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耳溪集卷二十八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x 页
耳溪集卷二十八
 墓碣铭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2H 页
兵曹参判权公墓碣铭(并序)
曩余尹龙湾。入府见官舍。瑰壮甲于诸路。问谁所建。对曰。权公某也。仍问其政绩之大者。曰焚债券以立栅市。筑杨堰以当邑租。余矍然异之。及解归。湾人谓栅市杨堰。邑之大惠。请纪方伯李相国与公之功。徵辞于余。立大石郭门之外。其后。余仗藩节巡边。又再奉使如燕。路过碑前。辄下车。摩挲而过。今公嗣子熻。赍公事行。来乞丽牲之刻。余不敢辞。公讳一衡。字信卿。其先本新罗宗姓。太师幸之后。佐丽祖有大功。谓其炳几达权。赐姓权。食采于安东。终丽之世。名德烜赫。入我朝。有栗亭先生节。以集贤校理。遭 庄陵逊位。托疾不仕。五世而有讳镬。光海时。在槐院。罚贼臣李伟卿。久斥于外。 仁庙改纪。徵为承旨。丁丑下城后。退终于乡。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堣。历扬清华。六按藩闑。官至礼曹参判。祖讳斗相。佥知中枢府事赠吏曹参议。考讳益文。义禁府都事赠吏曹参判。妣赠贞夫人丰壤赵氏。右议政孝宪公相愚女。公生于 肃宗庚辰。幼而器度不凡。孝宪公奇爱之。及长。受业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2L 页
于金咨议载海。 景宗癸卯。中文科。 英宗乙巳。选入槐院。丁未。除金泉察访。戊申。岭贼称乱。时升平久。变起仓卒。吏民多惊散。公招父老。挥涕谕逆顺之义。为文翻以方言。遍晓之。人心始定。贼投关于诸驿。索驲骑。公缚持关者。搜其身。怀白刃。即命斩之。贼喝曰。大军朝暮且至。吏卒惧不敢犯。公拔佩刀。欲手刃之。有一吏乃前斩之。遂尽收马。入保金山郡。巡抚吴公命恒。举以为从事。贼平。还奏曰。自安阴陷。列郡恇怯。而独权某处变不挠。贼不敢近境。 上曰。予已知其为人。特命升六品。朝议宜先通显职。遂以侍讲院说书召。寻迁兵曹佐郎。除司谏院正言。疏陈岭南事。请设镇于金山秋风岭。以巩关阨。又论庆尚兵使李时蕃,尚州营将韩涑拥兵逗留状。请施军律。冬。以书状官赴燕。严束译胥。一行肃然。辛亥春归。移司宪府持平。秋。北路大饥。朝廷择北评事董赈政。遂遣公。殚诚赒活。庚戌。还拜持平。为养得金城县令。励精为治。民树铁碑以颂之。甲寅。拜兵曹郎。乙卯。为全罗左道京试官。还拜正言。丁赵夫人忧。号擗踰礼。既阕。掌试平安南道。还拜文学。移持平,弼善。戊午。平壤营邑。新定分供之规。朝廷择遣。公为庶尹。节用蓄财。定为恒式。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3H 页
又修社仓。一遵朱子旧法。民皆便之。期年而入拜献纳。间为军资监掌乐院正。再除弼善。壬戌春。擢为江界府使。公击牛饷士。日劝骑射。甫一年。武艺冠一路。又谓边俗椎卤。宜使知亲上死长之义。课文考讲。赏罚有程。士皆兴起焉。按道者有世嫌。贬罢之。甲子。拜同副承旨。至左副。自是乍递连拜。乙丑。荐授义州府尹。州居两国之交。冠盖旁午。经费浩穰。常出钱于民。取息以资用。钱益多而逋益积。民不能偿。流亡之不已。至于邻族。时李相国宗城为方伯。巡到府。与公议。悉焚其券。遂驰闻于朝。以皮革入栅交货。名曰栅市。征其税以当钱息。官民至今赖之。有废堰在杨下江边。公捐重货。筑堤种稻。岁收数千石。以代一邑之租。别立库以贮。民称权公堤。又鸠白金三万。以备不虞。始府舍朴陋。不足以示远人。公有意经度。而近州无良材。是夏大雨。忽有巨木万馀蔽江而下。欲起一楼。须大石础而不可得。有耕者得之土中。尺度适用。人皆异之。栅外多旷土。沈人利其腴。嘱阁部将。退栅于鸭江边蟒牛哨等地。沈阳将来审界。领军出住。朝廷患之。委湾尹沮之。公乃盛戎服张兵威。隔水对语。极陈两界之弊。请具奏皇京。沈将始不许。争之累日。反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3L 页
覆开晓。乃肯从。栅遂不退。 上闻之。深奖其能。丁卯冬。人有以擅开栅市咎公。谴配黄州。戊辰。宥还。连拜承旨。壬申。转左承旨。五月。 三殿尊崇礼成。以劳加阶。升都承旨。递拜同知义禁府事。十月。出为春川府使。癸酉。内移。乙亥。拜刑曹参判。丁丑。淮阳荐饥。民多流散。府使以不职罢者三人。 上特除公。而谕安集。自阙下领流民以去。至府。十仓皆空。秖有橡实三十石。官无廪储。米豆盐酱。悉资于家。樵采用衙童。一不烦民。招诸负逋者。告谕以诚。不刑一人。而输纳数千石。仍奏请移粟。殚心赒济。是年秋大熟。官有柏田。又多实。以易钱。防民役。凡百官需。一切蠲减。阖境晏然。尝获二贼诘之。乃迫于饥从贼者。公赦不治。充官隶。限一年给料。使之农。遂为良民。己卯。还拜左尹。秋乔桐大饥。命择文臣往抚之。特授公为水使。召见握手谕曰。卿复活我岛民。予岂长使卿。作此行耶。公受命感激。即日驰赴。移粟赈民。一如淮阳。仍葺廨宇。缮军器。御史见之。归而褒奏。民起去思台于海上。庚辰。递还。监武试于训鍊院。得风痹舆疾归。除兵曹参判。未谢命。遂以十一月十九日终。公丰貌大耳。局量沉厚。外朴而内敏。人莫窥其浅深。早年释褐。蔚有时誉。而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4H 页
见朝论多歧。党祸将起。不欲投迹名涂。壁挂宦海图。以寓戒。杜门息交。口不言时事。以自疏于世。及当丁未。近戚旧交。多列枢要。又不肯俯仰追随。自坏素志。以是终始寡合。名位遂不显。可见操守之明且确矣。特以一邮官。受知 圣主。常置喉舌。凡有盘错之地。辄属于公。靡不迎刃而解。 上尝论湾尹善治曰。何如权某。遣淮阳守则谕曰。当效权某。每称纯实哉若人。外绩既茂。行将大用。而公遽殁矣。识者为之叹惜。公自中岁。已有退休之志。占一丘于东郭外。有水石之胜。凿池栽树。建亭于溪上。李尚书哲辅。引灵澈诗。题其扁曰见一。赵相国显命为之序。常以箬笠棕杖。逍遥自适。有职则骑骡赴阙。解官即还。惟其感激恩遇。不惮燥湿。当官尽力。以为图报之计。而不以荣利婴其怀焉。配林川赵氏。赠参判明复女也。高洁贞一。有女士风。生先公一年。殁后公五年。始葬公于原州于川里艮坐。及夫人之丧。再迁而合祔于中岗。举一男曰縡。继伯氏后。一女适江陵金汉镇。公既无嗣。以从弟万衡子熻为后。进士今佐郎。庶子曰焘。曰默主簿。曰薰武科判官。曰熙。曰烈。縡娶郡守林蘧女。有男棨。女婿朴相简。熻娶朴长淳女。有男馥进士。后十四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4L 页
