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碑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3H 页
领议政申公神道碑铭(并序)
粤在 肃庙甲戌。 坤殿复位。朝著更化。义当亟讨希载。而时相南九万倡议贷其死。曩时之持清论者举靡然和附。申相国文庄公时以正卿。力斥无少顾。而独合于朴玄石世采言议。实与其前日之有贰于勋贵者所秉执不同。可见其出于公正之议。盖我先祖尤庵文正公尝语公曰少辈清论者将与南士合。公以为如此者。难保清论之名。至是而公其不负当日之言矣。后之人欲知公者。盍观于斯哉。公讳琓字公献号絅庵。系出平山。丽初壮节公崇谦为鼻祖。入我 朝。文僖公槩相 世宗。配食庙庭。历二世至讳鋿。官吏曹判书谥文节公。寔公六代祖也。高祖讳砬。官判尹。以都巡边使殉于壬辰岛夷之乱。曾祖讳景禛领议政平城府院君谥忠翼公。祖讳埈刑曹判书平兴君。两世俱策靖社勋。考讳汝挺县监 赠领议政平宁君。妣清风金氏。判书荩国女。妣全义李氏都事廷观女。皆 赠贞敬夫人。平宁公季弟讳汝拭牧使 赠判书。其配韩山李氏。判书忠简公基祚之女。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3L 页
是为公本生考妣也。公以 崇祯丙戌七月十七日。生于苍谷李忠简公第。幼有异质。忠简公每抚顶曰。他日当为国家重器。文艺夙就。甫舞象。华闻已著。壬子擢别试乙科。直超六品。癸丑除禁府都事礼兵曹佐郎。拜司宪府持平司谏院正言。时岭人郭世楗投书构诬尤庵。公与闵都宪蓍重极论其乘时抵隙。而请严鞫处断。掌令南天汉以闵慎家变礼独启斥朴玄石。公陈章洞辨。乙卯出为黄海都事。丙辰除安州判官。戊午兼总戎从事官。未几以绣衣廉问岭左。所启达咸得其实。朝廷多采用。还拜兵曹正郎兼知制教。己未坐安州时微事配奉安驿。庚申改纪。叙拜正言。与两司诸僚论权大运,闵熙,许穆等谄附权奸。容护罪人状。人多快之。连拜校理献纳修撰。时自 上特下李师命等追录正勋之 命。公与馆僚陈劄。以坏国体启倖门。力言其不可。 上不纳。辛酉拜吏曹佐郎东学教授校书校理。寻升正郎。时当更化之初。逆变之后。危疑靡定。而告密方开。侥冒多端。公深以为忧。常有汲引士类之意。除北评事。递升太仆正拜副应教。十月充 仁显王后册立奏请兼冬至使书状官。壬戌竣事还。拜应教。五月擢拜同副承旨。癸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4H 页
拜大司谏。甲子除江襄道观察使。未久而递。连除兵户礼刑四曹参议。丙寅拜右承旨。二月以 神德王后祔庙亲祭执事劳升资嘉善。袭封平川君。除刑曹参判兼副总管。寻拜都承旨礼曹参判大司成。丁卯拜同义禁大司谏。除京畿监司。己巳丁李夫人忧。庚午辛未连遭本生两亲丧。四五年之间。柴毁日甚。疾屡阽危。且值时事大变。虽在苫块中。义不忘国。忧形于外。癸酉服除。例授军衔。逮其肃 命。自 上遣掖庭人随公。迹其所向。群壬固睢盱。而至是益忌疑。出公为洪州牧使。甲戌权奸屏黜。旧臣汇征。而公为大司谏。又兼盟府有司堂上。入京肃谢。寻差复勋都监堂上兼同成均 世子右副宾客。擢拜汉城府判尹。移礼曹判书兼知 经筵知春秋。时台阁论请希载按律。公乃抗言甚峻。益见忤于时辈。是冬充上使赴燕。未还朝以盟府微事遭削黜。实以嫉公者适会其出疆而摭发也。乙亥 特命收叙。拜京兆尹。丙子 上亲祀 太庙还。仍行 王妃及 嫔宫 庙见礼。公以礼判取 大明会典及集礼。参以 本朝仪制。节约损益。甚有明据。 上悉用之。丁丑以左宾客频登 书筵。讲义之外。因事箴警者甚多。 世子益勤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4L 页
典学。益致敬礼。是秋差 王世子册敕远接使。戊寅拜吏曹判书兼司仆提调。公自甲戌以后。时相之异论者。不欲使处要路。至是始秉铨。一心奉职。思恢公道。用舍之际。务从调停。当时论善居铨者。以公为最。己卯擢拜判金吾。庚辰拜右参赞礼判判义禁。五月进拜右议政。时有启圣庙当否议。诸议多以事系刱始难之。公独据宋末诸儒之论。中朝已行之典。请遵先朝成命而行之。 上特用公议。公以灾异荐叠。忧虞澒洞。思有以警动振励。乃搆疏条陈八事。成累万言以进。一曰立治本。二曰得人才。三曰祛朋党。四曰恤民隐。五曰定军制。六曰均身役。七曰修城池。八曰定经界。 上嘉纳。 命庙堂熟讲而处之。及登对复申前说而曰。至于城池。尤是急务也。南汉江都。固是保障。而南汉则城孤无援。且有涉津之艰。江都则筑墩防堤之后。四面皆泊船。能容走马。亦非得力之所。臣疏中所陈北城在都城咫尺之地。而有天设之险。今若筑城。军器粮饷皆置其中。脱有缓急。与都民入守。以为效死勿去之计。则兵粮既裕。人心亦固。今日庙筹。无过于此矣。 上历问利害于入侍诸臣。兵判李公濡力赞其可筑。后 上屡致决定之意。公乃与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5H 页
李公区画以奏。至有自军门措置之 命。原任大臣尹趾完,徐文重,判尹李寅烨继陈其不便。事遂寝。公叹曰古人云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岂不信然。癸未拜领议政。因台臣侵诋。遂连章乞递。 上敦谕屡勤。公黾勉暂出。旋复引疾丐閒而终不获 命。翌年又有台疏之发。公决意释负。陈疏累十而不已。 上知不可强。乃勉副。未几重卜为首揆。又累疏固辞。竟至去位。识者甚惜之。丙戌有林溥者投疏。以辛巳鞫狱时金春泽事掩匿不闻为言。欲以嫁祸诸公。盖公与李世白,徐文重即其时按狱大臣也。公待 命城外。 上命窜林溥。而遣史官慰谕公。既而台臣请拿鞫溥。 上从之。于是诸少辈欲售网打之计。怂恿委官崔锡鼎。深致锻鍊。至于判义禁赵相愚,正言韩配周以当录不录。请罪三大臣。 上知三大臣冤。欲以诬陷罪溥等。至是狱情疑乱。按狱诸臣傅会牵合。竟逞其倾陷之私。 上遂命罢三大臣职。而贷溥死岛配。九月 特命叙用公。未久凶人李潜投疏为溥讼冤。 上震怒亲鞫。公诣阙下待罪。 上即遣史官谕以将面谕。而踵遣承旨促令入侍。公不得已承 命。 上曰林溥之狱。处分属耳。又有此凶潜之疏。欲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5L 页
尽驱其时鞫厅诸臣于罔测之科。情状十分绝痛。岂意以凶人诬陷之说。过自引嫌乎。公略暴辛巳狱事之实及被诬溥潜之冤。 上曰卿等本情。予已洞烛矣。其所开释。勤勤不已。溥初既免死。潜乃继起。意益凶憯。人皆忧其祸且不测。毕竟 圣上处分极严正。由是奸党大沮。善类免祸焉。潜既毙。公乃陈疏出城。上遣史官传谕。极其隆挚。眷遇终不衰。公自遭溥,潜事。灰心世道。遂盘桓于东山别墅。为终焉计。惟爱君恋国之诚。食息靡弛。苟闻朝廷一得失。则其所忧喜。殆至于终宵不寐。丁亥膈痰宿痾。添剧于积瘁之馀。二月担舁入城。虽奄奄之中。精神不爽。二十五日。与家人谈笑如平时。且酬人诗牍。不异于前。是夜考终于正寝。享年六十二。讣闻 上震悼。凡其隐卒崇终者无所不至。四月二十七日。葬于广州之大石里坤岩负坎原。公器宇凝重。度量恢弘。平居喜怒不形于色。事亲尽其诚。虽职务极烦。应酬不暇。而朝夕之食。非侍侧不进。衰境居忧而哀毁踰制。友爱之笃。出于因心。禄俸所得。必先分及于孀嫂与四姊妹。睦于宗族。而其穷厄丧病之际。尤致轸恤。信于朋友。而与清雅谨愿之士。最相推许。立朝徽迹。撮其大而论之。则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6H 页
