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醇庵集卷之八
醇庵集卷之八 第 x 页
醇庵集卷之八
 墓志铭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4H 页
持卿墓志铭(并序)
君姓吴氏。名载维。字持卿。海州人。太学士讳瑗仲子。崔夫人出。出继大宗后。曾祖考判书忠贞公讳斗寅。祖考生员讳观周。考学生讳琬。母昌原黄氏修撰奎河女也。君以今 上己巳用荫除 懿陵参奉。三迁例升六品职。又再迁为阳智县监。智民至今诵其惠。既罢复叙。再迁为珍山郡守。居二年弃印归阳城旧闾。授官不复就。甲申正月二日。以疾终。年三十六。娶佥正俞肃基女。无子当立嗣。其年三月葬于县南九龙洞艮坐原。君为人敦朴刚方而识颖异。能孝友。有理世才不试。既屏居益笃学。以治心循礼为本。士友以为贤。及殁皆惜之。其兄载纯悲其志不究。铭曰。
衔志不施于人。夭命不得于天。呜呼。后千百年尚信斯人之贤者。惟玆塼邪。
从叔父通德郎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瓘。字莹叔。海州人。始祖高丽军器监监讳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4L 页
仁裕。曾祖庆尚道观察使 赠左赞成讳䎘。祖刑曹判书 赠领议政忠贞公讳斗寅。考工曹正郎 赠吏曹参判讳晋周。妣贞夫人大丘徐氏。监役讳命德女。公正郎府君第三子。吾先考参判府君讳瑗之弟。正言公讳瓒之兄也。兄弟皆出后。公实承正郎府君祀。公与正言公同居。而参判府君第门。东西相直。外而兄弟晨夕怡怡。饮食起处讨论讽诵。无不与同之。内而暇时往还妯娌之间。雍雍如也。不知衢巷垣阈之为限而如一室也。其后十数年之中。群从昆弟。皆孤孑。落落离居。曩时之乐。不可复见矣。公资性忠悫仁善。伟身美髯。志气卓荦不群。尝欲砺名不湮没于世。脂韦柔巧之习。未尝一形于声容。尝卜筑畿东牛川之上。且谋归隐未及就。以荫授通德郎。卒于 英宗十六年十月六日。享年二十有八。葬于龙仁县南驹兴里正郎府君墓右艮坐原。配恭人韩山李氏。参奉讳秀蕃之女。文靖公穑之后也。恭人宽仁而方。质素无华。服饰不随俗为侈靡。喜引言古今事类。皆可以为戒者。责人过失。令适改而止。不深恶之于中。故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5H 页
众皆服其识而推其德焉。今 上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卒。享年七十祔葬公墓。子男三人。长曰载纶进士。次曰载絅前直长出后。次曰载绅。载纶三女。婿俞晚柱,李审方,李文沼。载絅四男一女。敏常,叙常,澈常,徽常。婿金在源。载绅一女婿李钟仁。内外曾孙皆幼。公卒后四十二年。载絅泣谓载纯曰。载絅幼孤。本生先人仪容言行。无所记识。曷有追述用视子孙。载絅甚恫焉。兄其图之。呜呼。公之在世也。载纯才省事。虽及睹诸父湛乐之日而能言之。亦安得详之哉。谨书其略。慰其悲焉。铭曰。
懿哉潜光。夭命不扬。有衍子孙。天施惟敦。四十一年。卜合吉阡。于千万世。流庆来裔。
允言墓志铭(并序)
君讳载纶。字允言。姓吴氏。海州人。考通德郎讳瓘。母韩山李氏参奉秀蕃女。戊子举进士。以辛卯三月七日卒。享年四十一。四月某日。葬龙仁驹兴里祖考正郎府君墓西麓壬坐原。世系俱在正郎府君墓表中。君娶大丘徐氏命华女。生四女无男。女长适俞晚柱。次适进士李审方。馀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5L 页
幼。君奉正郎府君祀。当立嗣。余于君为从父兄。而以余先君出为文孝公后。与君称再从昆弟。君自孩抱嬉戏。不边危手。不害虫豸微物。既长不自矜饰。言行依于孝顺。同兄弟燕语休休。喜款洽相得。时时出佳句以为娱。及季父正言公卒于谪舍。祖妣徐夫人。悲哀久而踰节。常痛欲无生。君竭心扶护十数年。虽寝处不敢安。徐夫人由是得享天年。君尝语余曰。人心惟患难一。心不一。不可为君子。吾尝察己心而有省焉。欲自号以一斋。为终身符。余于是知君可以为善也。君器性伟厚仁慈。类能受丰施者。而卒无年与嗣。悲夫。呜呼庚申冬。余先君疾且革。哭通德郎公。流涕谓不肖曰。阿麟孤矣。尔视勿异尔诸弟。越五日先君弃不肖。麟君少名也。余尝为君言之。相对而泣。今余哭君而铭其墓。悲尤可知已。铭曰。
其仪也美须而长身。其为也宽厚而爱人。其归也湮没而无名。尚后人之悲之。我用识其茔。
孺人申氏墓志铭(并序)
通德郎前 宁陵参奉沈定镇一之。贤而好读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6H 页
书。世之知者。咸推其文行。其元配孺人申氏。既葬二十有三年。属余铭之而曰。孺人处士讳嵓之女。早服习礼义。略通小学。盖处士公家法也。年二十归于余。未几遇余父母丧。皆讣至。始奔哭。孺人以为痛。其哀益甚。余幼养于叔父母。事之视父母。孺人则无间于余也。由是叔父母甚宜之。余每入孺人之室。辄见其整衣无惰容。未尝不肃然有敬心。余未能自率由礼也。惟孺人之贤使然。始处士公谓余曰。女也淑仁。观于貌可知也。且勤女工。其使夫子安坐读书乎。及余居家。日夕闻杼声札札不止。则孺人之为也。余庶几安坐读书如处士公之言。而今孺人殁矣。悲夫。孺人系出平山。其上祖高丽太师壮节公讳崇谦。六世祖讳吉元。 宣祖壬辰。以闻庆县令御倭寇死之。 特赠承政院左承旨。五世祖讳命休。荐学行。除教官不就。曾祖讳硕老。祖讳玄年。孺人以今 上辛未二月十五日卒。无子。享年二十九。葬广州陶谷壬坐原。封久无识。吾诚不忍其终已泯没。盍为铭诸。余既屡辞。则曰子其无以文而以吾之心也。一之与余友善。乃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6L 页