年癸巳。熻中发解。 上召见之。怆然曰。予思乃父。命政曹官之。噫。公之殁已久。而 圣主之眷犹不衰。斯可见忠荩之素孚矣。遂为之铭曰。
临难而斮贼使。敌忾之勇也。守边而抗蹙封。卫国之正也。牧民而活两邑。遗泽之广也。 上则需才。臣惟急病。时方竞骛。我独敛让。樊川之上。岸巾植杖。经济林泉。啸傲偃仰。居则是钓鱼老叟。出则为骑驴宰相。公去不复。我铭其葬。
礼曹参判金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尚迪字士顺。江陵之金。出自溟州郡王周元。别贯为肇祖。后孙蕃昌。世多闻人。暨我朝。工曹判书锤逸,持平扬南。两世最显。六世而至讳善馀。以礼曹判书讳添庆之子。历翰苑湖堂。无年官不长。无嗣。取宗弟参议讳梦虎之子得元子之。以荫进。官止奉事。后赠领议政。寔公曾祖也。祖讳弘柱。济用监奉事赠领议政。考讳始烱。行兵曹判书。妣赠贞敬夫人全义李氏。佐郎光肇之女。举公于 肃庙戊子。幼而气宇俊迈。不肯受羁束。读书为文。不刻意而词理夙就。有声庠序。己酉。丁内艰。既阕。擢 英庙癸丑谒圣科隶槐院。乙卯。被选史局。时有修隙者。以院帖诬笔。举先故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5H 页
沮之。伯父孝宪公。上章辨之。下 批昭释。百年遗冤。至是快伸。以公显扬之力也。大臣以翰苑旧例。筵白升六品。历兵曹正佐郎。移拜正言持平。选知制教。丁巳正月。又拜正言。时有雷异。 上特召大臣诸臣。责躬而求助。公进曰。臣于日前陪扈。仰瞻 天颜。有非昔之叹。人或言内宠渐广。女谒太盛。人主一身。系宗社安危。宁忽在色之戒乎。请于前席。明承 下教。欲知外言虚实焉。 上敛容曰。谏臣初登筵。有此质问。诚有古人风。予甚嘉之。但齐宣答孟子。有好色之言。予所自期。不欲为齐宣。而近适有就馆之事。无怪乎有此说也。又言立纪纲。在于罪贵近。用人才。在于清仕路。慷慨敷陈。语多指斥。筵臣皆耸听。赵丰原显命曰。臣亦入面驳中。而今日始见直谏官矣。 上为之动容称善。翌日。公又诣台。 上特召之谕曰。昨者规勉。出于忠爱。故欲更见其风采也。 圣主虚受之量。人臣鲠直之风。两得而益章。一世荣之。是夏。出宰稷山县。稷孔道残邑也。湖南土贡之过境者。辄责马于民。公别设厅以除其弊。属当岁饥。捐廪赒活。阖境无瘠。御史褒奏之。戊午。以持平召还。秋。湖南伯以病亟闻。大臣请以公差都事。往管一路。公以拘公格。辞递。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5L 页
移拜侍讲院司书文学。冬。复拜持平。请毁郭外尼舍。庚申。被瀛选。拜修撰。秋。 上幸 厚陵。辇过故都。登满月台。公从焉。以殷鉴不远。引古进戒。冬。以御史按试南汉。辛酉春。关东大饥。 上特差公御史监赈。及夏。竣还。 上谕筵臣曰。人不在践历。金某年甚少。仅经一小县。而善了关东之大赈矣。伊川有古味滩。僻处西北之交。素称逋盗薮。朝廷常忧之。公单车往赴。察其形便。蠲其疾苦。归奏甚详。 上以不惮险阻。尽心国事。尤嘉奖之。历吏曹正佐郎兼文学。秋。承命试士于关西。壬戌春。 上行视学礼。选讲书官。公与焉。连拜献纳,掌令,弼善,执义,司谏,兼辅德,南学汉学教授,司仆寺正。冬。 上亲临虑囚。公时在经幄。特命参论。公进戒曰。昔我 孝庙当三覆。教曰。暖气如春。沉雾四塞。予心悚懔。特减二死囚。目今冬雾又如此。愿圣上体 圣祖钦恤之德。克慎于断囚之际焉。 上嘉纳之。癸亥春。清皇巡到沈阳。择遣问安使。赵丰原为上价而公为书状。俱特简也。冬。复命。时有台臣陈一疏。事关私庙。 上震怒。屡下人臣不忍闻之教。大臣以下求对不能得。公在玉堂。与台臣伏閤。仍排闼直入。 上叱令退。公辄对曰。不得请则无退。席藁到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6H 页
天明。 上感其诚。始赐对。公流涕陈曰。因一台臣事。使 祖宗付畀之神器。若戏亵然。书诸史策。谓 殿下何如主。言甚激切。 上以直入寝殿咫尺之地。严教下之理。禁堂与三司相继疏救。 上曰。某也为君之诚。予非不知。而罪之者。虑后弊也。仍特宥之。拜应教,兼校书,校理。公自遭严旨。惶蹙不就职。 上临法讲。教曰。某若不参讲席。向日排闼之意安在。宜令闻之。公感激膺命。仍陈戒曰。自古帝王始虽励精。晚年渐不如初。故唐之魏徵。有但如贞观初之语。卫武以九十之龄。犹作抑戒之诗。乃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诚格言也。惟 殿下念哉。 上曰。言出于诚。无异十渐疏也。 上取小学书。依思政殿训义故事。使词臣纂辑考校。命公主其事。甫数月奏讫。一日。 上临讲筵。从容语公曰。设不幸国有缓急。当守都城不去。予欲书以遗后昆。公对曰。揆诸经道。则 宗庙社稷之所在。孰肯为去邠之举。而苟当危迫之际如壬丙。则势有不可料者。今若形诸文字以诏后。反恐难处于他日。事有常变。不必预讲矣。 上深然之。甲子夏。 上亲临殿庭。颁赏五营兵。夜深宫门不闭。公与馆僚。求对前奏曰。阙门半夜洞开。军兵填咽禁庭。恐非谨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6L 页
严之体。 上怒曰。予方慰悦士卒。儒臣此言。将使君心疑阻三军耶。命罢职。其后谕筵臣曰。金某言知出赤心。而其时处分。所以慰靺韦也。仍命特叙。还拜应教。旋擢同副承旨。由兵曹参知。移大司谏。乙丑正月。连有虹贯之变。朝廷大警惧。中外理冤狱。遣审理使于八路。初命公畿内。特移岭南。公阅实明严。无不详允。复命日。拜承旨。 上尝斋居。制常训以诫 元良。又制自省编以自警。辄命公与诸儒臣编修。在禁中应制。居第一。赐皋比。间拜户曹参议。先时。燕使以失银事。舌官呈文于盛京礼部。后三年己巳。彼国移咨请会查。盖近年彼有退栅之议。而我不从。故将以是困我也。朝廷虑生衅。以公差参覈使。带刑曹参议而去。庙议以失货时。我国从人与彼国馆夫。欲使两造对覈。公白于 上曰。当失银之时。译辈既未执赃。径先呈文。致此生事。则在国体何可舍译舌。而乃以马夫对讼乎。又曰。两国所争。只在失银之虚实。而彼忽生梗于年久之后者。其意未必不在于索货也。我若从而行赂。则将启日后无穷之弊。宜先以此严饬。 上并称善而从之。赴查诸译。皆惴惴焉。有一时宰疏论公不合专对。 上曰。参覈使严束象胥。乃至被论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7H 页
