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x 页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谥状
谥状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6H 页
仁寿堂赵公谥状
我朝贤士之祸。莫惨于己卯。而静庵赵先生首被 后命。当时士大夫。或不能无改换头面图全躯命。仁寿堂赵公以先生族侄。痛泣忧愤。殆欲无生。不恤其一身祸害。而气节益劲确。终至名列己卯录。噫。后人之尊慕赵先生者。览公实迹。而其所兴感。岂不有倍于他哉。公讳抃字浩然。系出汉阳。丽朝佥议中书事讳之寿为鼻祖。自是世有显人。至讳仁璧。官左政丞汉山伯襄烈公。夫人李氏。即我 太祖姊也。是生签书中枢讳师。是生县监讳孟发。寔公高祖也。曾祖讳承源官郡守。祖讳玮内赡寺正。考讳光彦官县令。妣文化柳氏节度使睇女。判书季闻之孙。公以 弘治庚申正月十五日生。幼聪敏。稍长魁伟醇悫。早游静庵先生之门。文辞赡博。而不屑为公车业。专意为己之学。学日进。超出侪类。甚被先生称诩。年甫弱冠。遭斯文祸厄。伤痛不已。公与安公处谦素相善。当辛巳安氏家鞫狱之起。事有株累。酷被栲掠。流窜康津。论者多诿以刚方之操。见嫉于流俗矣。谪中遭祖母丧。
我朝贤士之祸。莫惨于己卯。而静庵赵先生首被 后命。当时士大夫。或不能无改换头面图全躯命。仁寿堂赵公以先生族侄。痛泣忧愤。殆欲无生。不恤其一身祸害。而气节益劲确。终至名列己卯录。噫。后人之尊慕赵先生者。览公实迹。而其所兴感。岂不有倍于他哉。公讳抃字浩然。系出汉阳。丽朝佥议中书事讳之寿为鼻祖。自是世有显人。至讳仁璧。官左政丞汉山伯襄烈公。夫人李氏。即我 太祖姊也。是生签书中枢讳师。是生县监讳孟发。寔公高祖也。曾祖讳承源官郡守。祖讳玮内赡寺正。考讳光彦官县令。妣文化柳氏节度使睇女。判书季闻之孙。公以 弘治庚申正月十五日生。幼聪敏。稍长魁伟醇悫。早游静庵先生之门。文辞赡博。而不屑为公车业。专意为己之学。学日进。超出侪类。甚被先生称诩。年甫弱冠。遭斯文祸厄。伤痛不已。公与安公处谦素相善。当辛巳安氏家鞫狱之起。事有株累。酷被栲掠。流窜康津。论者多诿以刚方之操。见嫉于流俗矣。谪中遭祖母丧。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6L 页
以承重居庐奉筵几。一遵礼制。公幼失怙恃。及长常欲追服丧制。而以祖母在堂。不敢冒行。至是亦缘毁瘠沈痼。未克伸其志。遂为终身至痛。戊戌始蒙 宥还。自是杜门敛迹数十年。惟以琴书自娱。是时赵先生言行之可为世法者。乃反为世所讳。而公笃信默诵。守死不渝。及己卯重回之春。有感怀诗曰往事悠悠多感慨。不堪论与有情人。此实百载之下。足使人一读增涕。况其惨祸馀。直气摧沮之时。犹有有情人可与论往事。秉彝之不可泯有如是矣。公平生患腓三度。出碎骨五片。壬午年八十三。有微恙。一日解衣带倚枕曰吾今大卧。遂翛然而终。是九月初五日也。公宽柔和易。敦睦邻族。尤惓惓于奉先。遗书以命诸孙曰先君早世。汝父亦夭。皆不得奉祭吾祖父母。至汝当祧。情甚怆痛。须仿古礼祭高祖可也。葬于龙仁之蒲谷先兆子坐原。 英宗戊辰 褒赠议政府左赞成。配广州安氏。弘文馆博士汉英女。判书润德之孙。生于甲子殁于己未。墓在公封茔之左。有一男寿麟。先公殁。侧室男寿麒。孙男长诩察访,次询,次諴县令,次谊大将,次谌监察,次讱郡守。诩生二子国弼参判,国瑞。询生一子国廉佥正。諴生一子国馨。谊生二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7H 页
子国哲宣传官,国信县令。谌生一子国老奉事。讱生一子国俊判官。玄孙以下不尽录。呜呼。今距己卯为数百年之远矣。公之德行文章。始终徽迹。家乘所载者屡阅兵燹。殆至堙没。惟己卯录有足考徵而犹病疏略。惜哉。然其师友之贤。志节之卓。且若孝慕之诚。逮耋龄而不衰者。可见其资禀之美。固有过人矣。而学问之力。亦不可诬也。撮其大者而论之。尽可以垂耀无垠。若其幽潜之不得详。顾何足恨也。 国家之于己卯群贤。既多侈以节惠之典。公之 赠秩。又法当谥。今公后孙将请易名于 朝。要余为状。谨第录如右。以备太常氏之采摭云。
赠右议政黄公谥状
公讳大受字士谦。昌原之黄。以丽朝平章事恭僖公石奇为始祖。是生讳昌。知平州事。是生讳善庆。大兴县监 赠参判。寔公高祖也。曾祖讳礼轩缮工监正赠判书。祖讳衡工曹判书谥庄武。尝讨倭以武略显。考讳瑗造纸署别提 赠吏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茂松尹氏。司直玉坚之女。公以 嘉靖甲午生。幼而失怙。无所资于提诲。而克知为学之方。致志笃课。文艺日就。二十二登司马。三十一阐大科。由承文院权
赠右议政黄公谥状
公讳大受字士谦。昌原之黄。以丽朝平章事恭僖公石奇为始祖。是生讳昌。知平州事。是生讳善庆。大兴县监 赠参判。寔公高祖也。曾祖讳礼轩缮工监正赠判书。祖讳衡工曹判书谥庄武。尝讨倭以武略显。考讳瑗造纸署别提 赠吏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茂松尹氏。司直玉坚之女。公以 嘉靖甲午生。幼而失怙。无所资于提诲。而克知为学之方。致志笃课。文艺日就。二十二登司马。三十一阐大科。由承文院权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7L 页
