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青城集序
 序
   青城集序[赵寅永]
青城集卷之一(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诗
   亭渊阻雨
   安东。次映湖楼板上韵。
   朝阳楼月夜。与南时韫(玉)听妓乐。
   和时韫剑舞诗韵
   赠东京琴妓英梅
   解缆词。用三渊金先生韵。
   舟中杂咏。用放翁记行韵。
   登西福寺。次辛卯从事李南冈(邦彦)韵。
   马州杂诗。次二王宫词韵。
   又次刘梦得韵
   续次张文昌韵
   向壹岐岛。用己亥录中韵。
   上船鸱尾折垂危。幸而获济。书以志喜。
   用放翁韵
   蓝洲舟中。次刘长卿韵。
   次常建韵
   敬次上使永湖赵公(曮)四重体
   忠海放舟至韬浦。次岑嘉州绝句。
   箱根岭
   天龙川
   大坂杂咏。用汤若士韵。
   灶关舟中。用陆放翁韵。
   芳浦口纵船。用三渊韵。
   送多大浦李佥使(海文)
   和荣川太守五黜金公(百鍊)见示韵
   县东湖。天鹅为群。风高月明。声益清绝。
   敬谢雪村白丈(师殷)
   醉题
   淡翁徐侍郎(命膺)谪官甲山。遥申别意。
   李平瑞(奎纬)入台言事。远谪海岛。未几宥还。近住具氏郊亭。有诗却寄。
   步三渊赠朱古坡韵
   丹丘道中
   三月十一日辛丑。约丹室闵公(百顺),龙村林公(配垕)会于蟾洲金迟斋先生(焌)宅。十四日。溯洄于汶岩。乘月而返。宿金正则(载均)所。拈唐人韵。共赋。
   用别韵
   上丹室
   见醉雪翁柳公(逅)书。信笔书奉。
   官楼漫书
   追和蟾洲轴中韵
   寄赠龙村林伯厚
   奉呈丹室
   闻申翊卿(<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0698_16.GIF'>)客游湖营。却寄。
   龙村赠诗。以为同甫之救世。不如洞宾之遁世。意盖有所属也。因其意而广之。仍以自道。
   雨中。与闵百宪(周翰)用唐韵共赋。
   召公台。见郁陵岛。
   寄呈傲窗金益文(焵)
   寄赠闵大胤(百祚)
   瀛州沈伯天(普观)命驾委访。用其韵。
   用放翁韵。别伯天。
   用含翠洪学士(秀辅)韵。咏蒹堂雅集图。
   用伯天赠尹生(东宪)韵。灯下共赋。
   伯天滞雨相守。用唐韵共赋。
   雨中。怀玄川元子才(重举)。用唐人韵。
   秋夕。怀蟾洲诸公。
   寄赠舍弟士振(大集)
   县斋漫书
   赠李和叔(春馥)
   寄李平瑞
   手写和靖诗集。敬呈丹室。兼以三律致意。
   奉和退石金公(仁谦)
   谢含翠学士寄示
   寄谢李徽之(彦五)
   题点易轩红梅
   与林伯厚期会浮石寺。用唐韵。
   出竹津和伯厚
   夜话
   夜与伯厚用唐韵
   十笔。助李平瑞抄史之役。
   奉别岘山使君沧洲黄公(最彦)
   用大胤韵。寄卓异山人安叔华(锡儆)
   与真珠伯徐公(鲁修)及闵大胤至会江亭
   读汉纪有感
   李生显章自陟州来访。旋复告归。
   敬呈丹室
   酒泉台会诸生。用梅月堂韵。
   竹西楼。与闵大胤用三渊韵。
   泛舟用三渊韵
   县斋用三渊韵
   和卓异山人韵
   寄卓异山人
   真珠官斋用明人韵
   孟方归路望海。用杜韵。
   陟州旅舍。同李和叔用杜韵。
   用李颀韵
   官斋。用唐韵赠徐汉之(有升)
   限韵
   舟中用唐韵