于人。今若未送金某。其曰有国乎。荐下 严教。公犹引义力辞。仍命下理。责以往役之义。公黾勉承膺。辞陛日。 上谕曰。此事之直在我。未可求必。毕竟安保无啧言耶。尔须善为之。及赴凤城。差官诱胁。无所不至。公内以讼辨之端。潜授我译。外以诚信之道。显责彼人。正色危言。言动有度。殊俗敬惮。不能有加于我。而只以主客强弱之不敌。迁延六十馀日不决。朝议咸以为我无必胜之势。与其许久相持。无宁早自屈退。 上密谕之。公执不可曰。如是则我先示弱。其于辱国何。专以事理争之。查官怒起而不少挠。终得两解之。彼人亦苦之。每曰。参覈使难人也。公便宜应变。动中机宜。封状驰启。纤悉无遗。虽素毁公者。无不愧服。及事竣而还。 上引对褒之曰。使乎使乎。不辱君命。后数日。擢拜同知义禁府事副总管礼刑曹参判。是时良丁收布。为生民痼疾。至庚午。 上慨然欲矫救之。 亲临正门。召百官收议。特询于公曰。此事业欲问卿矣。公独请行结外杂役钱之法。朝议将先均渔盐之税。分遣三使于六道。畀公以畿海两路。公先从海西行。专以益下为政曰。国家之为此举。将使海民息肩。今若重敛以充目前计。则非均税之本意。其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7L 页
如末弊何。由是海西税额。视他道最轻。渔人盐户。反增于旧。其不急近功而虑在经远。槩如此。事未成绪。而在道疾作。卒于凤山村舍。即十月初六日也。 上闻甚惊悼。称其忠荩干局。恨未及用于机密。令本道优庀丧葬。十二月。权葬于杨州。明年九月。移窆于长湍配凤洞庚坐之原。贞夫人韩山李氏。判官夏范之女。判书忠贞公显英五世孙。柔嘉贞一。妇德甚备。及至荣贵。一心谦慎。寿跻九旬。久享诸福。后公四十五年乙卯终。葬于杨州汉滩坐艮之冈。生一男华镇。文科吏判。出继伯氏副正公后。取从侄寅镇为嗣。侧出男恒镇察访。判书二男长启濂郡守。次启洛文科承旨。二女适县监李洛秀,进士郑文会。庶子启浍。庶女归郑宅镐。寅镇一男启泳。启濂女适都事李永老。启洛二女。适崔光宪,徐庆辅。公风仪轩昂。志气磊落。当门阑盈盛之时。诸从昆弟。一时登扬。而孝宪公独奇。公拟以远器。居家惇孝友。与人交。一于信义。及夫策名立朝。慨然以国事世道为己责。入则敢言不讳。忠爱惓惓。出而宣力四方。不惮夷险。手抉久闭之禁扃。口抗莫竞之强国。古所称可属大事当一面者。公近之矣。以是受知 明主。行将大用。先进如赵丰原,李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8H 页
梧川诸公。皆许以国之桢干。士流清议。莫不倚而为重。不幸尽悴王事。中途陨折。知公者多失声惊恸。虽不悦者亦皆为国惜之。斯可见当世负望之隆也。公没未几。判书君妙年登第。我 英庙追思先臣之未究用。拔置经幄。早跻宰列。逮我 圣朝。眷毗深重。其子启洛。又以文学显。不食之报。于是乎在矣。良浩后进也。昔当登庠时。公枉驾临顾。期许不浅。及公下世翌岁而始出身。恨未及望后尘挹馀光。而得与判书君。同周旋于玉署银台。交谊最深。今至老白首。同入耆社。每说先辈称公惜公之语。未尝不怆焉伤怀。今托以丽牲之刻。义重执役。遂不辞而为之铭曰。
金胚鸡林。锡土东溟。代传华胄。扬于王廷。公奋门子。抗志峥嵘。早翔台端。大振直声。 至尊动容。烛我忱诚。独排兽闼。晓漏丁丁。经幄近密。日赞平明。周咨四方。呻喟皆醒。舌战骄邻。敛手息争。如厦有栋。如城有桢。张我士类。视为重轻。往釐渔税。损上薄征。百世永赖。海隅苍生。胡夺之速。不复于行。去以华盖。来以素旌。街号巷吊。白日无晶。九重惊䀌。恨不枢衡。有子嗣兴。天遗典刑。湍水洋洋。冈有凤鸣。螭首屹然。永贲脩名。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8L 页
吏曹参判尹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东升。字幼进。初名东星。字曰孺文。登第后。有所避改之。坡平之尹。远自丽代。文肃公瓘。平北虏。筑九城。勋业著太史。我朝昭靖公坤。为 献陵佐命。大司成倬。为己卯宗师。又三世有讳昌世。举孝廉。积德启后。始居尼城。以子八松讳煌贵。赠吏曹参判。八松之弟讳熻。汉城庶尹。寔为公高祖也。曾祖讳海举。赠吏曹参判。祖讳扶。户曹正郎赠吏曹判书。考讳彦教。成均生员。有文行早卒。赠吏曹参判。妣贞夫人新昌孟氏。典簿淑夏之女。以 肃宗戊戌生公。既晬而孤。伯氏判书公甫十岁矣。孟夫人淑哲有懿范。教养而成就之。公幼而聪颖好学。弱冠。游泮庠。以词赋大鸣。二十七。中生进两试。二十九。捷春塘试。即 英庙丙寅也。始隶槐院。冬。选入翰林。付检阅。丁卯。升待教。秋。晒史茂朱之赤裳。戊辰。兼侍讲院说书。己巳八月。由奉教升司书。庚午。历吏曹郎,文学,持平,正言。时有儒臣上陈戒疏。 上不赐批。公抗疏。请还入 赐批。又不报。公以为官是谏。言事未承答。台阁羞也。遂自划言地。终始二十年焉。辛未。兵曹辟正郎。应制十韵律。赐织毛鞍。时北关大饥。舟移岭沿粟。择授公为都事。往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9H 页
董之。公驰赴蒜山,浦项两仓。督载谷四万五千石。皆利涉。凡四朔而竣。秋。为京畿都事。壬申。选 元孙讲书院左赞读。复入春坊。 庄献世子在东宫。公殚诚献规。癸酉甲戌。五入台阁。皆不就。大臣言公文学著名。宜久任宫僚。还司书,兼司书,文学。时书筵频旷。公屡陈勉。言甚诚剀。有曰。 睿候方愆。靖处深宫。旁有宦嬖之昵。外无宾师之接。隐独之地。庄敬难持。燕私之际。非僻易干。又曰。讲学无为应文之具。听谏毋厌逆耳之规。凡猥之言。勿留聪听。玩好之物。勿近左右。语转激切。 世子察其诚悃。答以字字忠爱。七月选入玉堂。拜修撰。公自在珥笔。受知 圣主。及登讲席。论说侃侃。尝讲苌楚诗。奏曰。臣游行列邑。民情不堪丁役。反欲生女。不堪租赋。反愿凶年。今世若有太师采诗之法。八路蔀屋。不知有几苌楚诗也。又讲侯人诗。陈近日爵赏之轻亵。不幸近于三百赤芾之讥。因进戒曰。向日兵郎之施棍。吏郎之拿入。皆过举也。人君使臣。当御以礼义。养以廉耻。不宜驱之以威刑。 上亟称善。深示悔意。乙亥四月。持斧岭南。穷阎绝峡。足迹殆遍。不惮暑潦。靡有遗隐。贪污。虽强不贷。奸豪。虽远必按。一道肃然。称真御史。梁山等八邑大饥。民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09L 页