经席论思。恳实精约。台省论诤。直截明剀。久掌邦礼而所陈奏甚得的确。晚当铨职而所注拟最称公平。及入黄阁。克持大体。其所上囊封万言。有足以见其经邦深谟。倘非有光于奕世宏业哉。公之己卯一疏。可想其言论大致。一皆与玄石相关。其所惓惓于调剂保合者。固或出于忧世道之苦心。而若其终为一边人所媢嫉。则岂非公晚节所树立。可以有辞于后世者欤。公甚喜看书。殆不释手。为文章典丽赡畅。尤长于诗。不事藻绘。而人之刻意腐毫者。莫之及焉。所著若干卷藏于家。公初配贞敬夫人林川赵氏。监司远期女。李相景奭外孙。葬祔公墓。继配贞敬夫人草溪郑氏。学生相胄女。墓与公同冈异封。男圣夏都正平云君。靖夏校理出为季父后。赵氏出。明夏,亨夏,英夏,灵夏。女万户李明徽妻则侧室出。都正三男昉吏曹参判。暻赞善。曙郡守。二女沈廷绅,金令泽郡守。侧出男佥知,昄。女徐命昌,李绪华,洪允慎。内外曾玄不能尽录。显者曾孙牧使大孙,参议大年。今主公祀者牧使之男绥也。呜呼。公遭遇 圣明。致位卿相。其谟猷德业之盛。甚见重于当世名胜。亦既载于 盛朝史乘矣。顾何用后人撰述而得以阐扬哉。今参议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6L 页
君以其墓径不可无大碑之篆。托余为铭文。此非贱陋所敢承当。而事有所终辞不获者。遂为之叙而系以辞。铭曰。
公以瑰材。生于巨阀。早岁大阐。清朝直节。初登台省。斥被毒正。年位俱进。丹衷愈炳。时事忽变。岁丁黄巴。虽苫块中。忧国罔涯。逮其更化。乃得汇征。谟猷郑重。允矣上卿。诛乱大义。独自抗言。纵忤时相。讵附邪论。晚擢冢宰。秉心衡平。畴与激扬。务从调停。 圣眷弥隆。爰登黄阁。夙夜匪懈。仔肩之托。囊封八条。经纬精密。志业难谐。奈彼倾轧。奸党乘衅。狱讼累起。幸赖 圣明。祸不及己。嗟公晚节。尽有树立。可羞清论。与南士合。位望之重。德义之美。克承先业。实裕后嗣。始终徽迹。可谂于祀。有屹丰碑。坤岩之隧。
统制使 赠判书赵公神道碑铭(并序)
粤在 英宗戊申。乱逆大起。 宗国几危。当是时赵公儆以全罗兵使。启罢维贤之潭阳官。坚守要冲之南原地。其为散凶谋而破贼胆者。实出于炳几决难以基其戡乱耆定。岂不伟哉。公字警伯。平壤人。高丽枢密院府事春(春从木)为鼻祖。是后德业勋爵。累世震耀。至讳狷按廉使。初讳胤。及丽亡改名。取义有所不为。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7H 页
存罔仆之意。隐于松山以终。我 朝赠谥平简。历二世有讳又新。始仕我 朝。至郡守 赠参判。又历二世至讳寅。当昏朝废举业。以行义荐除寝郎不就。 赠执义。寔公高祖也。曾祖讳廷翼号乐道斋。有笃行伟节。 褒赠承旨。 正宗朝加 赠吏判谥忠肃。祖讳猷官止三道统御使。朝廷皆惜其早世。未及大用。考讳世发。兄弟五人而居第三。孝行笃至。以公贵推恩 赠户曹判书。妣骊兴闵氏。学生洚之女。忠臣 赠参判之钋之孙。以烈妇旌闾。本生考讳世成。昌城防御使 赠左赞成。即统御公第四胤。妣完山李氏。学生昌周女。县监守训之孙也。公以 肃庙丁巳八月三十日生。幼颖悟。赞成公忧其气质脆弱。不许课读曰。此儿始学虽未及早。将来成就。必不寻常。公每于群从兄弟读习时。傍听而便能领解。及其受书。不烦教督。而文艺日就。稍长志气卓荦。容仪丰硕。年踰弱冠。始随伯兄左尹公傧从事武业。壬午兄弟联榜。荣觐于赞成公庆源任所。仍防秋六镇。癸未除宣传官。乙酉升训鍊主簿。丙戌迁判官。丁亥迁都总都事训鍊佥正参上宣传官。出于大政。一日三迁。实系隽望也。是岁丁赞成公忧。庚寅除嘉山郡守。癸巳遭台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7L 页
官论递。其后使臣及御史之历嘉邑者。还朝皆陈其治绩之甚茂。台言之爽实。未几以备局郎兼带经理厅郎官。甚见称赏于诸卿宰。乙未除珍岛郡守。时以岛中荐饿。民将尽刘。有差官极择之 命。而公乃典是邑。尽心赈济。蠲逋捐俸。阖境苏瘼。道伯绣衣连有褒启。至被准职之 恩教。戊戌升清州营将。己亥除肃川府使。前后巡使相继状褒。壬寅夏内移禁军将。又迁禁卫千总。秋拜堂上宣传官。冬除春川府使。甲辰拜忠清水使。以赈政未毕。旋仍旧任。俄而因绣褒受锡马之 恩。寻递拜司仆内乘兼宣传官。丁未除砺山府使。洪相国致中 筵奏历举武臣之可大用者。而公及 尹公皆与焉。是秋拜全罗兵使。戊申正月贼臣维贤以潭阳府使。忽报火药四千馀斤失火。公以为此不可循例题状。以滋日后奸伪之弊。即遣褊裨看审形止。则事多可疑。公乃欲覈实。推捉监色则终不举行。而报辞甚慢。盖其戚畹气势。倾压一道。人皆畏缩。而公将论启。贼臣思孝以道伯屡书止之。而加以胁喝。公毅然不挠遂封启。及到喉院。乃诿以潭阳奉府夫人。不可罢递而请勿施。 上教曰赵某固非不识事体者。而且其状闻。出于重武备尊体统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8H 页
之举。仍 命拿维贤。公自是屏远侍妓。独留一傔于寝侧。常置尺剑于座傍。节饮张烛。至鸡鸣始寐。一营莫敢不警惕。三月贼起岭中。袭清州杀兵相。旋被诛戮。公弟倓乃拜兵使。与营将牧使。共治贼党。贼供曰自维贤罢黜之后。凶谋涣散。诸贼切齿。乃谋戕害全罗兵使。送麟佐于泰仁。与弼显募得壮士。而以阃中戒严。终莫之下手。遂作变于清州。公之炳几。至是而益验矣。当其乱初。完伯李匡德移关兵营。使守笠岩城。公以为方今贼党甚盛。触处闯发。闪倏难测。当进守八良峙。使岭湖不相应。内外不相接。为急先之务。何可舍其要冲。而退处穷僻乎。屡致相争。终未见许。乃奋曰相机进退。职在兵使。岂可受制于巡营。以偾国事。遂进军南原。为声援于云峰。而坚守险峙。区画井井。有以御豕突鸱张者甚大矣。潭阳人朴美龟以维贤腹心。当其被鞫。诬公极憯。毕竟辞屈自服曰。实有怨恨于兵使之状罢维贤。致误事机耳。时左尹公以总管入侍。 上命近前而 教曰。宜以今日事。详报卿弟。俾得安意也。公自南原罢还之时。巡使诿以面议军务。而驰关以速之。乃不得已往候。则不即引接。公谓营裨曰巡相之邀我公耳。我之冒嫌而来亦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8L 页
公耳。朝而请见。日晚不见何也。岭乱已定。湖贼甫平。事异抢攘之时。一身廉隅。亦不可不顾。遂拂衣而出。巡使大加疑怒而状罢之。及还朝。赵相文命对公言乱时事曰。吾以御将覈治贼徒。则其招辞乃引贼魁酬酢之语。以为平安兵使李思晟一言诱入。而惟忠清兵使李凤祥全罗兵使赵某决无以诱致。故欲并杀害。而全阃则戒严甚密。不得下手矣。令之忠正志气尽可服也。秋差训局左别将。录奋武原从功。冬拜北兵使。以亲老呈递。己酉春复差训局别将兼堂上宣传官。魁内侍射。优被 奖教。至以湖阃时事为 谕。而极其谆谆。又尝于轮对入侍时。 上教曰曩时之状罢维贤。先挫贼势。得致湖南妥贴。予甚嘉之。其或揣探几微而必罢乃已耶。公对曰正当骚屑之时。不无致虑于库属奸谋。故不为循例状闻。而欲推问监色。则维贤不但不举行。报辞甚不逊。事体所关。自不得不论启。到今思之。天实诱其衷矣。入侍诸臣皆为公荣之。而亦莫不叹服公之不伐焉。夏差禁军别将。升嘉善阶拜副总管。秋移差禁卫中军。寻拜会宁府使呈递。拜副总管。冬拜京畿水使兼三道统御使。辛亥冬瓜递入为禁卫中军。寻拜庆尚右兵使呈递。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9H 页