   观打鱼
   凌波台用明人韵
   羽溪浦村。次三渊韵。
   叠和卓异山人
   敬寄丹室
   和卓异七篇。逐篇和意。
   真珠官舍。呈常窝李丈(敏辅)
   又用三渊韵
   敬和迟斋先生韵
   又和真珠丈人
   吉祀后赴原州。和叶下权公著(𧟓)赠行韵。
   和题柯山李汝朝(崇老)双枫轩
   睡罢
   吏道叹
   偶书
   雨中。与公著拈韵。
   敬次梅溪李公(世杭)分属韵
   入城滞雨不出巷。雨止即返。和梅丈叶下属意之作。
   洪奉朝贺(重孝)
   寄元子才
   还家有吟
   宿奉先寺。赠云坡师。
   宿丰壤襟流轩。呈主人常窝李公。
   梅谷丈与芝溪宋德文(载道)会。赋送其韵要和。
   从梅谷丈,浣溪徐公(有常),叶下及徐幼文(有章)观猎。三宿乃返。和叶下韵。
   上元日。候永湖公元子才同往。拈韵赋呈。
   谢楸谷李丈(宗翰)惠酒
   偶吟
   元子才暨赵文源(德洵)。作金刚之游。历宿弊庐。与入永平观白鹭洲。用李白韵。
   梅谷丈枉宿。有属意之作。敬此和呈。
   月夜。怀东游二子。
青城集卷之二(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诗
   自警。兼示子才。
   咏踯躅杖
   六月十三日夜。宿楸谷。
   笔洞寓舍忆徽之。用三渊韵。
   宿柳和仲(焕德)万山馆。用唐韵。
   子才宅遇林伯厚。东海后颜面也。其喜可知。有诗志之。伯厚时趁渼湖祥期来。因之入城。
   闻权公著入台言事。谪楸子岛。
   尹景实(有诚)徒步作海山之游。过宿弊庄。用霅桥(安叔华号)前韵。
   漫草
   李仪天(文载)与柳原明(星汉)。无半面之素。先之以诗。余亦用其韵。
   次权公著谪中寄来韵
   玩梅楸谷
   和傲窗侨第四吾轩韵
   蟾洲谒迟斋先生。同傲窗用安叔华韵。
   敬呈丈席
   杨根冰谷宿禹公(鼎德)宅。留呈绝句。
   蟾江归路志怀
   漫吟
   乡中重设诗社。属公著及余主之。梅溪丈有诗见属。谨步其韵。
   叶下为看其女病。入京未返。阻雨迎秋。如吾壬辰事也。用其时见属韵。
   趁贺诣都下出郭。宿清郊柳原明第。与白石李士宗(弘儒)滞雨一日。共用少陵韵。
   呈叶下
   用梅字韵。敬呈鹤洞李公(庆遇)
   再叠呈叶下
   入洞阴。敬呈主令金坯窝(相肃)
   自洞阴返。要趁鹤洞小望之会。路中用前韵。
   省扫平山五代祖考监司公墓志感
   价川无尽台
   宁边西将台。和使相樊庵蔡公(济恭)韵。
   鱼川四绝亭
   狄踰岭
   长安迁。(在江界。)用老杜青阳峡韵。
   谒晦斋书院
   满浦洗剑亭
   阿耳镇。(在理山。)用老杜铁堂峡韵。
   见猎胡。次王右丞居延城外猎天骄韵。
   发昌洲镇。行可十馀里经迁路。景物正佳。用老杜五盘韵。
   马郎洞。丙子虏兵所从路。用老杜飞仙阁韵。
   用睦馀窝幼选(万中)
   朔州观农亭。用老杜寒峡韵。
   义州道中。次使相朔州韵。
   蜂岘(在义州)。用唐人韵。
   又和朔州韵
   统军亭
   白马山城。用老杜石龛韵。
   龙川良策馆听流堂。用老杜石匮阁韵。
   倚剑亭。用老杜成都府韵。
   定州道中
   安州百祥楼
   清川江。用老杜万丈潭韵。
   乘舟溯江访李进士(景华)。用张玄真西塞绝句韵。演成五律。
   返仙楼。叠前韵。
   和白阳川(大成)
   咏项羽
   入妙香山
   用唐韵
   价川道中
   郑戚弟士述(起元)千里来访。经年留住。今方告归。书赠以泻缱绻之意。
