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芦厓集卷之九 (自动笺注)
蘆厓集卷之九
 行狀
  
從仕郞行 健元陵參奉金公先生行狀
   
 曾祖秋吉。
 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
柳氏貞夫人。
   祖聲久。
通政大夫江原道觀察使兵馬水軍節度使廵察使
妣權氏貞夫人。
   父汝鍵。
中直大夫弘文館修撰,知製 敎兼 經筵檢討官,春秋記事官。
李氏淑人
公諱景溫
字光甫
姓金氏
義城人
新羅敬順王子諱錫。
高麗
封義城君
子孫以爲貫。
其後有諱龍庇。
金紫光祿大夫太子詹事
有功德於民。
邑人立祠祀之。
四世至諱用超。
入我 朝。
開國原從功。
六世至諱希參
事 中仁明三朝。
歷敭淸顯
忤權奸。
官止三陟府使。
季子宇顒貴。
 贈資憲大夫吏判書
操履學行
取重士林
學者稱七峯先生
享于川谷鄕賢祠
生諱宇宏。
翰苑三司
官至副提學
與弟東岡
南冥退陶之門。
號開巖
涑水書院
生諱得可。
昌寧縣監。
居官淸白
縣人去思碑。
 贈司僕寺正
生諱瑮。
進士副護軍 贈左承
公元1774年
旨。
號天有
居安東之虎坪。
是公高祖
曾祖諱秋吉。
生貟 贈吏曹參判。
號鶴汀
祖諱聲久。
歷踐三司
官至觀察使
淸德重望
爲世所推。
號八吾軒
享于里社
考諱汝鍵。
弘文館修撰
文章氣節
見稱
淑人廣州李氏
宣敎郞休命之女。
公生于 肅宗十七年壬申八月二十一日
聰明絶人
纔晬。
開卷覔字。
吾公奇愛之。
期以遠到
稍長。
文思日進
嘗因病。
取左,史一閱
便歷歷在眼。
十四五時。
靑巖亭。
荷塘蒼雪二公
方說綱目
或有記不起處
公輒擧誦如流。
二公曰。
奇童也。
仍留與講論數日。
旣而
連魁大小解。
甲午
丁淑人憂。
持制甚嚴。
癸卯
赴會試。
公之試券揮塲。
知舊相賀
榜出
別人也。
公笑而不言
甲辰
靑壁李公守淵
同日卜居宣城丹砂峽。
縛數間茅屋
自號丹砂道人
嘯咏其中
嘗有詩云。
景物雄奇地勢幽。
移家幸得名區
連雲疊壁囱前出
蹴峽長波檻外流。
萬古江山閒者主。
百年身世本來浮。
箇中自有無邊興。
不向東華五侯
又有丹砂十三絶
一云
石耳巖下小井
岹嶢絶頂孤村
前宵夢裡依然見。
始覺神人卜築言。
(公嘗夢登高山
有巖如展屛風
下有小井
俯視村家可十餘戶。
有人謂曰。
君當卜居于此
後登石耳巖。
依然如夢中所見
故云。
)公每日攜李公。
談討名理
又裝小艇
興到。
沿洄觴詠
或攜卷
公元1786年
耽看。
其所如。
竟日而返。
蕭然有出塵之想。
丙午
進士
戊申逆變
奉事李公守謙
縣人倡義
掌書記
凡草檄狀報文字
出公手。
庚戌
繡衣以公文學薦于朝。
三月
拜 健元陵參奉
四月
肅 命赴 齋。
一日
憶李公有詩曰。
想公垂釣處。
春水江灣
又書曰。
在此不是食無魚
此心憧憧往來於舊釣磯
始知麋鹿之性
可以在於山林
不可以駕車也。
九月
遂棄歸。
前此
李公之赴 厚陵任所也。
公以詩送之。
一絶云。
送君南浦離歌
臨別依然挽車
九月江鄕秋色老。
小堂無主黃花
未幾李公歸。
相與逍遙丹崖翠壁之間。
絶意外慕
密庵李公貽書曰。
盡室淸凉界中。
使行駐坐卧不離泉聲岳色中。
不但朝夕玩樂之資而已
玉川趙公曰。
移家好溪山。
親好友讀好書
令人歎羡
霽山金公曰。
知兄棄官
浩然而歸。
與同人相討論
逈想風味
有欲從末由之歎云。
每朝起端坐。
沉潛性理之書。
手書心經二卷
反復紬繹
未嘗釋手
愛看參同契
常置座間。
仍有丹砂道人之號。
入峽以來
問業稍進
公隨才接引
亹亹忘倦
甲寅十二月初七日
考終溪上寓第
享年四十三。
翼年二月某日
奉葬于禮安溫溪村北隱谷丙向之原。
從先兆也。
容貌莊嚴
擧止安詳
目視燁然有光。
聲音出金石。
禀賦慈良
氣用剛方
自少。
常自激昂慷慨
隱隱挽回古道之意。
從事科塲
意想翛然
泛博書史
學術有方
處事辨別義利。
白簡切。
無周遮回護之意。
其接人則和有禮
不激不徇
阿好苟合之容。
少時頗有傷急不容耐之病。
公痛自矯揉。
就和緩。
從弟鶴陰公景泌歎曰。
吾兄變化氣質
無愧古人
孝友出天。
常以早孤不及奉養
爲至痛。
伯氏生貟公如嚴父
伯氏有奇疾。
公左扶持
須臾不離
不寢不時者七八年。
伯氏慮其生病
使之出外休息
公出門還入。
彷徨不忍去。
伯氏下世
仍成沉痼之疾。
蓋公與伯氏同居數十年。
未嘗有私財。
及其喪也。
家政賓祭
一如伯氏在世時。
三喪旣畢。
孤姪承家
而公始入峽矣。
故里且七十里。
先代忌祀。
非有病故
未嘗不往
故里之行。
必備酒肉
以壽諸父兄與羣從兄弟
討論書籍
申以勉戒。
樂而忘歸
當時同堂諸公
文行彬郁
莫不以公爲模範
諸子甚嚴。
先之以孝悌。
次之文藝
有過失。
則嚴加戒責。
不少假借
常曰。
吾家自昔淸寒
儒素相傳
子孫者。
謹守勿墜可也
故里有薄庄所收。
每於竆節
諸兄弟之貧者。
其寒不能衣者。
或貿布物而與之。
嘗有鄰居賤隷
貧不
公元1751年
能殮其母。
公爲之資給
使之殮葬。
平生不喜侈靡
衣服只取蔽體
飮食只取免飢。
所居僅庇風雨
朝晡有時不繼
處之泊如
未嘗營生之計。
少時占東額。
赴會試。
有人持二標來要與同事。
公不答。
又於會圍中。
一老人請其策草曰。
可改爲之。
公笑而許之。
對策也。
劘切時事
不少忌避
以故或魁於省試
而見拔焉。
爲文紙筆立就。
不經意
義理路脉
皆有歷落
作詩未嘗有意雕琢
韻致蕭爽
嘗贈鶴陰
風霜蒼栢操。
烟雨白鷗心之句。
識者以爲於此
可知襟期云。
筆畫遒勁有法
敏妙如神。
平日不喜撰述
不肯留草。
仲子鎭東。
收拾於故篋亂紙中。
繕寫若干卷。
編入于聞韶世稿云。
端人眞城李氏
退溪先生六代孫。
歙谷縣令守謙之女。
參奉洪公相之外孫。
端人辛未三月二十二日生。
乙亥三月二十四日卒。
君子二十年。
是年月日
葬于老隱谷公墓下。
端人年二十。
歸于公。
事姑盡誠。
君子無違
妯嬸宗族之間。
極其親睦
隣里假貸
無所愛惜
日用資給
皆出機杼
賓祭之奉。
未嘗委於婢僕
必親執致潔。
山蔬園菜
一經調和
便成旨味
見少媍女誦習諺冊。
則輒訶曰。
婦人通情足矣
何可捨女紅
而以諺文古談爲事哉。
縣公屢典州縣
未嘗以一
公元1734年
見請
入峽之後
親家十里而近。
中調度。
空乏多時
而知縣公內外
不知也。
甲寅
遭天喪。
戊午
縣公下世
己未
淑人洪氏棄背
七年之間。
遭變故。
口不近草木之滋。
不著綿絮之物。
柴毁之中。
不廢女工
卒以整理家事