知正字荐为承政院注书。当 明庙丁卯 上候大渐。不能顾命。大臣李浚庆等受 王妃教命。以定储嗣。乃使都承旨李阳元同副承旨朴素立等往迎于德兴邸。公以史官亦与焉。而谓李阳元曰不问当迎某君耶。阳元曰已定之事。不须问也。公曰事虽已定。不宜草草。仍问于大臣曰当迎德兴君第几子乎。且此何等重大。而只凭口传耶。大臣始悟曰然。遂启 内殿。命史官书其事以去。公乃书德兴君第三子入承大统可也十二字。而第三之三字书以参字。举示大臣而出。至阙门无马从。德兴邸距阙西门不远。皆欲步进。公曰虽在仓卒。不可失仪。以骇瞻视。乃得骑至邸。承旨不言其迎某君。只欲通谒。公曰当通谒于谁耶。如此大事。不可糊涂。古人有褰帘然后乃拜者。今当请三王孙皆出。亲见而后可以扈归。当时闻者莫不称善。后升成均馆典籍。历工刑户佐郎。入骑省。转升工曹正郎。辛未以赈饥为岭南敬差官。殁于星州客馆。即五月十四日也。墓在杨州洪福山某坐之原。以子贵 赠左赞成。 英宗癸巳。特念公注书时善处变。 褒赠右议政。仍下致祭之。 命曰黄大受随承旨而有此举。若寿州董生。止于骑郎。可胜惜哉。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8H 页
予效韩愈作行。特褒加对扬继述之意。闻其子黄慎位至正卿。必已赠职。其特赠议政。以示予意。又 亲撰祭文以下曰。呜呼暮年。意在维昔。曾已饱闻。今乃大觉。若闻于古。郎署岂屈。今者此命。专在继述。卿子若孙。先后功节。呜呼一皓。尚今掩抑。嗟哉卿门。一何巍卓。秋月寒水。诗载濂洛。调用奉祀。特赠相职。本牧设馔。承宣奠酌。瞻彼维杨。恍然如昨。灵其不昧。感予歆格。噫。公殁数百载之后。 崇褒之典迥出寻常。猗欤盛哉。公年未及强仕。位不过郎署。则居家立朝。始终事迹。固宜无甚著显。若其志行之卓异。亦岂无一二可举。而兵燹屡经。文籍莫徵。凡在后人。孰不叹惜。惟梧阴尹公斗寿述公碣文。有曰公天性刚直。不为威利惕疚。人不敢干以私。今 上自潜邸入承大统。公以注书往迎。扈卫下人欲援乙巳录功例争投名冒进。公一切却之。承旨愧屈。造次之际。卓有所守。人以是益知公非凡人焉。其在秋官。搜罗幽隐。必得其情。剖决如流。一府为之无事。凡所履历。益勤不怠。人咸冀其展布。而不幸短命。识与不知。莫不惜之。至于栗谷先生经筵日记记其迎 储君时事甚详。卢苏斋守慎所撰李东皋浚庆行状曰。黄某以注书。仓卒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8L 页
之际。能致察如此。人皆赞之。柳西崖成龙所记甚赞公之处事明敏而曰。黄某素有胆气。尤庵文正公论黄氏世德而称公曰。当 宣庙明受际。以有识度善职事大有名。呜呼。公之焯焯群行。虽不可详。而惟此一端。为当时所叹赏。为后世所诵慕者有如是焉。亦既昭载于国乘野史矣。况 先朝之旷世隆典果如何。而至于子若孙之巍功卓节。并被 称奖。尤岂不伟哉。然则公之实迹不可谓堙晦矣。若其节惠之典。尚阙于崇秩加赠之后。则倘所谓犹有所憾者欤。公配 赠贞敬夫人清州郭氏。内赡寺正怀英之女。后公二十九年己亥四月一日卒。葬与公同原。有二男长慎官判书谥文敏。当壬辰倭乱。秉大义斥和议。名振华夷。次惕蚤殁 赠参判。一女适徐潝。文敏公取参判独子一皓为后。登第为义州府尹。丙丁乱后尊周之义炳然如丹。卒以此受祸于虏。女适舍人沈光世。徐婿子景霱。府尹生三男。玧文参议。琡 赠承旨。琎参奉以孝行 赠持平。四女婿进士申炅,大司宪李敏迪,参判李选,右议政金锡胄。内外云仍。不能尽录。今公后孙诸人将请公谥于 朝。公之七世孙载谦录公行来示。仍托余为状。顾荒陋无以阐扬。谨据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9H 页
其所录。略加檃栝而叙之如右。以备太常之采摭云。
赠判书柳公谥状
公讳就章字汝进。文化之柳。以高丽大丞车达为鼻祖。中世有讳彦琛。以功封晋州遂移籍。丽季有门下赞成玽。逮我 朝屏居自靖。历四世至讳辰仝工曹判书号竹堂。以一疏请弛小学之禁。复斥元衡之党。退溪李文纯公称以一阳消息。 当宁赐谥贞敏。寔公六世祖也。高祖讳珩统制使 赠领议政。背涅尽忠报国四字。随李忠武公露梁之役。有功不居。 当宁赐谥忠景。曾祖讳忠杰翊卫。丁丑抗疏斥和议。祖讳燂然 赠大司宪号结网处士。早游尤庵文正公之门。以倜傥奇伟见许。考讳星彩统制使。受学于文正公。文正公奇其志气卓荦。劝业武。书示 孝庙密教。俾知薪胆大义。写与春冰虎尾四字。勉以真正英雄。妣贞夫人平泽林氏。县监崇之女。公生于 显庙辛亥。武艺夙就。蚤岁登科。前后所践历者。内而宣传官,都总府都事,经历,训鍊院主簿,副正正,堂下千总,内禁将,内乘副总管,同中枢,训局中军。外而凤山郡守,朔州,肃川府使,南原营将,全罗水使,庆尚右兵使也。当 景庙壬寅。诬狱大起。公被祸酷毒。先是训局
赠判书柳公谥状
公讳就章字汝进。文化之柳。以高丽大丞车达为鼻祖。中世有讳彦琛。以功封晋州遂移籍。丽季有门下赞成玽。逮我 朝屏居自靖。历四世至讳辰仝工曹判书号竹堂。以一疏请弛小学之禁。复斥元衡之党。退溪李文纯公称以一阳消息。 当宁赐谥贞敏。寔公六世祖也。高祖讳珩统制使 赠领议政。背涅尽忠报国四字。随李忠武公露梁之役。有功不居。 当宁赐谥忠景。曾祖讳忠杰翊卫。丁丑抗疏斥和议。祖讳燂然 赠大司宪号结网处士。早游尤庵文正公之门。以倜傥奇伟见许。考讳星彩统制使。受学于文正公。文正公奇其志气卓荦。劝业武。书示 孝庙密教。俾知薪胆大义。写与春冰虎尾四字。勉以真正英雄。妣贞夫人平泽林氏。县监崇之女。公生于 显庙辛亥。武艺夙就。蚤岁登科。前后所践历者。内而宣传官,都总府都事,经历,训鍊院主簿,副正正,堂下千总,内禁将,内乘副总管,同中枢,训局中军。外而凤山郡守,朔州,肃川府使,南原营将,全罗水使,庆尚右兵使也。当 景庙壬寅。诬狱大起。公被祸酷毒。先是训局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59L 页
都提调金公昌集大将李公弘述以群不逞之情迹闪倏叵测。深致忧虞。乃为扈卫 宫城。诇察奸宄。李公始辟白时耇为中军。白公寻出为平安兵使。又辟李森以代之。森谓有实病。屡求递免。都相大将皆不许。森见兵判李公晚成。备言难强之状而愿出为忠清兵使。李公曰训中重任也。忠阃异于平统。不可无端左迁。吾若出外。谁其代之。森曰近闻诸武将公论。今晋州兵使柳某以名阀峻望。当朝夕登坛。中军可代者何患无人也。又见都相而恳恳不已。遂得除忠阃。公乃升训中而还朝矣。未几狱事出。赵洽招辞以为闻李正植之言则金相与训将惮李森之为中军。嘱兵判出之外。代以柳某俾掌扈卫等事。仍搆以凶慝之说。即渠徒所云三手之一也。一镜时为禁堂。得此为奇货。白地锻鍊。无所不至。逮问李公晚成李公弘述。两公历举李森前后实状而为供。则森素狎凶党。方带将任。其所自言。一反前日酬酢。而惟依正植诬招。两公遂殒于桁杨。贼臣普昱以台官发启。公乃就逮。一镜诱䝱百端。判义禁光佐则曰洽植之證招明白。狱案已成。汝若以知情自服则妻子可保。不则孥戮难免。公供曰训局国之肘腋。扈卫讥察乃职分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0H 页