铭曰。
婉婉孺人。孝且有礼。既敏内事。以燕夫子。令闻其昭。良士嘉耦。天施斯笃。无寿何咎。徵妇人德。孰如夫言。矧苟贤矣。则尤可援。遂叙其言。系以铭章。来人是考。慎勿毁伤。
伯姊淑人墓志铭(并序)
吾伯姊淑人吴氏。平昌郡守南公公弼之配也。世籍海州。曾祖刑曹判书 赠领议政忠贞公讳斗寅。祖海昌尉文孝公讳泰周。考工曹参判赠吏曹判书讳瑗。妣 赠贞夫人安东权氏高城郡守讳定性之女。左议政文纯公讳尚夏之曾孙。伯姊以 肃宗四十二年三月十九日生。未再晬先妣卒。伯姊自幼言笑甚罕。而内夙慧。动止有度。先大夫最钟爱。尝谓曰。汝不在吾侧。吾殊不乐也。其事先妣崔夫人。服事承诲惟谨。先妣亦谓是女知我。慈孝两至。自是贤誉已遍闻宗党。十五归于南氏。舅注书公已卒。姑李令人寝疾有年。其为养。察意于色而不待言。自尽其心而不徒以䫉为。故常得其欢心。平居静閒。若不以细务留胸中。临事不费声色而辄办。郡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7H 页
守公承四世祀。家务颇繁。其奉先养老供宾客赒宗族。虽贫未尝有窘阙也。伯姊姿性聪明粹洁。少而日侍先大夫。喜闻古今人物邪正是非。辄能了悟。推而论君子行藏得失。罕有不中。顾不喜指摘人过慝。遇事有难处。应之卒泯然无瑕衅。以此令闻久益不衰。而郡守公虽清简少可人。于伯姊甚宜之。郡守公仲父文清公。每称之曰。高识雅质。非簪珥中人。清和温仁。有参判公典刑。及郡守公卒。子孙相继夭殁。于是伯姊茕然无依矣。而哀疚不形于外曰。吾母老。吾不可以戚容见。且命已崎岖。吾宁静而受之而已。闻者益悲之。既而遭先妣丧。哭而号曰。吾何以为生。其明年庚子五月十三日。以疾卒。今 上四年也。享年六十有五。以七月二十四日。葬于杨州东海里亥坐原。从南氏世葬也。郡守公先葬艮坐原。葬伯姊之明年。迁郡守公墓合窆于此。郡守公宜宁人。注书 赠修撰讳有常之子。吏曹判书文宪公讳龙翼之玄孙也。淑人生一男二女。男一耇进士。女长适进士李羲云。次适进士金基鼎。一耇男宗献。才娶而夭。未及立嗣。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7L 页
女适宋某,金基鼎男元善。呜呼。世谓天于善人不酬于躬者。必赢其后。以伯姊之贤。既尝穷毒而胤嗣绝。其孰以赢之耶。天固邈然无与乎人之祸福耶。祸福抑不属于善恶耶。然则作善降祥者。其且为何。已矣悲夫。铭曰。
定理与气数之贞胜。而醇心懿德之乖其应。愬彼昊天而心瞢瞢。
从叔父郡守公墓志铭(并序)
英宗三十三年丁丑。从叔父郡守公免官归老于阳城县天德山南先陇下。养闲田园十年。以丙戌六月七日卒。享年六十有三。阶至通训。官至四品。某月某日。葬安城郡大德山乾芝里癸坐之原。西距天德十里而近。公讳璿。字伯衡。吴氏世为海州人。曾祖讳䎘。 仁祖时选湖堂。官庆尚道观察使 赠左赞成。号天坡。祖讳斗寅。官刑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忠贞公。号阳谷。 肃宗己巳。以谏死。甲戌特 命旌其闾。考讳鼎周。官敦宁府都正。妣尚州黄氏。封淑夫人。宣传官讳羲瑞女。吴氏家世属有冠冕。至天坡,阳谷两世。用文章节义显。为世名族。公幼受学于仲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8H 页
父文孝公。与从父兄月谷公相讲劘。文艺夙就。才踰弱冠。发解泮试。凡三赴会围中。己酉进士。丙辰除 惠陵参奉。日满。例转 泰陵奉事,汉城府参军。以姻避改济用监直长。辛酉例升长兴库主簿。出为扶馀县监。考满递。戊辰调尚衣院别提。迁杨口县监。壬申丁大夫人忧。居庐墓下。丙子调 宗庙令。迁捍城郡守。居二岁坐贬罢。公平生不喜文华外饰。简质寡默。不以言笑徇人。早婴奇疾。善自摄养。终日扃门萧然隐几。阅文史图籍为娱。不以外物累其中。意常泊如也。笃于奉先之节。代虽远。弥致其诚。谋诸宗族。无阙享祀。及树先墓碑碣。磨砻镌刻。躬自临视。殚其精力。须发为白。其为政宽而有度。谨勤自励。爱人利物。惟以实心。不务近声誉。明慎于簿书刑狱。无敢有欺隐者。尤以惇孝悌睦亲邻为先。由是所至。吏民安之。监司见其为治。亦多心服者焉。其罢杆城也。公虽素病。实未尝废务。而置下考。公固怡然不介意。然自是不乐于复仕矣。公娶庆州李氏。府使讳成坤女。子男四人。长曰载弘有隽才。早夭。次曰载中。出后。次曰载行。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8L 页
次曰载长。载弘取载中男顺常为后。女适李义正。载中男健常,顺常。载行男夏常,明常。女适李鲁点。载长取明常为后。公既蚤谢公车。绝意荣名。而其仕为亲老而贫也。年未耄老。油然退休。优游自适。以没其世。其贤于人。不既远乎。呜呼。世方徵逐干取以为能。孰复知公之德哉。公所著有诗文若干卷。家庭记闻一卷。铭曰。
存于中者。淡乎其泊。见于外者。浑乎其朴。如公之为。可以矫世风之醨薄。用是作铭。藏于幽扃。
学生沈公墓志铭(并序)