冠子嫁女。
不負君子子平之願。
諸子諸女。
端人敎訓
皆成令器
鄕隣所稱。
三男四女
長翼東。
次鎭東出繼。
次斗東。
女適南必容,柳道源參奉李東殷,金一鍊。
參奉瑞節女。
生三三女
男煕卨生貟,煕說出繼,煕發。
女適敬休,李泰運,權思訥。
鎭東娶通德郞李萬寧女。
二男四女
男煕奮,煕質。
女適李師心李有源,權思奎,張時
幼學世源女。
二男三女
男煕民,煕洛。
女適李光頊,權鼎,金永軾。
南生二男六女。
漢朝漢宗
女適金眞源成彦集,孫生貟,甲相說,李廷鄰,鄭光宗。
柳生三男四女
男範休。
禾縣監,洛休,玄休
女適李之恂,李宜秀,金坤壽,金性徹。
生一男。
健運。
金生二女
適李汝虎,金宗範
煕卨生二男
瓚載,▣載。
女適崔相贒,李學秀。
煕說生三女。
適鄭
餘幼。
發生一男
幼。
民生一男
幼。
嗚呼
道源忝在門壻之列。
不及公數歲矣。
縱未能周旋函丈
親承謦欬
然得與贒子弟從遊。
誦其詩讀其書。
慨然高山
景行之思矣。
至于老病昏謬
思短淺。
而鎭東氏乃責以紀德之狀。
道源何敢當是役。
而亦何敢終辭。
謹就家狀
略加櫽栝
以塞孝子之請。
且以備秉筆採擇云。
通訓大夫行司憲府掌令涵鏡堂先生公行
公元1786年
公諱敬時
字欽若
姓柳氏
其先文化人
中世掌令諱濕。
始籍全州
生諱克恕。
麗朝寶文閣提學
生諱濱。
入我 朝。
官直提學 贈參判。
生諱義孫。
 世宗朝。
選入集賢殿提學
 贈吏曹判書
無子。
以弟執義 贈參判諱末孫子諱季潼爲後
 贈都承旨
生諱軾。
弘文館典翰 贈參判。
生諱潤善。
秉節校尉
生諱城。
卜居安東水谷
 贈司僕寺正
生諱復起
從舅鶴峯金先生學。
號岐峯
 贈左承旨
於公爲高祖
曾祖諱友潛。
隱德不仕
號陶軒
祖諱㰒。
至性
幼時親患斷指
公克亨爲著刀子說。
號天台老人
考諱東輝。
漢陽趙氏
進士諱廷珩之女。
公以 崇陵丙午十一月十三日
生于水谷里第
端秀穎悟
纔能言。
便曉文字
授史略數板。
已能屬文
語多驚人
沉靜
讀書
長者慮其生病
時令止讀。
輒復默誦不已
家甚貧。
被服不完。
木葉裏足御寒
手拾鈴。
爇以讀書
烟氣上面
朝起盥頮
水如墨黑
公元1742年
午。
母喪
公年甫十三。
季弟方在襁褓
公哭擗號慕之餘。
輒手器求乳於隣里
又自含飴而止其啼。
者莫酸鼻
隣婦爲之來乳。
免喪
孟子開目寺。
出山
山門木葉
盡成孟子書。
就寢合眼
字字眩花。
不能成寐
鳩巢權公聖矩聞之。
以書嘉奬
勸讀他書以已之。
自是
文藝蔚然
行業日進
壬戌
天台公命。
負笈孤山李先生之門。
先生亟加奬許曰。
立志童子
何患無成
嘗隨諸名勝
做工山房
人有文鑑者。
公策草。
彈指久之
歸語人曰。
諸人中有一童子。
人如玉
文如其人
早年策名
必此童子也。
又有異僧遇公於路中
拜之曰。
秀才他日
當作大夫也。
癸亥
處士下世
哀毁踰制
不可支吾
天台公甚憂之。
命進肉汁
承命強食
輒吐出。
不能下咽
戊辰
天台公下世
自是無復進取之意。
伯氏遺意
勸令應擧
己巳秋
魁鄕解。
隨計
自會圍出。
有一京人來見。
欲知試製頭辭。
蓋此人曾謫嶺南得死病。
賴水谷人生還
覆試試官
乃其至親
因此而報其厚意
公正色曰。
吾族之當初救拔
非但出於急人之意。
實以公爲可人也。
今反欲陷人於不義邪。
其人慚謝而去。
甲戌別試
及第出身
辛巳
 除典籍
丙申
遷禮曹佐郞
出爲黃海都事
西路風俗
喜請
公元1778年
囑。
長淵人
以其子私謁曰。
都白不遠
願公留意也。
斥退之。
其人又臂鷹而進之。
乃拿入杖之。
發關停擧。
一路悚然相戒。
不敢復爲請囑事矣。
戊戌
拜平安都事
方伯一道文敎
專委於公。
公考其勤慢。
勵其廉恥
江西尹淳
都會參試。
公言曰。
今番都會
一人請托
亞使勵廉恥之效也。
秋發灾祥覆審之行。
秉法不饒
列邑風生
江東
病滯服藥
有一邑宰
因公親厚之人。
送人一斤
公却之曰。
旣有病而服藥
若其量入送助者。
則不必固辭。
而今所贈若是夥然。
是貨之也。
本倅爲政
擧此可知
卽欲 啓罷。
其人漸懼。
使人摧謝不已
少間
發行
江邊列邑被灾特甚
爲吟一絶曰。
 王事馳驅隰原
平明跨馬黃昏
荒年若不蠲虛稅。
黎庶何知戴 聖恩
論列營門
多所蠲免
西民莫不稱頌
辛丑
 除龍岡縣
赴任
一路儒士皆曰。
前日勸學亞使也。
爭來請業
江邊列邑之民。
亦皆相率來拜。
以謝前日蠲稅之恩。
縣有支勑庫
畜藏銀錢鉅萬
前後守宰
私自流幣。
以開貨殖之路。
末業之類奔趨
獲其贏利則償之。
不償則逃匿
徵族徵隣。
流散相望
公知其爲一邑痼弊。
爲設償債廳。
俸祿得八千緡。
擇邑中之忠信可仗者八人
主管斂散
取贏償債
公元1783年
以償盡。
卽罷廳。
(公旣拜他郡新官
趙公顯命曰。
大惠也。
出錢二千緡。
補其不足
還朝
盛言治行爲當第一云。
)癸卯
善治
陞拜韓山郡守
湖邑素稱難治
公初到。
尙嚴猛。
後乃務存寬恤
邑民畏威
懷惠
境內大治
有京居金姓人。
以推奴事。
持廵相權以寬。
囑柬而來
金卽廵相之姨從。
而時太宰甥姪也。
延見禮待
金請官使令。
不許
翼日
金又來見。
忽有被髮流血而伏於庭下者。
問之則乃金之贖奴而被杖於金者也。
色動曰。
彼漢瞞告。
幸勿聽也。
不應
考文券後。
令拿金而下
高聲大喝曰。
老兄待我如是
何以爲之。
公曰。
爲法罪人
敢言老兄
奴婢再贖。
私門凶杖。
有法律。
不可貰也。
大枷跽之庭。
卽呼草報狀
刻期發送
當日烈寒折綿
寒凍垂死
拘留村舍
代囚其二奴。
金跳往營門
韓山朔望禁肉
廵相曰。
韓山秉法之人也。
汝必犯法而見敗矣。
言未巳。
報狀來到
乃依例回題。
作書以謝之。
移定査官。
公連呈辭狀。
爭之不已
營門不得已怙勢壓良。
照律定配
聞者快之。
甲辰
御營軍布逋欠事。
罷還。
蓋事在兼官時。
而公自明也。
乙巳
 除豐基郡守
豐是嶺底弊邑
而爲親舊之鄕。
到郡
爲之蘇殘去瘼。
嚴立科條
姻婭親屬
必裁之以法而無所貸。
俄以事罷歸
嘗愛興州竹溪山水
公元1787年
焉之志。
至是仍家焉。
丁未秋
 除襄陽府使。
相臣送之曰。
江襄之間。
土賊橫行
不可制。
今以公爲守。
不足憂也。
到官
果聞賊黨自黎婆嶺至大關嶺
巢窟相連
殺越人命
焚燒村廬
近峽之民。
擧爲脅從
至於民與賊不可辨矣。
公與江陵金公■(亻政)合勢跟捕
終未得一賊
剽掠愈甚
公乃密召山氓諭之曰。
汝等皆入賊黨
都目官方盜賊之律治汝輩
汝輩如何
山氓涕泣曰。
小人本是良民
豈有從賊之心。
而爲其所脅。
不能自拔
明府指示可生之路。
公曰。
官家亦知從賊非汝本心