内事。为中军者苟有向国之忠。孰不尽其责乎。提调大将顾何必逐李森而引我若济私之为乎。且自岭阃移训中不数月。见拟平安兵使首望。虽未蒙点。领相果若引我而必置之训局则为中军未几。何以拟外任耶。赵洽即吾四寸妹夫也。岂有白地诬我之理。与之对质则可判其虚实。仍奋曰欲杀则速杀之。何乃以妻孥之戮不戮恐䝱为也。禁府不许面质而直加淫刑。公辞气愈厉。贼镜饬造别杖。栲讯益酷。见公昏塞。渠自草出其问目供辞。威喝罗将替受侤案。公则全没省觉矣。按狱堂郎虽皆镜党。而亦以为待罪人少苏捧侤为宜。则益咆哮督迫。公竟至陨命。乃七月二十三日也。时人为之语曰生禁堂为死罪人招。死罪人受生罪人刑。惨矣酷矣。当时之祸。尚何忍言。先朝元年命放公亲属之坐谪。后十数年 命复公职秩而洗冤。 当宁壬寅因大臣金公熤奏达。 赠公大司马。今又以左揆沈公焕之 筵白。特降 赐谥之命。猗欤盛哉。 圣朝显忠之典。至是而无遗憾焉。公配贞夫人全州李氏。水使斗千之女。贞淑之姿。有女士行。当祸变饮药自尽。特被 旌褒。有二男长善基训鍊正。诚孝卓异。竟随坐而死。 先朝旌其闾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0L 页
赠左承旨。其妇淑人李氏同死于尊姑自尽之日。亦蒙 旌典。次男仁基出为季父后。二女长适县监申焕。次适兵使李昌寿。训正二子长镇夏北兵使。次镇说水使。申婿子兵使光翼,光孝。兵使一子达源防御使。四女适士人金准孝,府使申凤周,进士李泰赫,士人李永建。水使二子长和源前府使。次命源今内将。一女适李仁植前营将。玄孙以下不尽录。和源之子相弼为防御之嗣。方主公祀。呜呼。公之居家立朝始终徽迹。固多焯焯可记。而惨祸之馀。无所徵录。惟其孝友之行清白之操。人所传诵。久而不已。今撮其大而叙之。馀可略也。以公卫国之诚。为一队忠贤所推许。而见嫉于凶逆之徒。终未脱祸。乃与四大臣三大将同归忠节。而名联五节度中。垂耀后世。岂不伟哉。至于季氏会宁公之自刎于北衙。李夫人之自决而下从。长胤训正之笃孝。李淑人之贞烈。庶弟之吃杖咋舌而死。以至二奴一婢之为主致死。其正气之萃于一室者。又何盛也。其非公之刑御所及欤。近者五谥状五烈传之印颁。实出于旷世 恩典。而今公谥议适在是时。亦岂偶尔。公之曾孙和源方远来要余为之状。余于是窃有兴感者深。昔在楚山遘祸之日。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1H 页
统制公弃官南走。趁 后命前。随柩过葬而归。坐是而谪稳城。及更化始宥还。噫。公之罹祸最酷。未必不由于黄巴馀祸。而在公其为趾美而光前者果如何哉。谨第录如右。以俟太常之采以上闻。
右议政李公谥状
本贯全罗道全州府。
高祖讳成禄。刑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大提学。妣海州崔氏 赠贞夫人。
曾祖讳厚舆。训鍊院都正 赠议政府左赞成。妣务安朴氏 赠贞敬夫人。
祖讳敏叙。吏曹判书大提学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文简公。妣原州元氏 赠贞敬夫人。
考讳观命议政府左议政大提学 赠谥文靖公。妣德水张氏 赠贞敬夫人。妣安东权氏贞敬夫人。
公讳徽之字美卿号老浦。 世宗大王别子密城君琛。寔公九世祖。初谥章孝。以 恭良王徽号之同。今上辛丑。公筵白。改之以孝僖。历三世属疏而其已致者曰佥正克网。早登小大科。 赠左赞成。是为参议
右议政李公谥状
本贯全罗道全州府。
高祖讳成禄。刑曹参议 赠吏曹判书大提学。妣海州崔氏 赠贞夫人。
曾祖讳厚舆。训鍊院都正 赠议政府左赞成。妣务安朴氏 赠贞敬夫人。
祖讳敏叙。吏曹判书大提学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文简公。妣原州元氏 赠贞敬夫人。
考讳观命议政府左议政大提学 赠谥文靖公。妣德水张氏 赠贞敬夫人。妣安东权氏贞敬夫人。
公讳徽之字美卿号老浦。 世宗大王别子密城君琛。寔公九世祖。初谥章孝。以 恭良王徽号之同。今上辛丑。公筵白。改之以孝僖。历三世属疏而其已致者曰佥正克网。早登小大科。 赠左赞成。是为参议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1L 页
公考。参议公当昏朝。与其弟牧使绥禄守正不挠。都正公志气豪迈。魁捷武试。牧使公生领议政文贞公敬舆号白江。 孝庙朝有鱼水契。 上每称大人先生。文简公即其所生子。号西河。文章名节。震耀一世。文靖公号屏山。清名直道。克趾先徽。公以 肃宗乙未二月十四日。生于镇长坊斋洞第。权夫人出也。幼聪悟绝人。其始学不厌读书。甫踰十岁。已通经史。有一搢绅长者见而奇之。乃授纲目百馀行。读一遍使诵之则无一字差错。一座大加叹赏。亦期以国器。及长屡魁泮庠之制。华闻益著。癸丑丁文靖公忧。哀毁踰制。婴疾几危。辛酉中司马。甲子除 崇陵参奉。丙寅升西部奉事。丁卯升尚衣院直长。移济用监。戊辰遭权夫人丧。守制致哀。一如前丧。制除除平市署奉事。移翊卫司侍直。辛未升司仆寺主簿。迁户曹佐郎。寻复为仆簿。升判官。出为永柔县令。政务一切清简。课试邑士。多所兴发。蠲赋祛瘼。惠洽一境。民皆感戴不忘。逮其去后。建宇绘像而祀之。乙亥移咸兴判官。未几缘其官号之升为牧使。以品秩之不称递归。拜司御。迁内资主簿升尚衣佥正。出守淳昌郡。莅任之初。见氓俗险诈。慨然发叹。乃招境中父老。遂定为乡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2H 页