壬子夏拜训鍊都正兼禁军别将。冬拜谷山府使。癸丑辞递。差训局左别将兼总管。甲寅春拜平安兵使呈递。除训鍊都正。旋拜杨州牧使。乙卯丁李夫人忧。庐于南阳墓下。戊午春拜宁边府使。己未春移拜统制使。按莅之初。一以修举李忠武故事之弊坠者为先务。道伯郑公益河于巡路。周览而叹曰。关防制置之宜。舟楫器械之精。俱合于古良将规模。可谓英雄所见同。殆忠武公后一人也。辛酉瓜递。以御营中军还。寻迁都监中军。壬戌冬除伊川府使。荐饥之馀。刬弊祛瘼。未及周岁。茂绩克著。时西陲有骚屑之忧。庙议举公为平安兵使。公素患痰證。至是添㞃。控辞备局。终不得许。扶舁登程。才到营馆遽皋复。即癸亥十月初二日也。葬于通津之先兆。后移厝于大兴之云谷里卯坐原。官 赠兵曹判书。以季子贵也。公事亲笃其爱敬。奉先尽其诚礼。友爱之道。敦睦之义。靡不用极。奉伯氏如事严父。率孀妹以抚孤茕。亲戚之穷残者必周恤备至。尝于平简公不祧之庙。以主鬯者贫窭之甚。乃竭力区画。为置祭田。得以烝尝不替。素性俭约。不喜华靡。及居官。益务廉白。屡典郡阃。而归橐萧然。自统帅递还。只数簏书带来而已。尝曰武臣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89L 页
之于内职。只是随行逐队。而惟临民为政。庶有以图酬 国恩耳。每莅外任。必奋然励精。一切以抚民苏残。讲武缮甲。惓惓致力。其在统御营。以为本营即京都海防之咽喉。而营力凋弊。戎务疏虞。猝有危急。难以制胜。乃条陈便宜之方。以请于 庙堂。而略得措施。又以为海寇飘忽。来往无常。船在岸上。其何以应缓急。且忠武公破倭之功。皆以龟船。则顾今战舰之具。尤不可少忽。遂请于 朝。创置一龟船。仍复捐俸鸠财。大开汊港。以安战船。便其运用。其阴雨之备有如是矣。平居门无杂客。历扬雄阃。而幕府不近象译辈曰。此类乃牟利之徒也。常以一堂之簪组相续。为盛满之惧。每见政纸科榜。辄忧形于色。贺客之来者。亦不敢发言。公之所践历。多出公议。亦被 特简。而常有逡巡意。其所饬戒子侄者。尤在于躁进之习焉。洪相国致中李相国宜显金尚书有庆议于筹司诸堂曰。亚将中谙鍊戎务如赵某。宜差备堂。共参庙谟。一时相以日后拣选之难难之。议遂寝。金尚书尝于朝班中说戊申事曰。维贤以肺腑之亲。据湖南雄府。包藏祸心。南民惑信其妖说。而思孝以监司托为腹心。弼显在邻邑。结为渠酋。岭南之希亮。湖西之麟佐。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0H 页
倚以作根株。若使湖南一路。非国家之有。而东应北连。打成一片。则 宗社之危。果将如何。而何幸赵某状罢维贤。使不得售其谋矣。是宜处以戡乱之绩。而擢之戎垣。以酬其勚。今未免潦倒。世道可慨也。公初配贞夫人延日郑氏。 赠赞成道徵女。圃隐文忠公之后。妇德克备。每随公到衙。秉心益勤。恐或贻累于冰檗之操。年五十六而没于壬子。继媲贞夫人晋州姜氏。学生柱五女。己卯名贤希孟之后。梱范甚懿。教子必以义方。亲戚咸称其淑哲。年四十七而殁于辛巳。两夫人皆祔葬公墓。郑夫人生一男东复早殁。又取从兄参议侹之子升泰子之。府使二女。长适李至泰。次适柳惠基水使。姜夫人生二男。长运泰。次心泰判书。一女适李炯副正。侧出一女适李廷裕。东复继子𡹘前兵使。升泰三男。长𡹘。次㞳前郡守。次冈前营将。四女长适洪羲瑞。次适金星煜。次适韩亿裕。次适闵哲都事。运泰继子岷。一女适李儒莹。心泰继子岐前府使。二女长适柳曮前宣传官。次适李伊祐。柳水使继子镇九县监。李副正继子鼎会前宣传官。𡹘继子舜锡。㞳继子禹锡。冈四子。长舜锡,次禹锡。馀幼。一女适成永丰。岷二子长义锡,次幼。岐二子一女皆幼。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0L 页
呜呼。公以干城之材。仅止阃节之位。纵无以大展其韬略筹策于升平之世。而至若向之炳几御乱则屡被 圣教之优奖。亦为当世诸名公所深许矣。其未登于戎垣之擢。筹司之拟者。顾奚足恨也。公之始终徽迹。克承先业者。固可谂夫今与后。而子若孙之相继扬显。又不翅寻常。于乎休哉。铭曰。
在 英庙世。乱起域中。凶逆相谋。惮公孤忠。启罢潭守。公实炳几。是维当时。戡乱之机。肃肃 明廷。蔚有称论。曰宜置之。筹司戎垣。盛时雄韬。纵未展蕴。阴雨其备。山郡海阃。卓荦之才。魁杰之仪。百载想像。凛有馀徽。屹玆贞珉。云谷之原。焯焯遗迹。尚垂无垠。
判书赵公神道碑铭(并序)
老圃赵公立朝四十年。位跻峻秩。屡被 恩褒。 英宗大王尝有汲黯戆也韩休知否之 谕。 正宗大王至以追念甘盘之谊为 教。猗欤盛哉。百世之下。可以知公者。其在斯欤。公讳明鼎字和叔。系出林川。高丽嘉林伯天赫为鼻祖。历几世至嘉兴伯石坚又大显。入我 朝有讳之瑞。侍讲院辅德。号知足堂。以成庙朝名臣。遘燕山甲子祸。及 中庙改玉。首被 褒赠之典。历二世有讳璘。 赠左通礼。寔公五代祖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1H 页
也。高祖讳希进号丹圃。掌乐院正 赠都承旨。以云江讳瑗季胤。出为通礼公后。曾祖讳时馨。郡守 赠参判。祖讳显期号一峰。以学行经纶累荐。官府使。 赠吏曹判书。考讳正纯号石谷官持平。 赠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公州李氏。佐郎公干女。梱范甚懿。公以 肃庙己丑月日生。幼聪悟。文艺夙就。年未成童。尽读纲目经传。旁及班马诸书。靡不习熟。九岁遭李夫人丧。持制如成人。壬子丁石谷公忧。哀毁踰制。甲寅秋发解两场。未及赴南省试。乙卯春中增广生员。华闻益著。庚申除童蒙教官。未几登增广大科。例付司䆃寺直长。辛酉改翰。荐圈被选。壬戌为艺文馆检阅。以实录曝晒。奉 命往赤裳山城。秋升待教兼说书。癸亥拜兵曹佐郎升正郎。移司宪府持平。连有论启。 上一皆依施。仍谕大臣曰宪臣自为内翰时。已知有气骨。今日诸启。大振寥寥之风。快洗台阁之羞。可知其有俊气矣。甲子拜吏曹佐郎升正郎。选入弘文馆拜副校理。乙丑乞养为龙冈县令。丙寅除修撰还朝。中重试。时 御制自省编成。公以校理入侍进戒曰。臣在外邑。得接朝纸。则述编时引接儒臣。殆无虚日。而近甚稀𤄃。臣就直五日。而今始登 筵。或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1L 页
恐 圣心已有倦怠之渐。编成未一朔。而不能实践如此。况可为贻燕之谟乎。 上曰儒臣之言。真可谓起予矣。忠爱可尚。 特赐豹皮。丁卯除辅德。 上亲制元良劝学文。命公入对 东宫。陈说其文义。是秋以校理夜对。读资治通鉴。因文义陈戒曰。夙夜箴有曰事应既已。我则如故。今 圣上辞气之间。频露不平。恐治心之工。未得其要而然。切愿以事应既已我则如故。为八字符焉。 上起坐而教曰所陈甚切实矣。翌日承 命入侍。 上曰昨闻所陈八字。予心不觉感惕。乃赐夙夜箴一册。 御笔题于卷首曰求人则备。自检则昏。将此陈箴。提醒夙夜。仍 教曰儒臣体予至意。将此册随事提醒。俾有所警惕可也。三司以光佐,泰亿等追夺事连启。 天怒震叠。公出班进次曰。 殿下何为而有此过中之 教乎。 明主可以理夺。臣请以两逆事。明白指陈。 上曰第言之。公胪列以陈。 上意稍解。教曰儒臣所陈果精矣。而其心亦出于慷慨。是冬以书状官赴燕。戊辰夏复 命。升应教擢拜同副承旨。冬除庆州府尹。励精剸剧。政绩克茂。辛未瓜递。 特除同副承旨。以讨逆事连被严教。遂至三水府投畀。后三日改以端川府。仍 教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2H 页