金溪居士沈公讳师曾。字孝源。青松人。上祖讳洪孚。高丽卫尉丞。十三世祖讳德符。仕我 朝为侍中。封青松伯。沈氏诸族皆祖焉。十世祖讳璿。观察使。 惠庄王时。谢官家居。号忘世亭。七世祖讳光彦。判书。号钝庵。当 恭宪王乙巳之际著名节。监役讳𰂾为高祖。讳之濯为曾祖。讳益达为祖。讳廷璧为考。配耽津崔氏有相之女也。监役公曾孙讳廷琦。配光山金氏通德郎世厚女。实为公本生父母。公为人仁醇。利人爱物。如嗜欲。未尝有毫毛虚饰。其事父母。饮食寝居。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9H 页
躬自视护。侍侧常为儿戏。以欢其心。与伯氏进士公相去远百里。公尽卖田庄。就与共衣食无所私。乡党亲戚无不翕然称服以为难。此其行于家庭兄弟之间者。人所可勉。然公尝出见白发者。重负胁息不能步。命仆代其负。自执辔策马数里。休其力而后反之。每行山野间。遇人遗骸辄为瘗之。有鹳雏堕巢下几死。收置床间。食以馀食。及羽长能飞。放于野。公既笃于孝友。又能推之于物。多类此。其虽微事。岂人人之所易为哉。公其所谓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者邪。公生于 肃庙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殁于 英宗二十年四月初九日。寿五十九。葬于结城大兴洞乾坐原。配义城金氏慕斋先生安国后。通德郎养正女。先公三十三年殁。继配李氏。国姓。系出 康靖王。通德郎世弼女。和静好礼有妇德。先公殁。皆祔葬公兆。三男一女。男垕镇前配出。定镇,铢。女适杞溪俞彦得。继妣出。铢出后。垕镇继子汉云。三女。长李海翼。次李有祚。次姜学居。定镇一子某。出后。铢继子某。公家世自监役公以后。贤而年促。累世不振。至公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19L 页
仲子。始由进士。仕于 朝。以文章经业。著闻士友。其且昌显于后。斯可以徵焉。岂非为仁之报也欤。公素贫。纤介未尝丐诸人。然见人穷乏。苟有储。虽尽倾与之。无惜也。接人爱厚。口不言其过。有不善辄远之。不复交也。所居近彰烈祠。祠飨斥和三学士。公乐游焉。盘桓頫仰不能去曰。今天下左衽矣。安得见真天子出乎。如其出也。吾虽病且老田野中。当起而舞矣。及殁曰。吾恨不及见中原之清。竟无他语。此亦见公忠义激烈。不特有仁厚之德而已。公爱祠傍金溪之胜。尝欲居之。故自号以金溪居士云。铭曰。
公于为仁。如饥于食。其发自衷。而不以色。苟力可逮。无艰不施。视有所及。无微或遗。维德其醇。不赢其庆。有子有孙。卜后之昌。
赠户曹参判吴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顼。字敬叔。姓吴氏。系出海州。始祖讳仁裕。高丽军器监监。五代祖讳定邦。节度使。著节光海时。为世名臣。高祖讳士谦。宗亲府典簿 赠议政府左赞成。以孝闻。曾祖讳翮。司宪府持平赠弘文馆应教。有清名直声。祖讳斗龙。工曹正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0H 页
郎 赠承政院左承旨。考讳昌周 赠司宪府大司宪。妣咸阳吕氏。同知敦宁府事必时之女也。公幼已老成仁厚。父母与宗族长者。皆器重之。十四丁大宪公忧。哭泣哀痛如成人。未数年。又连哭昆弟丘嫂。以茕然孤身。举三丧。情文一皆无阙。观者叹息以为难。公既孤。事大夫人愉愉无违色。年已衰。服勤子职益不懈。务以顺适其志。虽至大耋。遇父母讳日。整衣冠三日不进肉。月朔望。必步诣宗家拜庙。对人𨓏𨓏泣下。其发于辞。皆追恋父母。于邑不自胜。于是知公之既老而慕愈不衰也。公生于 肃宗癸未十二月二十二日。今 上辛丑二月二十二日卒。享年七十九。葬于安城金谷壬坐原。后以子载徽贵 赠户曹参判。配南阳洪氏县监禹章之女。生五男一女。男载德,载衡府使。出继族叔德曾之后。载徽水军节度使。载复,载衍武兼宣传官。女适进士赵相集。载德二子。挺常,彻常都事。四女。适参奉郑在宽,权琦参奉,金济万,洪乐遇。载衡二女。适宣传官朴宗和,慎昌烈。无子。取载徽子宽常为后。载徽三子,毅常府使,宽常,应常副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0L 页
正。载复一子履常。载衍二子皆幼。六女。适侍直徐弘辅,韩命赫,李基重,申绍平。馀幼。赵相集二子。宪谦,宅谦。一女适李勉初。公仪貌宽重丰伟。志尚谦慎。与物无竞。然家甚贫。丝毫未尝干人。见人贪饕。恶之若浼己焉。孙毅常职在近密。尝沾 赐赉物。辄愀然戒之曰。汝何以报 国恩。此吾家所未有也。兢兢自持。勿罹于辜也。尝手辑四礼通考。循循自率。示子孙以为法。又详载辛丑诬狱事实。为书三编。以严忠逆之辨。呜呼。公之懿行。既本于孝。其识明虑远。而确然有守又如此。人无贤愚亲疏。莫不以为长德君子也。公少时。与载纯先人同业。甚相好也。今族兄载德氏。自为状。属以公墓志。其何敢辞。为之铭曰。
禀于天也丰而完。施于后也蕃而衍。多子与孙。既寿且考。犹弗以为赢。惟德之厚。
司谏院献纳申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熤。字明仲。姓申氏。平山人也。自上祖高丽太师壮节公讳崇谦。代有贵仕。为世钜族。十一代祖讳槩。左议政谥文僖。配食 世宗庙庭。八代祖讳鋿。吏曹判书。谥文节。显名 中宗己卯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1H 页