约而择里之望士号以都尹。各掌其里之约。使得劝惩而革其污习。又与诸生定行月讲。必以小学等书而训迪有方。士民之感奋如西邑时。己卯升移延安府使。临归为文谕诸都尹。以乡约事深致惓惓。而恨其未见成效。勉以克底有终。闻者举益钦叹。至于送到境上。设馔以饯者甚众。及赴延。尽除吏民之弊瘼。甚得其欢心。时异趣者为方伯。殿最居中。乃弃归。图得一亭于露湖上。徜徉吟哦。悠然有自适之趣。庚辰差宣惠郎厅。辛巳除司仆判官。壬午出牧星州。才过数月。以新伯有嫌。投绂而归。癸未差均役郎厅。丙戌登庭试丙科。升资通政拜承政院同副承旨。移兵曹参知。时 上下教曰乙亥以后义理益明。 大训句语中亦不无釐正者。且金龙泽辈地处异焉。今日时原任大臣处既谕心腹。原 大训中字句付标以下。依此洗补。大臣未即举行。 上屡下严教。公进曰 先王之盛德至仁。 殿下之孤竹清风。光洁无瑕。可质神明。惟彼群凶乘 先王违豫之时。恣行胸臆。谋危 宗社。则龙泽辈地处何如。而亦岂无扶社之心。坐视国亡耶。况且拟宋朝赵鼎之故事而行之。则大义所在。孰不曰不可。必有辞于天下万世矣。臣若幸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2L 页
生于伊时则当为金龙泽矣。 上奖之以胸中豁然。后 上复与大臣语及 大训。以大臣失对 震怒。驾诣彰义宫。连下不敢闻之 教。仍谓诸臣曰辛丑年予以储君入阙。今日干支乃辛丑。今还旧邸。决不可复入阙门。亦不可复对群下。皆使退去。公以同副承旨奏曰 上教未还收前。臣等虽死阶下。不敢退去。再三徼还。 上严批不从。起而将入宫内。公升阶诣前。陈请益切。 上曰承宣之心可尚。须以此心终始事予。越二日 命公持 大训入侍。使读之而有所删正。丁亥连除兵曹参知参议同副承旨。时尹屏溪凤九为权文纯公陈章伸辨。语及裕昆录。 上使公读疏而辞教甚严。仍 命书传教。公乃曰先正臣权尚夏是 三朝礼遇之臣。今尹凤九以 殿下从前眷待之人。为其师有此疏辨。若 赐优批则 圣德益盛矣。 上厉声曰其在严君君臣臣之道。不可循例赐答。公曰太过矣。 上严教曰承旨不知君父。只知尹凤九。极为唐突。遂 命罢职。秋除右副承旨。冬连拜吏礼二曹参议。戊子拜大司成。屡递屡除。连拜礼曹参议右承旨吏曹参议。因大臣建白除承文院副提调。盖以堂上兼之者极选也。己丑拜大司谏。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3H 页
陈疏略曰 殿下每有不豫之事。辄下非常之 教。搢绅忧迫。舆儓惊惑。虽即还收。不如初无。伏想事过之后。穆然深思。亦必有感悔矣。昔卫武当九耋之年。因一时之失。作抑戒诗。使侍御朝夕讽诵。以是时人作淇澳诗赞美之。臣愚敢诵二诗。以寓新年颂祝之诚。伏愿 殿下益懋 圣德。毋或少忽焉。呜呼。国家万事。亶在于辅导 东宫。而其辅导之方。不必远求。在于 殿下之躬率。 殿下于动静云为之际。示以先王之法。俾我 东宫是则是效。习与性成。则虽欲为非礼之事。心有所不忍也。惟我祈天永命之道。莫大于是矣。诗云贻厥孙谟。以燕翼子。惟 殿下留意焉。 上甚加嘉奖。寻迁大司成。旋递复除。连拜左右副承旨吏兵礼参议。庚寅献纳尹弘烈疏论铨长。仍及公。公时居三铨。 上震怒其倾轧。连 下备忘。有曰予于李某。熟知其人。尚在下大夫犹可惜。岂忍此言。诚极无状。特削弘烈职。又 教曰吏议雅尚。因党人甘心。其惜曷喻。其在礼使。姑递本职。仍除大司谏。公乃陈疏引咎而退。除刑曹参议。引义径出江舍。有县道辞单。 优批回谕。出于异数。后以不参候班罢递。叙拜大司谏。寻移右承旨。固辞不出。擢拜汉城右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3L 页
尹兼副总管都承旨。亦皆不就。 上震怒出补洪州牧。居半载迁大司谏同义禁。以在外递。辛卯拜大司宪同经筵礼曹参判。陪奉 肇庆庙主神辇往全州。复 命之日。 上亲书以故相子今番效忠八字 赐之。又锡鞍马。除吏曹参判兼副总管辞递。寻除礼曹参判兼同义禁备局提调。又提举社稷瓦署。除都承旨。壬辰拜吏曹参判提举惠民署。寻拜大司谏。时以大司成通望事。 上疑其为首相金公致仁指使植党。连有 严教。三司论削金公。公力辞违牌。终迫于 严命。诣台避嫌。以为臣与削职罪人金致仁有喃妹之亲。 上声色甚厉曰昔任士洪即朱溪君深源姑母夫而犹弹劾。此则轻重悬殊。公又启以喃妹便有兄弟之义。未及毕说。 上严责以人臣分义。不当若是。公不敢更陈。缩伏俟罪之际。大司宪赵荣进不相与议。独自发启。公终不起。伏而退。见启本之联名书出。甚致慨叹。亟欲自列。搆疏未及呈。正言柳焵持平俞恒柱等迭发论斥。 上遂命岛置两台曰面饬姑母夫喃妹轻重。而终既避嫌。予有严责。故俯伏听教。而赵荣进独启而已。岂有关系也。公力辞递。拜兵曹参判。寻除兼同经筵。复拜大司宪俱不就。癸巳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4H 页
拜弘文馆提学。累辞得递。甲午拜沁都留守。公乃以保障之重。极其绸缪之谋。状请荡涤其军饷旧逋。得蒙 优批。至以今留守即古尹铎为教而依启。乙未春复上章陈弊为数千言。缕缕致意于战舰防守之策。戎械修完之道。 上赐批曰卿今回甲。犹勤保障。予庸嘉尚矣。所请令备局依施。昔赵简子谓尹铎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噫。彼沁都岂比晋阳。卿其勖哉。及解归。岛民筑去思台。颂惠甚盛。拜二馆大提学。又提举备局。再上辞疏。 批旨谆复。若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况一国文衡乎。三世文衡。舍卿谁先。予有深怆者。卿父昔年为此任。今卿于予亦然。其即膺 命。听我前席之谕。夏拜吏曹参判社稷提调。冬擢拜兵曹判书兼知义禁。时 上命巡监军受点于 东宫。吏兵批使中官禀于 大朝。受点 东宫。公以内局提调奏曰 圣教俱是。国务重事。不宜使中官奉教往来。以臣愚见。 东宫侍坐而代点恐好矣。 上以所奏关系非细削职。翌日 下教曰提调所奏。不过辞未畅之致特叙。顾谓筵臣曰其为人甚从容矣。丙申复拜大提学。制进 大殿加上尊号玉册文 孝章世子加谥承统竹册文。又制两次陈贺时颁教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4L 页