将荡析。公用汲黯故事。发仓谷千五百石以赈救。归以擅分自引。坐罢。丙子。屡为春坊兼官。其为掌令也。上以 东宫久旷宾对。而台臣无谏者。下责谕曰。臣下不匡。其刑墨。公上书引咎曰。臣罪当墨。岂待今日而知。宜伏常刑。以儆有位。而乃今 圣德含容。当律倖逭于刻涅。 严教实代于斧钺。 上览而嘉之曰。人臣义当如是。东宫亦必警省矣。其后。屡称之曰。今日朝廷。知有墨刑者。尹某一人而已。夏。历宗簿正,副校理,兼中学教授。十月。以执义。奉命廉畿甸,关东。时两道荐饥。而淮阳,金城尤甚。方秋。民流散殆空。公招集布谕。仍状请移岭北粟。以备赒赈。尽免其田租身布。二邑赖复为官。各立石纪惠。丁丑正月。复命。除应教,检详,舍人,辅德。十二月。差 列圣志状校正官。戊寅。以别兼春秋。考史于江都。以證逸讹。六月。同诸僚进成书。以劳加通政阶。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乍递旋授。是岁。凡五入。间为兵曹参知。公处喉司。敏于笔翰。娴于敷纳。 上倚任之。尤重其文词。凡有科试。辄命参考。己卯。为养乞外。拜谷山府使。峡陋人不知学。公选士居业。置学田。躬讲试。有文翁之化。庙堂荐授水原府使。时邑改量田。久未勘籍。公条划经理。躬履亩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0H 页
查隐伏。讫事以闻。 上命筹堂往审。而归奏称其综密。公自峡邑。移畿辅。变宽以严。刮弊励俗。百务毕举。辛巳遆。壬午。入银台者十。间移户兵曹参议。癸未。拜成均馆大司成。秋。特除广州府尹。十二月。移授忠清监司。湖是桑梓之乡。人虑其难治。公屏人客。杜请托。秉公约己。每有状奏。 上辄称分数明。乙酉。有奉命而藉奥势者。公不礼之。且将按其滥把驲骑。其人谋先发。诬以国忌日张乐。论罢。 上语大臣曰。此人决不为此。遣近臣廉之。事遂白。特叙。三入银台,骑省。丙戌。通拟三铨。时有投疏撼铨地者。以一句中伤公。 上烛其状。黜言者。丁亥正月。拜刑曹参议,大司成。二月。丁母夫人忧。执制如礼。己丑。服阕。除敦宁都正,兵工刑礼参议,大司成。复拜吏曹。引义免。至庚寅。屡入银台。殆无一月閒。十二月。除全罗监司。公再膺藩寄。治法娴熟。益殚诚励精。治声彰闻。 上每览状奏。曰。予忘湖南忧矣。辛卯冬。朝廷建 肇庆庙于全州。命公董之。事重而期促。公方便经理。未两月而功几讫。勘簿无阙。既还。即叙拜工曹参议,承旨。竟以敦匠劳。晋秩嘉善。序升知申事,汉城右尹。壬辰。由刑曹参判。三入知申。特除吏曹参判。引前事力辞。又除兵礼参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0L 页
判,大司成。差冬至副使。历大司宪,户曹参判。将出疆。公兄判书。曾以陈奏使。赴燕。 上手书赐诗。有两年昆弟岂徒然之句。人皆荣之。癸巳三月。还朝。闰月复入知申。四月感疾。公素清瘦。瘁远役。竟以是月二十日。不起。朝绅无不惊惜。 上下旨隐卒。特解伯氏西伯。俾及于临圹。异数也。又 亲制文致祭。略曰。惟卿志气。一段正直。岂特才谞。亦有文学。其识通透。当事敏给。呜呼暮年。荩臣阙一。其后 临筵。屡发嗟惜之教。至曰思其父。欲见其子戴帽。可调补桂坊。命板揭于书筵厅。子光濩。才去丧。即除洗马。此可以观君臣之际矣。以七月甲申。葬于龙仁水清里。甲寅三月。移厝于永同鱼丽山耆庄村酉坐之原。初配贞夫人丰壤赵氏。判敦宁锡命之女。举一男。与公同年生。卒于癸亥。后从公葬右祔。后配贞夫人高灵朴氏。参奉祉衍之女。亦举一男。长男光素。娶而夭。次光濩。前牧使。公天姿特异。骨清而神秀。眉眼莹朗如画中人。见者称为瑞物。聪慧尤过人。五岁受书。数过辄诵。西堂李公德寿判礼曹时。见公于童蒙讲席。心奇之。称以他日华国手。既长。为词赋不袭科臼。化腐为神。课试屡冠。多士治功令者。争取法焉。公不自多。愈刻意读书。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1H 页
为古文简严峭劲。疏章精切曲畅。寻常状牒简札。不轻下一字。人谓其缀文。如酷吏勘狱卒。以词学雅望。结知 明主。起自孤逖。平步名涂。士流倚以为重。平生以不逮严颜。为至痛。致虔于享祀。每日晨谒。风雨不废。事慈亲。有至诚深爱。及丧。哭擗哀毁。如不欲生。吊者为之动容。既登朝。贞介自持。不喜随势俯仰。方厚谦张甚。举朝皆倾。公家比巷。而一不迹其门。爱君忧国出于性。以竭忠补阙为己任。既入春坊。 东宫临下以庄。宾僚严不敢尽怀。惟公正色匡拂。多人所难言。然终亦不忤 睿旨。尝从容谕曰。余有过失。君辄当面尽言。出不告于人。是真爱我也。暨丁丑间。群不逞媒孽 两宫。公心痛之。 上尝引见春坊官。公盛言 东宫仁孝好学之实。觊以感 上意。壬午之变。公罢官家居。语族兄领相公曰。十馀年臣事之地。遭此变。不得一言争救。臣分扫地尽矣。流涕几于失声。其在银台。随事献替。频以特旨赐对。当出外也。 上辄曰。久不见尹某。予甚思之。尝入侍。有为孽臣沈翔云。建议追罢其已死父继后。以洗衅者。 上询筵臣。皆依违不可否。公独陈彝伦之重。礼律之严。人皆耸听。有一宗臣子。将特授玉堂。公停笔不书曰。中批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1L 页
本非美事。而清华之选。先及宗戚。臣窃惜之。 上嘉纳焉。其居外也。始到锦营。见狱簿盈几。叹曰。此必有抱冤者。不可一日滞也。乃亲按而撮其疑。会刚能守宰。阅实而出入之。傅生者十馀辈。内浦势族盘据。暴横已百馀年。公廉得其强御难制者。峻绳之以法。群豪为之敛戢。完营时。以漕船数少。国家经用不继。请于群山刱造十舰。量腹受谷。准岭南例。条划甚详。 上悉从之。度支至今赖焉。营库有贩殖之规。典裨引例请之。公笑而斥之曰。方伯而贾竖为乎。营下称以近世未见。良浩与公。齿相邻。家同塾。甫冠。已从游于文墨。每于芹宫战艺。同二三子连裾共研。惟公才思绝人。操觚鍊句。淘金琢玉。未尝不瞠然推服。性清修谅直。见人不韪。去之若浼。处朋友偲偲。不苟同。人以是重之。及夫释褐。联武于金闺银台之间。见公入而启沃。出而代草。特超流辈。敏而无华。简而当理。 圣主常虚襟而倾听焉。一日同入筵席。公有覆难之言。上初未肯可。及退未下阶。呼使前曰。予未之思。尔言诚然诚然。其契遇之深。类如此。惜乎。天不假年。竟未究大用。斯通朝之所共䀌。而独余别有所戚戚者。方公之病在箦。余再就见焉。握手吐情素。无言不到。念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2H 页
末路之多艰。戒出处之必慎。款款良规。心焉佩服。未几日而公逝矣。余走位哭。作楚语而抒哀。白首冥行。蹙蹙乎靡骋。畴昔之言。琅然在耳。今公胤子。持素谷尹公所为状。徵铭于余。一篇铺列。皆吾所亲见者。不觉悽然而增感。遂挥涕而叙之。系以铭曰。
孔门论士。厥科有四。惟政与文。鲜能兼二。乃如之人。独咸数器。入处帷幄。敷华贲治。出殿方岳。摧强振瘁。恳恳忠赤。粤自雷肆。当言不匡。惟墨之耻。正色周行。鸾翔鹄峙。何天之衢。风折其翅。国丧荩臣。朝亡吉士。至尊兴思。禄及孤稚。词林失型。善类何恃。辞如织贝。识则洞髓。良玉破璞。新荷出水。入地不化。英英者气。故人勒石。我颜无愧。