   闻洪新恩(仁浩)登第。和洪水使(和辅)志喜韵。
   和洪水使观农韵
   咏剑
   和杜诗秋兴(八首)
   还家见月
   迟斋先生大祥后。余始赴哭其墓隧。宿点易轩。与傲窗用槎川韵。志感。
   菊隐洪侍郎省吾(检)宅。同睦幼选依杜机韵。
   嘐嘐斋金公(用谦)朝爽阁八景
   呈吴士根丈(圣植)
   呈洪稚明(彦哲)
   草洞赵文源宅小会
   会子才寓馆。用崔和仲丈(<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2990_16.GIF'>)韵。
   属和仲丈
   冬夜甚雨
   老木。用简易枯木韵。
   云岳寺。会梅溪鹤洞雪村丈。用甲午夜韵。
   敬和雪村丈入山韵
   叠催字韵
   敬和梅溪丈韵。题霞城权仲玉(㻽)岩栖轩。
   叶西(叶下一号)归后。鹤洞丈用甲午卜夜韵属咏。
   镇日会槐岩。书赠岩栖主人。
   叶西求递不获。复往海邑。用轴中韵赆之。
   奉送菊隐侍郎以副价赴燕
   槐岩晬席。敬和梅丈韵。
   夜用杜韵
   和崔和仲丈韵
   会李丈(命甲),权仲玉,宋德文,李汝朝,李景说(学曾)于云岳禅房。三日而返。李子馨(德熙)以 光陵令安明仁(光宅)自杨州来会。
   浣溪夜会。用前韵志怀。
   雪后访槐岩。复用云寺韵。
   漫笔用前韵
   从梅,鹤二丈,槐岩,芝溪,叶西诸公入东村。宿俞君(震纲)家。翌日访李瑞汝(明奎)
   骑牛吟
   和叶西韵
   槐岩小会
   奉和梅丈寄示社中韵
   依鹤洞韵。寄曲江行轩。
   偕梅溪,鹤洞,楸谷丈,芝溪,枫轩入奉先寺。柳景文(焕),李徽之。亦自京来会。五日乃返。
   依芝溪韵。题楸谷壁。
   沧洲黄大司谏挽
   和一梦居士李像之(奎象)
   题郑石痴(哲祚)画鹿
   舟桥子才寓馆。会赵文源紫崖,洪令士范(九瑞)共赋。
   洗剑亭月夜。次金吏义恒韵。
   摛文院印役讫。监董诸臣。并蒙表里之 赐。贱臣亦与焉。不胜感激之私。谨书一律志之。
   和子才
   题养虚金平仲(在行)杭士酬唱帖。用清阴韵。
   雪村丈挽
   简朱溪翁罗子晦(烈)
   寄霞石宋新之(日休)
   羁怀
   题石痴画鹿后
   芝溪作海西之游。为书一律送之。
   酬柳和仲
   和李士脩(兴运)
   送李士镇(崇运)之官阴城
   送子才将女溯江东返
   傲窗东返后有怀
   夜与李子和(鋐)拈唐韵
   送洪稚明还春川。用其南麓会中韵。
   和子才韵
   敬题 内赐历后。仍用前韵。
   送金判官(再郁)之官济州
   夜与子和用杜韵
   晓枕
   闻稚明将返春峡。怅然书寄。
   寄子才
   用杜工部醉为马堕韵。慰元子才落马。
   庭杏烂熟。简朱溪。
   再用杜韵。简玄川。
   叠前韵。咏省中怪石。
   之官兴海。过鸟岭。
   达城梅竹轩。与通判太湖洪太和(元燮)。次沙斤丞炯庵李懋官(德懋)长篇。
   再叠。敬和使相李公(秉模)
   永嘉台。忆东槎旧游。
   三叠沙丞长韵。赠金子容(得厚)
青城集卷之三(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诗
   和督运金御史(载人)题铜柱轩韵
   赠丹丘伯洪稚明
   丹丘伯枉宿。用唐韵共赋。
   澄清阁。陪使相李公及洪太常(慎猷)同赋。
   玉山溪亭。用杜韵。共丹丘使君同赋。
   寄宇洪大师。用香山天竺寺韵。
   东莱伯李公(义行)回甲晬日宴。用唐韵。