文。二月 上因 世孙上疏。 特命洗草。壬午日记。使公制进颁教文。措辞甚难。而促 命之下。操笔立就。无少疵颣。朝绅诸公莫不叹服。寻除兵曹判书。三月初五日 上宾天。公自请别为护卫。设幕于差备门外。露处七日。终日夜察视事机。及 当宁嗣服。制进颁教文。除都监提调兼知经筵春秋馆事提举济用监。五月制进 储庆宫加上谥号竹册文 真宗大王追崇玉册文。拜吏曹判书。因徐迥修疏论洪乐信兄弟之不拔承宣望辞递。拜右参赞不就。移礼曹判书。制进 大行大王谥状。亲受内厩上驷。寻为明义录纂辑堂上。复除礼判提举典医监兼都总管。丁酉辞递本职。旋复除拜。为吊敕伴送使。移汉城判尹提举校书馆兼大提学。移拜兵曹判书提举司仆寺兼实录都厅堂上知春秋。上章祈免。略曰伏念臣猥以庸陋。待罪周行。误蒙 先大王特达之知。臣诚感陨不知死所。今 仙驭上宾于天已期岁矣。臣瞻望乔陵象设。虽不得追攀 龙髯。抱持遗弓。如能挥兰台之笔。形容乎天地之德。绘画乎日月之光。庶可以小答 鸿私矣。然臣之区区私义。有不可冒当史事者。臣从父忠悯公臣健命方 先王升储之时。与忠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5H 页
献公臣金昌集忠文公臣李颐命忠翼公臣赵泰采实赞大策。又与联劄请 代理。卒陷大戮。自甲辰乙巳以来。始蒙昭雪。至丁未又复追罪。久而后得复官爵。数十年间凡台阁疏启之论与 筵席奏对之言。皆四大臣是非也。史臣执笔而临之则其将据实而备书之乎。抑将避嫌而不书之乎。为人子侄。于父兄事。贬固无可论而褒亦固不可也。论次实录。凡是非关系义理者。以父兄之故。削其语而不载。阙其事而不论。不足以传于后世。又不可也。夫辛丑建 储代理。 两圣之处分。磊落光明。 先大王授受之义理至正至大。有辞于万世。而实录缘臣私义之难便。不得揄扬其万一。则臣将为国家之罪人。所大惧也。况春秋馆时政记承政院注书日记载四大臣是非者不可胜记。臣非徒不能撰。亦不忍抽卷而视也。伏惟殿下敦圣孝以正万民。明天伦以体群臣。清燕之中如追念臣从父事及臣情私。将有恻然于 渊衷者矣。 国朝故事实录厅开局分房。必以时任大提学为都厅。主管史事。然臣私义既有所不可冒当者。反复思惟。祗有涕泪。敢陈恻怛之情。伏乞 圣明曲察。亟递臣文衡之任。因解都厅。回授可堪之人幸甚。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5L 页
上答曰见疏恻然。所请依施。秋除艺文提学。拜吏曹判书辞递。冬除知敦宁尚衣提调。拜大司宪。陈疏略曰臣闻人君之治国。如大匠之画宫。先筑基址。然后柱石可安。堂宇可成矣。自昔圣王哲辟。不先立志。则规模无所施。政令无所行矣。是故君心譬则基址也。规模譬则柱石也。政令譬则堂宇也。窃观 殿下聪明睿智超越百王。圣学之高明。义理之昭晰。实三代后罕见于史册者。八路含生。莫不拭目翘足少须臾无死。欲见馨香之治。而以今所为。观今所效。未闻有大奋发大振作。而只是因循弥缝。悠泛度日。臣愚窃以为我 殿下愿治之志。未得其要而笃行。纲纪由是而不举。德行由是而未究。臣僚徒遵苟安之套。风俗顿无丕变之休。此臣所以耻当世而怨明主也。呜呼。都俞吁咈。唐虞之盛事。而窃瞷一堂之中。但见都俞之美。无闻吁咈之诚。惟我 圣明非无拜昌之德。而英明太露。诚意未孚。婉顺之言。犹踵旧习。謇谔之风。自沮初政。敕天之歌。不作于前席。此正上下交勉处也。向者科制之特询变通。愿堂之初 命革罢。甚盛举也。臣钦仰大有为之志。出寻常万万。而姑且中止。未免仍旧。临朝听政。求治勤挚。宣 教恳恻。而或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6H 页
因肤浅之论。或拘积久之弊。大哉之言。反归虚文。一哉之心。未克孟晋。臣实惜之。又陈讨复之义。极其明剀。递拜工曹判书。戊戌春移兵曹判书提举备局知经筵成均馆。因 传教为知实录事。又提举 祔庙尊崇册礼等都监。制进 祔庙颁教文。夏用都监劳擢崇政拜判义禁。制进 惠庆宫尊号竹册文。六月朝参时。公奏曰惟我 圣上即阼以后。初行朝参。诞降 纶音。求治之意。蔼然于十行之间。在廷臣僚。孰不钦仰。而第念 列圣朝金条玉科。非不美矣。年久弊生。民生困悴。国计板荡。顾今百务。无不受害。 圣明既洞烛。有此恳恻之 教。许多众瘼。不可一时釐革。只为一番洞谕而无所救正之事则不过纸上空言。臣谓 下询大臣。讲究最急可以先行之事。及今变通。继此而今日行一政祛一弊。明日行一政祛一弊。如是讲磨。以期实惠下究。治化大行矣。 上嘉纳。秋 上将亲行阅武犒馈而无定规。公制纳仪注。诸武将之每忧其举行节次之失措者。见之而皆甚喜。上奖诩曰何暇讲习兵书若是耶。阅武罢。乃锡马。冬连除典牲署内局提调。己亥春除弘文提学知经筵实录事太仆筹司提调。夏除司宰监提举兼同成均。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6L 页
拜刑曹判书兼判义禁旋递。秋拜吏曹判书。陈章丐免。又有引义之端。 筵恳甚切。 上曰尊冢宰乃所以尊朝廷之义也。迭换两铨于此重臣。取其为国之心。久居铨地。致有不安。亦非敬待之道。特为许副。未几出为关西伯。及辞朝 上手书五绝以授之。冬拜奎章阁提学。仍 命兼带。使之递来后肃谢。庚子春拜议政府右议政。时适与庶尹射侯。两矢既发。拨人来纳一简。公览已曰是岂吾任也。复发三矢。连中正鹄。庶尹心怪而不敢问。少顷一营喧扰。始知公大拜也。后庶尹对人多称公器量弘深。公屡上辞疏而 恩谕益隆。及其登 筵。力陈讨复之义而曰。臣不敢以大臣自处。而有所陈戒矣。后因次对奏白。略曰 圣学高明。以臣肤浅之见。固不足仰勉。而窃瞷 辞教之间。或伤严急。施措之际。太拘烦文。是故下之举行。惟簿书期会。碎细格例。是竞是急。鲜以义理裁制者。此岂非 殿下所当省察处乎。窃恐 殿下涵养之工。犹有所未尽而然矣。存察之方。莫急于 经筵之频御。如值万机丛挠而不遑。或当斋日而停辍则亦当简其礼貌。召接儒臣。或昼访夜对。俾缉熙光明之学。无少间断。则德日进而大有功矣。又曰优容台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7H 页