之际。五代祖讳景珍。知中枢府事。高祖讳晟斋郎不仕。 赠大司宪。大父讳浃。考讳尔翰。皆有文行。未显于世。妣河阳许氏。学生晊之女。公生于 英宗四年戊申。幼孤力学为辞赋。三十五年己卯。 上谒文庙。擢甲科第一。内而历吏,户,礼,兵,工五曹郎官,成均馆司成,司宪府持平,掌令,司谏院正言,献纳。外而平安,咸镜,忠清三道都事,泰川县监,镜城判官。再掌外试。其未第。抗士论忤时贵。用此郎潜十数年。始入台职。今 上五年辛丑三月二十七日卒于镜城任所。享年五十四。葬高阳郡阔洞先茔下辰坐原。公为人孤洁劲直。不妄交游。人虽厚于己。其门喧热。不与往还。所与好则虽穷贱。数数也。惟恐其不亲。临事贞确。虽有威所压。不可于意。无少委曲苟循。人以此贤之。 英宗时。贼臣郑厚谦势甚张。希利躁竞者。靡然趋附。公为礼郎投刺。厚谦雅闻公名。欲屈为己用。一见视遇款洽。以示其意。公知之。不复至其室。又同往蕫 陵役。临还。厚谦期会途中旅舍。公托以省墓。故迟其行。薄暮抵旅舍。交数语。立起而归。厚谦心衔之。亦终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1L 页
无以害公也。大司谏朴公盛源。言事忤 旨。始命安置海岛。 上复召诸台臣。将加其律。有不入者。且临门亲讯。公方为纳言。家人亲属。皆忧怖劝其入。公怡然不为动。谪于长鬐。未几宥还。今 上初即位。厚谦等诸贼。次第就殛。元恶钜慝。犹有未伏法者。三司诸臣。伏閤争论。 上固不从。公自泰川拜掌令。既登途上疏言惩讨不严。乱臣假息。又劾三司大臣不能力争。使邦宪久屈。请并谴罢。言甚切直。 上素知公戆。始下优批。既而诸大臣三司。纷然引嫌。 上以台臣独勘大臣罪名。为违制。令削职。因台臣救解旋叙。公自为诸生。食贫数十年。饥困往往切肌。然于赀利泊如也。虽亲友未尝见其艰苦之色。丐求之意。发于貌辞也。其为箕都也。书状官以事被拿。公代阅栅门胡市。既竣事。商人辈例献束锦匹骡。却之。至相率输纳京第。竟不受。由水曹监斫黄肠于湖南。前为是任者。多占赢馀为己用。公尽归之营邑。不取一木。居家笃于孝友。生六七岁。连丧父母。自始丧。朝夕馈奠。辄随兄号哭尽哀。如成人。乡党感叹。咸称孝儿。稍长奉养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2H 页
其大父如事父。与其兄幼少同业。共其空匮。既仕于 朝。虽远处乡曲。必分俸禄。及同居。衣服赀产无所私。凡所需供。靡不殚心。从祖兄夫妻俱亡。其孤男女四人。贫孑且至流散。皆收育于家。为之娶嫁。晚而喜诗。秀雅有致。藏若干首于家。呜呼。公孤童起自乡庐。决魁第登台省。不随俗浮沉。侃侃自饬。欲以立名当世。而年寿不永。未究其志。岂非命耶。公娶全州李氏学生显耇女。无子。取兄进士熽第二男大畴为嗣。进士公谓余久与公游。属令志墓。遂为之铭曰。
申氏大族中而微。三世潜德穷布衣。公奋稚孤绩文词。克阐巍名进途夷。再起门户若有为。命胡不臧止短期。关塞茫茫柩以归。埋辞幽宅为公悲。
乳母张媪墓志铭(并序)
张媪。庆州人。乳养吴氏家儿名载纯者。即余也。余齿二十馀。媪尚在世。为人贞慎端良寡欲。与言尝嫁金姓良人。未衰哭夫。孀居几三十年。以辛未四月五日殁于家。年六十有二。余往哭为服。葬京城东北二十里觉心原。甲午冬。改葬旧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2L 页
圹南五里美阿原壬坐。有一男二女。内外孙若干人。呜呼。媪之保余也。推燥就湿。肌肉为烂。历屡寒暑。终无几微楚色。媪于余其劳无不至矣。媪既殁翌年。余始仕于朝。又二十年登第。媪皆不及见。余由是未有少酬其劳。悲夫。铭曰。
劳莫厚。予实负。媪何咎。一片石。万年宅。永勿隙。
再从侄圹铭(并序)
吾从祖弟载行子健。有九岁殇儿名某。殁已二十馀年。亲党见者。每语及。无不戚然伤咨若己之殇。可知其父母之心也。子健娶南阳洪氏。生儿丙子十一月二十日。以痘化。瘗于阳城德峰先茔傍。儿忠贞公玄孙。都正公曾孙。郡守公孙也。始入学。辄曰武王以臣伐君。不可谓圣也。责其乳媪再嫁。言中理。媪羞无所置躬。尝随宗族妇女谒先庙。儿历告之曰。是某世祖某位龛也。众皆惊异之。儿眉目莹明如画。读书喉声琅然。郡守公尝曰。儿英悟大异。恐吾门衰不能保也。已而果夭。悲夫。子健欲刻石竖之。余曰。表殇封。非古也。志可矣。遂铭曰。
人惜之久于其生之年也。父悲之无穷。恶乎不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3H 页
然也。为铭告后。其尚勿夷以穿也。
醇庵集卷之八
 行状
  
修斋先生行状
公讳瓒。字敬父。姓吴氏。号修斋。海州人。始祖讳仁裕。高丽军器监监。至十五世有讳士谦。仕本朝。官至宗亲府典簿 赠议政府左赞成。为公高祖。曾祖讳䎘。 仁祖初即位。以文学政事进。官至庆尚道观察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祖讳斗寅。以观察公仲弟司仆寺主簿 赠吏曹判书讳翔男。出为观察公后。至 肃宗十五年己巳。 仁显后逊位。以直谏死。官至刑曹判书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曰忠贞。考学生讳履周。早世。妣牛峰李氏。右议政䎘女。学生公叔兄工曹正郎 赠吏曹参判讳晋周。配大丘徐氏监役命德女。以 肃宗三十三年丁酉二月二十八日癸丑。生公于京第。既而正郎公悯学生公早殁无嗣。命公奉其祀。公自幼从伯氏参判公学。行艺夙茂。志度超达。参判公尝器重之。今 上二十七年辛未二月。擢庭试壮元。 上召见便殿。问曰。尔且何以事予。公对曰。臣谨以直事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3L 页