故姑不繩以盜賊
汝輩若求自新之路。
一從官令可乎。
咸曰。
諾。
乃辟左右
招入其稍慧者數人。
授以方略
或標其所著。
或覘其出入
或誘以致之。
或乘而襲之。
與官將校
相爲表裏
未一旬。
果獲魁賊三人
自後跟捕相屬
伏法數十人
賊徒駭散。
無復有桴警。
於是宣布信。
申嚴敎令
邑人洽然從令。
民有從兄弟第宅者。
公以閉閤思過之意。
下帖境內
其人感悟
待罪官門求自新
乃責諭而遣之。
又有李氏者。
憑藉營門
欲掘久遠之塚。
公據論報
監司廵到本邑。
將發卒掘之。
極言不可
竟不能掘。
李亦不敢怨也。
居官一年
政淸事簡
朔朢
行朢 闕禮。
次謁先聖廟
文武士太平樓
公元1788年
時吉日。
則與鄕父老
嘯咏於峴山大堤之間。
風流都雅
不知郡符在身
戊申春
作楓岳之遊。
歸路
廵營秘關。
知畿湖逆變
疾驅還官
別關又來到
戒以抖擻軍政
且曰。
列邑軍器修鍊
無如襄陽者。
如有發軍之令。
襄陽當居前。
(公修治軍器
精利可用。
故云。
)公乃悉呼大小民人
勉以忠義
刻日軍操鍊。
時昇平日久。
無有曉解陣法者。
公取兵學指南兵機鍊要等書。
講求略遍。
夜則招軍任輩。
敎以旗招鉦鼓之令。
方圓坐作之法。
晝則操習沙場
如是五日
軍容可觀者。
李承宣彙晉,崔正言逵泰。
見而歎之曰。
柳公可謂文武兼材矣。
俄聞王師已馘賊。
犒師太平樓下。
南將軍延年罵賊不屈歌詞
被之絲竹
以爲樂府故事
本府山海之間。
朔膳及方物封進。
無月無之
前此有生事之患。
土賊平定之後
峽氓樂赴。
有獵必獲。
其封進羚羊角。
請並納其皮。
公却之曰。
貢角已是甚艱。
何可兼取其皮。
以啓無竆之弊邪。
海獺皮封進。
亦爲本邑鉅弊。
每獵捉時。
六津漁船
遮結南川海口。
遊船五六隻。
上下鼓噪
羣獺崩駭跳出
擊刺取之。
公與杆城倅同舟觀獵
日未暮。
獺塡海口
纔取十二頭。
公遽命罷獵曰。
已足封進之數。
何必盡物取之邪。
關東失稔
方以賑資爲憂。
忽有二長鯨出海
公元1789年
上。
笮油得二百石。
以補賑資。
餘以貿來牟
分給飢民不能耕種者。
浦氓謂杆城海尺曰。
使君至誠恤民
海神爲送二鯨魚
杆人笑曰。
此實浮于杆境者。
而恐爲海戶之弊。
之海中。
豈是海神之送汝境者乎。
林泉李承宣聞之曰。
杆人之所笑。
眞是乳穴民之笑。
非祥也。
海戶所供。
只存官之不可已者。
餘悉蠲之。
魚有大者
則輒還給曰。
官用則雖小無害矣。
浦氓相與戲曰。
等時
每患大魚不得
此等時。
則惟患小魚不得
嘗於 東宮葬禮時封進大魚
餘又還給。
海尺曰。
封餘還給非例也。
且願一納大魚
公笑而受之。
有言海紅東海絶味。
願得嘗之。
公曰。
滿盤海味足矣
何必求食海紅
以啓後弊邪。
一海民。
苞納膃肭臍二具。
以官無藥用
郤而不受
且戒之曰。
何自不索之物。
以爲等日後之患邪。
前例有雪馬之獵。
所獲甚多
於大雪後
該吏請依例出獵
公曰。
若事關進封
不得已爲之。
至於官獵。
則擧廢在我。
豈有前例可言邪。
己酉冬
以爲罪人逃躱事。
江襄杆三邑
一時狀罷。
公見營關。
卽發對吏之行。
夫人以病留調私邸
村巷婦媼。
持饌味餠果
迭相來問。
發行之日。
街路塡塞
有涕不忍送者。
行至洞山
里民方治善政碑。
皆遮拜泣送曰。
吾屬何時見我
侯也。
公當就理
身無重裘
卧起寒廳
首尾二十四日
中有先生房。
同囚諸人皆入處其中
要與公同之。
公曰。
吾性耐寒
不以爲苦
諸人皆曰。
人之固執也。
事旣解。
竹溪寓舍
養閒授徒
終老之計。
辛亥
値歲大無。
資活無計
不得已捲歸于嘉舊居
是年春
拜司憲府掌令。
在道上辭䟽。
陳時務之要。
其略曰。
今年凶歉倍於乙丙
臣在鄕里
日夕所聞見者。
無非可愕可驚可慽可悲者。
宋臣鄭悏以監門之賤。
尙能爲圖而進其君。
臣人至微
職則言責
而受 恩非常者乎。
夫民之有恒產者絶少
無恒產者居多
豐年樂歲
常患事育之不贍
矧今振古無之殺歲。
民安得不竆且廹哉。
老幼攀牽
或五六爲羣。
十數爲羣。
流散四出
甚至街路之上。
赤子多棄。
白晝之間。
剽掠公行
間有自活之家。
以時擧火
持瓢之徒。
塡溢門巷
蹴嘑之與。
或未遍及
則輒懷憾怒。
潛火其家。
奠居之民。
晝夜憂懼
忘寢廢食
如備大盜
若此危怕之狀。
乙丙之所無者也。
臣之待罪襄陽也。
關東少飢。
自 朝家割給一年耗糓。
全數歸之賑民。
宣布德意
分給民間
一境民物
莫不感戴
至今稱頌 朝家不衰
仁政入人深者蓋如此
 殿下旣行之於往年
收其顯效者。
何不又命之於今日邪。
公元1791年
大同田稅
乃是惟正
經費之資。
固難裁損
卽今民間赤立
有同刮毛於龜背
臣愚以爲路中尤甚者。
三稅大同
姑爲折半退捧。
以待秋成之後
民力有稍紓之幸。
國用無永蠲之患。
此亦便民之一大惠政。
伏乞 殿下留念焉。
至若蕩平二字
堯舜禹湯文武不偏不倚大公至正蕩蕩平平之道也。
萬世帝王盛節
孰有大於此者乎。
 殿下卽祚以來
欲革數百年痼弊。
首建此議。
遠近聽聞
不曰太平可復見於今日也。
惜乎。
人心不同
如面目。
言議不侔如鑿枘。
獨使 至尊憂歎於上。
臣竊痛之。
雖然
 殿下率之也。
近於捨本取末。
苟 殿下去一毫之偏私
懋回十分公正
是非好惡
止水權衡
羣下敢不精白一心
同寅協恭
以臻大猷之域哉。
倘或不然
徒以爵祿縻之。
雷霆加之。
日陞而日黜之。
不能不齊之心歸之一也。
 上下優答
前後四上辭䟽。
有懷必陳。
言益剴切
玉川趙公德鄰
以書賀之曰。
有言責者。
每人如是
則庶不負 朝家臺閣之意矣。
七月
順天府使。
到官未幾
曾經侍從
不參 王大妣哭班見罷。
方伯適廵到本府
方治困任狀啓。
公知之。
解印符。
以道笠子
往見方伯
浩然而歸。
宅傍有故康將軍希哲園亭
所謂涵鏡
公元1737年
堂也。
退陶先生題詠
後爲權氏所有
以資易之。
復其故沼。
列植花竹
與冠童嘯咏其中
樂而忘憂
子弟請改堂號
公曰。
修葺仍舊制。
堂號仍舊何傷
丁巳四月初七曰。
有諐節。
命寫諸處輓章
分封就寢
中夜卒革。
扶起進藥。
反席未安而卒。
初八日某時也。
享年七十二。
六月二十四日
奉窆于家後巽向之原。
會葬四百餘人
公儀端凝
性度剛方
假僞矜肆之態。
不設於身。
鄙俚麤雜之語。
不出於口。
身長不踰中人
儼然人望而畏之。
自敵以下
不敢出戲言。
少時氣調豪邁
晩來濟以寬和
平居靜默
渾厚周實
無甚廉稜
而及其剖判義利。
一劒兩段
未嘗回互遷就之意。
孝友之行。
出於天性
幼時墨子傳。
蓋言墨子之功。
可以立揚顯親
自傷慈母捐背
無以劬勞之恩
辭甚悽切
鳩巢公見之曰。