曰庆州治绩。予甚嘉之。岂有终弃之意。壬申冬 特命放送。癸酉冬承 命为京畿左道审恤使。甲戌春复 命。自 上俯询民事。而一皆依启施行。仍以审察一道。不负予意为谕。而令铨曹检拟方伯。既而拜忠清监司。乙亥秋大水。一路大饥。公预讲赈救之策。自备谷一万石。又以灾结不敷。屡请加俵而不能得。乃擅分三千结。俾无白徵之患。民情大悦。而官谪随起。丙子湖西御史以军饷擅分论启。 传曰擅分军饷。虽非私用。有违朝令。海南县定配。未几 特宥。戊寅以丧礼补编校正劳。特升嘉善拜都承旨。寻拜黄海监司入侍。 上曰湖西未卒之惠。民犹思之云。今此副拟下批。予意非偶然。且妖巫之变。出于道内。卿其威以镇之。恩以怀之。俾宽予西顾之忧也。既到营为文晓谕一道。治化渐著。民俗自底静谧。己卯以微事罢职。叙拜大司谏。时副提学金公时灿论事忤 旨。特配黑山岛。 教曰如有救者。当亲鞫。公以为职在谏长。不可以 严教自缩。遂求对。 上俯询其求对之故。顾谓大臣曰。昔汉武曰甚矣汲黯之戆也。今赵明鼎之戆。不可说也。仍 命递差。 上亲制四字铭二句。 命入待诸臣赓进。公以诗诵太康屏揭无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2L 页
逸八字书进。 上曰无逸太康之戒。举笔不忘规谏。特赐虎皮。除同知义禁府事。改副提学。入侍 讲筵。达曰向日筵中勿为追律之纶音。诚可谓有光简册。而以台臣之争执。 声色太露。又以备堂谴罢大臣引嫌有欲卧之 教。事虽已往。不可不追省而亟改之。 上笑曰古语云韩休知否。其日卿入侍目击。故意谓早晚必有言。今果然矣。是冬以 坤殿册礼奏请兼冬至副使赴燕。庚辰夏复 命。特升嘉义除刑曹参判。辛巳秋除咸镜监司。按莅之初。专务教化。士民蔚有兴奋之期。壬午夏献纳李兴宗以修却。追提湖臬时军饷擅分事请罢职。 上烛其情态而不许。既而递归。新伯赵暾尝有憾恨于公。随事捃摭。至以备局事论报庙堂。语多乖激。自 上诿以交承间相较。并 命削职。未几叙拜同经筵。赵暾自北还陈疏。更引公前后事。论斥多端。 上特下严教。付处赵暾于杆城。公疏请逐条行查。寻以大司成违牌。就理纳供。 上教曰虽请行查申暴。而予则曰决无是理。天知神知。君亦烛焉。何累之有。一日 特命公与赵暾同为登 筵。上以两忘两解之意。缕缕 下教。暾曰圣教至此。臣当不敢复言矣。 上曰今则赵暾负矣。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3H 页
卿亦可以解矣。公曰臣之所被诬辱。布在公车。传之八方。而未得快脱。将何以忘乎。 上更命赵暾进前曰。卿更陈之。暾曰 圣教若是勤恳。不惟一忘字。虽使臣纳诬罔迟晚。亦不敢辞矣。 上顾谓公曰今则卿心释然乎。对曰渠既陈达如是。臣何敢不体 圣教乎。 上笑曰今则快解矣。仍于两纸。各亲写忘字。分给两臣。旋除大司成。改刑曹参判。遂陈疏归乡。 传曰既承下教之后。随职撕挨。何时止了。其章给之。使即上来。是后连除大司成副提学礼吏曹参判掌乐院提调。每于登 筵。必陈规戒。辄蒙 奖谕。丙戌特命升资宪拜刑曹判书艺文提学。又 特除吏曹判书奉常提调。己丑拜判尹兼左副宾客。登 书筵。书进伊川上哲宗疏尾附陈戒之意。 王世孙深加嘉纳。庚寅秋以特进官入侍 讲筵。时宗臣请进馔忤 旨。累日不御汤剂。公达曰所贵乎讲学者。将欲践行也。今 殿下以宗臣之事。 圣心激恼。大非物来顺应之道。今日文义有见善则从。闻义则服等语。臣之所陈。虽不敢自谓之善与义。而在今日亦可以少赐服从矣。 上笑曰今卿以善与义自居。而劝予进汤剂。其语截直。其心诚笃。讲筵虽未毕。予当即践。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3L 页
提调出去。持入汤剂。而特进官留在。见予之进服可也。癸巳春胤子德润登进士。承 命入侍。受 御制之赐。父子俱即赓进。闻者艳叹。甲午春以特进官入侍昼讲。达曰日昨贤良科之特设。 圣意非偶。而入格之文。无甚激切。青衿之不读无蕴蓄。固已慨惜。而殿下平日若有来谏拜昌之德。则草野之间。岂无直言极谏之士也。若使臣对策。则当先责备于 殿下。此岂非 殿下之惕然反省处乎。 上拍案嗟赏曰。今卿所陈。言甚直截。贤哉贤哉。予以筑黄金台之意。当面给熟马一匹。卿其祇受于差备门外也。时掌乐半年。公请复乐甚恳。陈疏更申。仍以建功二字之日登 丝纶。大失王言之体为言。夜下 传教。历数公平生。以为三愚。 特施刊板之典。翌日 传曰言则直矣。给牒叙用。公扁所居曰三愚堂。夏拜右宾客。 东宫引文庙故事。特降手札。赐生姜一斗。时公小亭适成。取姜能通神明之义扁以通神。用侈 睿恩。乙未春入对 书筵。进功亏一蒉箴以勉学。奉 令即赓广橘屏绝句及十二韵排律以进。 东宫谕之以壮观。撤屏赐之。秋特除判义禁府事。升崇正。丙申正月制进 贞圣王后玉册文。 中宫殿乐章。三月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4H 页
上礼陟。公痛陨罔极。而以付签未解。连赴 阙外哭班。 嗣圣即位。特 命荡涤。差撰辑堂上兼知春秋馆事尚衣院提调。又差 国葬都监堂上。除知经筵弘文提学惠民提调。制进 真宗大王谥状。献科弊变通议。 上有尽罢诸科。只存大比之意 下教。筵中公上疏。首陈科弊不可猝变之端。仍以开言路节财用为先事之戒。殆数千言。而言甚明剀。疏入数日。批旨始下。有令庙堂禀处之 命。公陈疏申言之。略曰臣疏上款虽论科事。而臣与诸臣之献议者。俱在香案前。则独臣此疏。先下庙堂。已是格例之外。若其下二段。戒在方来。此惟在 圣心之存省。而本不关于庙堂覆奏。则何为而有此 命也。荛说之不屑 赐答。在臣心只增惶愧。何敢抗颜烦渎。而第此事颇有关系。伏惟 圣人作而万物睹。德音孔昭。朝野咸耸。数月之间。风采丕变。无若丹朱之戒。庶几其更发于吁咈之际矣。不幸臣陈腐之谈。偶未概听。人将曰彼夫也是雷肆旧僚。积几年侍讲者。而草草规勉之语。尚不得一字之答。如吾疏逖者。尤何敢妄有云云。则是以臣一疏之故。遂闭四方之口。其为害殆甚于訑訑之拒人。则臣虽万被诛戮。何以赎其罪乎。言路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4L 页
闭塞。实关有国兴替。其端至微。流弊甚大。此臣所以冒嫌冒死。不得不更言者也。伏乞 圣明深思徐究。无以臣愚而废其言。益恢来谏之量。益勉进学之方。俾 圣德益明。 圣化益隆焉。 答曰卿疏之批旨。首言尽卿意见则可谓说卿言矣。末曰下庙堂禀处则可谓用卿言矣。庶不负卿恢拓地步之请矣。又见卿章断断之言。良足以见卿眷眷之悃。予庸嘉之。卿须亮悉。未几大司谏李养鼎乘机构诬。启请窜配。乃窜于定州。时洪国荣肆其奸凶。公独以守正不阿。大见忤。众皆危之。及到配。取周易心经近思录等书。昕夕潜玩。略无佗傺意。阅数月蒙 特放。丁酉七月。校理南鹤闻疏请放逐乡里。遂僦寓黔川。未及搬眷。十月丁继妣李夫人忧。因大臣 筵达。趁视含敛成服后。奉柩归石谷庄舍。守制致哀。不以笃老而少懈。己亥年七十一。而以正月二十二日。考终于庐次。 上特命还复爵秩。承旨李义弼,柳义养等缴还。庚子四月 下备忘记曰。故重臣。即予旧时宾客也。实有甘盘之谊。生前所坐。元无关于忠逆义理。而死犹不得复其爵秩。尝所悯恻于中矣。盖重臣厚被人言。以其居相近地相逼。而重以差欠若浼之义。竟招同浴之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5H 页