   同丹丘伯午憩万归亭
   叠杜韵答玄川
   次玉流子李汝亮(明渊)剑舞诗。咏黄昌舞。
   清凉山敬和使相
   题清凉吹箫图
   和松岩李运之(奎应)远寄绝句
   丹丘伯投状将归。用勿川(玄川一号)韵以赆之。
   闻李仲云(汉镇)尽室入洞阴。却寄。
   望辰楼落成。东都尹金公(光默),丹丘伯清河蔡倅(敏恭)来会。丹丘倡韵。同赋。
   东都尹遭中考径归。不胜怅恋。追送途中。
   金正宅(基叙)自东都子舍返至鸟岭。观漱玉亭。和芜韵见寄。
   丹丘伯解官还山。命驾赴将。
   永川郡斋。见盆植鹃花盛开将悴。拈韵同赋。
   彦阳金云翼(龙翰)来留数日。用唐韵题其花藏幽居。
   浿上金参奉(弘洙)迤自南原见访。用其行轴中韵书赠。
   和孙君述(升九)
   和松罗丞李汝朝
   次宇洪大师雪中韵
   元晓庵。会药南李景淳(宪洛),谷口郑用晦(熺)暨李大有(鼎宅),李大集(鼎勋)。东峰诲宽师亦来。
   尚州同主牧太湖及元受之(得鼎),丁稚磬(伣祖)用唐韵
   兴原仓。见蟾江下流。志感。
   雨中会罗子晦李士文(鸿祥),许公著(晪)共饮
   咏许公著青藜杖
   用壬寅酬唱韵。寄勿川老友。
   和紫厓寄勿川韵
   和白乐天中隐诗
   雨中用杜韵
   新之还乡。怅然有吟。
   同新之暨徐旂公(常修)用杜韵
   复呈玄川
   玄川侵暑入城。老姊氏悯其衣弊。为制一布衣以送之。
   玄川出豆湖舟次。宿柯汀赵公裕叔(镇宽)江榭。洪太和踵至。卜夜觞咏。送轴要和。
   流头日。会朱溪,京山及郑季仁(元霖),朴远甫(鎤)。用杜韵共赋。
   和朱溪。叠杜韵。
   送申令子寿(大年)之官旌义
   和朱溪
   七夕后二日。会朱溪,京山,炯庵,李士文,白永叔(东脩),柳原明,玉流生。雅娱竟日。燕岩朴美仲(趾源)后至。逼昏乃散。
   重阳日。太和使君送钱具酒。会朱溪,炯庵许公著共饮。赵景潍亦来。用贾至韵。
   用前韵。送懋官还积城。
   吴士默(渊常)见访。赵景潍亦至。用邵青门韵。
   和玄川失婢作
   应制蒙 特恩。李典簿(集星)以诗见贺。遂次之。
   芝溪,朱溪与大泽申文初(光河)。会小瀛洪圣几(秉哲)宅。赋缓字长句。属余和之。
   雨中。赴乐院郎金蠢庵(履复)招。遣骑邀朱溪。联宿听乐。
   嘐嘐斋金公挽
   骆山园。饯罗子晦归湖乡。用杜工部送孔巢文韵。
   叠乐院韵。送海阳。(朱溪一号)
   叠呈蠢翁
   叠属海阳
   北洞赏花。花时少衰。
   叠和盘溪。会下嘐嘐斋。
   和朱溪会葬盘溪韵
   远心庵雅集。用心字。
   梅溪丈大祥日。感怀口占。
   庭有高槐一株。旁枝蒙翳可厌。剪之竦然益奇。为赋此。
   和南元平(公辙)
   和坯窝
   和海阳东出时见属韵。却寄。
   书奉勿老
   龙山舟中。会李文素(英冕),罗子晦李斯举(士文一字),李徽伯(义在),李若虚(英实),李士仰(泰永),李子衡(英玉),申子长(锡老),徐汝五(旂公一字),尹仁之(善大)溯沿竟日。丝竹与俱。
   送罗子晦之官咸昌
   送洪太湖赴谪忠州
   李原州景渊(太源)
   送玄川翁还山(七绝)
   奉送坯窝丈人南归
   用坯窝韵。简蠢翁。
   挽李若虚
   和金稚圭(箕书)韵。即坯窝第二胤也。
   和一梦
   卜夜洪太和宅。送其捲室下骊州。
   奉简玉溪(紫崖一号)洪令
   直庐雪后。与张生赫用唐人韵。
   和柳士能(弘之)还山作
   李凤元(汉乔)自芸阁兼直太常
