文
   祭吕光德文
 告文
   告外祖 赠吏曹参判府君墓文(代家弟作)
   告外祖母贞夫人安东金氏墓文(代家弟作)
   告埋志文
近斋集卷之二十八
 哀辞
   权敬之哀辞
   李孺人哀辞
   金寿伯哀辞
   金嘉会哀辞
   金汝居哀辞
   淑夫人延安李氏哀辞
   俞君伯翠哀辞
 行状
   先考公州牧判官府君行状
   先妣淑人杞溪俞氏行状
   亡妹孺人行状
近斋集卷之二十九
 行状
   内舅石隐俞公行状
   亡室行状
近斋集卷之三十
 行状
   外祖母贞夫人安东金氏行状
   外姑孺人南阳洪氏行状
   仲姑淑人行状
   庶尹金公行状
   赠司宪府执义金公行状
 墓志铭
   曾祖考牧使府君墓志
   祖考通德郎府君墓志
   祖妣恭人全义李氏墓志
   弟妇孺人原州元氏墓志铭(并序)
   亡妹金氏妇墓志铭(并序)
   子妇孺人韩山李氏墓志铭(并序)
近斋集卷之三十一
 墓志铭
   外祖逸轩俞公墓志铭(并序)
   内兄俞君墓志铭(并序)
   杏阴李公墓志铭(并序)
   养梧轩李公墓志铭(并序)
   淑人阴城朴氏墓志铭(并序)
   吕光德墓志铭(并序)
 墓表
   曾祖考牧使府君墓表
 墓碣铭
   密庵金公墓碣铭(并序)
 遗事
   宁斋吴君(允常)遗事
   嘐嘐斋金公遗事
 家录
   [家录]
近斋集卷之三十二
 语录
   渼湖金先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