讥。此则势安得不然。予之瞿然衋然。久而不忘者。别有存焉。伊时事端巧发于再上疏本之后。疏语亦不过指陈衮阙也。而不幸此疏适促遭罹之祸。在朝廷得无訑訑之嫌乎。累提此事。申谕筵席。如使重臣有知。庶感予意也。向时复官之命。因喉院之缴还。未克颁宣。而细入思量。无害堤防。更何必持难。 特令该曹复其官爵。吊祭等事。依例举行。初葬于麻田之鹊川。翌年移厝于石谷公兆下子坐之原。公性度宽弘。容仪厚重。持躬接物极和易。秉心措事必刚确。居家规度。立朝风采。皆从忠孝中推出来。事亲尽其志物之养。承顺异颜。六十年如一日。奉先之节。克致诚敬。随事竭力于累世所未遑。甚为宗党所叹服。爱君忧国之忱。夙夜惓惓于补拾启沃。 经筵讽议。不专守章句之说。而出于诚意恳恻。屡蒙 霁威。而垂褒至于久任宫宾。专意辅导。其所以承 圣教而勉睿学者。罄竭丹衷。图报靡极。前后历七十馀官。而一心恪恭。随处尽职。诸名公无不推重。平居志行纯茂。友爱之笃。睦恤之义。过人远甚。凡于穷厄。其所救济。率多麦舟之惠。当端川谪居时。庆州民人船致百石米以馈。亦可见其仁爱之政。使人不能忘也。公尝曰士君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5L 页
子处世行己。不出名节。而志气不刚则无以自守。晚节尤难。乃取韩魏公秋菊诗寒花晚节香之句语。自号老圃。襟怀坦夷。表襮不设。亲疏皆得其欢心。而尤爱重士类。士类之倚靠公者亦多。每于泮试铨注。务存公平。而必致意于举尔所知焉。文章为馀事。而赡敏典雅。华实兼备。屡居师儒。丕振文风。尤精于馆阁格体。克承其家传矩范。有遗集十册藏于家。公初娶昌原俞氏。都正嶈女。再娶广州李氏。通德郎观夏女。生一女适洪乐信。两夫人皆祔公墓。三娶全州李氏通德郎命翊女。墓在某山某坐原。四娶高灵朴氏学生景赫女。取族兄敦宁都正明勖子德润为嗣。今湖西观察使。侧出一女为闵敬显妻。观察有四男。长学谦。次学俭出后。次学濂次学点。四女长适金迈淳。今校理。次李纲在。次金晋渊。次金在成。呜呼。以公忠荩耆德。际 正庙御极之初。朝野想望。倚毗之重。而乃反遭窜逐之 谴。岂非所谓天地之大。犹有所憾者耶。然而公殁翌年。 恩教特降。爵秩遽复。又明年自内阁受 圣教。取公所著春坊故事 书筵讲义。编入于 在邸时日记。公之伸枉。至是而无馀蕴矣。于不休哉。余在平昔。厚被公眷爱。区区钦服。有不寻常。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6H 页
今观察以墓文见属。何敢以昏耄辞。铭曰。
公以瑰材。壮岁大阐。厚德直道。扬历华显。明时羽仪。恰四十载。忧爱之衷。夙夜匪懈。启沃尽道。辅导殚诚。两朝 恩眷。烂其光荣。间遭窜谪。旋被 宥放。巍乎圣度。寔谅忠谠。公益图报。随事鞠瘁。铨部隆望。筹司谹议。举其所知。公允之志。颓俗激励。群情倾跂。晚岁一疏。庶赞新化。殁后才期。 恩纶特下。十行亹亹。瞿衋以加。隐崇克备。朝野咸嗟。焯焯徽迹。可谂无垠。我撮始终。以篆贞珉。
渔村沈公神道碑铭(并序)
粤在 中庙朝。渔村沈公。以文章才行。为一代名胜。当金安老擅权。尝悔其引入。谓人曰我死宜为厚幎。无以见数公于地下。安老闻而嗛之。因是而由冢宰出北藩。及安老死。 上思公。特旨内移。既而论者谓公尝引进安老。遂夺官放归。殁后百四十五年。 肃宗甲子。特命还其职牒。伸其幽枉。 英宗辛巳。 赠谥文恭。呜呼。一世尚论之士。莫不著书纪实。明其心迹。而我先祖尤庵文正公叙公文集曰。当初误事之责。公则难辞。而又有修却之人。乘时诋斥。故公之愿忠之心。终为败事之咎。又曰杨龟山不知蔡京之奸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6L 页
邪胡文定反被秦桧之笼络。而二公不失于程氏之渊源。今公顾不足为己卯之闻人耶。噫斯言也。其尽之矣。百世之下。欲知公者。盍于此观之哉。公讳彦光字士炯。三陟人。远祖讳汉。当丽朝恭悯时。累官为中书舍人。退居岭东三陟府。恭悯以其东归。赐名东老。连拜礼仪判书进贤馆提学。终不起。子孙仍家焉。曾祖讳忠宝。官司正 赠吏曹参判。祖讳文桂。 赠兵曹判书。父讳浚进士及第。户曹佐郎知制诰。 赠议政府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江陵金氏。司直溥渊女。公生于 成化丁未三月初三日。幼有异质。六岁能属文。思致出凡。九岁丁外艰。执丧如成人。见者咸异之。金夫人方严有识度。尝戒之曰人之有忠信。犹食之有肴酱。苟以善自治则可禳千灾。汝须修身力学。以继先人之业。我忍以未亡者。为汝兄弟在耳。公服习慈训。文行夙就。甫成童俱魁乡试三场。以神童见称。丁卯中司马。癸酉登明经科。荐入翰林拜检阅。转奉教。己卯冬。坐党祸贬镜城教授。久之拜兵礼二曹佐郎。寻除弘文修撰吏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出为江原都事。 召拜持平。迁忠清都事。改工兵吏曹正郎司仆寺佥正。除镜城判官。入为掌令改校理。丙戌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7H 页
遭金夫人丧。服阕连除校理典翰直提学。间为司宪执义艺文应教。皆清选也。公久处台阁。每有论事。语多切直。辄蒙 嘉纳。尝上十渐疏略曰。 殿下在中兴初。惩废朝奸邪之误国。思忠良与之共理。爵禄不私于戚畹。荐进多出于大臣。今也贤愚倒置。阘茸竞进。抗直敢言者。目之新进浮薄。自谓耆宿者。未有忠言嘉谟。货赂为市宠之阶。嬖幸司媒爵之路。依倚怙肆。自拟城社。苟可以利己。不恤 宗社。此知有家而不知有国者也。 殿下在中兴初。尊尚儒术。斥去异端。 亲临学宫。执经论难。缁袍髡首。绝迹城市。近者闾阎氓隶。祝发逃赋。横行都下。略不畏忌。富商贵游。施财徼福。诸山寺刹。稍稍重新。而学宫颓废。无意修葺。生徒解散。六艺不讲。国学尚尔。乡序可知。是何梵呗之多而弦诵之未闻欤。其异于废朝之毁学校斁伦彝者无几矣。又曰夫养士气。将以养国脉也。士气之盛衰而治之隆替系焉。我 成庙培养有道。多士辈出。至戊午甲子。芟夷殆尽。中兴之后二十馀年。士气摧沮。不复自振。有依阿苟合之习。无忠纯直谅之风。 殿下盍思所以反之哉。又曰知人则哲。尧舜其难之。君子小人之分。岂易辨哉。然知人有道。面折廷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7L 页
争。尽言不讳者。贤臣也。妒善疾贤。依阿苟容者。邪臣也。炳几烛物之明。一有未至。而顺旨者登庸。逆意者斥去。则小人不进而自近。君子不退而自远矣。又上劄陈君德时政。且言李长吉谄邪老汉。宜亟斥去。毋为明德之累。又因奸人投书之变。劄论剀切。而举己卯之凶书约矢以射禁中者。为陈戒之大端。庚寅 特拜吏曹参议。寻除江原道观察使。还拜大司成。辛卯除副提学大司谏承旨。魁文臣廷试。遂升大司宪。累迁吏兵礼工曹参判。乙未擢工曹判书兼艺文提学。又参文衡圈点。乃以未经湖堂赐暇。引例辞免。丙申受关西警边使之 命。竣事未还。拜吏曹判书。适当 皇明学士龚用卿,吴希孟来颁 庆诏。承 命馆待。周旋酬唱。多所贲扬。时金安老用事。屡起诬狱。许沆为党助。有陈宇者以倜傥士。尝倡言安老沆之罪慝。安老大恚。乃属言官论宇诽讪朝廷。并逮张玉父子及他知名之士。株连者甚众。公为理官。至涕泣力救。遂忤安老意。丁酉出为咸镜观察使。是年安老伏辜。 上即召公拜工曹判书。改议政府左参赞。戊戌以有台劾。斥退田里。庚子九月六日以疾卒。春秋五十四。实 嘉靖十九年也。先是安老为吏判。以罪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8H 页