左承旨成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范锡。字公叙。昌宁之成。起丽季。大显于我朝。世有名德。大司宪思肃公讳世纯。生听松先生讳守琛。谥文贞。是生牛溪先生讳浑。谥文简。生讳文浚。永同县监。号沧浪。赠吏曹判书。即公高祖也。曾祖讳栎。司宰监佥正赠左承旨。祖讳熙胄。尚衣院佥正赠大司宪。以司宰公弟知中枢讳㮨仲子承宗嗣。考讳至敏。掌乐院佥正。号守拙堂。元配丰壤赵氏。县令持纲之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2L 页
女。继配清州韩氏松之女。公韩夫人出也。以 肃庙戊寅三月二十七日生公。自幼游戏。嶷然如巨人。及长。出游士林。风标动侪流。丁酉。遭父忧。葬于新昌。居墓侧。终三年。遂挈家而至。扁其屋曰远志庵。静坐读古人书。以亲老。勉就举业。庚戌。擢庭试。选槐院。辛亥。除济原察访。癸丑。荐拜承政院注书。甲寅春。以亲政劳。升成均馆典籍。迁兵曹佐郎,正郎。拜司宪府持平。时有亡命罪人李凤祥移配之命。公发启争执。抵触时讳。辞语峻正。 上虽不允。而公议多之。乙卯。出为龙岗县令。割廪供士。劝课诗,书,春秋。设养老宴。躬授杖举觞。远近观感。三年而治化兴行。丁巳。召拜司谏院正言。倾一邑送饯。至有挥泪者。相与勒石颂之。戊午。又拜正言。大司谏金致垕。投疏售党习。公斥其憸邪。 上优答之。刊致垕法从之列。仍命岛配。右致垕者。群起攻公。 上并窜逐。而又削公职以镇之。居数月。叙拜侍讲院司书,文学。癸亥。出为公山判官。乙丑。以弼善召还。秋。馆学生上疏。语多失当。 上震怒。并命拿鞫。 亲御帐殿。诸臣无敢谏者。公方直春坊。特除掌令。趣令入侍。或戒公勿言。公笑曰。 主上为此过举。有言责者。其可缄口乎。遂入对。抗言论救。 上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3H 页
厉声曰。是成某乎。亟命远窜。又曰。某也予固虑之矣。盖公前后居台。遇事敢言故也。咫尺天威。观者无不代怖。而公举止安舒。少无摧沮色。人益伟之。是夕。 上意稍解。命改窜为削。明年。特叙为辅德。 上临便殿。命 东宫侍坐。召入直宫官进讲。公读七月篇讫。仍陈稼穑艰难之义。附以规讽。言甚切至。 上动容称善。顾谓 东宫曰。辅养得人。吾无忧矣。冬。拜安州牧使。未几罢归。亦有去思碑。丁卯。选入弘文馆。为副校理。戊辰。摸 肃考御容。以大祝劳。升通政阶。拜户曹参议。移承政院同副承旨。顷之。因庙剡。授水原府使。地是畿辅重镇。物众务钜。公持之以严。莅之以简。戎备修而治声著。明年。以亲病弃归。攀车挽行者数百辈。诉备局而请留。是后屡入银台。至左承旨。出纳敷奏。大为 上器重。庚午。 上将设均役厅。临门博询。公备陈日后弊本凡十馀条。不数年而如公言。以辛未九月八日殁。寿廑五十四。葬于新昌。戊子。改卜于高阳之蟾岩甲坐原。与夫人合窆焉。公修干伟貌。风度凝远。言论和平。秉心纯悫。坦然无表里。常曰。司马公平生。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吾窃慕焉。惇于孝友。太夫人年既高。尽其忠养。每遇佳辰。盛酒馔。与家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3L 页
人上寿。为婴儿戏以悦之。有弟妹贫甚。饥寒与共。嫁娶子女。如己出。推而及于亲戚。皆以依归。笃于故旧。尝有病疫者。出入救视。躬亲医药。人称其长德。简名利审取与。其在西路。燕价求一裘。嫌其当路也。不与焉。屡典大邑。而田庐无增。及丧。箧无馀衣。吊者。莫不嗟叹。夫人星州李氏。正郎世琏之女。承旨𡐔之曾孙。英明端淑。有女士风。治家勤俭。为闺门良佐。生于丙子。后公十四年卒。举一男一女。男德求德山县监。以孝行旌闾。女归通德郎金孝常。有系子正容。一女归沈镡。庶女归黄仁勋。德求二男三女。长鼎柱县令。次肯柱县监。女长归赵乐镇。次归生员林长浩。次归李文镐。鼎柱二男近默。次幼。二女归郑海容,金汉钟。肯柱三男。长进默。次退默。次幼。一女归尹元镇。良浩释褐于公殁之翌岁。未及蹑尘于朝行。而得闻先进之言。咸以公器局才猷未获展布。深加叹惜。今县令君赍公事行。来请丽牲之辞。义不敢辞。谨叙次而为之铭。铭曰。
行淳于家。政清于官。谔谔其舌。有豸其冠。不抗不携。鹗立朝端。人方逐逐。我独閒閒。命不才谋。禄以年悭。归馀于后。有铭在山。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4H 页
左承旨旅庵申公墓碣铭(并序)
申舜民。天下士也。其学无所不通。其才足以大受。而遇知 明主。终不得展所蕴。君子惜之。舜民讳景浚。号旅庵。本高灵大姓。其先多贤人名宦。至我 世祖朝。有大司谏末舟。以佐命元勋叔舟之弟。弃官。归淳昌之南山。子孙仍居焉。有孙曰左赞成公济。能世其贤。三传至主簿𣽤。以孝旌闾。事载三纲行实。子参奉克淳。寔为公高祖。曾祖讳沄。大父察访讳善泳。考讳涞。妣韩山李氏。进士仪鸿女。公生于 肃宗壬辰四月十五日。幼有异才。五岁读诗经。稍长。博学强记。庭有老杏。久无实。公为文责之。是岁。子忽繁。乡人异之。公为人沉深有大志。尝曰。大丈夫生斯世。天下事皆吾职。一物未格。耻也。一艺不能。病也。遂自圣人书。潜心探赜。得其大指。汎滥于九流二教。以至天官职方声律医卜之学。历代宪章。海外奇僻之书。靡不钩其奥而挈其要。于本国山川道里。尤瞭然如在目中曰。凡为将者。须先识地利。其自任如此。戊午。移家素沙。著素沙问答。辛酉。移稷山。著稷书。皆观物悟理之言。而多深造独见者。甲子。还淳昌。尝应举发解。偶游智异山乐之。遂不赴会围。甲戌夏。擢增广乙科。隶承文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4L 页
院。拜 徽陵别检。例升成均典籍。转兵礼曹郎。庚辰。除司谏院正言。寻为吏曹郎。迁司宪府掌令。壬午春。出知瑞山郡。丁大饥。削廪备赈。煮盐易粟。阖境无流瘠。明年召还。郡男女老稚。啼呼拥路。愿留衣祠之。公笑而却之。道移忠清都事。掌试事。明年留监漕运。期满归。再除掌令。皆以在乡递。其冬。又出监长渊县。应旨进民隐诗。 上亟称其文辞。公为治外宽内明。能折伏奸隐。尝坐衙。令军校曰。某方几里某林中。有盗御人。期明朝执来。校往得盗如公言。近岁为是县者。多以罪去。传言衙后山有隐瘗者。以是不利于官。而终莫得其处。公一日散步游后山。令吏掘一处。无所得。后夜又令掘其旁若干步。又无所得。第三夜。乃部校伏山路曰。有舁棺过者勿问。但诇其为谁。其夜果有舁过者。乃县之猾吏也。视其圹。当两掘之间。邑人皆伏以为神。乙酉。以献纳召。寻拜通礼。丁亥。升司谏。会谏官在外者多。公坐谪沔川。一岁放还。己丑。以宗簿正。奉命修江都璿源阁。既事归乡庐。领议政洪凤汉闻公名。讽使入京。公不动。乃言于 上曰。申某经济之才也。辟为备局郎。 上命驰驲召之。监修舆地便览。明年。拜掌乐正。兼备郎如故。于是 上又选文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5H 页