   苍岩朴尚书(宗岳)宅。会申师中(尚权)燕岩申直长(光直)懋官。用老杜韵。
   送芝溪游赤裳山
   和南元平
   和海阳见属韵。海阳方因事就理。
   和元平
   和吴承旨(载绍)钟岩作
   送桂东沈景晦(公著)之官大丘
   送吴令伯深(正根)赴官保宁
   和邻院尹注书(永仪)评鄙诗作
   雨中简太和
   和梨湖金稚圭韵
   秘省雨中。会燕岩,太湖,青庄(炯庵一号),古芸柳惠甫(得恭),贞蕤朴在先(齐家),玉流。叠前韵。
   翌日又会
   叠前韵。咏古芸,贞蕤入燕行。
   叠咏贞蕤鼎器书画
   白莲庵。会京山,斯举,金景讷(晦彬),子长共赋。
   辛亥九月之五日。梦见迟斋先生讲易至履卦。李运之同侍。
   忆松岩李运之,净溪李像之
   玄川小期。会哭沈子承(景文)第。乃其旧馆也。
   白莲庵。会申参判(光履),洪太和,李景混(肇源)。用农岩韵。
   申参判会京山,太湖,斯举,景混,金应之(箕应)及余于子长宅。用农岩韵。
   莲洞第三会
   和海阳回庚作
   闻坯窝丧讣志哀
   青庄屋后红桃。即我堂前也。花开正供吾玩。信笔书奉青庄。
   奉寄太湖
   仲子海运小科后。江州伯叶西权台送诗见贺。和奉。
   和尹士迪(行顺)江居韵
   承 上命入内阁。写洗心台 御制赓和轴于东二楼。四日乃讫。李侍郎(集斗)先唱七律一篇。书用 御笺之馀。金太初(羲淳),李汝亮,金公世(履乔)三学士。并会中人也。次第和之。终属之余。
   书砚
   回甲初度日。儿辈略设酒馔。而余持室服。不速宾。紫厓,小瀛,春州三洪老狎至竟夕。仍用杜韵。
   李同福(奎亮)
   送太湖之官古阜
   草坯窝行状。见海阳札。
   和海阳哀坯窝诗
   内阁饯席得恩字。恭纪荣感之私。
   致恩堂口占
   得劳字
   偶占
   午吟
   唁李知事(宽)落牛。仍复嘲之。
   洪原道中
   用杜工部咏怀古迹(五韵)
   季夏
   寄圆寂寺宇凤禅师
   谢性湛老师
   至月二十五日夜。梦谒 至尊。觉而有吟。
   之官渭原。经长津。
   龙林以下。以雪马行。
   渭原暮春
   云山道中
   平壤外城
   郡斋偶书
   高沙堡。遇江界老妓巫云书赠。
青城集卷之四(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诗
   郡斋雪夜
   谢罗子晦远赆青海渭城(二律)
   偶书
   芝溪宋德文挽
   谨赓 显隆园行幸回銮日 御制韵
   送青松使君洪稚明
   谨赓颁中和尺 御制韵
   白石枉宿。用辋川韵共赋。
   和叶台咏鹤
   承 命入内阁。编 庄陵史补。谨赓 思陵行幸时 御制诗入编。亦 上命也。
   和肥园朴大圭(奎淳)咏潦歇
   夏日
   呈朴令
   北营避暑。会朴美仲,李汝亮,金公世,公厚(履载),公午(履会),金汝仁(近淳)。得凉字。
   西池月中赏莲。憩天然亭。复会美仲,汝亮,公世,汝仁而李仲存(在诚)亦至。复用凉字。
   申文初挽
   用惠甫韵。寄海阳。
   用前韵。寄京山。
   仲云入城见访。叠前韵。
   楸谷李丈挽
   初度日。亲友多来会。用士宗韵。
   士宗至。限韵书赠。
   洪稚明挽
   菊隐洪参判挽
   咏园中蟠松
   落齿次昌黎
   赠眼
   枫轩挽
   和海阳长篇(三十二韵)
   雪月夜。金济翁(寿民)来宿。弹九孔琴。白石亦至。拈韵同赋。
   与白石同赋钱起韵
   又用前韵
   己未新元
   奉赠成川韩使君(晚裕)
   题庄子