阁。乃 列圣朝家法。而我 殿下即阼以来。尤重是道。五年之间。未尝罪一言官。宜其忠言谠论裒然盈庭。而含默成习。 衮阙无闻。若谓 圣朝无阙失则尧舜之世亦有吁咈。况今国事时政之间。岂真无可谏者耶。言念至此。足为寒心。伏愿广开进善之门。优施旌直之道。亦令百工执艺而谏。以为明目达聪之方焉。又曰才难古犹然也。况位著太乏。人物眇然之时乎。才不借于异代。天生其才。自然了一世之事。况近年以来。屡经奸凶之浊乱。屈指当世。殆无完人。 圣教所云老病之人。元气未复之谕。诚为允当。今若以其一时亲熟。朝击一人。暮击一人。则非但有欠于原情定罪而已。必将举怀危惧。人心无所底定。朝廷殆将空矣。若其负累之重者无可论。而其馀可恕可原者。随才收用。俾开自新之路。申饬铨曹。使之激扬疏滞。并行不悖。亦令各道荐才。无忽举行焉。又曰管子以四维之弛张。系国家存亡。顾今之急务。莫如励廉耻。向缘奸凶弄权。风俗颓靡。曷胜叹哉。目今化理清明。朝著维新。正宜士大夫砥砺奋发。脱去旧习。以责新效之时。而惟俗尚已痼。莫可矫救。此固群下日相勉励之处。而亦惟在 殿下导率之如何。虽以朝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7L 页
臣之官职处义一事言之。有情势而不可强者。必曲谅而许伸。如其无可引之端而只事逡巡者。必责励而督出。无使分义偏胜。廉义莫伸。宽而居之。礼而使之。务尽上下交泰之道。而守正不挠者优奖之。希合自利者显斥之。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则四方风动矣。上皆嘉纳。正言洪柱翼疏论故护军姜世龟保护 东宫子母鹿等说。其孙忱投疏强辨。公陈劄论斥。略曰为其子孙者。为其祖先有可辨之事。则只当痛迫详辨而已。何敢颠倒国是。曲成义理。荧惑 天听。若是无严乎。所谓保护二字。有可危而后为之保护。而初无可危之事则有何保护之可论哉。往在辛巳。惟我 肃宗大王止慈之仁弥笃。主鬯之位永奠。神人扶卫。朝野延颈。则实无可危之端。而托以深忧。作为保护之说。是何意也。噫。彼一种阴邪之徒。潜怀乐祸之心。强取不当言之二字。文饰唱和。以掩其迹。末梢眩乱之甚。欲售网打之计者。固为国家之罪人也。今忱也不思公议之已定。罔惩当日之严勘。甘心旧习。恣意跳踉。吁可异也。夫世龟疏中一句语。极其骇悖。其时为世龟出力伸救者。犹曰语不择发。又曰妄率。彼亦不能自掩。誊诸疏中。而反以此无伦悖戾之语。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8H 页
谓之建天地不悖者。一何放肆之甚也。秋因雷变陈戒切至。仍请递免。 上嘉纳而不许所辞。辛丑春 陵幸时以班列之不齐坐罢。旋仍恳辞不就。退居湖亭。 恩谕累降。有曰昨日史官之去。略伸心曲。而急于敦迫。未遑详悉。既乖礼待之义。重违虚伫之心。经宵歉叹。无以为谕。续见来疏。一味牢让。无意出肃。卿胡不念予至此也。况今春寒尚峭。无异严冱。此时江外兴居。凡百必多龃龉。益为卿虑之不置于中。向日处分。所谓遂事之遂事。从玆以往。凡于振励董饬之方。予与卿尤宜相须共成。勉其所不勉。面谕当务。亶不在于外是。若乃慰解之语。犹属虚伪底事。于戏。君臣之间。尚云贵在诚信。矧伊元首股肱之际也哉。卿其谅事势之不得不然。念大义之不可不尊。当日入城。仍即谢命。以副予侧席之企。似闻卿所止住之处。距四忠祠不远。卿之是岁在是任。予每自语于心曰天道不可诬也。日昨致侑之班。卿之未参。岂非欠事。祠在咫尺。奚论越境。卿于还程之路。历瞻而回也。公感泣入谢。夏因事递付判府事。秋以实录总裁之劳。受鞍马之 赐。冬复拜右议政。壬寅春领相徐命善请讨兵判蔡济恭之罪甚重。公初以为难明其罪恶。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8L 页
及闻国荣以济恭为奇货而和应之说盛传都下。不胜骇愤。乃举其实以讨之曰。济恭若不包藏此心。岂为不逞辈嚆矢乎。此实为世之深忧。而无一人言之。臣实痛之。又因蔡济恭自明之疏而陈劄对举曰。臣闻脍炙之言。而不敢不陈。彼反以此谓之含血污口者。其果谓自脱之端耶。苟使济恭无此心无此论真如其言。则国家之幸世道之幸。而传说喧藉。人心疑乱。臣之一言。实是为 国之深忧。复岂有私憾也哉。大司谏李义行谓以缓讨而极其诋诬。公径出城门。陈疏力辞。 批谕曰卿之所遭。非不孔憯。而搆虚捏无。予所洞悉。假使人言虽或彷佛。犹可恃予无恐。况其遣辞下意。专没把捉。甘心倾轧者乎。寡人所以必欲敦勉于卿。非直为卿而已。亶出于靖朝廷镇世道之意。卿若念及于此。恐未暇自恤。公连上书启。转向江外。 上又遣亚卿别谕勤挚。公黾勉承膺。贼臣泽徵以正言受人指嗾。亦论斥甚急。 上乃命罢泽徵窜义行。公益不能安。退处江舍。承史络绎。期于偕来而终不出。 上问于诸大臣而即下 传教曰。朝筵诸大臣云云。今予意无甚异同。其在敬礼之义。岂无体谅之道。今姑许副。又 命左相洪公乐性宣 圣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9H 页
意而劝入。公一味引入。 上谓左相曰李判府事何至今不来。实非新卜后所望。极为慨然。公不胜惶感。胥 命城外。适值 幸行回銮时。 特命入侍驾前慰谕。仍与入城。秋有泽徵有白之逆狱。李最中叔侄名出逆招。诸大臣联劄请讨。左相与李最中有至亲之谊。别劄讨罪。 上教以处事殆近两截。 特罢左相。公实与左相联劄。乃以罪同独逭而胥 命。 上敦谕曰卿之断无他心。曾所稔知。岂有一分歇后于惩讨而然哉。至于处分之一为一否。实有斟量。卿则无前后异揆之失。又不亲承宾筵之教。在卿毫无可引之端。安心勿待命。时台疏堂劄相继诋斥。公出居龙山村舍。陈疏待 谴。批曰卿老大臣。夷考立朝本末。岂或有疵瑕之可摘。而忽地闹端生出。一场风波。使卿饱人诋毁。栖屑江干。重为卿闷念而不能弛也。况今秋谒隔日。留都恃卿。在卿道理。尤非言私之时。玆又呼烛申谕。卿其谅之。公黾勉入城。适值 王世子诞降。不得已膺 命。癸卯春制进 王大妃尊号玉册文。夏献 景慕宫尊号时用乐当否议曰。 太庙上尊号时。乐止于庙门外者。有压尊之嫌。而今于景慕宫既无压尊之嫌。且有例用之乐。备仪用乐宜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69L 页