此兒之作。
非但有辭彩。
使有風樹之感者。
不忍讀也。
伯季氏同其苦樂
如手如足。
伯氏嘗遘癘疾
子弟公出避。
公曰。
兄病濱危。
吾何忍棄去。
親執藥物
晝夜不離側。
凡數十日
而病亦不染。
伯氏又患瘰癧
聞蛇之黑質白章爲良劑。
遇之。
輒手自捕殺
作膾
先嘗而後進之。
果得神效
伯氏旣歿
撫恤諸孤
無間已出。
解官歸。
斥賣章服轎傘之屬。
分與諸姪。
其處宗黨
曲有恩
意。
以故稍間爲恨。
有時思起。
命駕水谷
家人歸期則曰。
吾往吾家
何問歸期
先至宗家
祠廟
次謁門尊。
退與諸親隨觴詠
叙離闊之情。
踈房遠親
竆殘歸農者。
亦不輕視
苟爲尊行
下階趨迎
讓以奧席。
之如嚴父兄。
其在州郡
時節之饋。
遍及竆族。
鄕鄰交友
亦皆各有問遺
歸槖則蓋洗如也。
解官之日。
往往無夕炊之資。
再從姪慵窩公
從容言曰。
淸白吾家長物
而常祿亦不必辭
公之居官
無或近於苦淸者乎。
公笑曰。
異日君淸。
苦於我。
可謂則明也。
其任襄陽也。
有女新嫁。
就衙後隙地紅藍花開
欲摘以染裳。
公曰。
時方呈辭决歸。
出住私次。
衙內之物。
不可取也。
女曰。
然則紅花誰可摘之。
曰。
吾但不取而已
某人之摘。
非所知也。
有鄰鄕人黃腸敬差。
言於公曰。
吾以封餘壽板。
船載海運
本官亦以餘板付之。
可謂順便矣。
公笑曰。
爲吏襄陽
則必入襄陽之木邪。
敬差又言於上舍公曰。
尊丈則以自己壽板之故不欲也。
君則爲親事也。
不必固辭
上舍公曰。
所不欲。
不敢爲也。
方伯李衡聞之曰。
不惟使君贒也。
胤子亦贒矣哉
凡莅州郡
書冊未嘗印取
幼孫求借日課冊子不得
曰。
爲官雖不可銅臭
不可書冊乎。
聞之曰。
銅臭
可以書冊乎。
但勤於書則書冊自隨耳。
其於世俗紛華
泊然無所好。
在官時則食不重肉
或有二味登盤
則輒捨其一。
衣服新美者。
輒掛置椸架
塵生不著
夫人有時挈領而拂之曰。
此衣不著而可洗矣。
一行柳骨而衣皮者。
常置之座側。
五邑不改
侍傍者。
或言其不堪用。
則曰是舊物不欲捨也。
下世後。
開而視之
只有書札數束。
一筆二。
兒時袴紐腰帶絶而復結二。
弊囊三。
見者曰。
可以遺示子孫也。
公之淸介儉約有如是者。
而常自隱蔽。
不使知之。
有問者。
輒曰。
吾之一生
無非官况
何以廉吏
以故不甚知之。
及其喪出。
棺木不備
襲殮無衣
赴吊
無不嗟歎
蓋其處心行事公正廉潔
白的當。
其淸非要譽
其直非沽名
恬於進取
而爵不苟辭
才足經邦
而斂若無能。
雖其資質有過者。
學問之力。
不可誣也。
嘗謁愚潭丁先生
先生深加奬與。
及後再進。
先生寢疾
呼入卧內
與其孫聖工甫
討論經旨而聽之。
曰。
柳君精奧之論。
足令沉痾去體也。
公遊孤山之門最久。
未嘗有問目。
曰。
孤翁之門。
以書質疑相續
不然
何也。
公曰。
不甚遠。
讀書有疑。
自可躬造。
而親承誘掖
何必列箚爲問目邪。
居官不廢看書
每於簿牒之暇。
讀近
思錄,心經等書。
有程課。
襄陽時。
手寫自警編一秩
常置之几案
以資觀省
晩年
以訓後進爲樂
遠近來學甚多
隨其才分
各有成就
詩文
明切簡當
絶無剩語
當時諸公
以爲作者典刑
而公未嘗文學自居
凡有所作。
不留草。
子弟或從傍收拾
呵禁之。
淑人昌原黃氏。
參奉諱昌述之女。
事大甚謹
家貧朝晡不繼
戚戚意。
公歷州郡
未嘗一毫累官政。
韓山時。
吏進盛饌及細苧布數疋。
夫人生朝進饌幣。
是郡中故例也。
夫人曰。
龍岡未見之事。
且今空
無所稟白
欲而不受
聞之曰。
非廉吏。
夫人廉也。
先公三年而歿。
葬于家西庚坐之原。
一男四女
男晉鉉生貟
女金龍欽李元麟,朴性履南斗精。
晉鉉有三男二女
思永,弘源,曾源。
李世臣,崔南重。
思永早死無子。
以弘源子晟休爲後
弘源有六男二女
男晟休入繼
雨休,顯休,昭休,簡休出繼,冕休。
女邊益進士
餘幼。
曾源四子
霽休,鼎休,▣休,▣休。
晟休子懿文
女金宗信
餘幼。
雨休子斗文
內外子孫若干
嗚呼
公之下世垂五十年。
尙未紀行文字
孫弘源。
蓋嘗錄得遺事
未及修潤成篇
不幸逝歿。
門下諸人
大懼至行懿範仍致泯沒
道源以狀行。
道源愚陋無文
何敢
當是役。
而惟是平生景仰之心。
愛慕之私。
有自別於者。
謹就考遺事
參以聞見
撰次一通
以竢立言君子采擇云爾
善大夫同知樞府事壺窩公行
公元1787年
公諱顯時。
字達夫
姓柳氏
文化人
中世有掌令諱濕。
移籍全州
生諱克恕。
提學 贈吏曹參議
生諱濱。
提學 贈吏曹參判。
生諱義孫。
提學 贈吏曹判書
 世宗朝。
選入集贒殿
有弟諱末孫
遺逸薦授執義
是生諱季潼。
入爲判書
公後 贈都承旨
生諱軾。
弘文館典翰。
典翰六世孫進士諱啓輝
文行
重於鄕。
是公皇考
後以公壽爵
推恩 贈大司憲
祖諱桓。
 贈左承旨
曾祖景潛
 贈執義
旨公無子。
族兄諱格第四子爲後
卽大憲公也。
妣 贈貞夫人眞城李氏
生貟朝英女。
繼妣 贈貞夫人安東權氏衍女。
 崇陵丁未正月二十四日
公生于安東水谷里第
李氏出也。
公生而秀朗
聦穎邁倫
強記屬文
憲公嘗曰。
門戶之托。
在此兒。
弱冠
山寺文會
忽棄歸。
閉門讀論語
自是
文思大進
語人曰。
余於書不能多讀。
只讀得論語一部
有得力處。
屢魁鄕解。
輒屈於禮圍。
辛卯
生貟一等
廢擧
潛心經籍
至忘寢食
勸誨後進
隨才成就
門內文學
公元1786年
士。
多出。
其門。
所居壺谷
溪山之趣。
自號壺窩
又曰。
凡齊宅畔。
紫檀一樹
蒼翠成蔭
命曰香簷。
嘯咏其下。
丙午冬
先君慵窩公移家壺谷
明年春
樸齋公錫斗自渭川來。
從氏上舍公憲時亦隔籬而居。
每於花朝月夕
杖屨聯翩
詩酒相娛
人謂壺谷一里
德星咸聚。
己酉秋
被府檄。
修永嘉志
公乃採摭文獻
追錄甚悉
以此見忤官司
不恤也。
乙卯春
 朝家申飭道臣
勸奬儒士
時府伯黃公辟公爲都訓長
公辭不獲
爲文以諭諸生
課敎有方
士多興起
其後李顧齋槾李訥光庭
相繼訓長
遵用節目
己巳春
因別 恩典
同知樞府事。
推 恩三世
時年八十三。
焚黃儀節
親自講究而行之。
翼日慶席。
賀客盈堂。
公金貫玉帶。
終日危生。
略無倦色
壬申秋
寢疾
屬纊之日。
道源適在傍。
顔色如常
意想安閒
顧謂道源曰。
世稿裒集
吾門重事
爾與修撰正源。
早爲之。
仍誦論語人之生也直一章
聲響有餘。
句讀不錯
誦已。
婦女
命掃潔。
恬然而逝。
七月二十日也。
壽八十六。
嗚呼
性質忠厚
氣度凝靜
碩大寬廣
恬澹寡欲
居家以孝友聞
處鄕以醇謹稱。
少時尙氣
遇事果敢
晩乃濟以和緩
未嘗疾言遽色
詬罵不及於兒童。