   偶书
   与柳士寅(恊基)占车沧州韵
   赵元卿(钟永),申汉叟(纬)携酒来会。用昌黎韵。
   和奉菊庵洪公(圭辅)
   和海阳
   入洞阴。投宿京山所。主令朴在先。亦乘月来会。
   送申子长之任青山
   海阳以桂坊至枉宿出诗。用其韵答之。
   海阳,京山,太湖,杞轩(申子长号)。并会弊庐。兼招琴笛。侑酒以歌。用海阳韵。
   和永兴伯李汝亮青海玩月(五古)
   再用海阳韵
   送海阳还乡(小序)
   和海阳见属
   又书一律。赠别海阳。
   和海阳自属
   和京山次香山病风诗
   题琅玕居士金稚圭画
   和俞苍厓(汉隽)蔚珍叙怀诗
   叠青海玩月韵。属海阳。
   三叠赠白石
   和洪太湖罗海阳相属古诗
   承 命赓进春秋毕读后 御制韵
   和太湖赠海阳作
   白石来宿共赋
   京山来宿。用杜韵共赋。
   简京山
   赠长孙宪曾
   京山趁 国练入都。将归书此送之。
   和肥园
   拈园字
   长至日口占
   李叔典(经九)入洞阴过京山。见其梅下画篆。眉发皓然。宛是神仙中人。闻之欣然。径赋示京山。
   偶书
   限韵试笔
   含翠洪尚书挽
   咏月。复用园字。
   和金锡汝(洪运)回甲生朝韵
   记梦赠元若虚(有镇)
   次家督永保亭观水操。用昌黎韵。
   次吴兵使(载熙)见示韵
   寄赠沁都少尹李公振(趾采)
   次海阳
   十月望日前一日夜。会京山,白石,太湖,玉流。作后赤壁之娱。夜听笙歌。五鼓乘月步庭。仍用藏字韵。时太湖将返骊江。
   辛亥冬。夜就太湖宅共赋。送其尽室上骊州。今又步送。
   用前韵。呈太湖。
   和肥园新月韵
   戏书
   用白香山送樊子韵。送北青归人。
   太湖约沈景晦,申子长来会。茅亭(肥园一号)亦至共赋。
   和德浦李公振
   湖左志感
   朴忠正松琴既成。柱以成忠文松。二美相合。风声益彰。朴叔恒(民淳)有诗记之。余亦谨步其韵。
   和寄赵而晦(絅采)
   华阳书院二十咏。依感兴诗韵。
   癸亥至日
   立春日。招琴歌与娱。
   县斋述意
   怀古志感
青城集卷之五(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书
   答白阳川书
   答罗子晦书
   与宋进士丈(奎祥)
   答洪太和书
   与元子才书
   与金坯窝书
   答徐判书(有邻)
   答金坯窝书
 序
   林和靖诗集序
   送徐侍郎(浩修)以副价之燕序
   送冬至书状官申应教(思运)
   赠军威使君俞汝成(汉炅)
   古文轨范序
   送元子才赴任木川序
   为申武人赠人序
   巢云小稿序
   罗仲兴(杰)笔经序
   毅旻大师诗集序
   送徐学士(配修)出补孟山序
   送北伯李公(文源)
   贺领枢郑公(存谦)致政序
   送叶西权尚书乞暇还乡焚黄序
   送李仲云尽室入洞阴序
   赠兴海崔生(基大)
   太湖集序
   吴士默蕉园诗稿序
   送李知事序
   感 恩诗叙
青城集卷之六(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序
   俞汝成苍崖稿序
   送北评事严伯英(耆)
   太学士徐公(有臣)六十一寿序
   送江界旧伯申子寿还朝序
   送松都留守赵公序
   送朴在先赴任永平序
   海槎日记序
   送燕岩之官襄阳序
   送洪太和,李汝亮游关东山水序
   李士龙传后叙
 记
   点易轩记