矣。 上以正合予意为教。秋 上亲临摛文院。命阁臣进讲近思录。自 上所询为十馀条。而一一仰对。颇得精详。甲辰入耆老所。 上命图像二本。藏于耆英馆及内阁。在昔辛卯岁除日。 英考幸承文院。公以知申陪从。时韩相翼谟当入耆社。 英考使公进纸笔。书止甲年灵三字。乃易纸书一联以 赐韩相。仍以初书三字者 赐公曰。异日卿当入耆社。以此预为德谈耳。至是公怆感不已。遂引礼请休致甚恳。上谕以予何忍舍卿。卿何忍舍予而终不许。又以公请暇出露湖。犹嫌其远离。 命占江北近城之地。以为任便往来。公乃买舍沙湖之上。扁以恩咏亭。有时简其驺御。于焉逍遥。以为终焉计。除禁卫营内医院宗庙署都提调。秋制进 贞圣王后加上徽号玉册文。冬以正使赴燕。时彼请以年位俱高人遣参千叟宴。 上特命公发往。 赐玉刻图章及七律以宠之。乙巳春复 命。 上预遣史官。持蔘料待湾上劳问。盖优老之 恩数也。十月初五日。随 驾诣 太庙。翌晓神气微有不平。舆还庙洞本第。考终于耿介堂。乃初六日辰时也。讣闻 上震悼。隐卒之典备至。十二月二十七日礼葬于交河郡之大招洞负壬原。公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0H 页
性度恬雅。容仪端重。凡持己接物。皆务从忠信。发言而绝无畛域。措事而绰有规度。孝行笃至。根于天性。当文靖公疾革将割指。而为傍人所遏。每以为终身之痛。权夫人病疽甚重。吮而得瘳。非公故则未尝离侧。愉色婉容。顺适其意。前后居忧。戚易俱尽。每于丧馀之日。哀哭如袒括时。而是月不赴宴集。友于兄弟姊妹而克致其湛翕。厚于宗族知旧而必恤其穷厄。自少不喜从游。及登朝亦罕与相访。公退之暇。闭户端居。阒若无人。对人酬酢。随事详谨。未可以言则无所相及。其才谞之美。识虑之明。甚为搢绅间所推重焉。际遇 圣明。历扬清显。三典文衡。八掌政铨。其试取遴用。克务公平。以期矫革积弊。逮其位跻大僚。益致意佛仔。夙夜尽瘁。不以衰病而少懈。退在江干之时。清标萧洒。无一事婴怀。而恋 君之忱。日夕颎颎。如闻朝廷得失。忧喜不能寐。居常谦冲自持。每于一资之进。辄惕然曰无德与功而致高位享厚禄。讵无满盈之惧。仍以此诫诲子侄。亹亹不已。公优于文学。而亦不疏于政事。自州郡茂绩。以至廊庙宏模。而流惠甚盛。馀事词章。尤长于馆阁应制矣。尝以 圣上有耿介之褒。遂揭二字为堂扁。黄尚书景源记其堂。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0L 页
有曰余尝与美卿。同研久矣。美卿才思如水涌不可及。而精妙敏达。余亦心服。其后登第为大提学。凡庆贺有大文字。能挥洒动笔如飞。顷刻立就。诸大臣九卿百官会于庭者。无不叹息以为神。及为大冢宰。注一官必循久次。除一吏必采望实。一不顾力势轻重。鉴既空矣。未尝有一发之翳。衡既平矣。未尝有一铢之差。公之见重于当世诸名胜类如此。遗稿诗文若干卷藏于家。初配丰川任氏。府使崇元之女。判书文僖公埅之孙。妇德克备。六亲称服不已。生于癸巳。以己丑卒。葬于大招洞。后移厝祔公墓。继室清州韩氏。学生铨之女。男轮祥进士任氏出。侧室子运祥武科万户。女适朴宗蔓。轮祥初娶主簿金和行女。生一女适赵基俊。再娶学生成一柱女。生二男长英世次幼。运祥娶判书金圣应庶女。生一男英植。呜呼。公出于德业文章三世震耀之后。以其文衡之重。鼎席之尊。而承 恩尽职。趾美垂裕者甚盛矣。居家群行。立朝细务。何必历历尽记而后可阐扬哉。今公胤子进士君将请易名于朝。属余为状。谨就其家乘。略加檃栝而第录如右。以俟太常氏之采择焉。
判书郑公谥状
判书郑公谥状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1H 页
公讳枋字士直。系出迎日。远祖讳均之。高丽门下侍郎平章事。自是世袭簪绅。至讳思道。宝文阁直提学封乌川君谥文贞公。是生讳洪。始仕我 朝。知议政府事谥恭简公。是生讳渊号松谷。官兵曹判书谥贞肃公。历三世至文清公讳澈。左议政寅城府院君。世称松江先生。于公为六代祖也。高祖讳汉参奉 赠执义。曾祖讳光演 赠参议。祖讳潝 赠参判。考讳敏河参奉 赠判书号箫隐。妣全州李氏。学生云翊之女。继妣全义李氏。学生世亨之女。公以 肃庙丁亥九月二十四日。生于昌平之环碧堂。禀性仁孝。自在龆龀。克知事亲之道。甫七岁失恃。哀痛如成人。见同队中无母者则辄加怜恻而泫然曰。此正同我情事者也。及就学不烦课督而文艺日进。稍长从事铅椠。略赴场屋而不利。乃专意明经。极其精熟。庠中同业者莫能及。癸酉擢第为假注书。以记注甚敏见称。分隶槐院权知副正字。荐入春坊。升拜典籍。甲戌丁判书公忧。戴星而还。哀毁踰制。服阕益无世念。丁丑除礼曹郎。戊寅除正言皆不就。李尚书鼎辅甚相善。贻书责勉以出仕之意。己卯除侍讲院司书。黾勉赴召。时 东宫久停开讲。公入侍乃引程子之意。以为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1L 页
辅养之道。非徒为涉书史通古今。要使跬步不离正人。可以涵养薰陶。成就圣德矣。 邸下虽日三开 筵。出对宫僚之时只是数三时刻。况今深居宫阃。昵侍左右者妇寺而已。其何能有薰陶成就之理也。 世子嘉纳。庚辰除骑郎迁持平。时李昌寿以宗簿提调。主管 璿源录改修。而仍载泰亿所作跋文。公于榻前论斥其党护无严之罪。先是尚鲁冒居相位。极其贪污。公将弹驳而事机遽泄。为其所衔。至是尚鲁因事挤陷。公遂被 严谴。远谪海南。赖诸僚伸救。旋蒙 恩宥。辛巳拜正言。以在外递。尚鲁修隙之计。久益巧憯。以规避祭官诬达 天听。至配于端川。及其放还。杜门穷乡。无意进取。丁亥出宰安州。以清慎勤为三字符。补弊苏瘼。治绩克茂。后有去思碑。庚寅拜执义。辛卯除弼善迁辅德。壬辰除司仆寺正。癸巳为顺天府使。莅任未几。以台弹之斥铨官。引嫌递归。乙未除奉常寺正。趁 太庙享事乃就职。 上问于大臣曰郑某未升资乎。对曰方带寺正入斋所矣。罢斋后即 命入侍。除同副承旨。旋授右副承旨。既而递免还乡。丙申赴 英庙升遐。过因山后即归。闲居自适。实有谢世之趣。甲辰 当宁特念 先朝旧臣。除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2H 页