箠楚不施奴隷
家人怨詈
婢僕
公元1754年
闘閧。
默然若無聞焉。
接人溫厚和平
而亦輕言笑。
其對後生少年
未嘗語及財利
引古贒德以詔之。
其係前輩疵累者。
絶口不及焉。
燕居獨處
未嘗箕踞
默然終日
之如山岳
有一京洛人歷路求見
退謂人曰。
今行。
林下宰相矣。
公自少往來川城甥館
荷塘權斗寅蒼雪權斗經遊。
二公大加歎賞曰。
文行
當爲花山第一人
閒居五十年。
未嘗看書
晩年用功
在於心經近思錄
嘗與密翁李公栽。
太極之旨。
不合而罷。
密翁後語人曰。
友之說。
果不謬矣。
霽山金公聖鐸言壺翁才調
可比東坡
玉川趙公德鄰
亦亟稱於人曰。
可當一面之才也。
一時名德
推許不淺
公欿然自虛。
嘗語道源曰。
無他所長
粗識文字
而乃爲時文中毒。
未能窺作者䡄範。
爲後生之戒。
平生杜門自守
不求知於世。
屢入薦書
而竟不錄于
人皆惜之。
遺稿藏于家。
公始葬于博嶺。
甲戌月日
改窆于高川平地村坐乙之原。
配 贈貞夫原州邊氏。
通德郞洙女。
先公三十九年而歿。
始葬叱牛山
至是遷而合窆
後配貞夫淸州鄭氏。
震雄女。
後公二年而歿。
亦祔于左。
邊氏生一一女
男宅鉉。
李見龍
鄭氏生一二女
男卜鉉。
女鄭宗弼
宅鉉三男一女
男明源,光源,祥
源。
李宗幹。
卜鉉三男二女
開源,浻源,允源
金聖始,權潤光。
源一男鳳休。
一女金基宅。
光源子善休。
源子簡休。
二女
長李弘人
次全煕運
鳳休二男
起文
餘幼。
道源竊以公高文厚德
不容泯沒於世。
胤子處士公。
蓋嘗裒集遺文
未就而卒。
孫明源伐石致之墓下。
文字未有所屬而又化去
其子鳳休父喪甫畢。
則欲遂先志
以道源嘗得侍閒之日久
或有默識平素者。
責以草記遺事藉手
乞銘於立言君子
道源庸騃無識
僅及晩年
其於平生事行
則亦瞢然無所識。
何敢當是役。
第惟世代寢遠
人事推遷
行文字。
失今不爲
則並與其得於晩年者。
泯然無徵也。
道源爲是之懼。
亟取其遺稿一冊。
伏而讀之。
怳然更操几杖於壺窩香簷之間者
爲之掩卷流涕
謹錄如右
以聽秉筆採擇焉。
生外王考翠軒公行
公諱九用。
字元則
姓金氏
善山人
高麗壁上功臣門下侍中忠公諱宣弓。
寔爲鼻祖
後十餘世。
有諱元老
禮儀判書
生諱濟。
郡守
 國初改名齊海
浮海而去。
不知所終
卽籠巖先生澍之兄也。
生諱自淵。
副賓客
生諱孝貞
吏曹判書兼大提學
淸白
謚文靖
生諱安生
修撰
生諱季訥。
縣監。
生諱璘。
參奉
生諱應源。
參奉
生諱慶
公元1782年
胤。
生貟敎授
生諱以礪。
生諱得龜。
進士
西厓先生門下
文學見許
於公爲高祖
曾祖諱愳。
生貟
受業東籬金公允安。
又遊李蒼石鄭愚伏之門。
號槃澗
祖諱命休。
考諱必亨
光州金氏
玉音之女。
本生考諱必行。
豐山柳氏
從仕郞諱宗之之女。
公以 崇陵壬寅七月十九日生。
伯父處士公取爲後
公幼有至性
六七歲時
已知事親之方。
所後二親
沉綿之疾。
日夜侍側
常有憂色
鄰兒或呼與出遊
輒辭不往。
鄕里異之。
旣長。
請業秋潭金公如萬
金公亟加奬許
公益自刻勵。
手不釋卷
尤喜朱子書節要。
嘗自言平生得一節要
略有受用處。
每日晨起盥櫛
省候兩親
又率諸子往省于生庭。
昏亦如之。
一家化之。
至七八歲兒。
亦皆以晨昏省謁常事
見者稱歎以爲小學之道。
復見於公家矣。
其遇忌日
前期灑掃庭室。
整衣致齊
饋奠之物。
親自檢視
婢僕或有不謹
引過自責
以此祭祀之時。
上下悚懼
罔敢或解。
諸父諸母
一如事親
第三叔父生理剝落
屋宇傾圮
公有外氏所付瓦屋九潭
禀于先府君
割地移建以奉叔父
叔父下世後。
周恤諸從。
無異叔父在世之時。
從弟九章有才學。
文房科塲之具。
盡爲資給
李上舍山斗無以自存
公嘉其志業
公元1778年
之割田築室以處之。
李公得以肆力文學
通仕籍。
位至宰樞。
常語人曰。
山斗之有今日
金公之力也。
敎子姪。
必先行誼而後文藝
一善行。
喜形於色
或有過失
加警責。
子弟循循雅飭
大爲鄕人所稱。
所居東有高臺
名凌虛
公日逍遙其上。
所居翠軒
高敞幽絶
鄕隣長老
命駕永夕
樽酒細論
殆無虛日
士友相稱翠軒翁。
又曰凌虛臺主人。
中年以後
疊遭大故
哀毁成疾。
漸至沉痼
疾且革。
子弟曰。
某日凾丈忌日也。
可備祭需送之。
因呼草書狀。
辭語不錯
從兄守分窩公訃至。
使傍人扶起哭之。
却肉不食
病勢危篤
夜誦攸好德考終命數句。
音響如常
季氏九潤曰。
保家之道。
惟在勤謹
爾其識之。
又曰。
治喪從簡約。
但衣取其㓗。
殮取方正而已
今俗所用幅巾
多失古制
代以儒巾可也
因呼孺人諸婦戒之曰。
勉修婦德
失和氣。
卽命入去
諸婦啼號不忍去。
公厲聲曰。
死生之際。
婦人不宜在傍。
梳頭髮。
取水沐浴畢。
新衣
席南首。
小偏
令正之。
恬然而逝。
是戊戌八月六日午時也。
享年五十七。
是年月日
葬于盛祚山午向之原。
嗚呼
風姿雅㓗
內行醇備
父母之側。
叱咜之聲。
不及犬馬
退處私室
竦肩危坐
終日欽欽
家人
嚴而有恩。
朋友
和而不狎
威儀儼恪
人望而畏之。
嘗至龍宮親舊坐定
忽有催租吏突入咆咻
見公在坐
便投杖逡廵而去。
道源又嘗承敎家大人
端嚴好禮。
遵繩墨。
雖素所伉者。
至公之門。
斂袵整帶而後入。
又嘗聞龜城金同樞光烈言。
少時紹修書院
見一先輩儀貌雅飭
動止有法
問之則乃金公某云。
配完山李氏
 贈大司憲時復之女。
某年某月日卒。
墓在尙州羅駕山判書公墓下。
後配眞城李氏
成漢之女。
某年某月日卒。
公墓右。
前配三男二女
長益泰。
次克泰。
次履泰。
女長適參議觀鉉。
我生大人
適士尹德勛。
後配生一二女
男一泰。
女長適士金光鼎。
適士人柳起源
益泰子宗善。
克泰子楚善。
適士洪煕績。
履泰子宗善。
繼益泰後。
次惟善。
適士人柳在源。
一泰子洛善。
適士人柳盛源。
大人三男
通源道源進士長源生貟
尹德勛子僎佾。
適士人朴鳳采
金光鼎子相采。
適士柳賁
柳起源子來休。
適士人金始應,裴顯德
宗善子有臣。
楚善子夏臣。
惟善子虎臣
餘幼。
適士人鄭象璣
洛善子幼
臣子聲國,聲遠出繼夏臣後。
適士人柳宅文。
夏臣子聲遠。
國子幼。
道源竊伏惟念
外王府君
早廢塲屋
隱居求志
至行懿德
未能表見於世。
叔舅在世時。
錄成狀草。
藏之巾笥
又以諺書。
略叙居家事行考終顚末
以示諸姊妹
不幸遭喪亂。
奔竄東西
遂失其狀本。
諺錄亦不知所在
平日行蹟
無由得其髣髴
生妣淑夫人
以此平生之恨。
不肖等尙忍忘之哉。
內姪有臣。
辛勤成立
有文有行
頃歲始歸故土
收拾先業
旣又搜閱故篋。