坐配。未几量移。乃图再入。时己卯诸贤党锢未解。而南衮死。沈贞李沆等相继流窜。郑文翼公复相。朝政更新。而公与伯氏贰相彦庆。常痛己卯士祸。欲解其锢。而患未得其援。且当 文定王后主壸。 仁庙在东宫。而有蜚语流行 两宫间。廷臣甚忧之。于是安老使其党蔡无择等宣言于朝曰。安老入则党禁可解。 东宫可安。朝议靡然信之。公之兄弟遂力助之。盖以安老常怨其窜黜由于衮贞主论。而其子禧尚公主。 仁庙姊也。方安老之入也。晦斋李先生为司谏。及典翰赵公宗敬,司谏朴公绍。以为安老小人不可用。与公议不合。及安老用事则惟赦金公絿,朴公薰。以实前言。而讽其心腹。潜折公议。杜闭士流。有甚于前。大作威福。益无忌惮。公乃发悔恨之语。而见忤忒甚。安老败后。台阁之掎摭前事以论公者。实未有以察夫公之本心也。公尝知安老谋纳其外孙女于东宫。乃往诘其由。则安老变色曰吾家安有此事。遂指天日为誓。公退曰王莽纳其女于平帝。而外饰虚让。今安老之誓实类之。公之始终心迹。于此一端亦可见矣。安老之奸。并世先见者。固不无其人。而彼以调停己卯。羽翼 东宫为言。实是朝野之所想望而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8L 页
喜闻也。则公之见瞒而援引者。诚无怪矣。而盖出于扶士类忠国家之心。及安老得志而罪恶渐著。则公遂为其所挤陷而连遭贬黜。安老伏诛。而党附尽除。则公乃以其有忠荩而独被召用。公之毕竟与安老异者。若是其较然矣。其被劾而废。赍恨而殁。岂非所遇之不幸耶。虽然国史野乘所载录者。班班有可据之实。大贤名公所辨明者。焯焯有可徵之文。凡在后人粗有见职者。孰敢致惑于其间哉。惟退溪先生所述晦斋行状称沈某谓李某在朝则安老不得入。遂劾罢之。顾其文不能无爽实可疑者。故朴玄石世采深明其状。引安璐党籍补国史许洽劄子以辨之。且引张魏公行状一依南轩所记。而不能无讹。因自恨其不及当时。躬就陶山而仰质焉。然则公之是非虚实。亦可谓不待百世而定者也。公雅性朴直。立朝自励。前后所陈疏劄。类皆以㫌别淑慝。作士气奖名节为说。忠愤激烈。有骨鲠之风。其文章尔雅。连登馆阁。名文大策。多出其手。尤长于诗。遒健富丽。自成一家。素履恬静。虽在显要。澹然若寒士。人莫干以私。自遭口语。退处乡里。筑室镜湖之傍。渔钓觞咏以自娱。揭龚吴两华使词笔于海云亭。且以两程真像之求得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9H 页
于华使者。奉藏于镜浦台。寻常吟哦之间。往往有忧时爱君反己自讼之意。若其杜鹃日出等诗。槩可想其平日志节也。公墓在临瀛之甑山负亥原。配江陵朴氏。将仕郎承绪女。先公七年殁。及公之葬。迁祔于左。一男云有文学早卒。孙男长源进士。粹源副司勇。女监司洪春年。长源无后。粹源男说荫监察。生二男三达进士,三近。三女郡守金会宗,府使徐贞履,左尹洪瑑。以下内外孙方至八九世之远。而殆为数百人之多。不能尽录。显者六代孙鹏瑞,世纬皆佥枢。七代孙㮋武都事,楅,采进士联璧。八代孙尚晋武监察,尚健武县监。其吁于 驾前。获蒙复爵之 恩者。五代孙澄也。告于太常得受 赠谥之典者。七代孙 赠参判楺也。八代孙尚显九代孙熻,勋,煿诸君。将树石墓径。而煿是海云亭主人。今远来请铭。顾以芜辞。何能阐扬。乃敢撮取前辈诸贤之所论撰者而为之序。系以铭曰。
嗟公立朝有直道清名。痛诸贤之受诬。愤群邪之蔑贞。思有以扶接微阳。期至于渐复泰亨。纵有引奸之误着。亶出愿忠之真情。何异康侯之见欺秦桧。与夫龟山之不知蔡京。允矣为己卯之闻人。亦可拟胡杨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399L 页
之于二程。猗复爵赐谥之隆典。诞由群彦之辨明。维徽迹何必尽记。撮其大而斯可铭。我有所述。于以谂夫千龄。
参判慎公神道碑铭(并序)
昔我先祖尤庵文正公与人书。有语及素隐慎公者。而以公洁身于废朝。而反正之初。见几收藏。为拔俗之士。至以公甲午之事。为白璧之瑕。又称其不私勋贵者曰。高于人一等。噫。是可以使人兴慕于百世之下也。公讳天翊字伯举。素隐其号也。居昌人。高丽左仆射恭献公讳修为上祖。自是簪绅奕世。入我 朝有讳几。全罗道观察使。寔公七世祖也。曾祖讳喜男。江原道观察使号瀯溪。以忠贞洁直见称。祖讳馀庆。判官 赠左承旨。考讳諲 赠吏曹参判。妣德水李氏。 赠贞夫人副司勇溶之女。左议政容斋荇之曾孙也。公以 万历壬辰十二月十九日生。李夫人尝梦双鹤集臂而有娠。及㝃而孪。公其长也。幼颖悟。孝友出天。甫踰十岁。遭参判公丧。哀毁如成人。奉李夫人尽其诚。一以承顺为务。李夫人教之以义方。使就赵玄洲缵韩学曰。汝事师如父母。公乃从学勤笃。大被玄洲公奇爱。文艺夙就。十八以后连三岁登解额。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0H 页
华闻益著。壬子并中进士及第。隶槐院为正字。既而见光海政乱。屏居湖南。屡除职不就。丙辰哭弟湖山公海翊。益无意世路。当癸亥 改玉。始授正言兼三字衔。首论赵挺权缙等之倖逭罪籍者。人皆想望其风采。时有废朝科未唱榜者。台启请罢。而乃以元勋之子参在其中。竟不罢。更试又有勋臣滥厕台阁者。公叹曰 圣上新立而朝廷之务私至此。国事可知矣。即弃归乡庐。是秋为养出宰兴阳。踰年辞归。行橐如洗。有去思碑。乙丑丁李夫人忧。丙寅持祖母承重之制。戚易克备。服阕即除礼曹正郎。寻与瀛选拜副修撰。自是迭除三司郎署。癸酉升副应教太仆正司谏兼弼善辅德。前后 除命。黾勉暂膺。丐免者多。丙子连除执义典翰皆辞递。是冬在乡闻虏变。苍黄西赴。至湖西路梗不得达。及闻媾成。痛哭如不欲生。丁丑春入都进慰而归。除司谏不赴 召。盖值天地翻覆之时。谢官之志益坚。自此十馀年之间。 召命频繁。而一切无所承膺。己丑承闻 仁祖升遐。入郡庭举哀。乃曰久逋 恩命。实亏分义。今当 大丧。即宜奔哭。遂以副应教趍承。在途移拜典翰。诣 阙肃谢。寻以病递。连授舍人司谏执义。陈疏辞免。一日特被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0L 页
宣 召。与慎斋金先生集,松崖金公庆馀同入对。 上深加眷注。公以中承将为 玄宫封闭官。例当升秩。临期托以眼眚而免。复除应教。因辞疏陈勉以正心懋治善始图终之道。反覆致意。 优批嘉纳。未几请暇下乡。庚寅五月。以执义赴参 练事。辛卯 大祥又以执义入临哭班。擢拜同副承旨。入直数日以病递。久之 上询公去留于筵臣。仍 命谕以欲见。则公先已归矣。是后屡除大司谏副提学。皆不膺 命。甲午以大谏赴 召。移拜吏曹参议。洪宇远以正言言事。忤旨引避。法当处置。而两司俱空。公适除副提学。以宇远讦而不正。失诤臣体。遂启置落科。物论哗然。公曰我所处置。实有商量。而事未究竟。谤言先起。顾何足自辨。乃引病解职而归。连有大谏吏议副学之除。戊戌冬 特旨擢汉城右尹。己亥春拜礼曹参判。实尤庵文正公秉铨时政望也。自丙申以来沈疴转剧。不出户庭。辛丑年七十。而以六月十五日卒。讣闻 赐赙致祭如例。葬于灵岩之槎谷负坎原。从先兆也。公志气卓荦。襟韵清旷。馀事词章。为一代鸿笔所叹服。少时折朴承宗于稠坐。碎尔瞻子之酒杯。已可想其亢直气岸矣。完南李公厚源尝访之。庭除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1H 页