殿下。例授成均馆典籍。移拜兵曹正郎。未几递。闰五月。拜司谏院正言。上书论时事三条。时辛壬凶逆之党惩讨未严。 上顾以调停为治。谏者辄获罪。始公在韦布时。已忧形于色。至是 王世子代理国事。公将极谏。冀以上格 天聪。然料亦不免于辜。即入告徐夫人。徐夫人慨然曰。尔身既许国。吾且任尔。况尔能为忠者乎。于是公乃上书屡千言。其略曰。臣窃惟今日国势。可谓岌岌乎殆哉。天心未豫而灾异叠见。疠疫连年而死亡相续。财用已殚。法制更张。而黎元惊骚。怨讟朋兴。此皆垂亡之兆。极否之运也。若其救此之术。亦惟曰。严惩讨以扶伦纲。明是非以正朝廷。奖忠直以励风俗。恭惟我 景宗大王。为 宗社万世之计。奉承 慈教。策 大朝为储副。一种凶徒。敢生动摇之计。阴嗾逆虎。酿成诬狱。凶言悖语。上及于不敢言之地。前后合辞之论。屡发三司。 大朝过加容贷。如光佐之阴猜凶谲。包藏祸心。谓代理为国必亡。谓联劄为无臣节。锻鍊诬狱。惟恐或虚。擢镜贼于八座。反若赏功。甲辰 大渐之时。职在保护。隐讳症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4H 页
患。至使群凶倡为凶言。驯致逆变。翻逆虎自服之案。必欲实其变书之诬。罪盈恶积。最为凶党之魁。泰亿之悖慢阴毒。缔结肆恶。逆镜教文。语绝凶悖。而身为文衡。无不参涉。况以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说。乃敢比拟于 二圣授受之举。论其负犯。与镜虎麟梦。同心一肠。而俱逭王章。诛讨未行。主事之臣。荧惑 天听。掩护周遮。而肆然为营救之论者。又复接迹而起。臣窃痛之。伏愿 邸下仰禀 大朝。亟正二贼之罪。前后护逆者。屏诸四裔。则凶徒知戢。伦纲不灭。此所谓严惩讨以扶伦纲也。惟我 大朝痛惩朋党之祸。欲以荡荡平平之道调剂之。然分效未著。百弊层出者。其故何也。夫辛丑诬圣之凶谋。一转而为戊申称兵之逆锋。彼辈自知不容于世。进以荡平之说。外假二字之目。而阴济一己之私。其罔君误国之罪。可胜诛哉。尤可痛者。一边之稍欲自好者。牵动祸福。日迁月化。泯然为一色嗜利无耻之徒。希合媒进。至于 君父之诬。忠逆之分。漠然置之于相忘之域。是复生一淫朋之党也。臣窃以为国家不幸。党已分裂。诚不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4L 页
可以猝然打破。然若自朝家明示劝惩。则苟非衅深累大之类。必有革面而从化者矣。然后随其贤否而进退之。观其才能而调用之。则众心自定。党目自消。伏愿 邸下洞辨是非明别淑慝。使一世之人。晓然知 圣朝好恶之公。则朝廷之上。庶几真见平平荡荡之休。此所谓明是非。以正朝廷也。臣闻古人有言曰。伏节死义之士。当于犯颜直谏中求之。 邸下试观今日之世道人心。为何如耶。大官惟逢迎承顺之是事。小官惟阿谀苟容之为务。台阁之上。此风尤甚。一有刚毅正直不畏强御者。则辄群起而众笑之。岂惟下之所以待之也如此。以言获罪者。项背相望。幸不屏迹于岭海之外。则终亦没身于坑坎之中。由是人皆以言为戒。父诏其子。兄勉其弟者。大抵皆为模棱回互。不招人怨恶而已。夫以如是之气象规模。脱有祸乱之在前。又孰肯捐躯殒命。以殉国家之急乎。名节廉耻。有国之元气也。元气先亡。而其国之不亡。未之有也。是岂不凛然而寒心哉。伏愿 邸下仰禀 大朝。前后以言获罪者。一并牵复而向用之。则直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5H 页
士扬眉。善类动色。而巧谀谄媚之陋俗。将不日而顿变。此所谓奖忠直。以励风俗也。盖惩讨之论不举。而荡平之说作。荡平之政行。而名节堕地。世道人心。日入于鄙污苟贱之域。而国事愈不可为矣。 邸下受 大朝付托之重。承 祖宗艰大之业。其所以转旋危机。挽回世道。使数百年 宗社。复奠于安者。岂非 邸下之责。而若论其奠安之策。则恐不出于臣所陈三言者矣。臣既以是三者。为今日治务之本。而三者之本。又在于 邸下之一心。然苟非讲学而致知。则亦何以正此心之不正而应万事之变乎。伏愿 邸下于读书讲学之际。圣贤之言。则必求其义理之当而躬践之。古今之变。则必考其得失之几而体念之。以至燕閒幽独之中。精察于敬肆之分。猛省于操舍之际。屏去声色。威制近习。又选道德博闻之士。置之左右。朝夕纳诲。使时敏之学日臻高明。则此心之全体大用。无有不正。而发于施措者。动必合宜。其于臣所陈三者。自不待群下之请。而知所处矣。惟 邸下懋哉。先时。三司合启追削泰亿,光佐官爵事。皆得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5L 页
罪。启旋停。李宗城上疏。反以光佐,泰亿为忠。于是公与三司。申达前启事。因并陈停启者。及宗城护逆状。引律请论。又请放台臣以言被窜者。俱不从。适会 上召诸从臣。会庭中。发策问均役便否。公奏对曰。臣窃以为 殿下之临殿门。谋及卿士。不可谓作事之不谋始也。及其减疋之后。闻其充补之策。不过乎渔盐船税与隐馀结别军官搜括之政而已。未闻有大振作大变通。岂不惜哉。传曰百姓足。君谁与不足。百姓不足。君谁与足。 殿下毋以三税为急。惟以损上益下为务。廓然大公。示以无私。先罢内司及诸宫之不紧者。付诸均役。而不以赋于民。则是岂非民国俱裕积弊可祛之要道乎。时民生困瘁。国用虚耗。议立均役法。减丁民布。半籍游手以充额。又输营县羡赢财谷。及诸隐馀田渔盐船税。益赡其不给。 上方向用。以为法便。公繇是又不称 旨。已而并削合达诸臣职。 上怒公以新进而且有上书事。特削侍从籍。先是 上务为调停。怒廷臣持正论者为出于党心。伏 真殿霤外。良久。时雨甚。廷中遑遑莫知所出。皆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6H 页