乃得諺飜行錄及挽誄若干紙。
參以鄕父老公誦之言。
行錄一通
以授道源
使之纂次爲狀。
其意蓋將謁銘於筆者
墓道也。
道源謹受而卒業
俛仰興感
涕淚橫墜
顧道愚陋無知識。
鄭重不敢屬筆久矣
昨年
有臣又棄去。
人事不可如此
深恐一向因循
無以先妣遺志
乃敢就有臣所
略加櫽栝
取正當世之君子云
先考通政大夫曹參慵窩府君家狀
府君諱升鉉
字允卿
姓柳氏
其先文化人
十三世祖諱濕。
掌令。
封完山伯
子孫遂改籍全州
生諱克恕。
麗朝寶文閣提學
生諱濱。
入我 朝。
官直提學 贈參判。
生諱義孫。
選入集贒殿
文章儒雅名世
至禮曹參判 贈吏曹判書
無子。
以弟執義 贈判諱末孫子季爲後
 贈都承旨
生諱軾。
弘文館典翰 贈判。
公元1740年
諱潤善
秉節校尉
始自漢陽寓居榮川。
生諱城。
移居安東水谷里。
早卒。
 贈司僕寺正
生諱復起
從舅鶴峯金先生學。
號岐峯
 贈左承旨
生諱友潛。
號陶軒
隱德不仕
府君高祖
曾祖諱橚。
副護軍
祖諱振輝。
成均進士
考諱奉時
端方介潔
敦倫好義
宗族朋友敬重
妣鵝洲申氏。
通德郞諱以徵之女。
府君以 明陵庚申十一月十二日丁卯生。
豪俊器局
戲嬉言動凡兒
伯父上舍奇愛之。
常指以爲吾家千里駒也。
村邊有樹。
心朽而竅。
異鳥養雛其中
羣兒欲取而弄之。
竅深臂不能及。
府君令多拾松子
連投以塡之。
雛輒聳而上
乃取之。
聞者比之文潞公毬事
入學
強記過人
喜究文義
屬文
深思遠致
先考處士公。
敎之甚嚴。
大成就之。
一日
府君從隣兒獵魚而歸。
處士卽命棄之。
加警責。
已而
所居喧閙
遂就十里山村靜僻處。
寓居三年
專意敎養府君也。
自是肆力文學
及長。
擧子業
有聲場屋間。
嘗魁夏課
次日入場
諸生爭改題以致乖亂
旣定
府君獨棄而徑歸。
蓋惡士習不端
不欲混於其間也。
己丑
丁外憂
致哀謹節終喪
丙申
內艱
戊戌服闋
己亥
增廣文科
未柝號。
發還宿旅舍
榜聲猝至。
同舍爲之驚倒
府君辭色
公元1780年
自如
旋復就寢
鼾睡如初
參奉李公槾歸語於人。
稱其雅量非人所及
旣應榜。
沈太宰檀。
沈公賞之曰。
嶺南人德器可爲宰相者。
吾見二人焉。
其一。
蒼雪權公斗經也。
庚子夏
 景廟新卽位
首復校理金公世欽官爵
金公已歿。
其葬也。
儒紳會者。
彈冠相語
以爲南士復用
當爲卿宰
當爲侍從
府君在座
默然終日
若無聞焉。
退謂人曰。
吾黨氣像如此
甚可羞也。
辛丑春
成均學諭
學錄博士
癸卯
例陞典籍
遷禮曹佐郞
甲辰
正郞
府君在京數年。
足跡未嘗一及權貴
與同親舊和詩對碁而已
京洛士大夫稱其不負嶺南舊風。
曹吏相與語曰。
某官終不識銓官門。
仕路宜枳矣。
一日
棄官南歸
有詩云。
吾顔不可奴
吾膝不可婢。
大笑出國門。
嶺南一千里。
人多傳誦焉。
及還。
父老語曰。
今人遊宦京輦
容止辭氣
多變於舊。
三歲居京。
不改鄕野之態。
何哉
府君笑謝曰。
素性樸拙
自不得改也。
自是投閒累年
世味益淡。
然以所居不便閒養。
乃就舊居之南。
所謂瓢谷者居焉。
取其有溪山之趣也。
縛茅數椽。
名曰慵窩
自號慵叟
族父壺窩,族兄樸齋諸公爲隣。
杖屨逍遙
談論諷詠
樂而忘憂
素貧窶。
朝晡有時不繼
不以爲意
丙午冬
 除龍岡縣
將拜 命。
公元1788年
及入都。
前令仍任。
乃還。
馬上戲吟一詩云。
行李蕭然一馬裝。
言太守龍岡
官名得失眞堪笑。
依舊歸來正郞
戊申春
希亮,麟佐等逆亂起。
鄕之士大夫旁郡名勝
皆會于府城
倡義討賊
遂推府君大將
軍門鄕校
夜呼草檄
通諭遠近
其文曰。
嗚呼
何代無亂臣賊子
豈料兇逆一種
近出吾嶺。
負 國家培養之澤。
南中難湔之羞哉。
此賊不滅
嶺南不可復爲嶺南
此賊不死
不可與之俱生。
凡我七十州章甫之徒。
其將斂手坐視
不思所以食其肉寢其皮也哉
在昔壬辰之亂。
敵國外患
而尙賴嶺中義旅之力。
助成再造之績。
今日嶺南羞辱
奚翅十倍倭奴之難。
則爲今日嶺南人者。
不與此賊甘心
將何面目
歸見壬辰先輩地下乎。
卽聞安城竹山之賊。
次第授首
而餘賊一支
跳梁於居昌安陰之間。
嶺南四大鎭。
已以大兵臨之。
固知幺麽小醜
不日迅掃。
倡義快憤。
吾輩所不容已。
豈可徒恃官軍
退坐安寢
不與從事乎。
不佞特一庸鈍底物耳。
猥蒙君子所謬推。
屬之以主將之任
大懼不堪重負
爲僉君子羞。
嗚呼
此非僉君子之責乎。
惟願僉君子鼓動奮發
永肩一心
武力者。
效其武力
智慮者。
竭其智慮
或操弓矢
以編行伍
出財糓。
公元1789年
以助糧餉
期與官軍
協力討賊
以振義聲
以雪大恥
用紓我 聖上南顧之憂。
吾嶺庶幾有辭來世
條律錄在左方
約束已定
違者有律。
唯僉君子勖哉。
檄至。
士皆風動
部署麾下嚴其約束
進士金達龍爲募兵都監
不謹擧任。
且語侵副將
府君令拿致庭下。
將行軍法
金公免冠謝。
良久乃已。
金公府君平日執友
性又倔強
甘心受制如此
軍中肅然
無敢違令者。
安撫使朴師洙入軍門觀之。
歎其規模之盛。
號召使趙公德鄰亦曰墨紙裹頭
裂裳被體
張拳而爭死
豈不壯哉。
兵將發。
官軍破賊
罷兵
江右一士人。
後至語人曰。
 王師迅掃兇醜
誠 國家臣民之慶。
但恨不一日公用
己酉二月
拜兵曹正郞
俄拜司憲府掌令。
府君承 召在道
會 朝家有事
臺臣在外者。
例皆遆改。
遂罷還。
四月
宗簿寺正
未及謝 恩。
通政
 除授城府使。
陛辭之日。
 上引見曰。
去年逆亂
爾能倡義誓衆
予甚嘉之
不識何狀之意。
府君起拜謝曰。
以不才。
謬爲鄕黨父老推委
遂欲糾率徒旅
推鋒死敵
尋以 王師迅捷
未及動兵而罷。
實無分寸勞効
何敢當 聖敎乎。
 上復申諭
賜弓矢以遣之。
到官
士民相賀曰。
往年趙公謫此土。
爲言南中贒士也。
今得
公元1790年
以爲邑長
何其幸也。
未幾
鄕試考官
久離官次
屬鎭潼關民有乘時越境採藥者。
事覺。
監司 啓罷。
地方官以代者未至。
府君留管官政一年
奉公惠民
不以旣劾而怠。
邊境稱治。
庚戌夏
代者至。
發行
邑民老少
爭持酒食擁道餞別
至有攀輿含淚不忍送者。
癸丑夏
御史李宗白以咸安連任武弁
弊民病。
 啓請擇授文臣有位望者。
朝廷府君應 命。
時當辛壬大饑之餘。
戶口散亡
府庫蕩然
田籍軍額
皆擁虛簿。
府君旣至
察其弊瘼。
首罷漁梁市廛征稅
吏奴貿易民糶倉粟
不能糴者。
乃以官廨所需塡補之。
在寬民力省官用。
未及二年
閭里稍復其舊。
民有廹於賦役不能自存
訴其情實者。
爲之惻然傷愍
或至出涕慰諭之。
民亦感泣而退。
御下待物
一以平恕爲主
然事有關公法者。
毅然裁之。
不少饒假