芜没。蒲荐穿弊。问其不仕意。则拍掌笑曰我宁有意。直是病而已。又拍掌笑。傍若无人。平居不以事物婴其怀。甚嗜酒。逢意中人。辄对饮尽欢。如见人之论时政得失。则举白以止之。而颓然若无闻也。释褐五十年。立朝仅数百日。而介石之操。晚岁弥确。暇日徜徉乎湖海之上。乘潮扣枻以自乐。超然有出尘之标焉。公配贞夫人高兴柳氏。户曹正郎东立女。一男圣三。侧出子六三,九三,再三皆无子女。圣三一男有万。无子早夭。继后男寿万。寿万一男昌复。为有万后。昌复一男师哲。师哲继子宅显。宅显继子在亮。呜呼。今距公殁数百载馀矣。公之徽迹。愈久而不可泯。惜乎文谷金公尝许其显刻之文而卒未及就也。公之后孙乃以昔之所属托于文谷者。责之于焕箕。顾非芜辞所能阐扬。而在贱陋亦云荣矣。遂不敢终辞。铭曰。
猗素隐翁。志气肮脏。蚤岁蜚英。蔚有声望。通籍发轫。适丁昏朝。洁我身心。遐陬高标。际反正初。爰登台阁。志切激扬。职几扬历。每辄难进。实惟见几。天地翻覆。我怀增唏。蒲荐拍掌。我意谁知。介石其操。确不可移。孝庙御极。群贤汇征。公犹在乡。位则亚卿。清名直节。终始靡亏。允矣尤翁。的确其辞。我述而申。载铭于隧。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1L 页
凡厥后人。尚其来视。
月洲苏公神道碑铭(并序)
肃庙己巳。月洲苏公以平安节度使。为凶党所弹劾。罢归南乡。不复入脩门。见世祸惨毒。寻常忧慨。殆欲无吪。越五年癸酉正月二十三日以疾卒。当时士类举切殄瘁之痛。逮甲戌更化。 上闻公已殁。深加伤悼。翌年秋遣礼官 致祭。又有子孙录用之 命。噫。公之前后屈伸。关世道污隆者有如是矣。后人之汔今百馀载。诵慕不已者。其不在斯欤。公讳斗山字望如。晋阳人。高丽上护军希哲为鼻祖。三世而至讳乙卿版图判书。名德著于世。是生讳迁司宰少尹。从学于郑圃隐。自靖以终。寔公八代祖也。高祖讳世恭。官佥枢号老圃亭。曾祖讳建。司马。 赠承旨号四勿斋。祖讳亿善 赠参判。考讳东鸣。登司马举孝廉。官直长 赠吏曹参判。号太瘦斋。妣 赠贞夫人全州李氏。司果应休之女。孝宁大君补八世孙。公以 仁庙丁卯十一月十九日生。幼有异质。颖秀俊迈。稍长志气卓荦。器量弘深。屡登乡解。华闻夙著。壬辰中司马。荣觐直长公于岭陲任所。邻宰之来见者。皆期以远大。公自是励志益笃。探赜经籍。用工最深于一部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2H 页
秋。每对同志。辄讨论亹亹曰。今当天地翻覆之日。讲明大义。其非先务乎。早游尤庵同春两贤之门。甚被期许之重。尝居泮中。颀容谹议。严厉峻正。为侪类所敬惮。庚子春泮制居魁。时同春承 命参考。及其殿试。又登壮元。时市南俞文忠公以副学为考官。 上教以得实才。人皆荣之。例授典籍。自是三十馀年。历扬清要。首入柏府。为监察者一。为持平者五。为掌令者四。入薇垣为正言者三。为献纳者一。由水部郎移骑省。三为郎官。升秩而为兵议者一。刑议者三也。外职则为十三。而其莅任者舒川,长城,罗州,济州,江陵,东莱,义州也。其不赴者。全州,安州,善山,尚州,安东也。间经湖幕漕台。而湖臬北阃则不赴。其按莅者。公洪水使,平安兵使也。壬寅拜正言。时 上候靡宁。久废经筵。公启曰 殿下春秋鼎盛。学问方急。一日废讲。所损非细。常以眼患持难于循例开讲。臣不得不引古事论列其便宜之道也。夫调病亦非一道。药饵针砭。只治其血气之病。而苟无义理治心。以强其志气。则其为患害。有甚于血气之病。昔宋哲宗时讲官范祖禹请勿以夏暑权罢讲筵。岂以祖禹之贤。不爱其君而有此言也。诚以经传训说。莫非治心养气之药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2L 页
石。于此得力。虽盛暑不为害故也。今 殿下以靡宁之故。常处深宫。日与宦官宫妾亲近。而无以开纳阳明。恢廓志气。则血气随而壅滞。精神亦不疏畅。欲以调病而转增病也。癸卯修撰洪宇远全袭尹善道,赵絅凶论。诋毁尤翁。用意叵测。公以正言累启请窜宇远曰。善道奸凶阴惨之状。即未售之衮,贞。则护善道者是奸凶之党与。善道疏语无非构陷儒贤之手段。而宇远以为明白的确不可易之论。则宇远亦一善道也。古之圣人治凶人。必先严于党与。则未知 殿下于宇远。有何可恕之端而不正其罪乎。前日 圣教至许以言者不推其罪。又降 温批。窃恐奸邪谗慝。必将接迹而起。终至阴长阳消。国无类矣。丙午拜持平时。柳世哲投疏论礼。以宗嫡废坏伦纪倒置等语。构诬尤翁。公独启剧论。以斥其假托礼论丑正嫁祸之状。而请施投北迸夷之典。又与执义权公格联名上章。辨斥益切。丁未除长城府使。翌年直长公以侍从臣父。特蒙优老 恩馈。适值其生朝。乃设盛筵。以荣 君赐。远近守宰。乡党亲戚。烂其盈座。迭相称觞。实 圣世胜事也。遂画出其会席景光。名以 恩宴图。尤翁序其事。有曰今公上有 圣主。下有贤子。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3H 页
能有今日之荣光。其不亦休矣乎。语曰黄流不注于瓦缶。福泽不降于淫人。意者公必有隐德阴功。受神明之所劳哉。乃受春翁笔而锓梓印出。作簇累十轴。传致于与宴诸公。尤翁抵公书曰 恩宴簇子。挂之苍壁。拱手奉玩。诚如置身于寿域春台。己酉除罗州牧使。罗是物众务剧。素称难治。铨官洪公万容难其人。乃以公拟之。而大臣又从以启达。公励精图治。凡其祛瘼赈饥。靡不用极。治誉蔼蔚。一代诸贤。皆相欣贺。尤翁书曰常谓岁恶虽极。贵境之民必无捐瘠矣。春翁书曰政声远播。未尝不嘉叹。李相䎘书曰今岁备无。可谓极矣。而中外恬不动念。独兄忧人之所未忧。岂非百里之福。政声日闻。不任柏悦。李参判廷夔书曰善治声闻。远及京中。行何德政而乃如是耶。罗之士民。皆有没世不忘之思。后十年引韦丹事。呈于备局。诉于 驾前而立碑颂德。壬子春以善赈褒启。特被升资之典。是秋忽心动惊汗遍体。即日投绂归。翌年正月丁忧。持制尽礼。乙卯服阕。五月除济州牧使。先是尤翁为鑴,积所构陷。远谪德源。公不胜忧愤。郑公祥龙以戚叔适来到。公自构疏草。使之叫 阍。而出裘马以资送。仍命其胤相说与之偕行。及疏彻。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3L 页
郑公被罪北窜。至是公无意从宦。而屡辞不获。乃叹曰今诸贤皆遭斥逐。吾独晏然在家。实所可耻。此时之作此绝岛行。亦不偶尔。只是带职为可恨矣。人之以远出为吾忧。以免祸为吾贺者。皆不知我也。七月执义南天泽,掌令李馥启削公资秩。季冬台官沈檀,柳命天等连启。斥以宋某等之党。而驱之于坏礼乱统之科。竟至罢递。丙辰正月还第。尤翁有书曰。远涉沧海。犹为佩符之人。再遭白简。竟恶食橘之谋。此时乘除。都付塞上翁拍手。磁,芑凶焰。延及九泉。恨不得相对一恸也。公自是杜门敛缩。仰屋忧慨。而所居之堂。揭扁以四九。寔取蘧伯玉四十九年知非之义。而公之年方五十也。庚申四月除江陵府使。时鑴,积伏法。朝著更化。公遂赴任。后差冬至使。不欲赴燕。呈病累辞。领相文谷金公寿恒陈白仍任。辛酉正月左相老峰闵公鼎重称公善治而陈达。以为可任方面。而但无履历。宜先内移。 上依允。即拜刑曹参议。校理宋光渊以不廉论斥。 上严旨罢光渊职。姑递公刑议而仍任。公乃弃归。一境士民。拥马遮道。至有数千人上言伸辨。又立碑以寓去思。六月因老峰陈达。叙拜义州府尹。辞不赴。七月又以老峰荐闻。升拜北兵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4H 页