学之士八人。纂文献备考。设编辑厅。公则掌舆地考。上数命公入侍。指陈应对。多至夜分。 上奇之。赐酒馔。特命地部惠厅给钱米。两军门继薪炭。以周旅食之艰。公固辞数月。乃止。是夏书成。 上亲序卷首。乃曰。是书之辑。某也功为多。特加通政阶。擢承政院同副承旨。旋移兵曹参知。命监修八道地图。既成。作障挂殿中。以是 上益知公多闻多才可大用。命择善地试吏才。又除承旨。尝从容入对。 上喟然叹曰。何相见之晚也。承旨发白。予则大耋。君臣遭遇迟暮可恨。又问承旨有亲乎。对曰。父母俱不在。 上为之戚然。因谕之曰。今尔所事。惟予一人。毋舍予以远也。时有台臣崔益男。疏论领相金致仁。 上召公问是非。公唯唯。三问而三不对。 上默然罢朝。命窜公湖沿。盖疏中有难言者。公不欲斥言之也。初配恩津。 上问地近湖南耶。恐申某从此归矣。改命水原。未几宥。公自是僦舍京城。不敢有归意。辛卯春。复除承旨。旋拜北青府使。北俗朴甚无文。公聚秀民于校宫。亲自讲授。行乡射礼。士民圜观。稍知亲上敬长之义。癸巳。递入政院。序升至左承旨。无何。除江界府使。江界西塞雄府也。有媢公者劾之曰。文识裕而事务疏。公引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5L 页
义递。其秋。出知顺天府。顺与淳地相错。亲戚故旧。日扶携归。公资给无倦色。而裁切一任法焉。明年夏。改济州牧使。时公年已六十有三。人多悯之。公怡然就途曰。 君命。敢言夷险耶。居一年。与御史洪相圣。争事罢拿。 上察其状。即原之。丙申。 英庙上宾。既因山。公犹素食。每说 先朝事。辄言泪俱下。至己亥。公告人曰。余受知 先王。屡奉恩言。故不忍远离。今三年已毕。可以归矣。遂退居南山旧庐。温绎图书。消摇林壑。泊然无世念。五典郡府。不营家私。破屋荒田。蔬粝不继。处之怡然。庚子。三除承宣。皆不赴。明年夏。忽语二子曰。余近觉气惫。殆不久乎。因历叙平生事甚悉。翌日。与客棋。微眩就床卧。移时翛然而逝。时辛丑五月二十一日也。越三月某日。葬于南山某坐之原。公凡三娶。元配广州李氏。荫郎亨晚女。早卒无子。次配江陵崔氏。学生惇五女。后配平昌李氏。荫郎光潗女。有二男三女。长女归进士李永甲。崔出。男在权,斗权。二女归李浩渊,尹致鼎。并李出。余于甲戌春。掌试湖南。二守令为副。余问本道知名士为谁。佥曰。有淳昌申某者。南士之冠也。得此一人。足侈一榜矣。既开场发策问车制。见晚呈一券。余击案曰。吾得申某矣。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6H 页
二副曰。何以知之。余笑曰。第观之。遂擢置第一。及坼名果然。二副皆惊。至会试。又中高选。余就见于邸。信魁奇士也。遂与定交。公居京。罕与人游。惟余之从。讨论坟典。上下今古。不知日之夕而夜之永也。或留连数日。兴尽而返。余亦携壶策驴。时造南郭之侨居。公方把管著书。兀然专精。不觉户外之有客也。乃驩然迎笑引数酌。出示草藁。纵横问难。既而曰。子谓我多见书耶。书虽多。无益于己。特记问之学耳。学贵见道。道在自得。孟子曰。心之官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管子曰思之思之。鬼神其通之。是自得之法也。盖其学博而知要。志高而务实。旁罗百氏而折衷于吾道。至若析理辨疑。则直抉幽眇。皆前人所未道。今人所不能言者。余未尝不敛衽而惊服。或有犁然暗契。不言而自喻者。公亦为之欣然拊掌。喜知己之有人也。古所谓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者非耶。公既宦游四方。余亦阅历险屯。合散无常。而虽在千里。无异对面。三十年如一日焉。曩余左官北塞。公亦南归。一别五年。遂不复相见矣。每念平昔。怆恍永叹。今公女婿李永甲门人柳肃之。列公事行。来谂余曰。非公。谁当铭旅庵者。余曰。然。吾固待之矣。遂挥涕而叙之。公之文章。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6L 页
余尝序其遗集。玆不复论。所著述极多。如仪表图,頫仰图,疆界志,山水经,道路考,日本證韵,谚书音解诸书。皆可传于后。斯可见其学之富。而于公犹是糠秕云。铭曰。
昔吾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下岂小。泰山之高也。然是九州之天下。非谓寰海之四大。彼四大之至大。岂泰山之能小。君子所以求道。在纵观乎高妙。若有人兮大胆。直钩深而瞭远。物无隐而未劈。盖不限于闻见。炯炯兮慧性。荦荦兮只眼。惟玆数尺之顽石。将以护未化之形。曷能助无穷之名耶。
右副承旨止斋李公墓碣铭(并序)
公李氏。讳延德字子新。全义人。上祖太师棹。佐丽太祖。策壁上功臣。代有闻人。入本朝。始居全州。世以文显。佐郎效忠。魁鼎甲。修撰承孝。选湖堂。全州府尹赠判书廷鸾。以节行事业。载名臣传。寔公高祖也。赠赞成讳遵吉。赠领议政讳荣先。以子晚庵公贵。推恩三世。晚庵讳尚真。以德望为近世名相。即公仲父也。考讳尚邻。汉城庶尹。初娶文化柳氏。不育。再娶水原崔氏。宣传官厚发之女。以 肃庙壬戌三月十日生公。幼而才气出凡。晚庵公大器之。甫冠。谒明斋尹先生。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7H 页
先生诩之以有故相风。自此专心经学。间就科场。声闻自播。 英宗戊申。卿宰交荐。授 齐陵参奉。寻授庆基殿。转 宁陵。序升 宗庙奉事,尚瑞直长,典设别提。移禁府都事,掌乐主簿。出为龙宫县监。政称廉平。丙辰。擢庭试丙科。朝廷贺得人。即拜司宪府持平。免归乡。丁巳。复拜。时李显弼以对策不正见削。时论延及主试人。公疏陈曰。夺其科不足而投之裔。罪其人不足而并及掌试之臣。是 殿下私意未袪。喜怒不中。适赵相公显命疏同入。激 上意。削其职。三载不复。庚申。宋左相寅明启。差训局郎。辛酉。 上命召诸钱谷司郎官。问一年出入数几何。公条奏甚详。 上曰。李某曾闻有才具。今所陈可验其举职。后以讲试入侍。适乐院告新钟成。 上问公曰。尔知乐否。勿让也。公对曰。臣少时粗习筹法。欲推之律吕。而未能解。然惟声入心通。然后乃可议乐。岂以尺寸较量而得之乎。 上命差雅乐厅郎。教曰。声入心通一语。可见其留心于乐理矣。公屡辞不获。乃取新旧律尺。损益之。及告成。 上谓曰。尔试言音律之理。对曰。五声八音十二律正变倍半之理。略究糟粕。而终未能豁然通悟。其中笙簧。出自上古四清声。一如钟磬。且有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7L 页