一奸侵害野人
治之以賊律。
嘗捕逃軍梟示以懲後。
自具戎服
盛陳兵仗
傍人救解不得
潛使縱遣
因告以亡去
府君大怒曰。
此千揔之罪也。
遂拿入决棍。
千揔。
府君素所信任者也。
於是威惠並行
郡中翕然從化
郡有魚政丞墓。
國舅府院君有龜其裔孫也。
使其從叔宣傳史績
推尋墓田
致書托屬甚勤。
所謂基田。
凡屢十結。
方散爲
民田
魚家只於久遠田案中。
考得其量名。
傳寫以示之。
府君招民問之。
皆自言傳耕食
然亦未有文券
史績以爲己物。
署押成案
府君不肯曰。
事在百年前。
不可以文券有無而决其賓主
公家雖無此。
足以奉先墓。
彼方仰是以爲命
一朝奪而與公。
所不忍。
以此意歸大監
史績頗慍而去。
其後以事復至。
爲致府院君意而謝之。
蓋服其秉心至公也。
又有魚姓人爲左兵使。
至郡聞其同姓之爲民者入於良役。
請免之。
府君不許
固請曰。
公之孼支及墓直輩在安東
無入良役者乎。
曰。
有之。
然則換手除免
倍數相償。
府君笑曰。
本郡流民未集
軍簿枵然
每簽一丁
闔境騷擾
豈可病民以便其私乎。
魚竟不能強之。
郡卽寒岡鄭先生所嘗莅也。
百年之後
遺敎寖衰
士多不習文術
府君有以振作之。
乃復其稍有行文學數家以優之。
聚邑中子弟。
貯之學舍
捐俸以養。
課其藝業
使無怠倦
延入郡齋
出見黌堂
講論訓勑
終始不衰
邑人興起焉。
士民舊分朋黨
前政多以私意扶抑之。
愈致乖激。
君一以誠待之
諭戒和解
俾革前習
府君之去。
莫復有爭閧者。
鄕校占地汚下
人士皆病之。
府君乃轉聞于 朝。
擇地以移之。
拙齋朴公基在郡界中。
歲久
公元1733年
夷。
府君聞而傷之。
加封植。
爲文以祭之。
月朔朢。
晨起行望 闕禮。
次謁先聖廟
旣而
鄕人武夫
試射技。
賞罰能否
率以爲常
居官三考
輒以純謹寬厚爲最。
比邑守宰
亦皆推爲長者之治。
乙卯夏
稅米船敗
金吾依例拿推。
將行
士民皆會餞。
一老酌水以進曰。
公淸如水
不敢麴糱累之。
在理之日。
吏請曰。
所坐旣輕。
若圖于律官。
贖之以錢。
可以帶職還任
且前例如此。
府君責曰。
罰之輕重
自有朝廷處置
可以力圖之。
雖有前例
不爲也。
竟遞職還鄕
壬戌夏
拜掌隷院判决事
府君老病不堪劇務
陳䟽乞遞。
時 王世子初行嘉禮
曾經侍從有不參者。
並 命拿推。
府君亦在其中
政院不受辭䟽。
拿 命仍又中寢
府君分義所在
不可晏然退坐。
僶俛
復上辭䟽而政院又不受
府君不得已拜 命。
聽訟公平
不壓於權勢
有私奴見侵於內需司。
法官依違久不决。
至是。
府君入 啓論之。
斷還其主。
知其事者。
皆服其剛明
聽訟之法。
兩造交納文書
取招原情
謂之具訟體。
而乃决。
得直者納錢布
其餘立斷者否。
居是官者。
必令具訟體。
府君一切立斷
以故詞訟無滯積者。
官曹無所入。
至於支用
不繼不恤也。
居數月。
書家人曰。
旅宦老境所堪。
可修
公元1742年
亭臺
以待吾歸。
後數日。
府君果至矣。
 除寧海府使。
府爲沿海弊邑
距家僅百里
姻親交舊多在焉。
人憂其難治
請嚴閽禁。
以絶賓客
府君曰。
居官待人
隨吾心力所及而應之。
豈可逆揣難堪
而爲自便之計。
視事
不撓公。
忤物
凡事從寬簡。
漁氓鹽戶所供。
只存官之不可已者。
餘悉蠲之。
歲時存問老人
下至賤隷
一無遺者。
本府素號多猾吏
吏有盜割倉廩
事更數政。
府君摘發按治之。
如是者數人。
未發者皆懷憂懼。
謀欲因緣生事
監營封進人蔘時。
掌吏故爲不謹
遂致 啓罷。
吏卽亡匿
府君莅任
未滿三月
人皆憤惋
府君不以介意
乙丑冬
拜工曹參議。
時季監察方任京職
相與寢食一舍
非有公故。
未嘗頃刻相捨。
間以詩什唱和
手寫一冊。
名曰聯床錄。
本曹工匠所部也。
居官者。
素多修改服餙
製造器用
府君不以一毫私事工匠
多年罷散之餘。
轎傘繩床鞍馬之具。
皆已破弊
一無所改。
公事隨遇盡職
不以老病爲辭。
嘗以薦俎官。
入參冬至 大享
時天甚寒。
達夜序立
班列者。
不能堪。
更迭退休
使人拄後。
府君儼然植立
不少跛倚
旣罷。
僚官相語嘖嘖曰。
七十之年。
乃能如此
其有定力
可知也。
丙寅春
外遷豐基郡守
或曰
銓官之待令公亦薄矣。
公元1746年
盍辭之。
府君曰。
豐爲嶺邑
吾之歸路也。
私計實便。
且官不可擇。
辭朝之任
郡庭
退陶先生莅郡時所植也。
人謂之先生
歲久蒙翳不茂。
府君至。
卽剪治漑培之
爲詩以志感
是歲民饑
府君以賑政不可緩
下車一旬
單騎往監營。
面陳救荒之策。
歸路家廟
還官日得寒疾
數日漸至危劇
語音艱澀
綣綣民事
傳語功曺
或發帖民間
必欲盡救濟之方。
未嘗少置。
一日將狀報監營請賑糓。
自呼草。
辭意懇切
不失倫序
明日
吏白以賑狀甚急
子弟代署。
府君開眼曰。
代署不可
言訖而終。
閏三月二十八日甲子也。
享年六十七。
不肖孤尙忍言哉。
賑狀到監營後於赴。
監司爲之惻然感動
加給賑糓七十石。
邑人流涕言。
此我侯遺惠也。
四月初八日癸酉
奉柩還。
九月初一日甲午
葬于府東砧谷甲向之原。
遷淑夫人墓而合窆
府君性資醇愨
襟懷高潔
儀貌嚴凝
中心樂易
宇量恢弘
內守堅定
平居靜默
不喜談說
至其剖判義利。
白簡當。
或有強辨好氣喧爭不相下者。
府君徐以一言折之
翕然以定
凡有事變
利害得失之幾。
人所眩惑而爲之前却者。
君直斷之以理。
前言其當如此
已而
鮮有不中者。
少時氣格勁峻。
自敵以下
皆憚忤犯
中歲以後
濟以寬和
立心制行
一本公平忠信
接物之際。
誠意藹然
絶無機械畦畛
見人有善
嘉悅奬許
若已有之。
其有不善
亦不㬥揚而詆斥之。
心誠憂歎
惟恐不改
是以人無親踈貴賤
莫不愛而敬之
雖有輕鄙薄惡之徒。
不敢加以譏誚
稱之爲厚德長者
然知之深者。
乃許以剛毅伏節之士。
府君平日自語亦曰。
無他才能
不幸遇難
惟有而已
少事父母
愛敬備至
及後登第
二親不在矣。
歸見廟庭
淚濕恩袍。
觀者爲之罷歡。
終身以祿不及養爲恨。
從宦京師
友人出宰贈詩云。
不慕薰天富貴人
不羞潦倒棄明辰。
羡君五馬南歸日。
君有高堂老親
又自以爲送終
不得盡其情。
常語子弟
異日無得爲吾致豐。
使踰於吾親也。
與弟監察友愛篤至
自失嚴敎
盡其訓廸之方。
恩義未嘗相揜
卒以成材
雖於析箸之後
白首之年。
有無甘苦
一與之均。
嬉怡歡笑
若在幼少
動相倚恃
不啻手足
家人化之。
下至婢僕
不分彼此
不知其各有主者
一姊寡居竆甚。
府君至誠憂恤
饋遺不絶
得一美味
必停箸而思之。
歲一迎致
與共苦樂
居官俸祿之餘。
必先姊家而後及於男女
孤甥如已子。
撫養敎誨