依违以对。 上以为朋党已祛。且告 宗庙。参判公适在文任。恐益激 上过举。黾勉承 命制进告文。然非本志也。退而意不乐。未几卒。公由是常恨参判公志未著于世。及拜正言。引两孤侄至前曰。吾今可以明先兄志也。遂上书。至是 上切责之。以为负国忘兄。公叹曰。吾所以为此者。欲上忠国家。下述亡兄志耳。乃 上教出此。遂待 命金吾旁庐七月。并黜诸臣。覈首论者且加罪。郑公亨复以都宪同黜。悯公祸不测。以长僚欲出自首。公曰。是何可不以实。合达之论。自我首发。有司遂以闻。 上怒益震。命投畀三水府。公于是擢第未一岁耳。其所陈书达策三事。皆人所难为而辄言之。期至被罪不挠。由是直声振朝廷。三水极北之恶地也。公既至。处之怡然自适。取橐中朱子书。日夜讽诵。惟丧馀日辗转不能寐。既晓起南望哭。得传报朝廷有阙遗。辄为流涕而已。居数月。以其年十一月七日病卒于谪舍。寿三十五。翌年正月返柩。二月十二日葬于龙仁驹兴里先阡艮坐之原。未几 上放还前后窜逐诸臣。公独不及焉。明年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6L 页
始给牒。后五岁乙亥。逆孽复肆谋反。既皆伏诛。追夺光佐,泰亿官爵。人以为公言未始不见用。公居家奉徐夫人弗违志。出入必告。非有宾客。未尝不侍食于侧。以生不逮考妣。又幼失正郎公。常戚戚为痛。遇讳日澡浴将事。尽其诚哀。及登第拜庙。流涕被面。于邑不自胜。事参判公如严父。无失仪。相随讲劘。谓天下之乐。鲜可以易焉。及参判公下世。抚诸孤甚恩且严。尝曰。兄弟之子。即己之子无间也。吾未尝不异于第五伦之言也。其取友。择而后交。见善士。如恐有失。视薄夫若浼己。至其文酒接欢。风流酝藉。然不为狎昵而相慕以义。故博雅之士。多乐与之交。其眷眷忠国之志。自出天彝。时与朋友言。务明事君大义。及其上书也。曰格君当以诚。杜门属草。出诸胸中而笔之书。不事裁琢修饰。故其文郁悒烦懑。繁若不简。然读其辞。可以得其忠也。公仪貌庄肃颀伟。眼采烨映。禀性清高正直。忠实英明。介而不至于狷。宽而不及于流。未尝矜持自好。而日用言行。不踰于闲。考其平生。自无瑕颣。明于义利善恶之分。临事趍舍。敏而有勇。关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7H 页
利害祸福处。小不屈其志。敦宗族以恩以义。御奴仆不严而威。幼时气颇锐。长益宽重。喜怒不苟。少好文词。自丧参判公。为无乐而不竟之。喜游山水。尝入枫岳。寻丹丘。不乐处城闉间。有终老湖山之志曰。纵使余得志荣进。当未老告退耳。治室后一区地。名曰雪园。中树茅屋。实以文史图籍鼎彝古器之属。环植卉木。卧起其中。不知者始以公为忘世。然盖亦有以寓其怀耳。公既志不忘忧国忠君。又以直道。废死绝塞。君子悲之。公元配青松沈氏。府使师周之女。有妇德。参判公尝称有女士风。有二女。长适李商岩。次适俞彦錥。继妣庆州金氏。通德郎碇之女。有一女幼。前后配俱无嗣男。既丧。立叔氏男载絅为后。载絅娶正言郑述祚女。呜呼。公之嘉言懿行。可书者甚富。然小子荐罹丧祸。精神销剥。谨书一二。以备遗忘。
持卿行状
君名载维。字持卿。姓吴氏。海州人也。始祖讳仁裕。高丽朝军器监监。高祖讳䎘。官至庆尚道观察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曾祖讳斗寅。官至刑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7L 页
曹判书。 肃宗大王十五年。 仁显王后逊位。公率朝绅同志者八十人。直谏而死。后 特赠议政府领议政谥忠贞。祖讳观周。成均生员。考讳琬学生。母昌原黄氏修撰奎河女。忠贞公生五子。第四子正郎公讳晋周。生参判公讳瑗及学生公。参判公为叔父都尉公讳泰周后。学生公为伯父生员公后而无子。君以参判公命嗣焉。君参判公仲子而崔夫人出也。今 上五年十一月一日。君生。君幼已知慕圣人学。崔夫人察之曰。是儿跪趍折旋异常日。其且有志于学乎。自是益自砺读书。然不喜为时俗文字业。二十五年。 上念忠贞公死事在是年。 命录用其嗣孙。于是除 懿陵参奉。是岁己巳也。用亲意就仕。秩满例迁缮工监副奉事。再迁尚瑞院副直长。三迁升六品。授掌隶院司评。凡居内职。辄以能官称。繇司评移拜阳智县监。其为治尚刚严。然亦不爱厚赏。故吏畏而乐于趍事。其恤民虽小事。必审其喜恶。措施之以诚。由是临官未数月。治闻大兴。行旅竞相颂叹。如身受其惠者。未几以微事坐罢。复叙拜典设司别提。旋移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8H 页
掌乐院主簿。又迁敦宁府判官。出为珍山郡守。戢吏惠民。如监县时。数以民事。面诤观察使。尝曰。置守为字民耳。今不能救其害。无用守为。请以去就决。由是观察使至者。辄不喜君。君亦不乐为吏矣。居数年。弃官归阳城县。修故宅居焉。除 世孙卫从司左长史不就。先是 上命赠参判公官冢宰。 下教追褒庚申事。然其事非参判公本志也。君涕泣谋所以辞不受。不可得则曰。吾父庚申事。特惧激 圣上过举益深耳。今日月之明。有所未照。吾兄弟不一明之。孰为言也。后世谁知吾父志者。于是强起赴举。一再不中。见时事日益异。叹曰。时不可以有言也。孰如退修其身。为能明父志也。辄谢举业。不复就试。君既退居。读古圣贤遗书。益笃学。甚悔蚤从禄宦。不能究其业。谢世务屏处。肆力以毕其志也。君性正直。为学本于孝友。奉黄夫人。务悦其意。其有病患。将护忘身。见者感叹。祭先庙。悉从礼文。凡奉先之节。虽世益远。必致其诚。宗族父兄啧啧称曰。真大宗之主也。从昆弟多贫居。亲为规画其家事。以是从昆弟皆归依焉。其燕居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8L 页