闰管。而我国不解造法。贸来燕市。高下清浊率相反。故臣就应钟清。夹钟二管。依本律别造。则其声乃谐矣。 上曰。彼中多欺我人。更送典乐官问之可也。冬。典乐入燕。质问如公指。彼人不能讳。始出示本法。较诸新造。无少差。史官书诸宝鉴。 上亲序乐学轨范。特举此事以美之。命授准职。奖之曰。某也可比于 世宗朝朴堧矣。升拜司宪府掌令。壬戌。移侍讲院弼善。特拜掌乐正。寻移文学。 上曰。李某不可离春坊也。乃以文学。兼掌乐正。公以兼管无例。屡疏辞。间移台职。仍带乐任。时有天灾。中外疠气炽。公疏请行祷名山。 上嘉纳之。遣近臣分祷诸道。仍为后式。癸亥。复拜弼善。是时。 王世子将冠。妙选宫僚。而公例兼礼貌官。仪节悉合古礼。观者称之。甲子。授吉州牧使。辞递。旋拜天安郡守。数月。以改造殿庭乐器。召还。乙丑。拜辅德。时 上述常训教 东宫。命承旨玉堂就公解释训义。锡马以褒之。间除宗簿正,执义,司谏。丙寅。特授同副承旨曰。质实哉若人。公在院数进言。有触时讳者。 上只递其职而不深罪也。寻除掌隶院判决事。移右副承旨。丁卯。除密阳府使。地广难治。莅以清慎。是时。治送日本信使。酬应旁午。一取官廪。不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8H 页
以烦民。台臣忽以衰病滞务论斥。下 批不从曰。与予所知正相反。承旨李宗迪曰。闻其为治。多行古道。今人安知其贵。公闻之笑曰。吾既衰矣。人言是也。遂弃归。盖公堂侄宇夏。尝以直言击权宰。一门尽被其噬。公之跲于宦。盖坐此。己巳。除判决事。值 东宫代理。入城肃恩。上书陈戒。衍进大学。首陈格致诚正之道。而至治平。则言王安石新法之弊。末乃盛陈远佞人之戒。盖有意而发。时人多有忌嫉者。庚午秋。 上幸温泉。公适感疾。扶曳候路左。自是凘顿。竟以十一月二十日终。葬于府西松山。公少日颇俊逸不羁。既知为学深自矫揉。行有绳尺。识通理数。而持之若愚。惟务躬行。不喜论述。早孤。奉偏慈尽忠爱。及丧。庐墓啜粥。乡党称其孝。廉静寡欲。随众应举。不以得失婴怀。尝有主司。闻公才学物色之。公制策几就。闻之折券而出。屡典州县。归装萧然。陋居菲食。扁其斋曰知止。惟以经籍自娱。学以穷格为要。旁通阴阳律历。如乐器考正。特其一事耳。辛酉。造磬时。宫中得古磬。合于律吕。文庙有黄钟一枚。缺罅声不完。公用此取准铸钟。用倭铜不成。会遂安地产新铜。取铸乃成。人皆异之。公素有重名。赵公显命,朴公文秀。相谓曰。此人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8L 页
若当缓急。可展其才。而平时则不能用奈何。人或有闻名来叩者。辄默然不应。故胸中之蕴。鲜有知者。夫人朔宁崔氏。持平致翁之女。举三男宇岳,宇益,宇奭。宇岳一男一圣。女归郑东殷。宇益生员二男。长协圣今郡守。次侃圣。女归都事尹光柱。宇奭男文圣。一圣无嗣。取协圣子揆泰子之。郑男一容。女长归应教赵弘镇。尹男恒基,性基,心基。不佞少也。尝拜公于他席。器宇沉静。言语恂恂。知其为笃厚长者。恨未及质其所存。侧听于先辈之言。咸以博识宏才属公。而受知圣主。阨于时而无所施。宁不惜哉。今郡守君列公事行。来徵树墓之辞。余虽非立言者。慕公之深。乐为之叙。铭曰。
学粹而不矜于外。才博而不名于艺。声非不扬而人莫测其际。官非不显而视进如退。明而用晦。卷而无悔。坤止之庐。有琴有书。过其门者。不知为大夫之闾。入其室者。疑其为处士之居。今之人欤。古之人欤。我铭其墟。不知名之所于。
大司谏西州曹公墓碣铭(并序)
我王考芸窝府君。以文章名世。晚节与赵后溪,李槎川诸公。结诗社。良辰淑景。选日迭会。文采风流。照映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9H 页
一代。人比之香山东洛之胜。而维时西州曹公。以词林后进。援司马公故事。昂然登席。唱酬联翩。往往发惊人句。当世传为美谈。良浩幼时隅坐奉杖几。至今历历在眼。西州孙侍郎君。疏公遗事。来属丽牲之辞。抚念畴昔。为之怆然。谨按状而叙之。公讳夏望。字雅仲。昌宁人。新罗驸马继龙之后。历高丽有八世平章。逮我朝。节义勋伐。奕世相望。曾祖讳文秀。词翰有盛名。号雪汀。官工曹参判。夏宁君。祖讳汉英。以持平。抗义斥和。被拘燕狱。三年不屈而还。名闻夷夏。卒官礼曹参判。袭爵夏兴君赠谥文忠。考讳宪周。金沟县令。妣赠贞夫人延安李氏。大提学一相之女。月沙文忠公之曾孙。县令公疾剧。服毒药先卒。以烈女旌闾。以肃庙壬戌生公。英秀出凡。眉眼如画。尝从塾师。受曾氏史略。自战国以后。不烦指授。人称神童。甫踰十岁。连丧考妣。哭泣哀慕之中。犹日夜劬书。一览成诵。稍长。以气自豪。慕古人奇节。视世俗亡如也。乃载书入山寺。数年而归。勉就泮庠。每试居前。至于二十馀魁。名声大振。辛卯。登进士试第一。生员试二等。国俗以进士魁元。为峻选。非文学地望服一世者。莫能拟议。既坼名。李公宗城居二。人或惜之。金尚书镇圭主试。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19L 页
笑曰彼不幸而逢此人。谁敢争先。其负士望如此。壬寅。除 章陵参奉。不肯就。癸卯。拜童蒙教官。不得已应命。移禁府都事。因事递。丙午。拜司宰监奉事。弃归骊江别墅。优游林泉。岁馀。复拜禁府。换掌苑奉事。升长兴直长。岭贼平。以盟府奉血官。升主簿。迁工曹佐郎。己酉出宰宜宁县。当辛壬大侵。办谷数千斛。计口分赈。一境无瘠。癸丑。与新按使不相能。投绂而归。民镵石颂之。丙辰。擢庭试第一甲。用荫路资穷。直升通政。付西枢。即拜判决事。移兵曹参知。迁承政院同副承旨。 上御昼讲。命公陈经旨。公引物比类。剖析精微。因文生义。兼进规戎。 上嘉纳之。后日临讲。特召公曰。夙闻文学。曩知其深于易也。冬。乞暇省墓于骊湖。 上促令还朝。时值 亲临议囚。文案烦氄。 上顾谓公曰。非尔莫可。特命换刑房称旨。 上亟嘉赏焉。丁巳。除茂朱府使。己未。递拜礼曹参议。东游金刚。未还。除承旨。寻遆。庚申。庭请徽号。五启不允。将进六启。馆阁诸公辞竭。莫能秉笔。日已晏矣。公以军衔在班。大臣属公制进。即席挥毫展纸鸣飒飒。顷刻而就。满座环视称善。启即蒙允。咸啧啧曰。此令之尚迟文任。朝廷之过也。辛酉。拜大司谏。夏荐为广州府尹。寻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20H 页