使。掌令申懹诬启掇拾宋光渊馀论。老峰上劄言苏某出入台阁。素以风力见称于先辈。历典州府。治绩表异。欲择旬宣之任则某宜在人。前适承储养之 教。请移京官者。实出周慎之意。防塞之言。虽出于清评。其已试之才。不可终弃。故欲处之边地。更观干办之能。则台论又欲举劾。授之边阃。欲试将帅之才。则宪臣又有此论。爱惜人才之道。岂当如是。文谷上劄言臣于某。亦曾深知其人。而久在南中。稔闻其所经岩邑。治绩尤异。人皆以风力才局称之。臣于是始知其才之可用也。旬宣储养之请。虽自僚相发之。而臣固无异见。此既格于物议则欲一试边阃者。亦臣之意也。二相公之为公伸暴无馀蕴。而公犹累辞得递而止。西河李公敏叙亦尝语人曰苏友文武全才。忠义堂堂。可谓天下士也。甲子自东莱府使移拜公洪监司。贼臣锡恒以正言连启诋诬。 上严批不允。领府事退忧堂金公寿兴筵白其风采才局可用之状。上屡命促赴。公再疏辞不许。文谷老峰皆陈白。许递湖伯。仍任莱府。公以为不可仍冒。遂直启请递。刑曹以违例论启夺告身。乙丑自公洪水使升拜北兵使。正言洪受渐独启构诬。 上降严批。公呈辞。文谷,老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4L 页
峰皆伸白而蒙递。是时凶徒益蕃。甚恶公之言议峻正。且忌文谷,老峰之荐公甚力。其所诋毁。乃至于此。丙寅拜义州府尹。公清操益励。治绩益茂。以绣衣褒启 特升嘉善。掌令赵仪徵启寝之。只有锡马之 命。戊辰拜平安道节度使。积弊尽祛。戎备克缮。当时诸公咸称以西门锁钥得其人。连拟岭伯统相荐。 上以姑镇西塞。徐议南臬为 教。而论者亦有以文臣统相无古规。持难焉。己巳春。台官金澍,金鼎台等以贼臣黯徵之党。构诬诸贤。而仍及公。连启劾罢。与乙卯冬被诬同一语也。时尤翁谪耽罗。文谷,老峰相继栫棘。公不胜惋叹。遂决意递归。屡呈辞不已。至是遭劾甚憯。及闻 坤殿出宫。北望痛哭曰。此诚臣子不避鼎镬之时。而僻在关塞。恨不及与吴友诸人同死也。归时连逢诸善类之谪北者。握手伤痛曰。是果何故也。念及 宗社。不觉失声。吾虽脱湿归去。不知明日将向何处矣。又闻女婿权公忭登第。乃贻书曰此何等时也。此何等科也。君以得科反复为胜于不得科耶。庚午春为群凶所构捏。就理几危。李芝湖选答公书。以为兄亦未免囹圄之厄。始知辈流同一运气。则所遭虽有轻重之别。祸福不以内外而殊也。公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5H 页
自是数年之间。忧瘁沈痼。竟至捐世。凡知公者孰不以其不复见朝著清明。为有所憾哉。殁后十四年。自珍山天秘山移厝于全州府北屯知山先兆之亥坐原。公以英迈之资。早袭家庭之训。长而从师友游。志行言议。俨有峻望。事直长公尽其志物之养。常以早失所恃。终身有不洎之痛。友爱之笃。出于因心。与一弟四姊妹析箸甚均。廪俸必分。睦姻之义。随处尽心。而尤致惓惓于穷厄丧病之际。历事 两朝。清名克著。台阁直节。州郡茂绩。甚见重于廊庙诸公。爱君忧国之诚。至老弥笃。尝曰余虽不才。当官尽职。惟思勤谨而已。公之所亲好。多是一代名胜。而皆以德义相孚。志节相励。文谷老峰之相推许。不徒以才局风采也。公自在早岁。讲究春秋大义。平居恒有激仰感慨之怀。尝于副使得递之日。语人曰吾幸免虏庭之屈膝矣。凡发于吟哦者。多出于风泉之思。如统军亭诗一绝及和尤翁诗八绝。诚可使烈士掩涕也。尤翁诗所云试问楼头看剑客。月明遥夜几悲吟者。岂非深知公也欤。遗稿若干卷藏于家。公之徽迹亦可徵也。公初配贞夫人安东权氏。学生植之女。己巳生甲子卒。祔公墓左。继媲贞夫人庆州崔氏。学生东㠍之女。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5L 页
癸卯生戊子卒。葬于公兆下。两夫人皆有淑德懿行。前夫人有继子相说。一女适副提学权忭。后夫人有一男相参。侧室有二女。长进士李载华。次郎厅宋光梴。相说生三男。大吕,大中,大有。相参继子大颐。曾玄以下不尽录。呜呼。公之立朝实迹。载在国乘者。固宜有以垂耀永世。而其见于旧家文籍者。亦可不至泯没。岂不懿哉。惟其神道之尚阙显刻。久为后人所共伤叹。今公曾孙弘集以长房。营立穹石。玄孙始运录公行一通。遣其胤洙应谒铭于余。顾非芜辞所能阐扬。而抚旧增感。亦何可终辞。遂为之叙而系以铭。铭曰。
于惟月洲。英俊其资。自在稚龄。远大以期。颀容谹议。长益名彰。蚤岁大阐。清朝重望。中外扬历。终始直节。随处尽职。奈被媢嫉。忧国之衷。炳然如丹。甚见推重。于师友间。麟经大义。公所拳拳。湾亭一诗。有感风泉。谋深绸缪。几年西阃。岁丁黄巴。遇凶党弹。罢归南乡。视为光华。慨念世祸。亦欲无吪。遽捐斯世。畴不悼惜。逮当更化。恩深隐卒。迄今百载。遗芬不沫。焯焯群行。何须尽录。我撮其大。镌玆贞珉。尚其不泐。垂辉千春。
吏曹典书柳公神道碑铭(并序)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6H 页
高丽侍中柳公升茂墓。在高兴之海岛中者。不知其几百年。岁修展扫。香火不绝。后之贤者。称其德厚而流光。其玄孙襄靖公幽堂。即高山之月午谷子坐原。后裔方至十五六世。而守护克虔。荐享不替。岂不休哉。公讳湿。高兴人。曾祖讳清臣。三重大匡都佥议政丞谥英密公。祖讳有奇。判密直司事。考讳濯。侍中都佥议政丞高兴府院君。妣陆昌柳氏。封真惠宅主。门下评理棋之女。公以至正丁未十月二十七日生。十岁荫补灵通寺真殿直。十五举进士授中郎将。历训鍊观司直。丙子迁閤门引进使。时我 太祖御极五年。梦见公父濯为其子乞恩。觉而异之。 赠濯特进辅国崇禄大夫高兴伯谥忠靖。仍授公虎贵巡卫司上护军。 太宗庚辰录佐命勋。升资连除礼兵刑吏四曹典书。 永乐乙酉。出为全罗道兵马水军都节制使。甲午以中军同知总制。充贺正副使如京师。是后屡除忠清平安两道节制。己亥以右军元帅。征对马岛。夺贼船焚贼巢。斩掳甚众。既振旅而还。乃引疾乞退。归卧高兴旧墅。绝意进途。逌然自适数十馀年。正统己未寿七十三而以疾卒。讣闻撤朝 致祭赐谥。公初配朴氏。再娶咸氏。三娶黄氏。一男渍司正。咸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七 第 406L 页
氏出。渍生四男。长好渊,次好池武科郡守,次坡万户,季好泽副司直。一女适成剽参议。好渊一男硕潾副护军。一女适赵谱建功将军。好池一男依县监。坡一男瀣副司直。好泽四男沚,汶主簿,洄,洵。一女适崔坡参奉。依一男忠宽司谏 赠都承旨。瀣四男忠良府尹,忠贞武府使,忠弘府使,忠烈万户。沚一男忠亨奉事。汶六男忠仁,忠邦,忠礼县令,忠智,忠信主簿,忠恕主簿 赠参判。五世以下不能尽录。而显者亦多。至若六世孙梦寅号于于。佐铨衡跻文苑。 仁祖朝以诗案被祸。逮 正宗甲寅特蒙伸雪。 赠谥义贞。七世孙潚号醉吃。官副提学。孝行忠义。为一代名硕所推重。呜呼。公世袭卿相。早登仕籍。历扬中外。不翅寻常。必有志业之可观。而乃未免泯没无传。岂以平日自晦而然欤。若其讨贼而不居其功。谢官而不露其迹者。槩可徵矣。不亦伟乎。今距公殁三百馀载。而云仍颇蕃衍。将竖石墓径。以图不朽。其来求铭文者。公之十二世孙日荣十三世孙瓘也。铭曰。
远征倭岛。勇退遐陬。功何卓卓。志何慺慺。嗟公徽迹。馀皆可推。尚其百世。斯铭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