常跪坐。非甚病未尝倚枕。愤邪嫉恶。若泥滓之污其身。由是寡合于世。然其昆弟乡党。皆惮于为非。至于世道之污隆升降。尤深忧远思。慷慨于邑不能平。不知者疑其太过。而犹不自已焉。君夙婴奇疾。四十年正月元日。君省先墓。疾发翌日殁。年三十六。以其年三月。葬于阳城县素沙里九龙洞艮坐原。君为人敦朴无华而内实疏朗。于学得其要。于治道识其本。如钱谷甲兵阴阳筹数之术。亦能旁解其纲领。其志可以励俗。其材可以施时。然卒早夭。不得有树立命也。有诗文十卷。雅劲疏宕然。务写其怀。不喜取名当世。未尝以示人。君娶佥正杞溪俞肃基女。生一男子不育。取从父弟载絅第二子叙常为嗣。
吏曹判书负暄堂吴公行状
公姓吴。讳祥。字祥之。号负暄堂。海州人。五代祖讳冲守。司仆寺正。高祖讳霖。御侮将军。曾祖讳仲富。司直 赠户曹参议。祖讳淳。进士。考讳礼孙。礼曹佐郎,知制教 赠礼曹判书。有厚德重望而早世。禄位不显。妣 赠贞夫人安东卢氏。尼山县监佑贤女。公以 正德七年壬申十月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9H 页
二十六日。生于崇礼门外第。公天资卓异。聪悟绝人。自髫龄已有志于为己之学。与伯氏庆受学慕斋之门。兼治制举业。年十三选泮试殊等。所作悲硎谷赋。传诵一时。 嘉靖辛卯九月。中进士三等第十人。甲午九月。擢大射礼别试丙科第二人。公独不受四馆玩侮之戏。先进皆目之以为刚。分隶校书馆。辛丑例升成均馆典籍。转刑,礼二曹佐郎。壬寅拜江原道都事。癸卯入为侍讲院司书。屡为司谏院正言,司宪府持平。甲辰差撰修厅郎厅。时 恭僖大王升遐。充告讣使书状官如京师。丙午除军器寺副正。戊申拜司谏院司谏。为陈复昌辈所中递授内赡寺副正。冬黜为罗州牧使。公时邀州中人士与之讲论。以倡弦歌之俗。既还。罗民怀遗爱立祠享之。壬子冬拜弘文馆修撰。移副校理。会 上命选朝臣廉谨者。公在选中。 特赐表里一袭以宠之。癸丑丁母夫人忧。乙卯服阕。授校理。寻升应教,典翰,直提学。冬擢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序升至右承旨。辞递。授佥知中枢府事。丁巳春除江原道观察使。戊午秩满还。以户曹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29L 页
参议屡拜承旨。己未特加嘉善大夫。拜弘文馆副提学。庚申以冬至使如京师。辛酉还朝。由司宪府大司宪。历司谏院大司谏,成均馆大司成,兵,户二曹参判。常兼艺文馆提学, 世子侍讲院左副宾客。癸亥朝廷忧两南。径解方伯。择公为庆尚道观察使。甲子以病递。已而除礼曹参判。 隆庆戊辰秋西鄙有虏衅。以公有文武才。进秩资宪大夫。授平安道观察使。公既之任。边警遂息。己巳以兵曹判书 召还。铨注公平。人咸称服。历吏,礼,刑三曹判书,大司宪,汉城府判尹兼知 经筵事及都揔府都揔管。辛未拜副提学。常因 侍讲请罢宫池之役。被 上嘉纳。壬申 穆宗皇帝崩。以进香如京师。癸酉还拜大司宪。三月八日以疾卒。讣闻。 上震悼辍讲筵。 赐祭。葬于杨州陶山瓦谷卯坐原。有遗稿若干卷。藏于家。公学有渊源。文章与金澍,闵箕,郑惟吉,沈守庆诸人齐名。号八文章。由是才望溢世。当时名公卿。多引以为重焉。尝因使事过闾阳遇贼。公登城吹口笛。贼闻之解围去。后再过其城。故老持酒。说前事以谢云。盖其精气有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30H 页
足以动人者。不然何以感百千强暴之心于呼噏之间乎。公亦人豪也哉。公娶平山申氏玧之女。与公同茔异坟。有男三人女二人。男长以和承义副尉。次以顺进士郡守。次以宽 赠承旨。女长适判书郑士雄。次适注书宋惟健。内外孙曾多不尽录。不佞生后公二百年。且固陋无所考据。特掇公后孙所为家状。谨列如右。
醇庵集卷之八
 谥状
  
吏曹判书 赠左赞成朴公谥状
公讳仲林。号闲硕堂。朴氏系籍平阳。今之顺天府也。自高丽开国功臣三重大匡讳英规仍世公辅。至讳淑贞。官宝文阁大提学。与李齐贤,安轴游。名重当世。于公为曾祖也。祖讳元象。官工曹典书。考讳安生。仕 本朝。官牧使 赠吏曹判书。妣安东金氏。汉城府尹休女也。公自幼宽仁凝重。志气不群。及长精通经籍。造诣高明。性甚孝。母病血指祷天。遭丧庐墓终三年。 永乐丁酉举生员。癸卯擢文科第二人。拜仁寿府丞。宣德丁未由集贤殿修撰。登重试。历侍讲院辅德,司谏院司谏。丁卯擢拜承政院左承旨。 景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30L 页