罢去。壬戌。知江陵府。重建镜浦台。暇日啸咏。所制上梁文。脍炙一时。甲子。病递。乙丑。庙堂启。差承文院副提调。因辞职。极陈时弊。曰科制也。官方也。良役也。戎政也。革旧改制。条列中窾。 上优批褒之。因除兵曹参议。公少因夜读患眼眚。晚年益剧。求清凉地。丙寅。为宁越府使。览古兴感。发于吟咏。有一联曰。从古越中三让地。秖今江上九疑山。一时传诵以为越中前无此作。又于锦江亭。步板上韵。其两联曰。锦水亭空明月在。碧桃花落故人来。纱笼古壁蛛丝老。霞佩朝元鹤羽催。流传都下。俞侍郎健基击节朗诵曰。俱是仙语。此老殆不久于世耶。居岁馀。弃归杨湖庄。感疾。就医于京。竟以七月初四日不起。享年六十六。九月葬于杨根水南。后十年。移卜于骊州槚山里负午之原。夫人德水李氏。县监泰镇之女。吏曹判书大提学泽堂讳植之玄孙。聪慧通敏。孝悌睦姻。有女士范。生于癸亥。卒于辛亥。始葬于槚山南。及公殁。移祔焉。窃覸公脩干鹤立。有出尘之表。性度亢爽高视独行。于人少许可。记性超群。博通古今。文场酒席。谈论焱发。常倾一座。文辞浩瀚。各体遍长。尤善于诗。虽一韵百篇。滔滔若宿构。高华警绝。词苑老匠。皆敛衽推让。然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20L 页
亦不自贵重。常曰。文不过称其意气而已。刻画藻饰。蕲以传后者亦俗尔。挥洒淋漓。笺墨错落。而辄弃不顾。以故篇什多散佚。只馀若干卷。藏于家。始公自韦布。负重名。一世期之以润色鸿猷。高步馆阁。及夫迟晚通籍。后生少年。布列公卿。不肯低佪下僚。每求外补。自放于山水。当路者或惜其沉屈。公笑应曰。此君辈事。于老夫何与。以是人多目之以倨傲。官遂不显。然心轻爵禄。不求合于时。识者以是益高之。后赐祭文有曰。陈同吐气。苍发差池。退之得谤。名亦相随。于此可见公之本末矣。逮夫暮年。公议难遏。朝廷将以清要。处之槐院副提。盖是极选。而为文苑主盟阶也。未久而公遽逝。人莫不咨嗟叹惜。平生以早失怙恃。禄不逮养。为至痛。其典郡邑。必权奉祠版。每值丧馀前一朔。居宿于外。斋沐行祀。亲检膳羞。诚敬哀慕。有足感动人者。友同气甚笃。事仲兄如严父。保妹弟如婴儿。抚视遗孤如己出。此其内行之懿也。凡举五男。长命九有文行才冠而夭。次命五。有三男一女。男允世,允厚,允恒。女归洪乐恒。文科今参议。允世子曰学振。有孙锡路。实尸公祀。次命百。有一男三女。男允美。女归吴琬,成观柱,赵絅采。允美子曰玄振。次命亿县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21H 页
监。有三男二女。男允遇,允迈县监,允遂今校理。女归尹光心今郡守,尹亨植。允遇子曰始振,好振。允迈子曰鸿振进士。次命峻郡守。出为季父后。有一男允大文科今参判。允大子曰凤振。馀皆幼。铭曰。
士以志操为重。文以气韵为宗。志高则无所充诎。气昌则发之舂容。自古攸难。今见于公。廿魁多士。不自为工。再冠大庭。冀北遂空。丹桂孤挺。秀出灌丛。瓦缶乱鸣。独戛球钟。簪组土芥。山水朋从。骊湖清驶。越岫巃嵷。豪吟大唱。光怪干虹。霞佩飘然。四尺遗封。
兵曹参议任公墓碣铭(并序)
余于癸未秋。之官龙湾。大同丞任公才解邮衔。移亚使。留浿上驩然出迎。仍泛舟游于清流之壁。朝天之石。乘月归练光亭。徵歌选舞。极意佚宕。公举酒谓余曰。以公之才若学。不偶于时。浮沉州郡。而终必展步武。十数年后。当作此道主人。余笑而漫应之。公既殁而其言果验。及持节到浿。追忆前日事。未尝不叹公藻识之明。而窃有见知之感。今公冢孙命常。赍事行来。请树墓之辞。余方老抛笔砚。而义不敢辞。按其状。公讳毅中。字士刚。自高丽御史大夫澍。始籍丰川。入本朝。冠缨蝉嫣。为盛族。有讳硕龄。官江原观察使。号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21L 页
石江。于公为五世祖也。高祖讳景莘。禁火司别坐。曾祖讳耋。林川郡守。祖讳震成。通德郎。考讳思远。娶青松沈氏涣女。举公于 肃宗乙亥。四岁。丧母夫人。鞠于外氏。幼聪颖。不烦课督。为文辞。天分甚高。尤长于诗。少游场屋。侪流推其赡丽。工于笔艺。十馀岁时。善书者皆推以为不可及。 英庙丁未。登司马。而久屈于公车。丙子秋。始中耆老科。即付成均典籍。移平市令。拜兵曹郎。以禁喧入侍。 上问年教曰。可人可人。是冬。除固城县令。 上问汝为能吏乎。良吏乎。对曰。良能非所敢当。而治固多术。槩欲以七事为纲领焉。上曰。语甚纯实。宜善治矣。居县二年。吏民便之。以税船臭载。照法拿罢。民惜其去郡。诉于按使。请借不得。辛巳夏。拜持平。升掌令。至壬午。连入宪司。秋。出为大同察访。邮当西路之冲。冠盖旁午。吏卒凋弊。会值岁歉。贷营钱以赈之。既毕。吏称有剩钱。将纳官。公却之曰。岂有赈名而官染指者乎。癸未秋。迁本道都事。掌试事。西人饶财射利。每当科试。奔竞成风。公痛察而严防之。榜出。一路称公。按使以考试无私。书最而褒之。是冬。拜掌令。春登对陈所怀。 上嘉其切实。未几特升通政阶。翌日。试文臣制述。仍命参考。承旨奏某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22H 页
未有实职。不可为考官。命即付军衔。及书进 御题。上亟称其善书。二月。拜分兵曹参知。分曹罢。特除参议。冬。授同副承旨。以年老格外辞。不许。乙酉春。因事遆。旋拜兵议。三月。命升秩。因大臣奏格不行。夏。参知缺。 上把笔良久曰。任某。非予记则谁复举乎。遂特授之。寻以老病呈告归乡。 上问近在何处。己丑八月五日。以宿患考终。享年七十五。十月。葬于广州大得山枕丙之原。淑夫人青松沈氏。进士宗海女。端淑温粹。勤俭持家。手操纺绩。不以耄期暂释。与公同年生。后公十三岁卒。葬同穴。举一男二女。男希百生员。寿职佥枢。娶柳天兴女。生一男命常。有二男二女。皆幼。女长适县监李锡稷。次适朴活源。李锡稷生三男。纲源,璜源进士,良源。女归教官朴宗明。公天姿宽和。行己诚实。事亲孝。待宗族厚。与朋友信。家素贫屡空。平生不治产业。惟以文墨自娱。常以济物为心。及为大同。洞开官门。按使为言西路多客。虽以营门犹立阍禁。况邮官乎。公曰。穷亲窘友。裹足而来。卖衣而归。他日何颜见也。晚好山水。有时出游。辄有吟咏。人多传诵。卮斋任公珽。伯仲以词翰名。在宗党从游久。每见公诗笔。称赏不已。而公未尝以是自居。亦可见谦
耳溪集卷二十八 第 522L 页
挹之操矣。铭曰。
身拖绯玉。官不薄兮。寿邻颐期。年不啬兮。迟暮通籍。施未博兮。薄试于外。民戴德兮。归卧四壁。惟文墨兮。癯容旷度。今安觌兮。我笔虽短。石不剥兮。
耳溪集卷二十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