   五知庵小集记
   海云楼记
   考槃斋记
   七一斋记
   云岳游猎记
   明月堂重建记
   在野堂记
   五询亭试士记
   听潮楼重修记
   垂纶堂记
   游圆寂寺龙湫记
   江界防胡记
   五如轩记
   岩栖轩记
   尔雅堂记
   游内延山记
   记留春坞乐会
   清凉山记
青城集卷之七(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记
   兴海明伦堂重修记
   安国寺重修记
   惜晚斋记
   陶冈精舍记
   庙洞赊屋记
   李箕野琴画记
   侍中台碑阁重修记
   秘书赞屏记
   肃慎氏土城记
   悠悠室记
   斗阳楼记
   九孔琴记
   寒泉观记
   明隐记
   李贞翼 御赐甲冑记
   寝居小记
   可轩记
   明发轩记
   华阳洞记
 传
   市隐先生传
   柳澯传
   黄一皓等七义士传
青城集卷之八(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论
   田延年论
   董公论
   韩信论
   田横论
   宋史筌五贤世家论
 说
   思说
   韧说赠白永叔之官庇仁
   洞阴琴赠京山说
 题跋
   雅亭遗稿跋
   商谷集跋(姜参议瑜)
   大隐雅集帖跋
   御制自序帖跋
   赵胤卿(万永),羲卿(寅永)清潭游轴跋
   书东槎轴后
   书张汝时事
   书洪琴师事
   书沧海逸士画帖后
   题映湖楼额后
   书复轩记后
   书多胡碑
   书兴法碑
   书白月碑
   书金养虚杭士帖
   书仇十洲画水浒轴后
   题坯窝书轴后
   书丰安李公(灌)书后
   书金义铉所藏黄庭经后
   书金忠毅遗事后
   书俞氏墓碣后
   书隐几李景深(始源)芝皋诗轴后
   书坯窝重言帖后
   书安顺庵(鼎福)斥邪文后
   书金先达(时和)诗轴后
   书深隐李公遗事后
   书坯窝所译思美人曲后
   书四十五叠唱和轴后
   书梅轩权公行迹后
青城集卷之九(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行状
   知中枢府事李公行状
   迟斋金先生行状
   东屏金进士行状
   坯窝金公行状
 墓志
   淑人金氏墓志铭
   广宁李公墓志铭
   进士崔君墓志铭
   洪士沃墓志铭
   庆州金义士墓志铭
   县监李公墓志铭
   白阳川墓志铭
   渭原姜生(建恒)墓志铭
   赠持平郑公墓志铭
   敦宁都正罗公墓志铭
 碑铭
   永丰君夫人朴氏墓碑
   幻庵法师浮屠碑铭(并序)
   兴海九堤纪功碑
 祭文
   祭林华伯(养浩)
   祭永湖赵公文
   祭迟斋金先生文
青城集卷之十(昌山成大中士执 著)
 哀辞
   桂塘李进士(衡哲)哀辞
   蒿庵白公(师周)哀辞
   霅桥安公哀辞
   李童子(天燮)哀辞
   鹤洞李公哀辞
   康衢老人吴公哀辞
   石堂金公(相定)哀辞
   玄川元公哀辞
   李斯举哀辞
   金大司成(方行)哀辞
   李懋官哀辞
   吴伯深哀辞
   松岩李公哀辞
   洪公晦(显圭)哀辞
   郑公执(东圭)哀辞
   贞夫人洪氏哀辞
   徐训将(有大)哀辞
   瞿圃李汝亮哀辞
   庆州郑生(健弼)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