泰辛未出为京畿道观察使。癸酉历兵,户二曹参判。修文殿大提学。一日 上召大臣皇甫仁,金宗瑞,郑苯等。问谁可为都宪者。宗瑞等对曰。朴某思虑深长。不喜纷扰。可用也。 上然之。遂以公为大司宪。以称职闻。甲戌由艺文馆大提学。升工曹判书兼集贤殿提学。寻拜吏曹判书。丙子与子彭年等及成三问诸人。谋复 上王事觉。五子三孙。并论死。六月七日也。配安东金氏揔制益生女。继配新平李氏司宰监令德培女。凡举五男一女。男长彭年。刑曹参判 赠吏曹判书谥忠正。次引年校理。次耆年修撰。选湖堂。次大年博士。次永年检阅。女适承旨蔡治义。孙男八人。曰宪生员。曰珣进士壮元。曰奋。皆一时并命者。曰琎进士。曰樯。曰攒。曰椹。曰薪。孙女二人。适永丰君瑔,县令李公麟。于戏。惟我 世宗大王励精图治。崇儒右文。始置集贤学士。极选一世俊髦。以畀论思顾问之责。公以文章德行首膺其选。而成三问,河纬地诸学士。皆师事公焉。及临刑。忠正公昆季泣告公曰。欲忠而有违于孝。公顾笑曰。事君不忠。非孝也。成公,河公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31H 页
名贤也。而尊公以师道。不耻屈己。其见服于人者。不既深乎。就死从容。发言中理。其所存于中者。不亦正且大乎。贤哉其能办大节。宜矣。 英宗大王十五年始 命复公官爵。今 上八年。特赠议政府左赞成。仍 命赐谥。先是 肃宗大王时。忠正公亦既蒙表奖之典。噫。 圣朝敦世教树风声之义。于是乎其至矣。而公一门三世精忠毅节。自此昭如日星于百世之下。岂其义弥烈。故虽久而愈彰也欤。公后孙前县监基正。属不佞以易名之状。谨撰次如右。告于太常。
醇庵集卷之八
 遗事
  
先府君遗事后述
府君。方面疏髯。额广而平。耳轮大而圆耸。容体端而丰。言笑简而静。不自矜持而动止庄重。气度凝远。长不踰中身。坐立嶷然如山岳之峙。
府君。忠爱根性。志存乎匡君。数抗疏言政德阙遗。而阨于时论。竟不得展。 上既察其忠恳。且有时望。固欲倚用之。府君由是又不得引退。其心常悒悒不乐。及末年公退。与群弟言国事。往往见其涕下也。尝治后堂深居。谢宾客。时以匹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31L 页
马出游泉石间。约朋友引樽啸咏。盖欲托焉以舒其怀。然而不知者。以为府君特好山水文酒也。
与人交。无亲疏开心见诚。未尝一毫设畦畛。
辛丑会试。监台黄公梓。即先妣姑夫也。府君不觉其有相避而赴试。榜出后。自首拔榜。府君当其擢第。念先涕泗。及见拔。少无介恨。宗党见者皆曰。某真孝子。而且君子也。
戊申别试。府君以对良知良能策。魁初试。诸考官。咸称谓李文成公天道策后。所始见云。
登第时。 英庙召见宣酝。府君进白曰。私觌。是常规之外。实非道理之所安。今而后。或有私见之命。臣不敢奉承。 上曰。所陈极是。此后当不复私觌矣。
尝有绵䌷自外邑臧获来者。府君分与诸弟妇及庶妹。不及于家人。伯姊时未嫁。使婢告曰。何不及女儿耶。府君笑答曰。已无馀矣。
不肖幼时。邻儿有戚契者过门。邀与同往其家。府君闻之。以不告而往。挞之。
戊午。先君尝留杨根庄舍。出步前皋。不肖随行。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32H 页
偶指山下人家而语从者。府君顾曰。指点。起人惑。其止之。
府君谓不肖曰。士当以见识为先。无识则于事为。如以物掩目。欲行疑恐。不能牢足蹈地矣。
府君留守沁府时。厨吏进餐而忘设匙箸。府君不之责。客有曰。新莅吏不谨。恶可不罪。府君笑曰。过出无情耳。遂不责。
先妣尝谓不肖曰。汝。兄弟姊妹数三人之长也。汝先君未尝留心顾视。及晚年。汝季妹幼而嬉戏于侧。始见有微笑之时。
先妣尝曰。汝之服用。视汝先君。已不俭矣。汝先君秋冬秪一衾。汝则具两衾。不已奢乎。不肖闻而惧。
府君。位已贵显而燕服多用疏布。左右什物。皆仍旧藏而不易。
世称今之士大夫已贵而能参寻士友。终始不懈者。惟某公一人。府君葬时。雷渊南公。以诗简寄语其所亲年少士友曰。月谷名位既显。乐善下士。其殁也宜以此受报于士。今其葬。愿诸公往临其穴。毋以风雪为辞。以彰其平昔爱士之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32L 页
风也。
先妣曰。汝有兄三岁而夭者。汝先君切禁其服饰之靡丽。儿亦知其意。衣稍华新。不肯近体。
府君尝为考官。有文佳而冤屈者。府君心识之。久之。又当考试。擢一券为首。谓为得其人。及拆名非是。府君异之。出以语人。后闻其文实其人之作也云。
府君尝为考官。自试所出。人有自言文优谬屈者。府君令诵其首句。听之曰。是券在第几轴。而以某句用某文字为有疵。故不取。其人惊服。
府君循环读经书。必有课程。逐日记籍。虽在承宣选部之时。未尝或间断。如值盛热不能剧读。又与诸弟联诵风雅。日记曰。余先诵关雎。其次者诵葛覃以循环。各讲论旨义。每夜为常。
府君待人和厚。而于不肖辈。未尝少假以颜色。有过责之甚严。先妣每曰。汝幼时。背文受读。吾在傍。则未尝不竦然。恐其不善而有诃责也。
不肖兄弟自八九岁时。侍寝。而昼则读书于他室。如未冗剧之时。府君必躬自指授劝督。以课其学。至玉署骑省之直。亦常令随而出入焉。
醇庵集卷之八 第 533H 页
湖西士人有丧其亲于湖南客寓。岁饥不能殡。而人莫相恤。躬来告急于府君。府君固未尝识其人也。与庄粟。卒其丧事。其人终身德之。
府君疾已剧。遭叔弟通德郎公丧。力疾往哭而还。呼不肖至前。泣谓曰。麟儿兄弟孤矣。尔视之如尔亲弟无间也。因呜咽不自堪。后数日弃不肖。
 不肖年十四。先府君见背。不肖稚騃蠢迷。未尝一日服勤于左右。尤为穷天之痛也。及今再遭巨创。廓然靡依。年且已衰。神思消剥。恐其平日寓慕于容音动止依俙髣髴之间者。遂至日就于暧然以忘。谨录先府君遗事二十三则。叔父正言公先有所录。故此为后述也。岁辛丑正月。不肖孤载纯泣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