兵曹参议。旷数月不许递。公揆分不自安。乃肃 命。乃承 教入侍。 上曰予之忘卿久矣。今见卿甚幸。十载之间。铨官一不拟卿于政望。卿亦不入京城。此予所以嘉尚卿也。盖称公以卿者。亦出于优待之意焉。 上又曰卿之登科在何岁而年今几何。对曰癸酉登科而年方七十八矣。 上乃问寝食之节。住接之所。即日升拜副总管。陈章祈免。 优批不许。别遣承旨谕以勿为下乡。仍 赐食物。实异数也。连拜同知义禁府事汉城府左尹迁兵曹参判。乃上辞疏。悉陈情势而退归。行到从子扶安衙中。留调几许日。又被同义禁 除命。陈病封章。仍还本第。丙午 文孝世子薨逝。公惊恸不已。力疾奔往。入城才已。有副总管新 命矣。诣阙谢 恩。自 上促令入侍。乃使进伏曰何日入城乎。扶安入侍时。欲问卿之安否。而悲遑中忘却矣。昨见祗迎举案。始知卿入城。欣喜不可言。而但恨不见卿于好时也。又 教曰卿侄郑福焕顷来时。仍欲使内迁而嘉其治绩。且为供养卿还下送矣。对曰渠之偏母时年八十三矣。 上曰予已知之矣。仍使举颜。 上曰色相甚好。韶华犹存。大胜于金用谦之笃老矣。卿之筋力尚旺。须勿下去。留京供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2L 页
职是所望也。对曰臣老且病。势难淹留矣。是日擢拜都总管工曹判书。入耆老所灵寿阁。谢 恩后留疏还乡。九月拜知义禁。丁未拜知中枢。迁知敦宁兼造纸署提调。戊申复拜都总管。自冬中患感弥留。至翌年春證势沈笃。一日谓子侄曰。先祖旧亭。重葺于百年之后。先人德行。跻享于竹林之祠。吾之志愿毕矣。疾革乃书壁曰吾年今既八十三。而即 先大王陟方之岁也。死而陪随于玉栏看花之地。岂不乐哉。又何憾矣。临终一语不及家事。而但曰吾受 国厚恩。涓埃莫报。死何以瞑目耶。命将尽矣。可以北向四拜。永诀吾 君。遂令子侄左右扶将欲成拜礼。而神气奄奄。乍起旋仆。连呼万岁。声在喉间矣。乃于二月二十八日。考终于三清斋。讣闻 上惊悼。优赐赙需。遣官致祭。四月葬于昌平之瑞阳洞负壬原。公容仪端重。性度宽和。居家接物。简静乐易。而不饰边幅。不设表襮。其所秉心措事。一以忠信为主。及其立朝。持躬发言。克加清慎。不趋名利。不畏权奸。虽至仕路蹭蹬而终不悔焉。判书公寿踰九耋。而公兄弟甚众。怡愉湛翕。尽其孝悌之道。甚为宗党乡邻所钦服。至于奉先之节。重宗之义。益致其诚敬。每得馨美之物。必送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3H 页
宗家。以效献贤之诚。尝割其若干田土。付与宗家。而使诸房随力出财以益之。赡其烝尝之需。闻者莫不韪之。所居距宗家稍间。而虽在耋龄。亦不废朔望参谒。当其丧馀之辰。前期往留宗家。专精致斋。将事之夕。整襟默坐。以待鸡戒。及祼荐哀恸如袒括时矣。松江亭遗址颓废鞠茂。公寻常慨衋。乃殚心劈画。赢举克就。可见肯搆之一端也。搆成一小亭于息影之下。扁以三清斋。竹椽茅檐。景趣潇洒。临水吟弄。襟韵清适。翛然有出尘之标。雅不喜华侈之习。居处服食。一切淡泊。在官自供之道。亦极简约。无异家食。自西州归后。蔬粝依前。见者怪之曰才解腴邑符而遽乃艰窘若是耶。公笑曰吾先祖文清公按节三道。位致百揆。而有饭无酱。至今传称。今吾则有饭有酱。拙分亦已足矣。尝语子侄曰吾家世传忠孝。汝曹念之哉。人而不忠不孝。其可曰人乎。晦翁诗万事不求忠孝外者。余所寻常服膺也。又以荣悴休戚。听天所命。忠孝大节。家法自存。十六字书揭于壁。昕夕警省。尝谓家众曰小学不云乎。人生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同食。此实指一室之人而言也。男必居外。女必居内者。固是男女有别之道。斯岂非所当惕念者哉。长孙在观尝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3L 页
于母病齧指进血。得以回苏。公大加叹赏曰。吾家生一孝子。可谓克绍先德矣。公事君之节。断断以直道。英庙末年殊被 恩眷。今 上朝益荷 知遇。除命荐叠。遂跻峻秩。图报之忱。寤寐惓惓。有足以感动人者。每于 圣考讳辰。前期行素。晨起望哭。十年如一日。丙午奔问之行。实出于欲伸分义而已。即谢正卿耆社之 恩命。而出城行至铜雀。舟中谩吟栗翁舟行不忍终南远。为报篙师莫举帆之句。而悽然含涕曰。此正吾今日去国之怀事也。仍于渡头望阙祝寿。果川宿站吟一绝。有曰行行三宿美人梦。汉水终南觉后情。到家有诗曰茅檐今夜月。分照广汉楼。平居日诵松翁思美人续美人曲。以寓其恋 君之怀焉。公初配某贯梁氏某之女。祔葬于公墓。继媲晋州郑氏某之女。与公同兆异坟。三男长泰焕生员。次锡焕出后族叔橃。次甲焕出后族叔晰。一女适罗得弼。皆前夫人出。后夫人不育。侧出男尚焕。女宋孝孙。泰燠生二男在观,在丰。一女宋奭圭。在观一男一女。在丰一男并幼。呜呼。公以纯笃之行。清直之操。晚登仕籍。虽未得扬历清显。而竟乃位跻卿月。荣极耆社。 恩数之隆。迥出寻常。猗欤盛矣。平日懿德。宜其克享茀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七 第 74H 页
禄有如是也。忠孝二字。是公所雅言。而慕亲爱君之诚。颎颎于病㞃垂绝之中。其正终一事。求之古人。亦罕伦比。后之欲知公者。盍于此观之哉。今公之孙在丰将请易名于朝。属余为状。顾以契谊之重。不敢以老病荒拙辞。而谨第录如右。以俟太史氏财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