惟欲其成立
堂兄上舍年齒相間五六歲。
府君承順敬謹
如事嚴父
嘗愛靑
松山水之勝。
移家居之。
區畫旣成
上舍不忍相離
泣而止之。
府君遂寢其計。
密庵李公栽聞之
歎曰。
兩人親愛之篤。
皆人所難及。
門戶闊大
躁靜異品
府君處之各得其歡心
重宗之義。
尤出至誠
常以宗業剝落爲憂。
扶護之道。
無所不用其極焉。
交際朋友
信而不狎
所與傾心相許若而人
霽山金公聖鐸
契誼特厚。
金公際遇非常
人皆榮之。
府君以爲憂。
及其遭罹世禍
府君竭力以周竆途
夢思寤歎
十年如一日。
人謂府君先見之知。
全交之義。
無愧古人矣。
居官淸愼
常俸之外
秋毫無所犯。
家人之從在官者。
使不得妄用一錢
子弟請造刀鞋之屬。
不許曰。
吾受 國恩
以有官祿
汝因父兄之勢。
以餬其口。
亦已足矣
何可煩以此等乎。
初自鍾城還。
先送一木榼于家。
家人視之
鄕書數束及所著巾帽筆硯之屬而已
去時所挾一布單衾
經歲已弊。
不復改製
一女新嫁未行。
首髢粧奩
一無所及
其自成安就理也。
邑人依例聚錢。
以四百緡追贐于家。
府君悉却之。
其後以咸安稅船事再被遠。
資斧未足
貸錢六緡於人以行。
及還。
錢復至。
府君數六緡受之。
償債主。
餘又還之。
筮仕二十年。
屢典州郡
家無長物
貧約一如布衣時。
人有稱其廉潔者。
府君
笑曰。
實無能。
且所歷皆薄宦
非有淸德而然也。
奉法至公
請托大小
一無所從
方爲禮部郞也。
晉州一同姓人占鄕解。
托以其至親新死。
請付後年覆試
府君不許曰。
得失有命
君爲士子
何忍欺 國。
詐死親戚乎。
其人遂圖于他郞而去。
後見府君謝曰。
當時不能無憾於公。
今乃知公愛我以德也。
掌試同道
知舊請囑紛紜
受差以後
鄕書有別紙者。
先令子弟去之曰。
旣見之後從其請。
則我爲行私故黜之。
則彼爲見枉。
不如不見也。
爲治擧大體
嘗曰。
世俗所謂善治者。
下吏仇讎
常於無過中求有過
未知可也
夫吏亦人也。
何可預憂爲民害
而遇之苛酷
使我性情先失其平乎。
惟當隨事撿察
有罪勿赦而已
又曰。
今之治郡者。
皆好廉問以鉤。
閭里隱伏
未必盡得其情。
民物自相睢盱矣。
如此者。
使之治一事行一日
不爲無效
然終非弘大經遠之道也。
前政侵用官帑者。
彌綸補塞。
如償自己所負。
不使人見其迹。
咸安時
前官素相識者
而所犯甚多
幾至得罪
府君爲之善其後
竟以無事
人大感。
府君就理之日。
勞問頗欵。
且有愧謝之語。
不好承奉
吏僕有言禮貌之失者。
每多回容宥之
所在州郡
邑子賓友
雖於武夫庸人
未嘗慢而輕
之。
上使有遣褊裨來。
不恥與之抗禮
左右以爲羞。
府君笑曰。
是於我何損
方爲掌令。
未及赴 召。
匹馬向他所。
道遇虞侯
導者詞之。
府君避馬憇路左。
旣去乃前。
或恠問之。
曰。
我若自言。
彼必顚倒來謝。
使人狼狽也。
且吾方未趨 君命
不必責以朝廷之禮。
咸安時
鄕人宴飮二樹亭。
有人騎馬掠座而去。
府君若無見焉。
左右請責之。
府君曰。
此必非治下人也。
曰。
雖非治下人。
安敢入此土。
不敬官長乎。
府君曰。
彼必有所挾而然。
若責之而不遜
則是惹起一閙。
妨此樂事耳。
一座皆服。
有人僞造帖子
責物於官廨
典吏疑之以告。
府君詰治之。
其人慚懼而逃。
自奉儉約
不喜盛饌
衣冠鞍馬寒士
子弟有衣華盛之服者。
爲之顰蹙不樂
嗜酒
不喜聽聲樂。
泊然無世俗紛華之習。
財利
淡如也。
弱冠
處士公命臧獲下邑
得錢數十而還
路逢表弟金衡國。
金公家貧親老。
有幹下邑
事敗而歸。
府君卽以其半與之。
處士公喜曰。
汝以千金
還慰我心。
當不過是。
嘗買一婢
用錢三緡
婢猝富。
自贖
府君止取七緡曰。
數年之間。
倍利足矣
感德不已
府君之歿。
爲之服喪致哀
自在微品卑官
便有知足安分之意。
一有 除拜
雖不欲苟辭
僶俛而就。
然非其所樂也。
監察公與族子正源同登乙卯第。
府君方綰郡章
一門內榮耀過盛。
爲之惕然不安
作詩有云。
懼心還起喜心邊。
監察公。
十年不叙一官
人或唁之。
府君曰。
吾旣致位緋玉。
吾弟又有科名
而且多男子。
衣食自足
世間安有圓滿事乎。
諸子應擧者。
只令隨分進退
不求必得
以爲人多不量分劑
妄有希冀
是大不祥
丁寧爲後生戒
而其於倚伏無常棄除有數之義。
未嘗不重致意焉。
晩年
名位差顯。
要人貴士往往有致禮願交者。
府君不樂之往還。
任鍾城時。
與鏡城判官尹得和同鄕試考官
勢家人也。
還朝顯職
府君就理
尹言于禁府官。
結解之。
使人致其意。
要與相見
旣出。
造謝
明日遂行
判隷院日。
判書夏方爲吏曹參判。
府君名。
使人致願見之意。
府君終不往見。
以此益高之。
嘗愛邵康節退一步行安樂法之句。
揭爲春帖見志
愛古軒冕不忘簑笠之語。
後生爲題以賦之
意想翛然
常有山林獨往之志。
平居惓惓
一念未嘗不在於國。
時政闕失
愀然不樂
憂形於色
中夜起坐
咄咄不已
不肯對人言。
所居茅屋
風雨所拔。
臨溪改搆室仍舊
號軒曰寄傲
合而名之曰枕澗亭。
其室銘曰不能巧。
用吾拙。
耐勞
就吾佚。
惟其拙。
莫吾役。
惟其佚。
孰吾梏。
於斯
於斯
偃仰於斯
以樂吾餘日。
朱甍繡戶
廣廈深簷。
未足易吾凈室
治其庭除
多植花草
亭之東。
有自然臺。
臺下孤吟石。
柳蔭其間
遇興輒曳杖散步
沉吟移時而返。
閒居未嘗看書
不立程限
有會心處。
欣然讀之。
晩年喜看周易
乃曰。
不讀此。
無以决嫌通事理。
世之爲士者。
以爲微奧難知。
而初不思索
不然則徒剽竊句語
以爲科文藻餙
可歎也。
古今文章
必取理順辭暢者觀之曰。
所以達意
若不肝膈
而務爲險僻回護
其人可知也。
故其自爲詩文
主平渾全
不以工拙爲意
遺稿若干卷藏于家。
夫人光山金氏
通訓大夫山陰縣監諱漢璧之女。
幼有柔順之德。
及歸府君
舅姑孝。
君子無違
娣姒仁而有義。
府君兄弟姊妹之子
視之如己出。
家貧紡績
以資府君遊學仕宦之用。
先府君十六年庚戌十二月二十七日終。
府君生一男。
不擧
監察公第二子子之。
不肖孤興是也
一人適士人李世憲。
側室一女四。
皆幼。
興源一男二女
世憲有一男一女
亦皆幼。
興源竊惟先君行業本末未盡表見於世。
必待大人君子叙次爲狀而發揮之。
然後可以於今與後。
不孝無狀
蒙然無所曉識
凡平
言動政事
不能審視默識之。
又惟先君謙退鞱晦
人譽己。
今若汎採傳聞
務爲張皇
適足以傷其志。
非所顯之也。
玆敢略述所見所知
錄爲一通
流涕再拜以獻于下執事
伏惟哀矜垂察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